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十篇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十篇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3: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1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学前儿童在成长前期、中期和晚期阶段的不同表现,从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科学探究、社会交往、健康教育以及艺术活动入手,学前心理学为心理发展各异的幼儿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养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结构上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作为导向,采用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实际的引导方式来促进其成长。学前期正处于向义务教育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多样化明显,学前心理学则对学前儿童成长中涉及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语言、情绪控制与宣泄、意志行动、个性表达等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最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最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时转变过去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将学前心理学相关理论普及应用到学前儿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大力对学前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老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个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必要时还可以将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鼓励老师在做好学前教育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广泛学习,并且立足学前儿童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学前儿童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动作,积极主动地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分析学前儿童内心世界,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师幼关系。总之,幼儿园老师应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有意识应用学前心理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首先,应定期开展分享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表达和表述的机会;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分享总结、合作交流是主要的认知方式;针对儿童内向和腼腆的特点,老师可以携带学前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喜欢吃的零食一块进入课堂活动,当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便可以给予棒棒糖、小红花、贴纸、五角星及微笑、鼓拥抱等作为奖励,提升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在分享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最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2

关键词:学龄前;住院患儿;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健康教育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98例学龄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6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98±0.13)岁;患病类型:支气管肺炎29例、高热惊厥27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胃肠炎16例。全部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问卷调查,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6.52±3.89)岁,男性家属48例、女性家属50例。

1.2方法

采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健康需求、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两部分:(1)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共包含20个条目,包括常见疾病护理、儿童健康行为,医学急救、科学育儿等知识;(2)患儿家属知识获取来源及相关需求,共包含7个条目。由病区护士长发放本病区调查问卷,并向患儿家属说明进行问卷调查的意义,耐心讲解问卷内容及填写方式,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本病区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回收98份,其中3份未严格按要求进行填写,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4%。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并对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整体水平偏低,女性婴儿喂养方式、人工喂养首选食物、婴幼儿佝偻病预防、辅食添加时间、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好发年龄段等知晓情况优于男性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家属健康需求分析

男性家属与女性家属营养知识、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医学急救技能、科学育儿等方面健康教育需求无明显差异,p>0.05。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3

摘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整个人生性格塑造产生决定性作用,对周围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过程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本文首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教师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婴儿童教育的途径,以期为提高婴儿童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心理;教育行为

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儿童一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也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儿童健康教育的主题。关注和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父母培养孩子的必备素养,也是儿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为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对其健康成长,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的教育行为重要的影响着儿童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对儿童的教育也更加全面,既要培养孩子学习知识能力,又要培育其情感、能力、态度以及技能等多方面的,必须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在这些方面当中,儿童的健康教育应该放在第一位。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保护儿童的生命,同时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儿童教师,则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能力和素养,从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入手,作为培养好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同时强调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用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武装自己,达到教学相长。

1、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学习环境是陶冶情操和培养性格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儿童时期的学习环境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俊丽在对儿童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后,也认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也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关键时期。在儿童的成长当中,与周围人群的接触和交流产生的感受,形成了他们对社会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感触。而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最佳的时期,如果能够积极的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等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儿童追求正确方向、形成意义的能力的勇气。

相反,如果对孩子形成了不好的教育,不但会使儿童形成信心缺乏、内疚等不良心理,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这在儿童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如果处置不当,没有修正的话,将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决定性作用,使儿童期的不良状态,容易延续到青少年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一生的发展。从小的角度来说影响儿童个人的一生,从群体性角度来看,影响着国家发展后备力量。

2、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于生活中

我们应该把儿童各项教育融入其生活当中,期待儿童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成长,特别是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同其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生活中有教育,教育贯穿于生活之中,可以在生活中,通过儿童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的培养当中,塑造儿童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在性格塑造的同时,完善儿童的心理健康。

而在儿童的知识、技能教育当中,应该更加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他的教育以及生活当中,通过与其他儿童或者同伴的相处,形成自我意识的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以及社会化、个性化的协调发展,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必然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合群意思对儿童团队协作能力、接触社会的愉悦性等均产生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不需要挤占其他教育的时间,而是将心理教育有机的融入其他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各环节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并通过教师的实时动态跟踪和观察,有意识的去培养儿童的心理,形成心理教育与其他教育的配合。

二、加强教师对儿童关爱、滋养儿童健康心理

1、教师的关爱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因为关爱,才让生活更加美好,对于儿童的教育更加不能缺少关爱。儿童正处于性格塑造期,老师的关爱会让儿童更愿意与老师、与周围的群体接触,形成外向、乐观的性格。老师的关爱,有利于老师对儿童的了解,同样有利于儿童对老师的兴趣和加强其与老师沟通的偏好,形成老师与儿童之间的友谊桥梁。

教师的关爱会给儿童带来安全、自信、信任感,同时也能够形成儿童对教师的信赖和好感,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对儿童全心全意的关爱,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教师对儿童的了解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

沟通了解是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真正了解了儿童心理的需求或者欠缺,才能及时的对其更在。但是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往往儿童有不良情绪时,他们一般不太愿意正面向他人表露,但大多数孩子会以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大部分儿童是喜欢和老师分享心情,但也有一部分儿童不愿意这样做,当然他们很愿意和同伴分享,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悄悄话”等活动形式,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心情去和同伴、老师、家长去分享。通过多种形式,可以通过语言交流、画画卡片等形式表示出来,也可以写信、打电话,多种渠道让孩子们把所想的表达的出来,使其苦闷情绪得到宣泄,这其间对儿童的形成自我认识,情感的表达,与人的交往有很好的发展实现。总之,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去了解儿童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儿童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儿童成长过程当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家长、老师以及玩伴,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出生之后接触最多的人群,与儿童之间已经形成了亲密的关系,对孩子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先天的优势。作为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作用。

而儿童教师必须利用好家长对你孩子了解的优势,多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加深对儿童生活经历、性格习惯的了解,同时加强与家长互动配合,形成合力,在儿童后期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及时的掌握儿童的信息,从多角度对孩子的状况进行分析,与家长一起完成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能充分的得到儿童家长的认可和肯定。

四、总结

儿童心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儿童的培养都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其研究也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首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教师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教师应该通过全心的爱、充分沟通交流以及和家长默契的配合等方式提高对儿童心理教育的培养水平。(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参考文献

[1]龚立峰苏霍姆林斯基儿童心理教育思想及其启示[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李妮,李曼沙盘游戏与儿童心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3]戴浩略论特殊家庭儿童心理教育[J]当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4

【关键词】集体儿童;健康体检

集体儿童卫生保健工作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健康检查可以发现集居儿童存在的重点健康问题和变化趋势,为改善儿童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为了解芜湖市鸠江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和体格发育变化趋势,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我们选择对芜湖市鸠江区34所幼儿园2008――2012年集体儿童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芜湖市鸠江区34所幼儿园每年一次的在园儿童常规体检记录,其中一类园2所,二类及私立幼儿园19所,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色素、龋齿,视力等。

1.2方法所有体检项目均由专业儿保、检验医师完成,工作人员按照芜湖市儿童保健管理规范由市卫生局、市妇幼保健所进行培训,统一体检标准和方法,在每年六一前后对辖区在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在园儿童系管卡,市级组织督导组开展现场质控。

1.3诊断标准身高、体重的评价参照《wHo推荐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采用苏州市东吴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ea型儿童保健电脑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疾病诊断参照《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其中贫血为采无名指末梢血,经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Hb110g/l者为贫血;龋齿参照牙防所制定相关标准。体重大于同性别、身高的体重中位数20%且排除继发性肥胖的诊断为单纯性肥胖。

1.4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儿童体格发育情况2008――2012年鸠江区累计完成体检儿童数为14536人,其中男童7529人,女童6647人,男童身高达标率为75.7%,女童身高达标率为76%,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童体重达标率为57.3%,女童体重达标率为62.2%,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体重达标率由2008年54.1%上升至2012年59%,身高达标率由2008年的63.1%上升至2012年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园儿童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儿童常见病患病率变化情况鸠江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贫血发病率由2008年的12.7%下降至2012年的4.8%,经X2检验,儿童贫血发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龋齿发病率同年不同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园儿童龋齿、视力不良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体检结果显示,2008年以来,鸠江区在园儿童身高、体重超过均值的儿童呈增加趋势,身高体重低于2SD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表明这些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儿童身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数据符合该区卫生、经济发展状况。这与区保健机构加强对托幼机构的管理,定期体检并反馈体格发育情况,宣传体格发育健康处方和常见病的防治有一定关系。

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是衡量幼儿园保健工作好坏的标准,其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托幼机构饮食营养是否合理。近年来,鸠江区发育迟缓等营养不良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肥胖发生率逐步上升,肥胖已成为了影响儿童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1996年8大城市进行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调查,肥胖儿童检出率为11.76%。儿童肥胖与成年期慢性病有密切的关系,对儿童的健康及社会影响巨大[1]。医学专家认为,防治儿童时期的肥胖,可减少成人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2]。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家长错误的育儿观念和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早期干预,从而有效控制和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家长过渡溺爱、不良饮食习惯、过渡饮食、贪食、进食过快、喜食油炸食品、甜食、活动少,宜车贷不、看电视、玩游戏等静坐为主的方式军事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3]。幼儿园除应配备保健医生外,还应在区保健机构的指导下加强保健知识的培训,合理制定食谱,平衡膳食,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保健机构可以开设家长学校,针对体检中突出的儿童健康问题进行指导宣传,提高家长卫生保健意识,并协助保健老师对体弱儿建立专案加强管理,从而保证儿童健康水平。

贫血是上个世纪以来儿童的常见病,儿童贫血与营养状况直接相关,是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目前我国儿童贫血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相对较低,鸠江区近年来贫血患病率虽整体呈下降趋势,体检出的贫血儿童也均以轻度贫血为主,但2012年贫血的发病率为4.8%,明显高于上海某区贫血检出率1.19%[4],须引起重视。在园儿童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托幼机构安排饮食结构过于简单,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幼儿园保健老师缺乏保健意识,对体检中查出贫血的儿童未引起重视,不进行有效的个案管理和追踪,多数幼儿园未正规制定带量食谱进行营养分析都可能是造成区域内儿童贫血发病率偏高的原因。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营养缺乏问题,能造成人体多系统功能损伤。缺铁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影响儿童认知能力发育。儿童每周进食一次以上动物内脏、瘦肉等含铁量高的食物,有计划地使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对预防贫血是十分有效地。

龋齿是儿童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疾病,本区集居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陕西榆林的34.16%高,较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的我国5岁以下儿童乳牙患龋率76.55%相比略低[5];龋齿的发生于牙齿的结构、排列,唾液的成分,饮食习惯,口腔卫生有关,近五年该区在园儿童儿童龋齿率有所上升,各年龄组患龋率显示,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应加强宣教,对保健老师和家长强化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共同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氟化泡沫护齿。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儿童较早频繁接触电子产品,如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致用眼疲劳,视力低下儿童呈上升趋势。人类视力发育的敏感期为出生至12岁,在此期间,家长知道孩子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弱势儿童经恰当的治疗和训练,视力可恢复。儿童应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

参考文献

[1]詹冬梅.武汉市江夏区2006――2011年城区集体儿童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5(上):2671.

[2]王素燕,阿玫亚,王磊,等.高中学生超重与代谢紊乱相关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749-1751.

[3]马彩兰.凌源市2011年集体儿童健康检查7265人结果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365.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途径能力培养

thebaby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initiallysearches

tangZhenlan

【abstract】“theKindergarteneducationinstructionSummary(implementation)”thehealthydomaininstructionmainpointisclearabouttherequest“tosetupthecorrecthealthyidea,whiletakesthebabyhealth,musttakebaby’spsychologicallyhealthy.”Baby’spsychologicallyhealthyisthebabypersonalityperfectessentialcondition,isbaby’sspiritandthedevelopmentintrinsicfoundation.Had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thebabypossiblyhadthefulldevelopment.otherwise,ifhaslacked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thenbaby’sdevelopmentwillberestricted,willhavethepossibilityinitslaterdevelopmenttopresentthepersonalitybarrierorpsychologicaldisease.

【Keywords】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environmenteducationalchannelabilityraise

1.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

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目前我市442.64万在校中小学生中有70多万(15.8%)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时学龄前儿童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

2.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心理是否健康可参照一下标准:①乐于学习,发展智力;②适应生活,学习自理;③悦纳自我,具有自信;④乐于交往融入群体;⑤调节情绪,初学自控。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永恒不变的,成人在具体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时,不但要从以上五个标准出发,还要考虑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经常性和一贯性,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健康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联合国于1959年颁布了“儿童基本权益宣言”,主要倡导满足儿童在生活、营养和受教育方面的需要。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你真棒”,“老师相信你能行”“别害怕,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句句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他们的活泼、开朗和自信。

3.2在校内外环境中渗透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时生态换将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依赖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3.2.1学校环境。其中包括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养成的物质环境,如:为幼儿创造温馨的生活空间。小班幼儿的桌椅是粉红的,中班幼儿的桌椅是柠檬黄的,大班幼儿的桌椅是湖蓝的;幼儿园大环境中创设了富有童趣的玩沙、玩水的小世界;而营造一种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氛围更不容忽视,如: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团结互助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充满理解和温情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产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促使其健康心理的养成。

3.2.2家庭环境。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摇篮。要把端正家长教育观念,改进家长教育方式,促进家长自身素质提高放在家长工作地首位。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每月出好一份相关内容的家园小报,利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流等途径加以宣传,许多家庭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自己小家庭中的物质、心理方面的准备,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3.2.3社区环境。走向社会,争取社区的支持也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抓住每一契机,如:学雷锋做好事,树立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使幼儿能合作、乐群、创新,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3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体育游戏、民间游戏、角色游戏、区角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以游戏的开展使幼儿获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3.3.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可采用唱歌、绘画、舞蹈、故事、儿歌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

3.3.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再生活中培养。利用幼儿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区角,开展编织、绣花、种花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3.3.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4.1开展个别辅导。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4.2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正也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同一时空,每一个幼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不是只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对这部分幼儿的异常心理,不给予关注和帮助,忽视了整体中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正服务,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会取得良好效果,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等。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期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学前教育工作文件汇编2006.1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4]学前儿童心理学,大象出版社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6

【关键词】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婴幼儿;行为发育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19-0163-02

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生命的开始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有着向各个方向发展的潜能,发展的方向也将影响其一生。所以这个时期对于婴幼儿的教育极为关键。如果在此时期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让孩子学会学习,将对孩子的一生起到深远的影响。然而大多数家长却在此时期并不在意对孩子的教育,认为孩子年龄小认识事物的能力还不足,不对其进行教育,这往往导致孩子错过了这段人生中发育和学习的大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证明在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发育极为重要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婴幼儿的健康教育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1-2]。婴幼儿是未来的希望,其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对其进行正确的保健健康教育极为重要。本研究对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对基层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婴幼儿教育提供更有效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城乡结合部基层保健中心的96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列分为两组,每组48例。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月龄5.4~12.0个月,平均(7.5±1.7)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月龄6.1~11.7个月,平均(8.5±1.5)个月。两组婴幼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婴儿身体健康,无疾病;(2)年龄

1.3方法

1.3.1对照组首先对其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之后进行常规教育,6个月后对其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

1.3.2研究组首先对其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之后对其进行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对家长发放健康干预手册,组织家长观看婴幼儿保健视频,请医院专业医生有计划地为家长进行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规划,6个月后对其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5-6]。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婴儿在各个领域的发育商情况:包括对婴儿的适应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的发育商评价。本研究采用盖泽尔发育商检测法,发育商是指通过该法测得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测得的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7-8]。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干预后各项能力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各项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婴儿干预后的适应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的发育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研究组干预前后各项能力的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各领域的发育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婴幼儿时期是接触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时期,这时候大脑发育不全,对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婴幼儿无法通过自己正确的认识世界,找到正确的成长方向。作为孩子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促进他们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健康的发育。保健健康教育是婴幼儿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实施可以让孩子在正确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然而在基层中,很多家长并不重视对孩子的健康教育,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大脑发育不成熟对其进行教育并没有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关于婴幼儿教育的知识在基层的宣传力度不够,保健知识普及率不高,家长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实,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科学研究证明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使他们终身受益。婴幼儿的大脑皮层功的可塑性大,同时婴幼儿的模仿力强,容易在良好的教育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9]。在这个特殊阶段,通过各种健康教育手段,使孩子获得初步的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意识,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健康发展的新一代。

大脑发育主要体现在进行各种行为的能力上。研究指出年龄幼小的婴儿谈不上智力,只能提发育,所以用发育商代替智商,发育商是衡量婴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育商包括适应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很多领域。对婴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大脑的发育,提高其发育商。

本研究通过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对基层婴幼儿进行培养,通过加强基层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使家长了解和接受婴幼儿健康保健知识,使家长们建立了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结果表明进行干预前两组婴幼儿各项能力无明显差异,6个月后,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组婴幼儿的各个领域的发育商均明显提高,婴幼儿的素质较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婴幼儿得到了全面提升,孩子身心健康得到了提升[10]。进行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后,婴幼儿的各个领域的发育商较干预之前也有了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对基层婴幼儿行为发育有着积极影响,可以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提高其各项素质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洁.基层儿童保健中婴幼儿行为发育的保健需求与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42-45.

[2]DeBackereKJ,HillpD,KavanaughKL.theparentalexperienceofpregnancyafterperinatalloss[J].JournalofobstetricsGynecologicandneonatalnursing,2008,45(5):525-537.

[3]勾蜀平.探讨基层婴幼儿保健中心婴幼儿行为发育的保健需求与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31-34.

[4]杨静.浅谈儿童心理卫生在儿童保健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08,3(4):47-49.

[5]白力甲,张素珍,张艳茹.婴幼儿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医药,2010,39(23):3393.

[6]黄晓琳,叶颖菲,黄巧娟.佛山南海城乡地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情况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91-92.

[7]王易,刘荣,辛秀梅.在儿科护士当中普及儿童保健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107-110.

[8]简惠连.预防保健相结合做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生长发育监测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8):83-85.

[9]李振林.社区1岁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2):158-159.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7

儿童学习障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心理健康的条件下对儿童学习障碍含义、类型、诱发原因进行探究。并从儿童自身、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三方面做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来预防儿童学习障碍的出现,提高他们的成绩。

【关键词】儿童;学习障碍;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60-03

一、引言

学习障碍(LearningDisability,以下简称为LD)。在教育领域属于特殊教育、在心理学领域属于学习心理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学习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特征、技能训练、社会支持、眼动及脑功能研究上。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诱发儿童学习障碍的因素,如学习障碍儿童的生活环境、自身素质等。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让我们必须要注重儿童心理健康,特别是有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对儿童学习障碍研究是当前我们需要探索的领域。

二、儿童学习障碍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学习障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柯克于1963年首先将学习障碍这个词提出。国内至今比较认可的说法是,LD是指在听觉、思维、言语、阅读、书写、推理、拼音或数学计算等方面或几方面表现出显著困难。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具体表现在智力与特定的行为与学业成就方面。但通常认为这些儿童的智力基本正常。而引起学习成绩明显落后这种结果是学习障碍儿童与其自身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完善所导致的。国外调查资料表明,LD儿童占学龄儿童总数的5%,有一种或者多种学习障碍的学生占13%(Capano,minden,Chen,Schachar,2008)“据统计,中小学生中有学习障碍的人占到5%-10%”。所以说,在我国人口基数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关注儿童学习障碍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注重基础教育的社会,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学习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研究的趋势。

三、儿童学习障碍的类型

学习障碍是在如今在校生中各类身心障碍中占首位的。柯克和葛拉格认为学习障碍包含发展性学习障碍和学业性学习障碍两种。发展性学习障碍是指注意力协调缺陷、记忆力协调缺陷、感知觉协调缺陷、思维缺陷、语言能力的缺陷。学业性学习障碍是指:阅读能力缺陷、算术能力缺陷、拼音能力缺陷、书写能力缺陷、写作能力缺陷。通常的学习障碍有如下五种类型:

(一)阅读障碍

在所有学习障碍中阅读障碍所占比例最高。阅读障碍儿童的困难表现在阅读方面。据统计,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阅读障碍,具体表现形式为阅读速度慢、阅读内容理解困难、容易添字或者落字、看过就忘记、学习拼音和汉字困难、朗读及表达能力差。

(二)书写障碍

书写障碍儿童的学习困难表现在书写方面。儿童具有正常的书写能力,男女生在这一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其表现形式为书写潦草、写作业一心二用、抄写时容易犯错、写字速度慢、偏旁部首错位、缺划或者多划、看到信息在写时容易遗漏。

(三)数学学习障碍

数学学习障碍,顾名思义,就是儿童的学习困难表现在数学学习中。男女生在数学学习障碍方面也无明显差别。此类儿童表现在数学学习能力上不足、对基本的数学问题不能解决、关于数学概念和做题目时不能理解、运算能力薄弱、不会对已经学会的数学知识进行迁移、学习方式较为死板、空间想象力差。

(四)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障碍在儿童学习障碍中也是常见类型。主要表现在儿童上课不专心、做事没有耐心、容易生气、情绪不稳定、同伴关系不良好、不能自我控制、缺乏自律以及不能延时等待等。

(五)写作障碍

写作障碍的儿童最明显的一点是阅读成绩与写作成绩不成正比,儿童可以进行口头表述作文,但不会转化为书面语写出。如同流水账一般写写忘忘、内容空洞、无主题、不会修改,就算修改也是个别字或单个符号做无关紧要的修改,不会进行整体性修改。以上五种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主流分法。除此之外,还有记忆障碍、知动障碍、思考障碍等。

四、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儿童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产生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角度方面阐述儿童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并立足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同辈群体以及学校方面进行探讨。

(一)遗传因素

在Sterenson对285对双生子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阅读能力障碍明显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双亲有学习障碍将大大增加后代成为学习障碍的概率。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本身来言,相比于一般儿童多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较低、自我概念中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些与儿童的大脑及神经系统生理和自身心理机能都还尚未成熟有关。再加上学习障碍儿童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自我意识还未发育完整、缺乏自我调整、不能明确意识到调动内部动机的意义,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的核心是亲子关系以及子女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家庭关系是密切的亲子关系,并且孩子对父母有着较强的依恋。一个好的家庭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对学习都有重要作用。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其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研究表明,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其子代患学习障碍的子女低于文化程度偏低的父母。父母之间的关系,恩爱程度乃至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等都会影响儿童患学习障碍的高低。家庭不美满,夫妻关系不好,亲子关系不良好,父母对孩子态度粗鲁或者疏于对孩子管教,放任自己的孩子甚至不闻不问,都会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出现概率。同时,家庭资源的贫乏,也会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而直接导致学习障碍的发生。

(三)同辈群体因素

由游戏向学习过渡的儿童,逐渐将学习好坏作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标准。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会被其他儿童所拒绝,长此以往,这种不良的同伴关系导致其自身发展为社交障碍,更有可能发展成学习障碍儿童。学习成绩不好,会使得更多的同伴不喜欢他,造成儿童自身性格更加孤僻自卑,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更容易沉默,甚至抑郁。在一项元分析研究中发现,约有75%的学习障碍儿童存在社会技能缺陷。

(四)学校因素

在儿童期,教师对儿童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他们在儿童的心中地位逐渐增高。在学校,教师的言行、教学水平、教师自身素质等都会对对儿童学习产生很大影响。对于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评价较低,甚至不闻不问。认为学生无药可救。将精力投于那些成绩优秀或者聪明讨人喜欢的学生,忽视学习困难的儿童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影响,使得儿童对老师产生排斥心理,最终演变成学习障碍儿童。

五、预防儿童学习障碍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对于在心理保健与自身身心平衡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普通的小学生来说,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显得重要。从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分别从儿童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其他方面等预防儿童学习障碍,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改变学习障碍儿童多方面不利因素的法宝。本文主要从儿童自身、父母以及教师这三方面来探讨,并提出预防儿童学习障碍的建议。

(一)取悦自己,提高自我效能感

对儿童自身来说,学习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比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这是由于儿童学业成就本身落后、社会家庭、自身对这种表面成绩落后而导致的偏见会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上的负担。儿童学习障碍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引起的,它也可能是很多因素综合引起的。表现在学习障碍儿童身上也是多样的。学习障碍儿童本身的情绪经常是低落的,伴随着会在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存在缺陷。自信心丧失,与同伴不能保持良好关系时,会加强学习障碍儿童自我封闭和孤独感上升。研究表明,当学习障碍儿童在其他方面有一技之长时,学习障碍儿童会对自己的评价良好。所以,引导孩子自我效能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让学习障碍儿童去取悦自己是自我效能感提升的第一步。

(二)父母关怀,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学习障碍儿童更应该得到父母更多的爱,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积极性。mastenBest和Garnezer提出:在一个家庭环境中,通过父母作为模范是提供学习机会。这点充分运用了班杜拉的新行为主义抓住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使得儿童自主动机得到了发展。父母对他们自己的友谊以及在家庭之外获得的成功。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弹性发展很有帮助。弹性发展的提升使学习障碍儿童在逆境中具有更加强的适应能力。很多家长将学习成绩看的很重,对于孩子考试不漂亮得分数会一味责罚。这样做只会加重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负担。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而言,对学习障碍儿童的鼓励比惩罚更利于他们的发展。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给予鼓励。营造和谐积极的家庭氛围也是给学习障碍儿童心理教育营造了外部的和谐氛围。同时父母应对儿童学会自我决策,不要替孩子包揽一切。

(三)老师关注、社会支持,帮助学习障碍儿童健康成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对于学习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是巨大的。每个教师都不应对学习障碍学生轻视,认为他们是笨孩子,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更应该无条件接纳学习障碍儿童。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采用优点暴露法,积极的发现与认可。同时,应与心理辅导者配合给学习障碍儿童更为全面和针对的帮助。基于心理健康进行行为训练、认知训练、社会技能训练、个别化的教育辅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儿童对其生理心理健康进行全面的教育。

其他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的包容对于学习障碍儿童也是很重要的。在任何场合,不仅仅是家庭或者学校这种规模群体中,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障碍儿童需要时时刻刻的被呵护和爱护。大家对于学习障碍儿童的认识不再是单纯的学习不好、没天分,不再以分数论英雄,而是要给予孩子们更为积极向上的关怀。大众传媒能将这种理念深入人心时,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良性教育。

总之,对于儿童学习障碍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生理机制仍然是复杂而存在争议的。对于预防儿童心理障碍的方法还需要后来研究者再进行补充。在现在以及未来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给与学习障碍儿童更多的关注与理解。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学习障碍儿童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宋红艳,张薇.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的特点和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11-1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8

关键词: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政府、教育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反映出留守儿童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机遇。目前以网络给儿童成长带来消极心理影响的研究居多,而迅速发展的积极心理学,为网络时代开展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角。

一、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共享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个人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观察和模仿,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帮助、合作等都是在观察学习(模仿)中获得的。”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使留守儿童从中学会积极地模仿,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们更具创新精神、独立性、自我表达意识及民主意识。因此,借助于网络的共享和传输的特性,向学生展示发生在生活中的事实,结合事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2.丰富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拓宽视野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将时事、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全球资讯,以信息交互的方式进行组合,以图、文、声的形式呈现,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进行了极大拓展。网络发展使留守儿童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如,聆听“百家讲坛”,能观察到精彩的世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网上浏览,阅读操作便捷,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非常吸引山区留守儿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资源、区域、时间及语言等的局限,留守儿童获得丰富、实用及新颖的知识,极大地扩展了视野,使学生养成自主和个性的学习习惯。

3.网络的社会性为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障,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家人、同学、朋友及老师的理解与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聊天交友、沟通交流、提问及评论已经成为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这种远程、虚拟的沟通,拉近了留守儿童与亲人、朋友及老师的心理距离,能够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赢得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二、山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表现

1.缺少亲情体验,内心孤独。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基本信任感是在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良好关系和互动中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交流和亲密接触,对父母的爱和信任的感受体验较少,而内心烦恼得不到疏导,内心不信任和孤独感增强。亲情和信任感的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2.缺乏有效监护和引导,学习状况不佳。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多交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水平低,把教育孩子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抚养行为,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把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推给了学校和监护人,忽略对留守儿童学习和心理的关注和引导。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和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往往不爱听他们管教。由于这种长期缺乏有效监护和指导,导致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主动性、自觉性较差,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了厌学和辍学现象。

3.学校教育缺位,心理问题突出。学校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了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导致留守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

三、网络时代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网络改善留守家庭教养方式,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环境。政府和社会组织建设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网站,向他们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改变只顾挣钱而忽视对孩子教育的现象,指导家长积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e-mail、QQ、微博及微信等聊天工具,实现亲子远程交流,分享成长,传承关怀,消除隔阂,增进亲情。借助网络,留守儿童家长与孩子、班主任、同伴建立起良好关系,有助于孩子得到师长、同伴的关心和帮助。

2.通过网络加强教育引导,促进留守儿童自主学习。利用“留守儿童亲子的网络效应”,鼓励在外的父母以聊天、鼓励或表扬等方式,给予及时教育和引导,有效增强留守儿童自主学习的效能感。丰富、生动、新颖的网络学习资源能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形象化、体验式地进行学习。通过引导留守儿童正确鉴赏优质文学、音乐,品读励志人物专题,帮助留守儿童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创建留守儿童平等、互助的学习交流网络平台,让留守儿童自由表达学习需求、理解及困惑,获取共鸣和支持,克服学习的自卑感;可以让他们主动承担朋辈咨询和援助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参加网上各类竞赛、社会活动及创意兴趣活动,进行积极自我塑造。

3.通过网络拓展社会支持体系,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留守儿童因心理发展和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扎实的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辅导技术的专业人员。在我国山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较紧缺的现状下,建立远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网站,突破区域和人员的限制,联手各地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家通过网络对留守儿童进行远程测评、访谈及治疗。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农村心理师资培训,帮助山区农村学校心理老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师生交往、学科教学及学生管理中。留守儿童通过微信、qq、论坛和专题教育节目,获得心理宣泄和自我调节,达到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协调统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题材丰富,时间灵活,留守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合适时间和专题进行学习,满足留守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共建一些优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网站,使留守儿童感知世界的真、善、美,让他们获取心理“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葛明贵,汪昱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思考:基于调查的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3(02).

[2]赖运成,叶一舵.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J].教学与管理,2013(02).

[3]申继亮.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环境资源比较[J].教育探索,2008(02).

[4]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9

关键词:健康;留守儿童;延边

自1991年我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以来,政府就十分重视儿童合法权利的落实,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儿童权利的政策和法律。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主要针对孤残儿童,因社会转型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几年才得到政府、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和行为问题方面,对于健康问题及健康政策维护的研究较少,并且我国现行的留守儿童政策保障也是基于孤残儿童的救助政策开展的。全国妇联《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为”的通知》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5800万留守儿童。由于独特的区域、民族、语言等优势,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大批劳动力向境外流动。

中共延边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显示,截至2011年6月,全州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5万余人,留守儿童就有51127人,在全州311754名0-18岁未成年人中占16.40%,较2007年的31405人增长了62.76%。其中,农村留守儿童498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74%;留守儿童群体中,0-6岁的占22.37%,7-13岁的占46.71%,14-18岁的占30.92%。由于缺乏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多数留守儿童面临亲情缺失和安全隐患,其身体健康、学习、心理、行为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改善和维护留守儿童的健康现况势在必行。本研究从留守儿童的心身健康角度出发,对延边州留守儿童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留守儿童的健康现状,明确影响因素,探讨留守儿童的福利政策,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在延边州随机抽取2市1县3个样本区;第二阶段在上述3个样本区随机选取朝、汉中小学各1所,参与调查的中小学共12所,作为初级样本单位;第三阶段按照年级分层,其中初中每个年级抽取150人,小学每个年级抽取100人。

1.2研究方法

所用调查问卷包括2部分。①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零用钱、父母外出类型等内容。②由JaneswVarni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开发的儿童生命质量评定量表系列(thepediatricQualityofLifeinventorymeasurementmodels,pedsQLtm4.0),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及学校表现4个方面,共23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5=从来没有问题;4=几乎没问题;3=有时有困难;2=经常有困难;1=几乎一直有困难),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该量表总体Cronbach’ɑ为0.91,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ɑ为0.83,各维度Cronbach’ɑ均大于0.60,除了用于测定2-18岁患有某些急慢性疾病的儿童或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外,还可应用于健康儿童的生存质量评定。

1.3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首先获得延边州教育局发公文宣传本次调查的重要性,以提高研究对象的参与度。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避免调查员引起的信息偏移。2012年10-12月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回收后的问卷进行逐条检查,剔除不完整问卷。共发放问卷39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6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1.2%。其中将留守儿童的1069份作为研究样本。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留守儿童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生命质量指标的描述均采用平均数及百分率表示;利用amos17.0构建留守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结构模型,用分层回归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健康影响因素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参与本次调查的留守儿童共1069人。其中,小学生464人,初中生605人;男生444人,占总人数的41.5%;女生625人,占总人数的58.5%。汉族及其他民族儿童占15.8%,朝鲜族儿童占84.2%。年龄以12-17周岁的儿童为主,占83.2%;11周岁以下的儿童占16.8%。城市留守儿童占主体,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双方均外出占43.4%,仅父亲外出者占36.5%,仅母亲外出者占20.1%。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较为密切,大多数为1周1次,达70.0%以上;1个月及以上1次者仅占13.0%。父母均外出时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为隔代监护(占40.2%),仅父母一方外出时主要为单亲监护(占44.8%),同辈监护、自我监护及其他监护仅占14.9%。80.0%以上的留守儿童有3个以上的好朋友,一半左右的留守儿童每天零用钱在5元以下,仅有10.0%左右的留守儿童不使用手机。

2.2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

留守儿童HRQL平均得分为(3.70±0.51),生理功能得分(3.86±0.68)高于社会心理功能,而社会心理功能又以学校表现得分(3.95±0.56)较高,其他依次是情感功能(3.53±0.87)、社交功能(3.40±0.51),表明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功能较弱。基于以上数据,利用amos17.0构建留守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整个模型的χ2=2411.768(p<0.05),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178,非范拟合指数nnFi=0.704,相对拟合指数CFi=0.914,证明留守儿童整体健康水平欠佳。

2.3留守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健康影响因素的差异,分别将人口学统计变量(性别、年龄、居住地)、零用钱多少、朋友数量、父母外出类型及与父母联系频率等指标纳入分层回归方程。在7个回归模型中,性别、年龄、零用钱多少、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对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影响更显著。

3讨论

3.1延边州留守儿童健康状况欠佳

延边州留守儿童HRQL的4个维度平均得分为(3.70±0.51),表明留守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欠佳。留守儿童普遍感到其他孩子不愿意与自己做朋友以及同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因此在该维度中社交功能的得分最低,其次为情感功能。这一点又通过进一步构建留守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结构方程模型得到验证,结果同样显示留守儿童心身健康状况不乐观。因此,留守现象作为留守儿童的应激源之一已在其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显著影响,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均得到证实。目前,国内外关于留守儿童健康现状的实证研究均较少。西方国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留守儿童的营养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方面,例如留守儿童滥用药物、未成年怀孕、心理问题和暴力行为等一系列问题上。国内研究由于研究者关注因素不同,因此结论也不尽相同。例如关于留守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与母亲产后不久便外出务工,母乳喂养率偏低有关;还有研究称隔代养育是留守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指出可能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精力、经济状况低下等原因有关。总之,留守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不如非留守儿童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留守儿童染有慢性疾病的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如贫血、传染病等患病率较高。有必要加强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3.2性别、年龄、零用钱多少、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对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影响更显著

性别对留守儿童健康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即男孩HRQL得分好于女孩,这可能与女孩生长发育比男孩早,在家庭生活中较早承担家务,心理成熟度早于男孩且心思缜密的特点有关,叶曼等人的调查也说明这一点。其次,年龄差别也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影响显著。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心理活动逐渐复杂,开始更加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判,而留守儿童的标签或多或少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烦恼,因此小学生HRQL得分普遍好于中学生,国内同类研究中也同样描述了这一点。再次,零用钱的多少对留守儿童健康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零用钱较高的儿童健康水平相对较好,与史莎莎的调查结果一致。最后,与父母的联系频率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即联系频率高的留守儿童HRQL的各维度得分较高,说明情感领域得到适当补偿后,其心身健康发展较平衡。因此,留守儿童与父母、老师、朋友关系越好,在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就会得到更多支持,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也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去很好地解决,其心身健康及各维度得分越高。另外,国内同类研究指出,由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长期缺失,家庭和学校的弱势状态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心身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茁壮成长,避免躯体因素的干扰,加大弱势儿童救助力度势在必行。

4建议

4.1深化权利机关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弱势儿童法律体系

政府应承担起主导角色,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份内责任和应尽义务。国内现有的儿童保护法律体系中,缺少关于儿童营养、儿童游戏权益保护、预防虐待等专门的法规,而且我国至今尚未颁布专门的儿童福利法。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有很多较为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美国历来注重儿童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贝萨斯达福利院建立至今,美国政府出台一些列的政策、法规等,呼吁全社会建立国家儿童局和发放母亲养老金,为弱势家庭及弱势儿童提供资金保证。英国政府通过国家立法的途径为弱势儿童提供更多经济支持,先后推出《确保开端计划》、《每个孩子都重要》、《儿童保育十年计划》等一些列立法政策,倡导每个孩子在起点上达到公平的观点。

4.2全面推动弱势儿童教育均等化,充分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

弱势儿童的经济救助与公平教育权利是密不可分的。学校教育理念、教师授课方式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本身就处于敏感状态的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学校应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互惠意识,学会相互尊重;教师要尊重留守儿童的意见及正确的行为,当他们出现不正常的言行时,应当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正确引导;另外,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应更加注重公平,不要给留守儿童造成被轻视或受冷落的假象。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得到认可,相应的心身发展、社交功能就会得到健康成长,即使在父母缺席的情况下,其情感功能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例如美国政府为促进教育的公平惠及,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教育机会均等的维护,其中2006年对《开端计划》的再次补充就是实现美国教育均等目标的有力证明。再如新西兰的全纳教育理念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效仿的榜样,在其教育立法中,强调完善弱势儿童法律保障,实施全方位教育方案,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相比之下,葡萄牙的学前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政府特别重视弱势儿童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并以此为重点进行教育改革,在课程构建、师资培养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特点。除此以外,经济欠发达国家也在进行积极探索,例如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资助的儿童发展综合计划在印度的开展就是一个成功尝试,形成了独特的平民式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平民、大众和整个民族。这些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为改善我国弱势儿童的教育现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4.3引入专业人才带动弱势儿童保护事业的发展

弱势儿童的支持与保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发展专业人才如社会工作者、学校保健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的积极促进作用。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外延,与社会制度具有同构性、同源性和共生性的依存关系。早在英国《济贫法》、德国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中就已充分证明社会工作的重要地位。国内社会工作的发展时间虽然较短,但在救助弱势群体方面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例如在我国重庆市南川区开展的“还原家庭教育”、“留守儿童之家”、“社区联动”、“家长”等为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并且“家长”的工作方法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河南省漯河市创办的“四老”家长学校改善了隔代抚养的不足等。由此可见,专业社会人才是社会工作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吸收、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者是解决弱势儿童问题不可缺失的举策之一。

4.4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一刺激源长期存在,留守儿童的个人资源、社会资源及环境资源将处于一个严重失衡的状态,久而久之便出现各种心身不适。只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随着这一路线的逐渐明朗化,自2003年以来,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积极引进国资或外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本地区的发展做贡献,使儿童可以在父母陪伴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佩.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弱势儿童社会保护政策[J].甘肃理论学刊,2010(5):120-124

[2]李丽辉,赵丽丽,张金峰,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医学与社会,2008,21(3):40-41.

[3]黄英,彭建,杨旭,等.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116-117.

[4]陈明霞,何武,富振英,等.2000年中国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03,32(3):249-253.

[5]赵桂让,李蓬.漯河市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及监护人知识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6):450-451.

[6]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6):67-69.

[7]张浩.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研究[D].四川大学,2007.

[8]史莎莎.延边地区留守儿童社会资本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3.

[9]顾颜.吉林省留守学生健康素质、心理韧性及前瞻性适应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

[10]常雅慧.从危险到成长———西部弱势儿童保护的问题与出路[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65-67.

[11]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的社会福利和保险计划[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12]莎莉.国际学前教育法律的研究:特点、经验及其启示[D].北京师范大学,2008.

[13]孙亚娟.葡萄牙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3):158-159.

[14]徐选国,阮海燕.试论我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互构性发展[J].天府新论,2013(1):109.

[15]谷生华,严敏.“家长”、“留守儿童之家”与“还原家庭教育”———重庆市南川区关爱留守儿童的理念与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4):117-119.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致感同伴依恋心理健康中介效应

分类号:B842

1、问题提出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益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留守儿童(left-behindchildren)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农村儿童更严重,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JiangQin和Bjornalbin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和社会行为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王锋生等人对SCL-90测试结果进行元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多样化且不容乐观。

对青少年而言,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是影响其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恋关系的存在与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情绪能力及社会行为均有一定的关系,对自尊和社会适应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发展的一些转折期尤为突出。留守儿童因与父母的“情感剥夺”,其人际关系从以父母为中心转向以同伴为中心,同伴关系逐渐成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面。据Bowlby的依恋理论,人们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可以归因于对某一对象情感依恋的受阻。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同伴依恋不仅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有关,同时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更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目前,心理健康领域普遍采取一种于健康有益的研究方向,即健康促进模型,探讨个体的积极品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心理-致感”是美籍心理学家aaronantonovsky提出的健康模型里的一个核心概念,具体指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和认知,是个体内部稳定的心理倾向。它综合体现了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应激、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表达了个体拥有的一种普遍、持久、动态的信心感。心理一致感包括三个内容:(1)来自个体生命历程中内外部的压力是结构化的、可预测的、可解释的(可理解感);(2)个体能够取得资源来应对这些压力(可控制感);(3)这些压力是有挑战性的、值得为之投入的(意义感)。三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往往体验到较低水平的焦虑、抑郁、生活压力,更可能灵活地采纳适宜的策略,以适应特定环境的需求,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高于低心理一致感的个体。李滢、刘俊升2010年的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调节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华裔留美大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同伴依恋和抑郁水平间起着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

作为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的特点及其与同伴依恋、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内部保护性因素心理一致感及同伴依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研究证据。

2、方法

2.1被试

选取重庆市一所城市学校、一所农村学校,整群抽取370名留守学生,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分别为141、140,46人。其中男生153名,女生174名。被试的年龄介于12岁至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11±1.01岁。剔除漏答错答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27份,有效回收率为88.4%。

2.2研究工具

2.2.1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enseofCoherence-13,SoC-13)

由antonovskv在1987年编制,包蕾萍、刘俊升修订。心理一致感量表由可控制感分量表、可理解感分量表和意义感分量表组成。量表采用7级评分,得分越高代表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修订结果显示,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校标关联效度理想。

2.2.2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修订版(theinventoryofparentandpeerattachment,ippa)

由armsden和Greenberg在1987年编制的自陈量表,包括父亲、母亲、同伴依恋3个分量表,各25个题目。从和依恋对象的相互信任程度、交流质量、愤怒和疏远程度来全面评估青少年的依恋关系。量表采用Likert5点评分,1代表绝大部分不符合或很不符合,5代表绝大部分符合或很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依恋水平越高。本研究采用ippa中文修订版,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ippa问卷中同伴、父母依恋三个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o.92、0.94、0.93。

2.2.3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由王极盛在2005年编制,包括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十个因子,共60个题目。量表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研究结果表明,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相。

2.3研究过程

施测前对施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测试时间、指导语等注意事项。施测时严格按照既定的施测程序以班为单位集体进行。问卷统一发放,统一收回,施测时间约为40分钟。

2.4数据分析

将原始数据汇总,通过tXt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结果

3.1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624,p

3.2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总分的相关分析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总分及三个维度、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研究中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相应的问题或症状越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由表2可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同伴疏远呈显著负相关。因此,促进同伴依恋,提高心理一致感水平对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3.3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为考察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远和心理一致感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健康得分为结果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同伴信任、同伴疏远和心理一致感依次进入回归方程。方程F(3,323)=18.006,p

3.4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考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三者的具体关系,使用温忠麟、张雷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间接路径“同伴依恋-心理-致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首先,检验回归系数c是否显著。以同伴依恋为自变量,心理健康得分为因变量做回归,得到同伴依恋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效应,路径c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β=-0.310,p

4、讨论

4.1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特点

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多数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因为留守儿童在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时,受到传统社会文化对男女生的刻板印象以及个体自身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与男生相比,女生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其认同感更多源于亲密关系。她们会接受来自同伴较多的关怀和接纳,表现出更高的同伴依恋。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显著高于男生。我们认为,心理一致感受到个体年龄、成熟度以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发育早,思想成熟,因此能够妥善处理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对事物的可控制感较强。同时,女生拥有更多的同伴依恋等社会支持资源,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归属感和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水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的部分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相比于男生,女生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自身情感细腻、敏感脆弱;另一方面,女生又比男生身心成熟,拥有更好的人际支持资源。因此,面对留守现状的男、女生,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其心理健康水平保持了相对一致性。

4.2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发现,同伴依恋、同伴信任与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同伴依恋、同伴沟通、同伴信任显著负相关,与同伴疏远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心理一致感显著负相关。据Bowlby的依恋理论,个体在早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malworkingmodels)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恋对象(如同伴)的不断出现,而不断的修整和完善,同伴的社会化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据此,我们认为同伴依恋与同伴信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增强个体的同伴信任和依恋程度,可以改善留守儿童对生活意义的感知,促进心理一致感的发展。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其三个维度均与心理健康得分呈显著相关,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离对其存在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来自同伴的情感关怀和社会支持,使得留守儿童体会到信任感和亲密感,从而促使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总体认知更加积极,进而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及行为方式,最终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改善同伴信任和心理一致感入手,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

心理一致感作为留守儿童的一种积极的内在品质,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同伴依恋为留守儿童提供积极情感和社会支持,促进心理一致感的发展和成熟。反之,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建立和发展同伴依恋。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两者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其中,心理健康更多地受到同伴依恋的直接影响,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心理一致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而是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个体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各种挫折和压力是心理一致感形成的重要条件。留守儿童属于青春期的弱势群体,心理一致感水平可能较低,从而影响其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程度。

5、教育建议

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其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应重点关注儿童自身的积极品质。从心理一致感角度出发,通过培养留守儿童对生活事件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增强其心理一致感水平,使其成为维护心理健康的内部保护因子和远离心理问题的免疫因子。已有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能够在留守情况下较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从同伴依恋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留守儿童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对同伴的信任和沟通,产生勇敢的交往行为,使其注重发展家庭以外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依恋,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开展多种团体辅导和人际互动活动,引导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增强其同伴依恋的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此外,鉴于留守儿童的性别差异,教育措施应充分结合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和特异性,因材施教。最后,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因此要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持续性的教育干预和引导,以真正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时期尚处于发展阶段,远没有达到稳定和成熟,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探讨了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三者的关系随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将出现何种变化,还有待于未来纵向研究的验证和充实。

6、结论

(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