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融资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6:16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1

关键词:融资;担保;平台;偿债风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受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影响,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加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形成的债务日益成为地方财政主要债务之一。

2012年11月,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要求,土地储备总规模和融资规模将被严格控制。2013年4月10日,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重申平台贷要“控制总量”外,还提出“隔离风险”。由此可见,地方政府融资将变得更加困难,长远来看,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已刻不容缓。

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地方政府严重依赖投资拉动的畸形经济不可持续,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投资拉动仍将是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的偿债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的《财政监督报告》认为,大致平衡的周期性财政调整状况和可观的利率增长会使地方债务风险得以缓和,但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仍然处于极脆弱风险边缘。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省级以下地方债务占到了全部的70%,暴露了更大的偿债风险。

imF报告同时指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很大程度上会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报告调查发现,80%被调查的城市称会以销售土地来偿付债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费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二是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以土地作价或抵押品,如果宏观调控加码,导致房地产市场下行,将对地方融资平台偿债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财政直接或间接担保融资难以为继

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模式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借款主体,当地政府提供保证担保,由政府财政兜底,政府一般将该种保证纳入财政预算,可由当地人大常委会会议决议通过。政府担保一般是以保证或承诺函的方式提供保证,而且往往是多头承诺,其承诺偿债金额已经远远超出其实际代偿能力。

银监会等五部委于2006年4月25日《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再次重申,严禁各级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对担保法规定以外的贷款和债务,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和变相担保。

姑且不论政府担保是否合法合规,按照法律规定,政府不承担还款责任的,银行有权通过法院诉讼追偿。但在我国,银行的发展和业务开拓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较难,即使并胜诉,由于政府缺乏偿债能力,往往也无法执行。

基于以上几点,由于政策限制和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地方政府通过财政直接或间接担保来融资的方式难以为继。

三、设立省级国有融资担保平台为地方融资担保可能是解决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资金缺口的重要途径之一

1.解决财政不能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直接或间接担保的问题

成立省级国有融资担保平台,可以把政府和市场结合在一起,在发挥政府财政的增信作用的同时,又遵循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规避财政担保的法规限制,是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必然选择。

2.成立省级国有融资担保平台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调动市县政府积极性,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市县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公路、水利、保障房等项目,国家和省级资金投入后,需市县一级资金配套。通过提供融资担保,可提高重点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到位率,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通过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市县融资平台向银行借贷,可以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地方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这将有助于放大财政资金效应、拓展支持领域、将引导效应和放大效应最大化。

3.成立省级国有融资担保平台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中小施工企业、材料供应企业一般需要的是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来源是其获得的基础设施等项目拨付的工程款、材料款等等。目前该类企业向银行融资非常困难,而其他担保机构由于对这些客户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一般也不愿意给其担保。对于这类客户,可先行由省级国有融资平台提供担保向银行申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待工程或材料款拨付后偿还,可在财政等资金未及时到位的情况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四、设立省级国有融资担保平台有利于发挥优势,搭建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良好互动的桥梁

1.省级融资担保平台有着市县平台无可比拟的优势

省级融资担保平台的设立方一般都有着较强的实力背景,可能为省级财政部门,也可能为实力雄厚的省管企业,在设立的注册资本金、政策支持上都有着市县级融资担保平台无可比拟的优势。

2.设立省级国有融资担保平台有利于搭建与金融机构良好互动的桥梁

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平台审批权限一般集中在省级或以上,设立省级融资担保平台有利于利用在距离上的优势,也有利于发挥对等协商的优势,有利于搭建与金融机构良好互动的桥梁。

五、总结

地方融资融资面临诸多的困境,而很多县市的经济发展目前还离不开投资拉动,通过财政担保方式融资难以为继,土地融资规模又被严格控制。设立省级国有融资担保平台可为地方融资提供担保,有利于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有利于搭建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良好互动的桥梁,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启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担保问题研究.北大法律信息网,2010.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2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股权基金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

所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主导组建的包括城市建设、国有资产经营等不同类型、不同产业领域的公司,或是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组建资产和现金流基本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主要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探索政府投融资平台可行的投融资运作模式,对抓住发展机遇,落实国家产业调整政策,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融资现状

(一)融资能力有限。

部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由于资本金不足、不实、资产不优等问题限制了负债规模,同时,一些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了满足资金需要,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无限放大融资规模,造成平台的后续持续融资能力不足,影响了融资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传统融资渠道受阻。

近两年,国家加大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和整顿力度,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限制条件,受此影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传统的主要融资渠道——银行贷款模式已经难以继续运行。

(三)多种风险显现。

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受非市场化因素干预较多,融资后主要关注的是道路、政府工程项目、公共设施等领域,加之部分投资项目的选择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使得整体投资收益不高,缺乏风险和收益对等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同时由于存在政府行政干预不当、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信息披露不足、监管不到位等现象,地方政府投资融资平台在运作过程中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债务风险、道德风险、社会风险等一系列风险也逐步显现。

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重要意义

所谓股权投资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少数投资者募集资金,用于向具有高成长性的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金。在新形势下,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一种战略选择,同时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方式的一种创新。

股权投资基金主要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运营,不仅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还也把政府直接投资项目转变为通过基金按市场机制选评项目、投资项目和管理项目,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的投资质量和效率。

(二)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风险。

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体现为权益性资产,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有利于改善和优化地方政府投资平台的资产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和负债风险。

(三)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金压力。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投资于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工程项目,单存依靠银行贷款不能满足资金需求。银行贷款一般周期相对较短,另外还要提供资产抵押给银行,致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常常是借新债还旧债。股权投资基金一般可达5-7年或更长期限,如果股权投资人投资收益理想,可以选择不退出甚至追加投资,同时股权投资基金也是一种权益性投资,无需担保抵押。

(四)资金来源广泛、操作方便。

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不仅可以通过私募方式向工商企业、投资机构、银行、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还可以吸收大量民间资金的加入,有较为丰富的资金供给来源。同时与发行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相比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操作流程更为快捷、成本较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规模50亿元以下)一般只需地方发改委、工商局登记备案即可,操作流程相对较为方便快捷。

(五)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不仅可以履行政府赋予的“职能”,还可以更好地配合政府完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任务。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借助基金管理公司等社会机构的资源优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产业重组、自主创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可以有效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升级,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通过吸引资深机构投资者投入资本金,不仅能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还能为其提供管理、技术、市场等资源,帮助企业快速成长,早日上市,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三、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一)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日渐成熟。

2006年以来,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每年都有几十支新募基金成立。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1年共有235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为2010年的2.87倍,披露募集金额的221支基金共计募集388.58亿美元,同比上涨40.7%,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渐成熟。

(二)国家政策法规支持。

为规范股权投资企业(含以股权投资企业为投资对象的股权投资母基金)的运作和备案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了《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2864号),为股权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同时,山东、湖北、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多个省市也都出台了地方政策在税收、奖励与补贴、办公用房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股权投资企业发展。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股权投资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基于政府拥有的优质资源建立的,在运营过程中获得政府赋予的大量优质资源和经营性资产,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指导。通过与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合作,便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具有一定的项目资源优势,其项目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配套和先导产业投资项目,其中,有些项目投资回报相对稳定、行业整合空间较大,有利于做大做强,对股权投资人有较强的吸引力。

(四)退出渠道多样化。

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可以通过公开上市、并购、回购、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退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为各类投资基金的退出提供了便利,特别是深圳创业板市场的开通,以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与产权交易市场等场外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拓宽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退出渠道。

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模式的构想

(一)关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体构想。

1、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母基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各项资源(如:地方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国有资产退出收回的资金以及其他政策性资金)集中作为股权投资基金的“母基金”,在此基础上,广泛吸引其他社会资本(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将“母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合伙,再发起设立多个新子基金,带动社会资本进一步放大整个社会的股权投资资本规模,从而达到政府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和杠杆效应。

2、根据当地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母基金,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的产业投向。如母基金可以根据当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引导海内外社会资本,成立不同产业的子基金,让这些子基金相对固定地投资于这些产业领域,从而合理引导子基金为地方产业经济建设服务。

(二)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模式。

图1

股权投资基金坚持“政府引导、产业导向、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原则进行运作,母基金可以与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多个子基金,子基金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社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出资,最后通过子基金对具体产业进行专项投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融资运营模式如图1。

五、相关建议

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使得其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母基金)以及与社会资本合作、合伙成立的股权投资基金(子基金)也受到一定行政色彩影响,而股权投资基金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之一在于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因此,定位清晰,转换角色,建立权责对等机制,理顺与其他出资机构、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解放思想、转变政府角色、改变观念。

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政府出资就应政府主导,国有资本投资就需要对项目拥有控制权和话语权,否则社会资本投资主导就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需要改变观念,首先应明确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公司,而不是政府机构,应享有《公司法》赋予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是政府投融资平台迈向市场化运作的重要一步;第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可以通过契约约定相关的权利和责任,如果建立良好机制还可以借助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的优势,更好地实现国有资本增值和保值;第三,政府应转变角色,由直接投资者转变为间接投资者,同时在观念上,应重“引导”轻“管理”,要由原来的基金管理者变为引导者,从原来的注重收益转变为更重视市场化运作、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和扶持作用,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地区规模经济。

(二)建立基金管理公司的遴选机制,选择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人。

基金管理公司在整个股权投资基金运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股权投资人的收益,进而也影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未来的融资能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需要制定成熟的标准来甑别、选择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依托成熟的考核、后续管理机制来跟踪基金管理人及其投资项目;同时也要保证基金管理人获得足够信任和投资决策权,国有资本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同时,引导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进而通过“投资—回收—再投资”的方式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服务。在选择基金管理公司的时候应重点关注其过往的业绩、高管团队素质以及过往资历,同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门当户对”的基金管理公司也相当重要。在基金运作上,需要明确基金管理公司高管团队的服务年限,以便于维持基金运作的稳定性。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应充分利用背后的政府背景和国有资本优势,提供系列增值服务。

协调地方各有关单位,收集、整理建立符合当地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的项目库;配合政府各有关部门制订有关优惠政策,吸引和支持国内外投资业绩突出、基金募集能力强、管理经验成熟的投资机构或管理团队入驻合作;推动政府完善当地股权投资相关政策法律环境。

(作者:南宁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专业:工商管理,研究方向:投融资方向)

参考文献:

[1]邓骞.打造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探讨.经济师,2012年第一期.

[2]吴蔚、艾军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对外贸易,2012年第3期.

[3]杨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济纵横,2011年第12期.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3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至今未有统一的定义。根据银监会的定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并承担连带还款责任的机关、事业、企业三类法人。

其运作模式是,以地方政府信用作担保,以运作的土地作抵押获得贷款,再将筹集来的资金用于土地平整、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其还本付息的最主要资金来源为土地升值收益。由于其大都无经营收益,在运作到后期,其本都是用新债偿还旧债。而有个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已经陷入无力偿债的困境。

(二)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历史沿革

1994年至1997年,伴随着分税制改革,成立了类似于建设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机构,这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雏形。

1997年至2008年,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推广发展阶段。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促成了政府融资平台得以加快推广。原来的建设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重组,组建了一批通常概念中的城司。

2008年至2012,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各地纷纷成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基建项目掀起了大规模的建设热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其风险也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二、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现状和发展预测

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负面效应日渐呈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央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呈现加速收紧态势:

(一)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对融资平台加强管控

2012年底,中央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2号)和《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等文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管理。

通知对原来行之有效的回购(Bt)方式举借政府债务做了明确限制。重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土地储备工作,地方各级政府不得将储备土地作为资产注入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承诺将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作为融资平台公司偿债资金来源。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土地储备机构管理和土地融资行为,不得授权融资平台公司承担土地储备职能和进行土地储备融资,不得将土地储备贷款用于城市建设以及其他与土地储备业务无关的项目。

(二)银监会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监管。

银监会严格要求融资平台退出需同时满足五个条件:一是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要求,属于按照商业化原则运作的企业法人;二是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财务报告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三是各债权银行对融资平台的风险定性均为全覆盖;四是存量贷款中需要财政偿还的部分已纳入地方对政预算管理并已落实预算资金来源,且存量贷款的抵押担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已整改合格;五是诚信经营,无违约记录,可持续独立发展。

(三)审计署对地方债务的进行了全面审计

2013年6月10日,审计署审计公告指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在集聚,债务规模增长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债务风险凸显、一些地方通过信托、Bt和违规集资等方式变相融资问题突出;融资平台公司退出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还存在违规担保、违规融资、改变债务资金用途、债务资金闲置等问题。

2013年8月1日至10月底,审计署对全国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负债开展了全面摸底。审计历时两个月,目前债务规模还没有对外正式公布。但从中央领导的表态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可控”。

(四)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预测

中央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经过一系列的监管,目前已能从整体上抑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态势,这些严格的监管像是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关了一扇门”。但从政策的另一面看,还是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了一扇窗”。

这扇“窗”,就是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抛弃原来仅靠土地收益来发展的模式,转变为自主经营、独立运作、实现经营收益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三、推进地方政府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考

在财政收入不可能是几何式增长前提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如果要摆脱困境,一是要使融资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现金收入和盈利;二是要很好地处理融资平台被银监会“仍按平台管理类”监管的问题。具体建议按如下思路进行运作:

(一)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充实融资平台资产规模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整合煤气、自来水、垃圾处理等收益性公共优质资源。建议把地方所属厂房、商品房、商业用房等各种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注入融资平台。对一些权证不完备的资产,尽量进行确权登记,注入融资平台。

(二)充分利用监管政策,对融资平台进行功能分类

1.进入银监会“仍按平台管理类”平台可继续做“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根据银监会政策,只有“仍按平台管理类”的融资平台可做“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融资。地政府融资平台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从而利用该平台进行保障房项目融资。2.对不属于银监会“仍按平台管理类”的普通平台公司,可以商业化运作。这些公司可以市场化的方式从银行取得融资,而不受银监会前述政策的约束。

(三)引进高素质人才,必要时可请专业机构策划运作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责融资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从事财务工作的原班人马。财务人员本身工作量就比较大,从事融资工作的精力较为有限。再加之融资工作又是对金融知识、相关政策和协调能力要求更高的工作,因此对引进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就显得十分迫切。同时,可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促使融资的加快推进。

另一方面,因为融资工作需要协调全局性的资源,这就非常有必要从全局的角度,聘请专业的顾问公司对融资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区内各种资源进行运作。

(四)尝试创新其他方式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4

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就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划拨土地,注入优质资产、国企股权等方式,组建一个资产规模和财务状况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该公司以地方财政对公司的注资受益权、补贴,甚至偿债基金等作为保证,通过向银行贷款或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融入资金,并将其重点投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公益性项目等。此类公司名称各异,通常有城建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等。

地方政府建立融资平台为市政基础设施融资,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7月上海成立的上海城投(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政府、银行、学界甚至大众所关注焦点,则是2009年初以来的事情。2008年底,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其中中央本级投资1.18万亿元,其余则由地方政府配套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融资功能。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底,全国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总额已高达5万亿元。这次巨额融资有力地保证了各级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扩大内需,保证增长起到巨大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财务状况不透明、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银行不良贷款累积等问题也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

本文试图以北京市某区政府融资平台――北京市某公司的融资及运作实践为案例,以分析地方融资平台的运作机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政府融资平台运作机制

融资平台基本情况

某公司是某区政府指定的政府融资平台,该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由该区国资委100%控股。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企业管理咨询和物业管理等。该公司2008年度总资产为12.6亿元、净资产为9.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9%、净资产收益率为1.1%。截至2009年9月底,该平台公司的银行贷款余额为45亿元。其中,2009年从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4家共计贷款40亿元,用于地铁站点建设的拆迁。贷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下浮10%。本金从贷款提取日算起的第二年起,分四次等额还清。每年分四次支付利息。

融资平台贷款运作机制

2009年,为了配合北京市开展地铁建设工作,该区需要对地铁途经区域的站点周边进行拆迁。扣除市地铁公司可能给予的补助之外,该区还要出资40亿元左右。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区委、区政府决定通过融资平台贷款的方式解决拆迁资金来源。区发改委在开展调研及与金融机构接洽谈判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区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报告》,明确合作对象、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使用方向、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等关键内容,经人大常委会批准后,贷款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项目建设单位向区政府就贷款提出申请,待区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同意贷款后,由区发改委向融资平台下达贷款通知,通知明确贷款银行、贷款期限、提款日期、贷款利率、本金利息偿还计划、偿还方式等。投资平台按照贷款通知要求和贷款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并根据具体项目借款合同向金融机构提出提款申请。贷款平台取得贷款后,应将贷款资金于当天向区财政局指定账户办理转账支付,区财政局收到贷款资金后向借款法人开具相应的收据证明,区财政局将贷款资金拨付项目单位。

区财政将贷款还本付息纳入年度预算,并建立偿债基金。在需要还本付息时,融资平台将金融机构发出的还本付息通知书及时转报区财政局,区财政局根据通知书还本付息。本金偿还时,由区财政局提前两个工作日将资金直接拨付至融资平台在贷款银行开设的还款账户;利息偿还时,区财政局提前一个工作日将资金直接拨付至融资平台在贷款银行开设的还款账户。

该区在使用银行贷款方面的相关规定主要有《利用金融机构贷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和办法,区发改委、国资委、财政局、审计局及具有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贷款及其使用负有监督、检查、管理责任。

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几个问题

融资运作缺乏一个独立的政府投融资机构作为依托,不能全面掌握全区融资需求和科学规划融资投向。一般是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在缺乏资金、需要外部融资时,才由相关部门针对具体项目和银行洽谈贷款事宜,因此,单个项目谈判成本高,不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尽管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区级领导、各部门协作的贷款模式,但由于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等方面的考虑,不能形成合力,导致了贷款的高成本、低效率,甚至某种程度上的短视行为。最重要的是,缺乏对全区基础设施投融资规划、降低融资成本、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方面的统筹考虑。

融资平台功能单一,不具备投资功能。从上述案例融资平台的运作机制看,该平台只是履行政府融资的职能,融得资金后,立即就将所融资金转入财政相关账户,以供项目单位使用。融资平台不具备投资功能,不负责贷款资金的投向、使用及其管理,只是政府进行融资的单纯载体和媒介。由于融资平台没有投资功能,不可能对所融得的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也就没有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使用效率的积极性。

融资平台资产负债率高,具有很大的财务风险。从2009年8月份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看,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2%。而从公司财务角度看,我国公司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一般是40%左右,因此,该平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正常水平。尽管实际上如此高的贷款是由政府提供隐形担保,但由于我国地方政府负债以及提供担保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如果出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或者其他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平台公司凭借自身的实力偿还贷款就有困难,极其容易出现财务风险。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该融资平台解决资金需求全部依靠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贷款,并没有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ipo及信托等其他融资方式,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而单纯依靠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大,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尽管银行贷款执行了优惠利率,但是其成本仍然比发行企业债券、ipo、信托等方式要高。此外,从贷款本身看,贷款40亿元,期限5年,执行的优惠年利率为5.184%,第二年开始分四年等额还本,每年均以5年期的优惠利率分四次支付利息。其实第一次偿还的本金实际贷款期限为2年、第二次偿还的本金实际贷款期限为3年,这两笔本金的利率应该执行1~3年期(含3年)的优惠利率(4.86%)。经简单计算,若这两笔本金(共计20亿元)按3年期利率计算,将为该区节约利息费用1600万元左右。

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的几点建议

建立健全投融资机构的投资决策机制。地方政府成立投融资决策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人由党委或者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委员会负责重大投融资事项的决策、相关问题的协调和组织考核等方面工作,并确定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及投资方式。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作为执行机构,在投融资决策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融资、投资及还款等工作。

集中优势资源,组建综合性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融资平台,实现政府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将地方政府拥有的优质经营性资源、优质资产以及未来需要资金推动的投资项目全部划拨进入新的平台公司。这样,平台公司拥有了质量良好的资产和稳定的现金流及利润来源,财务形象和未来预期良好,具备了融资和正常运营的能力。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地方国资委所属的优质企业直接划入投融资平台,作为投融资职能启动的支撑,也可以将原属于其他政府部门的特许经营权或可流转的土地、房产等资源划入平台公司,为投融资平台公司带来经营性资源。重新组建的投融资平台要具有融资、投资等综合,不但投资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非经营性项目,而且还可以投资于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

明确职能定位,理顺地方政府与平台公司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职能定位应该是:统一的政府融资平台、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政策性投资平台。投融资平台是基于政府拥有的优质资源建立而成,是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发展难题、实现战略意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投融资平台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将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来进行内部管理和作为市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同时也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指导。一方面,其主要职能受到政府规范,也将得到政府赋予的大量优质资源和经营性资产,在未来经营发展方面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其主要投资决策将受地方政府的指导,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配套和先导产业投资等,要充分显示政府的宏观调控意图。

从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来看,平台公司首先是要在政府或者其特设机构的领导下运作,坚决贯彻政府的战略意图,而其自身则通过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坚持市场化导向,本身就应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地方政府在投融资平台的具体运作中保持超然的态度,只负责重大投融资的决策,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经营转变为宏观调控。

投融资平台应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模式。在平台公司的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应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专业的经营层队伍,形成有竞争力的专业经营部门。完善投融资决策程序,严格控制投资经营风险。例如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建立了专门的投资事业部,负责中心的投融资工作,以专业的队伍及早甄别防范投资经营风险,并要求重大投资决策需经管理层及最高决策层决议通过,减少了盲目投资可能出现的风险。

平台公司积极采取市场化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投融资平台在行使职能时,不能过度依赖政府支持,应充分利用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募集未来投资经营的资金。除银行贷款外,平台公司可以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融资,同时随着发展,可以通过ipo上市融资,实现资产证券化。截至2009年7月份,北京国有资本管理中心已成功发行150亿元的企业债券和两期共200亿元的中期票据,融资期限分为3年期、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等,融资成本显著低于同期银行贷款2个百分点左右。

积极探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考评机制,建立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实行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同时要综合考量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社会效益。投融资平台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积极引入评级机构,定期对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并及时信用评级报告。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5

关键词:投融资平台;贷款;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2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1-0027-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1.06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过程,不断地通过设立各种投融资平台的方式从银行贷款融资,主要投入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尤其在2009年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过程中,大量银行新增贷款流向房地产业和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有关风险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2010年以来,海南省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速超过50%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成为省内投资资金来源的最主要渠道。本文在对海南省2008年、2009年、2010年上半年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背景分析

所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实际上广泛包括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土地储备中心类公司,城市投资建设公司等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承接各路资金的目的,进而将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肥瘠不一的项目。

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雏形始于1998年的财政刺激,此后在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②资金的推动下,重庆市摸索出的国有投资模式最为知名。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产生有其理性与现实根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不能等到城市化、工业化高度发达后才建设,必须作为投资环境先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周期。但相关法律如《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贷款通则》不让地方政府直接借款,《担保法》不让地方政府担保,地方政府举债能力十分有限,通过国有投资集团向社会融资的方式推动投融资改革的思路则应运而生[1]。

二、海南省政府投融资平台基本情况

2010年6月末,海南省共有省、市、县级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32家。按平台法律性质来看,机关、事业单位法人投融资平台3家,企业法人平台公司29家;按注资的政府部门来看,财政部门注资的18家,国土资源部门注资的12家,交通运输部门注资的1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部门注资的1家;按平台级别来看,省级5家,地市级7家,县级20家;按区域分布看,海口市8家,三亚市3家,其他市县21家。投融资平台贷款余额701.39亿元,同比增长48.08%,比年初增长26.15%③。

(一)大型投融资平台公司新增贷款占七成

按平台法律性质来看,机关、事业单位法人投融资贷款余额113.20亿元,占16.14%;企业法人投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余额588.20亿元,占83.86%。其中大型企业贷款余额383.48亿元,占企业融资平台贷款余额48.19%;大型企业贷款新增余额103.95亿元,占新增贷款的71.49%(见表1)。

(二)城市投资建设公司新增贷款占九成

按融资平台注册类型划分,贷款余额最大的依次是城市投资建设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贷款以及交通运输类政府投融资平台。2010年6月末,三类投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分别为418.88亿元、124.43亿元、115.00亿元,分别占各类投融资平台贷款总额的59.72%、17.74%、16.39%。城市投资建设类融资平台公司是海南省内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融资平台,2007年末贷款余额只有86.02亿元;2010年6月末贷款余额增长3.8倍;2010年以来新增贷款余额125.47亿元,占新增额的86.29%。

(三)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占投融资平台贷款的八成

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以政策性贷款为主,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是发放平台贷款的主要机构,其他银行贷款余额较小。2010年6月末,国开行投融资平台贷款余额576.01亿元,占省内投融资平台贷款总额的82.12%;比年初增加116.96亿元,占省内投融资平台贷款新增额的80.43%。

(四)融资平台贷款基本上是项目贷款

2010年6月末,海南省内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2.61亿元,比年初减少3.73亿元;项目贷款余额为688.78亿元,比年初增加149.14亿元。从隶属关系来看,省级投融资平台贷款194.15亿元,占27.68%;地市级平台贷款369.68亿元,占52.71%;县级平台贷款137.56亿元,占19.61%。新增贷款余额中,省级平台增加10.77亿元,地市级增加127.27亿元,占新增额的87.52%;县级增加31.49亿元,占新增额的21.66%。

三、海南省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分析

(一)贷款质量总体较高

政府投融资贷款质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贷款。2010年6月末,海南省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中不良贷款余额为4.85亿元,不良率为0.69%,低于同期海南省金融机构2.44%的贷款不良率水平。产生不良贷款的是2003―2005年间发放的贷款,2006年以后发放的贷款均为正常。

(二)投融资平台贷款期限长,贷款行业集中

项目贷款的投向呈两大特征:一是期限长。2010年6月末,海南省5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612.04亿元,占全部项目贷款的88.85%,比年初增加154.55亿元。二是行业投向集中。2010年6月末,海南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以及交通运输业两种行业贷款占投融资平台贷款的79.29%。

(三)抵质押贷款占比突出

2010年6月末,海南省各类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中,抵质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混合类贷款等四类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90.46%、4.11%、5.23%、0.20%。抵质押贷款同比增长100.18%,呈现出占比高、增速快的特点。在抵质押贷款中,主要是采取土地抵押、地方政府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32家投融资平台中,以土地抵押为主要担保方式的有27家,质押贷款4家,保证贷款1家。2010年6月末,省内土地抵押贷款占投融资平台贷款额的47.25%、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占投融资平台贷款额的36.10%①。

(四)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依赖财政预算收入

截至2010年6月末,32家地方融资平台偿还贷款总额近250亿元。其中,2009年投融资平台支付贷款利息27.05亿元,95.87%的贷款是按照基准利率支付利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投资项目收益、质押物偿还、自身盈利和财政预算,分别约占偿还总额的57.44%、16.92%、10.23%、8.94%。由于84.28%的质押物是地方政府的应收帐款,加上列入财政预算部分占比接近9%,偿还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资金来源中,近四分之一与地方财政收入有关。2009年,海南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178.21亿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偿还资金来源过度依赖财政收入,增大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负担②。

(五)抵质押担保方式存在风险

地方投融资平台贷款以土地抵押以及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为主。就土地抵押贷款而言,土地储备中心收储的土地,作为抵押物存在法律瑕疵,如土地没有平整完毕、未支付拆迁费用等。对于平整、规划好的土地,地方政府一般用于挂牌出让、变现,不会抵押给银行。一旦贷款出现问题,银行很难处置这些作为抵押物的土地。就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而言,若贷款用于承建公益项目,项目本身需要政府回购,实际上也是对地方政府财力的评估,而非抵质押物或担保本身。无论是土地抵押贷款还是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其本质都是以政府信用为保证的信用贷款。

(六)信息掌握不充分加大银行监控难度

银行在开展贷款项目评估时,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信息掌握不充分,难以准确了解地方政府财政可支配收入及本级财政的负债率等信息,影响信贷项目的评估质量。此外,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时,银行处于相对从属地位,加上存在一级财政多家融资平台,同一平台操作多家项目,同一平台向多头授信等现象,对单一银行而言,要有效监控信贷资金用途难度较大[2]。

四、完善海南省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对策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模式

一方面,银行贷款是政府投融资平台(下转第35页)

(上接第29页)的主要融资渠道,政府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合作,积极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机制,不断提高间接融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投融资平台需要运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信托计划、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登陆资本市场等多种方式实现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在融资模式上,地方政府目前的ppp模式融资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指公共部门(政府)与私人部门构建合作关系,共同为公共基础设施筹集资金、投资开发及管理经营。如采取Bot(即“建设-经营-转让”)、iot(即“投资一运营一移交”)、Boo(即“建设一拥有一运营”)、BLt(即“建设一租赁一移交”)等多种模式,使得众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中,提高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及运营收益。最终建立起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二)提高政府投融资平台透明度,强化银行监控水平

地方政府要针对投融资平台种类多的特征,建立统一规范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便于对外信息披露,同时要与银行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密切工作联系,及时就拟融资项目进行对接沟通,对政府安排的重大投资项目,应及时向银行提供贷款计划及资金安排。银行要根据政府投融资平台提供的充分信息,按照贷款风险监控原则,加强资金运用方面的跟踪分析和监控。各监管部门也应建立相应机构与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和融资平台资金的管理,并采取定期通报制度,防范政府信用风险。

(三)强化投融资平台职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投融资平台通过对能源、交通运输、通讯、原材料和农业等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效缓解和消除“瓶颈”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同时要支持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的发展,着力构建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从整体上提升国有经济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政府投融资平台打造成促进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和引导力量。把民营资本不断引导到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方向上,在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时不断壮大民营资本实力。

参考文献:

[1]黄全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行方式与问题――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J].西南金融,2009(12):37-38.

[2]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中心支行.地方政府投融资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调查[J].华北金融,2009(12):38-39.

①③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6

关键词:投融资模式;国有企业;投融资平台;投资公司;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04-03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在中国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下,投融资体制、金融体制和财政体制等多方面制度改革下的产物,它也是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筹资受限问题的历史选择。作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产物,投融资平台是中国投融资领域的重大机制创新,满足了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弥补了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缺陷,大大推进了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信用优势通过融资平台为载体来发挥作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弥补市场和信用缺损、打通融资瓶颈制约的实践创举,融资平台对拉动投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财政政策条件下,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地方政府工作的一大瓶颈问题。如何将先进投融资理念运用于本地实际情况中,利用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为繁荣地方经济做出贡献,天津、重庆、上海等地方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模式。由此可见,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不仅有必要,而且完全可行。

(一)投融资平台建设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计划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预计到2010年底共投资约4万亿元人民币。这些投资拉动了地方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高速增长,以2009年底一季度为例,根据统计资料,东、中、西部的GDp增速分别是7.15%、7.93%和10.6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9.8%、34.3%和46.1%。与2008年同期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西部超过中部,成为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区域。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50%的有八个省份,除黑龙江和辽宁,均为西部省份,分别为、宁夏、陕西、青海、云南、四川。中西部经济高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相关投资扩张向中西部倾斜。上述事实表明政府主导的投资已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二)投融资平台建设提升了城市综合面貌

地方政府投融资项目能较快地提升城市综合面貌,如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是一件惠民工程,能让越来越多的居民陆续搬离脏乱差的破旧居民区,开始住进有绿化、有电梯的小区房。危旧房改造既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的民心工程,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举措。

例如,新投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天宁房产公司正在进行中的昌吉30号旧城改造项目:2010年11月至今,摘牌取得昌吉30号小区约210亩土地。该项目拆迁总户数为461户,现已完成395户拆迁协议的签订工作,拆迁补偿款为7197.55万元,支付2011年6月31日前搬离拆迁户的2013年过渡费为97.56万元。此项目,是昌吉市的一大民生工程,即将原来脏、乱、差的回民区改造成有绿化、有电梯、环境优美的小区房,改变了居住环境,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需要,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综合面貌。

(三)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了城市竞争能力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科技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表现,它主要表现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品和服务的能力。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的运作来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并带动整个城市现代化建设,将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2000―2008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4万亿元,占改革开放三十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46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168个,建成投产项目119个。

(四)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为投融资平台的运作提供有效手段

近年来,随着国家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贷款投向伴随着中国产业发展重点而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重点呈现出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再到基础产业(煤电油运)的轮动,银行信贷投放重点也随之不断迁移。由于公用事业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主导,客观上也需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设立。特别是要通过投融资平台逐步将其资产证券化,提高这些资产的流动性,从而通过抵押、质押、发债和出售资产等手段为未来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通资金。

特别是新疆,正处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期,由于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有限,地方财政入不敷出,需要中央财政给予更多的支持。尤其是西部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往往需要中央财政直接参与投资。由于受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的制约,西部地区的产出效果一般要低于沿海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财政政策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支持和积极引导,追逐高投资回报率的民间投资,将难以大规模进入西部地区。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特别是财政政策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实际上起着积极的投资引导和带动作用。既能够在短期内极大改善中国西部投资的硬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又可以促使吸引投资的软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完善,给国内投资者乃至国际投资者创造一个“增收益、保安全、高效率”的投资环境,从而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加速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是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的需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还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因此,新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设是非常之重要的。

二、新疆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

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系统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新突破,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4722.65亿元,同比增长38.4%;净资产1867.88亿元,同比增长37.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17.74亿元,同比增长21.7%;利润总额61.24亿元,同比增长10%;上缴税费41.60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区国有经济逆势而上,在全国32个省区市中,新疆国有企业前11个月收入增长居全国第四位,利润增长居第五位。产业援疆工作深入推进。通过深入协调对接,“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在疆计划投资项目新增64个,总项目数达到548个,计划投资总额追加至1.84万亿元,全年完成投资744.6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82.59亿元,项目覆盖面宽,带动力强。2012年,通过19援疆省市国资系统产业援疆座谈会,共达成援建项目507个,计划投资5264.19亿元,已完成投资273.85亿元,进一步把产业援疆延伸到受援地州、县市,提升了地方经济实力,促进了产业惠民。资本运营质量不断提高。全面启动了7户企业的上市工作,其中雪峰科技和西部黄金已向国家证监会申报上市,西龙土工近期可申报创业板上市;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库,40户国有企业列入自治区上市后备库,加快了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进程。进一步加强企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全年新增融资额147亿元。

例如,新投集团按照“突出主业,压缩一般,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的原则,清理和处置了部分存量资产。通过采取股权转让、重组、置换、核销等多种方式,对集团原两家投资公司所形成的41家参控股企业进行优化整合,公司将现有的41家企业整合到20家左右,达到集约经营,夯实基础,集中资金办大事目的,实现集团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有效的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新投集团采取承包经营和合作经营等方式,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通过承包经营、合作经营、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促使这些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使新投集团的股权能够早日变现退出。

三、新疆地方投融资平台运行模式特点

(一)国内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模式分析

1.小而全模式

即在地方每一个层级政府(省、市、县、乡)都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并且按照业务领域的不同,又可分为公共交通、道路桥梁、污水处理、燃气、农业发展等投融资公司,甚至针对某些融资规模大的项目,如地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成立具体的项目公司,实现政府投融资目的。但是,这类融资平台往往资产规模小,资金内部运作能力较差,银行信用水平较低,融资力度有限。这种“遍地开花”式的融资平台建设模式目前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较为常见,是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初期模式。

2.大而强模式

即在地方政府只成立若干家投融资公司,每一家投融资平台负责若干个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比如东部沿海某发达城市成立的城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同时负责包括公共交通、自来水、燃气公司、旅游产业、市政建设等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类融资平台往往资产规模庞大,内部资本运作能力较强,不仅银行信用水平较高,而且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发行企业债和股票)。这种投融资平台建设模式在东部发达地区较为常见,属于投融资平台建设成熟期模式。

(二)新疆地方投融资平台运行模式特点

1.由政府主导进行市场化运作

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的一种有效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地方融资平台既体现了政府政策取向,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则组织经营,发挥了财政信用与商业信用相结合的优势。通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发起设立的市政实体公司,并授权该公司解决辖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实现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职能的市场化运作。

2.以土地或财政收入作为贷款担保

目前,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部分是地方政府通过土地等资产的划拨或政府以财政收入作为信用担保向各商业银行取得贷款,而后将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方式主要有:一是城市投资公司贷款方式。二是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方式。三是“银园保”贷款方式(是由银行、政府、企业和担保公司合作,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常情况下,地方政府通过对一家融资平台公司划拨土地和注入相关资产,使其达到可向银行融资的相关财务标准,可以投资项目的经营性收入或财政收入作为质押向银行取得贷款,取得的贷款用于市政建设等政府公共事业项目。

3.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

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以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首选。商业银行在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业务中收益比较稳定,因此,商业银行愿意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贷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另外,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私营经济部门投资未见回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放贷可供选择的范围和空间相对有限。所以大量的资金涌向有政府财政担保的各类政府项目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自然就成为了商业银行放贷的重要选择。

4.土地增值与财政资金是融资平台的还款来源

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还款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经营性收入。可以完全依靠项目产生的收益偿还银行贷款。二是部分经营性收入。政府投融资平台不能完全自负盈亏,需要财政补贴来偿还贷款。三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这是对于没有经营性收入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项目来说的。目前,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项目中只有10%可以用经营性收入偿还贷款,绝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利用土地增值收益或政府资金来偿还。因此,土地的增值收益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是目前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偿还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作为新疆政府投融资平台,新投集团的整体运作模式还是比较不错的,对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一些自治区重大项目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在运作的经验以及投融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融资的风险把控上还不是很完善,建议在资本运作的创新上还要多下功夫,潜心研究。

参考文献:

[1]刘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债务[J].经济研究参考,2010,(47).

[2]梁玉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法律地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3]黄志龙.整顿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对策建议[Z].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2011.

[4]肖玉香.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可行性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5]王晓曦.中国政府融资平台的制度缺陷和风险机理研究[J].财政研究,2010,(6).

[6]敬志红.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研究―兼论地方投融资平台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7]余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5).

[8]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J].西南金融,2009,(9).

[9]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应尽快规范[n].文汇报,2009-08-05(005).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7

一、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作用及现状

十余年来,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利用自身的政府背景及信用优势,通过创新投融资管理模式,加大投融资工作力度,加强项目管控模式,实现资金的最优价值,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及市政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供需矛盾,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促进了地方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根据2011年全国审计结果,全国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共有6576家,其中省级165家,市级1648家,县级4763家。

实践证明,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有效运用市场化动作方式筹集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弥补了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缺陷,大大推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镇化率已从2000年的36.22%提高到2011年的51.27%。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创造了就业,增加了财政收入,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

二、新形势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突现的问题

(一)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引发的政府债务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一轮的国家战略,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而政府的经济实力及财政能力都不能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只有全力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投融资业务,来实现政府的城镇化建设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各级政府涌现了大量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二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规模急剧扩张。所以近几年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规模急剧攀升,且部分债务政府负有偿债责任。根据《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8859.17亿元,其中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借款余额为40755.54亿元,占比为37.44%。由于政府融资平台的盈利能力都很低,且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因此未来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地方政府都将面临严峻的偿债压力。

(二)新形势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面临的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特别是2012~2014年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面临了许多融资问题。

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号文件),这一文件全面总结了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对平台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11月5日,国土部、财政部、人行、银监会共同了《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2号),这一文件明确要求建立土地储备机构名录,严格控制土地储备总规模和融资规模,并且要求专款专用、封闭式管理,不得用于城市建设。2012年12月24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共同了《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2014年9月23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件),这一文件建立了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机制,并对地方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完善了相关的配制制度,妥善处理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这一系列文件的陆续颁布,降低地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同时国家对进行政府性债务的融资也明确制定了由政府为发债主体进行融资,剥离了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部分融资职能,同时也就增加了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难度。

三、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模式的思考

目前,国家出台各项政策和文件,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加强财政收入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用机制来约束政府债务,用思路来解决融资难题,同时界定好各类债务的责权主体。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体,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应结合城市建设的特点,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目标、规模和思路。一要充分发展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为其安排自身的发展目标、总体框架和具体项目,制定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投融资规划、资本运作规划等,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二要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努力实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三要探索和实践多种市场化的、创新的融资模式和融资手段,继续在国在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统筹规划,加强项目差异化投融资策略管理

根据项目的经济属性不同,可以分为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三类,每一类项目也应分别采取不同的融资思路、模式及渠道,有效的提高融资能力,结合项目特点,选取最优的融资方式实现资金效力。对不同属性的项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统筹规划,采取公益性项目的基础设施投入列入经营性项目的经营收入平衡,同时以经营性项目的开发理念,对公益性项目的前期进行干预,以提高商业项目的价值空间,实现“双赢”。

例如:江苏镇江某片区投融资规划项目,总占地面积3500亩,对整个片区进行土地一级开发。

1.不同的项目进行可经营性分析

对片区内所有项目按项目性质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项目的经营能力及现金流量进行预判断,并按经营性高低进行排序。如表1所示。

2.投融资规划方案设计

根据对投资项目的分析,按项目区分理论,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作主体,对土地开发成本建设测算模型,设计区域开发模式,建立开发时序,规划实施与项目启动、土地取得与出让、融资与资金平衡的方案。

其中:开发收入=土地出让收益+税收、规费,开发成本=土地取得费+资金占用和利息+管理成本和费用。

本项目是根据开发时序,对产生的资金缺口以融资、公私协作的方式解决,对取得的开发收益用来偿还贷款、滚动开发和持续经营,实现了不同性质的项目的统筹运作。

(二)引入市场化主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场

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主体,应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制度创新,大力建设市场化的投融资环境。融资平台公司还应创新盈利模式,引入市场化主体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由市场化公司提供资金保证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例如:湖南省某水利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27亿元,贷款19亿元。实施过程中,以工程总承包模式由深圳某公司作为借款人,与湖南某水利投资公司签订委托代建Bt协议。合同约定,深圳某公司投资建设水利综合整治工程,该公司同时取得水利项目的堤防、排涝、撇洪渠、水利整治的施工权,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湖南某水利投资公司回购该项目。

本项目虽是无收益的水利建设项目,但项目的借款人不是政府平台也不是金融机构,而是通过市场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的总承包商,并通过Bt协议方式由政府对项目进行回购。

(三)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同时做好融资转型

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继续做好银行类项目贷款、土地融资等融资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新的融资途径,如股权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等,充分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势,以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多元化融资模式分为四类,分别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夹层融资和项目融资。其中:股权融资包括上市融资、非上市股权合作和股权信托;债权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公募市场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和私募市场债券融资(保险资金、融资租赁、信托产品、产业基金);夹层融资包括资产证券化和可转换债券;项目融资包括Bt融资、Bot/tot融资和ppp融资。

同时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转型的方向与应从融资向经营(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规范化管理)转变,从整理土地向经营土地转变,从项目融资到片区开发融资转变,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债券、aBS、基金、股票)转变,从业务合作向股权合作、混合私有制转变,从投融资主体独立融资向财政、土地、国资联合融资转变。

例如:湖南省某铁路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403亿元,采用产业基金与ppp模式相结合方式,其中:基金规模100亿元,ppp贷款规模303亿元。

基金参与方及出资情况:湖南省某平台公司出资25亿元(占25%),国开行等5家商业银行累计出资74.99亿元(占24.99%),基金管理人(国开行与省基础投共同设立)出资0.01亿元(占0.01%),组成100亿元铁路建设基金。

项目公司参与方及出资情况:铁路建设基金投入100亿元(占99%),某平台公司出资1亿元(占1%),项目公司总股本101亿元。

银行融资:项目公司资本金101亿元(占25%),向银行申请银团贷款303亿元(占75%)。

年限及成本:基金年限8年(可以接续的方式延至和贷款期限相匹配),贷款期限20年。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8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相关问题对策

地方政府以有限的权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就是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目的,组织建立的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个平台,主要依持政府部门从建设公司筹来的资金,并将这些筹集而来的资金用于地方性建设之中。平台的建立,为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地方融资平台的建立,对应对经济危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规模都在呈现阶梯式方向发展。但是相关问题和风险也层出不穷。

一、政府融资平台现状及问题风险

(一)法律问题

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上分析,政府部门自身在强化调控力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上,成为地方融资业务的政策推力。地方政府融资数量的激增,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效益上,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问题。由于融资方式的单一性,使得银行金融业负担过重,地方资产负债增加,威胁国家财政收入大局。

现有的融资平台,主要以财政承诺模式和权利抵押担保模式为主。前者主要是有政府承诺作为财政部门的相关兜底工作,后者为以土地转让收益权方式来实施质押。这两种模式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贷款无法收回,融资效益就成了“空头支票”,这种情形维持下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法律问题和风险也就不言自明了。

(二)融资方式问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金融业。政府融资在资金来源上对银行业的过度依赖,必然会造成资产盈余和负债比例失调。政府以高成本融通资金,去满足地方发展经济,最终承担银行风险,不但会加大融资风险,同时也严重制约银行的商业化进程。

(三)资产负债问题

由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不合理带来的问题,使得金融机构将地方融资平台作为信贷投放的危机转嫁加以应用。危机在这种债权抵偿的过渡中,某种程度上又加大了银行业的风险。资产在融资平台上得不到充分释放,最终银行的不良资产出现,政府方面不能如期偿还债务,潜在的风险成为制衡地方经济的最终结果。央行的调研显示,全国政府融资平台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到1.3%。国家审计署的设计调查同样显示,地方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比率有的甚至高达364.77%,财政新债偿的偿还率只有47.97%。

(四)风险与收益问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风险与收益对等的结果,也就是风险和收入持平问题。地方政府以可控资源为企业提供资源和资产,依凭经融机构贷款,获得倍数激增效应。在资金融通过程中,寻找风险与收益平衡点,建立完善的融资体制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与企业收益分开,风险可控,收益平衡的问题,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构建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

(五)监督与防控问题

地方政府承担制度风险,以国有资产平台公司形式筹集资金,将政府、市场、金融业之间,构成三方合作平台,共同致力于地方经济建设。但是在这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体制去监控,在三方合作中,管理和监督,地方政府权利的弱化,由此引发的防控金融危机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大,来自于政府融资平台方面的体制监管和风险监控,信息不合这一敏感问题极端强烈。

(六)未来走向问题

在现代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企业生存的客观土壤。从中西方先进发达国家的融资模式上,引进的“制度化”体系模式,在施行中仍然面临着很多客观问题,国家政府部门没有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化的进程,遭遇中央政府部门设计忽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设施之间承担的角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风险调控,都处于不透明状态。地方融资平台,面临严峻的出路问题,对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主体的创新,也成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体系机制的要诀。

(七)项目规划建设问题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对企业项目货物选址上,往往容易满足延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从节能减排和项目规划投资使用效益上分析,投资成本加大,项目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和项目质量隐患,都使得项目总投资成本加大,项目进度等,都加剧了投资成本,使资金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二、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

对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设,要以健全的约束机制去实施有效监督,除了对现有融资平台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外,对融资细则还要予以一一监督解决。完备手续,验收项目,及时对贷款风险实施补救。对存在较大风险的项目实施及时的贷款收回,确保融资资金安全,对融资平台建立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予以及时解决。建立的约束和监管体制,要以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和保护地方生态建设为基础。保证政府融资平台的安全。以全方位监管体系,实施制度控制、信息核对、公众监督和决策融资等大框架。以国家总体监管体系,对隐性和实质负债实施公开透明公布,发放债权,严格约束融资资金从筹集到使用全过程都不出问题。

(二)优化融资渠道

由上述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单一问题,展开拓宽融资渠道,以多元化融资方式,实现与银行业的协调和谐发展。除了以股权资本方式实施融资外,还可以在原来平台上,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以股权、信托、产权交易等,将融资渠道的门路打开,除了转嫁风险外,还以融资监察机制,规范融资项目,确保融资安全,降低融资风险,提升资金透明度。

(三)控制负债风险

地方政府方面,以当前财务状况深入研究融资项目的可行性措施,银行等相关金融业,合理选择贷款项目,调查企业项目信用度,完善监管平台,预防金融风险。对那些以国有土地置换支付方式为融资模式的地方性企业而言,对资产实施合理评估,以招标买卖切实维护政府权益,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政府举债建设,适可而止。不能以偿债不力造成政府诚信危机。

(四)推进制度体系建设

地方政府的融资体系,一直处于法律边缘,界限不明。地方政府以融资平台,解决地方几个就那几问题,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对自身融资平台的设计规划不合理,投融资责任制度不明。中央政府在安排地政府实施公益性地方设施建设时,要赋予地方政府以举债权,将融资平台体系纳入到法制轨道之中,确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规模与当地政府财力发展平衡。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争取优势地方发展项目,促进对方政府财政偿债能力的提高。

(五)推进技术体系建设

以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以技术手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具体准则的规定,结合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就其会计核算进行分析,关注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会计法》《预算法》等财经法规,建立科学透明、规范合理、安全有效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系,将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以地区可行性方略,以技术体系建设推进对政府资产、负债、损益等情况实施科学透、规范合理、安全有效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以技术体系手段,将项目建设管理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实际的关键,对项目建设具体内容、建设规模、配套设施实施招投标选取,以建设工程法规为后盾,保障施工质量、进度、效益、管理。地方政府如期收收债,风险最小化。

(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

转变政府融资平台发展中的错误之处,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筹划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在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时,处理好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之间额平衡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政府明确负责其对融资平台整体风险的控制和外部监管,但不能过多干预平台下公司的运营。

三、结束语

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与地方财政金融的关系密不可分。这种行为具有一般融资行为的特征和政策性特点。在经济运行混乱之时,很容易诱发一定的风险和危机。只有在经济增速稳定的环境下,实施系统、科学的方略,拓展融资模式和渠道,合理调控融资数量和规模,才能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及时拉动内息,促进国家财政收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旭琳,邹晓峰,张瑞彬.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经验总结[J].中国集体经济.2010(4)

[2]吴大庆.关于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几点建议[n].理论前沿.2010.

[3]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J].经济.2009(9)

[4]朱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研究[J].财经视线.2010(30)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9

   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现状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主导组建的包括城市建设、城建开发、城建资产经营等不同类型、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或是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组建资产和现金流基本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企业,必要时辅之以财政补贴,以融入资金重点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自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央行的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其中,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审计署向全国人大所作的2010年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达107174.91亿元,高速公路、地方所属普通高校和医院的债务较高;审计还发现,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从地区看,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而且,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大,至2010年底,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从宏观层面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1融资能力较弱

   平台过多过滥、资本实力太弱、融资能力不足。资本金不足、不实、不优等问题限制了这些平台企业的负债规模。同时,一些投融资平台企业为了满足建设资金需要,不顾自身的资本金现实,无限放大融资规模,有可能造成平台的持续融资能力不足和融资功能的充分发挥。

   1.2还款能力不强

   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融资后关注的是道路、政府工程项目、公共设施等领域,加之部分投资项目的选择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且非市场化因素干预较多,使得整体投资收益不高,难以保证通过项目投资收益来偿还银行贷款。

   1.3社会风险

   一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特别是县级平台公司最主要的资产往往是政府通过“画圈”注入的土地资产,为了保证这些公司具有良好的融资资质,地方政府客观上就需要为之注入大量的土地或尽量维持土地高价,且就可能面临强行拆迁和征地不到位的问题,为维持土地高价就需要尽量维持房价泡沫,这两者都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诱因。

   1.4过度依赖于债务

   大多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是以土地收入来平衡资金的投入,而土地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房地产业已经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20%左右,而某些城市土地出让收入甚至超过50%。在各地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债务融资。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在运用高债务杠杆进行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可见,改进目前过多依赖于债务融资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立风险和收益对等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优化地方政府投融资资本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2搭建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的现实作用与意义

   一方面是找不到投资渠道的社会资金,一方面是急需融入资金的企业,这对矛盾一直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项产业政策的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渠道受堵,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传统的投资—融资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传统的投资—融资模式中,社会资金和待融资企业/项目之间是通过资本市场或消费品市场建立联系的,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直接联系。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社会资金和待融资项目能直接对接,且发挥财政预算资金的重要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流向国家支持行业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搭建地方级别的股权投融资平台,设置合理的投融资运行机制,对社会资金流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且改进后的投资—融资运行模式不会增加债务,还可以优化平台资本结构,对于使用好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切实履行国家宏观调控职能、推进行业改革和产业升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改进后的投资—融资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

   3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设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必须对金融的发展具有前瞻性认识。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大小不是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运行高效和风险可控的投融资机制。现行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典型的中国式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基于地方政府掌控的大量公共资源基础上形成的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

   3.1关于建立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的整体构想

   3.1.1以政府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放大整个社会的风险投资资本规模

   政府设立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即为“母基金”。如苏州工业园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设立了一个2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广泛吸引其他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将20亿元的引导基金与其他资本合作、合伙,分成10到20个新子基金,让这些子基金广泛参与项目的直接投资。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都有政府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的模式。上海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于2006年10月21日,引导基金以不高于1∶3的比例与海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并通过优先受偿、优先退出、让利于民等方式,把项目的政府受益部分奖励给合作方,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关注并进入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上海先后成立了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上海创业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带动近60亿元的社会资本,放大的效应是1∶5。

   3.1.2政府可以根据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母基金,引导风险投资的产业投向

   市政府在设立母基金后,可以根据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布局,设立不同投资方向的子基金,引导海内外社会资本。如母基金可以根据装备制造业、汽摩产业、软件信息、集成电路和信息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引导海内外社会资本,成立不同的子基金,让这些子基金相对固定地投资于这些产业领域,从而合理引导子基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1.3引导吸收海内外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风险投资基金

   以政府资本设立母基金,引导和吸收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政策,将给市场释放强烈而积极的信号。但主动招商引资仍是不可不做的工作,招商引资的对象应当包括除国有资本以外的其他广泛的社会资本,包括海内外的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国家主权投资基金、国外的养老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民间游资、企业资本等,吸引其参与风险投资。

   3.1.4在发展多层次风险资本中,充分关注企业并购交易

   虽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国际上仍有风险投资培育的大量的中小企业不是通过公开资本市场退出,而是通过并购交易退出的。这就需要政府在引导风险投资,引导设立不同的子基金时,鼓励各种子基金形成相对固定的投资领域,形成在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的投资领域,各投资领域的子基金之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并购交易,例如种子期的项目可以与成长期的风险投资进行交易,让种子期的风险投资顺利退出,以便寻找更好的项目;而培育成长期企业的风险投资将以自己的资金或者资源优势,培育企业进一步成长,待企业进入成熟期,又可以与投资成熟期的风险投资进行股权交易,顺利退出;而投资成熟期企业风险投资将凭借其资源优势使企业在主板上市或者发展成为跨国企业。

   3.1.5将融资模式本土化运用,推动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的结合

   当前很多国家都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当成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更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而节能环保型企业或项目大多规模偏小,但高风险、高收益,按照传统的银行运作机制,银行只能获得贷款利息,承担了企业的高风险,却很难享受高收益,这使得风险和收益不对等,使得各种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在这一点上,地方政府可以借鉴成都高新区的经验,推进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结合。具体来讲,可最初由VC/pe、银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约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银行就可以把所持债权以一定的价格转化为风投的股权。

   3.2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模式

   因我国政府的财政拨款或补助资金非常有限,且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在采用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是资金难以监管,且资金投入具有短时性,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故构建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运作平台多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模式实现。对于如何建立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其关键是设置一个合理的融资模式。政府、风险投资机构、社会游资、银行等出资机构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可以形成一个股权投资基金,也就是所谓的母基金(严格地说,政府的股权比例不可过大),其中银行可以是以股权出资,也可以是以提供贷款方式出资。此母基金又可分成相关的子基金,总资金以股权形式对子资金控股,子资金也可继续引进风险投资基金或者社会游资。由相关的子资金对子产业进行专项投资,可以以股权方式或提供贷款方式投资。为了分散风险,本模式还建立了保证基金,由母基金按时定期存入佣金,为以贷款方式出资的资本方提供担保。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模式见图3。

   4相关建议

   由于地方政府在股权投融资平台中占有一定的股份,使得此投融资平台以及此平台下的多支产业基金也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因此,理顺与其他出资机构、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篇10

质量和水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地方政府

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形成机理、应对策略等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

资平台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4―0121―04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投融资体制创新,地方政

府投融资平台有利于扩大内需、弥补地方政府财

政赤字,并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撬动社会资本、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数量、规模激增及发展速度过快,带来了融资风

险、道德风险等诸多问题。

一、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问题的研究

(一)投资主体、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有限导

致融资风险高度集中

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普遍面临投资主

体、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均有限的困境,导致融资

风险高度集中。在投资主体方面,主要局限于地

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银行,尚未形成以政府为主

导,投融资平台、银行和银团、企业、外商等结合的

多元投资主体格局。在融资渠道方面,投融资平

台资金来源有限,除财政拨款外,主要集中在银行

贷款和发行债券。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主要分为经

营性和非经营性两大类,其中,非经营性投资项目

往往涉及金额大、还款时间长,且无法盈利或盈利

较少。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的融资风险

形成机理,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李丽虹认

为,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以及地方发债功能受到抑

制等因素,导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

为主的单一融资渠道的形成。谈建军认为,融

资成本和收益均较高以及国家紧缩政策导致商业

银行信贷规模受到限制,进而导致地方政府投融

资平台融资渠道有限、融资结构不合理,并易诱发

融资风险。

(二)多层委托关系导致道德风险和逆

向选择问题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存在三层委托

关系:全民对政府的委托、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委

托、投融资平台对投资公司的委托。因此,地方政

府投融资平台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如,陈家洪认

为,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委托关系中,某

一方也会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在获取收益的同时,

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这主要因为投融资平台运作

机制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不足,政府、银行、公众等

都无法全面掌握其运营情况,致使投融资平台游

离于政府监管和公共监督之外。而在复杂的委托

链条中,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损害政府、银行等相关主体的

利益。

(三)传统政绩观易给地方投融资平台埋下

政策风险隐患

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地方政府干部

晋升仍以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作为主要考核标准。

在这种政绩观下,一些地方政府通过下达指导思

想、意见,通过投融资平台大量举债,盲目加大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投资力度,从而拉动经济

增长。如,赵嘉晓认为,由于贷款期限较长,导致

政府换届成为投融资平台的政策风险之一。地方

政府换届后,领导风格的不同易导致出台政策的

不尽相同。同时,新一届地方政府官员极有可能

产生新的投资冲动,从而产生债务衔接风险。如

果政策的延续性出现问题,投融资平台原有项目

就可能发生相应变化,再加上政府官员责任终身

追溯制的缺乏,导致无法对政府投资进行长期、有

效的控制,从而给地方投融资平台埋下政策风险

隐患。

(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问题突出

首先,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法人治理结

构不完善。投融资平台的性质大多是国有企业或

事业单位,容易出现政企不分的问题,并极易受政

策影响。如,迟晓燕认为,投融资平台具有政府背

景和市场定位双重属性,在产权、管理权等方面普

遍存在政企不分问题。我国大部分投融资平台尚

未建立起现代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的

法人治理结构,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

机制。其次,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责任主体不

清晰。投融资平台主要由地方政府以国债资金、

土地储备、税收收入等形式注资设立,是地方政府

进行市场融资的直接工具。许多投融资平台由政

府独资成立,决策权自然掌握在政府手中,地方政

府成为实际的运作者和管理者。地方政府与投融

资平台的责任主体不清晰,政府行为边界模糊,容

易导致政府的越位、缺位、错位行为,对投融资平

台运作过度干涉或涉入不当。最后,地方政府投

融资平台的运作程序不规范。部分投融资平台成

立时间短,相应的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信息披露

等制度尚未完备,严重影响项目运行的效率和质

量.

(五)过度举债与还款能力弱的矛盾导致投

融资平台面临债务风险

投融资平台天然的软约束机制,使过度举债

情况比较普遍。第一,资本金不实、资本金不足、

“垫资”和抽逃资本金等问题,易诱发债务风险。

如,米璨认为,一些承担省市级建设任务的投融资

平台存在注入资产不实或滥竽充数、平台层级较

低等问题,致使自身负债率过高。第二,投资时

间长、投资回报率低、项目盈利能力弱等特征易引

发偿债风险。如,李丽虹认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自

偿能力低及平台公司缺乏主营业务是导致项目盈

利性风险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地方政府投融资

平台自身没有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弱,

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债务偿还过于依赖地方政

府,而地方政府还款主要依赖于土地批租和税收

收入,如果政府收入大幅下滑,地方政府作为地方

债务的第一还款源,也将丧失偿还能力。即使是

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如地铁、机场等公共盈利性

项目,也很难实现收益与债务的对冲和缓释。第

三,债务结构复杂及隐性债务等问题易引发债务

运作风险,而项目投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则会导

致隐形债务显性化。

(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易引发金融风险

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情况透明度

不够,导致银行无法全面、科学地分析和掌握其发

债和担保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些地方政府

投融资平台的一个项目甚至可以从多家银行获得

信贷支持,造成“多头信贷、多头融资”现象的发

生。相对于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处于信息弱势地

位,难以掌控地方政府的债务总体水平、财务担保

情况和还款能力,导致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低。如,

张丽恒认为,如果地方政府无法偿还债务,则会转

嫁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或转移为中央财政负

担,容易诱发银行信贷风险。李侠认为,地方政

府投融资平台的贷款一般采用政府担保或质押方

式,这种不透明的方式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易引

发信贷风险。同时,如果银行业出现大面积坏

账,还会引发整个金融体系的“地震”,导致金融

系统性风险。如,王庆安、贺辉认为,地方政府以

土地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而担保抵押品的价格

下行可能带来金融系统性风险。

二、解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问题的对策研

(一)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投

融资平台的法律约束

应尽快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的相关法律法

规,有效规范地方政府各类投融资行为,加强投融

资平台法律约束,依法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

益,明确界定各方的权、责、利,实现公平、有序竞

争,实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化、市场化、

透明化。首先,应不断完善《预算法》、《担保法》

等现有法律法规。我国《预算法》第二十八条规

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可见,《预算法》否定了地方

政府自主发债的合法性。对此,万莎认为,应修订

《预算法》,明确地方政府举债的合法性。王开

怀等认为,应不断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中

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范围,使地方政府成为

独立的财政主体。其次,尽快出台《地方公债

法》、《财政收支划分法》等法律法规。如,张琦认

为,应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制订和出台一部《地

方公债法》,该法律涉及地方债发行的种类、规模

及债务管理和债务风险评估等内容。

(二)完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提升财

政能力

首先,应合理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

权和事权,适当上移地方政府部分事权,明确各级

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其

次,适度下放税权、增加新税种。如,张琦提出增

加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地方政府拥有的比例,开

征遗产税、赠与税等新税种,并将监管权交予地方

政府。张丽恒建议建立和完善财产税,使其成

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税种,以此改变地方政府过度

依赖土地财政的模式,为偿还地方政府债务提供

新途径。

(三)理顺政府与投融资平台的关系

理顺政府与投融资平台的关系,有利于解决

长期以来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政企不分、政

资不分、政事不分等问题,消除预算软约束和“共

同池塘”的影响。如,吴亚平建议从合理确定投

融资平台的隶属关系、确保投融资平立法人

地位两个方面理顺政府与投融资平台的权责利关

系。迟晓燕认为,鉴于投融资平台与生俱来的

政府背景和市场定位的双重属性,要科学界定投

融资平台的经营职责和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责。

(四)促进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多元化

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多元化是解决投融资平

台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政府投融资

平台应打破单一投资主体的现状,转变为政府、投

资公司、企业、民间投资者、外商等多元化投资主

体的发展格局。李侠认为,应积极拓宽地方政府

及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探索多样化的融资模

式,提升融资能级,促进财政投资、发行债券、贷

款、项目融资、产业投资基金、集中推介招商、社会

捐赠等多种融资渠道的发展,保障财政投资、债券

融资、项目融资、信贷融资、股权融资、社会捐赠的

有效衔接和综合发展。同时,降低信贷融资比重,

调整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通

过市场化方式募集资金。

(五)构建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应加强投融资平台风险评估,制定一套

完整的投融资平台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科学选

取和界定监控指标,实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如,陈伟和陈S提出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收集各类地方政府

风险相关数据,构建风险指标体系,并建立风险评

估模型,加强风险监测和管理。其次,实行合理

的债务分类和区别管理。张丽恒认为,应区分不

同性质和类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实现纯公

益性项目、准公共性项目、竞争性项目的分类管理

和核算。

(六)建立投融资平台的风险监管机制

首先,应树立公民监督意识,加强社会监督。

赵敏认为,应增强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识,健全政府

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投融资平台资金运行情况的

透明度,从而避免由信息不公开引发的投融资平

台风险问题。其次,构建全面、科学的信用评级

体系和债务规模量化指标体系,完善投融资平台

的跟踪、识别、评价、预测和监控机制。张琦、赵敏

等学者认为,应将影响政府负债率的因素纳入当

前的信用评价体系中,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

评价体系。米璨认为,应建立投融资平台信

用评价制度,以改善投融资平台经营状况、提高内

控和盈利水平。张丽恒认为,地方政府应在了

解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标准,建立包

含负债率、偿债率、债务依存度、负债收入比和担

保债务比重等指标的地方债务规模量化指标体

系,实现债务总量控制。再次,建立专业监管机

构。张琦认为,应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以及时跟

踪、加强年审、严格和规范监管。此外,迟晓燕

和张晓曼认为,还应加强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以及金融机构等专业中介机构参与投融资平台的

风险监管。

(七)改进投融资平台治理结构和约束机制

首先,要逐步完善投融资平台法人治理结构。

许航敏等认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应由政

府独资注册向合伙制或股份制治理结构转变。投

融资平台建立决策、管理和监管三位一体的现代

企业制度,有利于提高投融资平台资金使用效率、

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其次,要加强投融

资平台市场化运作。李侠认为,地方政府投融资

平台的市场化运作应从坚持贷款审慎原则、遵循

市场化投资导向等方面入手。再次,要完善投

融资平台相关规范和约束制度。我国地方政府投

融资平台的制度建设应向纵深推进,项目公示制

度、专家评议制度、信息制度、投资监管制度

等的实施,可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和相关利益主

体的投融资行为。

三、结论

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诸多问题日益凸

显,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投融

资平台存在的风险、形成机理以及缓释对策开展

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政

府和投融资平台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

学者们大多全面地列举了投融资平台存在的诸多

问题,但未找到或指明投融资平台面临的最亟待

解决的问题。二是研究者们尚未提出导致地方政

府投融资平台诸多问题的首要原因或根源所在。

三是目前关于投融资平台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多以

定性研究为主,缺乏衡量投融资平台风险的数据

和定量分析。如,一些学者建议建立投融资平台

风险预警系统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评价体系,但

通过定量分析该问题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匮乏。四

是关于投融资平台问题的基础性研究较多,以某

一地区或某一投融资平台为对象的应用性研究和

个案研究较少。五是现有文献中的对策研究主要

指明了缓解风险的方向,但普遍缺乏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