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十篇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十篇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2:56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1

摘要:道路运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中,笔者就道路运输经济管理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对道路运输经济的管理。

关键词:道路运输;经济管理;前景;分析

道路运输是一种运输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指在道路上进行的运输活动,是一种最快捷的陆上运输方式。与他并列的有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面对市场高度集中化的形势,深入发展道路运输的经济管理是迫在眉睫的。本文就对道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一、我国道路运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道路运输站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资金、技术),目前我国客货运输站场建设普遍存在进度缓慢的问题,一些偏远乡镇、中小县城甚至是部分大中城市,都存在客货运输站场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问题。简陋的设备和简单的功能,对车辆运输效率和道路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都造成了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道路交通运输发展。

2.运输效率和组织水平偏低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落后的地方保护主义,具体表现为地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封锁,提高了道路交通空驶率,这不仅仅是对我国道路交通资源的一种浪费,更严重影响了开放、统一、有序、竞争等道路运输环境的创建,对道路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3.道路交通管理的技术水平滞后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技术还存在落后的现状,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关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应用还比较少。道路运输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思想的指导,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大大阻碍了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道路运输与经济管理的关联

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使得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道路运输的重要性,不同地区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运输情况的差异。然而,道路运输与地区经济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之间的关联总结如下:

1.道路运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运输方面的经济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断拓展的现代交通网络,道路交通运输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媒介,对各个城市之间的融合和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道路运输由于其独特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它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并且能够促进城市各种物品的流通。

2.道路运输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基础

从我国各地发展局面来看,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普遍存在交通不通畅等问题,而对比那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则发现它们周围的交通四通八达,为当地的民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开发某一地区,首先就要解决交通问题。而道路交通作为最常用的运输方法之一,它具有如下特点,运输灵活、方便、快捷。我国不断完善和建设的道路运输网体现了道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3.道路运输对发展周边经济有带动作用

道路交通的便利程度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同外面的交流程度,对该地区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尽管有时候建设道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开发目的地的资源,但是,最后人们会发现道路的建设能够对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因此,建设道路运输不仅能够增强沿途区域的关联,,更对沿线地域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一个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进而帮助自身实现发展。然而假如地区自身封闭,又缺乏便捷的道路交通,那么就算资源再丰富也逃不了经济落后的下场。

三、道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改革措施

不断完善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道路交通运输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当及时调整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以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

1.加大道路运输业管理改革力度

作为做好道路运输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对于道路经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面临着深入的完善和深化,道路交通运输市场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面对这样的新经济形势,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加大道路运输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具体应该通过吸取多方意见、综合考察,进而及时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运输体制和政策,以实现道路运输业的协调发展,确保市场经济实现稳健地发展。

2.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利用预算的方法,对运输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的财务和非财务活动进行分配、考核以及控制,就称之为预算全面管理工作,其作用在于帮助考核和协调企业的各项运营和生产活动。要想提高运输企业的资金收益,提高竞争力,只有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有个全面的认识。结合现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作为预算控制工作的核心,对现金流进行控制的基础就是操控成本。只有高效、合理地对现金流进行控制,才能确保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以及各项费用科学地支出。只有将企业财务结算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严格按照现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才能确保资金高度集中并被合理应用,最终实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目标

3.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和管理

加强道路运输内部管理是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基础,应当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整合和调整相应的标准,确保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能够很好地被满足。内部管理的完善和优化要保证运输企业中市场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具体可以通过设立市场发展部来实现,该部门负责的主要工作就是市场调研、预测和开发。具体实施过程就是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货源以及客流调查,抽选调查样本时可以指定也可以随机,进而对当前道路运输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目的在于为下一阶段企业制订经营计划提供依据。

四、总结

道路运输经济的管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当明确行业管理职能的履行,找准定位、立足本职,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能,为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道路运输具备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为通达度高、运输装备品种齐全、灵活机动、多样化组织能力以及覆盖面广等。道路运输既是独立的,又可以为其他运输方式提供疏运服务。具体可以通过干线道路发挥“大动脉”的作用,当通过支线道路起到“微循环”效果时,起到了延伸其他运输方式的作用,因此研究道路运输经济的管理前景是意义巨大的。

参考文献: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2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储运;运输方式;特点;发展前景

1前言

LnG既为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冷凝之后液化而形成的液体,成分主要是甲烷,状态为低温液态混合物,天然气液化之后的体积大约为其为气体时的六百分之一,是一种清洁、优质、高效的燃料,天然气不方便运输,当其液化后更加方便长距离的运输和长时间的储存,因此液化天然气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应用方式更加灵活。液化天然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其适应性强,便于更加经济可靠的运输,而且还能选择灵活的运输方式;第二,液化之后的天然气仅为其原本体积的六百分之一,因此储存效率高,减少天然气企业的投资成本;第三,有利于调整城市内部能源结构,同时还能有效的利用液化天然气的冷能,进行冷冻、冷藏、温差发电等;第四,LnG可作为优质的车用燃料,这种新型的燃料具有抗爆性好、安全经济、排气污染少、清洁高效等优点;第五,由于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因此有利于环保,减少能源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环保行业。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气以及天然气中包括的其它物质,天然气的密度通常情况下是430~470kg/m3,其中,影响最大的成分是甲烷,甲烷含量越高,则液化天然气的密度越小;除此之外,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同时,液化天然气的沸点也是由其组分决定的,在正常的大气压力之下,其沸点一般为-166~-157℃,若是纯甲烷,其沸点大约为-162.15℃。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液化天然气具备天然气的易燃易爆性,因此一旦外界温度或是其自身温度达到了爆炸的条件,液化天然气就会爆炸,通常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为-162℃时,液化天然气就会燃烧,燃烧范围大约为其体积的6%~13%,而且液化天然气的燃点也随着其组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充分的了解液化天然气的特性有利于危险防范。

2LnG储运技术及特点分析

天然气液化之后,其运输难度大大的降低,运输空间也大大缩小,减少了运输成本。天然气作为一种能源,肯定要市场上进行贸易,因此运输是实现液化天然气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而LnG运输,则使得天然气远洋贸易成为可能,液化天然气被运输到世界各地,有效的解决了海洋、荒漠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现阶段,液化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为海上船舶运输、管道运输和公路运输。

2.1LnG公路运输的特点

公路运输方式适用于运输量不大、距离较近的LnG运输,用公路槽车运输深冷液体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因此目前技术发展的较为完善,我国主要是采用低温液化天然气罐车进行LnG的输送,而且运输设备还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中,液化天然气储罐包含两种结构,分别为立式和卧式,绝热方式采用堆积绝热和真空粉末绝热两种方式。一般而言,在能源短缺、用气量大的地区,一般都是修建设备供气站供应天然气。若是运输距离较长,则更适合采用铁路运输,目前,国内正在研究更为经济的运输方式,以便长时间、长距离、更大量的运输[1]。

2.2LnG海上船舶运输的特点

LnG船舶主要有球式和膜式两种,这两种LnG船舶类型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一些老式的膜式船舶设计一般为多孔,因此在主膜屏障内部易受到气体浓度的影响,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但也应该引起重视;第二,球式船舶的冷却时间要低于膜式船舶;第三,膜式船舶在和球式船舶在相同装载力之下,需要更少的钢材,因此这也使得净空高度减小,而且还会减少运输成本;第三,相较于膜式船舶而言,球式船舶对装载货物的限制较小。而LnG船舶运输则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高的风险。液化天然气在运输时需要低温绝热材料,而低温绝热材料的费用十分昂贵,占到了天然气价格的10%~30%,因此运输成本很高,所以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舶的造价很高而且用途单一,这就使得LnG船舶运输具有较高的风险[2];

(2)接收站建设难度高。液化气属于危险能源,因此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来规避风险,储存一般采用储罐的形式,分为地面储罐和地下储罐两种方式,在选择储存方式时要考虑投资费用、安全因素、工厂位置、地震、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而且技术方面的要求也很严格,因此接收站的建设具有很高的难度。

2.3LnG管道运输的特点

受到输送技术、经济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上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还是管道运输,但是还没有长距离管道输送LnG的实例,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LnG管道运输最终一定会变为现实。目前专家已经通过理论研究证明,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LnG管道运输在不久的未来都是可行的,但是长距离管道运输具有初期投资大、受气源限制较大的缺陷,同时跨国的管道建设还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3]。

3LnG运输储运的发展前景

相较于汽油、管道天然气等,LnG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但是也是具有危险的,因此在未来的储运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LnG的特性及危险来源,按照规范和标准去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去保证LnG储运的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主要分析了LnG的三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是公路运输、海上船舶运输和管道运输。液化天然气目前的发展越来越广阔,在未来的应用范围也必将逐步扩大,应用方式也会更加灵活,而运输是保证天然气效益的关键载体,因此对其运输方式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陈莹丽.探究LnG储运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J].中国化工贸易,2015,(4):62-62.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542文献标识码:a

1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核心为市场,其将经济构建成一种生产形式,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公路交通运输的节点为城市,通过公路交通能够将所有城市、交通要点有效连接,达到城市经济、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公路因其灵活、便捷、覆盖面广及通达性良好等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及重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作为其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公路运输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前提下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密不可分,在商品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中公路运输市场经济作为其最重要的一部分,有其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

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是沿线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必然需求。道路运输商品交换场所与交换双方经济关系都是构成公路运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确保公路运输市场有序、健全,运输市场机制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对沿线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起到促进作用。

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为实现经济发展,必须先完善道路交通网,只有交通便捷了,才能进一步促进劳动力流动与货物流通。通过建立公路交通运输网,才能加大吸引投资的力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降低对区域发展的制约性。公路运输和经济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前提,只有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才能为人们的出行、工作等带来便利,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对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市场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措施

2.1加强公路运输建设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很大程度上通过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力度的进一步增强,可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于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而言,不得出现盲目过度、不考虑效益的过分膨胀。以往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以一定牺牲为代价成本,如公路修建将严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大量占用农田耕地或增加迁移成本等,这些都需计算到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成本内,但又会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阻碍。为此,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其建设、维护成本进行整合运算。也就是说,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期必须进行合理预算编制,只有这样才能对市场经济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对各项工程职责进行全面落实,对公路运输经济规模的扩大提供可靠保障。

2.2强化路车管理及扩宽外延合作营销渠道

对于省级的公路来讲,其运输的管理部门应该不断的加强该地区范围内一、二级道路运输市场的规划建设,并对其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对地级市的公路建设来讲,其运输管理部门要不断的加强该地区内的二、三级道路运输市场规划的建设,并对其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对于县级以下乡镇设置的道路来讲,其运输下属机构承担着地市级公路运输管理部门指派的有关职责。同时,还应扩宽外延合作营销渠道,确保不同路段的无缝对接,为货主、乘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需要对公路运输企业之间的相互帮扶与协作进行高度的重视,依靠计算机网络平台对公路各个路段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另外,应加强与外部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对销售网进一步拓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

2.3加强公路运输企业内部的管理

构建公路运输公司管理人才培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管理层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作业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效果,因而,提升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提升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另外,公路运输公司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对具有高度责任性、积极进取的年青管理团队进行要点培育。构建公路运输公司市场发展情况反映准则。在公路运输公司内部设置商场调研部分,其主要作业是对商场进行调研、预测以及进行市场的开发等。经过抽样调查活动客流量和货源,能够对现在公路运输市场的实践情况进行全方位地掌握。

2.4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

当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全国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中得到普及,但这种管理体系一直停留在表层,要促进公路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创新思路,建立具有关联模式的信息化管理网络,使公路运输的经营渠道更加规范化,发展战略更加科学化,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促使公路运输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完善,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这为我国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水平,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经济管理,不断地加强市场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确保公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以此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璐,吴燕.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运输管理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

[2]杨亚军.讨论县级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34-35.

[3]吕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济管理作用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02:77-78.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4

关键词:景宁县;木材检查站;建设

作者简介:毛必清(1962―),男,浙江景宁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木材检查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2602

1引言

国家为保护森林资源出台了《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明确赋予木材检查站履行木材运输检查监督管理的权力,同时木材检查站受主管局的委托对违法违章运输木材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职责。景宁县是浙江省首批生态县和重点林区县之一,县委政府始终将“绿色生态立县”作为发展战略,全县的木材检查站担负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任。

景宁县位于浙西南边陲,地处偏僻山区,山高林密,全县土地总面积19.4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16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83.01%,有林地面积15.03万hm2,森林覆盖率77.9%,立木总蓄积量为761.5万m3,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林业县,更是浙江省的8个重点林区县之一。景宁县边境线长,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5个木材检查站和1个木材巡查大队,50个编制。2009年以来,共查处违法运输木材案件1000多余起,罚没违法款项近200万元,有效地保护了景宁的生态建设。

2景宁县木材检查站存在的问题

2.1设置不尽合理

木材检查站设置需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于近年交通发展迅速,道路改线等原因,已经有部分检查站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2硬件条件差

木材检查站位置一般较为边远偏僻,设立时间较早,近年政府对木材检查站投入不足,造成部分检查站基础设施破旧,办公条件落后,目前还没有实行办公电脑联网,照相机、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施也未配置,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力度,给取证等木材运输管理工作造成许多不便。

2.3木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木材检查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为初高中毕业,年龄偏大,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4执法难度大

目前,没有一套简便科学的办法对违法运输木材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因此,执法操作很复杂,特别是使用浙江省林业行政处罚新案卷样式后,操作难度更大。依法执法费时费工,同时流通服务和工作效率执法存在规范问题。

3景宁县木材检查站发展措施分析

3.1整合站点

根据公路交通变化,及时调整站点布局。根据近年交通线路的改造,对发挥作用小的站点进行合并,加强流动检查,在新的交通要道增设站点。

3.2改善硬件设施

按照木材检查站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按照先国道、省道,后地方道路设置木材检查站的顺序,建设办公设施优良,生活功能齐全的检查站,逐步解决木材检查站的通信和交通设施。改变人工目测等落后的检查手段,利用远程监控、联网办理等现代通信方式进行木材运输证的查询和检索,以照相、录像等取证手段,提高木材检查工作的检查效率和执法水平,实现木材检查站网络化管理。

3.3加强队伍建设

(1)抓好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要密切结合当前形势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使每位执法人员牢固树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积极开展创优争先,切实增强依法行政和服务的意识,树立勤政为民、执法为公的思想,摈弃不良恶习,加强思想修养,文明执法。

(2)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重点要反复开展《森林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木材检查业务、木材运输证管理、木材检查安全等知识的学习。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奖勤罚懒,督促和鼓励干部职工主动进修学习和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执法人员文化水平和执法能力。

(3)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木材检查站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坚持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对执法严格、表现突出的木材检查员给予表彰奖励;对那些不依法办事和腐败变质分子从严惩治,确保木材检查站队伍的纯洁性。

(4)木检人员定期轮岗,尽可能减少人情执法。

4结语

木材检查站是一个区域生态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其科学规范的建设对该地区的生态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市场经济的推进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木材检查站工作还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困难。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生态促进经济建设,与全省同步跨入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木材检查站的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和素质提高,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木材检查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使木材检查站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确保木材检查站长期有效发挥职能。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郭翠霞,何荣华.加强木材运输检查工作的新思路[J].中国林业,200(10):61.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5

关键词:电力;SDH;传输网;优化

一、前言

光传输网作为提供传输通道的基础网络,在电力系统中承载了大量的信息流量,其安全稳定对整个网络至关重要。本文以江门地区电力传输网为背景,浅谈传输网络优化思路及传输网络优化方法。江门电力系统光传输网主要由光传输a网和B网两张相对独立的mStp光纤传输网组成,两个网络承载了目前江门地区级电力通信的大量业务,其速率分别为2.5Gb/s及622mb/S,覆盖范围主要是江门市地区220kV及以上变电站、地区电力局。高速层通过多个155mb/s通道负责支撑调度数据网的节点互联,骨干层承载业务主要包括主要用于承载线路保护、安稳系统、pCm(远动、电能计量、调度电话)、会议电视、网管系统、行政交换网、SCaDa专用网、保信系统、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等业务。但随着江门电网规模的日益壮大,电力生产控制业务与企业信息化业务的不断拓展,该传输网络存在某些缺陷和不足,有待加强及完善。如网络覆盖不满足业务通信需求、网络结构不够健壮、电路调度能力不强、传输资源利用率低及资源瓶颈并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理清传输网架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使之适应电网业务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减少运行维护的工作量,有必要对现有传输网进行优化。

二、传输网络架构优化思路

通过对网络现状,包括网络结构、传输资源等方面的评估分析,结合通信业务的开展情况以及相关的资源条件,找出网络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业务的发展趋势,给出网络优化目标,根据优化目标,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和优化方案,最后给出网络优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优化原则及目的

3.1优化原则

1、规范性。符合现有技术规范的要求,满足接入设备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高效性。以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效益产出。合理地利用原有设备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尽量减少硬件设备投入,通过链路结构调整、业务调整、适当增加板卡等手段,通过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构建更为安全健壮的传输网络。

3、安全性。网络优化方案不能以牺牲网络安全性为代价,工程实施时对现网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工程实施前,对业务割接计划作详细的安排,按照相关的业务申请流程,申请业务割接,绝不影响电网的安全生产。

3.2优化目的

1、提高网络安全稳定性。

电力系统承载着大量的生产实时/非生产实时控制业务通道,其安全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生产,因此提高其网络安全稳定性尤为重要。

2、提高资源利用率。

优化资源利用率,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合理的规划资源分布,尽可能的减少网络瓶颈,均衡负载,具备设备配置双重化的站点,必须将业务均衡分配至两套SDH设备上运行,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业务安全性。

3、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优化后,方便日后管理维护。

4、提高故障响应速度。

优化后,业务流向更加清晰,减少了业务核查时间,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大大减少故障处理时间。

四、优化方法讨论

传输网络的优化,主要是根据目前网络现状,从业务类型、网络安全、运行维护等角度多方面考虑,打造一个更加结构更加清晰、更加安全稳定、更加方便管理的健壮网络。下面以江门电力传输网为背景,主要通过设备单点隐患分析、网络架构合理性分析及网管系统安全性三方面,对电力传输网络优化方法进行阐述。

4.1、设备单点隐患分析。首先分析传输设备的电源是否符合n-1要求,从配电屏至传输设备安装屏,是否具备纯双电源输入;其次分析传输设备关键板卡是否符合n-1分析要求,如交叉板、电源板、2m板的1:1保护配置。再次分析传输设备是否单链路接入至环网中,单链接入至环网中的设备,是否具备接入环网的条件,将具备接入环网条件的设备接入环网中。最后分析该设备是否存在单点隐患风险,单传输设备配置将直接导致该站业务(保护、远动、计量、调度专线)存在n-1风险,不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将具备条件的单传输设备站点配置双传输设备,使其满足传输设备双重化配置。另外,评估设备的使用年限,根据现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故障率、设备已使用年限等,针对一些设备投运时间较长,故障率趋高、厂家停产的设备,进行改造(按《南方电网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通信网络规划原则》,通信网络设备按照8~10年使用年限进行评估改造更换)。同时,考虑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骨干层中核心环设备使用的交叉资源较多,但设备实际交叉容量较小,导致个别站点设备出现资源紧张的情况,针对该情况,应作扩容改造升级。

4.2、网络架构合理性分析。下面以江门电力传输网为例,针对网络层次结构、网络带宽、环网链路等进行分析。目前,江门地区电力传输a网由neCU-noDe及V-noDe设备进行组网,网架层次结构主要分三层进行接入(如下图一所示),分为接入层(622mb/s)、骨干层(622mb/s)和高速层(2.5Gb/s)三层,接入层主要承载县区pCm2m通道、语音交换2m通道等。骨干层主要承载pCm2m通道,语音交换2m通道,2m复用保护通道和2m稳控通道。高速层通过多个155mb/s通道负责支撑调度数据网的节点互联。下面从安全生产及业务通道的可靠性考虑,分析江门电力局传输a网存在问题及优化方向。

图一:江门电力传输网拓扑图

1、清晰网架结构,业务负载均衡。目前江门地区电力传输网部分站点业务负荷过大,结构不清晰。以江南站为例,江南站U-noDeneC设备负荷为全网最重,江门neC骨干传输a网整个网络的业务通道过度集中在江南站U-noDe设备上,其经过的重要业务太多,涉及到多个站点安稳通道、复用保护通道等重要业务,同时也是传输网上多个环网的节点,设备故障或其他意外将造成骨干网的瘫痪。现网中,江南站U-noDe设备共9个光方向连接至其他220kV站点,2个光方向连接至省网(如下图所示),一旦江南站U-noDe设备出现单点故障,将出现大量业务中断及全网80%业务开环,另外,对接省公司方向的两个光路包含着全江门地区80%的二级电路(2m通道),负荷过重,业务过度集中。应调整江南站的网络结构,将江南站neC600V设备更换后,再将原江南站U-noDe设备10个连接至其他220kV站点的光方向及省网的两个光方向,均衡分配至江南站两台neCU-n0De设备上,调整后,将在江南站落地的业务均衡分配至两台neCU-noDe设备上运行。

2、骨干主环接入多个地区局节点。一方面,骨干层包含多个供电局节点,因而导致业务通道过长,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运行风险;220kV站点neCU-noDe设备都是通过管道光缆连接至局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降低了环网可靠性。为提高网络可靠性,网络优化中考虑应将地区局、县区局从主环中剥离,建立以依托在220kV及以上opGw光缆上运行的环网。以提高核心路由上承载的线路保护、安稳系统、远动自动化业务的可靠性,减少业务通过的节点,提高业务通道质量。且环网的网元数量不宜过大,核心环:inn≤6;汇聚环:inn≤6~8;接入层:inn≤8。另外,分析网络中,是否存在假环的情况,将存在假环的光路进行重新调整,降低网络运行风险。

3、部分链路存在单向时钟,应作计划单向时钟修改为双向时钟。全网中有两个时钟,分别为台城局及城区局,此两个网元时钟均设置为自由振荡模式,全网其余网元均设置为时钟跟踪模式。全网存在两个时钟,会导致线路误码产生,应将台山县区网时钟统一跟踪江门地区骨干网,并设置为双向时钟。同时,将江门骨干层时钟统一跟踪省网设备。这样保证了时钟的统一接入。

4、县区传输a网与地区传输a网之间业务无直连通道。县区传输a网、地区传输a网为6张独立的传输a网,县区站点地调业务全部经县区电力局进行转接,导致安全隐患增加。优化后,县局应就近接入核心路由上220kV节点且应两点接入至地区网,形成SnCp配置模式,接入带宽为2.5G。

5、网络逻辑资源合理规划。对于一个网络的业务规划,应该尽可能使其趋于整齐,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减少干线设备时分交叉资源的耗用。这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数据统计更加清晰,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设备对配置信息的响应速度,提高网路的业务稳定性。针对业务,合理规划VC4资源。配置业务时,尽量避免时隙安排不规律、不连续、时隙跳接,导致传输资源(低阶交叉资源)出现瓶颈情况,这样不便于通道组织。

6、及时更新设备板卡软件版本。针对一些老旧版本,不能支持新功能、新业务的软件版本进行升级。

4.3、网管系统安全性分析。针对目前江门电力局的网管现状,将原江门局的传输网的备用网管服务器搬迁蓬江局,实现网管系统异地热备份,另外,考虑网管服务器及工作站是否具备UpS可靠电源供电,由此造成网管系统安全性差。没有设置备用网关网元,容易发生单点故障,引起大面积网元失去网管。某些网元接入链路过多,需要关闭一些eCC通道,以免出现网管信息丢失。

另外,在网络建设过程中,要提前进行合理的ip地址规划,保持网络ip地址的合理性,方便管理及维护。

五、结束语

目前电力系统SDH传输网络存在部分不是同期建设完成,新业务不断接入,原有的组网方式往往存在业务配置复杂,不灵活,业务板卡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新增各项业务需求。随着电力网络的发展,新站点接入,地区电力通信网络通常存在组网结构凌乱,设备单点隐患、带宽瓶颈等,通过增加SDH设备,或利用现有光缆资源,优化网络结构。不同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重要的核心业务采用环网或双链路保护方式,针对保护、安稳等业务,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路由选择,尽量满足n-2分析要求。另外,对于ip业务可以采用配置对应的ip板卡,减少业务的协议转换,从而减少通道节点,达到灵活上下业务,提高电网业务的安全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孙康学,张金菊,等编著.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宝富,等编著.光纤通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6

企业在成立之初受到政府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上成立的信息化企业越来越多,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市场逐渐饱和,作为具有甘肃道路运输特色的信息化企业面临行业市场缩小,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转变企业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环境是制定企业营销策略的基础。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深入细致地对企业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才能准确而及时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才能认清本企业所处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

2信息化企业简介

2.1企业概述

信息化企业紧紧围绕甘肃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大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行业资源、技术能力和人才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拓展行业信息化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领域,逐步发展成为集高新产品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公路机电集成以及安防为一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取得的资质及证书有:系统集成二级资质、高等级公路机电集成资质、安全防范一级资质、高新企业证书,信息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证书、火炬计划证书。2.2主营业务主要经营业务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综合布线、监控对讲、数据接入、视频会议、办公室设备自动化、智能卡销售、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专业培训等。经过近10年的发展,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成果的积累,在主营业务资质方面取得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承包资质”。

2.3经营状况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信息化企业的销售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全省,深入到高新产品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公路机电集成以及安防等领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但近年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政企分开制度的推进,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缺乏完全推向市场后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以致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销售额增长乏力,不仅传统业务遭遇增长瓶颈,而且由于未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经营模式,新业务发展出现困难,难以取得有效突破。

3外部环境分析

3.1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是抢占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制高点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促进我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自2010年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交通领域的发展规划,系统规划了“十二五”期间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发展建设蓝图,主要包括《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等。“十二五”期间,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交通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交通信息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商机诱人。经济环境(economic)。根据信息产业部报告中数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支柱产业。社会与文化环境(Social&cultural)。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居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对交通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信息化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时效性等的要求。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在市场导向下得到明显调整,产业的投资结构开始从过去注重投资加工组装转向软件、网络、信息服务等领域拓展;从过去注重硬件转向加大对研究开发和计划的投入。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面临的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的不断更新的挑战和同行的激烈竞争。

3.2行业环境分析

该企业成立初衷是为了满足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逐步形成智能交通系统,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为交通智能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目前的智能交通才刚刚进入导入期。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了物联网智慧交通的地位,使智能交通受到政策的持续扶持。从行业环境分析来看,由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原来只专注于道路运输信息化项目可转为面向整个智能交通的市场。

3.3顾客行为分析

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的主要客户是甘肃省交通运输系统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顾客需求相对稳定,应归类于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群体,这部分市场比较稳定,风险较小,了解顾客行为的成本较低。而要开拓更大的市场,则需要与相关行业,如:政府、公安、军队、教育等行业加强交流和沟通,了解这些行业的业务需求,了解对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偏好和态度。目前,这些行业在选择信息化产品时更注重国有信息化公司,认为国有信息化公司在技术和信誉上更有保障,因此,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3.4供需关系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空间较大。“十二五”时期,甘肃省交通运输业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道路运输站场配套信息化建设、客运联网售票、移动稽查、道路运输物流平台、监测站综合服务系统等都需要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提供与项目相配备的各项信息化产品,因此,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拥有的不仅是社会的大市场,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潜力也很大。

4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文化等因素,也称企业的内部条件。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目的在于掌握企业历史和目前的状况,明确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它有助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企业的优势;同时避免企业的劣势,或采取积极的态度改进企业劣势,扬长避短,更有助于百战不殆。

4.1资源分析

公司营销资源主要涉及三部分:一是省道路运输管理行业范围内的所有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行业是信息化企业的重要客户,因此,其涉及范围内的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是企业较为稳定的项目;二是甘肃省交通系统所有机构。积极争取交通行业内各单位、企业的合作是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有利保障;三是社会各行业的建设项目,凭借企业资质以及企业全员社会关系所能获取的有价值项目信息。

4.2核心能力分析

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其科研与开发能力。科研与开发能力是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企业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科研成果与开发成果分析。企业已有的科研与开发成果是其能力的具体体现。如技术改造、新技术、新产品、专利以及商品化的程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2)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分析科研队伍的现状和趋势就是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是否有能力改进生产设备的生产工艺。该信息化企业虽设有专门的软件开发部门,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员无法满足科研和开发产品的需求,由于受企业体制制约,人员进出不能像完全市场的企业拥有自,因此,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

5Swot分析

5.1信息化企业的竞争优势

尽管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企业在自主经营权的发挥上有所限制,但在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领域,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行业优势、网络基础设施方面:(1)行业优势。企业自取得工信部颁发的《系统集成资质》之后,借助行业的优势,取得了2005年至2011年之间大部分甘肃省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项目建设经验,建立了多渠道的供应商合作体系,为企业发展,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网络基础优势。网络设备开放平台、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10年多来,自主开发建设了甘肃省运政信息系统、GpS监控系统、监控指挥系统、交通战备应急指挥系统等多个跨行业和部门的综合型社会公众平台,开发了《智能化信息系统》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建成了覆盖全省、以光缆为主、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数据接入、通信网等。同时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了向相关专业延伸的基础和实力准备。5.2信息化企业的竞争劣势虽然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企业内部创新与发展的矛盾。长期形成的面向道路运输行业的职能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以及围绕企业自身发展所形成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已经呈现出与企业快速发展追求的不相适应,并逐步成为制约企业参与更广泛市场竞争的重要桎梏。(2)服务方向的矛盾。为面向行业用户提供服务,信息化企业虽然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但这与大众化市场存在距离,设备利用率未达到峰值,导致设备的性能无法充分发挥。

5.3信息化企业面临的机会

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我省信息化建设和通信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信息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主要表现为:

(1)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信息化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时期甘肃将重点推行“122攻坚计划”,即力争建成1圈(兰州南北绕城高速圈),打通2条重要通道瓶颈路段(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甘肃段、延安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甘肃段),连通2条重要迂回线(乌鞘岭、六盘山高速迂回线)。根据规划,力争到2015年,全省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00公里以上,实现省会兰州与各市州政府驻地全部以高速公路连通。大量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开工建设,会将公路信息化市场推向一个新高潮,必将为信息企业带来诸多参与公路机电项目的机会与挑战。

(2)政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决策,为甘肃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机会。国家将重点围绕特大城市智能交通技术应用、高速公路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同时,国家将鼓励采用智能交通新技术,为新技术和新产品运用提供金融支持,形成智能交通产业;还将加强和加快智能交通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推进智能交通更需要加快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产业的支撑,信息化企业在政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的背景下,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3)系统集成市场潜力巨大。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消费层次之间的差异决定了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尤其是甘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将大力推行信息化改革步伐,促进政府、行业的办公、政务等活动的信息化升级换代和业务的推陈出新,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

5.4信息化企业面临的威胁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7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舍本逐末基模增长上限基模

1.引言

系统基模是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教授在他的著名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先提出来的。美国mit的JawForrester在2003年的国际系统动力学会议上,强调了系统基模的作用。系统基模(archetype)可以作为分析复杂系统的一个主要工具,它们可以涵盖人类大部分的动态性复杂问题:它们蕴含在小至个人、家庭,大至组织、产业、都市、社会、国家和世界,甚至民族、历史及生态环境的种种活动之中。系统基模是由不断增强的回馈(“+”反馈环)、反复调节的回馈(“-”反馈环)和时间滞延等三个基本元件建立起来的,揭示了在管理复杂现象背后的单纯之美,分析系统基模的目的是重新调整我们的认知,以使我们更能看清结构的运作,寻找结构中的杠杆点。彼得・圣吉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总共提出了八种基模,这些基模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一直就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说,闻名全世界,故有“瓷都”之称。景德镇在唐代烧造出的洁白如玉的白瓷,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在建国初期,景德镇在原有的小作坊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景德镇十大瓷厂。到了80年代景德镇又建一大型陶瓷工厂――华风瓷厂,很是红火,景德镇大部分人都从事制瓷工作,瓷厂是景德镇经济的支柱。但是自90年代开始十大瓷厂和华风瓷厂因经营不善陆续停产,瓷厂部分工人陆续下岗,影响了整个景德镇的经济发展。为了找到景德镇陶瓷发展的新契机,故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的理论和思想,分析景德镇陶瓷生产供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管理方针和对策。

2.景德镇陶瓷发展存在的问题建立基模

2.1景德镇陶瓷商品成本问题――舍本逐末基模

由于个别地方生产的陶瓷成本比景德镇生产的低,品种比景德镇的多,因此景德镇某些商家引进这类陶瓷制品在陶瓷市场上售卖,借着景德镇这个金字招牌,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外来购买者难以分辨外来陶瓷和本地陶瓷,在景德镇买到的不是景德镇本地产的陶瓷,回去才发现不是景德镇的,心里会产生对景德镇陶瓷不好的印象,这样会降低景德镇陶瓷的美誉度,损害景德镇陶瓷的声誉。用模型来刻画:

2.2景德镇陶瓷运输差额问题――增长上限基模

对于陶瓷制品来说,在运输过程中只要不磕磕碰碰就没有多大问题,但是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交通对于景德镇来说很是困难,在九景高速公路没有修成之前,除了国道之外,景德镇基本没有什么路。尽管景德镇较早拥有了飞机场,但是航班班次很少,去往的地方也只是北京、上海、深圳等,而且即使有航班空运也不可能成为普通货物的运输方式。这也造成了陶瓷运输方面的困难。

2.3景德镇陶瓷技术工人差额问题――增长上限基模

陶瓷产品的生产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陶瓷生产过程中环节众多,要想生产出质量上乘的陶瓷制品,对陶瓷技术工人的要求很高。目前,由于工人待遇得不到提高,很多的熟练技术工人都离开了这个行业另谋出路。这就造成了技术工人不足的局面。

2.4景德镇陶瓷品种差额问题――增长上限基模

景德镇不乏众多的部级工艺美术大师,很多大师工艺方面很是了得,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但是后续力量不是很充足。景德镇虽有三所高校培养陶瓷设计人才,但由于地缘关系,学生大都是本地人,设计上近亲繁殖现象严重。景德镇的陶瓷设计品种不多,除了生产日用陶瓷外,还有工艺性陶瓷等。近年来,不少生产商把陶瓷运用到商品包装上,例如陶瓷酒瓶。但是陶瓷商品品种还是较单一。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一个景德镇陶瓷发展增长上限基模,其中有三个变量,陶瓷商品运输差额v5,陶瓷技术工人差额v6,陶瓷商品品种差额v7。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三个负反馈环,这三个因素是制约景德镇陶瓷发展的主要因素。

3.消除景德镇陶瓷发展瓶颈的对策分析

3.1对于景德镇陶瓷发展舍本逐末基模分析

想要扭转舍本逐末的情势,需要增强治本的反应与减弱治标的反应。陶瓷发展有一个成本问题,目前景德镇陶瓷商有部分着重引进外来低成本陶瓷,这只是一个缓解成本问题的症状解,一时能获得收益。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致力于根本解,要想降低陶瓷成本,还应该先投入资金,建立研发团队,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陶瓷成本问题。大批量生产,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方案。

3.2对于景德镇陶瓷发展增长上限基模分析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针对成长上限基模的管理方针:不要去推动“增强(成长)环路”,而要消除(或减少)限制来源。因此,当系统中出现了成长上限结构时,努力地推动增强回路,是在做无用功,应该在负反馈环里找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消除负反馈回路的抑制因素,使正反馈增强。

3.2.1建立陶瓷大型生产企业,改变原来的手工作坊形式。这类型企业可以自我培养技术工人,自我研发新产品,从而消除陶瓷技术工人差额,以及陶瓷品种差额带来的增长上限。

3.2.2引进外来设计人员,改变地域限制,打破设计瓶颈。目前,景德镇从事陶瓷设计工作人员大都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毕业生,理论学派一致,在某些情况下作品风格类似。引进外来设计人员,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与本地设计人员更好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设计出更多新颖的陶瓷商品。

3.2.3集中运输,打破运输瓶颈。虽然景德镇的地理位置限制了景德镇的运输状况,但是集中运输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消除地理位置带来的不便。

参考文献:

[1]贾仁安,丁荣华编著.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黄桂红,贾仁安.基于消除制约上限反馈分析的农产品供应链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8.

[3]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8

【关键词】公路运输;工作任务;培养方案

1研究思路

公路运输行业是湖北支柱行业,也是现在大力发展行业。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岗位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课程。

2公路运输行业职业岗位调研

根据公路运输行业特有工种目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公路运输行业)和企业岗位规范确认职业岗位群,将“汽车客运服务员”“运输调度员”作为主要工种,引人“运输安全管理员”、“运输信息员”、“路政管理员”、“物流相关岗位”等相关职业工种作为本专业毕业生的拓展就业岗位。

3公路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定

3.1确定公路运输行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湖北及中部地区,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公路运输与管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公路运输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具备道路运政管理、交通行政执法、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道路运输站场管理、汽车运输安全管理所需的能力,满足运输企业生产、公路站务管理、运政管理等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2确定公路运输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根据公路运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公路运输管理职业教育特色,实施“四个对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企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相对接、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实习实训环境与真实工作环境相对接。通过四个方面的对接,为道路运输行业和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性专门人才。

4公路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4.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依据“公路运输专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路径,针对公路运输实际工作的需求或任职要求,参照公路运输行业职业标准,遵循公路运输人才成长职业规律,构基于公路运输工作业务流程的课程体系。

4.2课程体系构建步骤

4.2.1通过对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由专业教师和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以及一线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小组,针对湖北及中部地区公路运输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采用访谈、问卷、研讨、论证等方式,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工作任务出现的频繁程度、重要性以及所能承载的知识与技能水平,通过岗位分析确定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4.2.2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整合,确定行动领域

通过研讨、论证等方式,广泛听取企业和学校等各方意见,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点不同,将相近工作任务按能力阶次进行归并和分层、分类,同时参照汽车客运服务员、汽车运输调度员2个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归纳出本专业所必需要的行动领域。

4.2.3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解构与重构,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

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汇集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实际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专家,参照公路运输管理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出公路运输专业主要学习领域。

4.3专业课程开发

4.3.1理论课程开发

理论课程开发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等。课程的开发上选取若干项目或任务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学习情境中。例如:汽车运输企业管理开发为这几个情景: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汽车运输企业经营决策、汽车客运站务管理、汽车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运输安全管理开发为:驾驶员安全管理、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通事故分析4个情景。

4.3.2实践教学课程开发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岗位任职标准(要求),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技能与人文融通”的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以校内实训室、校外合作实习企业为依托,建立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实践能力与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

5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以学院“四方参与三级管理”(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院四方共同参与,院、系和教研室三级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为基础,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四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完善多元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有效改进机制建设,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5.1各环节质量标准

成立校内外教育专家、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专家等组成的专业质量标准建设团队,通过广泛调研,分析探讨、实践操作、总结完善等过程,以优化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构建包括课前环节质量标准、课程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践环节质量标准、学生顶岗实习质量标准四大模块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5.2教学过程监督

建立了教学监控的“四保障”系统,分别为日常教学监控体系、教学督导监控体系、校内实习实训监控体系、校外顶岗监控体系。建立了院、系、专业三级教学督导小组,执行各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系列文件,各主要教学环节(备课、课堂、作业、习题、答疑、考试、成绩、实践等)均有规范制度,控制有效。教学信息员深入课堂,发现问题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沟通。将监控结果直接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级挂钩,形成自觉遵守教学制度的氛围,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5.3多元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制度和反馈体系,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

6结束语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9

关键词:综合交通规划模式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91-02

1规划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公路与民航运输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依托,加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极大地刺激了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这一时期基于扩大交通供给的投资几乎都没有落空,基本可认为是综合交通结构的第一次大调整时期。21世纪初的前20年,我国的城市化、机动化、经济集约化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不仅继续提供了巨大的交通需求,而且附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将成为更为刚性的约束条件,需要决策部门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将很可能是我国综合交通结构的第二次调整时期。

综合交通规划重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综合交通运输需求的紧迫性和资源的可用性。紧迫性决定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序列,资源的可用性决定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紧迫性和资源可用两个因素的矛盾中,开展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构建低投入,高效益的综合交通网络,显得极为重要。《岳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及远景设想》即在该背景下启动。

2项目概况

为推进岳阳市“两型”社会建设、促进岳阳市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有关促进岳阳市发展的各规划和文件,编制了该规划报告。该规划是指导岳阳市综合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区域交通建设的政策纲领,是各类专项交通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

规划成果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全面实践规划新理念。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运输网络现状分析与评价,交通需求分析预测,综合运输各方式网络布局规划(包括公路、相关城市道路及客货运枢纽发展规划、航道及港口发展规划、轨道交通发展规划、管道运输发展规划、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分析等等),投资需求及实施安排等。并形成了主报告及18个子规划。该报告已获岳阳市政府批复(岳政办函【2012】48号),规划报告获湖南省2012年优秀工程咨询一等奖。

3研究模式及过程

该规划报告自2010年启动,直至2012年获批,共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3.1前期论证

2010年初,岳阳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规划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深入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行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十一五”交通建设取得的成就,剖析岳阳市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预测“十二五”期间及未来20年岳阳交通发展需求,制订规划纲要。

3.2组织编制

按市政府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定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作为编制单位。通过大半年的努力,基本形成规划文本、相关图表及项目数据库。

3.3征求意见

规划文本(送审稿)形成后,市交通运输局多次向局直各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征求修改意见,还先后分别向政府和市人大财经委作了专题汇报,并召开了县、市、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征询会,专家论证会,向省交通运输厅汇报会,且通过网络媒体向全社会公布了规划方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文本进行了反复论证修改,六易其稿,形成了规划报告送审稿。

3.4项目对接

在规划编制修改的同时,主动积极务实地加强了与国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省、市发改委的项目对接。

3.5合法审查

编制本规划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公路法》《港口法》《省市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省、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岳阳市人民政府下达的做好“十二五”规划工作的通知,并加强与市“十二五”规划对接。

3.6定稿

通过与省、市“十二五”规划对接,于2011年初完成了规划报告报批稿。

3.7批复

完成报批稿后,按照岳阳市交通运输局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和美化报告,于2012年初出版精装版报告。报告于2012年4月6日获得岳阳市政府批复。

4研究思路及成功经验

规划报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两型”建设、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总体要求,科学构筑“安全、便捷、经济、高效、低碳”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报告在严格遵循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律,把握岳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脉络,紧密结合岳阳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新规划理念。

4.1规划理念及规划特点

4.1.1规划报告的理念创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展方式:重视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加强水运、轨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规划研究;突出人、物的集约化运输,加强综合运输枢纽和物流园的规划研究;满足岳阳市旅游城市的特色需求,加强旅游交通的规划研究;(2)运营管理:信息化(人、物、线路、站场、运输工具的软支撑系统);城乡一体化(农村公路网络化、运输公交化);多行业结合(交通、国土、信息、商贸、城乡等);(3)规划方法:不仅规划建设,也规划运营管理;不仅规划量的增加,也规划质的提升;不仅规划发展目标,也规划发展方式;不仅在交通行业内规划,也融入全社会规划。

4.1.2通过创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特点

(1)全面规划:各种运输方式全方位规划;(2)突出重点: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升级改造规划,并侧重枢纽规划研究;(3)转变发展方式:由“重陆轻水”向“水陆并重”转变;由“重建轻运”向“建运并举”转变,由“高耗高排”向“低碳节能”转变;(4)全方位对接:与城乡规划对接;与“3+5”城市群对接;与国、省综合交通运输对接;与周边省市对接。

4.2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4.2.1规划指导思想

(1)适应、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注重需求、兼顾公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在现有交通运输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综合、补充”;(4)充分体现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

4.2.2规划原则

(1)服从上级规划布局;(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与产业布局、开发区建设及旅游资源开发需要;(3)满足通道交通流量、流向发展需要;(4)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协调;(5)加强与相邻地区路网的相互衔接;(6)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建设环境,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尽可能减少交通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7)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公路危桥、安全隐患路段改造,完善水上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健全交通应急保障体系;(8)适度超前。

规划报告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保交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相统一。规划原则突出服从上级规划、“低碳”以及适度超前理念,符合当前政策形势。

4.3规划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能力充分、方式协调、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核心区“同城”交通全面完善,区城际走廊大幅提升,陆域对外通道畅通无阻,内河航运中心集散高效,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基本奠定。规划远景年把岳阳市建设成为面向长江流域的综合交通枢纽、长江沿线重要枢纽港口、区域性铁路枢纽、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项目规划实施主要集中在“十二五”期间,“十二五”项目实施充分考虑了交通行业发展政策以及地方财政状况,符合实际,报告内容可实施性得到了保障。

4.4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岳阳市所辖行政区范围,总面积为14858km2。包括岳阳市现辖的汨罗、临湘两市,岳阳、平江、湘阴、华容四县,岳阳楼、君山、云溪三区和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屈原管理区。

规划期限:本报告主要针对岳阳市“十二五”期间的综合交通发展展开研究,规划远景至2030年,规划报告分近期(十二五)、中期(2015年至2020年)和远期(2030年)进行研究,充分做到了近期有项目、中期有规划、远期有设想。本规划覆盖岳阳市全市域,报告分析全面;报告规划分三期,保证了可操作性。

5结语

《岳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及远景设想》作为湖南省首个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报告,研究范围广,覆盖全市域;研究深度深,主报告外另有18个子报告;落地实施情况好,获市政府批复后多个项目已启动实施。此外,规划成果获湖南省工程咨询一等奖。在该规划研究中,项目组人员与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多次互动,编制的规划报告符合地区实际情况,便于实施。报告编制过程中总结的成功经验可为地区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岳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及远景设想[Z].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2010.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分析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策略

交通运输水平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我国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广泛重视,并且通过财政支持、政策扶持等方式对交通运输产业进行引导性发展,进一步颁布了与交通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其逐步朝着规范化、市场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中仍旧存在某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一)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新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发展程度的日渐深入,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前进发展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加快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化构建。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必然联系,前者的规范性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能够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二)精准配置资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有利于精准配置市场资源,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农耕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进程。从更深层次的层面进行探究可以发现,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将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需要从交通运输生产力的提升这一环节入手对交通运输经济进行科学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高效联动,能够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进程。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社会生产力强化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强化的必然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必然联系,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进需要生产力与生关系的协同发展方可实现。同时,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方式也要与社会生产力提升相承接,并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框架之下,无论生产资料属于何种性质都需要在此种环境之下开展一系列的经济运行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要根据生产力提升的客观要求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变革,以此来更好的满足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企业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是企业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从概念上来说,交通运输经济主要是与交通运输行业息息相关的经济产品的总和。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方式是交通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管理方式的创新变革能够进一步增加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制度框架的科学指导可以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奠定良好的制度保障,对经济管理方案的深入落实和具体践行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只有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优化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实力,进而实现企业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策略

(一)合同管理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合同管理方面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来更好的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众所周知,在法律框架之下双方根据法律法规要求所签订的合同具有极强的法律效应。换言之,交通运输经济管理要在法律法规合理的框架之下进行规范进行,做到有法可依。交通运输双方根据合作意向签订相应的运输合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运输方的社会责任心,保证其在限定的时间内安全送达。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效率。根据大量实践证明,合同管理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可以进一步降低交通运输企业的投入成本。

(二)内部管理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内部管理方面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通过自身管理方式的创新变革来促使企业在同行业竞争浪潮中处于不败地位。对此,交通运输企业要对自身各环节的管理内容进行精心设置,对方式进行细化调整,同时深入到市场实际之中进行调研,保证产品销售与市场需求相契合,进而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目标,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管理方案进行科学制定和顺利落实。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传统人工管理方式进行改良,扭转传统人工方式中效率低下的负面局面。使得岗位标准朝着精准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保证每个部门、岗位人员配置的科学化,从而实现系统管理效果的最大化。

(三)运输收入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运输收入管理方面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利用稽查的方式来缩短资金流动效率,实现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周期性强、规模扩大化的发展特征,因此,相关人员要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管理,对其中的隐性因素、不可控制因素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出现财政赤字的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说,交通运输企业需要加强对运输收入的有效管理,借助稽查的方式来对收入进行合理化调整与整合,减少不合格收入管理行为的出现。同时,要强化运输收入管理和稽查的执行力度,保证相关制度能够更好的落实和具体践行在实际工作之中,切勿出现“走流水”的形式。最后,要构建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收入稽查管理队伍,通过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责任意识的强化来更好的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效率。

(四)车辆综合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车辆综合管理方面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相关道路管理工作可以充分践行到实际工作之中,其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能够与预期效果相承接。值得说明的是,如果仅仅通过完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制度,而不对道路车辆进行管理则无法创建出与之相对应的运输市场。因此,在实际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要通过道路管理、车辆管理的方式来促进交通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制定道路车辆综合化管理模式,对其中的管理方案、运行流程等内容进行精准化设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动,实现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市场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级运输管理,对不同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管理,进而从而根本上提高道路车辆运输管理效率。

(五)全面预算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入手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切实有效的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此,相关人员需要对交通运输企业自身管理的情况进行客观精准分析,完善与之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交通运输企业的预算管理相对完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保证各项资金运用在实际之中,满通运输企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同时,对于我国交通运输企业来说,管理者要对预算管理制度给予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辅之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落实来保证预算成本管理效果的最优化,更好的完成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目标。

四、总结

交通运输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同时也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应该从合同管理、内部管理、运输收入、车辆综合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五方面入手,不断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曹文雯单位:昆明公路局

参考文献:

[1]章雁.内蒙古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6,(10):304-305.

[2]李娟.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J].现代商业,2016,(2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