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测试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3:29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1

FeraftheFoodandenvironment.Researchagency)食品和环境研究院是英国政府食品和乡村事务部(Defra)的执行机构,是英国政府认可的非营利性官方组织。Fera食品和环境研究院旗下所包括的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遵循水平能力验证的国际准则.经UKaS(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向全球推荐(如iSo/ieC导则43),其中的FapaS是目前全球最权威的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该计划已于2007年与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签署国际互认协议。

R-Biopharm德国拜发公司是世界上主要的临床诊断试剂及食品。饲料分析研发商之一。R-Biopharm德国拜发公司倡导通过实践以获得精确的结果来提高产品的市场地位,而Fera英国食品和环境研究院所建立的实验室能力验证体系是目前食品分析领域全球第一的国际评价体系。双方已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取得了Fera英国食品和环境研究院旗下各个能力验证计划的全球权。

R-Biopharm德国拜发公司中国子公司.自进入中国后,多年来与Fera英国食品和环境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德国拜发中国子公司曾多次邀请FapaS专项负责人来中国与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的官方检测机构.第三方实验室以及企业质控部门进行能力验证方面的交流与探讨。Fera可根据德国拜发中国子公司的客户要求,单独开设多个检测机构的专项水平测试或是集团公司封闭式检测水平评估.并颁发同等水平的国际检测报告/证书。

能力验证计划分类:

实验室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指定检测数据的比对,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Fera的能力验证计划的重要部分是以英国为基础,但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它在整个欧盟、欧洲大部分和除了南极洲外的五大洲等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目前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40000名客户和1000个合作伙伴,Fera的能力验证计划已被全球分析实验室广泛采纳。

Fera能力验证计划旗下包括以下产品:

1FapaS

食品化学的水平能力验证

FapaS是在食品化学领域被国际认可的能力测试计划.该计划在超过90个国家中拥有2000多名参与者。它包含真实食品样品的化学分析.涵盖了广泛的目标分析物.其中包括:营养成分.添加剂、天然污染物、环境污染物、农药和兽药残留、过敏原、饲料以及化学迁移。

2FepaS

食品微生物的水平能力验证

FepaS是1997年推出的水平能力测试.用于评估实验室在食品领域中微生物学检测的能力.该测试在65个国家拥有超过500名参试者。它涉及食品样品的微生物有机体检测,样品包括牛肉、鸡肉、鱼、牛奶和奶粉、面粉。沙拉.可可粉和大米。目标生物包括病原体、指示微生物和腐败菌,背景生物是模拟真实情况存在的。

3Gemma

转基因食品分析的能力验证

Gemma涵盖了食品样品中转基因材料的检测.其中包括大豆和玉米。为了保证人类消费食品和动物饲料的质量,2003年.欧盟通过立法控制食品和饲料中转基因物(Gmos)的使用。Leap计划评估实验室进行水和环境检测的能力。该计划满足相关参数及要求。

4LLap

水和环境分析的能力验证

Leap计划下可提供5个项目:饮用水化学.饮用水微生物学、饮用水寄生虫学、污水、废水和污染土壤以及紧急事件的检测评价。

5phytopaS

植物健康诊断的能力验证

phytopaS涵盖了细菌.病毒和真菌植物病原体的检测,包括:青枯茵(Ralstonlasola-nacearum).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马铃薯环腐菌(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sepedonicus)和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acutatum)。

参加能力验证的程序:

1根据《FapaS/FepaS/Gemma年度计划安排》、《FapaS/FepaS/Gemma标准测试价格表》年度计划.向R-Biopharm德国拜发公司提出实验室的参试项目申请.以便确定参加各项目的具体时间。

2申请被受理后.测试材料被按期送达参试实验室。

3参试实验室在规定期限内将测试结果报告给能力测试小组(ptG)。

4ptG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该轮测试的评价报告。

5严格保密的评价报告分发给参试实验室。

Fera旗下的能力验证计划具有有效的合理性及严格的保密性,在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检验技术水平评估的同时又能很好的保护参试实验室的权益。参试的实验室既可以获得与其他参与实验室比对的机会,也能从检测报告中查到所有参与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所使用方法的详细信息。通过能力验证计划可以发现实验室检测中的问题或潜在问题,(如测试方法.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和试剂以及测试人员的操作等情况)进行实验室现行检测方法的验证以及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客观考核专业实验室能力状况和管理状况。获得国际通行的实验室检测报告/证书的有效评价后.在国际实验室技术交流及官方考察中,可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自身的测试技术能力和水平符合国际标准。

FapaS质控样品

FapaS质控测试样品是真实的食品基质.依据既往参加水平测试的实验室的结果已对其中一个或多个性状进行了充分的定性.从而可被各实验室作为质控物使用。世界顶尖级的分析人员已认可FapaS测试样品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中的价值。FapaS测试样品是一种适用于人员培训/鉴定及评价方法性能的可靠方法。联合使用FapaS质控物和FapaS水平测试将为您提供良好的内、外质控评估结果。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2

关键词: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检测平台

“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检测平台构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较好的途径及措施,以科研和服务社会促进教学。要使课堂教学有新内容,有感召力,除了掌握学科的新信息,还必须积极开展科研和服务社会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成效。在开展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强学院的服务社会能力,提高学院的社会辐射能力,同时提供大量的实验实习机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产品的质量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制造等具有使得互联网思维的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检测平台服务模式创新成为符合用户实际的内在需求;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做到资源共享,“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检测平台构建成为目前发展的迫切需求。[1-4]基于监管信息统一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建立实时查询、在线监测等功能窗口,推进食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检测服务的费用成本越来越低廉,还可以实现网络上支付相关费用,全程透明化,符合实际发展趋势。教育领域引入信息资源形成开放的资源库,搭建教学平台构成了现今“互联网+教育”的基本模式。这样可以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是食品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对解决出现的教学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标。具体内容及措施如下:

一、重新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实际硬件和软件提供条件下,客观地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运行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配置,这些配置在检测工作实施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实现样品的快速精准检验,检验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的边际需求算法的目标检测,用户异化等成为产品服务方面的亮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差异化的检验程序,感知预测优化的趋势,以实现精确管理。

二、快速精准互动公开的服务

检验机构不仅要向顾客提供可靠、公正的服务,还要让顾客参与到检查活动中,使顾客从参与者变成信息的传播者。例如,可根据检验报告定制,推荐客户选择或制定指标使得自定义菜单中的检验报告可以被检测到;相关的产品信息,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等方式链接到产品页面,给客户带来方便。精确的“互联网”食品安全智能检测平台应以用户为核心,让用户参与到检验服务的测试中,参与到对产品进行规划、开发、检验的过程中。从o2o模式检查机构—传统的用户群升级渠道,用户自组织,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根据样品分析检测的结果,自动生成全社会开放的报告,为消费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

三、实现互联网+资源平台集成利用

大力构建食品安全智能监管平台,在检验过程中收集用户信息,跨平台集成在一起进行分析。这一数据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检测,也是基于检测数据的应用,为检验系统向其他领域发展提供支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监管力度不足,有效提高监管效能。

四、虚实结合的检验检测流程

互联网检测平台技术,在线技术为检验和测试过程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现了互联网在现代测试技术中的思维。基于互联网+资源平台中的“网络”理念指导下的食品检验站的建设,创建网上市场体系、市场管理体系,低成本的数据处理分析,并通过“检测单元”技术,确保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业务线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前提是根据用户设备的需要,在采集的检查资源下获取线路检测数据。对“虚拟”服务的检查,不仅要停留在查阅书面资料的条款上,必须真正落实。正因为如此,务“空”不得离开务实。实践是唯一的测试尺度。即使安全条例、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制定得再好,如果不落实,那只是一张纸,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对数据建立智能模式

分析检验服务中产生的数据,寻找规律,建立稳固的商业模式,注重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食品安全智能检测平台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在这种背景下,平台应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这将是数据处理现代检测的关键技术。

六、实现良好运营模式

新的商业模式应该在整合的外部要素中加以运用,通过低成本运营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运营模式。同时,高成本的高质量服务使客户能够检验权、传播声誉,实现信誉的良性循环。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分享、获得试验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和提前预警。

七、可行性

试验所需材料及试剂可以获得,项目实施主要依托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多个工程中心,学院科研检测仪器设备基本齐全,学校前期具有多个依托平台,包括一个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加工(糖料加工分中心)、一个吉林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心和一个通过资质认证的吉林省农产品检测中心,对于食品样品,现场基本可以实施一系列相关检测。主要检测仪器设备包括: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酶标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超临界萃取仪、凯氏定氮仪、脂肪测定仪、紫外吸收光谱仪、电子分析天平、酸度计等;有些仪器短缺,可以通过寻求其他单位协助解决。在多样性和数据的网络传输前提下,综合高效率利用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并依托数字网络技术和在线监管平台,在调研基础上建立一个智能、高效的“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检测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的良好监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创建一个新的检验监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检测成本;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应用技术的研究,提供跨平台、跨区域的检验服务。检验与检测相结合,相辅相成,实现在线检测。加强检测数据的分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实现精准推送服务和开展量身定制的检查。在生态系统的支持下,该指标体系建立了互联网+平台,即以用户为核心建立的多智能体平台和创新技术,互利共赢,最终实现现代检验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先超,林宗缪,姚文勇.互联网+质量检测平台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26(5):120-124.

[2]熊贝贝,丁秋,侯乐锡等.构建“云检测”平台查证检测报告真伪属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89-92.

[3]王瑾.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管理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1):91-92.

[4]胡宁.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检测服务平台的实现[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7,44(3):120-124.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3

关键词:抽样样品检验检验数据处理检验报告

食品检验报告的质量不仅能反映出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而且还关系到一个产品乃至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由于食品组成结构复杂、品种繁多、检验的项目多、涉及的标准多,在当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关注的形势下,食品检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食品检验中的工作流程,把检验差错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证检验报告的精确性、公正性、可控性,从而保护企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要保证检验报告的质量,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一、抽样过程的控制

抽样是食品检验工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序,如果抽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检验数据再准确,结论也不可能准确。因此,抽样工作直接影响到检验报告的准确度,应注意:

1、抽样前根据不同的产品,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明确抽样依据及方法、地点、数量、封存、运输方式,抽样人员至少2人,应亮明证件,填写抽样单,被抽样单位确认后,双方签字、盖章。

2、加强对抽样人员业务素质及道德品质教育,如对抽样方案进行认真培训,掌握要领。抽样时还要坚持原则,不弄虚作假。

3、食品抽样一般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但要在批产品中上、中、下几个位置取样,取样工具应清洁,不得引入任何有害物质。同时,为满足微生物检验,取样时要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保证样品不受污染,特别关注运输、贮存温度的要求。

4、抽样人员不得参与检验,做到抽检分离。

二、食品检验过程的控制

(一)指定有资格及能力的检验人员

1、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熟悉检验流程:

收取样品登记编号下达检验计划领取样品样品制备二次编号(盲样)样品前处理(按检验项目不同分别处理,微生物除外)按项目分别进行试验(理化分析、仪器分析、微生物检验)数据处理并提交原始记录汇总编制检验报告按规定审批、盖章发放检验报告

3、熟悉产品标准及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及时关注产品标准的更新,深入学习领会新方法、新技能。

4、检验必须做平行试验,同时做空白试验。必要时,通过测定回收率进行验证。

5、微生物检验时,应注意保持整个检验过程处于无菌状态。

(二)样品制备是要保证样品均匀性

l、液体样品在检验前要混匀。如检测酱油、醋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以外的项目,需将样品振摇混匀,而检测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时则应充分振摇后,用干滤纸过滤。

2、固体样品要粉碎、混匀。如检测大米、挂面的水分及茶叶的各项目都需要粉碎后取样。

3、其他要求,如冷冻饮品对混合型的产品在制备样品时要求取有代表性样品的主体部分;

保健食品中的胶囊要按要求取胶囊的内容物进行检验;啤酒在检验浊度时要除气但不过滤,而检测酒精度、原麦汁浓度、总酸等项目时,要除气过滤后测定。

微生物检验,一定要保证样品的完好性,按规定保存样品。如需冷藏或冷冻的样品,按温度要求贮存。防止样品污染,使检验结果偏离。

(三)使用有效的检测方法

1、使用食品标准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检验方法,并随时更新,保证其有效性。

2、标准中有两种以上方法时,首选第一法(一般为仲裁法)。

(四)仪器设备要求

1、选择标准中必备的检验仪器设备,其精度和性能应满足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如: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就不能检验“婴幼儿奶粉”,因其最低定量限为

2、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不得超周期使用。

3、仪器设备使用频繁时,应进行期间核查。

(五)标准物质和试剂的要求

1、选择相应的标准物质和试剂,其纯度和有效期必须满足规定要求。

2、标准物质要索取标物合格证书,有可追溯性。如果是进口标准物质,通过实验室比对进行验证。

3、按要求贮存标准物质和试剂,防止失效。

(六)环境要求

检验室环境指室内的温度、湿度、气压、空气中悬浮微粒含量及污染气体成分等。

其中有些参数影响仪器的性能,有些参数直接影响样品测定结果。例如:温度过低,使天平的变动性增大;湿度过大,使电子仪器和光学仪器的性能变差;空气中的微粒和污染成分对微生物检验影响很大。因此,天平室、标准溶液室温20℃左右宜,仪器室一般温度应在18℃一25℃为宜,微生物检验室为无菌室(一般为100级洁净)。

三、检验结果质量的控制

检验结果质量的好坏常以准确度来衡量。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通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即,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要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必须考虑在检验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这些误差减小到最小。减少系统误差常采取措施:空白试验;回收率测定;校正仪器;对照试验;比对试,其中对照试验或加标物测回收率是最有效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在一般的食品分析测定中,测定次数为2次。如果没有意外误差发生,基本上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如果有意外时,可将测定次数增加到6~10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判定精密度。因操作事故引起的“过失误差”,如读错刻度,溶液溅出,加错试剂等,在计算算术平均值时,此种数值应予弃去。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需要的准确度选择测量手段(仪器与方法)。

四、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和正确出具检验报告

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检验人员要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和正确处理检验数据。原始记录内容包括:样品名称、规格、数量、检验项目、相应的检验设备名称及编号、相应的检验方法标准号、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大气压)、样品状态描述、检验过程(称样量、标准溶液浓度、样品处理过程)、仪器谱图(包括仪器条件等)、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等,应描述与食品检测有关的一切信息、数据和现象,完整地描述检测操作的全过程,检验数据的处理应按GB8170《数值修约规则》的规定进行。检验报告结果判定规则:检验项目全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时,判该产品为合格;检验结果有1项或l项以上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时,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

总之,出具—份高质量的食品检验报告除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外,还需要有—个规范的制度为基础。针对检验报告所制定的制度,应涉压从抽样到报告出具整个过程,每个环节应制定相应的细节条款,使整个检测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应严格按照法定资质出具检验报告,坚决杜绝超范围检验和出具虚假检验数据的行为。加强管理是确保制度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在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加大对检验报告质量的考核力度,设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责任到人,奖罚分明,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不断提升食品检验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4

人民网讯北京知蜂堂蜂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知蜂堂普诺宁思胶囊”因广告违规在多地被曝光。其中,仅山西省药监局公布的违法广告次数就高达97次。

据山西省药监局网站公布的《二一二年第一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显示,北京知蜂堂蜂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知蜂堂蜂胶普诺宁思胶囊从2011年10月1日至15日连续违规广告78次,2011年12月又在不同电视频道违规广告19次,累计违法广告次数达97次。

事实上,北京知蜂堂蜂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知蜂堂蜂胶普诺宁思胶囊违规广告不仅限于在山西。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的2012年1月天津市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公告显示,北京知蜂堂蜂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知蜂堂蜂胶普诺宁思胶囊在2012年1月4至22日在当地报纸、电视违规广告共42次,广告中标示的广告批准文号是京食健广审(文)第2010080167号。

此外,宁夏药监局网站的《关于二一二年第一期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公告的通知》显示,知蜂堂普诺宁思胶囊广告违法原因是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原审批内容:“具有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及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违法事实:在广告中宣称:“……餐后血糖稳定在7-11之间……”等,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同时使用大量语言描述,使公众对自身健康产生担忧、恐惧,误解,以为不使用广告宣传的保健食品会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违反了《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贵州:22台进口麻醉系统

存安全质量隐患

中国新闻网讯贵州省检验检疫局从贵州省11家医疗机构中已查出22台美国Datex-ohmeda,inc公司生产的aestiva/57100型麻醉系统存在安全质量隐患。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的警示通报》,美国Datex-ohmeda,inc公司生产的aestiva/57100型和aespire型麻醉系统在检验监管时发现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主要是设备未提供连接备用供氧的办法,氧气与笑气的色标互相混淆。经初步摸底了解,近年来全国已进口上述麻醉系统987台,分布在全国各地医院临床使用,初步预判其中有700余台设备存在上述不合格情况。据通报统计数据显示,此前,贵州省11家医疗机构中有19台美国Datex-ohmeda,inc公司生产的麻醉系统登记在册。

得知情况后,贵州省检验检疫局立即成立3个清查组,分别对全省11家医疗机构迅速进行了清理。通过清理,截至目前在这11家医疗机构中已查出美国Datex-ohmeda,inc公司生产的aestiva/57100型麻醉系统22台,以及该公司授权我国某公司生产的ZY9100、ZY9300、excel-110型麻醉系统4台。

北京:药监局

公布23种广告违规药品

人民网讯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了《2011年第12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在2011年12月的监测中,严重违规药品广告291条,涉及药品品种99个。

据公告内容,2011年12月监测到北京市主要媒体共药品广告25304条,其中电视媒体18686条,电台媒体5589条,平面媒体1029条。根据《药品广告审查标准》判定,严重违规药品广告291条,涉及药品品种99个,均为平面媒体。

在公告名单中,经营广告违规药品的药店超过10家,共有23种违法药品广告登上黑榜。涉及违规行为表现为任意夸大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部分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医疗机构或专家、医生、患者等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内容。其中,东单大药房涉及销售“降糖胶囊”、“通窍耳聋丸”、“天球活络丸”三种广告违规药品。

江苏:暂停销售

皮肤病血毒片等4种药品

《中国医药报》讯根据《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经研究决定,对标示为“陕西君碧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皮肤病血毒片”等4种违法广告药品采取暂停销售强制措施,在江苏省范围内暂停上述4品种的销售,并予以公告。

这4种药品包括:

皮肤病血毒片: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80347;药品生产企业名称:陕西君碧莎制药有限公司;违法分析:未经审批、处方药在大众媒介广告、任意扩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

暖宫孕子胶囊(茵妮舒):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90375;药品生产企业名称: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违法分析:未经审批、处方药在大众媒介广告、任意扩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

参黄养阴胶囊: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20240;药品生产企业名称:吉林省中鼎药业公司;违法分析:未经审批、处方药在大众媒介广告、任意扩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

气血双补丸: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83481;药品生产企业名称:承德御室金丹药业有限公司;违法分析:任意扩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

安徽:宣城查获

两批假冒“健胃消食片”

《中国医药报》讯宣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查获两批假冒“健胃消食片”。

宣城市局执法人员在市场检查中发现,某药店销售的“健胃消食片”外包装盒上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字体大小与正品不一致,十分可疑。该产品标示为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每片0.5克,批号分别为10092686、10060029,该药店不能提供上述药品的购进凭证。

经查,上述两个批次的药品均为假冒。

加拿大:测试49个化妆品牌

倩碧欧莱雅含多种有毒物质

《法制晚报》讯加拿大环保组织一份关于“潜藏在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危害”的报告,测试了49个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包括倩碧的粉底液和欧莱雅睫毛膏。研究人员主要测试了这些化妆品中是否含有砷、镉、铅、汞、铍、镍、硒和铊8种有毒物质,其中,后4种化学物质在加拿大是被禁止的。

结果发现,除了汞以外,每个测试的化妆品几乎都含有其余的7种有毒物质。其中,倩碧(Clinique)的幻真控油粉底液含有砷、铍、镉、镍、铅和铊6种有毒物质,另一知名化妆品牌欧莱雅的睫毛膏“Barenaturale”,也被检测出含有和倩碧一样的6种有毒物质。另外,“封面女郎”品牌(CoverGirl)的超完美眼线笔则含有铍、镉、镍和铅。

报道指出,每种参与测试的化妆品都含有4种以上令人担忧的有毒物质,但是却没有任何一种被标注在产品的包装上,这其中的原因是,这些有毒物质通常被认为是杂质,并非有意添加,只是以“副产品”的形式存在。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5

【关键词】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效果评价

[aBStRaCt]objectiveDuringolympicsailingwasholdinginQingdao,thefoodsupplyandtraceabilitysystem(FStS)implemented.thepresentstudywastoanalyzeandevaluatetheresultsoftheenforcementofthesystemfromtheangleofhygiology.methodsacomparisonwasmadeintermsofthefoodanditsrawmaterialeligibleratesbetweenadoptingtraditionalfoodsafetypatternofthefirst(i.e.2006internationalregatta)andthesecondtrailmatchFStS(i.e.2007internationalregatta);aswellasbetweenthesecondtrailmatchand2008regatta.Resultsthedifferencesoffoodanditsrawmaterialeligibilitybetweenthefirstandsecondtrailmatchwasdramatically(χ2=4.06-8.66,p0.05).ConclusiontheFStSadoptsthemeasuresofwholecoursequalitycontrol,subsectionresponsibilitiesandstepbysteptraceability,whicheffectivelyimprovesthequalityandsafetyoffoodanditsrawmaterials.thegeneralizationofFStSisofgreatsignificanceinQingdaosailingandwillbeinsimilargrandactivitiesaswell.

[KeYwoRDS]olympicsailing;Foodsafety;traceabilitysystem;Resultevaluation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承办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国际活动,青岛市承办了此次奥运会帆船比赛(奥帆赛)项目。为确保奥帆赛期间各国运动员和各类客户群的食品安全,青岛市卫生监督以及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奥帆赛及其测试赛期间,实施了奥运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从赛事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保障运行情况看,这种追溯体系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文从卫生学角度对该体系实施情况和奥帆赛卫生保障效果进行了科学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方法

1.1管理组织架构

奥帆赛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工作由青岛市奥帆委和“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共同领导,下设奥运食品工程工作办公室、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会等负责具体工作。奥帆赛食品安全专家工作组由市奥帆委、经贸委、卫生局、工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监局等部门专家组成,下设安全保障组、供应调度组、综合监督组。

1.2奥帆赛食品备案基地和供应企业的遴选与基本要求

奥帆赛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实行企业、产品等级备案制度,只有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供应企业和符合相关安全卫生要求的食品,并经过奥帆赛食品供应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登记备案后,才能获得奥帆赛食品供应资质。经过评审、遴选,奥帆赛食品备案种植基地备案单位共计15家,养殖基地备案单位14家,食品备案加工企业27家。奥帆赛食品备案供应企业应当对所备案的食品及其原料的质量安全负责,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卫生。奥帆赛及其测试赛餐饮服务运营商、指定接待单位,应使用奥帆赛食品备案供应企业生产经营的备案食品及其原料。

1.3奥帆赛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实施流程

奥帆赛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共包括3个环节:生产环节,由生产企业的监管部门农委、畜牧、海洋渔业部门负责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流通环节,由质检、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消费环节,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奥帆中心以及各签约酒店的现场食品加工、和供餐环节卫生安全监管。

奥帆赛及其第二次测试赛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均安排监管人员驻点保障,负责监督基地和企业按《青岛奥帆赛食品安全保障规范》管理和生产。产品出厂(园)前,由农委、畜牧、海洋渔业3个单位负责检查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是否有效。在确认货证相符后,签发《奥帆赛食品供应交接单》(1式3份),将交接单黏附在车内食品包装箱的显著位置,用专用铅封封车(所有车厢门都必须铅封),并电话告知驻接收单位专家组和保障指挥专家中心车号、铅封号和预计到达时间。驻接收单位专家组(卫生部门)、安检组(公安部门)和餐饮单位共同查看铅封完好情况,开启铅封,持车厢内的交接单逐一检查检测报告、货品种类、数量和食品完好情况。货证相符后,专家组和餐饮单位在交接单上签字,由接收方转入专用食品原料库。指定餐饮服务商要提前24h将每日所需食品原料的品种、数量和到货时间告知备案基地和企业。见图1。

图1奥帆赛食品供应流程及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示意图

2资料采集与研究方法

本文3次帆船赛举办的规模相似,举办时间均在8月份。奥帆赛第一次测试赛即2006年国际帆船赛,未启用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采用传统食品安全保障模式;奥帆赛第二次测试赛即2007年国际帆船赛期间,启动了奥运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此基础上,2008年奥帆赛正式运行了该体系。收集2006、2007、2008年3年帆船赛期间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对供应赛事的各类主要食品和食品原料采样及检验结果。对实施该体系前后即第一次测试赛和第二次测试赛,以及实施该体系后第二次测试赛和奥帆赛食品和食品原料采样合格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在2007年测试赛和2008年奥帆赛期间还采用了atp快检方法即三磷酸腺苷荧光微生物检测法,对食品加工和供餐环节餐具、工具、手等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测。atp法是利用所有活细胞都含有atp,采用荧光法,对被检测样品中酵母、真菌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的数量进行快速定量分析[1]。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快捷直观,可有效减少现场加工的食品及工具容器微生物污染危险性。2006年因为经验、技术和设备条件以及人力不足等因素,现场atp检测工作未开展。收集2007年测试赛、2008年奥帆赛atp监测次数、合格率,对两次赛事的atp检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3结果

3.1奥帆赛及其两次测试赛食品原材料采样检验合格率比较

本文3次比赛期间主要食品和食品原料检验情况见表1、2。从表1、2可以看出,2007年测试赛实施可追溯体系后,主要食品原料检验合格率较未实施该体系的2006年测试赛有明显提高(χ2=4.06~8.66,p0.05)。说明该体系按照全程监控、分段监管、逐级追溯的保障模式,有效提高了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合格率,提高了奥帆赛期间运动员及各类客户群食品安全性。

3.2奥帆赛及其第二次测试赛atp检测合格率比较

2007年测试赛共计开展现场atp检测336次,检测合格率61.94%。2008年奥帆赛前卫生监督部门补充购置了atp现场检测仪器,奥帆赛期间在场馆及签约酒店内广泛使用,赛时共检测样品597份,合格率86.6%,较2007年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χ2=56.04,p

表22007年测试赛与2008年奥帆赛主要食品原料检验情况对照表食物类别2007年测试赛总份数合格不合格2008年奥帆赛总份数合格不合格χ2p乳类16151651-0.42熟食503416171521.710.19糕点927121615382.250.13调味品30300330--豆制品1055660-0.06酱腌菜1110114140-0.44蛋类1512318180-0.08果蔬64217152-0.23

4讨论

4.1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控,有效提高食品供应的安全性

研究结果证明,该体系按照全程监控、分段监管、逐级追溯的保障模式,有效提高了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合格率,提高了奥帆赛期间运动员及各类客户群食品安全性。该体系注重食品供应和监管链条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注重食品生产、配送、消费全过程的安全和监控,重点加强关键环节的监管,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建立了食品备案基地和供应企业遴选工作方案,制订备案单位和监管环节交接审核的工作原则和流程,要求赛时所有进入帆船中心食品及原料全部专用车辆运输,专用铅封封车,随车附带具有上位部门有效签字和有关证单的交接单据,并对赛事专供食品及其原料使用统一的专用标签加以识别等,有效地控制各类食品来源、数量和食品安全。目前,我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卫生监管模式,即只是注重卫生,而不是食品安全;注重开业前卫生达标,而非注重生产的全过程;只是按规定检查项目,而不是判别潜在的危害因素;没有建立关键点控制制度;大多数采取临时性突击检查,重视事后处理。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流程一般建立在“集中”检查、最终产品的测试等方面寻找潜在的危害,人力资源耗费大,而不是以连续预防为主,采取纠正与防止再发生等措施[2]。该体系克服了传统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的缺点,有力确保了奥帆赛食品安全。

4.2各环节分工明确,职责清楚,食品安全相关责任部门分工合作

该体系将各类食品整条供应链分成3个主要环节,即种养殖基地环节、配送中心环节、奥帆基地环节,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农委、畜牧、海洋渔业、质监、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公安等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相关职能部门在奥帆赛食品安全保障中的责任分工明确,按照分段监管、分段追溯的方式实现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便于在各环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在每个环节能够进行标准、真实、准确的信息标识,并能够将这些信息安全、快速地传递给下一个环节,使得对食品及原料的全程跟踪追溯成为可能。

4.3节省人力资源,做到重点环节重点监控

由于2008年奥帆赛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分工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关口前移,在2008年奥帆赛期间,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甲醛三项的检测及新增的兽药残留检测均放在食品原料进入奥帆场馆之前由前端监管部门完成,大大减轻了奥帆场馆内餐饮加工供餐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压力,减少了现场卫生监管人员的工作量和食品安全风险,使现场卫生监管人员有充分时间和精力加强对餐饮加工和供餐环节的重点环节监控,例如,加大了对重点环节如现场食品加工和供餐环节餐具、工具、手等atp快检,实践证明,该项检测有效地帮助现场卫生保障人员迅速直观地了解食品加工和供餐环节餐具、工具、手等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有效减少了现场加工的食品及工具、容器微生物污染危险性。从整个赛事期间卫生保障工作开展情况看,该项检测大大提高了现场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的针对性,确保了卫生保障工作有的放矢,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3]。

4.4存在问题及建议

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我市在政府干预下,首次成功地实施食品保障可追溯体系。从赛事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保障运行情况及保障效果看,该体系的实施确保了奥帆赛期间的食品安全,是可追溯体系的成功运行案例。但在运行中尚有以下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4.4.1体系信息化程度较低因技术方面原因,奥帆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尚未能使用统一电子标签。实施食品安全的可追溯,需要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进行标识,建立可追溯的标签,但这无疑会给参与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也会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不利的影响[4]。提示提供可追溯技术支持的企业和机构,要加强技术研究,提供更加便利、成本更低的可追溯技术支持,才能推动其广泛应用。

4.4.2食品花样受限开幕式、闭幕式就餐人员多,食品加工量大,往往需要在食谱之外增加新品种,因该食品或原料不属于备案基地企业生产品种,有时造成食品花样受限。提示应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大规模规范化建设。

4.4.3有关标准体系不健全在保障过程中,我国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标准滞后、缺失、交叉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这既不利于有关部门的监管,也不利于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商品、物流、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等方面,也存在相关标准不统一、形式多样等问题。二是我国的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问题,主要是我国的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或者是对于国际标准有规定的,我国尚未建立相关标准。提示需尽快建立既符合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又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体系,为食品生产、加工提供指导,为食品监管提供依据。

4.5展望

奥帆赛食品供应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由市政府干预,各部门相互合作的成功案例,该体系的运行不仅保障了奥帆赛食品安全,同时,其成功运行无疑也为我市企业实施可追溯以及今后我市类似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本着“着眼奥运,惠及百姓”的原则,城市食品安全功能将更加完善,广大市民也将受益无穷。

食品安全既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健康,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实施食品安全的可追溯,不仅是出于保障民众健康和经济健康的需要,同时也是应对国际贸易要求的必然选择[5]。从国际发展状况来看,实施可追溯既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现实需求,也代表了当前和未来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的发展趋势[8]。我国目前实施可追溯体系,还存在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小、信息化程度低、食品供应链的协调难度大、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有待改善、全社会对可追溯体系的了解不够等方面不利因素,但实施可追溯体系,进一步实现食品安全是大势所趋。在今后食品安全监管,特别是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中,应当大力加强食品供应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在完善制度基础上,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供实施可追溯的体制保障;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等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优化食品供应链;推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实现供应链高效管理;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方式在实施可追溯中的作用;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建立实施可追溯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冬云.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方法的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7,16(8):257.

[2]潘志,徐顺清,杨明亮.我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卫生监督保障的现状和分级管理的初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18(11):6061.

[3]那娜,徐沛龙,刘颖,等.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食品卫生保障工作回顾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2564259.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6

关键词:食品理化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275-02

一、前言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社会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上升,高素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相当紧缺,业内有关人士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80万。食品质量与安全属于应用型专业,绝大多数毕业生开始均是从实际生产工作做起,所以工作单位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很快适应工作,更好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1]。

河南牧i经济学院是河南省第二批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的试点院校,它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食品理化检验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采用分析手段和现代检测技术,对各类食品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检测,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2],它对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巩固掌握专业知识及创新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二、食品理化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由于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成立成立时间短,笔者在从事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弊端。

1.相对于专科,实验课时数大为缩短。由于我们专业开设时间还很短,而实验课时由专科的30学时加1周实习周缩短为现在本科的16学时加0.5周实训,这导致很多实验项目要被削减,因此,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学时中掌握关键实践技能,如何整合并提炼实验内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差。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实验内容孤立,缺乏系统性;第二,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都是由教师确定试验内容,完成试剂配制、仪器调试及样品采集的全部工作。上课时,教师从实验原理到操作步骤、数据的处理进行一一讲解,学生实验时只需按照老师给出的实验讲义照方抓药即可,这种教学组织模式使学生学到的仅仅是测定步骤,而对于实验方案的选择、各种试剂的配制以及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出具检测报告等没有进行思考。

3.实验内容设置与实际脱轨。食品理化分析是一个日新月异发展的技术。近年来,许多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理化分析的领域,为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但从理化分析实验内容的设置看,简单的、基础性的、传统性的实验所占比重较大,利用现代分析仪器进行的实验项目较少,无法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

4.缺乏科学的考核方式。正确衡量实验成绩方法直接决定了实验的成效。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如果不合理,所有的技能训练都将流于形式。目前,大部分理化分析本科老师,考查的是学生对理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的记忆。这类知识考查通常不用做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只需机械记忆。而实验考查形式多为实验报告的撰写,并且占总成绩的比重很低。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对试验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考核方式急需改革。

三、食品理化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岗位分析和职业能力要求分析。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在多年从事“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学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一些调研工作,包括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相关资料;去往多所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学习,获取了一些经验;利用寒暑假前往质检院、省农科院、省畜牧局、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检测机构实践锻炼学习,到伊赛、双汇、思念等大型食品企业对工作岗位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调查国内特别是省内食品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分析食品加工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中学生就业岗位及其每个岗位技能、知识、素养要求。

2.转变思路,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在工作岗位调研基础上,结合行业需求,从职业标准逆推构建食品理化分析实验框架。由于本科较专科实验课时大为缩短,所以将实验项目进行了提炼整合(见表1),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基本操作实验,分为6个实验项目。模块二是综合性设计实验,设在实习周完成。学生分为数个小组,以4―5个人为一个小组分别选择1个实验项目。学生根据样品的特点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试剂配制、实验操作(包括样品的制备、预处理、测定)、结果计算、出具报告等,全部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操作。最后每组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汇报。保证了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实验学时中掌握关键实践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3.制订新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因本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等特点,考核注重过程性考核。将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占的比例设为50%。实验成绩分为:考勤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综合性设计实验成绩、实操考核成绩。着重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检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能力、检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细化考核标准,具体评分标准见下表2。

4.进一步建全网络课程平台。本课程前期已建立了网络课程空间,初步上传了授课计划、课程标准、ppt等课程资源,为了让学生对实验项目有更加感性的认识,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实验以及涉及到大型仪器的使用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学生无法实际操作,课程组成员进一步制作并上传了相关实验项目的微课视频,以及上传相关检测标准和完善其他资源。

5.结合本科生导师制,以实训中心为依托作为实验教学的延伸。在食品理化分析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本科生导师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目前,我院校内食品加工实训中心已基本建成,同时在实验室内模拟企业的生产与检测,使学生与今后在企业岗位的现零对接,作为食品理化分析实验教学的延伸,为今后从事食品品质控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践情况

自食品理化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以来,我们对实践效果进行了调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2)学生适应能力快。在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中,学生能较快适应实习岗位,表现突出,动手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3)学生自学能力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学,在毕业设计时思路清晰,一点就通。

参考文献:

[1]张华,翰林,王兆丹.浅谈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J].安徽农学通报,2015,(05):158-161.

[2]程超,等.《食品理化分析与检验》实训教学过程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99-100.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7

目前毕业之后去政府实验室或第三方实验室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占很大比例。不论是政府实验室还是第三方实验室,均要求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应,作为今后实验室的主力军,在实习阶段即开始初步接触社会,此时向他们渗透实验室资质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实验报告是实验室的最终产品,并了解Cma、CmaF、CnaS标识的意义。只有经过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通过的项目,才能在检测报告上盖Cma的章,报告才具有法律作用。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后,要进行食品检测的机构均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证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才能在检测报告上盖CmaF的章,对于实验室而言不能超范围使用Cma、CmaF、CnaS标识。实验室要出具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与人、机、料、法、环、溯及样息息相关:人员要经过培训上岗、同时对新人员、转岗人员及培训中的人员实行足够的监督;仪器设备要经过检定、校准、期间核查,要保证它的正常状态;试剂耗材要经过验收,只有合格的试剂耗材才能用于实验;检验方法要经过确认,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保证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性,保证实验室环境符合要求,保证测试样品具有代表性。实验室要加强质量管理,定期进行实验室内部和外部质量管理,以保证实验室的质量,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准确可靠。

2脚踏实地,做好实习工作

我单位主要从事与健康相关的因素研究与监测工作,也是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我们主要从事食品、化妆品、饮用水和消毒产品的卫生化学检测与方法研究,拥有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质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器等高精尖的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因此,我们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尽快熟悉相关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及维护保养,了解疾控中心工作的性质及特点。了解和掌握饮用水、食品、化妆品、生物样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和标准检验方法,了解保健食品、食品营养成分、消毒产品有效成分的标准与检测方法。在实习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要让他们了解检测方法的分类,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法。标准方法是由标准化组织的方法,包括:国际标准(iSo、ieC、itU方法等)、区域标准(亚太地区、欧盟方法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GB、GB/t、wS、wS/t、Sn、Sn/t等,以及地方标准)。非标准方法主要指标准化组织之外的方法称之为非标准方法,包括:知名技术组织公布的方法,如国家CDC、wHo、Fao、aoaC、FCC方法等。非标准方法广义上包括由实验室进行扩充和改良的以及超出标准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也包括实验室自己制定的方法。同时要清楚实验室在使用方法时,一定要进行方法确认,根据所使用的是标准方法还是非标准方法,所采取的确认方法和确认内容也不同。根据实习岗位不同,至少要要了解以下方法中的一个检验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8538-2008,“食品卫生检验方法”GB/t5009,并且要跟指导老师完成一个完整的检测实验及出据检测报告的过程。在实习中要学习和关注以下内容:

2.1方法确认

在进行日常检测时,当第一次使用标准方法时一定要进行方法确认,要确认实验室是否有能力正确使用这个标准方法,要进行一定的特性量值的测定,如空白值、检出限、校准曲线、方法重复性性:测定样品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方法准确性:加标回收实验及标准物质测定、实际样品测定、不确定度评估,要求以上指标均应在标准方法允许范围内。在开始检测前,应能够正确地掌握和实施此标准方法,并能正确运用质控方法,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开展新的检测工作。

2.2实验室环境

从某种程度讲,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实验室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关注实验室本底,空白试验在痕量分析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空白试验确定测定方法的检出下限,二是通过空白试验了解沾污情况。对于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的检测中,多数项目属于痕量分析,由于实验室沾污是随机的,很难预测和估计,因此要求空白必须与试样一起处理,使用同一方法测定。在痕量分析中,意外的空白值变化会经常发生。实验室要从纯水的质量,试剂耗材的验收,器皿的洁净等环节进行控制,以获得到稳定的空白值,并把它控制在最小的浓度水平。

3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室检测与研究涉及的步骤、溶液、试剂较多,因而做好实验记录是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养成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有助于查找实验出现异常时的原因,为下一步的实验计划提供参考。如果实验记录不及时写,采取追忆的方法记录的话,会导致一些实验现象遗忘,实验数据丢失。实验记录混乱,无形中给自己添加许多麻烦和降低实验效率,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好实验记录。每个学生进入实验室时,都给其一本较厚的实验记录本,要求学生在记录本上记录好实验内容和时间,包括记录标准及溶液的配制方法、浓度等,随时尽可能详细的记录实验过程,并及时整理实验数据,最好将典型的不好或好的数据图谱或表格打印出来,粘贴在相应的实验记录处。一个很小的细节可能是实验成败的关键,这些详实的实验记录,便于查找实验时遇到的问题和为制定下一步的实验方案提供支持,好习惯的养成将受益终身。

4参加实验室业务学习及继续教育

有意识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目前继续教育主要担负着专业知识更新、新技术新方法传播等职责,一般具备三性(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四新(新概念、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特性,是专业技术人员持续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们实验室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已有专业知识陈旧的现状,根据新技术新方法的最新进展,利用我们拥有的资源和优势,举办部级、市级或本单位相关科室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形态分析技术研讨会”,“原子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及新进展”、“现代仪器分析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卫生检验新技术新方法”等项目。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不但提高了本单位和本系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使学生了解了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向及前景,为今后实验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就业方向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为更好的适应工作,终生学习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深刻感受到继续教育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5实验室安全教育

要保证实验室的正常工作首先要关注实验室安全。当学生进到实验室首先要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签订实验室安全协议。有专门的带教老师对分配到不同岗位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我们实验室尽管以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为主,但也离不开一些易燃、易爆的有毒有害试剂如甲醇、乙腈、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对于危险化学品按照危险化学品条理进行管理。实验室有关于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带教老师要根据实验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讲解使用时的主要事项,如强腐蚀性试剂的使用及配制,使用易燃易爆试剂时的注意事项,实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通风橱的使用,手套及护目镜的使用,废弃物的正确处理,保证试验时不受到伤害,减少职业危害的暴露。当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时,务必检查水、电、气、门、窗等,确保实验室安全。

6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一名优秀的指导老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善于与学生经常交流,虽然实习与毕业设计时学生与带教老师相处时间短暂,但指导老师仍然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合作的关系,经常与学生交换意见,获知他们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根据实习任务和学生要求适当调整实习计划,真正让他们有所收获。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对他们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公正合理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提供同等的机会。目前有的实习期学生面临找工作、考研等重大选择,压力较大,一定要多和学生沟通,使学生处理好学习、实习、考研及找工作的关系,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7结语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8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均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注册,未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不得销售、使用。

第三条医疗器械注册,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以决定是否同意其销售、使用的过程。

第四条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注册管理。

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境外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医疗器械的注册,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参照境外医疗器械办理。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4年。

第五条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制,相应内容由审批注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填写。

注册号的编排方式为:

×(×)1(食)药监械(×2)字××××3第×4××5××××6号。其中:

×1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称: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境外医疗器械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医疗器械为“国”字;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

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加所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1(无相应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时,仅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

×2为注册形式(准、进、许):

“准”字适用于境内医疗器械;

“进”字适用于境外医疗器械;

“许”字适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医疗器械;

××××3为批准注册年份;

×4为产品管理类别;

××5为产品品种编码;

××××6为注册流水号。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附有《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见本办法附件1),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同时使用。

第六条生产企业提出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并在该申请获得批准后持有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办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事务的人员应当受生产企业委托,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要求。

申请境外医疗器械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应当在中国境内指定机构作为其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境外生产企业应当委托中国境内具有相应资格的法人机构或者委托其在华机构承担医疗器械售后服务。

第七条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应当有适用的产品标准,可以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制定注册产品标准,但是注册产品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注册产品标准应当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医疗器械标准管理要求编制。

第八条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生产企业应当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生产条件或者相关质量体系要求。

第二章医疗器械注册检测

第九条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可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进行注册检测,经检测符合适用的产品标准后,方可用于临床试验或者申请注册。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可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以下简称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目录另行。

第十条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应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可的检测范围内,依据生产企业申报适用的产品标准(包括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生产企业制定的注册产品标准)对申报产品进行注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尚未列入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授检范围的医疗器械,由相应的注册审批部门指定有承检能力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境外医疗器械的注册检测执行《境外医疗器械注册检测规定》。

第十一条同一注册单元内所检测的产品应当是能够代表本注册单元内其他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典型产品。

第十二条同一生产企业使用相同原材料生产的同类产品,如果生产工艺和预期用途保持不变,重新注册时,对产品的生物学评价可以不再进行生物相容性试验。

同一生产企业使用已经通过生物学评价的原材料生产的同类产品,如果生产工艺保持不变,预期用途保持不变或者没有新增的潜在生物学风险,申请注册时,对产品的生物学评价可以不再进行生物相容性试验。

第十三条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免予注册检测:

(一)所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与本企业已经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结构,所用材料、材质,预期用途属于同一类;

(二)生产企业已经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或者已经获得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并且生产企业能够提供经原企业生产条件审查机构认可的检测报告;

(三)所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与本企业已经获准注册并且已经通过注册检测的同类产品比较,未发生涉及安全性、有效性改变,或者虽然涉及安全性、有效性改变,但是改变部分和由其引起产品其他相关安全性、有效性变化的部分都已经通过了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检测;

(四)已经获准注册的本企业同类产品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并且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

(五)已经获准注册的本企业同类产品1年内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记录;

(六)境外医疗器械已经通过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的上市批准。

第十四条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重新注册,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免予注册检测:

(一)申请重新注册的医疗器械与本企业已经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结构,所用材料、材质,预期用途属于同一类;

(二)生产企业已经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或者已经获得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并且生产企业能够提供经原企业生产条件审查机构认可的检测报告;

(三)申请重新注册的医疗器械与已经通过注册检测的原注册产品相比较,未发生涉及安全性、有效性改变,或者虽然涉及安全性、有效性改变,但是改变部分和由其引起产品其他相关安全性、有效性变化的部分都已经通过了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检测;

(四)申请重新注册的医疗器械在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内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并且未发现不良事件;

(五)原注册医疗器械1年内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记录。

第十五条已经通过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的上市批准、对安装场地有特殊要求、检测困难的大型医疗器械,可以申请暂缓检测,于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后再对产品进行补充检测。

根据前款规定申请暂缓检测而获准注册的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在首台医疗器械入境后、投入使用前完成注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第十六条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应当提交临床试验资料。

临床试验资料提供方式执行《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试验资料分项规定》(见本办法附件12)。

第十七条在中国境内进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应当严格执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

第十八条在中国境内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其临床试验资料中应当包括临床试验合同、临床试验方案、临床试验报告。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生产企业提交临床试验须知、知情同意书以及临床试验原始记录。

第四章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与审批

第十九条申请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应当根据医疗器械的分类,向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相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应当填写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按照本办法附件2、附件3、附件6、附件8或者附件9的相应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应当使用中文;根据外文资料翻译的申请材料,应当同时提供原文。

申请人提交的医疗器械说明书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

申请人应当对其申请材料全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发给申请人《补正材料通知书》,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予以受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部门专用印章并注明日期的《受理通知书》或者《不予受理通知书》。

第二十一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后,应当在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期限内对申请进行实质性审查并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书面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批准注册的,自书面批准决定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注册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二条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

在对注册申请进行审查的过程中,需要检测、专家评审和听证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三条未获得境外医疗器械上市许可的境外医疗器械,申请注册时,参照境内同类产品注册的技术审查要求执行(需要提交的材料见本办法附件8、附件9)。

第二十四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对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材料进行技术审查时,需要生产企业补充材料的,应当一次性发出书面补充材料通知。

生产企业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按照通知要求将材料一次性补齐,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算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实质审查的期限内。生产企业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补充材料且没有正当理由的,终止审查。

第二十五条注册申请被终止审查的,在被终止审查后的6个月内不得再次申请。

第二十六条生产企业对补充材料通知内容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意见,说明理由并提供技术支持材料,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后作出决定。

第二十七条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单元原则上以技术结构、性能指标和预期用途为划分依据。

第二十八条作为部件注册的医疗器械,申请人应当说明与该部件配合使用的推荐产品、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

由已经获准注册的部件组合成的整机,必须履行整机注册手续。

以整机注册的医疗器械,申请注册时应当列出其主要配置。如果某个主要配置部件性能规格发生改变,整机应当重新注册。

以整机注册的医疗器械,其医疗器械注册证书附表中的“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栏内所列出的组合部件在不改变组合形式和预期用途的情况下单独销售的,可以免予单独注册。

第二十九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行政机关的网站和医疗器械注册办公场所公示相应的医疗器械注册所需的条件、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

第三十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进行审查时,应当公示审批过程和审批结果。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对直接关系其重大利益的事项提交书面意见进行陈述和申辩。

第三十一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定期在其政府网站上公布已经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目录,供公众查阅。

第三十二条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其他规定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在对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进行审查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第五章医疗器械的重新注册

第三十三条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销售或者使用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应当在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申请到期重新注册。逾期办理的,重新注册时应当对产品进行注册检测。

第三十四条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中下列内容发生变化的,生产企业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重新注册:

(一)型号、规格;

(二)生产地址;

(三)产品标准;

(四)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五)产品适用范围。

第三十五条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内,产品管理类别发生改变的,生产企业应当在6个月内,按照改变后的类别到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重新注册。

第三十六条申请医疗器械重新注册的,应当填写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并按照本办法附件4、附件5或者附件7的相应要求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重新注册的受理与审批程序,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办法第四章的相关规定。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器械,不予重新注册:

(一)未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批准上市时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规定提出的要求的;

(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评价属于淘汰品种的;

(三)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撤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

第六章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变更与补办

第三十八条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载明内容发生下列变化的,生产企业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

(一)生产企业实体不变,企业名称改变;

(二)生产企业注册地址改变;

(三)生产地址的文字性改变;

(四)产品名称、商品名称的文字性改变;

(五)型号、规格的文字性改变;

(六)产品标准的名称或者代号的文字性改变;

(七)人改变;

(八)售后服务机构改变。

第三十九条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的,应当填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申请表,并按照本办法附件10的要求向原注册审批部门提交有关材料和说明。原注册审批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符合要求的发给《受理通知书》。

第四十条原注册审批部门受理变更申请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书面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予以变更的,发给变更后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对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予以注销。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变更后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用原编号,编号末尾加带括号的“更”字。

变更后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有效期截止日与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有效期截止日相同,有效期满应当申请重新注册。

第四十一条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丢失或损毁的,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附件11的要求提交有关材料和说明,向原注册审批部门申请补办。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负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并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对违反规定审批注册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

第四十三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实施的医疗器械注册,由其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直接公告撤销该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已经被撤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医疗器械不得继续销售和使用,已经销售、使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企业进行处理。

第四十四条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上市后的医疗器械进行技术再评价,并根据技术评价的结果对不能达到预期使用目的、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作出撤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告。已经被撤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医疗器械不得继续销售和使用,已经销售、使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企业进行处理。

第四十五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情形之一的,原注册审批部门应当依法注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申请医疗器械注册时,采取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样品等虚假材料,或者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注册审批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注册,并给予警告,1年内不受理其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对于其已经骗取得到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予以撤销,2年内不受理其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七条涂改、倒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或者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重新注册而销售的医疗器械,或者销售的医疗器械与注册证书限定内容不同的,或者产品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等内容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限定内容不同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关于无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9

一、基础工作稳步推进

1、标准化工作:

备案企标218家,国、行标登记286项,标准覆盖率保持在99%以上;新培育采标产品40只;完成省农业地方标准立项2项,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6项,16项农业企标复审工作。

2、计量工作:

检修各类计量器具5万多件,其中强制检定15000多件;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受检率98%、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受检率96%、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受检率均达到92%以上;抽查商品定量包装265批次,合格率83%;25家企业通过了计量保证确认,45家企业通过了计量合格确认,47家加油站计量合格。

3、质量监督工作:

完成上级下达的定检任务209批次,完成各类产品质量检验3400批次;进行农产品农残检测6325批次;处理上级交办的不合格产品企业41家;申报国家免检产品28只(含4只复审)。

4、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组织完成46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申领和到期复审工作,对17家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进行了备案登记。

5、质量管理与认证工作:

积极做好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技术咨询服务和认证工作,企业完成贯标50家。

全市共有8只产品申报中国名牌,申报省名牌和苏州市名牌150只。完成许可证年检98家,新申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家;为110家企业办理了电子监管网入网注册手续,9大类69种产品涉及企业已有52家入网,其中赋码上市21家。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接受锅炉安装开工告知190台,锅炉发证220台。接受起重机械安装开工告知420台,接受电梯安装开工告知190台,接受压力管道开工告知110项,压力容器发证600台,数据库外新纳入管理的压力容器350台。

对各类特种设备管理、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发证5392人次。

7、两码一卡工作:

办理代码证书3696张,办理iC卡2135张;条码新发展成员单位21家,续展60家。

8、执法、打假工作:

出动执法人员1479人次,检查生产经销企业1086家,立案107件,结案93件(其中08立案中结案的58件),案值10万元以上大案要案18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标值813.34万元,取缔制假售假窝点5个。提出稽查建议、责令企业整改250家。

二、围绕一条主线,推进三大战略

围绕“把*打造成名牌产品和优质产品制造基地”这一主线:

一是加快实施名牌战略。根据中国名牌评价目录,举办企业申报材料说明会和走访动员,对符合条件列入申报计划的企业实施专人跟踪指导服务;同时,抓好名牌梯队培育,积极动员企业申报省名牌、苏州市名牌以及国家免检产品。

二是稳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对全市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了标准化管理数据库,5家主导和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受到了市政府的奖励;推荐东南塑料有限公司申报酚醛模塑料标准化技术工作组,指导开展高新技术标准化试点项目3个、自主创新标准化项目1个并申报省级立项,循环经济标准化项目1个并被列入省级试点;指导2家企业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完成了三家企业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的确认工作。加快服务业标准化推进力度,启动了滨湖风景区标准化试点工作。

三是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回头看,编写了“*市质量兴市活动持续改进报告”,提出了更新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入网工作,不断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2家企业积极争创江苏质量奖、4家企业列入复评,12家企业争创苏州市质量奖。

三、确保两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全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制订了《*市食品生产企业质量主管责任制度》,强化食品生产企业质量责任的落实。高度重视涉奥食品质量安全,制定《供应奥运城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抽调食品生产监管科、稽查大队以及质检所的食品监管人员对21家涉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驻厂监管。继续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完成55家食品生产企业的年度报告的审核,现场核查7家;组织开展了茶叶、食品包装材料专项执法检查以及28类食品安全大检查。

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全面开展小锅炉专项整治,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锅炉安全管理的有关意见》,并由市政府转发,对服装城和虞山镇莫城、方塔等小锅炉集中使用地区开展了重点整治,目前已进入全市各镇的全面整治。全面落实排查出的有隐患的129台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整改;切实做好了内河码头吊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加强对使用环节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出动监察员、专业技术人员262人次、对开展节日和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检查,抽查企业140家,查出事故隐患82起,发出监察通知书17份,落实整改70起,有效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四、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重点抓好了地方特色产品红木家具的专项整治,对企业在执行标准、质量监控、出厂检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整治。在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做好产品标准制修订备案工作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指导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把原料进货关,实施产品诚信自律承诺,并对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以此促进全市红木家具的健康发展。在全市开展了家具、玩具、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5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目前已完成前期的普查摸底工作。上半年,我局还相继开展了一镇一品的扶持和治理,对超市货架、缝纫机台板等一些区域性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基础工作的指导和产品质量的监管,不断提升区域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二是实施重点产品重点监管。开展了食品、特种设备、建材等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相关产品的专项检查。查处了艾迪科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的原辅材料案、海福钢金属贸易有限公司经销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案等案件,有效的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三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商品。我局狠抓源头、抓大案,重点打击严重危及人身安全与健康及假冒国内外名牌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先后查获*支塘食品城销售假冒“大白兔”奶糖等名牌食品案、辛庄镇张桥违法印刷“今世缘”等名酒包装案等一批大案要案,从速从重给予了严厉惩处,使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保护了广大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利益。并对近年查获的约25吨货值60万元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了集中销毁。

五、落实惠民措施,促进民生改善

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惠农。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品牌农产品培育,开展咨询服务,落实推广措施,开展了省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积极配合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产品的申报工作,推动品牌农业向纵深发展;推荐上报了市常客隆公司承担农村连锁超市的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二是加强民生计量惠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在用计量器具、民用“三表”(电表、水表和煤气表)首检和周期检定监督管理;对市民关注的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加油机、出租计价器等加强监管;继续做好了米、面粉、食用油等定量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抽查,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其次是净化农资和粮食收购市场。重点监督检查农药、化肥、种子、农膜四类农资以及粮食收购市场计量器具的配备、强检和预包装商品计量情况,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

三是认真处理投诉举报维权。全力推行“首问负责”制度,以政务网、局长信箱、12365等途径接受投诉举报,查处了夏粮收购计量、超市食品质量等投诉举报129起,帮助消费者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群众利益,为社会和谐贡献了力量。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业务水平。集中开展了学习十七大、市委工作会议、省、苏州市质监工作会议等精神,组织新职工进行上岗业务培训,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和执法岗位知识更新等培训,各科室、所还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共外派20余人次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习。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效能建设。首先是完善制度建设。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意见》精神,制定了《*质监局党风廉政与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责任考核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其次是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督察,积极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是创新执法举措。实行首查不罚制、公告整改制、处罚下限制,从今年5月开始全面推广“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

三是提高技术机构检测能力。质检所根据本市产业特点,扩项认定了安全检测项目,取得乙级安全实验室资质,开展了企业标准制修订的咨询服务、验证工作。计量所加大投入,实现了部分设备的升级换代,完成新建标项目和实验室项目检定员考核取证,加快四个新建标项目的落实;组织开展了医疗器具、拉力试验机和酸度计能力比对工作。

上半年,围绕年初既定工作目标,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下半年,我们将在上级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把我市打造成名优产品制造基地这一工作主线,加快实施三大战略,全力服务三大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恪尽职守,增强质监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性。

加快实施三大战略名牌战略我们将对申报三级名牌和国家免检企业在基础管理工作、生产现场管理、申报材料组织等方面加强指导服务,确保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技术标准战略。切实做好东南塑料有限公司酚醛模塑料标准化技术工作组和*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循环经济标准化省级试点申报工作的指导;做好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和省执行标准优秀乡镇验收、复查工作。以质取胜战略。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将货架、红木家具、钢结构、建材烧结制品专项整治引向深入,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我市国家、省、市三级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位于苏州市前茅。

确保5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圆满完成深入推进家具、玩具、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5类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对备案的企业标准100%进行复审;完成企业质量建档工作,确保重点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稳步推进“属于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产品100%取证、对新获证产品100%监督抽查一次;边检查边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确保10月底完成第一批5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4个100%目标任务完成。

确保两大安全食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市场准入、质量监督、执法打假环环相扣的监管链条,主要是抓好三个管理制度和三本台帐,出台《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实现食品生产企业安全信息的可溯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小作坊监管,建立区域限售标志、承诺书年审以及定期公告制度;组织业务培训,提高乡镇质监员监管能力;进一步落实奥运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和供应奥运城市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全力保障奥运食品安全。特设安全。抓住“迎奥运、保安全”和安全生产月这两个契机,加大宣传,积极引导企业争创标杆单位,确保“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的落实;进一步健全特种设备监管网络,加大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覆盖面,巩固小锅炉专项整治成效。

食品安全测试报告篇10

11%

2013年3月3日是第十四个“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高达11%。据此推算,我国60岁以上老年听力残疾人总数超过2000万。

90万

澳大利亚蝴蝶基金会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患饮食失调性疾病的人数已超过90万人。

蝴蝶基金会是研究饮食失调性疾病的非营利性组织。这份报告由蝴蝶基金会委托德勤经济研究所完成,主要研究包括厌食症、暴食症及肥胖症等在内的饮食失调性疾病的社会经济影响。报告说,估计在澳大利亚这些疾病的患病人数达91.4万人。

659

自我国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至2013年2月22日,共实现捐献659例,捐献大器官1804个。一直以来,我国器官移植来源匮乏。目前,我国每年约有三十万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真正实施的器官移植手术只有约1万台。为改变这一状况,2010年3月,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联合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的试点工作,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扩展到了19个省市。

60万

2013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将完成60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

对于其他残疾人群体,2013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将完成10万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任务,培训4万名低视力儿童家长;完成近12万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任务及盲人用品用具配发工作;组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聋儿、贫困聋儿康复救助项目及残疾人事业专项公益金贫困成年听力残疾人康复项目。

新品

普通百姓也能穿上航天内衣

对于生活在航天站的宇航员们来说,所携带的营养品虽然都经过压缩;可衣物,包括内衣,却并没有进行过压缩。因为病菌正是微生物的一种,它的生长,也同样需要环境和能量。正如任何动植物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一样。病菌也需要在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如果病菌生存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它也就只好消亡了。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航天内衣的纤维中加入了特殊的物质,完全破坏了病菌的生存环境,再加上纤维本身具备的超强的吸湿排汗功能,当然会让病菌无处藏身。

时下,康纶航天内衣的研制成功,更是为航天员的专用产品进入百姓家庭创造了条件。

美批准首个治疗女性膀胱过动症新药上市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日前批准由默沙东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可用于治疗女性膀胱过动症的非处方药“奥昔布宁透皮贴剂”上市。

女性膀胱过动症发病年龄多在45至60岁,因身体疲劳和情绪激动而引起排尿,包括尿频、尿急和淋漓不尽。来自美国国家尿控协会的资料显示:美国有2000多万女性患有膀胱过动症。虽然膀胱过动症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80%的患者不会主动就医,而是把症状当做年龄增大的正常表现。

美天才少年:研制出“测试纸”诊断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