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概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5:23

资本市场概况篇1

关键词:市场;组团;资源;地产概念

一、金融危机后重庆市新型房地产概念的发展

重庆房地产市场在09年上半年供需稳步回暖,并在08年末陆续出台的有利市政规划政策条件影响下,各大新区建设如火如荼,使得依托各类景观生态资源的地产项目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空间。而众多资源型地产项目在09年暑期的热卖,充分印证了在市场消费力并未完全恢复下,充分发现并利用那些满足绝大多数购房者长期消费需求(如宜居、娱乐等方面)的配套资源,整合打造新的房地产概念进行市场推广,对于开发商盈利的重要性。其中最为引得业内外瞩目的当属具备绝佳景观资源配套、市场潜力无限的公园地产。

重庆独特的生态植被资源、两江环绕的地理布局、以及组团式的布局结构,皆为景观资源型地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公园地产大多以大面积的生态景观配套为卖点,有的则以结合旅游、娱乐、消费功能的主题公园+住宅+酒店的复合项目为定位。其出现更是满足了中高层置业人士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追求,并且特别适宜与老人同住的成熟两代或三代中产家庭。在市场表现方面,以位于西城中央、背靠2000亩双山公园的晋愉岭海·翡翠冷项目和南山风景区内融合度假功能的复合主题公园地产——海昌·加勒比项目在09年的热卖,也证明了具备稀缺性生态资源的地产项目在重庆市场具备相当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开发概念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关系研究

(一)、影响因素初判

重庆作为金融危机之后全国房地产发展态势较为良好的城市,新的房地产开发概念层出不穷。而根据观察,从各种房地产开发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与区域物业需求度(大到各种类型物业项目:如各类复合地产项目等,小到各种物业形态:如住宅的复式、错层、跃层、联排、叠拼等形式)以及区域城市用地规划方向有着密切关系。

新的房地产开发或居住理念与引导城市用地规划方向互相影响,如因为城市发展对居住环境质量需求的明显增强使得重庆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后提出“宜居重庆、森林重庆”的理念,并在重庆西部九龙坡区一带重点规划的林地景观区域,也引导了公园地产等新型地产开发概念的诞生。

而资源型地产项目(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或配套等)需求度的明显增加直接表现为该类型物业供需市场的稳步回暖,也直接促生了该类地产概念的发展。

另一方面,市场供需状况直接受国家政策调控。比如09年上半年全国市场有迅速升温现象,国家即出台二套房贷调控政策提高二次购房首付比例及利率,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泡沫进行抑制从而控制了新型地产开发概念的进一步产生和发展。

(二)、开发概念的四象限模型【1】

通过总结归纳几大影响因素,将经典的四象限模型进行演变(如图1)。

第一象限:区域城市用地规划方向限制引导并且限定该区域房地产开发的方向,因此将其关系初步判定为正相关情况,可得dC/dp=Ci+kip(0

p=pSn/∑(n)n=1pS

第二象限:区域物业需求度则直接促生该区域房地产新型物业开发,因此将其关系初步概括为正相关情况,可得dC/dD=-Cj+kjD(0

D=(SSn/∑(n)n=1SS)/(VSn/∑(n)n=1VS)

当此类物业类型尚未开发,销售量、存量皆为0时,即为绝对需求率。

第三象限:而区域物业需求度的直接体现为其市场供需状况,而市场供需状况则直接受政策调控影响,当多种物业市场出现过热集聚效应时,政策将会进行抑制性的调控。近年来,国家所出台的各级针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的政策大都秉承过热便抑制,过冷便刺激的原则,以保持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从而控制了新型地产开发概念的进一步产生和发展,因此在这里把相关调控政策与区域物业需求度的关系初步判定于非线性负相关情况,即区域物业需求度越高,政策正向调控频率越低。

第四象限:区域城市用地规划方向大多与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保持一致的步调,因此将其关系初步判定于非线性正相关情况。

在土地市场供应条件一定,经济增长、利率降低、信贷及建设成本减少等因素使得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区域用地规划加大将会提高新型房地产开发或居住概念出现频率,引发某类物业因原有开发量、存量偏少而在销售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普遍发生,从而刺激此类物业开发量,引起区域房地产市场过热,此时相关调控政策将出台抑制市场过热、抑制土地供应,从而减小区域用地规划规模,使模型回到平衡;当土地市场供应条件一定,经济疲软、利率提升、信贷及建设成本增大等因素使得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减缓的情况下,区域用地规划将会降低新型房地产开发或居住概念出现频率,从而影响此类物业开发供应降低市场热度,此时相关调控政策将出台刺激市场发展、扩大土地供应,提高区域用地规划规模,使模型回到平衡。

(三)、资源型地产利润模型[2]

重庆地区资源型地产因其所依赖的资源属性大都远离市区处于城郊地带且片区规划面积较大(如景观林地),虽项目升值空间巨大,但因市政规划建设开始较晚使其周边生活、商业等各类配套较为欠缺,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项目销售。而项目地处郊区也会增加市区购房者看房以及未来生活成本。因此假设前来看房的消费者与各个项目呈直线均匀分布,暂不考虑各个项目的具体产品定位及具体优缺点(v为购房者对项目的关注频率,k为每英里看房及未来生活成本,F为意向购房者密度,D为规划片区内各项目之间距离,t为规划片区边界距离,S为单个项目的销售量,变量p为单位商品房销售均价,C为单位商品房开发均成本,C0为开发商其它固定投入成本):

按照交付成本相同:

p+kt=p0+k(D-t)

因此可以得到:

区域边界距离:t=(p0-p+kD)/2k

销售量:S=2vFt=vF(p0-p+kD)/k

建立区域资源型地产开发商利润模型:

B=(p-C)vF(p0-p+kD)/k-C0

当唯一变量p=(p0+kD+C)/2时,利润B有最大值

在此条件下,当各个开发商都开始遵循此模型时:

p0=p=kD+C,t=D/2,S=2vFt=vFD

可以发现当k(每英里看房及未来生活成本)值越大,D(各项目之间距离)值越大,单个项目价格越高,即开发商垄断性越高。

参考文献:

资本市场概况篇2

关键词:St;预设概率;实际概率;考核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0803

1研究背景

2015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数据纷纷下滑,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有学者认为,2015年大陆经济存在房地产业下滑、资金外流、外资撤离、制造业不振等负面因素,但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却异常火爆,股票指数更是屡创近年来的新高,似乎人们都忽视了股票市场背后的实体经济支撑,从实体经济相关数据来看,将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年报会出现亏损,如果低迷的宏观经济形势持续时间拉长,则将会有企业面临被St处理。但如今的情况却是股市异常火爆,股指也不断创出新高,疯狂背后的投资风险若等到一家上市公司名字前面被加上St才被揭露,是否为时已晚?St制度真的能有效预防投资风险吗?为此我们需要仔细审视一下我国St制度的具体内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也时有发生。为了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证监会于1998年3月16日发文沪、深两家交易所,要求其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即在股票名称前加上“St”标志,由此开启了中国大陆证券市场所独有的St制度。具体实施的判断标准为“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

St制度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而资本市场却对市场上的St公告普遍有着较强的负反应,首先,在“St”期间,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而没有作St处理的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10%。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如果公司在下一个会计年度不能取得正盈利,则其股票将退市,而这个结果无疑会给上市公司的日常运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会给股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最后,一家St类股票再想要去掉其名字前的St字样的条件非常严苛,必须全部符合如下条件:

(1)年报必须盈利;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即每股净资产为正值,新规定不再要求每股净资产必须超过1元;

(3)最新年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因此不能只看每股收益数据,还要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

(4)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没有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5)没有重大会计差错和虚假陈述,未在证监会责令整改期限内;

(6)没有重大事件导致公司生产经营受严重影响的情况、主要银行账号未被冻结、没有被解散或破产等交易所认定的情形。

此外,若想一步到位摘掉St帽子,恢复10%的涨跌交易制度,在硬指标上必须是年报的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以及每股净资产三项指标同时为正值,才有提出摘帽的资格,交易所有权根据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批准。

St制度的创立目的是向市场传递风险信号,及时提醒投资者注意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我国新兴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显然,在我国股市刚形成、投资者还不够成熟的时候,这一措施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的,但我国股票市场经过25年的发展走到今天,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本身都日趋成熟,监管制度也不断完善,投资者对于投资风险完全可以自我甄别,上市公司也可以依照监管制度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St制度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St制度本身是否需要改进?

2统计模型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看St制度的考核年限,按我国监管部门规定,这一年限为两年。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詹姆斯欧森教授在其发表的关于财务数据与公司破产概率之间关系的论文中分析了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和企业最终破产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结果表明,代表过去两个会计年度连续亏损的哑变量对于预测公司破产的概率在模型中的作用并不显著,也就是说无法通过两个会计年度的连续亏损来有效预测公司是否会破产。有些时候这个哑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符号竟然是相反的,这与大家预计的情况正好相反,即很多人都以为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的公司在未来出现破产的概率应该是较大的,但欧森教授的研究结果却正好相反。

本文也从统计学的角度去研究我国St制度的合理性,即是否应该对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的上市企业作出St处理。已有大量的以国外成熟市场的股票数据为基础的相关研究显示,公司的年度收益大致接近一个随机游走模型或在一个随机游走的基础上加上一个随时间的漂移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作为一个随机变量,他们将任何一个会计年度内所实现的收益看成独立的、随机的实现值。这样,即使是一个健康的公司,也有很大可能在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内实现负的盈利值,即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一个健康的公司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实现负盈利的概率有多大?如果这个概率特别小,那我们把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作为对一家上市公司做出St处理的依据就比较充足。但是,如果这个概率比较大,那么这个St处理可能就不是一个好的处理方法,或者说这样的政策带来的伤害可能大于其带来的好处。

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在完成一项假设检验时,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无法同时减小,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需要一个合理的平衡,而我国股市规定,两个会计年度连续亏损的上市企业就要被St,这其实是一个根据假设检验的结论所作出的判断,即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在两个会计年度内连续亏损,则监管部门就认为该企业存在运营风险,于是对其加以St标记。但这个假设检验的结论是否合理?或者其在统计上是否具有显著性?让我们以一个量化的模型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假定一家运营正常的上市企业在一个正常的会计年度内出现亏损的概率为,且进一步假设一家企业在两个连续的会计年度内是否亏损是相互独立的,则其在两个连续的会计年度内都出现亏损的概率为,那么假设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

H0=公司运营正常

H1=公司运营不正常

从现实意义可以看出,本假设检验中只需考虑第一类错误出现的概率,而不需要考虑第二类错误出现的概率。本问题中的第一类错误是将一家运营正常的公司作了St处理;本问题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没将一家运营不正常的公司作St处理。如表1所示:

表1假设检验的可能结论及各类错误

公司实际运营情况根据年报所作出的判断

接受原假设拒绝原假设

正常正确第一类错误

不正常第二类错误正确

造成第一类错误发生的实际背景是运营情况正常的上市公司偶尔出现也会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本假设检验中只考虑了第一类错误,其原因是:将一家运营正常的企业作St处理会对这家企业造成不可估计的巨大打击,而且是错误的打击,从企业本身出发,这是不能接受的,也是监管当局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另外,我国股市的投机性比投资性更强,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监管机制也在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的经营治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经验也在不断丰富,一家企业在连续出现亏损时,其本身的负面影响自然会让股民做出撤资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能够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和投资权益,所以我们在这个假设检验里没必要考虑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因为第二类错误的影响并不大。

如果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0.05,则我们在做出“拒绝原假设”这一判断时需满足的条件是:

p2

假定监管部门就是根据这个概率值作出决策的,则可倒推出监管部门认为一个运营正常的上市企业在一个正常的会计年度内出现亏损的概率应该不会超过0.22,这个概率正是使得St制度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备显著的统计意义的合理预设,我们将这个概率视为监管的预设概率。

针对上述假设检验及其背后的监管预设概率,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会计收益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基于账面核算的收益结果可能与真实经营收益形成差异。一方面,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保障了一个会计期间内的收益能够反映当期公司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会计谨慎原则又偏离了配比原则,要求财务报表能完全反映一项负面事件对当期和未来各期的负面影响。例如,一旦发现某项资产发生减值,减值部分需在当期进行一次性注销相应资产价值,减少当期会计收益,而不能让该减值部分在资产剩余使用期内摊销。因此,谨慎原则带来的后果就是使得会计收益中包含较大金额的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对于任何公司来说,出现损失尤其是极端损失的概率都将大于不存在会计谨慎原则情况下的相应亏损概率。所以上述监管预设的亏损概率022是一个较为主观且较为保守的概率值,在企业的实际会计年度内出现亏损的概率是一个更大的概率值,假设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盈利情况X服从以“保本”为均值方差未知的正态分布,即X~n(0,σ2),则一家正常的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出现亏损的概率是05,如图1所示,远大于监管预设概率0.22。

图1正态分布下的企业亏损概率

第二,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从亏损到盈利所需要的时间与这家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也就是说不同行业的企业其成长周期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处于扩张期的上市企业来说,如果是某段时间内需要较大的固定资产投入,那么到这家企业在此之后能够在会计年度内实现盈利所需要的时间可能远不止两年,就像如今异常火爆的互联网企业,其某些业务的前期准备往往是一个用户累积的艰辛过程,在用户数量达到盈利规模之前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用、推广作为铺垫,而这些过程无疑是一个成本极高的“烧钱”过程,若我们仅以两年为考核期,恐怕很多具有巨大潜力的互联网企业都将面临St。但连续亏损后飞速成长的情况在世界成熟的资本市场就曾出现过,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很多国际互联网巨头都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亏损,但不妨碍它们如今成为行业翘楚,因为成长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远比一时的盈利更加重要。

第三,整个宏观经济水平也是影响一家企业盈利与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整个经济大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一家企业出现连续亏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而这个问题对应于上述假设检验中“一家企业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是相互独立的”这一假设,这属于系统风险,是无法规避的,且其影响的时间也可能较长。在经济持续走低的时候,企业出现亏损的时间自然也会变长,可能远不止两年,那么以连续两年亏损作为企业St的标准就会失去其真正的判别效力,也就是说两年考核期实在太短。

综上,以上三点说明一个正常的甚至成长性很强的上市企业有时也会出现连续两年的亏损,并且这个概率并不小,而造成上市公司亏损的原因却不一定是财务状况或是其他某些运营环节的异常,因此监管部门不应该仅仅依据连续两年亏损就断定一个企业的前景黯淡,甚至进一步考虑其接下来的退市问题。就像一个世界顶级的足球运动员,如果连续两个赛季没有获得任何奖项,并不意味着他已经过了职业生涯的巅峰,而可能只是与队友的配合不默契、或者是主教练的战术根本不适合他。同样,我们也很难断定一个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是运营存在异常。

3政策建议与结论

第一,适当拉长考核期。我国St制度以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为判定标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年考核期太短,若按照上述0.05的显著性水平以及盈利情况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在不考虑第二类错误的情况下,则这个考察时间长度应该定为五年,因为,如表2所示,以此作为拒绝原假设的依据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也能给予一些需要较长成长期的企业更加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表20.5的亏损概率下连续亏损的概率

考核期(年)考核期内连续亏损的概率

10.5

20.25

30.125

40.0625

50.03125

第二,对不同行业区别对待。首先监管部门应该对每一家上市企业有严格的行业属性划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行业的成长期做出合理的估计,以此作为考核一家企业的标准,这样就能避免统一标准下不必要的错误判断,也能通过数据的收集不断完善监管准则,为今后的有效监管积累经验。

第三,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应适当调整考察的时间长度。在经济形势持续走低的情形下,对上市公司St的考察年限应适当拉长,尤其是在极端恶劣的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比以往更加需要大众的资金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这时若仅仅通过两年的考察期就对那些出现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作出St处理,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将会导致大量资金撤离,这将对公司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无异于雪上加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更应该从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局出发,加大对上市企业的支持力度,调整监管标准,以期稳定整个市场。

第四,加强企业上市审核力度。自引入St制度以来,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St公司的数量也逐步增加,截止2003年底,累计有207家上市公司先后被作出St处理,占上市公司总量的16%左右,而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1年的相关数据发现,在这八年时间里我国大陆上市公司总共被作出了1331次St处理,占总个上市公司样本容量的百分比为9.79%,随着创业板的开启,上市门槛进一步降低,2012年以后被作出St处理的上市公司数量持续攀升。如此高的St比例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运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此之前,监管部门应该加强上市公司资格审核,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这也是有效监管的一道防火墙。

参考文献

[1]刘玉龙,任国良,王月晗.中国上市公司St风险的跨层治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4,(10):2330.

资本市场概况篇3

关键词:证券市场;ipo效应;中国创业板;naSDaQ市场;证券文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1-0099-05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

一、ipo效应理论及研究概况

1994年,英国学者Jain和Kini对1976年到1988年美国682家公司首次招股后的经营性现金流和总资产报酬率进行研究,发现发行后这两项指标在招股后5年内整体上出现下降趋势,这就是著名的ipo效应理论。

ipo效应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对于ipo效应的原因,国外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的由于上市导致的管理层持股减少所带来的问题,原始企业家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在ipo之后表现更好。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司普遍抓住其经营业绩最好的时机上市,导致上市之后业绩下滑。第三种观点认为风险投资的参与有利于企业在ipo后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第四种观点认为公司在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夸大上市前利润是ipo效应的主要原因。

我国学者对ipo效应理论也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杜传文和叶乃杰、寇祥河等的研究表明:ipo效应与风险投资(以下简称“风投”)的参与有关,与无风投参与的企业相比,有风投参与的企业ipo效应不明显。杨亦民和胡晟姣对ipo效应与行业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行业之间的ipo效应有显著性差异,同行业公司的ipo效应无显著性差异。王春峰和李吉栋的研究结论认为:盈余管理是导致ipo企业发行之后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但是,国内外学术界缺少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上市公司其ipo效应的差异性比较研究。2007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长达6年的深度调整,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不稳定是重要原因。而对中外ipo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则有助于揭示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稳的原因。本文选取2009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本土公司以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通过比较其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分析上述三类公司ipo的特点和差异。

二、样本选取、比较指标的确定和模拟公司的形成

(一)样本公司的选取

美国naSDaQ创设于1971年,而中国创业板市场创设于2009年,为了保证比较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我们选取2009年在两个市场首发上市的公司作为比较样本。为了较好地进行ipo效应的国际比较,我们把在两个市场上市的公司分为三类:

(1)2009年上市的36家中国创业板公司。2009年9月,中国创业板开设后,当年共发行上市36家公司,这36家公司均完整地披露了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且没有1家退市,我们把这36家公司作为ipo效应比较的第一类样本公司。

(2)2009年上市的11家naSDaQ美国本土公司。2009年在naSDaQ市场ipo的美国本土公司共有19家,其中有6家公司现已退市。由于退市公司退市后不再进行财务数据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因此在研究中予以剔除。其余的13家美国本土公司中,有2家公司因到目前为止没有披露2012年的年报及招股说明书数据披露过少,无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所以我们把这2家公司也从研究中予以剔除。剔除6家退市公司和2家财务数据披露不完整的公司后,我们选择在naSDaQ上市的11家美国本土作为ipo效应比较的第二类样本公司。

需要说明的是,如表1所示,在6家美国退市公司中,仅有一家是因破产而拍卖,拍卖价格也只比发行价格低了35.71%。其余5家均因被收购而退市,被收购的公司仅有1家股份收购价格低于发行价,另外4家公司股份收购价格均大幅度高于发行价格,可见美国本土退市公司的股东大多得到了较好的回报。

(3)2009年在naSDaQ市场上市的5家中国概念公司。中国概念公司是指在境外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实际控制人也是中国居民的公司,此处是指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2009年在naSDaQ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共有6家,其中有1家退市(退市时间为2011年10月28日),退市价格为6.96美元,与发行价格12美元相比,以发行价格购买ipo股份的投资者亏损了41.97%。剔除退市的这家公司,目前还在naSDaQ上市交易的5家公司是我们进行ipo效应比较的第三类公司。

(二)财务数据和评价指标的选取

中国创业板和naSDaQ均要求披露公司上市前2年的财务报表。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我们选取了上市前2年、上市当年和上市后3年(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统计、比较和分析的基础数据。

进行比较所选取的财务数据及派生财务指标共6项,分为三个大类:

(1)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核心数据指标:选取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这3项财务数据指标进行比较,主要用来反映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

(2)盈利比率指标:选取总资产收益率作为比较的指标。之所以选取总资产收益率而没有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比较指标,是因为:一是考核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情况时,总资产收益率(Roa)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二是中美会计准则在股东权益执行标准上的差异,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不具有可比性。

(3)变化趋势指标:根据统计的财务数据,我们计算了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作为变化趋势的比较指标。此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公司盈利状况的变化趋势。

(三)模拟公司的建立

样本公司和数据指标选取完成后,为了能准确地反映上述三类公司的总体状况,我们用绝对值加总的方法对三类样本公司要比较的核心财务数据(包括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按年份进行加总和计算,最终建立了a、B、C三个模拟公司。其中a公司代表2009年在中国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36家公司;B公司代表2009年在美国naSDaQ市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11家美国本土公司;C公司代表2009年在美国naSDaQ市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5家中国概念公司。

三、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核心数据指标的比较分析

(一)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数据指标

(1)净利润又称为净收益,是指企业的利润总额中按照规定缴纳了所得税之后的利润留存。净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对于投资者来说它是决定投资回报的一项基本因素。净利润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企业在某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是评价企业经营和盈利的综合性指标。

(2)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要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是企业最基本、最主要的收入,只有保证主营业务收入的充足,企业才能有获得净利润的空间,当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也未必能够保证净利润的增长。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经营活动现金总流入量与总流出量之差,其被粉饰的可能性和空间都很小,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指标的比较分析

如表2、表3、表4所示,我们可以看出:

(1)净利润:a公司的净利润从2007―2011年逐年上升,但2012年的净利润较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低于2010年的净利润数,只相当于上市当年(2009年)净利润的1.28倍。B公司的净利润除上市当年(2009年)有所下降外,从2007―2012年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的净利润相当于2009年的5.45倍。c公司的净利润在上市前的2007―2009年呈上升趋势,而上市以后的2009―2012年则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2年的净利润只相当于2009年净利润的90.78%。从净利润指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naSDaQ美国本土公司的表现最好,而中国创业板公司次之,在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表现最差,并且在三者之中,只有naSDaQ美国本土公司的净利润在ipo之后保持了上升趋势。

(2)主营业务收入:a公司和B公司从2007―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的绝对值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a公司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是2009年的3.38倍,B公司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是2009年的1.67倍。C公司在2007―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整体也呈上升趋势,但其中2010年度和2012年度略有下降,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是2009年的1.19倍。整体上看,中国创业板公司、naSDaQ美国本土公司和在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三个模拟公司在ipo之后的经营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中国创业板公司的增长幅度最大,naSDaQ美国本土公司的增长幅度次之,在naSDaQ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增长幅度最小,而且很不稳定。

(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a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07―2012年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只有2010年略有下降,2012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2009年该指标的1.91倍。B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在2007―2012年均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2009年该指标的3.44倍。c公司该指标在上市前的2007―2009年呈上升趋势,上市后的2009―2012年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中只有2012年比2011年略有回升,2012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只相当于2009年该指标的0.838倍。从这个指标我们可以看出naSDaQ美国本土公司该指标表现为稳定增长的态势,且上市以后增长幅度较大;中国创业板公司虽在2010年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增长幅度最大;naSDaQ中国概念公司在上市前稳定增长,但上市以后表现不佳,呈明显下降趋势。

四、盈利比率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资产收益率(Roa)是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不易受到财务杠杆的影响,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计算方法为:总资产收益率=2*净利润/(上一期总资产+本期总资产)。

如表5所示,a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在2008―2012年呈下降趋势,其中上市当年也就是2009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2.11%,2010年比2009年下降幅度为18.18%,虽然2011年的总资产收益率保持了2010年的水平,但2012年又开始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达到33.33%。B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在2008年到2012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9年至2011年上升趋势非常明显,2012年的总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当年(2009年)的3倍。C公司在上市前后的总资产收益率一直呈明显下降态势,2012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只有上市当年(2009年)的36.4%。

通过总资产收益率对比可以看出:(1)中国创业板公司在ipo后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并没有随着大规模股权融资而增加。(2)naSDaQ美国本土公司在ipo之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比上市前有所提高。(3)naSDaQ中国公司在ipo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大幅下滑。

五、变化趋势类指标的比较分析

(一)变化趋势指标

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了企业盈利水平的变化趋势情况,其计算方法为: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一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反映了公司运用总资产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情况,采用的计算方法为本年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本年总资产收益率一上一年总资产收益率)/上一年总资产收益率*100%。

(二)比较分析

(1)净利润增长率:如表6所示,a公司上市前的2008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了30.41%,而上市当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则达到最高,为46.81%,上市以后,净利润增长率一路下滑,2012年甚至出现净利润下降,净利润增长率为19.04%的情况。B公司上市前,净利润由2007年的亏损转为2008年的盈利,且盈利额达到2.43亿美元,但2009年的净利润并没有因为当年上市而出现大幅度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22.46%的情况,随后,B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一直保持了大于零的状况,说明B公司的净利润一直在增长。C公司在上市前的2008年净利润增长率竟然高达74.15%,在上市的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也达到了52.83%,但上市以后,净利润增长率掉头直下,且转正为负,下滑至6.58%,2011年虽略有反弹,达到4.08%,但2012年又掉头向下,转正为负,下滑至6.63%。且从上市后三年净利润增长率的平均水平看,只有C公司的平均值为负(-3.04%),明显低于B公司的平均值(113.58%)和a公司的平均值(11.07%)。

(2)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由表6可见,a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只是在2011年为正,但也仅有0.33%,其他年份均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C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历年均为负。B公司则表现比较好,从上市后三年的平均水平看,只有B公司为正,且B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平均为82.79%,显著高于a公司的平均值(-17.15%)和c公司的平均值(-27.98%)。

六、研究结论及原因探析

(一)研究结论

三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在上市后都有所提高,但最能反映股东回报能力的净利润水平和最能评价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的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情况及最能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差距较大,其中naSDaQ美国本土公司ipo后表现较好,稳中有升;而naSDaQ中国概念公司表现最差,在上市后基本都呈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中国创业板公司表现介于两者之间。总体上看,无论是净利润、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增长情况,还是盈利能力,上市后,naSDaQ美国本土公司都要明显好于中国创业板公司和naSDaQ中国概念公司,其中naSDaQ中国概念公司表现最差。综上所述,三类样本公司中,naSDaQ中国概念公司ipo效应最为明显,中国创业板也存在比较明显的ipo效应,而naSDaQ市场的美国本土公司并不存在明显的ipo效应。

(二)原因探析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时,常常把原因归结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但在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的业绩表现却向这一普遍认可的结论提出了挑战,因为中国概念公司在纳斯达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其ipo效用最为明显。

是不是中国和美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导致了ipo效应的差异呢?在2007年至2012年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3%、9.6%、9.2%、10.4%、9.3%和7.8%,增幅位居全球第一。同期美国GDp的增幅则只有2.1%、0.4%、3,5%、2.4%、1.8%和2.2%,而且美国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显然,中国的宏观经济明显优于美国,我们不能把ipo效应的差异归因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差异。

naSDaQ上市的美国本土公司没有明显的ipo效应,而中国创业板公司和在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均具有ipo效应,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又该作何解释呢?

公司在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夸大上市前利润是naSDaQ中国概念公司ipo效应最为明显的直接原因。在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就是它的净利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等主要财务指标在上市当年(2009年)与上市前和上市后的其他年份相比,均达到了峰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在上市前或上市当年达到或接近峰值,而这些财务指标与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密切相关。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国概念公司为提高股权融资效率进行了上市前的盈余管理,甚至有财务造假的可能。

中国创业板公司ipo效应比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要轻,说明中国公司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下,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夸大上市前利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

对于导致境内外创业板ipo效应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更应该从证券文化的差异上进行剖析。

资本市场概况篇4

关键词:就业概率;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曲线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63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38-02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令人困惑“异象”无法在现有的劳动力供给理论中得到说明:一方面,束缚经济增长的制度性因素逐渐消除,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良好轨道,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需求的绝对数量稳步上升;另一方面,根据统计资料和许多学者的研究,我国城镇劳动参与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是传统的就业理论“遗漏”了对价格不确定条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从劳动力供给曲线出发,对劳动力市场做一个全面的探讨。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我国劳动力市场有发展至今,有其自身的特点:

1.市场工资具有粘性特征,且工资水平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快速增长到40230元,年均增长约8%。伴随着经济增长,人民的劳动收入也相对提高,人均工资水平相应的由过去的651元提高到49716元,实际年工资增长率约为6.74%,且在经济繁荣时期,工资水平上升容易下降难。

2.城镇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但劳动供给绝对数量依然过剩。劳动参与率是用来衡量社会劳动力供给的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在劳动参与率方面,蔡、王美艳(2004)认为1995-2000年期间中国劳动参与率下降了2%,而城镇劳动参与率下降了9%-10%。

由此可见,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工资增长条件下劳动参与率降低的现状,这一现象在传统的供给模型中难以得到解释。

二、对新古典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修正

新古典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对于现实的劳动力市场缺乏解释能力的主要原因是:模型没有考虑市场实际就业概率对于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影响,一条固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不能很好的拟合现实的劳动力供给状况,为此,必须对已有的失业模型中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进行修正。在考虑就业概率p≠1时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将消费理论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偏好的概念引入劳动力市场,用理性预期理论来分析劳动者的供给行为,在价格实现不确定条件下建立劳动力市场模型。

此时,劳动者的就业决策模型变为:

当0

其中,Y表示预期收益,w为市场工资水平,p表示就业概率,Y*为失业时,劳动者能够获得的补偿性收入,如失业救济金等,C是劳动者获得工作之前所必须承担的各种成本,等式右边,w*p表示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且获得工作时的收益,(1-p)Y*表示成为失业者时,国家对于失业者进行补贴,此时劳动者能获得的暂时性的收入。那么,等式左边的Y表示只有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搜寻活动时,劳动者的预期收益水平。而此时,当且仅当Y≥0时,理性的劳动者才会进入劳动力市场,当Y

此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受到的工资水平w和就业概率p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工资水平的变动使得劳动力供给数量变动:

设劳动力市场初期t0的工资水平为w0,劳动力需求曲线为LD0,劳动力供给曲线为LS0,此时,企业提供的空缺岗位数量为n0,而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提供劳动力的供给数量n1,由此可知,市场的劳动参与率e0=0n1/0n*,就业概率p0=0n0/0n1,(就业概率定义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占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数量的比例,劳动适龄人口中非经济参与人群不在计算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率U0=1-p0。初期,劳动适龄人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预期收益水平:

Y0=[p0×w0+(1-p0)Y*]-C0①

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在t1时期,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w0提高到w1,伴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力供给者(包括潜在的劳动力供给)预期劳动力参与人数将由n1增加至n*,企业对于劳动力需求量短期内相对不变,社会上存在的空余岗位数量为n0。由于供给人数的增加,劳动者预期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概率下降为p1=on0/0n*,而失业率,相应的上升为U1=1-p1,与此同时,劳动者的预期收益变为:

Y1=[p1×w1+(1-p1)Y*]-C1②

那么,作为理性的劳动力供给者(包括潜在的),此时面临着是否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决策:(1)当Y1-Y0>0时,意味着尽管劳动力供给者意识到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但是由于其他因素,如工资上涨的幅度更大,使得劳动者对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预期收入反而增加了,此时,会使得市场劳动参与率上升,劳动力供给人数持续增加,直到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概率和工资变化使得两时期的劳动者预期收益不变为止;(2)当Y1-Y0=0时,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会维持现状,劳动力供给曲线不会变动;(3)当Y1-Y0

由此可见,劳动力供给数量在考虑了就业概率之后,会由于预期收益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三、结论

第一,劳动力供给者的就业决策受到预期收入水平的影响,而预期收入不仅仅受到工资水平的影响,同时,劳动者还会考虑就业概率的高低、就业之前付出的成本以及失业时能获得的保障水平的高低,因此,影响劳动者进行就业决策的因素是复杂、相互交织的。

第二,就业概率对于劳动参与呈正相关关系。但其作用并不是同期的,而是会产生滞后效应。就业概率降低,使得劳动者对于劳动力市场产生悲观情绪,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

总之,在引入了就业概率和预期收益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强了模型的解释能力。在修正后的模型中,原有的工资与劳动力供给关系――劳动力供给数量随着工资的上升而上升――当且仅当劳动者的预期收益逐渐增加时,才会产生。同时,也包含经济繁荣发展时期,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原因的解释,扩展了模型的解释范围。

参考文献:

[1]okun.a.m.“potentialGnp:itsmeasurementandSignificance”[m].washington.D.C.Brooklingsinstitute,1962.

[2]潘士远、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m].经济学家,2006,(01).

[3]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35-39.

[5]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83.

[6]曾湘泉、卢亮.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J].教学与研究,2008,(07).

[7]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

资本市场概况篇5

创业计划的组成部分

创业计划一般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总体进度安排,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管理团队,企业经济状况,财务预测,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等十个方面。

1、执行总结是创业计划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

本创业计划的创意背景和项目的简述

创业的机会概述

目标市场的描述和预测

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

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

团队概述

预计能提供的利益

2、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

详细的市场分析和描述

竞争对手分析

市场需求

公司概述应包括详细的产品/服务描述以及它如何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进入策略和市场开发策略

3、市场调查和分析

目标市场顾客的描述与分析

市场容量和趋势的分析、预测

竞争分析和各自的竞争优势

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市场发展的走势

4、公司战略阐释公司如何进行竞争

在发展的各阶段如何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

通过公司战略来实现预期的计划和目标

制定公司的营销策略

5、总体进度安排

公司的进度安排,包括以下领域的重要事件:

收入来源

收支平衡点和正现金流

市场份额

产品开发介绍

主要合作伙伴

融资方案

6、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

关键的风险分析(财务、技术、市场、管理、竞争、资金撤出、政策等风险)

说明将如何应付或规避风险和问题(应急计划)

7、管理团队

介绍公司的管理团队,其中要注意介绍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注意管理分工和互 补);介绍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8、公司资金管理

股本结构与规模

资金运营计划

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9、财务预测

财务假设的立足点

会计报表(包括收入报告,平衡报表,前两年为季度报表,前五年为年度报表)

财务分析(现金流、本量利、比率分析等)

10、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

这是创业计划的“卖点”,包括:

总体的资金需求

在这一轮融资中需要的是哪一级

资本市场概况篇6

一、研究思路

内容分析法指的是,对于文献内容进行系统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其目的是要分析清楚文献中有关主题本质性的事实及其关联的发展趋势。国外藉由内容分析法对机构或企业发展理念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已较为成熟,其普遍将机构或企业网站的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作为分析单位。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我国出版集团的发展理念陈述,然而,目前我国出版集团网站中几乎都没有设列使命陈述一项,更多是以公司概况、集团概况、公司宗旨、关于我们等形式(统称企业概述)出现。通过初步调查发现,企业概述在内容上基本包含且不限于使命陈述。因此,鉴于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分析单元设定为国内出版集团网站中的企业概述,并设计相应的主题词编码对其展开统计分析。

二、样本选取

本研究以《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统计的31家出版集团为基础,逐一浏览这些出版集团的官方网站,依据企业是否建有官方网站,网站中是否含有企业概述栏目,概述中是否含有发展理念陈述等标准,最终确定24家出版集团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其中6家上市类出版集团,18家非上市类出版集团。(如表1所示)

三、统计分析

1 发展理念主题词挖掘及编码

本次研究首先采用自然编码和内容分析的相关技术,归纳出国内出版集团网站上的发展理念陈述主要有8个核心主题词,分别是政治、文化、制度、市场竞争、资本运营、国际化、数字化与本土化,每个核心主题词下有数量不等的次级主题词。为进一步统计分析,对各主题词进行了编码定义,如表2所示。

2 发展理念主题词频率统计

根据上述主题词及编码,对国内出版集团网站的发展理念陈述进行内容分析后得到的总体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总体比率”指某项主题词编码在企业概述中出现的频率。另外,该表还列出所有次级编码词出现的频率。从总体比率一栏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主题词在出版集团的企业概述中出现的频率有明显不同,整体而言,市场竞争与文化出现的频率最高,资本运营次之,其后是政治、制度、国际化,本土化与数字化居末。

3 核心主题词出现频率组间比较

通过对上市出版集团与非上市出版集团的分组统计,我们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核心主题词出现频率上差异较大的依次是数字化、资本运营和国际化,其中数字化主题词上的频率差别达到42%;而差异较小的则依次为政治、市场竞争、本土化、制度和文化,其中政治主题上的频率差别仅为8%。

4 次级主题词出现频率组间比较

在次级主题词层面,我们将关注视角更多地集中在一级主题词出现频率较为接近的类别。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制度层面,从图2可以看出,在管理机制方面,非上市类出版集团出现相关表述的频率要明显高于上市出版集团,而在人才保障方面,两者又呈现出相反情况。

在文化层面,上市类与非上市类出版集团的“优秀文化”一词出现频率非常接近,而在知识产权方面,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图3所示。其中18家非上市类出版集团的企业概述中,甚至没有一家提及这方面的内容。

四、讨论

资本市场概况篇7

【关键词】风险;度量方法;比较;应用

1.早期的风险度量方法

Halley(1693)为度量死亡风险而建立的“科学”生命表格,可能是最早的可追溯到的风险方法。按照Karlborch(1969)的文献记载,英国保险精算师tetents(1789)第一个提出按照均值给风险进行排序的思想。1896年,伊文·费歇尔提出了著名的定量化期限结构理论,它在证券市场中被广泛用作利率相关证券的定价依据。Fisher(1906)最早阐述了更关心低于某个特定收益的下侧风险的思想,其对风险的定义为“收益率降到低于利率水平线的可能性”。这些早期论断在内容上不成体系,对风险的度量大都停留在定性的基础上,极具主观性,可以看作是风险度量理论的早期萌芽。

2.敏感度分析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度量方法

它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揭示投资组合价值是如何受到市场因素变化影响的。敏感度分析是指:如果市场风险因素之一(f)发生了细微变化,那么预期的投资组合的价值(V)的变化有多大。所谓市场风险因素是指存在于市场中的一些变数,所以金融工具的价值都可以从这些变数中推导出来。主要的市场风险因素包括利率、信贷信差、股票价格、汇率、隐含波动率、流通产品价格(如黄金和石油)等。除了这些因素的即期价格之外,还包括它们的远期价格。考虑敏感度有三种等价的可相互替代的方法:相关性变化、一阶导数以及最佳线性估计。

3.方差法

(1)markowitz(1952)首次将统计学的期望和方差概念引入资产组合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用收益率的方差度量证券投资的风险,通过风险定量化促进数量化投资的发展。由于方差具有良好的统计特性(尤其是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因此用其度量风险简便易行、适应性强,在投资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使得以均值一方差分析为基础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但是用方差(或标准差)度量风险有如下缺陷:①方法的假设比较严格,如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但是Fama等人对美国证券市场投资收益率分布状况的研究以及布科斯特伯、克拉克对含期权的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分布的研究,基本上都否定了正态分布假设。在某些情况下方差甚至不存在。②方差是用来衡量收益率对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并且将正负收益偏差都视为风险,这与投资者的真实心理感受不一致。通常期望收益率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没有实际意义,他们认为风险是未达到某个特定的收益率指标的程度,而不是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同时他们更关心资产未来价值低于预期值的可能性,即强调丧失期待的收益或蒙受损失的一面。因此,方差度量风险有悖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客观感受。

(2)罗伊(1952)提出了“安全第一法则”,建议利用投资价值低于某个预定的风险水平的概率水平去调整投资风险。罗伊提出的收益一方差比率和“安全第一法则”对投资绩效评估理论和下侧风险度量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侧风险是指,给定一个收益率,只有小于的收益率才能被作为风险度量的计算引子。其主要计算方法有两种:①下半方差法和下偏矩法。markowitz(1959)提出了两种思路来度量下半方差:利用期望收益率来计算下半方差;②利用目标收益率计算下半方差。他认为下半方差方法克服了方差方法的缺陷,反映了风险的特征,是理论上最完美的风险计量方法实际上,虽然它说明了证券收益偏离的方向,但不具备良好的统计特性,没有反映证券组合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随着风险理论研究的逐渐发展,以及人们对风险本质认识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用方差方法来度量金融市场风险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第一,方差方法将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定义为风险,并用方差或标准差来度量这种不确定性或波动性。这一定义已经偏离了风险的原始含义,这种方法也不能准确地度量真实风险的大小。这是因为,风险的原始含义是潜在损失,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虽然与风险有关,但这种不确定或波动却未必一定会造成投资损失,只有收益率的向下波动才有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收益率的向上波动只会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而方差方法却没有严格区分收益率波动方向的这种差异。相反,它以期望值作为判断收益率变动的标准,将收益率对其期望值的正负偏差都视为风险,把样本值相对于期望的所有波动,不管是向上的波动偏差还是向下的波动偏差,都计算为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风险的原始含义,无法反映风险的经济性质,有违于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心理感受,无法准确地度量真实风险的大小。用它来指导人们按照风险最小的原则进行投资决策,有可能使投资者在有效地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与超额收益擦肩而过,丧失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

第二,方差方法假设比较严格,要求资产收益率及其联合分布是正态的,这与实际出入较大,往往难以满足。根据统计学原理,随机变量的特性由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决定,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由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决定。在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下,只要期望收益率水平和方差确定了,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便随之确定了。而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一经确定,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状况也就随之确定。然而,在现实中,资产收益率正态分布的假设一般不成立,通常是偏斜的,具有明显的偏度与峰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收益率的期望值和方差都已固定,也可能有无数种收益率分布状态与之对应。显然,相对于这些不同的收益率分布,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是各不同的。可见,在资产收益率正态分布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方差并不能决定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也不能决定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状况。

第三,方差方法的计算任务比较繁重。在资产组合内的资产种类很多的情况下,需要计算很大的方差和协方差矩阵,例如当资产组合内有n种资产时,需要计算n个方差、n个期望收益、n(n-1)/2个协方差系数,计算过于复杂,费时费力。这有可能使采用方差方法指导投资实践时失去时效性。另外,在方差计算过程中,由于平方的作用,使得小的偏差对方差值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只有较大的偏差才对方差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会极大地夸大偏差在风险计算中的作用,而缩小小偏差在风险计算中的作用,并会使投资者忽视小的亏损的累积对最终收益率的强大侵蚀作用。此外,在方差计算过程中,由于平方的作用,当收益率出现相同幅度的正负波动时,方差值的变动结果相同,然而这种变动对投资者来说,其风险显然是不同的。

4.风险价值(VaR)

指在市场正常的波动情形下,对金融工具可能损失的一种统计测度。更为确切的是指,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价值在未来特定时期内的最大可能损失。用公式表示为:

prob(Ρ其中prob表示:资产价值损失小于可能损失上限的概率。

Ρ表示:某一金融资产在一定持有期t的价值损失额。

VaR表示:给定置信水平α下的在险价值,即可能的损失上限。

α为:给定的置信水平。

VaR从统计的意义上讲,本身是个数字,是指面临“正常”的市场波动时“处于风险状态的价值”。即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和一定的持有期限内,预期的最大损失量(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相对值)。例如,某一投资公司持有的证券组合在未来24小时内,置信度为95%,在证券市场正常波动的情况下,VaR值为800万元。其含义是指,该公司的证券组合在一天内(24小时),由于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最大损失超过800万元的概率为5%,平均20个交易日才可能出现一次这种情况。或者说有95%的把握判断该投资公司在下一个交易日内的损失在800万元以内。5%的机率反映了金融资产管理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可根据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和承受能力来确定。

VaR模型计算方法:

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simulationmethod)

方差——协方差法

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Carlosimulation)

VaR方法的优点是:第一,提供了不同于方差方法及下侧方法的新的风险度量方式。它根据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来刻画和度量风险,给出了在一定置信水平和特定时间内的最大损失,将潜在损失数量与损失发生的概率综合起来考虑,比较恰当地反映了风险的损失程度和可能性大小,刻画了风险的二维属性,因此比较确切,是具有良好统计特性的风险度量指标。第二,从VaR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它也是一种建立在下侧风险度量思想基础上的风险衡量方法。它侧重于对影响投资绩效的不利收益率的度量,因此与方差方法对比,更适合于对收益率服从一般分布情况下的风险的计量及管理,更接近于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心理感受。

第三,VaR方法可以把全部资产组合的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的大小。运用这种方法,可测量由不同金融资产构成的复杂资产组合及不同业务部门的总体市场风险,为管理者比较不同资产组合及业务部门的风险大小,并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风险综合管理,提供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所以它富有吸引力,并被迅速推广。

其缺点表现在:第一,VaR只是对市场处于正常变动情况下市场风险的度量,若发生极端情况,使用这种方法就不太合适;它只是指出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和一定置信水平下,金融资产价值发生的最大损失,而没有考虑和指出在指定概率水平内,当实际发生的损失超过VaR时,情况又会如何?虽然实际发生的损失超过VaR的概率较小,但这种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则会造成巨大损失,可能导致金融灾难。第二,VaR的计算有时非常复杂,需要采用分析法、历史法或蒙特卡罗模拟法等方法来推断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情况,而利用这些方法如利用资产组合收益率的历史波动信息来推断未来分布情形,则有可能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随着人们对有关风险问题研究的日益深入,风险度量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风险度量方法取得了很大进展,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不断改进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有各种风险度量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使它们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很难满足实际需要,而且使得建立在这些风险度量方法基础上的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以及期货期权定价理论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风险度量理论研究任重道远,继续推动风险度量方法向前发展,仍然是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苏经纬.现行金融市场风险度量方法评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06).

[2]王燕,杨文瀚.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8).

[3]彭寿康.风险度量的经济学理性与风险度量方法比较[J].经济学家,2009(07).

资本市场概况篇8

创业计划竞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并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深入、具体、完整的创业计划,以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揭示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懂。创业计划可能的读者包括:希望吸纳进入团队的对象,可能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政策机构等。

?创业计划书的组成部分(顺序和内容仅供参考)

创业计划一般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的风险和问题等十个方面。

1.执行总结

是创业计划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

?公司及提供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的概述

?面临的市场机会和目标市场定位与预测

?市场环境和竞争优势

?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

?团队概述

?所需资源,提供的利益等

2.产品/服务介绍

?本创业计划的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环境

?详细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说明,以及如何满足关键的顾客需求

3.公司战略

阐释公司的发展战略,分阶段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与目标,包括:

?商业模式

?总体进度安排、分阶段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与市场目标

?公司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线扩张策略

?主要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等

4.市场调查和分析

?目标市场的定位与分析

?市场容量估算和趋势预测

?竞争分析和竞争优势

?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市场发展的趋势等

5.营销策略

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确保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并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包括:

?定义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面对的顾客群,所提供的核心价值、附加利益等?制定符合本项目市场特点的价格策略

?构建通畅合理的营销渠道

?提出新颖而富于吸引力的推广策略

6.经营管理

?生产工艺/服务流程

?设备购置和改建、人员配备、生产周期

?产品/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

7.创业团队

?公司的管理团队,组织架构以及团队能力

?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团队成员的分工和互补

?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8.企业经济/财务状况

?资金需求和来源

?融资计划

?股本结构与规模

?资金运营计划

?退出策略(方式、时间)

9.财务分析与预测

?关键的财务假设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前两年为季报、前五年为年报)?财务分析(iRR、npV、投资回收期、敏感性分析等)

10.关键的风险和问题

可能的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的风险和问题、相应的规避计划等。

?创业计划书写作的注意点

一份成功的创业计划应该:

?清晰,简洁

?展示市场调查和市场容量

?了解顾客的需要并引导顾客

?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掏钱买你的产品/服务

?制定一个适宜的投资退出策略

?解释为什么你最合适做这件事

一份成功的创业计划不应该:

?过分乐观

?拿出一些与产业标准相去甚远的数据

?只专注于产品

?忽视竞争威胁

?进入一个拥塞的市场

资本市场概况篇9

关键词:基本准则理解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此次改革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相协调的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对基本准则深入准确的理解对我们学习和把握具体准则以及指导会计实务有巨大的作用。

一、对沿用“基本准则”这一称谓的理解

在描述我国没有理论结构时,我们通常会说基本准则相当于美国的概念公告或理论结构,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人士也付出了大量努力来研究如何构建我国的“概念框架”。我国的基本准则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美国的概念框架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我们在实践之中也体现了这一做法。但是二者的差别也是不能忽视的,而且这种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建立“概念框架”的客观条件。所以新修订的基本准则中我们沿用了以往的“基本准则”这一称谓,同时为了反映我国的基本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或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异同,我们将我国的会计基本准则称之为“应用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由7号公告构成,依次为:第1号《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3号《企业财务报告的要素》;第4号《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目标》;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第6号为《财务报表的要素》,代替第3号;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和现值》。我国的基本准则由十一章构成,依次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三章、资产,第四章、负债,第五章、所有者权益,第六章、收入,第七章、费用,第八章、利润,第九章、会计计量,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第十一章、附则。由此可见新的基本准则在章节的划分上借鉴了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做法,而且在经济实质的反映要求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体现了我国准则的国际趋同性,但是趋同不等于完全相同,我们还应关注二者的差别及差别的原因。我国的基本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或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差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作用上的差别。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作用表述如下: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意图确立各种目标和概念,从而使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可以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委员会本身是这套公告的主要使用者,这套概念公告本身不是会计准则,也不能代替特定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也指出,这个框架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和列报问题确立标准,也不取代具体的会计准则,可见无论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都不对具体的会计实务确立标准。我国的会计准则理论结构的作用可归纳如下:(1)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研究、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2)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的指南;(3)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在没有特定的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企业探讨和处理会计方法的原则;(4)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宣传和普及会计准则知识的教材;(5)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讨论会计理论相关问题时使用的标准化通用的专业语言。由此可见,我国的基本准则既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同时也是有关企业核算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并且后者的意义可能更显著一些,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准则被称为“应用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原因所在。

其次是归属和法律地位的差别。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和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没有法律效力,所以不能强制执行。而我国的基本准则是会计准则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法律规范或是部门规章,具有法律强制力。更确切地说,我国的基本准则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属于《会计法》所指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采用法规语言,受到体例的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像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那样对与会计准则密切相关的概念加以阐述(这一点在下文还有涉及),所以将它作为一个理论结构那样要求,勉为其难。

再次就是我国会计实务现状还不满足建立概念框架的要求。概念框架最基本的要求是内在的一致性,而内在的一致性要求准则的制定者在经验、估计、会计经济实质的透彻理解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准,同时概念框架下的准则的运用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对会计执业界的要求较高,要求其加深对会计的理解。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让其突然接受“概念框架”这样的概念有可能造成会计理论界的认识困难,同时我国目前存在着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运用的随意性、不准确甚至滥用的现象,会计实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多层次和不成熟,所以与建立理论结构的要求还有距离。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继续采用“基本准则”这一称谓,“基本准则”这一术语既简明易懂,又体现了它的作用及法律地位,是充分考虑我国现实情况的较好选择。

二、对新基本准则的目标的理解

资本市场概况篇10

1.概预算是实施按劳分配、计件工资的根本依据。2.概预算是企业进行经济核算、限额领料以及下达施工任务单等的根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3.概预算同时还是企业编制基本作业计划,强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根据。概预算在设计单位完成施工图的设计之后,按照施工图、设备、材料、人力资本以及其他的费用定额等对经济技术文件以及预算价格等进行编制。施工图概预算对工程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概预算是施工企业对施工计划进行编制的关键内容。2.概预算是实现工程造价确定、工程成本考核的参考依据。3.概预算是进行工程价款结算的根据。4.概预算是承包合同的签订、投标文件签订依据标底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设计预算则是按照设计要求对工程成本造价进行概率性计算。设计预算是设计单位依据初步的设计说明书以及设计图纸,基于工程投资估算要求,对设计指标或者定额等各项费用标准而开展的概预算工作,为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费用以及材料而编制的价格预算文件,整个工程项目投资中最高限额即为设计预算,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根本。设计预算对工程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1.设计预算着眼于对整个设计方案的考核,注重整个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指标。2.设计预算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贷款情况进行核定的基础和依据。3.设计预算还是工程招标以及工程承包决策的重要技术参考依据。4.设计预算在进行基本建设投入控制以及总投资额度确定的关键。

二、影响概预算编制质量的相关因素

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尤其重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念,通过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以及建材选择,到建筑功能与质量等多个方面,其相关的要求更多,所要求的层次也更高。而且任何投资企业都要求投资的整体工期短、投资效益高。这时,在工程概预算过程中必然要求整个投资过程都必须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通过从技术、组织、合同、经济以及信息分析管理等多种方式降低建设成本,从而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工程概预算编制整体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设计变更与漏项

工程项目建设项目过程中存在的设计变更与漏项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导致的概预算费用的增加也是所有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一种。造成该问题主要原因是:1.概预算编制过程中所依据的标准不同,或者在编制设计过程中缺乏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从而导致设计方案间存在较大差异,容易造成设计变更。2.设计工作因为前期的分析深度不够而导致设计漏项。3.由于设计工字钢的整体层次较低,且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后期的内容增加等会再次导致成本的增加。

(二)工程建设周期延长

建设工期的控制是建设工程开展“投资、质量、工期”控制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建设过程中若不能按照设定的工期完成建设任务,不但会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完工时间,而且会导致工程建设成本的增加,使得项目建设的效益难以得到发挥。

(三)环境、市场及其他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而且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牵涉到的相关因素及种类较多。在工程预算的过程只能够虽然考虑到了价格波动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确保工程概预算的准确度。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将会造成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问题。例如,国内同种型号的设备存在着多家生产竞争商,而且报价通常不统一,整个市场没有得到有效规范,使得不同的设备在预算价格方面可能出现较大的差距。

三、概算编制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点分析

(一)参与方案设计前期分析,合理进行概算设计

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是从经济角度对建筑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估价,通常可以通过编制施工图纸设计概算的方式来衡量并控制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在保证不对建筑功能的正常使用情况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同时,必须改变设计人员的经济理念,克服设计过程中不考虑具体工程特点、低于特点以及片面追求高标准的问题。

(二)结合实际,收集设计资料

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对设计资料进行全面收集,科学合理的编制工程造价预算。在对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的特点进行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工程地质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以及各种标准图集等资料进行收集,同时深入现场进行勘察和调查,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研究,了解当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计量等规则和预算价格等。同时,考虑到工程量对工程概预算造成的影响,在计算过程中要对乡村工程项目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把握,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控制。

(三)根据市场价格动态,采用“动”、“静”结合的控制方式

所谓的动态控制,就是考虑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材料品种和材料类型、人工等在价格方面的持续变化,尤其是人工、材料的购置费两个方面,其在总工程预算中占到60%-80%,因此在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及时收集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与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在具体的编制操作过程中,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规格、品种、性能以及价格等进行全面收集,同时在组织招标之前及时的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从而做到报价合理,减少项目建设后期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而“静态”控制则是对造价概预算实务中当中涉及到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等统一规定,国家有统一的法定定额,这些因素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定数。但是,市场中的人工、材料等是处于持续的变化过程中的,整个市场属于一个相对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而单一的使用国家规定的定额计算方式必将导致工程建设投资出现对应的风险。尤其是在人工、材料等价格的波动幅度、频率等较大的情况下,定额预算的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时必须采用“动”、“静”结合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应对市场价格的变化。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