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十篇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十篇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6:27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1

关键词:中专生;电焊实训;安全操作

科学合理的电焊实训安全操作规范是保证进行实训学生安全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项。

一、电焊实训安全操作的必要性分析

电焊的种类很多,电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焊实训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哪种电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会产生安全问题,在正确电焊操作中会有强弧光、烟尘、有毒气体产生,并伴随着灼伤、火灾、触电等危险,不正确操作会带来更大的安全危害,电焊实训操作必须要做到安全。

在一些偏远地区,如新疆地区,一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在语言上存在沟通障碍,在实训教学指导过程中容易产生误会,这会带来实训安全问题,对此一套科学、成文的电焊实训安全操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规范电焊实训安全操作的途径

除了实训前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培养外,还要依据具体操作步骤拟定电焊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将安全保障工作具体化。主要应从自我防护、对他人防护、设备安全防护三个方面入手。

在自我防护上应从实训操作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收尾工作三方面进行规范。操作准备时必须检查设备安全性,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教师指导进行操作,同时要时刻留意机器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断电处理。收尾工作时要做到确定无安全隐患后才可结束实训。比如引弧实训时,操作前佩戴好面罩、绝缘工具,摆正姿势。划擦方向要由内向外,以免被灼伤。

对他人防护方面要严格规范,这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有学生电焊操作时,除了指导教师外不准许有学生近距离观察。当发现电焊操作有可能危及附近学生安全的时候,严禁通电工作。对于刚焊接好的焊件,操作学生要守护现场或设置安全提醒标志,以免高温的焊件将学生烫伤。

设备安全是保证学生实训操作安全性的首要条件。电焊设备为电器类机器,一定要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准放在高温或潮湿的地方。电焊机、氧气瓶、乙炔气瓶要分开放,距离应不少于5米。设备的操作安全要得到确保,不可在漏电、过载等情况下强行运转机器。设备的维修养护要由专人操作,严禁学生私自拆机。

安全一向是工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中专电焊实训安全操作一定要严格规范。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2

关键词:电工培训;培训难点;责任心;安全意识

随着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工作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通过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在提升其工作职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我校作为经安监局批准有培训资质的特殊工种培训基地,对于技术培训有着丰富的经验。笔者作为电工培训的负责人,有着多年的培训经历,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在农民工的电工培训工作中,由于多方面因素总是存在着很多难点,下面,我将对这些难点进行总结,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意见。

一、电工培训难点

通过对培训经验的总结,农民工电工培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低

由于农民工文化底子薄,在进行电工培训时,对于专业的概念、符号、工具原理及使用方法不能很好地掌握,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方面存在很大难度。

2.安全意识差,不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电的危险性认识不够,安全意识差,在实操时,想当然地图省事、图方便,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3.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性

在电工培训时,农民工对于执行的操作不能保持足够的责任心,在不能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主动学习自身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规范,只是对培训教材简单地进行了解。

4.培训管理体系不健全

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单单是由于农民工自身因素造成的,在管理体系方面,对于农民工这一培训群体考虑不周全,随意性强,没有制订合适的学习、考核制度,对于农民工的培训结果不能准确把握。

5.培训教材及方式不恰当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未能结合农民工的自身条件去编写培训教材,只是按照以往的培训方式,主抓理论概念及安全规程,对于实际操作和安全规程的遵守不够重视,在实际操作培训时,未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去执行,在培训时就没有使农民工对于电力作业的安全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二、培训改进建议

为了提高农民工电工培训的质量,通过结合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及培训设施,现提出以下几条改进意见:

1.了解学员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对农民工学员进行电工培训,在培训前,有必要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了解其文化水平及实际工作中的侧重点等。

2.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和培训方式

在电工培训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这一目的,对于培训内容应区别于其他培训群体,应满足全面、针对性强、注重实际这几个目的。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应针对农民工理论知识掌握难度大的特点,重点对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进行讲解,通过对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实践操作,提高其动手能力。

在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时,不能单单是枯燥的理论学习,还应结合现有教学手段,多元化地进行授课,比如通过幻灯片、视频能够更加直观地对设备的使用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刻了解;对于电子元器件的认知和电气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万用表、兆欧表等,通过手工制作小型电器、电路板能够更好地掌握电工知识。

3.对学员严格要求,加强管理

严格的学习纪律能够保证培训质量,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不仅学员不遵守纪律,很多培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往往会忽视纪律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规定,对老师进行考核,提高其授课的积极性,使其在授课时,能够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同时对学员要严格要求,比如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手机静音等。

4.注重责任心、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培训工作中,对于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培养,绝对不可忽视,在电工作业过程中,高度的责任心和足够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工作质量和人身设备安全的必要条件,在培训过程中,应加强安全事故案例的讲解分析,使学员明确了解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后果,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在电工操作中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电工作业安全规程》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最基本的安全方针,在培训中要使学员铭记于心。

在上文中,我们对农民工电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如何改进培训质量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其专业技术水平对于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培训工作中,培训学校及培训老师应提高对农民工电工培训工作的重视,针对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耐心、用心、专心地对其培训。

参考文献:

[1]魏光霞.浅谈怎么上好农民工电工培训课[J].科技风,2012(22).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3

自三集五大改革以来,市县一体化培训提上日程,如何在培训对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为市县一体化培训提供有效平台,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功能定位准确清晰

实训基地的布局优先考虑公司急需的专业,优先考虑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以及比较集中、能够形成资源共享的专业。实训基地的定位、功能、服务面向等以充分利用实训资源为准绳。

主站设置

公司在东港建设了实训基地,初步具备了安全、配电、计量、营销4个实训室。以上实训室主要用于配电项目操作培训、营业用电专业培训、安全技能培训等,并设置了一个室外配电实训场地。

分站设置

根据培训侧重点的不同,公司另设置了6个实训分站,6个分站与现场实训紧密相关,主要设置在工作现场或工作车间,分别是继电保护、配电线路、供电服务、变电运行、调度模拟仿真系统。

外延实训基地

日照技校具备基本完善的社会取证培训设施。在充分利用日照技校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公司委派专业人才担任教师,保证培训水平和实训效果。培训对象主要是公司系统员工、农电工及外部人员进网作业培训、特种作业培训。培训功能定位为满足社会监管机构取证要求,同时加强员工在特定领域的培训。

管理流程精准化

东港实训基地以及外延实训基地由公司培训中心负责管理,6个分基地以各专业单位管理为主。在实训基地主站执行《日照供电公司实训基地管理规范》,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实训设备管理、安全操作管理等各个方面。

教学管理

明确了计划管理、教学检查、成绩考核与评定等相关制度。计划包括年度培训计划、材料工器具消耗购买计划等。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以确保计划落实为原则,控制变量,减少干扰,并实施计划执行反馈制度,对计划执行节点定点记录,反馈调整,确保了执行率不低于98%。在实训教学活动中,经常进行教学检查用以保证和不断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教学检查涵盖教案(课件)检查、听课、评教多方面,应对于教案(课件)水平、授课能力等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对学员参考要求、考试流程、成绩分析、补考、成绩登记、培训证件发放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实训设备管理

明确了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等相关制度。设备、仪器、仪表、工器具贯穿实训教学过程,为了提高使用率,做好设备、仪器的维护及保养工作,以“定人定责”为手段,在相关业务单位中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傅作为设备的“监护人”,定期为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必要时由其根据电网设备发展现状,提出更新换代申请,对落后设备进行更替,即监护人不仅负有设备保养的职责,更将作为一种技能传承的监控者。对于工具库的管理,实行进出库登记制度,对于各项物品的使用、验收、保管、登记责任制,对于设备的破损、更换一切都做到事出有因、师出有名。对于材料的消耗、补充特别强调避免浪费,以够用为原则,结合培训实际,指定限额,确保材料的使用在可控范围内。

安全操作管理

以生产现场环境操作要求为参照,结合实训基地培训现场,制定了操作安全操作规范、操作注意事项。操作规范兼顾了实训基地的特殊环境与现场操作环境的实际要求,做到了培训与实际不脱节,培训为生产安全护航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学员们在生产环境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不规范行为、不安全操作动作,在培训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纠正,而且进行了巩固完善,实训现场的操作规范不仅保证了培训学员培训期间的安全,最重要的是作为事故事先预防措施,保证了学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确保了设备的稳定。

分站管理

其他6个基地分站,根据培训需求,以及主管单位的能力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基地管理规范,规范也是以服务现场培训为准绳,主要作为生产现场的实验田,及时满足生产需求,增加了培训的灵活性。各基地的规范由各个单位监管执行,基地分站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与主管单位对实训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对于设备完善、管理有序、使用效率高的单位,培训中心给予宣传和关注;对于管理松散、设备闲置率高的单位,根据需求给予撤销或者重点支持。

教师队伍精选化

实训基地的教师管理是实训基地管理的核心。对于教师的来源、组成比例、薪酬及考核办法等有着明确的规定。为满足日常实训、培训需求,实训基地设有实操教师和理论教师。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示范、讲解、指导具体的操作过程,传授学生一定的基本专业知识。由于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上的不同,使得对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即实训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较强的操作能力等;而理论教师应该具备广博而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文化基础,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因此,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要对于教师队伍的组成、比例分配做好规划。

坚持“精心挑选、综合培养、实时考核”三原则选聘建立实训教师队伍。将各领域熟悉企业内情、专业素质过硬的同志选择进入了预备队伍,对教学水平高的人员打造进入名师讲堂,对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控制能力差的人员锻炼成优秀教师,同时对有教学热情,但技术、教学水平有提升空间的人员作为后备人员,形成“精品、优秀、后备”阶梯型的队伍动态格局。为确保实训教学质量,教师以聘用企业内部的专家为主,必要时也聘请了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根据课程要求调整教师评选标准,“以技能论英雄”,依据实操培训“小而精”的特点对老师能力不要求“大而全”,只要一种技能做到了规范、极致,就可以纳入教师队伍,评选标准的改变筛选出更多的教师人才,进而培养出了一批小(新)技术带头人,也将简单、有效的培训自然延伸到生产现场和小课堂,彻底解决了工学矛盾,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项课程均制定了与之配套的考核细则,在3-5天的培训项目结束后,立即进行考核。考核根据评分表上详细的质量要求和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打分为百分制,扣减分超过20分的需要重新进行学习。单项考核由教学老师自行组织,在综合考核中由专家团队对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全面考核。

培训教学体系化

在实训教学中,突出实训教学的特殊性,任何操作项目都可进行动作分解,最终做为“小操作”的组合体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将“小操作”的准确化、熟练化训练作为操作项目培训的手段,并由此发展出了小模块教学体系。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很多通用性的“小模块”,这为打破专业工种理论界限,实现知识共享提供了依据,也为更容易地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训教学内容之中,实现了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公司实训项目的模块化教学是按照基础、综合、提升三个层面逐层提炼,最终形成了金字塔式课程体系。

以专业为标尺,组建基础培训模块

公司在各个生产领域比如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气试验、继电保护、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电网调度、电力通信等都进行了操作项目的分解和提炼。在提炼过程中,就以因式分解的模式,在分解式的最下端就成为了小模块教学的对象。以配电运行专业为例,见图1所示。

图中,课程内容涵盖配电运行专业的所有操作项目,每一项操作自成一个教学模块,模块内容包括:作业内容、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作业前准备(工器具和材料准备、作业条件)、操作步骤及质量标准(基本规定、工作流程、操作步骤和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考核细则。整个项目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演示将规范、标准的正确操作进行了完整的展示,员工通过考核,确认已经掌握了该项操作。学员的学习方式为听课、练习,相对是被动吸收的过程。基础培训模块是整个训练的入门教育,是技能训练最关键的第一步。

调整教学方式,组建综合训练模块

综合训练是对员工基本操作掌握熟练程度的全方面考核和训练。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纠错”,保证原理被透彻理解、消化吸收。该项训练就是设置小错误,由学员自行寻找并改正。一般根据正确的操作步骤指示,按部就班地操作,只要认真、细致,基本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是要在表象基本正确的成品里寻找错误并纠正,则需要对该项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缘由进行深刻的思考,并且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仪器仪表才能够解决。

二是“连续模拟”,保证项目模块的综合运用。基础模块作为一个单项操作独立存在,在实际工作中是一系列项目的连续操作组合。在员工掌握了基本模块操作要领的基础上,将以积木拼搭的方式进行各个模块的衔接操作顺序,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差异的工作环境,要求员工以安全合理的工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步骤完成工作任务。

培训方式以课堂模拟练习为主,员工始终保持摸索和实验的学习态度。以上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员工实际操作专业技能,避免了员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生硬学习效果,员工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也使员工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生产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群体协作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社会意识、经济意识、大工程管理意识,培养了员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认知维度,组建拓展训练模块

拓展训练是巩固员工所学的技能知识,扩大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外延,加大培训信息量,从而拓宽员工的知识视野。拓展训练模块是对基础训练模块和综合训练模块的必要补充,是对激发员工创新力的有效方式。针对新老员工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

(1)带问题学习的老员工。在员工熟练掌握了基本技能之后,将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拿到讲台上以头脑风暴法进行解决。员工将自己的方案设想在课堂上公开讲解,专家人才参与讨论,将国际上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做法融入到讨论中。在相互碰撞中激发员工不断创新的热情和愿望,让员工明白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参与,创新很简单。

(2)培训涉及领域宽泛的新员工。新员工入职培训接受了生产、营销等多个领域的基本训练,课堂上设置涉及两个领域的问题,引导新员工进行灵活合理的搭配,鼓励其突破专业局限,跨领域深层次思考问题,感受工作中创造带来的满足和自豪。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4

关键词:焊工培训;资格鉴定;管理;电力行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技术”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焊接过程大部分还属于手工或机械操作,操作者的技能对工艺过程有较大影响。因此焊工的技能受到广泛的重视,iSo质量标准体系(iSo9606)及先进工业国家对其均设有专门的规范予以规定。我国亦参照iSo/en等标准制定了国家标准(GB/t15169-2003钢熔化焊焊工技能评定、GB/t19805-2005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等)。

同时出于焊工安全及全面职业技能的要求及不同行业应用时对焊接的特殊要求,因此在各国及我国对焊工均制定有相应的涉及安全法规及专业标准培训与资格鉴定的要求。

由于焊接是电力设备中最重要的制造工艺之一,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电力行业的运行安全,因此一直受到电力行业的高度重视,其焊工培训和管理也是我国开展最早,最完善的行业之一。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焊工培训、资格鉴定及管理的有关情况如下。

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鉴定

焊接过程涉及电、光、热、电磁辐射、有害气体、粉尘、易燃易爆气体、高空作业等不安全因素,其安全教育得到重视。我国在1999年10月1曰起便施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对此加以管理,其证书采用iC卡形式,俗称“焊工iC卡”。本办法系强制性法规,该办法规定,焊工上岗前须参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其内容主要是焊割技术及安全的基本知识及技能。目前该项工作由国家安全监督局系统实施监管。这项工作通常为属地管理。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与法规的完善,政府职能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强,对无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焊工上岗处罚力度加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开展较为正常。

2.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

我国实行在全社会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职业教育法》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是工人综合素质的培训,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培训者技能全面提升。对于焊工共分五个层次,分别是;一级-高级技师,二级-技师,三级-高级工,四级-中级工,五级-初级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时间较长、培训费用较高。目前该项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

3.电力行业焊工专业技能培训及鉴定

基于电力行业对焊接要求的特殊性(材料、接头形式、可靠性等),专门制定了电力行业焊工专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的规定,“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中第8.3.1条规定:电力行业“焊接受压元件的焊工,按SD263《焊工技能考核规程》和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程》进行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方可担任相应的受压元件的焊接工作。”目前,SD263《焊工技能考核规程》已经被DL/t679《焊工技术考试规程》替代;而《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程》亦已被2002年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取代。DL/t679《焊工技术考试规程》为原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颁布的法规,由电力行业电力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批准的属地电力行业焊工考核中心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属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并颁布的法规文件,具体由属地政府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机构管理。

对现行标准内容比较发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和DL/t679两者对焊工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基本相同,都是通过焊接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来测评焊工的焊接技术能力,只是在实际操作考核时对试件的合格标准和适用焊件的范围有所不同。总的来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的要求要严于DL/t679的要求的。目前电力行业的焊工最好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要求进行考核,基本上能满足DL/t679的要求。建议修订标准时统一焊工考试标准,以降低焊工考试的成本。

4.上述三者培训内容及鉴定要求的相互关系

第1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是焊工上岗的必备条件。第2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是焊工综合素质的培训。第3部分:电力行业焊工技能培训是行业焊工上岗的专门技术培训。它们三者培训内容及鉴定要求之间部分内容相互重迭,大致关系见图1。

在目前电力行业实际情况下,合理的组合是1+2+3特别是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者,使焊工既有安全技术培训、全面的综合素质,又具有行业的专门的理论与实践的能力。一般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企业高级业务骨干。1+2的组合使焊工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当其具有中、低级(四、五级)证书时事实上已基本具备“3”的基本要求,只需稍加培训便可以较快达到“3”的要求,适合于技校学生、企业一般业务骨干。1+3的组合实施的成本最低,适合于企业焊工的普及培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出口产品与国外工程的增加,电力行业的国际市场正在逐步扩大。一些国外有关焊工制造资格认证也逐渐在国内推行,其中相应国外焊工技能培训及鉴定的标准在国内也逐步得到采用;如;美国的焊接生产制造企业的焊工考核和鉴定采用美国的机械师工程学会aSme第九卷的规定,或采用美国焊接学会(awS)的awSD1.1规定。欧盟焊接生产制造企业的焊工考核和鉴定,采用en287-1《钢结构焊工资格考试》、en287-1418《熔焊和电阻焊的焊接操作人员资格考试》规定。加拿大焊接生产制造和企业的焊接程序由加拿大焊接协会(CwB)实施认证,焊工、焊接操作工及定位焊工都要经过CwB的考核。

此外焊工培训及资格认证的国际化倾向亦应予以关注。目前国际焊接学会(iiw)负责国际焊接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体系正在建立中,包括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中国在内共有37国家加入了这一体系,在这些国家中,按照统一的规程进行人员培训,统一标准进行考试,合格者颁发统一样式证书,证书在全球被广泛认同。

参考文献

[1]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S〕,1999.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S〕,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S〕,1996.

[4]国家职业标准:焊工〔S〕..

[5]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S〕.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5

关键词:实训课;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96-01

引言:实训课是培训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且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现场实训设备的实际操作,将培训教材、实训设备和器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实操技能传授给学员的活动。由于培训学员都来自生产一线,实训是培养和提高这些学员运用新的规程、规范、规则等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完成培训计划达到培训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员通过实训课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技能操作,按照操作规程和规范的要求,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实训课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员日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水平以及工作上能否胜任本工种的工作。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上好实训课是培训师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电能计量工种的具体情况,探讨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准备

要上好实训课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即所谓的备好课,备好课是教学全过程质量保证的必备条件,实训课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员、备实训操作方法、危险点、安全措施等,而且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一个课题讲后示范,还是边讲边示范,课前要准备充分。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和操作程序统一,操作动作规范,让学员很容易模仿和直观理解。对实训时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把学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了解该班学员的基础,根据学员的基础状况循序渐进的安排实训操作,另外,课前要把实训工具和设备准备齐全,这样上实训课时,保证人人都有工具、有工位,学员就会有事可做,不会在实训室虚度光阴或影响其他学员学习。否则会造成学员实训操作时,看的看,做的做。如果学员还不太熟悉就停止操作,让那些没有实训的学员进行操作,这样势必会造成学员实操技能不过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学员太多的话,可以分组进行,一定要课前考虑周到。另外对于实训操作的课题,培训师要课前做几遍,做到规范熟练,应用自如。

二、讲授示范

因为实训是让学员学会独立操作,所以培训师一定先讲授规程、规范和规则的要求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然后讲授示范电能计量每一个课题的实际操作步骤,例如:在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接线检查实训时,使用相位伏安仪进行电压、电流和相位的测量,首先,告诉学员仪器面板上插孔的功能和作用、使用方法以及转换开关所指示位置的功能,使用转换开关的注意事项,电压表笔的正确插法,电流钳的插法以及极性标志;其次,应讲授测量哪些数据、如何测量及读数,如何记录,千万不能带电转换档位,并亲自示范,加深学员的印象,方便学员模仿和操作。如在讲授电流的测量时,要注意电流钳有极性标志的一侧朝着电流的流入方向,测量前将档位放置在电流钳插孔对应的档位,如何读数,如何记录。因为读数很重要,一旦学员测量档位错误、读数错误、记录错误,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严重影响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所以每次都要求学员按规定、按要求进行操作,学员自然就能正确掌握好相位伏安仪的使用方法,正确测试出电能计量装置每一相的电压、电流和相位,从而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经过更正后保证电能计量装置能够准确计量。

三、巡回指导

在实训课中,培训师示范后,大量的时间需要学员去练习操作,这时培训师就要进行巡回指导,主要体现对学员操作方法的指导,一是保证人员的安全,二是保证实训设备的安全,所以要引导学员开动脑筋,集中注意力,认真模仿,规范操作。特别是技术要点和操作难点、危险点,更应强化指导,让学员学会、学好并学以致用。鼓励学员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尽快达到应有的技能操作水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学员由于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操作失误,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台体报警而无法进行实训,这时培训师不应指责、批评,应给予正确的讲解、帮助指导。有了培训师的帮助指导,会大大增强学员实训的勇气和信心。

四、实训总结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6

关键词:特种作业实训安全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49-02

鉴于近些年国内安全事故多发的现状,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生产安全工作,国家安全监督总局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安全培训机构的资质要求,从培训源头主抓安全培训工作。目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工科类专业都开设有机电类、金属焊接类、化工类等专业,部分学校具备三级安全培训机构资质,主要负责特种作业岗位准入的安全培训,通过考核后由安监局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此类专业学生在从事该岗位工作前,都应考取相应的操作证书。如“低压维修电工”工种必须经过“低压维修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证后,才能进入各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可见,特殊作业工种的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准入资格审核中往往是以安全为主要目的。

1目前学校该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特种作业实训课程与普通实训课程没有区别

多数高职院校都将特种作业课程与普通专业实训课程同等对待,没有专门针对特种作业的课程定制具体的实训要求。一般的专业实训课程是不需要过分强调安全的,但是特种作业课程则不一样,因为安全意识在这些岗位上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自己、他人和生产安全而不能忽视。

1.2注重技能忽视安全意识的培养

特种作业考核大纲里包括安全和实操内容,大多数课程侧重点均放在了技能上,因为考证的过程中能够直接量化的是技能,但是这样直接导致了对安全意识的淡化。

1.3专业教师资质不齐

特种作业培训主抓安全,而教师自身都没有经过安全的培训,没有相应的资质及证书,又如何培养学生达到特种作业的知识要求呢?许多教师专业技能和职称都较高,但是对于特种作业课程在授课中所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了解不多,有意无意地在授课中忽视了安全细节,不能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加以制止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有些事故可能在实训过程中就发生,有的可能要到工作后才发生,可见安全意识的培养主要责任在教师身上。

1.4档案管理不规范

档案的管理很重要,但是多数学校的特种作业类档案管理与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没有分开,造成特种作业档案不规范,查找及倒查过程很困难。

2特种作业课程改革措施

要想在特种作业类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既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血的案例远比空讲有效果

“维修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实训”课程与其他普通专业实训课程相比,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学生经常要处在强电环境中,而学生大多年龄在19~22岁之间,他们对电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学生自以为从小都用电,对220V以上电压的危险性没有清醒的认识。容易缺乏安全意识或操作不规范而发生意外危险,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稍为不慎便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作为实训教师,在实训第一次课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要明确告诉学生:电工作业是特种作业属于高危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生产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如何才能让学生很快接受安全教育呢?首先应该将学生带到专门的安全培训室,室内有专业的安全教育展板,利用宣传图片给学生进行教育,一幅幅事故图片,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是给他们建立安全意识的开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安全事故案例,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利用事故案例冲击他们的神经,这样他们才能在血的教训中感受到安全在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多么的重要。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采用以案说课,列举各种电工违章作业案例,分析这些事故案例产生的原因、后果及经验教训,结合各种电工安全警示图片、标语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实训安全。

2.2直观演示操作利于学生掌握安全技能

学生初到电工实训室,对所见到的一切都感到新奇,都跃跃欲试。此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法可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在讲授触电急救方法时可利用假人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法和人工呼吸法的现场救护演示,在教师演示结束后可采取学生模仿演示,多数学生观摩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急救过程。当学生在急救演示中出现错误时,指导教师要及时纠正错误。如在发生触电事故的时候,现场有掌握触电急救技能的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在介绍电工工具、仪表使用等内容时,指导教师应熟练地对每一种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直观演示使学生扎实的掌握。例如在万用表使用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只需将表笔的握法演示一遍,学生在今后使用万用表时就不会出现各种不科学的握法了。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平时不正确的操作拍摄下来,课后播放与学生交流互动并找出问题,相信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2.3分组项目式教学法

所谓分组项目式教学法,学生通过组队实施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实训中,教师将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例如,在进行“低压照明线路安装”项目的实训中,指导教师先把该项目学习的目的进行介绍,对该实训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出对该实训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然后下发项目任务单给学生,学生根据任务单进行项目中所需的元器件进行选择,绘制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然后进行安装接线,完成后由教师进行检查。在实训过程中,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协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还应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

2.4考评标准的改革

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教师根据考核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严格考评。考评主要内容除了放在是否达到预期功能要求外,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安全行为,比如:是否穿戴劳保用品;在通电和关电的时候,是否按照顺序合闸通电;导线的线头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可靠连接;火线和零线是否按照电气安全接到开关插座相应接点,电工胶布缠绕是否达到标准等等。这些都应该细化到考评表当中,涉及重大安全隐患的考点应采取强制手段,不合格必须重考。

2.5考核中口试的重要性

学生的技能操作情况可以量化,但是针对安全的操作可以通过口试来考核。口试可以在实训中由教师定期组织进行,口试主要是针对安全,认知等进行提问,学生可以通过对电气元器件的原理,使用场合,接线方式,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回答,从而考核学生对安全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2.6教考分离的重要性

特种作业教学与最后的考评采用教考分离制度,能更大程度的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无论从教师到学生都能从中收益。

3特种作业培训师资培养

国家安监总局下发了[第44号]文关于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具体规范了各个特种作业课程所需要的教师要求,从源头上大大规范了培训机构的各项资质要求。如特种作业课程培训的教师都应具备相应工种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还应该具备有8名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兼职教师,其中至少有5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经省级安监部门或者省级煤矿安监机构考核合格的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中至少有2名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每个作业类别不得少于2名专科以上学历、相应专业的专职教师,从事实操教学的教师应有相应专业技师以上等级证书。教师还应定期参加安监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学校还应搭建交流平台多与相关院校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才能将特种作业培训工作长期良性的发展下去。

4特种作业综合管理

(1)特种作业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培训档案,从计划办班、招生、学员档案、教师档案、培训考勤档案、考证档案等一系列的档案都应严格把关并认真归档,最好由专人负责,有专门的档案室存放,必须进行电脑化管理,有台账等可方便日常管理及检查。如果培训的学员在工作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上级部门将会启动倒查程序,查找该学员的培训档案,如果在档案管理上出现问题,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2)教师特种作业证书管理。

特种作业证书是教师是否具备该工种授课资质的标志,每六年一换证,每三年一复审,许多教师工作忙起来经常忘记复审而造成过期,大部分教师因为复审需要自费而干脆放弃复审。学校应该把该工作集中管理,专人负责此类教师的资格证书审查,到期主动提醒教师复审证书。而且为了学校的安全工作,各学校应该承担特种作业授课教师的证书取证及复审费用。

(3)各培训机构对特种作业类课程的重视。

学校应对特种作业课程高度重视,要拿出具体的措施来规范特种作业的各项工作,完善课程教学软硬件建设。对老师也应该有相应的激励制度,如,对安全培训教师的课酬可以适当增加安全责任系数,对一年的安全培训过程中未发生事故的教师进行安全奖励等等,这样教师才会在工作中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提高安全培训意识,更好地完成好特种作业课程。

特种作业课程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需要各部门制定相关的制度去完善,自上而下进行监督和管理,有效的投入软硬件设施,充分照顾到教师的现实需要,才能使教师在授课时真正担负起安全责任更好的教学,尽可能的杜绝安全隐患,培养出合格的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将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在心,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文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Z].

[2]国发[2012]44号文件“《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Z].

[3]国发[2010]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Z].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7

特种作业人员是从事特殊工作的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因此要有效对电工人员展开安全教育,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工作人员掌握安全技术,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一、对电工特种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的生产和安全,显然安全条件是很重要的。而安全条件是由人的安全活动去实现的,然而,统计资料却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80%。电工作业人员的生产行为是否安全,将直接决定事故发生率的高低。因此,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教育,规范其安全行为,是实现安全目标,防范事故发生的主要对策。

特种作业人员是从事特殊作业的操作人员,在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和考核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与考核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它不仅能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实现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而且对于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特性

特种作业人员归属于技术工人,特种作业工种种类多,要传授的安全生产知识涉及的专业广,而且有的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比较弱,这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特性。电工作业特种作业是重要的一种,要根绝电工工种专业的特点,向工人传授电工的专业操作技能,同时要结合电工作业过程中常出现的违章操作现象讲解违章操作的严重后果,以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电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目标

电工特种作业人员工作的岗位是高危岗位,我们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明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安全文化素质方面,电工特种作业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后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知识方面应有较多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能方面应有较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通过刻苦训练,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失误:应急能力方面,遇到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能果断正确。

四、对电工特种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的途径

安全教育为生产力所决定,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前,由于生产力的落后,生产操作复杂,对人的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相应的安全教育主体是人的技能。而随着生产力水平发展,电气设备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生产过程对于人的操作要求越来越简单,安全对人的素质要求主体发生了变化,即强调了人的态度、文化私内在的精神素质。因此,安全教育的主体也应发生改变,即由传统的以技能为主体的安全教育转变为以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为主体的现代安全教育体系。

(一)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参观法,有针对性培养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1.安全思想教育;2.安全法纪教育;3.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教育。具体方法:?讲授法,系统讲授国家法律及规章制度;从理性的角度向受训者传授安全理论和方法,领会其意义,抓住其核心,贯穿于行动。?助演示法,通过Cai辅助教学,指出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后果的严重、恶劣,造成的损失不可挽回,使学员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参观法,把学员带到工厂现场参观、讲解,使学员的感受更为直观、生动、具体。

(二)寓安全知识教育于电工专业知识教育中

电工学是以电路为基础的应用学科,电工作业人员要学习电工基础知识、电工测量、电机控制等技术性很强的知识。在学习这些内容时,不要简单地只给出概念、定义或控制方法,而应该把它与安全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指出能否正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于实际中,将直接决定行为的后果是否安全。例如,在直流电路中学习电流、电阻、欧姆定律时,就可以谈到实际电路设计时,应该运用上述原理,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导线,保证用电安全可靠。比如,某单位由于电路设计时未充分考虑用电负荷的增加,选用的导线过小,导致在一次用电高峰

时发生了火灾,造成了重大的电气事故,引起学员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又例如在学习交流电动机这一章时,除了学习传统的控制电气外,增加一些新技术,新产品知识的学习。如电动机保护开关,是集短路,过载、缺相、欠压等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产品,并将它应用到控制电路。通过这样的教学,既提高学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教学与实践互相联系,使学员的安全技术知识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

(三)在实际操作课中,时刻进行安全行为教育

电工作业人员培训中,除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外,在实践训练中,安全行为教育更为重要,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求学员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实习。如带电作业训练时,要求带绝缘手套;登高作业训练时,要求带保护套等;并且在选材、工艺上都要求学员从安全角度来考虑,使学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严格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四)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基本安全知识、常识的补充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掌握了自己本特殊工种的安全操作技能,但对于其他方面的安全知识、常识并不一定知晓、领会。而作业现场往往又比较复杂,通常是多个工种作业同时、交叉进行。因而,还必须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其他方面的基本安全知识、常识的培训教育。

(1)对新入场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三级”教育

新入场的特种作业人员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参加工作的年轻特种作业人员,他们缺少实践经验,通常表现出来对作业现场充满好奇,很容易因此而产生各种不安全行为。因此,必须通过入场的“三级”安全教育,让他们对作业现场的基本安全知识、常识有着更全面认识,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故”。

(2)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作业人员基本安全常识教育的一个方面,作为从业人员,若对基本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鑫不通,那可以说就是“法盲”。通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他们知道自己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提高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的法律意识。

(3)对特种作业人员还必须进行经常性教育

安全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如果已经掌握了的安全技术与知识不经常运用,可能会逐渐淡忘。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东西,就必须不断地复习,坚持经常性教育。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8

【关键词】电工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17-02

电工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与考级核心课程,它包括维修电工常用仪器、仪表、及专用工机具的选用、维护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照明配线、动力配线、电子装配等的工艺要求;车床、钻床、铣床、磨床、及交、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气配线、安装调试、检修工艺编制及故障寻测技术等,涉及的课程内容多、专业知识面广,其训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带有指向性的评价方案、目的明确的评价过程、客观的评价结果,是发挥技能训练评价功能的关键问题。

1技能训练评价的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双边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也是评价教学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学生技能训练评价的内容,应根据技能训练的目标确定。

掌握常用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安装、调试、检测和维修技能,是电工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每一个专项技能训练,是针对职业岗位技能设置的,应有具体的训练目标,但单项技能训练的目标应为总体目标而服务。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学习目标,还要重视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电工技能训练的目标,还应包括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操作规范等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技能训练进行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1.1训练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技能考核目标。这些目标要体现以下几种能力:(1)操作能力和操作技巧;(2)使用万用表的熟练程度;(3)操作规范;(4)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学生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训练任务,是评价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电工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工具的使用、导线的连接、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技能训练包括电路连接并达预定的功能,设备安装经过调试能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找出故障原因、恢复设备或线路的正常运行等。

如课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接线训练,不仅要完成电路的连接,还要完成热继电器动作电流的整定、元件和部件金属外壳的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等,才能使电路具有更加完善的功能,而且还应完成对电动机接线和绕组的绝缘测试等项目。在配电线路的安装中,不仅要完成导线的敷设、配电装置的安装,还必须进行过载路保护、漏电保护等动作电流的整定等。

1.2操作工艺和方法。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是通过不断地训练逐步提高的,将操作工艺作为评价内容,既是为单项技能训练的目标服务,也是为形成职业技能的总体目标服务,它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应针对训练项目给学生详细交待清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以指导书的形式发给学生。利用观察和指导学生操作,及时记录他们的技能操作情况。如工具的使用要领,电路连接是否可靠、规范,线路的布置是否合理,设备的安装工艺是否正确等,操作工艺应是学生技能训练评价的重要内容。

1.3安全意识和文明生产。在安全意识方面,应对学生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设备和线路安装等操作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价,还应检查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善,能否保证设备和人员的人身安全等。在文明生产方面,应对学生是否遵守劳动纪律、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问题,是否与同学合作交流,是否注意工位的整洁、卫生等进行做出评价。

2技能训练评价的方法

学生技能训练评价采用“操作技能+理论考核+训练过程记录+评语”的模式综合评定。

2.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就是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确定若干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根据权重给予相应的分值,然后将学生完成的作品与评价的标准相互对照,给学生评定出成绩。这种面对面的考评能够直接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成绩评定能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进行有效的控制,激励和督促学生对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定性,就是要根据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如工具的使用情况,材料的处理、元器件的选择,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艺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劳动纪律,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定性评价,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让暂时落后的同学,吸取失败的教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增强学习的信心,克服自身的缺点,不断地进步。

2.2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评定相结合:学生自评,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训练情况评定成绩和做出鉴定。让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的评价,是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了解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想法,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技能训练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有助于分析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出现错误的原因,如元件选择不正确,操作不规范、不符合技术要求等问题做全面了解。

小组评定,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该小组每一位同学的产品进行评价,并综合小组中大多数同学的意见,评定出技能训练的成绩。小组评定,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师评定,就是教师据学生的自评成绩,小组评定成绩以及学生训练情况,对学生技能训练评定出成绩。教师应明确技能训练的目标、对操作方法和工艺做全面、深刻的了解,熟悉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老师的确认有助于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技能水平。

2.3技能训练过程的记录: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劳动表现,有些是需要鼓励的,如采用新工艺和新方法、对设备的安装或线路的制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对老师的讲解提出疑问等,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不爱护工具、设备,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不遵守劳动纪律等现象应加以纠正和教育。为全面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记录学生在技能训练中过程中的表现是十分必要的。

2.4理论考核:理论课是为实践课服务的,在技能训练中应结合所学课程内容,针对具体训练项目进行理论考核,考核的方式可采取笔试、口试或提问,按照工艺流程分阶段进行。内容应简短,形式要多样化,应避免死记硬背,突出应用性。如对照实物口述元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默画原理图,写出操作步骤,叙述操作要领和安全操作规程,分析操作工艺是否正确等,从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较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3技能训练评价的实施

每一门技能训练课程应有一本学生评价手册,记录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以便对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学生技能训练评价手册按训练项目由若干评价表构成(见表)。每一次技能训练,将学生的操作成绩、理论考核、教师评语以及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等记录在表中。(见表1)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同一性。学生技能训练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是根据技能训练目标而确定的,它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使学生认同技能训练水平成绩,检测自己的达标程度和差距,有效地起到鞭策和鼓励学生进步的作用,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不同课程相同的内容采用同一目标来评价。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9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网安全;操作隐患;设备隐患;管理隐患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4-0133-02

电关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变电运行是电网的最前线,加强变电运行的管理是提高电网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变电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隐患,比如操作隐患、设备隐患、管理隐患等,要想加强变电运行管理就必须从这些存在隐患的地方入手,本文就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目前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

1.1操作隐患

在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中,变电运行的直接操作者就是变电工作人员,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很大程度上直接由操作人员的操作决定。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往往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这不仅仅影响电网以及设备的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安全。我们指导变电工作多是重复乏味的工作,工作内容的单一极易导致工作人员精力不集中,从而出现操作失误,导致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事故。

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不规范的操作主要有:(1)不按照作业程序操作,由于大部分的工作是重复简单的工作,使得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跳过或者漏项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工作人员对于系统具体的操作方式不熟悉,没有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运行状态检查;(3)疏漏交班遗留的未操作票,没有对操作票和调度令进行有效的核查,导致事故的发生;(4)不核对设备的具体保护方向,缺乏对具有保护能力的压板的检查;(5)没有按照操作票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出现无票操作等现象;(6)工作人员对防误装置的管理不规范,不能抓住防治的重点;(7)工作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违规早操导致事故。

1.2设备隐患

由于一些设备老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设备不能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出现安全隐患。通常很大一部分安全事故都是因为设备不合格或者是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从而老化、损坏,但没有及时维修。常见的设备隐患有:(1)制造的时候忽略了监制和出产试验;(2)购买的时候选择不当,有可能采购了性能比较差的或者质量不好的设备;(3)不注重设备的保护,尤其是在安装过程中,对安装调试的监督不力;(4)在使用过程中,不注重设备的管理,对老化或者损坏的设备没有及时维修、更换。

1.3管理隐患

变电运行管理不当是我国变电运行事故的另一主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变电运行安全影响巨大,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模式大多有不科学、不规范的缺陷,这就常常导致日常管理混乱。在发生突发性故障时,保障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对事故进行及时得当的处理,由于现行模式的缺陷,在这一点上是做得很不足的。除此之外,运行人员的技术和能力达不到要求,各种规定和责任没有落实,都有可能导致隐患的发生,这些也都是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2提高电网安全运行加强变电运行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变电操作员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

变电的安全运行必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科学操作,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直接决定着其操作正确与否,所以变电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规范、不正确的行为,都会对电网的稳定与安全带来负面影响,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甚至会有造成重大事故的可能,危及电网、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一般而言,变电安全事故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不科学操作,操作不当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技术不扎实、精神不集中或者根本就缺乏安全意识等等,所以加强变电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应该在下面两点做出更多的努力:

2.1.1细化岗位培训的要求和形式。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电力工作人员从事电力工作必须要做到“三熟三能”,其中“三熟”中一熟是要熟悉基本操作原理,二熟是要悉电力设备,三熟是要熟悉自己岗位的制度以及职责。在“三能”中一能是能规范操作,二能是能分析运行状态,三能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最基本的“三能”是每个变电操作员必须具备的。具体来说有:(1)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着可以利用一些空余时间,比如交接班的时间,对当班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操作指导,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示范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2)反事故演习,每月由管理人员设计各种事故,演习过程尽量逼真,让运行人员有紧张感,从而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联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反事故预案,从而培养变电操作员对事故的应急速度和应急方案的执行步骤的了解。(3)在换季的时候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其中培训要结合季节的特点,具体的培训内容要分类进行,对重点内容要重点讲解。注重对日常检修、安全知识、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培训之后也要不定期地进行考察,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透彻理解培训内容。

2.1.2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设备以及外在的环境相比,工作人员是最活跃的,变电运行的责任人就是操作人员,所以加强责任人的安全意识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安全意识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和行为,所以只有加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认识安全管理的意义,也才能更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平时的培训中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改革一味采取罚款的单一方式。同时在出现事故之后要做好分析和反思工作,避免重复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些事故要做相应的培训工作,培训要达到培训的目标,不能只是培而不训。

2.2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故障率

保证设备的及时更新和正常运行,是加强变电运行管理的基本物质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配合其他方面才有可能提高电网安全性能。为此,可以努力的方向有:

一方面,采用新产品,增强设备的运作可靠性。通过采用高质、免修产品来增强设备的运作可靠性。近年来,所有线路及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已全部被微机保护装置所替代,经验证明,优质设备的广泛采用大大降低了故障停电几率,有效地提高了设备运作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做好设备检修工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变电系统中的一些电气设备,保护装置以及输配电线路都有可能因故障,从而阻碍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使得变电系统无法正常供电,所以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积极做好事前预防和事故设想是保障设备稳健安全运行,降低故障几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操作人员增强巡视维护强度,有利于及时察觉、消除其隐患,提高设备稳定性,为连续供电提供有力保障。

除此之外,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我们可以改变定期检修的工作制度,运行工作人员必须要配合好状态维修工作,同时在检修时工作人员应该合理确定检修的范围,加强重点部位的检查,可以充分地利用带点检测、绝缘带电检测等措施实施检测,对发热点可以利用红外线热像仪进行监测,加大对设备的监控力度。

2.3对变电的运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

2.3.1对变电运行的管理实行职责分工制度。通常,电力企业对无人值班变电的运行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部分是通过调度运行值班员利用远程自动化实施;另一部分则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操作。

2.3.2工作人员在执业时要按照电力安全制度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变电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要按照电力安全制度来执业,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变电安全运行的更深的认识,在工作区我们可以贴一些有关安全的标语,也可以展示一些安全事故的资料,为员工提供安全手册,时刻提醒工作人员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做到安全操作。同时企业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安全防范的知识竞赛,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的教育和培训,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另外,则要加强企业安全责任制度的建设,不断地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机制,要做到有制度的指导。也要明确各种奖惩制度,做得好的要奖励,做得不够的要严厉的惩罚,只有这样把制度和行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变电的安全运行。

2.3.3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要加强变电运行管理,强化落实运行管理制度是根本,已有的要落实好,不合理的制度要及时改善,缺失的要及时建立。比如说:完善岗位责任制,责任要细化;运行值班制和交接班制,在交接班的时候,要做好工作交接手续,做到责任分明,接班人应该及时地完成交班人未完成的工作。

3结语

我们知道,变电的正常运行对提高整个电网安全十分重要,现在还存在许多隐患,针对这些隐患也有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归根到底是对人的要求,相信只要在所有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电网安全能力是会不断提高的。

参考文献

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篇10

根据公司煤矿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事故案例分析,当前矿机电运输存在的主要隐患是:1、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1)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皮带机工、刮板输送机工的技术培训,随抽随答,落实终端责任。井下使用的电机车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警铃和尾车指示灯。(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3)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4)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5)安全基础工作要长抓不懈,设备的防爆失爆检查要放在首位。

2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现在运输队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目前我们已经实行对掘进工岗位津贴补助和班长津贴补助;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5)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6)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机电运输工作要想上一个台阶,必须牢牢抓住:

一杜绝电气设备事故设备更新换代要跟上,要尽快把无ma标志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换。1、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并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2、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现场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3、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大型机电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