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5:30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1

根据金融功能观的有关论点,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不确定性中进行资源的时间和空间配置,而这种基本功能又可分为一些子功能,主要为:清算和结算功能、资源积聚和股份分割、风险管理、信息提供和激励等。与传统商业银行等相比,资本市场具有其独特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融资功能,资本市场那个可以通过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增发等为融资主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需求;二是资源配置功能,资本市场借助于市场定价和兼并收购等有效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三是风险分散功能,与传统银行相比,资本市场并非将万千风险集于一身,而是将风险分散给不同的资本市场参与主体,从而有效实现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分散;四是定价功能,通过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有效实现不同资产的合理化定价;五是财富成长功能,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资本市场可以通过财富效应,让市场参与主体分享宏观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红利。价;五是财富成长功能,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资本市场可以通过财富效应,让市场参与主体分享宏观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红利。

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特有功能,创建开放及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对于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以及金融国际化进程而言,大力而有效地发展资本市场显得至关重要:

1.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与当前中国每年接近10万亿元的信贷规模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相差甚远。要改变当前现状,一方面,中国应该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如允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理财资金等市场主体参与资本市场,为资本市场规模扩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创造需求的同时,扩大资本市场供给,并提高市场供给质量,鼓励一些成长性企业(包括高科技企业)上市,从而实现资本市场的供需平衡。在此基础上,中国监管机构还应该加强监管,尤其在信息披露、内幕交易、市场欺诈等方面的监管,努力实现资本市场的“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从而为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2.鼓励兼并收购以及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资本市场可以借助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给予不同定价而建立竞争机制,有效实现优胜劣汰,从而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努力将当前资本市场的审批制向注册制转变,实现资产定价本身不受监管因素的影响,努力打造资本市场良性发展通道,为资源配置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应该鼓励资本市场兼并收购以及有效建立市场退出机制,从而实现资本市场存量资源的有效配置。

3.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努力打造人民币资产定价中心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然而,不管是利率市场化,还是汇率的市场化,其仅仅是实现了资金的市场化改革,也即人民币资金在境内和境外的定价,而这仅仅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初级阶段。为何当前石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等大宗商品均是以美元定价,而不是以其它货币进行定价?这与美国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一个国家要真正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必须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只有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才能实现资产的国际化定价。当前中国要实现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努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定价功能:第一,通过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包括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方面有效促进资本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并实现资本市场本身的市场化改革,从而有效实现未来有稳定现金流资产定价的市场化;另一方面,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银行信贷资产,避免银行将万千风险基于一身,从而也有利于降低银行业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第二,中国还应该逐步加快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一方面,借助沪港通、深港通、QFii、RQFii等方式,在实现境外投资主体所持有人民币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扩大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定价,从而促进人民币从结算货币向储备货币转变;另一方面,中国在引入境外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吸引优质的境外上市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有效提升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标的质量,有效吸引更多境内外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从而不断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地位。第三,中国还应该充分发挥对石油、矿产等潜在巨大需求等有利因素,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努力改变当前大宗商品交易定价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4.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

如前所述,资本市场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的根本不同就是资本市场可以充分实现风险让不同投资主体承担,这就决定了资本市场在为一些高风险、高成长以及高效益等产业融资方面更具优势。为何20世纪80年代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在美国爆发,而非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发生?这同样与美国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是密切相关的。当前,中国在努力打造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民营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无论是高科技产业还是民营经济,风险和效益都相对偏高,尤其是对于民营经济而言,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其中就是因为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因而,中国应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努力建设大盘蓝筹股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柜台市场、债券市场等不同类型的市场,为不同的融资主体提供资金需求,从而努力发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潜力。

三、改变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制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财富成长功能,努力实现中国经济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2

[论文摘要]一个制度安排的初始功能、效率评价以及相关制度设计的顺序必须考虑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成本一收益的比较。在整个金融制度变迁的宏观视角下,我国资本市场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其功能与效率评价必须复制于国家效用函数及其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资本市场制度的变迁方向要考虑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制度环境的认知反馈。

一、引言

通常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具有普适意义的功能及效率评价标准:对于资本市场承载的功能,目前已有的文献大多是沿用默顿和博迪的观点,从纯粹技术性的价值中性的角度进行阐述的。例如,较多地认为资本市场具有融通资金功能与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此外,还有诸如产权中介功能、调节功能和反映功能、转制功能、分散风险功能、定价功能与警示功能、激励与约束功能、促进资本的社会化和公众化、分配与再分配功能与转化资本形态的功能。以上对资本市场的功能界定,笔者以为彼此之间并无大的出入与冲突,仅仅是在宏观功能与微观功能、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直接职能与间接职能上的差异。与此一脉相承,在资本市场的效率评价标准方面,孙杰、黄冠华认为资本市场应该是资源配置效率型的,林智乐认为股市的运行效率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市场自身运行的规范性,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价格信号形成的有效性等微观意义上的市场效率,而另一个层面指的是股票市场对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一宏观意义上的市场效率。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及其制度设计进行评价,需要将其置于我国渐进式改革中金融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来分析。在我国整个转轨过程中,国家作为制度创新和变迁的主要推动者,其效用函数始终左右着制度变迁的方向与轨迹。我们考察资本市场的功能及其效率评价,必须从这一制度的主要推动者的利益及其变化轨迹这一视角来进行分析。

二、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国家效用函数

诺斯指出,统治者或国家提供博弈规则(即制度)都有双重目的:“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这能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在第一个目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这两重目的是统一的或基本上是统一的,因为都在国家的成本一收益核算范围内,两者都是他所追求的,只不过一个是直接利益,另一个是间接利益(也可以看作一个是短期目标,一个是长期目标)。国家总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均衡,也就是实施或容忍一种产权结构能多增加的垄断租金,等于放弃这种产权结构而实施另一种更有效率产权结构,从而提高效率、使国家税收增加的数额或增加额的贴现值。在此笔者假设:如果租金最大化代表统治者的短期效用,社会产出代表统治者的长期效用,那么除非贴现因子足够大,否则国家会首先考虑短期租金最大化。

(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构建的背景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制度安排具有特殊的背景:由于中央政府没能在分散化的市场经济中建立起来有效的国内征收机构,为了保持渐进式改革中制度变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国家建立起具有垄断性产权的国有银行,动员分散的民间金融资源对国有经济进行支持。但随着这种制度安排方式的持续,其中潜伏着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由于国有银行、储蓄者、国有企业之间的双重债权债务关系,国有银行与储蓄者之间的预算硬约束、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由于公有产权所导致的预算软约束,大量不良债权的生成,会导致信用链条的断裂。而作为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制度可以使金融资源的供给者直接与需求者以股权投资形式相联结,从而避免了国有银行充当信用中介所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因此,作为权威主义的构建,资本市场的功能需要服从于制度设计起点的需要,其后的功能动态化展开依赖于制度的展开或演进。也就是说,资本市场是否同时具备诸般功能,要取决于特定制度安排的需要。即不仅要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阶段来考察其规范的动态性,而且还要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考虑资本市场的供给主体引入这种制度安排,所寄予资本市场的初始功能,并随着制度环境与参与主体的互动,制度供给主体的效用函数中变量的偏好顺序的动态化而赋予了资本市场功能的动态化。从这一角度,我国资本市场作为一种“嵌入式”的制度安排,在制度构建初期具有着特殊功能——改革承接功能,即作为力不从心的国有垄断银行制度的下家,解决庞大的改革成本问题。

(二)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国家效用函数

国家作为资本市场这一制度安排的供给主体,其收益包括:1、可以通过将分散的民间金融资源引到传统的国有部门,以弥补改革成本,从而减轻国有银行的压力,给国有银行体系的改革留下喘息之机,这是国家的短期迫切利益,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而得以实现;2、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迫使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3、可以促进社会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从而增加社会有效产出,促进经济增长,这是长期的、潜在的利益,通过资本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而得以实现。这三种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要实现第一种利益,国家就必须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将民间金融资源导人效率低下的国有部门,从而有损于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实现;要实现第三种利益,就要求国家超越自身利益,以权威的第三者身份供给博弈规则,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发地资源导向功能(第一种收益与第二种收益之间也存在冲突,见下文分析)。

我们认为在资本市场制度构建初期,国家效用函数中变量的偏好顺序是第一种收益严格偏好于第三种收益。理由是:1、前期累积的巨大改革成本压力(可以通过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与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来衡量);2、资本市场建立初期直接融资比重极低,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无关宏旨,为实现第一种利益而付出的社会产出减少的成本极低;3、资本市场制度的建设无意于着眼长远规划。

因而,资本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在资本市场制度构建初期被弱化,缘自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而产生的扩大产出效用并不在国家效用函数中占据较大权重。为服务于这一效用函数目标,国家需要在向民间转嫁改革成本与维持投资者的参与约束与保持金融稳定之间,寻求平衡点。

三、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国家效用函数的外部约束条件与实现方式

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国家效用函数的特殊性体现在:通过资本市场将改革成本向民间转嫁虽然是出于国家租金最大化的目的,但它并非完全属于统治者个人利益,也同时具有将改革稳定推进的功能,在稳定压倒一切的环境下,也是增进社会福利的。正如周业安所认为的,给定特定的环境条件,政府建立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外部规则与社会福利增进可能兼容。有人提出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应遵循效率原则,但我们必须正视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起点,重新定义“效率”的涵义。正如布劳格所说,“经济学家们必须放弃这样的观念,即对于经济变迁存在着纯技术性的价值中立的效率观点。”布罗姆利也认为,“效率计算取决于制度安排的现存结构,……关键的问题不是效率,而是对谁有效率”。评价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时,不可忽视从国家效用函数出发而赋予其的“使改革稳定推进”的标准。

(一)外部约束条件

这种通过资本市场向民间转嫁改革成本的思路,其实现必须具备若干外部约束条件:1、充足的民间储蓄;2、国家对资本市场的强有力控制;3、多元化投资工具的匮乏以及对民间金融活动的打击。在第三个约束条件上,应注意的是:在国有垄断银行体制下,由于投资工具的极度匮乏,国家无须考虑储蓄者的退出问题,而资本市场制度下由于投资者可以在参与资本市场与银行储蓄之间进行选择,因而必须在政策制定及制度安排的路径上考虑投资者的参与约束问题。

(二)实现方式

这一制度安排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行政干预来实现的,表现在:

1、国有企业享有资本市场融资特权。例如,1997年,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在选择企业时,要优先推选符合股票发行和上市条件的国家确定的1000家重点国有企业、120家企业集团以及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特别要优先鼓励和支持优势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收购有发展前景但目前还亏损的企业,实行资产优化组合,增强企业实力。”到2002年,95%以上的上市公司系国有控股公司。

2、对股票的发行与上市实行计划额度制。为了保持国家对上市的国有企业的控股地位,国家规定了企业的股票发行额度。大型国有企业在新股发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将原有资产中的一部分剥离出来折合成发起人股。这部分被剥离的资产被假定为一个虚拟的会计实体,并且被假设已经存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会计期间。然后从原来的会计实体中剥离出一部分营业收入和费用归虚拟会计实体,并据以确定虚拟会计实体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这是违背会计实体和会计期间假设的,也说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实质上的一体化。因此,上市公司向母公司转移利润、母公司挪用募股资金、上市公司为母公司贷款提供担保等一系列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表现都是一脉相承的结果。同时,通过行政方式控制资本市场的规模,可以人为地制造供求不平衡,使投资者可以获得交易性收益,从而一方面使投资者对制度产生依附性,另一方面,投资者收益与上市公司个体特征之间因果性关联不明显,投资者对防止上市公司侵权的制度安排并无强烈需求,因此减少了制度安排的阻力。

四、从“管束均衡”到“博弈均衡”的转换

(一)行政权力介入的自我内生:“管束均衡”

作为一整套制度安排的合成,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需要各种制度安排的彼此衔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确立初衷决定了一个具有健全的基本制度,从而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资本市场是不符合国家的效用函数的。因此,其不可能作为权威的第三方制定博弈规则,国家既有侵占投资者利益,以向民间转嫁改革成本的激励,又有保护投资者利益,从而维持投资者的信心,防止投资者退出的激励。这看似对立的双重激励导致国家在投资者保护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供给方面存在着矛盾:

一方面,我国仿效发达国家建立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投资者的利益进行维护,但因为国家效用函数中的转嫁改革成本这一项收益是通过隧道效应实现,即民间金融资源沿着投资者——上市公司——国有股东的方向,因此国家无激励供给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实质上处于缺位状态。判断一项规则是否成为制度,关键是其可实施性,即制度必须是可实施的,或可执行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不可实施性的一个具体体现是:2001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各级人民法院发出了关于暂不受理上市公司民事赔偿的通知,该通知承认“内幕交易、欺诈、操纵市场等行为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又指出,“受目前立法及司法条件的局限,尚不具备受理及审理这类案件的条件”。即使目前已经受理,也面临着投资损失难以确定、无法执行等问题。这样,投资者保护制度的缺位,使投资者的部分权益置于“公共领域”(publicdomain),政府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对其进行攫取。

另一方面,国家也有激励去保护投资者,抑制他人对投资者权益进行攫取。由于国家效用函数的实现要求满足投资者的参与约束、防止投资者退出,因此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形下,国家有激励去供给防范上市公司、投机资本等对投资者利益的侵犯的制度,如投资基金制度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资本市场上的效用函数行政权力介入保持资本市场自身运行的基本制度的缺位进一步的行政权力介入。“政策市”的形象就此树立:市场过度低迷时政府出面救市以维持投资者的参与约束;市场过热、投机气氛过浓时,政府出于金融稳定的职责为其降温以防止崩盘。资本市场运行中行政权力的深度介入是资本市场制度建立初期行政权力介入所内生。我国资本市场就这样在行政权力的介入下,保持着“管束均衡”。

(二)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互动:博弈均衡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初始作用的结果,国家效用函数的外部约束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1、直接融资在金融活动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对国民经济良性运转的影响日趋凸现;2、大批中国企业到海外发行上市,这将导致优质资源的流失。这导致了国家满足租金最大化效用的成本日益加大,要求调整国家效用函数中变量的偏好次序。同时,正如在国有银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利益、国有银行自身利益的渗透逐渐改变国家的国有垄断银行制度中的效用函数,迫使国家对国有银行体制进行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同时又是上市公司、券商、地方权力、投机资本与普通投资者等各参与主体的学习与知识积累过程,以及对制度环境的认知反馈过程。

1、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张使得投机易收益下降,投资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开始觉醒,越来越关注国有股东、上市公司行为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对侵权行为的反应日趋强烈,越来越多地使用“用脚投票”的方式发出可置信的威胁。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意愿是国家效用函数的一项重要外在约束条件,其被严重削弱将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蕴藏着深层次的秩序危机和信心危机。

2、行政权力在资本市场上的过度使用形成的“”关系导致地方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的不断渗透。黄少安在分析政府以行政力量推动改革的外部性时,认为政治官员在改革中的个人效用在于升迁最大化,但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其所具备的强大的财富再分配功能,使得地方权力对资本市场的渗透主要是通过权力与资本的结合,导致对公共财富的吞噬,使得风险不断向中央累积。

3、国家转嫁改革成本的示范效应,一方面使得投机资本利用资金优势与内幕信息操纵市场,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国家通过股权渠道向民间转嫁改革成本的示范下,缺乏完善治理结构的激励,生产性努力降低,其行为取向并非表现为对投资者需求的回应,而仅是对行政措施的回应,从而既加剧对中小投资者的掠夺,又使得国家效用函数中第二项收益不能实现。

4、国有券商由于其预算软约束,其通过委托理财业务不断呈现的危机最后由财政收拾残局,有内生出新的改革成本、从而使渐进式改革陷入恶性循环的危险,国家效用函数的实现方式似乎即将为自身所劫持。

以上几方面说明,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导致各参与主体力量的成长,利益的彰显将导致国家维持原有制度安排思路的成本与阻力日渐增加,相应的制度供给必须考虑各参与主体的反应,并进行相应调整,即制度安排必须实现与制度接受对象的互动。制度的变迁开始打破“管束均衡”,出现“博弈均衡”。资本市场的运行架构从一元化开始走向多元化。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单方面《减持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第六条,即“减挣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引起股市暴跌,迫使证监会于2001年10月22日紧急叫停,这反映了行政权力在资本市场上的力有不逮,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黄少安、魏建所提出的“同一轨迹上制度变革的边际效益递减”假说。而考虑了各方利益表达的股权分置的制度设计推出后股市的稳步上涨,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完成了从“管束均衡”到“博弈均衡”的转换。

(三)从“管束均衡”到“博弈均衡”的理论解释

下面,我们尝试用温加斯特(weingast)建立、并由青木昌彦(aoki)发展的一个简单的政治交换博弈来解释以上转换。在这个博弈中,有两类参与人:政府和两个参与人a、B(代表公民、选民、利益集团等)。假定政府超出保护私人产权不可侵犯的限制而增进自身利益,为了获取a的额外收益,向a增税。a与B可选择抵制或默认。每人的抵制成本为c,如果B与a合作抵制,政府的侵权行为就失败。如果B不合作,a单独抵制不奏效,政府得逞。政府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效率损失2Δ,由a、B分担。有三种情形:1、如果B和a合作抵制的成本大于侵权导致的效率损失,B的最优策略是默认,a预期到这一点,最优策略也是默认。{侵权,默认,默认}是纳什均衡结果。2、如果政府侵权导致的效率损失大于B与a合作抵制的成本,B会选择与a合作。但如果Δ-c0时任一正数0,当θ>2(c-Δ)/2c+a时,存在a与B共同抵制的可置信威胁,政府放弃侵权符合自身利益。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政府在向民间(a)转嫁改革成本(变相的税收)的同时,控制市场的规模以创造获利机会维持投资者(a)的参与约束,上市公司(B)事不关己甚至可以搭车受益,因此第一种情形成立;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a)利益维护意识增强,认识到政府侵权行为所带来的效率损失Δ增加,同时B的构成发生变化,券商、投机资本、外国投资者的利益崛起,政府的侵权行为(减持国有股采取市场定价方式)的实施对象已经难以分辨(a、B都会从中受损),从而引起合作抵制,迫使政府妥协,对各主体的利益予以承认,并尊重其利益表达(股权分置的制度设计),由第一种情形转换到第三种情形。而第二种情形不会出现。因为政府向B支付贿赂的方式将会是以纵容B参与协同侵犯投资者(a)的利益,这将使投资者受到双重掠夺,其参与约束不能维持,因此政府不但没有激励这样做,还会通过投资基金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等来抑制这种倾向。

五、启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任何一项制度安排的评价,都必须放置到这项制度产生与存在的特定制度背景下。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效率的考量必须将其置于整个金融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效用函数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作为权威主义的构建,资本市场制度的功能与效率评价必须具有主体指向,单纯地、局部地论及规范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及其功能、效率是没有意义的。

2、一项制度正常发挥其功能,依赖其他制度的存在并有效实施。即制度的权威主义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我国资本市场上看似在空间上并列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实有着其时间上的继起性,即某一项或几项制度必须以其他某项制度的切实有效实施为前置条件。任何一项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都不能被从其所处的背景中摘出而单兵突进。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3

【关键词】国企改革;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08-02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探索,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业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尚未实现,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本文认为,在日渐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若要将国企改革进一步推向前进,以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成果,必须紧紧依靠已经“脱胎换骨”的国内资本市场。

1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趋向

从中国企业改革的实践来看,改革的脉络呈现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推进特征。根据对国企发展进程的进一步梳理,可以发现,寻求与资本市场的共同发展,是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趋向。

从1979年到1992年是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扩大企业自的改革,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和“工资侵蚀利润”等短期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1983到1984先后又两次推出利改税,但结果都很不理想。此后的改革主要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并在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开始了企业集团和股份制改造的改革试点。虽然承包制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承包制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991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92年后国务院就不再鼓励企业搞承包。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仅靠企业内部转换机制,难以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

股份制改革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次制度突破。1992年,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明确,使企业改革从政策调整阶段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国企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尽管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为国企解困是90年代的国企改革的主题。投融资体制实行“拨改贷”之后,国有企业由于高负债率、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摊派严重、员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效益逐年下滑,亏损面逐年增大的情况。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间接融资渠道很难满足国有企业改革资产重组、规模扩张等的融资需求,此外,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过度负债和财产损失需注入庞大的资金,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仅靠银行的间接融资已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通过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是必然的出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利用资本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在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国企改革的融资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力发展国内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让一些企业走出去,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

国企改革的深化要求资本市场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有效的金融服务。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公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的国际资本的流动,民间积累了大量资本。另一方面,“拨改贷”之后,国企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窄,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理想的融资平台。此外,资本市场有利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但是,因为股权分置造成了资本市场的畸形发展。加上国企筹资的主要目的不是配置资源,而是解困,使资本市场的成长逐渐扭曲,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分置的先天缺陷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投资、融资、定价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渐被弱化,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对资本市场先天缺陷的改革对于国有经济改革越来越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股权分置。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到2006年末,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中国的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由此进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我国资本市场功能趋于回归

资本市场中股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价值的提高,场外资产不断通过上市公司实现资本化化的过程,将是驱使资本市场在逐渐趋于成熟的制度环境下价值回归与功能恢复的过程。

2.1资源配置与价值发现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被普遍认为是成熟资本市场基本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是通过证券市场的股权流动,通过公司制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引导资金流、人流、物流流向更有效率的企业和产业,从而达到最佳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获得最大的产出,而这种资源配置又是基于价值发现功能的发挥,没有公正合理的定价,资源的流动失去了必要条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股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一定程度在制度上制约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功能的发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平台作用的日益明显,场外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证券化的需求日渐强烈,同时股价估值也没有了制度,促使社会优质资产不断向上市公司流动。在制度性难题得以解决的前提下,非上市公司资产的这种资本化过程必将推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定价功能的逐渐回归,并不断对这其回归效果进行着检验。

2.2资本市场成为优质资产“吸纳器”:成熟资本市场的另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二者表现为正相关,经济发达则资本市场兴旺,经济萎缩则资本市场疲弱。从我国a股市场的沪深股指来看,股市大的运行轨迹以2001年年中为分水岭,前段是升市,后段是跌市,后段走势与经济大势反差巨大,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并未得到有效体现。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上市公司不过是其国有企业集团的融资工具而已,资本市场拥有的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的优质资产十分有限。这产生两个结果,一是证券市场规模非常小。在发达国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会登陆证券市场,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一般都在130%上下,美国高达150%,而我国上市企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资本市场的流通市值之和只有GDp的10%左右。二是资本市场公信力不高,国民投资参与率低。在发达国家,参与证券投资的人数比例通常在60%以上,在我国尚不到15%,。

随着制度性问题的有效解除,上市公司的平台作用日益突出,各类非上市公司将其资产注入上司公司平台实现证券化以期获得公司后续发展动力,并可获得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和包含未来获利能力的资产价值。因此,上市公司平台价值的提升,场外资产纷纷向上市公司注入,上市公司将不再是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圈钱工具,而将成为国有企业主业资产的真实拥有者,甚至成为集团本身,真正成为社会优质资产和财富的平台,企业集团的作用将逐渐被上市公司所取代,各行业的龙头和有影响力的公司逐步成为上市公司,促使资本市场成为全社会优质资产的吸纳器;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的规模也将实现空前的增长,居民的资本市场的投资参与率也会因为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而大幅提高。因此,使得股市的涨跌对居民消费信心和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消费行为与消费信心,并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资本市场与国民经济真正实现联动效应,资本市场的经济晴雨表功同样能得到回归。

2.3资本市场公信力提高:资本市场吸纳社会优质资产也就是场外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资本市场不再是因为筹资而存在,也不再是“”,其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功能以及经济晴雨表功能的逐渐回归,资本市场市场的公信力不断提高,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逐渐增强,最直接地表现就是涌入资本市场的资金将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的银行储蓄存款不断攀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居民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不足。而随着能够给投资着带来丰厚回报的优质资产向资本市场涌入的同时,追逐增值的货币资产必然将被吸引到资本市场中,使资本市场曾濒于衰竭的融资功能得以恢复,从而为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机遇,反过来货币资金的涌入,又将吸引更多的场外资产进入资本市场。优质资产好比是资本市场的“骨肉”,而货币资产犹如是其“血液”,因此资本市场将在吸纳社会优质资产的同时吸引货币资产,功能逐渐恢复,变得有血有肉,成为一个健康的市场。

3国企改革必然要与资本市场充分结合

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突破为其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潜力,国企改革在资本市场日渐趋于健康的条件下,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一方面,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利益趋于一致。非流通股取得了流通权,使中国股市实现了全流通,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原有的非流通股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定价,国有大股东能够享受到资本市场溢价带来的收益,上市公司逐步成为全体股东价值创造工具,大股东的价值取向与上市公司的价值取向从原来背离走向了一致。此外,资产收益率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平台在资本市场上得以放大。通过将资产注入,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定价能力,使资产获利价值迅速放大。相比之下,非上市公司资产,作为非资本化的资产,即便有很可观的收益率,但却难以被有效定价,真正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要求提高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因为股票价格综合了市场对一个公司未来利润率的预期,它为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提供了一个客观尺度。股票价格的升降可以指示资本的有效配置,并可以奖惩业绩好坏的公司。因此资本市场将对上市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起到一个倒逼的作用,其本质还是市场的竞争机制。国有上市公司不仅仅要从形式上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间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各种权能上进行科学划分,并且要在实际运作中形成相互制约、分工明确、权责利相统一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以前之所以股价未能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主要原因就是上市公司只是国有企业集团的融资工具而已,企业主要目的是圈钱,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丧失。

此外,国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或运用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张的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ipo直接进行融资,获取发展资金并实现产权多元化。二是定向增发。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直接以新发股票换取大股东优质资产,这种方式可以使大股东的控股比例将大大提高,另一种情况是通过定向增发融资,以现金收购大股东优质资产,这种方式大股东可以获得现金,实现资产收益。三是资产置换。国有大股东以优质资产与上市公司的债务等不良资产进行置换来使优良资产得以上市,并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四是借壳上市。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五是换股吸收合并。换股吸收合并主要是大股东发行集团股票,以发行股票的全部或部分来换股吸收合并上市公司,达到整体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六是股改对价。这种方式仅发生与上市公司的股改过程中,在上市公司股改时,大股东把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作为支付给流通股东对价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资本市场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中诞生,而且经历过艰难的制度困境,并最终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为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化工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趋于成熟的条件下,国企改革必须要寻求与资本市场的共同发展,利用并跟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栋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发展,国有资产管理,,2006年第8期

[2]陈清泰、吴敬琏、谢伏瞻主编,国企改革攻坚15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余云辉,上市公司“资本自”与证券市场发展,武汉金融,2007年第7期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4

这三座大山使今无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举步维艰。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不在于扩容,而在于调养生息,进行结构调整。具体说,就是要推倒压在中国股市上的三座大山。

本文是从资本市场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建立股市新文化、树立正确投资观问题上,作一探讨。

二、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三、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

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四、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新文化运动。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5

关键词:资本市场;结构创新;国际金融中心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1-0101-03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一、产品结构创新问题

资本产品不同于基础商品或资产的显著特点,即是其虚拟性、融资性、契约性、未来性和高风险性。产品结构创新源于产品创新,是指不同功能的资本产品新式组合形态,产品结构创新是把双刃剑,既可促进市场结构优化,又会带来很大风险。产品结构创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不相适应,是目前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瓶颈。虽然货币期货、认股权证、国债期货、外汇远期和货币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除国债期货外,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均未形成规模,关键在于尚未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机制,致使市场主体淡化创新需求,缺乏创新动力。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机制,主要应加快建立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研发机制、营销机制、服务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股指期货、股权期权等衍生产品创新,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风险。积极创造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条件,形成创新竞争氛围,并与现货交易市场创新相匹配,建立实时跟踪评价体系,循序渐进,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明确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结算方法的责权利,完善挂钩标的指数,真正反映资本市场基本面及其运行过程。应继续推动权证、上证基金通、大宗债券交易双边报价和上证180etF等业务创新。

(二)丰富资产证券化品种。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单一,只有股票、债券等少量品种,企业债券市场滞后,股权融资大大高于债权融资。要改变目前产品结构单一,交易品种少,债权融资比率低等状况,必须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推进企业债券和可转让债券流通市场,丰富债券品种。推进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市场基金创新,发展储蓄替代类证券、债券借贷、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资产证券化品种,用流动性更强的证券产品代替单一的银行储蓄,改善储蓄结构,丰富交易品种。鼓励跨市场、跨机构的证券产品创新,拓展证券产品功能,丰富交易品种,以合格机构投资者为依托,拓展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资产抵押债券等资产证券化产品,提高证券资产的流动性。

(三)保险业改革与创新。应加大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的力度,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和品种,开展保险资金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试点,支持保险资金参股银行业和证券业,促进保险公司跨业经营,提高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水平。要鼓励具备条件的境内保险公司在境外设立营业机构,扩大保险资金的境外投资,建立由保险机构参与控股的境内机构投资者。

(四)货币经纪业务发展与创新。货币经纪业务既涵盖债券交易、资金拆借、外汇买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股票和产权指数等交易,也涵盖贵金属、原油、天然气乃至天气指数等交易,包含所有金融产品和市场,成为资本市场必不可少的“剂”。我国目前货币经纪业务范围小、品种单一,仅局限于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亟待向资本市场延伸。要积极发展货币经纪公司,推动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外汇交易、债券交易、衍生产品交易和金融产品交易信息等经纪服务创新。

(五)证券信用交易创新。信用交易不仅是一种买空卖空机制,也是一种交易创新,可使资本市场维持理性波动和必要的流动性。信用交易可发挥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并具有杠杆效应,可成倍放大资金或证券供给。信用交易对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投资机会和风险回避手段,牛市融资,熊市融券。信用交易所引致的买空卖空机制,可弥补单边市的缺陷,推进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创新。要加大信用交易业务风险防范,信用交易应限于成熟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应明确规定信用交易的数量和期限,建立信用账户和证券账户的二级托管制度,建立信用交易专用席位,防止信用交易内幕化及其坐庄行为。强化主承销商的尽职调查和信用评级的管理,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建立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和指标体系,形成规范的内控机制,推动信用交易创新。

二、主体结构创新问题

主体结构创新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创新体,主要包括供求主体、服务主体、组织主体和监管主体等创新,是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培育供求主体。一是培育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促进QDii制度创新。允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发起基金,实施混业经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控体系。培育具有创业投资潜力的境内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优质投资公司,并最终成为具有跨国经营实力的委托理财机构。二是引导境外战略投资者QFii,促进QFii制度创新。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要与我国资本市场合格机构投资者较少的状况及需要相一致,着力于资本市场主体结构的完善;要与我国资本市场发行体制和交易体制改革及要求相一致,着力于资本市场体制创新;要与我国资本市场风险防范及需求相一致,着力于资本市场运行安全;要与我国资本市场规制建设及要求相一致,着力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发挥QFii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形成典型示范效应,改善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投资结构,提高资本市场供求主体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培育国内非上市公司,使之成为资本市场供求主体。应明确非上市公司的法律地位,按市场供求主体的要求依法治理、规范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对运作规范和业绩良好的非上市公司,可转变为社会募集公司,并择机上市;业绩良好但公众化程度较低的非上市公司,可与上市公司合并,借壳发展,也可通过股权置换方式转变为发起设立公司。

(二)规范服务主体。一是规范服务主体行为。规范服务主体行为过程,既是推进服务主体结构性调整过程,也是服务主体自主选择服务产品或服务工具过程,是实现服务主体结构性调整和服务产品或服务工具优化组合的前提条件。二是发展境外服务主体。发展境外融资服务和外汇风险管理、综合理财等服务主体,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便利服务和外汇避险工具。三是推进农村资本市场服务主体创新。要突破农村信用社单一经营服务格局,逐步形成服务机构多样化、服务产品多元化、服务方式差异化的农村资本市场体系。要加大农村资本市场服务主体的组织创新和产品创新,完善服务主体结构和产品定价机制,降低服务成本。要分离政策性和商业性资本业务,减少商业主体的道德风险,创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三)完善组织主体。完善组织主体功能,就是要解决组织主体功能不健全问题,解决组织主体功能被替代问题,重点完善组织主体的协调功能,形成有序互动机制,提高运行质量、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依法明晰政府监管职能及定位,把微观监管权交给市场组织主体,发挥市场组织主体应有功能。

三、市场体系创新问题

市场体系创新,涵盖产品结构创新和主体结构创新,是放大了的市场结构及创新问题,涉及市场结构建设和调整的诸多层面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三个板块市场。完善沪深证券交易市场结构(a股市场),规范交易行为,健全监管体制,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设功能完善的主板市场。积极推进二板市场建设(中小企业板市场),对上市条件、信息披露核准、融资方式、监管方式等进行创新,满足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需求。发展三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三板市场与产权市场业务相衔接,兼有股权流通和股权融资功能,可为更多创业阶段的新兴企业提供融资和退出通道。应积极推动三个板块市场联动发展与功能创新。

(二)B股市场和a股市场合并。我国B股市场和a股市场分立,而且B股市场规模小,资金筹集和资源配置功能有限,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要依据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创造有利条件,改善资本市场的基础结构,推动运行机制创新,适时推出aB股市场合并的时间表,确立统一的市场功能定位,稳妥推进合并进程。

(三)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展柜台交易市场,推出各种股权交易,允许各交易中心产权相互挂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功能,逐步形成产权转让特别是国有产权转让全国统一报价系统,建设层次合理、功能互补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股权私募市场,多种形式的股权私募市场,是风险资本产业产生的基础。积极推进实用性技术及需要的产业化,形成对风险资本的旺盛需求,可有效促进多种形式的股权私募市场的发展。推动私募市场发展与创新,应加大场外交易系统建设,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为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及时融资提供平台。

(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形式金融组织建设,形成定位准确、功能互补、产权明晰、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监测评估研究,建立农村金融风险监测数据库和监测分析系统。加快金融信息化建设,加快区域性票据交换中心建设,促进服务“三农”的支付结算工具创新。

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问题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从国际化视角探索资本市场结构创新问题,它以多层次市场微观结构创新为基础,是资本市场结构创新的典型集聚形态或高级形态。

(一)一个中心还是多个中心。目前,上海、北京、深圳等中心城市都在规划金融中心建设,表明各大都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然而,这种抢滩式建设必然会极大地分散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造成对有限资源的巨大消耗,背离科学发展观及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金融中心发展史表明,一个大国可建设一个或数个不同功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但国际金融中心只能建设一个,只能聚焦在一个特大型经济大都市。国内关于金融中心建设的“多中心论”和“三国演义论”,反映了对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异同缺乏科学定义,在认知上陷入某种误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毕其功于一役,例如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有其无可争议的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初步具备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突出重点,高效利用国内外金融资源和智力资源,不应四面出击,更不可能遍地开花。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近期战略目标。一要实施超常规发展战略,加快创新步伐。着眼于形成国际金融中心框架,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吸引国内外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总部集聚上海,完善金融体系,拓展金融市场功能,建立上海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和金融市场交易中心。加快外资金融业本土化进程,主要是加快与中资银行合作化、人才本土化和金融创新本土化进程。二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和凝聚市场研发实力。创造有利条件,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促进金融衍生品等业务发展,重点推进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建立上海金融产品创新中心。三要构建网上大平台,集中各类服务信息,建立动态金融数据库,开辟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间的互动窗口。四要整合金融监管资源,强化央行上海总部业务监管职能。央行上海总部成立具有“吸引效应”,开始发挥作为国家战略服务平台的作用,有助于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扩大上海金融市场对国际金融业的整体影响力。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长期战略目标。一要加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技术、网络、服务、环保、政策、法制和人力资源等基本要素及质量建设。集聚国际资源,凝聚中国特色,持续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生态环境,形成机构拥有量、开放度和经济影响力三要素指标齐备的综合型国际金融中心。二要比较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走离岸金融中心与国内金融中心同步发展之路。提升区域化、全球化竞争实力,探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方向、特色和规律,取长补短,少走弯路,注重差别化战略和创新化建设,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鲜明的国际金融中心。三要推进人民币金融产品持续创新。依托上海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走人民币产品创新发展之路,使上海首先成为开发、定价、投资、交易人民币产品的金融中心,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为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基础。四要上海、香港、台湾金融服务业和金融中心互动,展开实质性竞争,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整体规模及素质的提升。由此促进金融市场的有序分工和自由开放,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兼容性及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宏.资本市场效率:理论和经验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99.

[2]邓妍.QFii屯兵上证180etF[n].财经时报,2006-03-20.

[3]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n].经济日报,2006-06-28.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6

关键词:金融体系;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商业银行

一、金融体系的功能与中国金融改革的战略模式

中国金融改革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走?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重要的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如果我们的改革事先没有一个模式的勾画,那么改革的方向将会不清晰,政策也会出现摇摆。我们现在有责任也有能力研究中国金融改革应当追求的战略目标。中国的金融改革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之后开始进行了20多年,这20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达到我们追求的战略目标。在这20多年改革中,对于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有多种表述,比如教科书上说,金融体系应当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但问题是,这样一种模式是不是中国金融改革未来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做一些修改,甚至是重大的修改。

金融体系的分类标准非常多,有一种分类得到全球金融学家的认可,即从功能的角度分类。我们把金融体系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另一类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今天传统的商业银行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未发生质的变化。我国当前的这种金融体系能不能持续存在下去?能不能保证中国金融的安全而有效率?能不能使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下去?能不能使居民、投资者以及市场主体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我国当前的这个金融体系恐怕难以实现这些功能。

金融功能决定金融体系。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金融功能分为两大类:一是提供支付清算。贸易活动发达之后,支付清算非常重要,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必须提供支付清算的功能以提高全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实质上,商业银行形成之后这个功能已经具备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第二功能是媒介资源配置,这是因为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风险无法分散等原因,所以市场需要一个中介来完成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早期金融体系受技术的限制,只能在一个狭窄的地域发展,工业社会后原来的金融制度满足不了要求,所以现代股份制银行开始出现。上述两个功能是金融体系必须具备的。今天,金融功能升级了,上述两个功能仍然存在,但它们不是最核心的功能。最核心的功能应当是成长性最好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功能。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活动不但要具有支付清算及资源配置的简单媒介功能,而且更需要分散风险、对冲风险、管理风险的功能,以使整个经济体系能够安全运转。这是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具有的一个新功能。第二个新功能是将经济增长的财富通过金融体系表达出来。只有经过证券化处理的金融市场才有可能与整个经济增长保持动态的联动关系。

简言之,金融体系必须增加分散风险与管理财富这两个新功能,但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具备这两种功能,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非常微弱,因此,我们所要选择的一个战略目标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即建立以充分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未来金融体系三元素

自2004年起,中国的商业银行真正进入市场化改革。在此之前的20年中,整个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具有自我

循环的特征,找不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显然,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建立在资本市场平台上的,离开这个平台,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不会成功。从2005年起,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在境外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必须的,同时,商业银行需要一个很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改制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它的股权通过证券化的处理与资本市场相对接,进而成为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投资产品。

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问存在着挑战、竞争、合作的关系。就挑战而言,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可以发行短期融资债券,这对传统的银行的资产结构会产生直接的挑战。从发行者来看,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成本很低,与贷款相比利息下降了1%~2%。

如果一公司发行30亿元短债,那么就会节省3000~6000万元的财务成本,而且这种产品还是投资者喜欢的,因为会有3.5%~3.9%的利息收入。货币市场很多资金就会进行这种投资。老百姓在银行存款,一年期的利率是2.25%,还要交税。但进行这种投资不用交税,并且利率比较高。这实际上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全面的挑战。

商业银行还面临另一个更严重的挑战是公司债券市场。短期融资券是一年期以内的,公司债券是一年期以上的。它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主体业务会产生正面的冲击。按照1983年企业债券发行有关条例,企业债券的发行当时是由现在的国务院发改委来审批的,所以在中国,发行公司债需要很高级别的领导来审批,比发行股票难得多。从目前看,政府主要是让国有大型企业发行公司债,这显然是极其落后的管理办法,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不仅仅是一个股票市场,它还必须拥有一个庞大的、有厚度的债券市场,这个债券市场主要品种应是公司债券。没有一个公司债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就是残缺不全的,它就无法进行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也很难使资本结构达到最优。所以公司债市场一旦放开,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带来的挑战就更加巨大。如果所有优质的企业都能够发行公司债,5年就能达到5万亿元的规模。5万亿元公司债加1万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就将“穷途末路”了,没有客户了,没有利润来源了。对于投资者来说,商业银行从中问拿走的那部分利差太多,投资成本太高,所以投资者更愿意供需双方直接见面,把商业银行截留的利差交给投资者。

可是我们现在还没能做到这些,其中有很多理由。有人说,股票市场发展了15年,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再把公司债市场发展起来,问题将会更多,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一个充分发展的资本市场,风险控制的主体是投资者,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提供信息披露的标准,制定提供虚假信息披露的惩罚机制,而不是由政府来具体过滤市场风险,谁来过滤风险呢?谁把真正的信息给投资者呢?不是政府,而是专业性中介机构。政府的出发点很好,致力于使投资者、老百姓不受损失,所以基本对每家上市公司都要进行审查,但实际上,这不是政府的职能。应该把过滤虚假信息的功能交给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到位,社会中介也缺乏应有的诚信。我们很多中介的理念是为客户服务,实质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介的天职是为社会服务,为投资者服务,代表全体的投资者,审查投资对象的信息是否真实。如果是虚假的,中介就要提示。而我国的中介机构往往参与作假,把一个明明能看出来的虚假,通过专业技术做成很难看出来的虚假。所以,如何发展客观、公正、尽责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等显得非常重要。没有合格的资信评估机构,公司债市场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因为公司债市场的价格与信用高度相关。公司和公司之间的资产价格和筹资成本应有根本差别。

商业银行的确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个没有商业银行体系支持的资本市场一定是弱小的。

其弱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这并不是说要商业银行通过提供信贷资金进入股市,而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转型,把原来储蓄客户变成代客理财的客户,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中国商业银行有很好的信用,并且愿意通过其信用帮助顾客理财。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虽然瓶子还是那个瓶子,但是里边已经不是醋了,而是酒了,你不能再说它是一个醋瓶子。同样的道理,虽然名称可以是商业银行,但业务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它做的事情已经不是原来的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了,其业务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未来的商业银行将成为社会的资产管理公司,在锁定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投资者的收益。金融服务是分等级的,资产管理是金融服务链条中最高端的服务。未来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提供的最主要的服务应该是资产管理。到那时,我们的市场有足够的宽度和足够的厚度,市场上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可供组合,它可以有效地为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我有一个极端的想法,未来的金融体系大致有三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又宽又厚又大的资本市场,或许还包括货币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资产市场或资产池,任何人都可以到这个市场进行资产组合。进行组合就需要资产管理公司,所以,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第二个元素。第三个元素是保险市场。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保险不属于金融,只不过在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阶段把它归到了金融体系中。有人认为,还需要有中央银行来发行货币,我甚至认为,未来货币不见得由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实质上是一种可交易的信用。从这个角度讲,一个大企业,只要发行了可交易的信用,就可以视为货币了。未来的金融业可能就是这样的框架。

如果金融体系朝这个方向发展,那么金融就是安全的了。虽然市场每天在波动,但它是一个有弹性的市场。中国需要一个有弹性的金融体系,而不是一个脆弱的金融体系。有弹性的金融体系虽然由于资产负债的证券化,而使市场每天都在波动,但其貌似风险,实质安全,因为它在波动中释放风险。金融不能消灭风险,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市场结构的安排来分散风险、降低风险。金融是永远与风险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人只要从事金融就不可能没有风险,只不过风险大小不同而已。风险大,其收益预期就大;风险小,其收益预期就小。我们永远不可能有收益很高但风险很低的产品,也不可能有收益很低但风险很高的产品。如果有,就说明制度设计出了问题。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市场波动。很多投资人不愿投资股票,依我看,股票是目前最好的可选择的投资工具,因为股票的收益明显高于债券。可是在中国,我的这个理论有时得不到验证。我认为,我的理论逻辑没有错,可现实不是这样的。所以我现在思考的是,到底应该修正我的理论,还是改革现实。

三、中国发展资本市场必须翻越的三座大山与股权分置改革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金融体系会出现很多问题。资本市场要发挥功能,必须要有规范的制度安排。中国的资本市场难以发挥基本功能,可能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有制度层面的,有文化层面的,有政策层面的,等等。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翻过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但是我们的信用文化严重缺失了,甚至到处存在作假。在这种文化下,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很困难的。因为没信誉,从而不可能建立起发达的委托-制度。没有发达的委托-制度,资本市场是发展不起来的。另外,我们有点钱就存进银行,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当然我不相信“文化决定论”。我确信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文化会逐渐发展起来。第二座大山是我们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法律体系属大陆法系,一般而论,大陆法系更强调公权力,对市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不过,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们法律制度的架构虽然还是大陆法系,但在微观之处也在逐渐吸收英美法系的某些内容,这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第三座大山就是我们强大的商业银行。我国资本市场只是一只小猫,旁边站着却是商业银行这只老虎。资本市场受到了强大的商业银行的压抑。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股权分置改革。我本人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推动者。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我们就开始研究中国的股票市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们终于发现存在缺陷的制度设计,即股权分置。从理论上说,股份公司的股东是有共同的利益取向的,是平等的,都是按自己的股份取得权利。但是股权分置却把股东之间的利益取向变成股东之间的利益对抗。在这种制度下,大股东的利益来源于对中小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剥夺。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大股东有巨大的收益却没有相应的风险,而中小股东有巨大的风险却只有较小的收益,违背了收益与风险匹配性原则,从而使上市公司以及整个资本市场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这就是我们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7

关键词:金融体系;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商业银行

一、金融体系的功能与中国金融改革的战略模式

中国金融改革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走?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重要的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如果我们的改革事先没有一个模式的勾画,那么改革的方向将会不清晰,政策也会出现摇摆。我们现在有责任也有能力研究中国金融改革应当追求的战略目标。中国的金融改革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之后开始进行了20多年,这20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达到我们追求的战略目标。在这20多年改革中,对于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有多种表述,比如教科书上说,金融体系应当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但问题是,这样一种模式是不是中国金融改革未来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做一些修改,甚至是重大的修改。

金融体系的分类标准非常多,有一种分类得到全球金融学家的认可,即从功能的角度分类。我们把金融体系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另一类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今天传统的商业银行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未发生质的变化。我国当前的这种金融体系能不能持续存在下去?能不能保证中国金融的安全而有效率?能不能使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下去?能不能使居民、投资者以及市场主体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我国当前的这个金融体系恐怕难以实现这些功能。

金融功能决定金融体系。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金融功能分为两大类:一是提供支付清算。贸易活动发达之后,支付清算非常重要,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必须提供支付清算的功能以提高全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实质上,商业银行形成之后这个功能已经具备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第二功能是媒介资源配置,这是因为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风险无法分散等原因,所以市场需要一个中介来完成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早期金融体系受技术的限制,只能在一个狭窄的地域发展,工业社会后原来的金融制度满足不了要求,所以现代股份制银行开始出现。上述两个功能是金融体系必须具备的。今天,金融功能升级了,上述两个功能仍然存在,但它们不是最核心的功能。最核心的功能应当是成长性最好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功能。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活动不但要具有支付清算及资源配置的简单媒介功能,而且更需要分散风险、对冲风险、管理风险的功能,以使整个经济体系能够安全运转。这是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具有的一个新功能。第二个新功能是将经济增长的财富通过金融体系表达出来。只有经过证券化处理的金融市场才有可能与整个经济增长保持动态的联动关系。

简言之,金融体系必须增加分散风险与管理财富这两个新功能,但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具备这两种功能,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非常微弱,因此,我们所要选择的一个战略目标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即建立以充分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未来金融体系三元素

自2004年起,中国的商业银行真正进入市场化改革。在此之前的20年中,整个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具有自我

循环的特征,找不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显然,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建立在资本市场平台上的,离开这个平台,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不会成功。从2005年起,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在境外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必须的,同时,商业银行需要一个很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改制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它的股权通过证券化的处理与资本市场相对接,进而成为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投资产品。

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问存在着挑战、竞争、合作的关系。就挑战而言,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可以发行短期融资债券,这对传统的银行的资产结构会产生直接的挑战。从发行者来看,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成本很低,与贷款相比利息下降了1%~2%。

如果一公司发行30亿元短债,那么就会节省3000~6000万元的财务成本,而且这种产品还是投资者喜欢的,因为会有3.5%~3.9%的利息收入。货币市场很多资金就会进行这种投资。老百姓在银行存款,一年期的利率是2.25%,还要交税。但进行这种投资不用交税,并且利率比较高。这实际上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全面的挑战。

商业银行还面临另一个更严重的挑战是公司债券市场。短期融资券是一年期以内的,公司债券是一年期以上的。它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主体业务会产生正面的冲击。按照1983年企业债券发行有关条例,企业债券的发行当时是由现在的国务院发改委来审批的,所以在中国,发行公司债需要很高级别的领导来审批,比发行股票难得多。从目前看,政府主要是让国有大型企业发行公司债,这显然是极其落后的管理办法,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不仅仅是一个股票市场,它还必须拥有一个庞大的、有厚度的债券市场,这个债券市场主要品种应是公司债券。没有一个公司债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就是残缺不全的,它就无法进行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也很难使资本结构达到最优。所以公司债市场一旦放开,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带来的挑战就更加巨大。如果所有优质的企业都能够发行公司债,5年就能达到5万亿元的规模。5万亿元公司债加1万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就将“穷途末路”了,没有客户了,没有利润来源了。对于投资者来说,商业银行从中问拿走的那部分利差太多,投资成本太高,所以投资者更愿意供需双方直接见面,把商业银行截留的利差交给投资者。

可是我们现在还没能做到这些,其中有很多理由。有人说,股票市场发展了15年,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再把公司债市场发展起来,问题将会更多,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一个充分发展的资本市场,风险控制的主体是投资者,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提供信息披露的标准,制定提供虚假信息披露的惩罚机制,而不是由政府来具体过滤市场风险,谁来过滤风险呢?谁把真正的信息给投资者呢?不是政府,而是专业性中介机构。政府

的出发点很好,致力于使投资者、老百姓不受损失,所以基本对每家上市公司都要进行审查,但实际上,这不是政府的职能。应该把过滤虚假信息的功能交给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到位,社会中介也缺乏应有的诚信。我们很多中介的理念是为客户服务,实质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介的天职是为社会服务,为投资者服务,代表全体的投资者,审查投资对象的信息是否真实。如果是虚假的,中介就要提示。而我国的中介机构往往参与作假,把一个明明能看出来的虚假,通过专业技术做成很难看出来的虚假。所以,如何发展客观、公正、尽责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等显得非常重要。没有合格的资信评估机构,公司债市场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因为公司债市场的价格与信用高度相关。公司和公司之间的资产价格和筹资成本应有根本差别。

商业银行的确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个没有商业银行体系支持的资本市场一定是弱小的。

其弱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这并不是说要商业银行通过提供信贷资金进入股市,而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转型,把原来储蓄客户变成代客理财的客户,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中国商业银行有很好的信用,并且愿意通过其信用帮助顾客理财。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虽然瓶子还是那个瓶子,但是里边已经不是醋了,而是酒了,你不能再说它是一个醋瓶子。同样的道理,虽然名称可以是商业银行,但业务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它做的事情已经不是原来的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了,其业务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未来的商业银行将成为社会的资产管理公司,在锁定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投资者的收益。金融服务是分等级的,资产管理是金融服务链条中最高端的服务。未来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提供的最主要的服务应该是资产管理。到那时,我们的市场有足够的宽度和足够的厚度,市场上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可供组合,它可以有效地为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我有一个极端的想法,未来的金融体系大致有三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又宽又厚又大的资本市场,或许还包括货币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资产市场或资产池,任何人都可以到这个市场进行资产组合。进行组合就需要资产管理公司,所以,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第二个元素。第三个元素是保险市场。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保险不属于金融,只不过在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阶段把它归到了金融体系中。有人认为,还需

要有中央银行来发行货币,我甚至认为,未来货币不见得由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实质上是一种可交易的信用。从这个角度讲,一个大企业,只要发行了可交易的信用,就可以视为货币了。未来的金融业可能就是这样的框架。

如果金融体系朝这个方向发展,那么金融就是安全的了。虽然市场每天在波动,但它是一个有弹性的市场。中国需要一个有弹性的金融体系,而不是一个脆弱的金融体系。有弹性的金融体系虽然由于资产负债的证券化,而使市场每天都在波动,但其貌似风险,实质安全,因为它在波动中释放风险。金融不能消灭风险,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市场结构的安排来分散风险、降低风险。金融是永远与风险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人只要从事金融就不可能没有风险,只不过风险大小不同而已。风险大,其收益预期就大;风险小,其收益预期就小。我们永远不可能有收益很高但风险很低的产品,也不可能有收益很低但风险很高的产品。如果有,就说明制度设计出了问题。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市场波动。很多投资人不愿投资股票,依我看,股票是目前最好的可选择的投资工具,因为股票的收益明显高于债券。可是在中国,我的这个理论有时得不到验证。我认为,我的理论逻辑没有错,可现实不是这样的。所以我现在思考的是,到底应该修正我的理论,还是改革现实。

三、中国发展资本市场必须翻越的三座大山与股权分置改革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金融体系会出现很多问题。资本市场要发挥功能,必须要有规范的制度安排。中国的资本市场难以发挥基本功能,可能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有制度层面的,有文化层面的,有政策层面的,等等。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翻过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但是我们的信用文化严重缺失了,甚至到处存在作假。在这种文化下,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很困难的。因为没信誉,从而不可能建立起发达的委托-制度。没有发达的委托-制度,资本市场是发展不起来的。另外,我们有点钱就存进银行,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当然我不相信“文化决定论”。我确信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文化会逐渐发展起来。第二座大山是我们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法律体系属大陆法系,一般而论,大陆法系更强调公权力,对市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不过,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们法律制度的架构虽然还是大陆法系,但在微观之处也在逐渐吸收英美法系的某些内容,这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第三座大山就是我们强大的商业银行。我国资本市场只是一只小猫,旁边站着却是商业银行这只老虎。资本市场受到了强大的商业银行的压抑。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股权分置改革。我本人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推动者。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我们就开始研究中国的股票市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们终于发现存在缺陷的制度设计,即股权分置。从理论上说,股份公司的股东是有共同的利益取向的,是平等的,都是按自己的股份取得权利。但是股权分置却把股东之间的利益取向变成股东之间的利益对抗。在这种制度下,大股东的利益来源于对

中小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剥夺。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大股东有巨大的收益却没有相应的风险,而中小股东有巨大的风险却只有较小的收益,违背了收益与风险匹配性原则,从而使上市公司以及整个资本市场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这就是我们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8

关键词:银行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功能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收录日期:2014年3月6日

功能观点认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远比机构更稳定,因为功能很少随时间和地域变化;机构的变化是由功能决定的,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创新最终使得金融功能更有效率。

一、融资功能比较

无论银行还是金融市场,它们最基本的功能都是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融资服务。那么,银行与市场在融资效率上孰优孰劣呢?我们假设有好和坏两个投资项目,两个项目都是在初期和中期各需要投资一次。由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期初时两个项目都会得到投资而实施。对于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来说,到中期时,由于在此之前投入的资金已成为沉没成本,只要坏项目的期末收益高于中期后的成本,银行都会选择继续对该项目进行投资。此时,银行不能对好项目和坏项目进行甄别。相反,在中期通过金融市场对项目进行再融资时,市场机制引入了新的投资者,这些新的投资者必然要求与原有投资者分享信息租金,从而使得投资者收益被摊薄。这样一来,坏项目的收益就无法弥补中期后的成本,因而坏的项目在期中就无法续资了。但是,通过金融市场融资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它有可能剔除掉了中期收益低而期末收益高的项目。

从合同的完备性方面考虑认为,银行在融资效率上高于市场。一般而言,由于高昂的交易费用,合同是不完全的,一些可能的帕累托改进在初次谈判和初始合同中并未加入。而再谈判使得帕累托改进成为可能,从而双方的福利都将得到提高。银行和公司之间一般存在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借贷合同的谈判和再谈判成为可能。但是在金融市场中,这种债权或股权合同由众多投资者持有,公司很难和所有人进行再谈判。首先是因为交易费用太高;其次在再谈判中,由于所有权人太多,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现象。由此可见,金融市场由于有新投资者的不断加入从而能更有效地筛选投资项目,但也因此使得合同的再谈判困难重重;而银行则可以通过完善合同达到帕累托改进。可以说,从融资功能的角度来看,这两种金融体系都有着自己无法取代的优势。

二、风险分担功能比较

金融体系既可以提供风险分担的方法,又是风险分担的核心。风险的分担会增加企业与家庭的福利,使金融交易的融资和风险负担得以分离,从而使企业与家庭能选择他们愿意承担的风险,回避他们不愿承担的风险。长期以来,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分散风险。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为公众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公众在金融市场中可以通过持有多种不同质的金融产品,进行套期保值达到获取一定收益的同时分散风险的目的。这种风险分散的主要特点是在同一时点,不同金融产品的持有人交换风险的过程,使得风险偏好者持有资产的风险高,而风险厌恶者持有的投资组合风险偏低。因而理论上一般认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以其市场为主的特点在跨部门风险分散上占有优势。

金融机构也可以为公众提供跨部门风险分散功能。期限长的金融产品收益率一般来说比期限短的更为丰厚,但是公众由于短期流动性的偏好,无法投资于长期资产。而银行则可以吸纳公众存款投资于长期项目,在这里,银行向公众发行了流动性极高的存款凭证,保证了公众风险的大幅降低,同时又保证公众可以享受到长期投资的高收益。相对而言,金融市场则不具有这种跨部门风险分散的功能,因为它无法区分市场套利者和有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因此在市场中,这两者的风险水平必然相同。银行和金融市场的这种跨部门风险分散功能都通过增加流动性,减少了居民对货币的流动性需求,增大对生产部门的投资力度,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但两者提供的功能仍是有差异的。金融市场与银行在跨部门风险分担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居民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也就是居民厌恶风险的程度。当居民较为厌恶风险时即风险厌恶系数大于1时,银行的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如果居民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是有差别的,有的会大于1,有的会小于1,那么对于经济总体而言,我们无法断言其中一种融资体系必然会优于另一种融资体系,两种融资体系总可以找到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地方。另外,跨部门风险分散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它并不能分散市场中的所有风险,而只能分散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由于是因为经济中的共同因素对所有这两种方法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中发挥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区别。在金融市场中,由于不同代的人只能在不同时点中参与金融市场的买卖,因此它不能提供给不同代的市场参与者买卖金融产品的机会,从而也就不能发挥跨代风险分散的功能。另外,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和投资者的套利本性必然使得公众在市场情况较好的时候将资产投资于市场,不断对资产进行再配置,从而破坏资产积累,因此第二种方法在金融市场中也将失效。相反,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的持续经营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向不同代的人发行存款凭证来换取他们的资产,这样一来,银行就可以以它拥有的资产来为不同代人之间进行跨代风险分担创造机会。而且银行本身由于要兑现存款凭证,进行审慎经营以及出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建立自己声誉的考虑,都会积累大量的安全资产。因此,跨代风险分散和资产积累这两种方法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中都能得到更好的执行。

三、管理监督功能比较

现代公司制度是经营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对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对银行来说,它只是监督公司的行为并保证公司按银行的意见来运营。这种单一的意见对于新兴行业是相当危险的,但是对于本身就有一致意见的传统行业而言就再适合不过了。因为银行监管成本较低,而在这些行业中单一意见的风险也极小。而市场主导型的管理监督远不如银行方便。

四、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目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有着自己的特色,主要依托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及农信社,等等。国家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监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自主性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很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盈利模式还是主要靠存贷差及中间业务收入,表外业务收入少,创新严重不足。不能兼营证券、保险,不能运用期权期货等衍生品工具套期保值,不能实现资产的结构化。因此,为了有效分散风险,促进银行业的收入,我们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但改革要缓慢进行,中国的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否则可能会引起金融混乱,影响国家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俞晓晶.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发展中国家金融模式[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10.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9

   论文摘要:与西方国家宪政的功能相比,我国宪政的突出功能就是经济功能?宪政的经济功能是宪政功能的一种作用形式,是宪政对于经济产生特定影响的表现形式和由此形成的结果?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宪政的经济功能包括宪政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功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政治?法律和文化供给功能以及宏观调控功能?

   一、宪政经济功能的含义

   宪政(constitutionalism),又称为“民主宪政”?“立宪政体”,就是在宪法统治下的国家政治生活?宪政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要设计一套政治制度来限制政治权力的行使?宪政有大小两个概念之分?“大宪政”就是实践中的宪法,包括所有获得实施的宪法制度,譬如民主?法治?分权?联邦主义以及对基本权利的保障?“小宪政”则专指大宪政所体现的最高形式:宪法通过其解释机构对普通法律的控制,也就是类似于美国联邦法院对立法的司法审查制度[1]?因此,大宪政概念涵盖民主和法治,而小宪政概念则强调宪法的最高地位,因而可能和民主与法治相冲突?

   宪政的经济功能是宪政功能的一种作用形式?宪政的功能是宪政不可或缺的至为关键的内容?根据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系统水平和角度,宪政具有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2]?宪政的经济功能也称宪政的经济作用,即宪政对于经济产生特定影响的表现形式和由此形成的结果?宪政作为上层建筑,它反作用于经济,促进自身与经济之间的动态平衡的形成?这也是宪政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宪政的经济功能既是经济对宪政的必然要求的反映,又是宪政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的突出特点之一?

   二、中西宪政经济功能的比较

   一般说来,西方国家的宪法并不规定调整经济的内容,就是对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也鲜作规定,其宪法中的权利并非普通的“人的权利”,而是大写的人权,是公民对抗政府的权利?宪政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国家权力,通过对国家权力的限制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因此,西方国家宪政的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规范国家权力;另一方面保障公民的权利?设定宪政功能的理念是基于个人权利说,即作为人而拥有的一些天赋的?先于社会?先于国家的个人权利,国家必须尊重这些个人权利;国家不能制定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法律?国家的使命就是保护这些权利不受侵犯?“宪法制定者认为,政府的目的是充当警察和卫士,而不是提供衣?食?住”,“向人民提供‘福利国家’的那种福利,并不是政府的事情;政府倒是应该让个人自由地去追求这种福利?”[3]所以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等规范由国家机关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按一定程序制定然后执行,并未将其提高到宪政高度解决?

   关于我国宪政的功能,有的学者论述为五个方面,即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规范国家权力运行?规范经济生活,以及在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4]?有的学者论述为四个方面,包括组织国家政权?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实行法治方面的作用[5]?实际上,后者在详细论述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的作用时,指出这一作用表现为保障市场经济?重视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所以实际与前者并无多大的差异?不难看出,我国宪政功能的定位除了与西方相同内容,即规范国家政权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外,还承担着规范经济生活?建设意识形态的重任?对经济调整内容的规定,历来是我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西方国家宪政的功能相比,我国宪政的功能定位为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注重强调经济功能?

   三、我国宪政经济功能的表现形式

   (一)宪政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基础功能

   宪政是运用宪法对整个社会所作的权威性价值分配,它必然对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作用?宪政的权威性价值分配实质上是运用宪法权威来分配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土地?矿山?水源?森林等)?人文资源(劳动力?信息?机会等)?政治资源和法律资源?政治资源特指政治行为主体掌握政治价值和资本,主要包括政治主体拥有的地位?知识?金钱?领导技能?支持者的个数和状况?政策与策略?对社会舆论工具的控制力?必要的强制手段等?法律资源是一切可以由法律界定和配置,并具有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价值物,如权利?权力?义务?责任?法律信息?法律程序等?

   宪政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分配是间接的,是通过对市场直接配置经济资源的认可和保障来实现的,而它对政治?法律资源的配置是直接的,尤其在当代法治社会,经济资源?人文资源和政治资源往往表现为法律资源的形式,因而法律资源的配置往往制约以至决定着其他资源的分配状况?宪政通过宪法的最高权威来配置权利和权力,以此规范社会主体的政治行为?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从而达到国家为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对社会性资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分配?宪政最突出的内容和最本质的核心就是对权益的分配和再分配,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调整社会关系和对外关系,与普通立法?政策对社会性资源的分配功能相比,具有根本的?最高的功能,是其他管理性分配方式的基础?

   (二)宪政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政治?法律和文化供给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物质资源不再由政治系统直接配置,而是由市场起基础性配置作用,并由根本法予以认可和保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它本能地排斥行政集权干预而要求法治程序保障,它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它对外在环境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权威?体制?法制?秩序及意识形态等内容,而宪政恰好是通过对权利和权力的配置?规范的制定?制度的安排?秩序的创设等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就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客观需要来看,宪政的供给功能体现为:

   1.宪政的权威供给功能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不仅是经济模式的更新,更是对由来已久的政府权威的扬弃?市场经济否定的是那种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行政权威,但绝不是不要权威?市场经济需要一种有别于以往权威的供给即宪政权威供给?

   在经济活动中建立宪政权威是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为,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宪政权威和权力相对集中,往往是科层制度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在权力集中的同时,分权与制衡的制度较为健全,处于国家领导层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各司其责,地方机构也有法定的权力与责任?所有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行为都是在宪政的原则下进行?

   2.宪政的制度供给功能

   V.奥斯特罗姆?D.菲尼和H.皮希特认为,“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通过分析市场和立宪的互动而发现制度创新主要不是市场现象,而是源自宪法秩序下的制度供给[6]?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现代经济的起飞,必须有一个表达大众意志和利益的政治结构来承载,并通过它源源不断地进行制度供给或制度创新?

   宪政的制度供给内容广泛,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它能适时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灵活性和稳定性统一方面颇有优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系为基础的,现行宪法将这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系以根本法的形式加以规定,从而对我国市场经济起着长期稳定的制度供给?没有宪政的制度供给功能,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获得飞跃是不可能的?

   3.宪政的法治供给功能

   这一功能表现为对市场经济体制静态和动态的机制提供合法性基础和约束性框架?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有两个基本层次:一是资源占有者依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而决定资源的交换或利用;二是法律设定出资源配置的制度框架,并由此决定资源的流向和利用方式?前者通过体现市场主体对资源配置的个别意志,后者则体现出社会对资源配置的一般要求?实际上,后者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力更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是合理或完善的法治?

   宪政的法治供给功能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也是吻合的,市场经济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出现了权利本位?契约自由?法人制度等重要的法权关系的情况下才正式确立的?宪政条件下的法治供给是一种平等?自由?公开和公正的供给,为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竞争?秩序和机会均等?效率与公平兼顾奠定了基础?

   (三)宪政的宏观调控功能

   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以解决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正?政府的宏观调控内容主要有:(1)提供法律框架,现代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制定了称之为“市场经济宪章”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预算法?金融法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2)调节管理职能,如引进计划管理模式弥补市场不足;(3)政府的生产职能,如开办国有企业等;(4)提供社会保障;(5)再分配国民收入,以保持社会基本公正?政府所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财政手段?货币政策?收入调节?产业政策和计划调节,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基本手段?从根本上看,在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大都是在宪政的机制中发生作用的,其手段?方式和特征受到宪政体制的制约,甚至可以说宏观调控本身就是宪政实践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6.

   [2]邹平学.宪政的经济分析[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

   [3][美]路易?亨金.美国人的宪法权利与人权[J].法学译丛,1981,(6):26.

   [4]朱福惠.宪法学新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篇10

关键词:创业板块市场;资本市场;从严监管;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7.31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7-76-02

一、我国发展创业板市场的必要性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是指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的证券交易市场。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创业板块市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展创业板市场顺应时势的需求

9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新生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快速成长起来,而传统的资金供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它们快速发展的需要。此情形下,为获得高回报,一批风险投资家把自己的钱投进来,并承担投入资金所带来的风险,这必然就需要建立一个与风险投资相适应的市场组织形式,就是创业板市场。我国正处于快速经济发展时期,尤其是需要大力发展新生高新技术企业,因此必然要大力发展创业板块市场。

(二)发展创业板市场切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创业板市场可以为新兴中小企业提供集资途径,帮助它们扩展业务。大多数新兴的中小企业,都有较高成长性,对资本有很大的需求,创业板市场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它们的融资需求,还能引入竞争机制,淘汰出那些市场前景不是很好的企业。其次,创业板市场可以实现企业的价值。评价一个企业的价值,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其上市,投资者通过市场的价格表现,就可以得出其价值评价。最后,创业板块市场有助于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有助于强化企业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创业板市场从一开始就把股票期权设计进去,可以使经营者和员工注重经营活动的长期行为,防止短期行为出现。

(三)发展创业板市场有利于发展资本市场

首先,创业板市场引导社会资源向创业、创新、成长方向配置。社会资源配置的相关机制可以使资本与资源都朝着促进升级和创新成长的方向配置,从而引领了经济社会的新势能。其次,创业板市场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服务功能。在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中,创业板块不仅可以直接地培育那些创新增长型的创业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并购、融资等服务间接地促进创业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以创新、创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服务功能。最后,创业板,能引领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创业板是新的独立市场层次,其必将在扩大资本市场服务覆盖面的同时,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二、国外成功创业板市场的先进经验

1962年以来,共有39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设立了75个创业板市场,总结国外各创业板市场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一些共性因素:

(一)从严监管能确保创业板块市场规范运作

成功的创业板市场都通过严格的监管维护了市场的公正和透明,而较为不成功的创业板市场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监管不严。

(二)严格的优胜劣汰机制保证了市场的质量

与主板相比,创业板的退市规则较主板更为严格,在筛选并培育出一批核心企业的同时,让一些不合格的企业不断退出市场,以保证市场的质量。

(三)成长和创新能保证创业板市场的良性发展

国外创业板成功的孕育孵化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众多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都离不开创业板市场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本输送,创业板市场不仅是创新公司的主要融资场所,也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平台。

三、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

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应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促进创业板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加强监管,规范创业板块市场

首先,加强对日常交易的监管。日常交易中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本较小,股价容易纵,比较容易产生大幅的波动。因此,对于创业板的日常交易,有关部门及深交所仍须保持高压态势,严密跟踪,确保交易处于比较正常的状态之中。其次,加快立法步伐,继续不断完善、制定与创业板块市场配套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则和信用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最后,应加大惩治力度。有关部门必须要从严监管,加大力度惩治那些违法违规的行为。

(二)防止爆炒,尽可能控制相关风险

为了防止爆炒,避免创业板块市场过于疯狂,应采取以下3项应对措施:首先,大力开展投资者风险教育。通过新闻媒体等方式强化对加强管理,采用与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等程序,使广大创业板投资者在信守“买者自负、风险自担”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创业板市场的固有风险,审慎参与创业板市场产易,最大限度地减小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严控上市企业股价的异常波动。除了采取与中小板相同的常规性措施外,还应设立一些专门规定。最后,应增加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权,加强联合监管,充实监管队伍。深交所已经专门设计和开发了新的创业板监察系统。当实行联合监管时,一旦股票交易出现异常,交易所就可以对其实施特别停牌等综合监管措施,并视情况采取进一步干预措施及上报证监会查处。

(三)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创业板市场

“在未来创业板的建设过程中,证监会将不断深化对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功能、作用和风险的认识,不断总结海外创业板市场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构建既符合市场一般规律,又适应我国资本市场阶段性特征的创业板。”(引自于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

我们应该要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把支持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服务技术创新和新兴行业,为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服务。其次,应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的建设经验和教训,并充分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创业板市场。再次,应把深化改革创新与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结合起来。今后仍将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充分考虑资本市场整体的市场化进程,拓展创业板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最后,应将加强市场监管与建立创新投资者保护途径结合起来。

总之,目前我国的创业板大有希望,同时也有很大风险,未来还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创业板市场,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资源丰富,有条件设定较高的门槛保证上市公司质量。只要能够从严监管,注重防范各种风险,富含中国特色而自成一体的创业板块市场一定会枝繁叶茂。(责任编辑:方涵)

参考文献:

[1]王开国.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创新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王丽娜.从严监管是创业板立市之本[n].上海证券报,2009-10-28.

[3]谢宏章.平稳起步从严监管[n].中国证券报,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