首页范文大全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十篇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十篇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7:26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1

[关键词]教师心理学教育教学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具有自控性特征。绝大多数个体,其心理处于不断变化中,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够不断完善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知识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其职能在于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并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教师学习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准确掌握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有效联接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达成教学目标。

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古代把教师的职能归结为六字“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效果必然倍增。可以说,了解学生心理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教师与学生在没有良好沟通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斯德蒙莫里斯在1977年《管理学》一书中指出:“非言语活动是先天的,许多信息可以从这些活动中获悉。作为教师,课堂中的非言语暗示是孩子们重要的思维来源。”此处的非言语暗示,就是在对学生心理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

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矛盾,而是相铺相成的。教师了解学生心理,从而在学识上、思想上、行动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不断修正和完善。良好的沟通又是学生准确揣度教师心理的一个前提。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处于充满复杂矛盾的人生过渡期,自信心增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显现,外界对其的良性作用无疑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学生经常的接触者和导师,他们往往更充分地把握学生心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息息相通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趋近于一致,不致出现南辕北辙的对抗状态。据此可以发掘学生创新学习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联结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可以说,学生在心里对某事物的认同,比数别人十遍单调的说教还有效,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然提高了教学的效度和教育的力度。

2.学习心理学,能优化教师个体心理结构,增强师生互动的实效性。

不同的教师在心理上有较大的差异并呈现不同的特点。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自觉地驾驭和控制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从而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而且可以引导教师进行心理品质的自我训练,提高自控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心理的兼容功能,强化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凸显人格魅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指出:当低级的需要因有报偿而得到满足时,新颖的高级需要就有涌现的趋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学会合理确定自己的行为预期,同时不断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看待教育实施——反馈过程,特别是那些细微的回应信息,组建心理自励机制。这样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中创造出有序的后续行为,教师心理的偏差或失衡也能得到缓解和矫治。师生之间会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学教育体系将会呈现出良性运转的态势。

因此,教师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归属与爱的需要,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树立起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并且教师之间及其与领导之间形成合作、协调的关系,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真正实现言传身教。教师在这种不断完善过程中,提高自己各方面修养,并且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相应也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3.学习心理学,有利于调适群体心态,辨证对待社会的多极影响。

教师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群体心态趋同的现象不可避免,社会的多极影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其特定的职业特点,特别需要加强心理品质的锻炼,积极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采取更个性化的柔性手段应对,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现状,加强心理诊断,让他们掌握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和技巧,善于利用心理学中的某些方法,如自我暗示、心理换位等方式来调适个体心态,能使教师对当下的生存现状持一种宽容和期待的心理,并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来优化教育行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手段实现教育的价值。这种前瞻性的行为,必然带来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2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_l1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深刻阐明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前进方向。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落到实处,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国家和时展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

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使代大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保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有人的现实需要。从人生发展过程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正是人生价值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净化大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大学生确立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在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为改善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求有效的建设方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主体与客体高度统一的实践特性决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只有通过对大学生的有效培养,才能获得。因此,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寻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方法,对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必将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导致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走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困境,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显得尤为迫切。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我们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要开展哪些工作?客观地讲,我们的教育者思考得较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不强,有多种原因,但从最直接的原因看,就是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和空洞,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得不紧。教育工作者往往按照已有的教育模式和价值观要求,将教育目标理想化,忽视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方面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思想境界虚无,精神生活空虚,抱着消极的态度接受教育。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不够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它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来实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偏重于以讲解、灌输为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又缺乏活力。调查表明,目前有79.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讲授式、灌输式为主,教学形式呆板、僵化、单一,缺少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当前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多地依靠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际需要,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解决现实生活的价值冲突,启发学生思考并主动践行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不够有效

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表现为教育载体效度欠佳。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发挥的作用不能令人满意。58.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滞后、空洞、远离现实”,39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呆板、方法单一、落后”。这说明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应当说,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然而,实际工作中教育实效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偏于强调校园环境的建设,更多地注重器物的更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现象。同时,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整体性和稳定性,主题教育思想不明确,内容过于形式化,没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导致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发挥欠佳。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明确的教育原则,不能随意地、盲目地开展,而要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教育规律。只有确立明确的教育原则,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原则不够明确,导致教育实效性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高校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领导体制和科学机制,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队伍,虽然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但由于职责和分工不明确,无法形成合力,不能发生共振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队伍,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建构长效机制,打造教育平台,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统一,使其能够真正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特点,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办事,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至7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因此,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指导思想。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每个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是不同的。其中一些人的消极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必然带来心灵的痛苦。精神的焦渴和人生的困惑,必然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自主生活、学习的权利,关怀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关心学生的合理诉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师生的平等对话、双向交流、共同成长。

(二)统筹优化教育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客体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由于教育者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开展教育的组织者和施行者,在本文中我们将其界定为“教育主体”;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象,是被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居于被引导的地位,在本文中,我们将其界定为“教育客体”。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必须按照统筹优化原则,整合教育要素,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合力,才能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应有的实效。

1.完善机制,优化教育主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的建设,按照“德才兼备、择优选拔、双向选择”原则,建设一支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的专家型、具有奉献精神的教育队伍,这是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基础。同时,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综合机制。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为教育实施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通过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格局;通过实施渗透机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引导机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说服力和亲和力,达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统一;通过激励机制,奖先促后,树立榜样。满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中有位有为,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创新方法,优化教育客体。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政治清醒、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当从实际出发,坚持继承和创新,正确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继承性和开放性的关系、在传统的“说理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典型教育法”等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上,借鉴西方教育模式,运用“价值澄清模式和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3]。在尊重差异中扩大价值认同、在兼容多样中形成价值共识。要让大学生树立继承和开放并重的思想,既重视本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发展,又要用开放的眼光注意世界优秀文明的发展。

3.整合“介体”,优化教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随意地、盲目地开展,而要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教育的规律,明确教育目标,确立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涉及教育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只有坚持系统性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疏导结合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形成教育合力。社会、校园和家庭是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介体”。因此,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消除消极腐败现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宽严有度、民主平等、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育环境,从整体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打造富有实效的教育平台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还必须拓展教育途径,利用多种教育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用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打造富有实效的教育平台。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3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和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著作。一是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该书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概念,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及理论根据,概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并专题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途径。二是黄凯锋、唐志龙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该书着重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多元主体、文化资源、方法艺术、舞台载体与长效机制。三是陈亚杰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该书详细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现实意义,全面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基本途径。四是陈新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该书从东西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启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思考、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程、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信仰等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阐述。此外,吕振宇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江传月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研究》等著作也提出了重要的见解。除了已经出版的专著外,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有上千篇,总体上看,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与作用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唐凯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社会主义主导价值思想、共同价值理想、核心价值精神、基本价值标准的全面系统的表达,从整体上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提供了理论根基,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石。”]刘贵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建立了基本的纲领,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赵存生认为,就理论意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系统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一创新,把我们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就实践意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和谐文化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为形成和激励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和兴旺发展提供了坚固的思想纽带”。赵存生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在全党和全社会树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操守,亦即铸造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体系的研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了四条。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地阐发。吴潜涛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居于重要地位,它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4]唐凯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是灵魂,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它要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处于统领的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要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处于核心层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要解决的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问题,处于动力机制的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要解决的是实际的行为规范的问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就着价值主体,营造着社会氛围,处于基础性层次。许志功的观点与唐凯麟相似,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这些层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各自又有特定的地位。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根基。这四条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价值追求。此外,陈延斌、邹放鸣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观念层面与行为层面,前者包括作为思想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目标追求的现阶段共同理想、作为精神支撑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后者主要指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观点、最精炼的概括、最通俗的表述。如何准确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使广大群众更容易理解、接纳与实践,是许多学者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许庆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一个体系,由两个层次的价值理念构成。第一个层次为“终极性价值理念”,体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所讲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用“独立”(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民主”(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自由”(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来表述第二个层次为“基础性价值理念”,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应当遵循的价值目标,可用“平等”(政治领域、“效率”经济领域、“和谐”(社会领域)、“文明”(精神领域)来表述。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学者许华,他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等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具有辩证的关系。”[8]陈延斌、邹放鸣提出了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原则,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应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诉求;二是应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三是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质、又要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相承接,而且扬弃并超越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四是在表述上应做到思想深邃凝炼,内涵广泛普适,形象鲜明,义约言丰,成为激励和引领广大社会成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同奋斗的旗帜。依据这些原则,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仁爱和谐,人本共享。公方彬在梳理中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种核心价值观(亦即核心价值理念时提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满足五个基本条件:普世性、民族性、政治性、崇高性、时代性。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自由、人权。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可确定为:民主、平等、公正、互助。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有为人们所接受,才能实现其引领人们价值观念发展的功能。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此,近年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何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等基本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的研究。冯刚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他认为“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对教育引导大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陈伟、罗仲尤从人的成长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他们认为“社会转型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客观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邹宏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论纲》一书中则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助于引领社会价值认同,回应社会价值冲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学者们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吴潜涛认为“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含义和根本要求,及时有效地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课题。张再兴、杨增岽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向和内含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和基本要求。两者在逻辑起点、重点针对对象、内容、目标、方法、任务等多个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应充分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筹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刘贵芹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张惠选认为“高校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进一步坚定他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才能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本内容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者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吴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信仰或理想;二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三是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科学观;四是集体主义道德观五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陈伟、罗仲尤则认为“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李斌雄在研究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间具有的内在结构关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教育是基础理论性内容,党的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教育是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教育是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行为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切入点。™石海兵对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一种结构性存在。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由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辅助性内容组成的结构体系。其中,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以尊重与责任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辅助性内容主要包括以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代表的内容系列。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途径的研究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进行。能否运用合适的途径开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近年来,一些学者直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途径进行了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性时,间接提出了对教育途径的设想。这些研究对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些年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国民的意识形态教育,把道德品质的提高摆在了首要任务的位置之上。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庞大内容凝练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来。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担负着未来祖国建设的重任,必须对其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度。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普遍特征

十八、九岁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突出的年龄特点。加之我国正处于各个领域的转型期,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也势必在大学生身上有着深深的印记。总体来看,大学生价值观有着以下三个特征。

1.自我意识强烈。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性组织,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价值观念还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很多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有所淡化,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其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同,重视个人在社会与集体中的作用,其个人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强。可见,当代的大学生更多考虑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忽视集体利益的获得。

2.功利主义明显。

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他们从小在学校、家庭中接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崇高的信念。家长和老师也要求他们为自身的发展设立长期目标、做好规划,继而为之努力奋斗。但是,从目前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观念状况来看,他们往往片面地追求眼前利益,只看重当前的蝇头小利,舍“远”取“近”,放“大”抓“小”。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追求理想”向“注重现实”发生转变,甚至存有功利主义的倾向。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有所降低,追求远大理想、实现个人抱负的价值观念正逐步退出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则是片面注重个人的、当前的利益。可以说,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占据了主要位置。

3.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众所周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利益主体所出现的多元化倾向,势必导致人们在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上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由原来单一的价值取向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由于他们有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这种转变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则更为明显。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群体追求的目标愈加实际,“对自身是否有利”成为了大学生是否付诸行动与付出的首要标准,其中更不乏有“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的错误观念。可见,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担负着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价值观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传播作用,他们对于其理论内核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进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便于学生深入的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价值观教育逐步转变为一项常态性工作,进而形成一套较为科学、成熟的教育体系。

2.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方法,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多个层次的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能够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也相应的具有层次性和包容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二,开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教育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努力做到与当下的主流思潮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新时期、新形势的背景下,针对当前社会所出现的主要矛盾而凝练出来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对于指引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和理想、坚定爱国主义立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融入其教育全过程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在思想和精神境界存在一定的问题,势必影响其个人的健康成长,甚至对于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不断创新工作对策,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

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有时不太深入,或者有所偏差,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要做好教育工作,带领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引导大学生们认识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命运和人民意愿统一到了一起,其精神实质体现出了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利益的思想,从而教育大学生要树立爱国主义崇高品质,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目标方面,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精神层面的道德追求,而且还是为了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宗旨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为高校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引导大学生们深入领会到这一目标是全体国民的共同目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旨在提高整个国民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从而激发起高校大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进一步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为最终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

2.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不仅要求人们理解其理论内容、领会其理论精髓,而且还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首先,倡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在高校层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不断完善高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集体成人礼仪式、入党宣誓仪式,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历史纪念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步在校园内部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既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其次,以社会活动为载体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当前,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不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认识,继而运用相关的价值观念处理问题。这样,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还能获得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进而激发起自身为社会做贡献的动力。

3.重点把握横向要素与纵向进程的有机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把握好教育的横向要素和纵向进程,努力做到使两者有效契合,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横向要素涉及教育主体、客体、媒介等要素,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调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作用,进而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和工作机制;而且还要考虑教育客体的差异性,制定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媒介上,按照“全过程”的要求,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努力做到快捷、全面的传递信息。纵向进程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始终,并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侧重点,调整相关的教育内容。例如,在大学一年级时,可以开展“明理知礼”教育,传播正确的行为规范;大学二年级阶段,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奋斗方向;到了大学三年级,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认知价值观念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大学四年级阶段,则可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四、结语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优秀的文化宝库资源影响并培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教化着人们的“德性”,始终追寻着至善的德育理念。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定要常抓德育工作,努力实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落实具体工作中,高校层面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创新工作模式,采用大学生们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完善培育机制,促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树立起优秀的道德品格,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使得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欧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程化研究[J].前沿,2014,(3):38-39.

[2]陈月婷.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10):42-44.

[3]金敏,沈建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构建路径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4.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5

(一)生存教育内涵

生存教育被视为“三生教育”中的关键问题,这一理念提出后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美国的生存教育主要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学校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模拟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明白理财的重要性,并且掌握理财技能。德国的生存教育则是注重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学校组织各类生动有趣的活动,告诉学生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日本也非常重视生存教育,把“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成为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国内学者也对生存教育内涵进行分析。魏佳艳指出,生存教育的本质即为“学会生存”[7]。此外,学者许方龙提出了野外生存教育概念。

(二)生活教育内涵

约翰·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在“做中学”的生活教育理论,被誉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8]。总体上看,国外的生活教育重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在身体健康方面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制定了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标准,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有效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国内,学者强调生活也就是教育本身,认为生活教育离不开生活,而教育是生活中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二、“三生教育”实践研究

(一)实践主体

1.幼儿“三生教育”实践。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幼儿教育应坚持“教真育爱”和“使人幸福”的教育价值教育,着力培养幼儿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上应培养兴趣,进行行为引导。幼儿正处于认知能力提高并且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倾向的时期,因此应将“三生教育”理念贯穿其发展的实践中,鼓励和引导幼儿认识生命,学会生存,理解生活真正涵义。2.青少年“三生教育”实践。青少年是人一生中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他们此时正面临着升学、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三生教育”应在实践上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避免青少年因各类问题产生的不良后果的出现。颜悦认为,“三生教育”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朱启涛认为青少年“三生教育”应以人为中心,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个生命都能得到适宜、充分、全面的发展,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3.高校“三生教育”实践。高校历来被誉为“三生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机构,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过渡期和准备期,在社会纷繁复杂的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对生命的深刻认识,掌握生存技巧和认识到生活的艰辛但不要放弃自己人生理想前进的脚步。刘勇认为,当代许多大学生不尊重生命,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贵,生活没有目标,这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敲响了警钟。如何通过实施“三生教育”有效落实高校素质教育,如何创新实施“三生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这已成为当前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任务[9]。“三生教育”在高校的实践体现在多方面,张斌和张璐这样认为,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三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三生教育”,这对于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创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0]。

(二)实践形式

1.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实践是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域,但又因年龄层次所面对的受众不同,因此“三生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被学者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小学“三生教育”课堂实践,另一类是高校“三生教育”课堂实践。在中小学“三生教育”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学者们认为“三生教育”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三者的认识和理解,期待达到中小学学生能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了解生存必须具备的技能,理解生活的真谛,避免形成在学习和生活中因生命、生存、生活带来的挫败感而轻言放弃的不良习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三生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成为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课堂教学。对此,朱启涛认为,“三生教育”的系统性特点决定了“三生教育”课堂教学不能仅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而要把落脚点落在促进学生在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上[11]。因而“三生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学生的创造力和潜意识具有的生命的使命感被唤醒和被激发。朱启涛还提到,“三生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课程,教育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有关生命、生存、生活已有的常识或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的主动创造性诱导出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价值感[11]。国内学者们还认为,现今的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不能正视生命和认识生命的价值,也不懂得最基本的生存技巧,因此“三生教育”进入高校课堂实践也是十分重要而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实践也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国内学者无论是在传统灌输式课堂实践,还是在富有创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设置了公共必修课程“三生教育”作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加强了“三生教育”与已有相关课程之间的沟通,形成“三生教育”与公共课、专业课程之间关联性的课程;最后,开展了“三生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形成了与“三生教育”直接相关学科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三、“三生教育”意义与价值研究

(一)“三生教育”时代意义

关于“三生教育”时代意义,国内学者们普遍认为意义重大,价值深远。一是从理论上讲,在当下开展“三生教育”实践活动,其意义就在于把教育本真意义进行了深化和延伸,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哲学意蕴,把素质教育理论引入了实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路径。二是从实践上讲“,三生教育”在建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统合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联系理论知识与学生生命生存生活实际以及沟通学生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即在教育指导思想上,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相互勾连、相互渗透”,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这就是在建立教育科学发展观上有了新突破,在教育过程上,与人的生命成长过程相结合,在统合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上有新架构;在教育内容上讲,“三生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联系理论知识与受教育者生命实际上架起了一座桥梁;教育方法上,把认知与情感、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在沟通受教育者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上找回了原有的内在关联。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们将“三生教育”的时代意义归结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三生教育”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把教育从一般意义上升到价值哲学的高度,其内涵在“三生教育”中不断从低级向更高层次演绎;第二,“三生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既相统一,又进一步升华,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扎根;第三,“三生教育”符合当下我国教育界开展的素质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要使人在身心上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提升人的境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向是根本一致的;第四,“三生教育”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时代引领人、发展人的重要指南,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还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其涵养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而“三生教育”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现实路径。

(二)“三生教育”的现实价值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的重大创新成果,是具有与时俱进和时代特点的四项理论。

十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新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一项新任务,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战略性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校负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以人才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学生,广泛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同理想。我们要坚持不懈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做好面临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的准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理论指南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人们的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的方法和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告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个体: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民主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主要观点、根本方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立国之本,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核心,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相契合,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把社会主义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在全体人民之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价值追求方面相契合,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还应有为实现目标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撑。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实际想结合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在价值判断方面相吻合,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道德准则。通过荣辱观教育,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并以此作为道德标杆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日常思想和具体行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

(一)提高教师队伍的马克思理论水平,发挥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成功地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在于这支队伍及其成员研究、运用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水平。这支骨干队伍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不断提高成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使他们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功底,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增强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关键在加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将贴近学生和实际的资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坚持理论联系,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形成直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个性差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青年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强有力支撑。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内化认同转化为外化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并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社会责任心,进而培养创新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成为社会主要思想意识形态,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反复过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只有成为大学生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并被认知、接受,才能在实践中履行;也只有在深入基层、服务人民的社会实践中,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社会实践内容的安排上,应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以适当的时机和恰当的形式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建设,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为大学生所认知、了解,要积极探索培育大学校园的环境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能够具体落实,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家园,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好载体,它具有影响面广、渗透性强、吸引力大等特点。将高校各类富有知识性和娱乐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平台,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正气作为重要任务,有效引导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效果。

利用校园网络环境。当前,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核心价值体系输导进去,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能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使校园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加强宣传的引导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在群众认可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要积极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人物及其先进经验,使之成为群众认可和推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主动选择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

[3]练玉春.2007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表明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n].光明日报,2007-07-25.

[4]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n].人民日报,2007-02-12.

[5]贾友军,赵爽.近三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6]傅大友.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1999(5).

[7]陈新汉.论核心价值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

[8]黄蓉生,白显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2010(8).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7

一、立足顶层设计,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

(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宣传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要善于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要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正面材料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方式上,我们要坚持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知识竞赛和辩论赛,尽可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二)要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指导实践。与实践相脱离的理论必然不能得到我们的认同。我们要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两手抓,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认知。如定期组织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活动、参加革命遗址等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受教育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和体验,感受人生真谛,验证所学理论,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

任何一个理论被广泛认可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必然从少数先进分子模范人物向大多数人蔓延和扩散拓展,逐渐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榜样就是力量,榜样就是旗帜。榜样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用先进带动后进,增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自觉性。

二、把握路径选择,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

(一)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的逻辑起点

由灌输式为主的方法转换为侧重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灌输式方法是一种视受教育者为单纯接受客体的单边教育方式,忽略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选择性。这种教育方法在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断增强的今天其教育效果正在弱化。积极建构的民主方法是一种主体维度、建设维度以及建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它强调的是“尊重的教育”的人本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大学生群体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建构中的主体性、选择性作用,鼓励反思与追问,倡导独立思考,立足于建设和培育。强调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民主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方法更加符合大学生实际及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防御转化为主动构建,为学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和封建思想侵袭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

由单一整齐的方法向丰富多元的方法体系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体与层次、先进与广泛辩证统一的理论体系。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因为学生中存在不同层次的思想道德素质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现实差异,用完全相同的标准要求所有大学生。这必然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根本性变化,即由过去为追求整齐划一效果而运用的简单教育方法向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设计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转换,进一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起丰富多元的方法向“自下而上”转变,激发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在牵引向内在驱动转变,促使其自觉运用科学的价值标准,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二是处理好学生表面物质需求和深层自尊需求的关系,要在尊重学生基本物质需求、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同时,多角度强化人文关怀,唤醒学生对于社会、国家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实现由“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精神跨越;三是处理好现时需求和未来需求的关系,既要注重借助鲜活的事实和可操作的方法,在学生成长的时时处处体现价值引导并加以渗透,又要立足长远,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四是处理好个人需求与群体秩序需求的关系,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鼓励多样化的个性发展,又要坚持学生个人需求的满足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倡导学生将个人需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整体教育与分层次教育结合的教育视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层次性辩证统一的基本特征规定我们在融入过程的工作实践中要建立整体教育与分层次教育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和教育方式。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向全体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一以贯之到学生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大学生奠定共同的思想价值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根据不同形势和大学生不同群体特征、专业特征与个体特征进行分层次教育。一是因势施教,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依托广普教育、团体引导、谈心辅导等有效载体,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激发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因群施教,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群体分化明显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群体的具体特征及特殊需要,总结归纳不同学生群体的基本类型和发展规律,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开展针对性教育引导;三是因业施教,构建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教书育人新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四是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结构,合理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教育内容,进行跟踪式培养和专业化辅导,搭建学生与教育者深层次沟通的互动平台,实现一对一针对性教育引导。

(三)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进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进程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过程,也包括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从施教的角度出发,“融入全过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贯穿教育始终,根据大学生在不同成长发展阶段的思想、心理、行为特征,通过不同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分阶段教育。以大学本科生为例,可在一年级上学期针对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侧重行为养成和典范教育;在一年级下学期侧重生涯规划教育和朋辈互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和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在二年级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侧重创新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在三年级侧重成长反思教育,引导学生反思成长历程,明晰发展方向;在四年级上学期,侧重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在四年级下学期,侧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感恩国家、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

另一方面,从受教的角度出发,“融入全过程”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感知、内化、外化和固化。具体实践中,要研究把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接受的基本规律,注重抓住校园文化的熏染感知、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化固化等关键教育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的主观感知内化为大学生群体的普遍价值标准和自觉意识,引导大学生把内化了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具体的价值行为,将被动、一时的外化行为固化成持续、稳定的自觉行动。

(四)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在教育主体方面,要从体制入手,充分调动“融入全过程”的全员要素,构建教育教学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一体化、本科生研究生工作一体化、学团工作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要抓住核心队伍的关键要素,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政工干部队伍以及一线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认同者、践行者和引领者;在教育客体方面,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包容性,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分层次、分阶段教育模。

三、结合对象特点,突破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难点

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是“90后”,这些大学生带有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在一些道德领域,会出现道德问题,深究其内在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和改革过程中,思想观念更新的延时性、新制度建设的滞后性、青年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性以及青年的易塑性决定的。我们必须给予“90后”大学生全面、客观、理性的评价,根据他们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突破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难点。

(一)着眼于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实际,开展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是当今最令人振奋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它集中地体现了当今这个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伟大时代的基本精神,反应了教育活动内在的人文精神传统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一味强调“灌输”相反的是,主体性教育更加强调激发受教育者作为“人”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90后”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群体,他们的主体意识强烈,注重主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渴望独立探索,希望在平等的交流中追求真理,乐于在实践的检验中选择真知。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将传统的“管理学生、约束学生、训导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主体意愿和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二)改进课堂教育模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毋庸置疑,无论教育模式如何转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课堂教学。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运动的推进,“90后”学生与以往的学生相比,其权利意识、批判意识、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较高的期待和要求。满足“90后”大学生思想品德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大学需要深化德育教学内容改革,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上下功夫。要关注现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关注具有鲜活生命的大学生的当下所需,激励、引导、思辨中,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受中,逐步帮助他们养成善德育、锻炼善行,具备善心。要使高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解脱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回归学生的生活中,从大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德育题材,选择、编排教学内容,使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授课方式上,要尽量避免“一言堂”现象,尽可能的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情境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挖掘课外教育资源,增强“实践性”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的,当前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于自己经过亲身重复的实践认识过程来接受前人的实践和结论,而不是直接接受。对于价值观教育,他们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他们更喜欢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因此,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除必须的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外,还需要依据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这一特殊规律,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体验。具体而言,实践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到爱国主义基地学习和感受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事迹,结合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到教学实践基地参加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等等。总之,就是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校情、国情、社情、民情,进而起到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10—0104—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立足社会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进一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引领和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价值观念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一个国家或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立足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层面规范了核心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追求,符合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社会层面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立足公民层面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根本道德准则要求,是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出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

二、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有效的理论支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实践行动,对于更好地塑造当代大学生造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客观要求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不仅影响自身的价值实现,更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教育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目标,培养有效的价值认同,对于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青年大学生共同价值追求,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正确方向和精神动力。

(二)符合大学生内在价值观念发展的内在需求

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着人们价值的实现程度。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科学价值观的引导。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信仰危机、价值迷失、心态失衡、道德滑坡等价值观偏离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认为正确的思想意识不可能从人的头脑中能自发产生,只有通过灌输的途径,才能将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内化为人们固有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大学生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念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实现自身价值。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符合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必须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密切联系学生的优势,结合学校学院实际开展教育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将教育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逐渐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强、专业知识强、工作能力强、教育艺术强,奉献精神强的”的五强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他们首先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贯穿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教学相长式的理论教育方式,使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丰富内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在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元素,把专业教育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理论教育的品质,向学生深刻挖掘理论的价值意义,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人生的本体意义。高校理论课教学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学内容和信息认知向关注教学过程和价值判断评价转变,使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紧密结合,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联系,增加青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促使大学生在个人生活中感知、体认和凝练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

(三)充分发挥社会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检验理论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必须紧密地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注重教育实践环节。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参观访问、“三下乡”活动等系列方式,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国情党情和社会实情的了解,进一步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要和奋斗目标,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的殷切期望。深入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形成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认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四)培育文化载体,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在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塑造功能。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价值传统、人文环境与育人功效的集中体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引导引领和精神凝聚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首先要注重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将大学校园建设成学风优良、文化气氛浓厚的科学殿堂,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精神。其次是改善文化设施条件,拓宽文化宣传渠道,发挥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充分运用新兴媒介平台,树立网络思政理念,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高质量校园网络。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校园文化作为介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思想深处认同的观念和自觉践行的规范。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统一起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离不开高校正确有效地引导与培育。要注意遵循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规律,把握正确导向、运用有效手段、完善方式方法、建立保障机制,在教育实践中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孙建华,张冬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6).

〔2〕查广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2,(03).

〔3〕王春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9

人本,就是一切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充分关注人的潜能、个性的张扬和主体人格的自由发展。人本主义(humanism),又称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本位出发,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和尺度。起源于唯物主义思想家费尔巴哈,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作为反对中世纪教廷统治的工具。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后现代主义随之兴起,人文主义被赋予“反传统、改革现实”的新含义。关于“人本主义”的内涵,有学者认为主要有三点:(1)注重对人的行为、经验的研究,认为自由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遗传、环境的影响。(2)重视人的个性,认为人具有选择、创新、价值判断与自我实现的能力。(3)关注人的潜能的发展。因此,重视借助特殊感觉、知觉研究真善美,突破创造力及人类反应的可能性以及重视对创造潜意识的探索的思想体系就是人本主义思想。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本主义的三个主要特征:(1)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2)重视人的独特性;(3)注重人的潜能的发展。

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区别,关键在于对人的不同理解:人本主义既把人看作纯生物界的人,也从人和动物的区别的意义上理解人,因而它往往抽去人的社会关系和具体历史条件,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的本性”作为社会历史的准绳,它强调的是人的生物性、共同性、普遍性;而以人为本则既看到人的存在和类价值,也看到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还看到人的个性存在和个性价值。正确区别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就是利用一切特定历史的有利因素,从人性和人的利益出发,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个性,调动一切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促进教育对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全面和谐发展。它最早是以“人际关系理论”的形式始于20世纪30年代,运用并发展于40~50年代;60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人力资源理论”的形式广泛运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人际关系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都重视组织中个体成员的合理需要的满足,以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重视组织与个人的互动,重视教职工对决策的参与、合作计划、共同目标、自主性、个人在教育或学习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等。要求学校管理不仅要寻求实现学校组织目标与教职工利益的一致性,而且要把学校的目标与学生发展的目标统一起来。

二、实施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和策略

(一)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教育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管理思想不断更新,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忽视对学生和教师的尊重、师生间的关系处理问题等。实施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实施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相互促进,形成教育合力。其次,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素质教育是我国8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益得到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潮。它意在充分开发个体的潜能使其得到发展和优化,全面塑造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提高个体的整体素质水平,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个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与人本主义的内涵是一致的,表现在以下方面:强调开发个体的潜能,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整人格,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等。因此,实行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对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再次,人本主义教育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进入了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全新世纪,教育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我们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也迫切需要全面的革新与提升,注入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想,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这是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施策略

人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任何工作忽略了人的因素都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就是要在管理过程中,把管理的重心立足于人,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位”的原则。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教师和学生。下面将从“人”的角度分别阐明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管理过程的具体体现。

1.对教师的管理

(1)尊重教师,使之在愉悦的环境中工作

应该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并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术环境。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提高对教书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其潜能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任何有效的激励都应考虑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要不断完善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环境和氛围。此外,还应确保教师的福利和待遇能够落实,避免生活包袱。

(2)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防止职业懈怠

“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正确地把握教师的需要特征,不断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并据此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相应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绩效,还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针对教师的需要特点,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要着力建立和完善专业地位的个性激励机制、合理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科学的绩效评价激励机制,避免出现教师职业懈怠现象。

(3)构建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充分发挥教师潜力

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发掘教师潜力的基本途径。据统计,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只相当于其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的90%则需要通过职后的培训来补充。研修培训结合了知识本位培训和能力本位培训,是目前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与人本主义相适应的教师培训就是校本培训,它强调培训的自主化和培训的个体化,运用“点菜式”策略,根据学校实际,为教师提供不同的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形式主义、主题不明、学非所用是与人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2.对学生的管理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体现在学生管理上就是生本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理念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学内容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实行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只看分数;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权利。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与人本主义教育管理思想相悖。

(2)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学生管理制度

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全面性、规范性、操作性强的学生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在制度实施中,应实行操作性强的、人性化的“严”制度、“软”管理,严宽结合,情理相济,注重工作效果,以学生为本,从而形成融洽、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育人环境及科学、完善、公开、公正、民主、透明的评价制度。

(3)坚持适度原则,正确运用纪律处分的方式

处分是一种传统的处理违纪学生的手段。单纯地靠处分来教育学生是不科学的。要理清处理和处分的关系。处分不是处理的惟一手段。谈心、家访、自我教育等都是与人本主义相适应的处理方式。要坚持正确的纪律处分原则。要本着“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原则,根据情节,去处理违纪问题。只要学生能认识错误,有悔过的表现,就已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要正确把握处分的“度”。对于情节较严重且屡教不改的学生,一般要采用纪律处分的方式。但在处分过后,一定要认真做好帮助、教育的工作,不能处分了事。另外,过多的处分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过多处分使学生觉得处分不过如此,反而弱化了处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处分给学校的教育环境,给广大学生的心理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恰当运用纪律处分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个体情况。既要处理好学生的违纪问题,又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真正体现“为了人”。

(4)建立师生共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对师生关系的要求可概括为: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学校要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平等地交往,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动态。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同时要创设民主、平等、参与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对学生要坦诚相待、热情关怀,形成师生共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5)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对学生的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学生的自治。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正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

三、当前我国实行人本主义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整个社会缺乏“以人为本”的环境和氛围

传统的教育教育管理观念片面地强调“管”,忽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中,要求学生师云亦云、不越雷池,仍被视为天经地义。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则会被认为不合常规而加以制止。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在教育上也出现了片面追求短期效应的现象,这是对实施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的严重阻碍。

(二)教育管理者人本意识淡漠

在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干部中,不少人习惯凭经验、凭感觉办事,把学校当成人才加工厂来管理,把学生当成工厂流水线上的标准件来对待,认为学生的质量有教师管着就足够了,不懂得学校的投入、管理、师资、教学、研究、服务等都是因学生的需要而产生,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篇10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思考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内涵

关于人本主义的研究更多出现于心理学研究范畴之中,其主要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马斯诺、罗杰斯等著名学者提出,他们提出的理论观点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思潮。更重要的是这些基本理论应用于教育理论之中,逐渐形成了备受教育界重视并成为现代西方最主要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更加注重人源自于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本性,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能仅为受教育的人提供已有的经验与事实,更应注重学习经验的积累与对自身独特品质的发现,使其不断自我完善。其主要内涵包括四个方面:首先,突出受教育人的地位,认为应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真正的学习者,他们应具备创造性与实践性,能将接受的经验与知识与将来动态的、变幻莫测的未来有机联系;其次,提倡意义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中更应对学习意义把握,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学会运用,避免消极接受教育,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适当自行选择学习进程,并关注学习效果;第三,主张学会学习并提高未来适应性,罗杰斯认为接受教育的重点不是向受教育人传授系统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面对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第四,注重受教育人的自我反馈与评价,传统的评价大多来自于受教育人的外界,由教师或同伴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往往用事先制定好的标准来衡量,人本主义则注重受教育人的自我反馈与评价,认为只有受教育的主体才更清楚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的程度、优势的原因、失败的理由,这种反馈与评价在教育中更具意义,其本质能让学生勇于为自身的学习承担责任,更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针对大教育提出的新理念,西方国家已将其作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理念,在各种教育过程中加以贯彻与融入。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培养全面发展人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体育教育不同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有其特殊性,会在身心两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也能起到重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作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去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技能,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观,虽然这一目标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已明确,但传统的让学生掌握“三基”仍在影响着体育教育过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出较早,众多改革的途径、策略不断有人提出,但实际效果不佳,这就要将体育教育放到大教育的范畴中去思考,把握最根本的指导理念。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内容的四个方面融入体育教育之中,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突出受教育人的地位,注重培养创造性与实践性,能将接受的教育与未来联系,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对其身心施加刺激,并在将来走向社会后能自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产生积极的体育态度与价值观;其次,提倡意义学习,在体育教育中更需要学生懂得体育的意义所在,并结合自身实际对体育的内容有所选择,灵活掌握、学会运用;第三,主张学会学习并提高未来适应性,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科学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让他们走上社会后会科学地锻炼;第四,注重受教育人的自我反馈与评价,体育教育也需要学生对自身的学习锻炼效果作出科学的反馈与评价,这种身心获得的效果更需要自我的感受,才能明确自身不足与努力方向。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内容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体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也应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思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思考

1.确立与受教育者未来联系的体育教育目标

针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教育必须与学生走出校门后成为社会人的体育生涯密切联系起来。罗杰斯关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中的重要表述包括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与实践性,能将接受的教育与未来联系,主张学会学习并提高未来适应性。终身体育是针对体育教育提出的教育总目标,要求学生走上社会之后能继续自觉地、科学地终身参与体育,并能科学地参与,终身体育是符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现阶段的体育教育仍未完全摆脱“三基”的教育目标,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出发,应将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未来联系,树立让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的习惯,成为社会人之后进入体育人口行列,并会科学地健身,懂得体育的科学知识、技术与技能。这要求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同时,教育中对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如何科学地锻炼,不要延续以往传统的针对所有的学生预先设置好学习的项目,面向全体学生一种教法、一个标准,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切实将学生在校接受的体育教育与将来走上社会之后联系起来。

2.注重学生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是罗杰斯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中提出的重要观点,意义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能对学习内容的意义把握,主动接受教育;二是将所学知识灵活掌握,能够结合实际运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更应注重意义学习,传统的体育教育过程是预先规定好各学年、学期的教学任务与项目,所有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地学习掌握相关项目的知识与技能,比如挺身式跳远、滑步推铅球,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不同的安排,而这些项目对学生来说未必所有的人都感兴趣。体育教育中的意义学习首先是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知道为什么学习,这样才能感兴趣、主动去接受教育;其次,学到的体育知识能真正在将来他们走上社会之后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觉、科学的体育锻炼。体育作为培养合格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必须要适应社会,体育教育过程中内容的选择应因人而异,让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愿意学,并让他们懂得什么是体育、怎样去健身,将来能结合自身的生活、工作实际运用所学体育知识,自觉、主动参与体育。

3.充分体现学生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的过程需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但真正教育的价值需通过接受教育的学生体现出来,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围绕学生主体价值的体现服务的。体育教育的过程应唤起学生的理性思考,注意学生的感受,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理性的思考与质疑是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联系、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注重围绕学生接受教育的感受,允许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平等对待学生,营造平等、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教师要求改变以往绝对支配者的地位,重新理解主导的含义,强调应去引导与指导,激发学生面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创新意识,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让学生能参与进来,内容的选择、教法的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参与、去决策,唤起他们自主的欲望与兴趣,带有自己设计成分的教学过程自然会有良好的效果,学习意义也会体现。可见,教师更应充当的是一个引导、指导者,是课程的设计者,更好地为体现学生的主体而服务。

4.加强教育者自身观念与知识结构的更新

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受教育阶段仍延续的是传统教育理念,在校接受的还是体育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学会的也是如何教会学生体育项目的技术与知识,当然,这些技能与知识需要学生去掌握,但更多的学习方法、如何分析解决体育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却掌握不多,这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来看,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合格人才的标准不断变化,体育教师在接受教育时仍以田径、三大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为主,教授学生也只能在这些传统项目中选择,新兴的体育项目教师本身不掌握也就无从谈起教学生,比如近些年兴起的休闲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更具时尚性、自由性,受到更多的年轻学生青睐,而且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也愿选择这些能使身心愉悦并能自由选择的项目,也符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中提到的受教育者所学知识与未来联系的理念,但高校教师因为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大纲所限,无法开设此类课程。因而,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首先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其次,也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对培养合格人才的新要求。

5.建立客观多元化的反馈与评价体系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客观的反馈与评价,传统的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类似于竞技体育的项目技术学习,要求学生技术要标准、体能要达标,面向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主要是让他们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以竞技体育的教育目标来衡量学生是不客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不少学生对接受体育教育的兴趣与态度,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所谓的客观评价就是应从每一个学生自身考虑,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正确面对并解决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不能用一个标准一概而论。多元化的评价不只是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衡量标准,还要去评价他们对体育学习方法的掌握、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人文知识的掌握等等,这些软性指标的衡量往往比硬性标准的衡量更具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馈也很重要,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优势与不足更为清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会使接受的教育效果更加良好,达到预期的目标。

结语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似乎是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观念,但这种理念与体育教育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会指导践行,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普通高校只有在体育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分析体育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引发理性的思考并寻求对策付诸于实践之中,才会使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高质量的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洪平,章茹,丁小燕.人本主义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师应对体育教育改革的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102-105.

[2]赵龙.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7):125-126.

[3]贺武华,廖明岚.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实践的合理限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76-80.

[4]张象.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1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