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老人护理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9:29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1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护理;系统化训练移动技巧

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系统化训练移动技巧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单侧pFn术治疗。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8.10±6.51)岁;住院时间20~38d,平均住院时间(29.3±10.4)d。对照组中男18例,女8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70.20±6.29)岁;住院时间15~35d,平均住院时间(27.1±10.5)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物理康复训练,包括肌肉等长收缩、关节被动运动、坐位屈髋、屈膝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物理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训练移动技巧,具体操作为:①上下床训练。如果患者能够站立,则让其开始进行下床训练,首先距离床沿30cm左右,取侧卧位,用手支撑做起,保持动作平稳缓慢,坐在床边1~2min后让患者在助步器上站稳扶好。然后让患者双手扶助步器坐在床上,移动臀部和患肢,保持动作平稳缓慢。②站立坐下训练。首先在助步器正前方放置带扶手的椅子,该椅子的高度为46~50cm,让患者双手分别放在架上和椅面上,分别在患足前1/3或1/2的地方让患足负重,同时让健肢完全负重,最后站立起来。之后用患侧手按住椅边坐下,保持动作平稳缓慢。③行走训练。对四脚助行器的高度进行有效的调节,保证患者健肢负重,患肢不负重站立,自然分开双足并站立,双手握住助步器两端,先后移动健肢和患肢,将把手紧握在双手中,以对身体重量进行有效的支撑,前移重心,重复锻炼该小步距离行走。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转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等Fim评分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髋部骨折极易引发老年患者残疾和死亡。相关医学研究统计,年龄>90岁的老年人中至少会经受一次髋部骨折的男女分别占总数的1/6和1/3,其中50%左右的患者属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关医学文献报道,跌倒引发的首次股骨粗隆间骨折和再次骨折分别占总数的52.9%和72.1%。人体骨质量和肌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进而引发骨质疏松及不稳定的步态,极大增加了跌倒的风险,最终引发脆性骨折。同时,初次股骨粗隆间骨折后,老年患者的活动量会在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减少,进而降低身体素质,引发骨质疏松。此外,患者的步态及平衡功能极易在关节功能无法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失常[1]。系统化训练移动技巧能够帮助患者在起床、坐下、行走等过程中对身体及步态的平衡进行有效维持的技巧进行熟练的掌握,从而促进术后跌倒风险的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2

1一般资料

2006年2月到2007年10月间,本院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20例,女38例,年龄65~81岁,平均70.2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18例,单纯更换股骨头10例。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主动热情,耐心细致讲解治疗过程,成功病例,医生的精湛技术,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了解患者的睡眠习惯,采取方法保证充足睡眠,鼓励家属陪伴,使患者得到心理支持。同时了解患者的兴趣和受好,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巧妙地引导,使患者宣泄出不良的情绪。介绍同类患者的康复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牵引的观察及护理老年人感觉、耐受力和反应迟钝。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密切注意患肢的血液循环,检查牵引装置有无松脱[1],牵引绳和滑车有无故障,牵引重力和牵引方向是否适宜,防止过度牵引而造成畸形。指导患者保持正确,防止身体移动而影响牵引效果。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2.3疼痛的观察与处理术后24h内,患者疼痛较剧烈,要及时药物止痛,以防引起并存病的加重,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胸闷、气促等。但要注意药量不可过大。术后3d仍疼痛较剧者,要注意的变换和牵引的调整,应保持正确的,抬高患肢,利于静脉血的回流,避免患肢肿胀而致的胀痛,另外要结合体温,注意伤口有无感染等情况。

2.4加强营养给予优质蛋白质,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观察电解质的变化,及时给予纠正。

2.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5.1预防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创伤和长期卧床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患者惧怕疼痛不愿意活动。因此,要加强呼吸道护理,每2h翻身拍背1次。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2.5.2预防泌尿系感染督促患者多饮水,保持会清洁,女性患者每日清洗会阴,让患者清洁舒适,促进血液循环。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用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2次,每次250ml。定期夹管,每2~4h1次,每日用2%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

2.5.3对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输液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一般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50滴/mim,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d。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2.5.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tDV)形成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栓塞的发生。要重视患者的主诉,疼痛是tDV的主要症状,认真记录疼痛的部位、程度和游走方向。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的皮肤温度、颜色、浅静脉怒张情况和肌肉有无深压痛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处理,并将患肢抬高于肺平面[1]。

2.6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日常护理技能,养成良好健康行为,改善不良行为习惯,从生活技巧、情致调养、饮食调理、用药指导、特殊指导等几个方面给予健康指导,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以配合治疗和护理。

2.7早期功能锻炼入院后或术后次日即可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及深呼吸运动等,健侧可以做直腿抬高运动、抱膝运动,以后可以根据病变程度,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全身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始康复练习[2]。

2.8出院指导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同时告诉患者为预防骨不连、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术后髋关节脱位,避免干重活及剧烈的体育活动,注意做到三不:不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子。牵引患者4个月后复诊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逐渐负重,术后患者出院后1个月复诊,如发现有感染或其他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3

1骨科护理中风险因素分析

1.1对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不足造成的风险

突出表现在遇有多发伤、复合伤等严重创伤的患者入院时,由于伤员的伤情复杂、严重、病情变化迅速,需要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而有的护士不懂急诊创伤的抢救程序,甚至是机械地执行医嘱,病情观察时被一些易于观察出的伤情所左右,而疏忽了隐蔽的或深部的甚至更严重的创伤存在,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动态发展。如一车祸致股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有明显的肢体肿胀、畸形、出血等症状,易被重视,却忽略了腹腔脏器损伤而出现的症状与体征。同时由于专科知识缺乏,对伤(病)所存在的潜在并发症预见性不足,如长骨干骨折尤其是多发伤的患者,在伤后72h易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深静脉栓塞;前臂及小腿骨折尤其是挤压伤后,易发生骨筋膜间隙综合征;骨盆骨折易合并休克、尿道、膀胱及相邻脏器的损伤等。由于专科知识有限,在病情观察时缺乏预见性护理思维、无个体针对性,无重点观察的护理问题,致使伤后发生致命的并发症时才采取对策,措手不及。

1.2有章不循或“慎独”精神欠缺引发的风险

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也是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的集中体现者,护理活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护士自身素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若有章不循或“慎独”精神不够,则会造成责任风险。如危重、大手术患者交接班未到床旁而使患者发生褥疮或管道脱落;一级护理未按规定巡视发生液体漏入皮下甚至发生皮下坏死;夜班值班时、无菌操作时不戴口罩等。

1.3护理业务、专科技术水平低造成的风险

不同的专科护理具有其特殊性,由于临床护士大多年龄小、年资低、学历低(以中专为主),专科知识及经验缺乏,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甚至动作粗暴,就会产生技术风险。如在对颈椎损伤患者翻身时,操作不当易发生呼吸心脏骤停;脊柱损伤患者在搬运或翻身时,未保持头、颈、躯干呈轴位而造成损伤加重;在石膏未干燥的情况下搬动患者,造成石膏变形、折断等技术风险。

1.4缺乏沟通技巧造成的风险

创伤骨科中意外损伤较多,患者、陪员及家属多有急躁情绪,他们不知诊疗程序,而以为损伤后应直接进入麻醉科进行手术,不懂还应进行快速必要的术前准备,甚至有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手术,此时,护士缺乏耐心的解释或态度冷淡易引发纠纷;骨折的患者大多需用内固定材料,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发展,骨科内固定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加之医保患者超范围用药,使患者的医疗费用随之增加,若事先未与患者沟通,易引发医疗费用方面的矛盾。

1.5环境管理不善引发的风险

四肢骨折或损伤的患者行走不便或需借助拐杖行走,地面湿滑时易发生摔伤造成骨折再折;小儿、老年人未加护床栏易发生坠床等。

2护理防范对策

2.1培养骨科护士预见性护理思维和能力

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是培养护士预见性护理思维的基础。对于临床不同类型患者的抢救及时总结,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运用护理程序和专科知识,找出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提高预见性护理思维的能力。在防范护理风险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护理风险的判断,即临床护士在实施某项护理活动时,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患者自身状态等事项对预期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做出评估,在完成这样一个分析后,将有关风险及防范方法告知患者,化解风险。同时,要重视患者的主诉。如一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患者,为使切口内的渗血渗液引流通畅,促进切口愈合,术中常在切口内放置引流条,术后切口敷料渗血渗液较多,更换敷料后护士发现切口敷料处有淡黄色晕圈,且渗出液有黏性,疑有脑脊液漏,报告医生后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避免了感染风险的发生。

2.2重点抓好制度落实

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是血与泪的教训写成的,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是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保证。教育各级人员认真坚持工作原则,实事求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时汇报、请教,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论问题大小都要及时汇报,不可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处理,以赢得补救的时间。另外,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等特点,若发现上班有遗漏的工作内容,要及时弥补,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3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每周利用晨会进行专科知识和综合护理急救技术模拟训练,针对现有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和讨论,剖析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充分利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找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人人都有防风险意识,班班都有护理防范重点,使患者微小的病情变化都在护士的监控和预料之中。

2.4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

很多护理纠纷是由于护士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态度欠佳,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高,未能达到其期望值引起的;同时由于患者的生活背景、生活环境、经历及治疗程序的复杂性,不同年资护士的素质、年龄、阅历、社会经验、知识程度及临床经验等不同,致护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使患者产生强烈不满。因此,随着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学会倾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

2.5维护病区环境安全

对于危重、大手术后等患者,尽量调至易于观察的病室或iCU内;对于神志不清、小儿、老年人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加护床栏,并使危险物品暖瓶、锐器械等远离患者,以防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志,以防摔倒。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4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外定位;动力髋螺钉技术;术后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6.16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发生于股骨颈关节囊外至粗隆下5cm范围内的骨折[1],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行动能力。目前,临床应用体外定位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牢固固定、骨折愈合良好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体外定位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2.5岁;26例顺粗隆间骨折,11例逆粗隆间骨折,3例粗隆下骨折;28例新鲜骨折,12例陈旧性骨折。根据evans骨折分型:3例Ⅰ型,18例Ⅱ型,14例Ⅲ型,4例Ⅳ型,1例Ⅴ型。合并症情况:19例高血压,5例冠心病,2例心律失常,6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对患肢予以制动固定,利用皮套牵引,重量2~5kg[2];常规术前检查,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骨折前基本生活自理,具有正常心肺代偿功能;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合并症得到控制;术前6个月无心肌梗死;术前3个月无心绞痛;无严重肺通气功能低下;无出血倾向;无血栓病史;无严重骨质疏松。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实施硬膜联合麻醉,行体外定位微创动力髋螺钉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综合性临床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密切监测向麻醉师、责任医生了解麻醉方式及术中情况,观察患者呼吸、意识、脉搏,注意留置导尿、输液管、术后镇痛泵的通畅和固定情况,利用动态心电监护仪每隔15~20min观察患者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注意输液速度,避免引起肺水肿或心力衰竭。

1.2.2护理术后6h内,保持去枕平卧,患肢取外展中立位,可在患肢下垫软枕抬高,禁止侧卧,以防止髋螺钉松动或部件断裂导致内固定失败或髋内翻。

1.2.3疼痛护理老年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耐受性较差,且疼痛会对其心理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术后镇痛。本次研究应用自动镇痛泵予以镇痛,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疼痛反应,详细讲解疼痛原因,可通过交谈、闭目、深呼吸等方法转移注意力;观察体征及症状,适当调整镇痛用药方案。

1.2.4并发症护理①呼吸系统疾病。术后24h给予雾化吸入、吸氧治疗,通过雾化吸入和氧气湿化可促进患者呼吸道纤毛的运动,有利于排出痰液;遵医嘱应用止咳、抗感染药物,协助患者拍背,指导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技巧。②预防压疮。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由于老年人的皮肤弹性较差,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且多伴发其他合并疾病,且术后限制活动影响了局部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压疮,对此应定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避免压疮。③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老年患者术后胃肠蠕动缓慢,抵抗力较差,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对此,应叮嘱患者增加饮水量,饮水1500~2500ml/d;多进食纤维含量高、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协助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对便秘患者,可应用中药调理、石蜡油口服、开塞露塞肛等对症治疗。

1.2.5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老年患者术后长期卧床,血管内促凝物质增多,容易形成血栓。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患肢颜色、温度、感觉、活动功能、末梢循环、疼痛、肿胀情况,若患肢青紫、苍白、低温,可考虑血液循环障碍,遵医嘱应用循环改善药物[3];术后早期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关节活动和肌力训练,以预防静脉血栓。

1.2.6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敷料颜色、切口渗液、渗血、疼痛、肿胀情况,保持敷料干燥、整洁,若有污染或渗液时及时更换,通常需隔天换药,术后2周可拆线。为避免切口感染和血肿,可留置引流管,并连接负压;患者在翻身时,注意引流管不脱落、不弯折,保持引流瓶低于床面。注意观察引流液量、颜色,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更换负压引流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般引流48~72h可拔除引流管。

1.2.7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为生命体征稳定后,通常于术后1d,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术后1d,指导患者活动踝关节、足趾,同时进行臀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持续10s,间隔10~15s,每组10个动作,6~8组/d;2次/d对患者予以肌肉按摩,以减轻肿胀。术后1周,可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和屈膝锻炼,在床上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若关节无疼痛可做直腿抬高,10~15min/次,3次/d。

2结果

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3个月随访时,均骨性愈合,其中37例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3例屈髋活动轻度受限,行走时髋关节轻度疼痛,膝关节和踝关节无功能受限。术后2例发生便秘,给予对症处理后有效改善,均无发生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压疮等并发症。

3小结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合并全身性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肺炎等,骨折疼痛、术中麻醉和操作的应激可能导致合并症加重[4],加之老年患者对生命安危的担忧,多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对治疗效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术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和病情,采取综合完善的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媚菊.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10,9(7):24-25.

[2]钟翠婵.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10,9(5):22-23.

[3]林少莉,刘洁杏,陈柳娟,等.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1):117-118.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5

【摘要】:老年患者患病后心理复杂多变,易产生悲观抑郁情绪,影响疾病的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了解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特殊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做好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各种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老年骨科患者;护理;技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骨科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在这种形势下,医护人员一定要了解老年顾客患者的特殊性。笔者根据多年从业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 2012 年 1月 - 4 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 47 例,其中上肢骨折 15 例,下肢骨折 17 例,锁骨骨折及腰椎间盘脱出各 2 例,肋骨骨折 8 例,骨盆骨折 3 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针对性采取健康有效的护理措施,除住院前已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他无 1 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2护理技巧

2. 1生理护理

( 1)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老年骨科患者的生理特点,尽量帮助患者恢复或预防身体各种机能的老化,在视力、听力、记忆力与体力等方面可适当增加局部锻炼,如身体各部位的精心按摩、手足伸展等活动可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提高肺活量。多与老年骨科患者交流,可促进其记忆力的提高等。

( 2) 对于睡眠质量低下的患者,找出原因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自理能力较低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富有同情心与耐心,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照,在病情有所好转的前提下,引导患者在不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形的基础上学会自理,使患者对康复充满信心。

2. 2心理护理

( 1) 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解除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心理排斥感,消除患者的孤单心理与不安心情。

( 2) 缓解患者的悲观情绪,多与患者说笑,要求家属配合并尽量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让患者互相关爱并对未来对儿女充满信心。

( 3) 让患者客观了解并正视自己的病情,要求家属多抽空陪伴患者,病情有进展时要不断鼓励患者,给予希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 4) 消除老年患者经济上的心理压力,让其家属配合,从态度上观念上多给予老年患者关怀。

2. 3疼痛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一般均存在疼痛的护理问题,与疾病本身及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有关。疼痛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造成极大的负担甚至可能出现发泄行为和轻生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倾听患者与家属对疼痛的描述,细心持续地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告之疼痛变化的原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疼药物,观察听取患者用药后的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赢得老年患者的信任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另外,老年患者由于缺乏家属的关心,心理上希望得到医务人员更多的照顾,家属及医务人员应常与老年患者交流,子女应常陪伴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2. 4营养护理

少数老年患者因生活不能自理,害怕给子女及工作人员带来麻烦,为减少大小便的次数而控制饮食。应向患者解释加强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小便的通畅,避免便秘。同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更加周到的生活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一切需求,不能向患者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和行为,让患者信任护理人员,精神上得到安慰,在行动上积极地配合患者的工作,为进一步的治疗打好基础。根据病情需要及老年患者自身的特点,供给足够的营养,适当的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防止便秘和肾结石的发生,避免进食牛奶豆浆糖等易产生腹胀的食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进餐,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饮食,增强食欲,保证营养的供给。

3预防各种并发症

3. 1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老年人呼吸功能相对减弱,部分患者有烟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告知患者吸烟的危害,为了配合治疗要求戒烟。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上肢能活动者做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协助患者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患者鼓励其尽量将痰咯出,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给予雾化吸入,每天 2 次,一旦病情允许及时下床活动。

3. 2预防骨的延迟愈合

进入老年期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动员骨钙释放入血,导致骨质丢失逐渐增多,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老年人活动量减少,骨细胞活性降低,发生骨折后,骨愈合期明显延长或不愈合。在补充钙剂和适量维生素 D 的同时,要合理营养,进食高钙食物,如奶制品、海产品、深绿色蔬菜、核桃、花生、大豆制品等。

3. 3预防消化系统并发症

由于老年人肠道功能相对减弱,胃功能分泌减少,消化吸收差。再加上长期卧床易发生腹胀及便秘,要注意观察患者每天的排便时间大便次数、量及颜色,预防便秘和粪块嵌塞的发生。保证足够的食物供给和液体的输入,注意饮食的质和量。给予高营养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多饮水,饭后 30min 给予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以利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3. 4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

嘱患者多饮水,稀释尿液,促进炎性物质的排出,及时排除,勿憋尿,排尿时自觉困难,出现尿潴留而确定无尿路梗阻的患者,可在膀胱不十分充盈时用手按压排尿,方法是置手于患者的下腹部,左右按摩 10 ~ 20 次,放松腹肌,再用手掌自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注意勿用力过猛造成膀胱破裂; 也可采用诱导排尿的方法,如听水流声下腹部热敷。对于尿潴留严重的患者采取导尿术,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仔细,一次导尿量以≤1000ml 为宜,防止膀胱内压迅速下降,导致休克和膀胱内出血。

3. 5预防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

老年人循环系统功能衰竭,心血管硬化管腔狭窄血液供应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加上创伤后的疼痛,刺激和精神的过度紧张等因素,易诱发心肌梗死,造成患者死亡。入院后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做好各种辅助检查,重点观察心血管疾病者,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憋气等症状时,立即通知医师抢救,防止意外发生。

3. 6预防压疮

长期卧床截瘫或牵引的患者,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差,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干燥多褶皱,皮肤营养缺乏,弹力及皮肤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易发生压疮,因此患者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骶尾部加防压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不能翻身者每隔2h 协助翻身1 次,并用50%红花乙醇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 覃小梅,庞月芳.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 2010(32)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6

1.1专科护理知识相对缺乏,对存在或潜在的临床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导致的不安全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在遇到创伤(复合伤以及多发伤等)严重的患者入院时,由于对专科知识以及判定能力相对缺乏;对急诊救治程序未明确掌握;对医嘱采取机械方式来执行;对隐藏较深的创伤不能及时发现;对长骨干骨折,特别是整个身体的多处骨折及患者在受伤后72h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了解不足等。

1.2未严格执行临床护理制度造成的安全隐患在夜间未按照相关临床护理制度(分级)进行巡视;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等。在交接时未严格按照相关交接制度进行交接;未及时帮助瘫痪患者翻身,导致其出现压疮的发生率提高。

1.3病区环境未得到有效管理造成的安全隐患大部分骨科患者在行走时较为不便,病区地面潮湿时易出现滑到现象,导致患者骨折。因此,应使用拐杖进行辅助行走。

1.4临床护理在操作不规范时造成的安全隐患临床护理人员在抬起患者或为其更换时,未对受伤部位和头部进行有效保护以及大力牵拉,均会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对脊髓神经造成一定损伤。对于出现暴躁、焦虑以及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1.5临床药物管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在骨科中通常采用β-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因其可使受伤组织水肿得到明显改善,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忽视其相关过敏反应,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肾衰竭等相关不良反应。在骨科治疗也会用盐酸克林霉素,因其属于抗菌素药物,对普通细菌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但该药物在骨骼中浓度相对较高,通常易忽视其肾脏毒副作用。

1.6临床护理病历管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临床护理病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中包括医疗和法律文件,在一些骨科护理中,经常会发生临床护理记录和医疗记录存在差异,时间记录存在误差,严重者还会出现病历丢失等。

1.7临床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较差造成的安全隐患在骨科中由于未进行良好地沟通导致的意外事件相对较多,例如患者及家属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尚不清楚;部分患者在入院时要立即进行手术,且对相关术前准备工作不理解;还有部分患者必须在生命体征平稳后采取手术等,若此时护理人员未进行耐心细致地沟通讲解,均易发生护患纠纷。

2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2.1增强相关专科知识教育,对临床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护理思维能力给以重点培养对骨科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在急救时要进行充分评估,这样不但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危险性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同时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关并发症给予全面评估,进而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最终使临床护士预见性的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力明显提高。

2.2增强临床护理安全教育以及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安全方面,要从法律以及思维教育来进行,使每一名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同时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制度,且在临床护理操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采取弹性排班制度,保证临床护理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同时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工作量等对每天的上班时间、护理人员人数进行适当调整,使临床护理安全得到保障。

2.3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从患者进入医院的第1天起,就要对患者及其亲属详细介绍入院须知和病区的安全设施,同时要保证病区的走廊以及卫生间的灯具完善,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此外,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对于病情较重、老年人以及儿童在其病床上要加防护栏,并对其进行密切观察,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2.4增强沟通技巧临床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沟通技巧,以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由于患者的生活环境、背景以及治疗方法等存在差异,因此,要不断学习相关临床护理知识,并掌握最新的沟通技巧,使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2.5加强安全用药管理临床护理人员要对常规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使用药物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尿液颜色以及尿液量等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6加强临床护理记录书写规范性临床护理记录应保证与医疗记录相同,由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临床护理人员来作为质量检查员,对相关临床护理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有效整改,以增强对病历的质量保证。

3讨论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7

【关键词】人文关怀;骨伤老年患者;护理

骨伤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不仅能引起肌肉、骨骼的退行性改变,而且可能引发生多种并发症。老年病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易发生多脏器退化性疾病,使骨伤老年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比一般性骨折病人高。实施人文关怀,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这是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1]。针对骨伤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科对2010年收治的34例骨伤老年患者通过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促进骨伤老年患者尽早康复,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

2010年间我科收治34例骨伤的老年患者,男22例,女12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50岁,平均54岁,新鲜骨折30例;陈旧骨折4例,伴有并发症26例,占76%,其中有高血压病史8例;心脏病史6例;糖尿病史5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2例,脑血管疾病5例。通过对34例骨伤老年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使他们均能够积极的应对环境,主动的配合治疗,达到了尽早康复的目的。

2人文关怀护理理念

护理给予患者的已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和生理上的救护,而是心理和个性的满足[2]。人文关怀护理是建立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上的。现代护理以人为本,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文关怀把握好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和关注。

3骨伤的老年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易产生某些复杂的心理变化和特殊的生理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心理方面

3.1.1患者角色适应不良老年患者由于骨伤的原因,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陌生的病区住院,难以适应环境,甚至可能有抵触情绪。我们护理人员要主动迎接患者,热情地介绍自己,并为他们准备舒适、安静、整洁的病房,让他们安心地住下来.。尽快与患者熟悉,把患者介绍给同室病友,主动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的情况,同时介绍病房的基本设施和作息时间安排,尽快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群体。我们应多巡视病房,多与其交谈、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及适应情况,对患者的要求,我们尽量予以满足。

3.1.2焦虑、恐惧心理(1)骨伤患者以车祸、外伤多见,患者大多对疾病没有心理准备,充满恐惧。护士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鼓励安慰患者,并做好快速有效的外伤处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让病人了解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使患者尽快康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法、主治医师的情况使患者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感到自己被重视、尊重,增加对手术医生的信任感。(3)同时要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使其产生不必要的担心。家属的情绪对患者的心理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家属的情绪也需要给予安抚,多与家属沟通,使家属密切配合,家属的鼓励、支持能协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1.3自尊心理老年人一般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固执、不愿听从别人的安排,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的意见,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有时又争强好胜,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如独自上厕所大小便,坚持原有的饮食习惯,这可能引起一些意外发生[3]。这需要我们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兴趣和爱好,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巧妙地引导,用适当的语言宣教,使他们能够听从我们的指导意见,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

3.1.4幼稚心理有的老年人生病后表现天真,提出难以做到的要求,同时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稍不顺心就与医护人员、家属发生冲突。护理人员要多巡视病人,多沟通,主动与他们讨论病情,共同参与制定康复计划。有的手术患者过分的担心疼痛,我们要用适当的语言告诉病人术中将出现的一些情况和对疼痛所采取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充分了解到术中术后疼痛是轻微的,使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3.1.5自卑、孤独心理老年人由于长期孤独寂寞,加上退休后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变,易产生悲观情绪,自卑心理。护士要尊重他们,多提他们的成绩,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积极配合治疗。骨伤的患者病程长,生活多不能自理,子女忙于工作不能长期陪伴,病人往往孤僻,沉默、不宜接近,同时他们希望尽快诊治,减轻疼痛,就产生急躁情绪。这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讲话的技巧,情绪要和患者、家属合拍,认真倾听他们诉说,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能够平静的接受现实。

3.1.6猜疑心理老年人多疑,对医护人员的语言极敏感,所以在老年人面前讲话要谨慎、注意用词得当,以免引起他们的情绪反应,造成不良后果。对于术后的骨外伤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解释手术效果,耐心询问伤口疼痛情况,解释伤口疼痛会通过止痛泵、药物治疗而消除。并教会患者如何摆放舒适的,使肢体得到最大的放松。

3.2生理需求方面

3.2.1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础疾病是否控制得当直接影响到骨折的恢复进程。因此对骨折护理的同时,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护理。定时测量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和血糖等,根据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调整药量。

3.2.2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弱、伤口易发生感染,若发生感染病人会出现焦虑、少语、失眠,护理人员要通过精心护理及给病人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3.2.3功能锻炼对骨外伤患者至关重要,大多数老年人骨折后都不敢活动,护理人员要在精神上疏导,主动护理,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积极指导他们如何利用器具和自身进行功能锻炼,并帮助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使他们乐于接受,积极配合,为早日康复做好准备。经过一系列人文关怀护理,医患之间取得理解,使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的依从性。

4结论

骨伤科患者往往住院时间长,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并发多种疾病,恢复较慢,容易与医护人员产生误解和矛盾,我们通过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同时让患者也理解医护人员,从而减少医患摩擦,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由此而达到尽快康复的目的。通过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实现了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从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向重视患者需要得到满足的转变,从重视对疾病的护理向重视对患者全方位的护理转变[4],从根本上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医院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响红,杨永明…..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探索和实践.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8):33.

[2]贺美玲,孙宏…..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护理管理杂志,2006,6(3):41.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8

【关键词】舒适护理;股骨颈骨折;对症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23-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中,因此,我国的平均人寿在不断的提高,从而使得我国逐渐的步入了老龄化的社会局面。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治疗时间很长的疾病,由于患该疾病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因此,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缓慢,时常伴有诸多并发症,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健康效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1]。文章对接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本院于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4.11±3.1岁,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为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为试验组的50例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患者入选的条件为:患者的神志处于正常,没有精神类以及智力方面的疾病;可以积极的配合医学的医生进行全程治疗的病患者;患者详细的了解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且表示配合。

1.2护理方法所有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给试验组的患者提供常规化的护理,给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内容:①密切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上出现的变化、心电监督护理、低流量的吸氧、严密的监督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灯变化,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按时对血糖进行观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治疗医师报告并及逆行那个有效处理;②对患者术后的创伤面是否出现渗液、渗血等现象,当患者的体温达到39度以上时,需及时向医生报告情况,患者极有可能感染了并发症;③患者的术肢需要向外适当的舒展保持30°的中立位;④叮嘱患者注意饮食方面的相关注意事项。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内容:试验组的患者需要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内容,除此之外还需增加护理内容: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方面的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相关方面的监看宣传教育,增强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工作的意识;②护理人员要学会心理学中的沟通交流技巧,在临床的护理中充分的进行应用,让患者用一个平和心态进行对待;③让护理人员参加经验丰富的相关护理医师组织起来的讲座,增加护理人员在临床方面的护理经验,减少在湖里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增强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的应变能力;④每周开展一次经验交流会议,相关护理人员彼此之间进行护理心得上的交换,讨论护理过程中,在患者的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⑤让护理人员的法律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了解临床护理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⑥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饮食上的特点,给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饮食餐谱;⑦保证患者的病房内空气的流通性,有效地减少感染;⑧注意患者病房中的清洁卫生,防止出现褥疮;⑨护理人员要多多鼓励患者,让患者多喝水。

1.3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X2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性,p

2结果

手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见表1。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出现的一种疾病,由于年纪的增长,老年人全身的诸多系统功能都在逐渐的衰退当中,机体的功能也在不断的退化,体内的耐受性和免疫功能都在不断的降低,应变能力变差、骨质疏松逐渐变脆[2]。因此,老年人时常自身伴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高血压等诸多疾病,老年人一旦遇到摔倒或者车祸等意外情况时,股骨颈骨折就极有可能发生。当股骨颈骨折发生后,往往很容易给老年人的生命造成威胁,还会引发出多种并发症,最终导致老年人病患者在行动方面受到障碍,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市场威胁老年人的创伤性严重疾病[3]。

舒适护理主要目的就是让患者从身体上、心灵上都得到舒适感,做到灵魂、社会与患者身心相互统一,从而形成最佳的健康状态,让缓则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深刻的感受到周边带来的愉快、轻松和关爱,并在这样的环境下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以及相关的护理[4]。本组中的患者可以通过舒适护理,让老年患者的心情发生良好的转变,让患者从多个方面都感受到舒适感,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了提高,大力的促进了患者贺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5]。

参考文献

[1]张文娟,石雅泳.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0);19-21.

[2]陈小花,陈雪娥,张丽,谢锦枝,胡秀娟.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9,(12);28-29.

[3]李瑛.舒适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9);30-31.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9

1 骨科护理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1.1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受传统护理模式影响,重治疗操作、轻护理记录,以致护理记录存在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等缺陷,并有医护记录不一致、记录简单、随意涂改等现象。

1.1.1护理记录的客观性缺陷:缺少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观察描述和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如截瘫患者没有描述肌力、如何防止压疮以及功能位的摆放。

1.1.2护理记录的及时性缺陷:护理入院记录没在当班完成,实施护理措施后不能及时记录,对病情变化的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记录不全或漏记。

1.1.3护理记录的真实性缺陷:没有仔细了解病情及收集资料,如对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在入院评估时没有反映出来,尺神经损伤的患者却记录为肢端感觉正常。

1.1.4护理记录的完整性缺陷:部分护理记录有问题无措施,或有措施却没有护理评价,还有部分病历出现丢失、缺损现象。

1.2急救设备、技术不完善;骨科抢救机会较少,护理人员对仪器性能及操作不重视,各班清点及检查仪器性能工作流于形式。在抢救病人时仪器出现故障,以及护士对仪器的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差,均易引发纠纷。

1.3健康教育不到位:由于工作繁忙,护士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及时性,如对脊柱骨折的病人没有及时告知绝对卧床的原因,造成病人自行起床,而致脊髓进一步损伤;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未能掌握防止脱位的技巧而引起关节脱位等。

1.4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动态变化:病情观察时被一些易于观察出的伤情所左右,而疏忽了隐蔽的或深部的甚至更严重的创伤存在,如一车祸致股骨干开放性骨折病人,因有明显的肢体肿胀、畸形、出血等易被重视,但却忽略了腹腔脏器损伤而出现的症状与体征。

1.5缺乏沟通技巧造成的不和谐因素:骨科中意外损伤较多,病人及家属多有急躁情绪,他们不知诊疗程序,而以为损伤后应直接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不懂得应先进行快速必要的术前准备,甚至有的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手术;骨折病人大多需用内固定材料,并且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发展,骨科内固定材料也在不断更新等,若事先未与病人沟通,易引发医疗费用方面的矛盾。

1.6忽视对病人心理健康指导:骨科病人由于发病突然,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帮助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原因分析

2.1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一个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能否遵守好规章制度,对一个单位能否开展好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也是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的集中体现者。分析以往发生的护理差错和事故,其中主要的因素是没有按规章制度来规范护理、约束护理行为。

2.2护理业务不娴熟,专科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随着骨科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护理工作也必将面临着新观念和新技术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关节镜技术到经皮椎间盘镜,椎板间小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经胸腔或腹腔镜行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等,相应的内镜技术也要求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支具在外科治疗中常常是为了维持关节的功能位,护士不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时要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2.3护士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缺乏:突出表现在遇有多发伤、复合伤等严重创伤的病人入院时,由于伤员的伤情复杂、严重、病情变化迅速,需要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

2.4医护人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不够:多数护士较重视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但与医生的沟通却不充分。护士是医生与病人之间沟通及联系的桥梁,对于病人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病情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必须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

2.5病人的配合程度较低:认识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疾病差异,以及病人当时的表现姿态、情绪、病史提供的真假等,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护理人员进行正确护理的重要因素。

3 解决措施

3.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各种规章制度要经常抓、反复抓,并加大检查及监督力度。对常出现、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到狠抓大环节、不疏漏小环节。每周五组织晨间自查自评,增强全员参与质量检查的意识。周一护士长全面细致讲评,对不关心集体、存在老好人思想以及思想松懈、明知故犯的护士实行“零度宽容”使每个护士明确制度不容践踏,时刻牢记自身职责,加强独修养,为患者提供万无一失的质量和安全保证。

3.2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①制定完善的急救器械、药品的使用、保养、供应流程。抢救物品要做到定位、定量、定人、定期检查。每班进行清点,每天检查性能,质管人员每周进行总查对;护士长定期抽查,发现缺陷责任到人,并与奖罚挂钩,以保证急救物品的数量、功能到位。②强化护士急诊意识,积极组织业务培训。作为一名合格护士,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能迅速判断病情并采取急救措施;二是抢救技术准确无误;三是能准确地预见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因此,护士长应从这三方面组织业务培训,使护士的急救措施迅速有效。学习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突然停电应急预案、患者坠床应急预案、呼吸困难应急预案、心搏骤停应急预案等,以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篇10

20岁的小汪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两年前,小汪打篮球时与人冲撞,扭伤了左腿,造成左膝关节红肿。当时小汪去一家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照X光片并未发现骨折,医生按照常规方法对患处进行了消肿处理。消肿后,小汪依然像以前一样运动,但是运动时常常会觉得膝关节处隐隐作痛,平常活动时关节还会发出响声,甚至有走路不稳的感觉。

时隔两年,小汪不堪疼痛折磨来到广州市一家医院就诊,据医院骨科医生介绍,小汪两年前扭伤关节时,并没有进行处理治疗,膝关节处的软骨和半月板缺乏相应的保护,两年时间造成软骨和半月板严重损伤。由于目前技术水平无法修复软骨,使得小汪现在的疼痛、腿部无力等症状无法获得有效治疗。

医生表示,韧带损伤无法通过X光检验出来,所以经常被人们忽视,很多人也没有认识到韧带损伤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根据一项研究显示,膝关节韧带损伤中75.29%是由运动造成的。如果这种损伤不及时医治,就会造成膝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的磨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会造成膝关节提前老化。

韧带重建手术可恢复90%功能

据这家医院的王医生讲,目前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韧带损伤将给关节造成严重的后果,很多人在开始并有没什么感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损,软骨和半月板都出现明显损伤时,就没有补救方法了。所以,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关节血肿,75%都是前交叉韧带损伤,剩余的25%也都是其他部位的韧带损伤。一般来说,韧带愈合能力很低,必须经过韧带重建手术进行韧带的移植重建。

医生告诉笔者,因为X光不能诊断韧带损伤,现在一般是通过核磁共振或关节镜下动态检查进行诊断,其中关节镜下动态诊断的确诊率为100%。此外,还可以通过物理检查、病史询问来协助确诊。在扭伤急性期,关节镜还可以及时清除淤血。

据介绍,由于韧带很难自行愈合,所以现在医院治疗韧带损伤多采用重建手术,也就是通过移植身体其他地方的韧带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如果手术质量较高,手术后可恢复损伤前90%以上的功能和状态,这一恢复程度对于非专业运动员而言已经足够了。但如果没有及时重建,造成软骨损伤或半月板磨损导致关节退变老化的可能性是100%。

费用太高成为推广瓶颈

王医生认为,从门诊的情况来看,目前出现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多数是运动剧烈受伤的年轻人,对于这些人而言,韧带重建显得相当重要,因为关节过早老化会严重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但是由于进行关节镜检查的费用比较高,所以现在普及率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