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08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1

宋梅菊

青海省乐都县能源办公室青海乐都8107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乐都县目前的能源利用情况,提出了该县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乐都县;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

1基本情况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中下游,县域总面积3050km2,其中耕地面积24000hm2,县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12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28.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99万人,是我省东部地区农业生产大县。近几年来,共修建农村户用沼气13546座,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发放太阳灶9300台、生物质炉14247台;建设养殖小区5处、大中型沼气1处;共建乡村服务网点143个,从业人员220人。

2我县能源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2.1现状

(1)农村沼气池建设促进了生态家园模式的推广,以“猪—沼—粮—蔬菜”和“猪-沼-菜-果”为主要推广模式,促进了农村养猪业的发展,户年平均出栏3头收入千元以上,综合节支增收达1500元左右。随着沼气的综合利用开发,农业生产蕴藏着可观的节支与增产的潜能。截至2012年末,我县共修建户用沼气池13546座,现有户用沼气池12735座,累计报废811座;年内中央投资200万元,自筹资金242.7万元,新建了1000座户用沼气池,年内报废270座原有沼气池;年末使用农户7225户,年产气量1092420m3,成立服务网点143处,从业人员220人;年内拥有养殖小区沼气池5处,共有容积750m3,供气250户,生产出115000m3沼气;1处中型沼气池容积480m3,产气52100m3;年内培训各类能源技术人员24763人次。

(2)太阳灶每年每台节约燃料相当于1.0t煤炭;每台节柴灶每年可节约煤炭1.5t,节能效果明显,可基本解决项目区农户生活用能,有利于遏制了乱砍滥伐和保护植被,有效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截至2012年末,已发放太阳灶9300台,生物质炉14247台,年内发放生物质炉6548台。

(3)农村能源利用主要以煤炭和电为主,太阳能及先进生态环保新能源利用少。2013年农村生活用能源煤炭141400t、电4020000kw、成品油5962000t、天然气8504000m3、秸秆82400t、沼气1269520m3;生产用能源煤炭148400t、电力4520000kw。

2.2主要问题和不足

(1)沼气生产原料短缺与严重浪费并存,区域发展不平衡。人畜粪便,特别是猪粪是现阶段沼气生产最基本最方便的生产原料和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没有人畜粪便,沼气就很难发展。但从粪便排放的分布区域来看,城镇郊区大中型养殖场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排放主要集中在城镇郊区;而广大农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家庭人口少,散养户大量减少,缺乏沼气原料,加上川水地区煤气、电灶省时省力和干净便捷,农村养猪规模小,利润受市场影响波动大,养殖成本较大,效益甚微,致使农村50%的农户不养猪,这样形成了广大农村发展户用沼气粪便资源相对不足、而在城镇郊区畜禽粪便过剩并大量排放的问题,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同时,受领导重视、宣传引导、技术指导、观念意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区间发展也不平衡。

(2)后续服务水平和技术力量不足,沼气利用率不高。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建设中虽然配备了部分设备,确定了网点服务人员,但从硬件上看,网点建设多数没有达到农业部要求的“六个一”标准(一处固定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且严重缺乏正常运转经费保障;从软件上看,缺少一支技术性强、能力好的基层管护人员队伍,沼气管护人员的水平低,且无完整的档案和信息,加之用户缺乏沼气池运行管理的知识,对灶具等沼气配套设备的自查、保养、维修能力较弱,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造成农户沼气池和灶具等设备出现问题时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无法保证正常、持续的用上并用好沼气,导致“有池无气”或者产气率低。

3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的建议

3.1深入基层调查

走入基层,入户调查农户现在的能源使用情况,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户对新能源的需求,再结合能源项目推广农村迫切需要的能源利用项目,引导农户科学的使用生态环保的新能源。

3.2建基地,抓示范,强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发展沼气不仅可以保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料,而且可以避免掠夺式经营和滥用、浪费资源的现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针对当前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存在的模糊认识,认真做好发展农村沼气的宣传工作。要突出宣传沼气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改善生产和居住环境中的作用,使广大农民认识到通过沼气池、猪舍、厕所、日光温室的有机组合构成的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的良性循环,为农业生产提供沼液、沼渣等大量优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品质的综合效益。同时,要加强基地建设,突出示范引导。紧紧围绕我县特色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抓住“生态、循环”这一关键,针对设施农业和蔬果种植,扎实开展以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试验示范点建设,切实发挥示范点标杆引导作用,提高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率,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

3.3增投入,强扶持,转思路,合理调整农村能源建设项目

鉴于户用沼气建设积极性不高,服务网点经费不足、作用发挥不力的现状,建议转变建设方向,适当减少户用沼气规模,新建项目尽量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与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及水土保持结合,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提高国家扶持比例,捆绑使用资金,把沼气建设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整合分散户用沼气项目资金,在学校、生态科技园区、养殖小区(场)等大力推广沼气工程,重点建设养殖小区(场)和养殖大户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探索运行保障模式,适当发展相对集中供气项目,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家电下乡工程,适当配套建设农村道路太阳能照明和农户太阳能热水器项目,以达到新能源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改善环境、美化村庄、资源再利用、提高生活质量的预期目标。

3.4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增强后续服务功能

沼气池三分建七分管,只有管好沼气才能长期发挥应有的综合效益。针对沼气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缺乏指导、出料难、维修难等诸多问题,要切实加强以服务网点为主的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设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富民农村能源服务专业合作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必备设备,配备至少2名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确保沼气池进出料、沼肥正确使用,配件坏了有地方购买,发生故障有专人维修,技术难题有专人解决,努力管好、用好沼气池,造福广大农民。同时,建立和完善沼气档案,及时详尽了解掌握沼气建设情况、使用情况,分片管理。建议实施农村沼气修复和已建沼气的巩固利用项目,加强旧池恢复、料源拓展、服务人员工资、维修资金、沼渣沼液清理利用补助等工作,积极引导群众进行沼肥在农作物、果树和养殖业的推广使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污染,促进无公害农业生产,提高沼气利用率,使其发挥更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2

我国的年度报告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研究可归纳为行业比较研究、行业针对研究和区域专题研究三个方面。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研究始于2004年,目前针对年报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现状的行业比较中,研究者倾向于同一市场a股重污染行业比较、某些近似重污染行业比较和政府环境规制背景下的相关重污染行业比较,分析方法主要是内容分析法和指数分析法,分析指标主要以政府规范、国际规范为基础。针对年报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现状研究,学者目前关注的重污染行业包括石化、纺织、医药、火电、钢铁、造纸、煤炭等重点行业。对区域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研究大多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规制特征,一般由本区域学者完成,目前已分析的区域包括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湖南、湖北、云南、青海、辽宁等。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6年陆续自愿社会责任报告并逐年增长,针对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研究始见于2009年,研究思路主要包括:第一,比较分析法。可比公司案例比较分析和异类公司差异比较分析。第二,内容分析法。以G3或环境绩效信息指标体系评价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第三,指数分析法。构建环境绩效信息评分指数,使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评价可视化。舒利敏(2014)对我国沪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所披露环境信息的内容、水平及鉴证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以社会责任报告方式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持续增加,尽管七成以上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是对上交所《通知》要求的呼应,但自愿以社会责任报告方式环境信息的公司仍逐年增加;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分布具有层次性,软披露信息多,硬披露信息少,尤其是环境绩效指标类信息披露少;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且呈现出以2010年为拐点,先升后降的特点;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鉴证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鉴证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李祝平等(2015)通过矿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招股说明书、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分析采矿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及形式,得出采矿业披露的主要内容为环保风险、环保计划、方针及措施等,披露的方式主要为董事会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等,披露形式以非货币形式为主。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内容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披露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孙志梅等(2014)以辽宁省17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对其2010~2012年年报中的环境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多数公司在其年报中“董事会报告”部分或财务报表主要项目附注中披露了环境方面的定性或定量信息,但是存在行业间差异较大、披露不详细、定性信息多定量信息少、报喜不报忧等问题。

本文运用中国社科院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环境绩效信息指标,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样本与方法

(一)样本选取

以证监会2014年4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为依据,结合上述环保部的重污染行业划分标准,通过寻找两者的重叠之处、查询“新浪股票”、上交所和深交所网站确定具体企业的详细行业,从而定义出本研究所需的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名录。查到该行业上市公司的155份社会责任报告(见表1)。全部样本公司有46家,其中沪市上市公司有18家,深市上市公司28家(其中主板10家、中小企业板12家、创业板6家)。2006~2012年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总份数分别为1份、1份、20份、26份、32份、36份和39份。值得说明的是,北化股份同时披露了2012年度的的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安诺其同时披露了2011年度、2012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

(二)研究方法

学界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第一,比较分析法。可比公司案例比较分析和异类公司差异比较分析。第二,内容分析法。以G3或环境绩效信息指标体系评价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第三,指数分析法。构建环境绩效信息评分指数,使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评价可视化。指数分析法旨在得到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评分,主要用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即对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按照既有的内容分类进行逐一寻找,以了解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详细情况。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基本情况,股东权益保护情况,债权人权益保护情况,职工权益保护情况,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关系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体现企业对股东、债权人、职工、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环境和社会公众的责任履行情况。我们主要是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察社会责任报告中对环境责任的信息披露情况,也就是考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部分的内容分析。通过对每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中的该部分内容的仔细阅读,搜寻其与既定指标的达成程度。披露形式主要从社会责任报告提供方式(独立提供还是附后提供)、提供时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信息占社会责任报告篇幅比重、是否有定量信息、是否有货币化信息等方面分析。

披露内容主要依据中国社科院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中对企业环境绩效指标的分类体系。该体系将环境绩效信息分为环境管理、节约资源能源和降污减排3个方面,各体系又各分为10项定性和定量指标,计30项环境绩效指标。1.环境管理信息,包括:1.1环境管理体系,1.2环保培训制度,1.3绿色采购制度,1.4新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1.5环保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体系,1.6环保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应用,1.7保护生物多样性,1.8环保总投资,1.9环保公益,1.10环保违规负面信息;2.节约资源能源信息,包括:2.1降低能耗的政策、措施或技术,2.2单位产值能耗及能源节约量,2.3节约水资源的政策、措施或技术,2.4单位产值水耗及水资源节约量,2.5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2.6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或使用率,2.7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或技术,2.8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或利用量,2.9绿色办公政策或措施,2.10绿色办公绩效;3.降污减排信息,包括:3.1减少废气排放的政策、措施或技术,3.2废气排放量及减排量,3.3减少废水排放的政策、措施或技术,3.4废水排放量及减排量,3.5减少废渣排放的政策、措施或技术,3.6废渣排放量及减排量,3.7废渣综合利用率,3.8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或技术,3.9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减排量,3.10因商务旅行产生的Co2排放量。

三、结果与分析

(一)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

2006年和2007年这个行业每年只有一家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这两家公司分别是沪市的中化国际和深市主板的英力特。从2008年开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迅速增加,达到20家,其中沪市公司8家、深市主板8家、深市中小企业板4家。以2008~2012年度的披露情况统计,在该5年中连续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有14家,分别是云天化、浙江龙盛、江山股份、三友化工、时代新材、扬农化工、中化国际、新安股份、湖北宜化、天茂集团、英力特、盐湖股份、中粮生化、中材科技,皆为规模较大、上市时间较长的沪深两市主板公司。发现有些公司出现披露中断的情况,如国瓷材料在披露了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后,未继续披露,渝三峡、乐通股份、西陇化工在2011年首次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后,2012年未继续披露。双环科技披露了2008~2010年度,山东海化和泸天化披露了2008~2009年度,德美化工2009~2010年度未披露,北化股份2009年度未披露,不少公司披露不连续。

(二)披露形式分析

从现实情况看,社会责任报告有单独披露和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两者披露形式。在2006-2012年的7年里,83.87%的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以单独披露形式向社会公众报告环境绩效信息,各年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分别为100%、100%、60%、53.85%、84.38%、100%和100%,从2009年开始单独披露比例明显上升,2011年度单独披露比重达到100%。

环境绩效信息的文字内容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所占的比重高低,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公司对环境责任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内容的数量。本文以页数来衡量社会责任报告信息的数量,单独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一般直接以下载的文件计算页数,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以其在年度报告中的原始状态计算页数,页数的获得通过一一查看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的方式,页数的计算精确到0.1页。以页数范围、平均页数和标准差三个常用的统计指标评价数量特征(见表2)。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最短的一份仅3页,最长的一份81页,平均每份14.4页;环境绩效信息页数在0.2页到13页之间,平均为2.05页;环境绩效信息页数占整篇社会责任报告页数的百分比在1.82%至33%之间,平均为13.52%。氯碱化工2012年度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81页,是全部样本的最高值,在这份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绩效信息篇幅为13页。但两者比重的最高值是西陇化工2011年度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绩效信息占比达到33%。

(三)披露内容分析

在确定样本和搜集到社会责任报告后,对每份社会责任报告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部分的内容进行阅读,对照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标,寻找报告中披露指标体系的信息情况,汇总见表3。在155份社会责任报告中,30个指标中,只披露了1个指标的有14份报告;最高披露了16个指标,为中泰化学2010年和2011年报告。平均每份报告披露指标6.5个,其中定性指标4.8个、定量指标1.7个。一是对指标的披露程度普遍较低,最高的披露比例也就是53%,最低的披露比例仅3.3%。二是在考察的披露指标中,样本公司的实际披露出现严重不平衡性,这个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定性指标披露的比定量指标多,回应当期国家宏观政策的描述比阐述公司具体措施的指标多。42.6%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节能的定量信息,23.9%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减排的定量信息。如对公司环境管理制度、降污减排的一般性措施的描述较多。环保违规负面信息、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或使用率、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或利用量、绿色办公绩效、因商务旅行产生的Co2排放量等信息没有披露,绿色采购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环保公益、废渣综合利用率等信息极少披露。三是披露的指标信息表达需要改善,有些公司主要是一些主观宣传式表达,并没有对公司当年所作环境绩效的核心工作进行深入描述,不同年份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描述的相似度较高,没有太多创新和实质性内容。四是有些指标重复披露,但有些很重要指标未得到有效披露。例如,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或使用率、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或利用量等指标显然很重要,但很多公司几乎没有披露;再如,绿色办公绩效、因商务旅行产生的Co2排放量等社会公众较关心的信息未引起公司重视。环保公益、绿色采购制度、废渣综合利用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得也是极少。五是针对化工行业的特点,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是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重点,另外,近20%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环保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体系。

(四)披露质量分析

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时间看,样本公司的平均披露时间值为资产负债表日后82.5天,选择在次年2月份社会责任报告的有22份,选择在3月份的有77份,选择在4月份发的有49份。宝通带业2009~2011年度报告均在当年12月份披露,赤天化2010年度报告在次年5月份披露(系其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扬农化工2009年度报告在次年7月份披露,升华拜克2012年度报告在次年8月份披露(系其首份社会责任报告)。

理论和实务认为,量化信息比非量化信息具有更大的决策有用性,因此可以用量化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程度衡量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质量。如表4所示,含有量化信息的社会责任报告占比72.26%,并从2008年度开始定量信息的披露逐年呈现增长趋势。在量化信息中,如有货币化信息,更能体现企业环境行为所带来的经济绩效,因此我们对量化信息中的货币化信息做了进一步统计。目前公司主要披露的货币化环境绩效信息是环保投资总额、节能效益、环保支出额或环保费用额等。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3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会计已被许多人关注,但怎样在会计资料中反映,还值得探讨.本文从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出发,提出把人力资源资产进行计量是有必要的.从宏观的角度按资产的载体的不同对资产进行分类,并设计按载体的类别来归结的资产负债表,用以准确、明晰地反映企业的各类资产及各类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配比关系.

会计是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经济的车轮随着时代向前发展时,会计作为经济计量、控制、监督、审计的工具也在发生着变化。其变化的来源是作为其计量对象主体的资产在发生质与量的变化。当历史的步伐进入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时,企业生存、发展的要素不再只有资本与技术,还要有人力资源资产。而对人力资源资产的计量与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还是一个空白。无形资产已进入会计报表,而传统会计体系与人力资源资产的记录与计量在很多方面是格格不入的。沿用传统的会计理论不再能准确计量企业的价值,所以沿用传统会计的理论,所做出的报表,反而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那么,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计量体系—会计体系,应当有所突破和发展。

一、按资产的载体不同把资产分为三类

一直以来,把资产按存在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已填列于资产负债表中。因人力资源资产在计量上存在不可靠性,使其既不能按实物资产来确定价值,又不能按无形资产来进行摊销。最根本的原因是,实物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资产各自的载体不同。所谓载体,就是指各种有价值的资产所附着的对象。实物资产的载体是它自己本身,它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触摸得到的,能在生产过程中转变形态、转移价值并摊销,能准确计量损耗的资产。无形资产是知识或意识类的思维果实。落实在专利证明书等正式的具有法律保证、社会公认的、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有价值的凭证上。而无形资产本身看不到,摸不着。它只有与实物资产相结合才能呈现出它的作用、功效与价值。人力资源资产的载体是人、具有能动性、会思考,有各自品格的人。因此,人力资源资产就有他本身的特殊性。人力资源资产需要有实物资产来养活,又需要无形资产来滋补,这样才能发挥他的价值。

所以笔者认为应当把资产分为实物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资产三大部分来分别进行计量、记录、控制、核算。载体的不同决定了资产特性的不同。但实物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资产又是密不可分的。实物资产是无形资产产生的前提,无形资产只有作用于实物资产,才能实现其价值。即以实物资产为媒介才能收回无形资产的成本,得到收益。人力资源资产价值的实现是把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综合、有机、科学的融合,并使之适应市场,适应时代,得到超过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原值及同等平均利润回报的过程。人力资源资产是基于无形资产与实物资产之上的,三者是累积着的金字塔,实物资产在最底层,无形资产居中,人力资源资产在无形资产之上。

二、以三大类资产为基础编制资产负债表

现有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科目的列示是按资产的流动性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的。按各自归结的资产对象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传统资产负债表除了无形资产之外都是以实物为载体,能准确计量,价值较为恒定,满足传统会计理论。用传统会计理论来计量无形资产就存在着缺陷。如:商标的价值难道真的只有花费的注册成本与设计费用吗?而一些连年亏损的企业,其商标价值能赶得上花费的成本吗?具有不确定性的无形资产夹杂在能准确计量的实物资产中,使无形资产得用传统会计理论来计量,导致企业总资产偏低或者高估了。再谈到人力资源资产时,虽然人人都意识到了,但应用传统会计的理论却无法记录、计量,在资产负债表上也无法反映。

为了能更准确地计量、记录企业的各类资产,可以在原有的资产基础上进行重新划分与归类。按资产载体的不同分为实物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资产三大部分,再在各资产的内部按流动性的大小分项归纳与排列。三类资产项目各自归纳与其资产载体相同的有关科目。

实物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的内涵,只要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把无形资产刨除以后就得到了,方法与程序不变。其合计数就表示企业的实物资产价值。具有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符合传统会计的理论。

无形资产部分计量那些不是以人及实物为载体的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记录的内容只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和计量性。股东权益中没有负债的部分,只在所有者权益中进行归结与分配。它已经突破了传统会计的理论。

人力资源资产部分计量以人为载体的人力资本的相关事项。只符合传统会计的可定义性和相关性。与无形资产一样,突破了传统会计的体系。人力资源资产在股东权益中没有负债部分,只在所有者权益中进行归结与分配。

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资产部分在所有者权益中归结到“资本公积”里。作为其一类资产的平衡部分。在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应当按法律规定变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盈余公积”的有无得看企业是否盈利。“未分配利润”只跟利润有关,人力资源资产是不能作为利润来分配的。因为其载体是人,人是无法分配给人的。企业界不能没有人力资源资产,企业对人力资源资产的需要是固定的。人力资源资产的流动性又挺大,具有浮动性,这与传统会计中资本公积所包含的内容特性有相似性,把人力资源资产的权益归为“资本公积”是最为适宜的(如“资产负债表”所示)。

三、对于新的理论,应当有新的方法与之相适应、相配套

既然人力资源资产进入了账户式资产负责表,那么人力资源资产也应当进入所有的财务报告。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其在经济决策中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在编制财务报告的时候就应当确保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4

   关键词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栏目创新;广告营销;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9-0008-02

   0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天气预报越来越重要,但同时社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电视频道的增多,让人们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若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不能做到节目创新,不仅会影响节目收视率同时还会影响节目广告营销的效益。最初的天气预报节目由于独树一帜,因此具有可观的广告效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其他电视节目的出现以及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的缺乏创新,让地市级《天气预报栏目》的广告效益每况愈下。下面笔者就结合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1现阶段天气预报节目所面临的问题

   1.1天气预报节目不再吸引观众眼球

   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每况日下一方面是因为气象预报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缺乏自主创新。综合而言天气预报节目在收视率问题上主要面临以下几项问题:1)现代化技术衍生了一系列如手机短信、96121信息平台等服务产品,电视天气预报不再是观众获得天气的唯一途径;2)各大类电视栏目逐渐将天气变化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给观众,这也对天气预报节目产生了影响;3)上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信息不但丰富且详细,给市级电视台造成很大的冲击。

   1.2天气预报节目广告效益大打折扣

   天气预报节目广告效益大打折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气象短信、电脑网络天气信息的出现给不够强势的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沉重的打击,已经收到短信或在网上浏览到天气信息的观众再重复看天气预报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导致天气预报节目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关注群体,节目所带来的广告效益自然也降低;2)广告争夺白热化,近年来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增设了广告栏目,导致天气预报栏目的客户流失严重;3)天气预报栏目自身的缺陷是背景广告短暂且无声,这种播放广告的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客户对广告的需求。

   2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的创新与栏目广告营销对策分析

   2.1让天气预报栏目更吸人眼球——合理创新,寻找生存空间

   2.1.1充分利用电视传播优势

   电视传播直观性强,无需重复强调,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向观众传递其需要的信息。因此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应当充分抓住这一点,抓住视觉特征多做有关天气的影像、现场报道,让观众更好的了解天气实况以及其带来的实际影响。这也不失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一大特色。

   2.1.2充分利用独有条件

   对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是各台在新闻中直播的天气信息。面对设备和技术更高一筹的电视新闻的涉足,电视天气预报栏目要想留住关注人群,就应该以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将天气预报栏目做的更科学化、专业化,同时利用生动的三维动画将气象知识做的更形象生动。同时在收集气象信息时做到及时、有效,在第一时间收集气象信息,并及时进行后续拍摄跟踪和数据处理,以气象信息的价值来留住一批固定收视群体。

   2.1.3强调地域特色,创新节目内容

   上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信息来源更丰富,节目播报更详细。要想在上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的“压迫”下生存,地方天气预报栏目应当突出其地域特色,将气象信息生活化、本地化,利用独特气象语言使天气预报更贴近大众。另外各地市因为自身地理位置及地质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性小气候,这些小气候是大台播报气象信息时顾及不到的,因此地方电视天气预报应当抓住这一点,将自身预报内容做细、做精,从而留住吸引本次观众。

   2.2提高地市天气预报栏目的广告效益

   2.2.1提高地市天气预报栏目的关注度

   天气预报的广告效益和天气预报栏目的关注度分不开关系。广告客户通常会选择关注度高的电视栏目进行广告播报,因此地市级天气预报栏目只有努力提升自身实力,提高自身收视率,才有可能留住客户源。提升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关注度的措施在上文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2.2.2找寻适合栏目特点的客户

   天气预报栏目的广告不仅出现时间段且广告是无声的,这是利用天气预报栏目做广告的局限。通常这种播报广告的方式更适合提高企业知名度或形象。因此栏目组应当给结合这一特点,找寻和筛选符合这类要求的广告客户,从而拥有特定的广告客户源。

   2.2.3建立并完善广告联播机制

   地级市一般居住人口较少,因此其广告达到率也相对较低。若能够将一个省内的所有地级市都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广告联盟,从而让各地级市的广告传播由点及线,连接成一张广告网,则不仅能够有效增加收视群体同时更会提高广告传播的广度,这样更容易吸引到广告客户加盟到地市级天气预报背景广告的播报固定客源中。

   2.2.4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

   天气预报栏目的广告同样是一种商品,只要是商品就有其营销价值,同时也需具备合理的营销策略。因此栏目组应当就天气预报栏目中的广告业务组建一支专业的优秀营销团队。让营销团队为有意向的客户进行广告营销策划并制定详细的广告投放策略,从而让栏目广告更吸引人同时也更吸引广告客户。

   3结论

   新兴传播媒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让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不再是观众了解天气信息唯一的途径,若天气预报栏目组不能做好栏目的创新工作,必定会失去原有的关注群体,且由于天气预报栏目广告自身的局限性,其可开发的广告客户受限。若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组能够发挥地域特色,做好栏目创新,就能够让地方天气预报栏目在众多新增栏目中脱颖而出,只要收视率有保证,栏目广告营销的效益自然也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雷庆更.浅谈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定位与创新.2006年气象影视技术交流会,2006.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5

一、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根据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号)的有关规定,发展改革部门作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管理分为三类:一是审批、二是核准、三是备案。对于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等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实行审批制;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的项目,即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和限制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核准目录”以外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的项目以外,实行备案制。在投资体制改革前发展改革部门对投资项目管理主要是实行审批制,所谓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一般包括五道程序:项目建议书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审查和审批、开工报告审批、竣工验收。改革后,实行审批制的基本程序还是维持原来;实行核准制的程序,主要是履行对项目的核准,即核准《项目申请报告》,将原来审批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合并为核准《项目申请报告》;实行备案制的程序,主要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登记备案。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指导企业(包括咨询单位)做好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投资[2007]1169号文了《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和《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说明,省发改委以赣发改投资字[2007]590号将该文转发给了省政府有关部门及各设区市、县(市、区)发改委。出台这份文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二是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

所谓项目申请报告,就是指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包括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为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和项目概况两个部分;第二章为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包括发展规划分析、产业政策分析和行业准入分析等三个部分;第三章为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包括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利用方案和资源节约措施三个部分;第四章为节能方案分析,包括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三个部分;第五章为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包括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三个部分;第六章为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包括环境和生态现状、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和特殊环境影响等五个部分;第七章为经济影响分析,包括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行业影响分析、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四个部分;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包括社会影响效果分析、社会适应性分析和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三个部分。

原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章节内容包括: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生产工艺流程、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市场前景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分析)、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等。

贯彻落实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有关要求,做好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我们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即将实施的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八个方面的内容与传统审批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项目申请报告”重点是阐述项目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共利益等外部性、公共性等事项,不再对项目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生产工艺流程、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对编制内容作出较大调整,说明政府找准了其作为社会管理者在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方面的角色定位,是企业投资项目“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原则的落实,是政府适应新形势,在投资项目管理方面主动转变职能的体现,也是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第二,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是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内容及深度的一般要求。在指导企业编写具体项目申请报告时,可根据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通用文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拟建项目不涉及其中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进行相关分析。国家发改委将根据工作需要,在通用文本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和完善特定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

第三,目前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建设的企业投资项目,包括外商投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将另行制定。

第四,根据国家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凡需报发展改革部门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应在项目申请报告中包括有关招标内容。

第五,发展改革部门在核准企业投资项目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和《*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主要从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审查。政府不再审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生产工艺流程、产品技术方案、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等方面由企业自主决策。尽管不需再报政府审批,但为了防止和减少投资失误、保证投资效益,企业在进行自主决策时,仍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六,今年9月1日以后报送我委核准和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的项目,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二、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第一,关于《*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问题。为了把目前政府投资分散、多头管理转变为统一、集中管理。我委已草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拟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政府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资金、政府融资以及利用国债的资金、统借国际金融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的外债资金,以及转让、出售、拍卖国有资产及其经营权所得的国有资产权益收入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均纳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编制的政府投资项目规划和计划,并由投资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审批、组织实施、协调监督等综合管理工作。该“办法”已完成立法调研、征求意见等立法准备工作,先后十易其稿,省发改委正在与省法制办协商,争取尽早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二,关于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审批问题。由我委代拟的《关于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的实施意见》,已由中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赣办发[2007]11号文联合下发。我们在该文件中规定,将一部分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给设区市发改委,请各设区市发改委不要再下放了。今后省直厅(局)级单位和设区市、县(市、区)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省直厅(局)级直属事业单位以及省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办公楼建设项目,由省发改委审批。设区市、县(市、区)党政机关直属单位和乡镇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设区市、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及其所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办公楼建设项目由设区市发改委审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属于审批制的项目,对这类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施工图复核和竣工验收等。另外,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的建设规模和标准、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作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在资金来源方面,规定今后党政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办公楼项目建设投资,统一由政府预算内投资安排,不得使用银行贷款,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赞助和捐赠,不得搞任何形式的集资或摊派,不得向其他单位借款,不得让施工单位垫资,严禁挪用各类专项资金。

赣办发11号文件规定,党政机关是指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各级党政机关派出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适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参照执行。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主要包括非经营性和经营性两类。非经营性的楼堂馆所项目包括办公楼、会议楼、大礼堂、招待所、展览馆、纪念馆、俱乐部、干休所、疗养院、有较高级装饰的干部宿舍和干部病房及以各种中心为名的此类项目;经营性的楼堂馆所项目包括旅游宾馆和饭店、涉外公寓、写字楼、游乐场以及其他经营性楼堂馆所项目。

目前,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清理工作已进入全面整改阶段,即将告一段落。我委已经向省政府请示,一是近期尽快启动审批一批项目。我委将严格按照中办发11号和赣办发1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重新启动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审批。具体操作为: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单位要提交项目建议书和四个附件材料,(1)同级编委出具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编制证明文件;(2)同级财政部门出具的资金来源属于财政预算安排证明文件;(3)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土地划拨符合相关规定证明文件;(4)同级规划、建设部门出具的规划、建设符合相关规定的证明文件。二是设立省级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预算内专项资金。我委已向省政府建议设立省级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预算内专项资金,纳入省发改委掌握的省基建投资统一管理,或者由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项目,财政安排建设资金。我们建议设区市发改委可以参照此做法,向市政府建议设立市级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专项资金。

第三,关于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问题。赣办发[2007]11号文中规定,应加快推进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代建制试点工作。逐步推行由专业化项目管理单位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的建设管理模式,不再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建设。在总结省档案馆代建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08年起,各级投资主管部门都应对此类项目组织代建制试点。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实施“代建制”,我委已起草《*省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这次已印发征求大家的意见,我们将申请列入省政府2008年立法计划。“管理办法”共六章26条,明确了代建项目范围、代建单位资格条件、代建单位权利和义务、代建服务取费等主要内容,并明确代建项目由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实施。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6

关键词:再生段复用段管理单元高阶通道低阶通道

SDH光同步传输系统相对于pDH,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其帧结构里定义了丰富的、包含系统告警和性能信息的开销字节。因此,当SDH系统发生故障时,一般会伴随有大量的告警和性能事件的产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大概判断出所发生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使用告警、性能分析法,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及时、方便、全面、真实地获取故障信息。故障信息的来源一般有两个:一个是通过网管查询传输系统当前或历史发生的告警事件和性能数据;另一个是使用仪表测试并结合观察设备机柜和单板的运行、告警灯的状况来了解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通过网管获取告警或性能信息时,应注意保证网络中各网元的当前网元运行设置正确,倘若网元设置错误,将会导致告警、性能信息上报错误或根本不上报。通过仪表监测获取告警或性能信息时,应注意仪表的当前设置,保证正确的设置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前提条件。

1、告警、性能产生的原理

在SDH的帧结构中有着丰富的开销字节,包括再生段开销、复用段开销、通道开销。正是借助于这些开销字节传递的告警、性能信息、使得SDH系统具有很强的在线告警和误码监测能力。通过对这些告警信息的产生方式和监测方式的了解,可以做到对故障的快速定位。

SDH接口与交叉单元间产生的告警、性能信息是我们在维护过程中应首先关心的焦点,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正是这段高阶部分产生的告警、性能数据引起了低阶告警、性能数据的上报。这段路由中信号流如下图示:

2、再生段告警信号、性能事件的产生和监测

这部分处理的与告警、性能相关的再生段开销有:帧定位字节(a1、a2)、再生段跟踪字节(J0)、误码校验字节(B1)。其信号流程及告警、性能事件产生流程如下:

(1)R-LoS、R-LoF、R-ooF告警的产生和检测

Stm-n光信号进入线路板光接收模块,经光电转换被恢复成电信号送往帧同步处理器和扰码处理器处理。当输入信号无光、光功率超限、输入信号的码型不匹配,将上报R-LoS告警。帧同步处理器接收Stm-n信号,根据该信号中的a1、a2字节来完成对帧定位信号的捕捉,同时提取线路参考同步定时源发给时钟板进行时钟锁定。当检测到a1、a2字节不匹配,将上报R-ooF告警,如果此告警持续3ms将上报R-LoF告警,并下插全“1”码。在R-LoF告警状态下,若持续1ms以上定帧状态,则设备R-LoF告警消失,设备回到正常状态。

(2)B1误码告警的产生和检测

在上行信号处理过程中,将Stm-n帧进行Bip-8误码计算,将计算结果置入下一帧的B1字节。在下行信号流处理过程中,如果从Stm-n信号中恢复出来的B1字节和接收到的前一个Stm-n帧的Bip-8计算结果不一致,则上报B1误码告警。

3、复用段告警事件的产生和检测

这部分与告警、性能相关的开销字节有:自动保护倒换字节(K1、K2)、复用段误码监视字节(B2)。其信号流程及告警事件产生流程如下:

(1)mS-aiS、mS-RDi告警的产生和检测

在上行信号处理过程中,主控单元和开销单元将一些网管信息、公务信息分别置入D4~D12、S1、e2字节;当下行信号流中检测到R-LoS、R-LoF、mS-aiS告警,则在上行信号中置K2=110,回告mS-RDi给远端。在下行信号处理过程中,复用段开销处理器提取Stm-n信号中的复用段开销字节,将D4~D12、S1、e2送往主控单元和开销单元,同时通过K1,K2字节和主控单元、交叉单元共同实现复用段保护倒换功能。如果检测到K2=111,将上报mS-aiS告警,并下插全“1”码;如果检测到K2=110,将上报mS-RDi告警。

(2)B2误码、mS-Rei告警的产生和检测

在上行信号处理过程中,将Stm-n帧(除再生段开销外的所有比特)的Bip-24计算结果置入下一帧的B2字节中。如果在下行信号处理过程中检测到从Stm-n信号中恢复出来的B2字节与前一个Stm-n帧(除再生段开销外的所有比特)的Bip-24计算结果不一致,则上报B2误码告警,同时往远端发mS-Rei告警。

4、高阶通道告警、性能事件的产生和检测

这部分主要处理的是高阶指针调整及高阶通道开销,与指针调整有关的字节是H1、H2、H3,而与告警、误码相关的字节有高阶通道跟踪字节(J1)、信号标记字节(C2)、高阶通道误码监测字节(B3)、通道状态字节(G1)、复帧位置指示字节(H4)。其告警信号的产生流程如下:

(1)aU-aiS、aU-Lop告警的产生和检测

在上行信号处理过程中,从交叉板送来的n路Stm-1净负荷信号首先送往高阶通道开销处理器,高阶通道开销处理器产生n路高阶通道开销字节,沿上行方向完成高阶通道开销字节的设置功能(包括J1、C2、B3、G1、F2、F3和n1)。然后同n路净负荷一起送往指针处理器。指针处理器产生n路aU-4指针,将VC-4适配为aU-4,其中aU-4指针由H1、H2、H3字节表示,然后由复用段处理器将n路aU-4复接成Stm-n信号送往复用段开销处理器。在下行信号处理过程中,指针处理器根据每一路aU-4的H1、H2、H3字节进行指针解释和指针调整,完成频率和相位校准以及容纳网络中的相位抖动和漂移的功能,同时定位每一路VC-4并送到相应高阶通道开销处理器。如果检测到aU指针H1、H2、H3字节代表的指针植非法,连续8帧收到非法指针,则上报aU-Lop告警,并下插全“1”信号。

(2)B3误码告警的产生和检测

在上行信号处理过程中,将VC-4的数据进行Bip-8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置入下一帧的B3字节中。如果在下行信号处理过程中检测到从VC-4信号中恢复出来的B3字节与前一个帧的VC-4数据的Bip-8计算结果不一致,则上报B3误码告警,同时送往远端发Hp-Rei告警。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会计学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与会计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其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财务会计、中外会计审计史、会计审计思想史、现代会计理论。至今为止,郭道扬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著作10余部,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因此多次荣获部级奖励。他指导的博士论文多次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其中《会计契约论》(雷光勇)荣获了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郭道扬教授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于1992年获“湖北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2年获“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从1997年“京都会议”到2007年“巴厘岛会议”,各国政府为拯救人类向“污染型经济”发起全面宣战,并确定了建立“绿色经济时代”的长远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科学家与政治家构建了进行全球环境治理的基本框架,而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也明确了务实研究的行动纲领。当前,在总体上,虽然高层次宏观层面的研究成果已具有统领性指导作用,但却缺乏基础层面的务实性研究,针对这一点,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会计第二报告体系”建立方面。由于内容广博,难点很多,故在此仅论其纲。

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类通过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结合,既创造了人类社会,也持续发展了人类社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两者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在于:(1)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根本前提,在处理好它们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2)辩证处理好资源耗费与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可持续性,这是实现“良性互动”的基础;(3)会计控制要在资源可持续性消费、财产权益与生态权益之间,探讨建立新的平衡关系,探索新的平衡控制点。

二、在全球社会范围内,必须认识与发挥会计控制在实现良性互动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近几十年来,人们虽然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循环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以及环境经济学领域力求解决“良性互动”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应当看到不少切实性的重要问题却一直悬在空中,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且一直囿于一个怪圈之内,使其成为研究中让人十分懊恼、困惑的问题。事实上这是缺乏解决“良性互动”基础性问题的缘故。实现“良性互动”,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层面的财务控制问题,它可以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落在实处,真正实现资源消耗低、污染轻微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主体;一是基础层面的会计控制问题,它可以切实解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企业的资源消耗结构问题,不断提升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比重,不断降低污染型消耗与降低环境成本,为改造“污染型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创造一个最充分的基础性条件。如果大家和一些权威依旧戴着一副“老花镜”看待财务与会计,那么这个问题便很难解决。

三、建立会计第二报告体系的历史基础

经济全球化使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化,人类开始从全球社会范围研究良性互动问题。目前,可以作为解决第二报告体系建立基础的文献主要有两个:一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该文献对从综合性标准确定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问题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二是联合国所属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尽管这个文件基本上是原则性的,但它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可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此外,可作为研究文献基础的还有英国的《环境报告和能源报告编制指南》、《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丹麦的《绿色账户法案》,以及把生态资源和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等。

四、实现以“产权为本”向以“人权为本”支配社会经济时代的根本转变

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以“产权为本”的思想,便一直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尤其是在进入到市场经发展阶段后,产权经济已成为社会的标志性命名,产权价值运动强有力地支配着企业、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循环。世界,是被产权支配、控制的世界。

围绕产权的反映与控制,500多年以来,近、现代会计以资产、负债、资本与权益为主导性会计要素,并以此构建与发展完善了会计的第一报告体系。该体系以产权及其权益为核心寻求平衡关系并通过控制保持这种平衡关系;同时,它还通过系统披露与揭示产权占有、产权价值投入与权益增值状况,为单元利益主体权利竞争性决策服务;它通过现金流量的披露与把握,保持独立经济单元的正常财务状况,以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正是在“产权为本”思想的支配之下,人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舍近不求远,朝前不顾后,一味着眼于经济发展而无视生态环境问题,在事实上把经济与环境对立起来,最终造成了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自然而然,会计控制工作的发展也是这样,可以讲,这一点是人类会计发展史上所出现的一大悲剧。

当今,会计要在“良性互动”中发挥基础性控制作用,实现向以“人权为本”的转变,便必须通过改革,建立会计的第二报告体系,并在报告内容整合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反映与控制的重点,纠正以往工作的片面性。同时,要在第一报告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对两大报告体系进行整合,即把工作的一个重点放在对产权价值运动的系统反映与控制方面,也要把工作的另一重点放在以“人权为本”,实现“良性互动”方面,并把握两大报告体系的关联点,使会计控制工作成为保障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会计第一报告体系与第二报告体系的关联点

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在史前时代,人类首先通过解决生活资料的生产,来解决了人种的繁衍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解决人种的正常繁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今,当环境问题日益威胁到人的生存权的时候,生存权便成为矛盾的主导方面。因此,由以“产权为本”向以“人权为本”的转变便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一点既是建立第二报告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在两大报告体系之间明确关联点的关键。

从根本上追究,环境恶化产生危害的集中点是人的生存权,生存权是人最起码的权力,也是最根本的权力。失去生存权,其他一切权力便无从谈起。片面坚持以“产权为本”,造成经济失控与发展扭曲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而经济失控的具体原因又在于资源耗费失控、失衡,以及消耗中的废气、废水排放失控。从第一报告体系考察,会计对资源耗费成本的反映与控制是极其片面的,它既放弃了对环境成本的单独考核,更没有通过比较对资源成本与环境成本进行考量与分析,因而,它在权益计量、确认与效率评估等方面也是虚而不实的。以往把环境信息作为附列的部分来列示,事实上这样做就连附带反映与控制的目的也达不到。

所以,本文从会计控制工作一体化角度出发,把会计两大报告体系的关联点确定在“权益”方面,第一报告体系以“产权为本”,系以“权益”作为施行控制的支点,而第二报告体系则充分体现以“人权为本”,把施行控制的重点放在“财产权益”与“生存权益”相统一的方面。保障人的生存权是施行控制的根本前提,以实现“良性互动”为控制的目标,达到“财产权益”与“生存权益”的统一。必须指出,实现“良性互动”,并非让人类一味削减必要的耗费与放慢发展速度,也并非听之任之继续走以往的老路,而是通过切实控制,从根本上改变耗费的方式与方法,改变经济发展的路径,彻底消除“污染型经济”,在“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经济乃至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第二报告体系的基本构成和信息披露与问题揭示的重点

以下所讲框架属于设想性质,尚有待通过实践进行反复研究、验证与改进。1.该体系中的关键要素为:(1)环境治理投入;(2)环境成本;(3)环境损失;(4)生态权益;(5)资源耗费;(6)资源非正常性耗费;(7)资源损失;(8)不可再生资源耗费;(9)水资源耗费;(10)污水排放量与损害估价;(11)水资源防污治理投入;(12)废气排放量与损害估价;(13)大气排污治理投入等。2.该体系中第一报告――“资源耗费与环境互动平衡状况表”设置。相对第一报告体系中的三种主要报告而言,本文将其称为会计的“第四报表”。3.“资源成本与环境成本构成对照表”,用以分析与评价生态权益。4.“水资源耗费与排污状况表”,通过对水资源的专项反映与控制,考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5.“废气排放量与大气污染危害程度报告表”,用于考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6.“企业(或地区)履行社会责任综合指标汇总报告表”,按企业所属行政区划,按指标进行汇总,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说明自检、自测与自控情况,揭示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表明改进意见。

该报告体系中的各报告从一个侧面,或从综合的方面,体现以“人权为本”精神的贯彻情况,整个信息披露与问题揭示的重点集中在资源耗费与环境“良性互动”方面,借以分析与评价报告单位对“生态权益”的保障、维护情况,最终把控制点始终集中在对人的生存权利的保障方面。

七、第二和第一报告体系地位与作用之比较

随着环境问题全球化,当生态环境成为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矛盾的主导性方面的时候,只有通过建立独立的第二报告体系,才能解决新环境下的会计控制问题。并且从以“人权为本”,保障与维护人的生存权方面讲,第二报告体系的作用是第一报告体系不可取代的,并且要切实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报告体系的重要程度理当排在首位。

八、第二报告体系编报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8

1.发展靠下指标,营销模式单一

目前,手机报营销途径单一,主要依靠运营商运用自身资源推动发展。例如,运营商对各省下达考核指标,省公司再向各市加压。这些营销方式的弊端已初露端倪,大量被“圈进来”和被“绑进来”的用户到期后不再额外花钱订阅,用户流失率居高不下。

2.收入靠订阅费,盈利模式单一

手机报营利主要依赖用户订阅费用。在收入分配方面,在运营商掌握着用户和平台资源的前提下,以传统媒体集团为代表的内容提供商获利有限。这种局面存在巨大缺陷,也为手机媒体发展碰到瓶颈埋下隐患。

3.广告发展处于讳莫如深阶段

媒体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内容,二是广告。手机报媒体运营和盈利模式直接导致手机报“瘸腿”,内容提供商想发展手机报广告却很难得到运营商支持,运营商想发展广告却怕广告泛滥影响其品牌形象。

手机报广告处境尴尬

1.广告规则混乱

运营商为改变前几年因短信内容不规范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对手机报内容提供商提出严格限制和要求,并制定明确细则,其中一条即为不能随意发送广告信息。运营商还对用户超过10万的手机报进行审核把关,一旦内容提供商广告信息,立即驳回并采取处罚措施,这在客观上封死了内容提供商对手机报广告的话语权。

2.广告商对手机报传播效果尚存疑虑

以回报率作为投放标准的广告商还心存顾忌。一是广告商不能获得手机报用户的确切数字,很多内容提供商都将用户数视为商业机密,与广告商洽谈时要么夸大其词,要么遮遮掩掩。其次,作为一种新传媒,手机报的广告效果如何,广告商更多处于了解阶段。

3.手机报的阅读特点限制广告发展

手机的阅读方式是用户拨动手机键盘逐帧阅读,这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一种强制阅读的局面,手机广告夹杂其中,易引起用户反感,甚至会有部分用户选择退订手机报。

手机报广告的发展之道

1.制定完善的手机报广告规则

例如,由内容提供商招揽广告,运营商对广告质量、频次、在手机报中的位置等进行严格把关,根据广告商要求,在运营商旗下的手机报用户群中寻找合适对象进行,广告收入则由广告招揽方、运营商、具体内容方根据一定比例进行分成。也可由运营商指定唯一的广告商,全权手机报广告。

2.整合传媒集团的广告资源,迅速发展手机报广告

传媒集团拥有一批稳定广告客户,并能深入了解广告客户需求,完全可以把这些资源优化整合,充分挖掘客户需求,为广告客户提供传统媒体和手机报套餐让客户更多了解手机报广告。

3.探寻优化的手机报广告形式

手机报广告开展之初,可以以“企业冠名”方式规避风险。

此外,手机报广告也可借鉴一些团购网的模式,可让用户凭借手机报广告,享受到商家独有的折扣活动,让手机报成为享受实惠的唯一途径,既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又会对用户产生长效影响。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资产属性会计确认

在企业日益重视人力资源的背景下,研究和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和实施人力资源会计,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多年来,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此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目前对人力资源资产属性及会计确认还存在诸多认识分歧和误区,因此探讨人力资源资产属性的会计确认仍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这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核算和报告以及在实务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这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核算和报告以及在实务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这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核算和报告以及在实务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这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核算和报告以及在实务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这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核算和报告以及在实务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这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核算和报告以及在实务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这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核算和报告以及在实务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这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核算和报告以及在实务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特点出发,在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人力资源资产属性的会计确认问题作些思考。

1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研究和确认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必须对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有个明确和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与企业其他经济资源相比较,人力资源具有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1.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力资源以人体作为载体,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的资源,具有人的自然生理特征和生命周期特征。同时,人类劳动是一种社会性的协作劳动,劳动者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按照一定的分工在相应的集体中从事劳动活动,构成了人力资源社会性的基础。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力资源的再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1.2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和主观能动性

与其他生物不同,人力资源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动机和能力,并能通过不断的智力投入和开发,使自身的功能不断扩大,劳动能力不断得以积累、延续和增强。正是人力资源的智力性,使人力资源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

1.3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和时效性

人力资源属于再生性资源,它通过个体的不断更替和劳动力耗费与再生产循环实现人力资源的再生产。当然,人力资源的再生产不同于一般生物资源的再生产,除了遵守一般生物学规律外,还受人类意识的支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调节。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使用都具有时间上的制约性。从事劳动的不同年龄阶段,劳动能力也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拥有的最佳人力资源价值就会降低甚至丧失作用。人力资源长期闲置或配置、使用不当,更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

1.4人力资源具有独立性和共享性

人力资源以个体为单位,独立存在于每个生活着的个体身上,而且受各自不同的生理状况、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同时,人力资源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不仅可以为某一组织所用,也可以为其他组织所用,乃至为整个社会谋福利,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性,这就体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性。此外,它还具有可控性、主导性和内耗性等其他特点。

2人力资源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难点

正是由于人力资源资产具有以上这些特殊性,因而在会计上作为一种企业资产来确认与计量存在着诸多困难,概括起来包括:

2.1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难以用实际成本来衡量

其中涉及到许多主观因素和假定条件,其计量模型过于繁琐,因此,至今未与传统财务会计融合,只能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提供信息。

2.2人力资源的所有权界定的困难

企业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建人力资产产权所有者和其他产权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但人力资源只能归属于其人身承载者,人力资源价值受个人意志支配,受制于其生理状况、思想、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源所有权界定问题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和本质所在,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无法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无法激发企业活力。这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人力资源会计必须面对的问题。

2.3人力资源的流动与价值增值的矛盾

从人才流动的角度来看,企业往往会采取些限制性措施限制人才流动,以避免资产流失,造成企业资产的无谓流失,有损有关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而人力资源的价值是要在不断的流动学习中才能保值增值。这种矛盾给人力资源资产的计量和管理带来困难。

2.4人力资源资产的风险性较大

人力资源可能由于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其失去原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不确定性以及可能为企业造成的损失都具有不可预计性。而且人力资源在企业发挥作用的大小还可能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制约,使人力资源资本化后风险可能被放大等等。

鉴于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殊性和资产属性确认及计量方面难点,因而学术界对人力资源资产属性还没有一致的认识,如有人认为,人力资源完全不同于会计上的“资产”,它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完全被企业所控制,对其也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也有学者认为,将人的价值货币化,把人与其他资源同样看待,有损于人的尊严等。许多著名的会计学家如坎宁(j.b.canning)等都反对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由于认识存在的一些误区和偏差,所以尽管人力资源可能符合资产的定义,人力资源信息对投资者也是决策相关的,但长期以来却被摒弃于财务会计的范围之外。客观上看,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产用传统的会计方法和技术进行确认和计量确实存在不少难点,但难以认定,并不意味着不能认定,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一种特殊的资源,可以更新思路,运用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确认和计量,至今学术界已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3人力资源资产属性的会计确认

3.1人力资源资产会计确认的现实依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根据这一定义,资产必须具以下四个条件:一、可以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二、可以用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三、可以交易;四、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否是一种资产,是否具有资产的属性,可以用上述四个条件进行衡量和分析。

3.1.1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

在劳动关系确定后,具有正常体力和智力的劳动者,只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就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不仅能弥补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还能带来超过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也充分肯定了人力资源比物资资源具更大的增值效果。因此,人力资源符合资产的第一个条件,人力资源是可以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

3.1.2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

在现代信用制度和契约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后,企业便可在合同期限内拥有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和处分权,从而企业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实际上拥有或控制了该人力资源。可见,人力资源符合资产的第二个条件。

3.1.3人力资源是可以交易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流动早已成为各国的普遍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上,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劳动者与企业是两个平等的利益主体和产权主体,双方按照各自的需求,通过劳动契约方式,人力资源可以进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付出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其实质就是人力资源产权分解和交易的结果。因此,人力资源也具有交易的性质,符合资产的第三个条件。

3.1.4人力资源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企业花在人力资源上的各种费用都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这就使得以货币形式不定期相对客观地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可能。这也符合资产的第四个条件。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完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的四个条件,人力资源在会计业务上可以作为企业资产来处理。

3.2人力资源资产的属性确认

由于企业人力资源资产的特殊性,它在会计属性上不同于流动资产,也不同于固定资产。它与无形资产相类似,但又存在诸多质的差别,因此界定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较为复杂,不能简单地把人力资源归入无形资产范围,它应该属于企业的流动资本。

3.2.1企业资本的两种形态

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企业生产资本按照其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使用价值可以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它独立的、原有的物质形态,并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反复执行相同的职能;而且其使用价值根据它在使用中的社会平均损耗程度,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以货币的形式陆续收回。正是这种特殊的流通,使得这部分资本价值获得了双重存在的形式:一部分仍固定在执行职能的物质形式中,另一部分则在流通过程中与其物质形式相分离而逐步转化为货币形式。与此对应,流动资本则在一次生产过程中被全部消耗掉,价值也一次性全部转入到新产品中去,并通过产品的流通,以货币的形式收回。

3.2.2无形资产属于固定资本

无形资产无论是企业自创一次性注册申请完毕的,还是从外购入的,都可以使企业长期受益。如专利权在法律或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无论企业生产多少商品,都可以无偿享有专利权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它具有双重性质:一部分价值始终处于生产领域,继续发挥着作用,另一部分价值处于流通领域,转化为货币。可见,其与固定资产类似,在企业中长期使用,使产品获益,并逐步从商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正是由于无形资产总有一部分价值固定在生产领域,执行着生产职能,我们才能得出无形资产属于固定资本的结论。因此,我们才对无形资产提取折旧。

3.2.3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流动资本

人力资本的使用具有特殊性,如果企业无力补偿人力资本者所消耗的,就无法延续企业的生产力。工资是人力资本者内在价值的体现,故而人力资本者必然就会按照工资的高低来决定投入量的大小。人力资本者在执行过程中,不仅将他们价值的等价物加到产品中去,而且还将剩余价值加到产品中去。这个等价物和剩余价值随着产品的流通转化为货币。可见,人力资本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同产品一起经过了流动领域的两个形态变化,并且往复循环。鉴于此,人力资本者投入的人力资本应属于流动资本,并且无需提取折旧。

从以上分析可知,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在企业运营过程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周转方式,不具有固定资本的属性;而无形资产则属于固定资本,因而人力资源也不属于无形资产,从本质上看,人力资源应属于是企业的流动资本。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将人力资源归属于无形资产,亦不能提取折旧,而应将人力资源资产归入流动资产范畴,进行单独核算。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报告2008.中国发展出版社,北京:2008,11.

[2]郝志文.浅议会计计量属性[j].会计之友,太原:2006,11.

[3]陈宏宇.关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初步探讨[j].金融经济,长沙:2007,7.

可再生能源报告篇10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局限性;展望

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其中,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

会计报表是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加以汇总、整理,用来总括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财务情况说明书是为了解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提供的书面资料。

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经济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大众及其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虽然《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以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的不完整,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这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大大增加,除了企业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还有政府、顾客、社会伙伴、社会公众等。而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由于在向使用者提供时通常不会报告与交易无关却于某方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因此对某方面信息的缺乏,即时不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利益方,但是对企业日后的经营决策,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有着消极影响,因此无法满足各利益方的需求。

(二)非实时性

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大多侧重历史数据的统计,因为是一种非实时性的记录,因此其时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周期较长,时限过宽,年度报表要求年度末四个月报出,可想而知这样的信息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及相关方面的快速决策、投资评估等经营组织的需要。基于这样的信息所做的决策的可靠性也就大大降低。会计省略

(三)信息不确定性,可靠性较低

另一方面,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的业务素质。因为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在现有技术的发展,还不可靠的计量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这样的软资产;另一方面,财务报表项目内容中本身就存在估计判断的成分,难以确定数字准确表达其涵盖意义;再者,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还有粉饰的成分存在,虽然会计提供单一准确数字的报表,但是不同使用者根据自己需要对之进行的不同再分析,再加工,再粉饰,进一步降低了报告的可靠性。

(四)侧重总结,忽略分析,缺乏预见性

正如我们所知道,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侧重于历史数据的总结,大多只是各种报表,数字的罗列,虽然经过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但是这种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报告无法具有对未来企业发展决策状况的分析,缺乏预见性,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对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无法呈现及时的预警,致使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企业造成决策失误等严重后果。

(五)过分强调利润分析,忽略其他信息

因为企业自身对盈利的渴求,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过分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也就是最终利润的分析,忽略了其他重要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一方面包括资产负债的分析,企业实际现金流量状况等财务信息,一方面也包括企业的社会声誉、社会责任、以及货源,销售等渠道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从现行报告上看,使用者无法通过这些方面的信息展示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也是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

(六)会计行为缺乏规范和制约

会计行为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推行,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行为规范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目前一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着粉饰行为甚至是弄虚作假,这是谋求企业短期利益或者私人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国家利益的行为。实际情况是,目前存在的会计规范得不到遵循、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大多与领导行为不当、缺乏外部监管具有紧密的联系。

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规范和完善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国际经济融合,给我们的经济环境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风险,使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面临着规范和完善的迫切形势。

第一,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需要规范。为了使从根本上规范财务会计工作以及经济行为,我国于2001年1月1日实施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这个条例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和完整,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不是会计人员个人行为,企业负责人也应该对其质量负责。双管齐下,才能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会计行为。

第二,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还需进一步完善。由于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流于形式,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够深入,因此应该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一个体系,更是一个创新的体系。完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首先,应明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定位于为国家、企业、债权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财务信息。其次,完善现行的财务分析的八比率指标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创新深入的分析指标和方法,建立起适应新经济形势下比较通行的指标模版。另外,完善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信息披露,增加财务报表的批注,取消无用信息,增加有用信息,如无形资产的相关分析;金融衍生工具、企业风险等相关信息;企业货源及销售渠道分析;企业社会声誉及信用评估等。再者,尽可能缩短报表的提供期限和周期,及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保证所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最后,除了通用的规范化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以外,增加专项报告,提供特殊指标和财务信息分析,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四、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的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的建立,核心是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数据更加真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行为。其中具体准则中关于财务报告的准则,规范了各类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列报要求,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更加趋同国际标准。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是公允价值的运用,但是公允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限制比较多。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使得企业利润的虚假可能性降低。另外,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更注重企业的经济实质,主要体现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合并报表基木理论的变革、以及金融工具准则的变革等方面。

五、未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大多建立在受托责任占主导地位的目标之上,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变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世界性的挑战,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信息,企业信用评估等信息,吸引更多资本和投资者,就成了更高的目标。

(二)未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方式

随着网络迅猛发展,网络化的经济生活已经逐步展开。未来企业财务报告将从信息表格载体,到传输方式,再到查询阅览方式都将向网络转移。未来的企业财务报告的载体将不仅仅依赖于纸张这种不易存储的物质,而更多的依赖于磁介质或者光电介质等。网络传输、阅览、搜索将加快财务会计报告查询速度,同时财务信息的记录与表述也不仅仅靠文字、表格或数字,将会出现图片、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载体。

(三)信息量增大

未来信息量逐渐增大,必然会造成信息的冗余,甚至出现信息的混乱。对于企业外部使用者来说,有些信息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意义的,但是对于企业内部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量管理也是未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特点。财务会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可以通过一种交互式的报告来获取信息,由于权限的设置,可以查询局域信息而不涉及到无关的冗余信息。(四)交互式的实时报告系统

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个交互式的实时报告系统。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时间缩短,周期减小,增强了报告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所谓的实时性是相对的实时性,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决策需要调节报告时间。同时交互式的系统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置于企业管理者的监督之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这种交互系统可提供给使用者,通过反馈参与报告生成过程。

(五)多元化展现非货币信息

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将更注重展现多元化的非货币信息,包括无形资产,数字资产等非财务信息。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这些方面都有会计部门来披露,那么会计部门涉及的工作量必然增加,且其信息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分部式的财务会计报告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力手段。不同部门通过交互式的系统,参与报告的编制和生成。比如,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参与人力资源信息的分析和披露。这种报告体系既能保证信息的多元化,也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