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运输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6:07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1

关键词:铁路;客运;安全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有了显著的进步,无论是在旅客列车运行速度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力求为旅客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旅途。在这一发展前提下,对旅客列车运行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发展铁路旅客运输事业的基础,对于铁路客运部门来说是一项应该始终坚持的基本任务。

一、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客运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出其问题的。首先铁路运输中,每天来往的客流量较大,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铁路客运所运输的人次与以往相比要多出一倍或几倍以上,因此,确保旅客人身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客流量最多的几个位置分别是站台,上车与下车旅客呈现出对流的趋势,如果稍不注意,就极容易发生踩踏的事故。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少见,在过去的几年间,就经常会因为类似的事件而造成事故的发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些旅客会在拥挤的人流中掉下站台,这一情况的发生应该引起铁路客运部门的重视。其次,在候车大厅中,旅客成份混杂,尤其是在安检的环节中,往往是客流量最为明显的环节,在安检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旅客的行李进行检查,还要对旅客的随身物品进行检查,以防止将危险品带入车站和列车,在检查的过程中是客流最为密集的时刻,这时就会因为相互摩擦而造成过于密集的情况,导致旅客之间发生口角等情况。第三,在客运站中,经常会因为客运站的设施情况不同而造成旅客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在天台、地道等位置是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的位置,在雨雪天气中,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经常会有旅客在楼梯处摔倒的状况,这就造成了旅客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最终就会影响到铁路客运部门的外在形象。除此之外,站车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对旅客的安全性具有直接的影响,从事铁路运输事业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认识,年龄上比较偏大,并且文化程度并不高,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自恃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而忽视了规章制度的执行,从而为旅客运输安全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从旅客自身素质来讲,这些旅客来自全国各地,思想水平、文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具有不同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达到一致性的原则,这对于站车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大量的事实面前,都向我们告知了同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发展铁路旅客运输事业最主要就是要转变站车工作人员的思想,要始终将旅客的安全性放在第一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实现铁路旅客运输事业的大发展。

二、坚持用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认识

铁路客运安全风险管理为了实现上述的发展目标,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点措施,为了有效的提高铁路客运事业的大发展,铁路客运部门要始终做到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做到对安全管理理念具有充分的认识,要想开展安全性的活动,对安全信息进行收集与采集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人员只有充分的收集到了安全信息,才能顺利的保证铁路客运的顺利运行。因此,安全信息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对安全信息的分析,可以对安全隐患的相关信息进行预防,从中安全方面的漏洞也就因此得以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为旅客的安全提供了更加稳定的保障,由此可见,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安全隐患的排查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相信关于安全隐患的管理工作将会变得更加便捷,成为系统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安全管理的问题应该从小事抓起,从细节进行管理,无论是在何种行业中,安全管理都要从细节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系统性的管理,尤其是在铁路客运部门,这一部门的系统十分复杂,经常会在细节部分出现差错,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工厂生产中,其中的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那么整台机器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运行,铁路运输的过程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从关键环节抓安全工作,那么一定就会在铁路旅客运输中出现差错,无法做到对安全性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加强安全防御理念也是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理念之一。安全防御理念中包含众多的内容,例如对管理人员的控制、对设备的控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等众多的影响因素,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因为其中的某项因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在这一理念的发展下,在充分考虑到当前的管理工作之外,同时还要对长远的发展做好打算,以实现旅客的安全出行,促进铁路运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需要在铁路客运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实行一种管理举措,其中由上至下又分为几个系统性的层次,在这种管理理念的作用下,相信旅客的安全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这也是未来我国铁路客运管理部门的发展目标。铁路职工尽职尽责对于铁路客运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职工的职业技能、社会责任感、安全自觉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因此强化铁路职工的安全职责感是一个长期首要的任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铁路特色文化的建设来强化职工的安全职责意识。铁路方面应该规范职工工作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努力将铁路文化深入到职工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对于强化职工职责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通过铁路文化的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和促进了员工的责任感和遵章守纪的自律性,极大的提高了客运安全的可靠性。

结语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既有线路的大面积改造,今后铁路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目前的铁路客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有关各方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从上到下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高铁路客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国鹏.试论铁路安全风险管理[a].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2

关键词:高速铁路公路客运措施

abstract:belowmainlytothehighwayandrailway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thecompetitionbetweeneachotherareanalyzed,and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ofhighwaypassengertransport,toimprovethehighwaypassengertransportthepurposeofthecorecompetitiveability.

Keywords:highspeedrailwayhighwaypasseng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加快和大提速,特别是城际列车及动车组的开行,高速公路客运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与高速铁路相同线路经营日益惨淡。经统计,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扩展、动车组开行对公路客运的挤压,江苏公路2008年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10.45%。公路客运如何应对高速铁路的强势竞争,持续快速发展,将成为公路客运近期迫切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1、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依赖航空、公路运输等交通方式的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纷纷寻求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高速铁路因此而备受青睐。可以预见,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将步入黄金时期。

高速铁路与其它运输方式比较,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服务优质、节约环保等具有很多优势。目前,高速铁路备受重视与推崇,缘于其在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首先,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速铁路,在速度、运输能力、安全性与舒适性等方面优势突出。在200~1000公里的距离范围内,与航空、公路相比,高速铁路的总旅行时间是较短的,高速列车内宽大的空间为旅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旅行环境。

其次,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新干线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欧洲高速铁路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同时,高速铁路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比如,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仅7年就收回了全部建设资金,自1985年以后,每年纯利润2000亿日元。

再者,从环保的角度看,高速电气化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油烟和其他废气的污染,与公路、航空相比噪声污染也是最低的。

此外,高速铁路能耗低和可替代能源丰富的特性,也是其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近年来的一系列统计表明,乘小汽车和飞机出行,每人每公里的能耗分别是高速铁路的5.77倍和5.24倍。

纵观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其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无不与铁路的建设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种交通方式,高速铁路通过对其影响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舒适的、快捷的生活方式。作为一项产业,在饱受经济低迷、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困扰的今天,高速铁路在刺激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2、铁路与公路的竞争

公路运输与铁路作为两种重要的运输形式,两者间的竞争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与铁路相比,公路运输成本高,舒适性、安全性、及时性不够。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国家为拉动经济加大了铁路建设的投入力度,这对本来就处于竞争劣势的公路运输企业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公路运输企业如何应对铁路的竞争,公铁竞争,其目标是市场,手段则分别是速度、时间、价格、服务和密度等。铁路凭借其安全、舒适、准点和运量大、速度快的优点,无疑将对公路运输形成极大的挑战。但是,铁路也有其“点到点”运输方式的天然局限性,其优势的发挥也是有限制的,对公路运输的竞争也不可能是毁灭性的。而公路运输的优势在于其点多面广,有众多的客运站场,发班密集,可供选择的车型多,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旅客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中途可停靠的站点多,占据广大的乡村和中小城镇,车辆可到任何通公路的地方,中转少,运输方式较为灵活、便利。所以,应进一步发挥公路客运方便、直达等特点,对票价进行合理的定位,将目标市场定位于中低端旅客群体,以务工客流,上学、探亲客流为主,谋求更大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客流特性和需求变化趋势,预测未来高速铁路发展对客流的影响程度,把握客流变化规律,开拓客运业发展方向。

3、公路客运应对措施

全国铁路开始了第三次全面大提速,铁路提速对公路客运市场冲击最大。所以面对铁路的冲击,公路客运应做出相应的措施。

(1)提升公路客运安全性

公路客运的可控安全隐患包括旅客的安全隐患、车辆的安全隐患与驾驶员的安全隐患。对于旅客的安全隐患,公路客运应加强汽车站旅客安全检查,将危险旅客及货物截留在车辆运行之前;对于车辆的安全隐患,在购车时要看各种装置是否配备齐全,还要尽量选择成熟大厂车型,在车辆运营期间,要定期检查、定期维护与修理车辆;对于驾驶员的安全隐患,定期组织驾驶员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学习安全法律、法规,提高驾驶员安全技术水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要重视驾驶员的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避免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情况。

(2)降低高速铁路同线票价

公路客运成本较高,直接降价必将影响客运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经营,所以应采取往返套票优惠、老年人和学生票优惠、会员优惠等策略性的降价手段,吸引旅客,提高上座率,降低运输单位成本。

(3)充分发挥公路客运的机动性

高速铁路客运班次是确定的,而公路客运班次可以根据客流进行相应调整,客运淡季可以减少班次,加大时间间隔,减少空载;客运高峰期增加班次,减少时间间隔,抢占高速铁路客运饱和市场。

(4)抓住高速铁路客运网的空白

高速铁路客运网络主要布局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由于铁路客运的特点是运量大,高速铁路客运班车没有价值的班线,对于公路客运仍有商业价值。高速铁路客运为了发挥速度优势,中途小站不予停车,给中途旅行的乘客转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提高了出行费用,这些不便和额外的费用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城际铁路的速度优势,一部分出行者就可能转而选择机动性和可达性强的公路客运。

(5)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实现“门到门”运输

高速铁路客运属于点式运输,需要公路客运的衔接形成线面运输,没有公路客运参与,多数旅客运输的完整需求无法实现。公路客运站点应向铁路站点靠近,距离越短越好,既方便长途列车下车旅客的中转换乘,同时也方便短途旅客换乘长途列车,为自身赢得新的市场空间。

(6)规范服务行为,丰富服务内涵

制定规范的服务标准,以旅客满意为宗旨,实现客运站服务“三优三化”,提高客运班车服务质量、加强客运服务礼仪培训、重视旅客意见处理与反馈、制定服务质量考核指标,全面规范服务行为,保证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涵,增设售票网点,实行电话订票、网上售票、送票上门等;节假日期间,开通校园直达班车,对团购旅客可用专车接到站,在终点站用专车送到目的地,实现真正的“门到门”运输。

4、结语

高铁时代的到来必然对公路客运形成强烈的冲击,但公路客运经营者不能坐以待毙,应积极应对,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思维,重新打造自己的优势,降低劣势,与高速铁路客运形成一种和谐的互补局面。

参考文献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3

一、铁路旅客意外伤害责任的范围

(一)铁路运输企业责任。由于铁路运输企业人员和设备的原因给旅客造成的伤害,属于铁路运输企业责任。铁路运输企业责任主要分为车站责任、列车责任和其他单位责任三种。

1、车站责任主要包括:1)旅客持票进站后因组织不当、拥挤造成伤害的;2)缺乏引导标志和有关标志不准确而误导旅客,发生伤害的;3)车站设备不良,不及时修理或不及时维修造成旅客伤害的;4)车站供应的食物不洁造成旅客食物中毒的;5)因误售、误剪不停车站车票造成旅客跳车的;6)在规定停止剪票后,继续剪票放行,致使旅客扒车抢上造成伤害的。

2、列车责任主要包括:1)由于车门未锁造成旅客跳车、坠车或站内背门下车造成旅客伤害的;2)由于组织不利造成下车旅客挤伤、摔伤的;3)因列车报错站名致使旅客下错车造成伤害的;4)因工作人员的过失造成旅客挤伤、烫伤的;5)因餐车、售货供应食物不洁造成旅客食物中毒的。

3、其他单位责任是指铁路运输企业的其他部门责任造成旅客伤害的。

(二)第三人责任。由于旅客和铁路运输企业合同双方以外的人的原因给旅客造成的伤害,属第三人责任。如铁路线旁有人用石头砸列车玻璃致伤旅客的,旅客在乘车途中突发精神病致伤其他旅客的,等等。

(三)不可抗力。是指在主观上不能预见,在客观上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山洪、台风等。由于这些情况的发生造成旅客列车出轨、颠覆等而引起的旅客伤亡,属于不可抗力。

(四)除外责任,即旅客责任。铁路旅客因不从规定的通道进出站,跨越铁路,在铁路线上坐卧行走,站爬车辆,私自开启车门,不听从铁路工作人员劝阻等违法违章行为或其他自身原因(如疾病、酗酒、药物中毒、自杀、自残、殴斗或犯罪行为)造成的伤害,属于旅客责任。旅客责任不属于铁路旅客意外伤害责任的范围。

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责任的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因铁路行车事故及其他铁路运营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人身伤亡是因不可抗力或者受害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在铁路旅客运送期间因第三人责任造成旅客伤亡,旅客或其继承人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先予赔偿的,应予支持。铁路运输企业赔付后,有权向有责任的第三者追偿。”

从以上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可以看出,铁路旅客意外伤害责任的承担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铁路旅客意外伤害是由于铁路运输企业责任造成的,则铁路运输企业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因意外伤害给旅客造成的经济损失,这其中包括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还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二)由于第三人责任造成旅客意外伤害的,由第三人和铁路运输企业共同负赔偿责任。因为旅客伤亡是由于第三人的行为造成的,所以第三人应负过错责任,赔偿旅客因此造成的损失。而铁路运输企业的主要义务就是将旅客安全地送达目的地,理应保证旅客免受各种损害。铁路运输企业对旅客在运送途中所受的各种损害应负加重责任是由他的营业性质决定的,也是保障旅客人身安全的要求,所以铁路运输企业应对因第三人责任造成的旅客伤害负赔偿责任。但在赔付后,铁路运输企业有权向有责任的第三人追偿。如旅客白某某在乘车途中突发精神病,在迫害性妄想观念的支配下用水果刀向旅客王某某猛刺几刀,致王某某重伤。后王某某因与铁路运输企业对损害赔偿发生争议,遂向法院,要求铁路运输企业赔偿各项损失20万元。本案中,王某某购买铁路客车票即与铁路运输企业形成旅客运输合同关系,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保证其乘车中的人身安全。王某某按照约定乘坐旅客列车,在车上被精神病人白某某致伤,虽然不是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原因造成的,但是铁路运输企业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没有把王某某安全送达到目的地,应承担先予赔偿责任。最后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铁路运输企业给付王某某医疗费、保险金、赔偿金等共计4万余元。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4

1铁路在运输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1.1铁路在中长途运输中占有绝对优势

客运方面:以200km和1500km为明显的转折点,200km范围内旅客首选铁路作为交通工具的占46.7%,200—500km范围内首选铁路的占86%,500—1500km首选铁路的占86.3%,1500km以上旅客首选铁路的占66.9%。200km以内铁路与公路“平分天下”,200—1500km铁路占据绝对优势,1500km以上铁路基本上“三分天下占其二”。

货运方面:铁路在500km以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500—1500km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200km以内货主将铁路作为首选运输工具的只占32.5%左右;而在500—1500km范围内则占到了73.6%;在1500km以上,货主首选率近70%。

1.2安全是铁路的显著优势

旅客和货主普遍把运输安全作为选择交通工具的首要因素,对铁路安全的认可度最大。旅客选择铁路的主要因素中,安全居首位,比第二位高出近11%(详见表1)。旅客和货主对公路安全的认可度只是铁路的一半(详见表2)。

表1旅客选择铁路的主要因素

安全舒适快捷方便价格合理正点服务周到其他人数5432933112862562461972比例(%)25.113.814.613.51211.69.30.1 

表2选择交通运输工具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公路铁路 价格时限方便安全服务质量人数1241526811645比例(%)3.810.74.88.23.2人数20812916623873比例(%)14.79.111.716.85.2

1.3运价低对旅客货主有很强的吸引力

价格始终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运输市场中,铁路的价格最低,对旅客和货主有很强的吸引力。价格低是调查对象认可的第一条优点。在短途客市场,公路可以凭借车流密度大等优势,使旅客为了快捷而忽略票价的少许差别;里程越长,铁路的价格优势则越明显。

据了解,1998年4月1日铁路调整运价后,货物的基本运价为4.15分t·km,加上铁路建设基金3.3分/t·km,也仅为7.45分/t·km;而公路运价基本在0.4—0.7元/t·km之间浮动,远离于铁路运价。同时,铁路运价“递远递减”,运输里程越长,相对于公路来说其价格就越便宜。客票价格也是这样,以邯郸站为例,邯郸一石家庄普通汽车票价为20元,豪华汽车为35元;火车普通汽车票价157元,豪华汽车达到182元;而火车普快票价74元,双优车票价仅135元。

1.4铁路的信誉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的

铁路是国有大企业,实力雄厚,信誉高,这是调查对象对铁路众口一辞的评价。旅客和货主对铁路的信誉有三点共识:一是对铁路的赔偿认可度高,许多人把能够及时赔偿视为铁路的一大优点。二是认为铁路自身对形象、信誉问题非常重视,对有关问题严处的力度大。三是能够与铁路形成长期伙伴关系。过去一些与铁路有长期业务关系的老货主,对此都有较深感受。

2影响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内在因素

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减少,既有客观外在因素,更有主观内在因素。千万铁路市场竞争力减弱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观念和意识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调查中了解到,某单位营销人员千方百计拉来的货源,由于一些业务人员的刁难,货源转向投向公路运输。其它方面也有类似情况。铁路个别职工和部分仍然存在“官商”习气。说到底是观念还没有转变,思想还没有进入市场。

2.2铁路运输产品的品种较为单一

许多调查对象认为公路比铁路方便。“方便”一方面是指手续上的简便,另一方面则是指公路开发的运输产品品种多,能够较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旅客货主的需求。相比之下,铁路产品品种不能很好地满足旅客货主多样化的需求。

2.3货物运输时间较长,时限性较差

货主这所选择公路,时限是一个重要因素,占到了10.7%,而且25.6%的人认为时间长是铁路运输的缺点。调查了解到的实例也证明了这一点。高家庄面粉厂7月份由高邑站向柳州东发送一车麸皮,如按期限9天运到,可获利2000元;但经过16天才到站,市场行情看跌,货主反而赔了1500元。又如,由宜宾抒情车卷烟发往霸州,8月13日承运,8月27日到达文安(与霸州相隔一站),9月5日才挂到霸州交付。这样的运输时限很难吸引货主。2.4承运手续较为繁琐

29.9%的货主对铁路货运办理手续繁杂心存不满,认为这是铁路的第一条缺点。相比之下,公路运输的手续则简便得多。

2.5服务工作有待改进

调查中旅客货主对铁路的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并提出了亟待改进的一些服务内容(详见表3)。这些工作中的不足,是影响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因素,而这些工作的改进也必将促进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表3旅客看铁路客车应改进的方面

买票服务设施车内价格供水手续其他 难差差拥挤高不足繁琐 人数40124928155310225021817比例%19.41213.926.74.91210.50.8

3对铁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思考和建议

3.1强化市场意识教育,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铁路干部职工的竞争观念和市场意识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这是影响铁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因素。要把强化市场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仅宣传教育部门要抓,行政业务部门也要抓;要全员抓,抓全员。

3.2从战略高度巩固和发展铁路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优势就是市场的竞争力,巩固铁路既有优势,要有战略的考虑和措施,要使这此优势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运输中公路与铁路“平分天下”等现实情况,要研究公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培育新的市场,把旅客和货主重新吸引到铁路上来。

3.3不断开发新的运输产品

铁路运输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与旅客货主需求的多样化的矛盾是造成铁路在运输市场中占有份额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注意在针对市场变化开发铁路运输产品的新品种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产品开发机构和工作体系,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并以此适应市场、引导市场。

3.4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调查显示,67.4%的旅客和货主对铁路目前的服务项目不知道或仅知道一部分。必须进一步加大营销宣传的力度,对于铁路的改革措施、新的产品和服务项目等,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反复地进行宣传,下大力量向社会“广而告之”。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5

客流量平稳增长个性化需求更加旺盛

交通运输部表示,今年春运期间,客运量将平稳增长,广大旅客对网络购票、信息服务、换乘衔接、联程运输等高品质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将更加旺盛。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客流高峰来得早、峰值高,节前由大城市前往中小城市的线路繁忙,节后反向客流集中。

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开始,2月21日结束,为期40天。据测算,预计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78亿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铁路3.56亿人次,增长9.7%;道路25.2亿人次,增长1%;水运4350万人次,增长2%;民航5830万人次,增长10%。春节期间,全国路网交通流量将同比上升8-10%,大城市周边进出城高速公路路段、城市机场高速公路和通往热门景区公路局部路段保通压力较大。

春运期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将进一步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协同配合,既发挥好铁路、民航“长距离、大运量”的骨干运输优势,也发挥好公路“广覆盖、门到门”的中短途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大运力供给,全力保障旅客出行。据悉,铁路每天安排图定旅客列车3500余对,并增开临客列车350余对;公路投入营运客车84万辆,日发班次近250万班;水路投入船舶约2万余艘、100万客位;民航在加密航班的同时,将视情安排加班机。综合运输春运运力紧缺问题有所缓解。

目前,道路与铁路运输接续接驳运输工作已经基本安排到位。交通运输部联合铁路总公司共同印发《关于加强2017年春运期间道路与铁路运输服务衔接保障旅客便捷有序出行的通知》,组织各地根据铁路运行图调整和春运期间增开临客情况,统筹做好接续接驳组织,切实提高旅客“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效率。据初步统计,春运高峰时段,各地对接火车站的道路客运班线车辆共计8万辆、229万客位,其中夜间安排4600余辆、15万客位;公共汽电车20万辆,其中夜间安排3万辆。与去年相比,与火车站接续接驳的公共汽电车增长55.9%,对接铁路的城市轨道交通运力增长了1.3倍。

“情满旅途”活动启动为群众营造平安和谐的春运环境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6

2008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6亿人,同比增长10.6%;货物发送量完成33亿吨,同比增长4.6%;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728.3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1%;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5118,同比增长3.7%。全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00亿元以上,同比增加1500亿元以上,增长86%,是“十五”完成基建投资总额的108%;完成新线铺轨3369公里、复线铺轨2856公里,投产新线1600公里、复线1790公里、电气化铁路2630公里。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于去年4月18日全线开工,迅速形成会战态势,到年底已完成投资530多亿元。京津城际铁路,去年8月1日胜利通车并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营,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一、铁路运输生产情况

(一)铁路建设投资情况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去年4月开始攀升,主要用于大规模铁路建设。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去年1~11月完成3048.1亿元,同比增长92.1%。2008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00亿元以上,同比增加1500亿元以上,增长86%,是“十五”完成基建投资总额的108%;完成新线铺轨3369公里、复线铺轨2856公里,投产新线1600公里、复线1790公里、电气化铁路2630公里。全年新开工项目80多个,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根据惯例,年底投资一般进入收尾阶段,然而2008年却出现了“翘尾”现象。为了拉动内需,中央在2008年四季度增加安排的1000亿元的投资中,250亿元用于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150亿元。

2008年4月18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迅速形成会战态势,到年底已完成投资530多亿元。上海-南京、北京-石家庄、石家庄-武汉、天津-秦皇岛等客运专线和兰州-重庆、贵阳-广州、南宁-广州等跨区域通道项目先后开工,并实现良好开局。武汉-广州、郑州-西安、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客运专线进入全线铺轨阶段,福州-厦门客运专线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这五个项目2009年将建成投产。哈尔滨-大连、广州-深圳-香港(广深段)、厦门-深圳等客运专线,以及太原-中卫(银川)、宜昌-万州、精河-伊宁-霍尔果斯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

2008年8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胜利通车并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营。合肥至南京、合肥至武汉、青岛至济南、石家庄至太原等客运专线相继建成投产。北京南、天津、武昌、青岛等一批现代化客站投入使用,加上近几年相继建成的一批新客站,到2008年年底已有51座现代化客站建成投产。

(二)铁路运输生产情况

总体情况。2008年铁路部门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进一步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保持了几年来客货运量持续较大幅度增长的形势。在客运上,铁路部门充分发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效应,利用好新增能力,优化客运组织,客运量的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在货运上,铁路部门深入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在高起点上实现了货运量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后,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运输需求不足的情况,铁路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客货营销工作,努力增加客货运量。

2008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6亿人,同比增加1.03亿人,增长10.6%;货物发送量完成33亿吨,同比增加1.69亿吨,增长4.6%;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728.3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1%;货物周转量完成2511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7%。

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斗争中,集中全路资源以最快速度恢复运输秩序,夺取了疏运旅客、抢运电煤、抢运救灾物资的全面胜利,为全国的抗灾救灾提供了可靠的运输保障。“3.14”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确保了青藏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为拉萨等地区经济社会秩序的迅速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路奋起抗震救灾,在最短时间内抢通受损线路,圆满完成了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运输及伤员转运任务,为全国的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围绕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落实“平安奥运”目标,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站车反恐防爆“五道防线”,整治站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不仅确保了奥运期间铁路运输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而且圆满完成了涉奥运输任务,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迅速行动,增加基建投资,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建设进度,积极主动地落实拉动内需的任务。进一步提升了铁路对外开放水平,增强了我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

货运情况。2008年,全国铁路全年完成货运总发送量33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6%。分类别来看分析,去年1~11月,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30.5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8%,其中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30.4亿吨,同比增长5.8%,完成行包发送量0.12亿吨,同比增长9.5%。全年完成货运总周转量25118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3.7%。分类别分析,去年1~11月铁路完成货运总周转量23167.8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9%,其中累计完成货物周转量22904.6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9%,完成行包周转量263.19亿吨公里,增长11.9%。全国铁路货物日均装车达146283车,同比增长4.3%。

分铁路企业属性看,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所完成的货运量占铁路货运总发送量的比重为83.46%、8.05%和8.49%,占货物周转总量的比重分别为94.21%、0.59%和5.2%。国家铁路仍然是铁路运输的主力军,在铁路运输距离上也占有明显优势。2008年,铁道部坚持把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除了确保抗灾救灾物资运输之外,还圆满完成了东北地区粮食、迎峰度夏电煤突击抢运及军事运输任务。

客运情况。2008年,全国铁路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14.6亿人,比上年增加1.03亿人,增长10.6;完成旅客周转量7728.3亿人公里,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05.78亿人公里,增长了7.1%。分类别来看,1~11月,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3.5亿人,比上年增加1.4亿人,增长11.4%;完成旅客周转量7222.54亿人公里,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08.81亿人公里,增长了7.6%。其中,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所完成的客运量占铁路客运量的比重为98.82%、0.32%和0.86%,占旅客周转总量的比重分别为99.48%、0.07%和0.44%。转贴于 2009年铁道部将全面强化安全基础,加大建设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年计划基本建设完成投资6000亿元,新线铺轨5148公里、复线铺轨3462公里,投产新线5849公里、复线4662公里、电气化铁路5606公里。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到16.1亿人,同比增加1.5亿人;货物发送量33亿吨,同比持平。

2008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6亿人,同比增长10.6%;货物发送量完成33亿吨,同比增长4.6%;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728.3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1%;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5118,同比增长3.7%。全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00亿元以上,同比增加1500亿元以上,增长86%,是“十五”完成基建投资总额的108%;完成新线铺轨3369公里、复线铺轨2856公里,投产新线1600公里、复线1790公里、电气化铁路2630公里。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于去年4月18日全线开工,迅速形成会战态势,到年底已完成投资530多亿元。京津城际铁路,去年8月1日胜利通车并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营,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一、铁路运输生产情况

(一)铁路建设投资情况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去年4月开始攀升,主要用于大规模铁路建设。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去年1~11月完成3048.1亿元,同比增长92.1%。2008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00亿元以上,同比增加1500亿元以上,增长86%,是“十五”完成基建投资总额的108%;完成新线铺轨3369公里、复线铺轨2856公里,投产新线1600公里、复线1790公里、电气化铁路2630公里。全年新开工项目80多个,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根据惯例,年底投资一般进入收尾阶段,然而2008年却出现了“翘尾”现象。为了拉动内需,中央在2008年四季度增加安排的1000亿元的投资中,250亿元用于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150亿元。

2008年4月18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迅速形成会战态势,到年底已完成投资530多亿元。上海-南京、北京-石家庄、石家庄-武汉、天津-秦皇岛等客运专线和兰州-重庆、贵阳-广州、南宁-广州等跨区域通道项目先后开工,并实现良好开局。武汉-广州、郑州-西安、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客运专线进入全线铺轨阶段,福州-厦门客运专线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这五个项目2009年将建成投产。哈尔滨-大连、广州-深圳-香港(广深段)、厦门-深圳等客运专线,以及太原-中卫(银川)、宜昌-万州、精河-伊宁-霍尔果斯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

2008年8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胜利通车并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营。合肥至南京、合肥至武汉、青岛至济南、石家庄至太原等客运专线相继建成投产。北京南、天津、武昌、青岛等一批现代化客站投入使用,加上近几年相继建成的一批新客站,到2008年年底已有51座现代化客站建成投产。

(二)铁路运输生产情况

总体情况。2008年铁路部门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进一步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保持了几年来客货运量持续较大幅度增长的形势。在客运上,铁路部门充分发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效应,利用好新增能力,优化客运组织,客运量的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在货运上,铁路部门深入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在高起点上实现了货运量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后,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运输需求不足的情况,铁路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客货营销工作,努力增加客货运量。

2008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6亿人,同比增加1.03亿人,增长10.6%;货物发送量完成33亿吨,同比增加1.69亿吨,增长4.6%;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728.3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1%;货物周转量完成2511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7%。

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斗争中,集中全路资源以最快速度恢复运输秩序,夺取了疏运旅客、抢运电煤、抢运救灾物资的全面胜利,为全国的抗灾救灾提供了可靠的运输保障。“3.14”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确保了青藏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为拉萨等地区经济社会秩序的迅速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路奋起抗震救灾,在最短时间内抢通受损线路,圆满完成了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运输及伤员转运任务,为全国的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围绕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落实“平安奥运”目标,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站车反恐防爆“五道防线”,整治站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不仅确保了奥运期间铁路运输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而且圆满完成了涉奥运输任务,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迅速行动,增加基建投资,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建设进度,积极主动地落实拉动内需的任务。进一步提升了铁路对外开放水平,增强了我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

货运情况。2008年,全国铁路全年完成货运总发送量33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6%。分类别来看分析,去年1~11月,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30.5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8%,其中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30.4亿吨,同比增长5.8%,完成行包发送量0.12亿吨,同比增长9.5%。全年完成货运总周转量25118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3.7%。分类别分析,去年1~11月铁路完成货运总周转量23167.8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9%,其中累计完成货物周转量22904.6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9%,完成行包周转量263.19亿吨公里,增长11.9%。全国铁路货物日均装车达146283车,同比增长4.3%。

分铁路企业属性看,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所完成的货运量占铁路货运总发送量的比重为83.46%、8.05%和8.49%,占货物周转总量的比重分别为94.21%、0.59%和5.2%。国家铁路仍然是铁路运输的主力军,在铁路运输距离上也占有明显优势。2008年,铁道部坚持把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除了确保抗灾救灾物资运输之外,还圆满完成了东北地区粮食、迎峰度夏电煤突击抢运及军事运输任务。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7

关键词:客运专线 沿线城市 客运量 多元LoGit模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舒适性、快速性与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运输市场管制的放松使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铁路在“提速”的改革基础上,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率先进行客运专线的建设,将客运和货运业务分线运行。

客运专线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地位,吸引和诱增更多的客流进入铁路运输市场。沿线城市是否引入客运专线,对铁路部门而言将出现旅客运量的分流,从而导致铁路经济效益的增减。如果要想定量地测算出客运专线引入沿线城市给该城市经济上带来的影响,那么铁路运量的分流变化情况是首先必须关心的问题。

1分流渠道的确定

根据居民交通消费行为,一个城市的居民可以分为出行和基本不出行(相对区域旅行来说)两类。在新的交通工具或方式出现以前,对于出行的居民,他们只能选择运输系统中现有的运输方式;当新的交通工具建成后,它将作为运输系统中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供居民出行选择,吸引系统中其他运输方式承担的运量,并作为其运量构成的一部分,即转移运量[1]。

如果沿线城市i引入客运专线,则该城市的铁路出现转移运量;如果沿线城市i不引入客运专线,设在相邻i城市k公里的j城市引入客运专线,则i城市引入客运专线情况下转移过来的旅客运量加上既有的旅客运量将分化为如下4种出行渠道:选择其他交通方式、选择既有铁路、选择客运专线和不出行。这里,选择不出行的旅客比例很小,可忽略不计。

2运量转移概率的确定

2.1多元LoGit模型

同一种运输方式,不同的旅客在不同的时期或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意向,即主观价值。退一步说,即使同一旅客在不同条件或从不同角度下也会有不同的主观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用“选择概率”的概念来解释并衡量旅客的主观价值,就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此,提出了运输方式选择概率模型———多元LoGit模型[2]。

人们旅行时,总是愿意选择综合费用最小,即效用最高的交通方式。这里的效用包括安全性、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舒适性在内的综合效用。效用值的变化,必然引起运输方式选择的变化,即由一种方式转移到另一种方式。这里引入著名的多元罗吉斯模型(multinomialLogisticsmodel),如下所示:

这里,pi是第i种运输方式的选择概率,n是可供选择的运输方式,Vi是效用函数,它由多种服务特性组成:

式中,Sij是选择第i种运输方式其效用函数中的第j项服务特性;ρj是第j项服务特性(分别指经济性、舒适性、快速性、方便性、安全性)之权重,j=1,2,…,5。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安全性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不安全的交通工具是绝对无人选择的,安全性因素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把安全性因素放在服务特性中,以相对应的权重来影响选择概率是不够的,不能反映真实的选择意向。所以,对上面的罗吉斯模型进行改进,把安全性因素从服务特性中提出,让它直接影响选择概率,起到安全性否决作用。得到修正型的多元罗吉斯模型:

2.2服务特性权重的确定

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硕士论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研究公、铁客运合理分流》中所确定的权重值[3],并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如表1所示。

2.3服务特性Si1的量化处理

(1)经济性(Si1)。旅客选择运输方式考虑到经济性因素时,主要是直接以该运输方式的票价作为依据,间接地考虑到路途的花费。路途的有关支出与旅行时间有关,在快速性中将予以考虑,所以,用票价作为经济性的衡量指标。

Si1=Ci=Ri×Li,

式中,Ci是第i种运输方式票价(元);Ri是第i种运输方式运价率(元/人·km);Li是第i种运输方式旅行距离(km)。

(2)

快速性(Si2)。用送达时间作为标度,送达时间即是旅客在途旅行时间,与旅行距离、交通工具以及旅行速度有关。

式中,ti为第i种运输方式在途旅行时间(h);Vi为第i种运输方式旅行速度(km/h)。

用时间价值系数将ti转化为价值指标:Si2=w·ti

式中,w是旅客时间价值(元/h),旅客时间价值前面已经给出。

(3)

方便性(Si3)。采用间接旅行时间Jti作为标度,间接旅行时间是指旅客前往乘车点时间与候车时间之和。用时间价值转换为价值性指标:Si3=w·ti

当发车间隔时间小于1h时,取平均发车间隔时间作为候车时间,民航侯机时间目前暂取1.2h。

(4)

舒适性(Si4)。以旅客恢复疲劳所需时间来标度。恢复疲劳所需时间越长,其舒适性越差,反之则舒适性好。

旅客在旅途中的疲劳程度与其旅行时间是成正比关系的。对于健康的旅客,无论乘坐何种交通工具,旅行多长时间,从人的生理角度来看,基本恢复疲劳的时间不会无限增长。在此,我们给定一个恢复疲劳的极限时间Lt,暂取为24h。可以认为,恢复疲劳所需时间与旅行时间呈曲线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ti采用第i种运输方式旅行时间(h);tj(恢)采用第i种运输方式旅行ti时间后恢复疲劳所需时间;αi,βi待定参数。

用时间价值将恢复疲劳时间转化为价值性指标:

Si4=w·tj(恢)

(5)安全性(Si5)。安全性以安全可信度来标度。安全可信度是随伤亡事故率的变化而反比变化的。当伤亡事故率为零时,安全可信度为1;当伤亡事故率超过一定限度,安全可信度为0,视为不安全。

式中βi是第i种运输方式的安全可信度;αi是第i种运输方式伤亡事故率;αm是极限伤亡事故率;αi,βi是模型参数。

3转移运量的确定

假设在城市i不引入客运专线而相邻的城市j引入客运专线,对铁路部门来说,将出现诱增运量和转移运量。诱增运量在这里忽略不计,转移运量主要来自短途旅客中的公路运输和长途旅客中的民航运输。

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得到各种运输方式服务特性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中国经济统计快报》所提供的《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统计》中的有关客运量的数据,可以近似地得到铁路、公路与航空之间的旅客发送量比例为1∶14.57∶0.08。另据有关资料统计,短途旅客的旅客发送量占旅客运输总量的50%以上[4],且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城市总的出行旅客人数中,短途旅客的比重为60%。如果引入客运专线,短途运输方式主要由客运专线、既有铁路和公路3种运输方式组成;如果不引入客运专线,短途运输方式主要由既有铁路和公路2种运输方式组成。同理,由于短途旅客的发送量比重约占该城市总出行人口的60%,因此长途旅客的发送比重应为40%。如果引入客运专线,长途运输方式主要由客运专线、既有铁路和民航3种运输方式组成;如果不引入客运专线,长途运输方式主要由既有铁路和民航2种运输方式组成。

根据表2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出城市引入和不引入(相邻城市j引入)客运专线所产生的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概率并计算出相应的转移运量。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8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的铁路建设和安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铁路运输安全,是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安全运输在我国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铁路运输安全是保障全局工作稳定的基础,是深化铁路改革的保证。同时,铁路安全运输是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铁路安全运输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安全管理建设,稳定社会秩序。

2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人为的、环境的、以及设备上的问题,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便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灾害。

2.1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铁路的设备设施及组织形式有了很大的更新和变化,对于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相应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看来,我国铁路管理体制依然是铁道部领导下的管理体制,只注重了铁路运输的共性,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铁路路线的个性特征,导致不能真正把握铁路的安全问题。当铁路管理体制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就会对可能出现的铁路安全问题不能做好预先的防备,致使安全隐患增加。其次,在一些小地方铁路运输,地方路局不够重视铁路的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对铁路安全管理的工作。同时,一些落后的管理手段,更不能适应现代铁路安全的管理工作。

2.2铁路设备设施故障频发

从目前我国铁路设备实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列车安全监控装置、新一代钢轨探伤仪、道口自动信号等设备的稳定性不够高,工作性能不强,导致故障频繁发生。当故障发生时,临时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列车无法正常通行,进而使得对旅客的安置管理工作难以进行。同时,目前的铁路列车还未能做到对行驶的调速、定位停车等条件的自动控制,许多情况需要人工操控,这样就容易发生人为操控问题的不规范行为,稍不谨慎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由于技术的限制,我国铁路列车运输还存在其他设备设施的问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3列车晚点率高

列车晚点的问题是当今铁路运输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列车的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尤其在中间站出现的晚点情况居多,这样就容易导致中间站点的旅客由于信息得知不及时造成漏乘的现象,关系到旅客的安全。

2.4客运人员素质较低,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列车客运人员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象,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一般情况下,客运人员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不过硬的业务水平导致应急能力的缺乏,对于列车运行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不能及时给予处理,进而导致铁路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措施得不到实施,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

其次,客运人员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客运人员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缺乏严明的组织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急于求快,而不追求工作质量。部分客运人员自认为其能力强,能充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进而存在违章违纪的工作行为,这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及做法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3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3.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是有效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纲领,安全管理体制应该渗透进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各个角落。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要求,铁路安全的管理者应该树立安全的管理观念,重视铁路安全的的管理工作,担任好领导者的角色,做好铁路安全运输的把关工作,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强对客运人员的管理,提高其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共同为铁路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则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实施。同时要加强安全负责制的实施,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完善对客运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以提高客运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工作执行时,认真谨慎。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铁路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以不断提高提高铁路的安全管理。

3.2加强对铁路设备实施的技术改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社会,任何工作领域都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尤其针对铁路运输事业,更加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设备支持,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铁路运输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技术改进,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学适用的技术设备以减轻客运人员的工作,进而降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设备设施的改进,要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不断升级改造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3.3加强铁路与地方部门及各工作站点的合作

为了减少铁路运输过程中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铁路应该加强与地方部门的合作,抓好铁路沿线的综合治理工作,打击破坏铁路设施的行为,加强沿线治安工作的治理,以维护铁路沿线的社会稳定。同时还要严厉禁止行人或机动车进入铁道,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铁路与各站点间旅客的安全,铁路应加强与各中间站的合作和沟通,尽量减少列车晚点的现象,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旅客漏乘现象和安全事故。同时,要加强对旅客站点休息的管理,从旅客的人身安全利益着想,充分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4加强铁路客运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的培养,是保证客运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途径。首先,要强化客运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为宗旨,加强工作的责任感。其次要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安全教育的投入,提高其业务水平、文化水平及人文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及综合能力进行铁路运输工作的执行。最后,要加强对使用技术设备的人才建设,提高客运人员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加强对列车运行期间设备设施的规范使用,以减少由人为举措造成的安全事故。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铁路运输的改革,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被足够的重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必须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着手,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其次要加强对列车运输的设备设施的科技投入,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最后还要对铁路客运人员加强素质培养,以保证其工作责任感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增强,进而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作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春江.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0).

[2]冶海英.冶福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9

   论文摘要:铁路运输安全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旅客以及所携带的行李包裹的运输安全、货物运输安全、行车安全、道口安全,也就是整个运输生产过程和所有运输对象的安全。  

   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服务等都可以被看做商品,而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商品,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由于铁路是以独特的列车方式进行运输,旅客和货物依附并伴随着列车运行而共同移动,完成位置的改变。对于铁路运输本身而言,运输安全不仅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特性。因此,以列车运行的方式对旅客和货物进行位移,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列车运行安全,即行车安全,也就成为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旅客运输安全、行李包裹运输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车安全。旅客和货物在全部运输过程中,除了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和由于旅客本身的机能或货物本身的性质而无法防止的以外,铁路必须保证不使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损伤,保证不改变货物的物理性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货物破损、设备破坏等任何事故,都必然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降低铁路运输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 

   1缺乏路外事故监管 

   一般来说,铁路部门对路外伤亡事故的监管缺乏科学性,严格细致措施不够。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一些铁路沿线穿越生活区的情况,而且这些铁路眼线没有设立安全防御设施,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时效性也比较差。但相关法规的立法调研已基本结束,这也将有助于减少铁路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2欠缺惩罚欠缺力度 

   由于法律对危害铁道安全行为制裁力度的不足,虽然这种行为潜藏着对铁路公共交通设施的巨大危害,甚至有些地区形成了针对铁路设施的犯罪产业链,而且按照现行的法律,公安机关在处理盗窃设施犯罪时,对屡犯者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制裁手段,法院在审理盗窃铁路设施的案件中,应考虑犯罪嫌疑人对铁路设施造成的危害后果,应以危害程度决定刑罚,而不是盗窃物数量,从刑罚上震慑铤而走险者。 

   3创建平安铁路困难 

   到近年来,危及行车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惯性治安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个别路段安全防范基础薄弱,存在治安隐患,而相关主管问题对示范路段创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纳入平安创建和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工作之中,对示范路段人力以及相关的资源投入不够,部署要求太笼统,缺乏检查指导,尤其是在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没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够。不知道应怎样防止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发生反复、护路联防工作如何更加深入地扎根群众等。 

   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作为现代化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它联接城市,深入乡村,密切联系着亿万旅客和货主,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生活,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都具有最广泛、最直接、最迅速的影响。当某一干线铁路发生运输堵塞、中断,或当某一次旅客列车发生列车冲突、脱轨事故时,必然直接妨碍千百个企业的生产或引起千家万户的焦虑。正因为如此,铁路运输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是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铁路运输安全的状况反映了铁路运输的设备质量、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以及社会秩序的状况。世界各国铁路企业和政府当局历来都十分重视铁路运输安全,把防止铁路运输事故放在重要位置,并为此而进行持久不懈的努力。各国铁路和政府通过改善技术设备、加强管理和健全法制三个途径来不断改善铁路运输安全状况。

   1有效改善技术设备 

   改善技术设备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线路、车站、通信信号以及机车车辆的破损、故障和性能不良是发生运输事故,首先是行车事故的重要原因。线路上钢轨的损伤、信号的故障以及机车车辆的车钩、车轴、转向架、制动装置的破损往往导致严重的事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必须不断提高各种技术设备的性能、强度和可靠性,并努力采用设备故障防护报警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先进手段,切实保证运输安全。 

   2努力健全安全法制 

   健全铁路安全的法制是增强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制定和实施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法规、法令,有助于使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各级政府、铁路企业、各有关行业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共同承担的义务。目前世界各国,有的在一般法律中列入有关铁路安全的条款,有的制定关于铁路安全的专门法律,如铁路安全法以及其它关于保安设备、特种运输的安全法规等。 

   3完善安全监察体制 

   为了保证国家有关铁路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监督机构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新建和改建的土建、信号及电气化等工程项目进行检查,为部长依法批准使用作好准备;对上报事故进行调查,编写铁路事故报告以备公开发表;向国务大臣提供有关铁路事宜的技术咨询意见。铁路安全监察机构代表政府依据法律执行任务,能够对铁路的安全运输实行有力的监督;在部内设立安全总监察室,根据部令和铁路有关规程进行工作,代表部长检查、监察铁路的安全工作调查处理事故,帮助贯彻安全规章制度,并具体帮助各级单位研究采取防止事故的有效措施,以确保运输安全。 

   4切实加强运输管理 

   加强运输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环节,大多数的事故都是由于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以及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良而引起,因此必须反复不断地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并加强技术业务培训。许多国家铁路还为此而制定安全奖惩办法,开展安全月、安全周和各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活动。 

   结语 

   铁路运输的安全状况反映铁路的管理水平、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社会秩序的状况,是铁路运输质量的重要表现。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单位采取有效地措施,为铁路运输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篇10

关键词“空铁联运”;高铁;航空

中图分类号:F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2-0004-02

1“空铁联运”模式

伴随着我国高铁事业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航空运输,尤其是对一些短途运输,高铁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除了铁路系统之外,民航一直是我国当前整体运输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而高铁的异军突起必然会对民航运输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两者之间的紧张必将导致运输市场出现重构。虽然两者的竞争能够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增加运输费效比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但是其无序竞争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为了在保证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确保航空、高铁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两者双赢,这也是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向智能化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基于此,不管是铁路还是航空运输,在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各自优势,消除存在的恶性竞争,在各自的领域当中充分发挥出其独自的优势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方式。这时,“空铁联运”的概念被人们提出。即在高铁与航空运输系统运转过程中,将高铁作为航空运输的“零高度支线”运作,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缝隙切换,达到两者共同发展的目的。

2我国“空铁联运”模式构建可行性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铁路与民航运输量最为繁忙的国家之一,加之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形变化多样,在多年的经营下形成了一个便于统筹管理与建设的辐射型交通网络。加之我国的交通运输量较大,这也是我国实施“空铁联运”比欧洲、日本等国家存在的运作优势。同时,伴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以及高铁网络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相关的数据及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足以支撑整个高铁以及民航运输业的同步发展,这为“空铁联运”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经济方面的基础条件。从当前部分机场、高铁站的运作模式来看,“空铁联运”在我国已经初步显现。

例如,在2010年的春运期间,重庆机场就与成都铁路局开展合作,在全国范围内首先推出“空铁联运”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解了局部区域的春运压力。近两年来,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诸如上海就利用其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利用机场大巴、磁悬浮列车、公交、铁路等运输方式将机场、火车站等对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集“空—空、空—铁、空—磁、空—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为该地区进入“空铁联运”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由于我国高铁事业正处于发展时期,其具体的运作经验稍显不足,因此实现高铁与航空公司的联运尚需要经验的积累。但是,在技术、经济水平、运输量等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3“空铁联运”模式构建

3.1“空铁联运”的“软联接”模式

如上文所述,“空铁联运”就是指民航机场与航空公司通过“代码共享”的方式为旅客提供航班与高铁之间的换乘服务,在整个交通运输线中将高铁作为“零米高度的支线”,让高铁成为民航运输服务向地面的延伸。但是,当前在我国实现各个城市大型机场与高铁站之间的直接联系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主要机场与高铁站之间的距离依然相对较远,要将高铁引入到机场就必须新建铁路,而这又牵涉到土地规划、高铁建设资金等一系列问题,这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中国而言,想实现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并不容易。

基于此,很多专家学者提出摒弃这种硬件上的直接连接,而是采用将两者在服务上进行连接的方式,通过运输服务联合的方式实现“空铁联运”需要达到的“软联接”。由于高铁的发展较晚,在功能以及规划设计方面能够实现与民航的“软联接”。在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得到适合当前的“空铁联运”“软联接”模式如图1所示。

3.2构建起完善的客流驳接系统

客流驳接系统本质上包括高铁运输、航空运输以及摆渡工具运输三个部分。根据当前我国大型枢纽型机场的交通状况,我国大多数的枢纽机场都有地铁直接连通,所以在客流驳接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地铁作为民航运输与高铁运输客流的“摆渡工具”,这也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另外,为了解决客流驳接系统中旅客行李问题,实现行李的一体化服务,可以在高铁站设置专门的“空铁联运”乘客人口,让旅客从进入到入口开始,其行李就开始接受一体化服务,在经过安检、送达地址扫描等一系列处理之后,根据乘客的下一站目的地城市类型进行分拣,达到为旅客提供行李一体化服务的目的。图2为联运模式下客流驳接服务系统。

3.3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空铁联运”的基础,其主要服务目的在于为旅客提供综合的信息服务,确保行程时间计算、联合售票、旅客信息管理以及旅客服务反馈系统数据支持等。通过在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之下实现空铁联运的一体化建设。

以旅客的行程时间计算为例,该系统是为旅客进行行程时间安排、航班与高铁班次安排的关键。联运乘客在购买联运票时,只需要在服务区输入任意两个地点,计算机将根据旅客需求自动生成最佳的组合路线。例如,最短时间路线、最少转车路线等。同时,旅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要,让系统提供针对旅客具体需要的个性化服务。

联合售票系统则包括了铁路公司与航空公司,通过联合数据库系统将机票与火车票联系起来,采用电话售票、网络售票以及站台发票等方式进行发售。同时,还根据旅客的行程安排在票面上将各个阶段的行程等进行细化,旅客在整个行程中只需要一张“空铁联票”就能够实现在航空、铁路之间的无缝换乘,其间还包括配套的摆渡服务。

3.4安全运行保障系统

通过一体化系统构建,让旅客只需要在机场或者火车站进行一次安检,然后根据国内、国际航班的不同要求,再进行针对性的安检。虽然这种方式较为繁琐,但是在提高安全水平方面较为有效。

4结束语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与高铁运输水平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系统驳接技术以及管理运营经验的不断成熟,“空铁联运”必将是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纯芳,郑悦峰.空铁联运模式及其实施路径分析[J].空运商务,2011,01(28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