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3:51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1

二十世纪80年代,西方许多国家面临“福利国家”的危机,使得政府公共部门办理各种社会福利的模式受到了许多挑战与质疑,也因此提出了许多新的策略与方案,如去机构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去科层化(Debureaucratization)、市场化(marketization)、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契约外包(Contractingout)及民营化(privatization)、社区化(Communitization)等纷纷被提出来。这些主张都强调应当结合民间的资源与力量来实施各项社会福利方案,政府不应该是福利的唯一提供者;福利的责任应该由公共部门、营利部门、非营利部门和家庭社区等四个部门共同负担。

此后,西方各国政府逐渐从产业与公共服务领域撤退;在社会福利领域的政策或服务也开始由政府转移到民间,从中央下放到地方,由单一的服务提供方式变成组合式的服务提供方式,出现了福利市场化、志愿化、地方分权化及福利社区化的趋势。基本上,这股新的福利思潮可以用“福利多元主义”(welfarepluralism)来表示。其中福利多元主义的两个主要概念是分权(decentralization)及参与(participation)。分权指的是政府将福利服务提供的责任转移至私有市场,同时也含有中央政府将职权下放地方政府和资源继续分散至邻里或是小型社会服务团体的意义。至于参与是指希望福利提供者(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和福利消费者共同参与福利服务的制度决策及服务输送过程,比如服务提供者可以根据机构、社区属性设计提供服务内容的权利。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几乎与共和国同时诞生。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推行了比西方福利国家更彻底的社会革命。实行了保证就业、福利与工作制度相结合,国家与集体提供文化教育设施和生活资料平均供应等手段,造成一个史无前例由国家集体包揽人民需要的局面。虽然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使用“福利国家”这一概念,实际上,所实施的全民福利型模式更为彻底。[1]

中国实现改革开放政策,首先要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的制度,提出人民不要依赖国家集体,福利照顾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而是人人有责。做法是福利提供、融资、管理采用多层次和多渠道的方式,让大众来参与。而这一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社会保障社会化”与西方国家所提倡“福利多元化”的理念非常接近,两者都反对国家包揽福利,肯定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责任,主张采用多元化和多来源的方法来解决保障问题。[2]在这个意义上,福利社区化作为社会保障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被提出和为人们所接受。[3]

福利社区化已成为目前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最新的趋势,其旨在让社区中有能力的居民和团体就近提供服务;也让老人、婴幼儿、残障人能在自己的家庭或社区中接受服务,提供社区式的照顾,使老人或其他受照顾者,能在自己家庭或社区内接受服务,不必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这样,他们既可以维持以前的人际关系,也不必为了配合养老院等作息规定,影响未来的生活习惯。因此,福利社区化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提供居民参与的机会;服务符合社区的需求;机构性与社区性等各层级服务功能划分清晰,从而得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发挥更大的效益。

所以,福利社区化缘起于国家受困于福利资源的限制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多元需要,因而福利的“社区化”要实现社会福利能落实到基层,并能适合多元化的需求,有赖于社区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二、福利社区化视野中的社区资源开发与整合

从广义上看,社区资源可以指一个社区内一切可运用的力量,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知识与资料、历史传统、生活习俗、发展机会、地理与天然物质、人文社会环境等。

从社区资源开发与整合的角度来看,社区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大都依附于社区中的社会组织或社会网络。在这里,本文把“社区资源开发与整合”理解为在福利社区化的运作中开拓、发动社区内一切可运用的力量。既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福利服务提供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又同时期望利用福利网络的建立达到整合资源的目的,避免福利服务的重复、浪费及分配不当的情形,以提高资源使用的效能。因此,对社区资源开发与整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察:一是对社会组织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二借助社会网络的建立达到利用资源的目的。

(一)社区中社会组织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社会福利要在社区层次上展开落实,就需要了解社区组织的特性,了解社区资源整合的有效机制。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包括:政府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其中企业组织是私人组织,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在社区福利服务的提供上以及社区活力的激发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功能。正如管理学大师杜拉克指出,政府必须面对事实:它确实不能做、也不擅长社会或社区工作。而非营利组织以其简朴、活力、效率与弹性,与政府部门合作互动,充分体现了其在社会或社区工作领域显著的功能。所以,过去社区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往往强调政府组织单一作用,而今可以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社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拓宽社区资源开发与整合的思路:

第一,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来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资源互依,彼此合作。政府拥有资金、权力,而非营利组织可以提供服务以及对于政府政治上的支持。非营利组织可以成为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第二,从非营利组织与社区的互动关系来看,非营利组织有助于形塑社区参与意识,推进社区形成和发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流动。

第三,从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关系来看,非营利组织从居民的需求出发,为其提供服务,倡导与维护社会正面价值观,满足居民的精神追求。

为此,又可以把社区内的非营利组织划分为资源筹集、资源管理、资源使用三大部分。其中资源使用是最重要的部门,它可以再细分为社区功能设施、社区环境治理、社区福利服务三个分部门,其中社区福利服务机构成了福利社区化中资源开发和整合最重要的机构。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2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本质研究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发挥的巨大生产力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2000年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电子政务的建设作为一项信息化项目工程的内容,已经被提高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因此,仔细研究电子政务的信息服务项目评估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客观地开展评估,才能获得高绩效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一、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的本质规定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资源提供者依据项目管理的流程对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做出客观的绩效评价过程。首先,信息服务的前提是政府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和处理后得到的有效信息,然而信息资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从本质上说均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其内容也十分复杂,给信息服务的绩效评估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其次,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一项项目工程,本身就具有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依据项目管理的流程对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进行考核,然而项目管理的引入仍然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和焦点。为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信息服务项目评估体系来清晰有效地衡量绩效。从服务型电子政务的本质要求来看,无论是面向政府机构的信息方针,还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咨询,都急需一个可量化、可操作的指标体系来提高政府绩效,这样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才具有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⒈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界定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仅包含了“电子政务”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平台的信息资源管理,还包含了“信息服务”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传播与交流信息,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的信息处理过程。由此看来,无论是电子政务还是信息服务,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对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正确把握信息资源的本质和特征能更容易理解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内涵。

⑴电子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共性

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物品或公共产品的范畴。目前“公共物品”一词在多种学科及大量学术论著中频频出现。根据汝信主编的《社会科学新词典》(1998年版),公共物品的定义是:“一种提供给某个消费者使用而旁人不必另付代价亦可同时享用的商品或劳务,例如路灯、环境保护之类”。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该定义,其一是非排他性将信息提供给消费者,任何人均可以享有信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天气预报。对某个社会成员来说不一定有意愿去消费此类公共信息,但信息的服务方式是免费的,社会成员可以有意或无意地随时享有、消费此类信息;其二是非竞争性,是指生产该类信息的成本不随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即由于增加消费而发生的边际成本为零,并且享有信息者是整体而不是一部分。

公共信息资源既然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那么利用公共信息所提供的服务依然属于不必另付代价的共有资源。这也正是公共信息在网路中迅速普及的原因之一。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以静态方式服务的行政公共信息,另一方面更偏重于动态,统称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却对政府各项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是国家的基础信息资源,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它包括由政府服务活动产生或由政府管理的各种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如人口数据、国民经济运行数据、行政区域数据、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数据、各级政府服务活动等。

⑵电子政府信息资源的混合性

混合公共信息资源是公共信息资源中具有不完全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信息产品或服务。不完全性表现在虽然并非完全符合排他和竞争性质,但又非完全不符合,即混合公共信息资源不完全具有公共物品性质,这一特点使混合公共信息资源兼有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消费者在公共信息资源的价值上发生了增值,使其使用价值高于原有的成本,那么这类信息资源就具有了排他性和竞争性而成为私有物品。兼具公共物品与私有物品的特性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被称之为混合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通过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共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都属于公共物品。它具有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1。而对于信息服务这一特殊的公共物品来说,既具有典型的共享性又存在不完全排他竞争性。简而言之,信息资源是一种公开公平共享于政府、公众、社会三者之间的公共物品。

⒉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的整体构成

项目管理是为顺利展开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而引入的一个崭新概念。基于以上对信息资源特征的分析可知,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特点。从信息服务项目导向的角度来划分,可以把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划分为:以公众满意需求为导向的服务项目、以政府系统建设需求为导向的服务项目和以社会信息化需求为导向的服务项目。以公众满意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服务项目,主要是指政府在网站建设上面向公众提供的信息资源质量和内容丰富程度,以及政府在现场提供的便民服务内容;以政府系统建设需求为导向的服务项目,主要是针对政府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和专业技能应用程度;以社会信息化需求为导向的服务项目则是指在地理区域上电子政务的覆盖程度,以及政府与其他社会机构协作共同提供的信息服务。由于信息服务的需求导向不同,所以只有通过规划、实施、控制的项目管理核心流程才能将项目中的不同利益者统一在一起,因此这三类不同的信息服务项目需要有一套系统的项目操作流程方可构成完整的服务项目体系。这样,在不同利益者之间和不同需求导向上找到一个指标考核的平衡点,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才能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参见表1)。

⒊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的推进思路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具有一般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共性,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是为了更系统、更规范地健全服务型电子政府。根据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在构建信息服务项目的过程中出现了进度延迟、资源浪费、质量低下或项目失败等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项目的规划能力不强,目标不明确,以及下一步发展思路不清晰,项目整体缺乏系统性。因此,必须加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的效率。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核心阶段:第一,规划阶段。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规划首先应从项目的起步阶段抓起,注重项目规划,突出规划的计划性、可操作性。对此只有设立详细明确的评估指标,才有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绩效成果。第二,实施阶段。在明确了项目目标的前提之下,注重项目实施的细节,提炼关键指标作为考核依据,才能把握整体项目的实施进度。第三,监控阶段,即监督和控制项目实施的实际操作过程。在这一阶段,要对出现的不利因素加以改善和纠正,以保障信息服务项目的顺利验收。规划、实施、监控反映了信息服务项目评估的推进过程,把握好三个核心阶段的指标考核,更有利于完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建设。

二、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的功能定位

⒈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项目管理被引入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犹如为电子政务的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与信息技术有关,但核心不是技术,而是信息服务和项目管理,也就是说电子政务项目是借助技术来实现政府的改造。电子政务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能够及时把政府的决策、服务内容、工作程序和办事方式向社会公布,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快捷的公共服务。根据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评估而得出的绩效优劣,从侧面反映了政府执行力的高低;政府在接受项目控制偏差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从而强化了政府对公众的社会责任。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从信息服务的具体过程着手,评估电子政府的信息服务绩效,很好地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意识,有助于推动我国责任政府的建立。

现代信息、电子和数字网络技术在公共事务与公共服务中的普遍运用,不仅强调环境对公共治理的影响,而且更强调环境变化后政府管理的效果,强调改变公共服务网络结构、关注顾客服务、建构高绩效体系2。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方法和技术,它的出现为公共管理拓宽了视野。开展对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项目评估,能系统地验证电子政务这一新技术的实施效果,不断地使电子政务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和完善,使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从宏观上讲,这又势必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职能从定位模糊、职能越位与缺位等,转变为真正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可见,开展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是建立廉政、高效、公平、务实的新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⒉沟通和联系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的重要桥梁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带来的政务公开,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网络化改变了政府与公众进行政治交流的传统方式,重新界定了政府职能。评估的间接目的就是公开地将政府服务绩效展现在公众和社会面前,在通过网络公开政府自身工作的同时,也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强化了公众的参与和监督。通过评估,一方面能够直接地看到政府工作的成功之处,有利于形成公众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信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公众看到政府工作的不足,让公众在出谋划策的同时,关注政府工作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形成公众主人翁的意识。总的来说,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有利于政策的实施和推广,有利于加强公众对政府的理解和信任,有利于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广泛运用决定了绩效评估本身又是一种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加强了政府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对绩效的评估与改善是极其重要的。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就不会有良好评估结果的出现,也就不会有良好的绩效。所以信息服务项目的评估为搭建政府、公众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桥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⒊不断提升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绩效的基本依据

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开展对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项目评估,对项目的实施过程予以监督和控制,这样会更好、更全面地找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发展。评估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所以绩效评估既是一个管理过程的结束,又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也就是说,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估能反过来促进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发展,并凭借其有效的评估结果来提升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建设是一项大型、复杂、系统的工程。在这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实施、控制和监督,是摆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热门的形势下,各级政府、部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适合本地区、本部门政务实际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或总体方案3,使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工程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坚持务实的原则。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是一个不断连续和完善的过程,这个发展的评估过程,使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评估体系得到完善的同时,也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使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绩效不断得到提升。

三、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的实践形式

⒈面向政府内部的信息服务评估

政府是信息服务的主体,电子政务向政府机构内部提供信息资源,以便政府机构的内部对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这一类的信息服务项目是在政府机关内部完成,是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也是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政府内部信息服务系统由内部办公系统的信息流、协同办公系统信息流两部分组成。因此,面向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评估主要有如下两种实践形式。

⑴内部办公自动化信息服务评估

内部办公自动化评估是评价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果,主要有内部办公信息成熟度、办公系统信息的有效性、信息安全三个指标。

内部办公信息成熟度是指信息用于内部办公的完备程度。这个指标主要测评政府是否能够以电子文件的方式办理和设置政务流程和功能,能否代替手工处理文件的大部分工作,从而实现公文的起草、传阅、审核、批示、接收、处理反馈、查询、归档等,使日常政务工作能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另外还测评政府内部办公信息系统的正规化,即标准化程度。

办公系统信息的有效性是指内部办公系统满足部门内部办公需求的程度。只有当信息的内容充分服务并满足于政府实际需要的功能,信息才能有效地支持政府日常的管理和决策。办公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反映系统内部实现的办公功能与部门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信息安全指标用来评估指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状况的好坏,涉及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等问题。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工作的生命所在,是决定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能否健全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政府的内部办公信息系统可能面对各种的意外灾害、电脑故障、人为破坏、侵入、泄密、篡改以及其他种种电脑犯罪;政府机关必须未雨绸缪,制定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办法,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标准、人员管理、资料管理、实体及网络管理、紧急应变复原处理、安全稽查和考核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国家、组织及人民的合法权益。

⑵协同办公信息服务评估

协同办公信息服务评估是对协同办公系统的运行效果的评价,该指标主要是指协同办公信息应用成熟度。

协同办公信息应用成熟度是指协同办公信息系统的完备度。根据信息资源交互方式的不同,将协同办公业务划分为传送模式、共享模式和工作流模式三个层次来反映协同办公所能达到的最高成熟度4。传送模式是政府部门之间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或局域内网的平台进行电子文档、电子邮件等信息数据的收发、存储和输出过程。共享模式是指不同级别、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了共享数据库,在具有了相应的权限前提下对数据库内的信息资源共同分享和使用的过程;信息共享模式的运用反映出协同办公对信息资源的有效使用,以达到充分共享信息资源,从而增加了信息使用的频度,并利用信息资源来完善信息服务的职能。工作流模式是指协同办公基于政务流程实现各级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数据传递、共享和处理,这种模式能够明确地说明政务流程的路径、信息传递规则和共享角色,将过程中的自动化和流程的数据信息加以整合和利用,在跨部门跨级别的网络平台中得到信息服务。

面向政府内部的信息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可参见表2。

⒉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评估

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区别于政府内部的信息服务,主要是指实现国家信息化的过程。国家信息化的建设内容包括了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或以公众为中心”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那么以社会组织或公众组成的客户群体构成了电子政府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按照电子政务服务业务的模型来划分,除了G2G是在政府内部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的模型之外,G2B、G2C等模型均属于面向社会的外部信息资源服务。由此可见,面向社会的外部信息资源服务是推进国家信息化,达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面向社会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评估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层次的评估:

⑴宏观层面评估

宏观层面评估是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其基本目的是明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发展状况,为国家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和参考。因此,宏观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构建既要坚持符合国家信息化方针政策这一原则,也要与国家电子政务的任务、目标保持一致,还要遵循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宏观层面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分别为电子政务的成熟度和电子政务对信息化的贡献度;二级指标分别为技术标准度、功能完善度、重点业务系统的成熟度等;三级指标则是用宏观的角度分析服务项目下的社会公众满意度、人力资源建设度、安全保密度、信息基础设施改善度、社会信息化改善度、信息产业成长度、信息资源的开发度和利用度、信息技术和设备利用率等。

⑵中观层面评估

中观层面评估面向的是一般层面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建设,仍然是一种全面的绩效评估。中观层面评估的对象是具有针对性的,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具体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做出较为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5,以便解决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成本控制和效益产出问题。中观层面评估指标体系中的项目成本投入指标既要包括建设开发成本,也要包括运营维护成本;既要包括硬件投入成本,如网络设施、应用系统、信息平台、安全体系等所需的成本,也要包括软件投入成本,如投入到组织管理的相关信息数据库,人员培训数据服务,制度建设数据库等。中观层面评的估效益产出指标则主要评价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节省政府支出,而直接在经济效益上产生的效益;

二是为更好地履行政府公共责任而创造的社会效益;

三是体现在为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上产生的长期的、潜在的、直接的间接的政府受益上,比如提高政府价值理念,改善政府形象和服务取向,增强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等。

⑶微观层面评估

以政府门户网站或地方政府站点为例,设计微观指标体系,以公众或顾客的需求为导向,体现民主价值,让公众参与互动,加强政府的回应性等都是微观层面评估指标设计需考虑的要素。

四、结束语

建设服务型电子政府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是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的可行模式和途径。为了解决信息时代快速发展为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就要理清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项目的评估本质,进而以更高质量、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更稳定、更顺利地为国家信息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浣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走进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2-26

2彭国甫.中国行政管理新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21

3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8

4陆倜,胡奖荣.办公理论与协同oa的模型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1)

5邓小昭,邬晓鸥,韩毅,等.论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J].情报学报,2003(1)

作者简介: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3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启示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行政效率,相继掀起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热潮。诚然,西方各国因其国情不同,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内容与进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凸显出一些共同的制度化取向。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政府筹集各种资源,通过民主的政治程序设定社会需要的优先目标;与此同时,又利用私营部门之所长,组织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具体而言,指政府通过政治过程作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等组织的参与,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目的是在政府部门不放弃公共政策制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挖掘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服务市场化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职能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它只是手段而并非目的,是为了解决官僚腐败及政府垄断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低效率等问题而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来提高供给效率及行政效率。

西方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

(一)私有化

把原有属于国有的公司或公用事业通过产权转移、拍卖、赠送、发行股票等形式转给私营企业所有或经营。英国是西方国家中实行私有化改革起步最早最突出的国家。在撒切尔首相上台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私有化改革。1998年撒切尔政府表示私有化无,把电力、供水、天然气等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改革。20世纪90年代梅杰执政以后,又把私有化领域继续扩大,邮政、铁路、运输等部门的私有化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可以说,英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示范性效应为各国私有化改革树立了典范。受英国的影响,西方国家随即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私有化改革浪潮。

(二)合同出租

合同出租亦称合同承包、竞争招标,是西方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最重要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政府将原先垄断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权与提供权向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进行转让。政府确定某种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对外向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招标承包,中标的承包商与政府签订供给合同,承包商在合同许可的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并按合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在此过程中的主要责任就是确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监督承包合同的执行。在合同订立之前,公共服务的确定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机制起主导作用。合同订立之后,公共服务的提供就进入了经济过程,市场机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承包公共服务生产的组织在合同许可的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摆脱了原先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的各种限制。政府对承包商的合同管理代替了原先对行政组织的等级控制。

(三)公私合作

即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出租,与合同出租不同的是,政府不需要出资购买私营部门提供的服务,而是以政府特许或其他形式吸引中标的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或提供某项公共服务并允许承包商有投资收益权。公私合作可以发挥公私两种部门在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各自目标中寻求共识,彼此合作,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达到既能借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生产能力,又凭借价格机制显示真实需求。

(四)用者付费制

通过付费,把价格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中来,按“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消费者在使用政府提供的服务时必须向政府支付赖以收回成本的费用。与合同出租模式下政府出资购买由第三方提供的公共服务所不同的是,在用者付费模式下,服务的生产者一般是政府,享受服务的消费者直接向政府购买服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公用事业、垃圾收集、废水和污水处理、娱乐设施、公园、保健服务、特殊事项上的警察服务、楼房检查、住宅区服务等领域,广泛推行用者付费制。

(五)补贴制度

为了鼓励可收费物品和个人物品的消费,政府实施补贴制度。它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补助,是政府给予生产者的补贴。补助降低了特定物品对符合资格要求的消费者的价格,他们可以向市场上那些接受补贴的生产者购买更多物品。在补助安排下,生产者是营利的或者是非营利的组织,政府和消费者是共同的安排者,政府选择特定的生产者提供补助,消费者选择特定的生产者购买物品,政府和消费者都向生产者支付费用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补助,是因为这些行业的服务能使公众普遍受益,适当的补助能减轻这些行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这些物品的购买能力。另一种是凭单,就是政府部门给予有资格消费某种服务的个体发放优惠券,有资格接受凭单的个体在政府指定的公共服务供给组织中“消费”其手中的凭单,然后政府用现金兑换各组织接收的凭单。实行凭单制的公共服务供给与消费模式是公共服务生产组织为争取消费者手中持有的资源而竞争,这种竞争是在市场过程中进行的政府对消费者个体做出反应,公共服务生产组织同样对消费者个体做出反应,消费者个体的选择引发了公共服务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这部分代替了政府对这些组织的监督,这正是市场化制度安排代替政治化制度安排的优势所在。

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变了政府对公共服务“大包大揽”的局面,可从容配置行政资源,有利于政府缓解财政压力。政府直接从社会提取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市场调动资源的能力相对比较强,公共服务市场化扩大了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及技术力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这样一来政府既施展了“掌舵”作用,又充分利用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

有利于改进行政管理和精简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市场化使具体的“划桨”交给市场,政府在于“掌舵”,有效调整和优化了政府职能,微观的工作交给市场去做。如英国的“执行局”,美国的“法定机构”,政府可以撤销从事这些业务的常设机构,精简了政府机构规模,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有利于扩大民主参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能够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公众通过直接参与或者是通过协商、公决等形式影响公共决策,这样不仅能推进民主化,而且能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市场化后权力的适当下放,不仅减轻了政府的沉重负担,也有利于社会自治进程的发展以及“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立,促进政府和社会发展。

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启示

(一)市场化的制度设计

市场化方案的实施要求在宏观上应把公共服务市场化作为政府行政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市场化的制度设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由所有制形式多元化所产生的消费主体多元化和需求多元化的要求,这就必须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因此,要根据公共物品的性质,做好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对于纯粹的公共服务,如国防、外交、政策、环境等直接由政府提供和生产,而对于混合的公共物品,如市政设施、后勤服务、供应系统等则可交由民营部门、非政府部门来承担,同时探索多元市场化的形式,如市政服务领域采用合同出租,道路、桥梁建设实行公私合作方式,部分国企实行民营化,水、电、燃气供应系统实施使用者付费制度等,从而有效改善公共服务。

(二)有限的市场化

市场化方案中政府在部分公共服务领域的退出,决不意味着政府可以脱离公共服务供给。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转交的是服务项目的提供,而不是服务责任的移交”。市场化方案只适用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混合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因此,公共服务市场化不是全盘私有化而是有限的市场化。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纯公共物品,如国家安全、环境保护等都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如果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可以市场化的话,那么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就无从谈起了。

(三)协调各方利益体

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协调各方面利益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能够较好地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虽己初露端倪,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也有相当一段距离。即便如此这一过程仍然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政府管理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法规,不仅可以对市场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施加影响,以达到利于公众的目的,而且可以防止垄断权力的滥用,促使市场运行更加有效率。在这一渐进的过程中,协调各方面利益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四)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

要大力培育第三部门,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第三部门又称非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成熟、发达的第三部门是政府转变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这是因为,公共服务成本高、利润少,一般企业不愿承担,而第三部门的公益特性使其具有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发展非政府组织,这类组织的数量在英法等国相当于政府机构的2/3或3/4,他们有效的分担了政府原有的公共服务职能,协助和参与了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第三部门虽然数量不少,但仍存在着政社不分、经费不足、能力不强、法制缺陷等问题,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迫切要求。因此,我国应对第三部门进行重新定位,大力发展新的非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从而形成功能完备、行为规范的组织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化并非是最优选择。在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态度一定要谨慎,考虑一定要周密。既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功能,又要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克服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关系,明确角色定位,更好的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4

一.解决“老大难”问题需要更新观念

电子政务的信息同享问题已经经成为1个老大难问题。这1问题已经经讨论了多年,但并未患上到很好的解决。人们总喜欢将信息不能充沛同享归咎于信息资源的部门所有,解决的办法不外乎是行政命令,领导出面。然而信息同享问题仍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不得不惹人怀疑,是不是咱们在信息同享的基本理论上出了问题?在信息同享的基本观念上是不是有误区?是不是有除了了简单的部门利益以外的更深层次的障碍?

爱因斯坦讲:“咱们不能用发生问题的同1思惟水平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就提醒咱们应该跑出习气性思惟的圈子,从更基本的理论来检讨咱们的信息同享观念,更多地钻研事实,更多地钻研实际经验,晋升对于新规律的认识能力。在这1进程中,经济学的观念与视角无疑会是1种有力的工具。

电子政务的信息同享不是1件短时间行动,而是1项长时间服务的业务,对于于1项长时间业务而言,短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时常会被相反的因素抵消,咱们需要透过繁杂纷纷的暂时性因夙来分析抉择系统能否久长生存发展的深层次动力,而经济学思考正好能匡助咱们透过现象来看到更本色的东西。

二.长时间业务可延续生存的基础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同享不是1个静态工程,而是1项久长的信息服务业务,它可能会10年、210年、310年地生存下去。这样1种长时间服务的业务,其运行保护的费用将是巨大的,几10年地保护、完美某种信息同享的服务,对于于任何机构来说都将是1个繁重的包袱,如果这项服务不能带来公道的效益,它将很难延续下去。因而,抉择电子政务信息同享服务能否延续的其实不是开始的多大决心,而是有没有久长的经济公道性,即电子政务信息同享带来的好处能否胜过其带来的长时间运行保护的本钱负担。

作为长时间服务的电子政务业务,其经济学上的公道性相当首要。人们时常强调电子政务是“1把手工程”,以强调行政领导在推进电子政务项目启动中的症结作用,然而开始的推进者却没法担保项目的久长胜利,由于电子政务业务的生命周期时常会有210年、310年,要比领导的任期长许多倍,每一位后来的“1把手”都有可能来终止、修正前人留下来的做法,惟有经济上公道的业务、收益远弘远于本钱的业务才可能延续的生存。

影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同享的因素良多,有些是短时间起作用的因素,例如起步资金,技术手腕等等,这些都很首要,但有了问题还可以在后面纠正,倒是有1些因素看起来没有那末强的作用,然而影响力却无比持久,例如系统运行本钱与同享效益不成比例,部门瓜葛失调,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缺少自我改善的动力与鼓励等,这些因素渐渐地发生作用使系统逐步地瘫痪,这些因素才是影响信息资源系统生存力的症结点。

总之,对于于1个长时间运行的业务系统而言,经济学上的公道性是生存的基础,经济学讲求以较少的资源损耗来争夺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力,而1个患上不偿失的系统是不可能久长生存的。咱们必需要当真地审视同享方案的经济学公道性,才能保证信息同享的可延续。

三.信息同享的方案选择是经济效力的选择

信息同享自身就是1个经济效力选择问题。信息同享不是目的,对于于电子政务而言,信息同享只是实现政务目标的工具,1个工具使用到甚么程度和何时要换另外一种工具,要视工具利用的效力而定,政务目标才是核心,工具的利用完整视其对于目标的贡献与本钱的瓜葛。因为长时间以来,信息技术企业对于信息同享过头的宣扬使患上人们对于信息同享的认识绝对于化了,人们将信息同享作为1种理想的目标来寻求,其结果则必然会迷失原来电子政务的目标。失去了政务目标的信息同享必然失去了其价值评价的标准,信息同享成为超脱于政务目标之上的寻求,必然会损坏总体的价值平衡,信息同享成为无效益的豪侈品。

信息同享是有代价的,跟着同享内容的扩展、同享紧密程度的晋升,信息同享的本钱将是直线上升的,然而同享信息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却会边际效益递减,这样就存在1个转折点,即同享超过必定程度以后就会变为经济上不合算的事情。同享对于工作带来的益处将抵无非同享建设、运行、保护本钱的增长。将信息同享节制在公道的程度以内将是所有信息同享系统的设计者必需斟酌的问题。

另外一个必需强调的问题是资料自身的同享价值是大不1样的。每一种信息资料都会有其替换信息来源,这些信息资料的应用价值还要受用户的许多其他前提来抉择。此外,不同的信息资料搜集、加工的本钱也大不1样,利用的价值也随用用户不同而大不相同。所以咱们不要假想能够树立1个信息同享的统1大平台,让各路资料1并施展作用。真正有效的信息同享是1个精确设计的进程,咱们需要针对于不同的利用与不同的资源而具体设计。1个1个资料地挑拣,怎么使最有用的、最有价值的资料处于最利便使用的位置,这也是1个经济学的选择问题,选择是1种智慧劳动的投入,没有精心肠设计,精心肠建设,精心肠改良,任何有效力的信息同享都是不能实现的。信息同享系统不存在1劳永逸的方案,而是1项1项公道的经济学选择的累积。

2、4种不同的信息资源同享模式

对于电子政务信息同享问题分析过于笼统是未能很好理解信息同享问题的1个缘由。不同的信息同享业务类型在用户特色、经济模式、运行机制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分开来进行讨论是无比首要的。在这里,咱们重点讨论下列4种主要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同享模式。

一、政府信息公家开放系统

政府信息公家开放系统是向公家提供免费信息服务的系统,主要提供下列3类信息内容:

(一)公告性内容:政府认为应该让公家了解的规范化信息,如政府公告,各种法律、规章、统计数据、政府工作讲演,工作计划,司法解释、案例,…各种需要公家理解、配合的情况等等。

(二)服务性内容:匡助政府改善对于社会服务效力的信息服务内容。公家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事情良多,例如诞生、死亡、婚姻、出入境、纳税、上学、

工商登记、办理许可申请,…优良的网上信息沟通渠道会大大提高政府服务的效力,节省公家的大量时间。(三)透明性内容:用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益于接受公家的监督,避免政府的腐败。通过公然的政府网站,公家可以查寻政府的工作流程、工作进度,可以了解政府对于某些事情的态度,决策进程经费的使用状态,并接管来自公家的批判,除了了网络信息提供外,还应有其他1些方式支撑公家依申请来获得其有权获取的资料。

政府的信息公家开往系统是最首要、最基础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同享系统,政府的各种首要文件、资料、统计数据都会应用这1渠道免费向全社会,推进这些首要信息资料的全社会同享,这也是政府向社会信息开放的最首要的渠道。

政府信息是开放系统强调的是社会效益,要强调对于社会的公平,让公家普遍受益。这样的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系统斟酌的核心应是预定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率,尤其是实现服务的普遍性,要让尽可能多的公家满意。而这对于于象中国这样网络、电脑普及率其实不高的国家做起来其实不容易。咱们还必需要斟酌其它辅的信息服务与沟通的办法,让政务改革造福于更多的人群。

政府信息向公家的开放是政府所能做的最大信息同享,它将带动各种信息同享模式,获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政府具有国家最完全、最庞大的统计系统,在巨大的政府管理业务中,又成为最大范围的工作数据的累积者。政府累积的数据资料遍布方方面面,从地舆数据、自然资源到出产、市场、消费、进出口,从诞生、求学、就业、卫生、交通到出入境管理…这些大量的数据资料如果能够被社会充沛应用,将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

然而,大部份政府累积的数据资源,并无为社会很好地应用,这是1种极大的社会资源挥霍。

造成这种信息资源长时间闲置的缘由良多,首先是政府缺少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踊跃观念,良多政府官员其实不认识匡助企业发展就是匡助国家经济发展。良多人并无将改善信息服务与晋升国民经济运行效力结合在1起,这致使了这种信息资料的长时间闲置。造成政府信息资源闲置的另外一个首要缘由是没有找到应用这些数据资源进行增值服务的优良模式,没法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范围效益。

将潜伏的信息资源开发成为有范围、有效益的可延续的信息服务产业时常是10分难题的。对于某信息资源的1次无比胜利有效的应用其实不能表示这种的业务就是可延续经营下去的业务。将政府信息资源的个别的利用推动为1项有范围的服务产业完整是1种企业家的立异行动。只有企业家才能无比有效地沟通数据资源与利用需求的联络,进而能创造出有效益的信息服务范围经济。咱们可以看到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中的1些难点:

(一)政府数据资源到用户的利用需求之间有着至关的距离,要将政府信息资料组织到合适利用需求的程度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并需要大量的投资,政府难以承当;

(二)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存在着极大的市场风险,某类资料有必定的使用价值其实不象征着这类资料有市场化经营的价值。胜利的业务有赖于企业家的精心挑拣,并且还要依赖于企业家的风险承当能力;

(三)政府尽管熟识数据,但缺少利用知识。政府的机制缺少企业家的立异能力和缺乏延续改良、完美1种变化性很大产品的鼓励机制。政府没法有效地完成从数据搜集直到为终究用户服务的全进程。

这些问题无比明确的告之咱们:在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增值服务的整个进程中,政府1包到底地提供服务是不经济的。在这个产业链上,政府的优势是做好数据采集真个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不乱。而对于于这些数据资料的增值利用,则应该交由信息企业、中介机构来做,这些机构有着更好的利用感觉,有着更好的立异能力与企业家机制,而这些特色恰是开发利用端业务所不可缺的。政府必需要采用与企业分工合作的方式,才会创造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高效益。

三、政策钻研信息同享系统

政策钻研信息同享系统是政府内部使用的信息同享系统,服务的对于象是各级领导干部、政策钻研人员、写作班子和各有关工作人员,它同样成为各级干部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首要工具。政府工作人员应用本系统的目的主要是下列3个方面:

(一)浏览新闻,认清形势。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需有很好的大局感,需要及时了解全世界、全国本地区的总体形势。以往这类感觉是通过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树立的,但在网络上可以有更综合、更省时、更有效的渠道。1个简洁、重点凸起的新闻系统时常是内部网上使用率最高的系统。

(二)业务学习与专题钻研:政府领导机构的工作人员,要用良多的时间来进行政策理论的学习与钻研。工作人员除了了深刻实际调查钻研外,还要以大量的来浏览文献、资料、文件及来自有关部门的讲演。优良的信息资源同享系统能够把资料的搜集、挑拣的效力提高许多倍。将那些最首要、最权威的资料集中患上好将会患上到更大升值。

(三)工具性资料查询:在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会碰到大量的资料查阅、数据引用、文件、讲话的摘引核查,和历史资料、国际资料的查找工作,这些工作尽管是辅的,但也要耗去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1个优良的办公数据库系统对于于提高领导与钻研机构的日常工作效力是很首要的。

工作人员但愿政策钻研信息系统要有更多的知识性以及启迪性。由于政策的肯定不是就事论事,其实不在于有更多的细节数据,而在于对于于相干的问题有着更深入的理解,首要的是要有见地。领导处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时常是牵1发而动全身的。如果没有对于事物的各方面的互相瓜葛深刻理解;将没法提出更有效的处理原则。因而,政研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晋升人们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对于问题的理解其实不是简单的信息判断,那种以为信息收齐全了,领导就能够对于着荧光屏决策了的设法是好笑的。对于问题的深刻理解是1个思考、领悟的进程,领导人的见识在其中施展着极大的作用。信息资源系统要成为提高人们见识的首要工具,成为启发人们思考的首要工具。

今天,政策钻研信息资源系统在利用中碰到的1个新问题是如何降低人们在使用中的时间耗损问题。如果是在210年前,信息稀缺,而工作人员相对于空闲,信息系统建设以资料为中心是公道的,然而在今天,互联网的呈现使患上资料的稀缺性大大降低,而工作节奏的加快使领导者、工作人员的时间稀缺性大大晋升,这使患上人们的耐心大大降落,良多耗时的利用变为经济上不合算的,而对于时间紧缺的工作人员,政策钻研信息系统愈来愈存在着被冷落的危险。这是在告知咱们,面对于着时间昂贵的领导者,降低利用本钱的核心是节俭用户时间。咱们需要1个“以人为本”的系统,以提高最稀缺的资源应用率为核心,即以节省领导人时间为核心来设计系统,让人看患上快、看患上少,看患上精,而不是以资料为核心,提供大量细节,无视用户的时间挥霍。

总之,从用户的立场上来摆正甚么是最需节俭的稀缺资源,依用户的价值观来设计系统,才能使政策钻研信息资源系统成为1个倍受欢迎的系统。

四.政府业务

自动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用于政府规范性业务的处理进程中,由基层操作人员来使用。政府的规范性业务良多,例如税收,工商登记、年审,进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驾驶执看管理等等,1个规范化的自动管理系统会大大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力,确保工作质量的规范性,大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与漏洞。

在政府业务自动管理系统中,优良的信息同享与综合能力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的首要武器。在良多情况下,诈骗行动患上到了有效的按捺,由于政府系统信息核查能力的增强有效地堵住了良多滋长诈骗行动的漏洞。这使患上假增值税、假出口的案件大大减少。同时,信息同享也提高了对于用户服务的效力,例如用户用不着反复地输入相同的数据。

政府业务自动管理中的信息同享与为宏观政策钻研的信息同享有着无比不同的特性,设计法子也完整不1样,主要的特色是: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5

一、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妇联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的必要性。

1、新形势下,妇联实施社区服务工程将有更多的作为。首先,在新形势下,原先由政府、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回归社区,社区成为城区管理的基础、依托和载体,在城区管理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基础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妇联正是在这样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实施社区服务工程。其次,在新形势下,由于社区服务范围的扩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困难群体的增多、外来流动人口的涌入等问题,这些全新的工作,全新的领域,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组织来承接。在这种情况下,妇联通过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参与社区服务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天地。再次,在新形势下,由于政府管理重心向街道下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承担了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第三级管理层面的职权得到加强。各街道、单位妇联作为党的助手,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也必须进行新的调整。

2、新形势下,社区可利用人力资源将为妇联工作带来实效。在新体制下,由于工作重心下移,社区党建的属地化,社区内积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如:家政服务业、维修、加工业、文化体育产业、物业管理、房屋置换等。对社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行资源分享,使妇女工作可利用资源大大增多,以这样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即“社区资源分享"来开辟社区服务的新天地,妇女工作的实效更将明显,社会影响面将更大。妇联实施社区服务工程,必须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交点上确立妇联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的重心,自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大局。特别在当前,要配合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下岗再就业、社会稳定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发挥妇联群众团体的助手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切实为政府分忧。同时,妇联必须增强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的意识,通过实施巾帼社区服务,有效关心、服务社区妇女儿童,来增强妇女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从而使妇女工作在服务大局和服务妇女的有机结合中得到加强。

(二)必须深刻认识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对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来源。

从总体上看,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价值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妇联的宗旨教育与凝聚作用;二是妇联的职能服务与扶持作用;三是妇联的先进素质的同化作用。

1、巾帼社区服务工程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始终是“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中强大的政治优势。妇联是党的助手,一直以鲜明的政治属性、严明的组织纪律、务实的工作作风、昂扬的精神状态,影响和带动一代又一代的妇女引领社会风气,孕育先进的思想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妇联在开展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时由于同性之间的原因,使社区妇女对其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其强大的感召力在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明显的政治优势。

2、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服务为本的理念,始终是“妇女就业”舞台搭建中强大的整合力量。服务,始终是“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塑造的主题。纳入妇联组织体系、摒弃无业自卑心理、塑造健全的就业人格、培养过硬的就业本领、打造多彩的娱乐载体,一直是妇联组织开展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时服务妇女成长成才的具体实践和努力方向。以服务聚人心,以服务促发展,妇联以服务为下岗妇女搭建就业舞台、为困难妇女送温暖,这些实实在在的作为确立了妇联组织在社区妇女中的地位,为妇联组织引领“妇女就业”夯实了良好社会心理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整合力量。

3、与时俱进的妇联先进素质,始终是影响、融合“妇女人才”的强大力量。妇联是广大妇女包括外来打工妹学习进步的大熔炉,其观念和价值已被广大妇女所认可、所认知,是全体中国妇女最大最具共性的“政治情结”。尤其是在新的时期,妇联组织的先进素质,模范作用在与时俱进中永葆,在开展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时,由于面对面的接触,深层次的交流,教育理念的灌输,对低文化、低素质的妇女向高素质人才转化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妇联的时代性、先进性,既是“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转型的风向标,又是“妇女”成长的优良基因,可以为她们奠定理性的精神内核。

二、我县“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实施情况和社区妇女人力资源利用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妇女群众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式汇集在社区,社区已成为她们学习、生活、娱乐的主要场所,这就为社区妇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县共有14个社区,目前,100%建立了妇联组织,实现了“哪里有妇女,哪里就要建妇联组织;哪里建社区,妇联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工作目标。社区妇联组织普遍以“服务”为主要职能,以满足妇女群众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以人力资源的整合为手段,全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掌握社区妇女群众的需求,切实增强社区妇女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开创社区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新局面,中心妇委会以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各社区妇女工作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中利用妇女人力资源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研。

第一个层面对象:社区妇联—在利用妇女人力资源上主要是以"家政服务中心"为载体,家政服务成为妇联安置下岗女工再就业的主渠道。

1、妇联组织健全率较高,社区妇女参与率较低。虽然每个社区都建立了妇联组织,但一些社区的妇联组织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妇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主要是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在安置就业岗位是往往侧重于那些素质高、有参与热情的女性,许多无技术妇女、外来务工妇女、离退休妇女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调动,致使她们长期游离在妇联组织的网络之外,造成了思想教育的空白点,削弱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工作内容上针对性欠强,工作手段上协调性较弱。各社区妇联组织在利用妇女人力资源上主要以"家政服务"为主。一是发展妇女家政服务组织和"巾帼服务队"。相继建立了多个家政服务组织和几支"巾帼服务队"。二是动员引导下岗失业女工从事社区环卫工作。三是开展劳务大集活动。社区妇联每年与劳动局、工会、报社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1次劳务大集,就业指导中心从今年开始年每年三八举办招聘大集活动。四是引导帮助下岗失业女工自谋职业。社区妇联积极主动帮助下岗女工协调资金、申办执照、联系场地等,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服务。总的来说,其服务内容有托幼园(所)钟点工、保洁、护理保健、婚姻介绍、房产中介,家庭教育、送货上门、送牛奶等各类服务岗位20多个,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在社区服务业中实现就业。但同时也在提高妇女素质上欠缺。在利用妇女人力资源上,都是由各家政公司加盟,并没有充分利用好社区内妇女闲置人员,对那些有工作的妇女人才更是没有发挥她们的长处,为社区服务尽力。对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缺乏有效的协调,各单位在社区内开展的活动相对独立,没有与社区妇联的工作形成互动,常常造成一项工作内容几个部门重复几次开展,浪费了人力、物力,使社区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个层面对象:各单位妇联—在认真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上,主要是搞一些服务活动,以面向社区、走进家庭,便捷百姓为宗旨。

1、在服务内容上。没有涉及到为无业妇女提供就业帮助内容,但充分利用了本单位一些有技能,有政策水平的妇女人才走向社区,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措施,并为困难妇女送温暖,如县行政服务中心每年都要开展各类上门办证,开通“绿色通道”,为一些社区妇女实行预约上门服务。

2、在实体管理上。各单位采取政府牵头,妇联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共建、联建、协管等方式为社区妇女服务。

第三个层面对象:社区妇女人力资源状况—闲散人员较多,中高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且面临断层的危机。

1、闲置妇女—队伍总量较大。一是人数较多。我县下岗女职工占下岗职工总数的60%。二是年龄偏大。据统计,全县无业妇女中30岁以下的占15%,31-40岁的占30%,41岁以上的占55%。三是学历低、无特长,技能单一。无业妇女中仅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高中(中专)的占15%,大专以上的占5%。四是生活比较困难。再就业后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成为家庭主要生活来源的占80%;生活质量提高、经济比较宽余的仅占10%。五是再就业中不知道或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占70%,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占80%,因受年龄歧视不能就业的占10%,受学历限制的占60%。部分人想自谋出路,但一缺资金、二缺场地,门店租金高难以承受,辛苦半天,只是为房主挣钱,自己所得很少。

2、中高技术妇女人才—相对匮乏且面临断层的危机。

据劳动部门有关数据统计,在就业妇女中,有中高技术的人才已微乎其微,一般都是从事第三服务行业,而且占了%。如果这一群体能通过“巾帼社区服务工程”的实施渗入到社区闲置妇女中去,为她们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将有效地改观社区整体上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的状况。

第四个层面对象:妇女干部—开发妇女人力资源的观念和手段需进一步更新。

1、部分妇女干部对妇联参与社区服务的认识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认为社区服务是民政部门的事,工作积极性不大。2、部分基层妇女干部对社区服务的有关政策缺乏了解,在开发妇女人力资源上还缺乏无场地、缺资金的困难,因而工作被动应付,难以形成规范有效的运作机制。3、目前妇联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有80%以上是以无偿服务为主。长久以往,可能难以提高其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4、社区基层妇女干部文化和业务素质偏低。据部分社区调查反映,初中文化程度的占80%。再加上干部兼职过多,工作精力分散,难以适应社区建设和管理发展的新形势。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制约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工作深入开展中对人力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

在人们的意识中,还沿袭着传统的行业管理、单位领导的思想,“单位”是工作、生活的最终落脚点,一切的文化活动,服务需求都应交给单位和政府进行处理。这部分人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信任度不高,因此参与社区生活、向社区寻求援助的态度不够积极,对妇联组织开展的活动没有足够的热情。部分社区妇联组织还习惯于自己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搞一些娱乐活动等方式,没有充分利用好社区内可利用的妇女人力资源,缺乏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服务意识,难于打开工作局面。

2、优惠政策的难以兑现

党和政府为扶持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社区妇联以家政服务、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活动为载体,开办了一些服务项目。但是在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服务项目时,在手续的简化、费用的减免、资金的投入等方面,由于牵涉到部分部门的利益,有关优惠政策常常大打折扣,使妇联组织不能更好地开发服务项目。

3、妇干队伍的急待加强

目前,我县14个社区妇联干部队伍的构成和素质有待加强。但是仍然有70%以上的社区妇联干部年龄偏大,她们有务实精神,但缺少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80%的社区妇联主席由社区主任或书记兼任,她们中的一些人行政事务繁忙,分身乏术,虽有工作热情,但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抓好妇女工作,造成部分社区妇女工作难以开展到位。

4、服务手段有待创新

妇联组织对社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县虽已建立了一批社区妇女工作示范基地,但是与一些企业公司加盟。劳动、卫生、民政、金融等系统从自己的业务出发,在社区内开设了很多经营性网点,妇联系统围绕着家政、维权、就业指导等方面,以咨询和便民服务等形式,开办了一些服务项目,但还远不能满足各层次妇女的需求。只有找到与自身职能特点相吻合的服务手段,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才能不同中求"大同",有效地利用好社区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近来我县在贯彻落实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妇联如何以"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为载体,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更好地为社区妇女服务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三、深入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实现妇联组织在开发妇女人力资源中的新作为

(一)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构建。

当前,妇联应继续发挥其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大力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从三个方面推进妇女人力资源的举荐和凝聚工作:一是为优秀妇女人才搭建一大批展现风采的后台,使党政领导和用人单位更为直观、方便地发现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二是为无业妇女的成长多创造一些“第一次”的机会,增强妇女追求成功的自信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三是千方百计地为社区妇女提供帮助,实现自助自强。

从整体而言,妇联组织在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中应着力研究并逐步完善以下八个方面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1)各单位配合—素质训练体系。通过巾帼社区服务行动等面向社会的实践活动为基本途径,建立起以促进妇女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提高,以及创造能力、潜在能力的开发为主要目标任务,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妇女群体的素质训练体系。如政治素质训练由妇联来操作,职业素质由劳动部门来操作,技能素质训练由用人企业单位来操作。

(2)政府主导—资源保障体系。即从开发政策资源、争取物质资源和强化阵地资源三个方面构建起资源保障体系。一要积极对妇女人才投资、培养、激励、保障等新政策的制定;二要积极建立起诸如各社区妇女就业发展基金、妇女成才奖励基金等物质依托。

(3)妇联健全—荣誉激励体系。即建立起以妇内荣誉评选机制(如优秀妇联干部、基层优秀妇女等评选)与荣誉评定机制(如十大杰出妇女、妇女文化新人奖等评选)相结合,由政府荣誉表彰序列(如优秀妇女创业带头人)共同的荣誉激励体系。

(4)群众参与—评价鉴定体系。即建立起针对妇女人才个体和群体的科学合理、富有实效的评价鉴定体系。通过专家测评、群众测评等手段,建立一套较为完整,能够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反映妇女人才群体结构和动态发展的指标评判体系。

(5)社区建立—信息管理体系。即建立起以高层次妇女人才为主要对象,以开放型、流动型的妇女人才资源信息库为主要载体,以信息网为桥梁纽带的县、局、企业、基层四级妇女人才信息网络。通过组织和市场(社会)两种渠道,完成对妇女人才信息的采集、加工、储备、分析,并有效地及时输送给各类帮扶对象。

(6)各社区管理—组织支撑体系。即建立起以妇女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充分就业、人尽其才、效能最大化为目标,以“实效化运作、事业化发展”为方向,以信息咨询、委托招聘、就业举荐、职业鉴定、“猎头”服务等为主要功能的中介服务体系。

(二)妇女人力资源服务社区的基本定位

目前,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由于个体经济的补充,基本能够得到保证,但文化、体育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妇联组织要想实现社区妇女工作的新突破,就要根据妇女需求,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为载体,在“联”字上做文章,在“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社区人力资源,促使社区妇女工作呈现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新局面。

1、抓联建,服务于社区群众生活

社区是一个由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组成的整体,只有整合社区资源,构建跨行业、跨层次、跨部门的社区妇女组织网络,把辖区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各单位妇女人才联系起来,形成“社区人管社区事”的理念,根据社区妇女的具体需求,每个社区要统一组织一支志愿服务、生活援助等活动的队伍,使社区妇女工作由妇联组织唱“独角戏”变为社区人共同演练的“大合唱”,才能推动社区妇女工作的深入开展。

2、抓联管,服务于社区妇女就业需求

目前,下岗、失业人员正逐渐由单位流入街道和社区,其中女性比例占60%,她们急需一份工作来改善生活状况,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仅靠妇联系统建立的“家政服务站”,不足以满足她们的就业需求。这就启示我们,社区妇联组织要与辖区内的单位纵向联合,与民政、工会等部门横向联合,面对社区妇女,走联管之路,才能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提供就业指导,开发就业岗位,在解决妇女就业难题的同时,增加社会各界对妇联组织的认知度。巾帼社区服务工程要广辟就业渠道。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就业岗位。而社区服务恰恰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一是要依托城区阵地,向社区服务要岗位。如开展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二是要渗透社区管理领域,向社区管理要岗位。如物业管理、治安防范、居委会管理等;三是利用城区地域优势,向空间开发要岗位。如利用厂房、仓库等开办服务实体;四是鼓励自谋职业,向个体和私营企业要岗位;五是规范用工行为,向调整用工要岗位;六是借助各界支持,向兴办街道小企业要岗位。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6

一、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emC),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包括节能潜力分析、节能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选购、施工、节能量检测、人员培训等项目的全过程服务。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用能单位专门进行节能改造的资金投资。用能单位只需以节能效益来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举例说明:某政府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合同约定由节能服务公司无偿将原有的功率大、耗能多的道路照明灯替换为节能型LeD路灯。进行节能改造工程后可以节约大量电能,并间接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政府每年将节省的电费按照双方约定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据此收回投资和取得合理利润。而政府除了在合同期内分享小部分节能效益外,还将在合同期结束后获得该LeD路灯的所有权及全部的节能效益。政府和节能服务公司双方互利共赢。

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产生的背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长久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尤其是对石油、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几乎到达了极限。各种自然资源竭尽枯竭,人类社会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

与此同时,随着对能源的消耗的日益增加,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例如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燃烧过多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燃料燃烧后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会造成海洋经济、农业等减产甚至部分物种的灭绝。再比如频频出现的雾霾。因此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比如鼓励使用太阳能和开发新能源。早在1970年,2000多万美国民众在全美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呼吁保护环境,解决洛杉矶雾霾危机。在美国民众环保运动的推动下,美国政府于1970年出台《清洁空气法案》。1973年,美国实施联邦能源管理计划,旨在推动联邦政府通过实施合理划算的能源管理和投资加强国家的能源和环境安全。联邦能源管理计划的具体方式为,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设计、出资建设节能项目,联邦机构用节省的费用支付。这就诞生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随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模式在加拿大、西班牙、德国等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

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登陆中国。首次试运作的三个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获得了较大的节能效果、温室气体Co2减排效果和其它环境效益,而节能服务公司也取得了较大的利润。随着一些财政奖励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更加推动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账务处理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未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会计核算做出明确规范。在实践中,不同的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对会计核算的处理都有差异,在此笔者根据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了解,对节能服务公司的会计核算表达自己的看法。

(1)发出存货时,将存货转为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借:存货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取得安装施工、维修等发票时,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3)分期取得节能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

同时,根据分享节能效益的期限,摊销成本。

借:主营/其他业务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四、涉税事项与相关税收政策

(1)所得税政策

根据财税[2010]11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增值税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13]10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5)、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的应税服务。需要说明的是,在2013年8月1号营改增以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属于营业税范围,也是免税的。财税[2010]110号规定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需要注意的是,免征增值税/营业税需要在取得第一笔收入时到税务机关备案。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7

Care是美国最大的在线家政服务企业,2006年成立于美国波士顿,希拉・里利奥・马塞洛为其创始人兼Ceo。Care成立之后从包括matrixpartners和trinityVentures在内的数家投资机构累计融资1.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8亿元)。2014年1月24日在纽交所上市,融资约9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55亿元)。2012年营收4800万美元,2013年前九个月营收5900万美元。长期来看,公司预计运营利润率将达18%~20%。

美国有63%的家庭,夫妻双方有正式工作,或单亲家庭有正式工作,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操持家务。因此60%即4200万的家庭需要寻找兼职家政护工,美国家庭在家政领域每年支出的金额为2430亿美元,庞大的市场给了Care长足发展的机会。

在发展初期,Care主要提供儿童看护服务,随后逐步增加到照顾老人、宠物看护、房屋清洁、家教等领域。在发展过程中,Care不断挖掘家庭对各类看护服务的需求,提供更加齐全的看护服务,其最终目标是成为在网站上搜寻保姆、遛狗人、保洁人员或其他家政服务人员的一站式家政服务平台。资源高效配置和管理

Care对接家庭和护理服务人员,所做的事情是将家庭和数十万护理提供者联系起来,让他们分享护理经验,并获得有关像幼儿护理、家教、高级护理、宠物护理、家政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该网站的很大一部分用户为女性,女性在看护服务提供商中占95%,在注册的家庭用户中占85%,根据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eScore的数据,Care的月独立用户访问量约为290万。

一方面,Care为家庭和服务人员提供配对交流;另一方面,还将线下传统的家政服务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资源整合到网站上,打破原有的线下资源和服务需求间信息不对称的困局。在Care的网站上,互联网系统自动完成信息归类、筛选和配对工作,这种以线上高效的资源配对代替线下低效的对接服务,使Care几乎成为一个连接服务人员、家庭和机构之间的一站式快捷大平台。

Care对资源的精准管理,第一步从注册开始。家庭和机构注册的程序相对简单。例如,家庭注册时,填写地址、邮编、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即可加入,再根据自身需求对家政服务条件进行细化,如需要儿童看护的家庭需补充填写照看小孩的保姆、幼儿中心、家教类型等。

第二步是审查服务人员的背景资料,这是整个工作的核心。一直以来,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道德问题是大部分家庭最为看重的部分,有犯罪记录的服务人员甚至找不到可以服务的家庭。美国的儿童护理是家政的第一项业务,做妈妈的女士一定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不信任的服务人员来照顾。Care对服务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了落到实处的审查,解决了传统家政企业历来的审查难题,也正是这项工作帮助Care取得了用户满意度为85%的好成绩。

在服务人员信息审查方面,Care建立了专门的负责团队,他们一旦发现可疑或不当内容,就会第一时间与雇主取得联系。

一般情况下,家庭寻求服务的流程是这样的。家庭先向网站提出申请,网站会自动配置符合家庭需求的服务人员。家庭通过查看服务人员的专长、背景资料、社会评价、犯罪记录等信息后,预订几名服务人员,经过考核和面试后,最终确定一名服务人员。在整个过程中,网站随时跟进家庭和服务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遇到双方发生争执或不能配置的情况,及时调节并更换服务人员。

每一次服务后,家庭都会给服务人员评分,这些评价公开在网站上,给下一次雇佣服务人员的雇主提供借鉴。

2012年,Care将服务人员背景审查的经验推广到英国。在英国,有专门的团队审查服务人员的简历,Care还和英国犯罪记录局合作,审查服务人员的犯罪记录。

除了在网站上获得服务人员的信息外,家庭还可以咨询Care在Facebook上建立的活跃社区。熟人介绍的服务人员,各方面的信息比较准确,比网站更值得信赖。这种典型的口碑营销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Care的网站成为聚合大量资源的平台,但如果只是像一般的网站一样,把信息聚合起来,而不加以管理的话,所谓资源的高效配置根本就无从谈起。从Care的经验来看,用户注册时收集详细的资料是精准管理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严格审查服务人员的背景资料。最后,跟进服务人员与其雇主之间的合作环节,得到用户反馈。Care对三个环节的贴心服务,使得家庭对它的好感进一步提升,从2006年至2011年,家庭对服务人员的重复使用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到2012年达到51%。核心盈利模式是商业配对

Care的费用为200美元/年,相比中介机构,Care有价格优势。而且Care通过互联网高效资源配置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服务更具竞争力。

Care覆盖了美国520万个家庭,拥有540万个护理人员,在全球拥有950万个会员。家庭和家政服务人员在网上注册后,试用期内Care为他们免费提供市场上的供需信息,在免费试用期过后,如果用户还想继续享受该项服务,则需要每月支付89美元。

虽然看起来,Care的收入来源于个人付费,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商业配对和付费增值服务才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3年前九个月,个人付费服务贡献收入为14%,商业配对为75%,付费增值服务为11%,后两者的比重在未来还会增加。

在商业配对中,Care帮助传统家政服务公司或中介公司在网上寻找需要家政服务的家庭,从中收取商业配对费用。后两者会向家庭收取费用,一部分作为服务人员的酬劳,一部分付给Care作为中介服务费。其中,服务人员不需要向Care支付任何费用。

在付费增值服务中,Care的目标是大公司。比如,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会购买它的家政服务,为员工提供福利。这些员工不会住在同一个地方,线下的家政服务公司最主要的联络方式是电话或电子邮箱,操作起来难度大且效率低。而Care刚好弥补了这个短板,其依托丰富的家政服务人员数据库及可选对象的多样性,轻松实现人员的有序配对。

现在,Care的盈利模式已经不局限于个人付费服务和商业配对这种传统的佣金模式,还通过其他定制增值服务实现营收。

例如,Care会在网站上向家庭推荐日常看护中心,受到推荐的网站付费给Care,这也是Care收入来源的一部分。此外,支付平台不仅用于家庭向提供服务的护理人员支付薪酬,同时可以使用Care的Homepay工具进行家庭报税。在企业项目中,企业和Care合作,作为企业给员工的一种福利,为员工提供家政类服务,减轻员工家庭负担,降低缺席频率。商业服务项目帮助家政中介公司在Care上寻找客户,这样就可以将流量导入网站,提高访问量。瓶颈在哪里

Care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服务质量的保障难度大和市场渗透率过低。目前Care侧重于信息层面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于服务人员本身只处在背景审查阶段,在家庭和服务人员合作过程中,尽量参与监管,但由于人员数量太多,对关乎服务质量的服务环节并没有过多的管控能力,使得这套体系很难真正落到实处,Care面临无法真正保障服务质量的问题。

在服务质量方面,Care远逊于株式会社日医学馆。日医学馆是日本护理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与医疗、健康、教育和保育相关的领域,在日本全国设有1000多处营业点,经营300多家养老院,为14万名高龄者提供服务。2013年医学馆的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超过2750亿日元,净利润也达到了近40亿日元,收入58%来源于护理服务。

日医学馆不仅在看护老人、照顾日常起居生活、医学护理和保健健康等方面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服务,还为高龄养老机构的老人定制各种福利器具和用品,分发给全国的护理商店。

其实,服务和产品只是日医学馆成就中的一部分,真正让人称赞的是在护理流程中,其所秉承的“安全”、“自理”和“尊重”的理念。比如在床铺整理流程中,护理人员协助老人利用健康的身体一侧来完成床铺整理,当换到床单的三角形边缘时,护理人员一边操作一边询问老人感受,尽量让老人完成能够自理的动作,在每一个动作开始前,护理人员都会提前向老人告知,获得老人支持。

除了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外,Care还面临着家庭渗透率过低的问题。Care目前只覆盖到美国2%的家庭,海外扩张也只占收入的8%。虽然Care领先于其他家政企业,但如此低的渗透率说明其在单一地域中并未深耕市场。在还没形成绝对规模优势之前,Care为竞争对手留下不少机会。

在美国,类似于Care的网站有两家,提供钟点工的Homejoy和提供清洁工的Handybook,二者分别获得4000万美元的融资。未来Homejoy是Care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8

美国是世界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大国,其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50年-19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美国教育的发展,美国教育服务机构一直致力于关注教学与科研质量的提高。该阶段美国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同样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同盟国和附庸国,但由于教育服务出口较为单一,导致美国教育服务贸易在这一时期发展总体乏力。

2.飞跃发展阶段(1980年-2000年)。20世纪80年代,教育机构成为美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新焦点,教育国际化可以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利益。为此,美国不断改善本国的贸易结构,美国的教育服务业在这一阶段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首先,美国在保证对公立教育机构的扶植下,鼓励私人资本进入教育产业。其次,鼓励各种公立和私立学校加大招收留学生的比例。再次,发展教育服务出口的相关产业链。美国一系列促进教育服务出口的政策,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跃成为世界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领先者。

3.缓慢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21世纪初期在历经恐怖主义袭击之后,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美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进入了低谷,受到了严重影响。一方面,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对留学生的签证制度要求更严。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服务贸易也在迅速发展,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成为继美国之后主要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国家。这些原因使得在21世纪初,美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此后,美国为了重新确立在教育服务市场上的地位,一方面,政府逐步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签证和移民政策,并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经费鼓励和提供完善的研究工作环境。另一方面,美国不断完善教育服务产品的种类,从单一的教育服务产品出口到多元的教育产品市场的开发,包括了合作办学、直接投资办学及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2000年~2014年美国虽然市场份额从20%下降到了15%,但从留学生总量来看,美国一直都占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最大份额,地位仍举足轻重。

二、美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特征及原因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国,有自己独有的优势。美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更是多年来保持顺差,给美国带来了巨大收益。美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有着重要启示。

1.发展特征。美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与其良好的教育条件是分不开的:美国学校热门专业多,留学生选择范围广;美国名校云集,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世界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拥有大量的专利创新及优秀,更拥有诸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和各个领域的尖端科研成果。

美国不仅硬件设施过硬,而且其教育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多年来美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额远远高于进口额,且进出口差额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不仅如此,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占当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例也在稳步提升。

2.原因分析。美国服务贸易取得的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1)政策支持。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早在1958年,美国就制定过专门的法律来保证教育服务贸易的推进,伴随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美国连续颁布过多部涉及教育服务贸易的法律。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处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相关事宜,美国还成立了“国际发展署”专门负责外事教育交流活动。政府对教育服务贸易的高度重视巩固了其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

(2)财政支持。美国教育发展资金来源多元化。美国教育资金来源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有各类企业资助和社会非政府组织等等。除了资金来源广泛,美国对赴美留学生奖学金资助的数额也相当可观,各类奖学金从不同层面鼓励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高额的助学金也是吸引外国学生赴美学习的原因之一。

(3)创新的教育理念。美国教育的理念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和素质教育为基础,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美国教育更看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交流,更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种教育理念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式,鼓励个性的释放,更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因此,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成为吸引国际留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起始阶段(1978年~1991年)。文革结束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中央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到国外,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支持政策,教育服务贸易进入始发阶段。

改革开放前几年,出国留学生主要是以公费为主。1985年,国家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指导方针,在该指导方针下,教育部开始放开自费来华留学教育,并于1989年正式制定《自费外国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自费留学的人数开始日益增加。出国留学的资助体系也由政府公派留学生为主逐渐转向经费来源多元化,个人自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该阶段出国留学总人数累计4.25万人,来华留学生人数累计1.74万人。

2.兴起阶段(1992年~2000年)。1992年我国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育服务贸易也逐渐兴起。

在此期间我国政府对于教育服务贸易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较全面的规定了出国和来华留学相关事宜。教育服务贸易法律的颁布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成立,规范了教育服务贸易工作,使教育服务贸易活动走上正规,而留学中介在这一时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大方便和简化了进出国留学手续的办理,刺激了我国该阶段的留学活动。

3.全面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教育服务贸易也迎来了巨大发展契机。各行业由于市场不同程度的对外开放,对于国际人才的渴求也越演愈烈,教育服务贸易也得到了重视。这个时期来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留学生人数大幅增长。

从表1可知,入世后,除2003年外其余十几年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和增长率都处于平稳上升趋势,留学生的来源地也逐步多样化。到2013年,有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都在华学习和生活。而我国各地区接收留学生院校的数量在2013年也比入世之初翻了一番。从数字上的变化可以看到,这十几年间,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得到了“质”的飞跃,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目前,我国的出国留学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四、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对比中美的发展历程,我们应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认识到现阶段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不足。相对于美国,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起步晚,逆差严重;知名高等学府少且国际竞争力弱,特色专业建设不足;来华留学生来源地过于集中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来华进行学历教育的人数较少;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起步晚、不够健全等等。主要表现有:

1.教育经费来源单一,获得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比例偏低。政府对留学生进行一定经济上的资助,不仅能减轻留学生经济负担,更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从经费来源看,我国的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政府支出,相对于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对GDp占比数字看来,我国的教育投入远远不足。

从图1可知,我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人数在这几年一直持续增加,2014年的受资助人数是2005年的5倍,增速较快。虽然在2012年增幅有所回落,出现低谷,但2013年增速再度回升。总体来看,我国对赴华留学生的资助力度还是不断加大的。

从图2来看,来华留学自费生人数比例虽逐年下滑,但占比一直高居90%以上,持续不下。可见,虽然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留学生的资助力度,但仍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自费生仍是来华留学生的绝对主力。

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虽然我国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支出,但我国留学生奖学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且其增速远不能覆盖来华学生的数量,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自费来华学习,这对某些经济条件紧张但又有留学需求的学生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教育服务贸易长年逆差。虽然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在这十年中创造了不少历史记录,但来华留学生总体比例偏低、留学生收费不高,使得教育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

从表2我们可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赴华留学人数都在逐年递增,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也在逐年扩大,进出口处于严重失衡,表现之一就是人数的逆差。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远远大于来华学习的留学生总数,出国人数的增长幅度也明显快于来华留学生增加幅度。2013年的逆差就高达377509人,这个数字是2008年的两倍多。

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也体现在贸易额的逆差上。我国近几年教育服务贸易逆差额度是不断加大的,说明教育服务贸易并没有给我国经济带来预期收益。

五、政策与建议

教育服务贸易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一国教育质量的标杆。针对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经费来源。我国应积极鼓励并扩大全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我们应加大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额度,提高助学、奖学金覆盖面。奖学金来源上,除了原有的政府投入之外,更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筹资,为教育服务贸易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放宽收费标准,增加教育服贸收益水平。增加教育服务贸易经济收益最直接的途径是提高来华留学生学?m标准。来华留学生学费较低是造成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世界多数发达国家的留学生费用约是我国的2倍~5倍。建议相关部门对于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进行多重评估,适当提高留学生的学费,弥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缺口。

3.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理念。我国虽然拥有多所著名高等院校,但论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世界知名度和教育质量也是吸引来华留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知名院校能突出学科特色,提高科研水平、引进优秀学科带头人,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硬件”上去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

4.政府政策全力支持。美国教育服务贸易能够在20年内发展壮大,与政府的鼓励支持政策是分不开的。我国应借鉴其有效的政策,从政策层面重视并支持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例如:采取灵活、简便的签证留学程序,简化留学手续;积极鼓励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多元化办学;扶持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从政策上给予学校和留学生一定支持和便利。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9

【关键词】市场失灵普遍服务公共财政服务型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政府职能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作为我国政府干预市场主要工具之一的国家财政也由统收统支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而其中公共财政职能的定位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所在。最早源于电信产业的“普遍服务(Universalservice)”一词已经流行到了电力、邮政、供水和民航等行业,在我国也开始出现图书馆、广电系统、公共设施等公共事业部门的普遍服务研究。鉴于普遍服务的公共品属性,普遍服务对于公共财政职能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已开始出现社会普遍服务理论的研究,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关于普遍服务理论的发展尚未有学者进行研究。为深刻把握社会关于普遍服务理论的涵义,本文对普遍服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以利于我国社会普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普遍服务理论溯源

普遍服务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在1893年其电话专利到期以后,面临着众多电话公司的竞争。为积极寻求维持其垄断优势,1907年该公司总裁威尔先生在其公司年报中提出“一个系统、一个政策、普遍服务”的口号作为公司的竞争纲领,凭借自己独有的长途网络抢占本地电话市场,最终垄断了美国的电信产业。当时,威尔所谓的“普遍服务”的含义,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普遍服务概念,只是指能够使得所有的电话用户都能连在一起。1913年,美国司法部对at&t公司提出反垄断诉讼。面对政府的指控,为避免遭受反垄断法的处罚,at&t公司提出拆分电报公司、允许其他电话公司接入网络和只有在政府允许下才兼并其他公司的调解方案。政府默认了其方案,但要求at&t公司承担全美电信普遍服务的义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信业放松规制和引入竞争的改革,促使电信普遍服务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重新定义。美国、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电信法》都规定电信产业要对国内所有公民以可以承担的资费提供有一定质量标准的电信业务。因为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电信普遍服务,所以需要各国政府介入相关的立法进行监管。电信普遍服务的市场失灵主要源于电信运营商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经营。为获得更多的利润,电信运营商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在成本高的地区以及为低收入消费者提供电信服务,从而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实现各国电信普遍服务的目标。为了保证所有公民的通信权利,特别是高成本地区和低收入阶层人群的通信权益,政府需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相关的电信普遍服务政策,以保障全社会公民的福利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所以,世界各国都认为政府对电信普遍服务负有义务和责任,应该用“有形的手”去实施电信普遍服务。

二、公共事业普遍服务理论的发展

公共事业普遍服务是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公用行业组织以居民能够支付得起的价格向社会提供标准相同的产品和服务。近年来,电信普遍服务的理念逐渐被电力、煤气、供水、邮政、医疗、民航和铁路等公共事业借鉴利用,成为各公共事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标准。但公共事业涵盖的众多行业因各自的特点不同,所以具体实施普遍服务的标准也并不相同。

邮政行业是以连通全国、覆盖城乡的运递网为依托,属于“投资大、周期长、收效慢”的网络型基础设施行业。《万国邮政公约》规定,邮政的普遍服务要满足本国境内所有居民的基本通信需求。针对国内的邮政业如何实施普遍服务,相关学者也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刘波(2001)和顾联瑜(2001)主张要强化邮政局的专营地位,通过交叉补贴来实施全国邮政的普遍服务。周其仁(2001)和潘新兴、冯英(2006)指出邮政普遍服务国营不一定比私营公司做的好,如果强化邮政局的专营权通过交叉补贴来提供普遍服务,可能使得人们无法分清邮政局的亏损是来自于普遍服务的实施还是经营效率的低下。潘新兴、冯英(2006)建议国家放开邮政市场,实行政企分开,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产业的监管机构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改组国家邮政集团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才能保证普遍服务得以有效实施。由此看出,对邮政业普遍服务的争论焦点是如何才能让邮政市场发挥出有效率的运作,为社会提供服务。

电力普遍服务是政府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发展目标的一个具体措施,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性质。罗国亮(2008)认为电力作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和电力产业的网络性使其也具有普遍服务性质,所以政府也需对居民的电力需求实施普遍服务。他参照国外有关普遍服务的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把电力普遍服务定义为:“以可以普遍接受的价格提供和满足全社会公民的基本生活用电需要。”根据当时的调研结果他把电力普遍服务的最低目标定为:在全国范围内保证每户月均用电10时和保证所有居民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廖伸(2009)借鉴电信普遍服务的内容分析了航空运输普遍服务在我国的实施情况。他认为航空运输普遍服务具有公共品的属性,应该被看作是公共政策而非私人经济活动,使全国任何地区都能连接到国家航线网络和任何人都能享受到航空运输服务应该是航空运输普遍服务的目标。他提出我国民航业需要通过初期的建网、网络扩张、市场整合阶段、网络完善和服务个性化五个阶段来实施民航运输普遍服务。

苏苗罕(2007)指出能源服务是实现人们住房、饮食、医疗和教育等需求的关键因素,是克服贫困所必不可少的。他参考世界各国能源普遍服务定义“提供价格合理的可靠能源,满足那些用不上能源或用不起能源的公民的用能需求”,认为能源普遍服务是“国家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确保所有用户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可靠的、持续的基本能源服务”。

国内外也有学者借鉴电信普遍服务理念对图书馆事业的普遍服务进行了研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2)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张雪梅(2007)指出图书馆精神是要消除社会成员因经济、社会地位、生理等方面的因素而在获取图书馆服务方面的不公平性导致的信息鸿沟。普遍服务的精神内涵和“旨在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从信息知识角度维护社会公正与现代图书馆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徐引篪(2005)提出图书馆普遍服务的理念,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和公平的标准获得图书馆服务”,概括了图书馆普遍服务的必要性和影响图书馆普遍服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在我国推进图书馆普遍服务的政策建议。

总的看来,源于电信产业的普遍服务理念已逐渐开始在公共事业领域推广,这与能源、邮政、航空、供水、图书馆等公共事业的服务设施投资大、网络化和社会公益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公共事业领域普遍服务的推广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平衡、改善收入分配和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社会普遍服务理论的萌芽

公共事业虽然因其服务设施投资大、网络化和社会公益性的特点使得普遍服务理念在公共事业领域得以推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遍服务涵义也越来越广。普遍服务的提出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生产或服务领域,而是一种理念、一项制度、一个系统、一个囊括整个社会及其成员的网络。

许正中等(2006)分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等七个多元复合转型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以防止中国改革误入挫折与断裂的现代化陷阱的构想。其中社会普遍服务包括人文普遍服务和产业普遍服务。人文普遍服务内容包括旨在维护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基础教育权、自由迁徙权、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教育保障、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普惠制度体系,远远大于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所涵盖的范围,是一项综合保障制度。产业普遍服务涉及电信、邮政、供水、供电和公共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确保社会成员以承受得起的价格、服务质量和资费一视同仁的享受基础产业或公用事业提供的基本服务。产业普遍服务不仅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需的的生产资料,而且还为人民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人文普遍服务是整个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架构的基础平台,而产业普遍服务是整个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架构的高级层次。

昌忠泽和王俊(2007)认为社会普遍服务的核心要义应该是:“向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机会和同质的服务,避免弱势群体边缘化、落后地区边缘化。”他们认为在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失地农民、城市的农民工、下岗失业者等社会弱势群体。群体成员越多,社会活动能量也越大。当他们处于社会结构的边缘时可能会出现所谓结构失衡,从而导致社会动荡。现实中,个人获得工作、基本医疗保健、住房、基础教育等机会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排斥,使得弱势群体“边缘化”,其严重后果将可能会出现现代化进程的断裂。人文普遍服务能够给予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和迁徙权,防止他们被边缘化。产业普遍服务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邮政、供电、供水和公共设施等基本服务,得到相同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平台。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可以防止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弱势群体边缘化,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王俊和昌忠泽(2007)以人类发展指数来分析中国人文普遍服务的发展状况。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但是1990年到2003年的数据表明各省市的人类发展水平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说明我国的人文普遍服务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教育对人类发展水平的贡献度增大,而公共卫生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保障却是社会普遍服务的薄弱环节。

四、结语

从现有文献来看,威尔总裁提出的普遍服务概念距今已超过100年,普遍服务理念也由电信业逐渐扩展到电力、煤气、供水、邮政、医疗、民航和铁路等公共事业,近年来也被运用于社会服务领域。现代的社会普遍服务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全体公民的基本权益、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使得社会成员无论收入高低,无论居住在本国的任何地方,包括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或其他高成本地区等,都能以普遍可以接受的价格,获得某种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的服务。

政府通过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引导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由市场分配资源的比例在上升,而政府分配的资源比例在下降,在有限的公共资源约束下,如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构建基本的生存发展平台,这对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遍服务的最初提出是政府基于市场失灵规制垄断企业和保护行业竞争的策略,现在已发展成为政府为保障经济中的个体拥有相同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平台,能够有效参与竞争而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理念。在我国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今天,政府以普遍服务理念作为公共财政职能的定位,树立政府的普遍服务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增长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而非国内消费,外需与内需结构失调,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对增长的约束日益严重等。奥尔森(2000)认为国家权力与私人利益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繁荣程度,市场型政府乃是国家经济发展之根本。一个良好的市场机制本应能够有效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而当前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暴露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的功能上还存在不少缺陷,这应该与当前我国管理型政府的职能不能有效发挥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国政府的角色需要从计划经济中的“管理型”政府转型为市场经济中的“服务型”政府,这有赖于政府加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解决当前社会转型过程暴露出来的诸多民生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有效的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才能保障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武:美国的电信管制及其发展[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2]李丹:美国电信普遍服务管制的经验及启示[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4(7).

[3]匡斌:公共经济视角下的电信普遍服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

[4]杨志钢、雷玉琼:公用事业普遍服务简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5]刘波:邮政专营并非行业垄断[J].中国邮政,2001(8).

[6]顾联瑜:邮政专营权是实现普遍服务的前提[J].中国邮政,2001(4).

[7]周其仁:邮政专营无理可言[J].中国改革,2001(8).

[8]潘新兴、冯英:我国邮政体制改革和普遍服务的实施[J].经济管理,2006(15).

[9]罗国亮:我国电力普遍服务的监管目标、任务及政府职责[J].管理现代化,2008(1).

[10]廖伸:中国民航普遍服务实施模式初探[J].航空服务,2009(20).

[11]苏苗罕:能源普遍服务的法理与制度研究[J].法治研究,2007(10).

家政服务的起源篇10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空巢”老人  社区服务

论文摘要: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空巢”老人家庭急剧增多。家庭虽然在中国养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传统家庭模式的解体,“空巢”老人的出现与传统的养老模式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家庭照料资源减少、社会照料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形成了老年照顾资源的断层,而新的社会养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实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有诸多的优势,现阶段要充分重视社区在为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尤其要完善“空巢”老人社区照料服务体系。

“空巢”老人家庭是指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独居老年夫妇家庭和单身(寡居)老人家庭。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空巢老人家庭急剧增多。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户总数的20.09%。其中,空巢家庭户占22.83%。按普查结果计算,全国3.4亿个家庭中,至少有2340万名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需要社会照料。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空巢老人人数将占老龄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到2010年,60岁以上老人家庭中,80%将是空巢。近年来,屡有空巢老人倒毙家中数日后才被发现的惨剧见诸报端。有关专家表示,这种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

空巢老人作为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数量和比例的剧增,带来的社会和家庭问题非常突出。数千万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帮扶服务和社会救助等都将成为重大社会课题。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关注空巢老人的困难,帮助他们安度晚年,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力图探索在传统家庭模式的解体,空巢家庭老人照料资源断层的情况下,重视社区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建立一套完善的空巢老人社区生活支持体系。

一、“空巢”家庭老人照料资源断层的分析

就整个社会发展而言,老人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最终将导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改变。空巢老人在家庭照料难以为继,社会照料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形成了老年照顾资源的断层。

1.家庭照料资源减少,精神慰藉缺失

空巢老人家庭问题实质是“老年安全带”发生了危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脆弱性越来越强。如果老年人身边缺少监护人,他们与家人及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了断层,将导致“老年安全带”出现松弛甚至断裂。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中,老年人生活照料主要由配偶和子女承担。随着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数也将随之增加,家庭养老的生活照料负担日益加重,家庭成员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照料任务。老年人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时的生活照料重担,近95.72%是由家庭成员来承担的,其中依靠配偶照料的占24.39%,依靠子女照料的占70.88%。受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家中雇用保姆或小时工的比例很低,仅占0.81%。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代际分居,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家庭日益小型化和功能的弱化,导致老年照顾资源出现断层。这意味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空巢老人对照料需求的连续性、即时性要求,子女也因为工作竞争压力的增大而感到力不从心。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老龄化更倾向于少子高龄化,家庭供养资源正在减少,供养能力正在下降。还有一种情况,即子女工作或者出差期间老人孤独在家的情形,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代际分居所造成的空巢家庭,而是因为时间的不能共享所造成的更为普遍的“准空巢”家庭,这类准空巢家庭老人的照顾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另外,空巢老人精神照料也面临着缺失的问题。据2000年底民政部和中国老龄中心作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以下简称《抽样调查》)显示:城市有24.2%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在农村则达到35.1%;在独居的老年人中经常感到孤独的比例在城市为43.8%,在农村为55.0%e3j。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对许多空巢老人来说则是一种更大的伤害。空巢老人无法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由于老年人与邻居的交往能力减弱,容易产生孤独感。经常独处、很少与人交流的老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这样老人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老年人的精神卫生和精神慰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机构养老资源不足

对于那些子女对护老工作产生厌倦、与老年人关系不好、希望摆脱照顾责任的家庭,或家庭由于子女数少、子女工作时间长且压力大、没有精力照顾老人的家庭,或家中有长期患重病需专业照顾的老人,送老人进养老院也是一个选择。但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养老机构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据《抽样调查》统计显示:在城市,每万名老年人拥有1.92个养老机构(福利院、老年公寓、敬老院),床位65.91个,工作人员12人,平均每个养老机构收养老人49人;在农村,每万名老年人拥有3.54个养老机构,床位69.28个工作人员11人,平均每个养老机构收养老人48人。无论城市或农村,老年人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大约为5‰,床位的不足和设施的有限成为机构养老的明显限制3_。不仅数量不够,而且从价格上来看,目前到养老院所花的费用普遍较高。机构照顾按等级收费,加上一次性的人院设备赞助费、老人生病的住院费等,高昂的开支也非普通家庭承担得起。2005年大连市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调查表明,在选择养老机构因素中,首先考虑价格高低的占83.3%。

另外养老院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近年来企业和私人兴办的养老机构,设施条件水平低、功能单调,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全方位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休息、饮食起居和护理等服务,这使得老年人在福利院不能得到预期的专业服务。

二、“空巢”家庭老人的社区服务需求及社区服务的优势

一般来说,老人喜欢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家庭功能的弱化,家庭照料资源减少,而机构养老成本过高,并且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因而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模式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它是对“家庭养老”方式的有益补充。

1.“空巢”家庭老人社区服务需求广泛

居家老人日常养老需求,绝大部分表现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2005年大连市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调查表明,老年人对社区老年服务的需求(除医疗健康需求巨大之外)相当广泛。一是医疗保健需求。77.5%的老年人需要社区医疗服务,51%的老年人需要健康指导。在社区医疗服务中,上门体检、看病和家庭病床具有相当大的需求。37.5%的老年人希望“医生上门定期体检”,31.5%的老年人希望“上门看病”,20%的老年人希望“建立家庭病床”。上门护理、陪护看病及取药、心理咨询也有一定需求。二是法律需求。在发生赡养纠纷时,63.5%的老年人找社区解决;24.8%的老年人需要“法律咨询”。三是养老信息需求。57.5%的老年人需要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获取养老服务信息。四是娱乐健身需求。41%的老年人需要通过社区“娱乐健身”。五是家政服务需求。35.3%的老年人需要社区提供“家政服务”,包括清扫、洗衣、做饭等。六是人际交往需求。21.5%的老年人需要通过社区“交流沟通”。

近年来,尽管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相对老年人的需求而言,还存在较大的缺位。据2005年大连市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社区供给还不能满足需求。老年人需要的社区服务中,医疗服务占77.3%,健康咨询占70%,家庭求助电铃占36.8%,日间托老所占26.5%,老年活动室占74.5%。在老年人这些需求很大的社区服务项目中,社区供给却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由此可见,社区在为老年人服务特别是空巢老人照料服务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完善空间。

2.社区照顾与生活支持优势明显

即使年龄增加,身体老化,精力衰退,很多老人依然会选择居家养老方式。2005年大连市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调查表明,有74.6%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实际上,居家照顾肯定是老人养老的主要形式,空巢老人也不例外。其实,即使在发达国家,90%以上的老人仍然生活在家庭之中。

美国95%的老人过着家庭生活,英国也只有占老年人总数的2%的老人住在养老院里。从成本方面看“居家照顾”是一种最经济的公共消费,一种善用社会有限资源的办法。但“居家照顾”绝不是以牺牲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和子女的幸福、降低自身的生活质量为代价的。西方推行居家养老是有前提的,即一定辅以“社区支持”或社区照顾。社区照顾就是通过政府和社会为不同需要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协助老人延长留在家中生活的一种方法,让老人有能力维持一个足以自顾的水平,在自主和独立的情况下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多·滕尼斯对社区所下的定义是: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所具有的组织服务功能、情感交流功能和邻里互助功能,是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重要保证。

居家养老、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社区照顾,有利于减少养老成本,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开展社区照顾,利用社区资源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实行无偿、低偿的服务模式有利于缓冲目前的未富先老状况所带来的老人赡养的社会、家庭压力。

(2)符合老人的心理。老人大多数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养老机构去生活,选择社区照顾,无论是从面子上还是心理上,都让老人比较容易接受。虽然大多数老年人是离退休职工,他们的经济、医疗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但他们还需要亲人的照料和精神上的交流,这是其他养老机构所无法替代的。所以老年人一般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生活环境。有研究指出,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对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是否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对老年人的主观生活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

(3)有效利用社区闲置资源,提供就业岗位。开展社区照顾,在社区中开设空巢老人照顾、老人日托,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挖掘社区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使下岗待业者能够找到服务的机会,调动了社区的闲置资源。同时,庞大的空巢老年人群体,既是被供养者,又是被服务对象,对于建立老人之间的互助网络,有效发挥老年人余热,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社区志愿者的爱心服务将成为社区安老助老的重要力量。

(4)实行社区服务还有诸多的优势:不离家,满足情感需求;建立老人有效的支持网络;能增加社区的关怀感、安全感、归属感,培养社区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且通过社区照料满足家务劳动等各方面的需求。

三、建立“空巢”家庭老人的社区生活支持体系

2006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老年人的需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认真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保持家庭关系稳定和睦,促进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和谐相处,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

(1)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不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为城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的老年人和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_l6j。社区照顾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策上的引导和资金的支持,政府应在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如辽宁省充分发挥政府在养老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把养老福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福利公益金的使用也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主要投向,逐年分步实施。近两年,仅省级就筹集居家养老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1.8万户居家养老,新增公益性岗位1.5万个,服务人员培训率90%以上;全省共建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480个,日问照料室、活动室、托老所3789个,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体活动和精神慰藉等服务,每日服务量达36万人次。

(2)整合社区各种资源。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参与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增加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数量,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和私人赢利机构的合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业务,向居住在社区(村镇)家庭的空巢老人提供低偿的、各种有差异的养老服务,让老人有一个真正选择的权利,以便更有效地满足老人的需求。

(3)建立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社工队伍。建立专业社工队伍是保障社区为老年人服务朝着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社区照顾中的大量的专业性服务应该由专业工作者来承担,同时在社区照顾服务中起指导的作用。无专业色彩的服务由一般职业服务人员承担,还有许多工作有赖于志愿者的协助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