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7:03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一、引言

目前,理论、试验、计算是人类进行科学活动的三大方法,许多实际的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计算,如:核武器的研制、导弹的发射、气象预报等。计算方法也称为数值计算方法或数值分析,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产物,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范围广泛,如:计算物理、计算力学和计算化学等,是工程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必修课之一。计算方法作为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其教学目标是构建数学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使学生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对算法进行程序设计及理论分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内容多学时少、学后容易忘、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方式单一等,基于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情况,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及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二、课程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必由之路。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熟悉教材及教学内容,掌握重点、难点,是对学生授业的前提,此外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专业最新的动态,授课时才能旁征博引。如果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都不够的话,如何给学生讲授?学高方能为师。计算方法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首先需要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分方程及泛函分析等基础课程。要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作为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计算方法只有32学时,受学时所限,为了突出重点,着重讲解插值与拟合、数值积分与微分、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和迭代解法、非线性方程数值求解和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快速傅里叶变换、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以及偏微分方程等是选学内容,可以对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让学有余力或感兴趣的同学课下探讨,还可以补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如求解非线性方程的new-ton型迭代法[1]。计算方法这门课程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算法设计,一条是误差分析。这两条线除了概念的介绍和理论的推导,还应注重实践教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地解决实验课问题,重点关注如何将数值解法的迭代公式及计算过程转化为计算机算法,进而编制程序,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避免沉陷于纯数学理论的推导而使课程变得枯燥乏味。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除了理论课程的学习,还应该增加实验课,把学校的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编程、上机操作能力。2.教学方法。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普及化以及学生自身多元化需求的增加,学生的基础及需求存在差异,如果想吸引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2]。教学中单纯地写板书或念ppt比较枯燥乏味,复杂的计算公式难以记忆,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跟不上节奏,而数学类课程的逻辑性又很强,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容易造成“跟不上—听不懂—不想学”的恶性循环。如果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每个课时,教师就应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式和探讨式[3],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插值法这一章开始,可以首先回忆高等数学课中的泰勒公式,比较泰勒公式与牛顿插值多项式,比较泰勒公式的余项与插值多项式的误差,用板书证明插值多项式的存在唯一性。例如,讲到数值积分时,可以用生动形象的图形来演示矩形公式、梯形公式和辛普森公式。例如,讲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时,可以用matlab软件演示设计的雅可比迭代法、高斯—塞德尔迭代法和逐次松弛迭代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收敛性及误差。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教学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强课后的实践,让学生切身地体会计算方法的实用价值。课程的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教学方法,是为了引导、督促学生学习,以培养学习习惯,锻炼学习能力。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方法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且传统,只有平时考勤、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为了考核而考核、上课人虽到而心未到、课后抄袭作业、期末盼老师画重点、考前临时抱佛脚等弊习。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可以尝试以“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为指导思想[4],把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和知识的理解运用考核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使学生重视平时理论的学习,还要重视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专业特色,精心设计大作业[5],一次作业中可以涵盖插值、拟合、解方程等多个内容,让学生写成小论文的形式,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学习方法。学生在大学二年级课程比较多,也有很多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要想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学习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以建议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养成独立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为以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计算方法课程的特点,可以向学生介绍“从问题出发,以最优为导向,利用互联网”这样的思路来学习。例如,在插值法这一章中,利用问题教学法,从原始的问题出发,寻找解决的方法,发现方法的不足,以最优为导向,进一步地改进方法。问题是:通过实验或观测得到一组数据,用什么函数?怎么用函数来表示其内在的规律?根据节点及节点处的函数值可以直接写出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但当节点个数增加时,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必须重新计算,这也是其不足之处。而牛顿插值多项式在节点个数增加时只需要在原多项式基础之上增加一项即可。牛顿插值多项式需要计算插商,在计算插商时可能会导致误差,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得到了其改进形式即等距节点情况下的牛顿前插公式和牛顿后插公式。为了增加插值函数的光滑性,又进一步学习埃尔米特插值。而当节点个数较多时,这三种插值方法会出现龙格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插值时就应该选择低次插值,而低次插值的精度较低。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又进一步给出分段低次插值,为了增加分段插值时插值节点处插值函数的光滑性,又给出三次样条插值。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与插值法相关的课件、视频以及这些算法的matlab程序,进行阅读和上机操作实验,此外,还可以了解插值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其知识面。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以点带面的教学;单元教学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点

计算机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所面临的理论知识抽象,它与社会科学中的相关理论有不同的一面,即理论知识在计算机实践操作中的应用,如内存中Rom和Ram的理解,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体现BioS的作用,应用程序打开后存放在哪里运行,内存、外存、高速缓冲区的读取速度比较,这些问题在概念的讲述中只能说学生明白不能说透彻理解,在实践中不知如何应用,例如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把要操作的大文件从U盘拷贝到电脑的硬盘中再做修改。由此可见,在讲授中注意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致关重要,它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概念,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书本中理论的灌输。其次,该课程面临的是办公软件oFFiCe的学习,如何学好它,同时为以后软件的学习举一反三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该软件的作用是什么,其次是软件的产生是解决那些实际工作问题,教师应该有理论到实际,有浅入深的一一列举,也就是说该课程面临的是软件的操作与实际任务的关系的深刻理解。由此总结该课程具有三个特点:一、概念的抽象性。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三、上机操作与实际工作问题的关系。

二、大专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面临的困难

(一)、概念无法深刻理解。教师如果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大专文科学生,在学习了文科科目后学习计算机知识思路的转变很重要。例如计算机的五大硬件,学生处于盲目、被动地听、记、答、背,做的现象,对于CpU中控制器和运算器的功能无法正确理解,仅仅是文字表面,有些文科生无法转换思维还停留在字面上的钻研,而对此概念的理解一定要从实际问题中深刻理解。例如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是什么,更是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理解,最终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只有经过自身思考得出的知识才记忆时间最长,理解最深刻,教学中应该依此为原则引导学生。

(二)、操作的困难性。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只是机械化的死记硬背,有时教师操作演示较快,学生就找不到位置,最后跟不上而失去兴趣。教学中应该强调知识点的实际意义,增强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单位反映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面对文档不知道合理而美观的排版,直接粗糙的打印,效率低质量差;又如有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大量的数据不知道使用execl进行处理,无法把工作做细,做实。

(三)、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很多大学生存在这样的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是当需要自己操作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或者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顺利完成作为唯一的上机实践任务。因此,一旦题目变换一下,就不会做了,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另一方面知识点综合运用较差,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用计算机解决。如我们学习了搜索引擎,遇到问题不知道使用它来解决问题,甚至一些学生不习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中有案例教学法,理论知识讲解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中应根据知识、学生双方面特点去考虑教学的难易,设计一个课堂教学程序。

(一)以点带面的教学。这里的点是指所有知识的核心,往往把学生感兴趣的作为重点,核心是什么?就是相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和层次同时使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然后由此点延伸和扩展。例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中的冯·诺依曼思想作为讲解的重点,其工作原理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核心带动学生理解计算机的五大硬件的相互工作以及程序、指令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进而再引出内存、CpU和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功能和三者的比较。最后以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这个重要的知识点来总结和回顾教学。此种教学中应站在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框架中引出知识的点和面,而要让学生感兴趣往往是从实际应用案例出发。

(二)单元教学。我们知道oFFiCe知识点多、散。教师应根据实际应用为主确定知识点的范围。以woRD为例,在讲解中可以将知识点划分成几个单元,单元划分的标准是知识点间有其相似和共同之处,如字和段的处理、表格的操作、绘图和图片的处理、图和文字的排版、页面的设置一共5个单元。每节课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成两方面的教学:讲解知识点的操作、引导学生实际问题的处理,主要使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来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成两阶段的实际操作训练,一要求学生熟练操作单元知识点,二要给学生一个综合项目,告诉学生工作的任务和目的,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从而达到综合训练。整个课堂的思路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实际操作的交替,另外,可以在班里找出操作熟练的学生来指导实践,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四、小结

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而又使其知识扎实牢固,灵活应用致关重要,不仅要全面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要牢牢把握知识的结构,由浅入深,由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由点带面的传授知识。我在两学期的不同教学方法实验中发现,传统的ppt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发效果不佳,通过直接的操作演示和ppt的理论知识点展示的结合,学生兴趣度较高。教学中关键是在熟悉知识点的情况下,将散的知识封装成块,知识的综合运用使用项目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周世兵.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究[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8(2).

[2]张俊玲,刘鸿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2009,28(11)

[3]孙玉礼、袁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差异化”教学法的运用[J].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

[4]张松敏.王国强.案例-任务驱动模式的计算机程序语言教学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0(2)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3

1.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英语文献阅读。

(1)计算机软硬件相关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计算机软硬件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这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好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因此学生应当掌握其英文的表达方式。如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简史(theevolutionofComputers),计算机的基础知识(introductionofComputer),计算机软件(ComputerSoftware),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多媒体计算机(multimediapersonalComputer),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introductionofwindows)及数据库技术(Databasetechnologies)等等专业知识,这是计算机专业授课的主要内容,只有在了解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基本的英文专业词汇表达方式,才能够后续开展深入英语教学。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补充。在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英语授课时,关于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新产品新技术或是流行趋势都应当不断提及和及时传授,使同学们与时俱进,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情况,掌握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多搜集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热点新闻,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要求人们紧跟发展步伐进入互联网时代,认识到网络的优越性和便捷性,在教学中,加入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词汇,根据情况选择有益的英语文献进行学习,促进高效课堂。

2.在英语学习中加入计算机专业知识及技巧。在计算机专业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介绍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词汇及表达方式和相关文献,还要加入关于相关的课程内容及学习技巧讲授。不能仅仅把英语当作是一门语言课程,由于计算机产生于美国,因此我们可以说英语就是计算机课程的“母语”。在学生的日常操作和练习中,会遇上许多英文提示信息及相关内容。在做FDiSK练习时出现的全英提示界面,由于是固有的表达方式和信息且存在于系统中,因此将种在操作此种出现的提示信息作为课程内容来讲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学生在掌握好英语的同时巩固自身专业知识帮助颇大。计算机英语是一门重视学习技巧和方法的课程。在计算机专业学习中出现的英文单词词义虽然都不难,但每条信息都有自身固有的单配词组及用法。对于学生来讲,记忆单词很容易,但举一反三的进行词汇组合和词组搭配就不是一件事了。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加入计算机专业学习记忆的技巧,能够使学生在学生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入以下内容来进行讲授和学习:

(1)介绍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以及英语学习方向。计算机专业与其它专业的相比较,其自身特点十分明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大量专业术语。别的专业的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英语语法的学习以及词汇的积累和阅读练习,而计算机专业除了要求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之外,还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大量的说明书和文献广泛使用祈使句,对学生的泛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专业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及精炼性。所以,为了使表达的内容更加客观,往往采用许多的一般现在时和被动语态来进行论述。且所涉及的文献资料语句都较长,要求用词的重要性及准确性。与此同时,英语采用简练的词汇来对所描述事物进行准确表达,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名词化词汇非限定动词或是词组的简化形式。

(2)计算机的专用术语及命令。在计算机中存在许多特点的英文词汇词组及专业术语,如软件的专用名称access(关系型数据库软件)Foxpro(数据管理系统)Delphi(视窗系统开发工具)Java(网络编程语言)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等;或是计算机的厂商及其商标名称如DeLLepsonmicrosoftintel等;计算机的专用命令和指令的词组缩写,比如RD是指删除目录RemoveDirectory;以及网络操作中的流行缩写术语含义,如CU指的是seeyoulater,表示再见,或是有趣的表情符号等等。

(3)英语屏幕的提示信息。在对计算机进行日常操作中,屏幕上时常会针对其操作内容而出现相应的指示或提示信息是以英文专业术语的方式呈现的;在进行网上浏览时会出现大量的应用文提示信息;以及在运用一些英文软件操作时,会出现相关文档信息,使用者应当理解提示信息的具体含义,不然很难进行后续操作,也可能会导致使用者的误操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加入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提示信息的翻译和讲授,来保证学生在操作中能够顺利进行。如当出现Syntaxerror时意为语法错误,这是在程序调试中会场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提示;出现anunexpectederroroccurred,pleaserestart意为报告错误的信息提示,此时用户应当了解出现的提示是指当前操作有误,应及时重启程序。掌握诸如此类的信息提示,会帮助学生在了解英文信息词义的同时提升计算机操作能力,一举两得。

二英语的教学方法探讨

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外语课程,大量的英语内容不可避免会出现部分的枯燥,因此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提升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

1.打好英文专业词汇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量,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当使学生掌握计必要的英语专业词汇的构造,熟记词根,不断琢磨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寻找适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坚实的基础。

2.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计英语的学习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因此,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学好计算机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普通专业的英语学习多注重泛读,而计算机专业的英语教学则着重快读慢读和精读。快读学习应主要放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上面,不拘泥细节,重点浏览每段的标题和简介摘要等。而慢读则是逐字逐句的了解词汇具体含义,分析每句话的意思,且纵观全文每句话与文章的联系,都要理解。遇到重点的公式理论等专业性信息,要精确了解其义。而选读则是在阅读中有意识的寻找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着重学习,练习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重点的寻找和培养。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锻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使学生在时间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同时,在学生接受大量阅读训练中,能够通过不断阅读巩固练习计算机知识,了解到当前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6-0127-01

中职计算机作为一门课程,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它既有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更大程度地需要学生亲身实践。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现状

1.教材与软件的配套很重要。初期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时,由于在摸索阶段没有经验,教材版本低,但学校配备的教学软件优于教材,这时教师用心钻研教材后,上机实践操作却找不到操作对象。或者是教材版本高,但学校的教学软件却没有及时升级,教师同样无法有效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样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教材要与教学软件相统一,教师才能真正顺利地开展教学,学生才能摆脱不知所云、不知如何下手的尴尬境况,才能有机会学会基础操作后发挥自己的创意、构思自己的作品,教学才不会是空谈。

2.学生主动学习很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底子薄,对学习不太热心主动,并且还有自卑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走出这个困境。那么,我们就不能拿一些生硬的、晦涩难懂的基础理论课来和他们交流,这样势必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做那些易理解、好动手的操作来引导其产生兴趣,拓宽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发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事实也证明,中职生除了文化底子有些薄之外,动手操作能力一点也不弱,甚至有的创作能力还很强。

3.教师自身能力提高也不容忽视。学高为师,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选择是和社会需要的变化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有时会在某种程度上为了某些需要而开展某门课程。因此,这也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教师大多数都是自学,有时也依靠培训,但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也有利用网络平台中的视频教学或是同科教师互助学习的,只有教师先会了,才能去有效地帮助学生,教会学生。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方法

1.四步教学法。所谓四步教学法,是由教师先进行讲解、再进行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进行模仿操作,再通过练习达到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这是中职计算机课上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photoshop教学中,在学习制作《古书效果》这一案例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解分析案例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通过广播教学让学生看到需要注意的环节后,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并由教师检查指导,做出讲评。通过实践,学生对这一案例有了深入的认识,这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的经验随手拿本书来进行创作。这样,学生既能巩固已学知识,又能不拘泥于自己的思维,凭借自己的认知搞创作,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分层教学法。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对其制定不同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既不让能力弱的学生感到学习吃力,又要让能力强的学生感到学有所成。

3.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法,由项目创意、方案、计划、实施和结束等过程组成。比如说,还以photoshop教学为例,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关于楼盘的广告。首先学生要对这个项目进行构思、收集素材,然后写出具体的方案,再确定执行计划的步骤,进行项目实施,最后项目结束,教师还要对其做出及时评价,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4.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围绕一个学习目标提出题,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教师让学生通过画笔工具的用法来制作胶卷。那么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画笔工具知识,通过小组协作或自主探索方法来完成本任务。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5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教学方法;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33-01

职业教育是以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基本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要有较强的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但职高的学生大都是学习意识非常薄弱,自律性差,有少数学生甚至是来自各个中学的双差生,不仅成绩差,而且素质也差,书都不愿意翻的学生。要使他们达到这个要求,确实很难。我们作为专业课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开辟了趣味教学的新天地。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教学所涉及的难以实现或表达的事情、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增强了学生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和学生处于主动的人机对话的学习状态,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生动和深刻,并拓宽了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思维空间,营造了学习氛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讲键盘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键盘上的每一个功能键以新颖、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制作在课件中,结合理论学生就能迅速理解这些键的功能,在计算机上也能看出结果。同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理性——感性——理性”的飞跃,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这种方法适合于大多数专业课程的教学。

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突破了时间、空间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限制,为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的限制,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很有限,加之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有更多新的知识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可把课件放到internet网或本地服务器上,让学生遇到困难时随时可打开进行回顾和复习,为学生学习和复习提供了方便,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照顾到学生的个性。

二、运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职高有些教师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教师提问、学生练习、课堂小结几个环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教学效果是教师预设的,课堂秩序良好,教师的感觉也不错。但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于新知识没有学习热情,更不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运用案例式教学后,上述情况有所改变。针对职高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可运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它将传统呆板的“菜单式”学习,变为生动实用的“案例式”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如讲“Dreamweaver”制作网页时,就可事先按本节课内容事先做好一个示范网页(在选择题材时可考虑学生们所喜欢的题材,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边分析边讲授怎样通过该软件来完成此项任务。通过“案例式”教学,使实践、理论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面,而且具备了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边讲边练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教师首先提出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同时教师可根据本节课上课情况作相应调整。然后,在机房里边讲边练,会的学生可教不会的学生,让一部分学生树立自信,另一部分学生从不会到会。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多上机练习,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

职高学生在边讲边练时,可能对有些知识要点掌握不牢,易忘记,这时网络资源共享可给他们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机会。如在讲“photoshop”这门课时,可把一些作品的操作步骤和效果图放在局域网的服务器上,让学生可自由访问和学习,这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兼顾不同层次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采用该方法,从而使全部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要求。

四、采用分模块教学和分模块考试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特点,可把课程的某几章划分为一个模块,讲完后,结合模块内容组织上机考试。如职高里每个专业都要学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我们就可把它分成三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网络有关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word和excel操作。每个模块讲完后,就组织单项考试,让学生及时掌握这些内容。学期结束时,学生们就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不断创新。分阶段、分模块的多次考核方式,还有效地督促了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减轻学生期末一次性考试负担,提高了考试效率和教师的阅读效率。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6

[论文摘要]计算机技术具有发展快,更新变化快的特点,所以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不断的变化,随之教学方法也应不断的改进,主要介绍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的几点改革以及取得的成效。 

 

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正确的教学思想必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计算机技术具有发展快,更新变化快的特点,所以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与此对应的就要求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 

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操作为辅,考试以笔试为主,上机考试为辅。对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差,实际操作能力低,就业时,很难适合就业单位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一、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1.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智能水平、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对自己所代班级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掌握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制定讲课的内容、重点和进度。这样有的放矢,因人因时而异,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以书本为准,以教师为准,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求新、求异思想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去发展知识,而不是停留在书本或讲课内容上。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解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完全可以超过老师,我们在讲课中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体意识。 

3.教师要做的工作不仅要把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他们是怎样接受知识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只有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普遍都存在这样的看法,就是应用软件好学,程序设计语言(如vb、asp等)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难学。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想法,提高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及理论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授课时采用的是这样的做法:从具体问题入手,提出问题,通过大量例题说明讲解课程内容,然后归纳总结出几点结论,说明使用规则。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思想跟得上,学了就能用。每一章为学生制定一个小目标,让学生一点点的深入学习。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及理论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授课方法是板书+讲解。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学生只能是把操作步骤一步一步的记下来,看不到操作的结果,所以接受起来有些费劲。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教学地点也应该从教室转移到现代化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或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光、电、色等多重元素,突出信息的形象性及感染力,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它以形象生动的图文并茂的人机界面,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已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1.它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2.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3.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集中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4.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将授课内容上网,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现在,我们的计算机课程均改在了现代化教室或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大量的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cai课件,部分课程(如基础课、图形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都是以cai教学为主,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将自己实际的经验及见解放在授课中 

 

每个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积累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别人的经验不能代替自己的实践。在讲课中应该体现出自己的见解,这对学生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它是一般书本上所没有的,是教师通过自己实践积累的经验,很可能有一定独到之处。在长期的实践操作中,我们不断的积累了自己的经验、计算机使用及各种软件应用方面的技巧。把这些内容溶入到我们的讲课中,使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深入有很大的帮助。

四、增加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往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上机实践的时间太少,而且学生不重视上机练习。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针对以往学生的情况,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些应用软件,我们基本上都能安排每个学生每周每门课程平均上机时间数不少于2课时。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5比5或6比4。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另外,在实践课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础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种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重要,这就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计算机实践课程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如在程序设计中,学生上机多数是将书上的程序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一遍,形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平时安排的实践课之外,对于一些应用性很强的软件和一些编程软件,如静态网页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vb、asp等课程,我们设置了一周到两周的实训课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更注重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实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完成实训作业的同时,检验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由于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毕业生在就业中逐渐受到了计算机市场的欢迎。针对学生上机操作不认真的情况,我们还采用了讨论法教学,就是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上机课的一些问题,教师对于共同的问题根据情况进行解答或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再去上机实践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在实施时,分组采用男女学生以及善于言谈者与不善言谈者适当的比例,来保证讨论的气氛热烈。这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督促他们勤于上机实践起了很好的作用。 

五、营造浓厚的计算机学术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计算机重要,但对计算机在其专业的具体应用尚不了解。因而学习起来有点茫然。所以我们在学生入学时,专门组织计算机专业介绍报告会,让学生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和需求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不定期地举办全校范围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比赛。比赛结束后,对部分优秀学生给予奖励并颁发证书。这样,既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批计算机应用较好的学生,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六、考核方法的改革 

以往的考核几乎都是笔试,学生学计算机如同学语文、政治一般,去背书本上的知识,对计算机课程的掌握,大多只限于理论方面,在实际应用中总是觉得难以动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考核方法做了改革。现在除笔试外,更加大了上机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方法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 

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 

实践能力考核又分成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两种: 

基础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上机作业作为考核依据。 

能力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实训作为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对实训课题完成的程度、设计的效果和创造能力进行评分。 

此外,针对不同的年级我们还举办了校内计算机认证考试,包括基础知识、多媒体制作及软件编程三种。 

经过以上的改革,计算机的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提高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张萍,《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朱龙祥,《怎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3]赵继承,《中专计算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初探》.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方法

一、认真备课,做好上课前的前期准备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我们每名教师都懂得的道理。我在备课时,一是备教材:首先通读教材,对教材进行调整,使所讲授的内容更易于学生学习,有层次,由简易难,适合学生学习;二是备学生:上课前,我及时与班主任和曾给该讲授过课程的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班级情况,个别学生的状况,如,班级里主动学习的学生有哪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有哪些,哪些学生爱说话或做小动作等等。做到有的放矢,当出现问题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办法进行解决,有利于课堂管理。三是准备我授课时的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我的课堂,学生要按我的要求进行管理,以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有制度可寻。

二、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是有新鲜劲的,第一堂课是学生学好此门课程的关键,如果学生能够被老师的第一堂课所吸引,这对以后的教学会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所以,第一堂课我主要做以下几点:

一是师生互相了解

了解学生名单,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每名学生的名字,这样会让学生有种亲切感。教师自我介绍,介绍教师的教学经验,让学生对教师的知识量和知识面有个初步了解,并对教师的授课有充足的信心,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把这门课程学好。

二是说明我在授课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办法和教学习惯

教师先介绍系部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办法,让学生对系部成绩考核有明确的了解,这是保证教学的一个方面,再说明我在上课过程中的管理办法,介绍自己的教学习惯,以防今后在课堂中出现问题,教师在进行处理时,学生对管理不清楚,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让学生一定严格按教师要求完成学习,同时教师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只要跟住教师的教学过程,一定能把此门课程学好。

三是介绍本门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

首先介绍本门课程学习内容的简介,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可以制作出哪些作品,再将以前我在授课过程中讲授过的实例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会制作哪些作品,这些作品中肯定学生感兴的,唤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加图),然后展示学生制作的成品(加图),让学生知道学完此门课程后,能制作出什么样的作品,通过此种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本门课程,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四是第一节课一定让每名学生跟住教师的讲解及操作步伐,激发兴趣

第一堂课的授课内容一定要轻松,易理解,易操作,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出一个成品,即让学生感到本门课程好学易懂,也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生做好铺垫。

三、授课采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逐渐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知识讲解由浅入深,层层叠进,这样学生会更易接授,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借鉴多本相同学科的教材,将内容整合

教授一门学科,要想让知识讲解全面、细致,我认为教师多读几本同学科的书籍,参考每本书的特点,自己总结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计划,这样的教学计划会更有层次性,更易于学生学习。

二是学习知识讲练结合,学习更轻松,知识掌握更牢固

以往在教学时,在讲解软件功能时,教师会逐项借绍他的功能,但在遇到实际操作内容时,学生又不知如何应用。所以,后期我总结一个方法,在每讲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功能时,我会让学生制作一个实例,来应用此功能,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这个功能的应用,当再遇到此类问题时,知道用哪个工具,如何制作。

三是对于重点知识,用多个实例巩固,功能掌握更全面

对于本门学科,有许多知识点是本门课程需要重点掌握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用到,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会多加几个相关的实例进行练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此功能的应用能力的技巧。

四是对于基础知识要反复练习,抓牢基础,提升技能

在授课初期,我会在每堂课的复习环节中,将上节课操作的重点实例重复制作,目的是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使其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为今后技能的提升做好铺垫。

四、抓住每一名学生,不让其掉队

从第一堂课开始,我会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但发现某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时,我会多关注他,对他跟不住的时候,及时手把手的教,让他跟住每一步操作,使他能把知识连惯起来,以防落队,让我的课堂上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不同阶段为学生确定不同目标

在整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不同阶段对自己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我为学生确定了三个不同阶段的目标,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更明确:

一是初学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工具功能操作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此阶段我主要讲工具的使用,知识的理解,并用实例来应用此工具,使学生更易理解此知识和工具的应用。此阶段重在工具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工具就可以了,这个阶段我要求学生按教师要求的工具完成实例制作,巩固学生对工具使用的技巧。

二是中级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对基本工具的使用已经很灵活了,所以,我要求学生对教师给出的实例或生活中的例子,能够应用多种方法制作,无论哪种方法均可,只要制作出需要的作品就可以,要求与实例一致,逼真,重在生活中作品的制作,此过程教师给出实例图片,学生照着做就可以。

例如:在前期我们讲过吧椅、餐椅、座椅等,让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知识,制作会议桌椅。

三是创意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只需给出题意和要求,由学生自主创作完成,重在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教学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精理论、重能力、多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笔者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入手,阐述了应从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理论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以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创新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就业形势跟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形,不仅仅是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体设计师、软件市场开拓人员、软件测评人员,而且还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工作,承担标准程序编写和软件测试的人员。专家咨询显示社会每年需要补充高专高职软件人才从事系统开发的为2.8万人,从事应用软件开发的为8.85万人。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基本技能,紧抓实战、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急需人才,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跟学生业务素质必须实行创新型教育。

2、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进入更高层次的大学就读,心理上存在失落感,本来对学习就没有足够的兴趣,再加上过去死板、陈旧的教学模式的限制,课堂教学和即时的社会信息知识需求脱节,导致学生认为不能学以致用,所以把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归结为学校教学,而较少分析自身原因。还有就是,很多学生因为自身能力的原因,对自己将来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并不明确,这更加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没有毕业后的奋斗目标。这样的后果是学生们因为普遍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影响整个院校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而不良学习氛围反过来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克服学生的消极思想,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应从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两方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信息导向,使其从思想上明确就业方向,学起来有更好的针对性。还有一个更加重要,也急需改革的就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3、高职院校改革方案

3.1优化课堂理论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跟学的相互作用。“教”是答疑解惑的意思,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知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是学习知识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主动认知的过程,强调主动性。学习是不能让别人替代的,只有学生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维才会有所成效。所以我们要让“学”成为课堂的主体。传统教学采用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方法单一,难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的学生经常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值得探讨。第一,实行课堂专题讨论,老师组织学生教学内容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各个小组出代表进行阐述。第二,适当增加自学内容。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做好自学内容的选取、方法的指导、问题的引述等工作。总之,课堂教学应将一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和能力培养的好方法吸收进来,以实现高等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2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教学创新同样是一个学校、一所大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为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我们要注意用发散思维能力,增强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外延性”,实现“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模式。不要认为任何问题都一定有标准答案。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将会使人思路开阔,有助于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也可克服偏执与死板的思维方法;注意用直觉思维能力,增强计算机教学的“实操性”,实现“实践与理论双向驱动”教学效果。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才谈得上思维的快速流畅反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3.3采用

科学的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我的做法是: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在课堂上,我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例如,在《计算机办公应用技术》课程和word学习中,首先让学生熟悉word界面,了解各菜单项的功能,再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帮助”菜单。然后布置给学生几个综合项目。

4、结语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发展核心的竞争要素。高职教育应当也必须确立以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应切实做好人才的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方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懿慧.高职高专网络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

[2]何小苑.基于嵌入式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20).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9

关键词:C语言教学方法考核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计算机类必修课程,由于程序设计教学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感到枯燥、难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程序设计的魅力,找到一条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不断思考的课题。我校以C语言作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目标语言进行教学设计,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认真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面探讨一些心得体会。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在开始接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由于对C语言认识不深刻,认为C语言过时了,不值得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要进行精心设计,不能只是单纯的讲授C语言的语法,而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并将之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C语言解决实用问题的导向作用,将枯燥的理论生动演绎为解决问题的利器,通过设计巧妙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的思维活动。通过一些有趣实用的题目去诱导学生学习,给学生的思维中留下一定的期望与神秘感,促使学生驱动自己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多种手段并用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仅仅进行教学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1. 讲授演示教学法

讲授演示教学法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良,以学生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的方法,它主要由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由教师导入问题。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由简单问题导入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教师进行讲解演示。教师通过自己深入浅出的讲解,要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应用原理,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然后演示操作步骤,详细说明操作的实现过程。

第三步,学生自主实践。按照教师的演示讲解,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新知识的应用,教师从旁指导答疑,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新知识。

最后进行总结练习。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同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逐步对新学知识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

2. 范例对比教学法

范例对比教学法是指根据典型的例子采用不同的解决方式进行教与学,使学生能通过实例来掌握新知识。例如:编程求1+2+3+……+100之和,这是循环语句典型的求累加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即可以采用while、do-while语句来实现,也可以采用for语句来实现。通过同一问题的三种实现方法,让学生掌握三种循环语句的原理、特点和用法,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三种语句的使用范围等知识点。

范例对比教学法以精选出的程序实例为中心,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实例的讲解上,把要学习的语法结构和概念融入到具体实例中,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以致用,避免了枯燥、繁杂的理论说明,不仅增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3. 探讨式教学法

探讨式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和重难点设计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课堂研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并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探讨式教学法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端看你怎么使用。只要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全不必拘泥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多种手段并用。

三、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实践课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实践课的课时安排普遍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课时间,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而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基本以算法设计为主,内容枯燥不易编写,学生上机积极性不高,程序设计过程的成就感不强,因此在实践内容的安排上不能简单的让学生照抄或直接编写程序。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做基本的实验,通过实验理解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再通过验证书上的例题,理解并掌握程序设计的步骤,进而能自己进行课后习题的程序设计;最后通过一些算法设计与过程设计相结合的提高性实验,一步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对每一个知识点,可以设计一些紧扣知识点的相对简单而趣味性强的问题,学生在实验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次实践都能有收获,这样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编写程序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布置相对复杂一些的算法设计问题,学生就能够有信心有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解决问题。当然趣味性的题目只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手段,要真正让学生学好C语言,关键还是让学生充分掌握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在课堂上讲的例题,还是课后布置的作业,都可以设计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用性较强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除了教师的精心组织和讲解之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个关键。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充分互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才能避免理论与实践脱钩,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牛继来.C语言程序设计初学者入门方法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1)

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篇10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也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解决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职的学历教育使得中职教育体系仍然延续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由于在中职的学生文化课基础都很差,因此,他们在学习基础课时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而学习专业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大多的中职学生通过在中职几年的学习,文化基础课并没有获得多少提高。专业技能课和文化基础课难以统筹,这些都是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遇到困惑的原因之一。

许多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老师没有仔细比较过计算机专业技能课教学与其它专业课教学的异同之处,没有效分析过目前中职学生的行为特点,老师在上课中口若悬河,下面的学生却睡倒一片。许多中职学校的老师也花很大的力气备课,而他的教学效果却不如人意。日久天长,老师们开始埋怨学生的素质低、基础差,学生开始埋怨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教师更新知识十分费力。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大多数教师对本专业培训的重视不足,缺乏和外界同行之间进行交流,不能出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有些教师的教学还是靠吃老本。

现在计算机技能是每个学生都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中职学校也都建了计算机房。很多中职学校的领导以为,有了计算机房就可以开计算机专业,于是计算机专业在中职学校随处可见。许多学校不管现有的硬件条件是否能够满足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开展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其实只有机房,是不能满足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的,还应该有其它的硬件设备,比如微机组装维修实训室、多媒体实训室等。没有完善硬件设备作为保障,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就没有办法保证,就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问题。

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操作实训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些中职学校没有配置专业的实训指导师、没有和实训教学配套的实训教材和没有对应的实训教学计划和实训考核办法等。计算机专业课实践性强,没有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际训练,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可能。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解决方法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的客观需求。根据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这一阶段,还是需要大量的一般技术劳动者,在近十年,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增加了近73%。所以说作为我国中职中最重要的专业之一的计算机专业,应该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有利条件。

当前,正值教育体制改革时期,普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随着高校这几年的扩招与职业教育的普及,中职教育面临着走职业化的道路。招收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成绩很差的学生还有很多,让这部分学生接受教育是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就对社会来说也是我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教学方向的转变和生源情况的变化给我校的常规教学模式带来了困境。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不能等同于普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中职在专业设置上要始终站在市场的最前沿,而基础课要围绕专业开设,为学生今后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都结合市场需求,计算机专业实训设备较多,并有internet接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可行性,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探索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网络化教学。

充分的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让学习者了解到通过网络,是获得信息和适应未来竞争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网络主动学习和探究资源等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是一种有序的多媒体信息网络,有利于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掌握学习和自身发展的主动权,实现教师主导“教”与学生主动“学”的最佳整合。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培养中职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掌握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训能力、思维能力。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网络环境可以为那些水平较低的学生创造一个不易失败的学习情境,把适合他们的问题和机会留给他们,同时能够给水平高的学生提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新技术的出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思维方式。这些都将推动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这必将改变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对我们实际教学工作都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