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行业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7:55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高校;精准扶贫;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046-03

一、引言

高等学校参与国家定点扶贫工作既是必须承担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要求。根教育部滇西定点扶贫工作总体部署,浙江大学自2013年开始启动定点扶贫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东县)工作。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科技助推产业发展的精准扶贫之路。

景东县位于滇西南中部,普洱市最北端,辖10个镇、3个乡,166个居民委员会、4个社区、2360个村民小组。全县国土总面积453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5.5%,坝区占4.5%)。境内居住着彝、汉、回、傣、布朗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0.36%,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64%,是云南省6个单一彝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全国8个单一彝族自治县中彝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全县有高寒山区村58个,半山区村80个,坝区村仅有28个。全县13个乡镇中有7个是贫困乡镇,其中有4个是建档立卡贫困乡镇。全县贫困村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30个,贫困村民小组551个,贫困户28329户,贫困人口98370人。全县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面广、量大,是全国592个、全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61个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

景东地形地貌呈“三河夹两山”之势,目前全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哀牢山、无量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山区、半山区、边远高寒山区、干旱缺水地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且多为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环境恶劣,处于整体贫困状态。景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贫困程度深,解决难度大;基础设施弱,产业带动低;公共服务差,生活改善慢;生态保护难,发展阻力大。

二、产业扶贫举措与成效

(一)专家把脉,精准识贫破难题

1.组建专家服务团。首先,选派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担任景东县政府顾问。作为我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黄祖辉教授长期从事农村经济、公共政策、农村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减贫与发展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多次获得中央的肯定。自担任景东政府顾问以来,他多次赴景东开展调研指导,举办学术讲座,为景东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建言献策。他提出的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走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区的发展理念已在景东地区形成共识。其次,根据景东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浙江大学先后选派鲁兴萌、陈再鸣、尹兆正、汤一等教授担任景东蚕桑、食用菌、乌骨鸡、茶叶等主导产业的首席专家,为景东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服务。2015年,浙江大学又选派胡晓云、曲江两位教授担任景东品牌和电商两个领域的首席专家,助力景东县农业产业的品牌化建设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这些产业首席专家大都是浙江省资深的科技特派员,他们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2.问诊产业难题。景东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保留了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其中,核桃、茶业、乌骨鸡、食用菌、蚕桑等成为景东地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景东地区发展种养殖业的优势在于充足的光、热、水、气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景东地区的土地中有机质含量较低,肥力不足,再加上交通的制约以及原始粗放的生产方式,科技支撑不足、产业生产率较低,景东地区整体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为此,在这三年里,浙江大学的首席专家们多次对景东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最终找出了制约景东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浙江大学的首席专家们帮助景东地区制定产业规划,确定景东地区产业发展的全新思路。同时,浙江大学还通过落实扶贫项目,通过脱贫来带动景东地区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

3.开展科研攻关。为有效解决景东地区特色农业的产业发展问题,浙江大学积极组建跨学科研发团队,开展新产品的研发;针对重点帮扶产业,开展实用技术的研究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同时,浙江大学还联手打造景东区域的公用品牌,实现价值的再造,以品牌为旗帜带动景东地区整体产业的发展。

在这三年里,浙江大学组织实施了《景东核桃产业提升与发展研究》、《云南景东野生菌资源开发研究与利用》、《景东无量山乌骨鸡遗传评估及精准扶贫开发利用》、《精准扶贫视域下滇西南高原山地农业立体开发及其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以普洱市景东县无量山区为例》等多个科研项目,整合全校科研力量组成团队,以景东重点扶贫的核桃产业、野生菌、乌骨鸡等高原特色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出符合景东产业特点的产品,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了扶贫的实效。在此基础上,浙大品牌研究中心,在对景东核桃进行品牌“会诊”之后,充分挖掘景东核桃的在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帮助景东地区打造出具有独特品牌个性的“景东核桃”区域公用品牌。以核桃产业为突破口,联动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的提升和发展。“景东核桃”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将景东地区无量大观的地域环境特征、人文历史文化、特色优势产业以品牌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将更多的自然资源、生产要素转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能力。

(二)创新模式,精准扶贫出实效

产业扶贫不完全等同于产业发展,它是以产业为基础,以扶贫为目的。曾在湖南视察扶贫工作时强调指出,把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办好的三件实事之一。通过创新扶贫机制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通过三年的实践,浙江大学探索创建了“高校+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六位一体”产业扶贫运行模式。这种产业扶贫运行模式主要是通过内引外联,整合资源,建立开放式的帮扶体系,并通过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以食用菌产业扶贫为例:浙江大学做好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和专业人才培养;景东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为主要责任主体,县林业局、扶贫办、蚕桑办、供销社、农科局和大朝山东镇等单位共同参与,联合浙大校友企业杭州滢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雪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商企业龙泉瓯缘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景东新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景东富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组成扶贫联合体,建立茯苓、灵芝、小香菌等示范基地,带动贫困农户共同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

扶贫成效:上述联合体2015―2016年在景东花山乡营盘村、文井镇新会村、文井镇都拉村和大朝山东镇彭家村等建立生态食用菌基地7个,面积100余亩,总投资1092.76万元,带动周边农户210多簦回收茯苓、灵芝等食药用菌产品800多吨,总产值预计950余万元,总利润150余万元,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7100余元。联合体中校友企业杭州雪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县林业局、景东新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景东富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签订服务与产销合作协议3份,为景东成功注册“无量菇嫂”、“雪禾银生”等2个县域公共品牌,为实施品牌战略,创造景东地方名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名贵野生白肉灵芝纯菌种和多孢灵芝新品种,已相继建立人工驯化栽培基地5处,栽培面积约60亩,2016年农业产值预计可达到480万元。

这种扶贫联合体最大的意义在于,市场和风险由企业承担,农户(贫困户)的利益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浙江大学“六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解决了精准扶贫的问题。

(三)盯紧短板,增强造血谋发展

1.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1)茶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茶叶是景东县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是山区和半山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对农民增收致富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景东茶产业目前面临大而不强、产值低、效益差、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品种结构单一等问题,市场竞争力弱,龙头企业带动力差,缺少特色品牌。基于此,浙江大学首席专家提出景东茶产业走特色发展思路,着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具体举措:①利用茶产业加工方面的技术特长,帮助当地企业开发白玫瑰、景东生红、景东红普等茶业新产品,提升景东茶叶产业的附加值,扩大其知名度;②通过举办茶叶加工技术培训,提高传统普洱生茶和特色红茶的加工技术,提高景东地区的产品竞争力;③通过引进合作企业,加快茶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帮助景东地区解决市场问题;④建立扶贫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2)乌骨鸡产业:提升“三化”,实现价值再造。景东县无量山乌骨鸡以独有的生态保健、药用、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鸡”,但是其也存在养殖标准化低、规模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为加快推进景东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实现乌骨鸡到“金凤凰”的华丽转身,景东乌骨鸡产业首席专家对无量山乌骨鸡原种保护、品种选育、养殖标准制定、生态庄园规划及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等开展了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同时,专家还提出遵循“一品”(打造一个特色精品)、“二优”(发挥品种、生态两大优势)、“三合力”(聚集高校、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的发展思路,争取用六年时间做大做强景东无量山乌骨鸡产业。据统计,2015年景东全县无量山乌骨鸡存栏250万只、出栏350万只,分别比2012年末提高108.3%、169.2%,实现产值2.8亿元,景东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3)食用菌产业:生态保护资源与开发融为一体。针对景东野生菌资源无序利用、资源永续遇到挑战、人工栽培训技术落后等现状,浙江大学首席专家及其团队多次对景东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为景东食用菌产业发展设计出了新路径:生态保护资源开发融为一体。①成立“浙江大学―景东野生菌资源保护实验室”和“浙江大学景东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菌监测站”,开展景东野生菌资源调查和保护利用。为了使实验室投入正常运作,首席专家挑选三位当地技术人员到浙大实验室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学习,使他们较快掌握了野生菌调查、驯化和人工栽培的实验技能。目前,实验室已具备对野生菌根菌研究、标本鉴定、纯菌分离和扩繁等功能。②建立名贵野生菌监测样地和野生菌―森林功能促进实验区。名贵野生菌与森林系统菌根共生,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互利关系。为了探索野生菌资源保护和森林功能促进的生态利用新模式,改变对名贵野生菌(如大红菌等)不合理采摘导致的森林系统功能退化的弊端,首席专家开展了《景东哀牢山野生菌资源生态保护与功能促进研究》,项目选定在景东县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徐家坝地区建立野生菌―森林功能促进实验区,对多块不同规格的野生菌进测监测,收集、整理和掌握名贵野生菌相关基础监测数据。截至2016年6月,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菌监测站,已监测收集了200多种珍贵大型真菌资源,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景东野生菌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野生菌资源调查和人工驯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3年中,浙江大学首席专家科研团队对景东地区特有的珍稀野生“小香蕈”、珍稀野生灵芝“白肉灵芝”等5个野生菌资源进行标本采集、分离纯化。经过3年的培养,成功地获得了它们的纯菌种。这是完全利用浙大技术在国内获得的首批野生纯菌种人工培养物。目前,已将这些纯菌种扩繁成栽培菌种,在景东规模化栽培,建立基地6处。经人工栽培的“小香蕈”、“白肉灵芝”等,其外形、风味与野生菇无异,已成为景东野生药食菌资源开发利用和科技精准扶贫的新成果。

2.培养本土人才。三年内通过师徒结对、接受技术人员进修、现场技术指导、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浙江大学还加强了对景东地区本土人才的培养,为当地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实的保障。

(四)集成创新,整合资源聚合力

浙大在定点扶贫中坚持集成创新,将校内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同时整合校友、校友企业,浙商、浙商企业等社会资源,动员更多校友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形成帮扶合力。校内要素包括经费安排、政策支持和学科融合。学校设立扶贫专项经费用于定点扶贫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每年安排校长基金支持景东扶贫产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政策支持:将景东产业首席专家工作纳入考核业绩;设立专项津贴。学科融合:组建多学科科研团队,开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此同时,集多学优势,成立浙江大学“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重点开展扶贫理念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三、经验与启示

1.因地制宜探索贫困山区造血式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不同的贫困地区致贫原因不同,其中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传统文化、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力度等差异较大。为此,高校在选择产业精准扶贫中,关键是要根据当地的特色资源和实际,因地制宜,综合各方资源,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为根本,实施“六位一体”的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山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这种造血式扶贫模式,做大做强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2

全县辖8个乡镇、16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6.70万,其中农业人口20.7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0%,农业劳动力9.40万余个。全县土地总面积85.34万hm2,其中耕地面积29.07万hm2。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40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4680hm2、经济林面积1.27万hm2、疏林地面积1386hm2、灌木林地面积4667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000hm2,现有可开发利用“四荒”面积5633hm2。全县经济林面积1.27万hm2,已经挂果面积6827hm2,其中酥梨面积7120hm2,挂果面积4333hm2,产量9.75万t;苹果面积3340hm2,挂果面积1493hm2,产量3.36万t;红枣、核桃等干果经济林面积2000hm2,挂果面积826hm2,产量0.76万t;杂果面积173hm2,产量0.39万t。总产量14.17万t,总产值4.05亿元、水果贮藏量10万t,农民人均水果业纯收入2000元。现有恒温冷库160余座,土窑洞2.0万余孔,总贮藏能力达到20万t;有果业专业合作社65个,从事果品流通营销经纪人达到2000余人,贮藏运销大户达30余户。国营个体百亩以上的大型苗圃15户,全县林业苗木、花卉生产面积800hm2。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山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以森林植被恢复为主体,坚持因地制宜,林草结合,推进全县“四荒”绿化步伐,在土层较厚的山区可适当发展仁用杏、核桃、枣等生态经济林。在土层较薄的山区发展油松、侧柏和灌木防护林,结合移民工程,对边远后山地区,不足20人长住人口的村庄,实行生态移民,实施全面封育,封山育林5000hm2;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对山区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采取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的措施,在留足粮田的基础上对16°以上的坡耕地及土层较薄的16°以下坡耕地,规划造林面积1334hm2。平原绿化体系建设以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为主体,以三级农田林网骨架总布局,以108国道、208国道、大运高速、南同蒲铁路以及汾河、昌源河、乌马河为一级骨架网格,以县、乡公路、乡村道路为二级骨架,田间路渠为三级骨架,进行全面绿化。一级骨架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108国道、208国道沿线每侧绿化宽度120m,其中20m内侧范围作为永久性绿化带,突出生态景观,外侧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等绿色产业。二级骨架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县、乡道路以每侧2行~3行高大乔木树种为内容建设。三级骨架,以每年更新改造农田林网3333hm2的速度持续进行。目前,全县农田林网控制总面积达到2.67万hm2、总株数保持在1300万株,林木蓄积达到160万m3。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使先进适用的技术进入更多的农户。加快果树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果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引导果农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精品果品。努力推进1.0万hm2优质酥梨,5333hm2优质苹果,3333hm2核桃基地产业化建设,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其工作重点是: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生产区域相对集中的,如苹果峪口、来远、东观(铁道南),梨:古县、城赵、昭馀,核桃:峪口、来远。品种结构应在保持酥梨优势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玉露香、红香酥、阿巴特等市场前景较好的品种为主。试验示范,以目前国内发展前景看好的雪青、新梨7号等品种为主。苹果产业,大力发展以五代红星瓦里为主,适度发展新红将军、太平洋嘎啦、澳洲青苹等市场前景较好的品种。通过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提升果品质量,推进10大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重点培育100个精细管理园(重点户),培养200名乡村科技带头人、500名村级技术骨干、1.0万名农民技术员,使80%的果园实现标准化生产。强化果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果品质量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推进Gap、有机认证,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10项,通过国家认定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6667hm2,建设酥梨出口基地1333hm2,推动有机酥梨基地认证800hm2。林木种苗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品种引进,多品种育苗,使全县苗木生产全面走向市场,向“没有买不到的苗木和没有卖不出去的苗木”的方向发展,全县育苗面积要达到1333hm2。以四县垴省级自然保护区为轴心,以东山森林生态为背景,开发中庄水库、南羊圈水库等自然风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通过举办梨花节,培育以闫漫村、孙家河、鱼池村为中心的10个酥梨生产、采摘、观光旅游专业村。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3

纽约州专业执照注册证书,每三年更换(Revlew)一次,交钱即可完成。nCCaom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则是四年更换一次,办理延续手续时,除没有任何医疗事故及违犯医疗法规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外,最为主要的依据是60个继续教育学分。四年没修满学分可交钱延至6年。仍未修满者,资格证书就会被吊销,这意味着必须重新考试才能获得。2005年是我延续针灸资格证书的年份。

在中国,一般是以医院科室为单位通过高年资医生对年轻医生传帮带提高后备力量的临床技能。美国西医也是如此,经过住院医生以及专科多年的临床训练后,才进入个体经营。而美国中医在拿到执照后,虽然也有进入医院工作的,但更多是以个体形式直接开诊,因此对于执照针灸师来说,参加各类学习班和学术会议,就成为了提高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这一点其实与美国西医医生继续教育形式是一致的。很多中医专业学会或医生通过nCCaom注册得到承认学分的方法,组织学习班、专业会议等,使这一过程以商业形式运作,一般一小时一个学分。举办学术会议或讲座前,组织者发通知说明。参加者学习完毕可以获得组织者颁发的证书,上面标有学分。四年学分相加达到nCCaom的要求,就有资格填表并将所修学分证书复印件和手续费寄去有关部门。nCCaom审核通过后,将资格证书邮递到申请人的地址。继续教育学习形式一般分为三类:

1、专题性的,即学习内容围绕着专题进行。我在mercy学院参加的有关针灸美容去皱讲座就是一个例子。讲座分两个周末举行,为期四天,收费近400美元,参加人员40多人,多数住在纽约,也有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俄亥俄、马里兰、马塞诸塞、加利福尼亚州,以及爱尔兰来的学习者。学完考试通过可获得22个学分。主讲者maryelizabeth是纽约三州针灸学院毕业的硕士,有着二十三年的专业经验,她也是执照按摩师和歌手。她的美容学习是从有着“法国针灸之父”之称的Senseinakamura那里开始,之后曾在亚利桑那、加州、夏威夷、纽约等地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前一两天讲座以理论和概念为主,包括治疗范围、需要准备的设备、治疗草案,重点是用铅笔将需要治疗面部皱纹作出草图。治疗用针刺(包括体针、面部和耳部),中药外敷和面部按摩。其结合手、面部形状和纹路的诊断方法,非常独特。对不同皱纹类型从五行归类,同时对面部皱纹类型采用不同针刺穴位和方法详细解说;第三天主要介绍指压推拿技能和在各个穴位上的不同手法,及面部锻炼方法;第四天上午为西方中药和中国中药作用于面部美容去皱的比较,对皮肤不同综合症进行分类治疗,面部去皱中药膏剂制作方法等。下午由主讲者在班上向学员现场做各项去皱纹技能演示。然后学员之间进行实践,非常客观实在,效果明显。这种学习不定期举办,地区也不确定。

2、综合性的,即由不同专业中医或从事有关领域研究的学者介绍临床经验或实验成果。与会者集中在一个大厅内学习,大家依次上台就不同主题进行宣讲,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举办的很多讲座便是这种形式。我曾听过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黄羡明教授多次讲座,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中医学人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另外印象较深的还有曾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保健医生的著名针灸医师林榕生关于针刺手法的演讲和现场示范,给人很大启发。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补充替代医学系和整体疗法医学中心主任BrianBerman博士,介绍针灸治疗骨关节炎疼痛的协定处方及试验数据对比,还有其他许多专家的报告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平。它们的讲座一般是安排在周末于法拉盛喜来登饭店举行,一次三至四个小时,与会者可以拿到三四个学分,与会费用50美元,一年举办四五次。

3、大型会议按专题分报告厅,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经验报告,参加者自行选择专题组学习。nanLu医生主办的BuildingBridgesofintegration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就是这种类型,会议在新泽西州希尔顿饭店举行,一两年一次,交费400美元,有22个学分。学员中西人具多,也有少数华人。因为有些专题可用作西医继续教育的学分,因此也有西医医生参加。这类学习班涉及范围广,有中医诊断、针灸、气功、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基础研究、中草药、食疗、妇科病以及不孕症治疗等不同的分支。会议具有一定的规模,参加人数众多。形式比较正规,设有开、闭幕式,场面大而且隆重。许多报告,像DechengChen博士的“Singlepointacupunctureinthetreatmentofpain(疼痛的单根针刺疗法)”,LixingLao博士的“tCmforlnflammatorypain(消炎镇痛的中医疗法)”,GuopingZheng博士“infertilityandtCmtreatment(不孕症的中医治疗)”,XiaotianShen医学博士的“treatingmultipleScleroslswithtCm(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症)”,FeliceDunas博士“makingLovewithDivineandGrace(圣洁的)”等都代表了专业领域一流的水准。

通过参加这类专业学术活动,让我的专业资格证书得到了延续。在聆听和观摩了许多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们的讲座和示范后,我也深深体会到继续教育对于海外职业中医针灸师的重要性,它让人了解到专业领域研究的新发展,学到许多课堂知识以外的宝贵经验,扩大和加强了专业人员的临床技能,同时也让大家结识到不少同行的新朋友,因此无论是从业务还是社会关系上都获益匪浅,是中医师在国外发展事业很重要的一个基地。与此同时,许多中医专业人士为中华文化和祖国医学在海外传播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我印象很深,他们是永远都不应该被人们忘记的一个特殊群体。

缅怀中医前辈

2005年,国内几位著名的中医专家相继离开了人世,这当中包括104岁的杨天鹏、92岁的关幼波和82岁的郭春园先生。

杨天鹏是中国著名的中医骨科泰斗、成都老中医骨科时代的开创者。生前曾任中华全国中医骨科学会顾问、成都骨科医院名誉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为中医事业培养了上千名骨伤专业人才。他率弟子总结撰写的名为《杨天鹏骨伤科治验心法》专著,集纳了杨老八十年临床经验,以及“思想通、二便通、气血通”为主要内容的养生之道。他主持拍摄的《杨天鹏理筋手法》、《壮元益寿功》专题片,以光碟形式如实记录了杨老自创的“益寿功”和“理筋手法”,为中国中医骨伤学和民众健康保健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部光碟也成为中央电视台与欧美国家健康交流节目的主打内容之一。

关幼波16岁随父学医,30岁考取执照独立行医,之后悬壶济世60余载,多年从事肝病临床及理论研究,并在中医内、外、妇、儿各科造诣颇深,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曾任北

京市政协常委、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等职。受聘日本中医药研究会、新加坡中医师公会顾问、美国中医药针灸医师联合会高级顾问、名誉会长等。关老是中国国宝级中医大师,他一生救治的病人数不胜数,被誉为“肝病克星”,深受国人爱戴;同时他又是国外受人敬重的学者,关老先后应邀赴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地讲学,弘扬光大中国传统医学,被誉为“亲善大使”。据悉关老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中医事业走向世界。

郭春园是中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洛阳平乐郭氏正骨传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他从医60余载,带出上百名高徒。他集祖传秘方、正骨医术和几十年骨伤科经验于一身,总结编纂了中国第一部骨科专著《平乐郭氏正骨法》以及展示郭氏医术的《世医正骨从新》,为发展中医骨伤医学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被中国国内同行专家赞誉为“中华骨魂”。郭老去世后,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做出决定,号召全行业向郭春园学习,学习他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极端负责、满腔热忱、精益求精、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爱岗敬业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奉献不止的顽强拼搏精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除了敬重郭老高超的业务技能外,其实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那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无怪乎郭春园成为了“一面道德的镜子”。

假若上面几位名字代表着中国国内为中医事业发展而呕心沥血、不断耕耘的前辈学人的话,下面这位我要特别谈到的医生,则代表了为中医在美国的开启和兴旺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海外创业者,他的名字叫丁景源。

丁景源为江苏武进孟河丁甘仁之四代嫡传,丁济万先生之子。清末民初,丁氏以其卓越的医术名噪大江南北,并在上海开设中医学校,既继承发扬了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更造就了一大批中医人才。几十年来,从那里培养出来的英才志士数不胜数,学生门徒遍及世界各地,上海中医药大学首任和二任院长皆出其门下,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丁景源医生克绍箕裘,笃守祖训,194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校,1956年又自日本东京教育大学理疗系毕业,弱冠之年即出任香港中医师医师公会理事长。1970年移居纽约,居美行医多年。虽初尝创业之艰辛,丁老凭着其卓越医术和不懈的毅力,对中医药学及针灸在美国的立足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丁医生深知要使中医学在美国扎根,一针一灸固然重要,但广泛宣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尤为迫切,故不避“寡不敌众”,依然充满信心,为西方人士做针灸医学讲座,并当众示范,以此赢得了无数的认同。丁老聚集志同道合者成立美东针灸医师联合会、纽约执照针灸医师公会、美国中医学会等,并被推为会长。几十年来,为争取中医在美国的地位不顾自身健康,不辞辛劳,到处游说,据理力争。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4

并购过程:

6月23日,科技巨头甲骨文宣布将以53亿美元收购酒店及零售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microsSystems。

作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开发商,甲骨文在传统软件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公司增长明显放缓,在拓展云服务等方面的进度也慢于其他主要对手。随着云计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更实用的、即用即付费的云计算业务模式,而安装和维护软件套装这种传统模式则不再受宠,甲骨文业绩因此逐渐萎缩。

microsSystems是一站式的娱乐和服务业技术咨询及供应商,主要针对零售、旅馆和酒店等销售软件与服务。甲骨文希望通过此次收购,缓解业绩增长压力、提高营收。事实上,在过去5年中,甲骨文就已并购超过50家公司,收购总金额达到300亿美元,接近其年收入的两倍。

前景预期:

该笔交易达成后,将创造甲骨文自2009年以来的最大一桩并购案。通过将microsSystems收入囊中,甲骨文可显著增强在酒店和旅馆领域的软件业务,从而应对增速放缓的局面,这也是公司进行云计算转型的又一尝试。然而,尽管该笔收购有望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若甲骨文未能在云计算领域拿出更亮眼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公司或仍难以延续此前的卓越表现。

收购目标:microsSystems

所属行业:科技

交易涉及金额:53亿美元

太阳城

并购过程:

6月17日,美国屋顶太阳能安装公司太阳城董事长埃隆・马斯克(elonmusk)宣布,将斥资3.5亿美元收购面板生产商赛昂,正式进军太阳能电池板制造领域。而马斯克最为外界熟知的身份则是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创始人兼Ceo。

太阳城由马斯克的表兄弟林登・里沃(LyndonRive)和彼得・赖夫(peterRive)创立,目前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屋顶太阳能系统开发和安装商之一。该公司除了开展自己的主营业务外,还与特斯拉合作,为后者的电动车充电站搭配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此次太阳城收购的赛昂公司主要生产高效单晶电池和组件产品,量产电池片效率最高可达24%,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为确保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系统的关键组件供应,以及占领电动车与太阳能市场,埃隆・马斯克主导了该笔收购。这也是首次由太阳能安装公司收购面板制造商,堪称一次革命性举措。

前景预期:

收购完成后,凭借赛昂独特的研发技术,太阳城有望生产高效、廉价的太阳能面板,其垂直整合度将大幅提高。与此同时,面板和电池配合使用也会带来极大潜力。比如,未来特斯拉的客户只要在屋顶安装太阳能面板,就可为车库里的特斯拉汽车供应电力。而在夜间,他们又可取出特斯拉电池为居室提供能源。

然而,此次收购依然存在风险。一方面,太阳能电力的成本较传统电力仍然高昂,而电动汽车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还不足1%。另一方面,目前全球太阳能面板市场严重过剩,以至于如行业翘楚无锡尚德也已破产,这必将使大部分公司利润进一步下滑。

收购目标:赛昂(Silevo)

关联第三方:特斯拉(tesla)

所属行业:能源

交易涉及金额:3.5亿美元

阿马亚

并购过程:

6月14日,加拿大阿马亚集团发表声明称,将斥资49亿美元收购在线网站扑克之星和全速扑克的母公司Rational集团。

扑克之星和全速扑克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在线扑克品牌,注册用户数量超过8500万。但由于美国司法部认定这两个网站涉嫌违法,2011年其在美国境内的服务遭冻结,并最终退出该国市场。尽管如此,扑克之星仍是全球最大的扑克品牌。

总部在加拿大的阿马亚则是设备与系统制造商。近年来,随着实体场所收入增长放缓,阿马亚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对线上品牌的收购。比如2012年从bwin.party手中收购ongame网络,与Goldennugget在内华达和新泽西州开展线上合作等。

前景预期:

若此番交易成功,阿马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在线公司,扑克之星也有望加速重返美国市场。尽管线上目前只在美国3个州合法,但未来将有更多州开放相关政策。对积极收购在线品牌的阿马亚来说,未来前景较为乐观。

收购目标:Rational集团(RationalGroup)

关联第三方:扑克之星(pokerStars)、全速扑克(Fulltiltpoker)

所属行业:

交易涉及金额:49亿美元

美敦力

并购过程:

总部位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美敦力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旗下产品众多,目前市值约为610亿美元。6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以429亿美元天价并购柯惠医疗。后者是一家生产外科手术设备的500强企业,市值达到320亿美元。

随着美国医疗改革法案的实施,各级医院将进一步调低成本,医疗设备生产商因此面临收入增长放缓的压力,而厂商之间的合并则可节省成本。收购完成后,美敦力也将把总部迁至爱尔兰,享受当地低税率政策优惠。

前景预期:

此次收购是美敦力史上最大宗交易。由于公司主要经营领域与柯惠医疗产品线重合度很低,因此二者合并后将使业务更加多元化。不过业界仍担忧,随着双方深度整合的加剧,可能会引发因员工岗位去留及管理政策合并等产生的矛盾。

收购目标:柯惠(Covidien)

所属行业:医疗设备

交易涉及金额:429亿美元

nest实验室

并购过程:

6月21日,谷歌旗下智能家居生产商nest实验室宣布,将以5.55亿美元收购视频监控和安全初创企业Dropcam。

Dropcam成立于2009年,两位联合创始人曾在瑞典安讯士网络通讯公司(axisCommunications)任职。截至目前,Dropcam共了三款产品,分别为售价149美元的Dropcam、199美元的Dropcampro和29美元的Dropcamtab。三款设备旨在通过视频记录,让人们不在家时也能掌握室内情况。

前景预期:

通过该笔交易,nest实验室有望打造控制智能家居联网设备的软件平台;而对于谷歌来说,则可将安卓系统进一步拓展至新型联网产品,比如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并收集到更多数据信息。

收购目标:Dropcam

关联第三方:谷歌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5

一、开展履职晋级培训。采用送教下乡和城区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履职晋级培训。

二、做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到2019年止,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做好辅导及报告册的审核工作。

三、全员性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按照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的安排,各县要在XX年以前完成第一轮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培训(初级培训),并于XX年开始启动第二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中级培训)。由于种种原因,我县至今未完成第一轮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培训,没有启动第二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在计算机已大量走进中小学的今天,尽快启动计算机培训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因此,可以利用各乡镇、学校已配备计算机的有利条件,采用送教到校、送教下乡的方式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培训。

四、启动全县的小学校长培训。

根据1999年12月30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8号《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第一章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校长任职要求,有计划地对校长进行培训”的规定,为了提高我县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结合省、市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于XX年年10月开展培训。全县各乡(镇)、学校共有197位中小学校长,分四期培训,每期50人(第四期47人),培训时间五天。

五、小学教导主任培训。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课程观、评价观,切实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和课改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导主任的业务素质,明确教导主任的职责与具体的业务范围,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做一个优秀教导主任的要求,提高教导主任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的水平,促进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决定于XX年年11月至12月对全县中小学教导主任进行培训。培训分四期,每期50人(第四期47人),培训时间五天

六、小学班主任培训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部、云南省教育厅和普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通知要求,提高我县小学骨干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月开展培训。培训小学班主任100名培训,全程为半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七、开展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根据《云南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云教师[2000]2号)、《云南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指导意见》(云教师[2000]15号)和《思茅地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思茅地区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选拔使用的实施意见》(思行教[2001]47号)的有关精神和规定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每期培训教师100人(语文骨干50人,数学骨干50人),培训时间为一年,连续三年开展培训,共培训县级骨干300人,为我县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八、开展教师轮训。学习外市、县的做法,每学期或每学年抽调30-50名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脱产学习,全面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方法、理念,进行新课程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改革对策

作者简介:杨丽(1986-),女,上海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规划与科研处,研究实习员;罗尧成(1974-),男,湖南隆回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规划与科研处,副研究员。(上海 20009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09-02

2011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建国后首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鲁昕部长提到要把职业教育科研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继国家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后,新一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再建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旨在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强调了职业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也表明将大力支持增加科研比重的推进工作。

科研管理对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科研管理是从申报立项、执行控制,直至结题验收,使得整个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加强科研管理能够帮助掌握项目研究进展的不同阶段,起到监督、控制、指导、辅助的效用,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随着对科研工作的愈加重视,切实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将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侧重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科研处于弱势的地位。面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深感在内涵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贴近科研的需求上还有相当的距离。

1.科研管理机构的建设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侧重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科研处于弱势的地位,缺少专业的科研管理机构。面对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这一现象有所改善。据统计,目前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建有相关科研管理机构的比重将近80%,其中以科研处或科技处命名的作为独立行政机构的占据半壁江山。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的情况也类似,具体见表1。

30%左右的国家示范性与骨干高职院校以科研与教学、产学(校企)合作、设备、外事等联合命名一个机构,同时兼有高教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等职能。从科研管理部门定位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目标要追求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2.科研管理人员的水平状况

目前科研管理机构中的科研管理人员大量缺乏,专业、稳定、高效的科研管理队伍更是有待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显缺乏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原因包括职教科研机构数量不足、地位不高,以及职教科研人员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2]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教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把科研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功能,作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建立起全新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都是关键要素,目前的状况堪忧,还无法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之路。

3.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也需加快脚步。根据目前情况,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基本上从科研网站建设和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两方面展开。然而据其他学者调查分析,由于多数院校是购买科研管理系统后再应用,不符合实际需求,即使是自行开发设计,但是使用率也较低、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现今的纵向项目申报大部分采用网上填报和纸质申请书上报两种方式。如需在科研管理系统上再次填报,操作和管理都过于繁琐累赘。

缺乏整体规划导致科研管理系统不实用,科研动态信息没有及时导致科研网站形同虚设,科研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淡薄,无法高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管理,这些都是科研管理信息化推进滞留的主要原因。只有上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科研管理信息化才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4.高职教育科研的个性与特色

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本科院校无法相提并论,相差甚远。在纵向项目的立项阶段,学校没有主动权。而横向项目的立项,学校处于积极的地位,可以根据自身科研规划、专业布局等情况进行项目的立项,将科研工作导向应用性和区域性较强的横向科研合作,同时形成自身的科研特色。[3]显而易见,高职教育科研的个性与特色应着重体现在科技服务方面,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服务地方经济,满足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不少学者专家都提出科研要为教学服务的观点,依托行业与专业领域生成办学特色是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源泉。[4]科研管理部门在指引教师如何将所教授的专业与从事的科研工作相结合的方面存在欠缺之处。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差甚远的科研工作常常使教师力不从心,也无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实现创新发展的宏伟目标。

根据目前情况,不少科研管理机构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依然将重点投入到纵向项目的申报上,结果经常处于弱势;缺乏主动调研、拓宽科研项目合作渠道的积极性,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等建立科技服务平台更是无从着手。

二、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改革对策

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容之一,旨在通过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同时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即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作为重要的外部驱动因素,市场对高职科研类型、内容、方向等方面的塑造作用越来越重要,高职科研管理也越来越关注行业、企业的需求领域,敏锐地洞察社会热点,捕捉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5]在建设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背景下,其科研管理更应迅速地对行业、企业提出的市场需求作出反应,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

1.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内涵

教育部日前印发《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到要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管理是服务:科研管理机构应将服务意识始终贯穿于整个科研管理工作中,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地方经济。管理是培育:科研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科研沙龙等方式方法开展项目培育活动,挖掘教师的科研潜力,激发他们的科研动力,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同时,管理是激励: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之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更深刻地认识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6]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引入目标激励、政策激励、经济激励等因素,通过将教师的科研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融合的积极引导,帮助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达到双赢的效果。

2.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根据《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的协作机制,增强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等意见,以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目标。

科研管理机构除了要引导和激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外,自身也需加强与行业联系,主动拓展项目来源,为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横向项目研发工作提供条件,坚持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建立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平台,在科技服务中寻找课题,在课题研究中创造合作,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课题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走开放式科研之路。

3.进一步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管理成效。[7]近几年中,要通过对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洞察敏锐度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提升其信息素养;与此同时,也需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来充实科研管理队伍,运用信息技术大力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除了充分利用科研网站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服务外,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也将是大势所趋。为了避免系统使用率低下和操作过于繁琐等情况,结合学校的实际,应建立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科研信息的共享,同时要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可扩展性与可操作性,不再简单停留在文件管理阶段,应可以全面、实时地反映学校科研管理信息的历史和现状,也可智能预测未来的动态趋势。

4.进一步彰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的行业特色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不能求大求全,要根据实际,办出自己的特色,拿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体现行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紧贴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优势,与行业和企业在应用性技术研发项目上进行合作,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为行业、企业服务。[8]首先,科研管理机构对于刚从事科研工作或是在科研方向等方面存在疑惑的教师需不定时地开展指导工作,有效帮助他们找到教学专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点,使得他们在纵向项目上的申报成功率,尤其是与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的合作开发上有所突破。其次,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和项目合作主动跟踪行业发展前沿,深入行业企业,利用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组织专家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最后,联合行业企业进行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把学校打造成为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中心。

三、结束语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科研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功能,科研管理工作势必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承担更具挑战性的任务。面对目前的科研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系列改革举措,为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科研管理模式做好准备,以加速行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徐元俊.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基本要求[J].甘肃科技,2006,(10):17-18.

[2]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2-66.

[3]陆萍萍.产学研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及其制度创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5):82-85.

[4]杨祖宪,邱福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办特色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8-9.

[5]夏源庆.科研主导下的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0,(16):39-41.

[6]毛丁初,蒋永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创新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9,(6):91-92.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7

全省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研讨会举行

日前,黑龙江省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研讨会在黑龙江技师学院召开。来自全省39所技工院校的75名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哈尔滨技师学院、牡丹江技师学院、佳木斯技师学院、大庆技师学院、七台河技师学院以及黑龙江技师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经验介绍,参观了学院一体化教学楼现场,观摩了学院电气工程系、煤电化应用系、计算机应用系的一体化教学演练,就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全省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展开了深入交流。

黑龙江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职业技术培训学会会长董绍林在会上强调,技工院校必须创新办学理念和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一是要做好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二是要探索开放式发展之路,拓宽企业办学校、校办企业等多种校企合作方式;三是要坚持多元化办学理念,一手抓招生,一手抓培训,技校要将自己定位为全社会服务的培训学校,扩大生存空间。

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技能状元”大赛选拔赛暨盐城市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隆重举行

7月11日,“江苏技能状元”大赛选拔赛暨盐城市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在盐城技师学院隆重举行。大赛分企业职工组和学生组2个组别,设置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四轴)、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检测与维修、钣金技术、砌筑、焊工、维修电工、CaD机械设计等10个工种,盐城市219名企业职工和120名学生选手参加角逐。对获得全市大赛各职业(工种)企业职工组第一名的选手,由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盐城市技能状元”和相关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盐城技师学院作为盐城市公共实训基地,是本次比赛的主赛场,共承担了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四轴)、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检测与维修、焊工、维修电工、CaD机械设计等8个项目的比赛。

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

5位青年教师参加省“青蓝工程”师资结对帮扶活动

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推荐马笑、陈志、于帅、李晨、李贵长等5位青年教师参加广东省“青蓝工程”师资结对帮扶活动。活动主要采取专家授课、“师带徒”经验分享、自主探究等方式,以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通过“名师”的传、帮、带,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技能训练、实训场地建设、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和项目研发等方面对培训对象给予指导,使参训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得以提高,尽快成为教学骨干和能手。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成功承办2012年嘉兴市导游大赛

“2012嘉兴市导游大赛”日前在浙江科技工程学校举行。大赛分景点讲解、情景再现、知识问答、才艺表演、风采展示等环节,来自嘉兴市的50多位选手就此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大赛决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得一等奖的张一和沈月芳将代表嘉兴参加10月举行的2012年浙江省导游大赛。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导游类专业的全体教师参与了大赛的组织和会务工作,部分教师参与了命题与策划,沈民权、赵昱菁两位老师担任大赛评委,未来导游俱乐部的20多位成员担任工作人员,未来职业经理人之家的学生则担任大赛礼仪小姐。

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

与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签订联合培养协议

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与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制度,采取“大专+技师+定向就业”的育人新模式,共同为青岛高校软控有限公司、青岛中能集团公司、中国一汽青岛汽车制造厂等20家大中型企业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该模式所招收的学生执行校企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分段教学,定向实习、实训、就业。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负责统招大专生的专业理论教学管理,颁发统招大专文凭;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利用技师培养条件,负责实践技能的教学管理,发放技师或其他高级职业资格证,结合青岛当地的就业优势,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学生毕业后将其直接输送到大中型企业就业。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在职幼儿园教师;培训;过程与方式;专业引领;园本教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颁布加快了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迅速,而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和职后教育却进展缓慢,造成了两者发展的不协调。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方式与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改善在职幼儿教师培训过程与方式的研究”课题组,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近五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初步形成了一种“以专业引领为主的专题培训与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现场研修相互承接的在职培训过程与方式”。在此,我们主要探讨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教育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面临的困难与冲突

新《纲要》的颁布带来了幼儿园教育价值观和幼儿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带来厂教师角色和作用的重大变化。然而,我们的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体系却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方式的调整,落后于幼儿教育实践的需求。

(一)现有的职前和职后课程设置与培训内容,不能使教师获得实施新“冈要》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曾颁布过几个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内容与相关规定反映了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尤其是培训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

1980年颁布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实行草案》中的“三学五法”和1985年颁布的“三学六法”,使幼儿园教师在职前受到艺体与相关教学法相结合的教育,使他们对各学科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法有比较好的把握。1995年的改革将艺体课与相应教学法分离,事实上削弱了教师在教学法方面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新《纲要》对教师在五大领域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科领域都有较好的基础知识背景;对儿童的发展有更深的把握,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对各学科领域的教学法有更好的把握,并能进行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综合教育活动。目前的幼师课程无法达到这些要求。

(二)教师自身经历的旧的学习方式妨碍他们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新方式

旧的教育教学方式妨碍教师对新《纲要》中学习方式的理解与实施。一个人从小学到幼儿师范学校,在亲身经历的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听和记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脑海中记忆最深的就是教师讲授,学生认真听的教学方式,难以想像除此之外的其他教学方式。因此,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成了教育幼儿的主要方式。

(三)较低的学历基础降低了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

目前,约60%的幼儿园教师不具备高中和幼师以上学历,具有大专学历的为数不多,而具有本科学历的更是寥寥无几。这样的学历基础导致了教师的自学和自我提高能力不强。

二、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构想

进入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而且研究和实践一再证实: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更多是在在职阶段实现的。而教师在职阶段的专业成长的核心就是,“获得产生于处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情境过程的实践性知识,尤其是要面对的是如何把那些明确的知识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实践智慧不断增长,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经验型教师,进而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然而,如何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2003年初,教育部正式提出在中小学探索和实施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研究,随后,几十个实验区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园本教研相继开展起来。可以说,我国园本教研的研究和探索才刚刚开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的研究,借鉴了小学的做法。经实地考察和分析发现,幼儿园目前开展的园本教研基本上只局限于某个幼儿园,缺少园与园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缺少专业引领,园本教研还处于很低的水平。

“改善在职幼儿教师培训过程与方式的研究”课题组以上述研究的基础与现状为研究工作的起点,在2001~2005年这段时间里,在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开展了以区县为单位、以点带面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路:通过以专业引领为主的专题培训和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现场研修两个相互承接的过程和方式,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对学科领域特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进程、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把握能力和水平。

(一)阶段一:以专业引领为主的专题培训

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培训教师,教师就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幼儿。多年来,讲授法是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方法。在这种培训中,受训者的知识是从外向内的灌输,缺少内部的主动学习和建构。近年来,我们开始运用经验参与式培训,尤其在新《纲要》的培训中主要采用了这种培训方式。经验参与式培训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尊重学习者的个人意愿、选择权和对学习的支配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然而,这种培训在系统性和效率上都比较弱。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为了使教师在培训和学习过程中体验新《纲要》倡导的新理念,我们探索出一系列以实践为背景,以体验为核心,能引导教师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培训方式。

1.培训目标

让教师置身于新的培训过程与方式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深切感受到培训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促进,对自己职业生涯和当前教育实践工作的有力支持。

2.培训者与参训教师的角色

参训教师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调动自己的原有经验,与同伴讨论、互助,在培训者的引导与支持下,主动学习和构建新经验。培训者是教师主动学习的鼓励者、支持者和引领者,通过设计巧妙的培训内容与活动,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促进教师主动学习。我们也可以把培训者叫做促进者。

3.基本环节和要点

①选择具有兴趣性、挑战性、启发性的主题。如“这段抒情音乐让我想到……”“我的新朋友”等,这些主题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教育无关,但通过培训者的巧妙引导,能使教师领会和感悟新《纲要》中倡导的某种新观念、新策略。当然,也有一些活动直接导向各领域的教学策略,如“打人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之后的两种处理方式分析”(社会)、“夹球顶纸竞赛走”(健康)、“小鸭子和狼”(音乐)等。

②充分体验和调动原有经验。培训者将参训教师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作为培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

③思考、分享和同构新经验。参训教师通过回顾、思考亲身经历和原有经验,明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再与同伴交流,达成初步的共识。培训者在充分倾听和了解参训教师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有引导性的关键问题,以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进一步思考新问题,形成新的表述方式。

④以幼儿教育实践为背景的思考和构想。教师思考如何将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新认识用于教学实践,设计相关的活动,供在幼儿园中进行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现场研修。

(二)阶段二: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现场研修

在经历了专题培训之后(可以是一组培训活动完成之后,也可以是一个培训活动完成之后),教师就应进入幼儿园教学现场,将获得的认识应用于实践,开展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这是一种集教研与培训为――体的活动,我们称之为研修。

1.研修的目标

以更好地贯彻新《纲要》,促进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目标,使教师和幼儿园获得自我创生和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的能力。

2.主要特点

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采取行动研究法,自觉地致力于探究和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实践智慧不断增长。

3.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力量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园本教研的三个要素,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园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①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园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园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2]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②同伴互助是教师同伴之间的对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与合作文化,是园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3]只停留在教师个体身上的研究,不能实现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③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4]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园本教研具有深刻性和持续性的关键。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等具有专业研究能力的人。

4.园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形态――建立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

“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没有教师个人的力量则学校的改革不可能实现,但在得到协作和支持以前,教师个人的力量又几乎没有任何效力。”(斯登豪斯,1975)园本教研可以是教师个人化的“反思性教学”,即由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但理想的方式是“合作性研究”。也就是说,理想的园本教研方式不是教师各自为战或孤军奋战,而是群体合作研究。它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依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从而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研究的文化、研究的合作方式,即建立起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这种合作是多层面、多边的合作,既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包括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

学习和研究共同体的运作机制为:有合作的背景――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有合作的平台――需要共同研究的问题或共同完成的任务;有研究和行为改善的过程――原行为、个人与集体反思、新设计、新实践与新行为。这是一个不断在寻找差距中反思与调整,实现行为改善的学习共同体。

有效合作、不断实现行为改善的学习与研究共同体,是园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形态。理想高效的园本教研必须以幼儿园为基本单位,以教师为主体,得到来自外部的专业人员的引领,建立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共同体各成员和层面之间,能实质性地互动与同构新经验,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的实践策略

必须为幼儿园培养骨干教师群而不是骨干教师个体,才能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在区县内选择2~4个试点园组成小组,每个园6~8名骨干教师组成小群体。这样,每个幼儿园的骨干教师组成小组,可以进行集体研究,合作学习。2~4个试点园的骨干教师又组成20人左右的大群体,可进行小组间的、园与园之间的交流与研讨。

(一)用”以专业引领为主的专题培训”方式培养骨干教师群

在做中学、在亲身体验中明晰一个教育理念。这种专题培训在形式上如同一个人数为30人左右的班级教学。人员数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将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可以保证每个成员的充分参与。在这样的培训中,没有听众和旁观者,每一个人都应是从行动到思想的活动参与者。如果分组活动,每组为5~6人。

1.体验式专题培训

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表面看来与幼儿园教育没有直接关系,更多地体现出促进教师获得交往、学科等方面的经验,然而教师会在获得相关经验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新的学习方式和培训者的引导方式。从新经验的确定、学习阶段的划分、问题的引领和学习过程的展开,到培训者的支持方式、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和分享方式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步骤,参与培训的教师都能感悟到什么是主动学习,什么是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2.案例对比分析式培训

在案例的对比、思考、分析中明晰一种教育策略。案例对比分析式培训是指选用相同或类似情境、事件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和深入思考,从而确定一个或更多符合新理念的教育策略。

3.三位一体的培训

教师要研究学科、研究儿童、研究教育。通过这样的培训,增进教师对学科知识的基本了解,对幼儿学习特点和发展进程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有效的教育策略:

(二)用”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现场研修”方式培植试点园

现阶段,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很难得到很多外来的帮助,更不可能依赖外来的帮助,应努力培养幼儿园和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的研究十分重视骨干教师经过培训之后,将在专题培训中获得的新理念、新策略付诸实践。在某园进行现场研修时,其他园的教师参与观摩研讨。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现场研修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以园为基本单位,建立研究和学习共同体

近些年,国内外许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说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明:与科学领域的研究一样,教育领域的研究也需要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而不是个人孤军奋战。在我们的研究中,参与专题培训的骨干教师组成本园的研修共同体,经过研讨和协商,对照新《纲要》的要求,在价值观、教育理念和研修方式上达成基本共识。

选择业务能力强、威信较高的骨干教师(通常是业务园长或保教主任)作为核心人物,经过培训和组织研修,使其成长为本园教师的专业引领者和促进者。

骨干教师有明确的分工、责任,能有效地合作、互助,真诚地对话,实质性地互动与同构新经验。在出现冲突和分歧时,一切以实践作为判断的依据。

这个相对稳定的、有良好氛围的、能分工协作的、具有科学态度和工作方式的集体,需要在不断的专题培训和研修中培植起来。

2.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用科学研究的方式研究和开发案例

我们倡导教师以自身的实践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以案例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式。在专题培训中,要求教师在培训的最后阶段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这个方案要在园内的骨干教师群体中进行分享、研究、再设计,并进入实践。也就是说,要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集体研究。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案例开发的基本环节包括:确定主题,预设活动方案,付诸实践,反思和调整,再实践……整理成案例。案例研究的过程是新的理念转化为实践行为的过程,案例积累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教师得到有效的专业引领

目前,通过教师的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但这仍然不能使教师实现新的提升和跨越。教师难以将自身的实践与新《纲要》的理念形成有效的对接。教师需要专业人员的引导和帮助。但并不是任何专业人员、任何时候的引导都是适宜和有效的,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①专业引领的前提和基础――充分的实践研究、思考和研讨。专业引领要在幼儿园的骨干教师群体就某一个主题的教育活动进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研究之后,在亲身实践和观察别人实践的基础上,就突㈩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层层深入的引导与研讨,才能取得成效。

②专业引领的核心任务――理念与适宜行为的互相转换。教师在进行案例研究时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凭直觉的适宜做法,但说不出道理;适宜的做法,但没有察觉;对是否适宜没有把握;明显不适宜,但没有察觉。引领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引导教师实现新《纲要》中的新理念与适宜行为的对接。

③专业引领的最佳时机――在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专业引领不同于一般的看课和点评。当某个幼儿园的教师集体在倾尽自己的智慧,达到一个很高的平台时,进行专业引领最为有效。此时的专业引领能帮助教师变换视角,获得新的思路,继而产生新的策略。

④专业引领的黄金法则――指出的问题少于闪光点;指出思考的方向或给出实践的策略。在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时,一定要注意指出的问题要少于闪光点,以保护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关键问题,引导教师加以透彻的分析与思考。

(三)以点带面,以骨干带动一般――二级多向的教研网络

幼儿的良好发展有赖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和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培养骨干教师、培植试点园的基础上,成熟一点就推广一点,使骨干教师所在幼儿园的其他教师和试点园所在区县的其他幼儿园能够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实践证明,以试点园和骨干教师为基点的二级多向的教研网络,有利于区县幼儿园和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

1.区县层面――以区县试点园和骨干教师为基点,共同发展的教研网络

首先是区县试点园骨干教师的集体研修与共同成长,随后是这些骨干教师对本园其他教师进行帮带,最后是区县试点园骨干教师对乡镇(或学区)中心园或示范园骨干教师的带动。

2.乡镇学区层面――以乡镇或学区中心园和示范性幼儿园及其骨干教师为基点的教研网络

首先是乡镇或学区中心园骨千教师的集体研修与共同成长,随后是这些骨干教师对本园其他教师进行帮带,最后是乡镇(或学区)中心园骨干教师对村一级教师的带动与影响。

实践证明:骨干先行,全员跟进;集体研修,合作学习;专业引领,经验提升,是非常有效的教研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顾泠沅等.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3,6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新兴产业发展策略Swot分析

一、引言

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强度的提高,伴随而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老龄化加剧、残障人士的生活保障、重体力劳动者的工作压力、环境承载力……,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的出现将大大缓解上述问题。新兴机器人产业的崛起,将给企业市场营销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二、可穿着型机器人简介

可穿着型机器包括电能驱动和空气压驱动两类。目前已经开发成功的可穿着型机器人由电能驱动。如日本HaL机械衣(图1)、美国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士兵服BLeeX(图2)、以色列助力装置Rewalk(图3)正在开发或已经进入投产阶段。

日本外骨骼机器人HaL主要由无线Lan(局域网)系统、电池组、电机及减速器、传感器(地板反应力传感器、表面肌电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组成,总重约17千克,设备较重,能够根据人体的动作意愿自动调整装置的助力大小。

美国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士兵服BLeeX主要由燃料供给及发动机系统、控制及检测系统、液压传动系统及外骨骼机构,使用这种装置的人要通过传动带将自身的腿与机械外骨骼的腿相连,背上要背一个装有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大背包,背包中同时还留有承载有效载荷的空间。

三、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发展前景Swot分析

1.问卷设定、数据说明

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在减轻关节和肌肉压力上,具有明显功效。为研究其在高龄者,残障人士及重体力劳动者(以从事医院骨科、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护士为代表)等方面的发展前景,课题组共发放“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高龄者)应用调研问卷”60份,“人体可穿着型机器(残障人士和重体力劳动者)应用调研问卷”50份,“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医院骨科、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应用调研问卷”5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60份、50份、47份,有效问卷分别占总问卷的100%、100%、94%。所得出的标度能够反映对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的共识。

(1)高龄者。本次的调查对象是60岁~80岁的老年人。有67%的老人认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体力透支或者本身身体虚弱而感到行动不便,身体的不适给他们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37%的老人还患有腰部或者四肢上的老毛病。在交流中课题组明显发现,目前多数高龄者拥有乐观的心态,且偏好群居生活,注重身体锻炼。因此,在问及子女是否会帮他们购买保健用品时,83%的老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包括一些缓减颈椎疼痛的带磁项圈,自动足浴盆,按摩锤等。

当被提及是否了解一些可穿着型机器人以此来节省体力消耗,80%的老人表示从未听说过。但是83%的老人认为如果该装置投放市场销售,他们愿意购买尝试使用。63%的人的接受价格要控制在10000元之内。30%的人认为最多不能超过30000元。在产品设计上,多数人选择使用方便为先。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有83%的老人认为如果他们的身体健康,想要重回社会工作岗位。

(2)残障人士。由于调研对象工作性质关系,以及课题组调研的条件限制,男性占了65%,而女性仅占35%,形成了男女比例不平衡的现象。调查对象的年龄有75%在20岁~45岁,该年龄段对工作的要求和热情较高,更反映出此次调研的目的。当问及是否可以接受新机器帮助减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时,45%的人选择可以接受,表现出较强欲望。30%的表示可以考虑,有25%的由于害怕,不敢尝试新产品而拒绝。

(3)以从事医院骨科、神经外科护理的护士为代表的重体力劳动者。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80%以上的护士每天从事重压劳动的时间是3小时以内,其中半小时左右工作的占了60%左右(此处重压劳动是指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起床、行走或帮助长期卧床的病人翻身等),由此可见,护士平时的重压工作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参考图4与图5分析,尽管重压工作时间并不算长,但80%的护士反应由于工作中的重压导致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50%受调查的护士表示这些损伤是间歇性发作,影响生活与工作。对比图6与图7,可以看出在护士进行重压工作中,用力最大的身体部位也是身体受损大的部位,并且腰部与肩膀处承受到更多的压力。

2.优势分析

(1)在三大人群中的发展前景良好。从课题组整体调查分析,当代老人对自身健康的注重程度与日俱增,即使花高价购买健康也是乐意的。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在减轻关节和肌肉压力,提高其承压能力上有显著功效。目前市场上该类装置几乎为零,企业完全可以针对广大的老龄消费者推出此类助力装置,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瞩目可待。

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在残障人士和重体力劳动者、医疗事业方面也存在可推广性。企业须尽可能增大装置应用的覆盖面,在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的设计中注重对关节和肌肉的减压设计,提高针对性,达到不断完善企业自身营销策略的目的。

(2)国外先进技术的借鉴。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开发上已有相应成果,日本HaL的设计思想,对推动我国康复工程技术的研究很有启迪作用。借鉴HaL技术开发两足行走的气动智能型人体支援装置,比其传统冰冷的手动康复器械(如截瘫步行器等)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研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适合中国残疾人、老年人、重体力劳动者等使用的智能康复机器人产品并非难事。

3.劣势分析

(1)价格限制产业发展。课题组在针对高龄者的调研中,数据显示83%的人愿意购买此类商品。但谈及价格问题,老年人都希望能控制在10000之内,选择了问卷设计选项中的最低价。由此,我们对高龄者的退休年金进行了近一步调查。

表160位老人的年收入情况

大部分老年人表示,如果可穿着型机器人的价格超出承受范围,即使很想拥有也会因此放弃购买。

(2)装置重量影响产品推广。目前,无论是日本HaL机械衣、美国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士兵服BLeeX、以色列助力装置Rewalk,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装置过重。

笨重的装置,不仅缺乏灵巧性,而且影响使用者的携带。这点无疑会使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的推广受阻。如何改进装置,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又是新兴机器人产业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了。

(3)国内该行业的空白性导致开发难度增大,技术的高端性需要更出色的人才。日本目前HaL的整体技术性能,离运用于残障人士的康复还有相当的距离。因为HaL的自主姿态平衡及控制能力,还无法满足人机混合状态下运动的复杂受力环境。所以行走困难的残障人士还无法穿戴使用,参与实验的穿戴者都是正常人。

如何在借鉴日本HaL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推动我国康复工程技术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4.机遇分析

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应该依照不同的消费人群对其进行合理的价格定位,努力降低价格,减轻装置重量。

课题组提出的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是以空气压驱动,即气动人体机器人,具有比电动更强的先进性。目前世界上,唯有少数发达国家的极少数人研究气动机器人领域的相关内容,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绿色低碳”,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前景良好。

5.威胁分析

国际先进技术的更新,研发出更具科学性的新产品,严重挑战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的发展。日本、美国等一系列发达国家在助力装置领域已有一定成果,在时间上,国内自行发展人体助力装置并不占优势。

电能驱动的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耗能高,不能很好地实践绿色环保。有待各部门密切合作,进行多方研究。

除却技术开发,相关法律和安全基准的整备,看护、医疗保险等引进成本的降低等,都存在潜在威胁。

四、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发展策略

根据Swot分析法对新兴机器人产业进行的定性分析,可得出关于新兴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如表2所示。目前人体可穿着型机器人的发展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机会和风险同在。该产业要想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利用其优势力量来克服产业发展环境中的威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王星.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Swot分析[n].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骨科行业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高校;交叉融合;学科队伍

作者简介:孙东(1986-),男,山东淄博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助教;云霄(1984-),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工程师。(陕西西安710071)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08-02

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实力和层次的重要标准。从学科建设的内外因素来看,学科的基础设施、学科建设经费、图书资料等因素体现了学科的硬实力,学科队伍的人员结构、学术骨干、科研水平则决定了学科的软实力。[1]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当前,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学科发展的一大趋势。一方面,随着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学科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另一方面,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代学术发展的重要生命力所在,也因此成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突破口。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改造、整合传统学科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这也对高校的学科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高校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1.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定位

作为学科队伍的龙头,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是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合格的学科带头人要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个人品质,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突出的学科前瞻性,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兴、交叉学科对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前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各种跨学科的组织和单位不断涌现,学科带头人如何合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也面临新的挑战。

2.学科队伍结构的整合和优化

为适应新兴、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高校内部必然要对原有的学科资源、队伍进行整合。[3]在整合学科队伍的过程中,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难免暴露,与此同时,新学科队伍中学科人员的知识结构千差万别,科研方法不尽相同,难以快速形成合力,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兼顾学科队伍结构的优化和学科成果的培育,保证学科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新兴、交叉学科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环节,也是当今国内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3.学科人员的考核机制

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各种跨学科平台、组织人员“成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4]学科人员归属单位由传统的院、系、所、课题组不断向交叉性学术组织、平台过渡,归属单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种学术组织、平台的差异性使得学科人员的工作任务和重点不尽相同,在对学科人员进行考核时,就要跳出传统学科考核机制的窠臼。如何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平、可操作性强的学科人员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科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学科队伍的活力,也就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的针对性举措

近年来,随着学科向相互交叉渗透的整体化趋势发展,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整个学科队伍要有强有力的领导、严密合理的队伍结构和健全的体制机制,这样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才能提高效率,减少学科资源浪费甚至学科人员各行其是的不良现象。要做好上述工作,就必须有一支富有团队精神、战斗力强的学科梯队。

1.针对性调整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条件

新兴、交叉学科的带头人遴选工作应注重“德高望重、学术精湛、领导有方”的基本原则。其中,“德高望重”指的是学术带头人要有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个人品质;“学术精湛”指的是学科带头人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准确把握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领导有方”指的是学术带头人要具备优异的组织领导能力,善于引导学科队伍形成合力。新形势下,学科的交叉融合又赋予了“学术精湛”和“领导有方”更多的内涵:一方面,学科负责人不但要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还要善于掌握临近相关学科国际国内发展的动态,对于学科前沿突破点有较强的洞察力,能够根据该学科的发展情况凝练好的研究方向,具备高水平的学术前瞻性。另一方面,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科负责人要具有大局意识和谦逊宽容、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以及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善于对单位归属相对分散的学科队伍进行系统管理,善于激发团队活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带领本学科全体成员完成任期内的学科建设任务。

2.积极培养、引进学术骨干

学术骨干是学科队伍的中坚力量,学术骨干的水平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学科的档次。培养、引进高水平的学术骨干,完成学科队伍的“骨架”建设,是学科队伍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否及时通过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结构稳定、战斗力强的学科队伍,是新兴、交叉学科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决定因素。

(1)自身培养。通过加强现有的学科队伍建设,做好学术骨干的培育工作。第一,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优秀的学术骨干;第二,制定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科技新星奖励计划等,鼓励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第三,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课题、项目,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第四,支持青年教师出国深造、访问,帮助其夯实科研基础,开拓国际视野。

(2)人才引进。人才引进可以在短期内解决学术骨干缺乏的问题,也是优化学科队伍结构的重要手段。首先,可以在年龄、职称等方面对人才进行针对性选择,优化学科队伍的年龄、职称结构。其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丰富学科队伍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有效解决学科队伍的“同质性”问题,更有利于思维创新、学术争鸣和学科队伍内部的团结。

3.鼓励跨学科人员的交流

新兴、交叉学科本质上就是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不同学科之间人员的交流往往能给学科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方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1)建立跨学科组织、平台。通过成立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交叉研究院等形式,拓展不同学科之间人员的“松耦合”交流方式,为学科人员丰富知识结构提供新途径。同时,跨学科的组织、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学科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均成立了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者研究院,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参考。

(2)建设复合专业。复合专业不仅是拓宽学生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进不同学科之间深层次交流的重要途径。复合专业建设涵盖了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方式建设等各个方面,[5]这些工作环节要求不同学科之间的人员彼此深入了解、密切合作,为其了解相关学科的内涵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复合专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的同时,也为学科队伍本身培养了生力军。

(3)丰富交流方式。组织跨学科学术沙龙,吸引不同学科的人才进行学术讨论,激发学科人员的学术创新灵感;举办跨学科学术报告会,邀请权威专家介绍当前各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为学科人员提供参考价值强的理论信息;鼓励跨学科研究立项,积极推动申请重大项目,促进跨学科人员的深层系交流;重视与国内外跨学科研究机构及专家的学术交流,帮助学科人员及时掌握前沿信息,吸收先进经验。

4.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健全学科队伍建设的机制体制,是落实学科队伍建设各个环节的保障,是学科队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明确学科队伍建设制度的理念和内容,针对制约学科队伍发展的因素,全局谋划,合理制定制度,保证各项制度稳定运行,切实促进学科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根据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际情况,通过政策法规对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予以明确,依责定权,依绩定利,使学科带头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也为学科成员对学科带头人的监督提供了客观依据。

(2)建立健全学科成员的考核制度。对学科成员进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察,根据新兴、交叉学科人员“成分”多元化的特点,依据学科人员的不同层级、平台和组织制定灵活的考核标准,注重“努力即可做到”的原则,切忌“漫天要价”。考核制度要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并且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学科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为学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3)其他制度建设。根据新兴、交叉学科的特点,合理制定、完善相关制度,促进跨学科人员合理有序的流动,保障跨学科组织、平台健康高效的运转。勇于发现问题,大胆开拓创新,探索加强新兴、交叉学科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切实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论

学科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学科队伍建设在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以及体制机制建设方面都遇到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应该统筹考虑,大胆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健全体制机制,促进高校学科队伍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科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虹,马桂林.高水平大学学科队伍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

[2]雷召海.关于高校学科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3]关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及其整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