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0:53

教学科学研究篇1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史;科学素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科学史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丰富内涵,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很大的教育价值。本文将以科学史作为基本,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一、在渗透科学史中,领略人文精神

以兴趣作为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历史长廊中寻找科学答

案,领略科学和人文精神。比如,在讲到《谁选择了他们》一课时,我以大自然的食物链和淘汰法则引起学生的兴趣:宏观的表象下面因为微小的联系而密不可分,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改变正是由于要适应生存环境和优胜劣汰。1858年达尔文和华莱士发表进化论演说,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生物界的认可,认为其违反了遗传学。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后人的研究中,结合孟德尔定律形成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解释了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重要性。用科学史让学生领略科学史实,能促使他们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激励人们发展自身的人文内涵,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在渗透科学史中,培养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科学教师应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如,在讲到《物质的变化》一课时,我先做了一些实验,比如在碘酒中加入淀粉会使溶液颜色变蓝;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逐渐变色,并且由无味变为焦糊味等既含有物理变化又含有化学变化的启发性实验,让大家在脑海常识和新知识的碰撞中引发

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在“大发现”的课后作业中,学生果然开动脑筋,通过学习和查资料解释了铁为什么会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为什么就会产生气泡、酒精为什么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等等科学问题,自主发现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在渗透科学史实中,应采取非单一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护个性,尊重学生的眼光,欣赏其独到新颖的呈现,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科学史渗透中,领略科研方法

小学生由于经验积累和知识层面的限制,不能进行独自的研究,然而为了培育未来的科学家,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接触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幼小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如,在《宇宙》一课中,我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展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只凭感官认知承认“天圆地方说”,这是人们认知不足的一大误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以实际行动探索太空,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让全世界一片哗然,为人们重新认识天地、认识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1998年,美国“月球勘测者”通过光谱仪探测氢原子发现月球上存在水等等。在本课的导入过程中,选取科学史上的关键发现和发明,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温科学家当时的想法,体验了科学家在做科学研究中的想法和方法,展现了科学史的特有魅力,在推进科学和人类发展的进步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史是一门融合历史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综合学科。由于科学史其内容的特点及它所具有丰富教育因素,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能发挥出独特的功能。科学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习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利.论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科学史教育的价值和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12).

教学科学研究篇2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根据学校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划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其中,国家“985”建设的高校、“211”建设的高校为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只培养本科生的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教学型大学。自从洪堡将科学研究引进大学以后,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与科研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两大主要职能,从两者关系来看,教学是基础和核心,科研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两者关系处理不好也有矛盾。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国内高校都在争创一流大学的今天,探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有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教学与科研关系现状

有人在评析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时指出:“从重点大学的科研实际来看,科研几乎从来不为人才培养服务,倒是一直在与教学抢时间,抢精力,以致于教学在科研的挤压下,在学校中没有地位”。这样的批评虽然有过激之嫌,但应该说还是客观地提示了我国高校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众多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科研作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衡关系,大多数教学研究大学过于重视科研,而对处于学校中心地位的教学工作关注不够。

1.重科研轻教学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科研成果越来越成为社会评价大学的重要标准,科研工作成为高校的地位和实力象征。相对于教学成果,出科研成果周期较短,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于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把大量的资金投向科研,从而削弱了对教学的投入。在这一背景下,教学研究型大学大多数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撰写论文,申报科研项目,“重科研、轻教学”成为很多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工作现状,而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2.考核不公平

大多数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及对教师能力评价方面,主要看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科研项目经费和获得多少科研成果,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没有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方法,一般不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以致于老师普遍认为科研是“硬指标”,教学是“软任务”,使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冲击,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3.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由于科研资源和科研水平与研究型大学之间存在着差距,大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科研上投入多、产出少。科研成果的质量也难于研究型大学相比,有些教师由于急功近利的追求科研成果,导致“学术腐败”产生。

二、正确认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功能各异,教学与科研必须同步进行。但是在教学研究型大学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将两者对立起来的现象。因此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解决思想上的误区,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搞好学科建设和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教学是基础

一方面,通过教学教师自己对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并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会对一些自己末曾思考过的问题进行更多、更细致的思考,从而促进自己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为老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科技互动的过程,教师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者学科前沿性知识,向学生讲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学生则发挥主体作用,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无、无约束的思维视野,促使教师在新的研究领域驰骋,通过教学相长,师生都可以从中获取科研灵感,从而更进一步搞好科学研究。

2.科研是保证

科研对教师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进程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在同一进程中也促进学生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科研可以促进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积累和沉淀可以提升其学术水平,并提高教学层次,满足学生进一步的求知需求。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将科学研究方法及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只有通过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才能将科研工作中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加以提升和系统化,补充到课程和教材中,可以促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学提供活力。

三、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

教学与科研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两大职能,教学为科研奠定基础,科研为教学提供保证,而科研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后盾与动力,其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标。教学研究型大学要鼓励教师一手搞教学、一手抓科研,将教学和科研有相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1.正确认识、更新理论、坚持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

学校领导、教师应树立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前,社会对高校的评价方式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机制越来越完善,但不可否认,科研成果仍处于中心地位,甚至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沉淀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举措都可能会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还应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二者对学校的发展是同等重要,让教学与科研享受同等待遇,从而促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两者协调发展。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同时在教学工作外,教师还应承担起科学研究任务,坚持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发展,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形成一个适当的比例,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双丰收。

2.科学定位,开展特色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自身办学资源的相对不足,我国大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实力比较薄弱,要在短时期内赶上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水平是很不现实的,所以不能将有限的办学资源大量用于科研投入,尤其要遵循科学办学规律,不能搞科研“”。要积极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实际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重课程教学的水平提高与所讲授课程相关联的科研项目研究,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地缘或行业优势开展特色研究。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根本上打破教学与科研分立和失衡的传统办学理念,坚持教学与科研统一性原则,以教学改革带动科研立项,以深化课程教学引导教师的科研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建立起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机制

学校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并全面实施一系列科学、规范、有效的教学和科研管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双向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教学与科研的热情。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与科研失衡的问题,就必须要建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机制,通过各项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对教学与科研的评价给予同等的重视,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在科研管理上,要加强对研究成果的“质检”,把考核的重点从对成果数量的统计转移到对质量的鉴定上。在教学管理上,要正确制定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指标体系,提高教学考核的科学性、可行性,适当提高教学业绩在教师考核、职称晋升中的权重。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正确的政策导向,引导教师端正教学科研态度,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教学价值导向失衡的问题。

四、结语

重视教学的大学是好大学,重视科研的大学是好大学,既重视科研又重视教学的大学才是优秀的大学。教学与科研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学是立校的根本,科研是强校的保证。只有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根据自己的定位和校情制订合理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机制,在管理上以人为本,才能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丙奇.高职的真正“短板”不是科研是教研[n].中国青年报,2009-12-14.

[2]程良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7-38.

教学科学研究篇3

关键词:法学本科;案例教学;阶梯式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我国当前的法学本科教育领域运用甚广。但是,由于我国并未出台统一规范,实践中不少法学教育工作者对案例教学存在着较为片面的认知,例如认为其仅服务于实践技能培养,或者将其等同于举例教学等。笔者认为,准确界定案例教学基本内涵,首要前提在于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我国法学本科教学现状,构建合理的案例教学模式。

1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厘清

法学教育应朝何处去,尤其是法学本科教学的目标为何,向来备受争议。在欧洲中世纪历史上,法学教育曾经完全脱离当地法律而存在。在意大利波伦亚法学院,教授们讲授的罗马法被认为是无国界的、永恒的。此时的法学教育不以讲授职业技能为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通过界定法律基本概念和规则来研究各地法律,传播文化理念。而在英美法国家的历史上,无论是在奉行学徒式教育的时期,还是在大学开设法学专业的早期,法学教育皆被认为是提供职业技能训练。即便后来哈佛大学法学院创设案例教学之后,究竟法学教学工作应以学习经典案例中所包含的原理和原则为主,还是以训练学生适应现实法律工作为主,也曾引发讨论。相似的争议也出现在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学教育刚刚复苏之时,法学本科学历并非从事法律行业的必备条件。不少政法干部并不具备法学教育背景,而是通过法律培训项目等获取工作所需的法律知识。这导致多年来,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工作一直以系统讲授法学基础知识为要义,并未将其等同于法律职业培训。此种教学路径暴露了一定的弊端。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的迫切要求、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弱、高端人才欠缺等问题频频出现。近年来,我国开始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引入了法律诊所课程,还开设了模拟法庭等课程。尽管如此,在整体教学模式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学术研究和职业培训两种目标的冲突,仍是目前法学本科教育中的难点之一。我国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曾于2011年联合提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8年又对上述计划予以完善,将改革重点放在“厚德育、强专业、重实践、深协同、强德行、拓渠道、促开放、立标准”等方面。而法学本科教育是法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也应符合上述培养计划的基本要义。仅强调学术研究或者仅强调职业培训,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或者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将多重目标兼而有之,才能满足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人才需要。应注意,学术研究与职业培养等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并非不可调和。只有筑牢法学专业知识基础,并形成对固有认知的思辨习惯,才可能为下一步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而从事法律职业,除了能懂法、会用法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对现有法律制度的解构和建构能力,如此才能形成强大的职业发展潜力。

2当前法学本科案例教学的偏误剖析

案例教学作为法学本科教学方法之一,也理应主动契合上述多重的培养目标。亦即,案例教学既要服务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要实现基础知识的学习,甚至作为学生从事相关主题研究的载体。当前在我国,案例教学虽然在法学本科教学领域运用甚广,但仍存在不符合上述培养目标的两种典型倾向,具体而言:2.1将案例教学局限于实践教学。目前,在大多数研究案例教学的论文中,这种教学方法被作为推进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例如,有学者认为,通过案例进行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取实践经验最直接、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方式”。亦有学者认为,案例教学是适应我国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背景下产生的,属于法学实践教学的具体环节。诚然,案例教学通过改编或者直接引用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接触法律实务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仅将案例教学等同于实践教学,则极大地限缩了此种教学方法的功能。美国是较早提出在法学领域适用案例教学的国家之一。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代尔教授在反思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个案教学法。此种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融合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并提倡彼此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一种模式。教师提前将相关的案例材料分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材料。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通过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从而引导学生寻找到案例中蕴含的法律原理和规则。该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找法”,其指向的实为案例背后的法律知识,是一种法律思维训练方法,而并非训练学生从事法律职业。因此从本质上属于理论教学方法,而非实践教学方法。因此,将案例教学方法直接等同于实践教学,并不符合其最本源的目的。案例是教学的手段,但并不是目的。诚然,案例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到实务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但除此之外,案例教学还有助于向学生更生动地展现抽象概念原则的具体内涵,甚至引导学生去发掘特定法律规定的可能争议和现实障碍,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另外,将案例教学仅限于实践教学,似乎还暗含着一种要求,即所有案例都应当源于现实、都是真实发生的。然而,从我国当前的法学本科教学实践看,由于真实案卷材料的匮乏,全部采用真实案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改编案例或者虚拟案例的做法也并不少见,但这并不影响预期教学效果。2.2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关于案例教学还存在另一种理解误区,即将其等同于举例教学。所谓举例教学,是指教师在解释某个法学概念或者讲解某项法律原则时,引入具体的事例,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依据。大多数法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曾经适用过举例教学。举例教学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讲解特定知识点时,引用了某具体案件中的特定情形。例如,教师为了讲授审判公开原则,举出了李某某等五人案。该案件不仅包含了审判时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被告人,而且还涉及这种与个人隐私密切相关的内容,依法属于不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通过这一案例的引入,学生们可以更准确、更直观地了解我国当前不公开审理的几种特殊情形。二是在讲解特定知识点时,借用具体的事件或者事物予以说明。例如,教师用一本书向学生解释物证与书证的区别。如果是以书本中所记载的文字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那么这本书属于书证;但如果是以书的重量或者材质来证明案件事实,那么这本书属于物证。由此可见,前一种举例教学因使用了具体的案例,因而可以被纳入案例教学的范畴。尽管如此,此种举例教学也仅属于“低阶”的案例教学方式。相对于课本知识的传递,案例的作用是次要的。学生对于特定知识点的理解以文字的抽象描述为主,案例仅起辅助学习的作用。易言之,抽掉了案例,并不会决定性地阻碍学生学习该知识点。而后一种举例教学显然背离了案例教学的根本要义。必须承认的是,此种举例教学方法对理解特定知识点是非常有效的,属于一种值得继续提倡的教学方法。不过与第一种举例教学一样,此种方法亦从属于理论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具备主导地位与独立空间。而且,这种教学方法所举的“例子”仅限于具体的事例或者事物,不是真实的案件,甚至也不包括改编过的案例。因此将其归入案例教学更显得勉强。综上所述,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确实存在一定重合之处。但是如果仅将案例教学等同于或者局限于举例教学,那么对案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案例教学服务于学术研究,但学术研究不限于基本理论知识的获取,还应当包含对当前法律制度的思索与建构。而举例教学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无法实现进一步的研究目的。案例教学还立足于职业培训,既能促进学生感知法律实务,又能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但举例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存在太大关联,更毋论法律职业的培训作用了。

3“阶梯式”法学本科案例教学的具体构建

基于上述对法学本科教育目的的讨论以及对案例教学认识偏误的批判,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法学本科案例教学应当朝向“多元导向、逐级递进”的方向发展。“多元导向”,要求案例教学应符合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既要服务于基础法理的教授,又要服务于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培养基础扎实、具有思辨精神且满足法律事务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为根本目标。而多重目的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应局限于某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不应成为理论教学的简单点缀。“逐级递进”要求案例教学应当贯穿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始终,并根据各学年实际教学安排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规律,以多样化的渠道和手段进行逐步推进、步步深入,使学生逐渐掌握理解法律、运用法律、解构法律的能力。笔者将满足上述要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阶梯式”法学本科案例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可以区分为“以案知法”“以案用法”和“以案构法”三个方面。3.1“以案知法”阶段。这是法学本科案例教学的初级阶段,主要适用于刚刚接触法律知识学习的低年级学生。在笔者供职的法学院,法学本科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这些专业课程将为学生打开通过法律世界的大门,教师除了传授本专业法律知识以外,还应当培养学生主动独立学习、自主检索获取各类知识的能力。与此相适应,案例教学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予以实现:一是作为解析课堂专业法律知识的依据。该方式类似于前文提及的举例教学。教师可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当地穿插真实的或者改编过的案例,便于学生更准确、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法律概念以及立法规定。二是作为学生自主获取法律专业知识的手段。在学习上述基础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条件的法学院还可以相应地开设专门的学科案例课程,例如民法案例分析课、刑法案例分析课等,以案例为主体,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寻找相应的法律知识点,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案例。与此同时,学生也应逐渐学会主动接触现实中的相关案件,检索适当法律知识,并将现实案件与书本知识进行链接。3.2“以案用法”阶段。这是法学本科案例教学的中级阶段,主要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法律知识但尚未深入接触过司法实践的学生。在笔者供职的法学院,法学本科二、三年级是学习专业法律知识最密集的阶段。在这两个学年,学生主要学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商法等专业必修课程。在大三寒假期间,学院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到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进行专业实习。三大程序法课程的开设以及专业实习的开展,要求学生开始思索法律的实践价值。并且,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积累,此时提升学生的法律操作能力,特别是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司法实务的能力,也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案例教学的核心方向应当从了解法律、寻找法律转向应用法律。零敲碎打式的举例教学以及附属于基础知识学习的案例教学,虽然仍有一定的适用空间,但已经不再成为该阶段案例教学的主体了。此时,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模拟法庭课程等方式予以落实。笔者供职的法学院一般于大三下学期开设模拟法庭课程。课程通常是由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教师或者外聘导师承担,在他们的指导下,学生要完成模拟法庭的演练。此类课程为案例教学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案例是课程讲授的线索甚至主体部分。学生通过将法律知识运用于案例的解决,从而提升实务操作能力。不过,目前此类课程的主要问题在于集中于庭审阶段的模拟训练,但缺乏对审前程序的关注;模拟庭审的表演性太强,不少学生倾向于照本宣科,难以实质性地提升控辩技巧。对此,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模拟法庭教学工作,一方面应当从注重庭审阶段的模拟转向覆盖诉讼全流程的培训,将“模拟法庭”修正为“模拟诉讼”;另一方面应当从注重教学形式的呈现转向学生实质能力的提升,摒弃对庭审演练的固执坚持,既要考查学生参与模拟的积极性,更要考查学生应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3“以案构法”阶段。这是法学本科案例教学的高级阶段,针对的是已经基本上完成法律基础知识学习,马上要踏入法律职场或者继续进行学术深造的高年级学生。在笔者供职的法学院,对于法学本科四年级学生而言,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结束。这一学年主要是从事毕业论文写作以及进行就业或者考研准备。毕业论文的写作既是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总结,也是考查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我国法学毕业论文主要以学术论文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并且,为了应对学校的抽检制度,学生们将更多精力放在论文的规范性问题,忽略了创新性方面。而将案例教学引入毕业论文写作,既提升毕业论文形式的多样化,又有助于保障论文的创新性。案例可以作为论文问题的引入,以小见大,通过解读和发现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或者通过将法律规定运用于具体的案例,了解我国当前具体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并提出适当的建构方案。除此之外,案例还可以成为法律分析的样本,对案例样本进行统计或者分析之后的数据和信息将成为充实论文的重要论据。目前在我国,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网查阅下载都极为便利,分类检索也较为科学,这为学生通过案例进行论文写作提供了充足的原始材料。

注释

[1]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2).

[2]周汉华.法律教育的双重性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J].比较法研究,2000,(4).

[3]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2).赵天红.案例研讨课的困境及未来走向[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7,(4).

[4]班小辉.论法学案例教学方式的二元化及其互补发展[J].法学教育研究,2018,(3).

[5]冉杰.苏格拉底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07,(6).

[6]郭明龙.案例教学:回归/走向法教义学[J].天津滨海法学,2017,(1).

[7]张家军.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教学科学研究篇4

关键词范式;跨学科研究;核心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11-03

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CoreResearchparadigmofeducationaltechnology//tianShenghu

abstract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isofgreatimportanceto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altechnology,trytodiscusstheinterdisciplinarystudyisthecoreresearchparadigmofeducationaltechnologybasedonthedefinitionofrelatedconceptsandstandardsofthedivision.inordertoattracttheattentionofresearchersinthefields,toexcavatenewacademicgrowthpointofeducationaltechnology.

Keywordsparadigm;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coreresearchparadigm

1概念界定

范式与研究范式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在其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1962)(以下简称《结构》)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范式概念及其理论,经过激烈争论后被广大研究者所认同。“范式和科学共同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1]库恩本人也指出:“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他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2]

然而,科学共同体是“人”的组合,是由一系列共同因素凝聚在一起的一个研究者群体,而范式是凝聚这个群体的一系列共同要素——它突出地体现在科学共同体对事物共同的认识观,科学共同体所从事的“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范例,以及科学共同体开展研究活动时所遵从的各种规范等。而研究范式与研究过程和研究活动高度相关,“任何一类研究都需要综合运用思维工具、技术工具和符号工具,都要有一套从发现问题到检验结论正确性所必需的顺序和规范……这些工具、程序、规范的特定结构性组合,可称为研究范式”[3]。

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一项回答、解决或提出某个问题的过程,该问题涉及面和复杂度都超过了某个单一学科或行业所能处理的范围,跨学科研究借鉴各学科的视角,并通过构筑一个更加综合的视角来整合各学科视角下的见解。”[4]可以将跨学科研究定义为:突破学科疆域,以问题解决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协商合作以及个人探索等方式,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机融为一体,采用一切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法、技术、手段和策略来解决现实难题,进而形成灵活且融合的研究方法体系的研究策略[5]。为了突出跨学科研究的整合宗旨与意愿,也可将其称作“跨学科整合研究”。而跨学科研究范式则是研究者群体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活动时所遵守的从发现问题到检验结论正确性所必需的工具、顺序和规范等的结构性组合。

2划分标准

范式界定标准范式之所以成为范式,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库恩在《结构》一书中指出:“……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6]由此可知,范式之所以成为范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共同信念的研究者群体;二是已经取得的显著成就,并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范例和规则;三是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

相应的,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也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规定:一是遵守它的研究者共同体,即研究者群体对某种“研究范式”具有基本认同,这种认同不一定是口头或书面等方式的表明,也可以体现在研究者的著作和文章之中;二是研究的典范与规则,即研究者们在研究实践中普遍遵循的能够反映科学实践本身的逻辑操作;三是在该“研究范式”下已经取得的重大成就。

范式分类标准某一学科的研究范式可以区分为非主流研究范式、主流研究范式、核心研究范式和支配性研究范式四类。

主流研究范式是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研究范式,其“主流”的意义体现在“数量”上。而核心研究范式是指对某一学科的研究起重要影响的研究范式,其“核心”的意义体现在“价值或影响”上。核心研究范式不一定是主流研究范式,主流研究范式也不必然是核心研究范式,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判定某一研究范式是不是主流研究范式,可以通过内容统计分析的方法看有多少数量的研究可以归入该研究范式,考察该研究范式指导下的研究在数量上所占的优势;判定某一研究范式是不是核心研究范式,只能通过历史回顾和思辨的方法(包括对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和访谈),考察该研究范式指导下的研究在本学科内影响力上所占的优势。

如果某一研究范式既是主流研究范式也是核心研究范式,也就是说该研究范式既在数量上占优势也具有重大影响力,那么,该研究范式必然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处于支配性的地位,可以称其为支配性研究范式。其他不常用且对学科发展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范式,则可称为非主流研究范式。

3跨学科研究——教育技术核心研究范式

首先,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本身就决定了大量的教育技术研究活动必须遵守跨学科研究范式。研究者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跨学科研究范式,应该说大部分教育技术研究者都在这个共同体之列。但是,跨学科研究范式不像有些研究范式(如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那样明显,跨学科研究范式的超意识性[7]比较突出。

其次,纵观教育技术发展史,跨学科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为教育技术研究开拓了研究方向和进路,提供了研究规则和典范。最为典型的就是20世纪50年代以学习研究为己任的职业心理学家跨入教育技术领域,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野开辟了全新的教育技术研究之路,并逐渐形成教育技术研究的新流派——学习学派。另一个典型就是传播学对教育技术研究的作用,使得教育技术研究从关注媒体的研究转向关注过程的研究,帮助人们把研究的视野从静态的物质手段方面转向了动态的教学过程方面,从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十分关注教学信息从发送者经由各种媒体通道传递到接受者的整个传播过程[8]。

CSCL(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也是一个典型范例。由于CSCL的理论基础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指向,以及其对研究对象过程性的关注,相当一部分CSCL研究者扎根于语言、文化和其他社会情境理解的一些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和传播科学等进行研究,使得CSCL成为教育技术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9]。

系统科学理论则指导教育技术学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考察教育过程和现象,把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看成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从而促使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思想——教学系统设计的形成。

由此可见,在教育技术领域跨学科研究不仅具有广大的学术共同体基础,也具有大量的典型范例和规则,并且这些典型范例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是教育技术当之无愧的核心研究范式。

4教育技术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当前,科学研究处于一个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状态,这种科学研究的大环境促成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成熟,对教育技术这样一个即交叉又综合、研究对象复杂的学科而言,跨学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体现在教育技术自身发展和教育技术价值体现两个方面。

第一,跨学科研究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技术是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传播理论、系统理论和媒体技术等诸多学科或理论的结合部上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研究技术如何有效提高人类学习绩效为目的。它从刚诞生只研究促进教学的物质手段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内涵丰富的学科,从他学科中吸收了大量的理论、原理和方法,这些理论、原理和方法的持续渗透为教育技术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系统设计和CSCL就是最好的例证。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学科中新产生的理论、原理和方法等新鲜血液的灌输。总之,不应当把跨学科研究简单地视为学科体系张力外的衍生物,而应当是开拓知识领域和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10],是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二,跨学科研究是教育技术应用推广和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教育技术的应用推广主要依赖于行政政策和制度来推进,而这种“压力”式的推进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根本原因不是广大用户天生具有抵触心理,而是没有提供给他们能够接受的各自学科中有效而独特的教育技术应用方式,而这种现状的产生源自于跨学科研究的缺失。如果通过跨学科研究的途径实现各学科内容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他学科师生不再需要通过“二次加工”就能便捷地使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育技术的应用推广难题将迎刃而解。与此同时,教育技术在他学科中普遍而有效的使用也将充分体现教育技术的实践价值,并达到有效提高学习绩效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研究[R].上海:首届教育技术学博士论坛,2005.

[2]库恩.必要的张力[m].范岱年,纪树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8.

[3]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54.

[4]KleinJt,newellwH.advancing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m]//newellwH.interdisciplinarity:essaysfromtheliterature.newYork: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Board,1998:3-22.

[5]任翔,田生湖,赵学敏.对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思考:兼论教育技术学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必要性[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1):47-49.

[6]Kuhnt.theStructureofScienceRevolution[m].2nded.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0:10.

[7]任翔,田生湖.范式、研究范式与方法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10-13.

[8]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04.

教学科学研究篇5

关键词:本科教学文化;选择与创建;大学精神;研究型大学

大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本质就是对人的培养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通过人的活动完成的。大学文化凝聚在大学深厚的优良传统之中,是在长期育人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本科教学文化蕴含其中。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活动载体,其文化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选择与创建。

一、大学本科教学的物质性文化

大学是学生学习、教授授课和师生科研之地,必须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条件。本科教学设施需尽量齐全,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及宿舍等,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让全校师生安心学术研究,从而为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提供物质保障条件。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保障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足的本科教学场地。在我国大学,学生上课多以大教室为主,一般能容纳60人以上,这给定位于追求卓越、培养精英人才的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上大班课的教室不得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知识灌输倾向较为严重,师生课上研讨不足,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世界顶尖大学虽然也有几百上千人的大课堂,但是各个大学普遍规模较小,生师比较低,十分注重小班教学,采取研讨式教学方式,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二是购置高水平的本科教学仪器,并提高利用率。世界顶尖大学无不拥有自己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而国内大学实验设备陈旧、更新不快或是利用效率不高等现存问题较为严重,亟待改善。三是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图书馆是大学师生学习、科研的重要物质保障条件,学校图书馆学习氛围是否浓厚、图书资源利用率情况往往是反映一所大学学术氛围浓厚与否的关键性指标。满足大学本科教学需求的物质保障条件还有很多,如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校园建筑、校园景观及校徽等,在这里不再逐一阐述。

二、大学本科教学的制度性文化

目前,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本科教学制度,但其科学性有待改善。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的本科教学制度建设还有较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制度文化未能符合真正的大学精神要求。因此,根据大学精神的要求,从多方面进行本科教学制度创新成为研究型大学科学性的本科教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是创建吸引世界一流教授的制度。大学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主体与核心,是大学文化理想的现实承载者与传播者[2]。在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位学术大师的到来,就有可能带动一个学科的发展,甚至使之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因此,世界名校都全力以赴,以教授教学科研的自由、高额的薪金制度及科学的晋升制度等制度吸引全球顶尖师资,这无疑能够极大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从而吸引世界一流生源,促进整个大学本科教学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教授教学、科研的自由是大学制度文化的根本,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寻求真理的共同体”,这一思想是对大学精神本质的高度概括。在大学中,我们不但要推进教授教学、科研的自由,还要推进教授治校制度,让教授们决定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事务,决定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是彻底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学术的共同体;卓越学术大师的存在、高深知识的传授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教授对卓越学术的追求和其卓越的学术能力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大学需要大师为本科生上课——传道、授业、解惑。在我国,大学内存在着大师上课的障碍性因素,比如常规化的本科教学要求。教授多为学术能力和地位突出的人,但教学能力并不一定强;大学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是将他们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思维方式及个人学术经验等传递给大学中优秀的青年学子,而不是简单的“在课堂上课”。为此,大学必须创新制度,赋予学术大师为本科生开设课程、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自由。在与年轻学子的交流中,学术大师也会由于不断的思维碰撞而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同时,大师们也应当不断追求良好的教学功力,不断完善个人教学技巧,这有利于大师们的学术成就、思维方式及学术经验等更好地传递给青年学子,实现知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是实现本科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历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不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但对于彻底实现教学方式改革这一问题,总是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敷衍塞责,未能实现教学方法的实质性变革,比如:“学生规模太大,无法开展小班教学”,“师资水平有限,无法进行小班化教学”等。其实,解决的办法总是会有的,比如对于“学生规模太大”这一问题,从大学方面来讲就应该缩减招生规模,分流学生到普通本科院校,从政府方面来讲,就应该加强对缩减招生规模后的精英型大学的经费等办学条件的支持力度;至于“师资水平”问题,大学就应该彻底落实竞争机制,通过外引(全球引进)内培(内部培训)、优胜劣汰等制度激活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从而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我国,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克服三点困难:一是转变教与学的思维习惯。在中国,由于长期性受到中小学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也大多采用此种模式,反之,采用研讨式的小班授课,师生都很不习惯。二是研究型大学必须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学生个体享受到的学习资源急剧减少,削弱了研究型大学开展精英教育的能力;为了应付庞大的学生群体,大学不得不开设大课,致使精英式教育的小班化教学无法开展。三是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科学评价并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师教学水平。首先,研究型大学要区分两种类型的教师,即学术大师和教学能手;其次,要认清两种类型教师各自的工作重心。学术大师的教学应侧重于引领大学学术的发展及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适当改进教学技能即可;教学能手则需将个人工作重心放在系统知识的传授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上,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研究性教学水平。

四是进行本科专业和课程建设。首先,专业建设与否,应该大胆取舍。研究型大学不应该一味追求大而全的办学模式,在专业建设上应该有所取舍,凸显自身优势学科的发展,进而带动相关学科群及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美国的两所世界顶尖名校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榜样。同处麻省的哈佛大学因为紧邻世界上最好的工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而选择不办工科;麻省理工学院为追求学术上的卓越,而舍弃了商科、医科等应用性学科。其次,要建设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需求。华东某高校曾邀请外国专家进行院校评估,外国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该大学学生世界一流,但是无法提供足够的、世界一流的课程。由此可见,多样化、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四川大学发展战略定位于地处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承诺给予本科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熏陶,倡导全人、精英教育理念。以此为指导,学校十分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包括学术研究型课程、创新探索型课程及实践应用型课程三大类课程体系,这既符合学生的需要,亦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课程质量都能够达到国内甚至是世界一流水平,却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和改革推进。

五是在本科教学中开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品质的示范和教育。学生在课堂上会得到教授们的言传身教,同时教授、学生是社会中的人,这就使得教授与学生、大学与社会四者之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教授的学术观念、个人品质及学术道德操守等会直接影响学生,进而会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教师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学者型、教学型和策略-结果型教师发展阶段,其发展过程反映了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由关注自身专业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基本走向[3]。我们的大学教授在本科教学中,教授的教育必须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引导,进而发展成全身心的投入对学生的全人教育,这种投入表现为对学生培养的“大爱精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自发探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第二,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奉献精神;第三,引导学生诚实做人,不但具备卓越的学术道德,同样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性;第四,全身心投入到人的培养上,全身心投入到本科教学中,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关心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

六是高度重视对本科学生评价标准和方式的科学性。在我国,评价学生的指标讲起来是德、智、体、美、劳、群,做起来却是只问分数而很少考虑其他[4]。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来开展,其弊端是评价标准偏颇、不科学,容易对人的评价造成一刀切的不良后果,无法选拔、培养真正优秀的学生,同时也抑制了学生自由发展的倾向,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因此,研究型大学针对本科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必须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评价内容上来看,对本科学生的评价可以分为考生入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与水平的评价等。首先,是对本科学生的入学评价,即本科学生学习水平及能力的初次评价。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大学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以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和个性特点,从而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效果、学习能力与发展潜质给予真实的评鉴。其次,对入学后学生学习效果与水平的评价,研究型大学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由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专家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及发展潜质做出最为确切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或是攻克难关,走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当然评价结果不是僵死的结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用作帮助学生更好发展的辅手段而已。

七是建设国际化的本科教学文化。大学历来是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人文、科技交流的关键领域。大学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国家对各自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融合;大学的专家、学者通过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开展跨文化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观点[5]。作为研究型大学,必须在本科教学中不断提升国际化因素。提升大学的国际化程度,主要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科教学师资的国际化建设;第二,来华留学本科学生的招录;第三,本科学术知识、学术思维及教学方式的国际化;第四,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国际化等。

三、大学本科教学的精神性文化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大学的根本性文化,即是大学本质的体现,同时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剑桥大学的拉丁文校训是: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剑桥大学还有一个拉丁文校训,引用的是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由上述名校的校训可以看出,真正的大学精神突出表现在育人为本以及学人自觉的学术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大学本科教学精神的核心也是以育人为第一要务,以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为大学本科教学的使命。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精神恰恰是追求学术、具备批判精神的人才的核心特质。在耶鲁大学的课堂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教授在课堂上讲到:中世纪的时候曾经产生过这么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因为宗教的原因、政治的原因,没有流行开来,很快就被禁止。正史没有详细的记载。这种理论是这样的……”下次考试时他就考了这个理论,于是学生按照老师讲的内容很自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试卷批下来之后,零分,零分,全是零分。学生大惑不解,纷纷质问老师“怎么会是零分呢?”教授反问“为什么不能是零分呢?”“我讲的就是正确的吗?”学生大惑不解:“我们不听老师的还听谁的?”这位教授分析说:我跟你们讲,这种理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流行开来,而且正史没有记载。为什么我知道的这么清楚,你们不打个问号吗?如果有疑问你们就应该查资料,或者找其他的教授去印证。你们为什么不求证啊?你们之所以受我的误导,说明你们对这个问题缺乏研究、判断[6]。管中窥豹,从这件课堂事件可以看出思辨的教育在耶鲁大学贯彻之深入。除此之外,大学本科教学还必须体现永恒的道德精神。大学是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与理性的凝聚之所,不仅以自身纯洁的德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更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改造社会、重塑德性的潮流中,领导着社会德性的发展方向,本科教学是大学永恒道德精神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第三,敏锐的时代精神也应该是大学本科教学的精神之一。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到现代大学的发展这一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大学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并代表着最进步的时代精神,驱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并能够预见、感应到社会潮流的前奏,而成为推动社会潮流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徐跃,蒋婷轶. 和而不同——大学文化培育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0).

[2] 王霞娟. 学者精神:大学文化的精髓[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11).

[3] 王玉衡. 美国大学文化发展新趋向——教师发展从关注自身专业到关注学生学习[J]. 外国教育研究. 2008(9).

教学科学研究篇6

我国舆论学研究领域有很多关于舆论学的著作和论文,关于舆论的概念也各有不同,但又有共性,在教材的选取上,教师可以选取一本适合自己教学的教材,但同时,在备课过程中,又不能局限于一本单一的教材,而是尽量来充实备课内容。关于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展示给学生看,舆论学的很多概念,虽各有不同,但是都谈不上所谓的对的观点和错的观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定义的侧重点不同。给学生多角度地展示一个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个理论,不迷信于固定的某一个理论。比如,关于舆论的定义有这样几种:

1.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刘建明)

2.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喻国明)

3.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孟小平)这三个定义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存在差异,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定义者观察舆论的角度不一样:刘建明强调的是舆论对于社会的知觉;喻国明和孟小平强调的是舆论是对于某一具体对象而发出的意见。另一个方面,舆论是一个复杂性的事物,对它的定义不可能做到简单、明确。我们要做到对舆论概念的把握,就是从一个关于舆论的说法里可以清晰地知道,缺少了什么成分就不构成舆论,有了什么成分就构成了舆论现象。多借鉴几个定义,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舆论。

二、关注时事,案例更新

有些学科的例子可以几年不变,但是对于新闻传播学科而言,如果局限于某一年的某一个例子是行不通的。我们周围不断有新闻产生,相对于这些也有各种不同的舆论产生,不断研究新发生的舆论事件并善于总结运用到教学中来,是舆论学老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比如今年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自然灾害有甘肃定西发生6.6级地震;社会安全事件有厦门公交车着火案;交通事件有韩亚航空美国失事案;安全生产事件有吉林禽业公司爆炸起火案……这些事件都引起了社会的极大震撼和讨论,都可以作为课堂案例。舆论学的案例不仅仅是年年更新,甚至可以每次课都做到更新,教师应该积极关注社会相关事件,并且将其应用到课堂中,从而让学生也能体会到舆论学这门学科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是鲜活的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

三、走出课堂,开展舆论调查研究

舆论学是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另外,还要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积极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产生的舆论波动开展舆论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增强判断舆论趋势的能力。在舆论学的教学中,笔者会在理论教学中插入应用部分的相关知识,比如舆论测量、问卷调查、舆论调查报告的制作等相关内容,然后会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舆论调查任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去实践,最后交上舆论调查报告。小组分工合作,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制作问卷进行真实的街头调查,能让学生对新闻工作者有切实的体会,同时,在采访和视频拍摄过程中,学生的其他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尝试。

四、生动教学,课堂情境演绎

教学科学研究篇7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族志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16-03

一、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是多元并存而非不存在的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致上可分为两类: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对于教育学科来说,可以发现各研究论著中所列研究方法大同小异。其中,明确宣告的“教育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等,大抵统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用于考察事实、揭示规律,而结合中国现有教育学的实际内容而论,其中主要是有关教育价值取向的辩护性的论述。于是当我们在争论教育学学科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的时候,西方学者已经开始重视教育研究方法的问题。例如克拉克(B.R.Clark)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教育,他认为,“各门社会科学及其主要的专业所展开的广泛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教育的基本工具,不管这个学科是历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都给我们提供了考察世界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教育部门。”①学科发展史业已证明:一个学科从兴起到确立其独立地位以及其后的发展史,集中表征为“一部形成各种理论流派与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并存”的历史,而不是一部“各种学派消亡与研究方法从多元归于一元”的历史。②在教育学科方法研究中,用惯了某套研究体系就将其他方法拒之门外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有学者将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比喻成表演的舞台,因为专注于一种研究方法,无异于在同一舞台上跳舞,足够的时间也许会让舞跳得更好,但同时也失去了在其它更大更好的舞台上跳舞的机会。

运用多元学科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教育领域,可以帮助教育学科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成熟的学术规范和研究传统,并最终形成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教育学科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多学科研究方法。③从多元学科的角度研究教育学科,其实质是利用其它学科的观点、方法、原理来思考和分析教育问题,从中探索规律,而不是将其它学科的概念、方法、原理生搬到教育学领域中。因为某种特殊、专门学科的理论是无法准确、科学地解释其它学科领域的特殊现象的,从特殊到特殊,显然违反了应有的逻辑。教育多元学科研究的意义在于拓展和更新教育者的研究视野、观点和方法,并力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寻求各种观点的共同合理之处,获得更具严密科学意义的原理、规律、概念,等等。

二、教育学科研究方法需要正视实践研究

中国教育学吃亏之处在于不正视它实际运用的研究,这是由于其中隐藏着未被察觉的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根子。教育学如果不以教育的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不分析教育结构运行的实际情况,则其中所援引的教育事实与数据充其量是一种装饰,其研究方法与表述方法不免带有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缺陷。正由于这样,实践工作者有理由指责教育学不解决实际问题,而理论工作者也有理由怀疑教育学的理论深度。教育学学科自建立以来,教育研究大体上沿着两条脉络发展:以建立学科、构建学科体系为重点的理论研究;以对改革实际中的问题研究为重点的应用研究。①学科建设的不同时期,两种研究的投入有不同侧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理论界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如果不去接触教育实践,理论就会脱离实际,教育学学科建设最终也难以走向成熟。近几年来,对大学素质教育、教育大众化、民办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的探讨已经取得了公认的成果。

三、运用于教育学科的实践研究方法——族志学

教学科学研究篇8

重视定性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传统,可是教育科学如果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很难实现对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因为定性认识,只是判定研究对象实体是否存在、结构如何、各要素之间具有何种联结等。它往往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具有某些相对性与局限性。首先,它缺乏定量化的严格的观察、测量、统计、计算和表述,不能对特定事件给出严格的描述、说明、解释和阐述。所以,它仅仅是给出某种研究的大致方向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其次,它不具有严格的操作规则或实践规则的约束,因此,研究结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主题、对象、时间、空间和条件等各个因素之间均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从而强化了研究者的背景知识对分析结果的“污染”,具有不精确性。再次,定性分析是以经验描述为基础、以归纳逻辑为核心的方法论系统,它的推理缺乏严格的公理化系统的逻辑约束,因此,在它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可能不存在逻辑的必然性,即其结论往往具有或然性。

由于定性认识具有上述局限性和相对性,故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应该对事物进行定量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清晰、准确、普遍的认识。定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测定对象目标的数值,求出其与各相关要素间的精确的经验公式。它是一种具有确定逻辑结构的认识,这些逻辑结构的不断展开就是定量研究方法的实现。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此,事物的认识既需要定性认识,又需要定量认识。对于任何科学研究领域来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可以说是两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们也是两种互相补充的分析方法。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在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重复性的定性分析有余,定量分析则明显不足,当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相比时,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笔者认为,由于我们过分地依赖定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处于一种理论薄弱或缺乏科学理论的状态。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一种理论应该包括一系列基本的前提假设,在此前提假设下,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可以用事实或实验来证明或证伪的结论。在理论研究中,“要杜绝无谓的推测,就需要我们最终把理论考察拿出来与真实现象进行比较。”这种验证或许依赖于直接事实,或许依赖于该理论所附带的逻辑结果。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作为一种天体理论,其正确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在于,人们曾经根据它成功地预测了太阳系中未知行星的存在,并正确地预测出它们的运行轨道。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现实提供一种合理和更强有力的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有关事实和现象,并在需要的时候预测事物和过程的发展变化,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和决策的质量。然而,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很少有什么理论是能够被事实证明或证伪的,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教育理论,只是一些不精确的分类法、众说纷纭的界定、对事实的罗列和对原因与影响的分析和猜测。教育科学刊物上的理论文章,基本上是对个案和某个问题的“就事论事”的分析描述为主,经验和感性判断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实,我们在教育理论刊物上读到的一些文章,它们的可取之处并不在于其思想与研究方法上,而在于其文字风格上的成熟。这种状况不仅仅局限在教育科学,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表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些刻薄,但是所陈述的事实和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个是对基本事实和基本数据的准确了解,即事实与数据的前提;另一个是根据分析的目的采用和选择的分析方法与分析手段,即逻辑与技术手段的前提。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经验事实与材料比较丰富,而逻辑分析与技术手段相对不足。特别是,有许多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只是材料与事实的堆砌和对可能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的主观罗列。它们与其被称作是对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不如说是对基本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结果。

1971年2月,哈佛大学的卡尔?多伊奇和两个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列举了从1900年到1965年的6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在他们的研究中,引人注意的是:早期的成就全部都是理论性的和定性的。而后来的成就,或者甚至早期发现的后来发展,都主要是数学和统计方法的革新,或者是由定量分析推导出来的理论。可见,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突破性成就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定量研究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接合。数量化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趋势,特别是统计学和模型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加速了这种趋势。对于这种趋势,教育研究领域也不能例外。采用数量化的手段,能够加深我们对许多教育问题的理解,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够更准确地揭示和描述许多教育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从其社会作用看,定量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决策质量。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掌握程度不同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展数量化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是使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常常可以消除一些无谓的争论,或者使人们对问题的讨论具有共同的基础。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量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它得到更准确和更有效的定性结论,以深化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优化教育决策。教育科学研究的定量化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论思想。它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因为:

(1)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是教育科学成其为科学的重要标志。数学是研究数量与形式的工具,而成熟的科学都致力于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的或形式的关系。只有在一门科学能对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做出数学的(定量的或形式化的)描述之后,它才能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并不能否定它的研究对象的某些内在规律也必然通过量的关系存在,考虑到人的思维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教育现象的高度复杂性,教育科学可能更需要定量分析方法。至于采用哪一种数学形式则是具体的技术问题,它由具体教育现象本身的性质和研究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

定量关系或形式关系的分析,司以使教育科学改变以往对教育的表层现象进行描述,而很少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深层结构的习惯。教育科学家们力图像自然科学家那样采用经验的研究程序,通过对可观察的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解释,建立可以接受实际检验的理论,这就往往意味着将各种解释事物因果关系的命题做出定量的或形式的表示,然后在数学系统的框架下对它们进行检验。

(2)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科学科学性的迫切需要。这种需要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成长,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组织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加强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深刻和微妙,教育组织越复杂,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判断和决策就越依赖于对基本情况的准确了解和对未来变化的可靠性更高的预测,这也需要教育科学理论更加实用化和精密化。这种客观需要的存在迫使教育科学工作者尽量采用更好的定量研究方法来帮助提高教育理论的准确程度和实用程度。

(3)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是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学科都在融合,向综合化迈进。由于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表现出卓有成效的作用,于是,它的成功唤起并鼓舞了自然科学家在自然科学之外的其他领域做出各种尝试,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由于各种原因,自然科学家与数学家也经常涉足于教育科学领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工作者越来越关心一些重要的教育问题,如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预测、教育规划、教育决策、教育发展战略等等。他们出于各种目的,以各种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教育科学工作者与他们分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和研究方法,如控制论、系统论等等,这些思想方法的介入,使教育科学的许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的新理论一旦形成,包括其创始人在内的科学家们竞相把新理论推广应用到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中,所谓交叉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特别是,在这一潮流中最突出的是被称为“非线性科学”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浑沌科学和分形理论等等。很多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把这些理论推广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是对它们的普适性和深刻程度的证明。由于当代自然科学(包括系统科学等)在相当程度上是数学化的,它们不但对“数”,而且对于关系、结构、次序、演化的研究也发展了很好的定量研究手段,所以,当许多新理论把教育现象作为它们的应用对象时,自然科学也就把定量研究的一些新手段带入了教育科学研究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定量研究的强调,并不是说定量研究能够代替定性分析,而且基本上不会有人持这样的观点。定性认识与定量认识在基础、形式、结构和功能方面是存在差别的。从本质上说,它们是以方法论的形式展开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纲领和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框架。从技术上讲,则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取了不同的解题方式。即使在自然科学中,对力、电场和磁场的某些性质的认识和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也都是定性问题,只不过对这些性质的结论要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在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中,定性研究也是很重要的。要有效地运用数学方法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对研究对象在质上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解。没有高水平的定性理论,定量研究只不过是盲目的数字游戏,即是在自然科学中,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只有在与良好的定性分析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事实上,有效的理论大多是能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合理地结合起来的理论,而要使定量分析研究与定性分析研究很好地结合,根本的出路是让研究人员对两种方法都有一定了解。

在科学发展历程中,教育科学在数量化研究的发展方面远远落在自然科学后面。甚至落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其它社会科学后面。这种现象主要是有以下原因造成的:(1)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数量化研究所面临的困难较大。(2)担心某些人为数字而数字、片面追求高深数学技术的倾向会使一般人难以判断各个计算步骤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即使是简单地用数学关系来表示各种教育现象,也可能使人忘记被数字掩盖起来的实质发现内容。

与自然科学中的量化相比,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量化确实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i)对软指标量化的可行性。例如一所中学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动机、农村小学教师的苦恼、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等等。很多教育科学的研究人员因此而否定量化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否定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的可能性,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应该说,要使这些因素量化的准确程度达到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量化所达到的水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具体应用来说足够有效的量化是可能的。例如,我们知道,“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个很难把握和衡量的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通过考试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衡量,而且,量化的结果也被社会较为普遍地接受,并被作为很多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体操比赛时的动作评分,音乐、美术学院对学生作品的分值和等级评价等等。

(2)数据的不可重复性。由于教育现象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使得我们对于获得的很多数据,不能够再回过头去作严格的检验,也不能够通过可控实验,来发现数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在物理学中,当我们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常常可以通过测量多次,取测量数据的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少和控制测量误差。在教育科学的测量中,许多类似的成熟方法难以借用。教育现象的这一性质要求我们在使用有关数据时,需要加倍小心。

(3)定义的不确切性。自然科学中量化的主要是一些有确切规定性,并具有客观基准的量,如长度、温度、时间、速度等等。而教育科学中的许多量,在界定上是含糊的。有些量即使在界定上是清晰的,在具体统计时也难以掌握。严格地讲,在教育科学中,要杜绝在分类与测度真实现象时产生不确切的定义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我们的实物测度技术不够精确,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因为我们对所使用的测度方法给不出确切的描述的缘故。对此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假设我们要测量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质量,我们立刻碰到的困难是“大学生的质量”这个概念不是准确的概念,不同大学相同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并不相同,同一大学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质量也不相同,这样对它们的数量尺度的内容就会产生争议。我们最终即使给出了一个量化值,这一量化值在精确程度上也成问题,因此,在具体使用各种量值的时候,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值是如何测定的。

(4)其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性。对于自然科学中的大多数问题,在统计口径上基本是一致的,在统计标准上的争议也少得多。对于教育研究中的很多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部以及各个地区,往往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统计数据,具体选用哪一个数据,由采用这些数据的人来选择。

教学科学研究篇9

(一)设计项目载体,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管理中的项目制是指将学院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分解为多个项目,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项目经理,每个管理人员为项目参与人,部门负责人像管理项目那样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才有项目,这些项目的分配统一归口到教务处,而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项目。事实上,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项目制来实施,但项目的管理归口哪个部门很难确定。教务处作为高职学院教学的管理部门,负责教学项目的管理与分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学校管理工作的项目交给学院任何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显失公平与合理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是一个研究团队,其人员组成多数是教学一线的老师、企业技术人员和其它院校的专家,对项目分配、管理、评价较为客观、公平和公正。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通过建立管理项目库,面向全院管理人员公开招标。项目库的设立可以设一些共性的项目,例如:服务能力与质量的提升项目,文明窗口建设项目等。也可以设一些针对不同部门而设置项目,例如:针对后勤的两型校园建设项目中的水电节能设施项目、针对就业处而设立的学生就业能力替身项目等。通过项目制的设立,让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参与项目建设中来,每一个人都是子项目的负责人,每一个人都是项目管理老板,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主人翁的地位不断增强。

(二)开展管理课题研究,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从近几年高职院校的人员引进机制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是全日制研究生,而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是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本科就可以,专业教师整体的理论水平相对来说比管理人员高一些。从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来看,教师一般是专业技术岗位,管理人员是管理岗位,学校课题研究一般是倾斜教学一线的老师,这样一种情况制约了管理人员申报课题和从事理论研究,使高职院校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可以为管理人员申报和从事课题研究提供良好平台。一方面基地成员可以与管理人员结成对子,以导师制的形式带领管理人员参加课题研究,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课题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基地可以为管理人员搭建课题研究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基地申报院级课题、省级课题和部级课题。

二、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在高校管理中引导作用

教育科学基地的引导作用是指基地研究人员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政策理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研究,为高职学院办学定位、理念更新、专业建设与内涵建设和重大决策的形成提供决策咨询和参考,积极引导高职学院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并将这种发展思路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行动指南,引导学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而进行。基地的这钟引导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学院重大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学院重大决策的形成一方面源自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另一方面源自教职工的集体智慧。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主要体现在对科学的决策能力、对时局的判断能力、对国家政策方针的执行力和科学治教治校等方面。教职工的集体智慧要形成学院的决定,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形式概括和表达出来。基地研究人员一般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对教师、学生的情况非常熟悉,能较好地将广大教职工的意愿和思想概括起来,为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和学院的发展提供科学和有价值的建议。二是引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效率。基地通过召开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务虚会,为职能部门负责人交流管理思想和经验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基地研究人员通过开展一些前瞻性地研究工作,对学院的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引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积极改进管理方法与手段,提高管理效益。三是管理信息与成果,引导学院管理工作改革的方向。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职能处室都负责学院的某项具体工作,这项具体的工作都与学院一些全局性地工作息息相关。例如: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党政办等职能部门,他们的工作牵动学院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院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这些职能部门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学院的发展大局和整体形象。通常情况下,对这些部门的考核与监督管理都是通过学院层面的绩效考核办法以及部门的岗位职责来实施,而组织人事部门使用绩效考核办法的依据则是部门提供的岗位职责的执行情况。这种制度管理的局限性在于它的作用发挥的滞后性。当被管理者触犯制度时,就要受到制度的惩罚,制度惩罚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利益的减少。这种经济利益刺激作用的缺陷在于容易激发利益得失者的情绪,一定意义上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通过一些有价值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学院自身和兄弟院校的管理动态、管理理论、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通过信息内容的精心设计和不定期,凝聚共识,形成良好的文化管理氛围,使学院制度管理的外在约束内化为管理人员的内心信仰和内在驱力,引导学院管理工作从制度管理向价值理念管理的转变。

三、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在高校管理中的评价作用

教学科学研究篇10

1.1教学理念

实现由偏重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素质教育并重转变。

1.2教学内容

实现由重经典轻现代向经典和现代内容并重转变。

1.3教学方法

实现由重推导演算向更加注重传授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并重转变。

1.4教学环境

实现由重课堂教学向课内外教学并重转变。

2研究内容

2.1建立科学的物理课程体系。

开设多种形式的物理课,丰富物理教学体系。通过增设物理学史、文科物理、近、现代物理等选修课程,开设科普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不同学科的学术知识讲座等,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特点,建立科学的物理知识体系,实现普通物理现代化。依托物理探索演示厅和基础物理实验室的平台,增加演示实验项目,丰富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开设探索性演示实验课,建立学生充分参与、体现个性化学习的物理教学模式。

2.2通过物理学史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的历史科学,它真实记载了物理科学知识体系逐步成熟发展的历程,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发展突破中的分歧与争论、曲折与反复、停滞与跃进以及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奋斗与拼搏、成功与失败。介绍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动态以及诺贝尔奖和代表人物,及时将最新成果、发展动向、热点问题引入课程教学,借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物理学史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3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教学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先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结合演示实验、录像、动画、计算机仿真等手段,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将观察、实验、假说、验证等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融入教学过程,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等物理学科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如:结合课程学习布置研究课题、实验设计方案,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介绍或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2.4发挥演示实验功能,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将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有机结合,强化课堂演示实验。增设多项演示实验项目,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一些不适合实物演示的特殊物理过程和现象,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计算机模拟来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现物理过程。如:讲授驻波时,先用弦线驻波演示仪演示驻波现象,然后用计算机模拟驻波形成过程。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将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够克服演示仪器数量不足、现象不明显、可观察范围小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可互为补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利用物理探索演示厅,开设“物理探索演示实验”全校选修课(16学时),近5年,共有近2000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在“文科物理”课程(文科专业)和“人文物理”课程(全校选修)中均开设8学时的演示实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演示实验,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探索能力。开设探索性实验项目,建立学生充分参与、体现个性化学习的演示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主要以教师引导为主,采用灵活的辅导方式,要求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定性或定量测量实验结果,课后查找资料,探究实验原理,做出相应的软件设计或改进的仪器,并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如:利用热机实验进行热机的p-V曲线的研究;利用空气动力仪验证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研究各种结构的流体力学性质等。许多学生对探索性实验充满好奇,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5组织科技创新活动,营造科学研究氛围。

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科技活动。如:中国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及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过程是一个知识应用与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有利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使动手能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