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魅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4:01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1

浅论民间艺术语言在动画表现中的艺术魅力更多精品源自3edu教案

论民间艺术语言在动画表现中的艺术魅力民间艺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在散发着熠熠的光辉。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民间艺术的

论民间艺术语言在动画表现中的艺术魅力

民间艺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在散发着熠熠的光辉。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民间艺术的很多艺术形式,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比如皮影和剪纸,其造型简约而不呆板,夸张但不怪异,统一中富有变化、形象夸张大胆、情趣诙谐幽默而不拘泥于现实情景,这些艺术的表现手法,都值得当今的艺术创作者们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当中,又可以发现很多与现代动画渊源颇深的艺术形式。

民间流传的走马灯、木偶戏、皮影戏,就是现代动画艺术的前身。

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是我们今天动画创作的有效手段。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成为动画造型形象,使之把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倍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新的动画语言,应该深入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的塑造创作动画片都比较优秀,我们曾经有过十分优秀的动画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例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骄傲的将军》等大型动画片在形象设计方面毫不逊色于同一时代的迪斯尼动画片。因为它既不同于迪斯尼的造型风格,又不同于日本动画的传统风格,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和民族个性风格、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动画形象。这些优秀动画片都是从民间艺术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成分,使作品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和民族特色,至今仍是我国动画乃至世界动画艺术的经典范例。

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有利条件较多,因为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比较恒定,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尤其是艺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承传着文化脉络的基因,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重因素。本土艺术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其造型形象有待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开发利用好,适用于动画(角色)形象造型之中,应该说是创作当代中国动画产业的核心任务。动画(角色)形象在整个动画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部好的动画片必定有好的造型形象才能充分传达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好的动画(角色)形象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具有的商业性,它已经成为商业运作的媒介和形象代言。时下具有重要影响的动画(角色)形象大都出自于国外,如米老鼠和唐老鸭、史诺比、凯蒂猫、狮子王、超人、圣斗士等,这些动画形象影响了中国的新一代人。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片产量逐年增大,技术力量也逐渐增强,也产生出了许多着名的动画(角色)形象。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要创造令人喜爱的中国动画形象,必须从民族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从中寻找审美语言、造型风格和艺术符号,走民族化的中国动画造型之路。

动画作为形象的文化传播形式,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形象,它还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民间美术是一种大众文化,动画同样是一种大众的文化。民间艺术是滋养我们艺术的乳汁,是我国文化血液中的精华。它具有更广泛、更普及、更有生命力的特点,因此更能体现并保持最根本最朴质的民族特征。因此本土动画形象也应该承载民族文化语言体系与符号系统,以传达角色性格、个性特征与故事情节,其气质个性、动作举止、外在形式都应散发出民族文化气息。

我国民间艺术造型创造了一个奇异、欢乐、充满幼稚而又迷人的想象、夸张和幻想的世界。这种想象与夸张主要表现在造型不求肖似,多夸张局部特征,保持与物象更远的距离,往往把几种物象的造型因素组合在一起创造新的形象。如民间的布老虎突出虎头,似人似猫,色彩鲜艳,虎的凶恶和力量消失,代之以漂亮、好玩和有趣。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是中华民族多种象征形象的组合,这种创造的新形象更典型而内涵丰富,令人印象深刻;另外民间艺术造型还表现在造型形态不受时空

似猫,色彩鲜艳,虎的凶恶和力量消失,代之以漂亮、好玩和有趣。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是中华民族多种象征形象的组合,这种创造的新形象更典型而内涵丰富,令人印象深刻;另外民间艺术造型还表现在造型形态不受时空常规制约,民间美术造型常用二维空间来表现三维空间,把人物表现成多面,把动物表现为多头,民间剪纸表现房子时并不按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则,而是将房子的四周平面展开,呈放射状,互不遮档。创造者们不会用静止的眼睛去观察物象,他们不仅能将一个物体的几个特征同时表现出来,还特别善于从多角度去理解几组不同事物,并将它们的特征在同一画面中进行综合表现,把物象之间所占有的时空体验尽情尽兴地整合起来。比如:打腰鼓的人有三头六臂、七八条腿;侧面头像上画着正面的双眼;不同的动物统一在一个形象里……这种破时空概念的营造方式,是通过与物象实际接触后所获取的多方面由表及里的感性理解,构成一种解决多维感受的特殊格局。这种丰富的想象与组合夸张造型,既耐看,又禁得起品味,也为动画形象创新开辟了和谐的、理想的艺术空间。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2

关键词:新干七琴民间剪纸;魅力;价值

新干历史悠久,为江西十八古县之一,县境自古为赣粤交通要塞,是中国封建时代民族融合以及客家南迁的重要集散地、它位于江西中部赣江之水从县城流过,但是新干的剪纸之乡七琴却是在一个山沟里只有一条路通往县城而且有四十公里。过去交通不便,构成一个封闭的自然环境,文化交流相对比较封闭的边远乡镇使她完整地保留着原始的民俗客家古风,也造成了赣鄱民间剪纸一个典型地域文化现象。

新干剪纸反映了新干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和美好愿望。在一些剪纸艺术中保存了极其丰富的原始文化和传统民俗,传递着民间传统宗教思想、美学体系和人生价值等信息,有着与人生观世俗观一脉相同的人文情怀。代表着农耕时期人们对生活的祷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农村民俗文化魂宝,深受当土也群众喜爱与学习传承。为中华民俗文化增添了一笔色彩。

新干剪纸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好的剪纸不厌看,特别是传承人洪桂英剪纸是观之愈久愈见魅力,真正的优秀剪纸魅力是无限的,而普通的喜花福字则无品质,只能算是一种手艺。所谓魅力就是画面能吸引人的眼球产生美感联想,并且有一定的特色。新干剪纸之所以具体魅力是因为新干县政府为保护剪纸艺术组织了剪纸艺人40多名,成立新干县民间剪纸协会,有会员近百名,分别在县文化馆、金川小学、城北小学、七琴镇文化站、七琴中心小学挂牌成立“新干剪纸艺术培训基地”以主要传承人洪桂英、周春生、张伟良等传承传习在传统的技术与内容上有所创新,反映现实生活,剪纸间有乾坤,融生活景物的神采于方寸之间,又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它是艺术形式美的表现,能充分显示创作者的劳动美,心灵美。在当地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根基,能强烈地反映人们生活美好祝愿能给人以欣赏,它有很强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剪纸并不是一门学问,但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剪纸在民间工艺中依工具材料分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样式,用剪刀把纸剪出各种形状,并以虚实相间的手法刻画内部线条花纹,通过虚与实的对比体现图像,它在各种不同的剪刻手法中保留线与面来表现形象特征。它从不同的层面上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它无体积感而具有画面节奏,无声而有声音的韵味,它是数千年文明史的产物,我们应该珍爱继承和发扬。近年来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社会兴起对原生态的关注。这是文化艺术繁荣的象征,无论是古玩字画,还是民间工艺品招人喜欢惹人爱看,甚至收藏,有许多人也开始收藏剪纸,学习剪纸体验剪纸过程,体验了一段时间就了入门,越剪兴趣越浓,越感兴趣,就练得越勤,形成了一种互学互帮的良性循环,经过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剪纸艺术就练出来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也是剪纸艺术魅力所在。

剪纸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形式内涵,在封建农耕时期主要用来表达喜庆祝福,如春节的窗花、彩帘,结婚时的喜花、鸳鸯戏水、鲤鱼闹莲榴开百子,生生不息。丧事的灵屋、寿鞋、鬼衣、冥钱等,妇女的拦裙花、鞋花、头盖花,新婚洞房的门帘,小孩的帽花、口枷花以及飞禽走兽等。集体程式构图、自由时空造型、理想造型、互渗造型、有结构之美章法之美,有阳刻之美与阴刻之美。有神采有意境,有独特的会意意境,有时带有较强的现代感。给人一种审美享受,这就是剪纸的内涵。新干民间剪纸作者大多数是农村妇女,是兴趣爱好与情感交融产生的手工技艺,凡逢年过节婚嫁喜事以及绣花绣衣都离不开剪纸。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干剪纸注入了新的元素,表现形式和内涵更加丰富,既有传统的民间风俗,又有寓含着福份、财气、顺遂、企盼等美好生活和愿望,传统风俗与现代社会生活相互结合、渗透,融为一体,成为现在新干剪纸赖以存在延续的基础。主要有喜庆花鸟、农村景象、人物典故、民间传说、生产生活、劳动场景、时事政治、家事国事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情感、物质观念、生产劳动、民间风俗以及故事传说等,展现了百姓生活和历史画卷。改革开放以来,新干剪纸注入了新的元素,表现形式和内涵更加丰富,既有传统的民间风俗,又有寓含着福份、财气、顺遂、企盼等美好生活和愿望,传统风俗与现代社会生活相互结合、渗透,融为一体,成为现在新干剪纸赖以存在延续的基础。主要有喜庆花鸟、农村景象、人物典故、民间传说、生产生活、劳动场景、时事政治、家事国事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新干县七琴民间剪纸有着强烈的、旷达幽远、柔情细腻的抒情意蕴。看不到剪纸背后的精神秘语,只为其形所迷惑,其实还不算真懂剪纸,剪纸就是剪纸人灵魂本身。新干七琴剪纸深含着对红色(材质为红纸)的崇拜,对情与欲的激情赞颂,生命的旋律以更粗犷、更单纯、更洗练稚拙的感觉表现出来,尤其是老年艺术家更是逾越规矩,心到手到,进入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新干县七琴民间剪纸的价值在于它既新又古,似古实新,想象瑰丽、雄狂奔放、自由夸张而又神秘诡谲,是罕见的人类童年时期心灵的回音。它的直接源头是人类社会民间生活,是新鲜活着的中国本土文化,它体现了华夏民族独有的想象力、创造力!新干县七琴民间剪纸的意义,不仅仅因为它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是艺术创作的根。现代绘画设计教学的艺术创作必须回到根与魂上寻找力量,引导民俗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真诚地继承、创新、发展,寻找民间文化,新干剪纸是中华大地奇葩中的其中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交流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精神价值、珍藏价值、交流价值、经济价值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罗丽娜.试论原生态舞蹈的人文价值[J].大舞台(艺术双月刊),2007(1).

[2]欧阳友权.现代高科技的美学精神[DB/oL].http:∥.

[3]田青.艺术评论[J].2004(6).

[4]范玉刚.技术美学的哲学阐释[DB/oL].http:∥culstudies.com.

作者简介:肖鹤飞(1963―),江西吉州人,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3

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的剪纸可谓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活化石一样的存在。可追溯的最早的剪纸在北朝时出现,剪纸也是人们日常生活自发形成的一种艺术门类,多为民间艺术创作,作品传播特点为复制性传播,创作者不在作品上署名,而是被其他人模仿并加入自己的意识对其经行改造形成自己的剪纸。剪纸艺术中透露的都是浓浓的淳朴的民风,其表现形式上多为二维平面化的图案,多用于婚庆、节日的张贴,主要为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与祝福,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剪纸艺术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的艺术形式也逐渐增多,人们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时间的流逝也慢慢带走了我们的一部分记忆,现在民间的剪纸艺术创作人员也越来越少,所以本文就从剪纸艺术的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的浅析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剪纸艺术的关注与喜爱。

传统风格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对剪纸艺术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而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风格的剪纸艺术取材有很多,如叙述民间故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这些大多都以日常生活为主,创作形式也有很多。有的从单个纹样发展到多个纹样组合或拼贴,这些纹样进行巧妙的组合与变形;运用简洁的直线或者曲线,勾勒出动植物与人物的外在形态,考验了艺术家的观察与概括的能力。人们通过剪纸这种传统又独特的语言,表达对未来生活和亲人美好的祝福。对于不同场景如山水、人物、动植物等描绘的方式也不相同,线条之间的穿插、叠压都体现出艺术家们独特的创造力,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传统图案有单一的、有连续的。单独的图案造型创作起来比较简单,连续的图案制作比较繁琐一些,需要在剪之前把现有的纸张对折几次,之后再减掉多余的部分就会呈现出连续的效果。根据剪纸的寓意可分为:祝福、驱邪、挡煞、鼓励、趣味等。这些剪纸大多都是想图个吉利,表达出人们美好的愿望。从生活中人们提取出特定的符号,准确的表达出鲜活灵动的艺术形象;再利用正负形的变化体现浓厚的生活气息。经常看到的图案有里鱼跃龙门是对学业与事业的期盼,龙凤呈祥是有着祥瑞、喜庆的寓意等。剪纸艺术更倾向于平民化。有的趋于写实,有的趋于写意,但都经过巧妙的设计,直白或隐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现代风格

技术与材料的广泛,使得艺术家更有发挥想象的空间,创作出的艺术品更加生动并引人思考。吕胜中《招魂》作品中的“小红人”一系列的作品别出心裁。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利用简化与连贯的人物形态进行布局摆放,图形与背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现出气势宏伟的画面;巧妙的把人与灵魂通过剪纸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更体现出艺术家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剪纸技法的直接与创作时的随意发挥吸引很多的艺术家。剪纸同时也是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现代风格的剪纸,体现出艺术家思维更加的灵活。既保留了传统图案的特点,又加上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使人眼前一亮。利用夸张与变形的表现形式,突出创作主体。现代风格的剪纸种类繁多,有的简洁但不简单,有的细致婉约。古朴与生动并存,而且还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既保留传统的技法,又与时代气息相连接。运用夸张、连接、拼贴等形式,用剪刻的方式描绘形态从而表达深远的含义。这种轮廓的提炼有大气之美,既不丢失细节又能很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剪纸艺术形式与当代设计思想相碰撞,会产生独特的效果。来自波兰的建筑师wojciechKakowski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抽取剪纸的元素,白天室外光线与室内环境相结合,会投射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倒影,利用光影与空间营造出独特效果。另一方面运用几何元素,分割空间与布局具有时尚感。镂空的花纹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有良好的透气性,虚实之间也产生自然的明暗效果。整个建筑既新颖又有浓厚的趣味性,吸引人们驻足观看。

应用领域

剪纸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在服装设计上,剪纸艺术通过纸与布料之间的转换,彩色和单色的拼接,是服装具有独特的东方之美。剪纸独有的艺术特点也常常给设计师带来新的灵感与想法。剪纸在动画领域里,也有帮助。《剪纸动画片之灰姑娘的故事》把经典的通话故事运用剪纸的手法表现出来,样式新颖并且画面生动有感染力。科学技术与传统纹样相结合形成创新的作品。既有本民族的特色,又与时代接轨。剪纸艺术还应用在书签的设计、书籍的装帧、包装盒等产品上。在雕塑设计中也有剪纸的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剪纸艺术已经广泛传播在群众中,被大家所熟知。其创作材料也很广泛,例如树叶、陶瓷器、钢板等等。这些材料也加快了剪纸艺术的发展。

结语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4

【关键词】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文化旅游项目;价值

中图分类号:J61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75-01

一般而言,旅游产业到文化旅游的转变是旅游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单一性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只有复合性的文化旅游才能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1]。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兴盛与发展,如何实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最大化价值,促进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旅游业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呈现路径

首先,艺术创意与文化真实的结合。对于文化旅游而言,其中创意是有效的路径,艺术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而文化则是母本,这就需要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弘扬与发展特色文化,树立旅游品牌意识,以此实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项目中实现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最大化价值,需要以个性民族文化为主,对艺术文化渊源进行连接,结合特色艺术的地域特征、时令信息与时代背景等,对艺术本身进行还原,打造创意与真实的立体艺术表演,达到艺术的创新发展与改革突破。

其次,原生态艺术的歌舞展演。如《魅力湘西》中涉及的歌舞很多,包括桑植民歌、大庸阳戏和花灯等歌舞曲艺,其中桑植民歌唱进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成为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精粹[2]。《魅力湘西》综合了巫傩文化、民族音乐、文艺美学和民族文化等元素,在“狂野、激情、浪漫、快乐”的基调中上演了所有的艺术表演,并生动展现了大湘西“三民”文化活化石,实现艺术的“保真保质”。

最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如《魅力湘西》的展演不仅保留了大湘西原生态民俗文化,也将现代舞台之电、光、声技术与传统民族技艺、艺术等进行结合,使观众形成感觉、听觉和视觉等方面的大落差。

二、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价值

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是以真实原始生活为来源,是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智慧结晶与生活艺术化呈现,其价值如下:

(一)艺术社会价值。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如苗鼓是庆祝丰收时表演的乐器、酉水号子是湘西船夫们拉纤的协作曲等。例如:《魅力湘西》让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得到文化的认同,推动了湘西民族身份的重新构建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提高了湘西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美誉度和知名度,有利于实现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此外,从世界民族文化角度来说,《魅力湘西》为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各国游客可以通过对民族音乐舞蹈艺术进行观赏,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和魅力湘西的文化,让魅力湘西走向世界。

(二)艺术经济价值。当前旅游作为一种“绿色经济”,许多旅游景区都出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以此为旅游创收。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片面认为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此,这些艺术形式源于自然和生活,是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是在展现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

(三)艺术文化价值。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能够通过舞台艺术形式让观众获得美的享受与审美体验,实现其观赏价值。由于旅游本身存在一定的文化功能,旅游者的旅游实质上属于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和购买文化,因此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价值的实现也是文化价值的实现[3]。另外,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通过艺术创新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得到新的突破,有效丰富其文化价值的内涵,实现艺术的发展。

三、结束语

要想实现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价值,需要深度挖掘与推广研究文化旅游在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文化中的价值,使艺术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总之,湘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利益,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淑萍.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价值实现――以张家界《魅力湘西》为例[J].中国音乐,2012,(02):198-201.

[2]刘纯.旅游产业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湖南湘西旅游景点中的苗族音乐文化变迁[J].音乐创作,2012,(02):144-145.

[3]李朋朋.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07):94-97.

作者简介: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5

中国书法属于一种传统艺术,为包装设计师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具有形体美、旋律美以及意境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富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在包装设计中充分运用中国书法艺术的装饰美,可充分传达设计内容,引领人们感受古典艺术生活,体味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以陈幼坚设计的汾酒包装为例。基于满足实用性要求的基础上又吻合审美要求,借助视觉元素传递设想与理念,色彩定位、材料质地都独具魅力,整体艺术化组合激发人们对汾酒的兴趣。从本质上来讲,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人们必须要不断学习并总结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从而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创作素材。

二、传统水墨画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将多种文化元素进行组合,可传递作品信息,彰显其艺术魅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独特,尤其是水墨画,反映着传统文化内涵,对极具个性化的信息可进行有效传达,给现代包装设计风格增添了新的魅力,促使其跟更具发展空间。传统水墨画笔墨多变,意境较为深邃,与现代包装设计理念进行有机结合,可达到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协调统一,彰显其独特的装饰性,给人全新的视觉体验。以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的龟鳖丸包装设计为例。他应用传统元素来表达民族文化气息,将传统水墨画与现代包装理念进行充分结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视觉效果。从水墨艺术表现形式来看,主要体现在形式语言与造型语言,寓意丰富,以极少的要素传达更多的作品信息,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剪纸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属于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主要以点线面为表现形式,进行穿插配置,节奏感与韵律感强烈,基于自然认识前提下综合主观情感,充分融合了心造型、理造型及美造型。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寓意丰富,造型独特,可促使包装设计独具表现张力,给人一种亲切感。在陕西特色食品包装设计中,多将剪纸艺术融入其中,艺术性、趣味性丰富,同时更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吸引力较大。此外,针对镂空造型艺术而言,可促使包装平面层次更具变化性,彰显人性化特征,人们经由外包装可联想到内产品,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水平,促使商品更具推广性。

四、结束语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6

关键词:剪纸美术教学创造性

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中国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习俗和民众的愿望而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普及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尝试着把剪纸艺术引入课堂,剪纸以其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也深得学生们的喜爱,让学生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审美能力,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这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重大作用。

一、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基本是以课本为基础的常规教学,主要是文字介绍配以图片,内容深,实用性差。审美趣味还停留在儿童少年时代,这与他们处在青春期将步入青年时代的生理年龄是不相符的。我认为美术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增强学生审美能力为目的。而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是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也是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另外剪纸原材料易得,学习周期短,经过短时间培训,学生就可以独立操作完成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帮助学生领略艺术的创造之美,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艺术的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的可行性

1、多数学生容易对民间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民间剪纸具有的质朴、天真、充满活力,富有乡土味的朴素审美观,它造型夸张变形,有简洁、概括、抽象的表现手法,富有现代魅力,这些特点正好符合中学生喜欢卡通画、动画的心理,一进入课堂就引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2、原材料易得。

剪纸必备的材料不外乎纸和剪子,对于初学剪纸的学生来说,一般的彩纸就可以满足需要,代价很低,基本都可以承受;剪子每个家庭都有,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备齐课堂所需的材料,这是剪纸可以引入课堂的前提条件。

3、入门较快。

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我自己设计整理教案,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例如对称图案的剪法,我选择了蝴蝶图案,既易学又美观,容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剪出的蝴蝶,非常兴奋。在此基础上,我又逐步增加了折叠图案、二方连续图案以及喜花、拉花、窗花等一些基本实用图案的剪法。在剪纸活动中,我教给学生剪纸的基本方法,学生剪纸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能。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自如的剪出花鸟虫鱼等简单图案,栩栩如生的各种造型,使学生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独特的魅力。

4、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后,我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剪纸尝试。剪纸实践的结果,学生们的作品都奇出百样:憨态可掬的动物、吃草的小牛、跳绳的小女孩、讲课的老师等等,在培养学生们剪纸技能的同时,创造力也在慢慢地发展起来。

俗话说:“心灵手巧”,实质上手巧则心灵。学生们在剪纸活动中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灵活地剪出物体形象来。

在剪纸活动中,很少有学生不喜爱剪剪贴贴。由于工具和材料的便利,使学生们在稍具操作能力后,便可以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依据个人的造型能力,剪贴出许多颇具个人审美意趣的图像来。因此,剪纸便成了学生们表意、抒情的重要方式。

5、观赏性和实用性都很强。

丰富多样的色彩,可爱的造型,极大的满足了学生审美心理。在教学生剪纸的同时,我让学生欣赏各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如:每次剪纸活动前,总是收集拿一些成品让学生逐个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比较南北流派剪纸作品的特点,还有本土剪纸艺人的作品,让学生真正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并引导学生去发掘自己身边存在的艺术形式。

让学生创作美的剪纸作品,如:让学生在感受《十二生肖》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剪,挑自己喜爱的动物剪,剪出的作品布置在教室,也可吊饰悬挂来美化环境。最后,通过各种剪纸技能及方法创作美。通过这三步对美的感受、体验、表现,可看出剪纸活动对学生美育的教育作用。

剪纸已与更多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材料和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因而我们课堂上的剪纸材料和手段也可以自由发挥,装饰什么,点缀什么,随自己喜爱,同学们创造激情高涨,动手动脑中,真正做到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同学们说:“下节还要上这样的课!”

通过这些实践课的开展,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剪纸活动在提高学生整体审美能力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三、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7

关键词:征集地域文化档案魅力

档案征集工作是丰富馆藏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地方特色档案征集工作上应加大力度,重点留存特色珍贵地域文化档案,彰显档案多样魅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储备更多的档案资源,为历史和后代留存更多的文化财富,更好的发挥档案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作用。

一、征集特色土语文化,

彰显档案“视听”魅力

建设中国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就要求构成这一体系的各级国家档案馆的馆藏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作为地方特色之一的语言文化,一旦消失,对人类的文明而言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地方语言承载了一个地区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成就,渗入了极深的人文味道,并发展出内涵深刻的地方艺术。方言契合该地乡土气息,对于联络乡谊,增进亲情,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平谷方言是北京市区、郊区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属于北京官话的语言。同四周方言及北京话相比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平谷方言都有明显特色,在音、味、神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现在,国家大力倡导普通话,平谷区域内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地道的平谷话越来越少,会说一口流利平谷话的老人也在逐渐减少。为原汁原味留存平谷地方土语文化,平谷档案馆重点开展了平谷方言征集工作,全方位记录平谷话的音调、韵味和神态,形成平谷方言体系,向社会展现档案“视听”魅力。

(一)征集平谷白话语音,彰显平谷“音”

平谷话不属于官方语言,因此很多语言属于白话,形象生动的表达所要表现的意思。在语音方面除了一些字词的特殊读音外,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声和二声互换,即阴平和阳平互换。如上学xue,平谷方言是上xoe(但生活中大家把“学”字念成xlao音),白天baitian,平谷方言是baitian。再如“把枪挂在墙上”一句中的“枪”“墙”二字在普通话中为qiangqiang,在平谷话中却为qiangqiang。

(二)征集儿话语言,彰显平谷“味”

平谷地方土话种类繁多,语言更加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平谷味。特点之一:儿化音及小音较多,使语气更温和、亲切,口语色彩浓厚,形成了平谷话独特的语味。特点之二:特定词的前缀或后缀,形成某种意义的口头语特点之三:独有词汇较多,生动形象,属平谷独有的语言,如不加解释,非平谷人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三)征集平谷方言土语,彰显平谷“神”

平谷话除在语音、语味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外,另一显著特点说话比较“硬”,彰显了平谷人率直、粗犷、纯朴的特点,很多的平谷话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无不显示平谷的“神”。为完整留存这部分文字语言,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重点征集了地方土语。

不同的地方语言决定了不同族群和地方文化的形成,征集特色土语文化,彰显珍视历史记忆、传承精神遗产意义深远。

为完整留存平谷文字语言,留存平谷特色乡音,展现档案“视听”魅力我们征集了大量的平谷方言土语,采用文字记录、口述录音、视频录像等多种形式征集留存了10000余字的平谷方言土语,全方位记录了平谷方言土语的“音”、“味”、“神”。

二、征集地方民俗文化,彰显档案“视觉”魅力

(一)征集地方传统农耕文化,彰显档案怀旧魅力

很多传统农耕具可追溯到千年以前,农具的使用对本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过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也是一定历史时期农耕文化的具体体现,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我们有责任将这一份农耕文化保存起来,传承下去,让后人清晰了解那个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及他所表现的农耕文化。传统的农耕具已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被现代化的机械所代替。传统农耕具的名称、各部件的名称及使用方法等已渐渐被世人遗忘,如果再不去收集,这段历史性的民俗资料将成为空白。为此,档案馆重点对民俗档案建档进行了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实施,10000余张各种生产、生活用品的照片、10000余字的生产、生活用品的名称及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使用方法的口述资料、200多分钟的录音资料征集进馆。为后人留存了珍贵、真切的历史记忆。

(二)征集地方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彰显档案艺术魅力

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术,而随着历史的推进,有些技艺已发生了变异,有些技艺已无人知晓,有些民间独有绝活的传承已经断脉。现在的孩子们,你跟他们说剪纸、刺绣、糖人,皮影、漏粉等等的他们可能都没见过,那些走街串巷的老艺人的叫卖声已不复存在。民间传统手工艺正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盲点。因此,尚在传承着的民间手工技艺,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传承,非常有继续存在且发展壮大的必要。区档案馆在民间艺术处于两难的境地下,适时跟进,对平谷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技术进行了及时的征集:将平谷地区获得“京都巧娘”称号的6位巧娘的刺绣作品、鞋垫、中国结作品、剪纸作品、手工艺编织作品等100余件征集进馆并对制作工艺进行全程追录:平谷地区唯一的一位皮影传人珍藏的百年驴皮影、现代驴皮影及皮影制作的每道工序以录像、照片、实物等形式征集进馆,对漏粉技术、锯锅锯碗技术、刨扫帚技术、织布技术等传统工艺进行录像、口述征集。这些档案资料的进馆填补了档案馆藏中民间艺术档案的空白,向世人展现了其精湛的工艺和久远的历史,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可以从中拾起一块即将被遗忘的记忆。

(三)征集地方民风民情文化,彰显档案复古魅力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情,或淳朴,或华丽。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民间习俗、民间风情、民间服饰都已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原本浓汁浓味的风情文化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知不觉中一些可贵的风情文化正在慢慢流失。作为保存史料的综合档案馆,有义务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完整的保存下来,还原鲜活的历史,复原时代的场景。区档案馆近年来征集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风情文化如:三寸金莲(小脚)的真切画面和裹脚的方法,平谷婚丧嫁娶的风俗,平谷村落文化,灶王爷原始模板,上千件的清代、民国时期民间服饰的照片,传统节日的讲究等等档案资料,向后人再现淳朴的民风,重温远古的记忆。

三、征集地方民间口述史文化,彰显档案教育魅力

口述史资料是丰富档案馆藏多元化的极好资源,现有档案收藏的一种重要补充,其价值与书面收藏相比也各有千秋。口述史是档案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不断满足人们“查”档案需要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用耳朵“听”档案的需要。档案史料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件件“书证”,口述史资料就是一桩桩生动的“人证”。它以通俗的语言反映地方历史,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生动形象的叙述比枯燥的文字更具有感染力。口述史资料必将以它形象生动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区档案馆在口述史资料征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走街串巷的商贩的叫卖声、旅游景点的众多传说,关隘修建亲历者的真实感受、平谷划归北京的真实原因、普通百姓对大公社、、大食堂的真切感受等等100余分钟的口述史资料征集进馆。这些用真实话语记录下来的资料,有助于很好诠释那段历史。让普通人的历史活在我们的笔下,留给后人永久的记忆,对激励后人知我平谷、爱我家乡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则柔;地方高校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4-01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首先我们要传承老一辈艺术家遗留下来的艺术财富,其次我们要把所掌握的艺术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再次用多种不同的创作手段来丰富艺术作品的观赏性和价值性。我们对古老民间艺术的认识上,它的进步和创新必须要以最原始的艺术动态,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和精心雕琢进入课堂,再由编创者融入不同的艺术编舞技法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为基础的提炼形式,以及大量的艺术语汇和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形成一种规范、科学的教学教材。通过民间艺术的语汇、素材、风格、特点将艺术作品运用到教学当中以及舞台当中。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长期居住着藏族、回族、蒙古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用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故事,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也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宝库,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批宝贵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资料。这其中,青海特别以藏族歌舞十分盛行,“则柔”为最。“则柔”是藏族一种集舞蹈、说唱的古老艺术。

一、早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劳作的时候,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歌颂上天赋予他们的一切,如在劳作时边跳边唱,对酒当歌,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敬畏,歌颂正义,歌颂丰收,驱赶邪恶者。每逢各大节日,“则柔”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其表演形式融入了原生态观念的表演形式,也融入了诙谐的艺术手段。“则柔”在表演过程中场面变化多端,舞蹈动作有时轻盈,有时粗犷,音乐节奏由慢到快,有多种多样的曲调来变化舞蹈的语汇,给人一种内心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从而成为了今天的则柔。

二、“则柔”的表演形式融入了多种艺术语汇,在其表演过程过,有曲调,有歌词,有舞蹈语汇,只有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则柔”这门民间艺术真正的魅力。不同的歌词有着不同的含义,舞蹈随着不同的曲调来刻画舞蹈的动作语汇,动作大多古朴轻盈,保留了最为古老的舞蹈动作样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今我们从“则柔”艺术表演形式中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舞蹈语汇和歌曲曲调,它的这种模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则柔”发源地为四川省西康阿坝地区,到了明朝中期则柔流传至贵德下排村,并得到逐步发展和弘扬,“则柔”已有400多年历史。“则柔”在最初只有几个动作和几个曲调,在艺术不断的发展中,到今天“则柔”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以及曲调更为多样性,广泛流传在藏族艺术文化的前沿。“则柔”分布于青藏高原每一处藏族村落。“则柔”民间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曲调的丰富性,与其它地方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所以“则柔”一直保留着独特的古朴与完整性。

四、在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长廊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把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引入到各个艺术教学的课堂中,具有重要的艺术教学价值。在这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中,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能更好地站在世界的舞台“百花齐放”。在让世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加深我国人民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了解。从教学方面来讲,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形象生动的“则柔”舞蹈作品,可以从更深的层面上领略青海藏民族音乐舞蹈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主体意识,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开创民族舞蹈艺术繁荣的新局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五、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对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舞蹈“则柔”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藏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用自己所掌握的传统民族艺术知识来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更深入全面地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的魅力、民族艺术的特点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性,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作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促进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强.藏族民俗歌舞“则柔”的历史与现状考察[J].曲学,2014(00).

[2]徐绍贵.藏族原生态歌舞“则柔”的审美文化考察[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11):52-54.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地域文化;民间艺术元素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结构的大幅变异,给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带来了空前的变化,随着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然而,当我们置身某城市,除了当地自然景观和历史遗留可以让心灵有一丝传统文化的安慰和滋养外,其余足以使我们感到强烈的空洞和乏味!尤其是当代众多城市在规划建筑上,基本没有考虑地域文化气质和民俗艺术元素的渗入,更没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因其建筑同一性的相互模仿和拷贝,呈现了千城一面的同一模样,使我们的精神感到无处皈依。中国大部分城市正在像革命一样疯狂地抄袭和复制,这样将导致城市品位的急剧下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城市应有的魅力。

那么,一个好的城市具体应体现在那些方面呢?法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评价一个好的城市,主要应从城市自然景观、城市规划布局、城市人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以及政府的管理模式和行政效率等方面人手,而市民行为、文化氛围,风土人情又是富于特色的城市形象最关键的内容。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上内容呢?如何借鉴、融汇地域文化气质和民俗艺术元素?使民间艺术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城市空间的方方面面?如何使城市成为一种景观,一种具有深层文化魅力的城市?下面,就以甘肃庆阳市为例来论述以上问题:

庆阳市历史渊源、城市建设规划及视觉现状

庆阳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坐落在土地肥沃,植被丰茂的董志塬上,一望无垠的董志塬为城市的基础建设提供了无限方便。近代庆阳市城市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从城市功能上讲,庆阳市城市建设从四面八方依次展开,城市格局也在不断的扩展,为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畅通的城市环境。遗憾的是,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脉的今天,城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写道:“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并在同一著作中写道;“城市作为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和反射”。那么,如今的城市又是如何体现和反射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呢?严格的讲这种反射是一个综合体,它包括人们的精神风貌、气质、文明程度、建筑风格和幸福指数等。这里我们只论述在庆阳市城市建筑风格和城市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上融入和体现地域文化气质和民间艺术元素的必要性。

首先,庆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轩辕皇帝曾在此活动,周朝先祖在此兴业,创造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独特的黄土高原地域地貌使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在这里得以完好保存,原始古朴的民间艺术和浓烈的乡土文化成为庆阳民俗民间艺术得以延续的基础。这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其主要文化遗留包括香包刺绣、皮影、剪纸、陇东道情、陇东秧歌、雕塑、编制、轧染、民歌等。其中香包刺绣、皮影、剪纸和陇东道情因其艺术风格独特,被誉为庆阳民间民俗艺术“四绝”。如何建设魅力的庆阳城市,不但要依托美丽的自然环境资源,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建设和整体规划中体现地域文化气质和民间艺术元素,因为文化因素对城市经济社会利益的影响有长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有时也具有决定性。列宁曾写道:“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因此,要以研究和挖掘能代表本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视觉识别做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首要目标。

其次,城市特色是城市生长的基因,如何保持城市特有的基因,是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规划中应结合庆阳的自然特点、历史文脉、建设现状、文化传承和主题景观等。近年来,随着庆阳经济的复苏和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同时伴随着数次相关大型民俗活动的成功举办,庆阳已获得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道情皮影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问题的焦点正在于:试想,当国内外朋友慕名来到这个文化之都时,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与其他城市并无差异的城市面貌,这所城市并没有提供与以上称谓相匹配的视觉识别和信息元素,使人们无法判断和感知到庆阳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丰富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魅力篇10

作者:孙甜甜

淮安位于江淮平原的东部,京杭大运河和古淮河即在此交汇,历史丰厚,名人荟萃、文风鼎盛、更是名胜遍布的运河之都。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中孕育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劳动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及与各种外来文化的交融中,淮安的民间艺人们更创造出无数艺术形式多样,技艺精湛,风格淳朴,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

目前,全市上报汇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手工技艺等,共有非遗名录部级4项,省级27项,市级133项,县(区)级名录300余项。

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气息越来越浓,全社会充斥着“快餐式”的文化,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青年人所忽略,甚至对“非遗”感到陌生,并且目前的传承主要靠民间艺人,力量微薄,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如何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唤起当代青年人注意“非遗”保护观念,从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6月13日下午,由市清河区文化馆牵头,在北京路中学组织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宣传活动,为让同学们领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由两位民俗专家在现场展示了他们的拿手绝活手工技艺,让师生们了解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文化与艺术的熏陶。

几张普普通通的纸,不用任何工具可以变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么?师生们的眼里充满了疑惑。被誉为“淮扬一怪”的民俗专家华玉谟老先生在现场为师生们展示了撕纸画的创作,整个制作过程分为构思、起稿、撕纸、粘贴、装裱五个步骤。只用废弃的各色杂纸,无需笔墨、刀剪,只需一双灵巧的双手,白纸一张,浆糊一瓶,以手为刀、以撕代剪,通过徒手撕纸、整形、粘贴等方法一幅幅艺术作品就跃然纸上。在他的作品中,有活灵活现的锦绣山河,也有惟妙惟肖的娟秀少女,更有栩栩如生的公鸡报晓……画中呼之欲出的人物让人拍案叫绝。撕纸画作为一项传统民间工艺,是极具民间艺术风韵特色的艺术形式,需要创作者具有较好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眼光,用朴素的生活感受和质朴的艺术手法去体现,具有很强的非物质文化特征,这种取巧于本身色块,信手撕成,让人意想不到的随意性,往往产生一种浑然天成、妙趣横生的韵味,让撕纸这个带有破坏性的动作诞生出神奇的艺术品,这就是撕纸画的魅力所在。

淮安市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吴小奇也来到现场为师生们传授剪纸技艺。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在她的手指舞动下,纸屑飞落,包罗万象的人物、历史、甚至一段故事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惊叹不止,一幅幅剪纸画或气势磅礴,或精巧婉约。剪纸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形式,寓意广泛,十分讲究刀工,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求握刀要正,下刀要顺,行刀要匀,开刀要严,从而才能达到运刀胜笔、连而不断、断而不连的艺术效果,创作者随心剪出精美的花样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未来的憧憬。

每当一张普通的纸张在民俗专家的妙手中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时,整个教室都沸腾起来,师生们兴致盎然地听着讲解,还不时发问,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深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民间艺术,参加此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了自己对民间艺术文化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献出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