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3:57

精神疾病概述篇1

近年来有关并存疾病(comorbidity)的报道在国外各种精神病学期刊中层出不穷,而有关它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国内却很少有人提及,因而对此进行评述。

一、并存疾病的概念

并存疾病的概念首先由Feinstein提出,是指一个正在研究中的索引病例在其治疗过程中出现另外一种不同的疾病[1]。以后逐渐演变为既包括同时(simultaneously)发病,所谓横向联系(cross-sectional),也包括先后发病(insuccession),所谓纵向联系(longitudinal)。目前并存疾病有代表性的定义有4种:(1)Campbell[2]精神病学词典:在同一病人同时存在或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2)Burker:同一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患一种以上的特定的障碍[1]。(3)美国精神病学词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患同时存在,例如,精神分裂症和物质滥用,或酒依赖和抑郁症同时发生。这种联系可能反映一种障碍与另一种障碍之间的偶然联系,或者对两种障碍都有潜在的易感性,也可能这些疾患的临床表现与任何常见的病因或易感性无关[3]。(4)医学术语、俚语和专用语词典:在同一病人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状况或疾病,这种情况可能使住院治疗复杂化,在美国卫生保健工作中,在作出相关的一组诊断后,在合理地决定住院期限的长短时,并存疾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4]。

以上关于并存疾病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对并存疾病的认识:狭义概念强调两种疾病的同时存在,适用于临床工作;而广义概念强调并存疾病的前后联系,适用于流行病学研究。与并存疾病含义相近并经常使用的英文词还有coexistence和concurrent,这两个词都强调并存疾病必须是同时存在或同时发生。

二、研究并存疾病的意义

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DSm-iii)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制定过程中,人们对并存疾病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尽管使用了排除性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但在现场测试中却发现同一个患者存在一种以上的疾病。正因为如此,并存疾病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并存疾病有以下几点意义:(1)如果并存疾病普遍存在,那么排除性的诊断标准的正确性将受到挑战,可能引起诊断标准的改变;(2)几种相互独立的疾病如果能够经常同时存在,可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对研究发病机制有指导意义;(3)某些疾病治疗困难,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其原因可能是有并存疾病存在;(4)并存疾病的概念引起了治疗原则的改变,即多种疾病需同时治疗;(5)并存疾病的研究,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作用;(6)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可能是某些研究尽管方法相同而结果却不同的合理解释。

下面我们从并存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发病机制

并存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并存疾病种类繁多,原因也并非一致。目前认为并存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有4种:(1)一个人可因甲病引起乙病,接着又引起丙病,例如长期的焦虑引起抑郁,而后又产生物质依赖;(2)两种疾病可互为因果,如焦虑可引起抑郁,抑郁反过来也可引起焦虑;(3)一种关键的先决因素对不同的疾病有其特殊性,如某种人格障碍对形成多种精神障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关键先决因素都起作用。我们以惊恐障碍为例阐述并存疾病的发生模式:产生惊恐发作的先决条件有生物学的易感性、认知的易感性、分离性焦虑障碍、目前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境遇性的危险因素;并存疾病的产生过程可分为6个期:第1期产生惊恐发作;第2期产生生物学和认知行为的改变;第3期产生惊恐障碍;第4期由回避行为导致群聚恐怖;第5期情绪低落达到抑郁程度;第6期由于不适当的寻求帮助方式而导致物质滥用或依赖[1]。以上是从理论上对并存疾病假设的病因机制,也是今后研究的要点。

二、诊断

由于研究的方法不同,并存疾病的概念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这些研究方法在诊断概念、诊断范围、时间跨度、评价方法和设计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单独的诊断概念至少有5种:(1)认为并存疾病是特定时间内不同的描述性诊断间的联系;(2)强调并发(concurrence)即不同症状或综合征之间的横向联系;(3)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样本;(4)选用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亚临床或阈下症状为病例样本;(5)选用iCD-10和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中提供的不同等级的诊断。在诊断范围方面也不尽一致,有的包括各种精神障碍和特定障碍内的亚型,也有的包括人格障碍或躯体障碍,还有的包括以上各种障碍所致的社会心理伤害和残疾程度。在时间选择上更是差别显著,以横向联系为主的研究,其时间多为2周、4周、6个月,而以纵向为主的研究,时间多选择1年、2年、3年,甚至终生。诊断工具的选择,也关系到并存疾病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经常使用的诊断工具有5种:(1)非定式的诊断标准;(2)松散的定式诊断标准;(3)定式的诊断会谈方法,如神经精神病学评定表(SCan),用于DSm-iii修订本的定式临床检查(SCiD);(4)标准化的诊断会谈方法,诊断会谈量表(DiS),复合式国际诊断会谈(CiDi);(5)特殊并存疾病的调查工具。

目前,并存疾病最权威的研究是美国并存疾病的调查,他们对14种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和一年患病率的并存疾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2%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罹患过任何一种精神障碍,21%患有1种精神障碍,13%患有2种,14%患有3种以上。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只有21%的患者终生只有1种精神障碍,而且始终没有并存疾病发生,79%的患者有并存疾病[5]。这项研究使得Burker关于并存疾病的定义被广泛接受,表明并存疾病的研究既要包括横向联系也要包括纵向联系。例如研究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就是横向联系,而研究焦虑和抑郁导致自杀的发生率就是纵向联系。横向研究的时间跨度在12个月以内,而纵向研究则从3年到终生。根据研究目的诊断标准可以不同,最宽的范围应包括各种阈下症状和亚临床的诊断,以及社会功能障碍。检查工具越规范化越好,尽量使用SCan、CiDi、DiS和SCiD等,对研究各种障碍间的联系,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寻找病因和预后评估,以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三、治疗

并存疾病的概念已经带来了治疗的变革。临床医生不再以单一的诊断指导治疗,而是针对存在的多种症状进行诊断治疗,即以并存疾病指导治疗。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功能性精神药理学,要求对一个患者同时使用不同的精神药物。医生将开始实践一种多元的精神病理学的治疗方法,即针对具体目标及功能障碍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当遇到任何难治性病例,首先要考虑有没有并存疾病存在。例如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首先要考虑是否因为同时患有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及人格障碍而使治疗复杂化。如果存在并存疾病,联合用药的策略将事在必行。氯硝安定、抗精神病药、丁螺环酮、曲拉唑酮、锂盐、L-色氨酸和可乐宁等,在与抗强迫药物的联合应用中,均取得令人可喜的疗效,说明在并存疾病存在的情况下,针对多种症状的治疗是明智的选择[6]。

对并存疾病的研究可能导致诊断概念的变化,比如临床医生在同时治疗焦虑和抑郁时,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再分清二者的概念,即焦虑和抑郁还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这就不能不对诊断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使治疗发生明显的改变。

四、预后

研究证明具有并存疾病的患者,其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明显高于只患一种疾病的患者;而患同类并存疾病的患者,其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则是相同的。因而,可以通过研究并存疾病的预后,预测某类并存疾病所致的社会功能损害程度。这对决定住院时间的长短、提供多少医疗费用,以及再就业的可能性有重要的参考意义。Fawcett调查200个诊断为心境障碍的患者,发现至少42%~72%有中度的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29%的患者有惊恐发作。焦虑评分高的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使用多种药物(包括锂盐)的机会增加,在患病第1年自杀的机会也增加,且有频繁发作的抑郁病史。焦虑症状不仅与抑郁有关,而且,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焦虑是抑郁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7]。Dinwiddie等[8]做了一项静脉药物滥用者的并存疾病与自杀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静脉滥用何种药物,与反社会人格、酒中毒及单相抑郁的并存疾病率均增加,且自杀未遂的发生率高于无静脉药物滥用者8.27倍。nutt[9]认为至少5%的美国人患心境障碍,其中大多数是重症抑郁和心境恶劣;焦虑障碍就更加普遍,大约累及9%的人口;约95%的抑郁患者至少有一种焦虑症状,20%~65%的焦虑患者变成了抑郁患者;焦虑和抑郁并存的患者需要更多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对医疗保健系统增加了负担,不仅增加了30%~60%的医疗费用,同时自杀率也明显增加,最后他得出结论:在抑郁患者,焦虑的存在是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治疗反应差和自杀危险性升高的标志。上述研究表明,某些精神障碍导致另一种精神障碍是有一定规律的,为预测精神疾病的预后提供了线索,亦为如何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指出了方向。

总之,并存疾病为一新的课题,使同道们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且对原有精神疾病的分类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对并存疾病的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这将是今后精神药物治疗的方向。并存疾病的研究将进一步提高对各种精神疾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尤其是在以往使用同一科研方法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时,并存疾病可能是合理的解释,它将为临床研究开辟新的途径。随着对并存疾病不断地深入研究,必将引起一系列的变革,促使精神病学又发生一次飞跃。因此,加强并存疾病的研究将是今后精神病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参考文献

1 wittchenHU.CriticalissuesintheevaluationofcomorbidityofpsychiatricDisorders.BriJpsychiatry,1996,168(Suppl30):9-16.

2 CampbellR.psychiatricDictionary.6thed.newJersey:oxfordUniversitypress,1989.138.

3 edgertonJ.americanpsychiatricGlossary.7thed.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press,1994.44.

4 SegenJ.CurrentmedtalkaDictionaryofmedicalterms,Slang&Jargon.USa:appleton&Lange,1995.176.

5 KesslerRC,mcGonagleKa,ZhaoS,etal.Lifetimeand12-monthprevalenceofDSm-iii-RpsychiatricdisordersintheUnitedStates:resultfromthenationalComorbiditySurvey.archGenpsychiatry,1994,51:8-19.

6 陶林.难治性强迫障碍的治疗对策(综述).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6,23:30-34.

7 FawcettJ.thedetectionandconsequencesofanxietyinclinicaldepression.JClipsy-chiatry.1997,58(Suppl8):35-40.

精神疾病概述篇2

(1)“中医心理学概述”主要讲授中医心理学的历代沿革,熟悉各代医家对心理学的贡献及临床应用,重点掌握明代医家张景岳对心理疾病的论述,熟悉五志相胜法。

(2)“中医五脏神理论”主要讲授中医五脏神理论的理论基础以及《黄帝内经》、《类经》、《景岳全书》等中医古医籍中的有关记载;掌握神、魂、魄、意、志等概念及其各自的功能;熟悉五脏神与现代心理学过程的相关性;重点讲授神、魂、魄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3)“心理障碍”重点讲授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的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掌握常见心理障碍的表现和特征以及认知疗法、分析疗法等心理治疗。

(4)“精神疾病”重点讲授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和病理,熟悉目前西医研究进展;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各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掌握认知力对精神疾病诊断的重要性,以及精神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目前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等。

(5)“心理障碍的治疗”重点讲授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心理障碍治疗方法及其理论基础、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制定心理疗法方案、评估、解决移情问题等手段。

(6)“精神疾病的西药治疗”重点讲授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疾病的常规剂量、应用方法、适应证、禁忌症、联合用药等,熟悉常见药物如百忧解、怡诺思、黛力新、利培酮、丙戊酸钠的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以及各自的临床适用范围。

(7)“中医治疗”重点讲授中医辨证治疗癫证、狂证、郁病、不寐等心理精神相关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则治法及常用方药加减以及五脏神理论、五志相胜疗法在各疾病中的应用。

(8)“全科医学处理”重点讲授全科医学对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处理要点、处理流程,如早期的筛访、督促服药、定期随访、预防复发、相关疾病档案的建立等。

2《中医全科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医全科心理学》课程以主讲教师讲授并配合课堂讨论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开展案例式教学方法对典型病例进行讨论、记录,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配合教学录像片、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一些医学心理学理论或是经典实验,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配合ppt、图片、录像片等形式。如洛伦茨(K.Lorenz)的依恋实验、哈洛(H.F.Harlow)的关于猴子母子关系实验、斯金纳(B.F.Skine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Singer)的情绪认知因素与生理因素交互作用实验及沃尔普(J.wolpe)神经症模型等。

精神疾病概述篇3

【关键词】精神科;重症监护病房;临床特征

精神疾病患者通常会伴有躯体疾病,同时也是临床需要处理的重要内容。此外,精神药物的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并发症,所以要注意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躯体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本文主要对精神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从2010年5月~2013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18例精神疾病患者,并对这些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分析。

1.2方法使用调查表,统计与分析进入过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断、具体情况、进行重症监护原因等。

2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时间在2~61d之间,监护的平均时间为(12.77±10.27)d。有10例患者康复出院,有105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以后转到精神科病房进一步治疗,有1例患者转到综合性医院进行治疗,有2例患者为自行出院。本组研究的118例患者中,有13例为药物副反应,其中有1例为氯氮平合并碳酸锂致粒细胞缺乏,有1例为氯氮平撤药综合征,有1例为5-羟色胺综合征,有10例为恶性综合征。

有47例为躯体疾病,占39.83%,其中有1例为噎食造成的呼吸心跳骤停,有1例为急性胰腺炎,有1例为慢性重症肝炎并且伴有脏器功能损伤,有1例为右肋骨骨折伴双肺挫伤,有1例为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有2例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2例为上消化道出血,有2例为脑出血,有2例为脾破裂,有2例为严重营养不良,有2例为持续癫痫,有3例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3例为肾功能衰竭,有5例为感染性休克,有5例为急性心肌梗塞,有6例为病毒性脑炎,有8例为震颤谵妄。

有58例为急性精神药物中毒,占49.15%,其中有23例为多种药物合并中毒,有2例为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有2例为锂盐中毒,有11例为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有7例为抗抑郁药中毒,有13例为精神病药物中毒。

患者的年龄在16~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5±l1.22)岁。病程在1个月~20年之间,患病平均时间为(5.37±4.56)年。有3例患者为脑梗死,占2.54%,有8例患者为糖尿病,占6.78%,有9例患者为高血压,占7.63%。

3讨论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也就是加强监护病房,它是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化医疗设备,以及复杂的临床监测技术,进行集中监测和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精神疾病患者通常会伴有躯体疾病,对于危重患者来说,重症监护病房是患者及时得到系统、高质量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的有力保证。于相芬[1]调查精神分裂的500例患者中,出现过自杀情况的患者有56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概率是11.2%,自杀的方式为服毒或者是自缢。此外,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精神类药物,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生,这类的患者在病情比较危险时要对其进行监护与治疗。朱益等人[2]在调查由于精神病住院的117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伴有躯体疾病,占75.21%。发生躯体疾病同患者的年龄、住院的时间、患者的病程以及抗精神病药物有着紧密的联系,患病时间大于5年、年纪大于40岁、使用过抗典型精神病药物以及住院时间大于1年的患者,在发生躯体疾病的概率方面,上升的比较明显。在自杀的人群中,通常为精神疾病患者,出现自杀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到12倍。杜蕾等人[3]在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有89.4%,比较常见的疾病为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重症监护病房以及患者本身的特征是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于相芬.Ⅰ、Ⅱ型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山东精神医学,2004,17(01):43-45.

精神疾病概述篇4

1.1 诊疗模式和主体诊疗模式

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该医学临床思路的扼要表述,并能反映出其学术特色。自古以来,关于中医学的诊疗模式存在多种说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察质论治及对症治疗等。在诸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导或涵括其它诊疗模式者,称为主体诊疗模式。

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一种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心理.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则是对一种医学的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较具体和实际,如前述的“辨病治疗”之类。

1.2 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

《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诊疗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内经》中论述过的众多诊疗原则中,最强调者莫过于“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治”兼诊断和治疗二义,“本”指疾病的本质、根源,此处具体指阴阳失调的病机。而《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论及诊治有假象的病例时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诫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应首先识别其真正的病因病机,然后针对病机而治。该篇还以“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为例,说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热、寒现象,抓不住其阴虚、阳虚的内在本质,必然误治。正是基于审察病机便是“求”病之“本”这一认识,该篇才反复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对此,元代名医朱震亨曾断言:“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病者,先察病机’,此审病机之意也。”“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其本,其理一也。”[1]对于中医学来说,病机就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而“审察病机”,则是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体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病机。可见,《内经》治病求本的诊疗思想可用“审机定治”一词简明地表述之。

由《内经》奠基的中医临床工作可分为五个环节或步骤,即四诊、辨证、识机、立法和处方。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四诊是为辨证收集必要的临床信息(即以症状、体征为主的证候),辨证则是运用中医理论对证候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识别病机及病名。而在中医的诊断结论中,病机为主体,病名是次要的。因为确立治疗法则的主要依据是病机而不是病名,因而识机便成了辨证的目的和归宿。《内经》虽无“辨证”一词,但审察病机(审机)以辨析证候为基本手段,“审机”实已概括了辨证和识机的内涵。中医临证时确定治疗法则的要素虽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据却是从诊断中获得的病机结论,而处方只不过是落实治则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由此观之,中医的诊断主要是对病机的求本诊断,中医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机的求本治疗。而“审机定治”一词则切中肯綮地勾画出了中医学基本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要领。为此,明代大医张介宾极力推崇《内经》所述的“病机十九条”:“此正先圣心传,精妙所在,最为吃紧纲领……夫病机为入门之道,为跬步之法。”[2]《灵枢.本神》强调:“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所谓审“病形”、知“虚实”,就是辨证识机,简称“审机”;“谨而调之”,是谓针对五脏的虚实病机,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泻调治法则。这是《内经》重视并阐述“审机定治”诊疗模式的一个例证。

《内经》也论及其它诊疗模式。例如,《灵枢.痈疽》用“菱翘饮”治疗“败疵”,属一病一方,乃“辨病治疗”之例;而《灵枢.根结》所谓“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疾也,”则是“察质(体质类型)论治”之例。然而,这两种诊疗模式在《内经》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审机定治”。可以断言,把“审机定治”看成是《内经》倡导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毋庸置疑的。

2 “审机定治”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2.1 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导思想

由于《内经》提出并倡导的治病求本——“审机定治”诊疗模式,概括了中医临床思路的要领,揭示了中医学的基本诊疗规律,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两千年来已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医诊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和首要原则,即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试举数例为证。东汉医圣张机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这里“见病知源”就是辨证识机之意。《伤寒论》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前四句属辨证,“有血(瘀血)”为识机,“下之”谓立法,“抵当丸”是处方。全条证、机、法、方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审机定治的经旨。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机。”[3]强调察候病机是医者临证治病的首务。金代名医刘完素亦说:“故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无以去深藏之大患。”[4]突出了审机和施治之间的因果联系。明代宿医周子干认为:“见病医病,医家大忌,……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5]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求其证之所以然”,即审机的极端重要性。当代已故名医岳美中也指出:“见症状要进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仅仅停留在寒热虚实的表面上,……务期细密,才能丝丝入扣,恰合病机。”[6]要求医生审察病机必须细致、准确,使之同实际病情完全一致,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2.2 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

人们谈论得很多的中医学特点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然而这正是由审机定治的诊疗原则所决定的。因为同病之所以异治,是因其病机不同,异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机相同。整体失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节的治疗观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和优势。所谓“整体失衡”,是说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体内外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整体失衡或曰“阴阳失调”的结果。具体可表现为寒热盛衰、邪正虚实、气血津液失常等多种类型,而这些都属于病机的范畴。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识别其当前的病机。所谓“整体调节”,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机结论,施以或补或泻,或温或清,或固或通等适宜的治疗法则及相应方药,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协调,从而恢复健康。可见,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临床上的落实,亦依赖于审机定治这一诊疗模式的贯彻。

人、病兼治而以治人为本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中医不仅辨病治病(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病种、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种疾病虽有自己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临床上面对的并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每个患者都是具有精、气、神而能自主活动的生物体,因而病人远比疾病复杂而多变。所以治人重于、难于治病。《素问.疏五过论》之“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和《灵枢.师传》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点又在调神。如《素问.汤液醪醴论》告诫:“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于病人精、气、神的状态及变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经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中,审机定治实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则,它要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程度不等地蕴涵其病机结论之中。例如,幼儿易虚易实,老人气血虚弱滞涩,妇女有余于血而不足于气,体质类型不同者对病邪的易感性和对病性的趋同性亦不同等,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可以断言,审机定治是构建中医学治人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2.3 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

鉴于中医学的流传和教育长期沿袭私相授受的方式,中医理论中不少术语、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着混乱和分歧,这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及走向世界极为不利。而审机定治的诊疗模式可为澄清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作出贡献。例如,中医常用的“证”或“证候”,即《内经》所说的“病形”、“病状”,皆指疾病的现象,乃中医诊断的凭证。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机,才是疾病的本质。因此,有些教科书把“证”释为综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实即与病机概念等同,这显然混淆了疾病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谓“辨证论(施)治”被视为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而风行一时,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医临床过程中,辨证是为识机服务的,病机才是中医诊断的主体和中医治疗的首要依据。而“辨证论治”一词中缺乏关键词“病机”,则诊断既落不到实处,治疗又失去了依据,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路便表达不出来。因此,它的文字构成同它所欲表达的内容差距较大,而“审机定治”却能胜任这一任务。

2.4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

中医学的历史和现状业已证明,审机定治作为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推动中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病机学已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7]目前,中医学正处于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前夜”,其发展的突破口便成为中医学界与中西医结合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术发展史表明,历代名医成就的取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无不来自新的病机观点的创立或原有病机观点的深化。考察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现状就会看到,病机研究进展缓慢和病机理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上述诸领域迅速发展的“瓶颈”。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大多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证”的实质着手,而这里所谓的“证”是指由某一病机引起并以其命名的证型(证候类型)。如“脾虚证”就是由“脾虚”病机引起的证型,换言之,食少、纳呆、腹胀、泄泻、身倦乏力等一组证候仅是“脾虚证(型)”的外在表现,而“脾虚”这一病机才是其内在实质。因此,从证的实质着手意味着重点研究各种病机的形成、变化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等。总之,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震亨.丹溪心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9~12

2 张介宾.类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369

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5.3

4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见:金元四大医学家名著集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16

5 周子干.慎斋遗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5~36

精神疾病概述篇5

医学进步到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各种精细检查,发现很多原来看不到的疾病,找出很多“隐性患者”。皮肤上有瘊子(疣)是病,牙上有龋齿是病,肚子里有蛔虫也是病,脱发、瘙痒、干燥、抑郁、失眠都是病。这样算下来,世界上没有病的人确实很少很少了。几乎每个人的身体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疾病,而且很多人不止有一个病。人体的很多疾病也不容易去掉,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增生、动脉硬化等,将会陪伴很多人的后半生。因此,带病生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在《史记・扁鹊传》里,司马迁转述扁鹊的观点说:“人之病,病疾多;医之病,病道少。”其中所说的“病”都是指担心、忧虑。金世明先生说“病”字在造字上,虽然是形声字,“疒”内的“丙”不仅仅表声,而且也表意。在10个“天干”里,丙丁属火,通于心气,而心主神明。因此,“病”字首先是指神明所苦。

再看“患者”的“患”字,也是心理上有一连串苦恼的意思。在中医的概念里,“病患”首先是心理问题,躯体病变引起心理的忧虑、焦急,才能称为疾病。而心理的焦虑、痛苦,显然是整体状态的反应,而不仅仅是躯体的疾病。中医所说的疾病往往是指心身俱病,这正是中医“形神一体”的体现。很多年轻人,即使躯体没有毛病,却对自己的肤色、身高、鼻子、胸部、甚至性别等“天然”状态不满意,而陷入深深地苦恼之中,有的人因此而轻生,也有的人而做了多次手术,难道这不是有病吗?“心病甚于癌”,这绝非刻意夸张。

中医对于健康的理解,也是首先重视精神健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的“健”是靠自强不息来体现的。很多形体不适,甚至有病患的人,也可以达到自强不息的境界。“康”也是心态的坦然,康宁、康泰、康庄大道、小康生活,首先是一个“幸福指数”,不是一个占有多少财富的绝对数值。由此可见,在中医的观念里,“健康”主要是心身和谐的一种状态,即使是形体稍有不正常,也不能就认为属于不健康,肢体残疾的人,甚至残疾人也有追求健康,过健康生活的可能。

精神疾病概述篇6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部分来看。

后天因素:智商高的人情绪更稳定?

后天造成的精神问题,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压力,有慢性的压力,如长期疾病、贫穷、地位低下、被歧视、先天缺陷被长期嘲笑等等;也有爆发性的压力,如丧偶、子女夭折、生意突然崩溃、事故致残,等等。

爆发性的压力,对人造成的是一次性或者短期内的精神冲击,主要考验的其实是人的精神韧性。在大五人格(BigFivepersonality)模型中,就是“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这一项。所以这里的问题是,智商高的人,是否在情绪稳定性上,高于常人?

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有一个概念,比较接近我们说的“情绪稳定性”,就是“情商”。但跟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交际能力”不同的是,情商其实是“情绪控制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意思,再进一步说,就是通过收集和理解感情信号,去更好地处理和探索外部环境。情商和智商高度相关,而且一些心理学家坚持认为,情商就是包含在智商内的。

什么是智商?笼统讲,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这个算法如何优化?”“怎样开展关于农村家庭收入的调查?”“怎样才能抓到这个狡猾的小偷?”“这道微积分题如何解?”等等等等。

智商高的人,情绪稳定性较强

“智商”概念其实衡量的是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是“人类有目的地适应、选择、改造自身环境和生活的能力”。利用情绪信号来解决问题,与利用其他信息和手段来解决问题一样,都属于智力范畴。情商高的人不会看起来傻。不过,利用特定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需要锻炼的。因此,不能说擅长做数学的人一定擅长玩感情,但一定擅长控制自己的感情。因为想要调用脑力资源来高效地解决问题,应当尽量避免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思考。因此,从结果上说,能长期稳定地输出自己的智力的人,情绪控制能力应当强于常人。

所以首先,智商高的人,情绪稳定性较强,抗突然冲击强,会较少出现精神问题。

智商高的人,受到慢性压力较少

接下来,慢性压力,如长期疾病、贫穷、地位低下、被歧视、先天缺陷等。除去生理病变造成的因素外,贫穷和地位低下等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压力,是可以被智商缓和甚至解决的。这很简单,同样一个工作,两个人其他条件都一样,智商高的人、因为可以解决的问题相对多,会做得相对好一些。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一个人能解决大多数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智商高),那么他所输出的价值就更高,假定社会大致公平,他的收入理应更高。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被“生计所迫”而承受的苦难会少一些,整体上过得会舒服一些。另外,长期来看,你能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更多、你的知识更多,你遇到狗血事件的概率也会小,这就是我们说的“靠谱的人生”。

所以其次,智商高的人,受到慢性压力较少,从长远来看,出现精神问题的概率小。

所以我们可以大致认为,智商高的人,在后天出现精神疾病的概率,要小于常人。

先天因素:“高智商”精神疾患风险高?

那么先天因素呢?会不会“高智商”这个先天因素本身具备精神疾病的风险?

这个问题略微复杂一些。我倾向于认为,不会。

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高智商”其实是一个结果,并非天生注定。高智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这个个体具有较少的内部缺陷,在成长中收到了较少的外部伤害,并得到了足够多的发育资源。先天因素在智商的成因中占一定比例,但不是全部。一颗基因良好的种子也需要水分和营养才能长高,一个基因良好的个体也需要物质和精神上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那些情绪不稳定、性格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较大阻力,其智力发育不会很理想,从结果上也更容易形成精神疾病。

高智商的脑结构有什么地方异于常人?对大脑的功能核磁共振(fmRi)研究显示,高智商的人,其脑前额叶外皮的活动水平高于常人,这部分一方面与大脑运算能力有关(工作记忆,可以当成是大脑的内存),另一方面也与情绪控制能力有关。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高智商的人在生理上就具有较高的情绪强韧性。这并非唯一一个高智商和常人有区别的地方,但情绪控制确实是与精神病最相关的一个模块。

精神疾病概述篇7

【关键词】精神病;分区;防治;康复;发展与现状

众所周知,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包括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全球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近11%。在前10位造成功能残缺的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目前已超过总疾病负担的1/5,在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20%[1]。估计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高发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不断加大,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1世界精神疾病分区防治、康复的发展与现状

1.1法国精神病分区治疗

1.1.1法国的分区[2]治疗的发展历史:法国的精神病服务组织开始于1838年。真正开放病房是到1920年才首次出现。虽然1960年政府首次对分区治疗的概念进行了提议,但是这个建议直至1975年才被通过,而经过1985年和1991年的补充才正式将精神病患者再适应社会作为补充目标。

1.1.2分区治疗现状:包括3种不同形式的防治分区:普通成人、儿童及少年、司法精神病。这些不同的分区作用就在于当急诊需要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能够按照成人和儿童的差别来进行收住,每个分区包括不同的干预措施,在治疗方面更是将成人与儿童分开,提供最合适的治疗举措。

1.1.3分区治疗取得的成就:分区治疗有着法律条款的保护,法国这一强有力的举措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肯定,除了有大量的精神病医生及护士进行支援以外,同时还有社会各界认识来帮助患者获得重新进入社会的条件。最重要的是在分区治疗的过程中他们的医疗经费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政府和社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确保了患者能够得到免费的治疗,这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是十分成功的案例。

1.2美国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和现状

美国精神病疾患社区的设置包括心理学、躯体治疗、志愿者以及对应的精神科医生和护士组成,以社区为单位成立的治疗组中至少包括10名以上的成员,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所负责的具体项目,组员之间的良好沟通确保了能够尽快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组中成员除了要接受专门的训练外还同时必须保证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和患者之间顺利的交流,确保患者能够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而治疗组成员则在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了解患者的生活能力、症状及社会功能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3香港社区精神医学的现状

香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系统也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如社会康复服务、外展服务及中途宿舍等。社会康复服务的工作范围遍布整个香港,要求每个护理人员要分管大约50名患者,而患者主要经由精神科医生或家属介绍、申请而来。其工作任务主要是利用社会资源来提供治疗护理以及相关知识的宣传。

1.4世界精神疾病康复的概况

wHo新的健康概念对于健康的定义[3]不仅仅是没有生病还应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精神上的健康而协调性发展。1977年美国联络精神病专家G.Lengle顺应时代要求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新医学模式在美国、加拿大、法国、香港等地已有多年历史,如美国将黑人移民集中居住,防止抑郁症的发生。香港的精神康复中心有庇护工厂、日间会所、康复协会、会心小戒酒协会等。社区服务长期制,陪同患者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择业、面试、工作能力、社交能力恢复。总的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阶段到康复阶段的过度,目前的重点在于患者与社会的重新接轨,建立良好的诊疗模式,为精神病诊疗提供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2我国精神疾病防治的发展与现状

2.1我国精神疾病患病情况

目前我国的精神病患者总数已经超过了1亿大关,发病率超过7%,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最大负担[5]。21世纪初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精神病患者总人数为1600万人,而近年来部分地区也进行了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调查,而做的较好的是浙江和河北两省,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包括精神分裂在内的精神病障碍患者患病率为0.5%,这个数值与全球调查结果相近,但在精神障碍的总患病率中来看仅仅只是少部分。从细化分析来看,我国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为抑郁症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其次为酒精滥用的物质使用障碍,这两种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8.6%和3.0%,这个数值高于全球统计值的7.3%和2.0%,这说明我国在某些精神障碍患病率方面并不低,是对于精神卫生工作的一个巨大挑战[6]。

2.2精神心理学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概况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卓有成效,在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方面的效果也越来越得到肯定,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状况作出诊断,而且中药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精神药物比单纯应用精神药物的效果要好得多。罗和春教授牵头所提出的针灸治疗方案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个治疗措施大大缩短了疗程,减少了药物成瘾性,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

2.3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与现状

在1958年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开展之后我国开始了正式对精神疾病治疗工作的确立[8]。会议制定建立精神疾病防治机构,提出了对于重型精神病的防治管理是工作的重点,要做好预防、早发现、早治疗。1986年第二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促进了精神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七五规划中明确了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目标。而从近年来的文献来看[9-10],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而且在我国许多地区仍缺乏有效的精神卫生服务,导致精神分裂患者肇事事件屡有发生,因此必须重视这方面的防治工作。目前精神病尚无法根治,必须采用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家庭干预、行为干预等若干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程序在社区中是可以开展的,而国外的先进事迹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道路,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个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不久的将来在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方面会有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季卫东,周国权,黄佩蓉等发展中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11,14(4):245-247

[2]严和.法国精神病分区治疗概况介绍[J].上海精神医学,2007,19(2):127

[3]宋修珍,孔临萍,燕炯等.国外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及现状[J]卫生软科学2004,18(3):134-135

[4]龚信夫.从整体医学与生命发育观来看内观治疗疗效[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6):369

[5]彭纯清刘建恒罗和春.新医学模式在社区医疗及精神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8):117

[6]杜舒宁,王健.我国农村精神卫生服务供给、利用情况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4):284

[7]陈戎.精神心理学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概况及科研思路[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6卷增刊:181-182

[8]李东兰.我国重性精神疾病社区干预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445-2446

精神疾病概述篇8

关键词: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医特色护理;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0例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6年7月20日—2018年8月12日),以随机基本原则为依据,均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年龄52~72岁,平均(63.78±2.66)岁;男18例,女12例;其中,10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高血脂;在受教育程度方面,15例为初中及以下,10例为高中,5例为大学及以上。观察组30例:年龄50~75岁,平均(63.53±3.18)岁;男16例,女14例;其中,8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高血脂;在受教育程度方面,13例为初中及以下,11例为高中,6例为大学及以上。上述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明确为冠心病者,且入住重症监护室;已获知情同意权,积极配合者。排除标准:合并肿瘤疾病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精神系统疾病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遵医嘱合理用药,配合医生积极完成相关措施,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嘱咐其饮食清淡易消化,注意防寒保暖。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具体在于:1)情志护理。根据相胜疗法,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正视疾病,为患者及家属讲述不良心理对病情发展的不良影响,引起其重视,促使其积极调整乐观情绪,采取心理暗示、移情换志、鼓励性语言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分散其注意力,帮助患者稳定情绪。2)穴位按摩。选择内关、神门、足三里等穴位,每天按摩2次,每穴5~10min,注意力度适中,由轻至重,针对寒凝心脉者加中脘、天枢等穴,针对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针对阴血亏虚者,加中脘、关元,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3)健康教育。建立病历档案,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病情病史等,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主要包括中医护理、治疗、西医护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出院随访、联系方式等,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并通过视频、图片等工具,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知识普及,提高其疾病认知,消除认知误区,耐心解答患者相关疑问。

1.4观察指标

观察2组生活质量、中医症状积分、患者满意度及血糖、血脂、血压情况。生活质量采取GQoL-74量表评估,主要涉及物质生活、生理功能、心理状况、物质状况,最高100分,以得分高为优势。中医症状积分具体包括心悸气短、精神萎靡、胸痛、体虚等,采取4级评分法,最高3分,得分越低表示情况越佳。患者满意度以我院自制问卷调查,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100.00%与不满意率之差表示总满意率。

1.5统计学方法

生活质量、中医症状积分属于计量资料,行t检验;患者满意度、血糖、血脂、血压达标概率属于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SpSS20.0软件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物质生活、心理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83.90±3.21)分、(81.76±4.25)分、(85.90±3.44)分、(81.34±2.71)分,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悸气短、精神萎靡、胸痛、体虚积分分别为(0.45±0.09)分、(0.61±0.05)分、(0.57±0.10)分、(0.65±0.09)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2.42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达标情况对比

2组治疗前血糖、血脂、血压达标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脂、血压达标概率分别为80.00%、93.33%、86.67%,均高于对照组,p<0.05。

精神疾病概述篇9

病史

XY太太,43岁,家庭主妇,两个孩子的妈妈。四个月来感乏力和疲倦。同时存在下述问题(“购物清单”):浑身肌肉疼痛;原因不明的紧张性头痛;情绪烦躁;焦虑;双手麻刺样疼痛,特别是晚上;厌食(无食欲);胃灼热(烧心);便秘;睡眠不好;体重轻度下降。

各种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尿常规检查均属正常。在此阶段没有要求进一步的检查。

讨论

XY太太的情况在全科医学服务中是极为常见的。这种病案让我们绞尽脑汁,在诊断和治疗上拿不定主意。病人是否真的(或者很严重地)患有器质性疾病,还是心理疾病躯体化表现,或是相似的某些功能失调?因此,下一步要更进一步考虑病人的既往史、家族史、精神病史以及用药史。

如果收集所有相关信息后仍然得不到初步诊断的话,可以使用“诊断策略模型”,通过这个逻辑过程来帮助你解开谜团。诊断策略模型包括五个问题。

问题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问题2:必须不能忽略哪些严重疾病?

问题3:这种病例中经常忽略哪些症状?

问题4:病人是否带着“化妆面具”来看病?

问题5:病人试图要告诉我们什么?

化妆面具

经过多年的全科医学服务,我的经验告诉我,有些疾病是有“化妆面具”(或伪装)的,它们带着“面具”来参加“化妆舞会”(注:这里指全科医学诊所),使得医生不能轻易地识别其真面目。我把这些带着“化妆面具”的疾病分成两类,每类有7种面具,其中第一类是比较常见的。

第一类带“化妆面具”的7种疾病:抑郁;糖尿病;药物作用(因医生的诊断、态度和治疗产生的作用,或自己滥用药物,如酗酒、服用麻醉剂);贫血;甲状腺或其他内分泌失调;脊柱功能失常(疼痛症状);尿路感染。

第二类带“化妆面具”的7种疾病:难以医治的细菌感染,如结核病;难以医治的病毒(和原生物)感染,如eB病毒、禽流感;艾滋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疾病。

分析

实际上,XY太太被诊断为抑郁症。我们还不能断定造成抑郁的深层次原因。不过在全科医学实践中的一个基本的规则,是把抑郁看成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基本生活活动的五类疾病:

活动能量

睡眠

食欲

应对生活的能力

澳大利亚社区居民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大约为5%。人的一生中因为抑郁需要治疗的比例,男性为12%,女性为25%。

我给XY太太的“处方”是心理学方面的治疗和心理支持。经过这些基本的心理学治疗措施后,她的情况有所改善。假如她对这些基本治疗措施没有显著效果,那么可以给她药物治疗,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特别提示

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英文为somatisation。由于心理长期压抑得不到缓解,使病人自觉严重的躯体症状,但医学检查不能发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有心理问题的病人往往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往往把莫名其妙的症状归咎于躯体问题,反复就医,即便做各种医学检查也不能打消自己患躯体疾病的疑虑。心理问题躯体化通常是某些特别的生活事件或遭遇造成的心理应激反应,在中年妇女中发病率较高,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最先接触心理问题躯体化病人的医务工作者,往往是全科医生。主要治疗措施是给病人进行心理学上的咨询和帮助,必要时转诊给心理学专家。

关于抑郁症:中国的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病人数估计为3000万以上,发达地区略高,且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每年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千亿元的损失。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和精神疾患占疾病负担的首位,其中抑郁症在心理和精神疾患中占第一位。中国的心理学服务尚不健全,特别是缺乏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学服务。因此重视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心理学技能培训,加强社区医生心理学服务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杨辉

体验全科思维,阅读发现价值

谷建阅评

精神疾病概述篇10

关键词:产前抑郁;妇女健康;精神疾病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208(2013)05—0020—02

产前抑郁的发生除了来自孕妇本身的抑郁症以外,还与不足的产前保健、产科并发症和早产的发生有关。与西方国家相比,亚洲地区人们对家庭的归属感更强烈,而且受佛教、道教及儒家思想影响较大,文化传统与西方不同,相对于产前抑郁来说,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产后抑郁的研究中。为了解我国女性在怀孕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笔者对我国产前抑郁概况、影响因素及治疗综述如下。

1概况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精神疾病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人们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费用也越来越多。据报道,抑郁是欧洲地区列第一位的伤残原因,预计到2020年,单项抑郁可能成为第二位的疾病负担,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而在中国,精神障碍和自杀所占总疾病负担的比例将位列第一。尽管曾有一段时间认为怀孕可以预防抑郁症的发生,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妊娠期女性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并不比非妊娠期女性低。中国大陆研究人员对产前抑郁发病率做了大量报道,张志华等报道,产前抑郁发生率为35.5%,产前焦虑发生率为31.0%;施慎逊等研究发现,孕16周时焦虑发生率为10.8%,抑郁发生率为6.9%;刘鹭燕等报道存在抑郁情绪的孕妇所占比例高达49%。而HsuCm等也报道了20%的台湾孕妇在怀孕第三期感到抑郁。以上述数据差异较大可能与选择的评定标准不同有关。如施慎逊等和Leeam等选择的是综合性医院所用焦虑抑郁量表,张志华等选择的是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suCm等选择的是爱丁堡围生期抑郁量表。

2影响因素

通常,第一次分娩,较严重的恶心、呕吐,畏食;严重痛经和经前期综合征;儿童时期缺少父母关爱;较低的孕妇保健和父母过度保护;较高的公共自我意识;怀孕期间吸烟过多或吃药不想怀孕;夫妻双方对怀孕的消极态度,配偶间关系较差;再婚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产前抑郁的发生。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产前抑郁的发生又受特定的经济、文化传统影响。如Leeam等研究发现,怀孕期间中国传统的产前禁忌与抑郁症有关,许多孕妇对由于这些产前禁忌失去自由感到愤怒,因家人赞成这些禁忌而产生的争吵与产前抑郁发生率增高有关,此外,吸烟史也会增加产前抑郁的危险性。在产前抑郁中不平等的母性职责是主要因素,大概可分为五个方面:多个角色冲突、缺乏社会肯定、对身体状况不满意、未来的不确定性、精神状态不稳定。ChouFH等对113名孕妇的研究发现,恶心、呕吐及疲劳增加等因素也可增加产前抑郁发生的可能性。在中国大陆研究发现,既往抑郁病史、妊娠期心理困扰、童年期父母关系不良、低自尊、低社会经济地位、低社会支持水平、生活事件压力、非期望妊娠等均与产前抑郁的发生有关,但相关报道也存在一些差异。有人研究发现,在600名中国妇女中,婆媳关系和配偶间关系较差是导致产前抑郁的重要因素。高龄也是导致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但也有报道显示,低龄产妇发生抑郁的概率也较高。此外,低学历、低收入、失业等都会导致产前抑郁的发生。

3治疗

妊娠期抑郁症的治疗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治疗后给母亲带来的益处和给胎儿带来的风险需要和不治疗所带来的危险相权衡。精神科药物对胎儿带来的影响受到较多注意,如有研究发现,在妊娠晚期的胎儿暴露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百忧解等)有较高产生5-羟色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抑郁症的不治疗也可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临床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学家共同致力于一种安全有效的孕期抑郁症的治疗、干预方案的开发。郑朝霞报道通过产前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孕期抑郁、焦虑的发生率。目前常用的产前心理感应方式主要包括宣教、支持性治疗、认知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放松训练等。但上述研究缺乏对干涉组具体内容的描述和临床试验验证。近年来,一些新的防治产前抑郁的方法也在研究中。沈闻佳等对46例产前抑郁患者进行音乐心理治疗,结果发现经音乐心理治疗后,在抑郁情绪、失败感、生活满意度、内疚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优于未进行心理治疗的对照组;SuKp等对36例产前抑郁患者使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治疗8周,结果发现抑郁指数明显降低;zhangD等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成功治愈了3例产前抑郁症患者,但该研究中未涉及如何对产前抑郁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