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24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1

一、客体维度解读的世界历史与主体发展的智力化特征

按照学界通常的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形成的契机是地理上的大发现,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1]31-37。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引起殖民征服和欧洲的商业革命两大历史运动。

殖民征服运动使欧洲的宗主国获得了廉价的原料市场和广大的商品销售市场。伴随殖民征服和黑奴贸易,欧洲同亚洲、美洲“新大陆”等世界各地相互联系起来,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扩大了贸易、增多了流通商品的种类,商贸活动向全球扩散,最终带来了欧洲的“商业革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的细密化和广泛化,人们之间的交换和交往广泛化和普遍化起来。随着世界交往的扩大,繁荣的商业贸易超出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范围,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得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受到新兴生产方式的洗礼,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世界历史便由此展开。“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88客体维度的世界历史理论中,世界历史形成的前提和标志就是社会交往即社会关系的扩大。其实,即便是在客体维度的世界历史理论中,也包含了主体维度的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其内在的因素其实就是人类智力的发展,它们正是由于人类智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才得以实现的。包括地圆学说在内的地理知识的扩大,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远航中的普遍使用,航海术、造船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必要而可能的条件。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着人类智力发展的痕迹和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第三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3]可见世界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世界历史的发展表现出强烈的人类智力发展的特征。“人类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生命活动特性的发展,即以智力进步为标志的生存能力的发展,也即劳动能力的发展。”[4]人类的发展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智力的发展,就是人们不断从自身文化积累中汲取又不断增加这一文化积累的过程。人类智力是整个人类每一个体的知识和精神产品的综合和充分展现。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劳动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比重逐渐向后者倾斜,其中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物质生产领域对劳动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上的竞争逐渐转化为人类智力的竞争,脑力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越是发达国家,投入直接生产领域中的体力劳动越少,社会总劳动中体力劳动的比重也就越小,而专门的脑力劳动的比重则越来越大。

人类的发展及其智力的进步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个人的体力状态并没有发生显着的变化,古人和今人的体力支出大体相同。但是人类面对自然界时不断发展着和自然界的关系,不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关键原因就是人的脑力的发展。因此,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脑力的变化。人的脑力的发展并不单纯表现为作为人体物质器官的大脑本身的发展,它更多地表现为人的大脑接受、储存了更多的信息。事实表明,人类历史呈现出劳动方式以体力支出为主向以脑力支出为主转变的趋向。人类历史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智力作用的痕迹,表现出智力化的特征。

二、人类智力的发展是以社会关系的拓展为基础的

马克思指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域都是独立进行的。……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2]107-108马克思的这段话深刻地说明了人类智力发展过程中社会关系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社会关系的拓展出现了世界往的时候,人类智力(生产力)的保存才有了保障。人类的智力发展是这样,人类个体的智力发展情况同样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5]

社会关系是人类智力发展的载体,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智力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得以保存;由于智力成果在使用方面具有的无限性,智力只能在社会中才能最快地发展”[6]298。人类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物质运动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发展出大量的智力成果,这些不同时期的不同个体的智力成果又因人类生产的无限繁衍以精神形式传承给后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后代人不断地从无数前辈的智力成果中获得养分又不断推进这一智力成果积累的过程。从人类发展的现实来说,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这一载体,通过交往和沟通,可以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到别人所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同时又把自己所拥有的提供给社会。这样,社会关系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人类自身生命过程之外的文化积累序列,每一代人、每一个民族都在不断地为之提供认识成果,由此形成了“一座无所不包的智力库”[6]299,致使人类发展条件的优化具有了递增性和必然性。在这个库里,不仅有当代人们提供给社会的智力成果,还容纳了人类世世代代智力成果的积累,只要人类不灭绝,人类的社会关系就会一直存在,这个库里的内存也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类智力就是这样通过社会关系这个载体而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的三形态论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人类智力(生产能力)与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产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上,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7]马克思关于三种社会形态的演变的思想说明了其与人类生产能力发展的关系,而“社会形态通常即指社会关系”[6]290。三种社会形态实质上是三种范围依次扩大了的社会关系。“最初的社会形态”即最初的社会关系只是“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从而人的能力只能是“人的依赖性”的能力。在第二大形态里,社会关系已经“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拓展为“全面的关系”,因而才有了人类“全面的能力体系”。因此,人类智力(生产能力)的发展是以社会关系的拓展为基础的。

三、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本质特征在于人类智力的发展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和人类能力的发展一样是以社会关系不断拓展和深化为载体的。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53-02

1、多元智能理论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正常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九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由于智能组合不同形成个体智能差异;人的智能是可以培养提高的。

2、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依据: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被动上课,缺乏独立思考与个人创造力,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高耗低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智能差异是一种资源,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优势智能得到发展,弱势智能得到提升,可以提升潜能。

全球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符合全球化需要,全球化对教育的多智能与高效能提出挑战。

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急需创新型人才和本土特色人才,建立多智能高素质人才观已是当务之急。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独立思考、表达个性、研究探索、挑战智慧、展示才华是高中生的本色。

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教育观认为,学习的前提是会学习、喜欢学习,多智能教学模式尊重个性,容易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培养创造力。

3、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采用多元智能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学生的智能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通道改善历史的教与学,二是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发展和改善学生的多元智能。基于这两个目的,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语言智能:包括外在语言(口头书面语言)和内在语言(逻辑思维),训练形式有讲历史故事、诗歌朗诵、讨论辩论、演讲、写论文、演历史剧等。

逻辑一数理智能:借助数理逻辑,运用计量史学,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或罗列数据,分析历史特征。

视觉一空间智能:良好的空间概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视频和历史图片地图提高空间智能。

身体一运动智能:历史学以脑力活动为主,但通过课外活动如表演历史剧可以愉悦身心,提高运动智能。

音乐智能:很多音乐与历史有关,通过欣赏音乐,可以理解感悟历史,又能培养音乐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通过讨论课、研究性学习等进行合作学习,人人参与研讨过程,以提高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包括认识自己的价值、情绪、情感、思维、信仰等,感受历史故事或历史进程,可以激感态度价值观的判断,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自然观察者智能:它是观察记录历史现象和洞察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从历史表象中把握本质规律,感悟新知,激励创造。

4、多元智能教学实施过程:

(一)分析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知识积累、学科能力、智能特色和合作水平,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我不要求课前预习,因为新课容易激发探索欲望。

(二)设置情境:创设情境帮助启智激疑,优化整合一个核心又能多元启智的情境最好,情境设置分为两类:

一是提供单一情境并贯穿教学整个过程,提高多智能解决多种问题。如《军事天才拿破仑》一课,采用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贯穿全课。

欣赏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奏鸣曲形式》,分析拿破仑崛起的背景:第一乐章歌颂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英雄们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前进的情景,以此分析拿破仑崛起的背景。

欣赏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评述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第二乐章歌颂英雄们为了自由平等人权而抛弃生命视死如归的理性主义精神,以此评述拿破仑内外政策上的理性主义特点。

欣赏第三乐章《诙谐欢乐,活泼的快板》,总结拿破仑的局限性:第三乐章歌颂英雄们在革命牺牲面前大无畏的浪漫主义精神,以此介绍拿破仑的少年壮志和浪漫爱情,总结出拿破仑私欲膨胀、情感泛滥的局限性。

欣赏第四乐章《终曲,自由变奏曲》,归纳拿破仑失败原因:第四乐章歌颂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光明豪迈向死的神界英雄形象,揭示了拿破仑这人界英雄,由于人性贪婪私欲膨胀而终将覆灭。

通过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这一情境贯穿全课,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而且培养提升了智能。

二是提供多元情境,以解决一个教学难题并提高多智能。如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概念问题,提供文学作品、绘画建筑、服饰文化等多元智能情境,体现肯定人、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内涵。

通过介绍但丁的《神曲》或薄伽丘的《十日谈》或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文学作品,理解人文主义讴歌人性的丰富深刻内涵。

通过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或圣母像等绘画作品,说明当时人文主义绘画艺术是怎样多角度深层次赞美人性和现实生活之美。

通过视频展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体现人文主义服饰是怎样歌颂人的形体美、曲线美,并把自我意识、人类个性美和创造力融入时装设计中,以加深学生对人文主义概念的理解。

通过视频展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建筑从哥特建筑走向柱式建筑,表明人文主义建筑是怎样从宗教走向人生,在讲究整齐和谐理性和建筑轮廓的人体美同时,把雍容华贵、高贵典雅这一美好的人生理想融刻在建筑中。

通过这些多元情境设置,既深刻把握了人文主义内涵,又培养了语言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多元智能。

(三)探索情境:通过讨论、辩论、研讨方式,全班同学参与情境研讨探索,并调动多元智能参与。如欣赏了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后,全班讨论:该乐章歌颂拿破仑什么精神?浪漫主义有哪些特点?拿破仑失败原因?依靠群体力量和多元智能,总结出浪漫主义特点是:①追求个人情感和生命意义②宽容不同文明③亲密自然④个人欲望膨胀,情感泛滥。拿破仑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浪漫主义局限性,即个人欲望膨胀、情感泛滥。探索情境要注意两点,一是拓展思维:围绕情境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提升优智潜能;二是合作学习:学生交流、师生互动,在激烈讨论中通过不断肯定或否定,逐步深入探寻答案,结论是全班同学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法是对教师教学智慧和驾驭艺术的巨大挑战)。

(四)课后延伸:通过选修课、社团活动、兴趣活动、创新活动等课后延伸,优化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质量和效能。每周我举办一次《中西方文化比较》选修课,把课内教学内容重新整合提升;其次是组建一个“文化创新”社团,宗旨是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新,然后通过课外兴趣活动,进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实践;最后开展综合创新活动,比如设计举办一场文化创新演出《盛世华章》,演出内容把《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中国太极拳》和《江南style》进行兼容并包、重新整合。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历史成绩,更重要的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由此提高了创造力,开发了潜能。

5、多元智能教学目标:

快乐学习,幸福学习:在尊重智能差异中开发智能,激发兴趣快乐学习,让课堂焕发青春活力和青春光彩,激发生命正能量,感受并享受学习的幸福。

开发多元智能,培养创造力:先把学科内打通,再把各学科打通,把握整体,开发智能,挖掘潜能,全面提升智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力。

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感受历史魅力,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全球化意识,能营造快乐智慧人生,有幸福美丽生活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魅力。

6、多元智能教学原则:

简单原则:每节课最好围绕一个核心,解决一个问题,问题简单明了,主次分明。可以是提供一个情境,培养多元智能;也可以为培养一方面智能提供多个情境;不能是多个情境试图解决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的培养是渐进的,少而精才能感悟深且远,多元智能教学强调质量而非数量。

变化原则: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旺盛变化发展中,教学设计必须是动态多元的。尊重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不同智能学生需求,每位学生都能从中选择到自己最喜欢或最适合自己智能活动的学习方式。每节课设置不同情境,或同一节课设置不同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是传统课、讨论课、研究课、辩论课或活动课,每节课培养的智能目标各不同;课堂讨论可以是学生独创或老师见解、学术观点或教材看法、集体智慧或正反兼容。这样,既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热爱,又开发了师生潜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不变原则:万变不离其宗,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学科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行高效能教学,推动师生共同发展是其不变的原则。

7、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启示与意义: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成其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的行为,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组织形式等的系统谋划及其实施,它是一个教师针对特定的教学材料和特定的教学对象,解决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对人类认知能力进行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探索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观对构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启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8种不同的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各种智能是以潜能的形态存于每个个体之中,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机会、环境和教育,几乎每个人的所有多元智能均能发展到相当的高度,甚至可以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期。“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潜能、开发多种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观上加德纳提倡“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能的发展。“用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同一门课程,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特征,采用学生擅长的智能方式来教学。人类是智能多元的,成功的定义与路径也是多元的,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之上,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鉴于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不可能存在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当去探寻更加多样化与适合每个个体发展的独特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甚至表示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学生不重视自己的历史课呢?客观上,近几十年的教育有轻视人文的倾向。但是,主观上的原因可能更重要。今天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历史的教学方式是苍白的、缺乏活力的,内容是机械的,考试是僵化的。例如,《抗日战争》这一章,教师往往会逐一分析抗战的背景、过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战胜利的意义、原因,这样讲完之后,教师就会觉得分析到位,双基落实。但是,如果我们再问:抗战带给了我们什么历史的经验?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能在中国横行霸道?我们今天怎样才能不被欺负?学生的回答又会是空白的。我们给他们一个合格公民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东西了吗?我们将知识喂给了学生,但是没有向他们传授和解惑现在和将来必然会碰到的问题,没有涉及人的智慧、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而新教材、新课标理念的实行要求教师必须对教育的目标重新定位,教育的本质重新理解。因为现行的“课标”和“大纲”的知识载体基本不变,但切入点不同:“大纲”重视“双基”,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课标”则体现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这一教学目标变化的把握,意味着我们历史教师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新的要求,同时,也应当是现代历史教学工作者能够肩负民族复兴而努力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新课标有许多结合点,他的新型智能观就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元智力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应用

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多元智能运用的灵魂。既然多元智能理论倡导“为多元智能而教”,我们可以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的8种智能开发渗透到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中,将中学历史课堂打造成多维、体验、情趣、互动的智能课堂。我想,这样的智能课堂应该有这样几个教学层次:能力的感知――通过手、耳、口、鼻、眼等多种感官体验激活各种智能,感性认识周围世界的多种特征;能力的沟通――通过接触他人、事物或特定的情感体验,调节并强化认识活动;能力的传授――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学习方法与策略。这种有层次的智能课堂,既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特色,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4

[关键词]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0-0056-04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再次将人们关注的目光引向了线性文化遗产。“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的丝绸之路沿线景观成为时下旅游的热点,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时空跨度大,历史遗存数量多、品类复杂,给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了解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本文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索如何利用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服务,将这条东西方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的文化资源与历史内涵直观地展现出来,使游客能够更好地领悟丝绸之路两千年间的文化交融与历史积淀,并为其他线性文化遗产的智慧导览服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线性文化遗产概述

(一)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从单体文物扩展到文化区域,从静态遗产延伸至活态遗产,从文物、建筑、遗址扩延到跨越一个或多个地区或国家、体现不同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河流、道路,文化线路作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理念也被提出。2003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对文化线路的定义做出了具体描述:“是一种陆地道路、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其形态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体的和历史的动态发展和功能演变;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内部或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地得到体现。”

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从文化线路衍生而来的,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自1993年西班牙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被评为线性世界文化遗产后,法国的米迪运河、奥地利的赛默林铁路、印度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阿曼的乳香之路、以色列的香料之路等也作为线性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线性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括道路、河流、水道、峡谷,以及公路、铁路等形式。它们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不同地区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国线性文化遗产资源众多,既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武当神道、万里茶道等,也有利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建设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红旗渠、青藏铁路等,这些线性文化遗产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美丽画卷。

(二)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

作为世界遗产领域中出现的新类型,线性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类型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既是线性文化遗产所特有的属性,也是我们在研究线性文化遗产移动服务导览时所应挖掘的产品需求。

1.时空跨度大

线性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就是呈线状或带状,通过内在联系将一些原本不相关的城镇连接起来,因而覆盖了很大的范围,呈现出很大的空间跨度。如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中亚、西亚、非洲与欧洲连接起来,全长约7000多公里,形成了跨越多个国家的贸易通道。此外,线性文化遗产大都历史悠久,在长达几百年甚至数个世纪的时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茶马古道自唐宋以来,历经元明清,至民国时期还在进行着活跃的贸易,甚至在第二次世界战争期间也曾一度繁荣,成为内地与藏区沟通的重要通道。

2.内涵丰富

线性文化遗产既包含了沿线的文物、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了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涵盖了多种类型,加之线性文化遗产覆盖范围非常广,包含的文化遗产内容也更加丰富。此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这种动态的变化更加深入地反映人类活动,形成点、线、面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如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运河,在北京到杭州4000余里的范围内,造就了沿线多个城镇、码头的繁荣,形成了无数古庙、古桥、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将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融合在这条长河中,哺育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留下了诸如“十里红妆”的风俗习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

3.功能重大,影响深远

线性文化遗产作为不同地区、国家间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影响深远。如大运河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一贯被视为封建时代大一统政权的生命线,它解决了南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实现了物产资源的跨度调配,促进了沿线城镇的经济繁荣,从而在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如茶马古道,不仅是汉藏地区茶马互易的商道,也促进了西南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虽然在明清之后逐渐式微,但是民间形式的贸易却始终活跃,“在鸦片战争以后,川藏之间的茶叶贸易有力地抵制了英帝国主义借倾销印度茶来控制的图谋,川藏茶道也成为一条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政治线与国防线”。

二、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概况

丝绸之路,最初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9世纪70年代命名,后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通常指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穿越河西走廊、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因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故得此名。由丝绸之路衍生出“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名称,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上连接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在促进政治邦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宗教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研究的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中国段)内容。

早在西汉之前中原与欧亚之间已有交流,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国和中亚、非洲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丝绸之路正式开通。通过这条贯穿亚欧大陆的通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以及金银器、漆器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亚和欧洲,而中亚多种名贵植物,西方的珠宝、香料、珍禽异兽等商品也传入中国。随着往来商旅、行人的不断增多,在沿线的绿洲、戈壁滩中出现了为商旅行人提供补给、休息的场所,由此也促成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城镇的兴起与繁荣。

伴随着商品贸易的不断深入,在丝绸之路上还进行着文化、宗教等精神方面的交流。季羡林在中印文化交流研究中曾指出:“中国的纸和造纸术先传到西域地区,经过西北丝绸之路传到印度”。沿着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的通道,中国的四大发明、冶铁术、丝织技术、医学等当时领先世界水平的技术逐渐传到西方,西方的玻璃制造术、制糖术也流入中国。而来自西域的胡乐、胡舞等活动,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也经丝绸之路传播开来,这些外来的宗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反过来又对西方的宗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的智慧导览需求

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丝绸之路沟通了农业文明、游牧文明,见证了沿线各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兴衰,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从内部需求还是外部条件来看,都需要将丝绸之路视为一个文化遗产整体,从而开展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其文化历史内涵,认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1.内在需求

受制于空间和技术因素,在博物馆橱窗中展示的文物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在景区内的建筑或遗址也不能完整地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不论是文物、建筑,还是遗址,它们都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有着自身的关系网络,相互间在环境、时间、属性、作者(收藏者)等多个维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丝绸之路这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中,各项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使丝绸之路成为一个相互交融的活态文化遗产体系,全面地反映出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内涵。单纯割裂某一建筑、遗址来欣赏,都将影响到游客对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认识,这也是开展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智慧导览的根本需求。

从佛教传播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沿线各个石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展现了佛教由西向东传播发展的轨迹。印度佛教通过丝绸之路最先传入了古代西域(今新疆地区),随之在此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石窟群,主要以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和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的拜城县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苏巴什石窟等。佛教从西域途径河西走廊段向内地传播,主要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马蹄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等,河西走廊石窟的创建在时间上也稍晚于西域石窟。从河西走廊到长安分成了三道,在三条道路上分别形成了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山水帘洞、须弥山石窟、彬县大佛寺等石窟。而在佛教东传的基础上,也诞生出河西宝卷、热贡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文化遗产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等价值,但它们在相互联系中展示出了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在两千年间的动态变化。由此看来,作为一个文化遗产体系,丝绸之路更需要我们从全局去认识、了解。

2.现实因素

丝绸之路沿线留下了大量的驿站、古道、石窟、墓葬,但是历经两千年的风雨,许多遗址遗迹损毁严重,有些甚至已变为废墟,为游客了解文化遗产及其价值带来了诸多困难。如楼兰古城遗址,是汉唐时期西域交通的重要枢纽,中原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等都是在这里进行交易的,楼兰也是往来商队停留、补给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兰古城走向衰颓,甚至被废弃,如今游客到现场后也只能看到古城的残垣断壁,无法了解当时的繁华,无法认识楼兰古城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价值。因此,需要为游客提供智慧导览服务,在游览现场讲述楼兰古城的前世今生,让游客在楼兰古城的废墟前仿佛穿梭到汉唐时期,看到楼兰城内香火缭绕的佛寺,看到熙熙攘攘的商贾僧侣。

3.国家战略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在国家积极加强与欧亚非大陆互联互通的同时,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根据自身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贡献力量,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勃勃生机。由此,丝绸之路也被视为一个经济文化整体,在过去的两千年间沟通了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三、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智慧导览服务规划

(一)智慧导览服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上网使用率提升至88.9%。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及手机应用体验的飞速提升,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带着智能手机参观博物馆、游览景区业已成为常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博物馆、景区纷纷为观众提供基于个人移动终端的数字导览服务,即移动导览,如大英博物馆推出的《大英博物馆(Britishmuseum)》自助导览应用软件,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文博任我行》等,提供馆内导航、文物欣赏与讲解等服务,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文物价值解读。

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导览提出了更多要求。文博领域也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积极探索智慧导览服务,利用高新技术感知用户行为、计算用户的兴趣爱好,从而及时向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互动的服务,让文化遗产的旅游参观具有“人情味”。据悉,将于今年9月23日开展的“梵高地图・虚拟现实艺术大展”会为用户提供智慧导览服务,不仅能为到场观众提供作品信息介绍等内容,还将采用微软人工智能技术,届时微软小娜将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解答。在该展览的数据库中包含梵高2000多幅作品、梵高的生平事迹等内容,当用户在应用软件中提问时,微软小娜根据关键词在数据库中检索,对用户提问做出回答。当问题范围超过数据库时,微软小娜将通过必应搜索引擎为用户检索答案。

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众多,目前丝路沿线多家博物馆、景区均推出了移动终端应用软件,为到场游客提供自助导览服务。如敦煌研究院推出的《莫高窟参观预约》应用,提供景区介绍、预约门票、洞窟讲解等服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易游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易游兵马俑》,针对兵马俑及秦始皇陵提供360°全景漫游、价值讲解、景区导航等服务。这些应用为游客了解馆内文物、景观的文化历史价值提供了很大帮助,但这些应用都是针对单个的文化遗产地,目前尚未出现针对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

(二)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设计

2015年0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到2020年,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意见》的出台,为文化遗产智慧导览服务的设计提供了方向与指导,针对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中国段)的智慧导览服务将以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和社交媒体等目前主流方式为主,大致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免费快捷wi-Fi

继智能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后,wi-Fi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刚性需求。而在出行过程中,游客对wi-Fi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如查询门票、交通等信息,以及分享游览心得等。因此,在文化遗产地提供免费快捷wi-Fi成为开展智慧导览服务的基础。游客借助游览现场的wi-Fi,下载丝绸之路智慧导览的应用软件或连接社交媒体继而获得智慧导览服务。对于博物馆、景区方面来说,在wi-Fi后台可获得大量的游客信息,如性别、年龄、所在地区等。此外,可在wi-Fi中植入广告,广告将获得较高的曝光量,此举也将使智慧导览服务获得经费支撑。

2.与丝路沿线各博物馆、景区衔接

前文分析了丝绸之路是一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沿线的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开展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时,需将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的博物馆、景区衔接起来,在提供文化遗产介绍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社交图谱,从时间、空间、人物、价值等多个角度对散落在丝路沿线的古城、建筑、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并关联起来,有助于到场游客深刻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在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脉络中的地位。

在技术层面,分别开发丝绸之路沿线各博物馆、景区的智慧导览服务内容,并打成一个个服务包。游客下载app后直接获得丝绸之路的基础服务包,包含了丝路沿线博物馆、景区的基本信息,当游客到达丝路沿线某博物馆时,将提示游客下载该博物馆的服务包。而该博物馆的内容与其他博物馆、景区有关时,在为游客提供基本信息介绍的同时将提醒游客下载关联博物馆、景区的服务包,从而打破博物馆、景区的孤立状态。

3.兼顾食、住、行、游、购、娱信息

游客在丝绸之路沿线参观游览时,除了欣赏文化遗产外,还涉及食、住、行、购、娱等方面,即旅游体验的六大要素,这些内容是影响游客参观游览体验的重要内容。如游客在陌生的城市经常找不到合适的用餐地点,甚至时常出现“被宰”的现象,此类问题将直接导致游客对文化遗产地所在城市产生负面印象。此外,丝路沿线的很多食住行游购娱内容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夜光杯雕、保安腰刀。在智慧导览服务中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内容,既能为游客提供有品质保障的非遗体验、购买地,也是一种对非遗的宣传。因此,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应与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体验要素对接起来,打造智慧导览服务的整合体。

4.结合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

人的视觉在感知对象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通常是跳跃性浏览感兴趣或吸引力较强的内容,尤其是在海量信息的网络时代,人们逐渐养成了碎片化、片段化的阅读特征,而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参观的过程中,人们更是难以集中精力阅读大片的文化遗产介绍信息。因此,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将采用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使游客能够通过视频、三维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听到、看到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

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古城、文化历史遗迹等过去的原貌以虚拟信息的方式叠加到现实环境中,游客在手机上即可看到古城复活的历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数据库中智能检索,通过语音、图文等多媒体方式回答游客的个性化问题,如苹果的Siri,微软的小冰、小娜等,为游客提供智能便捷的参观体验。

5.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展服务

微信已不单单是一个手机应用,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根据腾讯公布的业绩报告,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万个。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除了开发专用的应用软件外,还将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开展服务。开设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为游客提供免费上网、景区导航、自助导览、门票预定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将采用诸如iBeacon的定位技术,为到场游客提供精准的展品信息推送,不论游客是否关注微信公众号,都可在现场通过微信摇一摇获得附近展品、景观的介绍信息。

o2o,即onlinetooffline(线上到线下),用户可在微信公众号、app中预约导游,到达文化遗产地后导游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这种在线下单,线下交易的方式将优质的导游资源与迫切的游客需求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6.智慧信息推送

利用数据挖掘、检索等技术对免费wi-Fi后台的数据、app用户及微信公众号粉丝的行为记录等信息进行大数据自动处理,精准分析出用户所需的信息,进而“投其所好”,向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提升文化遗产的参观体验。如分析出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对铜奔马感兴趣,系统将向其推送武威雷台汉墓的多媒体信息,包括360°全景、图文介绍等,让其虚拟参观雷台汉墓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深入了解铜奔马及东汉墓葬。除此之外,还将根据游客当前所处位置、参观记录等信息向游客推送当地的特色餐饮、门票、交通、天气等个性化信息,使跨越多个省区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变得更加智能化。

四、结语

丝绸之路作为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包含的文化遗产丰富、品类复杂。借助于增强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丝绸之路智慧导览将直观展示沿线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内涵,构建基于文化遗产的社交图谱,提供智慧化的推送信息服务,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享受更加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这对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及智慧旅游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各级政府、博物馆、景区及相关部门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CiiC.CanaryConclusions.Canaryislands,Spaian,1998.

[2]单霁翔.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J].南方文物.2006,(3).

[3]丁援,宋奕.中国文化线路遗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5.

[4]季羡林.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心智品质教育高中生

高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兴衰,而高中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有着丰富价值内涵和精神情趣的教学活动,它的任务是唤醒和捍卫学生的尊严,关注并提升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它对高中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担当的责任。那么如何使高中历史知识学得清、听得进、用得上呢?

一、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是对高中历史传统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重要缺陷是:教学偏重于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史实梳理的痕迹重,过于强化教材和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缺乏对历史过程及结论的兴趣,检验和质疑问题的精神明显不够。这种教学黯淡了历史教育的理想之光,浅化甚至忽视了历史教育的人文内涵。自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现象明显淡化,但出于升学的压力、教师的自身认知及教学惯性等各种原因,仍有不少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灌输教学的最大后果是无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学生的思想自由与心智培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掌握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明显缺少创新活力,导致思维能力不强和对社会的认知、判断能力降低。

二、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对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将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知识奠基阶段,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标准规定的学科基础知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在这个阶段学生获取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主要做的事情包括读(泛读与精读)、听、写、说(探究、讨论)等,课后要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和作业,形成简化知识网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要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要有宽容与乐观的氛围。

第二阶段是能力培养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力提升主要通过课堂自学、质疑、互动,社会调查、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鲜活案例分析和点评等方式,在参与、合作、反思的理性过程中实现。

例如,在论述工业革命影响之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领略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即使是平平淡淡的一方晴空,一场罕见的瑞雪,一片绿油油的菜地等,都可能给孩子们以绵密的人文思考、感人的艺术灵光,通过现实无限的风光,自然领悟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丰富与自然亲和与共处的心智品质。

第三阶段是心智品质的丰富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塑造和丰富心智品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克服未来成长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有一则“偷斧子”的故事,讲的是在确信邻居偷了斧头后,丢斧子的人感觉到邻居从里到外都非常像偷斧子的人。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是透过自己的心智品质去观察、评判面临世界的,是有目的有选择的结果的。心智品质影响人们的认知,认知又影响人们的行为,一个人一生中最基本的道德判断在于潜在的心智品质。因此,当人们的心智品质与认知事物发展的状况相符合,心智品质就能有效指导行动;反之,当人们的心智品质与认知事物发展的情况不相符,其固有的心智品质就会使好的想法无法实现。长期的心智品质偏差,会对周边的人和事物产生扭曲,甚至产生攻击,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三、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途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心智品质的丰富虽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操作层面上有难度。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目前的教学实践,需要在课堂中引入历史典型案例,采用点拨式、讨论式、启发式、问题式、图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品质,将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的自主构建活动有机统一。

1.转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活动,其需求是分层次的,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心理需求,其心智品质才能达到教学所担负的有效教学目标,进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了解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肩负起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感等责任。

2.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认识自我。课堂非“讲堂”,教师看似天衣无缝的讲授,往往缺乏生命的活力。大力采用历史典型案例分析式、互动探究和质疑、问题观点多元化等教学新方式,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可发现在理论学习中的缺陷。当然,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民主、平等、轻松的情境中应用的,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乐于分享,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反思、升华,每一名参与的学生都可看清自己内在的心智品质对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影响。这样历史课堂就成为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通过交流感悟探寻真理的地方。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6

所谓“思辨”,是指思考辨析之义。《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要“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要“通过收集资料、建构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要“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等。概言之,《历史课程标准》在这里实际上是强调要借助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去独立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会独立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没有思辨性,就没有智慧的生成和对历史本质的洞察。有人曾说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历史沉甸甸地放在人们的眼前,而历史教师则是站在这巨幅画卷前的解说员。这种解说不仅需要有对它的深刻理解,更需要一种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思考和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讲,“活”的历史教育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理性生活。那么,什么是“理性生活”呢?理性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活动;而理性生活就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基础上的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其最高层次是学生理智感的体验与满足。理性生活涉及对生活世界各种要素的内在本质的把握,它实质上也就是“求真”的生活,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道德观。理性生活既关注学生求真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求真的过程,关注学生求真品格的生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要真正能够促使学生进入“通史识今”的境界,学会善于以历史主义的深邃眼光来审视现实问题,能够不断地从历史这面镜子里,获取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与启悟。也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对历史表象的穿透力,并由此不断增强学生对现实事物本质的洞察力。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学习历史,其意义就在于理解,在于追问。因为“历史不是一个平面,它是一个多棱体,每个人都可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没有个人成见的介入,历史就是一堆死材料。”

这里,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另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即究竟什么是“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智慧”即人的智力,也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智慧则是“一种思维的状态和水平,是对世界和人性的底蕴的洞察和体验,是融合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体”。据此,从承载着培育智慧使命的教育的角度来看,有智慧的教育就意味着除了知识传授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值外,更应该追求如何去获得未知、如何去开启心智、如何去创造新思想等高层次的目标。以此来审视我们的历史教学,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仅仅是将课本的历史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绝非是育“智”的教育,充其量只不过是“知”育而已。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7

2008年,在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前,世界各地都在推进数字城市和城市网络化。“智慧城市”概念出现之后,慢慢大家都向这个概念靠拢,如2005年,欧洲提出了“i2010”战略,即信息化发展,到2011年,就开始谈“smartcity”(聪明、智慧的城市)。欧盟第八期框架计划提出Fp8,也要把“smartcity”当做发展方向。

但我国跟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不太一样,不少城市在对“智慧城市”进行深入思考后,概念起了变化。比如宁波市2010年对“智慧城市”定义是:“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其重点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城市智能化建设。

要技术支持,还要“市长视野”

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it公司提供了很多“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研发了许多智能系统,但其理念中没有“市长的视野”。

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中国城市领导者的责任。中国解决各种矛盾主要依靠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城市。

从战略高度出发,市长的视野和兴趣点大致应该在如下方面:

第一,如何创造名牌。中国经济要升级,需要开动脑筋研究“世界名牌”的经验,找出自己创造名牌的路径。

第二,如何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致力于研究这个课题,已经认识到战略新兴产业主要依靠颠覆性技术,但这个颠覆性技术怎么来,还有待研究清楚。

第三,如何提升传统产业、块状经济。中国经济不会全部去搞战略新兴产业。许多产业已经占领了全球市场的很大份额,如纺织行业,中国出口占世界的1/3,既拥有庞大的营销网络,也能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不能轻易放弃。所以我们要改造传统纺织业,将其变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最好能使得卖一件衣服的利润超过卖一台计算机的利润。

第四,如何迎接新技术的冲击。世界产业界正在研究即将迎来的新技术冲击。美国认为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这三种技术结合,将给世界制造业带来很大的冲击。美国希望通过这三个技术结合,把制造业的重心从中国转移到美国,所以我们必须关注智能制造在新技术方面的发展。

视野的差异决定了高度和角度的不同。因此,中国工程院设立了一个重点项目——“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的总体战略、智能城市的重点建设内容、智能城市建设典型、标准化战略、措施等八个方面。我们建议中国智能城市建设首先可以在城市基本建设的智能化发展、城市信息环境的智能化发展、城市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四个领域深入研究并争取突破。为了有别于smartcity,我们建议中国的城市智能化建设可以叫intelligentcity,可以简称为iCity,即智能城市。

城市要经得起百年考验

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角度讲,智能城市是什么样?

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可以看到上一代留给我们的城市已经基本拆完,这种建筑的短命意味着,或者是我们,或者是他们,必有一代人发生了错误。或者他们没造好,或者我们没有拆对,所以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局面。问题在于,30年以后,中国会不会重复这一痛心的局面?再进一步追问,我们能有几个城市经得起百年历史的考验?能够像伦敦、巴黎、芝加哥、布拉格、佛罗伦萨那样以300年历史名城的厚重底蕴和丰富的现代内涵进入22世纪?这是我们现在搞的城市化、智能城市的应有目标,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城市化,都在关注中国智能城市的走向。加拿大DanielBell(贝淡宁)教授在中国住了很多年,他在《环球时报》发表文章说,中国的城市先经历了30年苏联式的现代化,后来又经过了30年美国式的现代化,从建筑学的角度看这两种方式和趋势都很糟糕。他说,中国城市应该花费时间、金钱和心思,去保护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以抗衡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倾向。这番话讲得很有道理,值得智能城市建设者三思。

智慧在中华文化中有丰富内涵。处理好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管理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尊重历史,谋求长远,厚重而鲜活、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才更有个性和魅力,才配得上“智慧”两个字。

“大数据”不仅仅对市长有用

国外很多城市是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之后再完成信息化,而中国的智能城市建设恰好面临“五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的交集,这将直接而深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融合,并且对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智慧城市的道路更复杂,但所产生的作用将更巨大,有三项基础性工作要做好:

第一,感知城市,发展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形成网络。比如说北京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感知道路90%,感知环境95%,实现智能电表98%。

第二,建设高水平的下一代互联网。中国工程院有一位外籍院士,去年专门从美国赶到杭州来提出一个建议:“一定要想办法让中国做到1G网速。”现在我们的家庭网速是2m或者4m,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互联网家庭带宽为100m,如果1G的宽带网进入每个家庭,我们整个国家的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会大大加快,各种各样的应用将汹涌澎湃地开展起来,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

第三,用大数据。比宽带一点都不逊色的是大数据技术。我国要充分发展数据海和知识服务,因为城市的发展状态、发展方向、发展存在的问题,都要从海量数据当中获得;我们的政务信息、产业信息、民生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基建信息等,都应该被聚集起来,进行解剖、梳理和分析。大数据技术不仅对市长和管理部门有用、对每一个产业有用,同时对企业把握风险有用,而且对教育、卫生与科研也大有用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明霞采访整理)

何谓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就是把基于感应器的物联网和现有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快速计算分析处理,对网内人员、设备和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能源、商业、安全、医疗等公共行业进行的实时管理和控制的城市发展类型。智能城市是一个系统,不但包括人脑智慧、电脑网络、物理设备这些基本的要素,还会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8

关键词:探索,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着普通高中新课标,深入探讨和研究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和全新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近两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把自己对历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广大教师同仁一起分享。

一、学案导学法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案为基础,学案一般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配套练习等环节。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设有导课设疑、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归纳总结等诸多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框架,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设计为填空的形式,学生能力提升部分主要设计为问答的形式,课上逐一引导同学们完成。下面结合“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来说明这种教学方式。

1.创设情境、激疑导入

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创设问题、激疑导入新课。如针对本节课,可通过视频播放歌曲“秦始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如“谁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皇帝”“谁开创了‘皇帝’制度”“我国的中央集权体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立的”,等等,从而极大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为下一环节的展开打好基础。

2.自主控究、合作学习

这个环节就是先让学生自学学案,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部分的填空,重点难点部分、能力提升部分和同学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他们小组内部或小组间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这样通过讨论、交流和教师的点拨,同学们完成了对知识理解的提升。同时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在这个环节,让同学们把自学和讨论的结果通过书面文字形式或幻灯片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老师就其结果,及时给予纠正、指导、评价、鼓励,以避免同学们在某些问题上走入误区。如同学们列表展示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就非常清晰明确,让人一目了然。并且,同学们也都积极地进行了补充甚至纠正。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了一致答案。

4.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在本环节,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教师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已有的经验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或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比如,对比秦朝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我国现行的中央集权体制有何不同,就首先要从历史时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多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两者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这样,同学们就积累了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典题训练

针对这一节的课标要求,设计一些典型习题进行反馈练习,学生们当堂完成,课下教师进行批改,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查漏补缺,以免存在教学中的疏漏和学生理解方面的误区。

二、模拟情境法

情境模拟法就是让学生在学到某一节时,努力去模拟当时的情境。情境模拟的一个最好的方式就是编演历史短剧。编演历史短剧是针对教学中故事性强的那些内容,把它编成历史剧本并让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角色表演,再现昔日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开发了学生们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等多方面的潜能。

三、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以历史基础知识为题材,提出众多形式的历史问题(可以涉及一部分课本以外的内容),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以“我是历史知识达人”为主题,以现代流行歌曲的名字为线索来进行,让同学们在兴奋和快乐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准备工作如下:教师首先根据同学们的历史知识水平,准备一系列的问题题片,这些题片就是在游戏中同学们要回答的问题,有易有难。游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每个小组组长都可以自己设计,我就不多赘述了。

我认为这种形式在单元复习课使用最合适。首先,它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可让同学们注重历史知识的掌握。另外,以游戏的形式,采用竞争机制,并以现代流行歌曲的名字为线索,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四、参观日记法

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历史古迹等,然后写参观日记。参观时,让学生完全放开,愿意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后,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和参观有关的都可以写。优秀作品在校刊上发表出来,或推荐给省市的历史刊物。这样,就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存在智能。

五、历史自由论坛法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9

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中蒙俄三国人民的美好愿景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古丝路精神发扬光大的重要载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是有效对接三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是互尊互信、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伟大构想,是惠及三国人民长远利益的美好愿景。

从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地缘看,中蒙俄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国家和通道,是古代草原丝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承载地。三国山水相连,睦领友好,交往频繁,亚欧人民堪称三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典范,知识交流、相互学习的先行者。比如,中蒙共同享有相同族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渗透在两国的历史文化中,也存续在两国现实社会生活中,是中蒙两国游牧文明的真谛和草原文化的胸怀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进程中发扬光大,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文化瑰宝和文化力量。再比如,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有一条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的“茶叶之路”。这条茶路由二连浩特出境,途经乌兰巴托、恰克图等地,终点为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横跨亚、欧大陆,绵延万里,创造了辉煌的商业奇迹。中俄“万里茶路”,带动了沿途城镇、商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展现了民间社会密切交往的共同需求,也是一条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这些历史记忆是留给现代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的一份重要文化遗产,以这条“万里茶路”为主题,三国联合签署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宣言,开启了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开拓未来的重要合作新篇章,是有利于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底蕴深厚的共享资源,是一种崭新的历史观,也是中国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出发点,是再现“茶叶之路”辉煌的创新之举。

从现实的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缘上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一个符合三国发展愿景的巨大合作平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北在陆地上的延伸、向南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的一种新跨境合作战略构想,既缩小了俄罗斯和蒙古国与亚太地区的时空距离,又体现了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要求。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构想是实现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亚欧大铁路”的有效对接。编制《中俄蒙经济走廊合作规划纲要》,根据公布的中期路线图可以看到,三方正在将发展战略对接落实到具体合作领域和项目上来。在经贸合作方面,为进一步提升三方贸易便利化水平,包括在相互贸易中扩大使用本币结算,三方将探讨建立经贸主管部门合作机制。完善三国工商会合作机制,推动定期举办洽谈会和经贸论坛,加强三方间贸易、投资和商务伙伴关系。开展三方海关合作,举行三国海关署级会晤。继续定期举行三方交通运输部门和机构工作组会晤。中蒙俄三国落实发展战略对接,打造经济走廊,将进一步拓展三方合作空间,更将带动整个欧亚地区的发展。古老的“茶叶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前景可期,将为该地区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中蒙俄三国加强沟通与合作,不仅巩固了中蒙俄三国双边关系,同时还可强化以中俄为主的多边合作机制。在地理地缘上,目前复杂的国家关系和地区格局中,只有中蒙俄三国的双边、三边关系最为稳定,且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中蒙俄三国关系未来走向对东北亚,乃至中亚、东亚发展举足轻重。在经济地缘上,虽然东北亚六个国家的地上、地下资源各有千秋,但是更多的能源性、战略性资源还是集中在中蒙俄三个陆地国家。中蒙俄经贸合作成为东北亚经济复苏发展的助推器。“中俄蒙经济走廊”战略构想一方面加强了中俄与蒙古国各经贸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特别会使蒙古国经济从简单的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转移;从单一内陆经贸合作向陆海并重转移;从单纯的资源原料运输向多元化经济合作转移;从粗放型运营向环境保护型转移。另一方面,中俄蒙三国首脑会晤首先开启了东北亚区域内新的多边对话模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三国的地区影响力以及对地区局势的掌控能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旨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为我们描绘出了和平发展的美好蓝图,符合三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三国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景。

智库是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引擎

智库为影响政策而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智库(thinktank)的叫法起源和美国有一个集聚美国“最强大脑”的别号叫智库街的影响,以及智库在世界历史上的独特作用反复证明,智库已成为国家外交的重要主体,智库在谋划发展蓝图,推动合作共赢、促进国家间友好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智库间的合作已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实现“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这一宏大愿景,是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多元合作伙伴、多个区域板块、多类实施主体、多项重点任务,更加离不开各方智库的影响和推动。当务之急迫切需要集中了各类高端人才的三国智库的积极参与、服务和务实合作,搭建三国人文交流的文化走廊,发挥智库的重要引擎作用。

智库的引擎作用还表现在智库相当于芯片,即智库=芯片的“智库+模式”。“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构想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三国战略对接和一系列的具体规划及项目对接,这客观上迫切需要智库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务实研究,有效发挥智库的党委政府的“外脑”、社会舆论的“向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及外交的器作用,以加大理解和共识,加强政策引导和阐释,提供智力咨询和服务,破除各种难题和困境。具体讲“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通”为主要内容。政策沟通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保障,民心沟通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社会根本。作为咨政建言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智库不仅是本国政策与学术研究之间的桥梁、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也是各国之间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政策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智库的专业研究能力及对政府和公众的影响力,对促进三国政策沟通、民心相通,为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此外,除了从宏观视角的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外,其余的“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等微观的内容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智库智力支持和服务,发挥智库的智力芯片作用,每一通都有智库服务的相关要素支撑的一系列的“智库+模式”,如智库+贸易畅通,即可以分解为智库+政府决策(影响)、+高端智库人才、+高端产业(聚集)、+金融创新服务、+智库专业咨询,由此形成以政府政策开放带动、参政议政的高端人才聚集推动、高端产业集聚拉动、金融服务融合互动、专业咨询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全智能智库服务链条。以上智库=芯片的“智库+模式”和具体每一项的衍生的智库要素的组合服务模式使智库智力服务的架构和体系更加清晰完善,五通的内容植入智力的芯片,插上芯片的翅膀,动力更强,飞得更远,增添强有力的智力内生动力,有力推动“五通”的顺利实施,有力提升智库话语权、影响力,使智库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不可或缺的重要新引擎。

智库合作交流是助推“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路径

为了实现“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我们必须构建打造智库联盟,加大智库间合作交流。三国学术界应抓住有利时机,增强使命意识,把握时代特性,积极探索智库对话新模式,全面拓展务实合作新途径,不断完善智库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推进智库间的广泛交流合作。我们应秉持共商共建、互利共赢、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构建国际开放智库平台,特别是要实现三国智库有效对接,有效整合三国的智库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智库的集聚效应,携手共同打造三国智库共同体,有效发挥三国智库的优势,共同关注和致力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研究,使三国智库成为实现三国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有效平台和重要支撑。

促进中蒙俄国家智库交流合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增信释疑,凝聚共识,提供政策支持。通过三国智库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和交流,充分调查、反映三国困难、问题、关切与疑虑,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增强信息交流,促进政策沟通,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思路创新、决策咨询、磋商沟通与方案设计,进而实现国家间政治互信、政策协调。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篇10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策略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给城市的建设发展赋予了在经济、政治及技术领域的各项权利,城市被推到了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建设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城市的建设面临着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失业等方面的困难。在新的发展态势下,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挑战,智慧城市理念推出,它是处理城市面临困难和挑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走向。

发展智慧城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产业作为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技术发展和巨大需求的基础上,它的主要特点包括涵盖了丰富的知识技术、对于物质及资源的消耗非常少、发展的潜力巨大且综合效益好。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加快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智慧城市产业在我国的建设现状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改善传统的城市建设、革新新的城市建设方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使得城市全球化、信息化、智慧化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以其在信息获取方面巨大的优势,在完善城市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方面表现出重要的作用。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发展新的城市化、信息化、可持续化城市理念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分析,我们可以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城市特色为核心,将城市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将其中突出的资源优势作为建设的重点,对其进行革新,让其成为城市的特色产业;第二种类型是较为稳定的跟踪探索型,此种类型的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对城市自身的明确定位,进而对城市产业的发展进行探索,吸取其他城市的建设经验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城市建设策略;第三种类型是通过对城市产业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进行改进项目的研究,通过对项目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城市建设为标杆城市,带领其他城市的发展。

2.智慧城市智慧化产业链的创建

针对智慧城市的智慧化产业链的建设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行业、技术支持等。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势必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制造行业、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创新转型。为了更好地迎合智慧化城市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对智慧化城市产业的建设,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发展目标,进而建设智慧的交通业、物流业、医疗业及农业等。建设智慧产业的核心指导观是科学发展观,通过对城市社会、环境及经济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基础,把智慧产业的发展放在城市转型的重要位置。

2.1智慧交通的建设

面对许多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进行智慧化的交通产业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对交通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交通拥堵所造成的客观原因,部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如一些城市交通指示灯不完备,有些车辆来往比较频繁的交通路口,并没有建设缓解交通状况的红绿灯设施,以致车辆行驶秩序并不井然,导致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首先必须在硬件设施方面进行完善。其次,贯彻智慧城市的建设核心,推进信息化的建设,搭建完善的交通信息体系,重点在交通软件方面进行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在系统中针对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路线查询向导,同时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的交通调度方式。

在改善公共交通方面,在公共交通监测系统中应用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在城区的一些主要路段以及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上安装诸如电子芯片及阅读器类型的射频识别设备,此种设备通过无线点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对交通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反应,通过对交通信息的及时传达,提高交通部门对于问题的处理效率,从而有效提升公共交通中重要组成部分公车的运行效率,缓和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削减城市交通的部分压力。

2.2智慧物流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就昭示了生产柔性化、物品流通高效化的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的优质高效化成为了城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在进行城市物流建设时,必须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方向,推进智慧物流业的建设,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提高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城市物流行业以城市作为出发点,它的结构、形态、布局都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的发展与物流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实现城市与物流业智慧发展的和谐统一。由于当前物流行业中存在着信息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和整合的缺陷,因此,在推进物流智慧化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运用其中,打造出高端高效的物流产业及其重要。在城市建设中,广泛推进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让用户可以通过这个高效的平台,需要进行托运的任务,让许多物流机构能对任务进行自主筛选,对于小型货物的运输让比较小型的物流公司去承担,反之,大型运输任务承包给大型的物流公司,有效地优化物流信息的获取及物流资源的配置,让物流产业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

2.3智慧医疗的建设

由于许多城市公共医疗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导致出现医疗成本较高且医疗渠道较少等问题困扰着许多人们。为了有效改善医疗产业的现状,推出了智慧医疗的概念。

智慧医疗主要是由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及家庭健康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智慧医院系统又由数字医院和提升应用两部分组成。数字医院主要是通过对各医院有关部门提供的对于病人信息的整理,整合出优化资源、满足用户需求的医院信息系统,让病人进行有效选择。它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让病人能够利用此平台对看病流程进程优化,同时医生也可以利用智慧化的医疗信息平台对病人实行远程会诊,是对医疗资源的有效优化。它是互联的、写作的、预防的、普及的、创新的,同时也是可靠的。它能够及时处理一些重大的医疗事件,通过授权,医生能够对病人的病历、治疗措施进行了解,同时病人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更换医生或医院。

高效、高质的智慧医疗体系不仅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的水平,同时可以解除医疗费攀升的难题,为广大城市民众提供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4智慧农业的建设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时,必须把智慧农业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很多城市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依然是以传统的生产模式为主,不仅浪费巨大的劳动力,同时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智慧农业的建设步伐,将现代信息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建立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

智慧农业系统主要由监控、监测功能系统组成。它能够利用无线网络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对农作物的各种参数进行选配,同时,在农业园区实行自动监测,对农作物的实时情况进行把握,并能够根据农作物自身的特性建立报警信息处理方式。它通过将(下转第92页)(上接第71页)与农业相关的场地、畜牧方式等周围生态环境相联系,优化生态系统,对其物质资料进行有效的交换、循环利用,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农业信息的监测以及对其实施指令的方式,让机械代替人为生产活动,缓解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缺失的难题,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

智慧农业以其完备的信息化支撑和对农业信息多方位的感知及农业数据资源的集中共享的优势,使其能够更广泛及深入的为农业生产服务,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手工生产的方式,转变了农业生产体系结构,使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得到不断地扩大,同时,使农业生产效率变得更高,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3.结束语

智慧产业的建设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iBm“智慧地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各行各业更进一步的和谐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势在必行。它是一个不断在发展中的新型概念,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必须将产业智慧化融入其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城市战略新兴产业。同时,城市产业也需不断提高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对信息科技的研究,加快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培育出更多的新型智慧城市产业。[科]

【参考文献】

[1]冯奎.城市功能:从工业制造业到服务业——中国城市如何走出服务业发展的困境[J].城市规划,2013(03).

[2]李中义,张彩玲.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魅力文化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濮阳发展路径的思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3]周立,王承华.城市型绿色旅游度假区规划探索——以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04).

[4]彭英柯.文化城市与城市文化产业关系研究一一基于城市发展理论的视角[J].科技与企业,2013(07).

[5]白惠峰,陈建成.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中心城市功能整合分析——以太原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3(04).

[6]赵家荣.发展“城市矿产”建设生态文明——在2012年“城市矿产”产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J].浙江节能,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