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12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一种道德教育资源。“文化是指那些继承下来的、确立共同社会活动基础的观点、信仰、价值观和对世界认知的总和,是一群拥有同样传统的人所从事的活动和所拥有的思想观念的全部范围。”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是各民族道德教育的天然资源。这些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又包括精神文化,相应其所提供的德育资源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德育资源又包括精神形态的德育资源。如今天各民族开展道德教育的有型场所以及相关文物古迹就是物质形态的德育资源。物质形态的资源不单是物质形态本身,更重要的是这种物质形态所蕴含和传递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是德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各少数民族的精神形态德育资源,主要包括价值观、信仰、道德观念等。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德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对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德育资源进行加工,挖掘其所蕴涵的精神内核,并加工成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形式,以此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素质的一部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些德育资源的具体形式有如下体现。一是节日文化德育资源。我国各少数民族有着种类繁多的节日,既有自古传承而来的传统节日,又有现代形成的节日,而且每个节日又有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及浓厚的文化气息,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二是宗教文化德育资源。宗教活动也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资源价值,有计划、有组织的宗教活动往往对其信徒在道德方面有特殊的影响。三是禁忌文化德育资源。由于生活实践、社会环境的差异,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具有不同内容和不同民族特点的原始禁忌。这些禁忌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并通过无数代人的传递,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行为规范。四是民族文学德育资源。少数民族文学是少数民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其形式包括神话、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这些文学形式通过生动的描述把少数民族朴素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展示出来,聆听、阅读、赏析民族民间文学会使人的内心得到道德的洗礼。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环境价值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们生活周围并对人们产生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任何个体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道德教育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社会风俗习惯,为人们设计出道德行为规范,形成道德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个体的道德品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改变而改变”[4(]p270)。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组织或更小的群体也是如此。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风俗、风土人情和语言文化,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个体道德品质的生成。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环境。我国各少数民族灿烂的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产生着深刻影响,它深深地积淀在本民族主体的心理结构之中,构成少数民族思想和行为形成的外部条件,形成了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环境。如上文所述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应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环境可分为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那些包括文化古迹、传统建筑等在内的物质文化形态形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物态文化环境。包括各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制度规范、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规约制度等,这些精神形态文化形成了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精神形态文化环境。物质形态的文化和精神形态的文化影响着少数民族个体道德素质的生成,共同构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大环境。少数民族文化作为道德教育的外在环境主要是指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诸如少数民族的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物质文化和符号所构成的诸要素所构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外部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是构成少数民族德育环境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内在于人的行为意识一般判断标准,它把握着事物的整体倾向和方向,决定着人的一切具体的外在的行为,当人们在与具体的文化规定发生冲突时,它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在少数民族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他们形成了一套一套的一般观念体系,即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本民族人在各种活动中相同的行为判断标准,并推动着本民族社会协调运转不断发展,从而组成少数民族德育文化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次,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少数民族德育环境的重要内容。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一些列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和基本规范,这些风俗习惯和基本规范也是少数民族德育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形的物质文化也是少数民族道德教育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我国各少数民族创造的辉煌灿烂的物质产品,物质性的东西都留下了精神痕迹,使其获得了文化意义。特别是那些文物古迹和建筑设施一方面可使本民族穿越时空、再现自身。

三、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载体价值

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道德教育要素,能为道德教育主体所运用、并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物质和非物质介体。德育载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载体可使道德教育具体化,使道德教育形成具体的可实现形式。道德教育实际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道德素质过程。这是对道德教育过程的抽象概括,事实上思想道德过程总是具体的,比如学校通过参观历史文物开展道德教育或家庭通过宗教仪式和神话故事开展道德教育,这些都是一个一个具体的道德教育过程。这里历史文物、宗教仪式、神话故事就是道德教育的载体,这些载体使得道德教育过程具体化。二是德育载体把道德教育诸要素相互连接起来,促成道德教育活动得以展开。一个道德教育事件主要包括道德教育主体、道德教育客体以及道德教育介体,道德教育过程就是这几个因素相互连接、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过程,其中这几个因素就是通过载体这一形式连接起来,而使其相互发生作用。民族文化就是一种道德教育载体。道德教育载体内含着两个核心内容,一是德育载体必须承载一定的道德教育要素和道德教育精神,二是这一载体必须能够被教育主体所利用,使主客体可以借此产生互动。我们说民族文化是一种道德教育载体,主要是指民族文化具有承载道德教育要素,并能为道德教育主体所利用的特征。无论是狭义文化还是广义文化,其内在的精神特质和外在表现都为其作为道德教育载体提供了根据和条件。比如语言符号,它是文化积淀储存的手段,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一套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和语言,文化各方面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承,本身是道德教育的载体。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向教育对象传递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而包括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制度文化在内的文化要素本身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和丰富的道德教育信息,构成道德教育的载体,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为道德教育活动提供具体的加工对象,同时连接道德教育各个要素促使道德教育活动得以运行。民族文化作为道德教育载体主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体现出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体形式的语言符号、传统仪式、风俗习惯、节日活动、文学艺术以及宗教活动等都承载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要素,形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这里主要对仪式、节日和宗教展开分析。一是传统仪式。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仪式不是简单的行为和过程,而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得到精神洗礼。比如少数民族的丧葬仪式,虽然各民族的丧葬习俗不一样,但这些习俗都体现了对年青一代的“孝”的教育,而且这种仪式的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孝”的教育不可比拟的。二是节日活动。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节日,这些节日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复合体。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多种多样,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优秀伦理道德教育传统,是对少数民族人们进行伦理道德教化的宝贵资源,这些节日的开展也是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效平台,从而使其形成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载体。三是宗教活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信仰宗教。宗教虽然是非科学行为,但它从多种渠道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并对人们的精神产生着深远影响。同时宗教本身也承载着很多的道德因素,特别是宗教本身的宗教道德对教徒的约束也是一般社会道德教育内容,它通过融入风俗习惯来熏陶、感染人的内心来内化行为规范形成意识品格,从而使得宗教活动成为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四、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方法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2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德宏旅游价值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83-02

11世纪中叶后,傣族、德昂族和陇川的阿昌族先后信仰佛教。孔雀在佛经中被视为吉祥鸟、神鸟,是佛的化身。佛寺建筑上雕塑了各种孔雀造型,佛龛、佛座、壁画、彩联上也刻绘着孔雀,供桌上插着孔雀翎,摆着千姿百态的孔雀工艺品。同时,孔雀还走出佛寺,进入了民间日常生活:德宏傣家奘房的栏杆上雕刻的是孔雀,门上贴的是孔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牛车上插的是孔雀的模型。德宏民族风情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歌舞之乡”。

一、德宏傣族孔雀舞的价值

1.德宏傣族孔雀舞的主要特点。孔雀舞,傣语称“戛洛勇”,它是傣家人最喜爱的有着古老传统的广场表演性舞蹈,广泛流传于傣族聚居区。其中,尤以瑞丽跳的孔雀舞较为精彩,也较为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跳孔雀舞的高手,甚至还有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这种孔雀舞,主要模仿孔雀飞奔下山,漫步森林,饮泉嬉水,追逐嬉戏以及拖翅、晒翅、展翅、开屏、飞翔等动作。孔雀舞分道具孔雀舞和徒手孔雀舞两大类。过去只限男性跳,女性跳孔雀舞是解放以后才逐渐开始的。道具孔雀舞,俗称“架子孔雀舞”,孔雀道具比较宽大,制作工艺精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舞者头戴王子金盔和王子面具,腰系用细竹、彩绸制作的、可以张合的孔雀翅膀和长长的孔雀尾。道具孔雀舞有单人舞、双人舞和三人以上表演的有故事情节的孔雀舞。徒手孔雀舞分两种,即单人孔雀舞和双人孔雀舞。

2.傣族孔雀舞是傣族人民热爱的传统文艺活动。孔雀具有高贵优雅、温和从容的性情,与傣家人的民族性格相吻合,又是佛祖的使者,所以孔雀成为傣族心目中神圣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凡节日喜庆都要跳孔雀舞。孔雀舞是代表傣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最高水平的舞蹈,它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独立于宗教之外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表演性舞蹈。它以独特优美的身段、节奏明快的舞步、变化多端的手形、灵活传情的眼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孔雀舞已经成为整个傣族的艺术形象,是傣族人民热爱的传统文艺活动。毛相是傣族农民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位傣族民间舞蹈家,傣族第一代专业舞蹈工作者。他表演的孔雀舞以独特的风格见长,舞姿优美、动作灵活、形象逼真、出神入化,被誉为俊美的“雄孔雀”,从瑞丽江畔跳到省城、跳到北京、跳出国门。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他与同事白文芬表演的《双人孔雀舞》荣获银奖,成为中国孔雀舞表演的艺术大师;1961年应邀参加中国友好代表团随出访缅甸演出,被称为“传递和平与友谊的金孔雀”。

3.傣族孔雀舞传承的价值与旅游的关系。孔雀舞是中国傣族民间最负盛名的传统舞蹈,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文化认同感的舞蹈。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孔雀是美丽、智慧、幸福、吉祥的象征,而孔雀舞内在感情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型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国家已经开始倡导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能用金钱和数字加以衡量,但却可以在旅游的推动下,对原生态民族舞蹈民族文化加以保护,以表演的方式加以忠实记录和有效保存。

二、傣族孔雀舞传承与旅游开发

1.宏傣族孔雀舞传承所面临的困境。约相,是享誉傣族地区与缅北的农民舞蹈家,人称“孔雀王”。孔雀舞诞生在瑞丽,20世纪50年代瑞丽民间舞蹈家毛相将孔雀舞跳到国内外,打出了知名品牌,约相是其传人。约相跳孔雀舞一跳就是四十多年,从小寨子跳到大城市,从国内跳向国际大舞台,荣获了若干大奖和称号,2002年云南省文化厅、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他“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舞蹈师”称号。约相和旺腊两人2008年获得云南省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孔雀舞传承人,为了传承和弘扬孔雀舞,他将孔雀舞传授给儿孙,开创了一家“三代同台”献艺,实行有偿服务的新局面。同时他还在村里组建了“孔雀演出团”,率领年轻人外出表演,一般一场的收入是二三百元,使喊萨成为孔雀舞旅游胜地。旺腊在瑞丽广场创办了小孔雀艺术培训班,在家中传承孔雀舞,重大节日小孔雀才能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演出。方桂英的表演使人惊叹,她创作表演的傣族舞蹈《孔雀比朗》,生动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形势下傣族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舞蹈动作优柔流畅,运用了许多傣族舞蹈中的高难度动作,她是民间超凡脱俗的“孔雀”。方桂英在自己家中开餐馆,自己跳孔雀舞来促进旅游开发。三位60多岁的傣族孔雀舞传承人都面临者年龄较大、缺乏核心的传承人接替的困境,德宏目前没有一家规模很大的孔雀舞传习馆和展示孔雀舞的展览馆。

2.建立合理的旅游开发机制。中国・德宏2011国际泼水狂欢节孔雀舞专场晚会暨民族团结嘎秧舞会在芒市广场隆重举行。孔雀舞专场晚会上,伴着雄浑的锣声和象脚鼓声,独舞、架子孔雀舞、双人孔雀舞、集体孔雀舞、孔雀拳、孔雀棍等一一登场亮相。独舞轻盈优美,模拟孔雀的优美造型惟妙惟肖,令观众沉醉其中;架子孔雀舞活泼热情,一双双孔雀翅膀时舒时展,时分时合,时而展翅腾飞,让人欢呼雀跃;双人孔雀舞表演欢快流畅,雄孔雀和雌孔雀互相应和,同飞共舞,让人心情舒畅;孔雀棍和孔雀拳刚健中带着柔美,孔雀舞舞蹈动作融入到了棍和拳中,让人感受了别样的孔雀。活动的举办,对宣传推荐德宏浓郁民族风情文化、独具特色旅游文化,进一步提升德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合理的旅游开发机制,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3.傣族孔雀舞旅游开发的原则。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一方面,在孔雀舞资源禀赋条件好的少数民族区域,选择一些特色鲜明、品质高的傣族村寨进行重点开发。另一方面,傣族孔雀舞的开发要抓住傣族民族根与魂,结合现代创作意识,实现民族舞蹈的完美舞台呈现,从基本的原生态民族舞素材汲取养料,以民族文化本体核心审美意象为主体,使舞蹈的审美体验得以升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尊重资源自身所固有的特征,保证不变形不走样,不做迎合时尚的拔高工作;而对于来自资源内在的自然变化也必须予以尊重,不硬性阻止。在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上要保持恰当的分寸,在深度上,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傣族孔雀舞资源的文化意蕴和审美追求。

三、傣族孔雀舞旅游开发的构想

1.保护性开发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孔雀舞区域景观。严格说来,目前,把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少数民族区域景观应是风景和风情有机交融的地域空间综合体,但许多少数民族区域景观“情”“景”分离现象十分严重:游客只见“竹林深处有傣家”,却未必能一睹身着孔雀舞服装的傣族同胞。而在风景中一旦缺失了与之相协调的人的身影,风情也就无从谈起。缺少了自然性,民族风情在有意无意之间被直接商品化了:化为歌舞,化为各种投游客所好的习俗表演(更有甚者,穿此一民族衣服,跳彼一民族舞蹈)。显然,在如此风情展示中,中国的少数民族舞蹈虽有登台亮相的机会,但却未能实现其应有的旅游价值:或作为歌舞表演的舞台装,而屈居附庸的位置;或被淹没于习俗演示的动作行为中,也同样被忽视,我们是否能够营造一个自然的民族风情实景,以显示其孔雀舞的价值?

2.满足外来游客体验式参与跳舞。德宏芒市崃们傣家风情村尝试将孔雀舞在客人用晚餐时表演,客人既是参与过程又是消费过程,具有获得感官享受和满足高级需要的双重功能,它以技术的习练和模仿为起点、形式,以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为目标、内容,对旅游主客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场所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于正规作坊中开辟一角,以达到人才、技术共享的目的。该场所在外观造型、内外空间处理和装饰陈设等方面应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若能得到孔雀舞老艺人的亲传亲授,一定会增强游客旅游体验的乐趣,传播孔雀舞文化。

3.发挥导游信息传输中介功能。在各种不同场景和情境中,适时传输关于少数民族孔雀舞蹈的各方面知识,在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中,使游客各取所需,从中受益。从孔雀舞形式美到整体美特征的阐发,再到民族―地域特色、宗教―习俗特色和民族审美情趣等深层文化内涵之美的揭示,以满足游客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旅游审美的需要。在以旅游体验为主的环节,以相关实用信息的传输为主,告知游客具体孔雀舞的年龄、性别和其他各方面的社会特征,讲述必要的有关孔雀舞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孔雀舞服装工艺、穿着技巧等,以满足游客求知、求实的需要。

四、结语

中国少数民族孔雀舞资源独具特色又动态变化,洞悉其稳定态的质,追踪其微妙变化的量,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发资源。孔雀舞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在这种体验过程中旅游者可以在与人交往中品味多彩人生,可以在积极模仿他种角色的过程中发现和发展自我,也可以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享受世俗之乐。总之,中国少数民族孔雀舞的旅游价值独具特色,开发潜力很大,市场前景也比较广阔,同时,研究和开发工作也任重道远。当务之急是要认真分析评估其旅游价值,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探索具体现实的开发途径。

参考文献:

[1]情满怀歌盛世――记傣族农民方桂英[n].德宏团结报,2004-12-29.

[2]汤耶碧.傣族舞蹈艺术[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3

[关键词]中国北方少数民族 文献 社会价值

[分类号]G255

当前学界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价值的研究,更多地偏重于其历史文献价值,而对其在国家发展、民族融合、民族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价值关注较少。因此,以文献价值学的理论和知识体系为主,通过多学科交叉和相关理论的运用,研究并揭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对于拓展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传统价值,为当今民族融合与和谐相处提供文化传统方面的经验借鉴,促进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文献学的发展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社会发展价值研究的提出

研究并揭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首先与我国文献学界关于文献价值的讨论有密切关系。

我国文献学发展到现代,最突出的变化体现为:在继承中国古代文献学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与吸取了现代西方文献学的理论方法。众所周知,现代西方文献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38年国际文献联合会(FiD)将documentation定义为:对人类各活动领域的文献的收集、分类载录和传播的文本和载体来源。显然,当时的文献学还没有涉及文献价值研究与判断。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现代文献学逐渐转向技术系统的开发,并将文献工作与情报工作交叉结合发展,文献价值,尤其是其社会发展价值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文献价值研究开始起步。当前学界对于文献价值主要是价值学角度的研究,即通过学科交叉将文献学与价值学嫁接起来,用价值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对文献加以分析和评价。同时,信息方法的引入,也为文献价值分析提供了新的视野,而国内价值哲学的研究和逐步确立,又为文献学界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反思文献价值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理论方法,开辟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贺巷超的《文献价值论:现代文献学的价值论解读》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从价值和价值规律着手,逐步切入到图书馆学与文献学领域,并提出了文献价值是指文献作为客体对主体人需要的满足关系,而保存人类认识成果和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文献的核心价值的观点。文献学界关于文献价值的另一方面研究是对作为情报源的文献之价值的探讨,这就是“情报延伸”、“实物情报”、“动态情报”、“活情报”等概念的出现和普及,此种情况尽管引起了传统文献学界的关注甚至重视,却一直未得到学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此外,新的文献类型研究,如非纸质文献的介绍与评论,新的文献类型对图书、情报、档案界的影响,电子图书的出现,以及网上购书、网络出版、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问题等,也被文献学界纳入研究视野。与此同时,对于文献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特别是当代信息社会中文献的传递与信息传播、交流的关系等,文献学界也都逐渐形成共识。因此,文献与社会发展关系成为文献研究的重大课题。上述几方面在彭裴章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十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中有很好的综述。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提出并展开的。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有关高校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价值,尤其是其社会发展价值加以关注或研究。比如:国家《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在提出切实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推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工艺、建筑、风情、服饰、饮食等文化艺术品牌,制作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广播影视作品等要求的同时,在文献方面更强调征集和收藏少数民族文物,建立少数民族实物资料数据库。而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民族研究中心的一些学者所提出和实施的《汉文史典籍述录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资料汇编与研究》项目,也在这方面作了较好的示范。

这说明,政府和学界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已经有所认识,但是随着社会和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仅仅有这样的认识和关注是不够的,因此,要进一步明确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还需要强化研究和具体揭示。

2、文献价值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价值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明晰地揭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这里先就文献价值及其概念的延展进行一定的梳理和阐释。

文献价值主要是指文献信息能够满足社会和人主体需要的属性。一般而言,文献的价值主要有情报价值、科学价值、商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版本价值等。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对文献价值已经形成共识,即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要用在搜求文献资料上,从事某一方面或领域的文化科学研究,主要依托的就是该方面或该领域的文献;文献是寻找研究主题的起点、刺激研究灵感的泉源、比较研究结果的参考、说服研究能力的持据。而如果从满足和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角度看,文献是关于某一民族或某一民族群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记录、描述或呈现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社会发展的文明结晶、载录和表现。因此,文献除了具有很强的社会使用价值和文化保存价值之外,对于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如果将一般性的文献价值延展到特定的某一民族文献上,则可以说,某一民族文献可以为认识某一民族或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提供可靠的背景资料和文化传统;可以为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决策规划提供经验借鉴和信息;可以为民族教育、民族融合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根据。以此推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没发展上,少数民族文献则是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历史根据、文献依据、经验样本等方面主要的参考源。也就是说,少数民族文献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和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将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体现出很大的社会发展价值。

当前学界对文献价值的研究还较多地倾向于其史料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为了适应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揭示和开发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已经成为文献学与时俱进的目标要求。因此,创新性地开展中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研究,既是出于学术目的,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一个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文化发展上,经过长时期融合而形成的国家。在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北方少

数民族的历史贡献和文化贡献是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是一个外向型发展的民族群落,从推动社会发展与民族融合以及文化文明进步的角度看,该民族群落的发展尽管对于古代汉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但另一方面,也同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简言之,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发展的外向型模式体现出突出的社会发展价值: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记录和描述、传承下来,这一民族群落的社会发展价值也有很大部分被载录到文献之中。这决定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也决定了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分析、归纳和挖掘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

3、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

今天,中国的je方少数民族主要包括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俄罗斯族等。他们生活于辽阔广远的漠北高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地带、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松嫩平原与东北平原,其生存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主要采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或渔猎生活方式。这种完全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生产、生活形式,也决定了他们的生存发展必须在迁徙和流动中实现,其发展必然呈现为外向型。另一方面,因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存地域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再加上气候寒冷、天灾频仍等因素影响,其生存发展资源常处于贫乏状态。这样,出于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就经常对外进行资源掠取,这也是决定该民族群落的发展体现为外向型的根本因素。

向外扩张的历史形成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并体现出突出的发展价值。以记录和描述北方少数民族外向发展历史为根本内容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也因此承载了多方面的社会发展价值。择要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3.1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贡献的测算和评断的根据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最突出的文化特征在于该民族群落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系统,其传承和发展大都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一成不变地封闭增长。在这个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主要与中原地区汉族发生了交融,其总体趋势是前者对后者先进文化的吸收与融合。但是,吸收融合并不仅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即不仅仅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不断进步、由低级原始发展为高级先进状态,汉族和其他民族在此期间也吸收和融合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魏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以及清朝满族与蒙古族、汉族的融合所构成的大清帝国,都说明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化,这就涉及到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华甚至世界文化的贡献。而这些历史过程大都被记录于《史记》的匈奴列传、货殖列传、骠骑列传、大宛列传、李牧列传、赵世家、燕召公世家等,《汉书》的匈奴传以及《蒙古秘史》、《辽史》、《金史》、《清史稿》等文献典籍中。因此,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是测算、评定该民族群落经济、文化贡献率、对社会和谐影响力的根据。

3.2 中国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证明

与上一点相联系,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与南方少数民族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非封闭性和动态发展性。也就是说,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不以自己的封闭保存为方向,而是致力于与其他民族的交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之精髓。这些过程和发展情况,也被记载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中,如《满文老档》中关于清前女真族统一的历史文献;《辽史》中关于契丹族辽朝与东丹国关系的文献记录;《清史稿》中关于满族与蒙古族联姻的文献记录。满族入关后颁行的《大清律集解附例》,大体沿用《明律》,并掺合满汉条例而成。清朝后又多次修律,乾隆时期颁行了《大清律例》。清朝以严刑峻法推行政治思想的高压政策,但维护满族优越地位的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削弱,对少数民族的司法管理相对加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大量并比较全面地记录和呈现了该民族群落的交融、吸收、融合,以及他们自身的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互动。因此,收集、整理、编辑、挖掘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可以勾勒中华民族融合的轨迹、描绘中华民族融合的图谱,这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证明。

3.3 文化板块理论价值

民族文化板块是把整体民族文化加以分类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构成层次或构成部分,比如风土民情、宗教文化、历史古迹、艺术体育等。立足中华文化的构成,我们可以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板块,借助一定的地理学、数学模型或理论,从板块生成、板块漂移等角度,推断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板块对中华大文化板块生成、发展、冲撞、融合的影响。从更广阔的视角考察,燕山山脉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两大文化板块的交汇点。对此,梁庭望教授也有相关的阐述,他认为整个中华文化是由4个大的文化板块构成的,北方民族文化则是其中的一个板块。类似的观点有美国学者吉德炜教授的文化圈理论,他曾把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西北部文化圈和东部沿海(或东部)文化圈等。依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确定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文化圈或一个大的文化板块而存在。这个因历史流变而形成的文化圈和因地理单元的独特性所造成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板块,与中华文化板块既具有一致性,又有风格上的特殊性。比如,特定的饮食、服饰、习俗、建筑等,就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突出的文化板块标志。大文化圈或大文化板块之间在技术和审美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差异,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认定中国北方民族文化板块的形成与漂移过程以及与中原文化板块的拼接,既可为按民族的文化形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又有助于确立具备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特色的经济与文化综合开发模式,从而推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记录和反映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板块生成、发展以及模式化的过程。该类文献可以作为确定或界定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板块的根据,并成为该板块与中原板块的拼接、冲撞及其自身漂移轨迹的最好说明。这种板块说明价值可以为当今民族和谐的发展提供背景参考和文化依据。

3.4 文化博展价值

对于记录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精神传统与品格、风俗习尚以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民族风貌、饮食服饰、建筑和遗址等的纸质文献或“实物文献”,可以进行实物载体博展和旅游观览价值角度的开发。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大文献观念,利用和依据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各种载体性文献,规划建设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风情博展园,如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的莫力达瓦旗的中国达斡尔族风情园,就是根据多方面的达斡尔族文献构建而成。在此意义上,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具有博展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88-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发展程度上都存在诸多差异,这也是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尊重民族差异,平等相待各民族,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弘扬各族群众先进的价值观,对实现民族和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地理环境、民族心理、民族习俗、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的差异,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极不平衡,在价值观方面反映出不同特点。但是,从整体而言,在这些个性特点的背后,仍有共性的一面,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几点:

(一)浓厚的宗教性

我国少数民族宗教形态丰富,类型齐全,是包容和沉积少数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储藏库。包括有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包括汉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含天主教、伊斯兰教等等“是传统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任何宗教都是真实的,任何宗教都是对既存的人类生存条件做出的反应,尽管形式有所不同。宗教力图用神的观念来解释世界,解释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内心信念,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行为,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

(二)丰富的习俗性

在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不同少数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众多风俗习惯,在每一个民族中,都可以找到充满鲜明个性的文化事象,多样性是少数民族习俗的显著特点,这使得少数民族价值观反映出丰富的习俗性特点。从少数民族的饮食、居住、审美、节日、礼仪等习俗中,无不发现本民族价值观的影子。

(三)系统的整体性

价值观是少数民族文化系统的内核,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价值观贯穿于少数民族文化系统的各个层次中,实物、心物、心理,反映出一种整体性的特征。价值观贯穿于文化的实物、心物、心理各个层次之中,形成某一少数民族特有的整体性文化。

(四)生动的具象性

具象,是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具象就是借助某种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原理,来阐明特定的概念、情感和意象。少数民族一方面从对大自然种种姿态的观察中获得某种启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认识套到自然界里。然后借助具象来认识事物、征服自然。通过类比于自己已有的内在经验,如动作、目的、愿望、恐惧等来设想自然界。自然现象被人对象化后,成了有意志的现象,它具有对人的行为按特定的模式做出反应的特性。

(五)开放的兼容性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开放、兼容而不是封闭和保守的系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流动交往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交融,通过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因子来不断丰富、发展自己,做到“和而不同”,这样,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核心的少数民族价值观会融合不同质的文化因子。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是个体从自身需要出发,按照自己对事物所理解的重要性,经过多次反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包含情感和认知成分的进行评价和抉择的观念系统。

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自己的民族,从小受到中华民族爱国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本民族民间文学、节日风俗、内部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并且通过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体现出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深深地打着各少数民族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执着和信念,并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之中,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性格和行为。从形式上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主要分为政治、人生、道德、择业、爱情价值观等。

(一)政治观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他们虽然多数生活在地理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在党的民族政策、扶贫政策、对口支援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由于过去生活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进入大学后,有了更为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更多地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大政方针的制定,对党和政府制定重大举措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尤其关注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和重大举措,关心家乡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主流是好的。但在个别学生思想深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极少数大学生仍然留有极端民族主义的思想,排斥非本民族思想文化的吸收,具体表现为学习汉语不积极,进步较缓慢。

(二)人生价值观

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各项优惠、扶贫、对口支援等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对人生充满了希望,为祖国富强、家乡繁荣而努力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而且由于从小生活环境的艰苦,练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别是受到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和获得国家各类奖、助学金,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贫困、汉语水平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就业受挫等因素影响,表现出自暴自弃、消极等待,甚至个别学生只重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缺乏远大理想,只贪图一时的物质享受,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

(三)道德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少数民族传统美德方面,有较为一致的认同。能够不断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积极因素,在对待爱国奉献问题上排在前5位的是“个人事小国家是大”、“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奉献”、“国家发展是前提”。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能够忠诚和服从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个人品德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呈现出“真诚待人”、“诚信”、“有良心”、“孝顺”、“与人为善”、“民族平等”、“同甘苦”等品质。但由于受到本民族族群意识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善于与本民族的同学进行交往,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弱化,偏重于本族群同学的聚会和交往,对院(系)和学校的活动关注度较低,建立的少数民族学生社团较少,组织院(系)或学校的活动较少,参与度也较低。虽然有正确的是非、荣辱、美丑观念,但只崇尚道德的行为,而不愿亲身去实施道德高尚的行为。

(四)职业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牧区,“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非常强烈,希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坚定,进入大学以后,有了优越的学习条件,不仅可以学到广博的理论知识,还有机会学到很多的实用技术,这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尽可能多的学习实用技术、获得更多的证书是他们努力的目标,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五)爱情价值观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完全摒弃了过去少数民族早婚的旧习俗,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爱情问题,能够把爱情建立在纯真、美好的情感之上,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受到网络和城市生活的影响,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西方“解放爱情”思潮的影响,把爱情变成了物质交易,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快餐式爱情”屡见不鲜。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受挫折能力较弱,不能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忙于谈恋爱,而疏于学习,使学习成绩下降,压力过大而产生轻生。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

从以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本质和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功利性、多元性和矛盾性的特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高校一直以来就是成为他们进行干扰、渗透和破坏的突破口。因此,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元化指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二)加强人生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的实现有两个方面:意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责任、创造、奉献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因此,要想取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就必须使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相统一,协调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凝聚着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和培养,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免一补”、内地初中班、内地高中班,还是高等教育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受益者,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常怀感恩之心、报国之志,发奋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适当的公众舆论氛围,增强对少数民族优秀价值观的传承

每一个民族都有对本民族的一种认同,并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在族际交往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其他民族显现自己的“形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大减少了公众亲身体验的概率,人们对少数民族的印象更多的来自大众传媒,而在当代的传媒环境中,更多报道的是民族地区的落后、没有文化、贫穷的一面。这些报道逐渐形成了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常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大众传媒作为营造社会共同价值体系、形成社会共同认识的途径之一,要创设适合少数民族优秀价值观传承的公众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品位、认识水平、时尚潮流,通过长期的文化熏陶形成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识别能力。

(四)加强和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信

民族自信心是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特质的肯定性评价之上。这种自信心在与其他文化接触时,能够对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进行客观评价。如果我们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一味地追求对现代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而忽略对本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继承和弘扬,那么即使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了较高的学历、有了精湛的实用技术,若干年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已不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或对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一无所知,那么这样的学习和教育的本质意义是有待商榷的。

参考文献:

[1]徐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8(3).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5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

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它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才谈得上其他的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肩负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重任和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更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认同状况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教育是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手段,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负有重要使命,本文拟探讨民族院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加强中华文化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以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实现高度认同。民族院校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主渠道,加强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理论思维不仅对国家还是民族都很重要。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让他们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年龄阶段,也是他们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多种文化正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这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影响。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同的教育,并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已取得成效,但同时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等。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他们,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和理想信念,要使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凝聚、融合少数民族大学生,使他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

(三)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注重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国主义精神,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要引导大学生在法治轨道上表达爱国热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让他们学会科学分析、全面思考,积极引导他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态度上认同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的积极性。其次,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广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结合。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各民族所共有的传统节庆日,各民族自身所特有的重要节日及学校所开展的特色重大庆典日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各种主题活动、学生的社团活动、各种文艺演出及相关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等载体贯穿其中,在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理念

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多元性”的中华文化特点,与此同时,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又都同属于中华文化,也就是“一体性”。因此,在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中,如何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当前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民族院校要通过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构建大学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理念。

(一)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被打上时代的民族烙印,反映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观念。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中华文化既有共同之处,又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各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形成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对该民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为各民族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奠定了基础。不同民族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自己具有的独特文化,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成员的感情寄托,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各民族相对稳定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及民族素质,共同的文化是维系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的精神纽带,也是维系各民族关系的情感依托。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各少数民族在加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尊重和认同“共性”的文化。

(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

无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必然要根植于包括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念不仅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同时,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流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要做到“美人之美”。

(三)加强民族文化政策的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文化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从1984年到2009年期间,政府相继出台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这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从而为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营造中华文化认同的校园文化

民族院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为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提供“润物细无声”的环境。

(一)在校园建设中融进中华文化元素。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添加中华文化的元素,如修建中华文化墙,展示优秀的中华文化;在教室或图书馆悬挂经典诗歌等。把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投入,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及各项载体的建设都要依靠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民族文化进大学校园的必要资金投入。

(二)开展丰富的中华文化方面的活印

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院校要通过社团活动将中华文化浸润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中,如邀请专家开展中华文化主题讲座,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组织经典原著读书活动,或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利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多种媒体,让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民族文化,加强对彼此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全力营造既能有效弘扬主旋律又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信息管理,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在网络化时代,由于传教者和受教者所具有的广泛性和主动性,使得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面临新的问题。在网络世界中,文化的多重界限正在慢慢消失,由此带来的各种具有自身模糊性的亚文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高校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大学校园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手段和日益丰富的信息存储。另一方面使得负面信息有了市场。加强校园文化主体网站建设,用正确地、健康的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加强主旋律在互联网上的正面宣传。同时,加强对学校党报、广播、电子公告牌、校园网、校园论坛、学校沙龙等学校主流宣传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搞好网络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有效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四)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自己的个性。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育方面的改革正在进行,出现了某些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加大。由于他们过去成长、生活在本民族地区,在当地及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大多继承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及文化传统,有自己较稳定的民族意识。进入高校后,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层次和个人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本民族意识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种民族心理会使他们特别关注本民族的语言、传统习俗等能否得到他人应有的尊重。因此,民族院校要营造出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中坚力量。

注释:

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徐柏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金炳镐.民族理论前沿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5]徐柏才,姚上海.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6][8]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7]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10][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2]程霞.民族地区文化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4).

[13]王代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J].思想理论双月刊.2007(6).

[14]魏卓然.转型期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6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4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环境下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4B18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收录日期:2015年2月2日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条件是人们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更肩负着民族团结,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重任。因此,全面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2015年1月,我们对贵州省内的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遵义医学院等五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简短的访谈。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取样本,调研对象全部针对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样本覆盖面较广,涉及不同民族、专业和年级,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上述五所高校每所学校发放问卷80份,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0份,有效回收率为97.5%。通过此次调查,旨在深刻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分析其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和原因,为下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认同路径和方法奠定初步的基础。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发现85%的大学生表示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80%的大学生表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说明贵州省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肯定态度,充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是,在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时,能够完整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只有4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另外40%的学生能够回答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还有18%的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混淆在一起,不明白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后有2%的学生明确表示完全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数据也体现出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的认知方面具有不完全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全面,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认知教育和认同教育。

当提问:“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问题时,选择“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介绍了解的”有310人;选择“通过上网了解的”有30人;选择“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了解的”有23人;选择“通过电视新闻报道了解的”有15人,选择“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的”有10人,选择“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有2人。当提问:“您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是否满意”这一问题时,6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不满意,2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基本满意,1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满意,还有剩余1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表明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多种多样,但仍然是以传统的灌输式的显性教育方式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和教育者的认同度。

此外,不同专业、年级、性别、政治面貌的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状况也存在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位于省会城市贵阳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知、认同度最高,位于地方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度则要低一些;中共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在内)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度要高一些,男生比女生的认知度也相对较高,文科类大学生比理工农医科类大学生认知度要高一些,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生认知度要高一些。

总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贵州省内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表示认同,对于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表示认可;之所以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满意程度不高,主要在于教育方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活力,没有体现贵州本地的文化特色和地区民族特色,脱离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征等实际情况,缺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二、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因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一定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贫困边远农村,受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基础教育设施简陋,教学水平比较落后,信息相对闭塞,造成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存在一定问题,对新知识和新思想的认知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相对迟滞,加上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人能力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都会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

(一)社会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文化价值观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更加复杂,各种意识形态也在相互较量,尤其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较量从来都没有停止。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趁机利用文化和价值观加大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渗透,西方势力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介、影视音像制品等文化资源优势,向我国发起了强大的文化攻势,对我国进行无形的渗透,企图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削弱了民族意志,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带来一些冲击,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此外,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原来生活的环境,由封闭状态进入了开放状态,由乡村进入了城镇,他们的人际关系在发生变化,知识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会引起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发生转变。尤其是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发展,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各种利益冲突和价值观异化现象也表现出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在树立人生理想和做出价值取舍时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从而也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接受。

(二)学校因素。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与新内容。当前,贵州省内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灌输,问卷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然而大学生们也普遍反映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单调、枯燥、陈旧、方法单一,不能把教材上抽象生涩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经典案例相结合,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与90后大学生认知、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不相符合,容易引起他们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难以提起大学生们的兴趣。尤其是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来自于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文化传承、民族信仰等方面的影响,有着特殊的生活习性、民族风俗、思维方式;这些民族地区在长期的民族传统文化沉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并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有别于汉族学生,要充分考虑其民族心理、民族个性和民族特征。此外,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来自比较落后的民族农村地区,难以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高校对这部分“基础脆弱”的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然而,事实上我们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忽视了因材施教,缺乏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这就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个人因素。在贵州少数民族的价值观中,大多数都是以图腾崇拜、为核心的,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冲突。贵州的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自己对猛兽、日月、山石等自然物的信仰和崇拜,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这种信仰和崇拜早已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当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所学习的内容、价值观标准就会与他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发生矛盾,导致他们产生疑惑、厌烦心理,甚至产生逆反情绪。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主体意识不断觉醒,思维模式不断更新,个体价值不断强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判断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但由于长期在本民族区域内生活,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必然会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在这种潜意识的支配下极容易表现出浓厚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纷纷涌入大学校园,这其中既有先进的思想文化,也有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还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趁机混杂其中,可谓“鱼龙混杂”。面对这种情形,其中一部分思想意识薄弱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价值判断陷入迷茫境地,稍有不慎便会被“新自由主义”、“泛民族主义”等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理念所左右,动摇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轻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价值认同偏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得出了当前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现状,总结了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洁,喻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9.

[3]陈志勇.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探析――以宁夏高校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7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几千年的优胜劣汰,文化涤荡,留给世人的瑰宝不胜枚举,极具价值。本文重点阐释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艺术、经济价值。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价值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缘辽阔,人口众多,由55个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汉族共同组成。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基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属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迹、遗物及传统知识及其表达,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多彩、包容、平等,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一、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价值

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濒危文化的保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理古生村参观白族民居时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总书记的“乡愁”二字不仅道出了传统民居淡淡的却深入骨髓的情思,同时这股“乡愁”也沁入少数民族文化中,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才会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和感召力。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与感召力来自于各个民族和全体公民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认同。考古发现表明,新石器文化时期中国各地文化之间已有交流和渗透,“‘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来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论)这种交流与渗透至今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在文化方面形成了中华各族群之间各种外在的或潜在的共性,构成了“一体”格局深厚的文化基础。”[1]这种文化基础随着地域山川分化、历史变迁,演变成各少数民族文化,从而有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是这种多样性都是在中华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同时这一基础也是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能够产生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基础。当目睹了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倾听了蒙古族的长调,感受了壮族的歌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不管我们身在何处,都会感到深深的中国情,浓浓的华夏意。追本溯源,少数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适应与发展,形成了最为优秀的、最能代表本地域的一种文化基因,它把人们潜意识中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气质情感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情愫和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薪火相传,成为识别民族特征独有的Dna,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发展,民族认同感得到逐渐加固。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强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濒临失传与消失的危险。山林中走出的鄂温克族、擅长狩猎的鄂伦春族和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族在历史的发展中都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优秀的文化理念曾给其他民族生产生活带来启发与帮助,但是现在面临的却是即将“人亡文灭”的现实处境。这些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亡,就无法复制。这就更加紧迫地要求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使更多人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和濒临失传的处境,深挖未受保护的以及及时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一定程度上也是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所追求和秉持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上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各族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社会要全面协调发展,就要鼓励各民族各展所长、各显其能,把本民族的精华展现出来。“文化和谐是民族和谐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体现。”[2]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它们局部的和谐、局部的发展有助于形成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具有重要作用。“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就已经开始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和歌唱家刀美兰(傣族)、崔美善(朝鲜族)、胡松华(满族)等就曾经在国际青年联合节上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3]改革开放之后,中央和民族地区文艺团体与国外交流更加频繁,多次出访国外,交流技艺,传播文化。此外,少数民族的文物、服饰、视觉艺术等也陆续受到世界关注,少数民族艺术展在“中法文化年”和“中英文化年”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受到国外观众一致好评。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是维系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纽带。

二、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

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对社会有重要价值,还对体育、音乐、歌舞、美术、诗歌等相关艺术有重要价值,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为我国民间娱乐与休闲竞技拓宽思路并更好地实现“全民健身”的理想。汲取少数民族传统竞技中传达的积极健康思想对于增强国人体魄,增强幸福感有重要作用。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网虫”“宅男(女)”,交流方式也多限于网络社交软件,人际关系变得淡漠。纵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发现他们的体育项目多数都是一种增强团结的群体性社交方式。“同族人借此聚会,讲授本民族的历史故事,举行宗教祭祀和纪念活动,或方便男女青年择偶,或交流物资……大家载歌载舞,纵情欢娱,久而久之,相沿成俗。”[4]这种既交流了感情、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的传统体育,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丰富和繁荣我国音乐的发展与创造。传统民间文化中神话传说与史诗、唱法唱腔、民间器乐、民间舞蹈等都可以成为音乐发展的助推剂。中国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广,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造就了丰富的唱法唱腔,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等唱法唱腔,这些都为艺术工作者发挥想象力插上了翅膀。而今正是借助这种丰富的资源,出现了与现今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如网络电视出现的蒙古族人的呼麦和流行曲风、元素结合成功的例子。我国传统民间器乐因为地域限制,往往体现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表达了民族之情,如内蒙古的马头琴,传达了蒙古族的马背文化。这与当下艺术创作要具有教化大众的功能相契合,地域性与亲和力会自然而然地拉近观众与表演者的距离,产生共鸣。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保留了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源泉,成为他们抒感表达爱国情思的根据地,可以更好地书写祖国的大好河山。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传统村落受到严重破坏,很多依托传统村落而生的传统文化也一损俱损,变成一张没有生命的照片,使得人们无处寄托自己的“乡愁”,漂泊在外的人们再无归根之所。文学艺术工作者灵感的来源往往就是这些充满人情味的乡土村庄和它们承载的文化,而作为传统村落保留较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处自然而然地被他们所关注,他们借此表达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传达他们的爱国情思,激发创作的欲望和热情。

三、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

要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文化不仅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力量,也能带来经济价值。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如果合理利用和发展,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可以为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少数民族文化带来的经济价值中,排第一位的是旅游价值。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域广阔,自然环境优美,拥有大量独特的文化遗产,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审美、休闲、怡情的需要,吸引游客们前去旅游,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美景。我国少数民族地域分布极广,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有高原文化、绿洲文化、雪域文化、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形式之多样在世界各国中是少有的。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广泛调动这些资源,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收入,改善生活状态发挥重要作用。除旅游业外,还有少数民族美食,少数民族风情的影视拍摄,文学创作的营销等都是极具价值的创意文化产业。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艺术和经济价值。我们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先机,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同时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百花齐放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动力之源。实践证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作者:刘智英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9,(12).

[2]李德洙.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求是,2007,(1).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8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

想要表达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特性,就必须通过“唱”来进行。但是一般的人是无法将其艺术行为表达出来的,因为他们缺少了其中的特殊文化内涵,只有在这个特殊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才可以将其充分地表达出来。所以,必须了解其特殊的文化背景、风格和习惯。

由于特殊的文化地理条件,所以出现了不同的民族,同样构成了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音乐虽然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与别的西方国家相比,更是差着十万八千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没有单纯的审美艺术,往往会掺入一些传承知识、历史等文化功能在其中,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各不相同的现象。少数民族音乐也是其信仰传播的途径之一,他会通过音乐将其传给自己的族人。

少数民族音乐有着特殊适应性的文化特质,根据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传统,为少数民族在创造音乐的时候提供了深厚的本土文化内涵,这才使民族音乐文化有了独特的个性。

二、各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之间的差异

因为各个少数民族之间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不同,所以其音乐艺术之间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在演唱上、嗓子上、润腔上都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关于演唱。演唱所用的发生器官,在生理结构上看起来是大体相似的,但是各个少数民族的发音方式和嗓音之间却是存在着差异。由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不同的语系所用的发音方式不同,习惯用的发生部位也不相同,这就使各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之间出现了差异。

关于嗓音。少数民族声乐在用嗓的时候,使用的力量不同,真假声的配比也不相同,在共鸣腔的运用上也不相同。

(一)苗族的爆破音,湖南湘西的苗族,因为其特殊的地理、文化、语言等原因,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生法。苗族在真假声的应用上比较在行,他们在用真音演唱时,声音会在喉咙上作形,从而就会发出一种独特的爆破音;假声演唱的时候,通过将声带缩短、变薄,使声带的边缘振动发音。苗族的爆破音就是造真声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局部振动和边缘振动而产生。

(二)土家族的打喔嗬。土家族在用嗓上声音高亢、音量强大、具有穿透性,所以就出现了打喔嗬。少数民族经常唱一些山歌,在山歌中就使用呐喊性的打喔嗬,让歌声嘹亮而久远。打喔嗬在用嗓的时候,将真假声和共鸣腔的运用相互渗透,随着声音的变化而产生。

(三)关于润腔。少数民族的润腔和汉族的“装饰性润腔”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演唱技巧、特殊的音色和特殊的风格而形成的“特色性润腔”。在藏族民歌中,有一种跳音演唱技巧的“整固”,这就是具有特色的润腔技巧。跳音将音乐旋律逐渐的推进,使音乐的活力增加,利用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让旋律出现动态效果。

正是因为各少数民族在发音和用嗓上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演唱方式,让音乐艺术有了大量的借鉴资源。同时也让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在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无论在什么形式上看,都具有独有的特色,它的独特风格和方式让其它声乐艺术体系无法替代。

三、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价值和发展

我们对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关注得比较少,所以导致我们无法深入了解它,更是无法估量其艺术价值。物体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价值认识的意识却是少的很。现在,虽然有一些人能够意识到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但是经常用一些西方或者别的传统音乐理论知识来了解它们,有的时候甚至改造它们。

我们都应该承认不同的音乐都有平等的价值观,具有独特风格的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更是拥有巨大的价值。1.对于不同的文化音乐,都是拥有着不同的价值;2.不同的音乐文化艺术,其价值也是不可相比的,因为它们的传统价值体系有着差异;3.衡量一种音乐为文化的价值,应该用它所采用文化价的值标准来进行衡量。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知道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所以应该投入到实践中来将其价值进行准确的定为。

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文化是经过数千年才积累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让其消失断了传承,要将其发展下去。少数民族声乐艺术虽然具有独特的风格、独特的文化,但是其发展却是有着局限性,应该借鉴一些别的发声技法,结合别的声乐艺术文化经验进行发展。

在今后,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文化应该抛去教条主义,与其他声乐艺术文化进行交流、大融合。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必须要适合现在的生存环境,在“变”与“不变”的动态平衡中寻求生存和繁荣。进行文化多元化整合,将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9

关键词:新疆民族服饰旅游价值开发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民族服饰是民俗旅游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本文拟从民俗旅游的角度对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旅游价值及其开发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让新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在民俗旅游中大放异彩。

1.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现状

1.1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特点

1.1.1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新疆共有46个少数民族,主要少数民族为12个。每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服型、色彩、图案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即使是同一民族,因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在服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上也存在差异。这些民族服饰共同构成了新疆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1.1.2文化内涵丰富。新疆民族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结构、色彩、图案都可反映出该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民族服饰中积淀的文化内涵表现在方方面面,像生活在天山以北的草原游牧文化类型的民族服饰以简便、适宜骑马驰骋为主要特色,生活在天山以南的绿洲文化类型的少数民族服饰则以舒适、色彩艳丽为主要特色。

1.1.3色彩缤纷、图案丰富、工艺精湛。新疆民族服饰的色彩具有鲜艳、多彩、层次丰富的特点,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本身多样化的艺术性、不同的色彩理念。如维吾尔族在服饰色彩的运用中,喜欢用对比强烈、鲜明、多层次的颜色。除色彩绚丽之外,新疆民族服饰的图案也很丰富,通常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动物和花草是游牧民族服饰图案的主要形象,绿洲民族则以各种花卉、枝、叶图案等为纹样。新疆传统民族服饰的工艺不但种类多样,其水平之高也令人赞叹。如维吾尔族女性仅在绣制花帽时就有丝线平绣、十字花绣、钩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多种方法。

1.2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近年来新疆的民族服饰旅游产品已以其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的民族服饰资源仍然处于闲置的状态,民族服饰旅游产品还未实现多样化。在已开发的民族服饰旅游产品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民族服饰旅游产品种类单一,档次不高。如今在新疆的很多景区服饰旅游产品还仅限于租赁民族服饰和出售部分旅游纪念品。已开发的服饰旅游商品种类很少,且多包装简陋、做工粗糙,只能定位为中低档产品;二是不能做到“情”“景”相融。严格来讲,“少数民族区域景观应是风景和风情有机交融的地域空间综合体”[3],但新疆许多民族区域景观“情”“景”分离现象十分严重。游客虽然身处民族区域景观之中,却常常见到的是身着现代化服装的少数民族同胞,无法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氛围;三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大,很多游客对新疆民族服饰的丰富文化内涵大多知之甚少。

2.新疆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

新疆民族服饰旅游产品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开发者和当地居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以下就从实用、文化与经济三个方面来阐述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

2.1实用价值

服饰本身就具有遮身蔽体、防暑御寒、装饰美化的基本功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用品。对于游客来说,虽然目前追求其纪念和文化意义在其购买动机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少数民族服饰鲜明的实用性也是吸引其购买民族服饰旅游商品的因素之一。

2.2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少数民族服饰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首先,就内容而言,新疆民族服饰几乎反映了各民族在不同时代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状况,包括自然环境、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其次,许多文化现象可以欣赏但是不能够直接参与、体验。民族服饰则不然,它的绝大多数内容不仅可以观赏,而且可以直接体验,使人们对民族服饰文化理解更深。

2.3经济价值

随着文化旅游的日益兴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就新疆民族服饰而言,既可直接利用该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与其他民俗旅游资源相结合成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刺激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间接地实现其经济价值。

3.开发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对策

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和很大的开发潜力,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对其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做到使民族服饰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又实现经济效益,就必须对新疆民族服饰资源进行全面和深度的开发。

3.1进一步挖掘新疆民族服饰的旅游文化内涵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但对于多数缺乏专业知识的游客来说,仅通过走马观花式地观赏是无法领略到这些文化的。因此开发者应注意在不同的场景和情景中,采取适当的方式,适时向游客传输关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各方面的知识。向游客传播民族服饰文化可以采取工作人员讲解、文字说明、发行书籍、影视作品等多种方法。传输给游客的信息也应全面,不仅要包括服型、色彩、图案、纹饰等观赏性因素,还要包括民族历史、地域、风俗、宗教等文化因素及其制作工艺、穿着技巧,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民族服饰。

3.2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

新疆民族服饰资源是在少数民族具体的生活中发展而来的,这就决定了民族服饰可以观看、欣赏,但更需要参与、体验,因为可供欣赏的民族服饰景观往往只能给游客带来表层的、浅显的体验,而需要参与的民族服饰旅游内容则会使游客产生内在的、深刻的旅游体验。不同类型的游客对观赏和参与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开发新疆民族服饰资源时要采取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做到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如针对参观观赏型旅游者,可采取在景区建设民族服饰展览馆的方式,展示该地区的民族服饰及其制作工艺。此外还可采取民族服饰装扮、开展民族服饰表演等以观赏为主的开发方式;针对了解领略型和参与体验型旅游者则应采取以参与为主的方式,如游客可以在服务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参与民族服饰的制作,或身着民族服饰游览景区、体验少数民族生活等。

3.3开发商品型民族服饰旅游产品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极具纪念意义和艺术魅力,同时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游客旅游购物时的主要购物对象之一。当然并非所有的新疆民族服饰都适合开发为旅游商品,在开发时应选择那些便于携带,民族韵味浓厚的少数民族服饰,如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旅游商品在新疆旅游业中创收甚少,种类单一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的民族服饰旅游商品多数为粗制滥造之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因此在开发民族服饰旅游商品时应注意提高其质量,要将工艺精美、质料上乘的高档次产品投入到新疆旅游市场中。

3.4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虽然新疆民族服饰资源非常丰富,但毕竟只是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不能单独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并且民族服饰如果离开特定的民族氛围,其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很多时候民族服饰需要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整体的民俗旅游产品,从而展现其文化和艺术魅力。

3.4.1与民族饮食资源相结合:在民族饭店中如服务人员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为客人提供服务,或伴有身着民族盛装的演员表演的歌舞,能使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族文化。

3.4.2与节庆旅游资源相结合:

在新疆的众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盛大节日,如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在节日期间少数民族人民都会穿上传统的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以示庆祝。因此,节庆活动也是向游客展示民族服饰的大好时机,游客还可以穿上民族服饰一起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去,这样可以使游客获得更加深刻和美好的旅游体验。

除此之外,民族服饰还可以与交通、民居、礼仪等多种民俗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概而言之,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民族性,是一项旅游价值极高的资源,但目前多数人尚未认识到其价值所在。如能对新疆少数民族服饰资源进行有组织的、系统的开发,引导各族人民充分利用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势必会对推动新疆民俗旅游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唐雪琼.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6):50-53.

[3]曲玉镜.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J].民族艺术研究,2006:(3):51-55.

[4]王光新.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服饰艺术[J].服饰,2005.147:46-47.

[5]吴华,玉香.试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J].民族艺术研究,2007.(3):44-51.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篇10

几千年过去了,少数民族依然保持和传承丰厚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色彩文化风尚,或蕴含于生态景观和遗址文物情景,或浸透于生活礼仪行为规范,或承载于生动多样艺术形态。草原驰骋的蒙古民族刚毅强悍,传诵着《江格尔》的英雄史诗,祭拜着神圣的成吉思汗亡灵,拨动着深情委婉的马头琴,吟唱着悠长深邃的“长调”,律动着舒展豪迈的“驯马舞”、“鹰舞”、“祝福舞”。杂居各区域,聚居宁夏平原和山区回民族,夹缝中顽强生存,吃苦耐劳,恪守着伊斯兰教规,尊崇清真寺,聆听《古兰经》教义、教律、教史及宗教风俗故事,遵从传统衣食起居的禁忌与节庆婚俗,构建白、蓝、绿凝聚神韵的建筑艺术,引吭高亢婉转高腔山歌“花儿”。戈壁绿洲上异域文化的交汇养育了维吾尔族的奔放激跃,载歌载舞,维吾尔族血液之中渗透的诗、歌、乐、舞汇集的木卡姆传达着民族宗教礼仪和警示箴言,传诵着乡村俚语、民间故事,代言着民族欢乐忧伤,生命礼赞。

新疆广袤土地上生活栖息的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承载着民族生命延续的长歌。跨越时空浸染着民族命印记的山水风光和遗址建筑,传承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及传说故事筑起了民族认同的精神家园,也储备了丰厚民族文化资源。当今,挖掘这些封存着民族记忆的文化资源,并以多种途径开发经营,活化民族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创造民族文化资源经济价值。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发展状态不均衡。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绚丽多彩,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经营性开发的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偏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引导及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驱动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与经营文化资源的旅游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等起步发展,其中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演艺业、民族工艺美术业及会展业的发展初具规模。

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开发,初步形成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市场,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运作,少数民族地区以其民族生存的地域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推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但民族特色旅游服务相关配套程度较低,还没有形成特色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一些民族风情资源挖掘的旅游产品往往拘泥于形式而缺少民族文化精神与内涵,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特色发展需要“行、游、购、住、食、娱”六要素组合方面追寻民族文化价值,拓展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的丰厚民族文化资源,以音乐、舞蹈及工艺美术等艺术形态的开发,开启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其中融入民族生态要素,又用现代观念和技术进行了阐释的民族歌舞艺术,以全新的运作模式促动的民族文艺演出业的发展最受关注。云南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和广西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民族艺术资源开发商业运营的成功典范。该项目由于精良的制作及运营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入选了文化部命名的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此后,大型藏族歌舞乐《藏谜》、维吾尔族歌剧《木卡姆先驱》、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等蕴含区域民族性演出不仅赢得了社会效益,也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众多的蕴含浓郁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曲艺及影视作品,以节目或项目方式经营,因其优良的民族艺术品质的创新诠释也赢得市场的认可。《云南映象》和《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两类演艺产业发展模式的实践,示范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产业发展路径,但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业尚未形成产业发展的大氛围,民族艺术资源挖掘创作的作品从思维形态转换为视觉术作品走向市场历经筹备、创作、运作的过程演艺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创作主体及市场消费主体尚需政策引导规范培育与开发。

少数民族文明发展的地域环境与经济文化水平,塑造的民族习尚以工艺美术思维创作的物质形态,记载民族生活方式,传承民族风尚审美。民族历史嬗变引发的经济与文化技术的变更,而创造了民族时代风格烙印的民族工艺美术的工艺和内容。因此,民族工艺美术创作及工艺美术创作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绚丽的瑰宝。当今,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制作突破民族习俗的传承功用而拓展更宽的商业发展路径。例如,蒙古族的金银器具,主要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药勺、饮酒器具、头饰银簪、马具、鞍花、火链等,造型淳厚,图案装饰古雅,錾雕工艺精巧细致。藏族的唐卡,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绘制工艺复杂,颜料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随着少数民族生活的现代化,本民族对民族工艺美术品日用需求相对弱化,而区域旅游业发展带动本民族之外对浓郁民族风格工艺美术品使用、陈设或收藏需求的市场,而且海外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生产具有产业化发展的空间。

目前,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多为家族传承、家庭作坊或私营小企业的传统工艺的小规模加工生产,生产模式精工细作,可能会因产业化追求经济利益的工业流程生产,摧毁民族工艺美的价值品质,丢失了世代传承、创新发展的工艺流。因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业发展进程中需要保护创意和生产蕴涵的深刻民族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