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理学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2:09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1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物理;教师;学生;方法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教学目标及功能在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研究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养成实事求是的学科学态度,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并对提出的假设如何论证。探究式教学实际上就是把科学问题的研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

那么,怎样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物理研究方法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物理探究。

一、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

在探究式学习中,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初学者,退到和学生在同一起点线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参与者。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路的构思,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和总结,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

二、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问题性、实践胜、参与性和开放性,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营造以下条件:

(一)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

例如:在“平面镜”教学中,教师做魔术表演(水淹蜡烛):转盘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调节转盘,使学生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没有熄灭。这是什么现象呢?怎样形成的?学生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的过程。

(二)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

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广阔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的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把问题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断。如“磁铁的温度升高时,磁性是不是增强呢?”。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如“水沸腾时温度会怎样变化?”。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如“为什么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呢?”。四是发散类或多元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例如:测电阻的实验中,可提出问题:①实验原理是什么?②选用什么器材?如何选择两表量程?③如何设计表格进行实验?等。

(三)要有充分的自主的学习空间。

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四)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完善升华,知识才能深化下去。

三、物理科学探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在初中教材中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的知识主要有: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电功(或电热)跟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等等。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的方法就是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较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初中教材中涉及到等效替代法的知识主要有: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镜后未点燃的蜡烛代替镜前点燃蜡烛的像;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时引入“等效电阻”的概念(串联:,并联:);研究各分力的作用效果时引入了“合力”的概念;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代替大象,等等。

(三)转换法

转换法就是把物理学中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通过转换为容易观察或测量的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结论的研究方法。转换法中被转换的对象很多,可以是物理模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可以是某个图形,某个物理量。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如分子、电流、磁场等,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分别通过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和空气的扩散现象、电流产生的效应、磁场中小磁针的偏转来认识并研究它们。

(四)理想化模型法

理想化模型是指建立理想模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的条件,抓住主要的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在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有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还需要引入一些虚拟的内容来直观、形象地表达物理情境。如光线、磁感线都是虚拟假定出来的,但它们却可以直观、形象地表述物理情境与事实,方便地解决问题。通过光线研究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通过磁感线研究磁场的分布;杠杆也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由于受力的作用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形变,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可以忽略不计,即理想化的杠杆可以无形变。

初中教材中涉及到类比法的知识,如:研究电流时类比水流;研究分子内能时类比物体的机械能;学气压时类比液体压强;等等。

参考文献: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2

一、小学美术所处的地位

我们不能不承认美术科在学校教学管理的地位仍然是小学科,无论是在教师配备还是在教学管理上,都不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在理论上,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清楚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在面对现实中的升学就业问题时,又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应试教育,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组织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美术教师往往是学校教师中人数较少的群体,在学校教学中大多是被弱视的。由于传统教学把音乐、体育、美术等叫副科,这么多年了,基本形成了共识,学校这样认为,老师也这样认为,学生自然也不例外,连家长都没有什么疑义。由于认识的偏见,美术教师的工作效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在教师群体中总有矮他人一头的感受,极大地降低了教学中课堂组织的积极性。

美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能力水平较低。在现实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每天的上午十点以后到下午两节课,在一节四十分钟的有效时间内,要进行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的辅导又要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在时间上不好安排。而下节课又要到另外一个班去上课。时间久了,学生也认识到美术老师的课堂上对于自己的违犯纪律不会怎样,即便是会交给班主任,也不会有太多的批评。

由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差异致使学生有的课程喜欢上、有的课程不喜欢上,导致课堂纪律总是有一些学生好、有一些学生坏,教师不好维持,上课纪律涣散,影响他人。

三、应怎样组织美术课堂教学

在当前国家强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要从根本上转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现状,根据我几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必须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1.突破思想观念。新课程标准是强调改革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只有观念上改变了,才能从主观上解决课堂教学所出现的组织问题。我把美术当数学来教,先教导学生画方框,在美术作业本上一张一张地画,以后作品要画到方框里面。一年级的小学生认认真真地画着,没有不动手的,画歪了,擦了再画,都非常用心。

课堂教学的组织很重要,它是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没有好的课堂组织纪律,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有良好的教学组织,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实施组织才会实现。当有的学生自满自足、要宣扬自己的时候,我会立刻让画得好的并且谦虚的同学拿着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同学们就安静下来了,找自己的不足了。并且每班的美术作业我都认真地批,好的、中的、差的分开来放,心中有数。每当上课前我就把画得好的同学叫前面,拿着自己的作业,高举着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每次都会情不自禁地“哇”的一声。展示完了,学生都非常听话,等着老师发话,我会趁机点评并鼓励每个学生:老师相信你这堂课的作业一定能在下一节课展示!学生们信心十足,不断地创造奇迹,也不断地在下一节课展示着他们的作业。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美术教学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如1~2年级,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工具:

(1)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如钓鱼比赛:我的学生们用各种材料(矿泉水瓶子、布料、泡沫等)做出了大小不等、种类不同的各种“鱼”,还在嘴上或背上粘上一个铁环,我就引导他们每组做个鱼竿,用于钓鱼。我给他们规定了钓鱼比赛规则:把每组做的鱼收起来,放一堆,各组是各组的,每组推荐两人,一人钓鱼(钓自己组的鱼),一人从钩上摘下鱼,在规定的时间里哪组钓的鱼多哪组获胜。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当我看到学生钓鱼的认真劲,就下决心,一切本着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学习发展为重点,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避免把美术课单纯地上成美术专业课或者是上成放松课。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美术教师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组织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只有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才能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才能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与学生身边生活有关的问题和操作作业,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美化身边生活的情趣,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终身兴趣。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启发式;任务驱动法;比较法;比喻法

做一名感性的教师。首先要用“心”。其次,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再次,要用“情”,进行智慧型教学。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离不开教师对教学法的研究。教师应该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并提高学生的兴趣;开展多媒体实时交互教学和网络远程学习;设计以研究学习为主体的研究性课题。在教学中要使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比较法、比喻法、演示与实践等教学法,尤其是运用它们的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处理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

一、信息技术课教法的新思考

高新技术时代需要的人才是能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创造传播信息,在信息技术所创的全新环境中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快速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遵守网络信息时代道德规范的复合型人才,即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做一名感性的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的沟通,互相理解和关心更为重要。2、注重教学法的研究。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同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结合学科特点,将常用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于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并进行重组和延伸,最终达到教者将点金术传授给学生的目的。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4

【关键词】:未成年人、司法解释、除罪,实刑判决

论文网在线

2006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发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20个条文,于2006年1月23日正式生效实施。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5年颁发的《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时废止。

一.对高法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新司法解释的学理解说

(一)除罪规定

除罪规定,特指新解释将某些由成年人实施即可构成犯罪的行为释定为无罪、或可“出罪”处理的情况。因而,从另一视角看,高法的除罪化规定,也可谓“入罪”限制性规定。表现在:

首先,在刑事责任年龄问题上,按照现行刑法规定,行为人凡是实施故意杀人、、抢劫等8种法定重罪的,年满14周岁以上,就“应当负刑事责任”,其他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则在16周岁以上。因而,怎样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即怎样认定“年满”14周岁以上或年满16周岁以上,事关重大。

实践中,由于

;(二)罪名限制规定

我国《刑法》第269条做了转化抢劫规定,即但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但根据《解释》第10条第一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即凡属此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未致他人重伤、死亡者,不为罪;而致他人重伤、死亡者,也不转化为抢劫罪而是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所以,《解释》本条本款,乍看起来,仅是罪名的限制性规定,实际上本条本款暗含着“除罪”规定,即实施此类行为,为达到上述目的而当场使用暴力,未致他人重伤、死亡的,既不转化为抢劫罪,也就不能入罪了。[1]

(三)量刑限制

在量刑问题上,新的《解释》通过多个条出了多项从轻或者减轻刑罚的规定,其中除《解释》首先通过其第11条,针对未成年人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做了一般规定外,还包括如下较为具体的规定,即:

1.不同情况下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规定。《解释》第12条第2款分别就行为人在“年满18周岁前后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和同种犯罪行为”等两种情况,做了应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特别释定。论文网在线

2.无期徒刑限制。《解释》第13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此条规定意味着,对不满16周岁的少年罪犯,我国刑罚不但不能对其适用死刑、死缓,也一般不适用无期徒刑。这样,一般而言,能对此类少年罪犯适用的最高刑罚就只有“有期徒刑”了;而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除非罪行极其严重,否则也不能适用无期徒刑。

3.附加刑限制。《解释》第14条、第15条分别就对未成年犯适用特定附加刑问题做了限制性规定。根据《解释》第14条、15条的规定,除《刑法》明确做出“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或附加财产刑的刚性规定外,对凡是“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或附加财产刑的条款,《解释》都规定一般情况下不适用附加刑。而且,就是对“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者,附加此刑时,《解释》第14条第2款要求司法工作人员必须“从轻判处”;对因其“应当”附加判处财产刑而被判罚金时,《解释》第15条第2款也要求司法工作人员必须“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判处”。

(四)实刑裁判限制

“实刑”是相对于缓刑而言。所谓实刑,即有关行刑机关将立即执行其所判处刑罚而不予任何缓刑考验期。缓刑则是有条件地不予执行刑罚。《解释》第11条第2款、第16条都就缓刑问题做出了特别规定。其中,第11条仅是一般性、原则性规定,第16条规定则是关于现行《刑法》第72条缓刑适用条件的、针对未成年罪犯的具体化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72条第一款规定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同时具有《解释》本条列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宣告缓刑。

(五)有罪免罚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2]可见,本条规范仍属两可性的“弹性规范”。考虑到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罚原则,《解释》第17条特别就何种情况下,“应当”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罪犯适用缓刑,作了列举规定。根据该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做出有罪免罚判决,即:(1)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2)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3)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4)共同犯罪中从犯、胁从犯;(5)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6)其他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二.高法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最新司法解释的学理争议及其评析

(一)针对新解释的学理争议

国内刑事理论界、实务界等针对此项新型司法解释的主要争议点在于:

其一,对未成年人偶与发生不都算犯罪,会否在无形中恣纵未成年人的性犯罪?会否不利于同是未成年人的被害人()的身心保护?

对此,正方意见认为,“实践中,有些成熟过早,自愿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甚至保持恋爱关系,对符合法定年龄的另一方都会认定为罪,这样不利于保护另一方未成年人的权益。新司法解释出台后,上述情况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3]还有学者认为:“以往对未成年人犯罪过于严厉的惩罚,结果往往是重新制造一个罪犯出来,不能达到

治病救人的社会效果。比如未成年人偶尔和发生的,要定罪为,应有违背妇女意愿的情节,可是从未成年人角度,如果少男少女之间偶尔发生并非强迫,按以前的法律却只对男性进行处罚,这是不公平的”。[4]

反方意见则认为,“此司法解释一出台,遭受伤害最大的就是,的权利得不到司法全面的保护,一些未成年人会利用法律打球,在与发生后,逃脱法律的制裁。也有人担心,会助长未成年人犯罪,不利于社会稳定。”[5]还有的意见认为,“新司法解释的出台有利有弊。它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司法保护,也是对未成年人性自由选择权的一种尊重。但‘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界定可浮动的面太大”。[6]还有学者耽心“新规定会引起社会对青少年成长教育的误导。14~16周岁的孩子本?砝碇呛妥钥啬芰?掀渌?赡耆嘶崛跻恍??滤痉ń馐偷某鎏ɑ岱潘汕嗌倌甑木?瑁?郧嗌倌甑慕】党砷L会起一定的负面作用。[7]

其二,对大欺小不简单入罪,会否恣纵未成年人嗜好暴力的倾向?按照高法上述《解释》第7条的规定,未成年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可见,这里所谓“大欺小”并不代表行为人的年龄必然大于被害人的年龄,因为旧解释相关条文虽然有此限制,新解释上却无此年龄大小限制,只要双方都是未成年人即可。这当中,显而易见的是,假如实施此类行为者乃年满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按照我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其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特征,可按抢劫定罪判刑。但是,鉴于行为人身为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解释》因而采取了一定条件下的“除罪”立场。对此,学界、公众也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

正方意见认为:从行为性质上讲,鉴于未成年人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均处于发育阶段,在思想认识上还缺乏明辨别是非好恶的能力,法律意识淡薄,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客观环境也具有易感性,容易冲动或上当受骗,因而,实践中,一些失足少年,往往“既是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犯罪者,又是受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受害者”。国家法律因而宜于对此类未成年人施加“特殊的法律保护和司法措施”,以利于综合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及其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8]

反方意见则认为,把一些过去认为构成犯罪的行为不作犯罪处理,“会诱发、助长未成年人犯罪,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9]还有学者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国内“中学生抢劫案件比较多,本?硪殉晌?缁峤衔?吠吹奈侍狻保?俣源死嘈形?龀觥俺?锘?贝?恚?澳衙饣岣?嗟卮シ⑶嗌倌甑那澜傩形?H绻??筛?嗫悸堑饺饲椋?蚧嶂鸾ザ陨缁崾?プ钇鹇氲脑际?芰Α?10]此外,强行索要钱财“数量不大”,也是《解释》第7条对本类行为作出“除罪”处理的要件之一。有学者因而提出何谓“数量不大,司法解释没有具体界定,在实践中,可能会因不同地域的经济差异而影响审判的结果。”[11]

其三,对盗窃近亲属及其近亲属以外的其他亲属财物的行为可予“除罪”的不同意见。偷了钱不算盗窃?有学者为此不无担忧,唯恐新的司法解释对未成年人定罪尺度的放宽,“会纵容了未成年人犯罪,造成一种有恃无恐的普遍心态?”[12]此外,鉴于《解释》第9条第3款规定未成年人“盗窃其他亲属财物但其他亲属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犯罪处理”,来自刑事实务部门的司法工作人员因而提出:此类案件原本属于公诉案件,《解释》本条本款却对其做出“当事人可以提出不予追究”的规定,由是,有人耽心?⒗础翱赡芤?⒏鋈死?嬗牍?夜?ɡ?娴?_突”。

(二)对上述争议的法理评析

??对上述不同意见,笔者总体赞同其中正方观点。但认为其中(无论是正、反方意见)仍有下述尚待进一步清正和评析的问题:

1.关于未成年人偶与发生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由于某些确实早熟,实属“自愿”与男性少年发生关系,《解释》因而对此情况做出了“除罪”释定。对此,我们的意见是:《解释》对上述情况的除罪化处理,其实并非基于上文学者所主张的“对未成年人性自由选择权的一种尊重”;也不完全因其可能出于“自愿”。这是因为,对于不满14周岁的而言,她其实并不达“同意年龄”。“同意年龄”指同意与男方(无论是否成年人)发生的年龄,这在英美国家早有明文规定。我国刑法上虽然没有出现“同意年龄”的明文规定,但《刑法》第236第2款关于奸幼犯罪的规定,本来就没有一般罪那样的“违背妇女意志”的要求,而是只要两相“奸淫”即可。可见,我国刑法其实也认可是没有“同意”能力的;再就民事法律规定而言,一个不满14周岁的,她的确也无此类同意能力。所以,就我国法律规定及其立法本旨看,《解释》的出罪规定,一不是出于可能“同意”;二非确认之间有此“性自由选择权”,而是考虑到既然并无同意能力,同是未成年人的实际上也欠缺关于自己行为性质的认识与控制能力。惟其如此,《解释》才规定对其中“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做除罪处理。也就是说,在“情节较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场合,即便本人同意,该未成年人仍然构成奸幼犯罪。

2.根据新司法解释,在危害后果相同的情况下,《解释》独对未成年人做了轻罪化或除罪化处理。[13]则这里产生的“问题一”是:如此解释有无法律依据?换言之,此一解释法,是否存在司法权侵分立法权的问题?问题二:此类轻罪化、除罪化处理,究竟会给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改过机会”,从而保护了他们?还是,会适得其反地助长其犯罪倾向甚至暴力倾向,从而贻害了他们?

对上述第一项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本项《解释

》,本是最高人民法院本着教育为主、惩治为辅的原则,通过司法解释的方法,具体化我国《刑法》所规范的一系列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罪轻或缓刑、减刑、假释等刑法规范的司法释定。其具体化的规范内容包括:(1)《刑法》第13条关于“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但书规定;(2)《刑法》第17条第3款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4)《刑法》第37条关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有罪免罚规定;(4)《刑法》第61条的量刑规定;(5)《刑法》第72条、第78条、第81条的缓刑、减刑、假释规定,等等。论文网在线

至于“轻罪化”、“除罪化”到底是“保护”还是“贻害”未成年人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关系到如何实事求是地看待刑罚的根据乃至刑罚目的问题。众所周知,从刑事古典学派(旧派)到刑事社会学派(新派),实际上均赞同刑罚的根据建立于正义的伦理基础之上。不同的仅是对“正义”内容诠释上的不同。前期旧派主张,罪刑相报,乃刑罚正义所在。循此刑罚根据,在刑罚目的论上,旧派主张“因为有犯罪而科处刑罚”的报应刑论;新派则认为“刑罚只有在实现一定目的即预防犯罪的意义上才具有价值,因此,在预防犯罪所必要而且有效的限度内,刑罚才是正当的”,新派因而主张“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的”目的刑论。后期旧派折衷了上述观点,提出“相对报应刑论”,认为“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恶有恶报的正义要求,同时也必须是防止犯罪所必需且有效的,应当在报应刑的范围内实现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目的。‘因为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是并合主义刑罚理念的经典表述。”[14]对此,我们较为赞同上述相对报应刑观,认为恶有恶报固然是刑罚目的之一,但是,矫治罪犯、改造罪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刑罚的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才是刑罚的高层次目的。

循此思想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不谙世事、甚至根本不懂得与间发生、强拿强要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某些少年而言,其意识深处的“恶”尚处于浮动不定状态。特别是,对于《解释》规定为可做“除罪”处理的偶与发生或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数量不多的财物的未成年人而言,作案时所表现出的“恶”多不是积习深重难改的、需要动用刑罚来报应、惩戒的“大恶”,因而,就从刑罚启动的根据而言,对此类人等的确不宜启用刑罚来报应之。与此相适应,既然其主观之恶尚未达到需要刑罚来惩治、威慑的程度,刑罚目的论者所秉持的以刑罚达到特殊与一般预防目的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反向看,设若国家刑罚真的将此懵懵懂懂、涉世未深,骨子里并未真正形成强烈的意识的少年纳入刑罚轨道,结果可以想见,且不说经我国现有的相对落后、拥挤的监狱设施、管理和关押的结果,很可能肇致不同罪质的青少年犯之间的相互濡染、教习,单从我国现有传统习俗文化对“罪犯”的极度歧视所形成的强烈心理冲击和震荡波看,一个原本浅陋无知、幼稚可塑、可正可邪的少年很可能就此蜕变成为具有强烈意识的真正罪犯。这样说,有人可能感到笔者多少低估甚至否定了我国刑罚的教育功能,从而失诸于分析问题的偏颇和片面。但这一点,的确不容否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便导致相同的危害后果,未成年人作案之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大都轻于成年人。而况,由《解释》所划定的除罪或者轻罪处理情节可见,此种情况下,未成年人所导致的客观危害后果也相对轻微。因而,我们赞同对此类未成年人做出除罪或者轻罪的司法处理,认为这的确有利于针对此类未成年人的保护,而非贻害他们。

[nextpage]

3.本项司法解释之中,有好几项“除罪”规定之受害人也是未成年人,例如针对的犯问题、向未成年人强行索要钱财的问题,等等。由是,另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对实施加害行为的未成年人“除罪”或做“轻罪”处理,是否会弱化对同为未成年人的被害人的保护?

对此耽心,笔者以为,回答仍应是否定的。主要理由是:上述反方论者所以主张“入罪”甚而重处上述未成年罪犯,其重要理由或者耽心就在于:对此类“罪犯”如若不加以刑罚惩罚,一方面难以对已经受害者提供保护,另一方面难以刹一儆百,从而难以防范潜在受害人遭致不测。对此,我们的观点是:

首先,对业已受害的未成年人而言,国家刑罚保护实际上仍然是嗣后保护,其实质仍是对其可能遭致的“二度受害”提供可能性保护。而实践中,此类受害人遭致“二度受害”的情况虽然不少,但其一,不少情况下,其加害对象不再是先前的加害人,而是其他人等,包括本应为受害人提供保护的警察机构、民政组织、社区相应机构、学校等。例如:当其遭受的少女到派出所去报案时,竟然遭致接案民警再;再如,被抢劫的未成年人到有关机构去报案,在赃物已被索回的情况下,有关机构却以“办案需要”为借口,拒不返回被抢钱财,等等。其二,多数情况下,也是有关政府机关、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未及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未启动相应保护程序使然。例如,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对“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有关机构本应“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然而,实践中,不少机构根本不履行本条职责,而是听之任之,从而衍生了在保护了“作案”的未成年人的同时;贻害了原加害人的悲剧。因而,如果说确有“弱化”的话,其“因”不在对未成年人的轻罪化、除罪化本身,而在有其职责一方的怠忽职守。

其次,对潜在的、可能加害的未成年人的刹一儆百,实际上是一个犯罪预防问题。对此,我们想要说的是:其一,如上文所言,不当的、过重的针对未成年人的刑罚“惩罚”本身就可能“制造”出更多的犯罪。惟其针对主客观恶性均较大的真正犯罪人的刑事惩罚,才能收到刑罚的杀一警百的效果。其二,刑罚只是犯罪预防的最后环节,因而它绝非唯一的、前置性的预防手段。就整个社会而言,家长、社区、社会、政府、国家合力开展的方方面面的综合治理,才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良方。对此,最可视、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对行为的刑种设置及其效果。众所周知,我国内地针对贪污的最高法定刑乃死刑??其刑罚不可谓不重,香港地区却早在1993年就废弃了针对所有犯罪??包括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而重刑主义的

不万能。

4.在一桩共同抢劫案中,如未成年人是主犯,成年人是从犯,似此案情,假定根据《解释》第7条的规定,作为主犯的未成年人不构成犯罪,那么,对作为“从犯”的成年人何以定性?有人预言,这“将成为司法审判的‘难点’”。[16]对此,在笔者看来,对此类案情中的成年人,定性的关键在其有无“教唆”、“纵容”未成年人去实施此类犯罪的行为。如其蓄意教唆未成年人去实施《解释》第7条释定的行为,则,即便其共犯人等仅仅使用了“轻微暴力或者威胁”,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刑法上也可以将其视作假手欠缺刑事责任能力人去达到自己罪恶目的的“间接正犯”,从而按抢劫罪对其定罪量刑。另一方面,假定该成年人未曾教唆未成年人去实施该项犯罪,且在其共同犯罪中,仅仅起到了次要的实行作用或者帮助作用,则,鉴于其整体行为后果本身就相对轻微;其本人所起作用也是次要的、辅的。据此,对此类成年人等,司法机关宜根据《刑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对其做出“不认为是犯罪”的定性处理。

5.未成年人盗窃自己家庭或近亲属财物不按犯罪处理所涉及的诉权问题。鉴于按照《解释》第9条第3款的规定,“其他亲属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犯罪处理”,由此可见,本属公诉罪的盗窃案,似乎就此转而变成了可公诉、可自诉的案件?其间关涉到的争议本质是:本项诉权究竟是姓“公”还是姓“私”?抑或亦公亦私?如果它姓“私”,或者可公可私,这当中是否发生上文谈及的“可能引发个人利益与国家公权利益?_突”的问题?

论文网在线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盗窃罪本属侵犯私法益的犯罪,因而其权原本可以直接归诸于作为被害人的事主一方,换言之,从自然权利角度看,事主本来是诸如此类案件的当然原告。因而,即便《刑法》第264条直接将本罪设定为须由被害人亲自去人民法院提起告诉的“亲告罪”,从罪质上看也并无不妥。但是,在笔者看来,国家所以将此类案件设定为公诉案,其基本法意还是为了便于侦查、缉获犯罪。但是,此一方便,显然限于案情较为重大、复杂、被害人自己难以取得有效证据的案件而言。而对案情相对简单,“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二)项已经将其法定为“自诉案件”。也就是说,按照我国《刑诉法》的规定,除《刑法》上设定的亲告罪外,对某些经司法解释确认为可视作“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也可享有诉权。《解释》第9条第3款所做的正是此项释定工作。这当中,既然是自诉“权利”(而非“义务”),这就意味着当事人可自主决定其是否行使、什么时候行使、享有该项权利。有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本项新解释授权被盗的其他亲属有权提出“不予追究”的要求,也是有其自然法、刑事法根据的。何况,对被害人而言,“权”固然是一项可能带来一定利益的法定权利;但对公诉机关,它却并非可质换出一定利益的法定的“权利”(right),而是国家赋予其行使的、提起公诉的“权力”(power)。此一权力,换一视角看,也可谓该机关代表国家去履行的、一定条件下须依法启动的“义务”。鉴于正常情况下,此类“权力”、“义务”,根本不可能给公诉机关或者国家带来什么会与被害人个人利益相冲突的“利益”。因而,这当中似乎并不会发生“引发个人利益与国家公权利益?_突”的问题。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刑事立法的法律构想

(一)针对未成年犯的缓

对广义的“缓刑”,[17]各国现在通行刑罚宣告犹豫主义、刑罚执行犹豫主义与刑事犹豫主义等多种立法例。分别简称为缓宣告、缓执行和缓。其中,缓是指对犯有轻微罪行的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暂时不予。目前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缓刑制度,无论是一般缓刑还是只适用于军人的战时缓刑,都仅限于缓执行制度。为此,按照笔者的观点,虽然高法上述新解释相关法条对某些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做了除罪化规定,但那毕竟仅限于与的、盗窃家庭成员或者亲属财物、情节轻微的强拿硬要等特定行为。我国现行刑法却有421种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以上的所有未成年人、成年人等均可成立为所有这421种犯罪的犯罪主体。而未成年人在实施此类行为过程中,不免有其客观危害后果相对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甚而谈不上主观恶性的情况。有鉴于此,为了有利于针对此类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笔者以为,与其令其身受煎熬地遭致刑事、审判、成为带罪之身之后再去宣告缓执行,毋宁国家立法上就此做出可予缓的规定,想必,这也是符合我国业已批准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法定的“最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原则的。

(二)对未成年犯财产刑的缓执行

目前通行于我国的缓刑制度,其效力仅及于主刑而不及于附加刑。但是,考虑到在单处或者并处未成年人财产刑时,未成年人很可能发生的欠缺领罚财力的事实,[18]包括,即便其当时并不欠缺该一领罚能力,但因其处罚可能危及其日后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职业培训之经济财力的情况,因而,从长远看,这显然不利于未成年人思想与学业上的进一步深造与提高。而如上所述,我们较为赞同并合主义的刑罚目的论,即刑罚固然有一定报应功能,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矫治、教育业已犯罪者。对未成年犯更是如此。有鉴于此,我们主张,在经一定社会调查之后,对当前确实欠缺领罚财力的未成年罪犯,抑或执行后可能危及其继续教育的未成年罪犯,刑法上可作出有关财产刑的缓执行规定来。

(三)进一步强化针对非行少年的保安措施及其社区矫治工作

&nbs

p;非行少年,在此特指实施了刑事违法犯罪行为,仅因其尚未成年而被判定无罪或者免受刑事处罚的行为人。保安处分,则是国家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对实施了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的无责任能力人、限制责任能力人以及法律上特定的有相当社会危险性的有责任能力人等所施以的刑罚以外的社区矫治、保护观察、医疗施治等特定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犯罪、确保社会平安和矫治行为者本人的不良人格或病理身心的各类刑事制裁制度。[19]目前,德国刑法典、意大利刑法典、我国澳门刑法典、韩国、泰国刑法等都有类似上述保安处分性质的刑事制裁规定。

而我国《刑法》第17条所规定的对“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必要时可由政府做出的“收容教养”规定,性质上也有类似于此类保安处分之处。有鉴于此,笔者主张:在借鉴国外保安处分制度的基础上,设立我国自己的含有多项针对非行少年(包括其他需要特殊矫治人员)的保安措施的司法矫治处分制度。

从性质上讲,该一处分乃为特殊的司法处分。其特殊点在于:(1)

[16]见武新:2006年2月9日《北京晨报》,载〈高法对未成年人与司法解释引发争议〉一文。

[17]这里所以称广义的缓刑,是因为严格意义的缓刑理所当然地建立在行为人已经构成犯罪、行将面临刑罚惩罚的前提条件之下。而本文所提到的缓,既然尚未,就不可能发生“刑罚”问题。所以,严格意义的缓刑应当是仅包括缓宣告和缓执行两种类型。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5

【关键词】劳动法;历史;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09-02

1前言

随着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改变,进步学说对劳动者的影响,人们提出了许多劳动关系方面的新主张。劳动法由此成为了社会的必要产物,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2劳动法的历史

2.1国际:第一阶段,劳动法的诞生和初步发展(1802-1913);第二阶段,劳动法经受考验的时期(20世纪20-30年代);第三阶段,劳动法全面发展阶段(1951年-20世纪70年代末);第四阶段,劳动法变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2.2国内

2.2.1新中国成立前:1931年,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抗战期间,各边区政府也曾公布过许多劳动法令。第三次国内革命期间,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对解放区的劳动问题提出了全面的、详尽的建议,提出了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各个解放区的人民政府也曾先后颁布过许多劳动法规,这一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劳动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2.2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劳动法的发展大可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时期:(1949-1956)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劳动保险条例》。缓慢时期:(1957-1965)由于“”的展开,劳动法的发展受到影响。挫折时期:(1966-1976)使劳动法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改革促进时期:(1977年以来)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劳动法》,标志着中国劳动法制进入成熟发展时期。修订时期: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新劳动法,对原有劳动关系的立法模式又做出了重大调整。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对于民主程序的强调和重视。

3劳动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及我国的劳动法的历史发展状况,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无疑是劳动法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借此机会我们不仅要发展经济,还应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要想探究未来我国劳动立法的趋势,首先必须对我国现行劳动法进行审视,通过观察劳动法的实际运行,发现劳动法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客观的基础上为我国劳动法的发展建言献策。

我国劳动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层次低,大量立法为法规、规章。这使得劳动法多而复杂,容易引发立体冲突,浪费有限的立法资源。(2)有立法无执法。我国劳动法有很多利于劳动者的法规,但劳动者却无从享受权利。一方面这反应了人们法制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这也与劳动行政部门的不严格执法有密切关系。(3)许多国际劳工组织确定的劳动者权利在我国劳动法没有规定。四,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也存在某些不当,不应只以劳动者作为保护对象。阴劳动法在属性上具有行政法的特性,对于保护用人单位免受不当行政干预亦是同等重要的。

在正确分析我国劳动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的基础上,今后我国劳动立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们要提高劳动法的立法等级,尽可能以法律、法规形式取代规章、规定,以规范劳动立法,避免立法上的冲突;(2)为了实现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有必要督促劳动行政部门提高劳动执法效率、依法扩大劳动执法范围。做好劳动监察、劳动安全监督、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不仅消极地保护劳动者的权力,更要积极地为劳动者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3)今后的立法要进一步扩大劳动者的权力,只有保证了广大劳动者的权力,才能使劳动者才能更好的尽自己劳动的责任。

4学习劳动法的意义

作为法学的学习者,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对各个法律的历史做到大概的了解以及初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更好的完善我国的法律建设,是我国建设法制社会的潜在要求。劳动法作为我国法律中不可欠缺的一部分,我们当然有必要去学习了解其历史。

在对劳动法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劳动法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挫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问题的所在,问题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在总结劳动法形成的过程及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劳动法,更好的保证劳动者的权益,以此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作为调整劳动关系及其附随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体系,劳动法的立法是否合理完善、执法是否有效可行、司法是否及时公正,都直接决定了社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以及是否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建立健全中国的劳动法律体系,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有效调整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是劳动法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所需要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承担的历史使命。

5结语

我们的劳动法无疑不是为了增强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劳动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坚持正确的理念,一定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劳动及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更好的维护劳动者的基本人权,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我们应该对中国劳动法报有信心,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们的劳动法可以变得更加成熟,完善,建设出为人民服务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劳动法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尚元.雇佣关系调整的法律分界――民法与劳动法调整雇佣类合同关系的制度与理念[J].中国法学,2005,(3):84

[2]史尚宽.劳动法原论[m].上海:上海正大印书馆,1934:1

[3]黄越钦.劳动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7-18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6

关键词合同合同法民事法律

作者简介:陈州,浙江品和律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1-009-02

民法是宪法之下的部门法,是由若干调整某种民事关系的单行法组成的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其中合同是民事法律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虽然在理论方面还没有统一规定这些立法,但不可否认合同作为一种协议活跃在市场经济中,用来规范财产流转关系的基本依据,只有合同当事人作出的意愿,才能说明此合同合法且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探究合同内涵及其在民法学界的地位有利于获得全新的理解。

一、民事法律中的合同内涵及特征

合同也叫契约,是民法中重要的概念之一,然而关于合同概念的基本理解在世界两大法系中却有两种不同学说。大陆学说主张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英美法系则主张合同是一种单方的允诺。我国民法合同概念基本予以认同,都通认为合同是一种协议且被我国立法所确认和接受。相关民法条例明确指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一)广义

民法学界对合同内涵的认定还有广义之分,认为合同就是民事合同。例如行政合同就不属于民事法律范畴,因此它就不属于合同法中,财产合同、身份合同也是同等道理。相关研究学者指出,虽然我国《民法通则》中将合同划分至“债权”范围中,然而其具体定义却有广义合同的意义。“债权”在《民法通则》中规定合同相关条文又定义为债权合同。如果是债权以外的合同,不论是《民法通则》或其他法规都很少看见具体规定。因此可以判定,广义合同就是我国民法调整后的合同,像物权合同、身份权合同等不属于债权合同的都可运用法律对债权合同的规定,同时也可适用《民法通则》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总而言之,广义合同即具有一些能够引起法律上效果的协议。

(二)狭义

合同除了有广义,还有狭义,即在民事法律中,合同的设立、变更及终止债权关系等行为都在平等主体之间展开。在我国法律中,例如自愿结婚或离婚等不发生债权债务变动的合意均不属于合同,即便双方在此过程中物权有所变动也不属于合同。同样也有相关研究学者对狭义合同内涵做出解释,相关民法条例明确指出,合同的设立、变更及终止通过自然人主体发生协议民事关系。学者就认为这条规定是有语病的,如果说合同设立即“民事关系协议“,若协议离婚是否为终止民事关系且是否为合同?收养、结婚是否为设立“民事关系”且是否为合同?和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对所谓结婚、收养等亲属法上广义合同是不给予认同的。我国民法既然对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作出调整,所以,就不能笼统地说合同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总的来说,协议的合同内涵为民事合同或民法合同,它包括身份合同、物权合同、债权合同等协议范围。

(三)最狭义

合同最狭义即债权合同,所谓债权合同指基于合同关系,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对方当事人请求给付的权利。合同债权是相对权,存在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债权人对于给付标的物或者债务人的给付行为并无支配力。此中合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合同关系具有特定性的法律关系,在债务人给付之前,对于债务人的给付行为,债权人只能通过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合同权利是相对权。合同债权人只能向合同债务人请求给付,无权向不特定人要求给付。一般合同债权人无权向一般不特定人请求给付,只能向合同债务人请求给付。但是相对性原则在当前合同法中相对于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合同债权人可以在第三人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行使相应的权利请求第三人为给付。第三平等性;合同债权没有排他性,除了具备相对权之外,还能对同一客体成立多个合同债权且无论发生先后均以同等地位并存。

(四)法律特征

合同是发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其主体为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民法和其他法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民事法律关系包括合同法律关系主体间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合同法中的合同当事人尽管在法律上的人格可能不相同,但法律主体地位却是平等的。合同是一种民事行为,是以协议的方式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关系的法律事实。其民事行为即民事主体实施能够引起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产生或变更、终止的行为。合同成立必须有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或表达意思一致可形成合同,若不一致则不能形成合同。

二、民事法律中合同法的地位

合同即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协议,因此也称为“民事合同”,所以因合同产生的法律后果可能是知识产权、人身权等权利的变动或物权的变动,不能将其与债法、合同法联系在一起,同样不能将其看做债法的一部分。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对规范合同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交易秩序,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合同法只是民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法律部门。合同法与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不同,其作为法律事实之一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行为的法,强调行为,而物权法就重点强调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我们生存的世界可划分为作为类的人与人之外的其他事物即外部客观世界两类。其中外部世界可以分为由该主体创造且独立于该主体存在的外部世界和由该特定主体创造的外部世界。前者还可以说为是智力成果,后者是人类通过智力创造的成果,尤其外部客观世界中的太阳、土地及森林和其他主体创造的物质形态成果一定程度是相通的。

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间的社会关系主要为人格关系、身份关系、物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与其相配的法律有人格权法、身份权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所谓调整,即人之所以为人及该人之所以为该人的法律就是人格权法。主要调整(个体的)人与(个体的)人之间不以财产为媒介形成的关系的法律,称为身份法。在对人与外部世界的法律进行调整时,调整人与上述外部世界中后者所表示的以物质形态的外部世界关系,此法律也称为物权法。如果对人与以智力成果表现的外部世界关系的法律则为知识产权法。上述不同调整的关系都为属性关系且是静态的关系。当智力成果、外在的物等要发生转移时,具体转移途径为交易关系和非交易关系转移。前者为双方以协商的方式,即合同关系。合同法就是调解这两种关系的法律。后者主要为继承,继承法是调整该法律关系的法律。它和静态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对财产变动调整可划分至动态法中,所以可以说,民法中的知识产权法、人格法、身份权法可以与合同法相提并论且位置同等重要。合同法作为调整债权关系的法律规范,反映和规定从生产领域移转到交换领域社会财产或其他劳动成果。这些劳动成果会以交换形式形成经济,进而带动人群消费。具体为转移已占有的财产,财产以一种运动方式活跃在流通领域,合同当事人的种种行为都会受到合同法的规范调整,在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法律约束力量控制对方行为,引导其往健康正规的方向发展。

三、民事法律中对合同内涵认识的误区及纠正

传统民事法律对合同内涵的认识还存有以下缺陷:首先与债权合同(最狭义合同)对应,从理论上分析应存在物权合同、知识产权合同等类型合同。此处的物权合同在承认物权行为的理论中就不能认为存在与债权合同相应的物权合同,仍然可以将如土地使用权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引起物权发生的合同归入债权合同中。民法理论对存在与债权合同并立的知识产权合同也不认可,则将其归入债权合同,由此可见理论前后出现矛盾。其次与债权法上的合同;理论上必定有人身权合同(即引起人身权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合同)、知识产权法上的合同(即引起知识产权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合同)等,然而从民法理论角度分析,债法中的合同是引起知识产权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合同,进而引起人身权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合同,应划分至债法调整的范围,二者为相互矛盾,但更重要的矛盾还在于传统民事法律理论对债权让与合同的认识,即可以引起债权变更,所以债权让与合同应该是债法上的合同,民法理论则因为该合同能直接导致权利的变动,并不是债法上的合同,只是单纯的债权让与合同是处分行为。

对于上述民事法律中对合同内涵认识的误区,应及时予以纠正,合同最常见的法律事实即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即通过当事人的意志在当事人间产生法律关系。合同这种行为既可以引起知识产权、人身权等民事权利的变动,同时也可以引起物权变动,不能将其混为一谈或将其与债权合同联系在一起,因此所谓的“债权合同”也就没有必要区分。也由此可以说,物权法上的合同还包括债权合同和债法上的合同。如果说债权合同或债法合同都在合同法范围中,那么此类合同和合同法的要求标准就相违背。一般民法中会由合同法调整合同,其中包括如买卖合同、租赁活动等产生债权变动的合同,或地役权合同、土地使用权合同、抵押合同等产生物权变动的合同,上述两种合同类型都属于民事合同,合同法有权对其行为予以调整。

四、结语

总之,合同所设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由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组织设立的权利义务,其过程中有权对合同进行变更或终止。合同的缔结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才能成立。在我国,合同法就是民法中的动态法,它集中了人格权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身份权法、继承法等。合同法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适用于合同法的同时以特别或具体的制度和规定调整各种合同关系。

参考文献: 

[1]任中秀.民法中合理性术语法律适用探析——以合同法规定为中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6). 

[2]匡爱民,李小华.合同的内涵及合同法的地位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10(7). 

[3]钟瑞栋.论我国民法上的公共利益——以合同法为中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1).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7

1.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

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消极型:练习中缺乏信心,总觉得不如他人,故往往造成精神不集中,对批评或表扬漠不关心,练习时总想蒙混过关。

1.2糊涂型:练习中缺乏清醒认识,易受他人影响,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心不在焉,有意无意地随众练习。

1.3保守型:练习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练习的要求,服从老师的指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保守中求稳为荣,竞争心理不强,不愿过多显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样阻碍了正常体育训练。

1.4小心型:练习中紧张、拘谨,怕当众出丑因而练习时特别小心,生怕受伤。但他们追求练习成功的心理又无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强练习,心理状态不平衡。

1.5懒惰型:练习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总是缩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他们在家中多是娇生惯养,养成四肢不勤,懒于活动的习惯。

以上五种存在于小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阴影是十分常见的。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小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而要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就必须从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2.解决恐惧心理的方法

2.1学生方面

2.1.1了解熟悉学生。平时作为体育教师要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举趣爱好及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心理健康水平现状等,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不断积累"实力",增强自信心,逐渐克服恐惧心理,为学习分腿腾越打下坚实基础。

2.1.2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学生在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整时,必须对了自己有一个全面积极的认知,学会辩证的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也要认识自己的短处,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多进行鼓励,同时,不断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目的。

2.1.3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指导学生在练习时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让学生把自己真正地看成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成绩得失是与集体融合在一起的。让学生之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使情感得以升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对分腿腾越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

2.2教师方面

2.2.1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不断优化教学,多方位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分腿腾越技术动作的积极性。重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真正体现,正确合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清楚技术动作的关键点。

2.2.2分层教学,关心落后生。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落后生的情况,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也能在练习中尝试成功,分享胜利的喜悦。对他们进行多的激励性言语肯定,多一些关心,充分肯定他们的成功。

2.2.3.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围绕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心理阴影的问题,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能视此为小问题,或个别现象,而不加以重视解决,更不能对存在心理阴影的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公开批评,因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非但阴影无法消除,反而会有扩散之危险。如何行之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呢?本人认为,既要点面结合地抓,又要因人而异地教;既须深入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又须正确无误地给予技术指导。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应用

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数学是物理学科的计算基础,更重要的是一些数学的思想,比如其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等。而且就当前高中物理试题进行分析,其中的选择题、实验题、计算论述题等都对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基于高中物理试题进行探究,找到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提升的新增长点,促进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高中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概述

近年来,为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高考考试中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的考核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单纯的物理知识考核转变为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而这种转变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中物理考题的难度,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解决各种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方法的融入成为了必要的选择。而学生在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能力应当如何提升,还应当基于教师对数学方法在物理试题中运用的理解。就当前高中学生在物理试题中运用数学方法能力的培养而言,其应当基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第二个阶段,将数学问题再回到归物理问题的能力。第三个阶段,将数学方法运用到物理试题中的能力[1]。

二、高中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的局限

数学是物理问题解决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能力才能实现对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而物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数学的升华,如果学生只是具备较高的数学能力,依然无法实现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基于此进行分析,学生在高中物理试题中运用数学方法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掌握不足,要想将数学方法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只有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才能实现学生对物理问题和数学问题的有效转换。第二,较高的学科基础,这不只是要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物理学科基础,学生的数学学科基础更是重要,所以在对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水平的提升上,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科基础进行培养和提升,为学生物理试题中对数学方法的运用打下基础。

三、高中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的策略

(一)基于数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思想的途径

对于高中物理试题而言,对于数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应当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在物理和数学之间构建出知识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能够直接与对应的数学方法进行联系,从而实现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升学生的物理试题解题能力[2]。为此,在课程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基于图像法、函数法、极限法、微元法、数列法等物理试题中常见的数学方法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对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有效培养。为实现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文章就几种常见的数学方法为例进行阐述。1.图像法图像法是物理试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对各种物理问题的求解具有较高的帮助,尤其是在物理问题涉及到运动学、力学、电磁学和光学时,图像法的价值更是无法被忽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图像法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升学生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实现对数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如例题: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卜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一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0B.在0一6秒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0C.在0一4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s0D.在5一6s内,物体所受合外力做负功。在该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的就是数学中的读图能力,学生要基于图像的内容,列出对应的函数方程并结合图像和函数内容明确途中多边形各部分所对应面积的意义,然后再进行问题的求解。2.几何法几何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物理问题涉及到曲线运动和光学问题时,几何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被进一步提升。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几何法的适应性进行考虑,将其与对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对应,让学生看到对应的物理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问想到几何法,从而实现学生物理解题能力和数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提升。如例题:在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槽内,有又两个半径为R/3,重分别为G,,Gz的球a,B,平衡时,槽面圆心0与a球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应为多大,在该题求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数学中的几何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图中的内容,构建出aBo,并根据已知条件,构建出等边三角形,将整个问题都置于该等边三角形体系中,并在该体系中进行问题的求解,最终根据题中的信息求出。的值。3.极值法极值法是高中物理试题中不可忽视的数学方法,高中学生需要借助最值法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进行求解,尤其是学生在解决一些运动学、力学和电磁学问题时,学生对于最值法的需求更高。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数学中各种求最值法的渗透和运用,尤其是方程法和函数法的运用。如例题: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0.5Ω,外阻R1=2Ω,R2=3Ω,滑动变阻器在什么位置时,电阻表有最大的数值?为什么?为了能够实现对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可以将数学中的函数思想和不等式思想融入到该问题的解决中,基于该问题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构建出不等式组,列出能够满足式子解决的不等式组,并求出问题的答案。4.微元法微元法也是物理试题中常见的一种数学方法,其倾向于将复杂的物理过程中转换成小的物理阶段,并借助一小部分的物理过程进行计算和求解,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其运用于整个物理过程中,从而实现对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在使用微元法求解物理问题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细节的引导,让学生可以正确、科学的把握整个物理过程中的环节和对象,从而实现化曲为直,化变为恒。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让学生注意微元法使用的基础是每一个文员所遵循的力过程是相同,这样才能实现微元法的合理运用。如例题:两个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同心球面上,各均匀带点电荷数量为Q1和Q2,则在球面内部距离球心r(r<r1)处的电势为?在该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明确的是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从而可知球面内部各个点的电势相等,且与球面的电势相等。所以在分析时,学生可以在球面上选取一个微元进行分析,然后在结合具体的物理知识进行问题的求解,从而完成问题的解决。

(二)基于试题需求,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实现高中物理试题中学生数学方法运用能力提升的基础是实现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而这种知识迁移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东西可以被迁移。所以在高中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加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教师在解决一些物理问题时就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而且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更容易让学生将数学和物理之间的关系构建起来,让学生习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3]。如题:有些球类比赛前会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式来决定由谁来开球,若裁判以5.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则硬币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a)。a.1.27m、B.1.35m、C.1.40m、D.1.54m。在解决该类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并结合00vv=+atxv=t+at构建出方程,先求出硬币速度为0m/s的时间,再根据所求出的时间再推出其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1.28m,在加上一些阻力的因素,其速度应当是小于1.28m,从而得出答案为a。借助这种方式方式,可以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受到数学思想的影响,并在习题练习中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物理问题,并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物理的试题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提升,做到对学生物理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课程需要,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

为实现对学生物理试题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重视,先扎实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为实现科学、合理的在物理试题中运用数学方法打下基础[4]。如例题: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5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聚为r的两处,他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两个小球互相接触后期固定距离变为了2r,则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变为了(D)。a.5F/16、B.F/5、C.4F/5、D.16F/5。在该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仅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是不行的,其必须明白一定的物理基础,这样才能实现对该题的有效求解。比如在该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两种状态下的库仑力先用物理学科的公式进行表述,再借助数学的代数法进行计算,从而求的1165F=F,从而实现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所以物理教师在对学生物理试题中数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物理学科基础的重视,要扎实学生物理学科基础知识为工作要点,逐渐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结束语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试题中的运用是提升学生物理知识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基于实际教学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权民、张瑞琪.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内涵在高中物理运动学试题中的应用——以“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9,37(11):11-13.

[2]陈霞、孙宝东.数学方法与物理思维的整合应用——以一道几何光学题为例[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8,36(3):56-57.

[3]毛水忠.浅谈高考物理复习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5):p.76-77.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优化

1.高中物理习题的相关的概念

结合有关习题教学及物理习题教学的理论,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及区分两个基本概念“物理习题”和“物理习题教学”。

1.1物理习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深入理解、巩固和应用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物理科学素养而设置的任何例题、练习题、作业题、考试题、课外制作、课题研究、实验实践活动等都称为物理习题。物理习题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物理习题教学。以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练习为主的课叫做习题课。习题教学是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重要课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讲,物理习题教学是指以解答物理习题为主要形式的一切课内外的教与学的活动,包括解答物理习题的课内练习、课外练习、习题课、课堂测验、单元测试、学生课外问题探究等教学活动。

2.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

2.1习题教学中老师的讲解和分析方法比较传统,往往就题论题,缺少思维的启发诱导。老师很少应用正确解法和错误解法相对比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对于连续设问、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的应用频率也很一般。

2.2习题教学的方式单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类型的习题课,教师没有采用有针对性的习题教学设计,较多的是知识的巩固和方法的指导,不注重思维的启发和诱导,课堂中学生参与较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3习题教学中缺乏心理素质的培养。目前的习题教学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以题目的评讲为主,很少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事实上心理素质差是很多同学考试时的拦路虎,常常有些同学因为畏难心理和毅力不足导致解题失分。

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优化

习题教学策略优化不是构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反映的是习题教学随着教学中出现问题的不同而变化的形式,目的是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简单介绍高中物理习题教习的优化策略:

3.1精选习题,注重挖掘习题中的科学思维方法。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思维的方法。物理习题总是与科学思维方法紧密相连,教师要善于归纳和总结物理习题中涉及到的科学思维方法,才能科学地精选和编制习题。当我们遇到某一具体的物理问题和学习某一物理知识时,一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物理思维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比较与分类的方法、、抽象与概括的方法、科学推理的方法、等效代替的方法等,这就需要我们把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质量习题的编制,必须具备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想在习题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就应该先清楚地了解物理科学思维方法,才能有效地将物理思维方法渗透到习题的编制中。

3.2例题的讲解,注重学生的分析讨论。例题讲解虽然只是习题教学中的一部分,但其可以发挥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既可以深化和活化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认识,也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例题讲解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例题讲解要凸显解题策略和方法的应用。方法是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体现,方法的运用能激起学生大脑的积极思考,带动学生去理解和深化概念、规律。②一题多解、一题多问,提高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去寻找解题的不同方法。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注重分析解题过程。解题过程承载着思维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调动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比较、概括、甄别和判断,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自主发展。

3.3习题课教学中,注重问题的启发引导。习题课是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专门进行习题解答活动的一种授课形式。学生在课堂上解答习题与在课下做题是完全不同的,课堂上有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学生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求助,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题解答。习题课不是简单的习题讲评,更主要的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和引导。常用的启发引导方法是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因此,针对不同的习题,教师应该提前设计好如何进行有效的启发和引导,这项教学技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总结,才能灵活地应用。

3.4精心设计物理习题解答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外显,从培养能力和提升思维品质的角度讲,物理习题教学就是物理解题方法的教学。精心设计物理习题教学的解答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品质。如正确而恰当的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示例]:如下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B物体虽受水平力F作用,但三个物体都没有运动,试确定a、B、C三个物体分别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该题是针对静摩擦力方向的考察,应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就是整体法和隔离法。可以只用隔离法解题,也可以联合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解题。若联合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题,可以先把a、B、C三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Ⅱ所示,由于整体静止在地面上,因此需要地面提供一个静摩擦力f1来与拉力F平衡,而且这个静摩擦力f1就作用在C物体的下表面上。然后再用隔离法以物体C为研究对象,分析物体C的受力情况如图Ⅲ所示,可见物体C的上表面受到物体B对C的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2。然后再分别以物体a、B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

对法理学的理解篇10

(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法院浙江象山315300;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 要:通过对法学本科学生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掌握的情况调查,把握当前法学本科学生的社会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实践状况,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通过提高对社会学的认识性,改革相关教学方法,注重社会学与法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等方面,来促使法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与运用社会学、法学理论知识。

关键词:社会学基础;法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37-04

引言

法律行为模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是社会生活的自然需求与生存条件,也是一种必然产品。法律作用于人类社会,对人类生活也有反作用。同时,法律可以成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法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且可以对法律进行实证研究,人们可以通过法律的规律性来认识法律的规律。[[德]托马斯·莱塞尔著,高旭军译.法社会学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法学所研究的对象与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有相似性,并且法学的研究模式包含于社会学研究模式之中,通过对于社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够促进对于社会问题的法学解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也能认识到社会问题的法学的解决模式不同于一般社会学方法,掌握法学方法来促进社会学的发展,使得两者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此,笔者认为法学与社会学的学科相关性较强,联系较为紧密,指出法学学习者一般说来其社会学基础较好,并提出本文的理论假设: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的社会学基础功底较好。

对于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大现实意义。通过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法学理论与方法的不足,例如能够促使法学理论与方法与实践像结合,运用实证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社会学的方法与理论的过程中,通过与法学理论知识的对比,能够克服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不足,例如加强与提升社会学理论中对策研究的刚性与针对性。再者,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学与法学的方法来应对现实问题,从法学与社会学两者的优势出发,克服各自的不足,切实有效的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法学本科学生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掌握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来加以说明。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是以浙江农林大学的法学专业07级与08级法学本科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同时,调查的时间定于2009—2010年,即法学本科学生在大三的阶段进行调查,涉及的调查对象数量为212人,调查的方法为课堂调查和访谈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于社会学书籍阅读的书名进行统计,每位学生需要写下3本及以上有关社会学的书籍。并通过microsoftexcel、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录入、统计与分析。笔者把数量高于5本以上的书籍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的书籍内容分为三个方向:社会学方向、法律社会学方向与法学方向,主要的结果可以参见表1:

除表1所列书籍,还有其他个别数量的书籍《中国社会思想史》、《菊与刀》、《应用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等社会学方向的书籍。在统计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社会学书籍的界定并不是很清楚,对于社会学、法学与政治学等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加以区分,以致出现把《外国民商法精要》、《法律的概念》等都归于社会学书籍之下,也有部分学生在进行回答时,出现对于书名回答错误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于社会学的相关书籍并不是很了解。通过对阅读书籍的分类,把统计的书籍区分为社会学、法律社会学与法学方向,并对每一个方向的书籍数量进行统计,能够得到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约有273本书籍是关于社会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约占总数的74%,法律社会学方向有82本,约占总数的22%,对于法律社会学,可以归入社会学书籍之列,所以,以上两者之和,即与社会学知识相关的书籍占到总数的96%,而回答为法学的书籍数量为16本,约为4%。同时,通过笔者对于法学专业学生的访谈,进一步的掌握了法学专业学生对于社会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阅读社会学书籍的动力来源哪里?2.读完一些社会学书籍,你自己感觉收获如何?3.你觉得学习法学时,是否会运用社会学知识?4.对于法学学生来说,今后需要多学些社会学知识,便于多角度看问题,并能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课堂调查与访谈,笔者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学知识方面的掌握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发现了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时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通过对统计数据与访谈内容的整理,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已掌握一定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通过表1可以看出,位居前三的书籍统计书名为《乡土中国》、《社会学概论》、《江村经济》,这三本书是国内目前社会学领域方面比较权威和普及的书籍,并且相对来说,比较易读与易理解,对于社会学的初学者来说,是作为社会学入门的较好选择。从图1可以发现,社会学书籍阅读量占到总量的74%,法律社会学书籍占到总量的22%,两者的总量和为96%,这足以说明,法学本科学生的绝大多数了解或掌握了一定量的社会学基础知识,并且从阅读书籍的类型来看,侧重于社会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笔者分析其原因,认为法学学科与社会学学科在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方面的相关性较强,在很多领域存在着交叉重合的现象,同时,很多法学的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来加以解读与分析,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其问题的本源与内在的深层次矛盾,所以,学生对于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再者,考虑到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对于社会学学科课程的开设比较重视,包括必选课与公共选修课都设置了相关课程,这也很大程度上促使法学专业的学生能过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来学习社会学知识。

(二)所学社会学知识与法学理论的相关性较大。通过表1和图1可以发现,在所列书籍的数名中,与法学专业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书籍比较多,例如《乡土中国》、《法律社会学教程》、《社会契约论》、《法律社会学》、《论法的精神》《法律与社会》、《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送法下乡》、《社会分工论》等近11本书籍与法学知识相关,而相对来说,与法学相关性不大的书籍,主要有《社会学概论》、《江村经济》、《社会学导论》、《街角社会》以及《社会学是什么》。这说明,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在获取社会学知识的过程中,是因为学习法学知识的需要,而了解到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这个过程是在无意识的或潜在自觉地进行着,反映出通过对法学知识与法律社会学知识的学习间接学习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学习与研究路径,能够逐步了解社会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笔者对这种现象的归纳为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交叉性与学习的自觉性。但从反面来看,对于纯社会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法学本科专业学生还是主要对于社会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为一些最基本的社会知识,其社会学的专业性水平并不高。

(三)对社会学与法学领域的界定存在着模糊区域。或者可以说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对法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不够深入。通过本次调查和访谈,笔者看到,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如何清楚地区分社会学与法学这两个学科领域还存在着一定模糊性,在书名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把《法理学》、《外国民商法精要》、《中国法制史》及《法律的概念》归入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领域之中,甚至有的学生把政治学、经济学和小说等书籍也归入到社会学的范围之中。笔者反思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认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没有系统的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领域还不是很清楚,以致在对社会学相关理论的把握方面存在着缺陷,不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社会学领域所包含的内容,往往只是在表面层次上对于概念的简单解读,缺乏深入的理解。同时,部分学生对于法学知识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层面上,并没有深刻地掌握住法学理论与方法的内涵与精髓,从而对于法学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也不是很明确,以致在利用法学与社会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时,不能很好的区分清楚法学与社会学的领域范围。

(四)获取知识途径单一,动力不足与知识面狭窄。首先,对于社会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法学本科学生获取的途径较为单一和缺乏,只是在老师所列的书单之下来加以阅读,而对于其他各类的社会学期刊、报纸及评论等资料来学习和掌握社会学知识比较缺乏,通过网络等其他媒体来获取社会学知识的方式还利用的不够,以致所获取的知识比较零散,往往与现实脱节,无法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其次,笔者发现,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对于获取社会学的知识的主动性不强,往往是趋于一种被动的方式,比如为完成老师的一项作业,或者老师指定那本书下次上课需要讨论等,很多时候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临时通过阅读一部分的书籍来找到一些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所以,对于自主积极地去寻求一些社会学知识来满足对于社会学学习的要求以及扩展自身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范围还显得不足。最后,法学本科学生对于社会学书籍的阅读的范围是比较狭窄,很多书籍只是在老师列出书单之后,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挑选一或两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籍来阅读,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和课程作业而被动去阅读,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来学习社会学知识与寻求更深层次的社会学知识的理解。

(五)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对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是作为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的一项前期准备,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的社会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现实社会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但是,通过对法学本科学生的访谈,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是对于社会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但往往是为了了解而去了解相关的社会学知识,当然,这不仅仅是法学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其他学科的学生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缺乏对于知识的深入了解与掌握,以致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无法准确的把握理论的内涵,使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论知识被强加地嵌套在问题的讨论与对策研究之中。就法学与社会学来看,两者是相近学科,很多领域与方面有着交叉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看,社会学对于法学的学习以及对于分析法学的相关问题,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对社会学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结合法学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时,无法发挥出两者的共同优势,反映出法学的学生对于社会学的学习还停留在一个较低层面,对于结合社会学、法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略显得不足。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前文的概括与分析,了解到法学本科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社会学知识和理论,而且与法学理论的相关性较大,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与不足,如对于法学与社会学的领域界定模糊,对社会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只是在较浅的层面,所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与深刻,还有对于社会学知识的获取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学习主动性不强,知识面太过狭窄。最后,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如何能够很好的结合社会学与法学的知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学习的完善来应对上述所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

(一)学校教育完善的角度

第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社会学知识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尤其是在高校中重视对于社会学知识重要性的宣传与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结合实践,让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明确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对于法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的促进作用与互补作用。通过社会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个法学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必须的,这也是学习法学者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知识,需要让法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在思想上能够提高对于社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能够在意识上有一个超前的把握。

第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与传授,拓宽知识面。对于理论知识与方法的不准确把握,往往会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造成不良的后果与影响,所以,学校教育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培养出发,多开展相应的学术沙龙与学术讲座活动,增加社会学知识学习的相关课程与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知识的交流与沟通,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来引导法学专业的学生来学习与把握社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促进学生能够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层内涵有所把握,这将会有利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社会学基础知识的整体水平,拓宽学生看待社会问题的视野与范围,能够理解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准确含义,能够帮助克服法学理论与方法在运用与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提升法学理论与方法对问题解决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第三,重视实践教学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变革,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特殊性,尤其是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方法,并通过课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的掌握,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教学,而不是纯理论的讲解,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在课外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应对能力,能够通过一定量的社会学方法在实践的运用,使学生深刻掌握与理解社会学知识的内涵。从而,使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课外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兴趣与动力,通过自觉的学习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把握住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态势。

(二)学生自我学习的角度

第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明确学科领域与特点。在准确的把握了社会学与法学的基础理论之后,需要对社会学与法学的优势与不足加以准确的把握与分析,在分析与解决问题时,能够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克服学科的不足,能够做到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充。就如法学的理论与方法往往容易脱离实际,分析问题不关注现实,以至于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而社会学则正好可以克服这一不足,注重从实证调查的方法出发,关注现实问题,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之,社会学理论所提出的对策研究往往太宏观化与趋于软弱化,在问题的解决上效果不理想,法学方法恰恰可以克服这一不足,能够发挥出法学与法律自身的特点,注重强制性与刚性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所以,如能恰到好处的发挥出社会学与法学的作用,这将是社会学与法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

第二,运用理论来解释问题,通过实践来提升理论。鼓励法学专业的学生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与体验社会学知识的深刻内涵。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多走出教室与课堂,能够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于自身理论知识的检验与提升,及时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能够恰到好处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综合性的运用法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问题,明确自身理论的掌握与检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证明其合理性与否。例如,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多到社会上去组织法律援助活动,多到法庭与相关行政部门去了解实际案情以及到律师事务所去实践与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明白法学与社会学知识在实践运用中还有那些不足,比较两者的优劣之处,注重用所学习的社会学知识来解释与分析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论证理论的正确性与否。

第三,注重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的论证与检验,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无论是法学、社会学,还是其他科学,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够帮助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力求达到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习法学者提出了要求,注重实践,不要太关注理论上论述,这一点恰恰是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特点之一,注重从实证调查入手,从实践中来,并能够到实践中去,不断的检验与提升理论。所以,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法学知识之后,也要注重社会学的知识的学习,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与学科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法学与社会学的知识与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发挥出学科结合的共同优势,避免各类片面性与局限性的错误。

四、结论

通过前文的分析与阐述,对于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社会学基础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于法学学生在学习法学理论与方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有了较为全面和准确的把握,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社会学基础,但是在对于社会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准确地把握住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内涵,对于法学与社会学的领域的界定也不是很清晰,综合运用法学与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需要在现有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现状下,注重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刻内涵的把握,提高对社会学基本知识学习与掌握的重要性认识,还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与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的学习动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结合社会学、法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钱燕霞,陈传枝.在校大学生应加强社会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04).

[2]王根顺,史学正.论高等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基础[J].现代教育科学,2006(01).

[3]王海燕.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述评与展望[J].边缘法学论坛,2009(02).

[4]黄黎玲.论社会学法学与法治秩序的建构[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