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十篇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十篇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7:23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实践

畜牧兽医专业是中职学校中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一门课程,为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应当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在畜牧兽医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好的满足网络技术条件下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需求,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相关概念界定

就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动物解剖生理以及饲料营养的基础知识等,以培养多元化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生产服务一线操作人员为主要培养内容,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下以计算机为主的一种技术形式,实现了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方式等进行合理利用,推进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习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将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内容深化到学科实践活动中,促进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理论的不断深化,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信息技术可以称得上是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对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在中职学校实际教学活动中,将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能够在优化教学结构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参与到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将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结构,为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在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分工协作和有效思考,促进了建构主义的顺利实现,深化了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内在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并将理论知识合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促进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2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建构

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的运用到畜牧兽医的专业课堂教学中,这是由于畜牧兽医专业相关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是对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整合进行了新的探索。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其生动性、直观性,互动性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将仿真演示模式运用于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来展示视频内容,要求为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手术方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进行视频点播与内容回放等可以反复观看以达到明确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不断提高与完善,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其中的一些简单步骤,可以不同角度的展示,对比,类比。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某中专学校养殖科畜牧兽医专业授课情况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反复练习,学生在课后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在充满趣味性的同时,能将知识点反复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作为期末考试的重点复习资料。并且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重点的练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管理,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头脑灵活、贪玩、好战等心理特点,更加详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顺利进行。在智能训练环节还应强调学生知识的巩固,在脚本设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动心思。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培养在动物生产、饲料生产与加工和畜禽疾病防治第一线工作的动物疾病防治和防疫检疫人员。为缩短学生就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部分。应正确看待它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显微镜结构的实践技能考核。

3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具体建议

为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在讲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的过程中,应当合理优化教师资源,将教师工作重点从学生管理方面转向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以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当前畜牧兽医仿真实训系统正处于初期开发阶段,在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明显增强,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减少,并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中职学校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实践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与此同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日益提高。

在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畜牧兽医教学中的作用,要重新认识中职学校畜牧兽医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实现中职畜牧兽医教学新模式,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库建,明确硬件软件是保障、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关键、教学设计是灵魂。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课程整合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设计,教育者也要变成被教育的人,时时刻刻参加继续教育,优势互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结束语

总的来看,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的难度也日益加大。为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中职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建构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并将其有效融入到现代化教学环境中,对教学资源仅限于优化利用,充分调动中职学校学生参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农村畜牧业;兽医技术;技术推广体系

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以种植业为辅,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畜牧兽医行业所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新时期推广农业的活动中一定要重视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的建设。畜牧业发展的好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程度,严重地影响着农户的收入,因此,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在我国农业推广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建设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1我国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不健全

由于当前我国乡镇畜牧兽医站属于全民所有制单位,在经济上是自收自支的状态,这就会导致畜牧兽医站存在着缺少资金投入的问题。由于资金投入的不够,因此农村畜牧兽医服务站的基础设施难以完善,目前所拥有的实验设备也过于简陋,导致对于有些疾病的诊断就难以保证精确性,我国相关部门对其并未引起重视,没有对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虽然有的地区已经开始重视农村畜牧兽医站的建设,但是很多农村畜牧兽医站的设备器材还远远不能达到有关标准。

1.2缺乏高技术人才

在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中,专业人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乡镇畜牧兽医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到,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在民间兽医、煽畜兽医组建兽医协会的前提基础下建设的,大多数职工是通过子承父业或者拜师学艺的方式进入的,处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水平尚有欠缺,也会使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得建设受到影响,另外,受到乡镇畜牧站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影响,很难吸引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去乡镇站就业。

1.3体制有待完善和优化

时代的不断进步导致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农村畜牧站如果想要适应当前社会并融入到市场中,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当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缺少一个科学、有力地制度保障,推广活动也将变得随意,因难以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畜牧兽医站的服务能力也将大大减弱。

2提高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

2.1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全面提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素质高的畜牧兽医队伍,有利于促进畜牧经济的发展,实现畜牧生产的跨越发展,开设相关的业务培训班,加强对畜牧站工作人员的培训,让其相关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的使其达到相关的技术知识的要求,以提高畜牧站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调整工作人员的比例,转变非专业人员人数多的现象,引进畜牧专业毕业生,加入到乡镇畜牧兽医建设队伍中,加强畜牧兽医人员对于市场经济理论知识以及畜牧兽医推广等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的学习,从而使其畜牧兽医人员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让广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能够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对其进行市场经济理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政策以及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

2.2加大管理力度,创建科学合理的体制

农村畜牧兽医站因为其职责的特殊性,所以对专业以及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农村畜牧兽医站是一个事业型的单位,其主要是负责基层畜牧兽医推广工作,它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农村畜牧兽医站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以及技术水平,保证其能够稳定发展,就应该通过加强管理力度,用严格的制度来确保体系的有效建立,县级政府同农村的畜牧部门也应当协同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在其管理上主要是要求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以县级相关部门的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各地区不应一味地效仿,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创建科学合理的体制。县级畜牧部门和乡镇畜牧部门既要分工进行负责工作,同时也要团结合作,相互的进行配合,通过创新管理体制,保证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能够与时俱进,使其更加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进而使农村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加强,以便于畜牧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3加大投入力度

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在农村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作用,而畜牧兽医业的发展,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息息相关,想要使畜牧业的推广体系能够不断地进步,就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包括政策、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发展畜牧业的生产以及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要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加强投入,在硬件方案,要将落后的实验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更新,对于已经破损的设备要及时更换,这样农村畜牧兽医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才能够处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的心情与积极性也能够提升,针对有投入就有产出的原则,对畜牧技术投入的增加,加强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投入;在软件方面,农村畜牧兽医的工作中,有非常多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兽医专家,他们在兽医工作站工作多年,不仅拥有丰富的经验,还具有娴熟的技术,因此,我们可以聘请他们作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专家或者顾问,针对所处地区的具体情况指出推广建设的难点,并提出一些指导建议。

参考文献

[1]肖丽华.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7):60.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27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肉质类产品的需求量也开始不断增加,并且对肉质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畜牧行业在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可观成绩,然而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动物防疫性疾病,动物多发性流感病等。因此,加强动物的防疫性工作,不仅能有效保证动物的存活率,而且能有效提升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1目前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总存在的问题

1.1畜牧兽医推广中经费不足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虽然对于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也相应增加了资金的投入力度。然而,在我国乡镇及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资金缺乏的问题仍然大规模的存在。在一些常见的基础设施和工作人员工资问题上,依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制约因素,导致乡镇畜牧兽医推广工作很难得以顺利展开。如乡镇畜牧兽医防疫室、消毒设施等不完善,使得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需要冷冻的疫苗由于冷冻设备不能很好的保存,消毒设施等不齐全使得一些畜牧兽医工作常用器材不够清洁,较大程度影响畜牧兽医工作进行的质量。

1.2专业人才的结构不稳定

虽然乡镇兽医技术推广工作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我国畜牧兽医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人的素质和知识水平还比较有限,畜牧兽医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大量的从业人员不是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性的知识。此外,乡镇及偏远地区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工资待遇和环境不能达到专业人才所期待的标准,导致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人才严重缺乏。

1.3相关体系不完善

目前畜牧兽医推广工作中,一些领导对于此项工作还没有足够的重视。面对畜牧兽医工作的具体责任没有明确的责任制,一旦出现问题不能直接找到责任人,导致畜牧兽医工作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同时,在畜牧兽医工作中缺乏对于动物疫苗的强制防疫性,对于没有检疫的动物不能明确的记录,给畜牧兽医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2畜牧兽医工作的解决措施

2.1增加畜牧兽医工作中资金投入力度

乡镇畜牧兽医推广工作具有公益性质,畜牧兽医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人民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此项工作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同时,要努力落实好工作中的经费问题,保证畜牧兽医推广工作中的经费充足,保障乡镇畜牧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些基础上,可以适当加大年度财政的预算,加强畜牧兽医推广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员工的福利,以促进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改善对于专业人才的管理制度

乡镇畜牧推广技术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为了更好的留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就需要相关部门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应该运用公平和公开的用人模式,使得真正有能力和才干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在选用专业人才时,不仅对其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考核,而且对于其实践能力也需要加以严格检测,确保其所学知识能更加适合畜牧兽医推广工作的开展。同时,可以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对于优秀的技术人才,可以随时加以提拔,以扩充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其次,建立明确责任制度和统一的工作人员管理机构,对于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对于素质和水平较高的技术人才予以优先录用,保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有个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同时,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进行及时的学习和运用,以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保证整体队伍水平的先进性。最后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设立定期奖励制,对于工作优秀的员工给予及时表彰,以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3规范相关体系

加强政府部门、兽医工作站和防疫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实行更为明确的责任制度,使工作更加细化,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责任到人。形成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疫病监测和疾病治疗为一体的专业性机构体系,积极推进畜牧兽医工作的广泛开展。同时,对于动物防疫的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种类的疫苗分别做好登记。此外,要及时补充工作中需要的设备,对于工作中需要的设备设施要齐全。需要冷藏的设备或者其他需要用到的设施可以责任到人,以此来预防动物疫情的发生。

3结语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构成中,畜牧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组成部分。而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动物疫病的出现,只有加强对乡镇畜牧业的推广性工作,才能有效的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增加人们防治疫病发生的知识,从而有效的推动畜牧行业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对于畜牧兽医推广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只有不断的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渐改变现有的人才任用机制,才能保证畜牧兽医工作的有效性的开展。同时,可以减少动物因防疫力带来的疾病问题,以及由于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我国畜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畜牧业;管理体制;体制改革

畜牧业作为组成目前社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着必备的物质资源,也是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的支柱产业,承担着支持农村建设的重要责任,然而如何保证畜牧业健康、科学的发展下去成了我国畜牧业研究者们工作研究的重点问题。随着近年来“禽流感”“猪流感”等动物疾病的暴发,我们可知,现阶段如果想要提升、发展我国的畜牧产业,首先,就必须从我国改善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入手,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相应的改善创新。

1进行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畜牧兽医工作是保障我国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畜牧产业是农村除农作物贩卖来源外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其由于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不足所导致的牲畜发生疾病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很大程度是抑制了我国农村建设的发展,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走入人们的视野,针对农村畜牧兽医管理问题成了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问题,针对畜牧兽医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构建工作势在必行。

2目前我国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及政府等相关职责部门予以的重视程度不够。就目前来说,我国现阶段政府以及社会相关部门对于畜牧兽医业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畜牧兽医是“可有可无”“举足不重”的,这使得相关的领导、管理者们没有予以畜牧兽医相应的重视程度,进而导致问题发生才想起来畜牧兽医的存在,但是往往等到事情发展到后期畜牧兽医也无法弥补问题。与此同时与领导人员的“轻视”共同到来的,便是相应的限制畜牧兽医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针对其专业项目研究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这两种情况并存使得我国畜牧兽医在缺乏相应的保障体系同时无法像其他医学类项目一样,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其相关项目、构想的研究、试验工作,继而使得我国畜牧兽医行业停滞不前,很难获得较大的发展。2.2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构建不够完善。畜牧兽医相关的管理机构、体系构建不健全也是存在于我国目前畜牧业中的严重问题。例如,就想着的畜牧兽医编制来说,其人员一般采取编制外临时雇用的方式进行畜牧兽医的招募,这就使得现存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存在较为严重的不确定性,很多情况下会出现例如由其他农业部门兼顾、没有相应的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问题的出现,使得针对畜牧兽医的管理出现“监管难、落实难”等问题,与此同时,这种部门、职责混杂的管理机制必然会造成其内部管理体系责任不清、互相推诿、互相依靠的问题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畜牧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2.3缺乏具备专业素养的专业性人才。畜牧兽医体制构建的不健全必然会促使该行业无法吸纳相关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的同时从事该专业的人员及其知识的储量不会十分充沛,这就造成了我国畜牧兽医业的“固步自封”,对新型的兽医理念、兽医知识接触、更新不及时,使得一些新的诊断、治疗技术无法切实、有效的落实在实际的畜牧防治过程中,例如,在“禽流感”期间,某地养鸡场未配有专业的畜牧兽医,该兽医在面对“禽流感”暴发初期症状时并未予以相应的重视及关注,等到“流感”大规模暴发后又没有适当的途径去接触、解决措施,从而导致该养鸡场错过了抑制“禽流感”病毒的最佳有效时间,使其损失重大。与此同时,根据我国数据部门统计,目前从事于畜牧兽医行业的人员大都没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同时其学历层次较低,很多畜牧兽医都是依靠“师傅传授”甚至“自学”的方式进行针对动物疾病的诊断,使其治愈效率较低,从而很大程度上遏制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

3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措施

3.1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创新机制。首先,应紧跟政府的脚步,“畜牧兽医应坚持以‘防大于治’的目标进行自身体系的构建工作”,明确畜牧兽医应以防患于未然为其工作目标,按照政府的既定方针前进,并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应期自身的畜牧兽医管理体系构建工作。运用改革、创新的手段针对整个畜牧兽医行业的行政管理机构、执法部门、技术部门等各个职责部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体系构建工作,从基础上保障各职责部门的顺利、有序进行的同时将职责明确化,避免类似以往互相推诿、依靠的情况出现。其次,要针对畜牧兽医的工作进行创新型工作机制的构建工作,将传统的“混合型”畜牧兽医服务按照该区域需求分解成“经营性”畜牧兽医服务职能以及“公益性”畜牧兽医服务职能,与其自身利益挂钩,增加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全方位的推进我国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贯彻、落实。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由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按照其区域内整体城镇分布,统一规划“公益性”畜牧兽医站,从人员、设施、经费等项目入手经由县级主管领导部门统一经营、管理,并针对大范围的畜牧问题做出统一的协调、调配工作的同时保障针对常见、基础病情动物的检测、防疫工作。与此同时,由政府出面积极推动城镇原有兽医站的经济转型工作,将其传统的“半公益半经济”型模式转换到适宜现阶段发展的“经营性”服务模式,使其与国有畜牧站的公益性质相分离,推进其走近市场的同时保障、鼓励其人员的收益情况。3.2提升各能级政府对畜牧兽医体制的重视程度。对于畜牧兽医业来说,提升各能级政府针对其行业的重视程度,是保障其能够顺利、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畜牧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针对畜牧健康的问题上来,尤其是近年来“禽流感”“猪流感”问题频发,这无疑为我国畜牧业的工作问题敲响警钟,畜牧兽医问题已经成了我国目前畜牧行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统一协调管理一定区域内的畜牧兽医技术,并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从整体规划角度出发,将各下属兽医院等畜牧兽服务地进行统一的调配、管理,使其效用最大化,效率最高化。与此同时,提升政府等机构针对畜牧兽医研究问题的资金投入以及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的建设工作,提升畜牧兽医服务点的硬件水平,从根本上支持畜牧兽医产业的发展。例如,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等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根据国家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方针,出台一系列的针对畜牧兽医行业的规划、准则,以此来规范其整个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使得当实际问题处理情况与工作出现矛盾的时候要有相应的法规作为其执法依据,做法“有法可依”。3.3构建畜牧专业的信息分享平台。至今为止,很多畜牧疾病暴发并难易抑制的原因都是因为相关畜牧疾病的信息“封锁”所致,使得一些较为偏远地区的畜牧兽医针对畜牧病情发展伊始没有进行及时的防治工作或防治工作进行方向不对,进而导致畜牧病情大批量传播。所以建立有效的畜牧信息平台,成了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必经之路,通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将各种有关畜牧兽医行业的新知识、新理念披露在网上,使得畜牧兽医不论在何地都可以及时了解、学习新型的畜牧兽医知识,并将其逐渐应用于实际的兽医诊断工作中,并可以实现其行业间的沟通,使得各地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能够互相探讨、取长补短,从而逐渐提升我国的畜牧兽医质量。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电脑存档的方式,将常见于畜牧行业内的“病例”存放于信息共享平台上,便于以后再发生类似病情时可以及时在共享信息平台上查阅以往案例,从而及时予以畜牧正确的治疗方式,进而将畜牧疾病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具有存留价值的信息、影音资料以光盘、文档的形式存留下来,以备日后查阅的同时也减少了重复性的档案管理工作。3.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建设是进行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环节来说,人们需要加强对畜牧兽医的培训程度,增强人们对畜牧兽医对于畜牧行业重要性的认知,加大力度吸引高技术水平人员的同时对原有畜牧兽医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进行培养工作。例如,可以定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通过专业知识“竞赛”等活泼有趣的教育方式,激励工作人员去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创新,畜牧兽医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虽然目前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已经经历了数年的发展,但是其中仍旧存在一部分问题,需要人们以创新的思想去寻求其妥善、合理解决的方案,以此为我国未来的畜牧产业发展做出贡献,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作者:陈冬亮刘素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畜牧兽医站

参考文献

[1]何田.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J].农业与技术,2015,(18):180.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我国养殖业的规模日益扩大,这一方面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种动物疫病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较大的威胁。所以,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民生大问题。所以,当前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工作,从而确保我国畜牧业的稳步发展。

1我国当前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基层基础设施得不到完善。在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国家不可能及时将资金安排到位。特别是在基层,因为受到当地的经济条件和地方收入的影响,需要国家拨的款数额较大,最后真正被应用到畜牧业的资金少之又少,使得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难以到位。一旦发生动物疫病,很难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2基层工作人员没有很强的工作水平。对于畜牧兽医工作,人们并没有从心底深处真正接受和认同,因此难以重视畜牧兽医这个职业。很多的在职工作人员也是因为形势所需才接受这份工作,可能也不是自己最喜欢的职业。]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畜牧兽医从事的都不是自己的本专业,对畜牧兽医专业知识了解不多,且平均年龄较大,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对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1.3责任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当前,大多数的基层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畜牧兽医管理组织,例如畜牧兽医局和基层兽医站等,但是这些组织在具体的管理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责任范围的划分不明确,一旦问题出现,不能及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在组织机构中还存在着明显的责任交叉情况,在划分组织的性质时没有按照统一的执行标准来进行。

2关于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2.1调查内容。调查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基本情况,需要先调查其所在的机构位置及相应的人员配备情况,通过分析了解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发展现状,从而能抓住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调查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职能情况,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或是网络调查法等,从而确保调查结果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2.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该种方法时一般用于一些人员少的偏远农村地区,采用直观的方式来了解当地人民对建立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感受。图解法调查,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因果关系图的方式来调查和研究畜牧兽医防疫体系。

3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的改进分析。

3.1不断加强体系的建设工作。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要想得到完善,需要设置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体制组织形式,且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需要遵从从高到低的原则,直接将其连接到省市级畜牧防疫机构,但是在管理上不要让性质相同的机构来参与,其管理让乡镇兽医站和畜牧兽医局来进行。可以将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作为县市卫生监督所的下属单位,但是它不具备独立和完整的行政权力。如果国家要进行专项的拨款,那么在拨款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应的转款专用原则,不要随意动用该项资金。体系相关人员的配备,如果是村级的机构,需要配备一名以上的专项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他们统一由上级进行领导和指挥,在各项工作的展开中每个人都要认真负责,同时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情况。

3.2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定期举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应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各项关于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关于培训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季节性流行疾病的情况和常见动物疾病及用药情况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顺应时展的潮流,了解当前社会需求,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新型的疫情有着清楚的了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到专业机构去学习,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让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便于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3完善的责任机制需要建立并完善。动物防疫工作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属于社会性的安全保障工作。需要动物防疫人员在平日的工作中,将各项责任分配明确,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具体化和细化各项卫生防疫工作,切实将工作分配到个人,并保证分工明确,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将各项工作衔接合理,尽量不要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盲区。同时,在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中,工作人员应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让工作能切实做到位,从而保证在出现问题时能很快找到责任人。

3.4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建立并完善。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工作中,会和动物进行直接性的接触,需要对各种疫病动物进行必要的解剖和诊疗,这样也就加大了人畜共患病的机会。所以,需要在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他们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生活问题能很好地解决,从而将其后顾之忧解决掉,让他们能以更好地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3.5畜牧兽医网络化体系需要建立并完善以此来确保兽医防疫队伍的稳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加强对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网络化建设的速度,加强对人员和网络的双重管理,以此来确保畜牧兽医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切实提高畜牧兽医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作出贡献。

4小结。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畜牧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因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其独特性,这就需要在其具体的工作中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确保畜牧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所以亟需将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进行不断完善。我国当前的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分析并找到解决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华.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农业.2014,(27).

[2]王伟.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06).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族地区;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S84;G7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2-0113-03

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1]。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目标为:使学生掌握动物饲料生产、动物繁殖技术、动物饲养管理、疫病诊断与防控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能够从事养殖场生产与管理、动物门诊、饲料及兽药营销,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畜牧业生产;面向生产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2]。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尚未完全转向“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改革。现结合教学实践对民族地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探讨,以期构建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职畜牧兽医教学基础比较薄弱,其应用实践中的专业性、区域性比较强,因此缺乏一套成熟的课程体系。这一问题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尤为明显,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特色不鲜明。整个课程体系沿袭了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设计思路,这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区别不大,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没有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重点不突出。专业基础知识占比过大,而专业技能教学未占主导地位,如《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传染病学》和《寄生虫病学》等基础课程近年来虽有压缩,如《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合并为《动物营养与饲料》,《传染病学》和《寄生虫病学》合并为《动物疫病学》,但实际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并没减少,而围绕“饲养,饲料,管理,繁育,兽医,预防”这些环节的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训练却没有强化;三是内容不精粹。如动物微生物、动物传染病、动物防疫与检疫有部分内容重叠,课程内容的取舍强调经典,却缺少新技术、新技能;四是面向不广阔。当前民族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已由“零星散养、畜禽混养、人畜混处”转向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而课程设置仍局限于单一的专业技术,只面向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忽视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宠物驯养与保健等并且领域,没有从出“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去拓展职业能力实训。

鉴于现行课程体系不适应现代畜牧业经济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有很有必要,且完全可行。一是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已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按职业结构与岗位内容的变化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弹性的课程体系实事求是。二是进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专业课程改革,有利于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与实习的一体化、教学与职业实践一条龙,这与当前绝大多数职业学院的教学特色是完全吻合的。三是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理论知识限定在“必需、够用”的幅度,摆脱学科知识系统的束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进一步精简门类、整合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训练,避免交叉重复,加重新技术、新技能的传授,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实际和师资力量配备,师生参与积极性高,改革效果必定理想。

2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及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不是对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作简单的增删,也不是一鳞半爪、随心所欲地内容调整,而是实现整体优化。其基本原则为:一是坚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基础、面向教育规律,提高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基础是前提,教育规律是保障,提高培养质量是目标[3];二是要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和谐发展;三是要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并达到目的。因此,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奠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不可忽视广博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交流、沟通、协调、管理、组织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民族文化、社会学、外语、写作等方面的学习兴趣的激发,风险规避意识的培养等,这都是就业创业潜能的储备,同时又是终身学习、转岗转职的前提。专业基础知识是先导和基础,要立足学扎实,这是知其所以然的根本。专业技能则要求精深,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涉及“饲养,饲料,管理,繁育,兽医,预防”等多个环节,课程包括畜禽解剖及检查,畜禽日粮配合,常见饲料加工与调制,畜牧场设计及环境控制,畜牧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动物疫病防治,草食家畜(牛、羊,兔等)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家禽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特种动物养殖,畜牧产品加工与检测,畜牧场经营与管理、畜禽繁殖与改良等[4]。高职的培养方向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有是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因此,专业技能教学不能强调“全面,多向”,要力求在某一方面学深、学精,掌握一技之长。

根据上述原则,认为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标最终应达到以下要求:

2.1课程结构合理

要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毕业生要能适应养殖生产第一线岗位,且在工作中能解决实际问题。但高职养殖教学绝不是为养殖场进行现行生产的操作工培训,培养对象是高级养殖技术人员,而不是普通饲养员和农村兽医,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高的、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技能。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应突出“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5]。理论课程结构和内容要把握好必需与够用的关系,专业操作技能同要求一是熟练,二是融合,三是突破。课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宽,但要突出重点,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2课程设置实用

即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一切要以职业能力为定位目标,该添加的添加,该删减的删减,该整合的要整合。课程结构可是由若干个不同模块组合成,每个模块包含相关单元,而每个单元是根据生产工作流程中的专业技术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特点是精选教材内容,突出专业技术训练为主,要有利于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构建“教、学、做”一体化[6]。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3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3.1知识体系力求全面

学习知识目的在增强能力,提高素质,高职学生的素质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两大方面,能力主要是职业能力,包括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其知识的构成集中在综合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3个方面。几者关系见表1。

3.2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体系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涉及课程较多,但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要“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根据对湖北民族地区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动物饲养及管理、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动物疫病防治3个方面,工作场所集中在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含养猪场、养禽场、养牛场)、饲料(兽药)公司、宠物医院等领域,主要职业岗位包括养殖场技术员、宠物医生、饲料(兽药)营销员、技术员等。据此,我们认为按照这三方向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设计出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见图1。

在基本框架内,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就业岗位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只要保证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即可,具体地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岗位,可增加动物防疫检疫和畜牧兽医法规、宠物诊疗与美容技术等课程;而养猪、养禽、养牛羊三门课有教学内容重复,也可将这三门课合并为一门,关键在增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7]。

3.3合理调整教学时间

尽管是同一专业,但从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能能力培养的需要出发,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原则上要在学生基本能接受掌握的前提下,尽量压缩理论课,增加实习教学时间,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大致为1∶1.2,其中,职业素质课(公共课)5约占23.4%;职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专业课)约占57.6%;实习约占19%。这样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生产实践实习和技能训练总课时占比接近60%;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选c课的理论授课约占40%,这样既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又便于课程结构外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配合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改革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要避免以“知识”代替“能力”设置课程,课程结构调整后教学方法可相应改进,如畜牧兽医专业要求专业技能高,也重视合作精神、吃苦耐劳、规范严谨等方面的教育。适宜开设专门课程,如举行一些专题讲座、演讲赛等特殊的教学形。

总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存在也不应该一层不变,要随着教育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不断改进提高。只要让专业贴近产业发展实际,课程贴近岗位实际,教学贴近学习规律,构建课程体系就会表现出合理性[8],最终能将学生培养成业务强、技能硬、知识广、素质高、适合当今经济发展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恩宇.刍议.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179.

[2]何华西,钟金凤,刘军.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与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3):45-48.

[3]刘凯.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2012,28(7):57-58.

[4]董兆林.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创新教学的再认识[J].文理导航,2010,1(32):81.

[5]杨康林.藏职院畜牧兽医专业示范性建设探析[J].价值工程,2010,28(33):133-134.

[6]封家旺,金红岩,杨康林,等.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新校园,2012,2(8):20.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7

1.1机构不健全

《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吉州区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时,未成立吉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兽医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虽然5个乡镇都成立了乡镇畜牧兽医站,但6个街道只有一个街道成立了畜牧兽医站,所有乡镇、街道以及2个生猪定点屠宰场所都没有成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这给动物防疫、检疫以及监督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1.2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薄弱。近年来,各级财政加大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投入的力度,乡镇基础设施有了一定改善,但吉州区位于吉安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步伐快,土地价格高,现仍有2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没有独立的办公楼,大多数乡镇站办公条件简陋,防疫、检疫和执法设备等不全,实验室设施基本全无,不能满足当前畜牧兽医工作的需求。二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动物防疫法》要求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目前除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其他如办公费、检疫和监督管理经费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使得畜牧兽医工作开展不顺。

1.3工作压力大

随着人们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畜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畜牧兽医部门职责越来越多,畜牧兽医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在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区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没有增加编制,没有增加工作人员,造成现有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工作压力大。

1.4队伍素质不高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条件太差,待遇无法得到保障,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都不愿到基层站工作,造成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不足,老龄化问题严重。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增加,乡村兽医服务对象减少,收入大大降低,乡村兽医人员严重流失,建立专业的村级防疫员队伍也成为难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更新不够,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掌握较少,影响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制约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

2建议

2.1根据工作需要,健全相关机构

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区级成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区畜牧兽医站一并纳入区畜牧兽医局管理,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合署办公,适当增加编制。在未成立畜牧兽医站的5个街道及2个生猪定点屠宰场成立区域性动物监督分所(如城南和城北分所),原有畜牧兽医站增挂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牌子,所有分所增加2~3个编制,增加动物卫生执法能力,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2.2加大经费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建设的投入,改善基层畜牧兽医的工作条件,完善基础设施,适当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引进专业人才,提升队伍形象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8

做好防疫工作不仅能减少动物养殖过程中不必要的数量损失,还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本文就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基层;动物防疫;畜牧业;兽医;难点;对策

1基本情况

海北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畜牧业是海北州的支柱产业,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和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是密不可分的,从目前来说,海北州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进行还比较顺利,算是在平稳运行的过程中。但是我国在针对动物防疫方面和畜牧养殖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全面,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法制建设中还不够完善,缺少相关专业知识人才,不能从根本上确保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主要工作

2.1预防工作

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和包虫病、布病等防治工作。

2.2建立防疫方案

建立健全从事畜牧业的合作社、养殖户、家庭农牧场和各大养殖场的防疫方案,详细记录每个养殖户的免疫动物数量种类、还有未免疫的动物情况等。

2.3加强屠宰监管

强化产地和屠宰场的检疫监管,在源头控制疫情,确保在流通环节上不传播疾病。

2.4加强疫病防控

做好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疫情的检查,及时准确报告疫情发展状况;准备齐全各种应急物资,例如疫苗、消毒服、防护服等;开展对畜牧动物的抗体检测和免疫效果评估,对免疫效果不明显、抗体指数不合格的畜群及时加强免疫防治;对各地免疫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免疫效果进行专项检查;建立对动物标识和疫病可寻的体系,做到疫病的可追溯管理。

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难点要点

3.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难点

3.1.1对科技水平要求高

在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进行过程中,对科技水平要求比较高,但目前海北州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在进行动物免疫工作过程中,会因为缺乏经验,技术不足等原因导致免疫失败。使从事畜牧业农牧户、带头能人和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等降低对畜牧兽医的信赖,对兽医防疫工作也带来很多弊端。

3.1.2从事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较少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海北州从事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加上从事畜牧兽医的工作人员待遇普遍较低,大大打击了这些从事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这一职业,进而导致从事畜牧业防疫工作的人员就更少。

3.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要点

3.2.1加强科学研究

结合海北州发展现状与实际情况,根据防疫工作的发展热点问题,分析海北州技术不足点,运用科学技术研究完善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技术改良,加强科学研究,为今后的发展做铺垫。

3.2.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是完善基层防疫工作设备设施,合理配置各项设施,为防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合适的场地和设备,促进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3.2.3健康检查

定期做好养殖动物的疫病检查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检查,及时预防疫病传播,在发现有疫情出现时及时治疗与控制。

4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难点要点对策

4.1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首先要端正人们观念,加强人们对防疫工作的重视,提高相关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以及工作福利与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这份工作,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4.2培养更多人才,组建工作团队

吸纳大量年轻的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后备,改变行业的年龄结构,由于目前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专业培训。

4.3完善相关部门的基础设施

只有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提高防疫效率,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带动海北州畜牧业发展,其次也保护了畜牧业从事者的经济利益,降低资源浪费。

5小结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对策分析

S85-4

经笔者分析,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将分别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两个部分来阐述。

一、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养殖人才的需求量大,使得社会出现技工荒。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使得学生的就业成为问题。因此在校的畜牧兽医专业老师需要加强本身的教学质量,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强化本校的教育特色,将专业技能和职业需求相结合,不断的强化竞争力[1]。

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在学校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却处于被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融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仅有课本,使得学生的学习层面变得狭窄,无法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上很多的学校在进行考核时,多是考核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部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更加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专业实践课程,学生对于专业实践理解不多。

有些学校即使是开展了实践课程,但是实践内容十分简单,多数是以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学生专业技能差,出现难以就业的情况。二是,专业教学内容十分单一。在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并未根据学生水平、学校特色进行施教,使得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掌握的技能相一致,学生并未掌握一技之长,毕业之后失去市场竞争。加上,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设备落后,专业技术发展慢,新技术无法及时应用,出现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偏差,学生的专业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三是,教学脱离现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人才类型则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中职学校之中,畜牧兽医专业盲目跟随专业教材,并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师具备有很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十分缺乏社会实践,并不了解社会需求,造成教学与社会脱离的现象。

二、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影响到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改善不良教学现状,学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笔者将从: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

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学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欠缺。因此,中职学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为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职业培训教学,更加注重能够于学生全面发展。行为导向教学与项目教学、案例分析以及任务驱动教学相关联,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过程之中,活动是教学导向,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鼓励每位学生参与教学之中,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取学习技能、思想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践的意义,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深入,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我们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一定要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没有办法进入高中学习而进入这类院校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是在家长的要求下选择这类学校和专业,这就意味着学生自身的很多问题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据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的特点,适当地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感觉到听得懂,也学得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进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从而真正的提高自身畜牧兽医专业能力。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以老带新,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学校教师管理机制,每年组织本专业课教师参加一次技能考核,考核小组由本专业的专家组成,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每年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使教师能与时俱进,掌握畜牧兽医新技术,积累实践生产科研经验,以解决教师实践生产经验缺乏的问题[3]。

(四)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

校企合作为中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到养殖企业的现场运行,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并作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锻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到应用所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深化,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方向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但存在的问题阻碍了中学校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创新专业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知识情况,在教学过程之中做到因材施教,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利于学生毕业之后就业。除此以外,还需要组建师资队伍,选择时更加注重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一个实践平台,落实专业技能,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畜牧兽医队伍;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畜牧业地位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在第一、二产业44个行业中产值居第四位;二是在大农业中畜牧业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达30%以上;目前,我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黄牛、生猪、山绵羊和家禽存栏分别达到64.05万头、41.52万头、65.28万只和450.12万只,年出栏分别达到31.12万头、39.73万头、67.07万只和240.3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7.9%、9.1%、4.8%和8.6%;其中牛羊饲养量均居全市第一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年肉类总产量达8.26万吨,禽蛋总产量2.54万吨,奶类产量达3500吨,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畜禽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草食牲畜饲养量已占总饲养量的81.4%。当前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然而在畜牧业发展不断壮大、效益渐好的今天,由于畜禽流通的快速发展,畜禽疫病仍在零星暴发,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农村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也日益凸现,为保障畜牧业稳步快速发展,完善和健全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对保障农村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2.存在的问题

(1)基层基础设施与业务水平差。由于人员少、区域广,乡村社区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广任务较为繁重,有时部分乡级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还被抽去包村挂点搞行政事务。大部分乡镇连村级防疫员都没有,春秋两季防疫工作只能临时找人开展。而防疫员都未受过专业培训,业务技能差,在防疫注射过程中,常存在注射部位、注射剂量掌握不准,发生注射反应不会处理,疫情不能按程序及时上报,因而部分群众不愿接受防疫注射,造成疫病流行;另外,由于疫苗从厂家到畜体经过的环节太多,尽管省、市、县、乡都有较好的冷藏设备保存疫苗,但到村委会的保存条件就很差,加之人少工作量大,因此防疫工作时间拖得过长,导致疫苗在常温下存放的时间过长,疫苗效价降低,免疫失败。

(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或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

(3)待遇低,队伍不稳定。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较差,多数乡镇目前连村兽医都没有设置,遇到春秋两季防疫工作只能临时找人开展,所以队伍不稳定,全年工作仅限春秋两次防疫注射。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仪器设备基本上没有。再次,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简单对基层站进行撤并了事,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

3.建议

(1)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担任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

(2)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控疫病能力。

(3)抓好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充实乡级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村级兽医。按自然村50~100户农户设一个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最好是村民小组组长),通过定期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疫病防治的基本技能、畜牧饲养管理、畜牧科技推广等方面的知识;为每个村民小组配一套免疫注射器械。这样,村级兽医和村民小组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可以大大缩短防疫注射时间,缩短疫苗在防疫过程中的周转时间,每次的防疫注射时间缩短到2~3周,这样疫苗效价和防疫密度才会得以保障。

(4)加强村、乡、县畜牧兽医人员的联系和交流。村级兽医人员和村民小组的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可以及时把本地的畜禽产品流通情况、疫情及时反馈到村、乡、县,以便县乡畜牧兽医部门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做到疫情及时上报,疫病不出村,畜禽流通情况随时掌握的运作机制,上级主管部门也可将畜产品信息及周边地区的疫情信息,通过村级兽医和村民小组畜牧兽医科技协管员即时反馈到农户家中,共同作出相应的销售决策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