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7:57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1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十三五”;福建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272

近年来,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呈提升转型态势。2016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1南平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

党的十以来,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南平市紧跟上级部署,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按照“彰显闽北特色、抓好典型示范”的思路,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

11规划领军,美丽乡村与城镇化实现无缝衔接

建设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化道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南平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要坚持把中心村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承载点。“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建设闽北特色美丽乡村,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由此可见,“统筹城乡一体”“科学规划建设”等仍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词。

2013年9月,南平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若干意见》。四年来,科学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为“就地城镇化”打下坚实基础。以延平区为例,2013年制定下发《延平区建设美丽乡村八年行动计划》,明确按“八个好”标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展开。在因村制定规划方面,力争做到“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如樟湖香山村、太平南溪村、夏道洋坑村等地,对房屋进行立面和平改坡改造,融入闽北传统建筑元素,形成良好的整体建筑风貌。在凸显村庄特色方面,强调“显山露水、透绿见景”,如西芹镇高坪村、浆甲村,以自然景观原貌为基础对村容村貌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村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不搞大拆大建方面,坚持将“宜小不宜大,宜矮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宜土不宜洋”的理念贯穿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如茫荡镇宝珠村、王台镇溪后村重点保护历史建筑,做到修旧如旧,充分展现当地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12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重模式

强调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因此南平市建设美丽乡村,还根据不同村庄具备的不同特点打造最合适的建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味地“浓妆艳抹”“大拆大建”。

一是与造福工程相结合。延平区来舟镇游地村原来受自然条件限制,存在“行路难、就业难、读书难、就医难、交流难、娶妻难”和“山边民房溜方危险”的“六难一险”问题。村两委与村民代表商议后,提出“借造福工程建新村,整村异地搬迁”的想法。经科学规划设计,建成集环保绿化于一体、总投资1600多万元、占地47亩、可融纳177户村民居住的造福工程。搬到新村后,村民就业有保障,小孩读书有条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840元提高到2015年的15997元。二是与灾后重建相结合。2010年“6・18”特大洪灾过后,延平区确立了37个集中重建点,集中重建3448户。太平镇儒罗村作为灾后重建村之一,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新村,完成多项工程建设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4年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三是c卫生整治相结合。政和县松源村石圳自然村过去遍地垃圾,在松源村支委、妇代会主任袁云姬的带领下,成立了由十个妇女组成“石圳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学习借鉴村庄整治的先进经验做法后,短时间内清理了堆积30多年的垃圾山,修复古井4口、古水渠1400多米,新建石砌沟渠5000平方米,并逐步形成“妇女党员带头、建设理事会主导、村民共同参与”的美丽乡村卫生整治模式。目前,石圳已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乡村旅游业随着环境整治不断发展壮大。

13产业带动,打开美丽乡村建设的崭新思路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建造山清水秀、路洁房美的新农村,更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注重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带动促进经济发展,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发展特色产业与重点项目也已成为南平市建设美丽乡村重要途径之一。松溪县大力开展“七个一”工程,推进农村工作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祖墩乡刘源村充分利用生态茶园优势,坚持规划先行,在龙源茶庄科学布局建设了停车场、休闲娱乐体验馆、农产品展示中心、百竹园、果蔬农场等功能区;同时,使用防腐木建成了部分栈道、观景台、观景亭等设施,打造田园水岸景观;此外,还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元素,注明百竹园中各类竹种在古诗词中的出处,提升文化品位。目前,刘源村已建成功能协调配套、要素完整、特色鲜明的生态茶旅线路,优美的田园风光让冰心研究会会长、著名作家王炳根先生由衷地发出“松溪美乡村,中国瓦尔登”的赞美。

2南平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南平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要取得长足发展,还需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农民主体意识不强

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是主战场,农民是主力军。当前仍有一部分村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政府必须一手包办,对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建设美丽家园的认识缺位,工作中“上面急、下面望”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希望政府能够将建设工作一揽子包到底,但全市共有1600多个行政村,若村民的主体作用不发挥、依赖思想不打破、等靠心态不消除,只靠政府的力量,美丽乡村建设难以持续深入。

22乡村建设特色不足

目前一部分村庄的建设缺乏“特色之美”。在建筑风格方面,有的弃土随洋,只是简单地以城市小区为样板,将村庄建成小规模的“城市森林”,表面上看起来颇有成效,但展示不出闽北民居的特色、体现不了传统文化的特征,留不住美丽乡村的“乡愁”。在产业发展方面,部分村庄经过改造提升后,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但经济发展模式仍没有转变,后续发展比较困难。南平市农村土地、山林资源丰富,种养殖点多面广,但特色农业的专业合作社覆盖范围小,运作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主导产业,没有经济支撑,乡村宜居环境和持续发展难以保障。

23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三分建、七分管”,美丽乡村建设既要重建设,也要重管护;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但有的地区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还停留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阶段,满足于“新房盖好了、道路修好了、公园建好了”,在村容村貌的后续维护和村民精神文明水平的发展提高等方面,尚未建立长效机制。在制定村规民约、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更是不足,村级组织尚未形成管理意识,村民尚未形成维护意识,“垃圾随意倒、杂物乱堆放、家禽遍地养”等“脏乱差”现象出现回潮,甚至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3“十三五”期g加快推进南平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

“十三五”期间,南平市将实施乡村建设“五个一”工程,着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形成100个“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创造特色,创新发展。

31政府牵头,村民做主

村民才是村庄的主人,政府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是“服务员”而不是“包办人”的角色,要继续试行“以点带面”“以奖代补”等政策,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牵头、专家参与、社会投入、村民做主的决策机制,从而真正让村民的思想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延平区西芹镇高坪村后坪自然村,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伊始,采取政府包揽的形式建设乡村,规划设计过于依赖专家意见,不注重村民的想法,导致工作推进难度大。2014年,通过认真总结、转变思路、移交决定权,鼓励村民参与前期规划设计,村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调动起来,干部工作干劲足,群众参与热情高,建设工作持续推动,井然有序。2015年,高坪村被评为福建省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

3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村庄在建设过程中要留住“乡愁”,必须结合自身特色,培育地域之美、文化之美和产业之美。一要注重村落保护。把保护、传承和利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坚决避免大拆大建,大搬大迁,尽可能以原有的村落形态和植被绿化,科学合理地进行本造,在改变乡村旧面貌的同时还原农村“土”特色。顺昌县大干镇来布村,依托千亩竹林,建成8千米长、25米宽的竹林漫道,打造射箭场、大圣迷宫、寻圣桥等游乐项目,既美化了乡村风貌又发展了乡村旅游,实现村落与自然的和谐,风光与产业的交融。二要注重产业提升。要加快推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提档升级,尽快形成农村特色产业,以品牌理念经营美丽乡村,从而促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政和县铁山镇东涧村,充分发挥土地平坦、交通方便的优势,引进千亩花卉基地项目,通过“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领村民创业增收,三年时间内人均收入翻番,东涧村也由有名的“无资产、无资源、无资金”的“三无村”变为美丽的花海新村。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2

【关键词】新时期;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需求与自然资源矛盾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我国先进共产党提出应建设生态和谐的新农村,进而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全国各地共同发展,亟需对乡村进行规划建设。而“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树立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实现乡村统筹规划、创新乡村三大机制等。

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1、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首先在推出新政策的同时要重视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这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能很好的落实下去最根本的支持。其次,国家除了在政策上的支持之外要加大对这一政策实施的资金支持。可以通过审批专项资金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好最有利的支撑,这样各乡村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才能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全身心投入建设中,才能不害怕,不退缩,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最后,新型乡村的建设也离不开专业技术的支持。美丽乡村的建设涉及到交通、生态、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那么政策将很难开展,或者只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根本没有办法达到美丽乡村的目的。国家只有做出最权威的支持,这项政策才能稳步开展,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用户和支持,建设美丽乡村的目的才有望达成。

2、其他社会各界的支持

社会各界的支持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们来自各个领域,既不是政策的制定者,也不是政策的实施者,但是他们的支持会让美丽乡村的建设更加充满希望。例如上面提到在新型乡村建设时先进科学技术的加入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社会各个领域的专家假如能够相应政策加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那么无疑对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能够进一步推进这一政策的实施。同时有很多企业家若能慷慨解囊,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做一份投资,那么也会减轻一些国家资金的负担,让待建设的乡村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去建设自己。社会各界只有积极加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列,才能为这一建设的实施加油助力,让美丽乡村更快更好地实现。

二、树立低碳节能环保理念

待建乡村的领导们是连接国家和村民、理论和实践的关键桥梁,他们的态度决定了美丽乡村政策能否真正开展,能否实施下去。这就需要领导们对全县的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责任明确,分工详细,责任到人。能够有较高的觉悟,以为广大村民考虑为出发点,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切实贯彻和落实这一政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和领导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做好沟通国家和人民的桥梁。对乡村的垃圾和污水采取措施进行无污染处理。例如垃圾要分类,增添垃圾桶、垃圾回收站等基础设施,有专门负责人员来清理道路,处理垃圾。可以通过填埋,使之经过化学的分解转化,达到既处理了垃圾,也保护了环境的目的。也可以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方法,残渣可以供用做肥料,焚烧产生的热量也可实现垃圾向能源的转化。铺设地下管道,有序的处理生活污水,改善乡村的环境。又如:可从未来发展视角出发,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池、风能及秸秆气化生物质能等低碳无污染型能源,并将新能源技术、垃圾无害化利用技术、农村技能技术及无害化农产品的技术都联合在一起,实现魅力乡村。

三、实现乡村统筹规划

对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做好合理的分配和规划,资金的支持是基础,领导层要好好利用这些不易的资金,坚决打击和惩罚擅自私用专项资金的人员,做到每一分钱都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要经常组织开展活动,对村民进行相关的城乡建设指导,也可以通过发宣传单,开建设指导会,广播等形式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进行大力的宣传。注重现代化科技的学习和引入,除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科技支持,代建乡村自己也要组织村民去学习,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让大家从内在去改变现状。可以定期请专家来开指导会,更新村民的落后思想,让他们有条件接触新的知识,从而更有利于新型美丽乡村的建设。设立民主的村民守则,符合实际,民主公开,让村民的生活安定有序。调整当地落后的生产模式,推进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处在特殊地理位置的乡村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发展特色旅游业,推动当地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因地制宜,保留当地传统文化建筑以及风俗民情,在这个基础上对传统村落进行现代化的改善和建设,包括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整顿。注重发展交通,对乡村的道路进行整治和改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硬化道路,增设公路,改善乡村的道路状况。建立较完善的监督机制,在以上这些政策和任务下达之后,要及时做好监督和反馈,明确奖惩制度。要借鉴和学习在全国已经开展并取得一定成绩和效果的美丽乡村,它们的经验和教训对后续代建乡村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结合自己乡村的实际情况,将会让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更快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

四、创新乡村三大机制

通过创新乡村三大机制,;落实长效措施,实现长足发展。首先,推进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引导市场化意向,将经济实力雄厚、且有一定环卫保洁基础的乡村作为试点,进而推进农村环卫市场化。其次,大力推进农村环卫管理一体化。在有条件的乡村,将河道、绿化及环卫保洁整体打包,进而实现一体化管理,并推行生活垃圾清运一体化,打破村组间的界限,实现生活垃圾一体化清运。最后,推进农村保洁队伍职业化。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道路保洁员,做到统一签订协议、统一考核管理及统一保洁要求,并提高乡村待遇保障,实现乡村的快速发展。

我国在新时期推出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是与时俱进的最好的表现。但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才能让那些落后的村落逐渐转变成规划合理、整洁有序、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和谐的新型乡村,最终实现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郭涛.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加快美丽乡村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18-119.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3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美丽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K878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56-02

传统村落,通常情况下是指形成时间较早(民国以前),拥有较为丰富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聚落形态。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民族文化的家园、中华儿女的乡愁、多彩贵州的靓丽名片。因此,对贵州传统村落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能够传承乡土文化和保存历史记忆,更是有助于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实生活需求。

一、贵州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贵州省共有426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的16.7%,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云南。2016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1602个村落列入,贵州省又有120个村落入选。同时,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资料显示,贵州省民族村寨较多,50户以上的民族村寨约有1万余个。在国家民委2014年的首批340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中,贵州省有6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入选,数量全国最多。

上世纪80年代初,贵州即着手开展村寨调查并进行保护试点工作,建立了一批露天民族民俗博物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入国际化视域。“1995年,中国和挪威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对贵州省民族村寨进行实地考察,拟筹建一种新型的文化机构――生态博物馆。至2005年,相继建成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和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形成了独特的贵州生态博物馆群。”[1]但由于历史发展,贵州传统村落的分布极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东南部分地区[2],同时省内很多市州并不重传统村落的保护,很多市州在美丽乡村建设时只注重形象工程,追求片面发展,对很多村落进行统一“穿衣戴帽”,造成了村庄原始风貌的破坏。

因此,从总体而言,由于观念滞后、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无针对性的管理保护模式等诸多方面原因,贵州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多数的传统村落仍然面临消亡的危险,进一步加强其保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贵州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及文化保护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民族的多样性,使古村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文化特征。吴正光在《领略贵州古村落古韵》[3]一文中从自然环境、历史流年、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美丽外观、鲜明个性、丰富的内涵等方面对贵州省的古村落进行了详实的描述。吴正光认为,形成于元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尤其是少数民族村寨,如花溪青岩镇、开阳马头寨、松桃寨英、雷山西江镇、锦屏隆里、黎平肇兴村等,是贵州最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古村落。李晓兰在《新时期贵州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地方历史文化的结晶与积淀、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意蕴”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贵州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贵州传统的古村落深刻体现了贵州各族人民的乡愁与记忆。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来,在贵州省传统村落文化方面的研究当中,主要包括村落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两方面。李松在《多民族地区村落文化保护与社会发展的思考――以贵州荔波水族村寨研究项目为例》一文指出,研究者应以文化整体性的视角进入社区,充分尊重村民的自治能力和传统监督机制,在长期深入的调查基础上与村民共同谋划社区的文化发展和保护。刘晓晓等在《基于文化集体记忆的贵州雷山控拜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指出贵州雷山控拜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以重建村落文化集体记忆为核心,开展村落文化记录、村落文化交流学习、鼓藏文化凝聚力调查和文化传习等保护活动,实现了民族村落“活态”遗产的动态保护,保持了村落文化遗产的生命力。罗德启在《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利用》一文中提供了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实践的一些具体有效的办法,认为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政策,特别要注重民族村镇整体风貌的保护,保护文化与发展旅游相结合。燕海鸣,杜骞在《社会学视野下的传统村落以贵州塘都为例》一文中认为传统村落保护本身并不是终点,而是为解决更广义上的三农问题提供一种途径,保护传统村落不仅要面向文化的保护,更是为维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基本秩序。蒋盈盈、王红在《浅谈贵州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以花溪镇山布依族村寨为案例》中提出综合性保护村落文化景观,理顺体制,形成合力,推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袁承蔚等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屯堡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一文中指出贵州屯堡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需要坚持“以自组织为基础,他组织为引导,保护与开发并举,人文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总路径”,特别要注意屯堡村落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另外,针对传统村落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和遗产保护等,都有专门的研究资料。

三、贵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的概念虽然最早源于浙江省安吉县,但从2004年起,贵州省就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着力推广起源于遵义市余庆县的“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创建活动,特别是2013年以来全面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打造了“四在农家”这一张亮丽的名片,唱响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这一享誉全国的品牌。

据《贵州省推进美丽乡村小康寨建设两年综述》显示,“十二五”时期,仅仅是贵州的小康寨行动计划就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省累计完成投资75.19亿元,项目建设覆盖近2.6万个自然村寨。[4]李克明在《贵州毕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实践与目标思考》[5]一文中总结,近几年毕节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2007至2008年起步试点、扩点村庄整治,2008至2009年持续抓了农村危房改造,2009至2010年重点推行了黔西北民居改造和建设,2010至2011年重点推行了“五园新村”建设,2011至2012年重点推进了特色小城镇建设,2013至2014年重点推进了农村“两个硬化”建设,2014年以来重点推进了通村水泥路(油)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美丽乡村公(户)厕和垃圾池的建设试点。作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发源地,遵义市通过多年努力创建,全市农民受益率达90%以上。2014年,市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工作,新增创建点322个。其中,按照全景域理念、4a级旅游景区标准推进33个市级精品工程建设;完成6条高速公路沿线林业绿化美化景观通道建设,覆盖120个重要景观节点、面积为10481亩,种植花草点37个、面积达3528亩。因此,按照农业部的美丽乡村创建的“十大模式”,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侧重于生态保护、环境整治、休闲旅游、文化传承这四大类。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被湮没在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贵州省自然也不例外。为此,贵州省接连出台有关指导意见,专门就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进行部署安排。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保护与发展初见成效。其中,通过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帮助民族村寨、传统村落改善水电路、排污等基础设施,扶持发展绿色有机种养等传统产业和传统手工业,让当地群众过上有尊严的富裕生活,自觉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因此,夏月华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问的矛盾,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做到规划有序、措施得当,将保护的理念贯穿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能使传统村落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但文红《美丽乡村建设与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利用》一文着眼于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等背景,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贵州省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方法及开发模式,认为只要在技术和管理模式上创新,村落文化景观就完全可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陶波则在《六盘水“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一文中从六盘水当年“传统村落”零记录的现状反思,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日程,在小城镇和乡村建设过程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既留住“乡愁”,又留下文化。

综上所述,对于贵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思路,目前的研究已有较为清晰的的认识,但仍存在着研究区域不平衡、研究角度不全面等各种问题,如对贵州省传统村落在微观方面的研究,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地区,以侗寨、苗寨的研究占据了大多数,而其他集聚地研究较少[6],特别是对于铜仁市、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等地的传统村落研究较为匮乏。另外,针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法规不完善、保护与发展体系缺失、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影响、人居环境改善与传统村落原始风貌变迁等问题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传统村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与村民的内在关联,协调好保护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因地制宜,解决好传承和发展问题,真正在下一步美丽乡村建设升级改造过程中促进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宋江.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贵州实践《中国文物报》2015-12-10

[2]佟玉权,龙花楼.贵州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因素《经济地理》第35卷第3期2015年3月

[3]吴正光.《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01期p23-28

[4]《贵州日报》2015-11-28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4

[关键词]农民主体美丽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007-02

我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有措施、有制度、有资金、有目标,整体推进,亮点频出。自实施以来,各县都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各级政府更是积极主动重视有加,作为一项惠农工程,成效是显著的。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惠农政策一项一项地制定、实施、展开,作为农村的主体――农民的主动性在哪里?对政策的反馈如何,我们的关注度不够,所有的政策实施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效果如何、政策是不是可以持久地、有效地达到这样制定政策的初衷和目的,更是很少有人追踪。所以,课题组利用这个暑假进行了实地调研,寻找真正让农民在农村真正安居的方式,寻找让农民增强对家乡自信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农村找回自己的根。最终,让中央的惠农政策切实有效地在农村落到实处,为我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助力。

1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1.1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强调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并且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小康、提升生活质量。如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脱离农民的愿望,忽视农民的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就不可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共享发展”理念。所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农民为主体推进。

1.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源于农村地域差异的客观要求。农村的地域差异导致各地基础环境和发展水平总体不平衡,不同农村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美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很复杂,所以,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也是不统一的。这就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努力挖掘本村的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2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通过课题组成员针对正定和栾城的几个美丽乡村的调研结果看,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农民们的积极性较之刚开始探索美丽乡村发展思路时有了很大提高。课题组利用2015年寒假和2016年暑假,分别到我市的几个美丽乡村进行了现场座谈和发放调研问卷,采用不同形式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一共进行五次座谈,对象包括乡镇干部以及村干部和普通村民代表;一共发放调研问卷两百份,收回187份,发放对象包括村干部和普通村民代表。因此,课题组掌握了一些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资料。下面就课题组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以此了解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总的来看,农民对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就比较满意。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很多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已经从一知半解到比较了解的层面,主要是通过看新闻、上网以及通过村里的宣传了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农民们对于本村的发展现状基本满意,但通过与外地的美丽乡村比较后,普遍都觉得本村还可以发展的更好,还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在调研中发现,农民们表示愿意参加村里组织的相关活动,只要不忙的时候就会积极参加,总的来说农民们是满意于现状的。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农民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满意度不低。但是,农民们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原因是多方面的。

2.1农民在决策层面上的参与度不足

我们都清楚,美丽乡村建设必定少不了各种具体规划的定位和引领,但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多种原因,有的村子并没有提前规划好,而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索着前进;还有的村子,决策参与者往往停留在乡镇、村一级,到村民小组和农户中间调查研究不足。总之,广大农民很难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上来,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决策权和选择权,从而导致农民们对一些决策不满意、不配合。在问卷中就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在能否为村子的发展主动献计献策方面,97%的农民表示不会主动献计献策。这样,农民的主体作用就削弱了。

2.2农民在村里基础建设上的投入缺乏主动性

美丽乡村建设点多面广,需要做的事情多,如道路建设、绿化种植、卫生保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环境的综合提升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不是每个村都有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资。由此,因为广大农民投入不多,所以对建设成果不够珍惜,再加上有的农村的精神文明教育跟不上,导致一些农民对物质利益具有很强的欲望,而忘记了中华民族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普遍持有“等靠要”的态度,甚至过度索取。也就是说,个人思想道德没有提升的话,农民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很难调动起来。

2.3农民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村民自治的角度讲,这些事情应该主要由农民自己来承担。但是据课题组的调研情况来看,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并不是很高,有些人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心理,甚至“自扫门前雪”都不愿意去做。农民住房以外的大量整治工作,比如环境卫生等,都是由村里出资招聘服务人员完成的;还存在少数农民因个人利益得失而对领导不满意,从而与村里谈条件、不配合,影响村里的整体工程进度。

这些因素都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

3探索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课题组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简单地总结出几条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3.1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不同途径特别是新兴媒体等平台,向农民传达国家、省里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各种政策,向农民们解读“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和目标。通过宣传,让农民知晓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燃起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通过宣传,让农民了解其他省、市、县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有比较就有动力,从而激发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引导和教育农民

农民群体本身存在局限性,在《论人民民主》一文中曾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搞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要依靠农民、发动农民,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和教育农民。因为,农民自身存在局限性,如果不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农民思想觉悟方面的一些弊端意识就会显现,面对的利益越大越会出现问题,就会阻碍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和教育农民,让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

3.3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自河北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得到提升。同时要看到,对照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面临不少挑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偏远地区的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多,空心化现象突出,一些地方的农村正在变成记忆中的故乡;再如,农村社会风气有待改善,一些地方诚信缺失、家风不正,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活动存在等问题多多。所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农民的价值取向趋于主流价值观,以精神文明的新成就扮靓美丽新农村。

3.4强化村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涉及到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和涉及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做到全公开、真公开、实公开、早公开。并且组织全体村民结合实际讨论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必须按照决策程序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实行民主决策并提请农民监督实施。

3.5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广大农民都盼望尽早实现小康,过上富裕的日子,所以,农民的眼睛也会盯着那些发家致富的人,想学本领。了解了农民的心思,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就需要进一步弘扬我党的又一优良传统,那就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的人,比如,传授经验技术、协助开发渠道等,在这些新时期的“乡村领袖”的带动下,让农民们都参与进来,都朝着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努力,心无旁骛,这样,就不会再有仇富心理的人,每个人都有了建设自己家乡的积极性。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需要各方面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一.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文建设.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3.20.

[2]毛建等.农业科技团队助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9.5.20.

[3]刘洪斌.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研究.科技展望.2015.10.20

[4]李蕊.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赤子(上中旬).2015.9.15.

[5]朱哲江.特色小镇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来自河北省馆陶县的调研报告.2016.9.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5

2015年,在省、市新农村建设政策扶持下,在区政府和龙嘉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龙家堡村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高起点、高标准、出精品”的理念是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绩的关键。根据基础设施较差和财力有限的现实情况,龙家堡村确定了“突出亮点、分步推进”的原则,将村部所在地梨树园子屯作为美丽乡村示范屯进行重点打造。要重点打造精品工程,就要摒弃普通的发展理念。村两委班子结合龙家堡村是镇政府所在地,距长春、九台及龙嘉机场较近,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出精品”的理念,按照“八个统一”(即统一道路,统一围墙,统一大门,统一上水,统一排水,统一绿化,统一亮化,统一硬化)的标准,对梨树园子屯实行标准化打造。全屯共铺设环形柏油路2公里,修砌排水沟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统一修建红色围墙3000余延长米、深绿色大门85个,道路两侧栽植梨树240株,并将原有的三处垃圾坑彻底清理,分别建成绿色休闲公园、水上公园和休闲健身广场。在水上公园周边安装景观灯(箱),公路两侧树木上布置吊灯,每到夜晚,霓虹闪烁、树影婆娑,引得无数路人停车驻足。2015年10月10日,长春市所有县市区党政一把手来龙家堡村召开现场会,学习和分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龙家堡村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地,省市各级领导经常前来检查指导工作。这一年,龙家堡村被评为吉林省“美丽乡村”,长春市首届“最美乡村”称号。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做到干净整洁。现在,硬件基础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重在保持和维护。卫生问题一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问题,没有干净整洁的环境,再美丽的道路房屋也将黯然失色。对于农村而言,垃圾堆、柴草垛和厕所是提高环境卫生的重要制约因素。在龙家堡村,我们彻底清理了所有垃圾堆,并将村屯卫生承包出去,每天定期清扫道路、收集和运送各户生活垃圾,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下大力气整顿生活环境。2015年秋天,村里做到了无柴草垛堆放,杜绝了柴草垛进屯的现象,提高了卫生质量,同时也减少了火灾隐患。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柴草垛不进屯也给农民带来了很多不便,为此,龙家堡村积极推广落实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将秸秆打包后压制成块,并制成燃料,逐步普及专用锅炉的使用,力争取代普通秸秆燃料,今年计划投资11万元,安装秸秆专用锅炉设备88套,现已安装完成70套,半月内全部安装完毕。同时,投资175万元,启动梨树园子屯85户水冲厕所改造和污水处理工程,目前招标工作已经结束,年底前完成施工验收。完成秸秆综合利用、户用水冲厕所改造及污水处理工程后,农村垃圾堆、柴草垛和厕所这三个重点问题将从根源上彻底解决,保证了村屯长期干净整洁,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城市般的生活条件。

美丽乡村,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更要有内涵。“我们花大力气建设美丽乡村,如果没有软实力的提升,没有带动村民致富,那美丽乡村建设将沦落为典型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但劳民伤财,更将成为百姓的笑柄”。这是镇党委书记娄维忠常讲的一句话,今年,龙家堡村将引入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龙家堡村“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升。村里将结合建好的水上公园发展垂钓项目,在农户院内建造温室大棚,种植绿色蔬菜、水果等作物,发展观光采摘项目,并打造1~2家精品农家院,形成集“吃、住、玩”为一体的服务链条,同时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积极扩大产业规模,逐步形成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服务型支柱产业。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6

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2005年8月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同志在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0年来,安吉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走出了一条极具安吉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10年来,安吉地区生产总值从89.28亿增加到285亿,全县财政收入从7.8亿元增加到50.0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6660元增长到2156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294元增长到3796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76:1,是首个部级生态县,2012年获得联合国绿色人居奖和第七届中华宝钢环境奖。

生态立县一张蓝图绘到底

安吉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工业强县”到“开放兴县”再到“生态立县”的战略转型,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整治代价。2001年,安吉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人居名县”,标志着安吉生态立县战略正式确立。2003年,安吉县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通过《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决议》。从2003年至2007年,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创建、村庄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改善人居行动如火如荼进行。2004年3月25日,在全国首开先河,县人大做出决议确定县级“生态日”。2006年,安吉被命名为全国首个生态县。提出今后五年发展路径,全力打造“一地四区”,提出要把安吉打造成为长三角先进特色制造业的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休闲经济的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的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的优选地,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三大战略。2008年初,安吉县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决议》。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花落安吉。2012年,安吉县又获得“联合国人居奖”。2015年5月,以安吉县政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实施,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全国示范作用越来越深入。

规划标准引领养护绿水青山

2008年,安吉县在全国率先提出用10年时间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提出要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从抓点连线,到最终成片,逐步把安吉所有的乡村都打造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使安吉的农村成为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社区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安吉县成为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以该县为样本,出台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今年,安吉县政府又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对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进行了规定,为全国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目前,共有179个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创建,建设覆盖面达95.7%以上,有12个乡镇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以“寸山青、滴水净、零污染、无违建”为目标,大力推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专项整治,全力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转化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让安吉人思考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环境资源变为经济资源,让美丽环境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让绿色带来发展的红利。在安吉,“生态”不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更是全面融合、渗透到了一产、二产和三产中。

一产休闲互动。按照“一乡一张图、全县一幅画”的总体格局,加快农业“两区”建设,已累计建成农业“两区”项目85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6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4个、粮食功能区2个。大力发展白茶、蔬菜、黄花梨、山核桃、青虾、生态甲鱼等特色种养殖业,积极开发一批农事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进“产品变礼品、园区变景区、农民变股民”。目前,全县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有绿色食品64个,安吉白茶的品牌价值已达25.6亿元。

二产转型促动。取消工业考核,集中布局工业平台,大力促进工业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大力引进如总投资30亿元的安工机械、总投资50亿元的油页岩炼油成套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生物医疗、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全球首个“竹林碳汇试验示范区”,探索竹林和竹制品的固碳效应。突出典型引路、转型示范,推动传统工业向旅游转型发展,祖名豆文化、永裕竹家居、乌毡帽酒业等特色工业旅游产品逐步走向市场。

三产龙头带动。以全国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一核一环五区”为基本框架的县域大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立足“大好高”要求,大力引进一批优质高端的重大休闲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共引进凯蒂猫家园、乐翻天、港中旅、上影影视文化(安吉)产业园、戛纳电影城等重大旅游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布局形成25公里休闲产业带,项目业态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进一步优化了旅游产业格局,调整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惠民富民共享绿水青山

强化城乡统筹,加大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实施美丽乡村各类项目1957个,已实现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十一项公共服务全覆盖。基本形成20分钟康复服务圈,就业、社保、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2.9%以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走在全省前列,已完成25家文化礼堂和9家农村数字电影院建设。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荣获省教育发展业绩考核一等奖;全国率先中国美丽乡村幸福指数,2014年幸福指数总得分为85.12分,呈逐年递增趋势;获得平安建设十连冠,社会稳定形势不断好转;村级事务准入制获全省十大“全面小康社会治理创新奖”。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全面启动“生态建设娃娃工程”,编写《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两本地方生态基础教材,将生态教育纳入小学课程。编写《生态安吉县民守则》,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各级媒体进行宣传引导,营造全民生态的浓厚氛围。在全国率先设立每年3月25日为“生态日”,面向全县民众开展系列生态活动,不断普及生态理念。不断加大县域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比重,提升生态文明厚度。建成中国东部首个县域生态博物馆,全省首个外迁省城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省自然博物院全面启动建设,全国最大的文化名人纪念馆昌硕纪念馆建成开馆,启动“百名硕博引才计划”,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07名。连续2年举办以经贸和文化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安吉洽谈会,不断提升安吉美誉度。

绿色发展安吉样板的启示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7

关键词: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美丽乡村建设;地位;发展策略

中国分类号:X71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5.02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的加大,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居环境建设整体还是比较落后,不少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各类有机废弃物,由于处置不当,不断侵占着土地,破坏着农村环境,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并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农业有机废弃物通过合理地资源化利用,不但可以变废为宝,为人类创造财富,而且还能有效解决其处置不当引起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措施,是一项利国利民、意义久远的重要工作。

1农业有机废弃物分类及废弃物资源化

1.1农业有机废弃物分类

农业有机废弃物(agriculturewastes)俗称农业有机垃圾,主要有秸秆、落果等第一类生产性废弃物,畜禽粪便、畜栏垫料等第二类生产性废弃物,农产品加工、贮存形成的酒糟、菇渣等第三类生产性废弃物及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人粪尿和生活垃圾等第四类生产性废弃物[2]。根据有机废弃物的形态,可将其分为固态废弃物、液态废弃物和气态废弃物[3](图1),其中最主要的是固态废弃物。

1.2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

目前,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途径有肥料化、能源化、材料化、基质化、饲料化和生态化。肥料化利用是我国应用最多的途径,主要有直接还田、发酵还田和加工生产复合肥等,其中直接还田最为普遍,如秸秆机械化深耕还田、覆盖还田等;能源化利用主要有发酵产生沼气、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备燃料油等;材料化利用主要有生产纸板、建材、活性炭、保温材料等;基质化利用主要有通过发酵生产园艺作物有机基质、食用菌培养料、蚯蚓养殖料等;饲料化利用主要有通过青贮、氨化处理植物纤维类作饲料,通过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加工业下脚料作饲料等;生态化利用是指将农业有机废弃物作为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重循环和多次转化利用,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整体效益的方法[3],生态化是我国急需大量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

2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分析

2.1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2005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4]。2008年初,安吉县率先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努力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为标准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构建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

南京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美丽中国”建设的号召,市政府于2013年5月5日了《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创业富民生活美、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乡村”(图2)的指标,确定了5年内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具体目标及十大建设工程内容[5]。市委书记杨卫泽强调,要坚持走大都市带动新农村的一体化发展之路,走符合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走发挥优势、凸显特色的差异化之路,以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6]。

2.2美丽乡村建设中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重要性分析

2.2.1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必然要求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置工作十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许多地方的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养殖场随意排污情况十分普遍,作物秸秆丢弃和焚烧现象屡禁不止,这些恶劣现象造成农村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障碍。而通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如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秸秆栽培食用菌、生活垃圾发酵沼气等方法,可以将各类农业有机废弃物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彻底改变当前脏、乱、差的旧面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形成绿树成荫、水清流畅、空气优良的宜居村社。

2.2.2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省,它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目标,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方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是在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约束条件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大力开展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工作,使废弃物资源物尽其用,可以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高效设施、休闲旅游等农业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农业现代化指标。

2.2.3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农民生活不断富裕的必然要求有学者明确提出农业有机废弃物为“第四产业”的概念[7],其涉及新能源、环保、节能等多个产业,是符合发展低碳生产、集约型社会理念的新兴产业。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可以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内容,为农民增收拓展渠道,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民生活富裕起来,而物质生活的富裕可以保障精神生活的富有,保障农民生活向健康文明良性发展,为创建平安村、文明村等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策略

3.1总体发展战略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关系到简单层面的资源再利用和保护环境安全,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它还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总体发展战略思路是按循环经济理论,以人为本,由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开始,逐级发展到循环农业,循环社会的“三环”递升发展[8](图3)。第一“环”是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发展模式;第二“环”是生产-生活-生态-生命(人)“四位一体”的农村发展模式;第三“环”是在前两个循环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循环社会特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小康社会。

3.2主要发展思路

3.2.1紧扣农业循环经济,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我国当前的循环农业还存在着脱节的问题,造成现有农田有机物投入缺少。农田有机质的缺乏严重制约着耕地生产力,因此农田有机质投入是我国农业增产、增汇、增效的根本需求,农业生产急需有机物质循环投入来扭转对化肥的高度依赖[9]。因此,农业有机废弃物首先应该全面开展肥料化利用工作,但肥料化利用不应局限在简单的发酵后直接还田,应全面推广各种循环模式,深度利用资源,并且要特别注意加强后续管理工作,确保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益的发挥。比如结合美好乡村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科学的整体规划,利用人口密集的村庄和畜禽养殖场等处所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建立中大型沼气池重点项目,形成秸秆+人畜粪便―沼肥―农业生产、秸秆―食用菌―沼肥―农业生产等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步伐。

3.2.2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注重效益分配平衡农业有机废弃物产生于一、二、三产业,但不依附于任何产业[10]。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应该以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上升到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中的产业地位才能与之相适应。但产业发展中,一定要注重效益的分配问题,一般从政府层面来分析,产业发展往往较看重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比重,而普通百姓则更看重经济效益的产生。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不能只顾当前利益,顾此失彼,急功近利,而是必须从长远的发展效益考虑,从三大效益的平衡分配考虑,有方向有目标地发展,以确保这一新兴产业健康成长。

3.3发展保障措施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应当持续在科研力量投入、扶持资金增加、农民意识提升、政府政策落实等方面加强保障(图4),并长期坚持,使其资源化利用途径得到实现,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3.3.1科研力量投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很多还不成熟,有一些仍处在理论可行性论证方面,无法与农村实际情况相吻合,与地方经济承载实力相适应[11]。因此科研技术的开发必须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关键技术为突破口,通过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创新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技术工艺进行推广应用,才能让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取得全面发展。

3.3.2扶持资金增加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工作,在财政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扶持,但要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除了政府在资金扶持上的持续加力,还需尽快完成各种资源利用技术产业化,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促进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3.3.3农民意识提升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本身的知识水平还普遍较低,多年传承的小农意识加上长期的生活习惯,让很多人的思想还无法上升到环境保护的高度,政府应加强督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个媒体积极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意识,让他们清晰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12],自觉积极加入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工作中。

3.3.4政府政策落实人类文明源自农业和农村,但农业和农村在社会生活中却被大大弱化[13],现阶段我国的农业还是一个弱质产业,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明确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的方向是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并以此制定完善的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而政策的有效执行才是其成败的关键。恩格斯说过,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行动纲领。只有将政策落到实处,并坚决贯彻执行,才能保证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否则,再严密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参考文献:

[1]骆敏,李伟娟,沈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1-12.

[2]孙振钧,袁振宏,张夫道,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资源战略研究报告[R].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04.

[3]彭靖.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794-798.

[4]严建国.水利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及开发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1-4.

[5]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eB/oL].[2013-08-10].

[6]杨卫泽.全面落实统筹为要方针打造独具魅力的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eB/oL].(2012-02-28)[2013-08-10]http:///2012/0228/95793.shtml.

[7]孙振钧,孙永明.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6-13.

[8]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等.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8):169-173.

[9]潘根兴,林振衡,李恋卿,等.试论我国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生物质碳产业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1):75-82.

[10]李伟伟,刘荣章,李建华.农业循环经济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策略[J].台湾农业探索,2006(2):36-39.

[11]丁爱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策略分析――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2):271-273.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8

关键词:美丽乡村;政府引导;群众主体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按照“支部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思路,发挥龙岩市级“三农”综合示范点新罗区白沙镇小吉村的区位交通、产业发展、生态良好等比较优势,把白沙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建设的成功实践延伸到农村,积极探索实践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初步取得“白沙样板、小吉示范”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效果。

一、小吉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小吉村地处白沙镇南大门,是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苏坂-白沙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距龙岩中心城区40公里,紧邻莆永高速苏坂互通,规划中的龙雁快速通道白沙段沿村而过,全村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共有村民375户1300人。2012年以来,小吉村以开发建设苏坂-白沙片区产业园(龙台产业园)为契机,结合造福工程和村庄整理,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在建设模式、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其“新旧兼容、公正公开、集约建设”的理念,获得了群众支持。短短9个多月时间,80幢田园风格别墅式安置房拔地而起,连通南北的吉祥桥顺利建成,小吉溪重现往日淙淙清水,旧村白墙灰瓦焕然一新,逐步形成“一河清水,两岸民居,树绿花红”的美丽风貌,成功探索出一条“氛围浓、机制新、融资活、成效快”的美丽乡村建设新途径。一是规划起点高。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西景市政园林建筑有限公司分别完成小吉村《村庄建设规划》和《景观设计方案》,并提交龙岩市政府评审通过。二是建设模式好。实行“一同步、三机构、六统一”建设模式,遵循建设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得到百姓的普遍拥护和支持。“一同步”:指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同步推进,通过旧宅立面改造与新村建筑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特别保留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保护传统文化。“三机构”:指新村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工作组和理事会三个职能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政府引导、项目实施、民主监督等三个层面,保障新村建设过程阳光透明、快速高效。“六统一”: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报批、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的“六统一”模式,并实行先付钱先抽签先选房和住新村、拆旧房、退宅还耕同步进行的办法。三是推进速度快。短短3个月完成新村50亩用地报批和征地交地工作。6个月,80幢安置房就完成主体工程。在全市项目流动现场会上,龙岩市委项目督导组察看了小吉村,对小吉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二、小吉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1.因地制宜编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小吉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文化底蕴等实际,高标准编制小吉新村规划,并融入白沙小城镇“白墙、灰瓦、斜屋面”的建筑元素,把整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每户农家当作一个小景来改造。坚持生态优先,结合3.5公里防洪堤建设,开展环境连片整治,进行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打造休闲亲水景观,着力建设一个“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优美文明示范村。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对小吉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的挖掘,重点对旧村150户1.5万平方米房屋统一进行“穿衣戴帽”的立面改造,使老宅与新村形成有机整体,实现村庄自然美、个体美、整体美的和谐统一。

2.突出主体聚合力

坚持自愿自主。尊重村民意愿,以村民所愿、所想、所盼为第一出发点,采取新村建设内容由村民定、财务由村民理、住房为村民建、项目由村民管的方式,充分体现村民自治,激发广大村民共建和谐家园的热情。成立建设理事会。召开村民大会,选举成立小吉村创建市级“三农”示范点建设理事会,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监督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保障村民切身利益,体现村民在美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宣传发动。设立宣传栏和公告栏,及时公布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把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变成村民自己的事。发挥乡贤作用。充分利用乡贤广泛的人脉资源和宝贵的信息资源,为美丽乡村建设献计献策、穿针引线,有效做好村庄规划、项目争取、示范带头等工作。

3.健全机制抓质量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小吉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与市级三农综合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合一,统筹确定美丽乡村年度建设内容和项目安排,督查指导相关部门、乡镇、村具体实施。建立专门的项目工作组,抽调白沙镇村镇站、水利站干部,组成项目工作组,负责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规划、报批及工程实施、技术咨询等工作,切实加强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的指导、监督及管理。建立严格的督查制度,坚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每周、每旬、每月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精细组织、科学施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4.拓宽渠道广融资

群众自筹为主。新村建设资金以群众自筹为主,征地拆迁费用摊入安置户中,全部由安置户平摊、自求平衡。每户平均缴交征地款1.6万元外,单栋房屋每平方米村民交款920元;双拼房屋每平方米村民交款850元。政策扶持为辅。充分利用白沙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市级“三农”综合示范点的优势,用活造福工程、地质灾害、退宅还耕、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积极争取、有效运作,不断争取政策资金,把政策优势转变为资金优势。争取信贷支持。白沙镇、小吉村积极争取银行支持,保障小吉“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龙岩农商银行白沙支行与小吉村共同签订“造福工程”《金融服务合作协议书》,授信金额达350万元,对45户农户以5到10万元不等三联保的形式办理按揭贷款300万元,缓解部分村民筹资压力。

三、小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1.干群联动是基础

小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主要得益于有个战斗力强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出了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动积极性。在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发挥村支部的领导带头作用,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及时把群众建新房、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引导到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中来,并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组长做好示范。同时,要统筹调动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新村建设理事会的积极性,公平合理调处群众矛盾,着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努力取得村民拥护和支持,使村支部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坚强核心。

2.产业支撑是根本

小吉村依托白沙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和合作区产业园建设,多渠道拓宽村民未来出路,切实解决村民创业增收问题,不断增强美丽乡村发展后劲。在今后的美乡村建设中,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立足乡村农业产业特色,加强市场研究,强化品牌培育,重点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加大农业资源整合力度,规划实施休闲农业和新型家庭农场,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建成一批集“吃、住、游、购、体验”为一体的精品“农家乐”“家庭农场”。加快劳动力转移,着力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村民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着力推动村民向工人的转变。

3.资金筹措是关键

小吉村采用“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政策补助、信贷支持”的办法,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并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有效缓解资金制约压力,有力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在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发挥主体作用,在村民为主筹集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广泛动员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并争取在外经商、工作的乡贤物质和智力支持,推进家乡建设;注重集中项目资源,大力整合支农项目,对新村重点项目实行整体策划、分口包装,并加大项目对接力度,积极争取水利、交通、扶贫、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项目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项目做一个、成一个;注重开展市场运作,扎实推进村企结对共建活动,引导银行、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新村建设,探索建立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4.机制创新是动力

小吉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实行“一同步、三机构、六统一”建设机制,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充分调动、保护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在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可以借鉴小吉美丽乡村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9

关键词:五感景观;美丽乡村;乡村景观;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099-03

1引言

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随后又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与前提,是新时期“五位一体”大格局下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方向。在大规模的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少地方忽视了地方特色的提取与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自然、淳朴的乡村风貌的缺失,出现了“千村一面、村村同景”的现象。基于此种现象,本文尝试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五感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唤起人们的“乡愁”,提炼乡村文化、展现乡俗民风,构建集观、感、娱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2五感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2.1“五感”涵义

人的“五感”即视觉、味觉、触觉、听觉、嗅觉,是人体感觉器官对事物产生认识的功能,是人类对事物最直接的感受与体验,可谓是人们与世界接触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狭义的“五感”是指生理层面上,人体感觉器官自发对事物和环境的反应;而广义的“五感”则可指人们有意识地通过这五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感知并进一步分析与思考,由生理层面进一步上升到精神层面,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维[1]。

2.2“五感”与景观规划

人的“五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五感”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形成了人们κ挛锖突肪车牧⑻甯兄。人们在景观空间中的感受同样也是综合的、立体的,为塑造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形成全面的观感体验,“五感”在景观规划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引用。

2.2.1视觉景观

视觉通常是人们对景观的第一感受,是最基本、最优先的感官体验。视觉景观首先包括了点、线、面、体等景观元素,各元素在二维、三维层面上的变化、结合,创造出了丰富的景观空间;视觉景观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色彩,不同的景观材质、植物的季节变化,均可以丰富景观的色彩,丰富景观的视觉观感;此外,不同空间的组合、特殊空间的营造,也是视觉景观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2]。

2.2.2味觉景观

在人们对景观的感知中,味觉感受很容易被忽略。味觉在景观规划中,常以参与性与非参与性两种形式出现。前者主要指通过规划设计,引导人们参与进对景观环境的体验之中,与景观进行互动;后者主要指景观环境对于人们感官的暗示与影响,形成景观与味觉的相互作用[3]。

2.2.3触觉景观

触觉是人体最原始的感觉,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性,相较于人体的其他感觉,触觉更加敏感、细腻和真实。依据其不同来源,触觉景观有诱发型、主动型、被动型等类型。诱发型主要指人们在环境中活动衍生的触觉体验;主动型则是来自人们肢体主动的触觉体验[4]。

2.2.4听觉景观

听觉是人类对外界进行感知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在古今中外的造园活动中,听觉层面的景观设计有着广泛的运用。在园林景观中,雨打芭蕉、风吹竹叶等自然景观,常常被用来营造园林的意境。听觉景观设计通常包括零设计、负设计与正设计三种类型,零设计指保存与保护现状景观听觉环境;负设计指对景观环境中的声音要素进行筛选与调整;正设计主要是增加景观环境中的声音要素[5]。

2.2.5嗅觉景观

在人类的五种感官中,嗅觉是主观的、化学性的感官,与人类的神经系统有着更高层面、更为系统的联系[6]。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气味影响着人们对景观的感受与体验。如芳香植物的香气意蕴悠长,令人心旷神怡;蜡梅、桂花、栀子等植物于不同季节绽放的花香,则给人们四季流转、季相交替的感受与联想[7]。

3五感景观在潘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3.1潘家湾相关概况

潘家湾位于湖北随县万福店镇凤凰山村,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属集中居住型自然村。潘家湾气候干旱、自然条件较差。2003年村落合并后,当地开始着力改造村庄自然环境,改善全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于2014年被随州市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5年被湖北省授予“省级宜居村庄”称号。目前,潘家湾自然村改造工程已即将完工,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3.2潘家湾景观总体规划

随县潘家湾总体景观规划,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结合美学、功能主义、生态优先原则,规划设计成为功能与形式并存、富有乡野之趣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示范村。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道出了逆城市化趋势下城市居民对乡村的期待,明示了乡村的价值所在。因此,美丽乡村的景观设计不能照搬都市景观设计模式,要体现乡野之趣,体现新时代农村的本土特色。

随县万潘家湾景观规划,以随县历史文化、民俗艺术、地域特点为背景,结合场地现有条件特点,以人本精神和生态性为最根本指导原则,打造一处集生产、娱乐、体验、游憩、生活为一体的美丽乡村。为村民提供一个融合传统民俗与时代气息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一个生机盎然、富有乡野气息的的户外休憩空间(图1)。

3.3潘家湾村五感景观规划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场地特色、民俗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在“五觉归园田,百感解乡愁”的设计理念下,对“潘家湾的乡愁”进行了“五觉设计”。设计从五个感官维度体现乡愁景观,即“可看的乡愁、可尝的乡愁、可听的乡愁、可闻的乡愁、可触的乡愁”,进一步将潘家湾景观分为五大片区:视觉园、味觉园、触觉园、听觉园、嗅觉园(图2)。

3.3.1视觉园

视觉园位于场地西北部,以“五觉”中的听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包括了场地内最大的公共活动空间,主要有绿蔬环翠、金毯广场等节点,主要为居民提供了运动休闲的功能绿蔬环翠节点主要采用圆形和曲线结合的方式,以自然生态的方式结合硬质铺装与软质绿化,为潘家湾居民提供了一个公共交流活动空间;金毯广场节点主要展示了农业用具,成为场地记忆、场所文脉之所在。

3.3.2味觉园

味觉园位于场地东北部,以“五觉”中的味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主要的节点有曲径通幽、樱红流珠、百果飘香等。味觉园景观设计具有较高的参与度与极强的趣味性,提供了一个及休憩、游玩、观赏于一体的绿色景观空间;曲径通幽节点的选址基于场地和功能景观的考虑,首先考虑到视线的通透性,在为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增加了景观廊架的设计;樱红流珠节点周围包含木质空间,置于道路旁,集观景和休闲于一体;百果飘香节点给游客提供了一个游览赏玩的场地,置身其中的趣味性不言而喻,节点与周围道路相连接,既可为休闲场地,也可起道路作用。

3.3.3触觉园

触觉园位于场地西侧中部,以“五觉”中的触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体现乡村风光、农事之乐,主要包括百草农趣、绿蔬成畦、陶艺琼玖,景墙漾影等景观节点。百草农趣节点主要以兼具较高经济效益、观赏效益的草本植物为主题,展现乡村自然环境特有的“野草之美”,主题植物有细叶芒、萱草、鸢尾等,皆随季节呈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具有药用等多种用途,呈现出属于乡村的独特的美丽面貌;绿蔬成畦节点主要种植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果蔬,如甘蓝、豌豆、菠菜、莴苣等,既体现了“触觉”的景观主题,又融合乡村的农业风貌,更是潘家晨墒秤镁肮凵杓频闹匾部分;陶艺琼玖节点使用陶罐作为景观小品结合场地道路铺装与植被进行布置,成为颇具艺术观赏性的景观节点;景墙漾影节点主要为以乡村景观为主题的文化景墙,与其他景观节点相互呼应,营造出趣意盎然的景观空间。

3.3.4听觉园

听觉园位于场地东侧中部,以“五觉”中的听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包括了静听蕉雨、蔬影竹语、五谷场圃、蛙鸣柳岸、桃李传音、倚杨闻蝉等主要节点。静听蕉语节点通过在建筑周围种植芭蕉,取“雨打芭蕉”之声,给人以恬逸乡愁之感,打造颇具诗情画意的景观。蔬影竹语节点以曲线形植坛种植彩色甘蓝、白菜、萝卜、番茄、青椒等蔬菜,在考虑实用性的同时兼具了观赏性,也成为了潘家湾景观设计中可食性景观的代表节点;五谷场圃节点利用现有的打谷场进行景观改造设计,在保留原有打谷场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观赏性,充分展现农事之乐;蛙鸣柳岸节点包括了健身设施等公共活动场所,兼具了诗意的景观与活动的需求;桃李传音与倚杨闻蝉节点通过种植主题植物,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听觉”的景观意向,创造出赋予奇思妙想的区位景观空间。

基址内有一片竹林,设计中予以保留并加以利用,在林中设有若干处小园,提供林下观赏与休憩的空间,居民闲坐其中,听竹海婆娑之声,甚为惬意。竹林南侧秋水一色节点为灌溉和居民浣洗的水塘,设计过程中对场地进行适当修葺,同时在岸边设置了一定长度的亲水平台,满足居民的近水需求,同时在池塘东侧的堤上进行植物组合设计,通过植物搭配营造出一条植物丰富、雨水交融的河堤风光带,与对岸的亲水平台相互呼应。

3.3.5嗅觉园

嗅觉园位于场地南部,以“五觉”中的嗅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通过种植芳香植物等途径打造“可嗅”的美丽乡村景观。嗅觉园主要包括闻香园、香嗅台、嵌草园等节点。闻香园以芳香植物为主题,主要种植腊梅、紫茉莉、千里香、含笑等植物,形成一个四季可闻、全年皆香的,以“嗅”为主要感知方式的景观,同时辅以香樟、银杏、红花酢浆草等基础种植,营造出一个物种多样、空间丰富的植物特色景观;香嗅台位于闻香园内,场地内提供座椅等设施,供人们休息与观赏,为人们提供一处休憩养神的好去处。

4结语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如何保留与再现淳朴自然的乡村风貌,如何传承乡土的历史文脉,对于建设富于地方特色、与村民关系紧密结合的乡村新景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随县潘家湾景观设计中,以“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结合随县万福店当地的历史文脉、地域特色,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形,应用五感景观规划理念与方法,结合传统的生产农业特色的同时融入与时俱进的设计思想,打造了一处集生产、休闲、体验、游憩、生活为一体的生态示范景观,提供一个独特的生产生活空间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展现场地独特的气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景象。

参考文献:

[1]周梦佳,蔡平.五感设计在景观中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011(1):83~86.

[2]闫迪,马谊恒.论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40~42.

[3]叶茂乐.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9.

[4]卢渊,朱书强.触觉景观在居住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12):206~208.

[5]翁玫.听觉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7,23(12):46~51.

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篇10

关键词:特色小镇;扶贫开发;河北馆陶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6日

一、引言

2014年底,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由浙江省提出,其概念的出现迅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2016年7月,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同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国开行联合的《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指出,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尤其推进特色小镇在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将特色小镇建设和特色产业协同推进,实现致富和脱贫的同时推进。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无特色产业支撑。现有特色小镇的建设基于一定的地方产业,有时简单地为营造特色,直接吸纳当地传统产业,并嫁接互联网平台等一系列“互联网+”的概念进行改造,这些产业并没有融合具有现代意义的概念,即便一时打造成特色小镇,也很难永葆生机。没有深层次的、突出的、差异化的小镇特色产业内涵,小镇的建设也就失去了其灵魂,同时没有特色产业的支撑,也就缺失了小镇扶贫开发持续发展的动力载体,而只能是“昙花一现”,贫困户无法长效脱贫。

(二)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建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特色小镇快速建设发展的“瓶颈”,分析原因:一是城镇经济自身发展较弱,从江浙沪实际发展经验可看出,经济发展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就是说小镇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整体经济的水平;二是融资渠道的单一,据实地调查数据得出,现阶段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投资,缺乏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政府方较少地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金筹集,也势必会造成建设资金方面的短缺。

(三)文化传承欠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民族传统特色。虽然有一些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也强调了对历史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在实际建设当中,有些还是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发展经验和内容,鲜有结合自己当地城市文化的塑造。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要与传统产业平台有区别,深度挖掘特色产业的历史内涵,做好文化传承与自我特色的深度融合和对接。

(四)农村基层政权的错位与失衡。近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明显增多,其直接原因是基层政权组织功能弱化、权力的错位与失衡问题。在扶贫开发中,农村基层政权的有力治理也关乎着脱贫攻坚的实现。因此,在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强化基层政权的建设,实现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同时注重加强村民理想信仰教育,激发群众建设特色小镇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馆陶的实践与发展经验

(一)馆陶实践。馆陶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华北平原的南部。馆陶是河北省省级贫困县,总人口36万,4乡4镇共277个行政村。截至2015年底贫困人口15,828人,贫困发生率5.69%。

自2014年以来,馆陶县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的新途径,以产业兴镇、文化提升、生态改善为高度融合的农村就地城镇化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小镇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的成功之路。馆陶县按照“尊重民意、留住乡愁、做强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思路,打造了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羊洋花木小镇等一批具有乡村风情、城市品质的特色小镇,每一个美丽乡村都有一个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撑,使大批贫困户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受益,实现脱贫致富,成功打造了河北省贫困村脱贫出列的“升级版”。

(二)馆陶发展经验

1、因村制宜,培育富民特色产业。馆陶县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每个小镇都有一个清晰的产业支撑。在产业的培育上,馆陶县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培育全县富民大产业。依托特色小镇,馆陶在全县培育了蛋鸡、黄瓜、黑小麦等富民产业,使更多的贫困村依托全县大产业布局“搭便车”,实现“一产带多村”;二是扶持“一村一品”。羊洋花木小镇着力打造花木种植业。依托冀南花木集团,着力打造占地5,000亩的中国农民花博园,通过土地流转挣租金、到企业务工挣薪金,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以太阳湖、月亮湖为中心,建设了饮食、客栈、商业等旅游配套设施,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儿童拓展、采摘等功能一体的生态景观园区,使30余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600元。在培育特色产业的过程中,馆陶县努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以集体土地参股企业;二是合理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废弃大坑,种植经济苗木或者合作搞旅游开发;三是设立发展基金。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吸引当地社会资本投入资金。

2、财政资金撬由缁嶙时荆拓宽融资渠道。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是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相配合的反映,也是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相融合的体现,对帮助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为破解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难题。馆陶县在创新投融资模式上分别采取:一是财政资金撬动。政府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方,用现有的财政资金去撬动、引导一部分社会资本加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道路、水利、电力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让村庄具有市场运作的条件和可能。截至目前,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资金2.8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5,000万元(不到20%),撬动社会各类资金2.3亿元(超过80%);二是村级自筹促动。村集体经济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活力资金来源,可以率先行动,扩修村内道路、建设文化广场,从而为村整体的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如“黄瓜小镇”翟庄村2015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余万元,利用这部分资金小镇建设了具有特色的村史馆、黄瓜大学等,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发展,使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是民资涌入牵动。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单单的财政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也是缺乏长久持续发展动力的,因此馆陶县在融资方面,注重社会资本的引入,让更多“聪明”的民资加入到其中,有力补充了财政资金的不足,在这其中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社会责任的舞台,使更多的企业愿意加入到其中。

3、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实现贫困村面貌改造提升。馆陶特色小镇的做法是依托美丽乡村,把美丽乡村作为小镇的灵魂,构筑了一批留得住乡愁、听得见乡音、闻得到乡味、感受得到乡情的魅力小镇,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但又不失现代气息,针对此,馆陶制定了“万人小镇”规划纲要,利用3~5年建成9个万人小镇,如粮画小镇是“一镇四社区”,包括寿东社区、寿南社区、寿北社区和法寺社区,其中寿东社区是省级贫困村,四社区共享基础设施,都以粮画产业为主导,其他各类手工画为辅助,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体验融合发展。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馆陶县不搞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而是秉承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理念,打造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小镇特色。真正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平台,使两者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小镇同步推进。

4、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脱贫攻坚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党的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保障。在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中,馆陶县探索小区自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逐步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为了让群众得到实惠、尝到甜头,馆陶县积极学习借鉴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筛选试点贫困村,开办村民学校,让群众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建设特色小镇与脱贫致富之间的关系,激发建设热情。同时,在小镇还开展了情景式党校教育,将党的理想信念传递到村民的自觉行动中去,使之自发地、情愿地参与到小镇建设和发展中去。

主要参考文献:

[1]韦福雷.特色小镇发展热潮中的冷思考[J].开放导报,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