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十篇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十篇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9:42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1

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一直致力于数字化医院的规划与建设,拥有在全球范围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合作的成功经验,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八年参加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思科非常重视在中国医疗领域的投资和发展,致力于同各级政府、医疗单位和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医疗改革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的创新发展,思科于2010年与CHima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思科一直致力于成为云计算和云服务方面的引领者与核心驱动者之一。思科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企业事业部总裁张思华先生表示:“思科的云战略就是使用户居于中心,将网络作为云的运作平台,通过为用户部署云服务,来确保其协同、创新和安全地开展业务,从而进一步加速云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同时,思科还将通过丰富的云生态系统,帮助客户部署经过全面测试、行业最佳的整体云解决方案,并最终将自身打造成为基于网络平台优势提供云服务的市场领导者。”

随着云计算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思科着力研发将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思科在此次大会上展示了其创新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互联医院解决方案,包括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和虚拟终端、智能互联-思科移动和无线解决方案和医院内外统一协作医疗解决方案,以及协作式医疗技术(包括远程医疗和院内互联)和区域协作医疗网络云技术在思科“思蜀援川”项目中的应用。

对医疗机构而言,大量的业务应用数据、临床检验数据、医学影像数据对网络的带宽、可靠性等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思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和虚拟终端技术,先进的高速万兆级局域数据网络技术以及数据、语音、视频、楼宇观察等各类信息网络的全面融合技术,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面向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从根本上保证数字化医院的运行。

与此同时,思科的移动和无线解决方案为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和访客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接入服务,集成化安全特性可以为保护敏感的患者数据提供先进的身份验证和加密技术。全面的思科网络和先进的管理工具可以提供集中、经济有效的管理并确保可靠性。

思科提供的统一通信(基于ip网络的多功能语音及视频电话技术)、思科网真(高清数字视频会议技术)、数字媒体系统(基于ip网络的信息发送与显示平台)等主要协同技术优化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为医护人员提供无缝整合的数据,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业务信息,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2

架构整合

HDS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核心之一是其企业级存储系统。HDS的企业级存储系统在虚拟化技术、精简配置以及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独树一帜。从USp到VSp,HDS的企业级存储系统在存储虚拟化技术方面不断创新,赢得了许多行业用户的认可。一些电力公司、互联网企业等都采用了HDS的虚拟化存储系统和云计算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HDS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赢得了许多重要的客户。比如,北京市计算中心选用HDSnaSplatform(HnaS),避免了系统无序扩大,同时消除了流量瓶颈,提高了文件和数据共享的性能。借助HnaS的虚拟化功能,如虚拟服务器、虚拟存储和虚拟存储池,存储管理员可以更有效地为不同应用和用户分配存储空间。HnaS也是北京工业云计算服务平台基础架构的一部分。像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不过,你不要认为HDS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只包括存储,HDS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就是让用户从整个基础架构的角度,而不是从存储的角度去思考构建云环境。HDS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存储、计算、网络和系统管理软件,可以加速并简化云架构的部署。许可表示:“由于缺少云部署的标准和方法论,许多用户在构建云架构时通常会感到无从入手。HDS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将存储、服务器、网络、管理等进行优化集成,可以帮助用户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构建云架构的方法,让用户获得企业级的可靠性、高性能,同时简化云架构的部署流程,加快部署速度。”

简化流程

已的HDS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产品:基于microsoftHyper-VCloudFasttrack的HDS解决方案将HDS的存储、计算与网络以及包含Hyper-V和SystemCenter的windowsServer2008R2相结合,可以为构建高性能的私有云和实现云架构的自动化提供支撑;HitachiConvergedplatformformicrosoftexchange2010是一款经过预测试的特定应用解决方案,它可以实现快速部署,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预测性和无缝扩展能力;HitachiUnifiedComputeplatform(UCp)增强了HDS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协调和管理能力,它利用创新的软件,通过一个简单但功能齐全的界面管理所有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3

数据中心的变革

传统数据中心的关键点是性能、安全性以及业务连续性。然而,随着企业应用的多元化,以及在数据中心内,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数量的不断增长,一系列新问题不断出现:能源价格日益攀升,成本危机凸显;各应用系统建设相对独立,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孤岛”;数据中心资源配置和部署过程过多采用人工方式,没有相应的智能平台支持,繁重的重复性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缺乏自动服务能力;it设备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数据中心可靠性降低。目前,企业在对应用整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的同时,对数据中心资源的智能化整合需求也越来越急迫。

面对这一现实需求,云计算被视为极佳的解决方案。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一体化的管控平台和运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对企业来说,云计算可帮助企业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云计算,并将云计算积极应用到企业运作中去。显然,云计算的发展也势必对当前数据中心的转型提出新的要求。

在现实中,打造能承载云计算需求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满足更高效、更安全的数据处理需求,成为摆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简化数据中心架构,在一个统一的it基础架构下将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甚至是供电和冷却系统都整合为一体化的计算资源?如何使it设备成为一种服务,让计算资源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如何让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既安全可靠又灵活易用?如何让新一代数据中心更加绿色节能?

智能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针对在云计算模式下数据中心面临的诸多挑战,艾默生网络能源以前瞻性的视野推出用于数据中心的智能、一体化基础架构系统之“智能解决方案”(SmartSolutions)。该方案整合了先进技术,通过配置可互操作系统加快实施速度,提高适应性,降低成本,实现更具成本效益的容量、效率和可用性管理。该解决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该解决方案具有前卫的设计思路。它将机房动力系统视为整体,从供配电、制冷、智能管理三个角度进行实施,以全面的产品线、丰富的实施经验为机房带来了高可用性、高灵活性、高可维护性、高节能性的优势。这不仅实现了数据中心机房各子系统之间的兼容与配合,降低了未来扩容的难度,更能够为客户提供恰如所需的节能措施,从而为企业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进军云计算领域建造了稳固的基础设施平台。

第二,该解决方案具有完善的产品线。它包括Smartmod、Smartaisle、SmartRow以及易睿,可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景,解决特定的问题。比如,SmartRow是一种独特的独立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整合了电源、制冷、基础架构管理和灭火系统。通过采用这一架构,数据中心无需进行更多的空间变更就能为it设备提供更好的支持,从而可以减少约10%的初始资本投入。在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该架构还可以减少30%的能源成本。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4

虚拟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技术资产的充分利用。获得虚拟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和所有潜力的关键在于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正确的资源,并灵活快速地以一种协调性的方式实现数据中心端到端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投资回报率,将利用率提升到70%以上。到目前为止,许多企业一直集中精力进行服务器虚拟化。事实上,能够实现存储、网络和管理虚拟化的融合基础设施所产生的投资回报往往更大。例如,存储管理不善或效率低下,可能导致服务器虚拟化的优势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

为了获得融合基础设施的真正好处,我们需要各种能够简便地支持数据扩展并与业务应用程序紧密结合的存储解决方案。一方面,采用虚拟化技术的存储基础设施能够将设备使用率在提高近一倍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有时可节省大约一半成本。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使用虚拟化技术,充分享受其带来的益处。

另一方面,云计算则是为用户提供使用便利性,帮助其随时随地获取各种高度可扩展的、灵活的it资源,并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费。云计算是一种“一切皆服务”的模式。通过该模式,服务可以在网络上或“云”上提供给用户。

基于云计算的存储产品正在逐渐改变企业经营大量数据的方式。对于那些希望从这些产品中获得理想回报的企业而言,硬件基础设施要求服务器和存储器完全按照能够提供可扩展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的标准来设计。

尽管云计算和虚拟化并非捆绑技术,但二者同时使用可实现优势互补。云计算和虚拟化二者交互工作,云计算解决方案依靠并利用虚拟化技术来提供服务,而那些尚未部署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公司仍然可以利用端到端虚拟化从内部基础设施中获得更佳的投资回报和收益。

为了提供“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费”服务模式,云计算供应商必须利用虚拟化技术。因为只有利用虚拟化,他们才能获得灵活的基础设施以提供终端用户所需的灵活性,这一点对外部(公有或共享的云)供应商和内部(私有云)供应商都适用。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5

5年前,华为了“云管端”战略,宣布以云计算为契机,正式进军it产业。到2011年,华为很快建成自己的it产品线,并在深圳召开了第一届云计算大会(HCC2011)。

5年的时间,呱呱坠地的婴儿已经长成。来自Gartner的报告显示,华为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和云计算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均已进入Gartner魔力四象限,跃居业内主流it玩家。

华为云计算产品线总裁任志鹏认为,云计算、大数据等变革性技术给了华为进入it行业的契机,并使华为有机会与其他it巨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30年一遇的大变革”。

融合云

2013年9月,华为在云计算大会上首次推出it领域的“Fusion”(融合)战略,致力于打造一个“计算不再有上限、网络不再有边界、存储不再有限制”的it新世界。

任志鹏表示:“我们现在所谈的融合是基于客户使用云的角度,基于一个开放云平台,不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客户都能够通过同一个融合架构实现云环境的管理;将多数据中心、多厂家资源融合在同一架构下提供资源服务;将传统应用与创新应用的云化融合在同一平台上,从而帮助客户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云。”

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以基于openStack的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为核心,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大集中,大数据平台Fusionlnsight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大集中和商业洞察,Fusionaccess为企业办公环境云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与安全,再加上云计算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数据中心云化方案。这一切形成了企业走向云端需要的系统级解决方案。

开放的云驱动业务转型

任志鹏说,前几年大家谈云计算往往更多的是谈云计算对于整个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改变,效率的提升等等,随着云在企业内部部署得越发深入,现在华为看云更多的是从业务层面,看云能够为客户的业务带来的商业价值,云的部署真正进入了驱动业务转型的阶段。

华为的云计算在有了产品解决方案平台后,下一步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做出真正跟行业匹配的解决方案,真正为客户打造一个有竞争力,有差异化,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云平台。在此基础上把云的生态做大,让这个生态变成一个繁荣的生态。

华为聚焦的是云计算基础设施,而客户看见的是业务。为了给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华为和各行各业,特别是金融、能源、政府、公共事业等领域的合作伙伴一起建设云的生态系统。将华为所擅长的传统电信行业,与新进入的it云计算行业做了一个比喻,前者像是一个“带围墙的花园”,强制性标准,圈子封闭,与外界交互不多;后者则像一个“非洲大草原”,在思维模式、合作模式、营销模式等各方面,无不渗透着开放的“精髓”。“我们要成为云生态的构建者和领导者。”任志鹏强调,“金融等垂直行业走向云端需要战略伙伴,华为要成为行业客户走向云端旅程的最佳伙伴。”

在商业生态建设上,华为已经与intel、Sap、埃森哲、东软、中软、神州数码、万国数据、软通动力等400多家合作伙伴结成了战略联盟,也完成了与oracleDB、iBmDB2、SapHana/SybaseiQ、Gbase、达梦等主流数据库的认证,还有趋势、瑞星等安全厂家的全面集成认证。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6

在全球服务器市场,销量排行榜前五个席位的分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以“创新者”姿态进入it市场的本土厂商华为,在x86服务器市场已经获得了不易动摇的市场地位。Gartner报告显示,2015年Q1华为刀片服务器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华为服务器出货量已连续七个季度稳居全球第四。2014年Q4华为刀片服务器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已然超越了思科,而华为模块化服务器的出货量更是进入了全球前三。在八路关键业务服务器领域,也只有华为实现了业绩的正向增长。

在云计算市场,华为在提供了一个新选择的同时,也让游戏规则出现了改变的可能。事实上,这一切变化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作为市场的“后来者”,华为在挑战传统it巨头时能获得成功也绝非一日之功。四年来,华为在云计算市场不仅有精巧的布局,其投入力度也超过了所有it厂商,通过不断创新推出基于云计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在服务器、存储、分布式云数据中心等领域均积累了大量行业用户。作为一个传统的硬件厂商,华为在云计算领域的重大突破来自自主研发的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统。特别是在FusionSphere进入Gartner虚拟化四象限后,华为已跻身私有云市场主流玩家行列,成为与iBm、Hp、微软、Vmware等it巨头并列的强有力的竞争者。2015年2月Forresterwave了最新中国私有云报告,华为以Strongperformers身份入围ForresterprivateCloudwaveChina,市场表现排名no.1。

今年上半年,在继HCC2014上推出基于openStack的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5.0和面向未来的SD-DC2(业务驱动的分布式云数据中心架构)后,华为已经成为了云计算领域的技术创新标杆。3月17日,华为又与德国电信签署了全球性的it基础架构和私有云解决方案的框架协议,并把合作范围拓展到了it领域。华为向德电提供硬件和解决方案,德电的子公司t-System提供综合性的专业技术,而t-System在2014年就被市场咨询公司评为欧洲云技术领导者。此外,华为与英特尔也正式建立了共同向全球运营商提供公有云解决方案战略合作,支持运营商采用创新的技术与解决方案发展公有云商业,为企业提供电信级的优质云服务。

而华为与Sap的合作也在今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双方正计划通过全球性的联合创新,在物联网和工业4.0领域展开先进技术的研究,更紧密地聚合技术和市场能力打造物联网和云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将华为的iCt基础设施和联接解决方案与SapHana云平台、应用和分析工具相互整合,为全球行业客户快速和简易地进入物联网和云部署提供保证。华为于7月底了公有云服务,打通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市场的华为,必然会让云计算市场的格局再度出现改变。

在存储市场,iDC今年6月的2015第一季度外部磁盘存储市场报告显示,华为存储全球收入增长率继续保持第一,而占据前两位的厂商emC、netapp则不增反降,华为与这些厂商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华为存储在中国市场收入继续保持第一,开始拉开与其他厂商的领先差距。纵观2014年,国内存储市场的整体环境并不好,emC等存储巨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都出现了萎缩现象。但去年华为存储却突然跃升至Gartner挑战者象限,高端存储更是成为Gartner报告中的“主流玩家”。2014年第四季度,华为存储还凭借55.6%的业绩高增长率,毫无压力地成为了2014年国内存储市场中的“领头羊”。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7

3月29日,国内中立云计算服务商UCloud宣布已拆除Vie架构,并完成新一轮9.6亿元融资。这是继2015年UCloud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后,再次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截至目前,UCloud已成为国内融资总额最高的云计算公司。

UCloud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身云计算行业的公有云服务商。UCloud自主研发并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企业必需的基础it架构服务,开创了诸多先河,比如国内首创零代价免重启修复内核缺陷的“内核热补丁”技术,实现国内首例SDn硬件,国内首批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信云服务认证,国内首家推出三位一体混合云解决方案等。

目前,依托位于国内、亚太、北美、欧洲的全球17大数据中心,以及北、上、广、深、杭等全国11地的线下服务站,UCloud已为近5万余家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间接服务用户数量超过10亿,服务行业涉及制造、零售、金融、游戏、电商、直播等多个领域,部署在UCloud平台上的客户业务总产值逾千亿元。

据悉,本次D融资由元禾重元和中金甲子共同投资。完成本次D融资之后,UCloud创始人季昕华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中立、专业、量身定制的原则为客户服务,积极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布局人工智能等领域,配合国家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助力更多客户实现业务创新和转型升级。

经过本轮融资后,UCloud已经稳居国内云计算服务商的第一阵营。

投资商选中UCloud更多地看重其在技术、产品上的深耕和创新,及其对产业的理解和生态的布局。“UCloud是独立、中立的云服务商,5年间迅速成长,业务覆盖直播、游戏、电商等互联网领域,以及零售、制造、金融、医疗等传统行业,发展思路清晰,成绩可观,在展示了自身优势和潜力的同时,证实了云计算行业的巨大前景。本次融资后,希望UCloud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投资方负责人介绍。

在thinkinCloud2017会上,UCloud高级副总裁陈晓建了全新产品解决方案体系――“UCloud云汉”。“云汉”包含十大解决方案,分别是瑶光直播云解决方案、启明混合云解决方案、玉衡金融云解决方案、开阳全球服解决方案、紫微私有云解决方案、文曲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武曲海量计算解决方案、白驹专有云解决方案、天罡安全解决方案、玄武高可用解决方案。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8

惠普、iBm、oracle、SGi等厂商早就推出了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如今,国内厂商也开始大规模进入集装箱数据中心市场,世纪互联、北京云基地、浪潮、中兴通讯等陆续推出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在某些行业得到了初步应用。中兴通讯副总裁王炜预测,未来5年内,模块化数据中心将大规模替代传统数据中心机房,成为应用的主流。

在云计算的概念出现以前,许多企业用户已经开始利用虚拟化技术对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进行改造。而云计算概念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虚拟化技术的快速普及,使得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管理化成为企业用户的必然需求。企业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发展的下一步就是云化。

从传统数据中心架构过渡到私有云已经成了所有企业级it解决方案供应商谈论的核心话题。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厂商都了自己的云战略和云解决方案,而私有云成了当前最可能实现,也是最可能让厂商先获利的领域。惠普以融合架构为基础,推出了混合云战略。HDS公司以存储为核心,为企业用户转向指明了通向私有云的途径――基础架构云、内容云和信息云。赛门铁克在推出一系列新的存储管理和高可用性软件后也宣称,帮助用户在不增加新硬件的情况下实现从现有存储基础架构向私有云的迁移。

有人说,云计算没有什么新技术,只是将虚拟化、分布式计算等现有技术进行了重新组合。其实正是在技术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再加上云服务的理念,才让云落地有了可能。以前,企业用户可能习惯采购硬件或软件,现在用户不必再购买产品,只要购买云服务即可。正是看中了云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许多it厂商甚至电信运营商、通信厂商都纷纷涉足云服务市场。中国电信推出了“e云”服务,中国移动致力于“大云”的研发和推广。华为通过收购华为赛门铁克,弥补了云计算解决方案在存储和安全方面的短板。中兴通讯推出了云箱、云存储解决方案,并在SaaS、paaS和iaaS三个领域全面出击。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9

对于网络市场的渠道而言,这个市场无异于一座开采潜力巨大的金矿。但从去年aDC市场发展的整体情况看,渠道对新技术的消化速度还没有达到aDC主流厂商的预期。Si对于如何从行业用户的it投入中找到金脉,似乎也感到困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让渠道尽快抢滩云计算市场,Radware等厂商正在改变战略。

为渠道定位行业金脉

今年的Radware大中国区2012用户及合作伙伴大会上,Radware中国区副总裁赵军一直在提醒合作伙伴关注当前电信行业的几大变革——智能管道、异构网、光纤到户和云数据中心,因为这些变化对应着运营商对aDC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赵军指出,目前智能管道已成为通信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投资重点,也是电信运营商转型的必由之路,而业务创新和转型必然会对网络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电信网络需要更加智能,具备业务和应用感知、QoS、流量优化、应用保证和策略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通信业转型也需要智能管道向各种应用开放可信的网络能力,提供差异化的互联网应用,并推出层出不穷的创新性应用和业务。而智能管道的建设恰好与aDC解决方案紧密相关。同时,为了实现多接入共存环境下的协同演进,不同网络性能优势互补,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用户体验,运营商在提升网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方面也会加大投入。这也将是aDC解决方案被运营商采纳的机会。此外,“光纤到户”的发展目标,将使光网络成为宽带网络的基础,而aDC在克服高速处理技术引入的数据传输瓶颈方面的作用会被再度放大,为渠道提供更多的生意机会。

根据赛迪顾问的预测,我国云计算相关支出在2012年将达到607亿元。赵军表示,在云计算的发展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将成为建设云数据中心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而数据中心要实现动态、可扩展,满足多租户、虚拟桌面等需求,都需要依靠aDC解决方案来实现。从近期来看,电信运营商将以iaaS为切入点,naaS为突破口,推广SaaS应用,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会更加大力度。长期来看,云计算与智能终端的配合,与定位等业务的相交互,与物联网终端的广泛部署相呼应,也是电信云在3G、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演进之道。电信行业对于云计算的持续投入,会产生大量应用aDC的机会,渠道应该尽早看清这些市场机遇,与运营商擦出火花。Radware强调,互联网向ipv6的过渡也会带来大量对aDC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蓝海市场。

在本届大会上,除了指出电信行业的金脉外,Radware还为渠道分析了金融、证券等行业的aDC机会。比如,银行对nGB新一代业务系统的建设,以及针对新业务创新、提升用户体验的it建设,对数据中心的整合和改造,正在呈现出打造高效、快速、安全的it系统的需求,而这样的需求正是对aDC解决方案的需求。此外,政府云、云园区、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医保系统的垂直整合和扩大化,都在呼唤aDC解决方案。

加强产业链合作

aDC对于云计算平台的运行、管理以及扩展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当前行业市场中的云计算应用模型还十分有限,仅依靠少数几个行业应用案例让渠道了解aDC在云计算环境中的价值还远远不够。

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篇10

“要让计算像水和电一样作为公共资源方便地提供给用户。”这是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在50多年前提出的,其实,那就是云计算的雏形。随着高性能计算,以及互联网、虚拟化等关键技术的不断演进,云计算一步步走近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它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一种全新的it资源交付和使用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无所不能的计算和存储应用。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通过智能终端获得云计算服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这种通过移动设备和网络获得后台it资源或服务的模式,就是移动云计算。这是一种“计算+服务”的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云+端”的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充分发挥了后台计算的价值。而这也成为越来越多厂商关注的焦点。

11月1日,2011联想商用技术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在这个主题为“赢在移动云计算时代”的论坛上,联想介绍了其面向移动互联商用市场的移动云计算策略,宣布了其在终端、应用平台、后台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全面布局,展示了多种为商用客户提供的移动互联行业解决方案。同时,联想携手产业链各合作伙伴,构建和谐共生的移动云计算产业生态系统的设想已经初见成效。

云计算改变工作和生活

说起生活中的云计算,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智能手机,以及很多通过智能手机实现的应用,如手机上网、位置服务、信息推送等,它们都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息息相关。

“两个星期前,我的女儿跟同学们出去郊游。她有一个新的照相机,并且用它拍了很多照片。女儿跟我说,她要把这些照片和全班50个同学分享,但用光盘刻录或者闪存盘拷贝的方法都有点麻烦。她问我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想到了联想的云存储服务。我很容易就教会了她如何上传照片,然后把链接发给同学。这样,她的同学就可以自己随时去下载这些照片了。”

这是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亲身经历的事情。他表示,云计算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使很多企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几年,我们看到一些国际领先的企业,开始逐步尝试采用云计算来处理业务,甚至有些是核心业务。比如,《纽约时报》利用云计算,不到24小时就把1100万份文件转成pDF文档,只花费了240美元。如果用一台电脑完成这样的工作,即便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也需要花费10年时间。”

利用云计算,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支出。英国石油公司采用云计算来分析其油气田的勘探数据,以替代由成千上万颗CpU组成的大型计算机,不仅速度更快,还节省了一半成本。现在,很多企业都采用即用即租的方式来取代以往通过采购后台设备自己搭建计算中心的模式。

给商业客户带来价值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都是极富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的技术。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联想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的布局。这也是为什么联想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推出了乐phone智能手机、乐pad平板电脑等丰富的移动互联终端产品。

而在商用计算领域,联想致力于打造性能强大、稳定可靠的移动云计算基础架构,以及创新、丰富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组合,从而为客户提供贴合业务需求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构建端到端的移动云计算应用模式,提升业务的灵活性和总体拥有价值。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业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问题,同时提升it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我觉得移动云计算可以为大家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陈旭东介绍说,通过走访众多的企业用户,联想根据他们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将行业客户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企业内部用户(B2e),他们需要通过微软或者iBm等厂商的软件产品随时随地收发邮件,需要通过移动终端随时访问oa、CRm、eRp等业务管理系统,或者进入移动警务、工商、税务等专有系统;第二类是企业外部的集采用户(B2C),这些金融、保险、证券等企业的外部用户,需要通过这些机构定制的移动终端,访问手机银行、移动保险、移动证券等系统,以及使用二代身份证识别等应用。“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这两类用户的移动互联应用需求。”

四招破解行业应用困局

阳光保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刘凯认为,信息系统是一把双刃剑,移动互联在为业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种类多、平台复杂,所以他们很担心it部门无法控制部署策略和安全,无法控制数据交换,也无法控制未经授权的应用等。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业务部总经理童夫尧表示,经过大规模调研,联想发现商用客户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能不能检测到哪些移动终端已经接入了企业的网络;第二。能否远程配置并管理这些终端;第三,能否制定并远程强制执行既定的安全策略;第四,这些终端能否安全地访问企业的oa和邮箱系统;第五,能否把个人数据与企业数据分离开;第六,如何让现有的后台应用实现移动化。

针对行业客户的顾虑,联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移动云计算的行业应用解决之道。

第一,在终端方面,联想为行业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可深入定制的移动互联终端。基于对中国商用客户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的研发积累,联想已经能为客户提供近十款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比如乐phone、乐pad等。在联想的移动互联终端产品上,企业用户可以轻松实现SD卡数据加密,对一些接口和功能进行屏蔽。此外,联想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十余种移动互联外设选件,包括基于蓝牙的二代身份证阅读器、蓝牙扫描仪等。联想对这些选件产品都进行了严格的连接性和兼容性测试,保证它能够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实现无缝适配,增加了这些移动互联终端产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在平台方面,联想构建了以安全、可管理、易部署为核心的移动互联行业应用基础平台,包括移动互联行业应用开发平台、企业级配置分发管理平台、企业级移动互联设备管理平台、企业级消息推送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以及联想行业通用解决方案计划、专业设备解决方案计划、企业级专属应用计划等三大计划。

第三,在基础架构方面,联想为客户提供了包括桌面及云计算产品、后台企业级数据中心、大规模公共计算在内的全面服务,这些都将成为构筑移动全价值链信息系统的基石。

第四,通过联盟的方式来提供移动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联想已经与Sap、用友、iBm、高通、英特尔、微软、思科、Vmware、Sybase、赛门铁克、蓝代斯克等合作伙伴密切携手在移动互联网应用、虚拟化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以产业联盟的方式,为行业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论坛上了,联想展示了多个面向保险、教育、烟草、城市管理、物流、快消品等行业的数十个移动互联解决方案。联想为阳光保险打造的移动保险展业解决方案,让寿险的销售人员将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带到了客户家中,将原来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的销售工作缩短到15分钟内,大幅提高了保险展业的效率,同时提升了签单率和客户满意度;联想为太平洋人寿保险提供了集pad展业与移动身份证识别为一体的在线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了运营模式的战略转型;联想为还为《华西都市报》提供了开机画面定制、阅读终端内置、首页设置定制化等移动定制方案;联想还为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定制了电子互动教室的方案,为温州市乐清工商局定制了移动工商执法方案……

童夫尧表示,很多企业都看到了移动互联领域行业应用的商机,但目前的情况是“说的人很多,做的人不多,做成成功案例的更少”。据悉,阳光人寿项目历时4个多月,国航机上娱乐项目花费了半年时间。“别看很多企业说起来用户可以有几万人,但真正落实到项目实施的时候,企业都是非常谨慎的,有时候第一次下单才要50台终端,试用一段时间感觉不错后,才开始追加订单,逐渐增加到1000多台。”显然,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在移动互联行业应用市场获得最后的胜利。

陈旭东表示:“我们将不断推出基于移动云计算技术的丰富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力争在移动互联市场取得与pC领域一样的成功。”

精彩观点

移动云计算是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是it产业新的业务发展增长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智能终端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突破口,它的快速增长将为整个产业链注入强大的活力。我们将力争在移动互联市场取得与pC领域一样的成功。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

联想现在经常跟大家讲云计算的理念,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用,怎么能去说服客户。作为联想内部it系统的支持团队,我们一直在应用和推广云计算。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一方面支持自身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支持外部业务的拓展。所以,我们自己应该要先走一步,做出一个样板来给大家。

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应用开发部总经理刘晓煜

业内谈到移动互联的应用,说的人很多,做的人不多,做成成功案例的更少。联想花了一年时间做成了几十个样板标杆项目,重要的并不是产生多少业务的增量,最重要的是我们打通了移动互联行业应用所必须的端到端产业链,建立了端到端的模型。我觉得这为未来业务的长久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

从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上来看,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第二是即时通信技术和传统的手机通信、短信在移动终端上的融合;第三是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比如基于语音、语音云服务的输入输出技术,大平面显示屏技术,还有新的手势识别技术等。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韦卫

软件商要进行自身定位的调整。去年用友提出S+S战略,就是软件+云服务的战略,意味着用友不仅是软件提供商,更要成为“云+服务”的提供商。另外,软件厂商之间应该更紧密的合作,很多业务上更紧密的整合。就像我们最近与联想共同合作的meRp,联想帮我们进行了软硬件接口的调优,为我们的预研过程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包括如何推广这个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合作,让更多客户尽快熟悉和使用我们的产品。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朱宏

保险展业的移动互联行业应用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方面,二是应用方面。应用方面比较简单,主要是和现在已经存在的数据架构如何整合,以及如何保障安全。从业务角度来说,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提高在新模式上的效率,二是如何减少差错率。

阳光保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