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8:31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1

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摘要]中国文化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国家。中国文化渊源流畅,从而间断,具有着极大的考察价值。中国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与政治、经济充分的融合,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展中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为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思想基础,在时代的发展中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本文就主要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研究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文化与政治、经济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发展的水平对国家的凝聚力和亲和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其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着重要的考察价值。而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保持,就需要相关的人员积极的探索,利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及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主要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丰富博大的有机构成体系。其中儒、道、释三家是撑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而儒家思想又是其核心和精髓,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框架。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各种思想相互融通,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鲜明特征和突出表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的鲜明而不朽的“民族精神”或“民族个性”。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论析,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鲜活的生命力,特别是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基础,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1.“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有生命力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中,提倡和谐和大同,其希望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能够在遵守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统一。而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除了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之外,也受到来自刀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虽然与儒家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道家思想也提倡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也提出了和谐的观点。从这两点中国传统的思想理论大家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主要就是和谐,和谐观念的提出,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和谐文化思想的提出,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使得社会能够更加的和谐,人际关系更加的融洽,而且其也为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是时展的价值所在。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分支。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价值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文价值,其提倡塑造高品格的人,在儒家思想中,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就在于仁,同时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人文思想包含了人格价值观,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注重沟通和关爱,人要懂得尊重他人,能够为他人多考虑,心中充满人文主义情怀,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国家相处值周,需要人格价值观的指导,只有怀有人格价值观,才能够使得各个国家之间以及民族之间可以更为融洽的进行交流,实现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颠倒的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危机显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力宣传儒家思想以及人格价值观,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先进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使得现代的社会可以想着文明社会的方向发展,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社会能够更加的文明和和谐,从而实现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和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特征,是这个民族意识中的精华,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支撑和促进民族进步和发展的思想观念。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倒,战胜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经五千年风雨浩劫而传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各国的宝贵财富。因此,挖掘、利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全世界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当今世界,虽然大环境是和平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局部的战争和冲突,仍然不太平。而儒家学说为主的和谐思想,是在解决各类矛盾和冲突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无疑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合适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问题,采取相应策略,调和矛盾,求大同存小异,缓和局势,最终达到世界和谐的目标。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的共同发展。目前,“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各国的多样文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碰撞、破坏,甚至导致遗失。而具有五千年文明史、从未间断,极富生命力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和合的特性,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三、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凝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是,在我们继承、利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正确把握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当庞杂,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我们要辩证统一地将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全面认识、分析批判、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和吸收传统文化,使其自我更新为现时代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突出了时展的具体内涵,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我国文化的复兴,同时也有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使得世界形成和谐统一的局面。然而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也需要摆正观念,科学的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去粗取精,并且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从而为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保障中华文化的崛起。

参考文献

[1]夏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历史先进性及现代演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

[2]关静.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之我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2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视阈;文明礼仪;研究

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发源,到党的十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建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新闻曝光率不断增多,折射出中华礼仪文化在传承、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一、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定位

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习惯、规章、典制等礼仪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来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以之作为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的精神内涵。

同时,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不是全盘照搬,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这是说,礼之为礼,不应是刻板的教条和一成不变的戒律,在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更新,这是礼的内在要求和原则。

二、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的现状

(一)礼仪文化认同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的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这些误读不仅使礼面目全非,并且把礼的真正精神也一同湮没。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外流行时尚多有了解,对国外礼仪的盲目追逐,以为拿刀拿叉就是时尚,以为拥抱取代鞠躬和握手就是现代文明。我们的传统礼文化在现代青年慢慢消逝。

(二)礼仪修养意识淡漠

《礼记》:“礼也者,理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讲道理。现在大学生缺少谦敬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公德意识。在校外,有些学生更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礼仪文明知行不一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有些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知礼而不会行礼,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和矛盾。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的个人素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们现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冲击

近代以来,由于我国落伍并挨打,不少人把它归咎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中华文化重视不够,中华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礼仪之邦”丢掉了礼仪文明,文化因割断而无法传承,招致的结果是道德滑坡,人的素质下降,不健全甚至是不道德的人格的生长和西方礼仪和文化的乘机“进攻”。

(二)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如果趋之若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三)多方面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家庭传统礼仪教育的淡漠和偏失是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第一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实效的启蒙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学校传统礼仪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是另一个原因。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容易忽视在礼仪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社会传统礼仪教育的错位也易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环境。

校园的环境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礼仪活动,如开展传统礼仪方面的讲座、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如上海电机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礼仪大赛,以礼仪文化为主题,促使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主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历史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礼的气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和熏陶。

(二)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开设专门的传统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课程,既可以有效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在重大典礼仪式中,蕴涵着丰富的、可以进行礼仪教育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场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毕业典礼中可以举行“谢师礼”,毕业生在向老师行礼的过程中感谢老师培育学生的辛劳,永远记住学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

(三)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新媒体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模拟,饶有兴致的传统礼仪故事再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新媒体下的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览,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参考文献:

[1]孙晓凤.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J],青少年研究,2010(1).

[2]桂署钦.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

[3]俞琳娜.90后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5).

[4]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3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全面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性和完善自身品格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在社会主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时,系统地、科学地概括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之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机融合,可提升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既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道德,也包含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等优良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充分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资源,将诸如仁爱、公正、诚信、友善、和谐、责任、奉献、谦敬、礼让等传统文化因子转化成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的道德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引导我们正确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塑造我们的人格修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而高校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摇篮,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负有更加艰巨的责任。我们要敢于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学层面

首先,高校开设了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未能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很多学生反映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课程选择性较少,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修读。同时,开设的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化和理论化。很多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多是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在课程模式上偏重理论教学环节,而缺乏实践环节,很多学生渴望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授课形式。

其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存在教师与课程之间的不协调,理工类院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不能更好地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综合类院校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但其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容易出现教学沟通不及时等现象。高校应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加强任课教师间的教学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并针对现存问题及时做出调整,让教育过程逐步完善。

2.学生层面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付出,还需要作为受众的青年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在分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时,还应考虑到高校学生的态度和想法。

青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然而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多地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态度,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和热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清楚,难以自发自觉地学习和体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参与的方式更加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内在的文化认同感。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塑造理想人格和提高道德修养。这既要注重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的教育引导,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时要注重推行日常化的教育模式,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言谈举止等细微方面进行长期高效的传统文化教育。要采取引导式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者既要时刻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也要注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务实高效地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2.丰富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使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增长文化知识和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底蕴,提升内在文化修养,锻铸自身的文化品格。高校要敢于突破课堂的局限,以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平台和依靠,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修身养性并追求较高的人格境界,进而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3.扩展网络平台

在新时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不能仅局限于实体课堂,要充分开发网络平台。要建立网络学习园地来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资料、音频、视频等上传到网络,使学生可以便捷地搜索到自身需要或感兴趣的资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通过便捷的网络学习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还可以开通网络社区等交流平台,使学生通过群组讨论、在线对话等方法积极参与,在沟通交流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讲座和辅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接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的价值互补作用,因此,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每一个校园基本单位自媒体的宣传作用,把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促进广大学生全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还要重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助力作用,并将其推进成一套良性的、长期的发展模式,在高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环节中形成辐射效应,引导学生更好地从主观上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施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组织或参加各类有益的社团活动来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走出校园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各类纪念馆等;高校也可以通过开设学习绘画京剧脸谱、学习硬笔书法等实践类课程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陶冶情操;此外,还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戏曲演出、观摩传统工艺流程、欣赏民间工艺技能展览、参加或举办各种民间文化节、参观人文历史景观或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等,充分挖掘已有的实践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感知。在形式多样、实践性强、新颖独特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三)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之关系的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面向未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为指导,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滋长,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权,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始终坚持“创新性”原则。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功能发挥。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4

关键词:外语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001-03

一、研究背景介绍

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前景,还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然而,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的认同,以及对中外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的辨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外语专业大学生,更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中外文化冲突,因此也更需要明确的价值辨别和文化适应能力。研究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不仅是一种文化立场和态度的思考,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

目前,全国开设外语专业的高校不在少数,上海外国语大学属于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语言院校。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建校近七十年来,上外学子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为国家外交事业、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上外授课的外语数量已达27种。上外的办学愿景是建设成为国别区域研究和全球知识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在这样一所培育卓越国际化人才的院校,大学生时刻处于多元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如何,传统文化教育有何种途径与方法?对此,笔者以上外为例展开了调研。

二、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问卷以上海外国语大学27个语种的本科学生作为主要对象,共发放问卷715份,有效问卷为713份,有效率为9972%;访谈不同外语专业师生45人。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均为外语专业,其中人数较多的专业有英语179份,日语91份,法语79份,俄语64份,阿拉伯语48份;从年级来看,本科四年级137人,占比1921%,本科三年级96人,占比1346%,本科二年级194人,占比2721%,本科一年级286人,占比4011%。

(二)调研基本结果

总体来看,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不容乐观。从文化符号、文化身份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层面来看,调查结果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学生对富有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的认识较为分散,“非常了解”的比例仅占351%,而“不太了解”的比例达到3072%。对符号代表的中华文化的了解多停留于“一知半解”的程度;(2)外语专业大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有一定的“文化失语”现象,83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能用外语表述本民族文化的能力处于“中等或较差的程度”,文化身份(被研究对象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评价、归属倾向、自我认同和情感依附)较为模糊,文化自觉与自信有待加强;(3)大学生对于中a文化的基本价值(对中华民族的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念的接纳程度)和重要程度普遍表示认同,但是对于外来文化充满向往,878%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所学语言国家学习生活,并充分体验、融入他们的文化。

(三)调研结果分析

基于以上调查现状,结合问卷和访谈情况,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原因:

1.中外文化碰撞导致文化认同的偏差

调研中,4474%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以往的传统文化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而此处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指高中阶段的历史与语文课文知识。升入大学以后,由于课业重点的变化,尤其是外语专业学生需要面对一门全新的语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语言技能的习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则有一种“已经熟悉不需要多花时间”的错觉,不再注重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领悟。

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确实为学好目标语言也需从相关文化中获取养分,但在长达四年的语言学习中,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追逐往往远大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方面,难免产生同化,从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产生偏差和困惑。

2.长效激励机制的缺位

访谈显示,虽然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包含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但是此类课程比例较低,无法保障学生选修。作为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教学”这一块阵地的缺失,无法激励学生持久地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保持同等的兴趣,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习得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

3.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

当被问及“你认为语言课程老师在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多达492人回答“一般,很少提及”,占总人数的69%。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外语教师往往对学生起到直接的示范作用,他们对于传统文化重视以及了解程度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但大部分语言教师囿于其本身研究的语言领域,学校亦没有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如果不是文化自觉或兴趣,很少会同时兼具专业造诣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

4.传统文化氛围不足导致学生兴趣的薄弱

调研中,有926%的学生表示“在学校接触到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一般或较少”。虽然学校每年由各部门、各院系组织的文化活动繁多,其中必然包含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参观教育、展览活动,但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活动同质性高、部分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很难让在校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上外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交流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使其成为面向未来的世界公民。然而不容小觑的是,随着一代又一代全球化人才的培养,我们还能否将民族文化精华的传承寄托于这些成长中的新一代?假设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偏差或缺失,无疑有悖于最初的外语教育培养目标。因此,寻求加强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加强传统文化认同的对策研究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培育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如何避免盲目追随、模仿异国文化,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使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得体地进行交际,都需要恰当的引导,高等教育在这些方面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作为高等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育实施者,应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培育长效机制,建议可从加入教学计划保障、扶持教师培养、开发校本课程等三方面说明。

1.加入教学计划保障

对于大学生,尤其是有更多跨文化交流机会的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中华传统文化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消遣,数次的文化体验或偶尔的课堂讨论不能激发学生长久的文化自觉意识,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课程一样,加入教学计划保障,相信会对培育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起到长效作用。

以上外英语学院为例,在推行“人文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中国文化英文课程暑期项目”和“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为先导,为学校打造和完善高品质的中国文化英文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将此有机纳入英语专业本科生教育,为培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的高素质人才拓展了路径。[2]

2.扶持教学团队培养

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不言而喻。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需要有一支既有专业造诣,又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外语专业教师队伍。

以上外为例,外语专业不乏在国外孔子学院任教或担任过中方院长的优秀教师,在访谈中,学生反映这些老师往往更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自然融入专业课程,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缺陷所在。如果能够建立起长效的培养、扶持机制,建立起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并非难事,也必然能有效地推动外语专业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

3.开发优秀校本教材

在师生访谈中,对于教学中缺少一本优秀的“用目标语言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成为很多人的共同遗憾。每年语言技能学习教材层出不穷,却少有优秀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外语教材,即便已经开发的类似教材,也参差不齐,或因各种原因无法进入课堂让学生获益。

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堪忧,很大的一个问题正是相关教育内容“不成体系”,无法让学生接受完整的传统文化熏陶,如果能从政策和措施上鼓励开发此类“校本教材”,恰能弥补这一遗憾。

(二)渗透语言教学课堂,发挥课堂的主渠道教育作用

教师在语言课堂中适当地融合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推进本学科的研究,更能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发挥教育作用,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融合形式丰富多样,比如dutyreport(每日轮值报告),课内对比讨论和课外延伸阅读等,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应该注重对比、实用、适度性。

1.对比性

在课堂中增加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探讨,可增加中外文翻译的实践,并鼓励学生在中外文化发生冲突或表现相同时进行对比,实事求是地在对比中体会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不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又能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2.实用性

课堂上导入的传统文化内容应与大学生所学内容、日常交际或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容易萌发兴趣,而不至于认为传统文化过于空洞、抽象。

3.适度性

在外语课堂上的中国文化教学量和教学方式也要讲求适度。问卷表明,在外语课堂上过量的传统文化输入不利于学生的接纳,教师可以更多地提纲挈领,引发学生兴趣,倡导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积累。

(三)重视外语教学实践,激发增强学生文化自觉自信

1.适当跨文化交往,刺激培育学生文化自觉

在国际交往日渐频繁的今天,作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常常有出国交换学习的机会。在上外的多次师生访谈中,常有从国外交换学习回来的学生如此感慨:“在国外上课,经常要跟老师同学分享我们中国的风俗和文化,当时就感觉自己对这些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表达得比较片面,很多东西不知道怎么转换成外语,还是挺挫败的。”

外语教师们反馈,在课堂中,出国交换回来的学生往往比之,更积极主动地接受传统文化信息,因为亲身感受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因此,鼓励、指导学生适度地参与跨文化交往,无论是出国交换学习、参加国际暑期班、海外实习,还是参与本地举办的国际性盛事(如上海世博会、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跨文化沟通中感受相关能力的不足,能一定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

2.重视互联网建设,通过网站传播文化力量

互联网时代,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要想在当下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互联网的作用更不可忽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力量,新网站载体模式,不仅更利于向学生群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创作,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以上外为例,近年来举全校之力推进的极具特色的上外“多语种外文网站群”,下设21个语种网站,打造了一个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新窗口和学生进行语言专业实践的新平台。外文网鼓励学生用所学语言专业讲述身边的故事,如德语网先后策划了中国春节习俗、中国二十四节气系列创作;希腊语学生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译成希腊语进行对外传播等等,受到各国驻华使领馆和相关外交机构的转发和关注。

(四)构建校园文化氛围,动静结合创新文化教育环境

1.打造校园静态文化生态氛围

常常被人忽视的校园静态文化,包括校园的景观设施、标牌指示、墙壁橱窗布置等,本身也蕴含深刻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会带给身处其中的学生文化和美感的体验,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长期受到感染。

作为语言专业的院系和学校,更应全面考虑如何打造中外平衡的静态文化生态环境,如果静态文化中只有代表西方文化经典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却没有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象和意韵,未免在文化的外化表现上有些“先天不足”。

2.创新设计校园动态文化活动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学校可以在专题讲座、特色活动上积极融入中国文化。尤其对于外语专业学生而言,开展具有外语专业特色的品牌化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中外文化体验、对比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让学生全方位地扩大视野,增进自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

这些活动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比如汉服体验活动、京剧脸谱绘制,成语、古诗词大赛),也可以是缤纷多样的外国文化活动(比如万圣节游园会、莎士比亚戏剧节),更可以是双向沟通的用外语诠释中华文化活动(比如鲁迅作品多语种朗读会、巴金作品翻译大赛等)。[3]

当然,对于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也应创新设计不同种类的文化活动,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比如文化体验类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更具吸引力,而对“巴金作品翻译大赛”这种活动类型而言,更加适合大三大四或者研究生参与。因翻译是语言的艺术,文化意蕴的缺失牵制着翻译的水平,学生必须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信息的转换与编码,尝试最大限度地用外语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

四、结语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事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我们应尽快找到可操作、可推广的创新对策,培养的未来肩负对外传播重任的外语专业人才,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足够认同和了解,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今后对外交流中生动地表述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高莉君.创新中国主流文化消除文化认同危机――外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7):69-72.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62-03

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1]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是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承担者和主导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努力挖掘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爱国主义资源,依托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来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思潮的传播和渗透,使得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大学生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受到严重弱化,主要表现在:

(一)多元文化和西方价值观冲击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随着世界文化的较量与融合,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科技的强大优势,利用因特网、电脑软件、影视节目、书籍等工具,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使蕴涵着西方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西方精神的意识形态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西方文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助推下迅速席卷高校,不少大学生崇洋现象严重。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却热衷于听欧美流行音乐、看好莱坞电影,热衷于追日剧韩剧,钟情于消费外国制造的进口产品。他们对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兴致不高,却狂热追捧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情人节等新鲜时尚的各种“洋节”……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的国家主体意识和爱国热情受到了弱化,这给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全球化和信息化弱化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消解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政治认同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的推进,世界各国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正在遭受被消解的危机。一些“精英”学者们大肆宣扬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观念,如“现在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各国都是这个村庄的一个家庭,一个成员”等,动摇了人们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尽忠民族国家的观念。人们在不同的国家旅游、留学、工作、定居,“祖国”的观念正在被削弱,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需要倡导爱国主义。与此相一致的,是以国家、集体利益为本位的价值观念的动摇,为国奉献的意识的淡化。全球化消解了凝聚民族的纽带――民族文化,消弭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以国家、集体利益为本位的社会整体主义价值观,也动摇了一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全球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不断丑化和否定中国现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诱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怀疑和疏离。大学生的国家抵御观念、民族国家政治认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削弱和冲击。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

长期以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采取集体授课、满堂灌的方式,教材沉闷乏味,教育空泛化、形式化和应试化,其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虽然作为必修课,但是多数学生硬着头皮去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则或看自己的书,或玩手机,考试死记校背、只求过关,学习积极性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感到枯燥无味。“两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抽象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目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时间上还存在一个‘短’的问题。由于缺少长远安排和周密计划,倾向追求一种短期行为,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临时性和突击性等弱点。”[2]尽管高校有时也有利用一些重大纪念日或中华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总的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没有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来抓,教育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缺少制度化和规范化,教育内容空泛,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效性不强,大学生不能真正将爱国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也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高校文化教育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让广大青年学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充分理解爱国主义理想、民族气节、道德观念等,对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乃至一生的作为都会有巨大的积极影响。”[3]

(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生动教材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屈原“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操,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祖国的责任意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岳飞“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文天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情怀;苏武“渴饮雪,饥吞毡,坚贞不屈”的爱国气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国故事。这种回荡在中华民族儿女血液中的爱国豪情,是传统文化里永远焕发着光辉的部分。此外,还有“苟利同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至爱国理名言流传千年,为世人代代传颂。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宝贵爱国主义资源的感召力量,发挥这些民族爱国英雄的楷模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传统节日富含炽热的爱国情怀,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等民族深层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活的灵魂’。”[4]传统节日富含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际,于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抱石自沉,用生命书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歌。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感怀,弘扬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清明节又称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赤诚无私的爱国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清明节,人们大多回乡扫墓祭祖、哀悼先辈,许多远在海外的游子也千里迢迢回国寻根祭扫,表达对祖先的哀思和怀念,深深体现了中华儿女爱乡、爱国的浓烈情怀。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佳节――春节,十几亿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热烈庆祝,这一传统节日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最好的精神粘合剂,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得到了最深刻地强化。至于中秋节、元宵节,这两个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汤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祝愿,也蕴含着家庭团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内涵。可以说,中华传统节日在增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是激发大学生爱国责任感的宝贵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国家利益、群体利益的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历经艰辛磨难,饱经沧桑不倒而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始终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价值取向方面,信奉群体至上;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克己奉公,主张个人应忠于国家,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个人应自觉报效祖国。因此,在处理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利益时,倡导“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关注国家和民族利益、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培养大学生忠于祖国和人民的爱国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积极投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

面对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感召力量,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接受和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爱国主义思想和正确的人生理念,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一)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高校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在现有五门课程教学章节中深挖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强化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让大学了解祖国的辉煌历史,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把有关的爱国历史事件、民族英雄事迹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用事实、用典型说话,通过课堂讨论、观看教学资料片、论文征集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增强大学生的身份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创新方式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爱国主义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熏陶

传统节日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载体。高校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从中感悟民族文化,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如在端午节开展“庆端午包粽子,忆屈原思报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追溯端午节的来历,组织学生讲解屈原的爱国故事、诵读屈原的爱国诗篇、学习屈原的高尚人格和爱国情怀。在清明节,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烈士陵园,开展凭吊、祭扫、敬献花圈等活动,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聆听爱国英雄的动人故事,开展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中秋节、春节,以“团结、团圆”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歌颂祖国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增进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

(三)扎实开展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责任感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可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元素融入校园人文景观,利用校园文化长廊、教学楼走廊、校道、教室、宣传栏等悬挂张贴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名人、名言警句、诗词语录,使校园的每一面墙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和情操的熏陶。其次,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以专题讲座、理论学习、主题教育、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既切实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增强对爱国主义的感性认识。要充分发挥好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青少年爱国主义网、网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爱国主题网的作用,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和手机新媒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缅怀先辈微博祭英烈”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再次,以5.4青年节、7.1建党日、8.1建军节、9.30烈士纪念日、10.1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七七事变”、“一二・九”、“九一・八”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屈原、杨骚、杜甫、郭沫若等爱国名人诞辰等为契机,组织经典诗词诵读、演讲报告、话剧演出等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积极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

“对缺乏实际生活体验的‘90后’大学生而言,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方式是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方式。”[5]目前全国各地共有350余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其中的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图片陈列、实物展示、模型雕塑、绘画景观等形式具体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宝贵资源。高校要结合实际,将所在区域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结合大学生入学、入党、党团干部培训、社会实践、党团日活动等,积极组织大学生走进当地的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历史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也可充分利用地方的红色资源,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开展唱响红歌、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使大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64.

〔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5):49.

〔3〕喻明达,田厚安,汪保俊.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J].思想教育研究,1996(5):24.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6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支撑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与血脉,包括中华民族的最根本内容,而且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共识,滋养着中华民族,正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根”与“魂”。儒家思想的“仁”推广到政治领域,实质就是“仁政”,即统治者要亲民爱民,以民为本。正如孟子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道义支撑和价值指向。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途径百年沧桑所积累下的精华,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智慧结晶,承担着高尚的道德传统与伟大的民族精神。它在长期的历史和文化进化发展中铸就为一种“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1]的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并不排斥对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吸收。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全球化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要求我们从中华文化的根处找出国民都能认同并且能够引起共鸣的价值理念,最终指引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时重视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加以借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抑或是个人的价值理念,都在一定意义上凸显着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的内涵所在。

正如儒家代表人物大都从民为邦本出发分析问题,强调保民富民,坚持在富民的基础上教育人民,从而达到仁政礼治。

中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论对文明的追求程度上抑或是对文明成果的保护和捍卫上,都足以让后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断继承和弘扬着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庸》中提到中华文明有礼仪三百,以尽吉、凶、军、宾、嘉之制,有威仪三千,以悉乎登降、进反、酬酢之文,故“洋洋乎流动而不滞,充满而不穷,极于至大而无外矣”[2]。构建社会主义文明国家,应该努力发掘中华古代的优秀资源,并加以创造性转变,使之凸显民族魅力和精神价值。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彰显着“和”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华优秀的和谐文化所在,也铸就了和平文化的优秀品质。

社会公共层面,中华文化也有着对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独特的价值追求。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不仅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3]庄子“独与天地相往来”的逍遥游思想也正是对其充分表达。

三、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仅需要弘扬传统文化,而且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实现本身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认识程度有待于加强

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育人作用,对于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链条的断裂总是会带来形形色色的文化失语,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与传承的忽视、漠视与误视,已经威胁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安全,必须加以重视和正视。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相融合开展育人实践的力度不够。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积极合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与实践,可以有效传承并加以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2践行效果不佳

近年来社会各界逐渐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部分高校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一些高校实际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教育体系不健全、培训形式过于单一;覆盖面不广、参与度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缺乏制度保障;教育实效性不强五个问题。在课堂教育中往往教学设计比较缺乏针对性,与受教育学生的现实生活脱离较为严重,原因多为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能够深入的挖掘研究,不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进行深入挖掘,存在照本宣科,使得受教育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思想与文化,不能用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最终也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教学的效果。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2.1理论意义

近些年,学术界对于传统文化与高等院校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高校教育的育人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不断尝试从不同的方向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机结合,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并引申提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实践意义

国家层面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路径的研究有着迫切的需求。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积淀的宝贵财富,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包含了对于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了相关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吉林省政府先后出台若干政策扶持、支持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与该校共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并大力推动开展传统文化育人课程的建设研究,其与文化育人“双创研究”(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研究)等都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支撑的平台。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医药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竞争力产业,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讲好中国故事”最好的行业,适合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但现有的育人路径多注重一点而缺乏整体、长效的规划指导,不能完全满足中医药高校打造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地的现实需求。通过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使中医药类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需求方面,学校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各项研究基地、平台的发展为该项目提供了完备的研究条件,学校已将省校共建的“研究基地”进行运营,并在学校的“杏林青马工程”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设立“文化滋养”专题培育计划,成立涵盖全省专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报告团”先后出台完善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育人的政策措施,依托现有条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提供更好的开展基础,并通过进一步增强学生理论文化素养,提升能力水平,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顽强的意志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3.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观方式

通过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度,在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与自我教育作用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课堂教育”“教师教育”也是大学生中效果最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最有效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教育加强品德素质,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这就不仅需要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品德资源的传授,而且需要学生主动接受并内化为自身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主体能力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且此也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题能力,通过锻炼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诚信观念的学习意志力,并养成良好习惯,培养文化自觉和诚信意识的践行能力。

3.2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载体

通过创建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造性发展、创新性研究的“双创”模式,创造性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方式。并通过开设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打造网络平台等方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8

以“华语电影”命名的各种研究,尽管研究者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立场的差异,但是,立足跨文化、跨地域的视野,采用跨学科、跨媒介的方法,重视华语电影的审美形态、文化传统、产业发展的多层次观照,并试图打通彼此的研究疆域,获得审美、文化和产业的沟通、互动,还原电影作为一种产业的艺术的本质,则已经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呈现出“华语电影”整体研究的几种趋势:

(1)跨地视野中的“华语电影”命名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台港学者充满智慧地提出“华语电影”的概念,以语言的中立性来规避原有国语片、港片和大陆片等不同命名所蕴含的地理划分和政治歧视导致的交流障碍问题以来[1]197,这一概念逐渐演化为对所有中文电影的指称,并为媒体、学者和业界所普遍接受,各种以“华语电影”命名的电影节、学术研讨会、电影评论集、导演访谈、以及专著和文章呈升温趋势。尽管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华语电影只能指海外华文电影,而的电影则应称为“中文电影”[2]注释2,但以语言为基准来界定及海外拍摄的中文电影,则成为一种共识。关于华语电影概念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其内涵方面,有从广义上将华语电影理解为“一种以语言形态(中文)为基础的文化现象,它包括所有以中文为语言形态的电影,以及那些表现中国文化和主题的电影”[3],也有将其狭义化为中华文化现象和符号,更有学者将其理解为华人生活题材[4]。但是不管如何争论,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方法和视野”[5],华语电影确实有着比“中国电影”更为有效的整合性,不仅能够有效地超越地理疆域和意识形态,而且更为有效地透析华语各区域电影之间相互影响、渗透、合作和竞争的跨地、跨文化的实践形态;既能够超越民族电影、国家电影的关注重心,有效地对华语电影进行整体上的文化传统的研究,确立华语电影在全球化时代多元语种文化中的主体性,还能够提供一个思考华语电影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多元视角;具有重写史学、产业发展和文化战略等多重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其命名及其实践,正体现全球化时代文化跨地实践过程中文化主体性确立的新的可能性。

(2)跨学科视野下的华语电影文化批评。华语电影的意义是在国际学术的文化研究范式中得以凸显,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给予跨地华语电影的地域性、语言性、文化身份、性别政治、后殖民等问题以特别的观照,华语电影研究还能够自觉“承袭华语传统的文化批评”[6]10,重视电影审美性的跨艺术渊源以及影响,从而在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研究中,挖掘华语电影多层面的文化内涵及其意义。郑树森主编的《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就立足于跨学科的整体文化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华语电影中的认同困惑、族群意识、文化寻根、移民生态、对传统和历史的追寻等进行立体的透视,试图挖掘电影影像背后深蕴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同时,对当代华语电影与中国传统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并对有影响的一些电影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由于该书集大陆、港台和海外华裔知名学者如戴锦华、周蕾、廖炳惠、邱静美等以及美国理论家詹明信和毕克伟的智慧所成,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此外,像张英进、李欧梵等多位海外学者对华语电影中的城市、女性、同性恋主题的文化研究,显示跨学科视野下华语电影研究的活力。鲁晓鹏对华语电影的国语和方言的研究,更为集中地呈现出“华语”这一概念的复杂张力,揭示国语与方言中存在的权力与秩序、强权与反抗、遮蔽与显现、国家与地域、中心与边缘、先进与落后等空间、时间、秩序、身份的复杂性、暧昧性和对抗性问题,从而使华语电影“语言”的文化意义得以显示。[7]这些研究,都显示出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对于华语电影的意义。

(3)跨文化对话与生产中华语电影文化主体性问题。如果说受到文化研究范式影响的文化批评是从北美和港台向大陆辐射和影响的话,那么,由于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电影行业的挑战、跨地合拍华语大片的生产和流通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则使中国大陆本土学者更关注华语电影的文化主体性,并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而成为今后电影研究界的一股新的趋势。以民族文化为根性、坚持华语电影的跨区合作、坚持民族文化作为华语电影的主体性、反思华语大片的文化消解等方面,正是这一趋势的几个重要特征。正如黄式宪所指出,中国电影已经通过大片博弈克服了入世以来的生存焦虑,进入关键的第二个阶段,其目标在于努力提升电影文化的软实力,尽快向现代化大电影产业升级,不断实践民族文化的主体创新并努力拓展在国际空间的传播实力。[8]在其他文章中,他进一步剖析了华语电影大片所存在的民族文化主体性遭遇消解的问题,指出电影产业与文化内驱力的互动对于华语电影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惟有弘扬了民族文化主体性及其东方美学品味的华语大片,才真正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性。[9]在2010年举行的“两岸四地电影产业发展论坛”中,与会代表就文化自觉性、华语电影的跨区合作、以及华语电影的民族文化根性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并对“中华文化仍然是华语电影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达成基本共识。[10]但是,以古装大片为主体的华语大片,却存在违背传统文化历史和精神的“文化斜视”的问题[11],早在张艺谋的《英雄》横空出世的时候,人们就对其中所蕴含的以专制为英雄的思想提出警惕,而大量类型单一、追求奇观、文化形态混杂的大片同样导致民族主体形象的负面影响。如何既辩证地看待这种跨地合作的华语电影的历史虚化、文化混杂的意义,又同时能够在全球化的电影流通语境中传播民族文化主体形象和精神,就成为电影业界、学者的共同责任。

(4)跨地产业合作与中国经验的表述问题。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当今两岸四地电影文化产业的现状是文化同根,经济文化差异大。台湾电影人对中华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诠释比较深刻,但缺乏资金和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香港电影有成熟市场运作的经验,但市场本身太小。香港电影的文化受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从王家卫电影在西方社会得到的认可可了解到香港的后现代文化与西方当代文化的关联。国产片如不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而只是利用肤浅的中国元素必将被国际文化市场所淘汰。两岸四地只有取长补短,共同协作,才能使华语电影走向兴盛。”[12]事实上,从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电影已经开展多次合作,尤其是在取消对香港合作拍片的限额之后,香港电影的生存已经基本地依靠了大陆市场;台湾近年来电影业受到好莱坞和香港电影的双重冲击,本土电影产业陷入消沉;而大陆由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的需要,泛中华文化认同的诉求,以及产业集群发展的设想都需要密切两岸四地的电影合作。[13]但是,在合作拍片过程中,不同的华语地域存在不同的“中国经验”,虽然它们都植根于中华文化传统和上海电影传统,但由于1949年后的分化,各地形成了不同的电影传统和文化经验[14],如何在合拍片中协调种种不同的传统,在包容尊重各地差异性的同时,又能够建立一种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就成为华语合拍时代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这些既是关系民族情感的问题,也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更关系跨文化对话中的主体性的确立,华语电影审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和民族心理的多维决定,由斯可见。

华语电影研究的趋势,既显示出一种整体研究的共识的形成,但由于文化研究方法自身的缺陷,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清醒地意识到:以文化研究作为主导范式的研究,“以一部或者几部电影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原属电影批评的研究,却常常得出具有‘历史性’的结论”;“对于电影作品的跨地域研究,政治差异性研究压抑了文化共性研究”;“表面上采用华语电影的总体视角,实质研究却是分散的、割裂的。”[15]也就是说,对华语电影的整体形态的历史把握、对华语电影文化传统和审美传统的共性研究、以及从根本上确立华语电影以语言文化作为根本逻辑前提的总体性视野,在现有的华语电影研究中仍较多停留在宏观理论的倡导层面,而未能落实在具体的研究之中。事实上这种缺失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长期以来,由于两岸四地的地理和政治阻隔,真正将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整体去深入地把握而不受到政治传统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而大量史料的挖掘和钩沉也因为相关限制而难以系统开展;以“实践性品格、政治学兴趣、批判性取向以及开放性特点”[16]“前言”3为基本特征的文化研究,也往往表现出对总体性的警惕,它借助差异性话语来批判和反思任何规范化的要求。此外,这种缺失还与现有的电影理论、电影史、电影批评的分际具有一定的关系。电影理论较多强调对电影本体和电影功能的理论认识,它回答的是“电影是什么”的问题,遵循的是一种普遍性的目标,而忽视具体电影史的代际变迁和地域差异。电影史关注电影的历史形态和地域差异,尤其能够关注具体的电影类型的内在的审美形态变迁,并能够从大量的史料中钩沉出电影发展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但却缺乏对一种共性传统的整体把握。电影批评具有沟通理论与史学的优势,能够将具体的作品批评与一种理论设想进行整合,但其结论却由于缺乏丰富的史实的支撑而在一定程度上欠缺说服力。

从知识形态上言,电影理论属于抽象研究,电影史属于经验研究,而电影批评则试图在抽象的理论形态与经验研究中寻求一种平衡。但是,由于电影批评往往以某一文化研究的“大理论”为前提,其与电影的经验形态之间往往轩轾不合。如果从世界电影研究的整体趋势上看,我们更可以看出此种整体性视野缺失的理论语境。经历了“大理论”洗礼之后的电影研究,正试图重新建立一种从具体的历史经验出发的理论建构。“电影理论史和电影史,长久以来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范畴,现在已经开始较为认真的对话。而最新达成的共识主张是‘理论的历史化’和‘历史的理论化’。”[17]电影理论的“‘再历史化’过程”[17],既是“针对被索绪尔以及弗洛伊德-拉康模式省略的历史所做的一种修正”,也是“为了回应多元文化主义者要将电影放在更大的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历史语境中的要求”[17],以克服电影理论自身的各种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大规模的电影理论思潮诞生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理论语境之中,由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缺点已经受到来自哲学界的深刻批判和反省,电影理论也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批评,而开始重视社会语言学、跨语言的语言学、话语分析等,并开始关注社会和精神形态中的其他差异,从而打破原来理论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普遍化以及白人中心主义。由于内外的夹击,“如今的电影理论已经不那么宏大,而且变得有点实用,比较不那么民族中心主义,不再那么男性化,不再那么异性恋;而且不再那么热衷于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而是采取一种多元化的理论模式”,但是“电影理论的多元化也带来支离破碎的危险”[17],使得一种总体性的把握成为不可能。

事实上,作为一种以语言文化为基准的电影形态,华语电影能够作为一个具有活力的学术领域,正是植根于这样一种理论多元化的理论语境。正是对西方、男性的、白人的、异性恋、普遍的理论话语的质疑,使人们能够从正面上重视华语电影作为异质话语的价值,也正是对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权威的颠覆和对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的重新关注,使华语电影的语言文化维度得以彰显。然而,虽然这是一个从具体经验出发进行理论建构的尝试,但是由于西方强大的理论力量,多元的理论预设仍然普遍存在于具体的经验研究之中,而这种多元的理论视角,事实上正是采纳了文化研究的种种资源。由此,文化研究视角给华语电影整体性研究所带来的破碎性影响,又正是西方理论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意识到,对华语电影传统的整体性认识又恰好是华语电影学术、产业和战略三种现实趋势的必然要求:华语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影坛的集体崛起,是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形态而出现,中西方学者对华语电影的重视,正基于其不同于其他语种电影的独立价值,不管这种价值是自我认识还是他者镜像;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美国好莱坞文化霸权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地人们的高度重视,文化地域化和文化多元化成为对抗全球文化霸权的重要呼声,华语电影的出现代表着好莱坞之外的多元文化的声音,关涉着华语地区文化经验留存的文化安全问题,作为一种整体的华语电影的产业集合的吁求与文化主体精神的弘扬,正显示着一种基于文化安全基础之上的文化战略,具有重要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意义;此外,随着中国在世界的经济政治地位的崛起与文化形象的不同步、不协调,亨廷顿对后冷战时期“文明冲突论”的描述逐渐体现出来,国家形象的问题日益突出,全世界华人作为一个整体的形象的建构和呈现,已成为摆在华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形象、文化、地位三位一体的关系,使电影这种拥有最多全球观众的诉诸视觉的艺术形式,成为跨文化沟通、文化间竞争的主要力量,华语电影的整体意义也由此得以凸显。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华语大片由于缺失对自身的整体理解,缺乏对共源的文化传统和电影传统(上海传统)的深入研究,导致以语言为基准的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并未能得以发掘和发扬,中华文化沦为元素与景观,电影宣扬着非正面的价值和负面形象,华语电影的传统未能为当下影业所发扬和继承等等。因此,从总体性视角整体地研究华语电影的文化传统、审美传统、类型传统等,也就不仅仅具有学术的意义,对于当代华语电影的生产、文化战略的开展、文化形象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所有这些,正是实现跨文化平等对话的前提。此外,由于文化研究关注的重心是意识形态批评,审美性、文学性的缺失已经为人们所共同诟病,而我们必须始终注意到,华语电影的审美形态是我们探询其政治内涵、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的最终基点,电影发展的凭借就在于它是一种艺术。

基于比较文学对于跨文化实践中的主体性的吁求,以及坚守文学性为中心的跨学科比较的原则;鉴于以文化研究为主导的研究范式并未能解决好总体性视野和审美性缺失的问题,西方史学与理论的结合本身,也未能摆脱文化研究的破碎性影响;而国内电影史研究虽然为各种传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学基础,但在整体性、普遍性的理论提升上又有所欠缺的情形,我们提出建构华语电影诗学的设想。在《电影诗学》(poeticsofCinema)一书中,美国著名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DavidBordwell)对“诗学”的词源、对象和方法做了系统的梳理。他指出,“诗学”(poetics)来源于希腊语单词“poiesis”,或者说“能动地创造”(activemaking)。任何艺术媒介的诗学都研究完成作品,而完成作品是作为一个构建过程的结果的;这个过程包括一种技法的成分(例如经验原则),更一般化的作品创作构建原则,以及它的功能、效果和用途。诗学的领域还包括对如下两方面的所有探究:任何再现媒介中的人工制品被创建起来的基本原则,以及来源于那些原则的效果。在他看来,“很大程度上,一项诗学的实践通常将众多惯例(conventions)作为它的对象”[18]25,这些惯例包括类型惯例和风格惯例等等。“诗学可以通过重建历史语境来同时揭示规范之间的变化与连续。这部作品是如何适应一种传统的?它是怎样重复、修改或者抛弃前人传统的?”[18]34但同时,“诗学也没有必要将自己局限在‘内在的’解释而不愿意离开电影、艺术或者再现媒体的领域。原则上没有任何东西能阻碍诗学学者去主张经济、意识形态、文化力量、内在的社会或心理倾向可以作为建构策略或效果的原因而发挥作用。”[18]27也就是说,“诗学”是以作品为中心,思考作品完成过程中所依据的原则、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这些原则和策略所实现的功能、效果和目的等等。“诗学”尤其关注作品与传统和规范之间的承继、变异和创新的问题。然而,“诗学”的这种关注并不仅仅局限于作品内部,而可以广泛地涉及外部的经济、意识形态、文化力量、内在的社会或心理倾向等影响作品建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和效果的因素,它通过内部和外部共同来关注某种原则和策略的建立、实现和传承。正如波德维尔所明确地揭示的:“惯例是诗学的核心问题。”[18]38而惯例一词的英文con-ventions就包含着“诸种传统”的内涵,从这一意义上,“诗学”也就是关于作品的传统的理论研究。因此,诗学也就不同于类型史、风格史,而是类型惯例/传统和风格传统/惯例,它不是作品的历史性演变的序列,而是一种内在的原则/理论的生长和发展。

诗学是以作品为中心这一点,使得它坚持一种内在的审美的原则。无论是前苏联学者多宾的《电影艺术诗学》[19]对诗的语言的电影的关注,中国大陆学者罗艺军从传统审美文化出发的“中国电影诗学”的设想,还是波德维尔从理论、叙事、风格等方面展开研究的《电影诗学》,都坚持着审美性作为电影诗学论说的基础。然而传统电影诗学研究也受到电影审美本体论认识的限制,使对电影传统的理解往往只遵循电影惯例内部的、或者审美文化传统的单一视野,虽然波德维尔意识到外部的经济、意识形态、文化力量和内在的社会或心理倾向对于诗学原则的影响,但他的《电影诗学》并未能就此展开更为多元而全面的研究。事实上,早在1985年出版的罗伯特•C•艾伦(RobertC.allen)和道格拉斯•戈梅里(DouglasGomery)合著的《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就已经对电影观念有了一个开放的认识,该书从美学的、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四个方面对电影史进行研究,并指出,“把电影史看成一个开放系统的历史———这种观念在编史学上有若干后果。‘解释’一桩电影史事件就意味着具体说明电影各方面(经济的、美学的、技术的和文化的)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与其它系统(政治、国际经济、其它大众传播媒介、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20]280而这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又是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呈现出电影本身的复杂性。事实上,电影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技术性的产业的艺术,在今天文化产业和文化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更显示出产业、文化与美学之间的紧密关联,任何单一的电影审美研究、或者文化批评都无法完全地透析电影的全部意义,即使是以对电影审美形态的探讨,也同样离不开产业、技术和文化的复合视角。数字技术、合作拍片、电影节等技术、资本因素已经深深地影响着电影的美学形态。因此,电影审美传统的变迁也就不仅仅是作者创造性或者电影美学内部的演变问题,而是技术变革和产业资本市场品牌所共同塑造而成。事实上,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工业的艺术而存在,中国早期电影的古装神怪片、家庭等独特的中国电影类型,就是在与好莱坞电影争夺本土和东南亚市场的过程中,从本土观众的趣味出发所形成的。因此,对电影产业资本、政策、环境的研究,对受众和品牌的探讨,同样属于电影诗学的内在范围。目前随着文化研究所带来的关于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后殖民理论等话语的推动,以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越来越成为国家文化经济竞争的重要力量,以产业的视角来审视电影研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如果说华语电影在1980年代经历的是审美范式,在1990年代进入文化批评的视野;那么,21世纪这10年来明显正在进入一个以产业为核心的研究转向。这一转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关于华语电影的各种探讨,无论是审美的研究还是文化的批评,都无法脱离产业视野的观照。而关于中国电影史的书写,也从原来的政治话语的内在标准向以产业竞争与电影形态变迁为基础。最为清晰的标志,就是各种华语电影的学术会议都将“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排列在“美学”和“文化”之后。因此,电影诗学对产业的关注,也就是从产业、受众和品牌等视角,来检讨它对电影诗学(或者说美学)形态的影响。而这就使它不同于电影产业史,因为后者所关注的是电影产业的变迁。

因而,如果将文化视为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的话,那么华语电影诗学应该属于一种比较文化诗学,它坚持以审美为中心,从美学、文化和产业跨学科角度对华语电影的独特类型、主题模式、文化传统、身份意识、审美传统、产业模式等进行总体的和整体的研究,借对华语电影诸传统的研究从总体的视角来观照华语电影的历史和现状,从中探寻华语电影独特的文化和美学特征等问题。因此华语电影诗学的整体建构就必须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9

高中学生从心理上逐渐走向成熟,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自主性不断形成,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模式,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新途径,大胆尝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一、指导思想

致力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总体设计

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载体,在教学中不断采取方法和策略渗透中国文化元素为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态度,从而使其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并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三、意义

1.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14年3月26日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指出在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地理、数学、物理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2.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与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实施原则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采取方法和策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与课后活动中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的协调,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态度,从而使其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4.实施目标、实施内容、实施重点

(1)实施目标

①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达到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国文化渗透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②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与课后活动中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的协调,拓宽学习运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2)实施内容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等。

(3)实施重点

本课题的实施重点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采取方法和策略渗透中国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态度,从而使其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四、本课题的实施思路、实施方法、技术路线或实施步骤

1.实施思路

本课题的基本实施思路是:研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教学实验,促进学生更深刻准确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让英语充当加深中西文化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媒介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后的关系进行教与学的反思提出正确实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或策略。

2.实施方法

本课题以经验总结法为主,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及有效教学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同时在研究中辅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活动实践等方法,确保课题研究得以有效实施。

(1)文献研究法:进行有关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内外文件检索,充分了解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水平,借鉴有价值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使本研究有所创新和突破。

(2)调查研究法: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占有量。

(3)比较研究法:比较各类型学生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探求合适有效的教学策略。把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班级发展前后变化作比较,研究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情况,收集研究数据,分析归纳,为课题结题提供依据。

(4)活动实践法:通过英语角、参观、游览、诵读等活动提高学生用英语传播传统文化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经验总结法: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逐步调整研究措施,保证研究内容的逐步深入。教师通过深入课堂的实践研究,及时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记录下来。定期整理研究心得,将研究得到的经验以文字形式公开展示,为建立实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3.技术路线或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或实施步骤是:课题研究准备课题设计开题实验处理各个阶段总结结题报告。

本课题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2015年1月2015年2月

课题申报、立项,理论学习,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2)实验处理阶段:2015年3月2016年12月

①第一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进行实践研究,形成调研报告。

②第二阶段:2015年5月2016年2月,实践研究,阶段总结、反思,撰写论文。

③第三阶段:2016年3月2016年8月,进行实践研究,中期总结,形成中期实验报告及论文。

④第四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1月,实践研究,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及论文,终期总结。

⑤第五阶段:2016年12月,汇报研究结果,申请结题。

五、实施保证措施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篇10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1990年从吉林辽源发起,逐步走向全省、全国,走出国门。20多年来,在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广大实验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系统构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探索多层面、多渠道、有效的实践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策略,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和理论做出了贡献。该课题研究时间之长,成果之丰,规模之大,效果之好,社会影响之广泛,为建国以来少见,是我们吉林省学校德育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也是教育科研的光荣与骄傲。该国家重大课题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就是在辽源市召开的。

尤其令我们高兴的是,东丰县于1991年在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多年来不仅能够始终坚持,而且不断创新、深化、拓展,使传统美德教育由学校逐渐扩展到家庭、扩展到全社会,由学生扩展到成人,由学校道德教育扩展为县域文化,由教育行为上升为县委、县政府行为,探索出传统美德教育与经典诵读活动结合,与家庭教育结合,与社会教育结合,与书法教育结合等,多渠道、多层面有机结合,协调推进的实践模式和长效机制,丰富了县域文化,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应向东丰的同志们表达敬意和谢意,当然他们还要不断探索。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民族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对传统美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希望吉林省参加会议的同志能够学习、消化好会议交流的学术成果和“东丰实践”,在新的工作起点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升和推广传统美德教育成果,整体提高学校德育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这里,简要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和工作建议,供大家在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参考,指正。

一、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深化对传统美德教育的认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生生不息的源泉。因此,我主张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不断发展传统美德教育。党的十对我国改革和发展作了新的部署,尤其是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高度概括为中国梦,并深刻而明晰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我们要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角度,来深化对传统美德教育(包括教育的内容、目标体系、实践模式等)的认识,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根基,我们要从深化德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来深化对传统美德教育的认识。中华传统美德又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软实力,必须着力打造、世代传承。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和实验工作者要自觉担当。凝聚、壮大了传统美德教育和研究队伍,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出传统美德教育的新成果

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有20多年历史,但我认为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普及与推广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社会和教育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为传统美德教育提出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另一方面,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的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审视、完善和改造。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总结新的教育实践经验,回答新的实际问题,探索新的发展规律。要努力做到在实践中不断有新的创造、新的探索、新的举措,在理论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概括、有所进步,进而实现教育科研成果的自我超越和突破。这也是我省一些地方近年来的成功实践,我们还要不懈努力。

三、强化成果推广,切实提高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

应当看到,转化与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是发挥科研先导作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从我所进行的调研看,长期以来,我省一些地方偏重研究、追求标新立异,而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重视不够,存在“成果多、转化少,研究多、实效小”的现象。这是应当引起重视的。2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传统美德教育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今后应更加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在追求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大功夫。应把传统美德教育科研成果切实纳入教育教学和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之中,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将传统美德教育科研成果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内加大推广力度,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整体实效性。力争做到在研究中应用,在应用中研究,在推广中提高,在深化中扩展。这虽然是很高的要求,但却是深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

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传统美德教育可持续发展

我在这里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传统美德教育的结构以及与其它德育和整体教育相互联系的内在需要,逐步建立推动传统美德教育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应建立健全包括传统美德教育在内的学校、教师评估、考核和奖惩制度,力求把成功的规律性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以确保德育为首工作地位的权威性、稳定性和科学性,使传统美德教育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五、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办好吉林省教育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

今年7月,吉林省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新一届理事会将坚持“学术引领、科研创新、强化服务、规范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学术立会、服务强会、民主兴会、依法办会”的原则,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现代教育学术团体),三个提高(提高群众性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为会员和会员单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接受政府及部门购买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四个建设(学会组织建设、学术资源建设含会刊、网站、课题、学风等,体制机制建设,秘书处建设)。相关工作正有序展开。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是省教育学会重点建设的学术机构之一,应按上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提高我省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上发挥应有作用。在办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寄予厚望。

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继往开来的伟大育人工程。研究和传承中华美德,自己首先要践行美德。我们大家应以十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科研先导作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正能量,传播正能量,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整体水平,造就一代具有优秀民族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无愧于历史和当代的贡献。

注:关于国家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