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4:16

心理学的认识篇1

一、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危机的形成和表现

调查显示,这些学生的危机源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

1.学习的压力

据调查大约有20%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太重,55%的人认为有时学习负担太重以至无暇享受生活的乐趣。而又有37%的学生都是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的。具体表现在学习上有紧迫感,在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及行为上感觉与人有差距,出现考前焦虑、考试失利,自暴自弃,失去耐性和信心。对外界过于敏感警觉或疑虑,身心不能放松,持续紧张担忧,特别是受重大事件冲击后感到悲观厌世而不能自拔等,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甚至生命的危机反映。

2.师长的压力

调查中还发现,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学习时,有15.3%的学生主要是听从父母安排,当家长在对子女教育方面期望值过高时,往往能正确对待孩子的成功,不能恰当处理孩子的失误和挫折。孩子成绩下滑或犯了错误,37%的家长会大吼大叫横加指责,挖苦漫骂、嘲讽、泼冷水等现象。虽说“天生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可是,一旦涉及升学率这个魔咒时,口号就会立刻变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老师的排名,甚至有时的期待、信任和鼓励都会打击到自尊心较强的孩子,有过失败的经验后,可能就会出现对父母说谎、报假成绩,甚至逃学、自杀等过激行为。

3.人际交往的压力

孩子接触的兴趣多不一样,朋友间的话题产生歧义,会出现“缺乏同学间的话题”的人际疏离。也有的太强势,不懂得分享,不肯妥协,有的太易冲动,不能忍受挫折,还有就是自身性格特质,害羞、没自信等,会使人际关系紧张、被人歧视。有13%的群体反馈,当遇到挫折时是采取独自承受,极其郁闷。个体自身应对能力不及时,心理得不到及时宣泄和疏导,变的愈加脆弱,失去平衡,危机就会加重。心理危机受个体特征影响,陷入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发生变异,极易产生冲动行为和不良后果。

二、正确分析引导,防止把学生心理危机扩大化

出现以上心理危机的学生会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力缺乏,看问题只看到表面看不到本质,往往瞻前顾后,人格特征发生改变,做事不计后果,在情绪和情感上缺乏稳定性,没有自信,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解决问题时缺乏理性,对外界事物过分敏感和警觉。这是就该及时迅速从心理上解决个体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及时缓解和长久消除,让其心理功能尽快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避免问题扩大后产生不良后果。

1.心理干预

这必须要在方法和手段上采取适当方式,在语言引导和行为亲近下,帮助他们看清事实的真相,走出误区和心理障碍。首先,要理解学生面临危机时的心理感受:郁闷、痛苦、无助,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和正视现实,鼓励学生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胆识。但对学生的网瘾、自残、甚至厌世、轻生等偏激的行为,要让其认识到他们的严重性、危害性和破坏性。在理解、关注和同情中拉近距离,适时指出处理危机的办法,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耐挫折的能力,上升心里安全感,尽快摆脱痛苦的压力。其次,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对学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让身处危机时的学生重新面对生活,有效地避免自伤或他伤,在短时间内恢复心理的平衡和动力。

2.淡化问题

对学生的有些问题过于重视,将会夸大危机的结果和事态的影响范围。如果学生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一有时间就找他谈话、讲道理,甚至找人帮助去提醒、监视,学生可能类似错误不会再犯,但伴随而来的很可能是沉默、内向,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杀死了他的自尊和自信!过分的关心和帮助,会把他们的伤口裸地暴露在大家面前,使得受教育者的伤口无法愈合。此时,我们更需要很高的理性和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任何简单、武断、绝对、不体谅的观念,都会遭到孩子的抵制,使事态变的更为严重。给学生定反思的时间,给学生迂回的空间,适时冷淡反倒是一种真爱,更是一种大爱。

3.营造环境

心理学的认识篇2

目前,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高职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是非常感兴趣的,学习欲望比较强烈。但是,心理健康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不够,学生参与、体验不足。

2.偏重知识型内容的传授

知识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讲授知识型内容,学生就会感觉没有新意,很难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3.学习评价侧重于知识型考核

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同,但对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构成有着一致性,即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这种偏重于知识型的考核内容仅仅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定,而无法获知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

4.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职生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除了掌握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和广泛的知识,并能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普及预防为主,将各类知识经验加以整合,灵活运用,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抗挫折、心理调适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预防危机事件发生。

二、如何改进高职心理健康教学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确立了以预防心理问题产生为基本目标,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结合师生及教学等实际情况,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实效。现就笔者在教学改革中所作的尝试介绍如下:

1.任课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任课教师的作用非常大,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实施。心理健康课程的任课教师,首先应当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参加相关的培训,并与其他院校交流,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其次要提高课堂教学技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收放自如地控制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在教学方法上要改革和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学指导思想上,任课教师应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方面要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有机协调起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各种教学形式的结合使用,如课堂讲授、讨论、实践、辩论、情境模拟等,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功能上,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教育和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提高学生以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掌握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不断获得独立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教师在阐述心理学基本原理、讲述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以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结合现实,通过典型心理健康案例举一反三,使心理学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知识是现代人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之一,通过认真的学习体验,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使其自我调节个体心理,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3.调整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很广,而课堂教学时数有限,特别是大一第一学期除去入学教育、军训、“国庆”长假等所占时间外,实际教学时间不长。因此必须精选教学内容,把高职生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行为、事件或高职生强烈需要的心理知识列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根据当前高职生心理特点,重点确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概述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及其重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等。

(2)积极适应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高职学习生活的特点、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冲突、正确认识自我以及所处环境、增强自信心与危机感等。

(3)健康情绪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情绪的发生机制、情绪对健康的重大影响、情绪调节方法等。

(4)学习心理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动机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等。

(5)人际交往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基本技巧,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认识偏差,人际交往与个性的完善等。

(6)恋爱心理教育

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爱情内涵的阐释,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其利弊分析,正确恋爱观的树立,爱的能力的培养,如学会谢绝爱、分辨爱、处理爱的冲突以及积极面对失恋等。

(7)挫折应对教育

耐挫力的高低对高职生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发现,大学生一年级挫折强度最强,而高职生群体的挫折体验较其他同龄群体来得强烈,灰色心境、自我放弃等消极心态普遍存在。挫折应对教育内容包括:挫折产生的分析,正确认识挫折,积极应对挫折的方式,提升挫折应对能力的方法等。

心理学的认识篇3

论文摘要: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也是人们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青少年中,这种心理表现尤为明显,不少的孩子处处与教育者“对着干”、“反着来”。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因为独立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是人生成长的必然。但是,我们发现,多数青春期的孩子都能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逆反心理并不是青春期孩子的专利,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此要重新认识,深入了解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更多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目前有些青少年,对于家长、老师的教育、劝导,或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或言辞、行为反应激烈,明显表现出不满甚至反抗,更有一些青少年,好像故意跟施教者赌气似的,总是无缘无故地表现出抵制、反抗情绪。这种从心理上不顺从权威、行为上有意对抗权威的反叛式行为模式,被称为逆反。人们对青少年的这种反叛式行为模式的看法比较统一,大都认为,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因为独立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是人生成长的必然。而对于青春期孩子们表现出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教育者们包括家长在内,都一直在积极地探讨着应对的策略。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不同于变态心理,但仍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调节,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并能引起心理障碍,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从而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在产生逆反心理时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努力塑造健全人格,平稳度过青春期。

那么,逆反心理真的是青春期孩子们必然会有的性格特点吗,其产生的根源真的只是因为孩子们个体的成长吗?

心理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心理学;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

investigationintotheStatusQuoofCognitiononpsychologyinHenanCollegeStudents.LiKangle,LiJianping,weiYongxia,etal.XinxiangmedicalCollege,Xinxiang453003,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findoutthestatusquoofcognitiononpsychologyincollegestudents,toprividereferenceforpopularizatingpsychologicalknowledgeand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psychology,andtoprividemakingdecisionforthedevelopingofpsychology.methodsRandomsamplinginvestigationwascarriedoutbyself-administeringandanonymousquestionnaireamongcollegestudentsinHenan.ResultsForcollegestudentsinHenan,manyofthemareverymuchinterestedinpsychology,andlongforunderstandingthepsychologicalknowledge,however,quiteafewofthemhavesomemisunderstandingaboutpsychology,andeven20%ofthemholdstrongprejudiceagainstpsychology.ConclusionalthoughpsychologyhasbeendevelopedfastinrecentyearsinChina,theinfluenceofitonsocietyisfarfromenough.itisapressingissuetostrengthenthepropagandaofpsychologyknowledge.

【Keywords】psychology;Questionnaire;Collegestudents

1引言

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从字面上很难去了解其内在的实质。尤其在中国,传统上的观念和片面的宣传导致许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存在着某些偏差,正如张侃教授所说:目前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或是不理解已成为心理学发展的障碍[1]。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和认同程度是心理学发展现状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决定着心理学的发展速度。无论是要学好心理学,还是要做好心理学的研究,都必须认清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现状进而了解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指导我们的工作,确定自己在心理学上的努力方向和应对现状的决策,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也不断出现。心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明显,但在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有多少人能正确地认识心理学,多少人还存在着偏见,存在着什么样的偏见呢?对于这些我们必须调查清楚,因为它影响着心理学各项工作的进行,也关系着心理学的发展前途,只有清楚了这些情况,我们才能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加强心理学知识宣传,才能使心理学更好地联系社会,服务社会,为人们所接受。因此我们新乡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04级学生就“在校大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这个问题组成调研小组开展了有关的调查。对河南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也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该现实状况。本文将初步调查情况公之于众,以得到心理学界前辈、专家、学者及学友们的指教。

2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从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等9所大学随机抽取的在校大学生共1400名,其中有130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2.2研究方法自编调查问卷[2,3],进行评估性问卷调查,对非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略作比较,主要调查分析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对心理学的认知状况。

2.2.1问卷设计及内容先利用开放性问卷40份,在新乡医学院在校学生中搜集对心理学的各种看法和疑问,再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概括分类,编制成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三大部分40个题目,第一部分(14个题目)为是非选择题;第二部分(14个题目)采用5点测量法,把每种看法分为很同意,较同意,不了解,较不同意,很不同意5个水平;第三部分(12个题目)为不定项选择题,里面都包含一个供被调查者主观发挥的项,以弥补所制问卷客观题的局限。在本问卷中包含了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及态度,对心理学现状的了解和对前途的推断和预测,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及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等各类内容。

2.2.2描述性统计共发放问卷14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3份,有效回收率93.1%,其中非心理学专业有1275份,男生610人,女生665人,大一学生264人,大二学生738人,大三学生248人,大四学生25人;心理学专业的有128份,男生40人,女生88人,大一学生38人,大二54人,大三36人。

2.2.3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对非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调查结果独立进行统计,并作适当比较(问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果分别见表1,表2。

3.1.1对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调查情况有87.1%的人对心理学感兴趣,且他们中有将近90%的人都读过心理学方面的书或文章,了解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心理测验,心理治疗,抑郁症等,但是有29.3%的人却认为心理学只能当作副科,选修课或兴趣爱好等,不适合作专业来学。此外还有将近20%的人对心理学存在很大的偏见,甚至有10%的人认为心理学是一门伪科学根本没什么用,30.2%的人对心理治疗没信心。在对待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有78.6%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且有68.9%的人认为心理因素会影响身体健康。尽管如此,47.6%的人如果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会对去看心理医生感到不好意思,44.7%的人在有烦心的事时,很少找别人诉说;在对心理学现状和前途的分析上有54.7%的大学生抱有乐观的态度,认为前景良好,目前心理学人才非常紧缺;然而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还有不少误区:一是认为心理学就是精神病学(23.6%)或就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54.1%);二是认为学心理学或搞心理学的人都是不正常的(24.8%)。在校大学生心理学知识的获得主要途径是书籍(76.5%),而通过社会宣传获得的人比率较低(26.5%)这与64.3%的人认为心理学在中国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人缺乏对其正确的认识相一致。

3.1.2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调查情况由于他们都已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对心理学的认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对中国的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前途并不比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表现的乐观――因为两个群体对表1(13)“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前途是非常渺茫的”和(5)“目前,心理学毕业生在中国就业非常艰难”题做答情况作对比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Z值分别为0.94和0.40远小于1.96,说明心理学专业和非心理学专业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并无差异。而非常赞同“心理学只能当作副科,不适合当作专业来学”观点的人比非心理学专业的还要高,经检验Z值为2.53大于1.96,说明该差异是显著性的。不论是心理学专业还是非心理学专业对心理学都有夸大的现象,认为心理学工作者能透视人的心理,学好了心理学就好像掌握了读心术,抱有该观点的人中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所占的比率比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还要高。

3.2非心理学专业年级之间比较通过方差分析,得知年级之间对各个题目的认识并无差异,p>0.05,即年级之间对心理学的认识和所具有的心理学知识并无太大的差异。

4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对心理学感兴趣这是大部分(87.1%)河南高校大学生的共性,他们渴望接触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知识.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的学科,它在中国真正的发展不过是20年来的事,目前心理学的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心理学的广阔发展前景,这与54.7%的河南在校大学生认为的心理学前景良好,目前心理学人才相当紧缺相一致.而之所以有50%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和48.3%的非心理学学生对中国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表现的并不乐观,可能主要是因为虽然我国社会上心理学应用有一定的繁荣,但由于这个繁荣才刚刚开始,各方面还都不正规,也带来了一定的混乱,这就使人产生了迷惘和担忧,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更是这样。

心理学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学科,也正是由于它的宽泛性,使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很多的局限,很多人不能看清心理学的全貌,而往往根据自己平时接触到的东西去推测心理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心理学在中国高校的应用主要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很多人便认为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测量;另外还存在一些情况,就是大学生对心理测量有一种新鲜感,很多人不懂心理测量的原理和缺乏正确的指导,导致一些不科学的测量问卷有流行的态势,这必将导致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此外大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偏差,我们认为还有几条原因:一是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目前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比例非常小对心理学的应用、宣传和普及不够,加上很多的非科学的东西往往冠以心理学的名号,严重误导了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

在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上,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有心理问题会对去看心理医生感到不好意思,甚至很少找别人诉说,这是将近一半的大学生(47.2%)的共同心理,这也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心理学工作者要不断总结经验,转换思路,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日常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5结论与建议

第一,加强心理学的科普宣传工作是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4],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活动,向大学生们讲述心理学的内容和原理,帮助他们区别非心理学的甚至是非科学的东西。

第二,加强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提高,扩大心理学工作者规模,在此过程中要完善心理学方向和职业管理体制,实行科学的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5],为心理学毕业生指定合适的岗位,便于就业。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除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外,要不断地开展新方式,扩展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范围,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开展专家讲座,开展各种心理疏导和训练活动,这也是一些人所提出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化的观点。

6参考文献

[1,4]张侃.我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81-85

[2]朱玲玲.浅谈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上海统计,1997,10

[3]向丽红.浅谈高等农科院校开设心理学课的必要性.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05-507

心理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心理疏导

在教育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更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塑造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在悄然变化。如不进行正确、及时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问题。

1.学生存在的厌学现象

存在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或与其他同学打闹,影响课堂纪律;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在课堂上睡觉;或者在下面偷偷摆弄手机、看课外书,玩玩具;有的经常旷课或干脆逃学,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绝不能歧视或放弃这些学生,要从学生的德育教育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鼓励他们发奋学习,培养他们的远大志向,让他们认识到知识对自己未来成长的重要作用。对学习落后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辅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2.学生存在的学习疲劳现象

学生的学习疲劳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表现,形成的原因有许多,如学习的环境、学习持续的时间、学习的紧张程度、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情绪的变化等,都可能是引起学生学习疲劳的原因,为了预防和避免学习疲劳现象的发生,应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科学地安排好课程,教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授课时,做到直观有趣,讲练结合。

3.学生存在的学习落后现象

学生的学习成绩落后,是指学习成绩经常明显低于同龄学生的一般水平,这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完不成教师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逆反、厌学等心理,自暴自弃。针对这种情况,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对学生施之以爱,爱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基础。用爱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爱的语言鼓励学生,用爱的微笑面对学生,就能培养出通晓事理的学生。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用爱感染学生,包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用爱教育引导学生,把学生引入健康成长的轨道,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人际关系失调问题。

紧张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会变得神经过敏而倍感压抑,学生的人际关系失调包括与家庭成员、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缺乏友谊。

(三)青春期发育的心理问题。

一些学生对自己的青春期变化感到无所适从,有的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感到困惑,导致一些心理障碍。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学生早恋现象日益增多,对学生健康成长极为不利。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及时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普及青春期知识,教育学生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四)不良人格问题。

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主要表现为:偏激、狭隘、嫉妒、敌对、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纠正学生不良人格,就要营造和谐的环境,为他们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并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交流,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教师身上肩负着教育、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每一位教师都要科学地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做好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呢?

(一)要多给学生表扬和关爱,少一些批评与训斥。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不管是谁,工作中取得成绩,得到肯定和表扬,他的工作积极性一定会得到极大提高。学生更是如此,只要获得老师对他加以的肯定和表扬,其自尊心会得到极大满足,学习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因此,对学生而言,老师真诚的鼓励和关爱,往往是无价之宝,极易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同时会产生持久的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任何活动都是学生生命得以表现的基本,活动过程是学生的内在潜能,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因为人有联合他人的倾向,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各自表现。如在“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主题演讲比赛中,学生积极参赛,努力表现自我,兴趣和热情极高。学生通过展示自己,增强了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尽情展现自我。

(三)要让学生经常在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那么,如何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呢?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知,掌握文章中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抓住细节启发、感染学生,让他们总结体味艺术力量对心灵的震撼,体会到用自己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后成功的喜悦。

(四)要注重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如果发现学生存在不良心理倾向,则要及时纠正和引导。如有的学生嫉妒心理很强,有的猜疑心太重,有的有自卑心理,等等。在发现学生这些不良心理问题时,要及时纠正,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克服。做到入情入理,细致入微,相信学生会积极转变。

(五)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敏锐的细致的目光观察其言行,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心理障碍的目的。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而且是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以平易近人的姿态与其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的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学生的健康心理会由此渐渐得以培养。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真正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同,对学生开展综合的、多种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谈得上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认识篇6

青春期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逆反心理,是我国近年来在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的学生当众顶撞、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它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与父母一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盲目性。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不考虑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

二是感应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常常给教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发展到冲撞家长、教师,以敢于和教师唱对台戏为荣,把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我行我素。如不善加引导,对班风、校风建设影响很大,妨碍学生进步。

三是自发性。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心里痛快”。事后,教师处理严了他不服,处理轻了他会认为教师软弱可欺,从而变本加厉地“出难题”。

四是可变性。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假如一个喜欢随地吐痰的学生,进入了一个十分注重文明礼仪和清洁卫生的学校情景中,两者可能发生冲突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这是坏的逆反;一个喜欢创新的学生进入一个限制创新的“工厂型”学校情景中,两者发生冲突而导致逆反,则是好的。因此,无论是从其特点来看,还是从其产生的历程来分析,逆反心理具有正效和负效的双重属性,评价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其推动个体自我统一性发展的方向的正确与否。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遗传因素是心理现象形成的一种自然条件,它仅仅提供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可能性,而不能决定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家庭和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影响着他们。例如,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或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教育(包括广义的社会教育含家庭教育及狭义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环境、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则起着特殊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主要由专职的教育者对学生施行的双边活动。因此,对学生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首先,是教师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能力、成绩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往往只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就使部分学生感到进步无望,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是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呆板化,教学方式强硬化,都会造成学生厌学、逆反的心理。

2.主观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引起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关键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由于学生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产生矛盾,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加之经验不足,认知的偏差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固执己见,走向极端。对教师、家长的劝说、批评,他们看成是“管、卡、压”,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例如,某学生因在上学路途中助人为乐而迟到,此时,他需要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尤其需要肯定自己的成绩。而如果教育者不问缘由,只去谴责其迟到的违纪行为,就会形成主体对教育者从需要到情感、认识上的复合逆反。

三、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类型

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自负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受挫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等。如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这样就使他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孩子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和引导

1.全面评价学生,努力挖掘“闪光点”。把握教育时机,促进教育过程中师生的认同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当我们教师努力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2.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师生感情越深,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小。教师要加强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症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

3.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的立体教育模式,促进三者的协同一致发展,尽量消除其中的不和谐音调和消极因素,共同做好转变学生思想的工作。

心理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德育;教学;心理健康;认知

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我想在德育中也同样适用。作为班主任,如何把学生的一次次犯错成功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契机,图形心理学通过让受测者绘画等方式来让受测者在无拘无束的r空中表达和暴露真实的自己,并以此考查绘画者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现在浅谈一下图形心理学在教育和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和成长中的应用研究。

一、教育的艺术在于认识自我:一棵树的智慧

奥苏贝尔研究证明,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学习动机的核心。针对学生不做笔记,不交作业的情况,我请每人画了一棵树,并把作品展示出来。“这一幅画画了树根,我想这位学生很懂得尊重和感恩。”一个体育生激动地站起来说:“是的,我很感谢我的体育老师!”“这棵树上有一只小鸟,我想这位同学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一个女生兴奋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做一名战地记者。”“这棵树画得非常小,中间写了一个字‘树’同学们都笑起来。”“这棵小小的树代表你对自己不是很认同,其实你知道自己努力不够,却缺少尝试。”“这是一幅温馨的有太阳、有房子、有树的画,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安全感的并且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的人。”当同学们正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我大声问:“你们有没有画果实?”学生都失望地说:“没有!”然后我大声说:“其实,这棵树就是你们过去学习的总结。我们就像一棵树,长得枝繁叶茂,却忘了结果。一节课上完了,我们却没有想过学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从那以后,每次上课同学们都主动做笔记,认真写总结和反思。

二、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关于一瓶水的对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个包含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具有一定趣味性、挑战性的项目情境方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李×是我班一个体育生,喜欢打篮球,性格冲动,最近晚自习偷偷打网络游戏,上课也出现睡觉现象,最近考了班上最后一名。前几次谈话效果都不明显,这次找他谈话我决心改变策略,首先我在纸上画了(1)爱心(2)矿泉水(3)篮球。“哪一样在你心中最重要?”我递给他一支笔,“你来排序。”他排的是(2)(3)(1)。“你选水是最重要的,水是生命之源,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水,我们每天都喝水,如果有一天,这瓶水被污染了呢?”“我们就像一瓶水,如果我们每天的努力就是往水中加营养素,颓废一点相当于加一点毒素,你是想让父母看到一瓶五味杂陈的水呢?还是甘甜清冽的水?”后来他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调整了心理状态,开启了崭新的上升式学习模式。我想这次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批评教育的艺术,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最后借物喻人引发学生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教育的前提在于尊重:一个不完美的苹果

教育的前提在于尊重,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方面的主动性。最近有个别同学上课捣乱并出现不尊重老师的现象,我一上课就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画一个苹果。等大家都画好了,我给同学们展示了不同的作品,大家看到不同的苹果都开心笑起来。“有没有一模一样的苹果呢?”我问。“没有!”“这说明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苹果?”“没有!”我启发道:“其实我们人和苹果一样大部分也是不完美的,那我们要以什么心态来对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呢?我记得一个名人说过:只有真心去欣赏一个值得你嫉妒的人,你才会真正成长!我知道你也有缺点,但我依然认同你,这就是最高的荣誉――尊重!”“你有没有把这种最高荣誉送给身边的人呢?”同学们都沉默了,以后的课堂气氛变融洽了,师生关系更好了,教学效果自然也提升了!

图形心理学在处理学生问题的实践其实质也就是教师在精心准备、科学计划下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理解、体验和感悟使他们自由内省的时空得到保护,使他们的知识、情感、人格、素养得到发展,达到提升学生自我认识和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和治疗[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07.

心理学的认识篇8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快速增长。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几年已达到30%,由此看出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因心理障碍而引发的打架、自杀、他杀等犯罪事件不断出现。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诸多矛盾排解不开。今天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远离社会,缺乏自立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人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一旦在某些方面触及个人利益.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甚至难以忍受。例如,招生并轨收费增加给学生带来一定经济压力;取消毕业分配制,学生担心自己的前程会被一些不公平现象毁掉等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还有,学生在心理不成熟与生理成熟之间的矛盾,情绪不稳定,自制力不强等也会造成心理障碍。大学生谈恋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因失恋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是很多的。因此有许多人都提出:“大学生性道德应该补课.他们不知道与异性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

(二)心理压力大。一些大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单独面对问题的时候,思想压力大.一筹莫展。几年来,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只因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感觉生活茫然而辍学或跳楼。去年,清华大学一名学生跳楼自杀.原因只是对于高中时代的名列前茅到现在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级后几名难以忍受。

(三)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就大城市而言,前几年.大专学历可以进来.现在.研究生可以进来.本科学历就很难了。一些热门专业办班过多导致人员过剩.加之全国大多机关、企业机构调整,本身存在一批下岗职工,无疑给就业造成更大困难。另外,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公章不如老乡”等现象,给大学生就业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

(四)身体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一些家庭贫困而身患疾病的学生,因无钱治病而对疾病失去信心。觉得前途没有希望,又给家里增加负担,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二、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办法

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提到日程上来,而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支点。我想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即“全员参与、全面教育、全程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建立起一种真企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给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之学有所用。

(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低劣的教师是很难带出高素质的学生的。其次,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文理科都应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启发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向实用型人才转化。最终培养出真正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经常的心理咨询活动并定期做心理检查。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跟踪调查,配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排解心中的疑惑.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和竞技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同时,通过活动也使学生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环境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培养人塑造人,和谐的环境使人身心放松,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家长孩子之间的互相沟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心理学的认识篇9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深化、推广的大背景下,如何自觉主动地吸收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较多地渗透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新课改初步具备了较为先进、科学的心理学基础。但是,若从一个更开阔的视野来说,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新进展,也应该成为我们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当代认知心理学被人们看作是继行为主义后的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日前,笔者拜读了由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梁宁建教授所著的《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年版),这种感受变得更加强烈了。书中讲到的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强化了课堂教学的心理学脉搏,为新课改注入了新鲜的心理学血液,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发展有着颇多的启发之处。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本次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个体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结构不良问题的能力的最高表现。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对某一领域中创新性较高的专家和创新性较低的新手所做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之所以创新性高是因为他们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更紧凑,组织更合理,相关知识点联系更紧密,因而面对新问题,这些知识容易被快速激化、提取,完成对新问题的实质性把握、识别、分析、形成合理的解决假设。而在新手的大脑中,其知识的组成单位较小,知识点分散、结构松散、联系不紧密,因而面对新问题时,往往无法快速提取相应的知识用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应当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防止实践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操作误区,努力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也是新课改的应有之义。但是学会学习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元认知的研究给我们以很大启发。元认知即是个体对自己认识活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学习者对于书本上、实践中的各种知识的记忆、理解、领会、分析、综合、运用等活动;另一个是学习者以自己上面的这种学习活动为认识对象,所进行的计划、反省、监控、调节等活动,也就是元认知活动。学会学习的涵义应该主要体现在这第二个层面上,因为,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他只有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了一个自觉的反思、监控、调节,那么他才会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即真正地学会学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元认知的研究成果,如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影响学生元认知发展的各种因素等,对我们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构主义心理学属于当代认知心理学这一大研究领域。它实际上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层面揭示出,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确立的科学依据。它表明学生不是知识灌输的容器。对此,新课改吸收了不少相关思想。但是,对于这些思想的吸收,大多是从教学论的角度出发的,如对知识的相对性、情景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通达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的介绍。相对来说,对知识建构的内部心理机制介绍还不够。其实当代认识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如心理词典、语义启动等都不同程度上揭示出知识建构的内部心理过程。而且对不同类型知识的内部心理表征更是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了解、吸收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而内化、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肯定会对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和教学实践深刻度的把握,大有裨益。

心理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作为社会意识,它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规制作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需要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不能简单通过直白地转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实现,而是需要从细微处着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大学生日用而不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认识主体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客观认知和对其所描述内容的价值认同。

(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某种价值的承认和内在认可,以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定位。价值观认同是个体对一定价值的观念和看法,是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个体对某种价值认同以后,就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行为等产生影响。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能对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体在决定是否接纳一种事物和意识的时候,总是会先对这一事物和意识进行评估――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只有个体认为这一事物或意识对自己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才会接纳和认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价值认同反映了某一时期人们共同的价值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各领域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政治能够更加民主化,社会能够更加平等、公正、法治化,环境能够更加自由、和谐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从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的共同价值期许,反映了个人和社会应有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为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指明了解决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而言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是个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际上是个体对社会意识的认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个体对于社会意识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需要社会意识描述的目标能够满足个体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一方面是让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通过价值认同达到对个人意识的规约,使个体在被满足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过程中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渐将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将个人意识上升与社会意识。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通过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逐步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仍有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甚至出现认识偏差。归纳起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表面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表达了当前人们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期许。其本身具有语言表述通俗易懂、不同层面内容相互衔接、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理论阐述深刻等特征。大学生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应该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实背景、内容以及认同的意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并不全面、ι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鄣睦斫獠⒉簧羁蹋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况,特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很少有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脉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也理解得不全面。具体数据见下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不够了解:有37.2%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解不全面,还有10.4%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完全不了解。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表示怀疑和不信任:有4.3%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没有积极影响,还有13.4%的人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是否有积极影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价值,有8.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还有26.8%的大学生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被动化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应该是自觉自愿的。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但是,客体是应该具有主体性作用的,而不应该将客体置于教授者和教学内容的对立面。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出于取得考试成绩、获取学分的目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洗脑”的课程的想法,因此从情感上抵触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22.9%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高校的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不大,还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起到作用;只有54%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自己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31%的人认为自己还没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15%的人认为自己树立的是其它价值观。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质上是大学生在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感性认识上升到社会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要关注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帮助大学生厘清认同逻辑、理顺认同思S,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一)立足个体,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同样适用这一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前时代我国民众面临的共同问题,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只有立足大学生个体,通过解答大学生的疑惑、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讲,需要加强经济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经济基础。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国家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优化课堂教学,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逻辑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途径。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系统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历史渊源以及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实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者突兀地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厘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逻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深度,也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领悟。

(三)理顺思维,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避免仅仅依靠个人感性认识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评判。通过实践,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弥补课堂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从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由于内外部原因,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有待提升。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关心广大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将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社会层面的理性认识;此外,从大学生自身来讲,需要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情感体悟,也通过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曾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

[2]刘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区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2).

[3]曾狄,李忠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

备注: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资助课题成果,项目编号:DXZD160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