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的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03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1

【关键词】体能训练;多元化;制度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打了几场高技术战争,因而对于体能在战争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体悟,其有关条令给予军人体能很高的地位。美军《战斗条令》中认为:“体能是每位军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战斗准备非常关键。每个军人必须具备完成相关任务的心血管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韧性,另外,还应具备平衡、灵活、爆发力,同时保持适当体重。”

1、美军体能训练计划安排的特点

1.1训练计划目的明确

在美军体能训练计划中,各军种都对训练计划目的作出详细的陈述。陆军体能训练计划目的是:准备战斗、保持健康和维护军人形象。空军体能训练计划目的是:激励训练和保持健康。海军体能训练计划目的是:保持健康和胜任持续工作能力。特种部队体能训练计划目的是:全面提高身体能力和为战斗做好准备。由于各军种任务要求不同,各军种的体能训练计划目的各有不同,合理性和实效性我们不妄下结论,但各军种的体能训练的目的是相当明确的,使各单位主官对体能训练的价值有了初步的判定,这有利于体能训练在日常训练中的落实。

1.2是训练计划中内容安排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首先,从体能训练计划安排的层次性来看,美军体能训练计划中主要有两大块内容,第一是各军种所有人员要达标的体能项目,简称普标。第二是各军种中不同兵种或岗位要达到的职业体能标准,简称职标。普标内容的设定目的是提高健康水平和一般体能水平,而职标的目的是为保证各类人员能够在身体上胜任所从事的职业。无论多大年龄,是男还是女,为了顺利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必须要达到职业体能的标准。其次,从体能训练计划安排的差异性来看,尽管各军种普标的目的一致,但是达标项目却不完全相同。这与各军种的特点有一定关系。例如,同样测试心肺功能,陆军海军陆战队采用的是跑的形式,空军采用的是功率自行车的形式,海军采用的是游泳。除空军外,其他军种一年进行两次普标的测试。

2、美军体能训练项目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战争对军人作战体能要求的多样性特点的呈现,美军体能训练的项目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资料表明,美军体能训练项目的特点正逐渐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军有些单位对体能训练内容进行简化,训练项目内容指向性不强,把普标的体能项目作为整个训练的内容。这种训练的弊端逐渐在一些演习中暴露出来,有些在达标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士兵在演习中所表现出的体能比达标考试中分数低的士兵要差。对于这种现象,美军有关体能专家对此进行了评述。美国陆军体能学校司令SteveCellucci说:“虽然陆军体能训练常是以单个士兵的体能训练为中心,而体能学校想让士兵们知道那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两英里跑只是体能训练一些单独的组成部分,最终的体能训练标准是在战场上起作用的体能训练。”美国陆军体能学校讲师RichardHolladay说:“有效的军人身体素质包括敏捷性、平衡性、协调性和其他众多的素质,这些素质将是完成战斗任务所必须的素质。”

3、美军体能训练制度的特点

3.1体能训练制度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全面性主要体现在凡是与体能训练有关的,都进行了制度化。除了前面介绍的体能训练计划和训练考核制度外,美军还有康复体能训练制度、体能达标的奖励制度、体能训练专家培训制度等。可操作性表现在对每项制度都有详细的说明。例如,在海军的体能教练员培训制度中,培训学员要完成两周的培训课程。第一周的课程主要包括神经肌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肺的结构和功能、药物对练习的影响、心血管系统、训练原则和有益的伸展练习及无益的伸展练习、伤病防治、练习程序、营养和体重控制、极端环境下的练习、力量训练的一些技巧、游泳、压力管理及自杀预防。第二周的课程包括安全训练的一些课程、体能考核和体重控制的一些程序。整个培训过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每周都进行考核。由于培训内容和时间相对稳定,使得可操作性更强。

3.2体能训练制度中责任规定的明确性

责任明确,可以更好地促进训练计划的落实。美国防部关于体能和身体成分的条令中规定,负责健康事务的助理部长的职责是为军队制订健康计划,在体能和体脂计划执行过程中,对有关医疗方面的问题进行监督,并提供有关体能和体脂计划合理的医疗信息和建议等等。同时,制度还规定了军方部长们的体能训练职责:在制订体能训练计划的同时,制订健康计划,把重点放在训练和监督计划的实施等等。

4、美军体能训练特点对我军的启示

从体能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来看,美军体能训练计划充分贯穿于训练过程中,十分重视训练过程的科学指导和训练的实际效果。这启示我们研究制订体能训练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体能训练计划的目的。美军强调体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官兵作战的身体能力,因此,我军也必须在体能训练中贯穿这一思想,把体能训练作为提高军人作战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二要学习美军加强对职标的研究,以职业要求来制订体能训练计划和标准,提高训练的科学性,降低训练对官兵身体损害的程度。三是为保证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可以美军为借鉴,在体能训练中一定要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在保证军人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达到体能提高的目的,避免引起伤病。四是要重视体能训练中的性别差异。美军非常重视女子体能训练的研究,而我军却在体能训练上总有些“大男子主义”,对女军人的体能训练研究甚少,因此应加强对女子体能训练计划的研究。

从对我军体能训练项目设置的启示来看,由于考核项目对人体锻炼的有限性以及战场体能需求的多样性,美军体能训练项目的特点正逐渐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体能训练中应根据未来战争的需求,对官兵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设置多样化的体能训练内容,使体能训练体现出实效性和多样性。

从对我军体能训练制度的科学性启示来看,美军一直有一套较为严格的体能训练制度来保证体能训练的科学实施。为此,我军在体能训练制度制定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完善我军体能训练制度。二是要把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上,层层抓落实。我军也有体能训练的制度,却因受各单位主官个人主观的影响,体能训练有时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三是要强化岗位体能资格制度,可以考虑基层部队的体能组训者应当通过体能训练组训的资格认证,以保证体能训练科学化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2

[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从中年级开始,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的,形成“训练组”。一个“训练组”就是一次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整体,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整体。这样,一册教材,一个年级的教材,一个年级段的教材,由一组组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训练组”组成,从而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整体和纵横交错的训练网络,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训练组”的教学,主要是以重点训练项目为主线,贯穿“训练组”内各部分的内容,彼此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大”的教学过程,各部分内容又相对独立地形成一个“斜的教学过程,“大”的教学过程制约“斜的教学过程,“斜的教学过程要服从于“大”的教学过程,以实现整组教学训练的整体性。

1、坚持整体性,注意突出训练重点每个“训练组”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形成了相对独立又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并以“读写例话”的形式具体讲述知识要点和能力形成的一般过程。教学时,要联系本组课文反复体会,务求甚解,切莫只限于对“读写例话”中几个要点的简单记忆。切实抓住重点训练项目,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训练组”教学的全部内容。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听说读写训练方面“成龙配套”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敢于取舍,突出重点,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使重点训练项目渗透到各类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去。教师在点上导读、导练,学生在面上自读、自练,并将导读过程中学到的技能,迁移运用于自读中。这样将“知识点”形成“知识链”和“知识块”,实现教学上档次,增效益的目标。

2、坚持综合性,处理好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关系就一个“训练组”的教学来说,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各自显示其教学独立性的基础上,则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既要坚持综合性,又要处理好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关系。“训练组”的教学,无论以哪方面的训练为重点,都不可能是孤立地进行的。要努力体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综合性,始终以“训练组”为基础,以课例为突破口,抓住训练点,揭示其内在联系。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出训练重点的同时,全面的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注意每课突出一项或读或写的能力训练,同时兼顾一两项或听或说的能力训练,力求“一课一练”,“一课一得”。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着重进行指导写人的训练,在精读描写少年闰土外貌一段的基础上,领会作者怎样抓住人物特点写,然后写一位老师或同学的外貌、形态、穿着的片断,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这样先读后写,先说后评,从读学写,以写促读,体现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3、坚持系统性,要加强纵横联系一个“训练组”的各部分教学内容互为整体,又相互联系。“训练组”教材的组合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具有内在的联系,教学时要注意给每个“训练组”定位。即每个“训练组”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来的,又是向着什么方向发展的,使本“训练组”成为整个训练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从而使一册书、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段互为整体,从而实现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和连贯性的统一。“训练组”中的每篇课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我们要抓住训练重点,找出每部分内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弄清知识的联系点,加强纵向横向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训练组”这个“教学块”中零星、分散的知识,连成一体,成为系统而全面的知识。

4、坚持完整性,注重体现训练过程从一组教材的“导读”开始到“基础训练”的作文结束,要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来进行教学设计,以体现完整的训练过程,具体地讲为:

①“导读”——感知发现,明确任务。根据“训练组”的“导读”及课文课型特点的共性,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读“导读”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本组学习的重点、本组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训练项目。目的是使教学双方对整组教材有个大体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②“课例”——领悟、实践,培养技能。“讲读课例”教学要根据课型特点和学生实际,主要采劝扶读”的方法。教给学生有关读、写的方法。阅读课文主要采劝引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迁移自学,疑难处,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对于《自读课本》主要采劝放读”方法,让学生自读,教师适当指导。重点课文可采用“读”、“思”、“导”、“练”的步骤进行教学。篇幅较长的课文采劝中间切入法”,重点突破;有的可采取由果到因的“逆推式”教学法训练学生的立体思维;有的采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跳跃法”,从学生的疑点、难点入手,以点带面;有的采劝纵横交错法”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篇章结构等。通过多种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3

关键词:篮球运动运动素质敏感期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长的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跑动、变向、急停、投篮表现为间断性、多向性和多元性,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根据项目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适合特定运动项目的要求,确保运动员的体能状况适应比赛中战术活动的进行与技术水准的发挥,同时保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掌握新的技术,并将已经获得的素质在运动竞赛中充分发挥出来。

运动员体能水平是通过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体能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天的体能是通过遗传获得,后天的体能则是经过有效的体能训练而获得,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促进体能的发展。

篮球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以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为导向,为专项高水平竞技阶段的训练和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早期的基础阶段的训练与优秀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1.目前在我国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1思想重视不够

在我国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思想重视不够表现在教练员配置、体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的替代和青少年篮球训练理论研究三个方面。

基层篮球教练员的配置结果显示,业余运动学校很少有专门的体能教练和体能训练教练员研究小组。

调查发现,90%的篮球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经常以战术训练代替技术训练,认为体能训练在战术训练中实施就可以,实际上这仅仅解决了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的问题,而基础的力量训练不够,将影响到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的水平。

在理论研究方面,基层的教练员缺乏针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在篮球的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研究理论严重缺乏。缺乏长期跟踪和系统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完善的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理论研究体系。基层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大多处于自然阶段和经验训练的阶段,缺乏科学系统性。

1.2理论研究缺乏

在日常训练中必须根据篮球运动的专项规律,结合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开展体能训练。

篮球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转换性、动态性、统一性规律,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高负荷强度。运动员跑动的距离时长时短,跑的速度时快时慢,在激烈的高强度的身体对抗中实现各种技术和战术的配合,导致运动负荷强度起伏变化,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率都在200次/min,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非常高。

一般来说篮球运动员成熟较晚,但是运动寿命较长。青少年篮球训练分两个阶段:(1)预备训练阶段(7~11岁);(2)基础训练阶段(13~18岁)。

预备训练阶段以一般体能训练为主,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身体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的发展,为提高专项运动所需的身体能力打基础,主要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

基础训练阶段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随着训练的深入和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加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具体的比例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青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1)绝对力量的发展特点是7~9岁为力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10~13岁是快速增长期。(2)速度力量的发展特点是男女在7~13岁速度力量增长都很快。13岁后,男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6~17岁时增长的速度下降。速度力量的发展与最大力量的发展相比,速度力量发展要快些和早些。(3)力量耐力男子从7~17岁的发展是直线上升,女孩15岁前是持续上升的,之后开始停止,甚至下降。(4)反应速度的发展特点6~12岁是快速增长期,在12岁时反应速度到达第一个高峰点。在性发育阶段,反应速度减慢。20岁左右出现第二个高峰点。(5)步频的发展特点,男孩在8~12岁、女孩在9-12岁增长最快。(6)耐力素质的发展特点男孩在10岁时首次出现快速提高,13岁再次出现快速提高,16岁耐力有最本质的提高。女孩在9岁首次出现快速提高,12岁再次提高,15~16岁耐力水平下降最大,16岁后下降速度减慢。(7)协调能力的发展特点,青少年在6~9岁是发展一般协调能力敏感期,9~14岁是发展专门协调能力的敏感期。

1.3体能训练概念模糊

1.3.1对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概念认识模糊

一般体能训练是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增进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发展专项素质打好基础。专项体能训练是采用专项技术动作,或者在动作结构和用力形式上与专项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的身体练习。

1.3.2安排体能训练的比例不合理

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应根据项目、训练阶段、训练任务的不同合理地安排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根据训练周期原则,在多年训练、年度训练、周训练计划中,随着训练的深入和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加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通过篮球运动素质专门的练习同篮球运动所特有的运动性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技术动作的要求加强感受器与运动器官的效应器一致性的训练,提高专项运动的成绩。

1.3.3错误的运用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

基层的教练员经常错误地认为,解决好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和运动员有限的体力范围内,安排各种训练内容的难度,运用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首先,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运动素质基础薄弱的运动员容易出现运动损伤,最终达到事倍功半的训练效果。其次,在青少年发育阶段,各种身体素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快速增长期存在差异,运用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容易错过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专项运动素质无法得到相应的发展,影响竞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再次,缺乏良好的体能素质,不仅严重影响运动技战术的学习,更会缩短日后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的保持时间和运动寿命。最后,青少年阶段是心肺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采用一般体能训练结合少量的专项体能训练发展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的适应能力。

1.4训练方法和手段简单化

根据“生物适应”理论,结合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只有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地安排训练的次数、持续时间与间歇和负荷强度,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训练负荷的本质是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长期过于简单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导致机体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敏感性,神经-肌肉兴奋传递速度下降,运动器官耐受力减弱,训练定向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事倍功半。

在日常力量训练中过于依赖杠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单一,训练的气氛枯燥;速度训练经常采用较单一的训练方法,如:长期在篮球场上的折返跑和田径场的重复跑等,缺乏采用灵活多样的持续、间歇、重复、变换和法特莱克跑有机组合的训练方法。

1.5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感觉和经验是基层篮球教练员体能训练的监控手段和评价最常用的方法。体能训练的运动负荷的强度和量的控制,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测量的数据)和仪器,很难准确把握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疲劳调整和超量恢复的时机,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由于缺乏对体能训练长期系统的测量数据,基层篮球教练员很少采用对运动员自身素质发展的纵向比较进行评价体能训练的效果。体能训练的评价主要是教练员凭借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表面和即刻反应,与同日历年龄的队员进行横向的单一性比较。

2.改善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对策

2.1树立高度重视体能训练的指导思想,篮球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

2.2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丰富基层教练员的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体能训练理论指导运动实践,在运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归纳和升华理论。

2.3正确把握篮球运动的竞技规律,结合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开展体能训练。

2.4明确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任务,根据篮球运动训练的规律、任务、阶段、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合理安排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使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有机衔接。

2.5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各种生理指标和技术数据监控体能训练过程,合理的安排体能训练的运动负荷;运用多种技术诊断方法和手段,评价体能训练的效果。

2.6完善体能训练体系,设置篮球体能训练的专职教练或篮球体能训练研究小组,长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能训练研究。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王保成.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院学报,2002.

[5]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基本理论和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6]李颖川.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及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1997.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4

关键词:网球运动体能训练发展趋势建议

1.近年来网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

1.1符合比赛特点,从实战出发,赛练结合,有针对地进行体能训练。

比赛是训练的最好形式,这是网球训练领域的发展趋势,是网球项目的训练规律所决定的。赛与训练的关系也就是练与实战的关系,也就是单纯熟练技术战术和提高战术意识的关键。比赛是训练效果的体现,训练是为了比赛,很多技战术的东西都是要拿到比赛中去练的。网球比赛对球员战术意识、心理对抗的要求非常高。比赛重视的是战术意识和心理,而这种能力在训练中是很难提高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强对抗的比赛来提高。总之,教练员要清楚比赛与训练的关系。

1.2体能训练全面,结合心理训练。

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必须是一个技战术全面、特点突出、心理和身体素质都十分优秀的选手。心理和身体素质是发挥技战术的重要保证,因为只有心理和身体素质好才能掌握高水平的技战术,而且双方球员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也存在着高强度的对抗。当双方球员心理和身体素质都表现良好时那就要看谁的水平更高。比赛中双方球员都是在大脑的支配下去控制技术、运用战术。所谓心理训练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并采用相应的手段形成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过程。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两类,一般心理训练主要包括:视知觉训练、注意力集中与分配的训练、意志力的训练和判断反应能力训练等。体能与意志品质是孪生兄弟,在体能提高的同时,意志品质也在不断地提高,无体能则无心理素质可言。

1.3体能训练必须重新审视恢复训练。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这是对恢复训练最好的诠释。德国学者对一千多名优秀运动员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量恢复的现象在他们身体内已不存在。这预示,对他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大运动量,训练后必须主动积极行恢复。积极恢复性训练的要素为:训练方式:结合训练内容,充分动员未参与训练的大肌群;训练强度:心率应在130―170次/分之间,训练的强度应为最高的70%―75%,这样更有利于恢复;恢复训练时间:根据专项训练强度的大小而定,大负荷训练时,恢复训练时间应占整个训练时间的1/3左右。恢复训练还应贯穿在训练中,因为比赛每分球之间、局与局之间有20秒的间歇,换边有90秒间歇时间。训练中的间歇时间即以此为据,运动员应学会利用比赛的间歇,养成赛中恢复的习惯。

2.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建议

目前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但男子网球运动水平处于落后的境地。女子运动水平的提高与重视体能训练是分不开的,这也被实践所证明。为使我国的网球水平进一步提高,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2.1体能训练要坚持科学化、系统化和合理化的指导思想。

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吸取国际上先进的体能训练手段与方法,为我所用,并进行创造性的运用。要注意结合网球项目发展的趋势,结合每个运动员的情况,同时还要结合比赛实战、赛练结合,讲求实效,并注重心理训练与恢复训练。总之,体能训练要科学合理,符合体能训练原则,最好实施实时监控,以保证训练系统科学合理。当今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为适当热身、有效的伸展运动、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合理的营养搭配、赛后恢复等。我们应当深入研究我国网球运动员的体能状况,找出问题,更新训练计划(包括体能);制订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选材标准和选材计划,建立青少年后备人才队伍等,特别是重视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从训练指导思想的高度认识它、贯彻它。

2.2顺应网球运动体能训练规律,注重选材打好体能训练的基础。

根据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资料和对网球运动特点的分析,选好适合网球运动的青少年是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我国网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基础。因此要想改变我国网球运动的状况,提高网球运动竞技水平,首先要从选材开始。前亚洲最高水平的网球运动员,泰国的斯里查潘在2003年世界排名第九,他身高1.85米,体重81千克,从身体形态上具备了世界优秀选手的条件。若我国的网球运动想跻身于世界前列,特别是男子运动员,必须从选材抓起,再经过系统的体能训练,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世界优秀选手的体能水平,才能为好成绩打好身体基础。对此我们必须充满信心,因为身体条件好的青少年我国大有人在,关键在于发现和培养。

2.3体能训练应以专项素质为核心,突出个性并全面发展体能。

国外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成功和国内的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的早期专门化训练,都从实践上充分证明了发展“专项素质”的优势。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身高、体重、力量等)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打法(防守型、进攻型、全面型),紧紧抓住发球、接发球以及相持环节,提高前三板能力、相持能力和防守反击能力。只有进行这样的有的放矢的专项训练,运动员才能逐步提高专项意识,使专项水平得到提高。但专项素质训练有其局限性,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进行一些辅助训练,以弥补专项训练的不足。但辅助训练应从属于专项训练,应在专项训练之内。专项训练应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应当失去个性,而应当发展具有个人特点的专项素质。它们应当建立在专项素质基础之上,具有个人特点“全面、快速、进攻、变化”,应当是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3.结语

网球运动体能训练发展趋势为体能训练科学合理,符合体能训练原则与网球项目特点及规律,体能训练既结合网球比赛贯穿全年的特点,又从实战出发,赛练结合,还重视心理训练与恢复训练,并体现个性化的体能训练。

参考文献:

[1]体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前苏]K・库特萨尔.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J].国外体育科技.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5

【关键词】青少年网球训练发展策略

贵州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开展较晚,基础训练水平不高,然而,贵州青少年网球运动有良好的运动氛围,2011年,“体育杯”贵州青少年业余网球赛开幕,报名人数达到60人。2012年,这一赛事报名的小运动员达到70人,尽管增幅不大,但依然呈增加趋势。也充分说明,更多的青少年开始对网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网球的基础设施较薄弱,场地少,业余训练的教练员较少,网球训练水平也亟待提高,从总体看,贵州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贵州省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的基本状况

(一)训练内容及技术要求

青少年网球训练有着年龄的特殊性和训练的阶段性特征,青少年时期的网球训练必须结合青少年年龄特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在训练内容上,注重身体素质与网球基本技术相结合,心理素质与体能训练相协调。然而,由于教练员对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的理解不同,许多教练员在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方面比重不同,显示了教练员对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不同的理解。

经过对贵州省各地市级青少年业余17名网球教练员的调查发现,各地市网球业余训练都安排了体能、技战术以及心理等专项训练内容,然而,各教练员对三项指标的比重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直接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

表1各校业余网球教练员训练内容安排结构(n=17)

上表中,训练内容结构比例不同,比如,11名训练员在训练时,70%时间安排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内容占20%,心理素质训练10%。以下各比例中,分别为接受调查的教练员对训练内容的结构安排。从训练比例中明显反映出,各教练员对技战术训练内容安排比重较大,有个别教练员甚至安排90%内容用于技战术训练,从一个方面分析,大部分教练员认为技战术是训练的重点。而心理训练和体能训练只需要附带训练。基本沿袭传统训练理念,忽视青少年主体性在训练中的作用。

(二)训练时间调查

训练时间关乎训练强度和训练密度对青少年身心影响,对青少年训练水平提高程度的影响。合理的训练时间安排,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调查发现,贵州省青少年业余网球训练时间大多较短,基本在课余时间或者双休日训练。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保证孩子们正常文化课时间,文化教育课时是官方时间,网球训练只能在教育课时之外安排训练。另一方面,孩子的家长对孩子业余训练和文化教育的认识,希望训练前提是不影响孩子文化课学习,一旦发生时间冲突,一些家长会主动放弃训练。从而造成当前青少年网球训练时数不足的状况。(表2)

表2网球业余训练时数(n=17)

从上表看,每周训练时间和次数难以保证,集中训练时间不多,只能靠每天课余时间,增加训练次数弥补时数的不足。

(三)训练方式

从整体看,贵州省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主要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教练员的教为主,青少年在训练过程中,其主体地位、个性心理都没有充分体现。新教改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需要教练员要更新观念,紧跟教育时代变革,提高网球训练质量,把只重视网球运动的成绩,转变为注重青少年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为主,尊重青少年主体性在网球训练中的作用,促进贵州网球业余训练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二、贵州省青少年网球训练对策

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分别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和手段,实施不同的训练内容,形成系统化训练体系。是贵州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的战略发展思路。

(一)结合训练的训与练,全面提升网球训练质量

训,是预设的训练方案,练,则是实训过程,结合训练的综合过程,提高预设教案的质量,并重视青少年在训练中的感受,学会观察青少年运动员个体感受,行为习惯,训练中的思想变化,针对性的设置多种训练方案,比如,不断调整训练伙伴,增加训练趣味,重视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体能的增强与恢复。让青少年运动员提高技战术能力,强健体魄。

(二)引导青少年对网球的兴趣

青少年在训练中,容易出现兴奋时间段,注意力不够集中,遇到挫折容易气馁等特点,如果一味强调技战术训练,忽视青少年在运动中所体验到的乐趣,将不利于青少年对网球运动持久的热爱。因此,引导青少年对网球运动热爱,学会体验网球运动快乐,逐步培养青少年参与网球训练的兴趣,培养青少年持久参与网球运动的习惯,是网球业余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训练中,增加趣味性的内容,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丰富多彩的训练手段充分发挥网球训练的魅力,激发青少年兴趣。

(三)量身定制的训练方案

对于低龄段(9-12岁)孩子训练,以培养兴趣为主,以身体素质为主,结合网球运动基本技术要求,熟悉球性,形成稳定的技术动作,在这样训练思想指导下,运用灵活的训练手段,训练方式,增强运动训练的趣味性为主。游戏教学方式,让青少年在玩中学,学中玩。对于中年龄段孩子(12――16岁)训练,需要挖掘运动潜能,结合身体素质训练,进行针对性的准备训练,网球运动具有开放性运动特征,不管老人,妇女还是孩子,都能参与网球运动与训练,因此,在网球训练中,结合年龄特征,身体特征进行网球训练,更切合训练需要,加强青少年网球步法、握拍动作、正反手击球动作等多球练习等,以提高训练效率。

(四)体能训练

体能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网球训练的需要,在网球业余训练过程中,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是网球训练的重要环节。竞技网球不是技战术的比拼,而是技战术、体能、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综合能力的比拼,技战术能力高,是赢得胜利的首要条件,没有体能保证,高超先进的技战术难以发挥,许多优秀运动员由于体能原因、伤病原因饮恨赛场的例子比比皆是。体能训练既要训练身体素质,也要提高意志品质,身体素质训练量的加大,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的提高,又可以使得运动员承受更大抢夺的体能训练。因此,遵循一定的准则,把握青少年年龄特点和身体特点,加强体能训练。

三、结论

贵州省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除了训练内容、训练手段和训练时间问题,还存在与其他体育运动同样的尴尬,训练投入不足,场地不足,设施差,条件亟待改善等问题,同时,由于业余训练的教练员人数较少,难以满足训练人数增加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个性关注度不够,训练不系统,针对性不强等状况。同时,由于参与网球业余训练的青少年家长的因素,也为青少年参与网球业余训练的人数受到限制。

参考文献:

[1]史为临.关于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的几点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蒋伟皓.现代网球运动技术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3.

[4]刘伟光.孙永平.辽宁省少年网球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5.2.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6

关键词: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3.010

所谓体能就是人体器官在运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体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为身体素质,也就是灵敏、柔韧、力量等;第二方面为身体活动能力,也就是跑跳爬、攀登、悬垂等。对于警校的学生来讲,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具备强壮的体魄和反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警察的职责。

1体能训练的内容

1.1基础体能训练

基础体能训练主要包括知识学习,例如运动生理、运动解剖、保健知识等,另外还要包括基础的身体素质练习,例如力量、速度、灵敏度等。

1.2专项体能训练

所谓专项体能训练就是同警察职业有关的体能训练,同警务技能有直接关系的训练,例如专项体能素质、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训练等。

1.3综合体能训练

传统说法认为,身体素质能够分为耐力、力量、速度等方面,而对于警察来讲,其表现出的是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集合,所以必须要加强综合体能训练。

2体能训练的特点和方法

2.1体能训练的特点

2.1.1渐进性的特点

由于不同学生的素质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其体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安全训练时必须要有计划地进行,尤其是训练的负荷过程,要结合学生的人体机能情况进行合理的训练,避免疲劳过度造成损伤。

2.1.2多样化的特点

由于人体各个方面素质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某个方面进步了也会影响其它方面。例如长跑能够增强呼吸系统功能,短跑能够增强无氧代谢能力,但是这些运动对上肢的训练较少,所以还要安排举重、体操的培训。即体能训练要坚持多样化的特点。

2.1.3同心理素质相结合的特点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消除急躁、畏惧等情绪最有效的策略,同时也是发挥体能的根本,所以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体能。

2.2体能训练的方法

体能训练的方法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①重复法,也就是重复某一动作的方法;②间歇法,指在重复练习的过程中间歇休息,然后再进行重复练习;③变化法,指把循环方法、要求变换的方法,例如改变速度的变速跑;④游戏法,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⑤分解法,指把完整的动作合理分成若干部分,分别进行训练;⑥完整训练法,从技术动作的开始到结束,完整的练习的方法;⑦综合训练法,指把多种训练方法合理地结合到一起进行训练。

3加强警校学生体能训练的策略

3.1加强体能训练的组织和管理

严格的体能审查制度是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重要方法,因此教育部门要制定体能审查制度,把测试的结果记入学生的考核档案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奖惩;训练部门还要加强对体能训练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增加巡视、考核的次数。另外还可以成立体能检测数据库,把学生每个阶段的测试结果输入到数据库中,对学生的变化进行跟踪、比对,把体能训练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落实下去,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3.2树立训练理念,提高学生的训练意识

警察担负着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任务,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是不能胜任的。所以公安机关、训练部门以及学生自身都要具有强烈的训练意识,认识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执法战斗力,提高警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运用各种战术。司法机关训练部门要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规程,加大训练的时间和经费,保证训练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公安机关还可以开展各种演练、比赛,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重视体能训练的意识。

3.3加强课内的专项训练

警校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体能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要加强课内专项性训练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体质。首先要加强力量素质的训练,力量是运动的核心,同其它各个方面的素质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具有较强的力量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其次要加强速度和灵敏性结合的训练,速度是人体对刺激的快速反应,灵敏是改变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加强对速度和灵敏性结合的训练。最后要加强对耐力的训练,耐力是克服疲惫的能力,警察经常需要不分昼夜的侦查,所以必须要具备超强的耐力。

3.4体能训练内容的多元化

教育训练部门要结合执法和实战特点制定专业的体能训练内容,不断创新训练的方法,把体能训练实战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训练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固定的科目,还要结合警察职业的特点,不断丰富训练的内容和形式,例如爬山、游泳、攀树等,不仅符合警察职业的特点,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因此体能训练内容必须要多元化,不断创新训练方法,增强警察的心理承受能力、耐久能力,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5体能、技战术训练的一体化

所谓体能、技战术训练的一体化就是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能力,把体能和技战术训练结合为一个整体。体能是技战术运用的基础,有强大的体能作为支撑,技战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所以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不能把二者分开,如果没把技战术融合到体能训练中,那么体能训练也就失去了价值。通过体能、技战术的一体化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技战手动作,使体能训练更加高效。

3.6体能训练教学方式的创新

体能训练总体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如何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动力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训练。其次要把教条的教育观转变为民主的教育观,由于教条式的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使体能训练缺乏生机,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训练热情。最后要把课堂训练观改变为全日制训练观,由于警体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制服犯罪分子,这种能力是要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而短短的课堂时间是不能实现训练目的的,因此要把体能训练渗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警校警体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体能训练必须要真正重视起来,一方面强健学生的体魄,另一方面还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体能训练理念,加强体能训练的组织和管理,把技能和战术训练结合到一起,不断完善体能训练的物质条件,尽最大的可能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为司法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卫东.警察体能训练实战化的思考[J].江西警察学院学

报,2014,(04):126-128.

[2]王芬,侯会生,徐庆雷.借鉴国际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

践,促进我国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升[J].北京体育大

学学报,2011,(01):104-106+128.

[3]陈珑,彭李,孟涛,李敏,李俊强.军校大学新生体能训练成

绩与其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关系[J].预防医学

杂志,2014,(06):531-532.

[4]赵年生,张爱华,胡澄,张仁祥.军校学员体能训练与心理

训练一体化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02):112-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7

关键词: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6-0132-05

aResearchonthephysicaltrainingofChineseFemaletennisplayersinpreparationfortheolympicGames

ZHoUJianmei1,ZHanGZhihua2,YanGChizhou3,XUBaizhuo1,YanGChongfu1,HUYabin4

(1.Capitalinstituteof

physicaleducation,Beijing100088,China;2.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3.Deptofpe,Beijing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engineering,

Beijing100044,China;4.tennisadministrationCenter,GeneraladministrationofSportsofChina,Beijing100763,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someissuesinthephysicaltrainingoftheolympicplayerswiththemethodofliteraturereview,interview,andmonitoringandtackingtechniques.thisresearchshowsthatinannualtrainingofChineseexcellentwomenplayers,amulticycletrainingisadopted;thephysicaltrainingismainlycomposedofgeneralphysicaltrainingandspecialphysicaltraining,andtheannualtrainingplanmainlyfocusesonrealcompetitionandtechnicaltrainings.Varioustrainingmethodsareadopted.tacticsandtechniquesandrealcompetitionarealsocombinedinthetrainingprocess

Keywords:China;preparationforolympicGames;femaletennisplayer;physicaltraining

我国的竞技网球发展势头也很迅猛,我国女子双打项目从以前长期落后,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的获得,再到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和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两个大满贯奖杯的问鼎,在短时间内实现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网球运动是一项动作精细、技战术复杂多变、对抗激烈,对体能和心智能力要求较高的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体能已经成为当今女子网坛重要的制胜因素,同时也被视为中国国家女子网球队训练指导思想的基础,这是符合当今职业女子网坛潮流的。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网球的文献发现,探讨网球运动的技战术特征的文献相对较多,但有关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文献较少见到,涉及优秀网球运动员体能的文献很少见报道。本文旨在以网球运动训练规律为基础,通过对国家女子网球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选手的体能训练进行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结合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以解决训练、比赛的实际问题,探索、把握我国高水平女子网球体能训练的规律,总结备战奥运实践中网球体能训练经验,为今后我国女选手参加wta系列职业比赛取得好的成绩和名次,促进提高我国网球竞技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网球队女一队运动员体能训练实践为研究对象,她们的基本信息情况见表1。

表1我国备战北京奥运会女子网球选手基本信息情况统计(n=5)

姓名年龄/岁身高/m体重/kg何时参加网球运动何时参加职业网球赛北京奥运参加比赛任务李娜281.72621989年1999年单打郑洁271.63571990年2000年单双打彭帅241.73611994年2003年单双打晏紫261.70551990年2000年单双打孙甜甜281.75641989年2000年双打1.2研究方法

1.2.1专家访谈法

利用集训期间奥运备战科技攻关服务与科研会议期间,访谈国家女子网球队教练员、领队、网球管理中心管理人员、体能训练专家,了解与网球运动员训

投稿日期:2009-12-03

基金项目:北京奥运会国家队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周建梅,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竞技体育的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与训练。练、比赛的相关情况,并征求专家对网球体能训练的建议,获取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任务与目的及前期访问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国家女子网球队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调查(运动员、教练员)问卷。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采用重测法、同质检测法对运动员、教练员问卷进行了信度的检验(肯德尔相关系数为r=0.86、斯皮尔曼系数为Rp=0.85);还运用专家评判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说明问卷有较高的效度,符合研究条件。然后对国家女子网球队奥运备战运动员、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运动员问卷5份、教练员问卷10份,全部回收且有效,发放回收情况见表2-4。

表2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

问卷名称发放问卷数回收问卷数有效问卷数回收率有效问卷率运动员问卷555100%100%教练员问卷101010100%100%1.2.3跟踪监测法

借助参与备战奥运服务之际对备战奥运五名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实地跟踪监测,并对运动员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以获取体能训练的相关资料与数据为研究做好准备。

1.2.4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和指标,运用eXCeL与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高水平职业女网选手每年要参加约20~30站wta赛事,运动员的体能已成为运动成绩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通过对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网球队教练员、运动员的调查表明,他们一致认为体能是决定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运动成绩优劣重要因素之一(表3)。

表3您是否认为体能是决定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运动成绩优劣的因素之一(n=15)

运动员/人教练员/人合计/人百分比/%完全赞成591493赞成0117既不赞成也不反对0000反对0000很反对0000

对职业选手来说,网球是竞技运动中为数不多的几乎没有赛季、非赛季之分的项目之一。高水平职业选手要取得更高的国际排名一般全年要参加20站以上的比赛,对职业选手来讲,全年几乎没有赛季和非赛季之分,赛间训练贯穿于全年比赛过程之中,比赛已成为训练的一部分。一些大赛前的热身赛既是训练的延伸,又是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种训练手段,而系统的体能训练贯穿于全年训练比赛的整个过程。调查表明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网球的赛季时间较长,保持赛间的体能训练不仅是满足运动员连续参赛的体能需要,也是训练计划安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网球运动而言,赛间体能训练任务应该完全满足比赛中所需要的能量代谢系统、有氧与无氧运动能力、肌肉力量与耐力、肌肉平衡、速度与灵敏度、协调性与灵活性等,当训练方法与这项运动的实际要求相符时,运动员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为使我国女网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再铸辉煌,国家队锐意改革,率先接纳和融入先进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并在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国家女子网球队体能训练这些理念和观念的转变,对于探寻我国网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新思路具有指导作用。

2.1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模式研究

训练模式来源于训练实践。在实践中,由于全年网球比赛繁多,传统的大周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职业网球赛制安排,网球职业运动员只能采用年度多个中小周期的训练模式安排训练和比赛。由于网球运动员能否参加奥运与职业比赛排名有直接关系,因此备战奥运必须与职业比赛结合安排,我国女子网球队备战运动员年度训练也都采取多周期模式,基本上是以澳网、法网、温网、奥运会、美网、中网等几个重大比赛划分,奥运备战中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结合职业网球赛事频繁、比赛周期长的特点根据参赛需要全年一般分为4~6个周期进行,每个大周期的时间跨度比传统的大周期模式要短,各训练大周期中三个时期的时间与结构与传统的时间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准备期和恢复期很短,比赛期较长,一般准备期的时间为1~2周,不超过3周,(只有澳网周期的准备期因安排在上一年度的非赛季里,可以有4~7周),比赛期4~8周,在比赛期几乎每周都要打一站比赛,或者连续比赛几周后间隔1周,稍作调整后打完本周期余下的比赛。通过科学合理选赛与训练,调整好训练与参赛的节奏,以适应网球赛季时间长、跨度大、运动员连续参赛的要求。年度内周期训练的目的是发展和储备体能,改进和提高技战术能力,在参赛周期内组织实施有效的赛间训练,根据比赛进行的情况,因时、因地、因条件合理安排好赛前、赛中、赛后的训练,以保持机体能力维持较好的竞技状态。

现代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最小周期单元就是训练周,正是由多个训练周的有机链接,从而相继组成了中、大周期的训练过程。周训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内容可重复的基本训练单元。国家女子网球队在冬训期间每日训练两次,一周训练8~12次,且一周中安排3~5次不同性质的大负荷课,使不同训练内容合理交替,不同训练负荷合理安排。

课是组成训练的最基本单元。随着高水平职业网球比赛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往的那种一堂训练内容多、训练时间长、训练节奏慢,训练过程平淡,即重数量、重回合、重时间、过分强调“量”的积累而忽视“质”的提高的传统课训练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职业网球竞技比赛的需要,对现有的课训练模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固有的训练观念,由“重数量、重时间、低强度”的课训练向“高标准、短时间、大强度”的课训练模式转变。针对网球项目比赛特点,一般单一的技战术或体能训练课控制在2~2.5h左右,综合训练课不超过3h,一堂课主练部分时间约为1.5h,使运动员的兴奋度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课中负荷的安排,技战术训练课是中间高两头低,体能和综合训练课则是前低后高;在内容安排上,技战术训练课一般是基本技术练习在前,战术组合或实战练习在后,综合课一般是先技战术练习后身体练习,体能训练课一般是先进行针对性训练,然后进行补充训练,最后统一进行专项耐力练习。课的内容安排不多,但要求每项练习内容的强度大,要求高。课中每次练习的时间也要短(2~5min),每个练习都尽可能地让运动员恢复之后,在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能用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度去完成,以体现实战训练与针对性训练。

2.2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组织形式研究

国家网球队曾在一段时间里,制订的是集体训练计划,统一训练、统一参赛。但网球运动是单人、双人的对抗性项目,尤其是职业网球,个人训练、个人参赛,独立训练和单兵作战的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如果进行全队统一的训练计划,思维模式相似、训练内容相同、方法手段一致,就无法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实施区别对待和针对性训练,个人的特点也无法与项目特点、规律吻合。奥运备战实践中国家队在技战术训练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尝试个性化突出的体能训练计划,根据每个队员体能测试情况和伤病情况,合理安排一般的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专门制定了个人的体能针对性训练、补充训练和体能康复训练计划。逐步发展到主带教练遵循网球训练特点和规律,根据所带队员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水平现状、排名、积分等,主教练与总教练、科研人员、运动员等共同讨论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人训练计划及参赛计划;体能教练根据每个队员的体能特点、康复教练根据每个队员的训练过程中的疲劳程度和伤病情况、科研人员则根据每个队员的机能状态和定期检测的生理生化指标制订并实施针对性极强、个性化突出的体能提高与康复及营养补充方案……体能训练多采用“一带一”、“一带二”甚至是“二带一”的组织形式,而在训练保障中甚至做到了“多对一”训练组织形式,逐渐与国际职业网球接轨并保持了中国特色的集中训练优势。通过对国家网球队的调查表明教练员、运动员全都认为现在体能训练比四年前的训练形式更新颖、手段更丰富、内容更符合比赛要求。

2.3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研究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成绩与体能训练内容密切相关。通过对网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查显示所有人全都认为体能训练应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详见表4。一般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专项体能是一般体能的发展与延续,也是向比赛场上能力转化的条件。专项体能即是专项身体能力,它是技战术水平发挥的保障,专项身体能力的发展与一般身体素质的发展、运动员的伤病保护、康复训练、恢复训练等方面有着互为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专项身体能力和比赛能力是训练的目标。进行一般体能训练时,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练习,改造运动员身体形态、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和全面发展运动素质。进行网球专项体能训练时,则根据网球专项的需要采用与专项有密切联系的专门性的身体练习,发展和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和专项所必需的身体形态、机能,提高专项运动能力。

表4体能训练是否应该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n=15)

是否累计/人百分比/%运动员505100教练员10010100

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倍受重视,在实践中比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体能训练已贯彻到全年训练的各个阶段,从无赛期的体能储备到赛季的赛前、赛中、赛后,都把体能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奥运备战期间我国女子运动员体能训练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根据训练时间离目标比赛的时间不同,体能训练可分为一般准备阶段、专项准备阶段、赛前阶段、比赛阶段。不同阶段里体能训练的内容,负荷与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般准备阶段的目的是为专项和高水平的身体训练做好准备,注重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内容全面、负荷小(强度小、时间长),侧重于有氧耐力、平衡性和小力量练习等;专项准备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性的提高专项素质,内容结合专项需求,负荷逐渐增大,时间缩短,侧重于速度、爆发力和无氧训练;赛前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体能的提高,训练变成非常专项的大强度小运动量的训练,随着比赛的临近减少有氧训练和训练总时间,加大力量训练的比重,增加灵敏性、速度、爆发力和无氧训练;比赛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并保持最佳的体能状态,包括短时间大强度的比赛、一定的耐力训练和一些赛间的恢复性训练。

网球运动尽管场地不算太大,但球速很快,运动员必须要快速移动,才能击出有爆发力和良好控制的球。根据网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运动员应具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与柔韧素质等。对运动员的调查表明她们认为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训练等。我们对国家队教练员的调查统计表明,网球体能训练中运动素质的重要性依次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如图1所示。

图1对网球运动中运动素质的重要性程度调查

调查表明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当今网球比赛速度更快,力量更大,为适应高水平职业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的体能训练应以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为主的爆发力为核心。而对运动员的调查表明运动员平时最重视力量、速度和耐力等的训练。深化力量作为网球训练基础的根本,把握速度为项目核心的理念,体能训练还要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心肺耐力与专项耐力。网球体能训练的类型、方法、手段多种多样,但要清醒地认识到速度是网球运动员的灵魂,速度是体能水平的最直接的反应。网球体能训练必须提高专项速度,必须以专项速度为核心安排和设计,并突出爆发力的训练。在国家女队的训练指导基本思想中,速度网球被列为发展核心。具体来说,速度包括击球速度和步伐移动与调整速度。要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核心能力,发展速度,旨在发展中枢神经对机体的控制,不仅要提高加速、起动能力,还要强化减速、急停能力等。职业女子网球选手能够迅速移动到合理位置,在保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回击并且快速地回位,她们的秘密不是单纯的速度――而是步法。世界顶级的职业球员都很重视改善自己的步法,以求合理地调配自己在场上跑动的范围,赢得更多的制胜机会。

力量素质是网球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力量训练可以保证运动器官工作的实效性,即动作效果的速度性和有效性;力量训练还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要有系统性、计划性和连续性。实践表明如果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就进行大负荷训练,提高体能水平,掌握和运用技术是不可能的。

网球耐力训练总是围绕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而展开的。过去耗时较长的比赛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而现在的女子网球比赛时间缩短了,但强度增大了,速度更快、力量更强,这就要求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从过去以有氧代谢为主,变成以无氧代谢为主。因此在训练中注重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因爆发力对于实战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安排要因人而异。有氧耐力好的,安排较多的无氧速度训练。而有氧耐力不够好的运动员则需要更多的有氧练习,然后渐渐过度到有氧无氧混合的练习,临近比赛则以无氧速度练习的专项体能为主。

2.4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手段方法的研究

从网球比赛来看,网球项目是有氧和无氧交替进行的供能方式,那么在进行耐力训练时,就应该多进行类似的练习来提高运动员这方面的能力。网球体能训练要有针对性,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必需考虑到网球项目特点,对网球动作技术结构以及参与工作的肌肉有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时才能有宏观的控制,并且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有依据。

国家队以往的训练只注重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而忽略体能训练,在训练手段上贫乏单一,满足不了当前比赛对运动员的要求。只有将体能与技术高度统一,体能与技术并进,寻求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在通过引进外教的先进理念、理论、器材、方法,国家女子网球队体能训练方法手段日趋多样化,训练方法手段精心设计,注重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注重与比赛场上的运用结合,通常采用针对性强、组合变化多样的方法与手段进行体能训练。体能训练讲科学并注重实效。近年来,我国网球女队训练、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她们取得的优异成绩与此分不开。每个队员的情况不同,体能训练也应有所不同,体能训练的方法手段很多,但有的方法可能只对某些人有效,因此需要科学选择训练手段与方法,并遵循科学的训练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在有氧耐力练习、步法练习和技战术练习中设计了许多训练方法手段,并且严格规定练习时间与间歇时间;在力量练习中非常注重用力的角度、方向、姿态等技术规格对动作效果的影响。在体能和步法训练安排方面,体能教练还根据每个队员体能测试情况和伤病情况,专门制定了个人体能训练方案,包括个人的体能针对性训练、补充训练和体能康复训练。步法教练按一对一的形式组织步法练习,完全根据每个队员的打法特点和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场景,精心设计出与专项相关度极高的训练手段,练习效果好、针对性强。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专家认为,网球的体能训练手段设计应力求与专项技术的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才能将体能训练的效果转移到专项运动上来,才更有利于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在速度训练上打破以往单纯的快跑模式,采取循环组合的训练手段训练,在增强运动员速度的同时也增强了无氧耐力;力量训练更全面,且更突出速度力量与核心力量的训练,而耐力训练时也常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相结合的变换方式进行。

2.5备战奥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安排研究

训练计划是对未来的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也是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依据,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中心环节,贯穿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全部训练实践活动中。

现代网球运动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越来越重视多年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并以年度周期训练为基本结构,结合各个比赛,合理安排各周期、各阶段、各课次的体能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为了不断提高网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就必须按计划长期系统地进行多年、全年、周、日、课的体能训练。机能能力和运动素质是在长期的训练和不断的适应提高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的。网球体能训练也不能年复一年的重复,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改变训练手段和提高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系统训练规划。国家女子网球队有计划地对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测试她们的体能水平,为制订训练计划(目标)设定基准点,也便于教练员科学地控制体能训练过程(内容、手段、负荷量与强度等)与实施评价,更科学地指导训练实践、并为更好的监控训练提供依据与参考。

在制定多年或全年计划时,根据所划分的阶段制定出体能训练任务和目的,并合理安排体能训练的内容。同理,在制定大周期、中周期,甚至小周期训练计划和课计划时,也要对体能训练做出具体的安排。在训练安排上,依据运动员核心能力发展的需要,对专项能力起核心作用的素质和能力要重点安排、统筹安排,从而进行个性化、针对性训练,优先发展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每一次训练课的刺激和连续课的刺激,打破原有的适应平衡,以达到更高水平的适应目的,实现专项能力的突破。此外,为了更好地制定体能训练的内容,还需定期对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还应对项目特点、比赛安排、场地器材设备、恢复条件等有充分的了解。赛季中不同的场地,球速不同、每分耗时不同,对运动员机能要求不同,体能训练也要有所变化,如:从硬地到红土,滑步更多,球也更重,这就要求运动员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但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爆发力。

非赛季的训练中,初期体能训练占主导,越靠近比赛,专项体能训练就越突出,并增加有球训练,减少大力量训练,从有氧训练为主转变为无氧训练为主。而赛季(比赛期间)训练计划,要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区别对待,应根据自己的队员的特点、赛事的情况,安排适合自己队员的体能训练内容,当然随着运动员的情况改变,其体能训练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网球运动技战术与体能训练的时间安排比重问题,一直是网球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根据我国多数网球专家的认识和实践认为,高水平女子职业网球选手在一般准备期每周体能训练的时间比重应达到一半以上或61%~70%。而高水平女子职业网球选手在赛前1~2周的体能训练的时间比重应达到31%~40%。高水平女子职业网球选手在赛间体能训练的时间比重一般为21%~30%。且绝大多数专家认为网球的赛季时间较长,保持赛间的体能训练不仅是满足运动员连续参赛的体能需要,也是训练计划安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网球训练专项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体能训练的个性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也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应多与队员沟通,了解他们对训练的想法、要求、随时征求他们对计划安排方面的建议,全面研究、分析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个性特征,以更好的进行个性化训练。国家女子网球队以往的体能训练计划制订适用于所有运动员,训练效果并不很理想。针对以往的弊端,国家女子网球队在制订计划时以教练员为主,吸取运动员和多学科科研人员参与训练计划制定,使训练计划更有针对性,实施更具科学性。在训练计划制订的前期要明确每个队员训练时所要提高的方面(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根据每个队员的个性差异、打法特点、身体条件、细化训练内容,建立科学个体训练模式,实施个体化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训练时由主带教练主要负责的队员,主教练和各组的外教根据训练任务的要求合理调配使用,分组、分时间段进行个别训练或不同组合训练,注重训练的科学性,有条不紊组织实施好每堂训练课,争取使训练计划的效果更优化,顺利达到训练目的。并且实行教练、科研管理人员每日沟通制,及时对当天的训练状况进行反馈,主教练、主带教练会根据反馈的情况适时调整训练安排。这种“即时训练、即时反馈、即时调整”的训练增加了训练的计划性与科学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网球体能训练应该根据网球项目特征,训练安排要因时、因“项”(单、双打)、因人而异,即要从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训练阶段、比赛要求及训练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安排体能训练。

2)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采取全年多周期模式,按训练比赛日程协调统筹安排,体现个体化、针对性体能训练;阶段训练模式实施时针对比赛表现、体能测试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性训练、针对性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相结合的训练,且赛前引导体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相结合。

3)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主要是集体形式与“个体”形式相结合的形式为主,侧重一带一、一带二的训练形式,与国际优秀选手“个人”体能训练类似,但实质上是个人训练与集体训练二者优势的结合。

4)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除合理安排一般的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外,还专门根据每名运动员情况制定了个人的体能针对性训练、补充训练和体能康复训练计划。在体能训练实践中,更注重一般与专项相结合、突出训练质量的内容;查漏补缺性的体能训练内容,即根据测试缺什么补什么,且体能训练内容针对性很强。

5)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通常采用针对性强、组合变化多样的方法与手段进行,训练方法手段精心设计,并注重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注重与比赛场上的运用结合。

6)我国奥运备战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安排具有针对性,结合训练比赛实际情况安排,多人参与制订计划,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大大增加。

3.2建议

奥运备战中国家网球女队冬训体能训练安排相对科学系统,经验总结丰富,但赛间体能训练相对薄弱,需引起重视与关注,并进一步总结适合我国运动员的赛间体能训练经验。为了加速体能训练理论快速发展,建议国内有计划选派教练员、年轻运动员到国际网球发达国家训练与培训,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水平。

参考文献:

[1]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61-171.

[2]张志华.田径运动能力与网球体能训练[D].武汉体育学院,2006(6):6.

[3]周建梅.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年度训练安排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1001-1003.

[4]徐伯卓.备战08奥运会国家女子网球队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6):4.

[5]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编委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34.

[6]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

[7]陈正等.国家女网周课训练安排及其训练效果实时监控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2):103-17.

[8]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4:265-291.

[9]闫子龙.在网球训练中应重视体能训练[J].体育学院学报,2001,20(2):87-88.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8

关键词青少年时期篮球训练培训制度硬件设施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篮球是我国篮球运动事业的后备军,是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青少年篮球训练虽然在学校广泛的开展起来,但是因为社会、家庭、青少年本身的年龄特征、教练素质等因素,青少年篮球训练效果不佳,严重地阻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因此,加强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的研究,提高训练效果极其重要。

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篮球竞技后备人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篮球训练的观念没有改变。家长普遍认为文化素质的发展是重要的,认为现代社会没有文化素质的支撑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就业。更多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安稳地学习而不愿意他们在体校里顽强地拼搏。如果每一位家长都有这样的意识,那么我国的篮球后备人才储备就会严重不足,能够代表国家队出战的篮球运动员就会越来越少,进而导致国家的运动能力和综合国力下降。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分析影响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青少年篮球训练问题的对策,以期给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事业的发展一点启示。

2影响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因素

青少年运动员对篮球训练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运动员训练的主动性,教练员的指导就没有意义。青少年时期的篮球训练是技战术掌握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对青少年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1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讲,青少年的文化学习成绩和态度决定了其以后的发展道路。篮球运动训练不仅要求青少年运动员有较好的技战术,还要求他们有较好的技战术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正确处理运动员与运动员、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文化素质好的运动员能达到上述要求,能积极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篮球在我国的普及,很多学生都喜欢打篮球。这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是我国篮球事业发展的动力。据笔者了解,大部分青少年在体育课上喜欢打篮球,而不是参与广播体操、田径等活动,由此可见,大部分青少年对篮球训练的态度是积极的。

2.2参与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时间

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要进行体育训练,尤其是体校的青少年运动员,他们要兼顾学习和训练这两大艰巨的任务。学习文化课和体育训练的时间是矛盾的,协调二者的时间比例至关重要。如果训练的时间增多了,学习的时间必然会少,反之亦然。以笔者带队的经验为例,笔者带队训练多年,基本上早上从6点至7点训练,下午4点至6点30分训练,这两个时间段是青少年训练的黄金时期,因此笔者选择让学生在以上两个时间段训练。在学校,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充裕的,早上7点30至12点,下午2点至3点50,晚上7点至10点。也就是说,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总计9小时20分钟,训练时间3小时30分钟。每周训练5天,一天大约两次,这样的时间安排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而言是合理的,他们的学习和训练时间也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正确处理训练和学习的时间有利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防止出现“学训矛盾”。

2.3参加运动训练的目的

青少年参加运动训练的目的主要有三个:进入大学高水平专选队,进入高等体育院校,进入职业队。据笔者所知,大部分学生都选择进入大学高水平专选队,这需要学生有一定文化水平,体育成绩也不错。这一类学生凭借自己的篮球技能进入大学的高水平篮球队,进一步发展和训练,为CUBa赛制做充分的准备。第二类学生进入高等体育院校,这一类学生较第一类学生,人数较少。学生的第三种选择就是进入职业队,但因为他们是体校的学生,其篮球技术与职业队篮球运动员的水平差距较大,进入的可能性较小。

2.4参加赛事的次数

竞赛是检验青少年篮球训练成果的途径。竞赛是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磨炼技战术的机会。在篮球竞赛中,体校的青少年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篮球技巧,提高篮球技战术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学习心理战术。从某种程度上讲,青少年进行篮球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竞赛,竞赛也可以挖掘青少年的潜能。

2.5篮球场馆、设施和器材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制约体育教学、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据调查,现在很多地方的基层学校缺乏篮球教学、训练的场地,篮球场馆的器材比较陈旧,质量不好,坏了的篮球器材得不到及r维修。这些都会影响青少年的篮球训练。

3解决青少年篮球训练问题的措施

3.1加强教练员的培训

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对篮球训练的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要想提升青少年的篮球训练水平,就应该定期开展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只有教练员提升了自身能力,同时监督青少年的训练进度和学习进度,才能促进青少年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专长。因此,学校应对教练员开展培训,注重提高篮球教练员的篮球专业技能和篮球教学创新能力。

3.2完善学校的制度

学校应该重视青少年的篮球训练,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篮球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提升篮球技术水平。学校可以实施奖励制度,如有偿训练制度,即参加竞赛获得名次的团队可以获得奖金。这可以极大地调动青少年篮球训练的积极性。学校还应处理好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做到因材施教。

3.3完善学校篮球训练的硬件设施

学校篮球场地、设备的完善对于篮球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场地、设备能够让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篮球技战术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出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如果没有足够的篮球场馆,篮球器材不能及时更新,篮球教学训练课就不能正常开展,这一定会影响青少年的篮球训练。

4结束语

学校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篮球训练,注重影响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因素,明确青少年篮球训练目的,加强教练员培训,完善学校的制度和篮球训练的硬件设施,根据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青少年的身体特点,创建良好的训练氛围,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开展训练,以提高青少年的篮球训练效果,适应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9

关键词:因材施教;体育训练;男女差异;个性差异;运动差生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95-01

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质,让每个学生爱上体育训练,养成体育训练习惯为重要目标。体育训练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在体育训练课堂上,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想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训练中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体能和训练情况,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让学生对体育训练产生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持续参与训练。

一、正视男女差异,合理引导释放训练魅力

男女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发育和技能存在越来越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升入高年级后,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材施教、量身定制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教学理念,即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必须正视男女学生的差异,并结合男女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负荷的训练活动,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训练,从而在训练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比如训练“立定跳远”时,教师要根据男女学生的体质特点,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法。由于男生力量比较大,爆发力比较强,而女生柔韧性比较好,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组,并结合立定跳远的特点合理分配任务。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男女生小组的体能特点进行二次分组,对弹跳能力较弱的学生,要进行弹跳力训练。立定跳远对学生的体能、弹跳力、技巧都有一定的要求,男生爆发力强,训练时要注意整体动作的协调性,而女生比较柔韧,教师应训练她们的爆发力,使女生能够在瞬间起跳,将潜能爆发出来。男女的性别差异还体现在体能上,教师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训练项目,合理安排训练运动量,使学生能够以系统的方法参与训练,让身体更健康,训练过程更有趣。

二、正视个体差异,个性引导释放训练魅力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设置训练方案,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弹性空间和合理的训练空间。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若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方面可能引起部分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另一方面可能引起优秀生“吃不饱”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差异会不断变化,体育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设计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案,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一些体育教师的思维中,长跑就是让学生围着跑道一圈圈地训练。长跑表面上看是慢跑,但它对学生的体力和耐力要求很高,如果教师不能用系统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训练,会让学生对长跑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会产生让学生身体受伤的严重后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长跑训练时,一定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质特点和体能情况,为每个学生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案。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为每个学生的训练找到合理的弹性空间,将每个学生的训练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案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训练。同时,教师要引入趣味化的训练项目,改变传统枯燥的训练方式,借助多元化的辅助方式帮助学生增强体能,提高耐力,在训练中感受长跑的乐趣,产生积极的训练情绪,获得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正视运动差生,用心引导释放体育训练魅力

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是体育训练的重要目标。有些学生身体素质不好,对体育不感兴趣,或肥胖,或体质差等。体育教师必须关注这些学生的发展,主动为这些学生的体育训练找到合理的训练方法,并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引入趣味体育训练项目,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信心。

在体育训练课堂上,有些学生由于体能方面的原因,有时无法完成动作要求,或者所做动作不规范,这时,就会有些学生嘲笑他们。他们会因为同学的嘲笑,产生自卑的心理和紧张的情绪。越有这样的心理,学生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进而对体育训练产生排斥情绪。这类学困生是体育训练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群体。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的宗旨,教师要结合这类学困生存在的问题,以系统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感受体育的乐趣所在,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系统训练方法。比如,在一次短跑比赛中,有些男学生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们的成绩甚至比女同学还差,无形之中他们就产生了自卑心理。为此,教师先对嘲笑他们的学生进行教育,然后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意识到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并为他们设计合理的体育训练方案,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训练。

四、结束语

总之,体育训练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在体育训练中,学生存在差异性是客观事实,体育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积极为每个学生的体育训练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训练的趣味,并产生持续参与体育训练的信心,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体育训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的要点篇10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相关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皮划艇力量训练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所应遵循的原则和常用的训练方法。之后,文章又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我国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关键词力量训练皮划艇一般力量专项力量

皮划艇运动是一项综合力量非常强的周期性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克服来自空气、水以及人体自身等多个方面的阻力,因此,此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是决定其皮划艇运动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皮划艇力量训练的相关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梳理,以期能够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有所助益。

一、皮划艇力量训练的内容

概括来说,在皮划艇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以下将对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内容来做简要的分析。

(一)一般力量训练

一般力量指的是人体全身的肌肉组织的力量,与此相对应的一般力量训练指的就是最基本的力量训练,是在单个动作中进行的肌肉群的训练。在皮划艇运动中一般力量是开展其它力量训练的基础,因此,在训练的初期就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最大限度的发展皮划艇运动员的一般力量素质。

(二)专项力量训练

皮划艇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则指的是与皮划艇运动相关的力量训练,其主要指的是在负重的情况下、高原缺氧的情况下或者是皮划艇模拟运动仪的皮划艇训练情况下所开展的力量素质训练。专项力量是指进行专项活动的肌肉力量,因此,专项力量训练的针对性也较强,运动员机体的肌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运动成绩也会相应的有较快的提升。

通常来说,确定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首先,依据皮划艇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的特点来确定。皮划艇运动是一项负荷强度较高的速度耐力体育项目。运动员在运动的初期主要通过糖的无氧酵解来为机体供能,但是随着运动负荷持续时间的增长,糖通过有氧化供能的方式所占的比重就越来越大。而皮划艇运动中运动员的负荷强度之所以较高,主要是因为比赛的时间较短,而且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阻力较大而导致的,因此,在确定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内容时,一定要考虑以上所述的运动员机体的能量代谢特点,并据此有针对性的对训练内容进行安排;其次,要依据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点来确定。在皮划艇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对最大力量、速度力量以及力量耐力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中,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应与比赛过程中所需要的力的类型相关联,依据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点,来相应的确定力量素质训练的内容;最后,依据皮划艇运动主要的技术特点来确定。在皮划艇运动中,主要的技术动作有:推、拉、蹬伸以及转体等,而肌肉的用力顺序则是从人体重心发力到远端用力止,而如果运动员要想完成这些技术动作,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能够符合相应的技术动作需要的专项力量素质。因此,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选择与这些技术动作结构、肌肉用力形式相似的训练内容,从而使得专项力量训练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进而促进技术动作水平的提高。

二、皮划艇力量训练的原则

(一)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的力量训练,能够让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从而为其专项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技术的提升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在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不可有所偏废。

(二)针对性原则

在皮划艇运动中,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与其他素质的训练有所不同,因受具体的运动项目的限制,皮划艇运动对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及躯干力量的要求很高,因此,在开展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发展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和躯干力量,并尽可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系统性原则

在安排皮划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时,教练员一定要注意关注力量训练的系统性。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经过力量训练的运动员,其肌肉力量增长的速度很快,但训练一旦停止,其力量的消退速度也非常快,因此,教练员在针对皮划艇运动员开展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的实际情况,遵循力量训练的系统性原则,坚持力量的系统训练。

(四)科学排序原则

在针对皮划艇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人体诸多肌肉群之间的活动会有一定的交叉影响,而且小肌肉群的活动非常容易导致疲劳。因此,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对不同肌肉群之间的训练顺序进行科学的安排,避免训练的重叠和交叉,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训练目的。

三、皮划艇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

针对皮划艇运动员开展力量训练的方法十分多样,根据能量的代谢方式可分为有氧训练法和无氧训练法两种,一下将分别多这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做简要的分析。

(一)有氧训练法

有氧训练法,又称为持续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皮划艇运动员的心脏功能非常有效,通过有氧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运动员肌肉的供血能力以及直接吸收氧的能力。在有氧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心率通常控制在145次/min―170次/min之间,心率控制在这个范围之间时,人体的吸氧量能够达到最大值的80%左右,心输出量明显增加,并能促进骨骼肌和心肌中毛细血管的增生,从而取得理想的训练成效。在运用这种训练方法对皮划艇运动员进行训练时,无论采用的是哪种具体的训练方式,都应重点关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心率的控制。

(二)无氧训练法

无氧训练法,又称间歇训练法。在运用此种训练方法对皮划艇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运动负荷的强度通常控制在80%-100%之间,而时间则控制在1min-2min之间。而练习重复的组数和次数,则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训练开展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安排,一般来说对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练习重复的组数不宜过多,通常安排2-3组即可,而对训练有素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来说,则不宜过低,通常安排3-5组。在这种以发展运动员的无氧耐力为主的力量训练方式中,间歇时间的安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间歇时间以恒定不变的方式来进行安排,如在所开展的每次练习之间固定休息2min;另外一种则间歇时间的安排则是不固定的。例如,间歇时间的安排可以采用2min-3min-2min的方式,这样的方式相对来说更有利于运动员体能所产生的乳酸的清除,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训练效果。

四、皮划艇力量训练现存的问题

(一)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和训练方法不够科学

目前,我国在针对皮划艇运动员开展力量素质训练时,绝大多数采用的还是东欧七八十年代的一些训练方法。而在实际训练开展的过程中,则不难发现,部分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指导思想与皮划艇专项技术用力的特点存在明显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卧拉训练是通过肱二头肌的收缩,把杠铃由远至近拉近身体的,并让肘关节弯曲至45°左右的过程。但是,这种用力的方式和结构,无论是大力量训练、耐力力量训练还是速度力量训练,其能够提升的仅仅是肱二头肌的收缩能力,而与皮划艇运动中的专项技术所需的力量是不一致的。因此,卧拉在一般力量训练的过程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将其运用于专项力量训练,则是非常不科学的了。由此可知,传统的皮划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法在指导思想和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对力量素质训练与专项技术以及专项技术用力特点相结合的这个环节的重视不足,从而影响了训练水平的提升。

(二)力量训练与理论学习相脱节

在针对皮划艇运动员开展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部分教练员一味强调力量素质训练的开展,但却忽视了基本的力量素质训练理论的传授和讲解,以致于运动员对训练理论基础的掌握不够,对训练的基本原理、根本目的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在训练的过程中比较盲目,从而常常出现训练重点理解偏差、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够积极能动等情况,进而影响训练的成效。

五、皮划艇力量训练的几点建议

(一)突破和创新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随着现代皮划艇运动的不断发展,要想取得理想的力量训练成效,必须要敢于突破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根据训练的需求不断创新,在探索完整的力量训练的同时,重视力量训练的针对性,重视专项力量训练。

(二)将力量素质训练时间与基本理论学习相结合。在开展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首先向运动员讲解力量训练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基本的原理,让运动员对力量素质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运动员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开展训练实践,从而在激发运动员训练热情和能动性的同时,促进运动员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提升。

(三)一般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相结合。在开展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应将一般力量素质训练与专项力量素质训练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于整个训练之中。一般力量素质是专项力量素质的基础,专项力量素质是一般力量素质的发展,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因此,在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一般力量素质训练与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科学的相结合,尽可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力量素质对皮划艇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皮划艇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力量素质训练,正确的认知皮划艇力量训练的意义,准确的把握皮划艇力量素质的特征和规律,并不断创新现有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进而促进我国皮划艇运动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冬梅,刘晔.皮划艇项目动作技术结构特征与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与应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7.10.01.

[2]何雪德,龚波,刘喜林.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陈伟,郭海英,刘爱杰,陈小燕.国家皮划艇队运动员大赛前后血清瘦素与游离瘦素受体变化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