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十篇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十篇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8:22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电气类专业卓越计划实践

[作者简介]王立忠(1970-),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王广德(1963-),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齐海东(1978-),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吉林四平13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电气信息类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2011年吉林师范大学重点教研项目“师范院校电气类专业‘卓越计划’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lsdjy201136)和2011年吉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电气信息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lsdjy2011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24-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项目,旨在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工程教育的明确目标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工程师类型的划分直接关系工科院校工程人才的培养。我国工程师的类型分为服务工程师(Serviceengineer)、生产工程师(produceengineer)、设计工程师(Designengineer)和研发工程师(Research&Developengineer)四种类型。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应由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两部分组成。我国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每类工程师培养标准应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要求。对于地方高师院校,尤其是没有参加卓越计划的高校,要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和在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对电气类专业来说,要与时俱进,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电子行业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同时培养少量的设计工程师。本文将围绕地方高师院校电气类专业电子行业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的培养提出几点看法。

一、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和每年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足够满足社会需求,但工程教育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我国具有世界最大的工程教育规模,高校工科在校生每年700余万人,而美国只有几十万、英国只有十几万的生源,但我国企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满意,抱怨大学培养不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国工程师培养落后于发达国家。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校内和校外两个教学环节。

校内环节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面向工程实践教学不足;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科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脱离市场等。校外环节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工程师社会认可度低,相对来说,金融、管理人才社会地位、待遇较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企业与学校脱节,工程教育缺乏行业引导;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多数行业没有建立工程师资格认定制度等。

二、地方院校电气类专业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工程师培养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看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国外已经进行相应的计划,目前我国建设目标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各类高校理应承担起这个任务。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学生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就业情况与重点大学学生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开办的工科专业,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这类高校首先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前,我国“卓越计划”为地方高师院校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配套的战略保障措施,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践基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工程师。制订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软件与硬件建设,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三、高等学校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订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要想培养出社会认可的工程师,首先要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教学研究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设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本科教学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和在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地方师范类高校的工科专业应以培养生产工程师为主体,制订的培养方案包括校内方案和校外方案两部分。

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方案培养目标明确;设置主干课与特色课;确定毕业标准、学制及学位;合理分配学分;明确的实践性课程及进度;建立培养能力标准化矩阵;设置管理与法律类课程。企业培养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任务;合理安排企业学习与实践的内容、实践和学习方式;明确企业学习阶段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要求;实践项目的设置与指导。教师工程训练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专业教师企业训练的时间、内容及方式;企业学习阶段考核标准等。要提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比例,这对于地方高校十分重要,是学生培养工程能力的关键。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明确培养目标前提下,要研究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程实践对工程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为此,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上。创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工程意识培养,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1.分层次设置训练内容。学生的浓厚兴趣是工程能力训练的基石,需要教学单位根据社会行业需求,制定适合的训练内容。训练体系要做到两个“4”和两个“5”。即训练要突出4个新:理念新、方法新、元件新、内容新;体系要做到5个化:训练内容常新化、管理规范化、作品创新化、训练主动化、实际应用化;形成4种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工程设计与分析能力训练模块、综合性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建立5种机制:学生训练团队机制、指导教师团队机制、鼓励机制、检查督导机制、梯级机制。总之,要建立相应的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形成梯队,构建教师和高年级有能力的学生共同指导的新模式来运行工程技能训练。

2.结合实习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教学单位要与实习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衔接,实习基地训练主要放在工程设计、应用技能、生产管理、现场技术问题处理等方面,相当于提前进入社会。在学校的训练有可能接触实际较少,利用实习基地机会,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工程设计、产品生产线组成和控制原理、生产过程、产品性能测试、产品预算、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训练。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训练可根据专业性质选择训练项目,对于电气类学生来讲,要注意生产机械的电控原理、工作过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生产机械的控制系统设计打下基础。学生在实训基地(企业)训练时间累积一年左右,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生产运行管理、项目开发的能力。

3.校内工程意识与能力的训练。根据工程技能训练模块要求,建立如下4个训练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工程设计与分析能力训练模块、综合性应用技能训练模块。首先要夯实基础即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常用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基本功能电路和应用软件的训练;应用技能训练指的是把所学的检测元件、控制器、微处理器结合起来智能化设计训练;工程训练是指结合企业所要解决的难题、教师的科研项目等进行工程化训练;综合训练指的是高年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训练,设计制作有创新性的作品。

4.结合各种竞赛进行训练。学生的工程技能是在训练中成长的,要把学生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需要教学单位组织各种电子作品竞赛,参加全国和省、市、校的竞赛活动,如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赛、机器人比赛、职业技能比赛等,用实践驱使学生思考、应用、创新,体现其价值。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对刚参加训练的学生要由浅入深,激发兴趣。定期举办硬件作品和软件作品竞赛,学生从设计、制作pCB图、模拟仿真到作品焊接调试,最后撰写报告,组织教师评议。学生定期举办训练交流会,谈各自的心得体会。组织职业技能大赛,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颁发获奖证书,互相交流设计心得。

5.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工程训练。高校要牢固树立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对于高校来讲就是服务于学生,对学生来讲就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要想服务好学生和社会,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工程技能训练要按照市场需求设置技能训练内容,即按照社会需求的导向,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导向,训练体系的设置由传统教育资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型。高校应遵循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训练内容设置。首先,训练体系与市场需求挂钩。在设置技能训练的体系过程中,不仅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而且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以及人才市场的动态,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与计划,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需求。其次,训练内容的设置要面向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训练体系构建时要坚持市场导向,注重地区、行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按照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并准确把握对未来的预测,体现设置的应用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Z].2011-01-08.

[4]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2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我国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的现状,发现我国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师普遍实践经验不足

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培养,教师是否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能够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我国当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的师资现状来看,其教师构成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到学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另一种是年纪较长的教师。一般而言,年轻教师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由于市场营销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中的年长教师大多都是由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因此缺乏很好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这就为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的有效开展设置了障碍。

1.2实践教学方式不科学

我国高校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依旧沿用的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上所进行的与实际相关联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案例分析、课堂举例讨论等形式,基本上没有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地体验以及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种以教材理论为主要知识构成体系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无疑成为其整体专业素养中的薄弱环节。除此之外,我国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案例大多都是直接从国外课本或者期刊杂志上直接照搬过来的,并以此为分析对象进行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与中国经济社会实际的脱离,不能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将所学知识很好地运用到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实践中来。

1.3实践训练方式单一化

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要求学校应当为学生安排实践训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销售管理水平训练、广告创意与策划训练、产品推销技能训练以及市场调查能力训练等多个内容。但就我国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所采用的校外实践训练现状来看,学生往往难以得到全面的实践训练。大多数学校安排的实践训练往往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联系一些校外企业,派遣学生前去实习,学生往往只能接触一个岗位的工作而难以得到全面的锻炼,而且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实习指导,结果导致实践训练流于形式。

2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的对策措施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笔者认为,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尤其是高级营销师、策划师以及高级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可以选派一些专业素质比较好的教师到企业中直接参与企业的市场管理工作,使教师能够在企业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积累素材。

2.2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

社会科学教学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1)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案例,能够理论知识更加具体、更加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有效掌握相关理论。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将所学到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熟练的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来,在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启发,不断积累自身经验。除此之外,采用案例教学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认真进行案例选择,确保案例的代表性、实际性以及典型性,使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能够较好的体现在案例分析中。

(2)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的做法就是针对某一阶段的教学或者在整个理论教学结束后,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或者观看营销录像,然后分配模拟角色,准确布置任务,尽快使学生融入情境,自觉进入角色。学生在模拟的营销情境下会遇到很多疑问,从而激发求知欲;学生想办法克服困难、齐心协力解决问题。

2.3加强实践训练基地建设

加强实践训练基地建设,可以把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引入进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实践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全员、全面的参与进来。校内实习基地可以建设在学校的生活区内,不仅能够为学生实习与教师指导提供便利,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实践成本。校内实训基地形象店可以经营礼品、饰品和化妆品等定位为学生群体的产品,可以为在校师生日常生活消费提供便利服务,创造社会价值。校内实训训基地面积可以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真实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由学生自主经营、自主完成、自主操作、自负盈亏,进行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进货、商品定价、促销方案设计和实施、柜台布置。

3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加强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育不能走极端化、片面化的道路,而是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开展。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3.1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关系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要克服重视理论知识教育、轻视实践教育的片面思想,要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安排中所占的比重,重视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切实使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要合理安排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可以将主要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教学集中在一个学期内进行,并结合技能训练讲授专业理论,最后进行技能考核鉴定;也可以将技能训练及其考核鉴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内与毕业设计同步或交叉进行,使毕业设计、技能训练与就业上岗结合起来。

3.2技能锻炼与职业水平培养之间的关系

在实施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除了专业能力以外,还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主观能动性和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这些能力和品质要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因此,在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中,要克服单纯学习技能的观点,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3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之间的关系

定期培训是指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体学生必修的技能训练,需要达到实践性教学计划的要求。不定期培训是指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自选的技能训练,具有个体性、随机性和多样性特点。不定期培训教学组织难度较大,但它又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是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使不定期培训不断扩大,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两种实践性教学培训要合理安排,同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并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3

[摘要]“1+1”人才培养模式是两年制专升本教育的一种新型尝试,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专升本教育从理论到理论、从学校到学校的封闭式人才培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完全学分制下的专升本教育以“基础知识够用、专业口径适宽、专业技能良好”为人才培养目标,以灵活的选课为手段,以丰富多样的校内选修课程、校企合作开发的实践课程以及企业顶岗训练的实习课程为选课资源,搭建“三体系+五平台”的“1+1”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专升本学生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创造条件。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专升本教育;“1+1”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3-0015-03

高职专升本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制度实施以来为许多优秀专科生提供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但是,在专升本教育实践中,如何对其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如何根据其人才定位选择最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是专升本教育要思考的问题。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2015年开始在专升本教育中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改革试点,开始尝试“1+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通过一年的改革尝试,逐渐形成了适用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三体系+五平台”的“1+1”人才培养模式,这对高职专升本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一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高职专升本教育(简称专升本教育)是指在校的全日制高职专科学生在高职学习3年后,通过参加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升学考试,升入本科学校的对口或相关专业继续进行学习,成绩合格后,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位的教育形式。高职专升本教育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社会教育需求不断提升的产物。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但是,进入本科阶段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职业教育还是学科教育?决定中没有详细说明。从我国高职专升本教育10多年来的实践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后,基本是按照本科学校的学术型人才模式来培养的,接受的是学科教育,而不是高一级的职业教育。这种人才培养定位不仅与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差异,使许多优秀的高职学生脱离了职业教育系统,导致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隐形萎缩。也间接造成了原有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高职专升本教育应建立与专科阶段所受教育在性质上完全相同的、更高级的教育,即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从国际教育实践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也是从专科层次开始,发展到本科层次,再提升到硕士、博士层次的。例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70年展为硕士、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我国台湾在20世纪70年代前职业教育为专科层次,70年代以后许多专科学校升级为技术学院,80年代技术学院又升级为科技大学,逐步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国内、国际教育实践来看,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将高职专升本教育定位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其合理选择。二专升本教育“1+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1+1”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专升本教育“基础知识扎实,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良好,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一培养目标而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1+1”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个“1”是指学生在专升本两年教育中的第1年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个“1”是专升本教育的第2年,主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通过校内实践和企业实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专升本教育“1+1”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专升本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不同的,本科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升本是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专升本的学生来源于高职院校,他们所受的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体系,升入本科学校后应该受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传统的“1.5+0.5”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定学时的实践技能训练,但实践内容、实践条件还很有限,这不利于本科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1+1”相比“1.5+0.5”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为企业培养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做好了准备,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通过加大实践环节比例,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1+1”培养模式中用1年的时间专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可以保证学生学完专业理论知识后能充分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其次,通过校企合作,发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不仅依靠校内的实践环境和条件,还需要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作为保障。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整合企业资源,解决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使学生能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也使企业能够招收到满意的人才,实现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对接。三完全学分制下专升本教育“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完全学分制的涵义完全学分制是以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和质,以修满一定的学分和达到要求的绩点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它打破了学年的界限,学生在规定的学籍年限内,可以自由选课,只需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和课程即可毕业。完全学分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和选择权,赋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多种选择,学有余力情况下可以提前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进入到毕业环节;也可以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时间要求,灵活安排学习课程和门数,延长修业年限。完全学分制为专升本“1+1”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自由、灵活的空间,为学生进行充分的职业能力训练,更好把握职业训练机会、就业机会提供了可能,使学生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要。2完全学分制下专升本教育“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北京联合大学生化学院2015年开始在专升本教育中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改革试点,通过近一年的改革尝试,逐渐形成了适用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三体系+五平台”的“1+1”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三体系”即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五平台”即基本素质教育平台、专业能力培养平台、实践技能训练平台、职业能力拓展平台和创新创业活动平台。(1)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课程体系构建要优化课程结构,处理好各类课程的关系和比例,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基本素质教育平台。基本素质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构成,学分为27学分,占34%,主要在1~2学期开设。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13学分,主要为学生接受本科教育所必须的公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包括社科类、外语类、数学类等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共计14学分,主要包括五类课程:文学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信息技术类、生命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学生至少要从每类课程模块中修读2学分。另外,对于未指定类别的4学分可从各类选修课中自由选择。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旨在拓展学生知识广度,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其次,专业能力培养平台。专业能力培养平台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构成,学分为53学分,占66%。其中专业必修课3分,主要为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培养专业素质,提高专业应用能力的课程。专业必修课作为必须修读的课程给予了学生更大的灵活性,学生如果在专科和本科阶段修读的是同一专业,专科阶段修读过的课程在本科阶段可申请免听,这与学年制下专业必修课要求统一修读的规定相比有了更大自主性、灵活性。专业选修课共计14学分,主要包括专业拓展类选修课、升学就业类选修课两类,专业拓展类选修课10学分,升学就业类选修课4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修读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理论课程主要在1~2学期开始(除个别专业课程因先后续相关课程关系的缘故选择在第3学期开设外,其余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在1~2学期开设)。(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实践训练环节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由实践技能训练平台和职业能力拓展平台构成。这两个平台课程即有必修实践环节,也有选修实践环节。首先,实践技能训练平台。实践技能训练平台由专业理论课中的部分实践环节和专业理论课程后续的独立设置集中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实践内容多为专业理论课程后续的实践训练环节,通过专业实践训练,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训练平台课程一般在2~3学期开设,每门课程10~20学时或1~2周不等。其次,职业能力拓展平台。职业能力拓展平台主要由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课程、企业顶岗训练实习课程和毕业论文环节三部分构成。这三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职业能力拓展平台课程在学生修读完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训练平台课之后修读,主要在第3~4学期开设。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课程主要为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一般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开发设计,在校内进行的能力训练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实践内容多为企业和学校合作共同开发的,主要以案例、方案、应用工具等为主。这些案例、方案均来自企业工作实际,经过易于教学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模拟综合实践、excel与人事信息处理课程,实践用的案例、方案、工具50%以上真实地来自企业管理实际。二是实践课程教师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或者由学校双师型教师来任教,这些主讲教师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授课方式灵活,教学效果好。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团队精神拓展训练课程,聘请企业培训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三是模拟企业工作场景设计实践环境和条件,保证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模拟实践实践课程,模拟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场景、员工服务的工作场景设计开发实践环境和条件。校企合作开发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课程让企业真正参与到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中,促进了企业与学校、企业与学生间的了解,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课程每个专业开设2~3门,每门课程2~4周,与第4学期的企业顶岗训练实习课程形成有效的链接。企业顶岗训练实习课程主要借助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专业实习、顶岗实习,进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企业顶岗实习一般为3个月,学生深入企业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技术开发、产品推广等工作,实现与企业的零对接。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外企服务总公司、北京中智有限公司;会计学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北京春雪会计事务所等等,这些企业每年可接收几十名在校实习生,为学生的实践训练、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为照顾到完全学分制下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企业在学生实习入职前,会提供可实习岗位清单,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定某一岗位进行实习。(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以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要由创新创业活动平台来构成。创新创业活动作为在校学生必须参加的教育活动内容,在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了“修满1学分的创新学分才能获得学位证书”的具体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创新创业活动主要包括学术讲座、各类科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职业资格培训和创业体验项目等活动内容。科技竞赛、创业大赛一般是以校级以上的学生竞赛项目为依托,由专业老师指导,若干学生参与的科技类竞赛。通过学生参与科技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职业资格培训主要由学院的培训中心组织,为修读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生提供职业资格取证的培训和报名工作。在校期间经过培训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认定创新学分。创业体验项目主要借助北京联合大学生化学院与北京市人社局联合创建的“朝阳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创业体验和能力训练的机会和平台。创业基地设有创业体验馆(咖啡厅、陶艺馆、影像馆)、能力训练坊(黑暗中的对话、电子商务学院)、创新实验室(原型制作车间、设计思维工作坊)、创业实战营(社区创新实验室、导师咨询工作室等)等四部分内容。创业基地的所有活动项目均对在校学生开放,学生可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参与到相关实际创业活动中,挖掘自己的创业潜能。完全学分制下专升本“1+1”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专升本学生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保证完成本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完成专升本人才培养目标和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胡宁,万军,等.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5(18):75-78.[2]侯爱荣.完全学分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14(6):90-92.[3]王彤,朱科蓉,等.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分析与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1(13):21-24.[4]高林,鲍洁.再论应用性本科教育[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4):1-6.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多层次融合培训创新实践效果

部件装配技术专业是我校的一个特色专业,培训层次主要包括生长干部本科学员和士官学员,主要承担某部件装配检测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任务。其中,生长干部本科学员为学历教育,侧重原理教学及指挥能力培养,士官学员为职业技术教育,侧重实践能力培养。针对两个培训层次的特点,结合专业教学实际,通过多年来教学实施过程中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相近专业多层次融合培训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各层次学员的特点和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坚持“资源共享、有机结合、多方受益”的创新原则,创建多层次学员融合教学培训新模式

通过不断对各层次教学训练规律与特点的研究,针对教育资源有限、培训内容相关、任职岗位能力需求部分一致的实际,在不改变各自教育规律与特点的原则下,瞄准两个培训层次培养目标对专业技能要求的“共通点”,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内容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实践操作训练、教学方法创新与应用等方面入手,加强各层次教学训练有机融合,提出并实践了多层次学员融合培训的新模式,实现了基于同一平台的“联教联训”及不同层次学员之间的“互导互学”,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了不同层次学员相互取长补短的教学效果。

2.坚持“区分层次、突出特点、存异求同”的组训原则,构建有机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以任职岗位能力需求为牵引,结合生长干部本科学员与士官学员不同的培训特点与目标,分别制订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培养方案[1,2]。按照两个层次各自的培养目标,分别优化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士官学员按照“强技能、懂管理、能组训、会指挥”的原则,突出应用技能培训特点;生长干部本科学员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指挥”的原则,突出技指合一的培训特点。针对两个层次学员应知应会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寻求共同点,设置通开专业基础课程、实践类课程、设备管理类课程以及拓展类课程。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区分不同层次,明确侧重点,准确把握难度与深度,结合学员基础实际及培训要求,合理设置学时数与内容要点。

3.坚持“教用一致、多重并举、虚实共融”的总体原则,创建多元融合的教学训练共享平台

按照教学训练的基本指导思想,坚持训练设备、教材规程、教学场地、网络平台、考核规范等条件建设并重的原则,依托“2110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模拟训练设备建设、结合学校训练场地整体建设,建成了军队重点实验室、专业教室,建立了实践训练中心,研制了一批模拟训练设备,开发了部件装配虚拟操作系统、部件结构原理计算机三维仿真示教系统,编写了实践操作规程20余册、各层次专业教材30余部,制订了专业实习方案,设计制作了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20余套,建成了4门网络课程,制作了教学模型30余件、原理教学挂图120余幅,规范了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创建了满足课堂教学、现地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操作、专业实习、考核评价要求的综合性教学训练共享平台,为促进各层次学员综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

4.坚持“教学创新、教练创新、教导创新”的教改原则,建立了多层次学员融合训练的教学方法体系

针对本专业课程与实际设备结合紧密的特点,对理论课程,积极探索案例式、研讨式、现地式等教学方法[3]。注重收集整理用户在设备日常管理和操作使用中的经验教训,整编成典型教学案例,融入到专业教学训练中,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组织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重大课题研讨,提高了学员安全意识与管理水平。广泛开展现地教学,将课堂拓展至库房,加深了学员对实际设备的认知水平。

在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具体教学组织中,将两个层次学员的教学、训练与指导融为一体,不断凝练了“学、练、导”三结合的“层次训练法”。其中,“学”是指在训练前期组织士官学员现地参观、学习规程、观摩操作、熟悉流程等,以掌握设备操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练”是指学员按照操作要求,开展部件装配各小专业的装配检测、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实际训练;“导”是指学员在“学”、“练”的基础上,协助教员指导生长干部本科学员开展设备操作与管理训练。这种层次式训练法,不仅培养了学员过硬的设备操作技能,同时锻炼了学员的管理、指挥和组训能力。

5.坚持“一专多能、技指融合、全面发展”的培育理念,打造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在目前教员队伍编制有限、实践训练教练员力量薄弱,建成两支相对独立师资队伍存在困难的现实情况下,采取融合式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保障,实现了同一支教员队伍和实践训练教练员同时满足本专业两个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

针对新任课教员缺乏专业教学经验,专门组织了生长干部本科学员与士官学员两个层次的教学培训活动;针对大专层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组织开展了实践训练教练员教学经验交流会与教学方法研讨会;针对最新设备的教学需求,组织教员到设备研制部门跟踪学习,邀请设备研制专家来校讲学;针对教员实践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组织部分教员到设备使用部门见学;针对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使用单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员,充实教员队伍。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整体提高了任课教员和实践训练教练员的专业教学水平和组训能力,建成了一支既能胜任生长干部学员专业教学又能胜任士官学员专业教学的人才队伍,为搞好专业教学训练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撑。

6.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评”的评价原则,健全实践操作技能评价体系

为加强实践操作训练技能考评的科学性,不断开展专业技能考评方法研究,科学构建专业技能考评体系规范。制订了《部件装配技术专业学员技能考核标准》及《部件装配技术专业学员技能考核实施细则》,明确了考核项目与内容、考核方法、成绩评定方法,细化了评价指标,规范了组织与实施程序,实现了专业技能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提出了专业理论课程考试的“现场科目考试模式”和专业技能课程考试的“分段综合考试模式”,制订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操作考试改革方案”,实现了全过程全要素评价、学员参与评价,有力地促使了考试目的以检验学习效果为主向以促进学习为主的转变,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通过考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达到了总部对两个培训层次学员教学评价的总体要求,促进了学员学习训练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效调动,促进了专业教学训练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专业教学评价的完善与发展。

多层次学员融合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贯彻了高等教育理念,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教学训练,有效解决了训练设施数量不足与多层次训练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现地教学法、“学、练、导”三结合的“层次训练法”、“现场科目考试模式”和“分段综合考试模式”等先进的教学、组训方法的应用,充分发挥了两个层次学员的特长,激发了学员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了设备操作技能的培养,学员动手能力明显增强。融合培训模式的创新成果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其理论思想与实践成果在我校多个专业的教学训练中得到推广应用,发挥了较好的借鉴参考价值与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m].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05.

[2]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m].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09.

[3]张鹏,王臻臻,何山.军校士官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8).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5

摘要: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实战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创业需要的现实课题。围绕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畅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渠道;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模式,提高创新创业有效性;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王秀红,女,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理论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18-04

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职场从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实战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创业需要的现实课题。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分析

创新创业能力融合了创新与创业两个方面,不仅体现为一个人能否创造性地使用知识,具有创新创业的思维和精神,而且也体现为能否将创新成果向创业行为转化。具体来说,创新创业能力包含以下三个层面:(1)知识层面,掌握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了解创新基本原理及相关技能。它是创新创业的前提和基础;(2)方法层面,能够运用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分析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运用创新方法,开发创新潜能,提高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它主要表现为内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展示作为主体的人的思考能力;(3)态度层面,能够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发挥创造性思维,树立运用创造活动中所蕴含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在学习和工作中开拓创新的意识。它代表了主体应用创新创业知识的主观意愿和价值取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必须以知识掌握为基础,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敢于创新的态度和精神。

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理念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养成为基础,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方法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形成创新创业精神。

(一)以职业素质养成为基础,强化素质养成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综合化实践性的特点,是职业素质养成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形式。它不但需要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而且需要可迁移技能和个性品质的全面融入。在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和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乐观豁达、积极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在企业文化熏陶中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团队合作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首先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创新创业实践中蕴涵着丰富的职业素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二)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能力本位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依托,通过将人文素质课、专业课、实践课、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纳入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中,模糊创新创业界限,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现场教学融为一体、创新与创业培养活动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三年学习期间持续感受校园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潜移默化形成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培养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创新创业技法和实战能力,逐步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内化和提高,突出能力本位。

(三)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应坚持以能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能否使学生真正受益为质量标准。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引领,以内容选择为突破口,确立意识训练、思维训练、方法训练、实践训练四大模块,实现专项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创新创业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顶岗,了解社会需求与企业用人标准,让学生在实践实训活动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综合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开阔思路多角度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以学生实习实训活动为依托,体现实战性

实习实训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特色。在实习实训活动中,学生需要整合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对职场情境中具体问题的职业岗位能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在知识熟练掌握运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因此,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学生实习实训活动为依托,做到与实习实训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化、体现多维设计的实习实训内容、对创新性成果积极奖励等导向性策略,突出实习实践活动的创新性。

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畅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渠道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和主渠道。通过建设内容完善、规范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发配套的精品课程网站和校本教材,有助于实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

1.建设和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课程。课程内容设计上,在准确把握创新创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创新活动训练与创业能力提升相融合的教学思路,以素质训练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重点,强化创新训练成果向创业应用成果转化的实践训练,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做到思维训练与专业训练、实践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提出“四大模块、三个层次、两种形式和一项活动”的内容体系。(1)“四大模块”包含创新创业意识训练模块、创新创业思维训练模块、创新创业方法训练模块、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模块:模块一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勇于创新,并发掘自身的创业素质;模块二旨在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模块三着重实践过程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法,指导学生更好地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四通过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任务,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三个层次”,即基础训练、多元融合、深化拓展三层次,这三个层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两种形式”,即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以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活动为主要形式展开学习。设置能够对学生创新创业有启示的案例,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借鉴;设置与学生专业、兴趣相关的课堂活动,指导学生训练;(4)“一项活动”,指将课外科技制作、科技竞赛、发明创造等创新创业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整个课程体系体现活动导向,不管活动训练还是活动案例,不管课内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课程内容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2.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编写配套教材。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精品课程网站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优质资源。在课程网站里,可以提供课程学习指南、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在线练习、职业测评、创新创业大赛、视频影院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情境,方便学生查阅,可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料,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知识创新。

《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校本教材编写,应充分融合创新和创业两部分内容,做到与课程内容安排的匹配与契合。这种设计既能满足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课程教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拓展与技能开发应用的学的需要。《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校本教材的特点是创新案例与创新活动贯穿始终。创新案例方面,知识点以创新案例形式进行阐释,一个案例对应一个知识点。案例分析的理论依据与讨论思路往往和具体知识点彼此呼应。通过案例准备、分析与辩论、案例总结三个环节,具体知识点不断铺开和呈现,做到了形式活泼阐释到位。创新活动方面,每一主题内容结束配合一个综合训练活动。综合训练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先案例、再分析、后活动的安排,符合学生认知发展顺序,也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延展性。

(二)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模式,提高创新创业有效性

1.基于创业项目的创新创业模式。基于创业项目的创新创业模式,即以专业为依托成立创业项目工作室,承接具体的业务,在项目运营中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创新创业训练,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明确提出建立工作室创新教育模式,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室既是学生的实训基地,也是创新创业演习基地。创新创业工作室实行企业化管理、项目化运作,在教学中导入真实的工作任务,通过实战对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创新创业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淘宝网淘宝创业实训基地为例,它是山东省第一个校企共建大学生网络创业实训基地。基地运营以来,参加创新创业实战项目的学生已达420余人,在淘宝网平台上开设店铺116个,2010届电子商务专业118名毕业生中有23人选择自主创业,2011界电子商务专业85名毕业生中有19人选择自主创业。2013年10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中心”揭牌成立。文化创意中心以艺术学院的9个创意设计工作室为基础,引进12家高端创意设计企业,以动漫游戏、广告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摄影摄像为主要内容,以产品研发、服务外包、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为支撑,集文化创意项目孵化、科技推广、产学研合作、企业集群化发展于一体。文化创意中心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更是创意人才培养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创新创业模式。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创新创业模式,则是以科技竞赛、技能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为契机,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强化培养融入到科技创新竞赛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和探索,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培养目标方面,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创新创业模式强调科技创新竞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通过让学生手脑并用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综合运用发散与聚合、求同与求异等创新性思维,产生并发展自己的想法,提出相应的体现创意和想法的构思和设计,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培养过程方面,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创新创业模式体现比赛的引导作用,在完成具体的设计、制作、产品的过程中,将把创新思维训练巧妙地隐含在比赛过程中,围绕比赛要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在进行比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创业文化是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信念、品质和价值导向,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创新创业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对于创新创业不可或缺。通过倡导和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文化,打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品牌,树立创新创业风气,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形成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积极倡导和宣传创新创业文化。应围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积极倡导宣传创新创业文化。(1)注重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明确和突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2)制定各种创业优惠政策,提供一定资金支持,为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金融环境。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技创新与自主创业,加大对学生创业的物质支持力度,通过创业基金的落实激励学生就业创业,为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提供便捷的服务和帮助。开展二级学院创新创业示范评比,带动更多的创新创业案例,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立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3)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舆论导向,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编写并发放毕业生创业典型案例集,邀请创业成功典型校友回母校讲座,组织参观创业成果与成功企业,体验创业过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示范和创业榜样。

2.打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品牌。以打造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品牌为核心,通过“创业大讲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俱乐部”、“创业事迹报告会”、“职业规划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双融双练双结合;实践教学;会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22-02

一、“双融双练双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1.融合行业需求和国家职业标准,建立我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专业团队经过多方调研、认真论证,制定并通过了2009级教学计划,2010、2011、2012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社会需求调研分析工作,分析出企业人才需求、岗位情况、能力需求,结合我院生源特点,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融合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设置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调查分析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聘请专家论证,建立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调查得到的会计岗位群具体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并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3.形成递进式学生技能训练体系。会计专业建立了基本技能训练、核心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的递进式技能训练体系。第一学年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珠算、点钞、假币识别等,第二学年训练核心技能,包括岗位账务处理、会计信息化处理等能力,第三学年通过岗位综合实训培养综合实践技能。

4.形成教学相长的师生技能共练传统。在团队建设上,形成了教学相长的师生技能共练传统。教研室建立教师发展规划,支持教师挂职锻炼、顶岗实习,以“技能提升”促进教学提高,教师出版实验实训教材、校本教材、理论教材,获批省级教改、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校级考改项目、精品课程、省级优秀毕业论文等。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几年来获得国家、省、校级技能大赛奖励近20项,实现了学生技能训练加教师挂职训练的师生能力共练传统。

5.建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经过不断建设和积累,建设成会计实训中心一个,配备教学软件(平台)10个,建立校外固定实习基地10个。建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6.建成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历届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均得到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企业、行业专家参与评分;顶岗实习由以校外实践基地评价为主体。对实训课程,聘请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定期评价和打分,构建了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双融双练双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实行校企融合,创建“双融双练双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建设和实践中,会计专业教学团队重点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搭建平台。在不断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将实践教学体系分成五个子体系:实践实验教材体系、实践教学大纲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按照“层次加模块”的思想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会计专业都已经将实践教学体系写入人才培养方案,配套和完善了实践教学大纲,购买实验实训软件10个,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搭建了平台。

2.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教师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主体。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关键。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采取选派、鼓励教师挂职锻炼、参与社会审计等社会服务、参加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等措施,培养“技能高,学识佳”的教师;在教研室评优推荐和日常考核中,均把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和能力作为重要条件。通过这些措施,教师投入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增强。

3.加强课内分项实践和课程综合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内分项实践和课程综合实践主要包括理论课内分项实践,实训课程岗位实训、岗位综合实训、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在安排实习实训时,改变了过去单纯按课程设置实习的做法,对内容单一、重合的实训取消或合并,采取多课程综合实训的方式,对部分专业知识繁杂的课程,保留课程单独实训课,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4.注重基本技能训练,递进式技能训练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始终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强化核心技能训练,依托综合技能训练,建立递进式技能训练体系。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基本技能训练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改革实践课程、实践内容,加强实训中心建设,改革实训中心管理体制等措施,提高基础实践教学的质量。为了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大对实践内容整合的力度,对侧重“教中学,教中做”的课程在教学周内进行上机或实验的方式进行。另外开设基础会计实训,使实训与岗位实训内容重合,因而撤销基础会计实训,形成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式,建立分岗与综合结合的递进能力培养实践课程,增加了会计技能综合训练和《查账技术实训》,编写了《外贸会计项目实务》。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分组实训、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

几年来,先后几次对实验室进行整合,最终建设成较为集中的会计实训中心一个,其中机房两间,一体化实践教室两间,手工实训室一间。配备专门的实验员。完善了实训中心管理制度和体制,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管理水平,为开放教学内容改革创造了条件。

5.加强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理想场所。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校内外实训中心和实践基地建设,制定了《会计实训中心建设规划》,明确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通过改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促进了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的快速发展。先后建立会计信息技术模拟实训室、会计一体化教室、商务一体化实训室,投入200万元建设实训中心,改善实践条件。本着“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先后与中岳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南京蔡娴财务有限公司等建立挂牌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建立了包括教师到实践基地挂职、合作科学研究、聘任兼职教师、合作举办学校技能大赛等内容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专业和实践基地的共同发展。2008年以来,专业先后派出全部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并带领学生学习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6.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苏省创业训练旨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项目,自推出来,我专业教师积极申请,先后指导3次省级大创项目。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岗位实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我专业为扩展学生知识面,每学期定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三、实施“双融双练双结合”实践教学成效

1.创建了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运行和管理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展和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提供了保证。

2.培养了一批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好的会计专业人才。会计专业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探索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实践技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会计2010届毕业生征永娟同学成为公司财务负责人;2009届毕业生姚远同学进入财政系统并担任一定职务。实施“双融双练双结合”实践教学以来,我专业学生就业率平均为98%。97%的用人单位认为我专业毕业生实践技能较高,9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专业毕业生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3.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得到社会的认可。“双融双练双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大提高。学生评价说:外贸会计项目实务公司账务处理,使得我熟练掌握财务软件业务,面试时直接上手,单位就录用了我。用人单位对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评价,优良率达到90%以上。

总之,创建“双融双练双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人才,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宣国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2]敬采云.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小企业需求视角[J].会计之友,2008,(9).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76-02

目前,工学结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诸多学者和职业院校也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本文从工学结合起点、载体、媒体和工学结合的组织实施四个方面,探讨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工学结合的起点――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教学方案设计的依据,而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承担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介入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因此工学结合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依托企业、行业及政府的支持进行制定。

1.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由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即“官校企行”四方联合制定。以政府确立的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为宏观框架,校方为主起草,企业行业辅助修订。最后由校方、企业、行业、政府主导部门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审议并通过。

2.学校设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要求每个专业都必须设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具有如下职能:审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参与专业标准与课程建设;参与专业教研活动;开办多种办学模式;调查行业需求、联系就业信息等。

以机械工程系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为例,根据专业建设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定位于模具制造相关的机床技术、模具加工、调试技术的应用领域,以模具加工、装配及调试为载体,进行模具技术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原则职业教育理念。

二、工学结合的实践载体――实践性教学项目

实践性教学项目由校企联合开发,其教学模式是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例如,模具技术专业冲压模具技术的技能性教学项目,由模具教研室与合作企业郑州协创有限公司联合开发。

1.实践载体开发方式。实践性教学项目是工学结合有效实施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的技术应用类开发的项目必须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因此开发实践教学项目的前期,首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然后成立有企业人员参与的实践载体开发小组,实施载体开发。其开发项目必须具有教学性、职业性、岗位性和实用性等基本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结果。载体开发工作完成后,由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批准,以保证实践课程内容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及载体相关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这种量身开发的实践教学载体,具有生产任务的真实功能和工作过程,在教学中,很容易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衔接。我院多年来派出数十名青年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多个教学项目,并编写技能化教材应用于教学中。

2.开发项目的实施。高职教育一般有五个学期的教学任务,第五学期也是顶岗实习的前一学期,该学期课程主要安排核心课程的技能实战项目,以进一步巩固和训练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零距离”对接。每年教师和企业人员不断对开发项目进行更新,以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与时俱进。

三、工学结合教学的媒体――技能化教材、多功能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

1.开发技能化教材。鉴于高职教育的特点,校企合作编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技能化教材。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课程属于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现工作过程与岗位需求,其技能化教材必须体现行动体系课程的特点。例如我院的冲压模具技能实战课程的教学项目就体现了以上特点。

2.建设多功能一体化实训基地。一体化实训基地是有保证工学结合教学情景实现的关键。我院机械工程系建设了具有以下功能的实训基地:①知识与技能的载体。②教学、训练、评估的场所。③技能考核与社会服务基地。④学生竞赛训练平台。⑤科研与创新的源泉。⑥师资培训基地。⑦承载工作任务。⑧复现工作情景。基于以上实训基地的基本属性,我院机械工程系建成集实训设备布置区、教室区、工量具仓储区、教师办公区多功能一体化实训基地。

四、工学结合的组织实施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胜任所学专业的技术岗位。根据各专业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工学结合。

1.企业订单式。企业向学校提出用人需求,学校定向招生,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培养责任。如中德机电班,由德中机电专业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我校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按照德国“双元制”模式(即将企业与学校结合起来)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能拿到本校的学历证书,还能取得德国工商大会颁发的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德方负责安置到德国在华企业工作。该模式在我院实施多年,教学效果显著,得到了家长、企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2.实战训练式。实战训练式工学结合,即利用学校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企业,对专业技能化课程开展技能实战活动,分组开展技能实战训练,根据学生的最终实战成果鉴定每组的训练效果。该模式适用工科类的教学和实践,我校在模具技术专业应用了两年,成效显著。

3.生产教学一体化式。为提高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性,教师在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分配一天的教学时间,上午一般由专业教师培训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下午学生进入生产车间,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实际生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该模式从工学结合的起点、载体、媒体和组织实施四个方面,进行了校企深层的合作,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之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企业、行业和职业教育的紧密结合的局面,按照此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实现了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此种做法,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继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40-146.

[2]刘洪一.“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64-67.

[3]戴锋.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2,(33);48-51.

[4]谭属春.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90-94.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方案

1.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主要弊端

1.1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而我国当前的工商管理教育,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均不够重视。

1.2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

1.3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2.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各高校的创新教育内容通常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技能培养以及创新情感培养等四个方面。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的内容有:

2.1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土壤。

2.2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但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因而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2.3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3.创新型人才培养导向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定位与规划

首先得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定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获得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思考能力、活动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形成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以及培养团体协作精神等都是不可或缺且极为重要的。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具体规划上,要以开启心智,激发兴趣为基本导向,搭建起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沙盘演练、岗位实习、竞赛等构成的实践平台;教师要积极申报各级各类实践教学改革课题,不断更新和完善实验环境,整合实践教学体系;调动一切力量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编写与培养目标相吻合的特色实验教材,定制必要的教具,开发新型模拟实训项目等。

4.工科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导向下的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4.1实践教学体系特色化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在专业课程、专业实习中不同程度地安排网络技术、工具软件如excel、SpSS、mindmanager在管理中应用的内容以及团队管理软件、工作计划安排软件等的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等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性课程。

“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工科性院校的背景,借助诸如通信学院、计算机学院等专业的师资,开设技术普及性实践课程,如图像处理技术、音响技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页设计及HtmL语言、计算机DiY实践、电子产品制作工艺等。

“通用与特定相结合”——即通用管理能力训练与特定管理能力训练相结合。通用管理能力训练包括管理技能开发训练等实验课以及专业实习i等;特定管理能力训练,即指具体的某个管理领域的能力。又分为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专项训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销售模拟实训、证券炒作模拟实训等;综合训练包括工商企业管理实训模拟训练、eRp沙盘实战模拟训练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4.2实践教学模式多样化

为此,构建立体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较为有效的途径。譬如,一方面构建起由“教师、专家、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共享知识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则是由“情境体验、沙盘演练、软件模拟、顶岗实习、竞赛、案例分析、演讲辩论”等构建起实践平台,从而使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现实与虚拟、理论与实践密切配合,相互融合,相互推进。超级秘书网

4.3实践教学内容职业化

适当调整、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谋求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格证书”认定的要求对接。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出的“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证书”对接的实验课主要有“管理学”、“管理技能开发训练”等;与“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中国市场学会”推出的“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对接的实验课主要有“市场营销管理”和“销售实务”等课程;与信息产业部和用友软件联合颁发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对接的实验课主要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和“eRp系统应用实训”等课程。为实现对接,此类实践课程的开出及更新是十分必要的。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专业;技能训练;社团

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岗位需求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基层人才培养摇篮,对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本文以财经类专业为例,谈谈专业技能训练开展中遇到的难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专业技能训练的需求性分析

目前,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的设置,技能性训练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比重日渐提升。以财经类专业为例,2012年以来,各类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指导内容显著增加,实训课、理实一体化课程达到专业课程总数量的80%以上,专业技能训练课时安排需求明显提升。此外,为促进人才培养、满足市场岗位需求,各级教育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大力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的开展。高职院校纷纷开展针对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训练项目的立项,这使得技能训练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高职院校专业技能训练现状分析

在市场岗位需求及竞赛的促进作用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将专业技能训练提上学生培养日程。2015年4月,江苏省举办的专业技能竞赛中,大部分参赛队伍存在参赛队员停课训练的情况,个别院校甚至允许参赛队员整个学期处于封闭式训练状态。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在备赛过程中专业技能得到大幅提高,但是这与学校育人的本质要求发生偏离,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发生偏离。此外,由于停课训练主要应对专业技能的竞赛要求,训练缺乏持续性。部分院校虽采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训练,但训练效率不高,各种杂事成为分散学生精力的重要因素。

综合分析发现,专业技能训练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方面,停课训练带来学生学习的“寻租”效应

学校出于对参赛学生的弥补,在成绩考评中或多或少给予相应的加分,或者免考。但是,由于认定成绩过低或加分较少,对于参加竞赛的学生而言,他们宁愿选择通过自己努力获取更好的成绩以取得奖学金,降低了学生参赛积极性。因此,大部分学校通过高成绩认定及加分的方式吸引学生。这项措施虽然使训练效率有所提升,但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发生偏离。此外,参赛学生免于其他课程的考试,于其他同学而言显失公平。

2.学生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训练时间安排难以统一

由于学生的选择相对较自主,很多时候一旦有其他活动,训练时间就会被占用,导致训练不连续,训练效果不明显。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容易半途而废。此外,从高职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来看,学生训练过程中专注力不强,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对自身要求不高,行动缺乏目标指引,有从众心理及盲目跟风现象,训练效果不明显。

三、专业技能训练开展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对于专业技能训练中遇到的前述现象,笔者从专业社团活动的角度进行探索,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解决。

1.专业社团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训练,不占用学生课程学习时间

作为课后学习的辅助补充,有规模、有组织地开展常规化的专业技能训练项目,避免技能训练中学生学习的“寻租”效应。

作为有指导教师的专业社团,灵活运用师生互动环节,在专业训练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训练中相关技术难题,相对课堂教学方式更灵活,效率更高。以财经专业为例,我院成立的财经专业社团――财经社,在组织日常训练项目中,针对会计专业技能开展训练活动,包括点钞、珠算、会计手工账等项目训练。训练过程中针对各项专业技术,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切磋交流,再加上指导教师适当点拨,训练氛围活跃,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此外,训练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均以学生为主导,包括场地申请、维护、材料的准备等,既锻炼了学生的处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2.专业社团的定期竞赛评比提升专业技能训练的吸引力

体能训练专业培养方案篇10

关键词: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148-02

2013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了《关于公布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48号),湖南科技大学C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盐株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为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得到了专项经费资助。学校、企业和项目组高度重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其建设方案,经过一年的建设,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较好的绩效。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1.成立了组织管理机构。基地成立了以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企业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基地领导小组,以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为组长、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为副组长的基地工作小组,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企业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的基地建设小组。

2.完善了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基地建立了有关人才培养、运行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条件设施建设与管理等各项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完善并基本实行了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

3.保障了学生学习、训练和实践教学质量。基地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并全面落实科学系统的实习实训计划,确保基地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确保基地开放运行过程的安全有序。并根据工程实践训练项目体系,建立了实习实训教学运行及质量监管体制与机制,对教学运行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管理,确保实习实训质量。

4.建立并基本落实了开放运行保障措施。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支持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需要的保障机制,建立了基地管理办法、基地开放运行办法、基地条件设施开放运行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从而在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政策制度、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上保证了基地的开放运行。

5.完善并全面实施实习实训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企业安全知识教育制度、企业生产安全操作规范、学生食宿安全制度、学生外出活动安全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安全设施完好、齐全。

二、改革实践教育教学模式

1.优化了化工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以卓越化工工程师培养目标为根本,以“大化工”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为核心,在化工专业卓越计划2012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优化了2013年中英文对照版人才培养方案。

2.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教学两大体系的相互交叉、融合,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和工程实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化工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为191.5学分,其中理论课程教学125学分,实践应用教学66.5学分,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实现了“工程教育不断线、创新实践不断线、企业合作不断线”的课程优化配置。通过加大学校学习阶段的实验、课程设计和企业学习阶段的实习、项目设计与研究等的教学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设置了工程实践训练课程14门、43学分,创新训练课程13门、26.5学分,确保每个学期开设工程实践与创新训练课程2门以上,实现了“工程教育不断线、创新实践不断线、企业合作不断线”的课程优化配置。

4.创立了以“宽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特点的新课程体系。通过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创立了以“宽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特点的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化学基础、化工基础与专业、校企联合等三大课程群。

5.构建了工程实践与创新训练项目体系。从教育理念创新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入手,通过理工融合、化工化学互通、校企合作,构建了以“实习+课程设计+项目设计+设计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工程创新训练+设计竞赛训练”工程实践训练项目体系和以“基础实验+专业实验+项目研究+学科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基础训练+创新综合训练+科技创新训练+学科竞赛训练”创新训练项目体系,提高了工程实践训练难度,加大了创新训练力度。

6.完善了校企合作“3+1”联合培养模式。在本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省内外10余所高校的专业调研、20余家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的集思广益,制定了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完善了校企合作“3+1”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学习阶段以化学基础、化工基础与专业课程学习为主,企业学习阶段以企业实践课程、校企联合课程为主。

三、建设实践教学条件设施

1.基本完成了教学硬件条件建设。根据实践教学需要,校企双方安排专项资金对多媒体教室、仿真实验室、阅览室等教学设施进行了改造,补充了必要的教学设备。

2.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和实践的环境与平台。通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十二五”化学重点学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综合创新训练平台、湖南省普通高校化学与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的建设,构建了一个拥有优质条件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和实践的环境与平台。

3.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改革成效明显。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综合改革和建设,明确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形成了一个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4.实现了校内教学资源平台的开放共享。通过构建创新学习资源、创新训练数字资源和科研信息检索查询条件、湖南科技大学数字化交互式教学资源平台等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效机制,实现了校内教学资源平台的开放共享。

四、建设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良好。学院新增教授3人,副教授4人;新进博士3人,新增获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国内外知名大学交流进修青年教师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4人。并通过企业脱产培训、企业技术革新与改造项目研究、聘请联合培养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家来校兼职授课等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

2.《化工实习》校企联合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初见成效。该团队是一支由中盐株化的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者(占2/5)、湖南科技大学专业负责人和高水平教师(占3/5)组成的约50人的校企联合课程教学团队。该团队主编教材1部,主讲《化工实习》等校企联合课程3门,指导省内外学生4800多人次。

3.教学改革研究成效显著。成功申报与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相关的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发表相关教学改革研究论文6篇,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4.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按照“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学校制订了《湖南科技大学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办法》、《湖南科技大学教学奖励办法》、《湖南科技大学教师取得企业工程经历实施办法(试行)》和《湖南科技大学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实施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

五、建设开放共享机制

通过实施开放式运行和管理,基地根据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对校内相关专业、省内外相关院校和企业全面开放,初步实现了校企双方的资源、技术、人才和信息的共享。2013年,基地共接纳省内外4800多人次的学生进行校外化工实践教育,同时为省内外环境、安全、材料、管理等学科专业学生提供了工程实践训练,为周边高职院校提供了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综上所述,根据湖南科技大学C中盐株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方案,经过一年的建设,在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改革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建设实践教学条件设施、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和开放共享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较好的绩效,为把本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成为一个能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提升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开放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爱玲,申少华,胡忠于,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化工,2014,(1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