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2:39

国际贸易概念篇1

   (一)优势竞争理论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狭义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贯穿整体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当一个行业可以及时的制定并实施能够创造高额市场价值的战略,而任何的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都无法及时的跟进或模仿这种战略,并且缺乏进入的能力和信心,就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优势性和可持续性。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来自于七个方面,分别为产业环境、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战略执行能力、产业内人才能力、产业文化以及产业创新力。获得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依靠耐心和长久经营,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护不能在当下就产生额外效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长久化行动。

国际贸易概念篇2

【原刊地名】广州

【原刊期号】200205

【原刊页号】16~20

【分类号】f52

【分类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302

【标题】从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看竞争优势论

【作者】袁宜

【作者简介】袁宜 华东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竞争优势论的异军突起引发了国际贸易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理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这个争论的焦点入手,首先归纳了比较优势范畴内对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些成果尚待整合,进而从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及来源两个层次进行对比,论证了竞争优势论在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研究成果的整合与完善的观点,从而初步确立其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

【摘要题】国际贸易理论

【关键词】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成因

【正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9世纪初,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100多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跳出比较优势的范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论异军突起,尤其是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出版,引发了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热烈讨论。

波特对竞争优势的研究经历了从企业和产业层次向国家层次、从参与国内竞争向参与国际竞争演进的过程。他早期的研究,如1980年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的《竞争优势》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到了1986年的《全球产业竞争》,波特开始将其理论架构延伸到国际竞争的背景当中。而成为里根政府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成员的经历,使波特意识到国家环境对于企业竞争的成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他开始探寻一个国家创造并保持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终于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可见,产业竞争力始终是波特研究的核心。当研究重心提升到国家层面和国际竞争后,波特将衡量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最佳指标确定为该产业是否具有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出口的能力。这样,在客观上,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由比较优势引发国际贸易的理念提出了挑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究竟哪个是国际贸易的真正动因?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梳理代表国际贸易理论主流的比较优势论与新兴的竞争优势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明确国际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竞争优势》刚刚问世,国内对此理论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这一时期的相关文献中的某些认识违背了波特竞争优势论的本意,从而不能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作出正确的评判(注:如熊贤良虽然开创性地指出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一致性,但同时强调一国货币汇率的低估会导致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分离,使该国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也能具有竞争优势。而波特认为低估本币虽会带来一时的出口增长,但这不具有可持续性,并将损害该国长久的竞争优势,因而并不认同这种由汇率因素引致的优势(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对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在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中,都把比较优势的概念仅仅停留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源禀赋论的层面上(注:波特本人在其著作中谈到比较优势时,将这一概念限定在资源禀赋论的层面,并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比较优势概念应该让位于竞争优势概念(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再版序第1页,正文第11、14页),国内学者的上述观点可能是受此影响。),由此,符正平(注:符正平虽然注意到了当代就比较优势内生性和动态性的研究成果,但在与竞争优势的对比时,仍主要将比较优势的概念停留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强调比较优势采用的是“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没有将当代比较优势论的研究成果充分纳入其对比分析中。)认为竞争优势概念与比较优势概念是互补的,且在当代,竞争优势更为重要;洪银兴、谢娟认为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盛晓白甚至认为竞争优势的概念全面超越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将会取代比较优势,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俄林在1933年创立的资源禀赋论虽被誉为是比较优势论的集大成之作,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这半个世纪的发展,比较优势论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源禀赋的理念了。随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20年的大发展时期,再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整合归纳,形成了被称为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一系列贸易理论,使比较优势论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所以,理应将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过发展了的比较优势论与这一时期诞生的竞争优势论进行比较,才能准确地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对国际贸易成因的阐释是国际贸易理论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就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论争的一大焦点,因此本文将就比较优势论和竞争优势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进行比较。又由于比较优势论基本代表了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和主流,因此这一比较也将揭示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贡献及其地位。

二、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

(一)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历程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认为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1817年大卫·李嘉图发展了绝对优势论,提出比较优势论,认为只要两国在生产成本上存在相对差异,即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存在不同,就能产生互利贸易。由于斯密和李嘉图所使用的成本概念是指劳动成本,即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将其转化为商品的货币成本后,便会发现不论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意味着具有货币成本绝对低廉的优势。正如李嘉图本人在阐述了比较成本模型后,紧接着指出:“因此,毛呢在葡萄牙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输出国所费的黄金多,就不可能输入葡萄牙;葡萄酒在英国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葡萄牙所费的黄金多,便也不可能输入英国”。又由于斯密和李嘉图使用的都是完全竞争模型,因此生产的货币成本等于销售价格。所以,对李嘉图的以上表述可以归纳为,只有当一国生产某商品的货币成本(同时也是其国内销售价格)绝对地低于另一国家国内同一商品的销售价格(同时也是其国内生产成本)时,国际贸易才会产生。俄林将此概括为:“贸易的立即原因,永远是按货币表示的商品能从区外比在区内生产更便宜地买进”。

1933年,俄林在继承赫克歇尔的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论,指出各国在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最终导致各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的根源。这样就将国际贸易的成因进一步建立在了外生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的客观基础之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在比较优势的范畴内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被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诸多理论分别引入了技术要素、人力技能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信息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要素等等内生性的生产要素,丰富了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格雷和兰卡斯特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引入了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异质性为每种商品提供了有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特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对于同类商品的非价格形式的垄断优势。商品的异质性成为了继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之外的另一种引发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摆脱了以往从供给角度阐释国际贸易成因的束缚,开辟了从需求角度进行研究的新视角。国际贸易动态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因素。由筱原三代平提出的“动态比较成本说”指出,一国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开发要素资源,形成比较优势。

强调内生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引入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关注需求因素、提出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观念,国际贸易新理论极大地补充和完善了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使当代的比较优势理论远远超越了20世纪30年代资源禀赋论的理念。

(二)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尚待整合

为了便于和竞争优势论的比较,笔者将比较优势论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逻辑结构大致归纳如图1所示。该图仅仅是将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简单拼接而成的,事实上还不存在一个能够涵盖整个逻辑结构、完整地描述国际贸易成因的理论。

图1 比较优势论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逻辑结构

附图

比较优势范畴内的每种理论都对国际贸易的成因提供了一种独到的看法。虽然各理论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性,但总体而言,汇聚于比较优势范畴内的理论为数众多,略显纷繁、杂乱,具体表现为从形式上看,各理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作为比较优势来源的各种因素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相互影响?对于这类涉及数个理论间相互关系的问题,我们尚无法直接找到答案。此外,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内对同一主题的论述又往往散见于诸多理论之中。比如,就生产要素在比较优势形成中的作用这个主题,资源禀赋论和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许多理论各就某一特定种类的要素的作用作了静态的阐述,产品生命周期论就产品生命周期中由于产品要素密集性的变化而引发的比较优势的转移作了论述,“动态比较成本说”提出了要素的动态开发可以扭转比较成本的劣势、创造比较优势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理论进行归纳,形成统一的要素理论。

三、竞争优势论对比较优势论的整合与完善

从客观上看,在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方面,竞争优势论整合了比较优势论的观点,并有所补充和完善。

(一)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竞争优势有两种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此进一步表述为:“企业要在国际竞技场中获胜,它的竞争优势不外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来取得最佳价格”。

可见,竞争优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质商品的生产上由低成本所带来的低价格竞争优势,另一种是由商品异质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这与比较优势的两种表现形式,即由同质商品的价格(成本)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以及由商品的品质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恰好能够一一对应。可见,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是等同的,都揭示了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二)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比较优势的来源

波特创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该理论在客观上也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众多解释的整合与完善。

1.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4个关键要素。波特认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所在国的国家竞争优势。他用国家竞争优势菱形描绘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关键因素。

(1)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种。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和半技术人工等,这些要素是被动继承的,或是仅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的。这与比较优势论中的外生性生产要素概念基本是一致的。高级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出来的,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大学研究所等,它们是比较优势论中的内生性生产要素,如信息、人力技能、技术、研发的载体或创造者。波特进一步指出,除了在天然产品或农业为主的产业以及对技能要求不高或技术已经普及的产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一个国家想要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的强大且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但同时,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素质又是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所不能缺少的基础。可见,竞争优势论的生产要素观不仅整合了比较优势论中的众多要素理论,而且其就两类生产要素的相对地位与相互关系的论述更是对要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波特还认为:“生产要素优势有它重要的动力特征,象知识、科学或产品改善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标准就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升级和专业化,它对竞争优势的阶值就会越来越低”。因此,他主张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个人应共同对高级生产要素进行持续性的投资,刺激其发展。竞争优势论强调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地开发和升级以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这和比较优势论中的动态理论不谋而合。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需市场的大小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观点与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林德的理论进一步通过国家间存在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来解释发达国家间的水平贸易现象。但波特认为,这样的解释尚无法说明偏好相似的国家间贸易的流向。他指出,即便是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各自特有的需求特点,而正是这些需求的差异之处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上具备了竞争优势(注:波特曾举瑞典为例,该国的发电厂集中在南部,而能源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北部,这种独特的内需市场的特点使得瑞典在远距离高压电传输设备中领先全球。)。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波特开创性地把产业集群理论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联系起来。他认为一个产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而且彼此之间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果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区域内能为某个产业聚集起健全而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则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因此,更容易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个观察问题的角度是比较优势论所未曾涉及的。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虽然产业内贸易理论已将比较优势的研究从国家和产业层面部分地引向了对微观企业行为(如销售政策、品牌战略)的探讨,但波特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教授,他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的竞争战略入手,逐步推进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因此他对于微观企业层面的阐述更为独到和深入。波特认为,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便形成了国家竞争优势。来自本国竞争者的压力会使企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强劲的良性国内市场竞争与随之而来的长期竞争优势,事实上是外国竞争者无法复制的”。这些观点都是比较优势论所忽视的。

2.四个关键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竞争优势论的一大特点,也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所欠缺的地方。波特认为:“如果企业只依靠一项关键要素竞争,除非能由此扩张出其他关键要素,否则连保持经营都会有困难。”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每个关键要素的效果都建立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之上,各要素是相互依赖的,每个要素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要素的表现。波特在其著作中详细列示了每种要素对其他3种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指出:“要能将这些因素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才是外国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摧毁的。”可见,4个关键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强化的一个系统,从而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四、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竞争优势的概念和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一致的,而国家竞争优势论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中所包含的众多理论的归类和整合。同时,由于波特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国家,与比较优势研究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路径正好相反,由此产生的不同视角使竞争优势论较比较优势论有所创新,尤其是竞争优势论中关于企业战略、同业竞争以及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弥补了比较优势论在此领域的空白。

竞争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描述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结构,可以把它视为是对经过二战后蓬勃发展的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成果的一次初步成功的整合和进一步的完善。但是,该整合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比如,就分析手段而言,比较优势分析采用的是一般均衡的分析法,指出一国在拥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必然也拥有比较劣势,因而几乎每个国家都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注:在忽略运输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出现两国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成本比例完全一致的现象。),而竞争优势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只是通过各国环境存在差异并且资源毕竟有限的角度认为每个国家应该能够找到在本国生产最为有利的商品,但这仅仅是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可见虽然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形成互补,但毕竟无法涵盖一般均衡分析的全部,给竞争优势模型留下了遗憾。

图2 竞争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

附图

竞争优势论创立至今不过10余年,还是一个年轻的理论,其自身仍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通过对比较优势理念更为深入和全面吸收,经过不断磨合,竞争优势论将进一步确立其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同时,比较优势的理念仍将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念,在竞争优势的外衣下不断充实和完善,继续指导各国的贸易实践。

【参考文献】

[1] michaele.porter.patternsofnationalcompetitivesuccess.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march-april,76.

[2] 熊贤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和结合》,《国际贸易问题》,1991年第6期。

[3] 翼名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第2期。

[4] 符正平:《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兼论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8期。

[5]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6] 谢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第4期。

[7] 盛晓白:《简评竞争优势理论》,《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8期。

[8]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5页。

[9] bertilohlin:《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台湾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8年版第3-4页。

[10] 唐海燕:《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178页。

国际贸易概念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影响;电子商务;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我国同世界各国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既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又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当前的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以其快速的信息传递等优势,正在快速崛起。在本文中,作者对电子商务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目前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1、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概念论述

1.1电子商务的概念

所谓的电子商务是一种依靠电子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新型商务概念,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商品的实际交换。在电子商务出现的初期,其就以方便快捷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其逐渐延伸到国际贸易中。

1.2国际贸易的概念

国际贸易由来已久,最早被称为通商,也就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将各自所具有,但是对方却没有的商品进行交换,这种商品交易跨越了国境,具体分为国家之间的货品和服务进出贸易,因此,其又被称为进出口贸易。

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第一,有效的精简了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随着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电子商务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电子商务的使用不仅能够使贸易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还能将国际贸易变为无纸贸易,这种新型的贸易模式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目前已经强势的开始取代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所谓无纸贸易,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各种高科技手段将贸易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从而减少了传统贸易中各国贸易的订单等的需求,对于无纸贸易来说,其最核心的技术就是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简称eDi,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将整个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进行简化,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往往需要各国在进行贸易之前先进行各种准备工作,然后双方派出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贸易磋商,在各方面条件都谈妥之后才会进行贸易活动,且后期还需要指派专业人员跟进贸易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多项纸质单证,而通过电子商务进行数据处理的话,不仅能够大大减少这些单证的数量,同时还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第二,变革了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模式。电子商务在进行国际贸易往来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双方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从而保证双方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贸易方式大大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和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相比较可以发现,这种电子商务型的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信息、资金等的流动实现国际贸易经营,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中的单向物流模式,从而使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这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能够减少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中的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大大减少了传统贸易模式中的时间和空间制约,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

第三,国际贸易的监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中,往往是通过各种单证对贸易过程进行监管,这种监管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会影响贸易的效率,而在新型的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中,主要是发展无纸化和网络化形式的新型国际贸易模式,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中间环节的时间浪费,还能打破传统贸易模式中的许多制约。像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中,需要通过进出口通关和出口退税等,而在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中,这些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且监管更加便捷。

2.2消极影响

第一,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马太效应。对于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结合,需要大大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等新兴的信息技术,且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新兴的国际贸易模式大大加快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因此,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的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将远远快于发展中国家。最后必将导致发达国家的发展程度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程度相差越来越大,影响世界的和平发展。

第二,这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导致大量的税款流失。通过电子商务的大量应用,必将实现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模式,这种模式的发展虽然能够加快国际贸易的效率,但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大量的税款却因此流失,影响国家的正常发展。另外,电子商务模式的国际贸易基本上全部是虚拟交易,这种情况导致双方对贸易主体的真实情况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像贸易主体的收入水平和产品的经营情况等。这种情况的发展,将会导致一些国家的不良人士利用国际贸易的漏洞大肆逃税、漏税,影响国家的正常税收活动。另外,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极大程度上削弱了中介机构的作用,从而使与之相关的国家收入受到严重的打击,最终影响国家的正常财政收入。

3、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现状

国际贸易概念篇4

[关键词]加工贸易;国际分工;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12-0018-03

一、概述

(一)国际分工概念及分类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按照分工是在产业之间还是在产业内部,可分为产业间国际分工和产业内国际分工两种。前者指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后者指相同生产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按照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国际分工分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三种。垂直型国际分工指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则是垂直型国际分工和水平型国际分工结合的产物。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产业内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产品内分工,即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一种建立在“价值链”基础上的同一产品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的分工。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

(二)加工贸易的概念

在我国,加工贸易最早被称为新型贸易,后来改称为加工贸易。早期的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简称“三来一补”,现在的加工贸易主要指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协作生产。

国际上与加工贸易相类似的概念很多,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海外组装操作”(offshoreassemblyoperation),东南亚的“零件和部件贸易”(tradeonpartsandComponents)。再如,“对外加工装配业务”(externalprocessingandassembling),贴牌生产或原始设备制造商(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生产分享”(productionSharing,UnCtaD,2002),“外包”或“外部采购”(Foreignoutsourcing)等。

二、研究综述

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国际分工多视角对“加工贸易”或与之相类似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一)概念综述

1.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加工贸易

建立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加工贸易,强调的是不同生产环节各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即不同国家参与到同一个产品不同的生产环节中,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共同生产出一个产品。

2.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加工贸易

该观点认为,加工贸易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产生的产业内贸易的一种,是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是产品制造链上、下游之间的贸易。

3.基于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视角的加工贸易

跨国公司是加工贸易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是跨国公司通过其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子公司进行分工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加工装配活动。

4.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加工贸易

1997年,昂特(Svenw.ardnt)首次提出了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产品内分工是指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或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加工贸易是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品内贸易,是把上游企业安排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同国家,使下游企业能够分享到其比较优势。

5.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的加工贸易

当代国际分工包括不同产业间、相同产业不同产品间以及相同产品不同增值环节间等多层次的分工,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深化的新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生产过程某个环节或某道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即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加工贸易。

(二)作用综述

对加工贸易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关系、加工贸易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就业的作用,以及对东道国国际竞争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RobertJ.Carbaugh认为加工贸易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HowardChao则将水平国际分工分为初级和高层次两种模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现代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模式。

Feenstra和Hanson认为加工贸易既可以促进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也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同时扩大了参与国家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和相对就业差距。JayBarney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和其中不可避免的技术外溢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促进本国的产业升级。JackeCukrowski认为加工贸易结合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和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形成了国内外优势互补,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参与国际化生产的捷径。

YenerKandogan认为加工贸易为东道国带来了一种技术溢出效应,体现为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关联促进作用。Ge.w.认为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学习和适应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Kusago和tzannatos则认为加工贸易是否有利于吸收剩余劳动力取决于东道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加工贸易的技术传播效应很微薄,但是加工贸易有利于促进东道国建立包含国际竞争因素的经济环境。Jayanthakakumaran运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对几个亚洲国家加工贸易区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工贸易区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国际分工中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特点

在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各国占据着价值链上自己具优势的特定环节,呈现不同的特色。

(一)美、日等发达国家

美国跨国公司的数目、规模、国外生产和销售额均居世界之首,美国凭借其众多的跨国公司参与到世界加工贸易中,而日本作为美国在东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最早成为承接美欧代工业务的东亚国家。

美国加工贸易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些公司将加工装配环节转移到美墨边境线附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墨西哥提供劳动力。50年代开始,美国不断地更新其跨国公司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转移的承接国,先是日本,60―70年代是亚洲“四小龙”,80―90年代随着“四小龙”向中国大陆产业转移而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印度和越南有产业链上取代中国的趋势,美国在中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相继迁离中国。

日本最早的加工贸易形式是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加工装配业务,而后随着大规模地走向国际市场战略的提出,其在国际分工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步向产业链的中上游延展、向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业跨越。6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70年代再将小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代工转移到泰国和印尼,小型设备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泰国和马来西亚,9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印尼和越南,小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泰国、印尼和中国,中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马来西亚,大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90年代后的日本加工贸易模式体现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特色。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其中,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加工贸易颇具特点。

韩国加工贸易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加工装配,主要涉及纺织、成衣、制鞋和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转移到钢铁、造船、电子、石油化工、金属加工和橡胶行业,80年代迫于本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等地进行委托加工,国内则转向高科技产业,外资企业成为韩国加工贸易的主体。

中国台湾的加工贸易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当时的做法是从日本或美国进口电子零部件和化学原材料,从美国引进机器设备加工生产成套家用电器、化学纤维和纺织品,再向美国出口。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虽然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80年代中期

到90年代中期,劳动密集型产业除成衣外全部被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所替代。20世纪末最后5年,台湾依靠为技术含量高的国际知名厂商做oem而成为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全球信息产品生产基地。进入21世纪,台湾出口加工区再一次转型,积极推进创新和产品高附加值化,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1967年新加坡开始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后以加工贸易方式同发达国家在it产业进行水平分工,在部分具有优势的产品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研发合作。

(三)中国

中国加工贸易从开始以来料加工装配为主到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并重,再到以外商投资为主的进料加工,扮演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近年来,有迹象表明中国正在失去世界加工贸易中心的位置,但是中国仍然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最大加工车间,加工贸易仍然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价值链底端。

纵观世界各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国家加工贸易转型的路径,中国的加工贸易将兼具加工贸易主动者和被动者双重身份,并以新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国际贸易概念篇5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 模拟教学法 感性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涉外经济与贸易活动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只要掌握了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就能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并且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基本做法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不但包括有关法律、惯例、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对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的概括和总结。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不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简单识记,而是在实际业务中的具体运用。一般说来,学习好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经验。采取实践教学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讲授,对于一般的高校而言不太现实,这就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结合多年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采用模拟法进行课堂讲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根据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部分、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这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主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因此,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学习内容的直观认知(感性认识)和对相关知识的概括总结(理性认识)。一般说来,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结论多是对相关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而对其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都离不开对相关业务的直观认知。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和业务进行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中的模拟法是指将相关业务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高度提炼,并通过一定手段和形式尽可能逼真地再现,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形下,加深对相关概念、结论和规定的理解,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巩固知识、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实物模拟法、图形模拟法、案例模拟法、情景模拟法等。

(一)实物模拟法

所谓实物模拟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使他们对相关的概念、要求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起求知的兴趣和欲望,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讲授货物包装的相关概念时,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不同类型的包装物在课堂上展示,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包装的类型、作用、包装标志的不同表现形式,等等。再如。单证业务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进出口业务单证的认识和填写这两方面的要求。学好这部分内容,首先就应要求学生对相关单证有比较全面的直观认识。虽然多数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都有一些模拟单据的样张,但为了更切合实际,并拉近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能够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到当地银行或相关贸易公司复印一些近期业务往来中的相关单证,并结合这些实际的单证向学生讲授相关栏目的含义及填写要求,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图形模拟法

国际贸易实务虽和实际业务密切相关,但其中的某些要求和规定仍然比较抽象。因此,要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示意图的方法进行模拟。现举两例加以说明:

1、贸易术语的教学。贸易术语是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性知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习贸易术语不仅是对相关概念的简单记忆,还应对有关规定进行深入、灵活地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业务中选用合适的贸易条件。尤其是在不同的贸易术语中,与买卖双方相关的风险、费用和责任的划分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目前,多数教材均依据《2000通则》的基本规定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文字性描述,但对于大多数没有进出口业务实际经验的学生而言,要深刻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讲授中,需要采取图形模拟法,将“船舷为界”、“货交承运人”、“船边交货”、“目的港船上交货”、“目的港码头交货”等重要划分点标注在示意图上,使学生对不同贸易术语条件下的相关划分点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记忆。 2、国际货款收付方式的教学。货款的收付是教学过程中的又一个难点和重点,这是由于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都属于非现金结算,与实际生活中购销活动中常用的现金结算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托收业务和信用证业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业务。因此,要讲清楚相关的业务程序,教师就必须在课堂讲授时熟练地画出相关业务的模拟流程示意图,并在图上以箭头、序号和简单的文字说明整个业务的步骤及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业务程序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三)案例模拟法

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进出口业务实践,并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案例模拟法贯穿于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描述业务实例,使他们置身于案情当中,并对相关问题、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想象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案情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引出相关的概念和国际惯例的规定。譬如:在讲授“共同海损”的含义时,可先向学生介绍一个在海洋运输过程中发生各类损失的案例,在他们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再总结出什么样的损失是共同海损、认定共同海损的条件,等等。采取案例模拟法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思考,使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当然,要使用案例模拟教学。首先就应设计好案例,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实际情况,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考虑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案例中应尽量避免涉及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否则就不利于他们对重点讲授知识的分析和把握。第二,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这样,才有利于分析和讨论,有助于举一反三。第三,在案例分析后,应给学生留任务,即布置一些相关案例作为课后作业,使他们独立完成,这种做法不仅符合认识规律,还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情景模拟法

国际贸易概念篇6

从wto规则到美国规则

美国主导泛太平洋合作伙伴(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ttip)谈判,实际上致力于建立一个弱化wto规则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个新秩序的核心是一个自由贸易新规则,新规则的落脚点不是wto框架下的货物贸易自由化,而是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

美国主导的新规则与wto规则具有迥然的差异。在wto框架下,贸易自由化包括的公平贸易等七项原则可以归结为两个关键: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是要求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这是公平贸易原则的最主要体现。国民待遇原则是要求在实现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平等待遇基础上,世贸组织成员的商品或服务进入另一成员领土后,也应该享受与该国的商品或服务相同的待遇,这是世贸组织非歧视贸易原则的主要体现。

美国主导的新自由贸易规则中,最为核心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和负面清单原则,这是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下对wto规则的实际替代。wto框架下的投资协定并非直接针对投资问题,而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定”,即只包括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投资及服务贸易,这存在重大的制度缺陷。新规则表面上不是否定wto规则,而是以一个更高的标准和一个更大的范畴树立一个比wto更为宽松的自由贸易规则。但是,新规则及新秩序的核心是,美国将从wto“成员国代表”的角色中脱离,成为“自己的代表”,通过与各个经济体签订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构建以美国为核心、最大化美国利益的全球服务贸易和投资新框架。

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比wto框架下的国民待遇原则更为宽松自由。国民待遇原则实际上是准入后的国民待遇原则,外资在经过审批之后进入中国,享有与中国国民及企业一样的待遇,但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是外资在没有进入中国之前就享有与中国国民及企业一样的待遇,特别是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

更为实质性的原则是负面清单原则。负面清单是指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比如,我国对外资的管理一直采用的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模式,列出了我国鼓励、限制、禁止外商进入的行业。所有的外商投资和商业投资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负面清单是给不开放的行业和受限制的商业活动列一个清单,只要未列入负面清单的就是“法无禁止皆可为”。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由原来的四个保税区组成的,实际上已经践行了比wto基本规则更为宽松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也是中国最开放的地域之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理论上并非是一个美国主导下双边或多边的自由贸易区概念,不可能与美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但是,上海自贸区将根据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区协议,或上述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和负面清单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框架和改革路径。这就要求上海自贸区需要从实践wto规则到接受并适应美国新规则的转变。

从边境开放到境内开放

上海自贸区的基础是四个保税区,保税区的主要功能定位的货物贸易自由化,实际上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运入保税区的货物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即实行所谓的“境内关外”模式,只要保税区内的货物不进入中国关内,就享受三大政策优惠。可以看出,保税区政策优惠的主体是货物,政策推动的目的是保税区内的货物贸易自由化。

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下的自由贸易,更多将集中在服务贸易和投资。服务贸易和投资与货物贸易最大的区别在于,“区域”能否存在的问题。即货物贸易自由化可以限定在特定区域如保税区,但是,服务贸易和金融投资如何限定在区域内,是一个巨大的现实挑战。上海自贸区提出了28平方公里的区域概念,如果这个区域概念是真实“围墙”性质,那么上海自贸区就与一般的保税区没有实质区别,更多可能是政策上的再优惠。如果要在这个区域实现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那么“围墙”就根本不会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大部分服务贸易和投资不可能存在“关税边境”之内。

上海自贸区要实现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那其实际功能将从以贸易为主转变为以交易为主,这种改变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可能是系统性的。上海政府此前提出了在自贸区实行9个领域的金融改革,其中包括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等关键领域,实际上就是以交易为主的概念。如果自贸区内资本项目自由化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化,那么自贸区将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港”,也是进出中国的国际资本的“集散地”,还可能是另一个人民币“离岸市场”。这个质变将是系统性的改变,其后的一系列改革和制度安排任重道远。

从货物贸易为主到交易为主的转变,要求上海自贸区需要完成从边境开放到境内开放的转变。这种转变本质上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将更多体现为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开放,实际上是中国市场对自贸区、对外资的更大程度开放。

从事前审批到事后监管

上海自贸区如果全面实践负面清单原则,那将可能意味着上海自贸区以致中国经济金融管理当局将必须完成从重审批到重服务、从事前审批到事后监管的根本转型。

事后监管要求政府职能再定位。自贸区基于市场化进行运作,需要的是一个小政府,政府需从市场干预中退出,同时政府管理模式将由重审批转向重服务。服务的要义在于提供公平的法律体系、高效的行政程序和便利的商业环境。

负面清单原则要求强有力的事后监管,才能保证经济金融稳定。自贸区不大可能是一个区域概念,其风险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风险。因为负面清单要求事前审批的重要性大大淡化,那事后监管就更加重要,否则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就会受到明显冲击。比如,自贸区内可能注册了上百家的银行,在国内监管法律可能部分失效的情况下,国内银行业务监管部门能否及时跟进,并确保银行业务不出现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同时保证中资银行业对经济的控制力,上述问题都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外资企业规避负面清单的方法将动态变化,监管的动态性和及时性要求更高。上海及经济金融管理当局在监管能力建设、有效性和动态性监管等需要大力完善。

国际贸易概念篇7

一、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低碳经济在环境与发展思想不断进步的理念主导之下不断向前发展,经过长时间对于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低碳能源在技术上开始不断突破,节约能源的同时,带动着社会经济快速蓬勃地发展着。低碳经济的中心思想是节约高碳能源的使用,降低非再生能源的排放量。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再生能源。低碳经济发展,为社会上的经济,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协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低碳经济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多方面性,表现最突出的一项便是对当今国际贸易格局的规划的影响力。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当前国际贸易格局和规则面临洗牌

在倡导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创建无污染环境为大前提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格局,以及对于节约能源的规划都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倡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贸易中对于低碳能源的使用,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三种非再生能源在被国际商品贸易严格限制使用的前提下,却仍然占据着能源利用的主导地位,在能源商品结构中利用新兴技术进行低碳能源开发的产品在整个能源商品结构上占多数,利用新技术进行的低碳能源开发过程,经受着严厉的监督,而相对于高碳能源生产规模上所面临的下降局势来看,在若干年后,当前国际贸易格局很可能会被低碳能源开发所占据,令很多单一进行高碳能源开发的企业面临瓦解的风险。对于国际上很多工业化工程比较完善的国家来说,低碳理念早已在其国家流通,碳排放量的降低,造就了很多在节能以及低碳经济方面的相关技术人才。而对于很多相对来说工业化工程还在发展中,甚至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应加剧减少并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排放量,倡导使用低碳能源的新技术理念。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关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增进丰富国际贸易的范围及内涵,是倡导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理念的重点目标,伴随国际化低碳经济的发展逐渐变得成熟,也带动起了全球有关低碳能源的开发以及应用,这个浪潮被称为低碳经济的新技术创新。在研发新技术期间,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相关技术的人才进行关于低碳能源的研究以及开发应用,工业工程较完善的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新技术研发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和刚起步的国家。因此,国际贸易开始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交流,同时也为了更近一步丰富还未完善的国际贸易市场。

(三)低碳经济可能导致新的贸易壁垒的出现

关于对低碳经济贸易扩展的实施计划,一些新的开发低碳经济贸易的国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新规则出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同时也为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多边与单边的双向规则。双向规则所引导出的矛盾造成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相关贸易的交流矛盾将再次升级,大大增加了国家与国家间有关贸易出口问题的困难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他们在国际贸易上迈出新的一步安装了更高的新门槛。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构

(一)提高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竞争力

对于低碳技术给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格局改变,对于低碳经济的相关现有规则进行部分调整,为巩固国际贸易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面对贸易规则的随时改变,建立自身的贸易战略,以守护自身利益为重点,积极参与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易。

(二)国际贸易指定制

积极鼓励发展中国家学习国际贸易多变的多边形交易规则,发达国家在面对发展中国家时要对自身的多边贸易规则进行重新制订,为了更好地进行贸易交易,渗入到当前国际贸易格局,而发展中国家也要以积极面对的心态多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交流以及沟通,消除贸易上相互之间的壁垒。

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与自身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交流以及发展,而发达国家要注意发展中国家随时带来的关于资源产业结构,还有国际贸易结构上的变化。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在重塑国际贸易的过程当中,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要做到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对自己国家发展有利益的规则,从而提升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作者:田琪单位: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概念篇8

关键词: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跃迁

一、创意产业概念体系的全球之争

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四派:第一派吸收了R.Caves(2002)的观点,认为创意产业与原来的文化产业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中西方的习惯差异;第二派则认同J.Howkins(2002)的提法,认为创意产业是源于文化产业,但又是对文化产业的超越,是居于价值链高端的产业;第三派基本赞成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提出的创意产业的概念;第四派则从a.J.Scott(2000)的理论出发,从美学和符号意义上提出一般化的创意产业。从经济分析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在世界范围来看,总体而言比较有影响概念体系和框架模式,分别是英国DCmS模式、美国-wipo模式、欧盟、日本的“e-Content”模式和联合国的UnCtaD模式。

1.英国DCmS模式。“创意产业”这个名词来源于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工业路径文件》。该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将创意产业划分为13个核心门类。虽然在随后的英国创意产业的实践和发展中,这个概念体系发生了一些微调,但这一政策性概念一经提出就引发全球范围的巨大反响和激烈讨论,为广大传统的英语国家和英联邦国家所认可并沿用,我国上海也采用了这一提法。此后,世界创意产业之父J.Howkins(2002)从知识产权角度扩展了创意产业概念,在DCmS(2001)的体系基础上,将所有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当中的研发活动包含进来,在对创意经济进行计量时,扩展为15个产业部门,多了“研发”、“玩具和游戏”这两大门类。

2.美国-wipo模式。美国人凭借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霸主地位,习惯于把与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称之为“版权产业”。在美国,比较有代表性定义来自于R.Caves(2002)从文化经济学角度所提出的创意产业定义。其实,早在1959年,美国就发表了题为《美国版权产业的规模》的研究报告。从2004年的第十份版权报告开始,美国采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分类标准(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2003),将版权产业分为核心、部分、边缘、及关联版权产业四类,纳入已经制定的北美标准产业分类系统(northamericanindustryClassificationSystem,naiCS)。这种分类统计方法得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的采纳。

3.欧盟和日本“e-Content”模式。内容产业这一概念本质上是创意与信息产业的交融,被日、韩等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所采纳。其实最早正式提出“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y)概念的是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在1996年欧盟的《信息社会2000计划》中其内涵得到进一步明确,包括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行业。其产品范围涵盖各种媒介的印刷品(书报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服务、光盘服务和游戏软件等)和音像制品(影视、录像和广播等)。

4.联合国UnCtaD模式。目前关于创意产业比较权威的概念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创意经济报告2010》的统计标准,创意产业共可分为遗产、艺术、媒体和实用创作共4大类,25个产业部门。

基于对创意产业基本内涵的把握和理解,本文认为无论是创意产业、版权产业还是内容产业、文化产业,虽提法略有不同,但其产业部门基本相近、考察指标高度相似,考虑到统计数据的权威性、连续性和国际贸易的可比性,本文就中国与其他创意产业强国或地区近10年的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进出口总量,分行业指标的分类统计和比较分析均在联合国UnCtaD框架下进行。

二、我国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地位与竞争力比较

1.国际地位。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radeSpecialCoefficient,tC),即tC指数,用以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tC指数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因为它是一个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较性,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比较优势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由此,我们可以用tC指数来考察各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tC=(ei-ii)/(ei+ii)。式中ei为产品i的出口额,ii为产品i进口额。tC>0,表明i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tC

同时采用tC指数来比较整个创意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情况。如前所述,根据研究和实践对创意产业概念的理解,创意产业包括产品和服务两大组成。本文试将创意产品出口额与创意服务出口额相加得出创意产业出口额,并用同样方法得出创意产业进口额,通过tC指数计算考察典型国家或地区创意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测评结果显示,英国、美国、日本等传统意义上的创意产业强国贸易竞争力相对较弱,tC指数均位于[-0.6,0];印度、意大利、德国和中国香港的tC指数为[0,0.3],说明其在国际创意产业贸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中国在创意产业国际贸易领域的整体竞争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其tC指数高达0.83。

2.创意产品(CreativeGoods)。毫不夸张的说,2002年至今的十年间,是我国创意及其相关产业出口井喷的时期,无论从出口产品的总量和增速上都远远超出了同期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根据联合国2010年创意经济报告统计,我国创意产品出口额由2002年的323.4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848.0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6.92%;进口额则由2002年的29.4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60.78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了13.54%。其他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产品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358.23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1962.3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6.15%;进口总额126.83亿美元增加到368.1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4.43%。

从2002年开始,我国创意产品的出口总额就始终牢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占据全球市场五分之一的份额,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由于出口的大幅增长,中国创意产品的贸易顺差由2002年的290亿美元增长至2008年的790亿美元。我国香港地区的创意产品出口贸易也很活跃,虽总体排名较2002年有所下降,但其总产值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当,在全球创意产业出口中排名第四。美国则以350亿美元的出口额占据发达国家龙头老大的地位,与中国相反,近几年来,美国的创意产品贸易逆差一直高达五百多亿美元。

与此同时,创意服务出口额由2002年的16.87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6.20亿美元;而进口额则由2002年的31.21亿美元下降为2008年的21.95亿美元。在主要门类的创意服务出口统计中,除建筑类服务和研发服务数据不全无法统计外,计算机和信息产品的出口增长最快,由2002年的6.3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62.52亿美元,翻了近10倍。

3.产业进出口结构。就产业部门细分,根据2008年UnCtaD统计我国的工艺品、新媒体和设计这三类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占据较高份额,约为全球同类产品市场的1/3-1/4。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在全球创意产品贸易当中最活跃的视听产品贸易中,中国的出口几乎为0,此外表演艺术、出版产业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也很低。

在创意服务方面,200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均较前两年有所提升,计算机信息服务等个别行业增长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进出口总量上还有很大的距离,就连与“劲敌”印度比较,差距也很明显。其中,创意服务在出口额和国际市场地位上与创意产品形成截然对比,从2008年全球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统计中可以看出,全球平均创意服务约为创意产品出口额的45%;这个比例在发达国家经济体中为67%;在德国高达104%;在发展中经济体中为12%;而在我国创意产业出口中,创意服务与创意产品的比值仅为3%。

从创意产业国际市场份额来看,我国创意产品出口占居20%的国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与我国创意产业出口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是,同期创意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只有1.4%。这个数字充分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创意产业国际贸易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和发展阶段,创意产业发展结构有所欠缺,创意服务方面的政策导向性和推动力不足;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创意服务出口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重视,在建筑服务、研发、个人文化休闲服务、影视声像创作、版税和知识产权贸易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亟须提高。

在2008年全球创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统计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巨大的失衡存在。中国在创意产品进口和创意服务进口两方面总量都相当小,只占到全球的1%左右,与我国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消费大国和全球第二经济体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处于较低水平。大众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欣赏水平,创意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宽容指数(toleranceindex),熔炉指数(meltingpotindex),社会结构和制度等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制约了创意产业的消费。

三、我国创意产业竞争力跃迁分析

全球创意产业在2002年~2008年的6年间,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总值由2002年的5650.99亿美元提高至2008年的11815.31亿美元,增长了109%。这样的增长趋势已持续了15年之久。创意产业的高歌猛进和全球勃兴与研究和统计的相对匮乏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文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过去的近10年中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旨在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和客观比对,纠正学界对我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普遍认识。同时也指出,我国创意产业在进出口比例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我国创意产业竞争力跃迁的基本路径。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到,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增速较快,不仅创意产品、创意服务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创意产品出口占据全球1/5市场份额,与传统视野里的老牌发达国家和创意产业“领头羊”美国、英国、日本相比,我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极强,竞争优势明显。

同时我们应当关注到夸张的几乎是“只出不进”的进出口顺差反映出我国创意产业进出口比例的失调的问题,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世界人口大国和的排名第二的庞大经济体,对创意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只占到全球的1%左右。创意产品出口的巨额产值掩盖不了我国创意消费意识、消费水平、接受能力较低、社会包容度和开放程度不高、知识产权意识淡漠的基本国情。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监督不力,社会大众普遍缺乏对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鼓励、尊重及购买意识,“盗版”、“越界”现象普遍发生,不利于我国核心原创能力的提升和整体创新氛围的形成。

此外从创意产业链角度来看,我国虽是创意产品出口大国,但始终处于国际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的底层。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占据全球约80%的创意服务市场,始终牢牢掌控着创意高端产品和服务贸易的主动权。尤其是在全球创意产品贸易当中最活跃的视听产品贸易中,中国的出口几乎为0,此外表演艺术、出版产业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也很低。而这类高端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与我国创意产业目前发展所高度依赖的的手工艺品制作相比对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依赖更加明显,更具低资源消耗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处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恰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发展的方向。此外,我国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贸易结构失衡问题严重。创意服务出口和创意产品出口的比重仅为1∶3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产业形势和产业发展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切实推进创意产业实践。

首先应加速体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要把文化创意发展纳入国家宏观创新战略之中,通过完善政府服务,建立高效运作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为创意、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力引导创意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结合,以创意理念、创新技术驱动带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实现产业融合和跨越式发展。

同时,在资本运作层面应大力拓展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本。政府在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应给予此类企业以税收支持,政策倾斜用以帮助中小企业吸引民间资本,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从国外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经验来看,既有英国国家基金、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等国家机构对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资助也有日韩等国的文化创意子行业基金来进行专项金融支持。还有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机构,如英国西北文化金融机构,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社区合作银行,日本的政策投资银行和中小企业基盘整备机构、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等专项支持特定地区和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国针对某个具体的文化创意优势行业,如美国是版权、日本动漫,进行重点扶植、有的放矢的创新出各具行业特点的融资模式,有效的利用资本。

最后,要引导国民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消费品位。让图书馆、美术馆、歌剧院和电影院成为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创意休闲选择,以文化消费带动创意生产进而实现创意增值。着力培育民族创意品牌。我国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烙印,中国龙、功夫、京剧、水墨画、及传统哲学思想等一批文化符号都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品牌内涵,值得深入挖掘其市场价值。同时必须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打击“盗版”和“山寨”产品,倡导全社会尊重创意创新,宽容失败和差异。培养和集聚一批创意人才,进一步提高“原创”能力。切实加大对处于创意价值链高端的产品和服务贸易及其消费心理需求的特点研究,挖掘本土文化精髓,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全方位营造良好的创意生态环境,推进国家创意产业竞争力跃迁。

参考文献:

1.JohnHowkins.theCreativeeconomy:Howpe-oplemakemoneyFromideas,London:penguinGl-obal,2002.

2.Richarde.Cave.Creativeindustries:Cont-ractsbetweenartandCommerce,newYork: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2.

3.李宇红等.文化创意的人文理论和产业研究.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4.闫世刚.数字内容产业国际发展模式比较及借鉴.技术经济与管理,2011,(1).

5.周毅等.欧美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内涵、路径及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10,(3).

6.来尧静等.发达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与配套措施.学海,2010,(6).

7.白远.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大国VS消费小国.财贸研究,2010,(10).

8.张瑾.国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经验借鉴.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9.陈霞,刘钢.我国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及发展途径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型国家建设的R&D资源配置研究”(项目号:08BJY033)、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号:YYY08001)、及上海交通大学“985”二期博士生访学专项资助。

国际贸易概念篇9

有游资前台主导,有机构后台唱戏,有上市公司忙着“搭车”,也有高管忙着减持。那么,上海自贸区概念股是怎么被炒起来的呢?上海自贸区本身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游资主导机构参与

细细查看本次自贸区概念股炒作的路线和手法,不难发现,这个概念的炒作主要是由游资主导和发起的。

以上海物贸(600822.SH)为例,公司是全国最大物贸中心,前身为上海物资贸易中心。受上海自贸区获批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可谓牛气冲天,自2013年8月8日到9月2日,股价涨幅已达到惊人的166.85%,6次登陆沪市龙虎榜。

本刊记者查阅龙虎榜数据发现,6次登陆龙虎榜均是游资主导,未有机构参与其中。其中诸如同信上海东方路证券营业部和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等游资,均是参与了多只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炒作。

不光是机构参与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炒作,更多的是先知先觉者进驻了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当然,也不乏在炒作过程中推波助澜。

以陆家嘴(600663.SH)为例,它自8月26日开始上涨,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9月2日振幅达19.36%。公开数据显示,公司在一季度时尚无基金入驻。中报显示,公司二季度共有13家基金新进,合计持股334.67万股。

陆家嘴8月29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当日有一家机构买入金额为1692.54万元,占总成交比例的1.30%,公司股票当天以涨停报收。9月2日陆家嘴龙虎榜显示,当日有3家机构买入公司股票,买入金额第一的机构买入达5599.60万元,占总成交比例的4.94%,当日3家机构合计买入金额达7980.83万元。

自贸区外的上市公司忙“搭车”

在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大涨的同时,其他上市公司早已按捺不住,纷纷要搭乘自贸区的“顺风车”,沾沾自贸区的喜气。据作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3日,已有3家上市公司公告,称将在自贸区有所行动。

机器人(300024.SZ)8月30日公告称,公司与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将在上海建设国际总部及产、学、研基地,拟进军上海自贸区。公司股价9月2日上涨0.58%。

据9月2日媒体报道,怡亚通(002183.SZ)正准备开发洋山港供应链二期项目,已完成了土地收购,仓储物流仓库面积将超过一期项目,整体方案正上报待批;同时,怡亚通深圳总公司打算将部分核心业务移往上海。受此消息影响,怡亚通股票9月2日强势涨停。

向日葵(300111.SZ)9月2日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投资不超过5亿元设立子公司――上海外高桥向日葵物流贸易有限公司。公司股价9月3日高开4.85%,收盘上涨。

自贸区里的上市公司忙减持

受到自由贸易区概念刺激,个股连续大涨,但一些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或高管却趁机精准套现,自贸区里的上市公司减持很忙。据沪深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截至9月3日,至少有7家公司减持公告。

而在这7家公司中,最惹人注意的还是陆家嘴。公司公告显示,董事会近日接到公司总经理助理周翔及关联人的通知,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出售其部分股票,合计4000股。

除却陆家嘴之外,还有近期涨势比较猛的厦门港务、远东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遭到股东减持。其中,厦门港务在连续大涨5个交易日后,二东家招商局华建公路投资有限公司的减持公告,涉及股份数量为554.87万股,占总股本的1.04%。而远东股份第四大股东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在该公司股价连续8个涨停中,陆续抛售了198万股,占总股本的1%。

有散户向本刊记者表示,为了挂单买到外高桥(600648.SH),很多散户已经连续3夜守在电脑前,只为了过刚过12点那一秒的抢单,希望可以借自贸区的东风,赚上一把。

也有不少投资在9月2日刚买入自贸区概念股,当天就遭遇大幅跳水,截至9月3日,不少投资者仍在高位被套,属于“站岗”系列。

游资引导机构?

自贸区概念炒作之后,恰逢贵州茅台(600519.SH)遭遇上市以来的第二个跌停,有不少投资者认为a股又回到了游资引导机构的时代,所谓的价值投资在a股寸步难行。

就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杨德龙认为,所谓游资引导机构,主要是指当前经济形势没有大的改善,蓝筹板块表现低迷,而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一些被游资炒作的个股表现非常活跃,导致一些机构被逼空,被迫炒作这些个股。这和中国股市结构有关,中国股市70%都是散户。

而美国市场70%都是机构投资者,市场投资氛围和a股相距甚远。机构投资者占比过少,也使得他们丧失了定价权。将来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善和机构投资者占比的提高,机构定价权会有所提升。而且,游资引导机构在将来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对创业板的炒作,一旦泡沫破灭,部分游资将会亏损累累。

自贸区意义几何?

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并强调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就自贸区对市场和国家的影响,杨德龙对记者表示,目前对上海自贸区的炒作更多属于概念性的炒作。从长远看,上海自贸区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可以和当年深圳划为特区相比。上海的物流、金融和商业等行业会受益,只是目前还处于对未来的预期,还需一定时间来兑现。

国际贸易概念篇10

追根溯源,中俄两国的贸易关系发端于明末清初时期,时至今日已历经几百年的历史,这中间曲曲折折、风波不断,但总的趋势还是在向前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经济贸易往来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不仅对俄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攀升,而且多年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济贸易往来经验,并且探索了一些全新的经济贸易方式,如易货贸易、加工贸易、旅游贸易、转口贸易、互市贸易等多种新型贸易方式。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基于中俄两国拥有4300公里长的边界线,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法攀比的发展经济贸易的独特天然优势。因为在经济贸易活动中距离是决定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比如贸易双方的距离越远,双边贸易额就越小。究其原因,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贸易双方距离越远,运输成本就越高;运输成本越高,产品的进口价格与其出口价格的差异就越大,贸易的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小,贸易总额也就越小。而中俄两国的相邻关系正是两国进行经济贸易的绝好先决条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而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但是相比于国土面积广裹、自然资源十分充裕的俄罗斯,中国是自然资源相对匾乏的发展中国家,中俄两国具有经济利益的共同性和贸易的互补性,两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正是为了推动毗邻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增加本国国民的收人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直至现在,中俄经济贸易已经步人正轨。就以满洲里市互市贸易区为例,它位于内蒙古满洲里与俄罗斯赤塔州后贝加尔斯克的交界处,是中俄两国边界惟一的一个具有地理、经济优势的跨国互市贸易区。满洲里市互市贸易区的中方基础设施包括五大商场,涉及国际贸易、民间贸易、金融贸易、海关保税库、监管库、餐饮等多种服务功能,人民币、卢布以及其他可自由兑换货币在此可以自由流通。满洲里市互市贸易区促进了中俄经济贸易的规范化运作,积极有效地影响着满洲里市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招商引资工作的良性发展,为我国北疆口岸建立互市贸易区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它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贸易区,对于中俄经济贸易的顺利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政府正是凭借满洲里市互市贸易区的宝贵经验,制订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把西部重点区由2(XX)年的“两带一区”增为“两代两区”,增补了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点开发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在我国建设欧亚大陆桥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有三条欧亚大陆桥建设方案,其中的大连方案即连满欧亚联运大通道最为可行。这一欧亚大陆桥以大连为上岸港,由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内蒙古的满洲里出境,进人欧洲的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等国,从而最为便利地连接欧亚两大洲。这一欧亚大陆桥的建设也必定会对中俄经济贸易的深人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中俄经济贸易深入发展对俄语人才的份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步人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人才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市场竟争力,归根结底是人的创造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解放人才是一个重点的战略问题。有关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各行各业都会充满活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会更加有力、更加稳健。基于上述原因,中俄经济贸易深人发展中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就显得极为迫切。

首先应对人才这一概念有明确的了解,到底什么是人才?以往在这方面使用较多的概念是知识分子,而人才的概念要比知识分子的概念更广一些,人才可以是各行业多种多样的,知识分子仅仅是其中的侧重于知识型的一种人才。通常所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而现在又出现了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人力资源概念要比人才概念更宽泛,它几乎包括了所有有劳动能力的和有潜在劳动能力的人,而人才只是人力资源中的一小部分,是指其中具有突出才千和能力的人。我们要想顺利进行中俄经济贸易就需要大批懂俄语、懂经济贸易的复合型俄语人才。如何培养优秀的进行中俄经济贸易的俄语人才,是摆在我们俄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霍现代化事业中发挥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承担着培养造就一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发展阶段。要特别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源头。目前我国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具备了人才、知识、信息和科技密集的区域优势,教育发展和人才资源开发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小平同志曾特别强调过:“中国作为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要紧紧抓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因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拔尖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着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创新俄语人才的培养也是我们顺利进行中俄经济贸易的关键因素,俄语工作者应着力探讨、研究培养中俄经济贸易中俄语人才的具体策略。

三、中俄经济贸易深入发展中俄语人才的培养策略

教育学的重要理念就是“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更深人地说,教育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如何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办教育呢?首先应根据人才的特点,明确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其次应根据人才的类型,不拘一格因材施教,涉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再次应根据人才成长的内部条件,设置有效课程,培养学生的紊质;最后应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们在发展中俄经济贸易中也应遵循俄语人才成长的规律,应根据俄语人才的特点,明确俄语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培养俄语人才的创造性,并且要因材施教,涉及进行中俄经济贸易的具体培养目标;应根据俄语人才成长的内部条件,设置有效课程,培养俄语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应根据俄语人才成长的规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发展中俄经济贸易中的俄语人才培养还应注意创造性俄语人才的培养。创造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都可以拥有创造性,只是不同的人的创造性可能表现在不同的领域,而且表现的程度也会大不相同。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提出了“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观点,由此可见,创造性包含了思维和人格两个方面。在我们的大学俄语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俄语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参与中俄经济贸易工作。具体的进行中俄经济贸易的俄语人才培养策略有以下方面:

(一)应注重俄语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

中国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知识总量的掌握,因而中国的基础知识教育十分扎实。从理论上讲,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是对认知因素的训练,而对情感、意志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比较欠缺。有调查表明:我国学生与英美国家学生相比较,会表现出意志不够坚强,独立性较差、缺乏探索精神、审美感不足等特点。因此,中国学校教育应重视俄语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俄语学生对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保护俄语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鼓励俄语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等,以此促进俄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为培养创造性俄语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应重视高等学校的专业化设里

针对俄语学生的未来工作走向,要突出他们从事中俄经济贸易工作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设置与中俄经济贸易相配套的课程体系,使语言知识课程与经济傲易知识课怪有机结合;采用科学的俄语教育方法,努力培养俄语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教学和培养的具体过程中,俄语教师还要特别注重对将来实际工作中如何解决问题的讲解与训练,着重对于俄语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使俄语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

(三)应著力加强俄语教材建设

教科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俄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因此,俄语工作者一定要注重加强教材建设,突出教材在俄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具体地说,在编写俄语精读、听力、泛读教材时,应考虑选取一些涉及经济贸易知识的材料,特另lJ是精读教材可多选择一些与经济贸易知识有关的内容,听力教材可增加一些介绍俄罗斯人的交际礼节的资料,泛读教材则可广泛地涉猎一些进行中俄经济贸易方面的大量内容。学生使用内容如此丰富的教材,可使他们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又可掌握一定的经济贸易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紊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应努力活跃课堂教学,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俄语教学的发展

大学俄语教师应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在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后,他们会更感兴趣了解、掌握较多的俄语语言文化知识和中俄经济贸易知识,学生经济贸易知识的获取便可随着语言知识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进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学习效果。

(五)俄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紊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俄语教师身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应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圆满完成培养俄语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进行中俄经济贸易能力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