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4:49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1

关键词:残疾人;全民健身;必要性;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逐渐从追求物质享受转变为重视精神享受,更为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体育活动被人们所重视,全民健身越来越普及。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举办,也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从奥运会到残奥会、特奥会,中国已逐渐被世界认可。世界各国在发展奥运会体育事业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体育事业更需要被关注和得到发展。我国目前有6000多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而残疾人体育是现代体育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健全人体育事业一样,不但能激发自强精神,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同时对于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都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二、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大量的机械生产使劳动力得到解放,产生了闲暇时间,人们开始用体育来追求自身健康、自我认同,健身体育的发展也成为必然。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更加普遍,更多的人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比起健全人,残疾人体育更应受到重视,残疾人体育也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残疾人由于长时间不活动,导致部分机体坏死,行动不便,不能自理,缺乏独立、自立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残疾人坚持科学系统的体育健身运动可增大关节的稳固性,提高关节的承载能力,减少关节损伤,增强体质。体育锻炼还可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慢性疾病的康复。经常参与健身运动不仅能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集中力量增强自身的能力。许许多多残疾人把常常参加运动作为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和提高社会地位,改变生活方式的一种工具,参加体育活动对于残疾人的健康大有裨益。

(二)有助于缓解压抑心情,加强与外界沟通

许多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其它形式的身体活动,是因为能找到乐趣。残疾人参加团体体育活动,像轮椅篮球赛,5人制、7人制足球赛,包括许多户外的体能运动,如爬山、越野滑雪等,让许多残疾人发现挑战自我会感到身体舒适。有慢性麻痹症的运动员参加体育运动项目最常见的是以冲刺比赛而快乐。残疾人经常参与健身运动有助于放松压抑的心情,减少了抑郁症的发生,从而降低自杀率,更好的诉说心事,得到慰藉,使他们更好地敞开心扉,互相帮助;经常参与健身运动,也可以更多的接受外界信息,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学习知识丰富自己,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有助于保持良好工作态度,增强信心

残疾人参与健身运动有助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改善残疾人的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经常参与健身运动有助于消除缺陷心理、挫折心理、依赖心理、防御心理带来的种种弊端,使他们不再过度自卑,有信心去面对生活,自立、自强,更以真诚的心去接受别人。通过健身运动,积极参与社会,增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扩大生活领域;同时经常参与健身运动还可以通过意志和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使他们的人生从此绚丽多姿,更加美好。

(四)有助于促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参与健身运动保障了残疾人更快的回归主流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残疾人参与健身运动促进了残疾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更容易心灵沟通,能更好的组织家庭一起面对生活,提高自信心。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调动社会力量帮助残疾人进行有组织,有目标的社会活动,积极地、科学地解决残疾人的社会人际关系、增进社会福利和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

三、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对策

中国是个发展的大家庭,残疾人虽是弱势群体,却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普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残疾人参与健身运动便成了重中之中。组织残疾人运动会,残疾人健身俱乐部等,鼓励、推动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健身锻炼行列中来。

缺少适合残疾人锻炼的场所,缺少适合残疾人锻炼的专用设备和器材,缺少组织体育锻炼活动的骨干,缺少辅导书籍和专人的指导、咨询机构等均是制约残疾人不参与健身活动的因素。从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宣传以及社区或街道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状况来看,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外部条件不容乐观,这直接影响了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ZZ动。

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落实好全民健身的有关要求,推广适合于残疾人开展、小型实用、健康文明的健身方法。坚持“贵在参与”的要求,要逐步补充和完善残疾人锻炼的体育设施,并把残疾人体育纳入规划、统筹安排。在政府投入的同时,要充分吸纳社会资源,逐渐将残疾人体育市场化、社会化、资产化,确保残疾人体育进社区、进农村。

(一)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参与意识

残疾人因为自身社会地位差、受教育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他们参与全民健身的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残疾人总体文化程度,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残疾人中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当然这与残疾人生理上的缺陷行动不便有关,因此造成社会生活面较窄,获取信息较少有关。社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真正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到实处,形成广泛、自愿、积极的全民健身热潮,积极鼓励残疾人的参与意识。

(二)保障健身设施充足

残疾人开展健身锻炼需要适合于他们特点的场地,专用的体育设施、器材。为残疾人体育健身提供优化服务条件,要从社区健身环境入手,创造无障碍社区体育环境。由于过去重视不够,许多健身设施不足直接影响了残疾人的健身运动。因此政府部分要大力开展残疾人的健身体育,为残疾人优惠开放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地的。同时,要设计增添必要的残疾人专用体育设施、运动器材。在建设社区健身设施时,兼顾残疾人的特点,建立一些对残疾人心灵有帮助的机构,健全他们的心理。

(三)给予帮助,减轻就业压力

由于残疾人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心理普遍脆弱,内心封闭、压抑。多数处于下岗或失业状态,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摆地摊或亲朋好友接济。目前,残疾群体面临的最紧要的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必须将其融入脱贫扶贫的社会支持体系中,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支持永远是世界性话题,是人类文明的最高诠释。

残疾人肢体的残缺、行动的不便,无法与正常人一样。它们社会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工作不能解决,更有甚者温饱都成问题。因此全社会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积极帮助他们。各级政府部门应彻底做好残疾人的安置工作,积极的联系各行业,让有一计之长的残疾人尽快地参加工作,并帮助身体较好的成年人学习技术,以方便他们可以更好地找到适合的工作,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四、结语

全社会应当更多地去关爱残疾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培养体育骨干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给予他们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让全民健身运动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提高全民的素质,增强体质,让中国更加美好、繁荣、富强。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王广虎,张宏坚.弱势群体――全民健身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4)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2

[关键词]全民健身计划;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7-0039-02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布十余年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当前,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全民健身的热潮又进一步在全国城乡蓬勃兴起。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事关民族振兴,全面提高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系统工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是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宏大工程,既体现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一贯方针,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确立了新世纪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方向。

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首先必须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参加体育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意识越强烈,体育在经济和社会事业中的作用就越显著。在大力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提高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勇于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而且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激发人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取得的优异成绩,极大地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丰富了奋发向上、战胜困难、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

体育还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载体。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能够建立并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和进步。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占这些国家GDp的3%以上。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已经起到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作用。因此,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既然体育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如此重要,那么,体育健身活动对每一个人来说,其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当今社会,注重体育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等概念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一些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偏见与误解。一是劳动等于体育锻炼。我们承认劳动和体育运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进化,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劳动和体育活动终究是两回事。毋庸置疑,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锻炼身体作用的,但是,长年累月单一重复的劳动很容易使人感到疲劳,长时间局部劳动的结果很可能造成职业性缺陷和疾病。无论对于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来说,长期坚持体育健身活动,可对人的中枢神经、运动、消化、呼吸等系统的内脏器官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刺激和影响,从根本上增强体质,改善和提高健康水平。二是没病就等于健康。有的人误以为自己身体没病就是健康。其实,人类为了健康地生存并维持生命,必须有三个重要条件,这就是营养、休息和运动。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三方面都必须获得最基本的需要量。健康,就是这三方面处于平衡状态的外在表现,任何一方面的不平衡,都不能认为是健康的。因此,“没病就是健康”的观点是片面的。三是休息可以代替体育健身。有的人认为,工作后获得充足的休息,就不宜再参加体育活动了,这也是一种误解。尽管必要的和充分的休息以及获取必须的营养,是恢复身体疲劳的保证,也是投入新一天工作和劳动的前提,这已经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生活习惯。可是,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习惯和观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需要了。大量社会调查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体育运动是人们在调整、顺应新的生活节奏的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经常从事体育活动,有利于人们准确、协调、敏捷地完成各种生产和生活动作,既可避免多余动作,又能增加体力,从而提高人体对快节奏生活的应变能力和耐受能力。

研究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应明确这样的发展模式: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通过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竞技水平。因此,有理由认为,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应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这也应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指导方针。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既相互区别,各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有联系,不可分割。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才资源;竞技体育可以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示范和技术指导。体育健身活动如果离开了竞技体育,就会失去先导和魅力;竞技体育如果离开了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就会失去基础和支柱。

笔者认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应树立三种观念、采取四条措施:

一要树立全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观念。要引导广大群众通过学法、懂法,牢固树立参加体育活动是自己的权利的观念。公民有权选择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活动方式来进行体育锻炼。

二要树立“身体素质是国民素质的基础”的观念。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水平影响和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整体发展。因此可以说,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竞争。谁抓住了国民体质,就等于抓住了未来。

三要树立“健康投资”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花钱健身势在必行,自我投资、自我受益,早投资、早受益。要增强群众向体育投资的意识,今天的健身投入是为未来少得病,宁去健身房,也不住病房。为健康投资,就是为未来投资。

实现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四条措施:

第一,要提高认识,深刻认识群体和竞体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它关系到体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二,要在管理体制、政策措施、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妥善安排,确保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必须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定期开展检查、总结与评比表彰,保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项目朝着“生活化、普及化、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加强体育设施管理,提高场馆的利用率。据统计,辽宁目前至少有各类体育场馆525个全面向社会开放,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自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拥有各级指导人员近8万人。仅辽宁省就有5253个社会体育指导站在积极发挥作用。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注重社会监督。这就需要把群众体育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应进一步完善体育法,依靠法律、法规来保证体育计划的实施,进而保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发展体育运动,开展全民健身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第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领导机制。全民健身是国家倡导和开展的,涉及全社会、全民族、全体国民,必须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主要应包括:一是成立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以承担起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的职责。目前,辽宁已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组成的省级和14个市的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领导保证。二是形成组织网络。在全社会各行业、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以及大型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建立起一套全民健身管理办事机构网络,负责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健身活动。三是完善工作制度。要定期例会,研究部署工作,加强督促检查。

第二,确定重点对象,建立全面的工作机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应当将国家的普遍要求和省情或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一要以青少年为重点,健全中小学体育工作机制。二要以农村乡镇为重点,健全农民体育工作机制。三要以城市社区为重点,健全社区体育工作机制。四要以在职职工为重点,健全职工体育工作机制。五要以老年人为重点,建立并不断完善老年人体育工作机制。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3

1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必要性研究 

随着国民生存环境的恶化,医疗保障体系除了治病以外,还需要“防病”。体育健生养生休闲产业不仅能够满足“防病”要求,还能够促进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两者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很有必要。 

1.1国民社会资源环境的不断恶化 

国民周边生存环境的不断惡化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空气质量的不断降低;第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工厂有害气体大批量进入大气,给我国空气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特别在秋冬季节,我国大部分城市被雾霾覆盖,给国民生命健康造成很大伤害。我国各地区由于空气质量问题导致的疾病临床案例也在增多,空气污染问题亟待治理;其次,自市场化经济模式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各企业竞争压力骤增,在权衡食品安全和企业效益两者之后,很多企业误入歧途,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三鹿假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三氯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等大型食品安全犯罪案例出现频次激增。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发现和揭露,我国国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1.2健康意识逐渐加强人群的需求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也取得了大幅度提升。再加上信息化时代各类媒体的信息实时传递,国民对周边环境愈加了解,继而对健身养生进一步关注。目前我国体育健身养生休闲项目很多,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有些可以起到养生效果,有些没有效果,有些甚至适得其反。如何规范我国养生产业从而去满足有强烈养生意识的国民需求,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事情。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是国民生命健康的支撑体系,如果达成医疗保障体系与养生产业的联动,就能够科学合理的给予国民养生方案,从而规范目前养生产业存在的不正规、不卫生、不科学的问题。 

1.3社会卫生服务创新的客观要求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这句话,而这句话也恰恰适合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如何能够减少发病率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是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放开思路,大胆创新。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这也符合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需求,两者之间建立联动机制这也是卫生服务创新的客观要求。 

2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实现的途径 

如何去实现两者联动机制的建立,笔者在此提供几点建设性的建议。第一,以医疗卫生站为中心,向四周进行辐射。宣传养生知识、置办体育器械、提供健身方案,使国民在增强身体素质方面有激情、有方法、有成效;第二,针对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养生产业进行大批量整改,剔除掉不符合科学标准的项目,继而对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医疗卫生知识培训,从而促进两者联动机制的实现。 

3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的架构 

两者联动机制架构的建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国民体检中心;第二,推广多样化的服务活动;第三,开展全方位的健身指导;第四培养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笔者针对这四点展开论述。 

3.1建立健全国民体检中心 

国民体检中心旨在对国民身体状况进行检测、记录、整理、研究。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对于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的构建意义重大。建立健全国民体检中心,及时检测国民身体状况,针对于存在的健康隐患,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生方案,从而保障国民生命健康。针对于国民体检中心的建设地点,可以选择城镇各社区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所。建立健全国民体检中心,是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体检中心的落实,直接决定了国民可以及时观测自身健康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养护,其意义深远。 

3.2推广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需要外部展现。针对于外部展现这块,我们可以通过推广多样化服务活动来实现。针对于活动的推广人群,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第一种,身体健康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由于身体素质较好,我们可以组织体能消耗较大的运动项目;第二种,亚健康人群。这部分人群我们需要将运动与治疗相结合,在安排适当的体育健身运动的前提下,针对于其存在的身体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的治疗;第三种,病态人群。这部分人群我们不建议进行激烈运动,应该尽量静养和调理。其指导原则为“以医为主,兼顾运动”。 

3.3开展全方位的健身指导 

众所周知,很多国民意识到了健身养生的重要性,于是开始非科学的进行健身。这时候就会导致其肌肉拉伤,更有甚者,导致骨折等严重身体问题出现。针对于健身,联动机制必须要开展全方位的健身指导。健身指导的开展可以通过三种途径,第一种就是言传身教,专业的指导医师对健身者进行教学和纠正指导。第二种可以通过印刷健身指导手册进行发放,大范围的对国民进行健身指导。第三种就是开设健身讲座,通过讲座详细说明健身时候的注意点,防止因为不合理运动导致拉伤。 

3.4培养复合型实践性人才 

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要依靠专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推广。联动机制必须要培养复合型实践性人才,这部分人才不仅对医疗相关知识精通,而且对健身养生方面知识也很了解,这部分人才多功能发展,不仅具有强大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很好地落实工作。培养复合型实践性人才是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机制实施和推广的关键所在。 

4结语 

文章通过对体育健身养生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联动的必要性、实现两者联动的途径以及联动机制的架构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基本上可以使读者对两者联动机制有最基本的了解。我国在对健身养生休闲产业重视的同时,也加快了对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的整治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国民生存环境将会得到很大改善,体育健身养生休闲活动成为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国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4

一、全民健身与体育教育

1、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与实施,应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发展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工程的关键所在。全国有两亿在校的大、中、小学校,是最集中的群体。学校体育是体育教育的基础,因而必须充分利用学校体育专门设置的体育课程以及所规定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健身教育。同时学校体育还具有保障群体锻炼的物质基础,这就决定了学校体育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战略地位,必须确保学校体育健身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充分认识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明确学校体育改革与体育教育战略目标的统一性,认真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和全民健身活动,这是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2、在学校首先应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技能和健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无论学生在上学期间或毕业后从事任何工作,都要与全民健身计划——体育教育“接轨”,每个学生都应学会两种以上的健身方法,每天参加一次健身活动,并且要求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以充分掌握体育教育的体制性资料和信息的积累,使之逐步接近健身的长期目标。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校的特点,必须以现代科学意识为学校提供素质教育的体育新功能。因此,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应把培养学生体育的基础能力和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使其为发展国民经济、振兴民族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供可靠保证。因为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提高国民素质,使广大劳动者的思想、文化、身体素质都得到发展。可以说身体素质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物质基础,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因素较多,如医疗、生活、环境、体育等等,而其中体育锻炼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为了使全民健身运动能持续发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现代体育观,为全民健身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二、学校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基础

1、要让一个人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对体育保持积极的态度,首先应培养其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因此,我们应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安排和手段,对学生给予正确引导,使他们被体育运动所吸引,享受到健身的快乐,表现出积极意识倾向,从而产生兴趣。在学校体育各项教学运动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允许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个性在集体活动中得到正常的发挥。有了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推进全民健身。

2、要使身体锻炼真正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发展,不但要了解体育运动对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应懂得运动生理卫生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知识,并以此为指导,坚持始终参加体育文化娱乐活动。为此,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等特点加深知识的层次,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我们应选择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教材,让学生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有独立锻炼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运动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因此,体育锻炼的培养需要不断地参加体育运动,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健身活动中真正认识到终身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树立新的体育观念,在走出校门和走上社会后,能有目的地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和方法,独立自主地继续进行健身运动。

3、从增强学生的体制出发,应改革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提高体育课程质量。新型的体育课要坚持以改善学生心肺功能的适能锻炼为主,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给学生自我锻炼常用的健身方法。每节课的准备部分都要积极地走、跑、走跑交替,做健身体操,各种游戏和各种变速跑,以及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性跑步锻炼,并坚持课课锻炼,以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学生身体适能性健康水平。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一般性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特殊的运动能力。此外,教师应加强运动技能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保证学生自我锻炼的需要,为以后开展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全民族的体育水平。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选择具有有时代气息、健身性强的项目为活动内容,有组织地层层发动,促进学生参与意识和健身行为,使体育课、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另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体育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后,参与组织和管理群众性活动积累经验。

三、结束语

体育是促进人体发展,增进健康水平,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在学校就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大力开展健身活动。体育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还要发挥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的结合机制,实行体育的社会化,才有可能实现身体的终身健全,以达到最终的健身目的。学校应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增强体质,顺利完成学业,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为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健身运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5

作者:柴世超马海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比重较大,解决好广大农民参与全民健身难题,也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关键,早在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群众体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这也为农村发展健身路径工程奠定了法律基础,紧接着1996年广州市体委、体育科学会根据我国国情,在吸取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我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以下简称“路径”)并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投入使用。

16年来“路径”作为集公益性、健身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健身形式,对我国全民户外健身活动的开展和大众健身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为全国其他地区发展健身路径工程提供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尤其在新农村建设这个重要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尤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健身追求强烈,这为健身路径工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健身路径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参加健身的重要途径,将是探索增强农村居民体质和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切实有效方法,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建身路径工程的发展很好的解决了,农村居民对参加一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的强烈需求。并且具有投资小,占地少,普遍性强、趣味性多等特点,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健身需求。

健身路径工程是探索新型农村体育发展体系的主要步骤。笔者认为健身路径工程项目应遵循“实践需要与理论指导并举、实践需要与创新开展结合、实践需要与全面参与共进”的实践需要理念,发展该工程要一点带线,一线促面,搞好试点,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发展,敢于打破形式口号”高于“实践行动”的旧的发展格局,并不断创新发展形式,为全面推广新形势下发展健身路径工程引领航向。健身路径工程是探索发展新型农村体育健身体系的长效机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状况也随之改善,农民的身体素质本应得到提高,但根据卫生部近几年对我国农村农民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现,我国农民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特别是农民中“三高”的人群不断增加,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也充分说明农村的走、跑、球类、武术等原始的基本健身方式受场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已不能满足农民健身强体的需要。发展新形势下健身路径工程将会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加多样的锻炼场所和器械,在很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在农村体育场地的不足,其具有的全民性、普及性、科学性、趣味性等特色,是其必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探索发展和建立新型农村健身体系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方向。

通过发展健身路径工程,增强农民体育锻炼的主动意识,健身路径这个有型载体无疑将是强健中华体魄的里程碑,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健身路径工程的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新途径,是从新农村建设课程设置改革、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入手,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以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质健康为根本,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农村体育的蓬勃发展为目的,坚持特色,发扬创新,探索以实践促发展的新型农村居民健身体系。从健身路径工程和新农选材的良好效果几年来,训练和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科学的选材。但现今的选材和以往又有所不同,特别是95后运动员的选材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及心理、生理特点和文化知识重新设计科学合理的系统的选材方法。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把体育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体育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旅游休闲融合发展。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标志着体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一、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体育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健康、幸福。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包括体育在内的各项事业齐头并进,这些任务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就是要转变长期以来封闭的群众体育模式,实现群众体育从单一管理,向多方治理转变,形成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的整体效应,更好地发挥群众体育的综合价值和社会功能。全国群众体育战线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把握好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群众体育事业迸发新的活力。

(一)“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总体方略是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总遵循“四个全面”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谋划、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大的关系看,是目标引领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四个全面”,是全面深化各项事业的一个总的根据。全面深化改革没有特殊的领域。深化改革的要求,不光是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改革、教育改革,也包括体育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一共60项改革任务,其中,直接涉及到体育改革的有两项。第40项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第42项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据统计,这60项中直接或间接涉及体育改革的内容达三分之二。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又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3月16日,由国务院正式。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推进。深化群众体育改革,要从“四个全面”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要在全面上做文章,在深化上下功夫,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改和怎么改的问题。

(二)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带来新机遇、新变化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出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和广泛关注。《意见》明确提出,要营造一个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文件当中提到很多涉及到群众体育发展的指标。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要构建15分钟健身圈等等。从逻辑上讲,没有群众体育,没有体育氛围,没有体育消费,就不可能有体育产业的产值。中央把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定要从群众体育抓起。反过来讲,群众体育现在已经成为了制约体育产业发展,影响体育功能发挥的很重要一个方面。因此,必须要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法来积极应对。不能简单的把“三边工程”(即指建身边的场地、抓身边的组织、搞身边的活动)理解为群众体育的全部。我们视野要更加宽一点,要站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高度,从体育健身、生活方式、拉动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群众体育工作。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机遇。全民健身价值定位从单纯强调强身健体,向全面强调全民健身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民生价值转变;全民健身资源配置方式从单纯的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加社会和市场转变,从单纯的公益金投入向公益金加财政投入转变;全民健身发展方式从体育系统独立开展向跨界整合、融合发展转变;全民健身领导机制从部门推动上升为政府推动。我们要深入研究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内涵、要求是什么?如何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三)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日益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逐步夯实,不仅会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市场需求,还会带来更全面、更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结构再平衡,这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设体育强国需要推进全民健身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这预示着传统的体育管理要向全新的体育治理转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管办分离,厘清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的边界。完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以大众需求为导向,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网络健全、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在地域、城乡和人群间均等化的目标。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场馆运营机制、服务供给机制、监督问责机制,形成保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总的目标,体育强国是一个系统建设的工程,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等若干个方面。在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当中,目前来看,我国的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相比还是一个短板,和发达国家很多指标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尤其是老百姓的体育意识、政府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国民体育健康素养等差距很大。全社会重视体育、参与体育、发展体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要通过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实现新跨越。

二、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从三个方面着力、入手。第一,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重点是创新群众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难点、重点。第二,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核心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如果还是不转职能,不转方式,不转作风,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一句空话。第三,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聚焦点放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改革的任务要聚焦,不能因为改革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目的,一定要知道改革是为了谁,朝哪个方向去改,因此,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主线。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为了更好的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也是要回答怎么样更好地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反过来讲,要构建丰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让社会认可,让老百姓满意,必须要转职能、转方式,必须要改变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创新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核心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向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治理模式转变,目标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群众体育治理体制,也就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大程度的释放社会和市场活力,使有效的行政体制和活跃的市场体制能够有机结合。现在的管理体制还带有很强的计划性,是封闭的,自上而下的,效率低下的,不能完全适应需求和市场的管理体制。这种封闭的管理体系离老百姓的需求、社会的呼声差距很大。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要按照问题导向来改,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要尽快出台问题导向的一揽子改革方案。改革要坚持问需于民,按照老百姓的需求改。改革就是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聚焦了矛盾,就找到了改革的方向。尤其是现在正在做的“十三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研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不能沿用过去的传统模式,不能在“十二五”的基础上,把目标再提高一下,就成为“十三五”的目标。制定群众体育发展规划必须更加注意改革与民意响应模式的提速换挡,让规划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推手,通过提升改革的质量,增强群众健身服务方面的“获得感”,让人民呼声与改革脉搏共振。规划中关键是把“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当作一种追求、一种常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要从政府部门“端菜”到人民群众“点菜”,更为精准、更加精细地清除阻碍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的“痛点”和监管服务的“盲点”,让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能够有更多的获得感,推动群众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包括管理职权、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的转变,比如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等。转变群众体育政府职能,就是要从领导、管理向服务保障转变,政府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提供服务保障上来,核心的问题要正确的处理好政府和社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群众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中央特别强调,政府有权不能太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有规定必须为。体育行政部门要逐步从前台退到后台,从演员到导演,从演出公司变成经纪公司。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怎么样协调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所以,多搞几个活动不如多出几个政策;自己关门干,不如协调部门一起干;有时候投资几千万建设一个场馆,还不如策划好一个公益广告的效果好。转变群众体育政府职能,要朝着推动群众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去抓工作,彻底的放弃传统的工作模式。从总体来看,当前群众体育管理水平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地方政府职能缺位、错位问题仍然突出,部门之间还存在职责交叉、权责不清,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应当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方式,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办群体。

(三)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由公共部门提供、供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费、平等享受的产品与服务的总称。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政府运用公共资源为公民及各种各类体育机构提供的旨在满足社会公众基本体育需要的各种服务。从服务对象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既包括以体育组织为服务对象的公共体育服务,如政府体育部门行政审批、体育发展方针政策制定等,也包括以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的公共体育服务,如健身场地设施、健身指导、健身培训等服务活动。从服务形态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既包括健身场地设施等物质性公共体育服务,也包括体育信息服务等非物质性公共体育服务。从服务内容看,既包括满足人们参与体育活动需要的健身指导、健身培训等服务,也包括满足人们观赏体育比赛需要的体育服务,如组织高水平竞赛表演活动等。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当中要唱主角,不能缺位;另一方面也不能包办代替。各级政府和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政绩观,更加重视群众体育,投入更多人、财、物保障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完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机制和“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需求,使体育为民谋福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动力。要紧紧围绕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个核心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缩短战线、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三、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路径和举措

(一)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全民健身协同发展机制近年有很多专家学者通过写内参、提建议等的方式提出,应该按照大健康理念,把全民健身作为非医疗干预健康的重要手段前移,纳入国家大健康的管理系统当中来统筹谋划,统筹的推进。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大健康管理的时代。这个大健康管理,不是简单的预防,也不是简单的治疗,是形成体系,核心理论就是把体育作为非医疗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表明,从运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运动和节约医疗费用的关系是1∶8或者1∶10的关系。也就是说,运动方面投入1,会节约的医疗支出是8到10,这是很多国家的研究成果。现在很多西方国家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观点是用100元钱健身,10元钱看病,1元钱防老。当前我国的医疗改革、保障体系基本上是以大病救助为主,生病以后花费多、补助多。大病救助更多体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但是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到治未病的非医疗干预中。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全民健身协同发展机制,核心是要围绕“大健康”理念建立跨界整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近年来,中央发了加强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旅游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文件,都把体育作为重要的发力点和着力点提出来。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全民健身协同发展机制,会整合涉及到全民健身的投入、保障、服务、协调发展等各类的问题,并通过一个高层次的领导协调机制来解决。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有全民健身领导小组、领导协调机构。比如,安徽省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做得比较实,不光是建立协调机构、发一个文件。安徽省每年由副省长召开全民健身协调工作会议,所有涉及到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重大的法规、政策、文件必须要通过这一机制审核;比如,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从体育入手打造成健康生态区,开发区书记亲自抓群众体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体育与健康、旅游相关的政策措施;比如,云南省丽江玉龙县,率先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是县委书记,副主任是县长,文体局长是办公室主任,他们认为在玉龙这样一个贫困县,最有希望能够凝聚老百姓的就是体育,花钱最少的就是体育。这种模式在各级政府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形式不一样,但这种高层的协调、领导协同发展的机制是共同的。

(二)丰富和完善大群体工作格局近年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了共识,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但就实际效果来看,目前政府主导还不到位,部门协同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全社会共同参与还远远不够。因此,下一步改革过程当中,在改革方向上,改革重点上,要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第一,政府主导一定要抓住要害。政府主导要体现政策导向上,体现在督导检查上,体现在顶层设计和规划上;第二,部门协同要深化、细化、具体化。部门协同不是简单的分分工,开一个会,发一个文件。以中央部委为例,要研究哪些部委属于保障类的,哪些部委属于合作类的,哪些部委属于指导类的。要分门别类,针对群众体育工作特点、性质提出有针对性的融合发展思路。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分层、分类推进。只有这样,部门协同的机制才能做实,做细,才能做到融合发展;第三,全民健身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只有政府、企业、体育社会组织和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全民健身才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勇立潮头,不断前行。

(三)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关系和支出责任理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关系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在推动群众体育方面,对于地方的责任,中央不能包办、代替地方来做,中央该做的事也不能推给地方政府。当前,国家体育总局使用中央集中公益金转移支付地方,支持各地开展全民健身采取的办法是国家体育总局规定好资助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规定项目来申请,国家体育总局对规定项目之外的需求申请不予支持。这种资金分配方式曾经有效地带动了地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的多元化需求,使各地不能够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问题,不仅有代编预算的嫌疑,也不利于公益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公益金分配使用办法,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要增强公益金社会公益性,增加项目安排使用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公益金使用绩效,就需要对这种传统的分配使用方式在制度上重新设计。在“十三五”时期理清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坚持公平公正、均等发展、因地制宜、按需分配、效益最佳、突出绩效的原则,强化各级政府为本地区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在分配方式上,按照中央财税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结合体育实际改革转移支付办法,可以考虑要素分配法。第一,政策要素,按照国家财政和转移支付制度的有关政策要求,中央财政主要用于增加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第二,人口要素,人口是全民健身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口多,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必然就要增加,全民健身各项工作标准的设立多以人口数量为指标条件;第三,工作要素,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情况作为计算转移支付资金的要素。主要包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体质状况、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情况、近年全民健身工作情况等。还可探索通过全民健身基金的方式,研究出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体育发展实际的顶层设计。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公益金使用管理的要求,可不可以每年从公益金中拿出一定份额,委托专业基金公司或团队,向社会公布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公开透明地培育和扶持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发展全民健身事业,逐渐扭转公益金管理使用低效、固化等问题,充分体现公益金社会公益性、透明度和使用绩效,这些想法还需要在政策上去研究和突破。

(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高效益简政放权就是要做减法,中央转变政府职能,我认为有几个关键词。第一,是下放;第二,是取消;第三,是转移;第四,是加强。把这四个问题回答清楚,列出清单就是转变职能的具体体现。另外,是角色定位问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中央要求,现在已经取消了商业性、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审批,政府要从积极的办赛主体,转移到制度保障和赛事环境的营造上,做公正的仲裁者。严格意义来讲,我们离这个要求还有很远,很多体育部门包括行业协会现在不知道怎么干。当然也有一些行业协会,已经初步探索了一些比较好的模式,比如说中国田径协会,在马拉松赛事方面,从原来的审批转到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服务。下放管理权限,核心的问题就是明确职能的边界,释放社会和市场的活力,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的职能。

(五)培育和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培育和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是当前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简政放权的过程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难题和问题就是很多事权放不下去,没有人来承接。长期以来,体育社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很浓,活跃度不够,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所以,当前重点工作要放在立足培育和扶持。一是重点强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全民健身功能,结合中央专项巡视,国家体育总局专门下发了加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的功能如何发挥,要通过发展项目人口,建立业余体育锻炼的达标体系、竞赛体系、裁判员体系、指导员体系等。比如,中国游泳协会的金海豚、银海豚、蓝海豚和粉海豚的业余体育锻炼的达标体系,只要能游50米,就有对应的一个级别和认证,这样会要让更多的老百姓选择一个项目能够长期的参与下去,最终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另外,我们正积极倡导4+X模式。就是把4类综合性、枢纽性的体育社会组织先扶持起来。这4类分别是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X就是根据老百姓的需求,把各个单项体育活动组织起来,比如喜欢跳广场舞的,可以鼓励成立广场舞协会,喜欢打篮球就是篮球协会等。另外,要鼓励地方探索多种模式,政府购买服务,鼓励民间组织、网络组织、草根组织在发展全民健身方面起更大更好的作用。

(六)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当中的作用,要不断地拓宽市场配置的领域,培育核心市场要素,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比如,在科学健身指导方面,要注意调动社会力量,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到科学健身指导中来,培育规范开放、公开透明的健身指导市场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对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需求。客观来看,目前在发挥市场的力量推动群众体育方面还缺政策、缺抓手。在“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多元主体,遵循发展规律,有效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体工作良好格局和氛围。

(七)发挥好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这几年,在发挥示范引领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江苏省共建公共体育示范区的基础上,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选择了宁夏的中宁县、彭阳县、江西的崇义县、北京市东城区,支持地方政府探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是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重点,两者密切相关、协同推进。同时,又与文化部牵头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联,可以纳入其中统筹推动。示范区建设要探索整合群众体育场地、组织、活动、健身指导、信息服务等各类资源,形成省、县和社区等不同层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办法和标准。结合2015年开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内容和标准化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为实际工作指引方向,通过实践丰富理论的内容,指导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提升工作水平和层次。

(八)改革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于1993年12月由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实施,目的为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鼓励社会体面指导员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把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当时规定,凡是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能够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责者,均可申请并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201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提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协会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批准授予相应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其中,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授予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省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全国性协会批准授予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总体来看,20多年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从无到有,成绩很大,目前培训人数已经到180多万,这只队伍确实为群众健身提供了技能传授、锻炼指导等志愿服务工作。但是,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率还不够,指导员的积极性还没有被激发出来,指导员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指导员的考核退出机制还不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大胆改革,逐步完善。

(九)搭建新平台,创造新模式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公布了20个城市(区)作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的试点单位,对开展试点工作做出安排,提出要求。各试点城市(区)纷纷制定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目标明确、措施明确的具体实施方案,政府履行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责得到强化,形成了不少特色做法和初步经验。为巩固试点成果,我们正在开展可行性调研和论证,拟以20个示范城市为母体,成立一个全民健身城市联盟,创新建立一种多元自治的模式。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全运惠民工程,探索利用全运会的平台,推动当地的群众体育发展,把综合性运动会的效益放大。另外,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正积极探索研究全民健身公益top计划,即参照国际奥委会搞市场开发的模式,通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制定一个公益的激励计划,把社会上有志于做全民健身的力量、集体、个人都团结起来。我们也在探索全民健身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全面健身公共积分的方式,把老百姓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十)建设新型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智库这几年,全民健身发展很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全民健身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对全民健身基本理论问题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此,计划通过建设新型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智库的方式,继续整合群体理论研究资源,在以前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基础上,把与群众体育相关各学科专家学者聚集起来,组建群众体育智库。通过发挥智库的智慧和才能,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政策咨询、调查研究,制度设计、诊断纠偏、突破瓶颈、顶层设计等智力成果,做出及时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为群体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每年出一批成果,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研究一些重大的群体理论问题,逐步形成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体系规范的群众体育理论研究系统。此外,我们把群众体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包括国际经验汇总整理出来,每年出一本群众体育发展的年度报告(蓝皮书),对国内外发展经验、最新理论成果、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等进行高度概括与深入分析,对我国群众体育年度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与分析,推动群众体育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功能。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7

[关键词]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学生

21世纪来临之时,沸沸扬扬的电脑千年虫并未能给人们带来多大的伤害,但之后的SaRS、禽流感、H1n1的蔓延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世人更加认识到身体的健康是何等的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健身锻炼,各类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办了起来,全民健身热潮席卷着祖国大地。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本职工作,为全民健身添砖加瓦。如何才能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呢?

一、必须了解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学校教育的工作对象是适龄的青少年儿童,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学生必须接受的,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学会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民健身的对象是全国公民,不分男女老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全民健身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从中不难看出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目标都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民健身的侧重对象在学校,而学校为学生学会健身技能提供了便利。二者是紧密相联的,是不可分割的。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石,全民健身是学校体育的归宿。但是二者也是有区别的,全民健身本着健身的目的,是自觉自愿的,参与者一般只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如羽毛球、跑步、瑜珈、乒乓球、篮球等,并且活动项目往往比较单一,喜欢羽毛球就经常打羽毛球、喜爱瑜珈的就长期练瑜珈。此外除了公共体育设施以外,个人使用的体育装备必须私人购买或租用,要承担一定的体育活动费用。而学校体育作为一门课程,要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内容是由教师安排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讲,有些项目虽然不喜欢,也必须学习了解,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服从教师的安排。而且学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及学校本身教学的需要,有专门的体育经费用于购置体育器材,在教师的安排下免费供学生使用,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此外,学校体育还含有竞技体育成分,通过选拔培养,向上输送高水平运动人才,这也是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深入地理解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的职能,为全民健身服务。

二、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育这个平台,为全民健身服务

1.强调方法,科学健身

教师应利用体育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健身方法。第一要了解运动项目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前要让身体活动开,不要一上来就进行剧烈的运动,避免盲目运动而造成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运动后不要马上静止休息,要保持体温,让身体有一个逐步恢复适应过程,否则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第二要持之以恒。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但“健康”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要养成锻炼习惯,定时定期地进行体育锻炼。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第三要知道适宜的运动负荷及持续时间。既然是以健身为最终目的,因此运动的强度不宜过大,应以中等偏小强度的运动负荷进行运动,运动中最大心率控制在140~150左右。锻炼时间不宜超过一小时。如果负荷过大、时间过长会使身体过度疲劳,反而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第四要懂得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以免加剧伤痛。如有些学生在出现关节扭伤时,知道冷敷的作用,而用冷水冲,殊不知这样反而不利于扭伤的治疗。要告诉学生当扭伤时应停止运动,有条件的用冷敷,但必需用冰块或冰水而非自来水,扭伤严重要进行包扎、抬高受伤部位,再做进一步治疗。总之只有科学地进行健身锻炼才能达到健身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2.巧设内容,学以致用

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时,在立足于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地安排符合社会需求、迎合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新课程标准的教材设置是开放性的,除了一些必须了解与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外,只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实际操作可行性的都可以成为教材。如学生比较喜欢的篮球、羽毛球、跳绳踢毽等,社会上比较盛行的健身操、健身舞、太极拳等。近年来教育部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其含义是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可见学校体育教学无须要求学生贪多求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材,真正做到教有所用,学以致用,为全民健身夯实基础。

3.培养骨干,以点带面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8

我受省政府委托,现就《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是提高人民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标志。自1995年国家颁布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实施全民健身“一五”、“二五”计划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人们对全民健身的组织服务体系、体育健身设施和健身活动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不少不适应的情况:一是由于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够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很不平衡,特别是企业职工、中小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村地区的全民健身工作相当薄弱,一些人群的学习、工作压力比较大,身体素质有下降趋势;二是许多地方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没有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得到落实,不少地方缺少基本的公共体育设施或者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被随意占用,体育场馆拆除后也不按规定重建,居民住宅区不建配套体育健身设施;许多公共体育设施不按规定时间向社会开放,不适应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三是体育法及我省的实施办法、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全民健身有部分规定,但规定分散,内容比较原则,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这些问题均需通过对全民健身的专门立法来加以解决。目前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山西及本省的杭州市等已分别制定了全民健身的地方性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在立法调研中,各地对全民健身的立法呼声强烈,希望通过专门立法切实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当前抓紧制定条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条例草案起草的过程和依据

《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于2006年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的调研项目。省体育局从2005年下半年起,就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论证。起草条例送审稿。报送省政府后,省法制办就条例送审稿,广泛征求、吸收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基层组织、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等的意见,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经多次修改后形成了条例草案。今年5月,省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草案。

条例草案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参考了兄弟省、市及杭州市的立法成果。条例草案共6章46条。

三、有关内窖的说明

(一)关于立法基本思路。全民健身活动与培养体育精英为目的的竞技体育运动不同,它集群众性、趣味性、竞技性、健身性于一体,强调科学、文明、安全、便民,体现以人为本。全民健身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立法要促使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有序、广泛地参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负有推动、服务和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条例草案各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上述思路,明确规定“全民健身应当坚持政府倡导、社会支持、公众参与、科学文明、和谐发展的原则”,并对政府和有关组织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组织引导职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设施建设和利用、公共保障和服务体系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内容,作了比较系统、具体的规定。

(二)关于全民健身的职责要求。开展全民健身不仅需要提高广大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也还必须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组织应当承担的责任。条例草案第二章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基层自治组织、民间体育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了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义务性要求,鼓励社会各界积极组织、参与,共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特别是针对乡镇、城市社区、农村文化体育工作比较薄弱的情况,条例草案第七条、第十一条专门规定加强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工作的内容。同时,第十五条还规定本省依法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积极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宣传、咨询、组织和辅导作用。

(三)关于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体育健身设施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条件。目前,体育健身设施主要是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居民区配套体育健身设施和各单位、体育社会组织的体育设施。学校的体育健身设施所占比例较多,但因涉及教学秩序、校园安全以及体育健身活动中的人身安全责任等诸多因素,尚不宜强制性规定向社会全面开放。但公共体育设施和居民区配套体育健身设施还比较少,与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需求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加强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综合利用各类体育健身设施,充分发挥设施的功能,也是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要求,改善全民健身活动的条件,条例草案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利用作了以下规定:一是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保护,充分发挥其的功能,提高利用率。二是第二十一、二十二条规定,体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具体的建设选址应当便民、布局合理,并以公示、听证会等方式征求公众意见。三是第二十三条规定,市、县(市、区)应当按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指标,建设独立的、具有规模的全民健身设施,同时综合利用其他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四是第二十五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配套体育健身设施;为便于督促落实,有关部门在审查建设单位的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当征求体育行政部门的意见。五是第二十六条规定,各地应当保证公共体育设施的用地和安全正常使用,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规定审批和择地迁建。六是第二十七条规定,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以捐赠等方式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四)关于全民健身的服务体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条例草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第三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限制公民参加正常的体育健身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应当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二是第三十一条规定,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民体质监测方案,定期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三是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和体育社会组织在体育行政部门指导和监督下全年向公众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有关单位管理使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有关管理单位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或者利用节假日、假期等时间向公众开放。四是第三十三、三十四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免费开放,供全民健身使用;管理单位确有成本开支,需收取服务成本费的,应当依法经价格主管部门批准,同时对老年人、残疾人、中小学生实行价格优惠;收取的费用专项用于公共体育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管理和事业发展。五是第三十五、三十六条规定,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服务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健身项目特点,配备合格的器材,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配有相应等级或资格的体育指导员和救护人员。六是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公众公布本行政区域的公共体育设施名录及其服务项目等有关信息。七是第十九条还规定大众传播媒体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普及全民健身知识,推广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和方法。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9

关键词:健康权;人权;体育;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3-0026-04

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下文称为《公约》),其中第12条第1款的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我国于1997年加入了该《公约》,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批准。国际人权法的规定已表明,健康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已经成为国际人权法的重要内容。2004年我国修订《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批准《公约》以及修改宪法条文彰显了我国对公民健康权保障的重视。

在健康权的实现过程中,体育具有重要价值,进行体育活动是实现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1978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体育运动国际》,其中第1条规定:“参加体育运动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现行《宪法》第21条第2款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此外,我国还通过一些部门法规,加强体育活动在健康权保障中的作用,如2009年出台的《全民健身条例》第1条规定:“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制定本条例。”第4条明确:“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

公民参与体育活动是一项基本人权,而参与体育活动还需要国家的体育公共服务作为基础,所以关注体育与健康权,不能忽略体育公共服务问题。故而,本文基于人权视角,探析健康权保障与体育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体育公共服务在健康权保障中的作用,以及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缺陷等问题。

1健康权与体育公共服务

1.1作为人权的健康权

在自然法学派眼里,健康是人先验的、固有的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正如英国的自然法学家洛克在其《政府论》中所言:“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1]在古典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健康权一直被作为私法领域的一项权利加以规定和保障。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兴起,最初分散的小规模家庭作坊逐步被大规模的机器工业所替代,大量劳力涌向城市,密集的人口和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了一系列的诸如水源、食品、环境等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社会公共卫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个体的健康保障问题。至此人们对健康的保护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健康权不再仅为私权领域规范的权利。这种对健康的不同审视角度,使得健康权的发展获得了历史性的转变,即健康权从私权领域的自然权利逐渐上升为公法意义上的人权。[2]二战之后,国际社会将健康权上升为基本人权。1946年的《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享受可能获得的最高健康标准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不因种族、宗教政治信仰、经济及社会条件而有区别。”1966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明确规定了健康权为基本人权,使得健康权被视为一种社会权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性质。

一般认为,基本人权可以分为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两类,二者划分的界限是政府在权利实现中的作用,消极权利是指政府不加以干预,由公民个体去自主决定的权利;而积极权利,是指只有或主要依靠政府积极作为才能实现的人权。然而,在人权领域,基于人权的不可分割性,多数学者认为,大部分人权都具有双重性,只是侧重点不同。本文认为,健康权与其他基本权利一样都具有消极和积极双重属性,但有所偏重,即健康权是以积极性、肯定性为主,兼有消极性、否定性的权利。健康权是一种偏重积极属性的人权,这表明在个人健康权的实现过程中,对政府或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的依赖性较大,比如现代各国努力提供的卫生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都是为了帮助国民个体更好地实现健康权。

1.2体育公共服务的提出

体育公共服务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是国家或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在体育领域的展现。国际上通行的看法,公共服务一般是指依托社会公共设施或公共部门、公共资源的服务,其对象是有着公共需求的不特定公众。因此,体育公共服务是附加了“体育”特征的“社会公共服务”,这种服务以国家提供体育设施、体育比赛、体育活动规划、体育教育等为内容,服务对象为不特定的公民或群体,以促进公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重要目标。从国内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对体育公共服务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视角,即根据产品和组织属性分别对体育公共服务概念进行界定。但是无论是从产品角度还是从政府角度对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认识都存在视域的局限性。基于本文的写作目标,本文倾向于认为,对体育公共服务应强调其公共性。“只有通过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性进行分析才能够把握公共体育服务的本质特征进而指导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活动。”[3]这里需要说明,在中国,有“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体育服务”两种常用的名称,本文认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的一些服务都可以界定为公共服务,其定的部分通过修饰语,如“体育”,可以更加突出这种公共服务的特性,所以本文倾向于使用“体育公共服务”这种说法。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就曾提出“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努力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的要求。

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观念的形成与政府治理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2008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早在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就指出,要“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惠及全体国民公共需求的服务体系已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2健康权的国家义务与体育公共服务的作用

2.1健康权的国家义务

基于健康权的积极属性是主体属性,所以在健康权的保障中,国家要充分履行自己的积极义务。根据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第22届会议(2000年)第14号一般性意见:各缔约国可以因国内可利用资源的差异性,在充分实现健康权问题上采取适当的步骤,逐步实现健康权,但是各国政府仍应当根据本国自身的情况在促进公民健康权问题上规定一些立即的有效的义务,确定具体明确的目标来充分实现健康权。不允许缔约国在健康权上采取倒退措施,除非有证据证明该措施是完全有理由的。委员会认为,除了强调政府有充分实现健康权的义务以外,尽可能迅速和切实地充分实现第12条所规定的义务成为国家一般性义务的另一重要方面,即在一段时间内逐步实现健康权,不应解释为缔约国的义务已失去一切有意义的内容。据此,健康权的国家义务一般包括以下三大义务,即尊重、保护和实现。[4]尊重的义务本质上属于不采取行动的消极义务,保护和实现的义务则属于保护个人免受第三方行为损害、或提供某些服务及给予便利的积极义务。

健康权以积极肯定性为主、兼有消极否定性的权利属性表明其基本内容至少包括两个方面要求:一是禁止非法干预。“尊重”健康权的义务本质上是不作为的消极义务。政府、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否认、非法干涉、阻挠和剥夺某一群体或某一公民可以充分享受保健服务的权利。二是获得健康服务。健康权的实现不能仅依赖于国家的不作为,它需要国家以作为的形式履行自己的义务,采取必要的步骤,包括颁布法律、制定政策和战略、建立基本制度以保障公民的健康权。[5]

2.2健康权的实现需要体育公共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wHo)申明了健康的涵义,指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向的完好状态。”健康权的根本目标实现所有人的身心健康,而现代科学早就证明,体育运动与人实现身心健康具有重要联系。进行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对身体健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也能提高人的心理健康,形成积极、向上、开朗的心态,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体育运动国际》第2.2条阐明:“就个人来说,体育运动有助于维持和增进健康,提供一种有益的消遣,使人能克服现代生活的弊病。就社会来说,体育运动能丰富社会交往和培养公正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对运动本身是必要的,而且对社会生活也是必要的。”学者们的调查研究表明,国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满意程度与健康满意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部门应加大社会体育的投入,提高国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满意度。[6]

公民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足够的体育设施或者其他服务作为基础,体育公共服务就提供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国家保障国民健康权的积极义务中,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属于应有之义,健康权的保障需要国家提供充分的体育公共服务。在我国,200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出台,标志着国家把体育工作重心转移到关注公民的身体健康上来。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颁布,从“三纳入”上对政府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责做出进一步要求,让“公民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首次在国家法规中得以明确表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政府治理观念的转变,体育公共服务受到重视,并且体育公共服务与国民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明确认识。

2.3体育公共服务对健康权的作用

根据《公约》的规定和经社文委员会的一般性意见,健康权和各项人权一样,要求缔约国至少承担三类或三个层次的义务:尊重、保护和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作为与公民健康保障有直接关联的社会公共服务,基本满足了这些义务要求。此外,体育公共服务还有激励公民参与体育的效果,因此,体育公共服务对健康权有四个方面的具体作用,分别是尊重、保护、实现和促进。

第一,体育公共服务体现国家对健康权的尊重。

健康权是一项基本权利,权利具有自由选择性,“健康权在一定意义上指向的是获得健康条件的权利和维持既有健康状况不被恶化的权利”。[7]因此,各国首先有义务尊重国民的健康权,不能剥夺或限制所有人获得健康的自由与平等机会。《体育运动国际》第1条第1款就规定,“每个人具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这是为充分发展其个性所必需的。通过体育运动发展身体、心智与道德力量的自由必须从教育体制和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加以保证。”从国家义务层面来说,国家通过体育公共服务建立各种体育设施以供人们使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就体现了对健康权的尊重,不管是国家扶植社区体育服务,还是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都是在创造体育机会供人们进行选择。对于公民来说,公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享受体育公共服务不应受到非法干涉,除非基于特定、合法的理由。

第二,体育公共服务体现了国家的保护义务。

国家的保护义务主要指各国要通过法律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公民追求健康权过程中有平等的机会或不受其他干涉,主要包括颁布法律、制定政策、建立基本制度以保障公民的健康权。法律制度设计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使应然健康权向实然权利转化最重要的途径,法律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作为后盾对健康权的内容进行规定,使健康权取得强大的权威和效力,而政府则依靠国家权力通过调配资源以保证健康权的真正实现。国家通过立法将健康权予以法律化,同时不断完善保护公民健康权的立法,规范司法实践,使得健康权在全社会得到强大的支持力和执行力。此外,国家还必须保证,有害的社会或传统习俗不能干预公民获得健康,国家营造人人尊重健康、寻求健康的社会氛围。因此,从健康权角度看,提供高效率、全方位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国家应用社会资源保护广大社会成员健康权的的重要措施。《全民健身条例》第4条规定:“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

第三,体育公共服务体现了国家的实现义务。

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的第14号“一般性意见”,“实现的义务,要求缔约国除其他在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中充分承认健康权,最好是通过法律的实施,并通过国家的卫生政策,制定实现健康权的详细计划。”缔约国必须在个人或群体由于他们无法控制的原因而不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这项权利的情况下,依靠国家掌握的手段,满足公约所载的具体权利。《体育运动国际》第5条第1款规定,“必须提供和设置适当而又充分的设备和器材,以满足人们积极和安全地参加学校内外体育运动的需要。”因此,国家有义务营造与健康有关的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包括提供体育设施、创造体育环境,其供给对象是广大拥有健康权的公民,人们对于健康权的认识是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对体育的健康、教育和社会功能的认识而不断加深,进而不断产生对体育利益的追求。体育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丰富了健康权获得途径、手段和知识,保障公民能够及时适当获得健康知识,同时矫正了民间有害健康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

第四,体育公共服务体现了国家的促进义务。

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的一般性意见,促进的义务要求各国采取措施,促进公民了解有利健康的因素,传播适当的信息,支持人民在健康上做出了解情况的选择。健康权虽然是一项积极性为主的社会权,但也具有消极人权属性,公民对于自己的健康权存在选择自由。因此,国家不能干预公民的选择,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加以促进。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第2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国家支持、鼓励、推动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全民健身条例》的第3条、第6条、第7条都规定了相应的鼓励、促进措施。体育公共服务的加强既为公民提供了选择的机会、追究健康的途径,同时促进了整体体育事业的进步,促进了国民健康权水平的提高。

3从健康权看当前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缺陷

尽管近年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改进,但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需求而言,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法律制度缺失,供给的主体单一,供给的总量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国家对健康权的保障,不利于公民追求健康的生活。从健康权保障来看,当前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

3.1制度与理论上都未能将体育公共服务与健康权保障直接联系起来

在官方层面,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这种观念也已经获得认可,虽然体育公共服务与健康权保障有密切联系,但目前官方文件并没有将二者直接联系起来。作为体育领域的基本法,1995年的《体育法》没有提到“体育公共服务”,只在第1条规定了国家的一般义务:“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2009年的《全民健身条例》是针对“全民健身活动”的保障和推广而制定的文件,虽然健身活动可以提高参与者的健康水平,但与“国民健康权的保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2010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虽然提出了“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但文件本身的重点是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在理论界,也很多学者也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历史渊源、均等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国家的法规、政策方针与研学术究成果来看,还未将体育公共服务与国民健康权的保障、国家人权义务直接联系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健康权的保障,需要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但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加强对于健康权的保障、实现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体育运动是国民获得健康的重要途径。从制度和观念上将体育公共服务与健康权保障直接联系起来具有重要作用,将更有利于促进体育事业对国民健康权的保障。

3.2缺乏系统的体育公共服务法律制度

从健康权的国家人权义务来说,要求国家制定详细的法律、政策保障健康权的实现,因此,制定详细的体育公共服务法律制度是履行国家在健康权保障方面人权义务的重要制度基础。在目前政府“管理行政”的体制下,无论是政府办体育、政府管体育还是政府养体育,都存在着实体与程序法律制度的缺失。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的基本义务,但法律层面的制度设计还没有和体育公共服务直接联系起来,相关立法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概念,但目前仍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口号宣传阶段,缺乏具体、配套执行体育公共服务概念的法律、法规。其次,法律制度上仍未清晰地明确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职能和角色定位,而且有些立法的地位不够高,比如《全民健身条例》还只是行政法规。再次,缺乏实施体育公共服务的程序性法律,《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只规定了一些比较原则的实体义务。体育资源垄断在行政管理部门手中,由于没有程序限制,高度的集权配置致使体育公共服务的所有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合一,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局面造成效率低下、质量不高、财政负担沉重等窘境。

3.3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单一,总体供给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公共部门的改革作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但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我国公共部门服务的改革效果总体相对落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仍然呈现出一种低效状态,供给主体构成仍比较单一,形成了明显的政府行政垄断特征,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对于运动会、各种比赛的热衷就是这种行政垄断体育资源的集中体现,体育资源变成了为行政政绩服务的筹码。

此外,由于缺乏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方面的具体法律规定,使得国家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投入和产出总量严重不对称,且效率较低下。从国际上来看,西方国家大众体育的投入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0.61%,而目前我国的体育经费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45%,一方面既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行政垄断又加剧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核心部分,政府有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责任,同时它也通过服务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为此,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推行体育行政改革,创新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方式。

3.4过于重视竞技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够

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最终形成了以金牌为主的发展战略,出现了“举国体制”的金牌模式。重视竞技体育有其必要性,但也带来很多问题。国家对竞技体育的重视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目的性和局限性,导致几乎所有体育运动的开展均围绕竞技体育为中心。在国家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对竞技体育的重视导致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被主要用于发展竞技体育,降低了对公共服务方面的体育投入。这一点在农村体现的特别明显,由于缺乏均衡的分配和输送途径,偏远的农村地区、山区所能享受的体育公共服务仍相当贫乏。此问题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就是所谓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让社会上的每一位公民,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政府利用公共资源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公共产品。[8]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目标的基本保障,对于国家健康权保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与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普通公民对体育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协调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才能使“体育发展战略”真正走向“体育公共服务”,才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4结论与建议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理需求满足之后,人民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安全需求。当社会大多数主体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的注意力会迅速转移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问题上,这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健康权在人权法上被上升为一项基本人权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认同和自身发展的重视,加强健康权的保障是未来人权实现的重要内容。体育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而促进健康状况的提升是体育满足人们安全需求、实现生活幸福的重要途径。国际社会将体育运动定为“一项基本人权”就是这种必然规律的体现。基于体育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在健康权保障中必须重视体育公共服务的价值,这是政府履行国际人权义务的重要内容。

根据人权法的相关规定,以健康权保障为出发点,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仍存在多种不足,其中最核心是的供给不足和均等化水平不够。为了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更完善地履行国家人权义务,需要从法律制度执行措施等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必须从法律制度上予以重视。中国的法治建设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必须先明确建立相关制度才能更进一步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具体措施的落实。在制度上,应从立法上完善政府和市场在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方面的规定,大力培育体育市场,满足民众体育健身的需求。法律制度也是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法律的保驾护航,才能使其有法可依。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法规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律地位、原则、均等化的内容、实现方式、步骤、阶段性目标、供给主体、各级政府的责任以及评估制度等。此外,当前还迫切需要从程序法上明确界定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权限,包括职权范畴、行使权力的程序、行使职权的监管等方面,以摆脱行政垄断体制的弊端。

其次,为了解决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除了加大政府投入之外,还可以引入“合作主义”模式,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和维持合作秩序。“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低效率的原因,就必须从问题的源头入手,改革政府高度垄断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引入其他能有效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9]一方面,政府须积极进行体制改革,让渡出更多的社会空间,培育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的自主性和自治性;另一方面,随着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的自主性不断提高,政府需要转换角色,做体育公共服务的“监管者”。当前,拓展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最终构建起高效、公平和权责对称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

再次,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对竞技体育的偏重,提高公共体育投入的比例。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一个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国家对“金牌”的重视体现了效率,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为了公平。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健康服务,金牌战略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愈加深刻,体育公共服务必须更加偏重于分配的公平问题。

综上,以保障人权为目标,从实现公民健康的角度看待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的本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高水平的体育公共服务,既是健康权实现的保障,也是国家履行人权义务的必须举措。

参考文献:

[1][英]洛克.政府论[m].叶启芳,翟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

[2]路艳娥.健康权:法伦理视野的解读[J].河北法学,2011,(3).

[3]汤际澜,徐坚.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6).

[4][挪威]艾德.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修订第二版)[m].研究会组织翻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578-579.

[5]杜承铭,谢敏贤.论健康权的宪法权利属性及实现[J].河北法学,2007,(1).

[6]王佃娥,李树怡,王雪征.体育锻炼与健康满意度关系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9,(8).

[7]曲相霏.国际法事例中的健康权保障[J].学习与探索,2008,(2).

全民健身必要性篇10

【关键词】襄阳市农民体育健身体育消费

【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76-03

农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指农民,包括男、女、老、幼及伤残者自愿参加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达到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但长期以来,农民对体育的目的、作用、意义认识不清,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劳动即体育”“体育是有钱人的事情”“体育与自己无关”。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群众体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不同的地区和城乡之间的群众体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体育整体发展缓慢,农民能享受的体育服务少,农村体育人口偏低。”中部地区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应成为“中部崛起”战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农村体育是农村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襄阳市处于我国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属于欠发达的中间层次,农村人口密集,农村人口庞大。为此,全面了解襄阳市农民体育健身现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探索农民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襄阳市农民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CnKi期刊网和有关网站查阅农民体育健身现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到襄阳市各地查阅农民体育健身的数据和资料。

第二,访谈法。对襄阳市乡镇干部、农村居民进行访谈。通过走访群众体育管理者、农民、农村体育研究专家等,掌握农民体育健身现状的第一手材料。

第三,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严格按课题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对襄阳市的襄州区、枣阳市、老河口市、宜城市、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的部分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60份,回收率81.1%。

第四,逻辑分析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大多数农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清,认为体育是“有钱人的事”“劳动即是体育”等。对体育健身活动必要性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行为的实施。调查中发现有21.7%的农民认为体育健身非常有必要。这一部分农民认识到体育健身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兴趣和丰富生活;有近一半的农民认为有一定必要,他们认为在农闲无事可做时有必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还有7.8%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农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这一部分人大多认为长期从事田间劳作的农民进行体育锻炼是多余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水平的农民在体育健身活动必要性的认识上有一定差异(见表1)。认为体育健身非常有必要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所以在农村体育工作中,如何加强女性对体育健身活动必要性的认识是不容忽视的;年轻人比老年人更能意识到体育健身的必要性,认为体育健身非常有必要的比例随着年龄段的增大而减少,55岁以上年龄段的农民认为体育健身没有必要的比例较高,这说明加强农村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意识同样很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农民认为体育健身活动非常有必要的比例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

2.体育人口情况分析

第一,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有关研究表明,一周参加2次锻炼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者定为经常参加者(即体育人口);平均每周参加1次锻炼者,定为参加者,平均每月锻炼1~2次者定为偶尔参加者,平均一年参加体育锻炼不足10次者定为很少或不参加者。从调查结果来看,襄阳市农村经常参加者即体育人口的比例占7.1%,这个比例处在我国乡村社会体育人口总体百分比7.09%~9.39%之间的较低水平。从年龄段来看,经常参加者在18~25岁之间占的比例最大,这部分年轻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很大一部分出外打过工,受城市生活方式影响较大,所以较容易成为体育人口。体育人口在36~55岁之间所占的比例最低,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大多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迫于生活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55岁以上的农民体育人口比例有所回升达到32.8%。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家庭负担和压力相对减轻,空闲时间增多,有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条件。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愿望,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没有形成锻炼规律,活动的频度和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把他们称为潜在的农村体育人口,如何把这部分潜在的体育人口转化为实际的体育人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偶尔参加者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7.6%,这一部分农民偶尔参加一些乡镇组织的比赛或是进行一些自娱自乐的活动,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方式都比较随意。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22.5%。

第二,观看体育赛事活动的人数。观看体育赛事活动包括观看电视体育节目和亲临体育赛场观看,可以使农民加深对体育活动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调查中得知,经常观看体育赛事的农民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只有14.5%。这些农民绝大部分是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年轻男性农民,他们对体育本身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喜欢体育赛事活动所带来的紧张激烈的心理体验,观看体育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丰富农闲时的文化生活。观看体育比赛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高,是32.9%,表明很大一部分农民由于主客观原因并不能经常观看,只有在一定的时机下才得以观看,如有时在节假日里观看乡镇举行一些传统的体育比赛项目,调查中发现这些项目举行的次数和质量普遍不能满足农民的观看需求。还有21.1%的农民从不观看体育赛事。

3.农民体育消费情况分析

第一,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由于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生活负担较大导致大多数农民对体育的消费投资较少甚至为零。从农村体育运动设施和器材来看,经济发达的农村拥有量较多。统计中表明,2012年襄阳市农民用于体育消费每个人平均46.58元,其中人均消费50元以上的占24.47%,25~49元的占47.54%,10~24元的占17.82%。家庭拥有l~2件体育健身器材的占8.52%,农民的体育消费主要在于购买运动鞋和运动服装,运动鞋和运动服装不运动时也穿,劳动时也穿,因此是多用途的。他们很少用钱去购买体育器材。2012年的调查显示,襄阳市民用于捐资修庙、求神拜佛、纪念祖宗、上香还愿等费用人均达到93.75元,最高的达到1000多元,最少的也在40元左右,越是经济落后的山区这些人越多。农村体育活动场所有限是限制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集资修建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调查中得知愿意出钱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农民占31.4%,这一部分农民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且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强烈愿望,有不少农民认为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不仅有利于他们自己进行锻炼,还有利于他们的家人进行体育锻炼;有51.5%的农民愿意出钱但没钱,说明大部分农民有希望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主观愿望,只是经济水平有限。农民对体育活动场所的渴求度高,这与农村体育活动场所少、体育设施差的现状是相关的。调查中还得知,人均年收入越高的农民,愿意出钱的比例越高,比例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高呈上升趋势(见表2)。

第二,体育消费单一。体育消费结构是指一个社会或者一个家庭、居民个人的各类体育消费在他们各自总的体育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调查发现,在429名有体育消费的农村居民中,实物型体育消费比例最高,主要是健身器材、运动服装等方面的消费,比例高达76.92%,而观赏型体育消费非常低,被调查者中仅有3人到现场观看过体育展览或比赛;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参与型体育消费项目中购买体育占22.15%,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其原因可能是体育每张售价2元,并且还有中大奖的机会,从而吸引了广大农民消费者,这部分消费对农民体育健身的直接作用不大。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襄阳市农民体育价值观比较薄弱,大多数农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普遍较低。

第二,体育人口在36~55岁之间所占的比例最低,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农民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迫于生活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第三,场地器材比较匮乏,公共健身器材极少,是妨碍襄阳市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四,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和体育消费结构较为单一也制约着襄阳市农民体育的发展。

第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乡镇领导不重视是阻碍襄阳市农民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2.建议

第一,加强农民群众体育文化知识学习,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一是加强农民的体育文化知识学习。在体育知识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提高农村体育教学的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体育文化水平。二是发动农村各级干部、农村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入体育文化教育。三是加强体育宣传工作,着重宣传体育促进健康、提高体质的功能,让农民了解到体育能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四是利用传统节日宣传体育。传统节日期间,也是农村相对较闲之时,人们休闲集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庆祝节日,其中一些民俗体育文化,就是欢庆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秧歌、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五是积极组织农村体育赛事,以赛事扩大宣传。

第二,多方筹资确保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目前中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投资、省市自治区投资、地方投资等多个方面,地方财政投资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最主要的经费来源,在农村体育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明显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投入不足。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的现有体育资源不断实现增收、创收;同时各级体育部门还要通过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通过企业赞助、各界捐助、个人捐款等形式,不断增强自我筹集经费的能力,也可通过器材捐赠、镇村出地、村民出工等形式来进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方面的力量大力发展农村体育。襄阳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因此,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每个行政村至少建立一个村集体文体活动场所、文体活动中心。全民健身的资金及体育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的部分,应当优先或者是侧重投向农村,只有为农民配置基本的体育场所和设施,才能使农民享受到“身边场地”的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中小学的体育场所和设施应适当向农民开放,以缓解农民体育场所和设施的不足;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农民的体育指导员或体育骨干,指导他们科学锻炼和健身。

第四,引导农民体育消费,达到农民体育健身的目的。襄阳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从不同地区农民的兴趣出发,积极开发体育资源,制定合理的体育消费价格,引导农民体育消费,达到农民体育健身的目的。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和体育消费市场落后地区,开展体育扶贫,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体育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真正含义,逐步培养农民体育健身的习惯。

第五,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激发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来源于民间,是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能寓健身于娱乐之中,深受农民的喜爱和推崇。传统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具有民俗性,带有地方特色并能与当地的民间传统节日相结合;农村体育活动可利用田间地头、自家宅院和街道路边等简易场地就可进行,且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各地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过程中,要根据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作息时间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把农村体育活动与生产劳动、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每年举办一些诸如篮球、乒乓球、武术、舞龙舞狮、龙舟、拔河、棋类、荡秋千、扭秧歌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参加的特色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从而激发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扩大农村体育人口,更好地推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理、徐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1):20~22

[2]孟凡杰.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5~16

[3]方春妮、田静、王健.华中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20~21

[4]奚凤兰.山东省农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院报,200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