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4:47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1

[关键词]财务监督管理问题措施

伴随着我国经济监督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得以不断规范和提升。而财务管理中的会计监督工作不但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又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对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维护企业财务工作秩序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加强会计监督和强化财务管理的内在联系和深刻内涵,首先要认清财务管理与会计监督的关系,其次要全面地分析当前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索加强会监督,强化财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监督工作的关系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是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效工具,更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会计监督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原始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归集、汇总、分类、记录、计算、分析、审核,实施对资金运动全过程的控制与掌握,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具有最直接,最及时的特点,它所要履行的是一种现代管理所要求的监督。

从两者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加强会计监督,是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手段,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两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和统一的目的性,相互制约而又互为一体,两者是相对独立而又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为,会计监督的客体即监督的对象是主体单位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会计人员通过确认、分析、审核、报告等手段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反映,监督的依据是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监督的目的是服务于主体单位的发展建设,而这与财务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会计监督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又具有一定的约束和制约的作用,会计监督工作可以促进主体单位完善财务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对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面地分析当前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企事业进一步提高加强会计监督,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

(一)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制度建设更加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工作能否扎实有效开展的基础,是财务工作源头治理的基石。当前,有些单位由于对财务工作重视和认识程度的不同,直接导致制度的缺失,使财务工作和会计监督的开展程序和工作标准无据可依。有的单位虽然建有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相关制度,但条款的可操作性和约束性不强,没有相应的考核和惩罚条款与之对应,使之形成一纸空文,形同虚设。

(二)财务监督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表现在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人没有独立的地位,多数隶属于主体单位的某一部门,也就是经营者拥有执行权,会计人员拥有监督权,且在职级上属于隶属管理关系,使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而并非具有绝对独立的行使监督的权力,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如此则必将导致会计监督工作职能的丧失,会计监督工作则会流于形式,这对于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是无益的。

(三)财务基础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一是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有的单位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致使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符;有的单位不分总账与明细账,而将两账混在一起;有的单位不及时结算往来账目,导致了呆账的发生;二是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有的单位并未真正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搞收支挂钩,甚至采取转移、挤占、隐瞒、截留、坐支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三是票据管理比较混乱。票据管理混乱,造成票据认购、票据领用、票据核销上存在诸多漏洞,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给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三、加强会计监督,强化财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一)单位管理层要重视财务工作,明确责任主体

单位高管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是有效实施财务管理行为和会计监督工作的关键,要对财务工作进行细分,分门别类地明确各项业务的责任主体,大胆授权会计监督的实施人以权力。一般情况下,会计监督工作应当是由会计人员行使的,对投资人负责任,以保证本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符合既定政策和目标的内部控制。这样哪个环节的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就应当依法追究该该责任主体相应责任。当然会计监督人员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可以通过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进行约束,并由会计人员的自律性职业组织负责检查和监督。

(二)要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制度

在制定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制度的过程中,要结合单位的财务工作实际,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与企业管理思路相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会计监督制度的制定要注重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条款的完整性、可行性和严密性。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注重会计业务的程序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要强化考核和奖惩条款的建立,使会计行为有据可依,会计监督有章可循,形成可防、可控、可管的制度防线,并造成一种执行制度的氛围。如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报告分析制度等。因为,只有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维护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确保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财务管理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成败,制约着财务工作的实施。因此,财务从业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要认真地学习有关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财务管理和依法理财的能力。可以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等形式不断增强其业务素质,使之能够适应新形势下财务从业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基层财务管理与会计监督实务全书》于中一中央编译出版社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2

福建省泉州烟草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县级局(营销部)的组织架构为“两办一部”,即综合办公室、专卖办公室、市场营销部。财务部门合并在综合办公室中,由各县级局(营销部)经理聘任的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兼任财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既是经营管理者的下属又要对其财务行为进行约束,其职权容易受上级干预,依法监督的阻力大。

在这种状况下,泉州分公司在全省率先推行县级局(营销部)财务主管委派制,实行全市系统财务机构垂直管理、财务人员统管统派,在机制上保障了财务人员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财务主管委派制的管理模式

各县级局(营销部)财务负责人由市局(分公司)局长(经理)聘任,纳入分公司财务科编制,直接对分公司负责。其职位为市局(分公司)派驻各县级局(营销部)财务主管,对县级局(营销部)行使财务管理和监督职能。改革前后县级局(营销部)组织架构图如图1所示。

财务主管的主要职权为:参与拟定所在单位的预决算方案和财务收支计划、生产经营计划、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分析考核预算和生产经营、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内部财务收支状况;组织制定各岗位财务人员的职责、工作标准,按照标准考核财务人员并提出奖惩建议;组织所在单位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按照规定的费用标准和开支范围,合理使用资金,正确核算成本费用;按规定撰写财务报告,确保被委派单位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所在单位国有资本运营情况和执行财经纪律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国有资产流失和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审核所在单位新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重大经济合同;负责组织所在单位财务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

年度决算后,财务主管必须向市局(分公司)述职,接受年度工作质量考核。市局(分公司)结合日常工作、内部审计、年度审计、财经检查等各方面工作情况,对各财务主管的年度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免任另派;考核合格者继续留用;考核优秀者给予业绩肯定和奖励;对于作出重大贡献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晋职等建议。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考核情况,由市局(分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在全市系统内对各县级局(营销部)财务主管实行岗位交流轮换。

此外,通过对财务主管的监督审查,如发现有对违法乱纪行为不抵制、不报告,甚至报假账以及实施其他违规行为的,视情节轻重作教育、调离、撤职、追究法律责任等处理。财务主管离职或岗位交流轮换时,应对其进行离任审计,以客观、公正地评价财务主管的工作情况。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主管委派制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它的推行必须与相关的配套措施同时进行。

做好被委派单位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前提。财务主管委派制建立了新的会计监督机制,限制了财务开支的随意性,进一步规范制约了单位领导的财务行为。因此,在实施财务主管委派制之前,必须首先做好县级局(营销部)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是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的需要,从而使他们理解并支持财务主管委派制工作的实行。

处理好财务主管与被委派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实行委派制后,财务主管的直接领导者不是县级局(营销部),而是分公司财务科。财务主管要严格按照规定正确履行职责,在支持被委派单位依法理财、自主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务监督职能。同时,县级局(营销部)要督促财务主管支持、配合本单位开展工作,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共同改善和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是根本。一是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集成管理,其核心在于对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等进行全面整合。全面预算管理应融合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注重预算管理指导性、约束性和激励性的有机结合,特别要强调明确预算规范,将预算的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针对管理的薄弱环节,把会计控制作为主线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三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的具体项目应是预算指标的量化,也应具有约束、激励和引导的作用。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和绩效考核作为企业管理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必须同步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整体作用,才能更有效地保证财务主管委派制的顺利实行。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3

一、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财务监督的质量。目前,全处会计都已取得了大专以上文凭;另外,有将近一半的会计人员通过会计职称考试,取得了会计师以上资格。每年都对会计人员进行一次税务知识培训,一次继续教育培训,平时不断学习新的规章制度。每年都对会计人员进行一次会计理论考试,增强财会人员的危机意识、互补性、能动性,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另外我处还专门成立会计考核小组,从财务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职业道德和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对全处在岗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财务先进个人评比以及下年度晋级、晋升、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依据,形成了完善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实行总账会计委派制度

为更好地加强财务监督管理,我处从2001年7月起根据中央、省有关会计委派的规定,结合本处的具体情况,对各单位的总账会计岗位实行委派。在委派期间,委派会计的工资、福利、奖金等待遇由处财务科统一发放,年终由财务科对所有委派会计统一进行考核。会计委派制推行以后,改变了会计人员对所在单位的依附关系,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地位,由于委派会计的人事和经济报酬不与所在单位挂钩,能够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事务,真实可靠地提供会计信息,对各单位财务进行了直接、有效的监督。

三、建立岗位定期轮换制度

会计岗位每2~4年轮换一次。通过岗位轮换,不但可以使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会计业务,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且能将财务管理和会计业务处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在岗位轮换中暴露出来,及时加以改进,有利于财务监督管理。

四、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

这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实行源头控制的重要环节,是财务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审核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取自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不仅是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因此,财务监督首先应从审核原始凭证着手,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切实做到只有具备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

五、对全处财务实行精细化管理。

财务岗位设置精细化:我处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各岗位,如总账、出纳、固定资产、材料、档案等,进行了定岗定职,并量化考核。

制度精细化:我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财务制度汇编》《关于加强经营财务监管的意见》《管理处省级维修养护经费实施细则》《关于往来款项的清理》等制度。平时工作中严格执行。

预算管理精细化:我处的维修养护经费是向财政厅申请的预算拨款,首先要预算管理精细化,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调整等过程。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以预算文本为依据,推动预算执行的精细化;强化数据分析比较;维修养护经费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单位内部成本核算精细化:我处正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成本考核机制,促进成本核算、成本考核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探索内部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研究推动内部成本核算深入进行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支出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成本核算是我处内部机制体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成本核算,可为科学、合理、准确编制部门预算提供更加详实、全面的基础信息,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单位绩效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六、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监督财务制度及核算是否健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效能进行审计,发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这项制度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合规、有效,都由内审机构进行评价,也就是对各单位的财务进行了监督管理。做法是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每年进行两次审计,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更正;对各单位负责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等。实践证明,内审控制可以不断规范会计行为,对单位经济活动健康发展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结语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4

摘要由于缺少了有效的监督,导致了一些医疗单位出现很多违规现象。随着医疗单位改革的深入,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院领导应该尽快转变观念,重视财务管理活动,对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革和优化,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医院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监督提高医院财务管理

武汉28岁的医院出纳员于永刚,侵占189万元巨款潜逃,通缉令发出的第二天即被抓获。近年来仅武汉市警方就破获了几十起类似案件,出纳、会计、储蓄员携款外逃案件呈上升趋势。

没有人能准确统计,到底发生过多少财会人员携款外逃的事件。但就从警方提供的材料及目前已有的公开报道情况看,这种案件不断上升,近年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件呈多发态势,光武汉市从2000年以来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逐年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形成的。一些单位的领导不重视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内部控制系统并不完善。内部审计是组成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但有些单位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的岗位,但却安排一些不懂财务和审计的的人员来担任这方面的工作,有一些单位甚至没有设置内部审计岗位,这使得内部审计监督无法得以保证。一些单位的主管部门与单位之间除了存在正常利益关系以外还存在其他利害关系,使得主管部门监管功能缺失,放松了对基层单位的监管力度。由于缺少了有效的监督,导致了一些单位出现很多违规现象,也导致了单位中的领导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财经法纪观念淡薄,财务管理信息失真,非常不利于各单位职能的发挥。

作为一个从事工作多年的“老财务”,我认为要避免以上事件发生,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防范、完善制度,严格按规定执行十分必要

此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件在有财权的部门比较突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直接、巨大。因此这个人群“可以说是高危人群”,要防止这个人群犯罪,单位加强防范、完善制度十分必要。从目前已发案件看,多数财会人员外逃均发生在一些效益较好的单位。至于发生的案例,也多是可以直接接触现金的工作人员。有人士受访时指出,有关单位如果有非常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严格按规定执行,是不会产生漏洞的。频频发案,多是在执行这些规定时不谨慎,有疏忽所致。

二、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财务队伍整体素质

一些医院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有些领导对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并不了解,不懂得对财务如何进行分析,难以在经营运作中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他们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算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领导以及财务管理者没有把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联系起来,把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财务的表面工作上,不利于发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系统学习以及后续教育,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刘小林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财会人员、储蓄员这个整天与钱“打交道”的群体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这些人犯罪主要是由不平衡心理促成的,他们常经手大量现金,但都不是他们的。这个时候,如果心态不端正,自然容易滋生一种难以克制的“贪梦”心理,有些人甚至贪图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事业之要,人才为本”,搞好医院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始终注意把责任心强、懂专业、精业务、善管理的,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放在工作岗位上,并且要强化思想作风建设,各级财务干部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还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认真履行职责,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为医院发展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提出,要从三方面提高国内会计的专业能力,即职业判断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他说,高层会计人员要具有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能力,对实际发生的业务,要能清晰判定事项的性质。例如收入事项,要有手段确认收入。目前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有些问题比较突出;在新形势下,要采取新手段,严防携款外逃、挪用公款和挪用公款炒股。

三、加强预算管理,对收支管理进行规范

为加强预算管理,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对预算控制进行完善,严格执行各项标准。还应对预算方法进行改革,细化各部门的预算,利用预算的绩效来衡量预算资金使用的有效性。预算管理中的必要环节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总体评价即预算考核不仅是预算控制和纠偏的基础,也是下一年度进行预算编制的条件,因此很有必要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总结。医院应将各项收入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各项收费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及标准,同时要健全服务收入分配制度,在拓展服务和经营范围的同时,要处理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执行支出审批程序,应按实列支各项费用,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四、推行财务总监制度

财务总监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呢?目前,监督企业的机构或方式多种多样,有党委、工会、职代会、监事会、审计、财务总监、委派会计人员及稽查特派员等等,在众多的监控方式中,在都是事后的,惟有财务总监,是长期坐阵于企业,加之有一个与总经理的联签制度,能够较好地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其发挥的作用相当明显:财务总监通过事中的运作,加强了企业财务管理,完善了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它产生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对“资产”方面的意义。它能够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保值增值有积极的作用。其二是对“人”的意义。这个“人”主要是指经营者。我们说,监控就是保护,不能等人倒下以后再去保护。财务总监可以适当制衡经营者的权力,同时抵制腐败、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其三是对“机制”的意义。财务总监制度的建立,是对约束机制的一种尝试,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实践中,财务总监的作用主要是监督、服务和桥梁。

五、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和披露制度

提高医院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建立起规范的内部控制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内部控制。一些医院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甚至有的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加上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只是口头上的,甚至将内部控制和规章制度混为一谈。内部控制不等于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包括了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章,但有了规章制度,不等于有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一种各项业务运作活动,各业务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内部控制不等于内部管理。控制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既不能用其他管理工作代替它,也不能用它取代其他管理工作内部控制管理既要渗透到各个业务领域其造成的危害对社会公众影响很大。从其手法来看,并没有特别高明之处.但就是这样一些看似简单的手法,却能在不长时问内轻易将医院资金流入自己的口袋,这不仅是医院有没有制定或执行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而是医院的财产处置权完全处于失控状态,最后落得单位被完全掏空的局面。因此对于这样的单位,在财务监管时应该更为注重其实质的经营行为,而不应该被其假象所蒙蔽,对其每一笔资金的往来都应该彻底查清,不留任何可能出现问题的死角。

随着医疗单位改革的深入,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院领导应该尽快转变观念,重视财务管理活动,对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革和优化,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医院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6.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5

【关键词】销售合同;合同管理;财务监管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企业的种种经济往来,多数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包括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借款合同等。合同是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不断行使合同权利与履行合同义务,进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这是企业运行的主线。

对于企业来说,销售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是企业利润的源头。相应地,销售合同是财务部门核算收入、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依据,合同管理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经济警察,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销售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中,发挥财务监管的职能。但是在实践中,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仅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不能主动参与到销售合同的管理中,导致财务人员对经济业务性质不了解、对销售合同的执行情况不掌握,使财务核算滞后,披露的财务信息与经济业务的进度脱节。同时由于整个销售合同的评审、签订、执行、结算的过程没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一、销售合同管理中财务监管缺失可能引起的风险

1.财务风险未在合同评审时予以提示

目前不少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的流程为由业务专家、律师等组成评审小组,销售合同经评审后,由营销部签订。整个过程没有财务部门参与,导致许多涉及财务核算的风险及问题并未在合同订立前予以提示。例如,项目利润是否能够保证,用户费用能否支付、相关处理方式是否符合财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财务核算失真

部门未能主动参与到销售合同的管理中,极有可能导致财务人员仅是被动地接受营销部传来的结算单据,依据自己对结算单据的理解进行核算,例如与中间商的协议明确规定了回款的数量及质量要求,但财务部根本未取得中间商协议,也就无法依据协议规定对中间商转签合同所形成的应收款项分类管理。销售合同中财务监管的缺失,致使财务人员对经济业务性质不了解、对销售合同的执行情况不掌握,使财务数据失真,财务核算脱离合同规范。

3.销售合同履行过程中,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

销售合同订立后,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合同双方当事人没有恰当地履行约定义务;未按合同约定金额、期限支付款项;由于疏忽,未按时催收到期合同款项;合同亏损。财务部门应当督促和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做好合同的执行工作,建立管控措施,保证合同顺利执行,保障资金安全以及合同利润。若财务部门未参与销售合同的管理,则对合同内容和相关条款不了解,监督作用也就无从发挥。

二、财务监督在销售合同管理中发挥作用的若干关键点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加强销售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变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如何更全面地参与到销售合同的管理当中来,如何加强财务部门在销售合同管理中的职能都是财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需要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是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销售合同评审、签订、结算等关键环节设置财务监督,决策过程中应更多地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其次,财务部门应该配备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改变财务工作环境,设置专门的销售合同管理职能,从事前、事中、事后对销售合同加强管理监督。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产品销售价格的控制与监督

产品售价是销售合同中的核心内容。财务部门应以产品成本核算为基础,会同市场、营销部门根据市场需求与竞争情况,结合企业产品营销策略等因素制定销售定价政策,包括产品价目表(应包括浮动范围、执行期间等信息),收款政策等。销售定价政策作为企业核心决策方案应经管理层审批,经审批确定的政策文件送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备案,并根据市场变化定期对现行定价进行评估、修正与重新审批,价格政策一经确定后就要求业务部门严格执行,财务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2.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经济警察,应参与销售合同评审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合同审核应当建立不同部门会同审核制度,财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对合同出具审核意见。就销售合同而言,营销部在取得订单后,财务部门应参与合同的评审及签订,审核合同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纪、税法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对于虚构经济业务的行为应事前予以抵制,将风险控制在源头。

3.销售合同实行财务部门与市场部门的归口管理,市场部及财务部应把关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

作为企业销售业务的载体,销售合同的信息量极大。同时,销售合同为财务的结算执行提供了依据。因此,销售合同的备案不能仅在市场部,财务部门也应备案。一旦合同发生变更或达成解除协议的,应重新走流程审批并及时报市场部及财务部门备案。合同正本由营销部负责履行、保管,合同履行完毕应按有关要求及时归档。

由于不同销售合同反映的经济事项各不相同,因此,财务部门应对合同进行分类,细化合同的管理,例如,销售合同包括普通销售合同、商协议、中间商协议等,普通销售合同又可分为自订货合同、转签合同、负责的合同、中间商负责的合同等。细化分类,有利于具体业务的管理。作为合同的监督部门,财务部门与市场部门应通力合作,从市场的角度与财务的角度把好关,对虚假销售合同业务坚决予以抵制。

4.财务应严格监督销售合同的履行销售合同的履行对于财务而言就是合同的跟踪及考核。

(1)跟踪合同的履行情况。财务部门对送存备案的销售合同应严密关注具体履行情况,针对不同合同建立不同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对于按现有口径核算出的薄利或者利润亏损项目,应牵头组织人员分析亏损原因。

(2)根据合同约定,考核应收款项。财务部门应增加对应收款的考核职能,对于符合合同约定收款条件的项目,应通知营销部及时催收,并制定应收款项回款的考核、奖惩制度,以增强营销人员的回款责任心。

5.财务部门参与建立客户信用管理政策

销售合同的主体是本企业与客户。客户信用评估和授信既是信用管理工作的开始,也是信用管理者运用专业能力最多、投入精力最大的工作,是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定期组织(或至少每年)相关部门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评估,就不同的客户明确信用额度、回款期限、折扣标准、失信情况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做出规范。评估过程应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对评估确定的赊销客户的名称、批准赊销额度等信息应送财务部门备案。

6.财务部门对合同项目做好事后分析与总结

财务部门对合同做好分析,能快速而有效发现销售合同签订、执行、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总结分析,有利于以后类似销售合同存在风险的事前防范,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费用控制,合同执行完后的结算考核与回款管理。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6

财务核算不健全,审批手续不完备,财务交待不清,财务支出随意,财务监督不力等问题,成为农村干群矛盾的焦点。“人人是会计,个个是出纳,收钱不入帐,大家都在花”,和“人人收钱,人人管钱,人人管票,人人用钱”的现象比较普遍。

某县纪委的一份调查显示,2005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举报158件,其中举报村级干部的71件,占44.5%,反映村级财务及相关问题的32件,约占20%;2006年第一季度,全县共受理件57,反映村级干部经济问题的16件,占36.4%,且有上升的态势。

据了解,目前,村级财务问题可谓“形式多样”。一是对上级下拨款项,包括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专项款物的侵吞。二是对土地征用费的中饱私囊。随着招商引资业务的拓展和建设新城区力度的加大,建房、绿化、修路等基础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长,由此而产生的巨额土地征用补偿费便容易成为“村官”们腐败的目标。三是税款过程中的侵吞等腐败,包括有关部门委托村委会直接向村民征收的摩托车养路费、车辆使用税等国家税费。四是对计划生育罚款的擅自挪用等等。如群众举报反映某一村支书利用职权长期拖欠集体资金5000余元,重复领取房屋拆迁补偿费8000余元,采取虚列支出手段套取扶贫资金1.3万元,占为己有。这种村干部,贪污、侵占集体资金问题已日渐令群众侧目。

奢侈浪费,大吃大喝,变相旅游,挥霍公款。在一个并不富裕的乡村,五名村干部居然违规报销手机费7000余元,公款开支旅游费用4920元。其余诸如救灾款发放、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专项资金使用不当等等,都成为引发群众上访的主要原因。而所有这些问题,又似乎都可以归结在村级财务管理不透明、财务管理混乱上。

针对村级财务方面的问题,各地纪委都进行了认真调查处理。从已开展的工作情况来看,群众比较满意。但这只是解决了“点”上的问题,“面”上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应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笔者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切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农村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依法依纪办事,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办一切事情都要精打细算,讲求实效,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实行村务公开,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二、狠抓村级财务管理,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要全面清理村级财务,建章立制,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要对村级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要积极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新办法,大力推行会计委派制,实行村帐乡(镇)管,加大控管力度。要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切实加大村级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乡(镇)纪委与会计管理中心将该项工作作为源头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追踪审计,对村级主要干部进行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的管理和监督,发挥作用,落实到位。

三、加大办案力度,严肃查处村干部经济违纪违法案件。纪检监察部门会同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充分履行职责,加大办案力度,将查处村干部经济违纪违法行为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稳、准、狠”地予以打击。应当深入农村第一线,加大举报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引导群众举报,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对受理的举报线索,要及时认真地开展初查,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对违纪违法人员从严处理,决不心慈手软,真正起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始终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有力保证。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内部监督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相当好,近年来在上市公司综合评比中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及投资者的逐步成熟,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及与此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加强内部监督,我公司着重在财务管理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eRp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我公司业务迅速增长,会计信息量大增,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我们聘请了专业机构为公司量身定做了一套eRp信息管理系统。这系统功能强大,具多项功能和优势。具体如下:

(一)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共享和集成

使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统一和共享,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关键业务环节,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提供完整的业务流管理

从需求计划、采购计划,到下达采购订单;从货物到达、待检,到质检合格入库;从生产计划、材料领用、车间管理、质量控制,到完工入库;从销售计划、销售订单、提货、结算,到客户跟踪等等,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业务管理方案。

(三)提供多视角物料管理

可以从仓库、货位、批次、单件、状态、辅助项、包装等多个角度对物料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利用物料价值;从采购入库、车间生产、产成品入库到产品销售,进行记录和反映,使得物料流转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迅速查明,并确定责任人。

(四)提供安全库存管理和仓储货物质量管理

提供失效期管理、aBC管理、货物预警管理及安全库存管理机制,从而对货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提高仓库货物的保管质量,降低仓储成本。

(五)严谨的生产过程控制

可对生产指令的下达、车间任务执行、工艺参数控制以及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控制,使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车间进度的详细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该系统的运行极大地减少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使得财务工作由会计核算层面上升至财务管理层面。

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保障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公司树立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构建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逐步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程、预算考核和报告制度;把责任考核与全面预算结合起来;组织参与对生产定额的修订,完善定额制度;按工作流程操作,落实考核指标,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力地保证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内部协调一致

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都涉及大量的市场信息和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过程的信息,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在此过程中,企业管理层都高度地重视和参与,上下统一思想和认识,公司其他各部门密切配合。

(二)健全预算管理控制系统

从预算编制、跟踪执行过程、差异分析到预算调整都应建立规范的流程在编制时综合考虑企业全面的资源与经济活动,在执行过程中每一个部门、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受到预算的严格约束,执行中不符合预算规定的部分应经过制度规定的程序、由具有相应权力的个人或机构审批才能准许发生,并进行相应的预算调整,由此形成的预算执行信息才能真正成为考评、奖惩和激励的依据。

(三)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把企业管理的策略方法全部融会贯通于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岗位责任制的建立、统计信息及时和准确、内部核算体系的完善、构造适宜的业绩评价体系等。

(四)建立有效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要想成功实施,必须不拘一格,充分调动和分配有效资源,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流程。

三、实行资金计划管理,提高资金运行效率,控制资金成本,降低财务风险

我们公司资金流巨大,如何合理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完善,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计划管理体系。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我们对资金收支实行计划管理,掌握资金市场形势,合理筹措、调配资金。每月初根据各部门资金使用计划及预测的收入编制月资金使用计划表,作为调剂资金使用的依据;月中跟踪调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过程控制;月未再根据各种反馈信息进行月度分析,调整资金使用计划。通过资金计划管理,我们节约了公司的财务费用,降低了财务风险,也提升了公司在金融机构的声誉。

四、建立公司财务稽核网络,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建立完善财务控制制度对企业既能防错纠弊,又有促进经营管理效果的作用;能做到事前预防、事中、事后及时发现工作漏洞。公司的财务稽核网络是通过一系列的特定分工要求,使财会人员既分工负责,又相互牵制、制约。在企业内部,凡是一切货币、财物的收付,在手续上和会计处理中,必须使其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和个人,使一方的工作或记录,受另一方工作或记录的监督和牵制。

通过牵制、稽核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失误,也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财会人员中的违法企图,督促财会人员端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建立财务稽核网络,是为了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核算资料的真实性,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建立财务稽核网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8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监督;研究

财务监督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在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目前高校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财务监督的认识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实施高等教育项目越来越多,对高等教育投入资金的金额也越来越大,如何使这么多的项目真正的发挥作用,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当前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高校的领导层对财务收支情况普遍重视,但是对财务监督工作没有给予充分地重视,各种财务监督的手段难以发挥效果,财务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2.财务监督人员的素质难以使用工作的需要

当前,高校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使用、核算方式的多样化,对高校财务监督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很多高校财会人员受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对新理念、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同时,个别财会人员存在学习能力不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等现象,难以适应当前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要求,造成新的财经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财务监督工作推进缓慢,影响了高校开展财务监督工作的效果。

3.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部分是由国家投入资金保障运行的,因此,高校在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财务审计的同时,还要在校内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对高校财务资金的收支、分配、考核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但是,从实际的执行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财务监督制度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

4.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领导的不重视,造成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财务管理部门的附属机构,内审部门的负责人由财务机构的人员兼任,内部审计成为了一项摆设;审计的内容侧重于事后审计,事前、事中的审计监督工作不到位;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程度不够,等等。

二、加强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意义

1.保障高校财务工作正常开展

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如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效率不高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财务监督来实现。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工作体系,不仅可以对财务核算体系进行完善,而且可以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更全面的反映高校的管理情况、经营情况,避免了一些不利于高校发展问题的发生。

2.可以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严格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可以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建立档案,确保资金收支的平衡,事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比如差旅费的报销办法,集中采购办公用品的管理办法,进行招标采购设备的管理办法等。对于大额资金的支付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3.加强高校财务监督机制可以促使高校财务人员廉洁自律

对高校财务加强监督,可以使高校财务人员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在工作的过程中秉持清正廉洁、勤勉尽责。此外加强和完善财务监督机制,也便于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从而进行快速高效解决,把财务隐患和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保障了高校的整体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

4.加强财务监督可以更好的维护高校良好形象

高校自古以来就在人们心中处于比较神圣和重要的地位,被称之为象牙塔,加强对其的财务监督,可以促使高校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有效维护了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的对策

1.提高高校管理层对财务监督工作的认识

提高高校管理层对财务监督工作的认识,是做好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高校财务监督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一是高校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对国家有关的财经纪律、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学习,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权;二是要增强高校领导的财政监督意识,学校可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财政讲座,让校领导认识到财政监督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和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三是各级财会人员要自己管得住自己,警惕思想上的滑坡、精神上的沦陷,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微慎独、勤于自省,做到遵纪守法,绝不出现私设小金库、账外套取资金等行为的发生。

2.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督机制是做好财务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财务制度建设工作做的扎实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遂平的高低,为此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改校内财务制度,比如校内分配制度、经费审批制度、校内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力争使财务制度更好的为财务管理服务,达到约束和规范校内经济秩序的目的。

3.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外部监督

所谓加强外部财政监督,主要指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对高校财政管理的监督,这样便于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和公开化,首先高校财务部门要和审计、纪检部门做到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对于高校内部工作人员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其次要加强群众监督,高校在进行财务经济活动时,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引导群众进行监督,从而实现财务经济工作的透明、公开和公正。只有把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的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9

一、地方财政监督的难点和问题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我国的财政监督总体上得到了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我国的财政监督制度仍然不够健全,规范的财政自主监督体系还不完善,使得现行财政监督的法制建设、工作方式和监督手段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的需要。

(一)财政监督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

在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的过程中,发挥好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已成当务之急。但是,目前,地方财政监督检查职能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公共财政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财政监督还存在着“缺位”现象,基层财务监督薄弱,财务制度约束力不强,财务管理不严格的问题仍然存在。从监督内容上看,对公共收入的检查多,对公共支出监督少;对财政分配的最终结果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跟踪问效少;从监督的方式上看,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从监督环节上看,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监督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这就导致很多财政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既成事实后才被发现,从而造成财政管理中的违法犯罪现象屡禁不止。

(二)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一是在工作中议“收”的多,谈监督的少。现在议财政多是从“收”的角度做文章,如何扩展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如何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增加可用财力,如何争取项目资金,增加建设项目等等。在“用”的要求上监督少、问效少、追责少。二是存在重拨付,轻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决策层决定拨付,财政部门执行划拨是常规财政资金运转程序,由于有的专项资金使用周期长,跟踪监督环节较为薄弱,项目决算审计、检查成为事后监督,耽误了及时纠错的最佳时机,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三是重查错,轻绩效。把财政监督仅限于查错纠弊,监督视角没有得到拓展。一些地方乡镇领导主要精力都用在乡镇经济发展和资金筹集上,资金监管意识不够强,精细管理还做得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发展,轻监管”、“重资金分配,轻使用监管”、“重项目申报,轻后期监督”的现象。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弱化许多地方乡镇没有完善的财政监督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模式各异,没有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有的乡镇领导仅仅把财政所当成乡镇政府收支的“钱袋子”,乡镇对财务收支凭据审批、审核,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资金的监督管理等环节缺乏相应制度,资金安全存在严重隐患。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少数管理人员法制观念不强,财务收支活动没有严格遵守国家财务规章制度。

(四)内部监督效率不高财政监督有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二者相比较而言,财政的内部监督显得极为薄弱,财政对自身的监督力度还远远达不到管理的要求,财政监督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给国家财政资金的分配和预算的执行留下了漏洞和隐患。近年来,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内部管理松懈,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财政部门腐败现象的蔓延与财政监督尤其是内部监督不健全、不完善、缺乏约束机制等有着直接关系。一是缺乏常规监督指标考核。财政工作中重在业务管理考核,缺乏监督考核指标,尤其是缺乏日常财政工作监督考核细则和要求。二是纵向的财政监督需要加强。财政监督要走向常态化,业务自我监督是必要的。但从财政监督效果看,自上而下的业务监督更显得重要和必须。三是财政执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财经领域内违纪问题仍然存在,滋生“小金库”的土壤还未彻底铲除,可能还存在着财会人员做假行为。四是地方财政监督环节缺乏有效的机制,乡镇财政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较大,预算和实际支出形成“两张皮”现象,缺乏预算管理意识,财务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监督化存在漏洞,在制度设计上,财政监督部门没有直接处分权,所以面临检查容易、处罚艰难的窘境,这在乡镇一级表现得更为明显,监督执法陷入屡查屡犯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财政监督效能的发挥。

(五)资金监管乏力,制约了资金效益的发挥由于政府部门在支农项目管理上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很难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其一,少数惠农补贴资金没有纳入财政所专户管理,作为项目实施地的乡镇财政无权过问,由县级主管部门直接发放给农户。其二,乡镇财政受制于乡镇政府,部分专项资金存在转移用途、截留挪用现象,乡镇财政“看得见,管不着”,致使乡镇财政监督弱化,影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对涉农资金违纪违规问题缺乏具体的处罚和整改措施,管理和监督的威慑力不大。其三,对非财政渠道下达的涉农资金监管难。不少涉农补助资金分属民政、林业、农业、教育、计生等多个部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乡镇财政对这些资金监管乏力。其四,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监督职责的范围和内容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财务管理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盲区,财政监督的内容和范围还没有适应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的广泛性、多层次、全方位监督的要求。

二、原因剖析

(一)责任落不实、制度不健全,横向协调机制不畅一是业务监督缺失。财政监督概念教条化,排除在业务之外,该全程监督的敏感地缺乏有效监督;二是上下联动不够协调。财政资金运行是个上下衔接的链条,从财政资金收入的筹集、财政资金的配置到财政资金的使用的各个重点环节都应设置可上下监督的指标,使上下监督全程可连续、可操作;三是责任不明。财政监督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重大的行政执法工作,该由那一些负责,哪些人负主要责任必须明确。从现行运作体制看,还无法实现财政部门全口径管理,从上至下的资金各渠道运行,并由相对应的各部门管理,无法统一标准,不单是一个财政部门的内部需要加强监督的问题。财政监督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一方面是各业务机构在履行相应监督职责时,专职监督机构在整个监督工作中的牵头和协调作用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是与审计、纪检监察、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

(二)社会监督互动不足一是人大财政监督缺乏应有直属机构和队伍。通过人大监督渠道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应建立隶属于人大的审计机构,代表人大监督财政运作,增强财政监督的有效性。二是其他机构监督合力未形成。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机关的参政监督,监察机关的执纪监督、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与财政业务监督之间沟通、协调不到位,应进行类似联席会议的形式,把各方面的监督要求和建议融入到财政工作实际中去,体现出监督的连续性、有效性,形成方方面面的合力和效力。三是群众监督还比较困难。由于财政信息披露原因,社会公众的监督还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群众依法进行财政监督的意识。

(三)上级财政对基层财政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跟踪管理不到位一是对发现的问题没有督促落实整改或督促力度不够,整改效果不够明显。二是在严肃财经纪律、打击违规违纪行为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较为宽松,导致财政监督权威性不高。如,惠农补贴资金基础数据存在信息审核不严、不完整、不真实等问题,甚至存在虚报冒领和“二次分配”的现象。其次是除上级“高压线”的项目资金外,乡镇财政一般未安排项目配套资金和前期费用,或多或少存在转移用途、挤占挪用等雁过拔毛现象。

(四)基层财政监督人员少,水平低,新生力量不足由于乡镇财政所的人员、业务由县局管理,而编制、工作、考核由乡镇管理,每个所一般只有3至5个编制,业务量大,人员少,而且人员基本都是八十年代初建立乡镇财政所时招聘进入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很少,素质较低,理论基础薄弱,难以适应业务流程规范和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乡镇财政监督职能的发挥。

三、对策与建议我国新农村建设已进入重要时期,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强农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如何把握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监督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财政监督理念,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健全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财政监督体现在方方面面,仅靠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各业务职能机构也应落实监督职责,财政监督机构和业务职能机构之间,是共同的监督关系,必须加强沟通协调,统一组织,达成监督的互补性,把监督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大监督”。要克服为检查而检查、为应付监督而监督的小地域思维,建立纵观大局、服务大局、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政监督格局。紧紧围绕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这个中心,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突出监管特色,有重点地开展各项监督检查。

(二)坚持依法理财,强化监督手段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以制度规范财政执法行为,用制度来管人,努力完善财政管理机制,细化管理办法,堵塞漏洞。二是进一步明确监督职责,规范工作方法及手段,建立健全责任制,制定一系列操作性强的财政监督业务考核指标,并纳入整个财政系统的效能评价体系,定期检查、考核评比,切实推进财政监督的全面开展。三是坚持查处违法违纪事项与有关责任人相结合,增强财政监督的震慑力,加大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从根本上触动违法违纪责任人的切身利益,促进遵纪守法意识的提高。四是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乡镇财政管理新模式。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以规范收支行为为重点,明确规范乡镇财政支出顺序和行为,确保乡镇重点支出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在不改变预算管理主体的前提下,对乡镇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以促使乡镇的财政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核算权和监督管理权相分离,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创新监管机制,促进监督制约一是要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应从重事后、突击性监督转变为全过程、日常性监督,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将监督关口前移,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调节资源、配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二是要理顺财政监督与其他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各级各部门审计、监督、检查、稽核、督促建议和意见等结论性的建议和意见,应通过联席会、通报等形式进行相互沟通、协调、督办,认真落实工作成果,取得综合监督实效,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建立财政监督成果与预算管理挂钓,将监督结果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四是完善财政监督机构与预算管理机构共同实施监督的责任制度,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五是实施财政监督的“阳光工程”,方便群众监督。要定期和不定期披露公共财政信息,特别是惠民政策的预算、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等情况通过政务公开方式进行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促进阳光理财、民主监督。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124-02

我国事业单位与其他国企、民营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特殊性。其员工编制与国企、政府部门也不同。近年来,事业单位改制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事业单位有众多特殊性,其财务监督同其他国企、民营企业一样重要。随着我国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活动力度不断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也成为需要攻克的难题。如何根据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探索积极有效的财务监督工作模式,降低财务风险,重塑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之风,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利于事业单位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改革开放速度加快,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不能达到科学理财的目标。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利用财务监督工作指引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健康发展方向,及时发现日常财务工作的漏洞,不断充实财务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人员工作,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合理高效,为事业单位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措施

2.1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意识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缺乏足够的财务监督意识。尤其对于那些缺乏财务监督制度的事业单位。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首先需要树立财务监督意识,并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强化财务监督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组织财经法规学习开始。确保事业单位领导与财务人员均具有财务监督意识。领导具有财务监督意识后才能切实抓好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具有财务监督意识,才能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单位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的财务工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帮助财务人员重新学习财经法规,合理规范财务工作。

2.2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监督的规范性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需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制定相关的财务监督政策规定,做好财务内部的监控工作。明确责任范围,做好财产保护工作。根据事业单位实际经营状况,财务状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财务监督工作。做好监督工作,需要确保监督工作能够落实到事业单位每一个工作角落,落实所有的工作细节。为事业单位监督工作提供可执行的规章制度。人员允许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财务监督小组,组员可以包括财务人员、单位领导等。落实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明确责任范围。确保监督工作能够规范进行,不要涉及个人情感。作为财务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严格并且认真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要把握好工作中的重点。财务监督管理组成员需要根据相关操作规范与制度进行监督工作,确保工作不出现疏漏。

2.3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中心,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是加强财务监督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存在工作人员利用单位缺乏预算管理制度,假借事业单位名义采购办公用品,却将相关物品运回自己的家作为私人物品。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工作需要,编制事业单位各部门的经费预算,并将预算方案报送本单位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审核后,下发到事业单位各部门。超过预算管理的,需要经过额外的报批程序,合理规划事业单位资金使用,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2.4有效采取激励措施,确保完成事业单位预算目标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措施。合理的激励措施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利于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与监督工作顺利进行。激励机制需要包括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采用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激励管理可以建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运用合理的奖惩办法,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对于完成工作目标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以此激发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奖惩并罚,恩威并施,落实财务监督工作。

2.5突出财务监督的重点

突出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明确自身的监督责任,抓好财务工作重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监督,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做好财务监督管理的专项工作。

只有这样才利于提高财务监督工作的效率。例如国内一款杀毒软件为顾客提供的杀毒模式有三种,快速经典杀毒,全盘杀毒,木马查杀。顾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杀毒方式。杀毒软件推荐的是有针对性的快速经典杀毒。因为它杀毒范围包括病毒经常潜伏的文档位置,为顾客节约不少时间,突出财务监督重点内容也是同样的道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涉及了财务工作等多方面内容。监督人员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到重大违规违法等问题检查上。笔者认为,确保工作人员不会受到物质诱惑,而私设小金库。确保事业单位非税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事业单位没有出现重大财务漏洞。对经济犯罪与严重违法违纪的人,予以严厉惩治,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办事,让其受到应有的惩罚。2014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国企领导人员的经济作风的监督管理力度,揪出多名害群之马。事业单位也需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财务监督工作。明确单位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与合规性。在日常财务监督工作中,进行有重点的检查与监督,整治财务工作风气。

2.6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中存在资产配置标准与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制度是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管理制度应该要确保资产管理制度与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职责与责任范围。建立存量资产与财务预算之间的合理联系,从预算的角度结合严谨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资产配置流程的规范问题。确保事业单位领导人可以及时掌握单位内部资产的使用情况与财务资源状况。进而才能进行有效评价考核。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需要管理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实际财务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响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确保不出现国有资产浪费、闲置的情况。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与作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自管管理正规化,实现有效的财务监督目标。

2.7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养成不断学习财务知识与掌握新财务理念的习惯。具有创新意识的财务人员才能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合理规避财务风险。才能为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作出贡献,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系统的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事业单位领导可组织学习活动,引导财务人员形成正确的财务工作思维理念。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只有不断地发展改变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加强财务监督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对财务人员的自身职业修养也提出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自身职业修养,能够在财务工作中保持一个公平、坚定的心理理念。在面对物质诱惑的时候,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遵循相关财务规章制度进行相关工作。工作环境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事业单位可以改善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在愉悦的工作氛围中努力工作。鼓励财务人员进行再教育,加大培养人才的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理念、学习意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财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结论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单位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果事业单位缺乏有力的监督工作,会出现财务工作混乱,甚至出现会计核算不实的情况。加强监督工作,利于促进财务管理健康发展,规范财务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避免财务风险,做好单位财产保护工作,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确保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之我见[J].审计与理财,2007(5).

[2]王宏江,陈振飞,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