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传统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3:28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经济发展

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紧密相连的,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历史。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积累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但是随着众多外来文化的流入,我们的民族文化根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时,做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须关注的重点。云南省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的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寻找出更加适合本民族发展的道路,下面我们以文山壮族和瑶族为例,分析一下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一.文山壮族和瑶族历史考察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山是云南境内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两个自治民族之一。作为文山境内分布最多最广的民族,壮族在全州八县均有分布,人口增长方面在建国后至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因壮族多分布在有河、溪、井的坝区、河谷地区和靠山临水的丘陵地带,因此历史上壮族曾被成为“水边的民族”、“农耕民族”和“稻作民族”,在分布上也呈现大聚居、小分散、居地连片的特点,少数还保留着古代濮人部落的居住遗迹。

瑶族多分布在溪流密布,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其称谓由于生产方式、居住条件、生活服饰等特点,历史上曾多次变化,在建国后,经过民族归系统称瑶族。现居住在州境内文山的瑶族主要有三个支系,自称“们”或“金门”的,他称蓝靛瑶;自称“孟棉”或“龙棉”的,他称大板瑶、角瑶;自称“秀”或“亚”的,他称山瑶、过山瑶。相较壮族,瑶族经历过封建和半封建社会,受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和入境早晚差异,各地瑶族在经济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解放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瑶族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均有所提升,开始融入市场经济轨道。受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性影响,瑶族人除了粮食生产水平较为稳定外,在林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面也有所发展,民族总体发展趋势较好。

二.壮族与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1.壮族传统文化艺术

壮族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是全国23个有古代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唐宋时期,部分壮族有识之士采用汉字记音、记义和汉字切合的方法,按照壮语习惯发明了具有形、声、义规律的土俗方块古壮字,有象形字、会义字、形声字等,用它记载和交流民族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生活习俗、民情掌故。在广南、富宁、文山、西畴等县的壮族民间古籍中,以汉字、壮字混用的形式,记载壮族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经济,政治与文化,许多古壮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壮族文献古籍有《骨刻历算》、《鸡卜经》、《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口碑古籍类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铜鼓、壮锦、乐器天琴、壮剧等也是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是综合的艺术品,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结实耐用。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极富感染力。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大体上可包括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在民间文化中享有盛誉。

2.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文山瑶族民间珍藏的古籍,已发现的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本命书、阴阳牒、历书、科技、中医草药、故事、创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鸳鸯歌、信歌、新民歌16类,共150卷1000多万字。这些瑶族古籍,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性、资料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具有瑶族风情的特殊乐器长鼓在瑶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就曾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这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改革开放后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瑶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箩、竹帽、藤箱、藤夹等,雕刻艺术,主要有门匾、烟盒、吊楼,以及神像、神龛,以茶山瑶的水平为最高。盘瑶、蓝靛瑶和部分茶山瑶青年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举行仪式时,据说要翻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历尽艰苦考验,发展到现在,其中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一些瑶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表演的保留节目。在传统体育节目方面,抢花炮、抢柚子、打陀螺等体育项目也非常受欢迎。

三.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精髓

文山地区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原生态文化特色,我们要努力挖掘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载体,真实记录保存下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并以多种形式和载体传承下去。文山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的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包括濒危民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以州文化局为主,地方政府为辅。要对文化局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民族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工作,申报立项保护,引起国家和地方重视。地方政府可成立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培养传统民族艺人,实现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配以多种奖励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在宣传工作中,强化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的认识,培养其民族历史自豪感,并从中获得动力更好的完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2.加强文化溯源研究,做好保护与传承

我们要结合史料和已有成果深入研究,力求对文山壮族、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促进对文山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研究及传承与保护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壮族和瑶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就已经做了基础性整理,我们要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联合文化局、古籍办等结构组织力量抢救古籍文化,进行整理和出版,在本土多培养一些民族学者,以便更好的完成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多渠道多项式挖掘、保护、传承与展示文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问题的重视,众多媒体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力度,比如2008年,由多家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及州政府共同合作拍摄的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上市,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的空白,其中《》一集,揭示了壮族的原生宗教文化和壮族的生态观,这对于宣传壮族文化,做好传承有着积极意义。2008年州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文山录制《见证与畅想》、《世外桃源》等纪录片,在央视节目播出,提高了文山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文山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建设三结合

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少数民族村镇的资源开发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展示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州级政府要在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开发和文明建设,探索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结合民族实际发展情况,走最优的发展道路,比如麻栗坡县瑶族的老山第一村、马关县阿峨民间艺术之乡、文山县的姑娘寨、富宁县坡芽壮族文化生态村等,都是运作较为成功的村寨。目前,广西民族文化开发其实已经踏出脚步:如诗如画、永不落幕的山水实境演出“印象・刘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都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康庄大道。包括靖西绣球、阳朔画扇等大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产品已经行销世界。

4.多方面合力共同促进保护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曾经下达重要政策,主要以四种措施为主: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这四种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指导和提示,也是文山壮族和瑶族在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中应当遵循的重要指示和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

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的前提下,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将极富民族特色的绝活儿进行传承,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要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怒江地区的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就是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比如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举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

总之,在世界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好新时代的传承,对于焕发新时代下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毅.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n].云南日报.2003-07-02(C04)

[2]朝克.中国的濒危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及学术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04).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2

   一、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主要特色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以及奇特瑰丽的“喀斯特”地貌,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广西民族文化生态。广西地处岭南西部,自古为“百越之地”,属西瓯骆越故地。越文化、滇文化、楚文化、中原汉文化、客家文化、壮族骆越文化均在此交汇,造就了五彩斑斓的广西民族文化,并由此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特点包括:

   1.地域民族性突出广西是多民族的省份,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广西不同民族、不同支系、不同地域,有其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例如民居建筑,有汉族庭院式的民居、园林式的山庄、南洋风格的骑楼,有客家围屋,有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等等。再如服饰,广西12个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同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又有各式各样的服饰。另外,战国至东汉的左江岩画,绵延分布在200公里的左江沿岸,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其中着名的宁明花山岩画全幅画长135米,高44米,画有朱红色人物13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仅0.3米,间有少量兽类和器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广西的铜鼓文化习俗仍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白裤瑶的打铜鼓和砍牛送葬、壮族的青蛙节打铜鼓和祭蛙求雨仪式等都体现了广西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2.具备地区国际化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在文化上,广西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有较长期的民间交往历史,民间习惯、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3.多种民族亚文化并存,既有相对独立性,同时极具兼容性从地域特点来看,以柳州为界,桂北饮食以咸辣为主,其重要民间艺术戏曲——桂剧、彩调剧,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历史血缘关系,带有明显的楚文化特点;桂南以粤文化为主要特征,融合了疍家文化、越文化的元素,民间以粤语为主要语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和宁明等地的天琴表演同时带有壮族文化的特色,粤剧、师公戏、丝弦戏、采茶戏同时并存;桂西以古老壮族的密洛陀文化为主流,是黑衣壮、蓝衣壮等古老壮族聚居区,“蚂拐舞”、红水河沿线的铜鼓文化、壮锦、旧州的绣球等都体现出骆越文化的特点;桂东地区以客家文化和粤文化为主线,舞狮、“舞炮龙”等是粤文化和客家文化遗存的体现。广西各民族长期接触和交往,使各民族的文化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传统,一方面又有互相渗透、互为兼容的迹象。比如桂北农村壮族、汉族、侗族、苗族的干栏式木楼,大同小异;竹竿舞、抛绣球、斗牛等在广西不同民族的节庆活动中都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其他如节日、饮食、娱乐等方面,各民族都有一些相近、相同的习俗。

   4.民族民间艺术保存较完整广西自古远离中原的朝代更迭、战乱纷争,又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许多民族的聚居地又相对偏僻,因此许多传统文化得以系统、完整地保留下来。像侗族的民居建筑、瑶族的服饰,还有许多民族的节日、歌谣、技艺等等,都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

   二、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现状

   在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方面广西有着一定的基础优势:第一,广西相对其他少数民族省份兼容性更高,历史上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也很紧密。社会发展进程总体上以融合发展为主,进而现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极具兼容性的特点;第二,经过近几年政府的鼓励推动,各地的节庆活动开展广泛,区内大部分县市每年都有以本地民族特色为重点的节庆活动,在活动开展的同时,各主办方也相互借鉴,这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整合;第三,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确定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广西作为与东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有和东盟诸国开展全方位文化交流的必要和需求,为此一个完整的广西文化形象更有利于确立广西的枢纽地位。

   1.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已开始发掘,但分散零乱,缺乏整体形象打造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致使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分散,桂北的桂剧,桂南的天琴、“碧海丝路”舞剧,桂西的“蚂拐舞”,桂东的舞炮龙、彩架等,虽由当地县市通过节庆活动、外出展演等方式大力打造、宣传,仍不免是“各个山头在唱歌,声大难和”。近几年,广西借助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平台以民歌为“龙头”,整合了民歌资源和壮锦、铜鼓等部分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但仅仅依靠一年一次的国际民歌节和单一的民歌诉求,在大众传播形式多样,信息泛滥的现代社会,广西丰富的地域特色还是无法有效形成整体形象,也不能更好地丰富广西的文化品牌内涵。

   2.在一些项目上,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与传播取得了突破,但未全面铺开作为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成功的典型“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是将广西桂林风景、现代声光影技术、民间传说和民间山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的产业化运营项目,它不仅探索了一条新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如何和现代主流审美思想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到2008年底,《印象?刘三姐》演出近2000场,观众约30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6亿元。此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也探寻了新的发展模式。广西临桂县五通镇的“三皮画”(树皮画、猪皮画、牛皮画)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有500户农户直接参与制作,一年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靖西县旧州村是广西历史悠久的绣球专业村,这里制作绣球的历史有400多年,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欧美和国内已经成为主要市场,目前,旧州的绣球年产16万个,年产值达到170万元。这些成功项目都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有效传播。然而,对于广西大部分民族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运营与传播,民间资本的参与十分有限,大多要么参与比例较少,要么仅仅流于形式,如宾阳的“炮龙节”、武鸣的“三月三歌圩”等。

   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传播模式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局限性明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是国内诸多省份推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实质是通过构建独特的文化平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投资商,拉动经济增长。广西长期实施了舞台艺术精品战略,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壮剧《瓦氏夫人》、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舞蹈《壮族大歌》等140多个剧目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各类全国性评选和比赛中获奖,实现了舞台艺术整体突破;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连续三年分别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广西成为西部14个省市区中唯一获得“三连冠”的省区;传统的歌舞剧《刘三姐》不断加入声部交替咏唱的手法,模仿水波的流动,表现手法进一步创新;特别是已经连续举办七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歌品牌的塑造。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西文化形象在全国的传播,但对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生存终归是“输血”,而不是“造血”,没有形成其本来应有的大众消费土壤。从2009年由自治区文化部门发起主办的“广西戏剧展演”的惨淡门票销售上即可看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和主流文化消费理念的契合仍任重道远。

   三、结合地方实际,运用新策略大力推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传播

   文化消费是民族民间艺术得以生存的原生土壤,传统的艺术形式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有牢固的本地域或更广阔的文化市场空间,要和主流的文化消费理念相适应。

   1.整合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适应北部湾发展战略

   在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项目中,应采用以壮族“民歌”、“壮锦”和“铜鼓”等民间艺术形式为主体,广泛融合区内各种艺术元素进行整合传播的方式。这主要基于:1、单一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推广传播容易淹没;2、形式特点各异、资源分散的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不利于现代文化产业大生产、大制作、大传播的特点;3、整合传播有益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将各县市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以大项目的平台整合传播显然比但各县市单独对外宣传更有效率。经过几年来“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拉动,广西在对外传播的艺术文化项目上已经整合了不少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但还比较简单、粗放,应该由内至外的在各个艺术作品、传播渠道上作进一步的整合。

   2.以项目运作为核心抢占制高点,推动文化品牌向周边地区传播

   近年来,广西、云南、贵州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都在依托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演艺、会展,形成某一诉求的品牌效应,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相比东部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群众文化消费能力,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多种产业并存的土壤,加上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低,发展文化产业“先天不足”。但同时,这些地区又都是资源大省,因此广西必须通过举办重大项目来吸引注意力,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强消费的拉动能力。从文化消费的角度,“北部湾沿岸”国家是广西重要的艺术文化传播对象,除了历史上双方有更密切的文化传统和相近性外,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高也是有利于民族民间艺术产品向这些国家的传播。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3

现阶段壮族敬酒歌大多数都是在喜庆节日上的活动或者重大节日以表演的形式出现。敬酒歌的表演形式是壮族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主要表演形式的也得到较完整的保留。礼遇客人的时候,通常举杯围绕客人,一大群人所表演的壮族敬酒歌让人流连忘返,可以深刻感受到人们宽阔的胸襟,自信豪放的性格;在节庆日围聚在客人周围载歌载舞,说话说得激昂时手势就随之而来,唱得高兴往往也会手舞足蹈。壮族敬酒歌的表演在傩戏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踩着三角形,合着“锣鼓点”,不断地跳动。祭祀时必演壮族敬酒歌,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壮族敬酒歌。壮族敬酒歌有简单情节的傩戏,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

二、壮族敬酒歌的艺术特征

民族特质就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社会及民族地区的地理地貌,生态环境,民族民俗,民族性格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体现。在民歌中的体现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格”。壮族敬酒歌的诞生都有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当然,如果我们要深刻掌握某种民歌的具体风格特点,就必须对其相应的民族文化底蕴有所理解,只有这样,我们在分析其民歌意境等方面才能有更好的把握。

(一)壮族敬酒歌歌曲旋律特色

壮族敬酒歌唱法是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声部区分严格,重视音区的和谐统一;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为其特点。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宴席曲中于其他艺术元素相互配合,发挥出最好的呈现效果,表现出了宴席曲的全部精髓,展现了宴席曲深层的含义。

(二)壮族敬酒歌节奏变化的技巧

在壮族敬酒歌的开头和结尾都能欣赏到不同感觉的节奏特点。“贝侬哎山歌声声伴酒喝贝侬哎好比春风侬哎壮家敬酒要唱歌贵客越多心越暖呀。过山坡贝呀侬哎客人来到家门口咧敬上三碗迎客酒米酒香醇山歌唱贝侬哎”

三、壮族敬酒歌的文化内涵

壮族敬酒歌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过程,民族歌曲的演绎虽然不具有地域特点,但是在表达地域性时,有很强烈的作用,并且也受其本本身音质和音域的特点受到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喜爱。

(一)传承

1.在艺术环境中继承作为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劳动与生活而同步产生的壮族敬酒歌,在人类发展史中,已经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一种独特而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壮族敬酒歌与人们的的生活劳动一直心息相依,它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它首先就表现为一种外显的媒介以及载体。壮族敬酒歌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他涉及了很多民族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生产方式等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调。

2.在社会文明中继承民族特质就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社会及民族地区的地理地貌,生态环境,民族民俗,民族性格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体现。在壮族敬酒歌中的体现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格”因此,不同敬酒歌曲其特点不同,壮族敬酒歌的诞生都有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当然,如果我们要深刻掌握某种民歌的具体风格特点,就必须对其相应的民族文化底蕴有所理解,只有这样,我们在分析其民歌意境等方面才能有更好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都是这些的体现。作为传统民族艺术的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在表与人类的关联一直心心相惜,壮族敬酒歌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它就表现为一种载体以及外显的媒介。

3.在社会文明中继承民族特质就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社会及民族地区的地理地貌,生态环境,民族民俗,民族性格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体现。在壮族敬酒歌中的体现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格”因此,不同敬酒歌曲其特点不同,壮族敬酒歌的诞生都有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当然,如果我们要深刻掌握某种民歌的具体风格特点,就必须对其相应的民族文化底蕴有所理解,只有这样,我们在分析其民歌意境等方面才能有更好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都是这些的体现。作为传统民族艺术的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在表现音乐艺术上,必然也十分重视塑造意境,表达情感。在壮族敬酒歌表演中,在表演者的手中,壮族敬酒歌就是传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情境是喜是悲,都是可以通过表演来进行表达的。每种艺术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过程,虽然不具有地域特点,但是在表达地域性时,有很强烈的作用,并且也受其本本身音质和音域的特点受到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喜爱。壮族歌曲的特色主要是体现在节奏及身体韵律上。身体曲调的夸张、跳跃感使得观赏者们无尽的释放兴奋的情绪。他们习惯带动人们的情绪。身体曲调配合眼神的交流传达着情意。

(二)展现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

壮族敬酒歌本身就是对美的一种追求和体现,在壮族敬酒歌过程中就是为了传递美好的理念和感情。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壮族敬酒歌的接受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审美观念和是非观念,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思想。这些都是壮族敬酒歌带给人民群众巨大的精神财富。将壮族敬酒歌与其相关的,联系起来,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其中需找到这个民族的敬酒歌中显现出来最具价值的审美取向,那就是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壮族的各个敬酒歌中都能深深感受到宗教的意识形态,在歌词中,人们习惯将于这种类别相关的传说、故事以及祭祀使用的工具都融合进壮族敬酒歌表现中。这些源于对生命和自然无限崇敬与热爱的壮族敬酒歌,在时代的发展中仍然保存和延续了下来,同时也体现了民族情怀和性格中对于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之情。将天等县壮族人民的壮族敬酒歌与其相关的,联系起来,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其中需找到这个民族的舞种中显现出来最具价值的审美取向,那就是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天等县壮族人民壮族敬酒歌中,无论是萨满教还是藏传佛教,作为一种对于精神世界有着无限追求的,在壮族敬酒歌上对于天等县壮族人民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呈现感恩的情结

在壮族敬酒歌都是力图展现一种对于英雄情怀和神明的感恩。这种敬酒歌氛围在审美价值上,就极具观赏力。敬酒歌所传递的信息就是壮族人试图使用激动昂扬的敬酒歌和韵律来展示在历史的进程中,整个民族不畏艰难,突破重围实现民族大义的一种英雄气概,以及神明保佑,民族顺利前行的一种感激情怀。敬酒歌结合宗教器具和情怀。

四、结语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4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化

[作者简介]黎珏辰,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22;陈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家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博士,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92-03

一、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概况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京族、彝族、回族等12个民族。全区少数民族人口1778万,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40%。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语言、文学、艺术、服饰、、伦理道德、民俗、饮食、医疗、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语言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而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使用的壮语是广西的官方语言之一。在文学艺术方面,广西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歌舞资源(壮族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民歌的代表人物),有海量的少数民族传说神话故事,有杰出的建筑物(如三江侗族的风雨桥),有无数的工艺品(如壮族的铜鼓、壮锦、绣球)。在服饰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壮族的一个分支“黑衣壮”即以全身黑色着装而得名)。在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祖先崇拜或鬼神崇拜,有各自的祭祀仪式。在伦理道德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比较接近,内容包括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善良、单纯朴实、吃苦耐劳、热情好客等。在民俗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拐节、仫佬族的依饭节)。在饮食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如壮族的糍粑、五色糯米饭,侗族的打油茶,苗族的“醋泡饭”)。在医疗方面,广西有壮医、瑶医、苗医等自成体系的医疗方法手段。在生产和生活经验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如农耕和畜牧的方法技巧)。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凝聚了广西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演变。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的影响和挑战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一个基本封闭的、落后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向一个开放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挺进。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基础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得到较大发展、法治建设逐步完善、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得到较大程度的维护、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给广西的少数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广西的少数民族直接参与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广西的GDp总量由1978年的75,85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175.4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这其中有广西少数民族的辛勤汗水和卓越贡献。现代化进程如暴风骤雨,冲刷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头脑,呼唤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变革传统观念,树立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与此同时,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受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生存危机。中国致公党广西区委会主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在接受《广西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加强我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黄格胜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我区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维艰。如民居和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日趋消竭;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后继乏人;民族传统习俗如歌圩、庙会、节日和婚丧礼俗,均因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强烈冲击,面临生存危机”。

然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需要保护和抢救;另一方面需要促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转化,获得新生和发展。

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需要注意的八个方面

在笔者看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需要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其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更新传统意识,培养现代意识。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就是传统意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意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宗法族规意识、臣民意识、等级意识、重男轻女意识、顺从意识、迷信意识、信命意识、勤劳意识、节俭意识、自给自足意识、甘于清贫意识、安于现状意识、自我封闭意识、风俗习惯意识、人情意识、面子意识等。这些传统意识有相当部分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觉醒觉悟,自觉更新观念意识,树立现代意识。现代意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自觉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学习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创富意识、环保意识、低碳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人为本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等。

其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摒弃一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传统意识,吸纳现代意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饱含着浓重的传统意识,其中一些意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应该被淘汰。譬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延续了500多年历史的一年一度的“斗马节”、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期间举行的斗鸟、斗鸡、斗狗、斗牛比赛,这些血腥活动把人类的肤浅快乐建立在动物的巨大痛苦之上,反映了人类自高自大,无视动物的福祉和权利的意识。这与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已经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追求现代文明的人士的抗议和抵制,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也应该反思和警醒。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全面吸纳现代意识,反映现代意识。比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创作应该注意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尤其是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创富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实现山歌内容的“革命”。可以想象,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的山歌会更加受到欢迎,更加流行。2007年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地税山歌台传出了这样的歌词:“作为纳税人,要辛勤劳动;为国创财富,幸福又光荣。”这反映了创富意识和纳税意识的歌词得到了周围群众的喝彩。

其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据需要可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实现自身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的原

生态传统文化朴实无华、原汁原味,让人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华风骨。不过,在当代社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自身发展,可考虑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包括现代审美理念、现代文化艺术成分、现代科技手段等。例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虽然质朴,但显得有点粗糙,审美点不够集中,那么在把它们搬上舞台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现代元素,包括根据现代审美要求,给民歌加入现代音乐成分,提高民歌的感染力;对舞蹈动作进行重新编排,增加动作的表现力;以唯美标准安排舞蹈演员的着装和化妆;采用现代舞台灯光手段,增强表演的效果;采用精心编写的现代音乐作为声音背景,使舞蹈动作与音乐水融、浑然一体。广西壮族的天琴女子演唱组合特色山歌《唱天谣》、大型舞蹈史诗《妈勒访天边》和大型山水实景歌舞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三个典型的成功例子。2003年9月龙州县委、县政府出资成立了一个壮族天琴女子弹唱组合,邀请广西著名的音乐理论家范西姆、梁绍武、韩醒等到龙州调研采风,专家们为天琴组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民歌,其中有《唱天谣》。200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天琴组合献唱《唱天谣》,独具壮族多声部特色的演唱征服了现场所有的观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随后天琴组合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参加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以及第七届亚洲艺术节文艺演出。《妈勒访天边》是南宁市艺术剧院根据壮族民间素材创作的壮族舞剧,曾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金奖及六项单项奖、广西第五届“桂花金奖”及十一项单项奖,并入选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印象刘三姐》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融合了壮族歌舞、桂林山水实景、现代灯光效果等多种元素,于2004年3月在桂林阳朔公开演出。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完演出后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2004年11月,以《印象刘三姐》为核心项目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2005年7月,《印象刘三姐》获得“中国十大演出盛世奖”。

其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现代技术手段。广西文化厅应考虑用书籍、CD、VCD、DVD、光盘、数据库等现代技术手段把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系统地、完整地、全方位地记录下来,既便于保存,也便于传播。

其五,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现代研究方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呼唤文化学者们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对其分门别类,总结各门类的性质特点,建立起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系脉络。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广西已整理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布洛陀、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那坡壮族民歌、桂剧、桂南采茶戏、彩调、壮剧、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京族哈节、瑶族盘王节、壮族蚂拐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壮族歌圩、苗族系列坡会群、壮族铜鼓习俗、瑶族服饰、壮族嘹歌、瑶族长鼓舞、邕剧、广西文场、陶器烧制技艺、宾阳炮龙节、壮族三声部民歌、田林瑶族铜鼓舞等27种传统文化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有助于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其六,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实施文化产业战略,打造广西的文化品牌。广西的决策者应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当成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经营、管理和发展,用心打造一批广西精品文化品牌。连续举办了12届的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一个支柱、广西的一个精品文化品牌、广西的一张名片。该艺术节已将广西少数民族的许多经典民歌介绍给世人。一些民歌精品(如前述的《唱天谣》)凭借该艺术节的舞台声誉鹊起,名满天下,为世人津津乐道。这是一种成功的现代营销。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另一个支柱,出现了一些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本地的民俗文化,举办民俗文化节,建立民俗旅游景点,以吸引国内外游客。目前广西影响较大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有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三江“多耶程阳桥”旅游节、宁明花山文化旅游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宾阳炮龙节等。

其七,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要避免过分功利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当然可以有功利的目的,可以追求经济效益,但应有一个度。超过了度,再好的经也会被念歪。比如广西某个少数民族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一些漂亮的扮作新娘的少数民族姑娘,“让男性游客扮作新郎,然后按照少数民族的习俗,举行一次假婚礼,以此令游客体验所谓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婚俗。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十分商业化。婚姻礼是假,伸手要聘金却是真……游客因感觉受骗大发雷霆而终止游戏的尴尬场面,致使民族婚俗中原本应体现的一些美好的内容荡然无存”。

其八,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需要一种开放胸怀和全球意识。长期以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开发,特别需要一种开放胸怀和全球意识。虽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一些,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不必有自卑的心态。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怀有信心。须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广西壮族山歌的代表平果嘹歌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的独特魅力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走进了悉尼歌剧院,走向了世界。

[参考文献]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5

关键词:壮族师公舞生态研究

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不仅是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产物,还同时受到自然条件的直接影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手段、生活格式、传统习俗、社会观念等的差异,为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异提供了特殊的场境。武鸣壮族师公舞是古代祭祀舞蹈的“活化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壮族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观照这一民间艺术,阐释它的文化生成因素。

一、武鸣壮族师公舞的渊源和艺术形态

武鸣“师公舞”源于何时,民间艺人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葛诸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可靠的文字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

据锣圩镇那琅村78岁的师公舞老艺人潘海波说,古时的师公表演,壮语叫“做斋”(祭祀含义),举行7天7夜的叫“做大斋”。举行时间一般为农历十月,即秋收后,也有在农历七月举行的叫“盂兰会”,地点在农村广场,因而有人误认为是“庆丰收”,其实不是“庆”而是“祭”,祭神、娱神、娱人。通常,舞蹈仪式开始时,主持祭祀的巫师身穿大红袍,头戴八卦帽,扎腰带,着戏靴,执法器(牙笏和镇坛木),在念咒诵经的过程中,即兴歌舞,表示祛邪解秽,开坛请神。仪式中间,有两个童子分别戴红、黑两种面具,持二环杖(即赶鬼棍)穿插表演双人棍舞,双人绸带舞,以表示对其始祖的纪念。接着童子与其他巫师共同表演四人筛米舞和五人绸带舞,以祈祷五谷丰登。最后,全体巫师与童子各持乐器和法器,由主要巫师带头“踩罡”。表演中还演唱一些民间故事等。舞蹈结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环杖到各家各户赶鬼,最后将一纸船点燃了丢下河去,以示驱邪得福,全村吉祥平安。

二、自然生态环境对武鸣壮族师公舞产生及发展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在对自然环境的认识、适应、利用和改造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与自然环境对立统一的结果。20世纪上半叶,美国许多早期重要的人类学家如博厄斯和克罗伯,在研究北美的土著民族如印第安人时,或主张“决定论”,认为环境直接决定文化,或主张“可能论”即认为环境可能决定文化。不同的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形成各地不同的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及生物等生态因子的多样性。为适应生态环境的多样化,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类型、社会特点、民族分布、历史发展以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的差异性。因此,人类文化,无一不包含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无一不打上环境的烙印。

早在两千多年前,壮族的先民古代骆越人就在武鸣境内居住。长期以来,武鸣境内是以“土人”(壮人)居住为主,由于长期居住在狭小边远的山地丘陵及多发旱、涝灾害的自然环境中,壮族先民对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认识,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深深蕴涵在他们的民俗文化中。当地人认为要想风调雨顺,水稻丰收,必须祭祀农业神,如农婆歌仙、五谷灵娘、神农、天公地母、水神、土地公等。在《天公地母舞》中,两位象征天地的男女神,戴着笑容可掬的面具,跳着轻快的舞步,形象地塑造出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理想模式,也体现了武鸣壮族先民通过期望人类的繁衍来预示农业的丰收。而《雷王舞》则相反,扮演雷王的师公,戴上了青面獠牙、爆眼鼓腮的雷王面具,一出场就令人生畏,再加上手持刀斧、跺脚踩地等动作,勾划出凶神恶煞的雷王形象,反映了壮族先民渴望控制自然的愿望。

古代交通的不便,使武鸣的壮族先民与外界隔绝,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所以未能很快直接接受到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影响,而只能缓慢地间接地去接受,因此当地的师公舞就稳定地保持着自身原始古朴的特色。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与其他民族交往的逐渐频繁,师公舞又不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丰富了自身的形式和内容。武鸣壮族师公舞就是在这种不断适应、改变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并发展、传承、演变着。

三、武鸣壮族师公舞与民俗文化

传统的民俗文化无论是各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的特点。生活在特定地域环境中的人们,其心理和思想也打上了特有的环境印记。这些,具体表现在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传统节日、及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生活中。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舞蹈是一种祭典形式。”即说明处于原始宗教崇拜的“万物有灵”论时期,舞蹈与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是以祭祀为目,以舞蹈作为载体而体现的。在研究壮族舞蹈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壮族民间舞蹈几乎全部都与宗教祭祀有关,如抢花炮、抛绣球是为了祈求丰收;蚂拐舞是为求雨祈子;扁担舞是祝五谷丰登;武鸣壮族师公舞也是为消灾避邪、祈求丰顺。师公舞在每跳完一段之后,其造型是双腿叉开半蹲,一脚脚尖点地,双臂有时曲肘上举,有时合掌前拜。具有明显的蛙型特征。武鸣壮族师公舞的蛙型特征是壮族蛙型图腾崇拜意识的形象反映。

另外,传统的节日民俗也是壮族师公舞得以传承的文化土壤。春季的三月三,夏季的六月六,秋季的七月十四,冬季的冬至、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春节期间,武鸣壮族人民都要进行各种祭拜活动,一方面提醒人们做好各种农业生产的准备,另一方面祈求自然神灵、祖先保佑一年的生产顺利、人畜平安。在这些祭拜过程中,人们就会请师公跳神,师公舞也因在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得以传承。

文化生态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如今,国家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挖掘,以及壮族人民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为武鸣壮族师公舞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些年的成果也向世人展示,对武鸣壮族师公舞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定能在艺术大舞台上大放溢彩。

参考文献:

1.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武鸣县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方法[m].华夏出版社,2002

3.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

5.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6.[英]马林诺夫斯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6

一、感知培养,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提高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

观察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美术教学训练的起点。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机会适当地加入壮锦知识。比如在教学《绚丽的少数民族文化宝藏》一课时,加入壮锦相关知识的介绍(起源、发展、现状),使学生认识、关注这一传统工艺。可以利用实物、多媒体等,从外形的美感到内在结构,再到艺术分析,指导学生学会“看”作品的方法,在直观感受中让他们获得艺术美的享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欣赏、分析、观察、捕捉审美对象的艺术美,学会欣赏评述壮锦的艺术特征,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

二、临摹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壮锦基本元素的认识

通过临摹练习,让学生把壮锦的图案、纹样、色彩元素直接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学习其图案的纹样造型、色彩的搭配以及工艺的风格表现,进一步加深对壮锦基本元素的认识。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二十多个品种和上百种图案纹样,有传统的花、草、虫、鱼、山、水、鸟、兽,还有复杂的双凤朝阳、双龙戏珠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壮家织锦人又创造出反映时代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凤凰花、和平花、桂林山水以及民族风情刘三姐、绣球舞、铜鼓舞等多种新旧花样,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临摹的素材。临摹训练中重点训练框边纹。传统的边纹有菱形纹、万字纹、回字纹、小波纹、云雷纹、纹、小梅花纹等,这些边纹元素虽不比主图显眼,但它们是连接和组成壮锦必不可少的元素,没有了这个元素,壮锦的淳朴风格就很难形成。在色彩临摹训练中,要强调突出壮锦喜用重彩,对比鲜明强烈的用色特点,这与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红配绿,看不俗”就是壮锦配色的一大特点,以红为背景,充满热烈、活跃、欢腾的气氛,用绿作烘托,富有静穆开朗的情调,既艳丽好看,又经久耐新,把实用与美观紧密结合起来。

三、归纳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从临摹转向培养想象力

通过提取壮锦图案中的形、色、意,学生将原始的图案素材经过主观的整理、消化,将其融合成自己的语言;通过打散与重构等形式,重新组织画面进行设计或者创作。在重组上可用分离、连接、联合、重叠、透叠、减缺、重合等方法,组合成新的元素。训练中也可参考专业的图案重组结构的方法,如骨骼线打散重构法、元素打散重构法、自由重构法等。壮锦纹样有上百种,内容丰富,有植物花卉类、动物形态类、生活物品类、文字祝福类、几何图形类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运用简练变形、抽象、夸张等艺术手法进行系统的整理,找出共性,产生联想,寻找抽象元素与现代绘画和设计的共通点,为下一步创作新作品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再创作,让学生体会用艺术手法表达情感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7

天琴到底源于何时,史籍中没有记载。但从众多的史料记述并根据天琴简而不陋、古而不衰的特点,可以推测它已有久远的历史。壮语地区民间模拟乐器的发声称“天琴”为“鼎”或“叮”或“叮叮”,而“天琴”则是汉语对“鼎”的称谓。天琴音乐是布傣壮族群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积淀,是音乐与壮民族传统的完美结合。它蕴含着布傣壮民族群丰富的文化形态和哲学思维方式。天琴作为布傣族群民间音乐,是一种纯粹的民族音乐现象,与此同时,其也反映了其本身和各个社会历史时期、本地区或本民族在政治、经济、生活习惯、自然生存环境、民风民俗以及审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必然联系。在广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加入天琴音乐文化,探索挖掘其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不仅可以弘扬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本土音乐,也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创新能力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与功能,同时也体现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走进音乐教育的优越性。布傣族是跨居中越两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广西龙州县西北部与越南接壤的中越边界线上32公里处的金龙镇是布傣族群聚居地,是一个只有17000多人的小族群,被视为南部壮族的重要支系。天琴作为一种少数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其内涵是布傣壮族地区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在长期积累过程中,通过对周边文化吸收与融合,集中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思维观念、风土人情、人文积淀、等。天琴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其特点是:

1.天琴是壮族特有的民间乐器。《中国大百科全书》之《音乐·舞蹈》卷中,音乐理论家范西姆这样描述:“天琴是拔奏弦鸣乐器,流行于中国广西十万大山南麓壮族地区的民间拔弦乐器。”目前,我们还没有在除壮族以外的地区发现与天琴相同的乐器。由此推断,天琴是壮族地区土生土长的原生民族乐器。

2.天琴有独特的弹唱方式。天琴独奏,壮族民间称“弹天”,“弹天”有一定的程式和固定的曲牌,音乐大都以多声部的形式出现,乐曲中常有中立音,因而造就了奇异的中调式色彩。天琴弹唱称“唱天”,是一种集弹、唱、舞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唱天”均用壮语,唱词按壮族民歌的诗韵格律,除了押“脚韵”外,多用押“腰脚韵”,歌腔旋律平稳、流畅且缠绵而深情。曲首往往用一字一音,在唱述不同作品时,乐句尾音常采用扩展拖腔,并以装饰音润腔,使乐句婉转动人。

3.天琴音乐具有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壮族是个诗性的民族,布傣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稻作农耕”生活中养成了果敢坚毅、淳朴自然、自由乐观的品性,在天琴文化的弹唱音乐中,这些优秀的民族特质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和演绎,壮族人民用音乐记载着生活中的心情感受和各式各样的体验。在天琴音乐中,铃声、琴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气氛热烈,乡土气息浓厚。在田间或走乡串寨的群众性自娱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习俗性的独特民间音乐种类。

二、天琴在广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发的价值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渗透于文化、思想、道德、艺术等各个方面,通过沉淀、积累、世代相传,形成民族精神和民族风习。天琴音乐文化是布傣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劳作过程中不断得以沉淀、发展及升华的相关音乐艺术成就,真实地记录了布傣壮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并且影响着毗邻地区的其他各族人民。在广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发和利用天琴音乐,主要有以下的价值体现:

1.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丰富地方高校课程资源。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之间存在断层、脱节现象,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这种文化的缺失与我们所提倡的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艺术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精神显然是不统一的,这种现象尤其在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较高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更是不应存在的。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承当起本土音乐文化知识的保存、传递、发展的重大责任。同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及教师的素质也应从本土音乐知识加以重新认识和阐述。天琴音乐文化资源在广西普通高校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集中的提炼和整合其更深层次的内涵,认可天琴音乐的积极因素,摒弃其封建迷信部分,从而不断提高和创新作为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天琴音乐。通过地方高校的课堂教学,让广大大学生在探索、了解、挖掘、整合与天琴音乐相关的地方文化资源的同时,不仅提高自身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为本地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从而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丰富地方高校课程资源。

2.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我国高校大学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强国主力军,肩上担负着兴旺民族、富强国家的重任。鉴于此,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古人云:“乐以治性,故成性也修身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能将良好的道德思想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溶入人心,它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广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引入天琴这种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利的。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8

【关键词】平果;壮族嘹歌;旅游开发

1.广西平果壮族嘹歌的价值

广西平果壮族嘹歌内容丰富,包涵当地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山水人物,民情世俗,农耕工艺,恋情婚嫁等,被誉为壮族古代的百科全书。它在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建筑学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总体而言其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民族艺术价值。表现为:(1)抒情性。有几套长歌都是运用抒情手法来叙事纪情,以男女对唱的方式来表现,从抒唱中感受到故事和人物的喜怒哀乐。(2)语言的艺术性。嘹歌采用五言四句传唱,虽有古歌谣的风格,但朗朗上口一唱即懂,一听即明。在男女对唱中语言朴实、凝炼而丰富多彩、比喻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3)音韵的艺术性。嘹歌每首由五言四句组成,除以押腰脚韵为主外,也押脚头、脚颈和脚脚韵。嘹歌的独特的歌调音韵及其在传唱中的变化和纷繁交错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是学术价值。表现为:(1)文学价值。嘹歌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方法,在我国各民族长诗中是独一无二的。其特点在于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在抒情的气氛中开展故事情节。这种抒情赋予了这部长诗情挚意切、委婉细腻和悱恻缠绵的特殊格调,使之成为壮族文学的瑰宝。(2)历史价值。嘹歌主要反映明代壮族社会的现实,它真实地描绘和折射了明代壮族社会特定的历史事件。(3)民俗学价值。嘹歌中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绘壮族的民俗活动及民俗事项,它对于研究壮族的民俗内容具有重要的价值。

2.广西平果壮族嘹歌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

2.1壮族嘹歌保护与开发取得的成果

2.1.1入选各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平果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平果嘹歌打造成文化品牌,2004年1月29日向区文化厅提出把平果嘹歌列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申请。随后,区文化厅于2004年5月25日以桂文发[2004]234号《关于公布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名单的通知》将平果嘹歌列为“专业类”试点项目。2008年6月壮族嘹歌被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一项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7月嘹歌经典曲目《木棉树下两相依》以其清新活泼、原汁原味的民族独特风格脱颖而出,被收录进央视“民歌博物馆”。平果壮族嘹歌作为壮族文化瑰宝越来越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世人的广泛关注。

2.1.2平果嘹歌亮相国内外舞台

平果嘹歌以其嘹亮动听、原汁原味的优美旋律及独特的演唱方式,频频得以在国内外舞台上亮相,反响十分热烈。2004年8月24日至26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央电视台在山西省左权县举办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来自平果县的壮族嘹歌演唱组合蓝晓佳、黄维慧勇夺“最佳歌手奖”和“新人奖”。2004年3月,平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平果县打造平果壮族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领导小组”,致力于打造平果嘹歌文化品牌工作,截至2009年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平果壮族嘹歌”6次进行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主要介绍了平果壮族嘹歌的起源、传承、发展等内容,向世人展示原汁原味的平果壮族嘹歌的魅力;4次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和“南北民歌擂台赛”等全国性音乐大赛上赢得佳绩;2次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舞台上献声。2008年10月,平果“嘹歌演唱组”和“哈嘹乐队”应邀参加悉尼歌剧院举办的“友谊的使者·中国民歌演唱会”,让壮族原生态民歌响彻这座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

2.2平果壮族嘹歌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嘹歌的保护和开发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嘹歌的继承和保护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壮族嘹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导致壮族嘹歌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嘹歌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语言的流失。作为嘹歌的传唱语言——壮语的普及度越来越小。由于汉文化及汉语言的影响,许多城镇的壮族人日常生活方式趋于汉化,使用的语言多为普通话,而对于本民族自己的语言——壮语却知之甚少。(2)生存环境的破坏。在民国时期和时期,唱嘹歌遭到严厉禁止、嘹歌歌书被大量焚毁,造成了嘹歌传唱范围的缩小和歌书数量的减少(手抄歌本基本失传殆尽),这使得嘹歌的传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壮族嘹歌传唱区域只在于平果县的太平镇、果化镇、马头镇、坡造镇和毗邻平果县的田东思林镇一带,原来曾经普遍流行嘹歌的一些地方,如今已经歌手难寻、歌声不再。(3)开发力度不够。近年来平果县着重打造红色旅游,对于嘹歌的旅游开发存在重视不够、开发不足的问题,位于平果县城的嘹歌公园的建设进程缓慢就是最好的例证。

3.广西平果壮族嘹歌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3.1把嘹歌歌圩与节庆活动相结合进行开发

歌圩是嘹歌传播的重要载体,嘹歌是歌圩的活化石。平果最原生态的嘹歌绝大多数都是在地方村镇歌圩上对唱的,这种活的文化遗产主要依靠掌握这种技艺的当地村民来传承。据统计,平果县共有县城的母娘山,城关乡的来圩、雷横等19个传统歌圩。2013年平果县太平镇耶圩打造成为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嘹歌耶圩传承基地”。许多歌才出众、热心传承、德艺双馨的“嘹歌”歌手每到节庆日(尤其是每年农历三月三前后),都会在歌圩上一展歌喉,开展嘹歌歌王选拔赛等活动,展示最原生态的壮嘹音律。将嘹歌与节庆文化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是扩大嘹歌传唱范围与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平果县基本每月一节,民族传统节庆丰富多彩,如三月三、拜秧节、六月初六、十成节、送灶节等等。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可以为嘹歌注入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体现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的同时,结合壮族地方特色与饮食文化资源、建筑文化资源等进行旅游开发,将更具吸引力。

3.2定期举办嘹歌文化艺术节,打造平果嘹歌这一旅游文化品牌

从2008年开始举办的一年一度“壮乡天籁·平果歌圩音乐节”,作为壮族歌圩音乐文化品牌已经蜚声八桂甚至海内外,到平果县赶歌圩、唱嘹歌、听音乐,已成为游客到平果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这一平台,把优秀的壮族嘹歌歌师(手)集结在一起进行平果壮族嘹歌展演,让游客直接听到、感受到这一古老歌谣的魅力,体会到平果嘹歌带来的独特体验,进而把歌圩音乐节办成文化旅游的盛会、宣传推介的窗口、平果旅游形象的名片,将其打造成广西乃至是全国的文化品牌。同时,要不断深入挖掘壮族歌圩音乐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断丰富创新嘹歌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增添壮族的古乐器巴乌、马骨胡、天琴等演奏和壮族舞蹈,这样将会使平果歌圩节更具有民族特色,更能突出嘹歌的原生态美,也更能体现出嘹歌的新活力。此外,还可借助“广西民歌艺术节”积极宣传,扩大嘹歌品牌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嘹歌,增强嘹歌的吸引力。这不仅在提高嘹歌知名度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平果县的知名度的提升,借助品牌优势,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3.3结合自然景观,开发多样的组合旅游路线和旅游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趋势。以山水文化为依托,借助平果县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来开展嘹歌文化旅游是实现嘹歌旅游开发良性开展的重要途径。可以在芦仙湖风景区、红军岩·通天河风景区、坡造荷花基地、三层岗·邓小平足迹之旅景区、鸳鸯滩休闲漂流等景区里融入嘹歌文化,把原生态嘹歌文化与山水、历史旅游文化资源进行重组配置,打造独具本地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可以借鉴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大型山水实景剧场,打造一部以嘹歌为主,展示壮族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实景舞台剧。此外,还可选择具有深厚壮族历史文化沉淀的地点建立文化区,建立一座嘹歌文化馆,把嘹歌文化和其他优秀壮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此系统全面的推介、宣传壮族文化和嘹歌文化。还可以进行跨区域的旅游合作,以壮族历史文化为依托,推出壮族布罗陀文化——嘹歌之旅,把平果嘹歌与百色市敢壮山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田州古城等旅游项目串联起来,打造一条壮族文化精品旅游路线,向游客全方位地展示壮族文化的魅力。

3.4开发具有嘹歌特色的民族商品

积极开发具有壮族嘹歌特色的工艺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嘹歌文化融入工艺品中使工艺品更有文化内涵,更有价值。可开发生产既实用又有收藏纪念价值的艺术品位高的旅游纪念商品,如壮族的彩球、铜鼓、凤灯、花木根雕工艺品。同时为了更好地把嘹歌这一文化遗产呈现在游客面前,可以把平果铝业生产的铝锭制成铝牌、徽章,并在上面刻上嘹歌歌词,做成具有平果嘹歌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还可将在全县范围内搜集到的23000多首近十万句平果嘹歌,出版成嘹歌小歌本以壮译、汉译、英译出版,向游客,向社会、向世界宣传和推介平果嘹歌。除了出版嘹歌歌本之外,还可以出版嘹歌音像制品,让游客可以把平果这一古老歌谣带回家。通过上述措施开发出多层次、高品位的嘹歌旅游产品,可以满足不同需求水平旅游者的需要,增加旅游商品的销售收入,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9

【论文摘要】本文与分析了广西崇左地区高师公共音乐课程及本土音乐资源的现状,并对在地方高师公共教育课程中普及本土音乐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探讨。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课程方案》中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的选修课程,对于提高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师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艺术素养,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方乡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该民族人民特有的精神面貌及素养,同时也非常鲜明地展示了地方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民族特征。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与高师公共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对提高师范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将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一、广西崇左民族地区高师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崇左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居住着壮、汉、瑶、苗、回、侗、水、京等民族。为了了解本地高师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笔者走访了广西崇左市高师院校,采用了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一般情况(艺术师资、课程设置、课外艺术活动、设施与设备)、选修过音乐课程学生的音乐素质现状、对现有音乐选修课程的满意度和对家乡本土音乐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高师学生,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卷187份,回收率为93.5%。

(一)学生音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你认为有必要选修音乐课吗?”调查中,有90%学生认为有必要,7%认为可有可无,3%认为没有必要。“你选修音乐课的目的是什么?”认为提高艺术修养的占88%,减少学习压力占8%,拿学分占4%。以上结果显示大多生都认为在高师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很有必要,不仅有利于今后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开发潜能,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健全人格形成。

(二)课时、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

虽然学生对开设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抱有积极的期待和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各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状况却是与学生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高师在公共音乐课程的选修课设置不合理,课时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由于音乐公共课主要的内容是音乐欣赏,尽管教材的内容很丰富,但民族地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音乐不够完善,音乐水平普遍偏低,所以音乐欣赏中的一些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偏难。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音乐公共课教学的需要,在高师公共课程中要在特色模块建立鲜活的教学模式。再次,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往往会追求流行与时尚,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

(三)高校音乐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本土音乐教材

在“你对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否满意?”的调查中,认为满意占48%,一般30%,不满意占22%。“喜欢音乐课的内容是什么?”音乐欣赏占60%,视唱练耳占25%,基础乐理占15%。“家乡本土音乐能否进入音乐课堂?”可以占85%,无所谓占10%,不可以占5%。以上结果显示:学生对现有的公共音乐课抱有很高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基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不只是希望音乐课是单纯的欣赏课和理论授课,他们更希望接触到音乐的各种形式,希望音乐课以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出现在课堂和校园活动中。特别是本土音乐版块中既要有专题讲授,也要有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参与、研讨,最大化地活跃课堂,同时让同学们能深刻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

(四)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渗透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你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流行音乐占35%,中国民族音乐占42%,家乡本土音乐占8%,欧洲古典音乐占15%。“你了解哪些广西的本土音乐?”了解壮族“三月三歌圩”占48%,“壮族山歌”占16%,“京族独弦琴”占10%,“龙州天琴”占36%,“什么都不了解”的占14%。调查显示,由于学校对音乐基础教育的普及不够,学生爱好转向流行音乐、音乐,喜爱度超过了中国传统音乐,甚至很多学生对家乡本土音乐一无所知,以学校所在的广西崇左作为发源地的“天琴文化”,只有36%的同学知道,这就给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高师缺乏传承基地和本土音乐课程设置,因而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与传统音乐文化严重脱节。

二、广西崇左优秀的本土音乐资源

(一)天琴文化

天琴是流传在左江流域壮族民间的一种宗教活动伴奏乐器,是壮族人民神圣的吉祥物,壮家世代的传家宝。古老神奇的金龙峒是天琴文化的发祥地。天琴,纯属手工制作,依凭自己独特的结构及弹奏方法,弹奏出天籁之音,蕴含着宗教信仰,极富有古壮民族的文化韵味。挖掘古壮天琴文化及传承推广天琴音乐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龙州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三大乐器之一,壮话称为“鼎叮”,用葫芦制作,由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琴马等部件组成,音域宽,音色清亮、圆润、甜美悦耳。天琴的表演形式为边弹边唱边打脚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可用于独奏、合奏或歌舞伴奏,具有节奏鲜明、轻盈跳跃的特点。演唱上运用龙州方言进行歌唱,音乐上具有清新、幽雅等特点。作为骆越文化在曲艺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天琴具有独特的骆越文化传统见证价值。在龙州境内,每逢重大民族节日,必定有天琴弹唱表演节目。2007年,龙州天琴艺术被列入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与发展天琴艺术注入更多的动力。

(二)壮族歌圩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自古以来就有用唱歌来表达情感、表现生活的传统。壮族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6个地区30多个县,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壮族人爱唱歌,不仅平时唱,家里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壮族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是表达壮族人民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形式。壮族民间歌曲按体裁划分,主要有山歌、小调、风俗歌曲、摇篮曲,而流行最广泛的是山歌。

(三)短衣壮的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谣等

崇左市大新县板价屯是民俗风情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个村屯,作为壮族的一个分支,板价人的穿着打扮和风俗与周边壮族聚居的村屯有很大不同。板价女子喜穿短衣长裙,因而被称为“短衣壮”,他们保留了许多壮族古老部落的习俗,比如做五色糯米饭、打糍粑、纺纱织布等。《敬酒歌》是“短衣壮”迎接客人时唱的一首热情洋溢的敬酒歌,另外板价“短衣壮”的民族歌舞也别具一格,像迎宾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谣等民族,也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三、地方高师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本土音乐资源优势,构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

广西崇左地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思路,发挥优势,增加地方特色课,将广西本土音乐文化知识引进高师课堂,尝试和当地的优秀艺术团体合作办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增强对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意识,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有代表性的本土民族音乐,体现本土民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要加强音乐文化的母语教育,应该建立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壮族音乐教育体系和教材体系。以天琴为例,广西崇左龙州被称为“天琴之乡”,外界和自身的条件都十分良好,天琴音乐的推广普及是可行的。相比较于其他精英音乐艺术文化,天琴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而且还简单易学,成本较低,适合普及的需要。

(二)调整教学思路,确定以民族音乐为主的音乐教材

在的强势冲击下,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受到严峻挑战。高师是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基地,广西西南部是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壮族学生,这些学生对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在音乐公共课程中,应该以本土音乐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属于遗产之列的民族音乐文化,例如龙州“天琴文化”和壮族民歌,演唱上运用壮语方言进行歌唱。这不仅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感受到美,更能了解本地传统文化,体会人文精神。广西崇左本土音乐对于崇左高校的音乐教师来说是音乐教学中得天独厚的资源,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它承载着本地的文化、风俗传统、民歌曲艺等独特的艺术景观。将本土音乐资源合理地纳入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中,既能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担负起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担。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民族音乐教育能力

壮族的传统艺术篇10

关键词:《印象・刘三姐》彩调《刘三姐》民族原生态文化时尚元素

刘三姐最初出现在壮族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传说中,后经历史文献查证,至1956年肖甘牛创作出文学文本《刘三姐》的民间故事,该人物形象不断被丰富。1959年基于肖甘牛《刘三姐》文学文本创造出彩调剧《刘三姐》,在彩调剧《刘三姐》中,以往民间流传的刘三姐传说、故事被做了系统性地提炼、升华、浓缩。随后出现电影和歌剧《刘三姐》。2004年3月20日,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人执导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集唯一性、艺术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的艺术魅力在桂林阳朔一炮打响,从而创造出刘三姐文化传播和发展新模式。从彩调剧《刘三姐》到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这一变迁为生态语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承、转型与重构提供新的范例及参考。

一、彩调剧《刘三姐》的民族文化原生态魅力

彩调剧是一种起源于康熙初年、在广西城乡广泛流传的地方灯戏,经由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来,又称调子、彩灯、彩调等。彩调剧在内容题材上以积极反映普通民众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为主,通常不关注社会上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不涉及上流社会官场斗争。彩调剧群众基础较为广泛,这主要是与该剧本身以赞颂下层民众真善美来批判社会上假恶丑现象的主题性有关。彩调剧往往集中对下层小人物的智慧及喜忧的表现,因此大多形式短小、风格轻灵,有着浓郁的乡土和民族气息。经过长时期的演变,现阶段彩调剧已形成一批著名的传统经典曲目,比如《王三打鸟》、《二女争夫》、《双推磨》、《王小二过年》等。而彩调剧《刘三姐》的正式推出,一方面彰显出彩调剧发展的日益成熟,另一方面,还将壮族原生态文化全盘展出,极大促进壮族文化及彩调剧的传承与发展。

(一)体现出壮族传统风俗

壮族人民传统风俗之一便是擅长山歌,不管是和生产劳动、居家生活,还是谈情说爱、交友聚会等,都离不开山歌。壮族人民自幼年开始便生活在浓郁的山歌氛围中,至青年怀春时期,更是以歌传情,对歌择偶。而刘三姐在壮族人民心中是歌仙、女神,尤擅山歌。在彩调剧《刘三姐》中,存在众多体现出壮族人民生活与山歌相融的场景。比如中秋时期青年男女对歌、刘三姐与李小牛、秀才的对歌等。在该彩调剧中,山歌演唱多于对白,且随着剧情的演变而迎来山歌演唱高潮。彩调剧《刘三姐》中大约有160首山歌,这些山歌是编剧们在数十万首壮族山歌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深受人们喜爱。通过这些山歌的演唱,为人们生动地展现出了壮族人在山歌中的原生态生活气息。

(二)体现出壮族传统的伦理道德

彩调剧《刘三姐》的山歌还体现出壮族人民对生命自由与快乐的追求,比如“三姐从小爱唱歌,唱歌就是姐的命,天生爱唱莫奈何”、“穷人嘴巴封不住,要禁山歌万不能”、“壮家本来爱唱歌,唱得情和意也和”等。此外还体现出壮族人民不畏,敢于抗争的精神,比如“你是山中画眉鸟,我是游山打猎人,利箭扣在弓弦上,叫你有翅难飞行”、“刀砍杉树不死根,火烧芭蕉不死心,刀砍人头滚下地,滚上几滚唱几声”等。还体现壮族人民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追求,比如“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有心结交不用媒……唱起山歌牵手回”等。另外还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均有表现。

(三)体现出壮族人民聪明智慧

在壮族人民看来,可通过一个人山歌演唱来判断他的聪明智慧和知识水平,这种演唱方式通常是一问一答,涉及的问题包罗万象,若歌手反应迟钝,知识面不够,就会输给对手。比如在彩调剧《刘三姐》中便有这种对歌“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等,据统计,这种对歌形式大约有24个来回,场面精彩、风趣、诙谐,深受观众喜爱。

(四)体现出广西浓厚的地域风情

彩调剧《刘三姐》中的道白和演唱多使用桂柳话(西南官话),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无疑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并且,剧中一些对白和山歌充分利用比兴修辞手法和谐音的语言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广西浓厚的地域风情。比如刘三姐怒骂财主莫老爷:“葫芦装的什么药,狐狸跑来修鸡窝;任你尾巴挟得紧,哪个不识狼外婆”等。这些山歌被广泛传唱,成为经典歌曲。

二、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现代时尚元素

《印象・刘三姐》作为中国第一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在舞台、音乐、灯光、创意、表演理念上开创出新的模式,演出既有传统文化的展现和原生态理念的激活,还将先进科技创新理念和现代时尚元素融入其中,使其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一度被称为演艺界的一场重大革命。

(一)表演理念和演出创意的革新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具有创新的时尚创意,主要表现在:打破“三堵墙一个空间”的传统舞台格局,创造性地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将演出设置在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上,整个剧场由12座山峰组成,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山水剧场和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导演还设计多角度和多视点的欣赏原则,实现观众180度视角观赏的需求,极大增加表演立体感,以真山水留给观众观赏心态上的革新。在表演模式和演员构成上,创造性地将张艺谋艺术学校、刘三姐春光彩调艺术团和当地渔民结合起来,展现出最普遍的日常生活,在音乐、夜空、灯光等的配合下,形成一幅诗情画意的精美图画。演员身上的民族服饰更为独特,在衣服上搭配有能在黑夜中闪闪发光的小灯泡,随着演员队形的不断转换,为观众呈现一幕幕美轮美奂的图画。在音乐上,《印象・刘三姐》将传统、现代、古典、流行、民族的音乐元素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搭配世界流行音乐共性元素,体现出原生态和现代音乐元素的结合。此外,在舞蹈、灯光及彩色设计上都展现出众多创新,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巧用名人效应

现代社会中名人效应较为广泛,特别是在演艺界,合理利用名人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票房。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创作团队上可谓名人云集,单单是导演部分便涉及世界顶级的导演张艺谋,而该演出的总策划人更是国内著名导演梅帅元,另外还有王潮歌、樊跃等国内著名导演。在音乐策划及创作上更有中国乐坛众多歌星支持,如孟可、窦唯、刘彤、程池等。在演唱者上,更有国内著名歌唱团队,集刘欢、梁宁、齐秦及阿里郎等为一体。这种各界名人云集的大型演出,必然博得世界观众的眼球,自然地利用名人效应造足声势。

(三)现代营销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和大众媒体普及,在此背景下《印象・刘三姐》做出诸多现代营销策略。比如利用张艺谋等创作团队的名人效应造足声势;《印象・刘三姐》足有创意的广告宣传语,利用简明扼要的数字展现出该演出的独特性及高成本、高水平特点,引起观众好奇心;此外,还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造足了舆论声势,在该演出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在各地开展多次新闻会,向公众宣传《印象・刘三姐》的创作进展,吊足观众胃口;最后,使用多渠道、全民参与的营销策略,《印象・刘三姐》的演出票销售通道多样,包括剧场固定销售、网络销售、让利销售等,吸引广大民众观看演出。

(四)凸显现代自然、环保时尚理念

《印象・刘三姐》时尚概念和广告宣传的一大特点便是“环保”,这主要是为适应现代社会中普及的环保理念和健康意识。首先,《印象・刘三姐》的舞台布置上,创造性地使用竹排进行舞台搭建,大大节省舞台布置时间和劳力,白天无演出时可将竹排进行拆除,不会影响和损害漓江景观、水质及河床。其次,在演出效果上采用环境灯光工程和烟雾效果工程,坚持不污染环境,漓江独特的上水更是为舞台效果锦上添花。最后,剧场以大自然为背景,观众席为梯田式,在欣赏时能领略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完美融合在一起。

三、刘三姐民族文化转型与重构的思考

从彩调剧《刘三姐》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实现民族原生态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和谐共融,中国民族文化的这种转型和重构,使其更具时代性、国际性和创新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刘三姐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重构中,应该注意到本质性的问题。比如必须严格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刘三姐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壮族山歌文化和她自身的聪明智慧,山歌在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现代化脚步加快,现代多元文化对山歌造成巨大冲击,歌圩活动日益减少。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是人,因此如何实现传承人对刘三姐山歌的传承与再创造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在面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市场时,一来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会对民族文化传承带来积极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也会给民族文化传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通常情况下,投放进市场的民族文化均是依据观众喜好,虽市场需求而变化。在《印象・刘三姐》中,为迎合观众口味,甚至在初期设计中加入部分西方审美元素,比如模特等,后考虑到中国人的保守性而删除。另外,在《印象・刘三姐》中,作品重点突出的是壮族的文化元素,但在其中我们不难找出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比如苗、瑶族等,观众极易将这些民族文化元素误认为是壮族的。现代舞蹈将原本只蕴含功能性质的图腾舞、祭祀舞、战争舞搬上舞台,赋予其艺术性和商业化意味,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另外,《印象・刘三姐》中,并没有将刘三姐的故事、山歌、形象展示给观众,它留给观众的,只是一幕幕美丽的山水画面,还有电影中一个刘三姐的影像。可以说,若名称没有出现刘三姐,其品牌效应和广告号召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四、结语

从彩调剧《刘三姐》到张艺谋大型山水演出《印象・刘三姐》,体现的是现代随着时代变化而呈现的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审美愉悦和时尚元素,因此民族传统文化在转型和重构过程中不应过分追求时尚和大众口味,而应该将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文化元素与现代社会中一些时尚元素和谐共融。

参考文献:

[1]粟巧兰.“印象刘三姐”原生态民族文化开发的成功典范[J].现代商业,2013,(30).

[2]沈勇.构建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发展的新理念――《印象・刘三姐》的传播生态与启迪[J].大众科技,2013,(11).

[3]欧阳英姿.“印象刘三姐”民族文化传递与艺术创新[J].大众文艺,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