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0:29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双预算,招标控制价,造价审核

abstract:inordertoimprovetheaccuracyofthebiddingpricecontrol,effectivelycontroltheconstructionprocessofchange,thispaperexpoundsthedefinitionof"doublebudget"andthebiddingpricecontroleffectivelycontrolofthespecificsteps,thehopecangivesimilartocontrolthepricebiddingmanagementprovidesomereference.

Keywords:doublethebudget,thetenderpricecontrol,costaudi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了提高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完有的善方案有效节约投资,减少失误,防止咨询单位互相抄袭导致造价报告失真,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尽量做到招标前造价的公平公正及合理性,减少政府投资浪费,相关建设部门实行了“双预算”的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新机制。

1、“双预算”的定义

为了提高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尽量做到招标前造价的公平公正及合理性,减少投资浪费,针对以上情况相关建设部门实行了“双预算”的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新机制。

招标控制价双预算管理具体内容:首先邀请2家咨询单位(一家编制造价报告,另一家审核编制报告),业主造价人员,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参与图纸内审,业主造价工程师做好会议纪要,汇总上述单位提出的问题。造价咨询单位出具初步造价报告,设计方反馈意见出联系单,业主方根据以上汇总内容开会定方案及相关工程材料。造价咨询审核单位对业主方确定的方案进行审查,如果有问题给出调整方案。业主方造价工程对调整方案和原始造价方案进行仔细核对,业主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和审核单位进行双预算校对核实,造价编制单位根据校对结果调整造价报告,业主方复查,直至调整到合理价款。

图1:双预算招标控制价管理系统

2、对造价咨询审核的要求

当造价咨询单位出具初步造价报告后,另外一家咨询单位对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核,重点关注编制说明、清单组价完整性、材料价格信息、政策性文件调整及工程量准确性。

2.1对编制说明的审查

很多编制单位容易忽略对编制说明的详细描述,只是把重点放在组价上。审核单位需要对编制说明的完整性、业主要求必须说明的问题、有关报价需要说明的情况、对增补的措施项目进行说明等内容做重点调查,是否完全正确对编制说明进行回应。

2.2材料价格信息准确性审查

对建筑材料价格审点关注以下2个方面:

1)价格信息采取最新政府的价格信息。

2)材料暂定价,投标报价时这部分材料完全按照招标人设定的材料价格进行填报,不能做任何改动。

2.3注意政策性调整

由于国家有了相应的调整政策,必须及时修正本省规定。但不管基于哪种原因,一旦有了政策性调整,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必须运用最新的价格、标准.因目前大多编制人员都使用软件进行编制,很多人对政府发文关注不够,由于造价应用软件没有及时更新而影响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也会会直接导致控制价编制不准确。

2.4对工程量及单价审核

1)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以施工图、施工技术方案为依据,逐步进行核算以防止工程量漏算、重算和错算而增加工程造价。

2)首先审核工程量清单单价的换算是否为定额允许。第二,审核清单单价替换的内容是否属于定额。第三,换算的方法是否正确。第四对于补充定额的审核,要重点审查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是否符合编制原则,以及预算单价是否准确。

3、对业主单位的要求

3.1配备高素质业主造价工程师

招标控制价的审查是一项需要耐心细致且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作。防止走过程,业主单位一定要配备有高度责任心的造价人员。这项工作要求我们业主造价工程师要熟悉相关的造价管理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经常接受再教育及培训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审核人员审查招标控制价及设计方案应采取公正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不能感情用事,应具有耐心、细致的态度,保证招标控制价审核工作的准确度。

3.2业主对设计方案优化

设计方案是控制建设规模和工程造价的最主要环节,造价咨询审核单位对招标控制价认真审查,利用专家法、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做好设计方案的跟踪比选和强化督促,发现设计方案超出批准的投资限额,应及时沟通协调好设计单位提出解决方法,以免日后给施工结算埋下隐患。

4、具体应用

某污水厂工程面积3499m2,业主聘请了两家咨询单位对其报价,咨询单位甲报价4540万,咨询单位乙报价4348万。业主召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参与图纸会审,按程序组织核对工程量,发现钢筋,雨水井,土方,砼路面等出现漏项或多算。HDpe管材料存在差价,装修材料存在差价。在措施费报价中,会同设计单位协调沟通之后软土地址处理中的钢板桩支护取消,改用换土塘碴回填处理也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业主造价工程师汇总了以上问题,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确定了措施方案、暂定价、取消项目。

业主利用专家法、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必选,对其中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调整内容:

1)综合楼断桥隔热铝合金弹簧门改为普通弹簧门。

2)所有构筑物(除办公楼,门卫,鼓风机房,配电房,卫生间外)取消地砖贴面,只要

水泥砂浆地面即可。

3)所有构筑物围墙(除办公楼,门卫,配电房,鼓风机房)外墙弹性涂料,仿古面砖取消改为外墙普通平涂。

4)铝合金方型板天棚改用pVC塑料扣板。

5)建议修改Lm复合防水防腐涂料。

6)办公楼外敞开式的走廊,亭,台阶取消仿古地砖,改用665花岗岩火烧板贴面。

7)二层及以上办公室用复合地板。

方案调整之后咨询单位甲报价4347万,咨询单位乙报价4323万,根据最新造价信息最终稿咨询甲4488万,咨询乙4493万。有效地提高了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尽量做到招标前造价的公平公正及合理性,减少了投资浪费,提高了投资效益。

5、结束语

实行双预算新管理机制,咨询单位之间相互监督弥补了业主方没有专业人员的缺陷。由于是在标前进行双向监督审查,减少管理方面的纠纷,避免了施工方不平衡报价的机会。因此双预算在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控制价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希望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得到改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春鹏,杜春艳.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山东抗日根据地刘少奇双减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山东抗日根据地受到敌人的反复“扫荡”和分割“蚕食”,加之当时中共山东分局与八路军第115师领导对某些问题认识不一致,因而在政权建设、群众运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中共中央委托时任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在返回延安途经山东时考察予以解决。1942年3月下旬,刘少奇一行抵达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滨海区,至7月下旬离开,共4个月余。这期间,他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帮助山东分局总结工作,吸取经验教训,统一认识,加强团结,明确了斗争的方针任务,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发生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变化。尤其是他关心群众疾苦,善于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减租减息运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为山东根据地建设和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双减”工作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展情况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的总政策,早在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中,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力量共同对敌,决定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实行减租减息。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又把它列入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减轻地主剥削,调动农民抗日的积极性。[1]这是抗战时期党在农村的一项战略任务和策略方针。

1941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在总结各地减租减息经验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基本政策原则:第一,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切实保证农民的承佃权。第二,实行减租后又须交租交息,并保护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第三,富农的一部分封建剥削,租息照减,同时在适当改善雇工生活条件下,保护和鼓励其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并具体规定:地租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以一分半计息,这就是通常说的“二五减租,分半计息”的政策内容。[2]

山东抗日根据地早在1940年11月11日即由省临时参议会公布了《山东省减租减息暂行条例》,但由于抗日斗争残酷激烈,党的领导对战时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直到1942年春,除少数地区外,山东根据地的减祖减息尚未开展起来,有的地方减租户数不足百分之五,有的地方地主明减暗不减[3]。致使广大农民除饱受战争浩劫之外,仍受着地主高租、重利的盘剥,生活贫困衣食无着[4]。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挫伤了农民抗日的积极性。

二、刘少奇经过调查研究找到山东抗日根据地问题的症结所在

1942年3月下旬,刘少奇一行由华中进入山东后,边行军边沿途考察,一到驻地就访贫问苦,询问群众的生活状况,减租减息进行得情况。当他得知农民生活很苦,对减租减息有强烈要求,但群众尚未充分发动,减租减息也没有普遍进行时,心急如焚。

3月底,刘少奇到达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115师部驻地临沐县朱樊村后,立即组织随行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对参与调查的同志说,“减租减息是我们目前的根本政策,你们要多找干部和老乡谈谈,要从各方面了解各种人的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刘少奇认为,山东在反“扫荡”斗争中之所以处于被动,根本问题在于群众运动没能发展起来,“双减”工作不够深入扎实,甚至部分同志还存在着错误的阶级意识。他严肃指出:“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搞好减租减息工作是群众工作的突破口,党政军干部要一齐抓。”[5]

刘少奇分别找到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分局副书记、省总工会主任黎玉,师政委,代师长陈光,政治部主任箫华等谈话了解情况,听取汇报并征求意见。他还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接待来访的党政军干部和农民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还把分局党政军的有关材料和分局的机关刊物《斗争》全部收集来,认真查阅并系统研究。在进行了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大量调查研究后,刘少奇认为减租减息运动没有充分发动起来的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干部对减租减息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没有把群众组织起来,没有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切身问题。由于根据地没有树立基本的群众优势,致使党的基层组织、政权建设及群众组织都不巩固。因此,他认为群众工作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薄弱的环节。这样,就抓住了山东问题的症结所在。[6]

在分局主要领导统一认识的基础上,4月25日召开了有部分县委书记参加的扩大的干部会议,朱瑞在会上作《抗战四年来山东我党工作总结与今后任务》的报告,全面总结抗战以来山东分局的工作,提出今后抗日斗争的总方针和各项具体任务。报告检讨了山东党组织对群众工作领导上的缺点错误,表示要彻底纠正克服脱离群众、轻视群众、忽视群众运动的观念。并尖锐提出,在党内必须清楚认识到轻视群众及群众工作,就不配做共产党员,就是不可救药的分子。分局决定自5月起,在山东各根据地内以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动员与组织群众,改造扩大农救会,发展群众自卫武装,开展民主运动,保卫根据地及群众利益为今后的中心任务。[7]

刘少奇在干部会上专门作了《群众问题的报告》,在充分肯定山东抗日斗争成绩的同时,也严肃批评了忽视群众工作的问题。他指出,减租减息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最薄弱的一环,山东分局没有把群众运动摆在适当位置上。山东根据地日渐缩小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发动群众,没有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刘少奇还着重论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攸关革命成败的大问题。他言简意赅地说:“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我们党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与劳动群众结合起来。[8]他还深刻论述了减租减息的重大意义,说要把其他工作做好,首先要依靠成千上万的群众,而要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必须搞好减租减息。因而减租减息是我们党在抗战时期的一项基本政策,要坚决贯彻执行。与会干部普遍认为这次会议标志着山东地区工作的一个转折点。刘少奇以自己的模范行动,给山东干部树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榜样,因而受到广大干部的敬重、信赖和拥护。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双减”工作在刘少奇的指导下顺利开展

根据刘少奇的批评和建议,中共山东分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全省各抗日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

首先,分局作出决定,把减租减息作为首要任务,并颁布了政策规定,保证运动健康发展。5月4日山东分局发出《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提出为了更广泛地动员与组织基本群众,纠正过去的错误,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分局特郑重决定认真实行减租减息发动群众运动为建设山东根据地的首要任务。并确定自麦收至年底,山东根据地党政军民的一切工作,均须围绕并切实贯彻执行这项中心任务,同时还规定了运动开展的方法、步骤、方针、政策和具体要求。此后,山东战工会陆续颁布了《山东省改善雇工待遇暂行办法》《山东省租佃暂行条例》《山东省借贷暂行条例》等法规文件,对有关政策作了具体规定,要点是:减租,凡公私租佃土地均实行二五减租,承租人于减租后,应纳租额,须按约交清,减租后,救国公粮由主佃双方负担。土地税由土地所有人负担等。减息,凡抗战前成立之借贷关系,应以清理旧债为原则,厉行分半减息。改善雇工待遇:一般成年男工,除由雇主供给食宿及习惯上的一般待遇外,其年工资最低标准,按各地生活状况以能再供一个人之最低生活必须费用为标准,具体数目由双方协定。女工、童工工资一般不低于成年男工标准工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些规定,对保证运动健康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其次,领导带头,深入实际,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刘少奇对如何深入开展减租减息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方式方法,他建议分局减租减息首先要搞“点”,等中心突破以后,再在“面”上开展。分局研究确定以滨海地区的莒南、临沐县为“双减”运动实施的中心县。为了搞好“点”上的工作,从党政军机关抽调二百余人,组成大型工作团进入试点区,创造经验,推动全局。其中,分局书记朱瑞到莒南县蹲点,指导运动的开展。战工会主任黎玉则到鲁中区沂南县横河村蹲点。各抗日根据地都先后传达有关的指示精神,领导带头试点,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为了总结“点”上的经验,推动“面”上的工作,6月底,分局和滨海地委在临沐县东盘村召开干部会议,分别介绍了临沐县“双减”试点的经验和莒南县“拔地”的做法,为了防止运动出现偏差,刘少奇一再强调既要掌握方针政策,又不容许挫伤群众的斗志,不容许向群众泼冷水。他还与分局领导研究,决定采取个别指导、典型引路的办法,把运动开展得好的、中等的、差的典型县份的县委、区委、村支部书记和农会主席请来,询问政策执行情况并交流经验,以推动全局工作深入广泛的进行。

再次,加强党的领导,依靠农救会,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运动中,刘少奇十分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依靠群众组织的问题。他教育蹲点的干部,要在党的领导下把农救会壮大起来、巩固起来,让农民真正把农救会当成自己的组织。为了充分发挥农救会的作用,运动一开始,农救会便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广大农救会会员响应党的号召,趁秋收时机抓紧进行“双减”运动。各地农救会都先后召开农救会代表会议,农救会会员骨干会议,宣传“双减”意义,公布党的政策,动员群众参加运动。刘少奇深切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农民,为了提高群众的觉悟,他带领干部深入临沐县东盘村、黑林子、夏庄一带了解情况。他教育干部:群众运动是群众自己的事情,切不可包办代替或存有恩赐观点,更不能乞求地主让步。如果地主敢于抗拒,就要发动群众开展斗争。

最后,刘少奇还非常重视舆论工具的宣传鼓动作用。他多次找山东分局宣传部和《大众日报》的负责同志谈话,使之密切配合群众运动。《大众日报》发表了《如何打开减租减息的大门》《向地主士绅进一言》《再进一言》《三进一言》的社论和文章,宣传政策并教育群众,推动运动深入发展。

在刘少奇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双减”运动进行扎实有效,对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双减”工作的开展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影响

政治上,“双减”运动促进了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壮大了群众组织,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据1943年底统计,仅滨海区新建农救会就有10万会员[9]。经过这场运动,根据地农村普遍树立了农民大众的优势,增强了农救会的威望和影响,提高了农民的觉悟,激发了农民抗日斗争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农民深切体会到共产党确实是他们的大救星,从而密切了党群关系,加强了农村党的建设。运动也使干部懂得了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农民的广泛发动和对开明士绅的积极争取使党和政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扩大了民族统一战线,为反对顽固派的妥协投降,反抗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奠定了基础。

经济上,减租减息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经过“双减”,减轻了地主对农民、雇工的剥削。据1942年底滨海地区的莒南、临沐、赣榆、沐水四县统计,减租的佃户1990户,减租土地31274亩,减租额为10.9万斤粮食。全省减租有1.8万余户,减租土地39.3万亩,减粮620万斤[10]。减租的同时,对雇工实行增资,山东根据地的多数地区由货币地租变成了实物地租,男工一般为每年四五百斤粮,童工、女工也按规定增了资。减租减息后,各根据地又实行了“定租”――一般五年不变;“查减”――检查“双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保证政策兑现;“借粮”一一青黄不接时地主向农民借贷粮食的应急之举;“拔地”一一地主拿出一部分土地给农民耕种,按规定交租等等措施,保障了贫苦农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山东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军事上,“双减”运动后,根据地形成了参军参战热潮,扩大了抗日武装。同时,各根据地普遍建立自卫团和民兵。据1943年初统计,滨海自卫团有11万人,农民武装积极配合主力军作战,放哨,坚壁清野,缉私打匪,反扫荡反蚕食,发挥了重要作用。鲁中有2.5万民兵参加反扫荡[11]。鲁南、清河、胶东等地的民兵队伍不仅数量迅速扩大,还创造了游击战的一系列新战法,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正如黎玉所说,在刘少奇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山东抗日根据地整个工作大为改观,对扭转山东工作的被动局面,起了决定性作用。[12]

参考文献:

[1].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382.

[2]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资料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79:13.

[3]王众音.滨海区抗日战争艰苦岁月[a].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山东抗日根据地[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3.

[4]黎玉.忆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a].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山东党史资料[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3:3.

[5]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回延安[a].中国青年报社编.回忆少奇同志[C].北京:中国青年报社,1980:2.

[6]萧华.难忘的四个月――忆少奇同志在山东[J].红旗.1981,(15).

[7][8]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回延安[a].中国青年报社编.回忆少奇同志[C].北京:中国青年报社,1980:2.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3

企业年检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商事制度改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的,目的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改革强调宽进严管,要求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建立企业年报制度是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出台法规规章。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提出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为落实通知要求,国务院专门制定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了企业年度报告制度。国家工商总局据此颁布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等五部配套规章,与条例同日实施。二是建立抽查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企业,对其通过企业信用系统公示信息的情况进行检查。抽查采取双随机模式,即被抽查企业和检查人员均随机确定。根据确定抽查企业的条件,将抽查分为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三是建立信用惩戒制度。设立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黑名单)。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经营、取得政府供应土地、注册新公司、政府采购、从业任职资格、授予荣誉等方面,将依法受到限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与银行、海关、税务、质检等多部门建立了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形成了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企业年报制度在实施初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企业年报积极性不高、年报系统建设滞后、数据统计效率低、误差较多等。社会上也有认为工商部门不作为、推卸监管责任的看法。

部分地方改革社会组织年检制度的情况目前,海南、黑龙江和深圳等地已取消了社会组织年检制度,但改革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海南取消年检后,实行了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的程序和内容与原年检制度基本相同。其中,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再要求提交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登记管理机关对年度报告只出具年度报告已通过审核或年度报告未通过审核意见。对无故不按时提交年度报告材料或提交的年度报告材料隐瞒真实情况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深圳对行业协会实行了年度报告制度,社会组织通过深圳民政在线网站公布年度报告,登记管理机关不再审核报告内容,同时建立了年度报告抽查制度和活动异常名录。黑龙江完全取消了年检制度,但未实行年报制度。目前主要运用评估、抽查等手段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对于是否应取消年检制度的问题,多数地方登记管理机关反对取消年检制度,认为年检是登记管理机关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组织动态和活动情况的重要途径,是对社会组织的一次全面体检。若取消年检,登记管理机关将失去重要的监管抓手。另外,由于年检结论与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接受政府购买服务、申请税收优惠等相关活动挂钩,若取消年检后,其他相应政策制度都须进行相应调整,工作难度较大。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将社会组织登记职能从登记管理机关剥离,如再取消年检,大多数地方担心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能会更加弱化,进而影响机构、编制、经费等。但同时也认为现行年检制度存在一定弊端:一是登记管理机关通过年检为社会组织的活动背书,承担一定的责任风险;二是年检填报信息过多,给社会组织增加负担;三是年检时间较为集中,登记管理机关工作量过大。

专家学者对年检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于年检改革的方向,专家认为商事制度改革对社事制度改革具有重大参考意义。年报是审慎的形式审查,实行年报不是放弃监管而是创新监管,不是倒退而是前进。因此,社会组织年检制度改革的上策应是取消年检,实行年报;中策是分两步走,只对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采用年报制度;下策是保留现行年检制度。实行年报制度的有利之处是:

1.有利于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通过看年报比诚信;2.有利于厘清监管责任,登记管理机关不再通过出具年检结论为社会组织背书,降低了责任风险;3.有利于行业自律,强化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4.年报制度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国际形象;5.《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明确对慈善组织实行年报制度,《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3个条例做出相应调整是大势所趋。但年报是由社会组织自行公示,有可能出现年报造假等问题,政府的后续监管手段应当跟上。

年检制度改革建议结合上述情况,就社会组织年检制度改革,本文提出三种改革方案。方案一:全面取消社会组织年检制度,建立年报制度有利之处:风险小责任轻简政放权提高监管效能

1.有利于减轻登记管理机关监管责任,降低风险。年报的责任主体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主要责任是提供公示平台。年报中出现的问题由社会组织承担,登记管理机关不再为社会组织背书,风险责任降低。

2.有利于提高监管效能。实行年报制度,登记管理机关可以将有限的人手从大量烦琐的年检事务中解脱出来。通过建立抽查监督制度,使抽查成为每个社会组织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高社会组织守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行政监管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年报作为一种信息公示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

4.登记管理机关与相关部门共享监管信息及数据,实行失信联合惩戒,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监管合力。不利之处:条件要求高部门协调难度大

1.社会组织不同于企业,年检制度全面改为年报制度,可能会产生对社会组织放松监管的印象。一旦有个别社会组织出现问题,登记管理机关仍将面临被问责。

2.年检结论与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接受政府购买服务、申请税收优惠等相关活动挂钩。取消年检后,其他相应政策制度都须进行相应调整,工作协调难度较大。

3.登记管理机关发现社会组织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有赖于投诉举报和抽查,可能出现监管漏洞。目前社会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了解较少,登记管理机关除对部分社会组织重点检查外,其他若都依靠随机抽查和举报,可能导致部分违法违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

4.改革成本较高。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投入较大,基层经费短缺,落实困难。改革方案一旦确定,信息公示平台的建设必须要跟上,而且要全系统通盘考虑,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年检已取消,年报无处报的情况发生。

方案二:对双重管理的社会组织保留年检制度,其他社会组织采用年报制度

有利之处: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1.分类监管,降低风险。对双重管理的社会组织从严管理,符合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特点。这部分组织管住了,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管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2.减轻监管压力,提高监管效能。只对双重管理的社会组织进行年检,既可减轻登记管理机关工作负担,又能将有限的监管力量用于监管重点,以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有利于社团条例等3个法规的修订出台。年检是业务主管单位对其所主管社会组织的重要监管手段,对部分社会组织保留年检,业务主管单位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在条例修订过程中各方达成一致意见。

不利之处:落实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易受质疑

1.法规的公平公正可能受到质疑。双重管理的社会组织有可能有所不满。这种明显的区别对待也容易被诟病,引起不良反响。

2.不利于与其他部门进行政策衔接。如果两种制度并存,与其他部门在协调制定配套措施时易造成混淆。比如在获取税收优惠资格等方面,有的依据年检合格结论,有的依据年报情况,不便于把握。

3.年报系统的建设投入大,耗费成本高。慈善组织的年报平台能否适用于其他社会组织需要考量。而且社会组织实行年报和年检两套系统并存,管理和维护的难度较大。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反避税审计对策

商务部公布的2010年前4个月统计数据显示: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依次为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台湾、开曼群岛、新加坡、萨摩亚、英国。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6.27%。其中,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萨摩亚都属于国际知名避税地。外资企业避税的直接危害是减少了我国的税收。据此前有关部门的测算,在华外资企业年避税的金额在300亿元以上。而有的媒体引述一些地方税务官员的测算,这个数字可能高达1270亿元之巨。可见,外企避税给我国税收造成了严重损失。

一、目前企业采取避税的方法

1、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

此避税方法是企业避税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手段,避税金额大体上占避税总金额的60%以上。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包括:一是货物的采购及销售。目前我国的企业中转让定价问题也主要集中于此方面,货物内部交易定价的高低对购销双方有着相反的影响,一般采取“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进行收入和利润的转出或转入,把收入和利润从高税国转移到低税国或避税地。二是劳务的提供。设计、维修、广告、科研、咨询等劳务活动一般会涉及费用的收付,与商品交易相比,成本弹性大,效益不易确定,这种资金流给企业间的利润分配提供了便利。三是固定资产的购置与租赁。购置费或租赁费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折旧费用提取的多少,最终也会影响到企业间利润的分配。

2、利用成本协议分摊进行避税

此避税方法也是企业避税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向母公司支付巨额的特许使用费。据《国际金融报》报道,1996年成立的苏州耐克公司,是耐克国际公司在中国投资注册的全资子公司,母子公司通过签订的《工业产权许可及独占分销协议》,从2000年6月起,苏州耐克公司按其产品在国内销售额的6%支付给母公司作为耐克商标使用权费。以2001年为例,该年度苏州耐克实现销售额超过7亿元,每年应支付约4200万元商标使用权费,支付所得税款约420万元。根据wto的协定,商标使用权这种间接支付被严格认定为海关征税所基于成交价格的组成部分,对这项转移应该征税。2003年太仓海关发现,如通过海关补征需缴纳税款1554万元,避税金额达到1134万元。

3、利用资本弱化来达到避税目的

调查表明,资本弱化已经成为避税的重要途径之一。资本弱化的实质是通过大量利用借贷资金,降低自有资金比例,间接地降低资本最低回报率,使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增加利润。根据税法的规定,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企业适度地负债,利用税前列支利息,就可以先行分取企业利润少交或免交企业所得税。

4、滥用税收优惠和滥用税收协定

通过关联交易将税负高地区的利润转移到税负低的关联企业,如将适用企业所得率25%的企业利润转移到仍在享受“二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政策地区的关联企业,或者是转移到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企业所得税率)的企业和转移到仍在享受优惠政策的行业,以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目前,我国已与95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安排),避免双重征税。由于各国间税收协定条款的不一致,使得一些跨国公司有机可乘,纷纷通过重建组织架构等形式滥用税收协定,如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缔约国另一方建立子公司时,往往采取合并或分立的形式,使公司持有该子公司的股份在规定份额以上或以下,以便使股息能够享受到税收协定的优惠。

5、利用电子商务逃避纳税

跨国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避税表现在:利用电子商务的隐蔽性,避免成为常设机构和居民法人,以逃避所得税;利用电子商务快速的流动性,虚拟避税地营业,以逃避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利用电子商务对税基的侵蚀性,隐蔽进出口货物交易和劳务数量,以逃避关税。

二、造成企业大量避税的原因

1、避税带来的巨大利益驱使

避税的产生,客观上主要是由于各国税法存在差异及国家税法及规章相对滞后并存在一些税务漏洞;主观原因在于从事避税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不少企业不惜铤而走险,进行避税。

2、反避税与地方政府招商的冲突

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惜给予外资企业大量的有时甚至是损害国家利益的税收优惠。在某些地方政府看来,招商引资重于税收流失,引资越多政绩越大。而未知审计部门和税务部门反避税审计会破坏投资软环境。

3、税务机关在反避税管理中的不足

税务机关反避税机构设置不健全。据了解,目前只有地级市税务部门才设反避机构,且人员只配备几个人,远不能满足反避税工作需要,人员往往由于工作较多,没有及时得到很好的培训。

缺乏激励机制。反避税调查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证明企业关联交易作价是否合理,有无利用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进行逃税,然后还要作出税收调整。可见,反避税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对反避税工作人员却没有激励机制,很难调动反避税人员的积极性,致使信息建设投入人力严重不足,信息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4、税法及配套政策相对滞后

税法及配套政策相对滞后,致使税务部门和审计部门无法可依,执行税务政策不够及时。如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是2007年3月16日出台,所得税实施条例是2007年12月6日出台,而《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文是2009年1月8日出台等等。

相关配套政策后续出台相对脱节,且后出台的国家税务政策往往采取效力追溯到前几年。而这一过程往往是事后补救的性质,给避税企业钻了政策空子,给税务机关和审计机关进行反避税审计带来了难度。

5、对非法避税的企业执行处罚力度不够

据了解,审计机关或者税务机关通过审计,发现非法避税的企业,往往以让其补税了之,大部分企业没有补收每天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从应纳税之日起计算),或者按《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文第一百零七条规定执行。此外,税务机关对企业做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按日加收利息。由于大多没有受到查处的企业避税过程零成本,所以企业千方百计进行避税。

三、加强对企业反避税审计对策

1、做好转让定价的防范

完善转让定价税制,增强对转让定价调整的操作性,明确纳税人的报告义务和举证责任。我国应通过制定各种税务申报表格,使纳税人报告义务系统化和规范化。推行预约定价制,其实质是把事后审计调整为事前协商,即在受控交易发生之间,就一定期间内交易的转让定价问题而确定一套适当的标准、调整和重要假设的安排。美国、加拿大等国已先后开始实行预约定价制,并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双边预约定价是解决双重征税问题、降低征税成本、实现税企双赢局面的好办法,能有效避免高成本、耗时的审计或者更为糟糕的附议、诉讼,直接降低了税收征纳成本。

对符合提供关联交易同期资料条件的企业,需加强对同期资料报告的审计,针对报告的内容,如对报告公司的股权结构、生产经营情况、关联交易情况、转让定价原则等进行认真审计,抽查报告中采集的可比数据是否是由oRiSiD数据库提供,可比企业抽取的样本是否合理,报告结论中成本加成率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四分位法计算等内容。因目前会计事务所为企业提供同期资料服务收取费用不菲,往往编写报告时会尽量偏向被报告企业。

2、加强对成本分摊金额较大企业的审计

针对企业与其关联方签署成本分摊协议,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参与方使用成本分摊协议所开发或受让的无形资产不需要另外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企业对成本分摊协议所涉及的无形资产或劳务的受益权应有合理的、可计量的预期收益,且以合理商业假设和营业常规为基础。

重点审计企业与其关联方签署成本分摊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自行分摊的成本不得税前扣除:一是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和经济实质的;二是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三是没有遵循成本与收益配比原则的;四是没有提供有关成本分摊协议的同期资料的;五是自签署成本分摊协议之日起经营期限少于20年的。

3、强化资本弱化管理

针对企业利用资本弱化避税的情况,于2009年9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财税〔2008〕121号《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有关联业务资金借贷的企业,税务机关和审计机关可依此文件进行重点审计检查,审查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该企业的实际税负是否高于境内关联方的税负。审查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是否符合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的比例。一旦不符合上述条件,确认其借贷费用不能税前列支,阻止其避税。

税务机关可要求有借贷关系的关联企业借贷前需事前向税务机关备案,以便税务机关事前审查,确定其利息支出是否属于避税,确定其能否税前列支,这样能有效地防止企业利用关联借贷资金费用进行避税。

4、审查协定受益所有人资格

滥用税收协定主要存在于间接性的投资收益,如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及财产租赁收入等。税务机关可在非居民企业提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申请后对有疑点的企业加大审查力度,对于明显滥用税收协定的企业不予批准其享受协定待遇,从而保护国家税收权益。

税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应通过专项评估税收协定,根据执行税收协定风险,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从已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非居民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核、复核或复查。

5、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反避税工作

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尽快完善健全反避税相关法规和制度,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税收登记制度,将企业的组织代码、营业执照号码及税务登记证、纳税识别码由税务机关统一备案,对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须对网络域名、服务器所在地、电子邮箱、开户银行帐号、网上商品名称和种类、交易结算方法等进行税务备案。

国税税务机关应完善金税申报系统,建立高效的信息数据库,及时掌握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交易情况,出现非法避税时税务部门可及时做出正确的税务处理。

【参考文献】

[1]胡勇辉:外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与反避税问题探讨[J].税务研究,2004(4).

[2]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Z].国税发[2009]2号文,2009-01-08.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5

按照《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局关于印发2018年度政务服务工作考核评分办法的通知》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科室认真开展自检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着力加强公开解读回应工作,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大力减少前置审批,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州工商局积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通过多渠道对外公布了“直接受理”、“马上办”和“最多跑一次”事项三张清单。“直接受理”清单涵盖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内资企业变更登记、内资企业注销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变更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注销登记、冠“XX”“XXX”名称预先核准(包含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预先核准)、广告登记。“马上办”清单涵盖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内资企业注销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注销登记、冠“XX”“XXX”名称预先核准(包含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预先核准)。“最多跑一次”清单涵盖内资企业变更核准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变更登记、广告登记。通过门户网站办事指南栏目行政许可(公司登记)办事指南完整版和行政许可(广告登记)办事指南完整版。同时在编办门户网站公示625项权责清单。二、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办事服务

(一)简政放权。一是在州政务平台上录入公示权责清单。按照《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关于全州政务服务事项中行政职权和内部审批事项录入及审核阶段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及时组织人员,将本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中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处罚和其他行政职权录入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截止2018年,共录入(完善)行政许可事项4项(主项)、行政确认事项1项、行政处罚事项542项、其他行政职权21项。其中,原清单中行政许可为8项,现归并为5个主项、6个子项;原清单中行政处罚事项为563项,有4项涉及职能划转、13项涉及法规修订,此次新增4项法规新规定的事项,现为542项行政处罚事项。二是进一步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州工商局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及时调整增补我州“多证合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去年10月1日起“32证”合一基础上,按照《工商局关于做好深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8〕10号)要求,于今年6月30日起,将9项涉企(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40证合一”,下发了我州贯彻落实意见。在此基础上,州工商局又于7月5日牵头召开“多证合一”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对推进“40证合一”改革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培训,印制“40证合一”宣传折页3000份,通过登记窗口发放前来办事群众。11月5日,再次发文调整“多证合一”整合事项,部署“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不再作为“多证合一”改革涉企证照整合事项。三是全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及时总结去年10月以来启动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工作,在年初全州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作重点部署强调,通报各县(市)推进情况,要求各县(市)登记窗口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和窗口操作指导。全州各企业登记机关切实加强对企业联络员培训,在畅通窗口业务的同时,注重引导企业联络员通过互联网办理登记业务,实现登记业务由“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切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自去年11月2日我局驻政务中心窗口发出全州第一张全程电子化登记营业执照至今年11月末,全州已发出全程电子化登记营业执照779份,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量占新登记企业量的9.7%。四是全面签发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州工商局于今年6月15日组织全州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试点县(市)行政审批局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云南省全面发放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视频培训。及时下发文件,对全州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的培训、宣传,签发和签领程序等作全面部署。与全省同步于6月20日开始全面发放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并同步完成全州存量企业电子营业执照签发。新设立企业、企业登记事项变更,均可通过手机支付宝或微信小程序“工商电子营业执照”,完成身份认证后,将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到手机中,随时可出示使用营业执照,查验企业身份。同时,在门户网站刊登、公告栏粘贴电子营业执照政策解读、印制宣传资料等多途径、形式宣传、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五是实施企业开办“三天行动”。按照省州深化“放管服”改革“六个一”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州工商局迅速牵头落实“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行动,起草企业开办“三天行动”实施方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报州人民政府以楚政办通[2018]53号文下发实施,将我州从事一般性经营企业开办环节压减为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3个环节,办理时间压减至3天。6月29日,牵头召开州政务服务管理局、州公安局、州国税局、州地税局、州商务局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3个环节的衔接、企业基本信息传递、办理进度反馈的办法措施,明确了企业开办3个环节部门责任科室、责任人。并下发通知,将“三天行动”目标任务横向细化分解至州级相关部门、纵向分解至县(市),推进情况实行一月一报。全州外资企业商务部门备案与工商注册登记于6月30日起,实行“单一窗口、一口办理”。同时,在州政府门户网站作了政策解读宣传。通过“三天行动”落实,全州从事一般性经营企业设立登记环节均可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中80%能够当天办结或当场一次办结。六是全面推进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下放审批权限。《云南省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服务及管理暂行办法》和《云南省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规则》印发后,州工商局及时发文部署学习培训,要求全州企业登记机关以集体研学、个人自学、学法考试等多形式,开展对办法和规则的全员学习,重点抓好注册登记人员的学习掌握,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下放州局审批权限,起草了《关于下放企业名称核准部份审批权限的通知》报州政府审改办发文,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预先核准)”州级行使的部分审批权限,下放至各县(市)市场监管局和开发区分局。从11月1日起,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全州范围内,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企业名称和应当由总局、省局核准的企业名称外,不再实行预先核准,由申请人自主拟定企业名称,通过名称自主申报系统自助查询、自行比对、自主选定,在企业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时一并申报登记。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之外,全面取消企业分支机构名称核准。名称自主申报改革,整合了企业名称核准环节,简化了企业名称登记程序,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登记便利化水平。自11月1日全面推行以来,全州登记自主申报企业名称699个,无名称争议发生和未发现登记有不适宜的企业名称。七是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州工商局充分认清“证照分离”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政发〔2018〕62号)》,发挥好牵头作用,主动作为、加强统筹,扎实推进改革。已起草《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按州政府部署要求,于11月29日发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涉改部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州政府发文实施。八是扎实推进简易注销改革。对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企业申请注销的,积极引导、指导企业按简易注销程序办理,优化注销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减少申请文件,降低退出成本。积极稳妥推进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试点。制定“三简化”、“三便民”措施,对在日常监管中失联且连续二年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等4种情形实行强制注销,规范流程及要求,设定救济途径,建立便捷高效的个体工商户退出机制。

(二)放管结合。一是严格执行“双告知”制度。为加强工商部门和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信息互联互通,避免“先照后证”改革后出现监管真空和灰色地带,全州注册登记窗口严格执行统一的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市场主体双告知工作制度。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告知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审批部门,并由申请人书面承诺在取得审批前不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办理登记注册后,每周一及时通过政府协同办公系统、电子邮件等不同形式,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告知同级相关审批部门,由其根据职责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做好后续监管工作。二是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5〕58号)规定,按照省州政府和省工商局关于加快“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要求,州工商局组织全局干部对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和规定进行了集中培训学习。按照工作推进要求,建立了“双随机抽查一单、二库”,梳理出双随机抽查检查事项24项,制定印发了《楚雄州工商局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楚雄州工商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了全州市场主体库和执法人员库,将全州577名执法干部录入执法人员数据库。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同时将建立的市场主体名录库数据提供各部门共享,全力支持各部门落实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三是推进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联合惩戒。充分发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报州政府下发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的通知》、《楚雄州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我州涉企信息归集工作。组织召开楚雄州全面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监管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我州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工作,与35家州级部门签订了《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共享合作备忘录》。对35个州直部门和各县(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涉企信息归集业务培训,提高归集工作水平。主动了解州级各部门在涉企信息工作中工作情况,帮助业务人员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系统操作问题,督促、指导各部门开展涉企信息工作。截止目前,全州有关部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公示涉企信息66057条。归集信息州级部门14个,县部门32个。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工商总局等8部委《关于印发〈“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的通知》要求,推进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依法对被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在企业的任职(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全面实施信用惩戒。四是推动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建立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根据法律法规修订和工作职能职责进行动态调整。积极探索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监管,报请州政府印发《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工作的通知》,召开全州会议专题部署,从去年底市场主体5%的比例随机抽取州工商局登记的企业324户中,抽取房地产、房地产经纪、建筑工程领域15户企业,行业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名录库中各抽取1名执法人员,于11月28至30日,分3组开展了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检查。通过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检查的方式,汇集多个部门的执法力量,避免对企业多头重复检查,提高了监管效能。

(三)信息公开。一是认真进行网上信息公开。全面落实州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及时在我局网站和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在本局网站上我局各方面的动态工作信息465条,其中概况类信息162条,政务动态信息258、信息公开目录信息更45条。

   三、主要作法

以全面落实工商登记便利化为重点,围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市场准入便捷性,切实简化办事流程、手续和材料,降低创设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加强窗口建设。州工商局高度重视窗口建设,行政审批事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州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制定了《工商行政管理局进驻州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工作规则》,从窗口设置、窗口职责、窗口工作人员职责、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等方面,对政务中心登记业务进行规范。主要领导每年到窗口研究指导工作2至3次;分管领导领导坚持每季度到窗口指导工作不少于1次,定期听取政务服务窗口工作情况汇报。窗口认真落实aB角岗位工作制,分管领导带班、业务归口主要负责人座班制等制度。制作了章程示范文本、登记提交材料规范等供县(市、区)登记人员参考,供申请人查阅、拷贝。注册登记业务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办结、一站式服务,绝不让办事群众两头跑、多头跑。

(二)优化准入服务。全州注册登记窗口对名称变更、负责人变更、董事监事备案等13项简易登记事项实施“一支笔办结”,其余登记事项“一审一核”,企业注册登记做好“二优化”、“三角色”、“四服务”。“二优化”:一是优化登记职能。窗口不坐等上门,积极主动加强与民营办、招商局、园区管委会沟通联系,对招商项目、州级领导挂钩联系项目、五大产业项目、民营经济重点项目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二是优化登记服务环境。及时更新门户网站办事指南、提交材料规范、办事程序;更新编印提交材料规范折页;不断总结、整理、完善不同类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章程等提交材料,以范例形式提供申请人参照。“三角色”:一是扮好工商事务导办员角色。按照首问负责制的要求,属于窗口职责的当场办、及时办,属于其他部门、窗口的,积极接洽引导办、协助办。二是扮好促进发展服务员角色。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三是扮好经营行为指导员角色。通过QQ、邮件等多形式,加强与企业联络员联系,及时掌握、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注意事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规范登记事项。“四服务”:窗口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及需求,积极主动提供引导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对登记申请做到问一答十,耐心细致,指导、引导其办理注册登记。

(三)降低准入成本。认真落实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年检改年报等商事制度改革政策措施,为企业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提高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程度。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工商注册材料规范由64个减少为34个,文书规范由87种减少为58种,当场办结率达90%。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双告知”制度,每周通过政府协同办公系统、电子邮件等不同形式,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告知同级相关审批部门,由其根据职责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做好后续监管工作,做到加强部门之间信息互通,避免“先照后证”改革后出现监管真空。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双随机抽查一单、二库”,梳理出双随机抽查检查事项24项,制定印发《楚雄州工商局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楚雄州工商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全州市场主体库和执法人员库,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依托涉企信息归集实施联合惩戒。按照《关于印发〈“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的通知》要求,依法对被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在企业的任职(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全面实施信用惩戒。积极探索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通过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检查的方式,汇集整合多个部门的执法力量,有效避免对企业多头重复检查,提高了监管效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事制度改革力度大、内容多、涉及面广,我州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改革政策和措施,在市场准入、事中事后监管和营造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要求,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窗口力量需进一步加强。随着改革深化和拓展,市场主体新登记业务量、业务咨询量、现场受理指导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由工商部门窗口人员在受理环节采集录入税务、质监、社保、统计等部门的数据指标项,还承担“双告知”、“多证合一”的企业备案指导,窗口科股既要做好登记业务,还要统筹改革推进,工作力量薄弱。同时,县级市场监管部门体制调整,登记人员变动较大,业务培训任务重。在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试点中,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与行政审批局业务衔接、业务监督指导、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查询等审批后续管理还需理顺。

二是部门对信息归集工作重视不够。涉企信息归集公示是实现信用监管的基础,部份州级部门和县(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信息归集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未将涉企信息归集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开展,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时限进行信息归集。截至11月26日,仍有23家州级部门,5个县(市)归集公示涉企信息为零。

三是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监管推进难度大。参与部门执法设备保障不足,联合抽查事项针对性、操作性不够强,尚需进一步融合。联合抽查监管机制制度还需健全完善。

五、下步工作

一是全面实施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出台我州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和全程电子化实施方案、经营场所承诺制管理办法。加强一线窗口学习培训和对外宣传指导,畅通线上线下登记通道,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和全程电子化登记。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6

1-10月,我海关共征收两税1.78亿元,完成全年税收任务进度178;监管进出口货物重量11.5万吨,货值12983万美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5.8和129;完成5家企业的稽查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50,完成10的减免税设备使用单位后续核查工作;办理减免税业务21批次,审批货值363万美元,减免税款422万元,实际征收增值税83万元;办理加工贸易电子手册9份,备案金额7813万美元。一、以综合治税工作为统领,进一步提高执法把关水平

今年我处以综合治税工作为契机努力提高执法水平。针对关区税源“盘子小、总量少、增长不足”的实际,按照《海关总署党组关于加强综合治税工作的决定》及《成都海关党组关于加强税收工作的意见》精神,我处确立了“抓大不放小,精耕细作,巩固老税源、开拓新税源,将税收征管贯穿于各个业务环节,形成一线监管、后续核查,加工贸易和减免税各岗位合力”的税收工作指导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攻坚克难,坚持量质并举,大力推进执法把关水平的提高。

(一)狠挖税源,实现“应收尽收”。

一是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源调研工作。筛选出关区内主要纳税企业,由3位处领导分别带队走访调研20余次,针对各企业实际情况,就区域通关、加工贸易和减免税政策对企业进行各有侧重地宣传,尽力以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通关效率吸引企业属地报关纳税。

二是实现减免税进口设备属地纳税。抓住今年国家调整对进口减免税设备征收增值税的契机,加强与关区企业的沟通,在减免税审批环节对设备到货时间、到货口岸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通过内部积极疏通转关渠道,改变过去企业在口岸进口报关的习惯做法,对涉及到征收增值税的进口设备,全部实现企业属地申报。

三是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密切关注地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引进情况,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指引等工作努力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

(二)多措把关,确保量质并举。

一是加强单证审核。现场接单环节加强对应税货物价格构成、成交方式、暂时进口货物、加工贸易内销货物的审核,今年我处一般贸易价格水平一直稳定在1左右;

二是认真准确执行减免税政策。在帮助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的同时严把项目审核关,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努力提高归类水平以及对《不予免税目录》相关参数的掌握,确保不因归类和参数理解错误而造成的税收流失,今年办理不予免税1批次,涉及税款5.2万元。

三是继续保持商品归类无差错的良好纪录,逐步提升一般贸易、重点商品、加贸料件内销等各项价格水平;

四是坚持税款催核制度,实现税单核销率100。

(三)强化核查,实际监控出成效。

一是建立舱单核查制度,确保不出现超期未报舱单。每周对舱单系统进行监控,把握物流动态,切实加强运输工具、舱单、监管场所的实际监管,确保舱单及时核销。

二是建立区域通关到货核查制度。针对区域通关单货分离的实际,对关区内区域通关企业实行到货核查制度,以确保单货相符,监管到位。

三是开展减免税核查工作。按照《海关进出口货物减免税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减免税货物使用状况报告书》,在对关区内进口减免税设备企业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10的减免税设备使用单位共20家企业开展了减免税核查工作,规范对减免税设备使用的管理,目前已发现两起违规情事,一起已移交缉私局立案,一起已转入稽查程序,涉及案值80万元。

四是加强稽查工作。以风险分析为先导,针对涉税企业开展税收稽查,堵住税收漏洞,完成5家企业的稽查工作,发现3家有违规情事。

五是强化保税管理。认真执行保税监管禁限类目录,确保无禁止类商品备案,加强单耗管理,加强对副产物、边角料内销的监管,重点针对内销价格进行审核,防止税收跑冒滴漏,今年以来内销征税757万元。

二、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务求实效

今年,我处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将20__年作为“项目推进年”,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多措并举实现工业“止滑提速”的工作要点,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协助关区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一)积极把海关工作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大局,较好发挥作用。

一是加大企业调研力度,积极宣传海关政策法规。为使企业更好更快地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由处领导带队走访企业了解情况,大力开展国家和海关政策的宣讲,先后深入到××市硬合公司、东方锅炉(集团)公司、鸿化公司、华西能源、大西洋焊条公司、久大盐业等数十家企业,宣传海关政策、管理规定以及海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灾后重建的措施,帮助企业充分了解、用好和用足国家优惠政策。

二是努力发挥海关进出口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作用,对关区外贸进出口动态进行及时跟踪,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重点商品进出口情况的专题分析,为地方政府经济决策提供辅助参考。今年我处与综合统计处合力撰写的以《8月川鞋出口破亿吉尔吉斯坦异军突起》为题的统计分析文章分别得到蒋巨峰省长、黄晓祥副省长的批示,《川鞋出口平均每双涨87.8》和《全国遍开名鞋店卖的都是“成都造”》2篇文章被《成都日报》和《华西都市报》转载报道。

三是全力配合地方相关部门做好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整顿计划生育器械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系列工作,充分发挥海关监管作用。

(二)疏通转关渠道,大力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便捷通关模式。

努力解决企业在属地报关的困难和问题,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本文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我处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此,我处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便捷通关模式的宣传推广工作,将具备条件的企业纳入区域通关范围;一方面积极与口岸海关沟通协调,开通新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便捷通关口岸。通过艰苦的积极协调和争取,今年4月,东方锅炉公司自营进口货物首次实现属地申报,取得历史性突破。截止目前,已实现东方锅炉、××硬质合金、大西洋焊条、鸿鹤化工等4家企业属地报关,让企业真正享受到了“一次申报,一次放行”通关便利。极大降低了企业物流经营成本。

(三)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积极支持企业发展。

一是加大对通关便利化措施的宣传,加强与关区企业的沟通协商,帮助企业量身定做通关方案。

二是切实落实《企业分类管理措施目录》中明确的对a类、aa类企业提供的快捷通关便利措施,做好对已开通“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企业的通关服务工作,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三是积极为企业解决通关受阻问题,如关区某公司在向海关申报进口免税设备时发现无征免税表数据,不能正常报关,我处得知情况后及时与电子口岸中心取得联系,帮助该企业及时解决了数据缺失问题,顺利通关。

(四)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是开展“贴身式”服务,主动走访企业调研,充分摸清、摸准、摸透企业的困难和障碍,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逐步建立起相互沟通交流、双向要求配合的工作机制。如针对我市多家企业都欲设立保税仓库一事,我处积极与相关企业衔接,讲明政策要求,协调企业利益,形成共识,争取早日设立保税仓库。

二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对今年实行的减免税、加工贸易等新政,除及时在报关大厅公告栏公告、在深入企业调研同时现场向企业宣传外,还在关区主要媒体进行宣传介绍。

三是加强政策指引,帮助企业了解和用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为提高关区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我处派员对关区重点企业东方锅炉公司、鸿鹤化工等企业人员进行了通关知识、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及减免税政策等海关知识培训;同时延伸减免税服务职能,为企业在项目申报、进口设备清单构成中给予积极指引,在政策允许前提下,支持企业“花小力办大事”。

四是深入推进企业分类管理,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评定aa类企业。

三、明年工作重点

一是大力支持地方外向型经济建设。要主动为企业做好政策引导和海关通关知识培训;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充分利用海关处在进出口管理一线的信息优势,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招商选资的信息咨询工作;帮助企业做好保税仓库的筹建工作和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

二是主动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困难。主动宣传海关各类通关政策,帮助企业了解和用好国家优惠政策;继续加大企业调研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指导;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使企业及时了解新近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进出口政策,为其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创造条件。

三是努力发挥海关统计监测预警的服务作用。充分发挥海关进出口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作用,对全市外贸进出口动态进行及时跟踪,加大监测的频率,及时反映进出口变动情况。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重点大宗商品的进出口情况进行专题分析,为市委市政府经济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7

 

对于指导近代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可谓是实践出真知的标杆之作。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暑期在农村小学的实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放假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胡双,你们暑假社会实践做什么?”我会告诉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小学教育这方面的,在我家乡做。”很多时候,别人只关心你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潢川县一个普通的村子。家乡所在的镇——双柳树镇(又简称双柳)——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不多,但一个典型的特点是,整个信阳地区是河南省劳务输出大军的主力。表现在我们村就是,每年村里大约95%以上的青壮年都会到江浙一带打工,他们仅在春忙秋种、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看看。外出务工的大潮使得双柳人渐渐富裕起来,条件变得好了,但是家乡在很多方面的情况却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更糟糕的是,有些甚至比以往更坏了,比如环境,比如村小学的教育问题。

我们村的小学叫做彭畈小学。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学生400人左右。每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窄小的操场上总是挤满了活泼可爱的孩子。那时,学校有不少年轻、富有激情与活力的老师,他们给我们讲过《三国演义》,办公室有过钢琴声;那个时候,村小的毕业生和镇上中心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基本上没有差距。而现在,彭畈小学2010-2011学年在校学生人数不到80人,只开班到三年级,今年秋季开学以后可能连三年级也开不下去了。学校有八个老教师,我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在教,现在还是他们留在彭畈小学,年底之前还有两个要退休了;学校校舍十多年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曾经狭窄的操场,现在反而种上了树,树下杂草丛生;无情的蜘蛛网默默查封着这所历经沧桑的小学。无独有偶,彭畈小学的变迁在双柳并非个案,其他村的情况与之相似,也是也不容乐观。总之,整个双柳的基础教育现状令人痛心疾首!

我在家乡的田间地头长大,走在家乡的路上,要是无知无觉、没心没肺也就罢了,可是有所挂念,有所关心,关心则乱。于是,一眼望去,不懂事时看到的大好形势,在我现在的眼中却有很多难解之痛,比如环境、土地、教育、卫生、医疗,到处都是问题所在。我是彭畈小学的学生,而今却目睹它的衰败,于心何忍呢?走在家乡的路上,流连于红砖灰瓦的门前,听着大妈大婶茶余饭后的闲聊,讨论着家乡这些年发生的变化,思索着自己关心的问题所在,你就觉着如果力所能及的话,真的应该做点什么,即使力量卑微。我渴望了解问题背后原因的所在,这种渴望源于对家乡的关心与热爱,源于发自内心的一份希望,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呢?

一、实践出真知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青年毛泽东历时32天,游历湖南五县之后得出的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当年,尚处幼年的共产党缺乏革命斗争经验,不了解农民运动情况,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主要持责难态度。持相反意见的毛泽东遂决定亲历亲为,在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重点考察了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的农民运动,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这份报告对于指导近代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可谓是实践出真知的标杆之作。

其实,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就非常注重读“无字的书”。用今天的活来说,就是向社会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1912年夏天,毛泽东就曾与萧子升一道,利用暑假时间,不携分文,游学湖南诸县,接触社会,了解百姓,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一个多月的游学,途经5个县,行程近千里。回校以后,毛泽东写了许多笔记和心得,第一师范的同学和老师们看了都赞誉毛泽东是“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这样的游学,毛泽东有过多次,收获很大;了解了社会,观察了民情,对他以后进行革命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正处于大学时代的我们与毛泽东的年龄相仿,虽然所处时代背景和生长环境大有不同,但这不应该成为逃避实践的借口。我们有必要向毛泽东学习,不光读“有字的书”,更要读的“无字的书”,从无字之书中的东西必然与课堂上的高数物理不同。然而,“无字的书”并不是那么好念的,我知道认真进行社会实践的困难,逃避总不是办法,只有努力面对。

具体到我们团队的社会实践主题来说,选择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双柳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的问题。农村小学的在校学生人数为何逐年锐减?教师的流动为何变得越来越困难?政府相关应对政策的执行程度呢?对于这些摆在眼前的问题,在街坊邻居的口口相传中,我们或许能够管中窥豹、略知一二。但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答案,其真实性、可信度有多少?又掺杂了多少主观因素?不得而知。要想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只有扩大信息的获知渠道,在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区域内收集普通居民的声音,把这些声音汇总起来,综合分析,得出结果。所以,我们选择深入群众,走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

比如村小学生人数减少这一问题,我们之前能够想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由于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降低,当地适龄儿童总人数减少;二、村小教育质量越来越差使得乡下学生大量转入双柳镇第一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完小)。但在走访的过程中,除了自己能够想到的原因,我们还获知:一、双柳外出务工现象很普遍,很多家长会将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在外地上学;二、近年双柳树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富裕起来的家乡人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努力让孩子往“高处走”。这些信息更加接近实际,是在教室空想所不能得到的。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我们并不能准确获知上述几种原因影响村小学生人数减少的权重。

社会实践只进行了不到七天。但这七天,我们对家乡农村小学的了解程度却比过去十多年更多。我们走访了潢川县教育体育局、双柳树镇中心校、双柳树镇第一中心小学、双柳树镇第二中心小学、彭畈小学、天桥小学、曙光小学,我们在中心校和完小的档案室获得了很多有效的统计数据,我们挨家挨户做了200份左右的问卷,累计走访人次近400人。我们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找到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唯有实践,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二、收获

对于课题本身来说,我们对村小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严重不合理的因素做了多方面了解,我们还看到了农村小学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我们主要了解了双柳五所小学的基本情况,并与这些学校的校长或者教师进行交谈,走访了小学周边居民,了解他们对当地小学教育的认知情况。(具体结果见本次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使得我们看到了现有教育体制下的弊端,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所应当肩负的责任。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情况,有些是我们能够掌控和了解的,有些是我们能够了解但无力改变的。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对双柳农村小学教育的看法更加实际而深入,但在如何解决这些已发现的问题方面,我们仅能依据调查结果给予建议,至于能否有效执行,主要还是在于政府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概就是这样了,这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不足之一。

在课题之外,更多的则是对于“豫东南”团队成员的锻炼,譬如交流沟通、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分配分工等等。记得第一天我们在彭畈小学做问卷调查,第一个调查对象是个大婶。她认字不多,问卷看不懂,这可难倒了我们。为了保证走访和调查能够进行下去,我只得亲自出马,一边和她聊天,一边把问卷内容融入家常话中,折腾了十多分钟,总算打开局面,完成了第一份问卷,真不容易。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立刻商讨对策,决定变换问卷调查方式,在乡村不单纯做问卷,而是和老百姓们一边聊天,一边了解我们想要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乡下的走访和问卷调查才得以维持。

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最考验大家的就是交流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办公室的领导谈话也好,和坐在门口择菜的阿姨聊天也罢,实际情况总是要求我们必须揣摩对方的心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从而确定自己该怎么得体地表达,怎样消除他们的疑惑和戒备之心,怎样才能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你会发现,万事开头难,打开局面之后,大叔大婶们很愿意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上至部门领导,下至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我们都能与之相谈甚欢,这种情况下能不开心吗?

身着东南大学文化衫,带着耀眼的小红帽,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路人的目光很快就聚集到我们身上。他们或许是出于好奇,但对我们来说,那些目光意味着期待,意味着压力。走在家乡的路上,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东南大学。令人郁闷的的是,东南大学在我们那里的知名度太低,在走访的过程中,好多人要么以为东南大学在福建,要么以为东南大学是一所不知名的二三流学校(竟有人询问今年高考300多分能不能上我们学校!)。因此,在向别人做完自我介绍后,我们总要给东南大学加上好多注脚。一路走来,我们不敢说多好地表现了东南大学在校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但我们可以拍着胸脯,很负责地说:“咱绝对没给东大丢脸!”

在走访的过程中,有位叔叔反问我们:“你们现在做的有什么用呢?政府又不管你们事儿,说白了你们也就是自己了解了解情况,其实就是无用功。”这番话一直触动着我,虽然直白难听,但却是事实。说实在的,即使在教育这个冲突不是很剧烈的领域,调查到最后,已经很明显地涉及到了政府部门的作为和利益问题。对此,我们基本上无能为力,仅仅能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反馈过去,期望他们能够有所改变。或许我们现在还无力改变现实,但我们至少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收获了友谊,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

三、感谢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8

一、美国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法律约束完善具体

美国对于低碳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历了由鼓励企业自愿报告到强制性要求企业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历程。

1990年,美国出台了《酸雨项目》,该文件中明确规定企业需要监测并上报排放的二氧化碳浓度。自此,美国在《证券交易法》和《证券法》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需要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中披露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重大法律诉讼等,另外针对环境信息披露,美国还相继颁布了《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等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截至2009年底,美国的18个州政府强制要求当地的上市企业量化碳排放活动并予以报告。

(二)碳信息披露内容全面规范

美国对环境会计披露问题的研究投入大、起步早,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在S-K规则中要求企业披露环境风险因素、环境成本等要素,美国会计学会(aaa)为了研究环境会计信息的计量和披露问题成立了专门组织---环境影响委员会。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统一健全的低碳信息披露的核算体系和实施方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ent90-8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本化》、《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等财务会计准则,为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提供了法律指引,也为企业解决具体的碳信息披露问题提供了详细指导。

(三)上市公司披露积极性较高

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和规避政策风险,美国上市公司积极主动的将低碳目标将纳入公司的整体战略中。2014年,在美国委托书征集季中,20家国际领先的美国上市公司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源于资本市场的压力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美国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年度报告、中期财务报告、布告栏、环境报告说明书等多种渠道披露碳排放信息,针对碳信息披露的内容逐渐具体、范围逐步扩大。例如:2010年1月1日以来,美国的31个工业部门和种类均要向美国环保局(epa)提供年排放报告,覆盖了美国约85%的碳排放源。

(四)监督机制完备有效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一方面,经过公司管理层和内部监管部门的审核后,企业相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通过财务报告、官方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公众传递公司的碳会计信息及气候风险相关的财务影响,以便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第三方见证机构和政府监督部分通过对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确认和审核,对企业提供的有关碳信息的报告进行见证,并出具外部鉴证报告。

二、中国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相关法律法规零散、不健全

为推进企业实施节能低碳行动,国家通过多项政策予以支持。例如: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将重点耗能企业把入企业节能行动中期,经5年的关停并转,1008家企业剩余881家。

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可以对国家实施的政策予以反馈,但是我国还未针对低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也散见于《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等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中,导致披露要求笼统宽泛、缺乏实际操作性。

(二)披露内容不全面、模式不统一

从已披露的碳会计信息来看,各个企业主要采用定量描述的方式,另外碳信息存在于年报的各个部位,披露内容和格式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不同行业间的碳会计信息差异较大。

一方面,由于缺乏完整、成熟的环境会计作为依据,企业很难对排放的碳进行分类和对碳排放成本进行计算,从而难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另一方面,财务数据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的缺少,导致利益相关者无法借助企业披露的碳会计信息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

(三)碳会计信息披露意识逐渐提高

在节能减排政策和多源头压力的推动下,企业逐渐意识到披露环境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主动地对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2014年10月,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了《碳信息披露中国报告2014》,报告中指出2014年CDp对中国1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中,回复企业从2013年的32家增加到了2014年的45家,增加40.6。

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性规定,大多数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只是表现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内容也局限于环境保护计划,这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缺乏碳会计信息数据搜集体系,使得会计人员只能定性的描述碳会计信息,难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短期成本大于收益,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企业不愿主动而全面的披露其履行环境责任的状况。

(四)监督体制作用有限

随着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压力,例如国家环保部门、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投资者、证券交易所等。

但是,由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具有跨部门性及相关法律法规处于正在完善过程,各监管方仍未形成相互协作的互动机制。例如:2003年以来,环保部和证监会联合实施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并尝试建立信息协调机制,但是截至目前,环保部与证监会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与沟通,关于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的奖惩制度不统一,相关的责任与权力也不明确。

三、中国和美国上市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差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上市,因此为了分析中美双重上市企业在国内与国外碳信息披露的差异,本文选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一)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空白

美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制性的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相关的内容。在编制针对美国的财务报告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必须遵循《萨班斯-奥克斯利法》、《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法》等法律法规,披露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碳会计信息,并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说明包含在年度财务报告之中。

然而,我国近几年才展开碳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有关内容仅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几部法律法规中,这些文件该并未明确要求企业要对其碳会计信息予以披露。在编制中国财务报告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仅需提供碳排放的情况和有关技术资料。

(二)碳信息披露内容和方式不一致

碳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有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两种方式。在美国会计标准细则中,碳信息披露必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企业不仅需要公布碳排放的非财务信息,而且必须确认、计量和披露关于碳排放相关的财务信息,例如在2014年度财务报告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根据SeC的第92号会计公告列报了环境成本、预计环境负债等。

与美国的碳信息披露内容相比,我国更侧重于定性方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一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制度》等规定中仅涉及到相关环境事项,因此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仅在2014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排政策、减排目标等内容,没有对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进行报告。

(三)中国上市企业自愿披露水平较低

为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履行社会责任,中石化积极披露碳信息,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赞赏。2014年6月6日,中石化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13年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中指出:与2012年相比,中石化全年综合能耗下降2.01%,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4.71%,危险化学品和三废妥善处置率达到100%。

然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公布的碳信息仅从宏观层面上进行了相关阐述,可以看出企业自愿披露碳信息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是迫于行政要求和国家统计的压力。但是根据美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来看,为了获得企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多数企业针对碳会计的各个要素进行了详细的披露。

(四)中国监管体系职能模糊

在监管机构方面,美国采用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模式,中国对于碳信息披露的监管主要由环保部门、证券监管部门、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政府部门完成,但是中国强化的政府职能使得各监管分工不明确,职能重叠,导致披露的碳信息质量无法保障。

四、完善中国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及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应根据《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告》、《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法律法规完善《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将碳会计核算、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纳入其中;另一方面,批判性的借鉴国外经验制定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在碳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体系,例如美国通过《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法》、《应急计划和公众知情权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等法律法规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我国应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本国国情构建一套碳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和细则

首先,应建立独立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我国可借鉴由英国标准协会制定的《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规定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与报告方法;

其次,为了提高各个企业间披露信息的可比性,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应该与环境保护部门和各行业协会进行有效的沟通,尽快制定出统一的、符合各行业特点的碳信息披露体系和标准;

最后,为了形成完整有效的体系,我国可采用报表内与报表外相结合的形式披露碳会计信息。一方面,在会计报表中应增设相关会计科目,以价值形式量化碳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低碳情况说明书的形式报告企业的碳排放情况。

(三)提高企业自愿披露的积极性

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实施恰当的政策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碳信息披露的积极性。目前,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对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程度具有重大影响,为了鼓励和引导企业披露高质量的碳会计信息,国家采取恰当的制度:对于那些披露不完整、不合规碳会计信息的公司,监管部门应该按照公平有效的奖惩制度予以处罚;对于在碳信息方面进行完整披露的公司,可以在政府补贴、银行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进行奖励;另外,对于真实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政府部门可以设立有关奖项对其进行嘉奖。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9

一、检查科基本情况检查科科有税干6人,我科共有6人,主要负责我辖区内针对纳税人的日常涉税检查,也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在省地税系统争创“三个一流”的大背景下,我科严格按照“三个一流”的考核标准,围绕市局“执法规范年”活动的主题,不断创新检查工作思路,夯实各项工作基础,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为主线,以减轻纳税人负担为落脚点,把“服务”贯穿于查前、查中、查后整个检查工作之中,完善制度,狠抓落实,着力提高检查工作质量。今年查补税收收入任务1500万元。

二、创新方式,拓宽渠道,着力做好查前准备

为提高检查服务质量,规范执法行为,积极开展纳税服务活动,从查前告知、查中执法到查后建议反馈,把纳税服务贯穿检查工作全过程,实现了税务检查工作由“执法型”向“执法服务型”的转变。

一是科学选案。为保证专项检查选案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分局选案委员会,进行集中选案,提高选案准确率,杜绝“空查”现象。并加强与管理科联系,在每月下达税务检查计划前,与管理科密切取得联系,避免对纳税户多头检查。尽量实行“一次进户”,避免多次检查和重复检查,避免为纳税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是查前告知。为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检查服务服务质量,减少纳税人因对税收政策的不理解少缴税款而造成的罚款,在对纳税人实施检查之前,检查预告,告知纳税人检查的时间界限、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政策培训,并给纳税人自查期限。对纳税人在自查期限内自查出的税款,督促纳税人及时缴纳入库。检查组在接到检查案件时,把纳税人需要提供的资料、帐簿、报表等及时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减少纳税人往返税务机关的次数和费用,提高检查工作效率。

三是查前会审。检查组在接到检查任务后,在分局牵头下,会同各科进行会审,同时通过调阅征管资料和征管基础信息对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纳税申报情况、购领使用发票情况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施案头分析,查找企业容易出现问题的疑点和重点,缩短入户或调帐检查的工作时限。

三、规范执法,提高检查水平

从检查实践情况来看,检查方式不当以及马拉松式的检查,是纳税人最不欢迎的,它影响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影响纳税人的情绪,也影响征纳双方的成本效率。因此,改进检查方式,提高检查效率,在日常检查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调帐检查。对账务健全的纳税户,凡可以实施调账检查的一律实行调账检查,为减少纳税人负担,维护纳税人的正常办公秩序,对被检查企业实行调帐检查。在检查中充分发挥税务检查的职能作用,高标准,严要求,对查出的问题从严处罚,为纳税人创造一个税收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转。

二是开展约谈式检查。对发票使用、财务核算正规,纳税态度好、诚信度高的纳税人,实行约谈式检查。

四、加强宣传、辅导,认真处理查后事项

加强宣传和辅导是税务检查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充分发挥检查人员“懂税法、懂政策、懂财务”的资源优势,下力气抓好这方面的服务工作。我们增设了“税收咨询、纳税辅导”岗,专门负责纳税人的税收法律、政策咨询和上门纳税核算辅导工作。同时,要求全体检查人员将纳税服务融入到检查工作始终,边检查、边宣传、边辅导,做到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相结合,让纳税人在享受税收优质服务的过程中,主动接受纳税检查,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享受税收优质服务,使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得到更好地尊重和保护。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回访,通过与纳税人面对面座谈,听取纳税人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

双减政策的调查报告篇10

一、检查科基本情况检查科科有税干6人。主要负责我辖区内针对纳税人的日常涉税检查,也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在省地税系统争创“三个一流”大背景下,科严格按照“三个一流”考核标准,围绕市局“执法规范年”活动的主题,不断创新检查工作思路,夯实各项工作基础,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为主线,以减轻纳税人负担为落脚点,把“服务”贯穿于查前、查中、查后整个检查工作之中,完善制度,狠抓落实,着力提高检查工作质量。今年查补税收收入任务1500万元。

二、创新方式。着力做好查前准备

规范执法行为,为提高检查服务质量。积极开展纳税服务活动,从查前告知、查中执法到查后建议反馈,把纳税服务贯穿检查工作全过程,实现了税务检查工作由“执法型”向“执法服务型”转变。

分局选案委员会,一是科学选案。为保证专项检查选案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进行集中选案,提高选案准确率,杜绝“空查”现象。并加强与管理科联系,每月下达税务检查计划前,与管理科密切取得联系,避免对纳税户多头检查。尽量实行“一次进户”避免多次检查和重复检查,避免为纳税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提高检查服务服务质量,二是查前告知。为减轻纳税人负担。减少纳税人因对税收政策的不理解少缴税款而造成的罚款,对纳税人实施检查之前,检查预告,告知纳税人检查的时间界限、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政策培训,并给纳税人自查期限。对纳税人在自查期限内自查出的税款,督促纳税人及时缴纳入库。检查组在接到检查案件时,把纳税人需要提供的资料、帐簿、报表等及时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减少纳税人往返税务机关的次数和费用,提高检查工作效率。

分局牵头下,三是查前会审。检查组在接到检查任务后。会同各科进行会审,同时通过调阅征管资料和征管基础信息对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纳税申报情况、购领使用发票情况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施案头分析,查找企业容易出现问题的疑点和重点,缩短入户或调帐检查的工作时限。

三、规范执法。

检查方式不当以及马拉松式的检查,从检查实践情况来看。纳税人最不欢迎的影响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影响纳税人的情绪,也影响征纳双方的成本效率。因此,改进检查方式,提高检查效率,日常检查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凡可以实施调账检查的一律实行调账检查,一是调帐检查。对账务健全的纳税户。为减少纳税人负担,维护纳税人的正常办公秩序,对被检查企业实行调帐检查。检查中充分发挥税务检查的职能作用,高标准,严要求,对查出的问题从严处罚,为纳税人创造一个税收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转。

纳税态度好、诚信度高的纳税人,二是开展约谈式检查。对发票使用、财务核算正规。实行约谈式检查。

四、加强宣传、辅导。

因此,加强宣传和辅导是税务检查服务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检查人员“懂税法、懂政策、懂财务”资源优势,下力气抓好这方面的服务工作。增设了税收咨询、纳税辅导”岗,专门负责纳税人的税收法律、政策咨询和上门纳税核算辅导工作。同时,要求全体检查人员将纳税服务融入到检查工作始终,边检查、边宣传、边辅导,做到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相结合,让纳税人在享受税收优质服务的过程中,主动接受纳税检查,接受检查的过程中享受税收优质服务,使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得到更好地尊重和保护。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回访,通过与纳税人面对面座谈,听取纳税人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