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十篇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十篇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5:00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2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这一战略的提出,为各省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十多年前我国提出的生态省建设,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并获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是由于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局限。故建议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从而揭开我国生态省建设的新篇章。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3

(一)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事务。这就要求国家必须把生态文明这个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事务纳入到法治的轨道,通过严格而规范的法律制度来管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事务。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法治化、规范化之路。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成之时,也是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完善之时。使这些法律制度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从而以有效的法治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促进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依法履行职责的需要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最重要的职责,怎么样能让政府更好的履行好这一为民造福的民生职责,必须要求政府建设法治政府,要有健全的生态文明的行政法规来规范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责权,以强有力的政府力量来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广大人民的生态权益。为民众创造健康安全的环境是政府的法定义务,也是政府的生态职责之一,要通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政府依法用好维护生态文明的权力,法治政府的建成之时,也是政府生态文明法治完善之时。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必须能够有效推进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履职。

(三)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各级领导干部以法治和思维的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各级领导干部运用好这些现有的法律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的法治思维:一是合法性思维。也就是任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措施的采取和重大决策的作出都要合呼法律制度,要有基本法律制度的支撑。二是程序思维。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和法定的权限下运行。三是权利义务思维。以权利义务作为设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公民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的准则,把老百姓应该有的生态权益一定要维护好,保护好。四是公平正义的思维。政府公权力要追求维护公平正义为价值尺度,把生态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体现到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执法当中,让民众体会到政府执法的公平,让社会感觉到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体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的正能量。各级领导干部要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生态权益的诉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以法治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也当然包括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以法治化理念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的作法,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法治化的道路是大势所趋,历史潮流,也是自然规律。今后通过完善生态文明的法治体系来提升生态文明的治理能力,通过走法治化道路让法治阳光照亮人们追求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梦想。

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土空间开发的规划法律制度不完善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虽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缺失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的规划法律制度,从而使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没有很好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于一切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执政理念长期左右着各级领导思维,造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够优化,因而必须按照十的精神,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上,所以规划法治的不健全成为影响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的重要因素。

(二)全面节约利用资源的法治机制不健全

党的十报告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虽然我国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但是如何把法律的精神真正落实,必须要求政府对节约能源的法治理念的深刻理解,要有对法律的严格执行,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三)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执法不严格

党的十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这些要求都不同程度在体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法律制度当中,但在具体执法当中,由于政府过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困难,以及长期偏重于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理念,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执法明显不到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恶化了生态系统,从而也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降低了法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的依法防治。

(四)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

受自然规律支配,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征,这必然要求有综合性的资源保护法对其加以调整。宪法中虽有多个条文规定了自然资源保护,但过于原则、空洞《;环境保护法》在体例上将自然资源保护规定为环境保护的两大内容之一,但并没有明确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再加上《环境保护法》并非宪法所规定意义上的“基本法律”,不能适用资源综合性保护的要求;现已颁布的各种资源法则强调了各种具体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乏对资源整体性和综合性开发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完善的法治体系。

三、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思考

(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法律制度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存在着多个部门分别管理,实际上自然资源之间是一个有极联系的生态系统,这种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对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从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二)建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二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依法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三是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四是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各级领导对生态环境切实重视,从而保障生态环境切实纳入到自己从政过程,作为地方的重点工作来的长远谋划,科学推进。既然是红线就是法律的高压线,是不允许触碰的,无论是什么人只要碰了这个红线就要付出残重的代价,生态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生存问题,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事情绝不允许,这是法律的红线,任何人都无权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法治的权威,从而切实保护我们有限的自然资源。

(三)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4

一、引言。

伴随人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各影响因子和构成要素在既保持又打破固有关系而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会计、生态和文明的有机构成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成果表现;如果以生态的视野来通观会计的发展,又会在会计生态与文明的紧密结合中,进一步得知:

会计整体及其各构成因子或影响因素在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始终会以一种具有一定功能特点和结构特征的文明动态系统存在、发展和生效。同时,在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将会计生态与生态文明进行合理架构,也不难看出:处于不同时空、人性化的会计生态主体、会计生态客体与会计生态环境等,各自都在其所固有的生存状态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下会表现出相应的成果表现。由此可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和影响因素,在其与环境保持着紧密的适应性互动关系中而不断演进发展时,必然有着基于会计生态危机、反思会计传统模式的理性选择,必然会从会计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从本体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而形成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文明是会计生态建设的各种成果表现;而会计生态建设离不开会计生态主体、审计主体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会计生态审计的作用发挥。但是,目前的生态审计,主要是基于环境问题的环境审计,是对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与企业在生态指标与当地推行的环境法规的背向程度、或安全和健康保障的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其基本目标是避免被审计单位因生态风险的范围和水平估计不足而可能引致的财务损失、以及减少环境损失的措施;在此情况下,作为以会计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审计,就没有从“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和“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的高度来思考和开展如何进行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会计审查”。加之当前对会计生态的研究成果较少,对会计生态的审计也基本上无专门的研究成果,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会计生态审计的建设了。尤其是在公共危机成常态的时代,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必然需要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文明化趋同作用,必然需要对这种作用的发挥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审计。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公共危机的发生导致公共危机治理的强化,产生会计生态文明化的参与行动和成果转化,从而引起会计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系统而伟大的工程;必将催生会计生态文明理念在会计生态审计中的广泛运用。对公共危机与会计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另文单独研究,本文只对后者进行粗谈。

二、会计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

对会计生态文明的界定,需联系文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生态史观”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脉络。“文明生态史观”主要强调,文明需要交流传送,文明之间是互动互融的;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流文明,并加以改良;一种文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流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1]生态文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本质在于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2]它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理论视角及文明发展历史形态与文明构成成分两种文明维度;[3]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点,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申曙光,2007)。

至此可以这样认为:会计生态文明实质就是会计这种人性化的“生物”在其不断的变革发展中,为了实现从自然、自由、自发到自主、自动、自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从未开化到逐步开化再到完全开化的不断演进的目标而动态性地呈现出的各种财富成果的总称。[4]对会计生态文明如此界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会计生态文明应是一种永恒存在,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宁波,2008),是与人类的认识和意识、社会的发展和发达、经济的增长和增快等相互适应共进的,不能仅依“生态文明是针对当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定性与思考。不然,我们将无法对古代或近代一些好的会计域秩序或会计工作局面给予合理的“文明”定位。“当而已矣”,乃会计生态文明之永恒求索和境界。

(2)会计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和会计文明结构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一个基本存在,或说基础位置,不能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对其认识觉悟、没有对其理论探索就否定其存在性、作用性。

(3)会计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一样,也包含着物质性、精神性和制度性等内容;只不过这些内容往往很难独立区分,其相互间的渗透性、耦合性较多。

(4)会计生态文明不仅具有会计、生态与文明的一般规定性,而且具有会计生态、生态文明的人性化、生态化、民主化等特性,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它应是在符合会计发展规律、生态演化规律和文明成就规律的基础上,将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整体及其中的各个体纳入或统筹于生态与文明的范畴,并使这些整体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能不断产生出较高级的成果与财富。

(5)会计生态文明在本体上是会计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关系等表现状态或形式,在宏观上是会计生态系统与其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各种成果或财富,在中观上是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平衡与失调等成果或财富表现,在微观上是会计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以及目的、过程、方法、手段等之间的协调和良性表现。

三、会计生态审计是实现会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步骤。

会计生态是人类会计实践中各种关系的适应性互动状态,是需要通过文明、和谐、健康和积极的态度与作为去维持平衡、导向规范的生命体,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管理观的综合体现与运用。推行和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就是突破现行生态审计主要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进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审计调查和节能减排资金的专项审计、并多是政府主导的国家审计等局限,促使其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持续运行和公共危机管理有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免疫系统”,更好地推进会计生态的文明化建设和发展和实现会计的可持续性与进步繁荣。

(一)会计生态审计与会计生态文明的紧密结合。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型会计现象的出现,要求会计生态体系能对其进行统筹思考、合理解释、正确反映、充分揭示和及时报告,培育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会计的生态文明成果。与此相伴,一些会计新问题(如与公共危机治理相关的公共管理方面的会计问题)的产生,影响甚至危及到会计生态系统的文明化发展,因而就需要在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上积极响应,并切实解决,以此丰富和完善会计生态文明。为此,开展会计生态方面的审计,就不能脱离会计生态的文明化诉求,不能仅就绿色会计、环境会计的些许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传统型审计。相反,会计生态审计应立足会计生态文明化需要的全过程、各方面,从会计生态主体、客体与环境的文明化发展出发;紧紧围绕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与会计法、会计理、会计情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甚至包容性增长下的关系协调和顺畅;致力于助推会计的生态文明化建设的理论领先、技术优化、法政导向、规则顺应,并促进会计生态文明的存续和繁荣。

(二)会计生态审计的文明建设理念。

建设会计生态审计,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系统的生态观;又要调整传统审计的方式、内容等,在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过程中,形成讲科学、重规律、法自然的生态审计道德观和伦理观等。此外还包括:

1.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会计生态审计突破了传统只对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固有局限,强调会计存在与发展中的个人、组织、社会、环境等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从复杂系统看,会计生态是一个由其主体、客体和环境组成的有机体系,相应就需要会计生态审计具有必须是一个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包含着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目的等方面的审计。不同对象的审计子系统是包括会计主体在内的所有会计生态主体的审计、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全部会计生态客体的审计、包括会计法政在内的一切会计生态环境的审计等;不同内容的审计子系统是容纳会计信息审计、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法政环境实施情况审计、会计服务质效生成与提高审计等各方面;不同方法的审计子系统是将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与传统、国内与国际、单一与多元、简单与复杂巧妙结合的创新性系统;不同目的的审计子系统围绕不同对象和内容而构成,是对会计生态系统内外及其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和结果的审计预期和控制。可以说,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充实了审计的内涵、拓展了审计的视野,丰富了会计生态文明和审计文明的成果,当然也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2.会计生态审计的经济建设理念对会计生态的审计,还必须牢牢坚持一般审计所具有的成本效益原则和统筹兼顾思路,积极追求审计过程的高效率和审计结果的高效益,实现整个审计的经济价值化、社会效应化和生态文明化;应统筹思考和把握一定时期的审计主次、侧重,以主要或重要的审计实效带动次要或侧面审计的有序进行。面对会计生态主体的思想多元、类型多样,会计生态客体的标准滞后、衡量困难,会计生态环境的变化莫测、复杂纷繁等实际情况,会计生态审计要真正取得关乎审计本身乃至国家民族的较大利益,就必须以极大的经济建设热情和干劲、以更快的经济建设速度和力度、以更高的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广泛、深入、持久、仔细地开展工作;既不能有等待观望的消极审计思想,也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省事原则,更不能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和事佬作风,最不能有“慷国家之慨、谋一己之私”的非理性做法。

3.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理念。

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杨肖琳,2009);从更高层面理解,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5]生态文化渗透到会计和审计政策、制度及其实施的一切领域,是一种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的文化。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会计生态的各方面审计中,孕育审计的创新精神,激发自主创新的审计能力;促进会计审计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繁荣会计审计发展的先进文化;形成会计信息与服务消费的和谐性、阳光性与理性化,培养会计产品消费与生产的自我约束力和文化力与文明性;推动会计生态在关系、适应和导向的生态要求下的和合发展,实现会计生态的进步性与文明化目标。

4.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同一般审计一样,会计生态审计的有序有利开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生态本身与审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使其工作开展减少一些障碍或阻碍、杜绝一切失误或瑕疵。比如,对会计生态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中履行职责、执行政策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审计主体就必须了解这些管理主体对公共危机中的资金调拨、财产收受保管与转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会计核算要求、监督制度等,以此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审计;再比如,对会计生态客体中的会计服务情况进行审计,审计主体就必须明确会计服务价格、产权、质量等方面是如何规定、度量和区分的,以此确定审计的责任和范围。

四、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路径。

(一)理论研究和政策引导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重要基础。

1.理论研究应先行。

关于会计生态,笔者一直在研究,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此外,罗宏、邢广彦(2008)在《会计生态优化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把会计生态定义为“各种会计单元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以及内部各单元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相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吴大器(2010)在“第五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上表示,应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生态系统,它主要包括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存在的众多经济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媒介两部分。这些前期理论成果,将为开展会计生态审计、加快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起到重大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在生态审计研究方面,从1992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政府环境审计作为生态审计的重要方面就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国知网上以“生态审计”进行“全文”搜索,有记录463条,以“主题”搜索有记录43条,以“题名”搜索有记录32条,以“关键词”搜索有记录4条。这些都说明生态审计研究的广泛、深入,其系列成果无疑为会计生态审计的有效开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虽然如此,目前在会计生态文明、会计生态与生态审计的关系、会计生态文明对生态审计的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则很少成果。这就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将各种审计类型、内容、方法、评价等灵活而综合运用与会计生态建设和会计生态文明发展中;并紧紧依靠各会计生态主体和审计主体的关系理顺与合力聚成。

2.政策引导贵创新。

会计生态文明重在会计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成果体现,涉及会计域秩序和会计法政的方方面面;而会计生态审计也是全面的,需要相应的创新型政策体系去引导和规范。具体创新要求有:一是政策引导内容上的创新,应围绕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以及审计主体、客体和环境等方面制定和实施适时适需适当地统一政策,必然会计生态建设的技术推广机制、价格和服务的标准体系;二是政策引导方法上的创新,要结合会计生态涉及范围广泛、对象复杂的实际,通过各种媒体、有利时机、必要场合从政策咨询、宣传、培训、教育等方面有意识、有组织地引导,推动政策的贯彻力和执行力,避免“理智的冷漠”态度;三是政策引导方式上的创新,需兼顾会计生态发展的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直接、高效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政策制定、、落实、监管方面的网上评议、媒体宣讲、现场讨论、实地学习等活动,使全面引导下的政策深入人心。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可从中国会计学会和审计学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开展的各种征文、评选、会议、培训等方面管窥一二,今后需进一步加强。

(二)技术保障和质量保证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主要支撑。

1.技术保障需加强。

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会计生态文明记录和显现,以及对会计生态的审计,都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内容,比如会计生态环境变革下低碳经济引出的碳资源、碳负债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技术,对会计生态主体之一的会计主体产生重大影响的管理诀窍、非专利技术、区位优势等的会计核算、记录和报告技术,等等。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技术问题,就需要在进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时,必须加强其中的科学技术研制和应用,重视其中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是要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生技术、关键技术、专门技术等,尽快形成会计审计的技术协同和方法交融,增强审计对会计生态各方面的针对性、渗透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技术体系的建设,形成会计审计相互间互促互进互用的完整技术体系,确保审计工作能真正深入会计生态各方面;三是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有关各方的合作与协作,形成产、学、研,学、做、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和实用性;四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所需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和人才支撑。

2.质量保证待跟进。

对会计生态进行审计,必然涉及到与会计服务、会计信息、会计政策以及审计本身等方面直接相关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因此,要建设好、发展好会计生态审计,就必然和必须地切实解决好这些质量问题,为会计生态审计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提供优良的质量保证;而要达此目的,就需首先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标准。但是,从目前看,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疏漏或缺陷,比如生产会计信息产品的“工艺设计规程”和“生产管理制度”

的质量标准是什么、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内外部环境质量如何界定、会计信息产品的供给者和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质量和信息信誉质量该如何评判、会计信息产品的质检员———外部的审计人员的履职质量由谁监督、会计服务交易质量何以厘定与规范等。即或是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有质量度量的描述文字和衡量指标,但由于做出或划定这些度量物的人员要么没有,要么不是行家或专家,宣布或布置这些度量物的部门要么机构多样、政出多门,要么就不是政府权威的主管机关,因而仍然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尤其是随着会计环境巨大变化后,审计要真正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推动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及时反应跟进。

(三)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有生力量。

会计生态审计兼容会计生态与审计两大领域,涉及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与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利益。这就需要紧紧依靠政府在宏观层面的行政力量、社会公众在微观层面的基础力量和其他方面在中观层面的中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支持并努力推动会计生态审计的各种建设。要注重政府职能作用,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强政府在会计审计发展与会计生态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传播途径和利益表达机制,将会计审计和会计生态建设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布达与沟通,让公众和所有主体认识到会计生态建设、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重要性;要给予公众及其他主体有机会参与会计生态建设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相关的活动乃至一些决策,鼓励其大胆监督和创新,不断增强其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开展会计审计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和提高公众及其他主体的文化程度与文明素养,使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当然,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参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实际上也是确保他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1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一样,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离不开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对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履行会计生态维护与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j].学术月刊,2007(9):117-123.

[2]雷新华。基于经济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141.

[3]赵成。生态文明的内涵释义及其研究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8(5):46.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要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其意义是巨大的。一是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我们的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二是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承诺,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6

(一)实践基础的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实践来源和检验标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贫富分化、生态失衡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理论创新以指导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应运而生,共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理论基础的同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为理论指南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奋斗目标的合一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内涵,是两者共同的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

(四)地理空间的一致

一定的土地、人口构成的特定地域范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对象。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状况及其开发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政治地理空间思维,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必须理性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资源环境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被纳入现代化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条件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建等领域的系统性工程。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社会内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都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进行的。”因此,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减少社会生态事件、缓解社会矛盾、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该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作为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尺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在于实现“善治”,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看,第一次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在反思第一次现代化的基础上,“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应运而生,生态化成为第二次现代化的重大特征”。生态文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影响和制约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充分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中期阶段,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凸显。西方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期出现的生态问题在我国几十年内集中爆发,致使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甚至成为阻碍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拦路虎”。为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现代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揭示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

一是认识根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存。将“治理”纳入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蕴。它主张以平等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制度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追逐资本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驱使下,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只有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技术根源。科技是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须辩证地看待科技的生态作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避免现代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四是实践根源。“生态危机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实践中自然的反人化”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重塑社会关系,加强各生态主体的平等对话,形成共建生态文明的合力。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现代化与生态化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点之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态文明本身所具有的集中性、整体性、全局性特点,决定了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生态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生态环境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生态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态行为和生态实践。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应反对和克服“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生态主义;在肯定和尊重自然界内在价值、考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肯定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文明意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加强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企业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珍爱自然、重视生态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实现生态意识的人格化,使人们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产权、监管等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体现生态文明制度的整体性、协调性、连贯性,革除不合时宜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协调、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三)建立多元主体共治模式

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督管理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对待和处理市场与生态的关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和绿色运动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逐渐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协调合作,建立起政府、市场与社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四)加强生态技术创新与应用

生态科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顺应生态科技的时代潮流,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在生态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要加强生态技术的推广,让先进的生态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销售和消费等各环节和领域,从源头和末端上减少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

(五)优化国土治理空间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形态;整合性;建设性

abstract:theintegrativenatur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referstotheintegrationofcomplexity,ecologicaltransformation,synchronismanddiachronism.theconstructivenaturereferstotheruleoflogicandcirculation,humanintrospection,“sentimentandreason”inhumanisticecology,andaffectivesynthesisof“humanfactor”.thepersepatterns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remanifestedinsymbiosis,integration,reciprocity,multiplicity,complexity,poeticnatureand“grandbeauty”incivilization.

Keywords:ecologicalcivilization;civilizationpattern;integrativenature;constructivenature

一、生态文明的整合性

从深生态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不仅是治理与环保问题,更是一种观念、机制、形态及人类文明运行的终极性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自然与人这两个维度的错综交织、多样融合及系统构成。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的文明形态,要通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必然以活化人的维度为主导。活化人的维度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这表明人是人的活动的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及和谐地生存与发展;作为手段,人的一切活动方式,人为自身创设的一切生存条件都能够体现出工具性,具有技术性的操纵取向。而人之所以能够活化自身存在的维度,不惟人自身,而必须是深生态性的,作为系统化的文明构成形态,生态文明成为润化多样机能的交叉互补的整合机体。

首先,复杂性整合。生态文明依据生态系统演替的节律而表现过程性与整合性、线性与非线性、有序与无序的复杂性,并且也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整合性。生态系统的演替本身既是一个进化的又是非线性的过程,在向人类生存活动的“化成”中,必然促使人类自身的进化与演替,同时就表现出“自然的人化”这个人类文明生成过程的线性与非线性、有序与无序的复杂特性。在这样的历史与逻辑序列中,生态文明必然整合与融括自然进化、人类文明的生成和发展的一切结果,体现人与自然生态同体进化的生态节律。其次,生态转换性整合。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互为工具和目的的关系中体现,是带有转换性特征的文明形态。对人类的生存活动来说,自然是人生成和发展的手段,也是目的。就其手段性而言,人不仅需要自然的生态价值支持,还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发展自身,获得自身生态优化生存的条件;就其目的性而言,自然是人类发展的目的。一方面,人类发展的未来形态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构成;另一方面,人类自然之身的活动状态,必然依据和谐、生态化的自然形态,并且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集中体现在人自然之身的优质化存在。对自然生态的和谐性结构来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是工具又是目的,一方面,人类发展的程度可以映现自然的状貌;另一方面,人类发展的终极形态,也可以润化出自然生态的和谐形态。

再次,历时性整合。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由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性、韵律性及有序化的转换而表现了整合性。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多种形态,以及当下我们进行的后工业文明等,那么,生态文明作为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文明,辩证地汲取、有机地整合了一切文明的积极与合理因素,涤除其非合理因素及危及人的生态化生存的因素,并且通过最佳体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一致的关系,而使人能够始终居于永续发展节律中。

最后,共时性整合。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已经结晶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形态,这些文明结出了“人文化成”的累累硕果。物质文明筑就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成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保证;精神文明作为人的本质的体现,致力于构造人的精神—心灵结构,引领人们积极主动地追寻生存活动的自由,提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魅力;政治文明通过建立社会运行中的约束机制与体制,而使人们能够合理而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生态文明作为多种文明形态的整合性文明,依据生态整体性的运行节律和方法,使多种文明形态形成辩证的统一体,并从中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各种文明形态的职能。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性

生态文明是建设性的(广义):其一,它表现为生成性、合成化的人类文明形态。作为生成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立在历史的演替和延续的脉系中,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形式的最高层次、最终极形态的展现;作为合成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既整合了文明形成中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诸多文明样式,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多样形态。其二,它表现为建设性(狭义)、和谐性的人类文明形态。所谓建设性(狭义),是针对人类对自然家园的变异及破坏性而言的;所谓和谐性,是指生态文明要通过重建自然生态的和谐环境,引领人们能够在和谐关系的演进中去享受和谐生存。

生态文明与人类其他文明形态的不同点在于,它建基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条件下,并不断建设性地完备这种和谐机制。显然,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并不排除人类活动的工具性和技术性,更不排除科学活动及人的主体意识,同时还充分肯定了“人文性”,肯定了人类的自主生存意识,并立足于运用人类历史演替中形成的一切积极成果发展自身,进而使人类自身能够永久性地构建和谐自由的社会存在关系。但生态文明的建设性还要求,由人类的智慧与能量而成就工具性与技术能力,在不断地创造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创造生态恢复及补偿性的文明成果,必然需要设定对于自然环境及人的生存的生态安全,要不断生成深绿色之思,将工具与技术不断地转换为建构生态及绿色生境的技术。为此,我们可以从多重角度审视生态文明的这种建设性。

首先,从逻辑及演绎节律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是生态文明进程的逻辑起点,也是终点,而最终成就与完善的是人的生态和谐性的生存。但在起点与终点的逻辑转换节律中,终点形态的关系,必然是对起点形态关系的超越,是在更高层次,在更加深刻的意义上,在更自由、更和谐的情境中展示人类的文明,必然是体现人类在更高层次上的生态和谐性的生存。从这种意义上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的本质及价值就表征着一种和谐与循环性的路向,或者说,这种关系的韵律特征是创生和谐与循环性价值形态的展示,同时也使生态文明呈现着这种和谐与循环性的价值形态,并且在肯定与超越性节律运行中体现辩证否定的过程。

其次,从人的自省性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力量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体验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人,是能够把人的生存与发展机制放在这种关系去构建的人。生态文明的建设性总是向未来迈进的,以“生态人”为主体构成的建设性的文明形态,需要人们有基本的反思力和自省力。人类要构建生态整体性文明机制,以完备自身的生态性生存能力,并有效地促合那种“深绿色”生命体验形式,就必须要求人的反思与自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的自省力要求人们应该完备自身的生态创生性能力,强化生态协调能力,进而激活人们的生态性生存能力。所谓自省力,无非就是要科学、合理且生态化地思考及把握人们这一系列能力的机能性和节度性。这种自省力不可能撇开自然生态力的作用。因为人类生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受到“盖娅”母体的呵护,对生存资源的获取不可能超脱自然力的供给,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机能无不来自于自然生态力,这基本是一种顺向的力的递进。但当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力图寻求最大化的利益,满足自己最大化的财富需求时,在向自然生态进行最大化的索取时,就必然造成自然生态力的反向作用。这实际表现了自然生态力及环境支撑力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追索及扩张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像福斯特所言,“在有限的环境中实现无限扩张本身就是一个矛盾”[1]。这就警示人类必须反思自然力的负重程度及承载能力,必须思考人类如何才能在永久的程度上保持自然力永远处于跃动的状态,能够持续地、稳定地为人类提供生命力的资助,为人类永续发展不断注入生命的活力,进而优化人类的生存结构,构建人类的未来。

再次,从人文生态的“情理”构合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生态文明以演奏“生生”的韵律而突出“合”与“和”的机“理”,由生态系统的“合理”本性及合“理”的作用,组构成网络化、系统化并且是情意化的文明结构。生态学家王如松说:“复合生态系统不仅遵从自然界的‘道理’,也遵从人类活动的‘事理’和人类行为的‘情理’。”[2]97在这三重“理”的构合中,人的行为的“情理”不仅是溶解剂、润滑剂,更应该是不同“理”的形态转换的中心。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构成中,除了意识与观念、制度与律令等因素的导向性及规范性以外,主要是由人的行为来体现,即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可以体现出人的文明程度。显然,我们对“情理”的认同,一方面要符合人类生存活动的“情理”,另一方面要符合自然生态的“情理”。之所以称自然生态的“情理”,是因为人类认识和体验的自然生态必然是经由人对多种“理”的构合而展开的,这多种“理”的渗透便润化着由“情理”到“事理”再到自然之“道理”的转换韵律,其建立的运行模式的最终趋向,应该是在更高的意义上使人类行为的“情理”符合自然生态运行之“理”。

最后,从“人力”的情意合成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因素在人,在人类自身而不是自然。复合性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在于人来掌控,是由人依据生态的律令及规则来调控,是要通过生态人格的塑造而不断地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自身多重关系的自由融合,需要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机制,需要文化生态自组织系统所构建的人文基础。王如松说:“复合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差别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这个超级生物可以通过技术、组织和文化在大的时空范围内操纵系统行为,使其为少数人的短期利益服务。因此,怎样调节人口、人力、人文、人气的关系,诱导人的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和天地境界,协调个体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眼前和长远、物质和精神间的生态关系,是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97“三理”的情意合成必然彰显人的主体化力量,其行为及其“情理”必须顺化这种系统化、逻辑化之“理”的序列。在调节人口、人力、人文、人气的关系中,更重要的,还应该有“人情”,或者说,“人情”更是活化人口、人力、人文、人气关系的血脉,因为没有“情”、没有爱意的人的行为是干瘪的,无生命的。马克思认为,人能够以激情、热情“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其实,这种情意追寻同样构成人的本质力量,我们可以将这“五种”生存状态的合成视为广义的“人力”,而其连接的线就是“人情”。事实上,“人情”也促成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有机融合,并且富有深情地演奏这种“化”性转换的交响曲。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情”可以被赋予双重内涵:一是在人类的生命序列和社会生活序列中表现人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道德之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等;二是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序列中表现“情”,主要是人类活动及人的行为方式对于自然的情,既有对自然生物又有对无机状态及无生命的自然物的情。

三、生态文明的多样形态

生态文明是有情意的文明形态,情意必然蕴含诗意性、融合性,必须是合理、科学、协调、统筹、全面及可持续地融通,并能够调控人的需要,消解人的欲望性的利益追求及非可持续性的财富观念。因为利益与财富的最大化作为功利性的追寻,往往是弱化“情意”的,是非生态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必然背离诗意及融合性。生态文明的“情”应该通“理”,在“情”与“理”的构合中把爱施放于全人类,施放于与人类生存活动朝夕相伴的大自然,施放于生命共同体,施放于大地之母;不仅施放于当代人,更应该施放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并以人类的“大爱”展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大美”之境。

第一,共生性、融合性文明。生态文明不同于人类历时性发展中凝结的其他文明成就,因为迄今为止,人类所成就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历史性存在,尽管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同样也存在历史局限性及独有性,或者说,各自关注了自身文明存在的建设性领域。生态文明必然是全面、合理、可持续性的,是希求与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在共在家园中同体共生的人类文明形态,并且是整合及有机地融合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成就的一切文明成果。

第二,互惠性文明。生态文明的审视角度更应该立足于生存论的向度,需要通过人在自然天地中的整体性生存而呈现生存质量向度。人的生存质量并不只是以物质生存质量体现,也不是脱离自然和现实生存而以虚幻的精神性生存质量来体现,而必然是整合性、融合性、共生性的,是以全面、科学、合理的生态性生存质量来体现。人的生存质量还需要以人的物质肌体的存在质量作为显示器,通过肌体的活力及能量输出,信息传递的速率、活性程度和质量来显示生存状况。人要求“生”固“命”向自然获取的首先是物质能量与信息,以完善肌体的存在,而当前人们面临的环境危机状况所危及的首先是人的物质肌体及其延续。这同时显示,人的生存理应同自然、环境构筑互惠互利的能量与信息的转换机制,同时还不可忽视代际互惠,即“为了能让未来世代有平等的机会从土壤、净水、森林、海洋和气候取得财富与福利,我们现在就不能任意破坏这些自然资源,以免后代子孙再也无法有效进行利用”[4]。只有在这种多重互惠状态下,才能保证共生性与融合性的生存机能,才能使人类文明的根基牢固。

第三,复合性文明。共生、融合及互惠互利性的文明构成的人类学基础应该是复合性的,即体现人类复合性生存的文明系统。复合性生存的基础是复合生态系统,它使自然与人(社会、经济、精神/文化)以复合性存在结构呈现着生态性构成。其中起码存在两套系统,一是人类“自体”性的生态存在系统,一是人类与自然“共体”存在的生态系统。由此也使复合体成为两套,即一是人类“自体”性的复合体,一是人类与自然“共体”性的复合体。两套系统和两套复合体是错综交织的,但必须相互支撑,呈现支持结构,这种支持性凸显和谐程度,各自机能得到优化、能量得到最优发挥实际就是文明的呈现。

第四,复杂性文明。复合生态系统是复杂性结构,生态文明同样是复杂系统结构。复杂系统构成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基本样态,必然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世界中,文明也同样处于这种复杂且非线性的构成中。复杂性现象主要是通过有序与无序的交织,多样性的存在状态,以非线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体现自然生态、生命共同体和人类文明,体现人类存在的“自体”与“共体”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使得生态文明在“多”与“一”的统一,“异”与“同”的统一,无序与有序的统一中,形成复杂的、自组织性的并且是处于永久性演替节律上的系统结构。同时生态文明较之人类构建的物质文明在偏于物质基础性的建设方面,精神文明偏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方面,政治文明偏于对社会规范体制与系统的建设等方面,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整合性及复杂性。

第五,诗意性的文明。生态文明演绎人类的诗意生存,将人类的生存律动调适在诗性的节律中,使人的生存质量呈现为诗意的质量,也祈望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化生为一种“诗性综合体”。同时,生态文明还力主拯救沉浸在那种被生存欲望及无限扩大的财富欲念所“遮蔽”的人的精神,促使人们不仅能够构筑“自体”性的诗性生存节律,更要和谐地润化“共体”性的诗性韵律,并使那种所谓神性的“诗性乌托邦”转换为现实、具体的生存场域,将生命的本真“敞开”,从而让人们真正且深度地体味到“诗意地栖居”的韵律。

第六,生态文明是“大美”的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塑美的文明形态,是不断地构筑系统整体性及和谐美的文明形态。显然,生态文明不仅要构建人类“自体”性的美,更要注塑人类与自然“共体”性的美,即“大美”。因为生态文明是在“大道”及“大化流行”之境中生成,所以它呈现的美的形态就必然是在宇宙自然之“大”以及在生生化育中显现着美的状态。同时,生态文明的整合性、融合性、共生性、复合性及其复杂性都必然是通向“和”的,是“大美”之“和合”及“生化”的神韵之境的显现。

四、结语

生态文明全面、整体、可持续性地,并且是绿色地集合与融聚人类那种无限的创生性机能,希求与自然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在共在家园中同体共生、互惠互利,呈现了“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5]。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2]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制度建设;发展性;和谐性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0-02

人类社会对于生态文明的追崇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又离不开现实问题的推动。现代工业文明追崇的工具理性主义和消费主义加剧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在解构工业文明范式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文明发展的新思路,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通过自身的劳动与实践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提高,是与野蛮相对的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文明时代又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如今正逐步进入生态文明。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以后,随着铁器的运用,人类逐步摆脱对自然的一种完全依赖,逐步获得了相对独立生存的状态。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并没有将自己看作是一种与自然界完全独立的存在,而是认为自己与自然息息相关,“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还是主导思想[1]。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工业文明带给人类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机器制造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主体性张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无处不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尖锐的二元对立。自然仿佛成为人类满足私欲的资源库和垃圾场。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升温等生态危机集中显现,自然界开始了对人类的惩罚和报复。

为了缓解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在解构工业文明范式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文明发展的新思路,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即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更是人类基于自身实践与反思,对未来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缔造了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不乏早期的生态启蒙思想。无论是先秦时期儒家所倡导的“畏天命”、“知天命”、“制天命”,还是到后来宋学家王阳明主张的“万物一体之仁”、“天人合一”、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传统生态伦理观都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因此,生态文明的提出是顺应现代社会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生态本性的理性回归,也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某种批判和反思;它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发展关系,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建立了生态伦理实践的有效路径,推动了新时期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提出。传统的生态掠夺式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已不在为世人所接受,人类已经开始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是当今世界潮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论的深刻内涵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平衡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探索和建立既具有普遍指导性又考虑到区域特殊性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正确把握住生态文明的内在发展性与和谐性的本质特征应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关注的议题。

(一)坚持生态文明的内在发展性与和谐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根本

与传统工业文明立足于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哲学的机械世界观范式相比,生态文明立足于生态哲学的整体世界观、有机论世界观。生态哲学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主张人、自然都是生态系统内的主体,都具有各自的价值,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的产业生产模式遵循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反复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通过科技的提升、循环利用能力的挖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文明这种内在的和谐性与发展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以同志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央集体,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实事求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理念,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出路、创造了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彻底摒弃传统的、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在本质上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建立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制度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开展离不开体制制度的不断建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有效契合不仅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败,也关乎着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完善与创新发展的实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出全面合理的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并逐步形成“多位一体”的生态建设管理模式。政府在发挥导向作用的同时,要有效地利用市场、社会、媒体、学界、企业、公众等要素的参与。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建立完善和贯彻执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要积极发挥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支持和引导绿色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nGo组织;媒体要努力配合生态建设政策要求,既要宣传好政策的相关内容,更要秉持社会责任感和媒体道德要求,倡导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加大人才培养、研发先进科学技术、增强理论实践创新需要学界发挥其巨大的优势,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理念和人才支持;企业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改变生产方式、减少污染排放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压力;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既是实现公民民利的体现,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政府不仅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氛围,更要为公众参与提供良好的参与途径和保障。政府可尝试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管理资金,积极协调与各参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权责明晰,逐步完善适合地区实际的生态管理模式。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路径

继党的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短短五年时间,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性地融入到“四位一体”建设当中,形成了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要明确指出的是,生态建设的提出并不仅仅是单纯地与其他“四个建设”的某种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要将生态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生态建设融入和贯穿到经济建设中,要求我们建立以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生态经济体系。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培育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建设融入和贯穿到政治建设中,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扩大社会主义政治民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积极发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美化人民居住环境,使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融合要求我们要重视和关注民生,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公平;要努力建立一个政府廉洁、百姓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的融合要求我们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营造生态保护社会氛围,牢固树立社会文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事业,鼓励和支持生态理论、生态科技的研究、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思维和生态创造力,使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3]。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相处的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新篇章、新任务,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在坚持把握上述“三个原则”的基础之上,更要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更是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应该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矛盾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面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英姿.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J].理论视野,2012,(2).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本土化践行;效度提升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1-0071-04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生态问题不断突显,生态伦理责任担当又显存认识分歧的今天,如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我们认为:本土化践行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根本路径。这里的“本土化践行”是指,人民群众以现时条件为转移,立足于本土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实践机制,建设符合本土情境的生态文明。它有四层内涵: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支撑,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实践机制;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场域规范,体现在立足本士,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接;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定位,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应以现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求,体现在人民群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场域规范、历史定位与主体要求统一于实践支撑中。

一、本土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场域规范

本土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一个空间范围,即在本土的场域内建设,这一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立足于本土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接。

本土化既包括观念层面上的本土化,又包括实践层面上的本土化。从观念层面上来看,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区域,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态问题,不可能直接用一般性原则移植于本土来解决特殊问题,也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来解决本土的生态问题,而只能以一般性原则为指导,以本土的生态问题为中心,把生态文明观一般性原则与本土生态实际相结合,使生态文明观本土化。否则,生态文明建设难以实现。从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生态文明观一般性原则“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一般性原则只有同本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改造世界的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生态文明观基本原则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本土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本土化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

就中国而言,生态文明观必须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根本要求就是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生态问题,形成中国化的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移自外域”的理论“取得民族形式”,“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从而向中国人“靠拢”,成为中国人民认识与改造生态环境的思想武器。因为,从“生态文明”与“发展”的关系维度来看,西方生态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都不能直接拿来“对接”并指导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西方生态主义来说,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基础,以“环境”遮蔽“发展”,甚至成为“生态极权主义”或“环境法西斯主义”,成了“敌视人”的唯物主义;就生态马克思主义来说,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主张以限制“发展”来改善“环境”,建立“稳态的”(本·阿格尔)或“混合型”(戴维·佩珀)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幻想在“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依赖人的普遍愿望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由此成了“一种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几乎没有现实的可能性。

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在现实中,不存在相对于所有人而言的一般性生态问题,只存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着的具体不同的生态问题。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生存和生活的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对生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差异的主体有着不一样的环境“想象”。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与地方“文化精神和人们的价值心理相契合,在对本土社会有更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在本土社会的应用性”。

当然,本土化不是自闭的特殊化,而是开放的现实化。本土化的本质与旨归就是现实化,是为了解决本民族、本地区现实存在的生态伦理困境与生态问题。一般认为,“现实化”主要是指本土的生态实际情况、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历史文化。其中,“生态实际情况”是基础因素,“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核心因素,“历史文化”是精神因素。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土化,实际就是其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实践化。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性。

二、现时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历史定位

现时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一个历史定位,即生态文明建设立足现时并指向未来。这一定位的意义在于,只有立足于本土实际,才能反映并解决现时生态问题。只有反映并解决现时生态问题,才能对接并促进本土经济社会发展。

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时代主题;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态情况、不同的生态问题和相应的不同的历史任务。面对差异化的情形,任何抽象的理论与固化的实践模式都将无力回应,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是发展的、具体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唯有如此,才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从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现时化”是指生态文明建设沿着时间维度,朝向具体时代的当代化,其内在要求是反映时代生态文明精神、回答时代生态问题、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对接。“对接”是生态文明建设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解决时代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对接”中解答时代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现时化的关键环节。而时代的“实际”主要包括当今生态问题的新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等。在“对接”的过程中,判断当今生态问题的新变化是基础,破解时代生态(伦理)问题是关键,引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目的。这一逻辑理路和实现过程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时化过程。

首先,判断当今生态问题的新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现时化的基础。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生态情形,蕴含着不同的生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与逻辑,并深刻影响着此历史阶段中的民族、国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本土化的进程中,只有对本土所处的生态情形及当今世界生态问题的新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抓住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矛盾与核心问题,才能成功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本土化的历史进程。因此,科学地判断本土所处的生态情形及当今世界生态问题的新变化,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基础或者说是起点。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视线从抽象的“人类”转变到现实的人“类”,认识到现实中不同主体间的差异性,才不至于在高呼环保的同时,又无视发生在身边的由于“环境不公正”造成的某些群体的生态危机。

其次,破解时代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现时化的关键。每个历史阶段总有属于它自己的生态(伦理)问题,需要科学的理论去给予解答与回应。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进行考量,展开研究,完全是因为生态问题频频发生且日益严重。实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关键,也就在于破解不同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难题;只有破解了难题,才谈得上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效度。在当代中国,新“公地悲剧”、“用户第一主义”的陷阱、“自然的社会建构”的限度、“越是‘绿’的地方越穷”、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承载限度等问题亟待破解。

最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现时化的目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时代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建没现时化,需要不断对时代内容进行历史化开掘、现代化阐释与全球化整合,凝聚时代精华,实现自己本来的历史意义、可能转化出来的现代意义以及可能创生出的普遍价值,进而引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表现为:第一,引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过去,国内外环境哲学(包括生态伦理)一直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中心主义”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自然中心主义以生物进化论和自然自组织论为依据,把人看成是自在的类;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的理性为依据,把人看成是自为的类;二者都没有把人看成是对象性存在物,都没有把人看成是自觉的类。其引领作用之一,就是确立“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即以人的非中心化为外在手段来实现人的中心化的内在目的,或者说是,非中心化的工具价值作了目的化处理。第二,引领人们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文明形态的形成。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使人类迎来了“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濒临失衡的地球”和“环境荷尔蒙”。生态文叫作为当今涉及生产方式变革的战略任务,其引领作用之二,就是确立生态化生产方式,发展生态产业。第三,引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过去的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导致了资源的高浪费。因此,引领作用之三,就是确立生态化生活方式,即培养人们生态文明观念,倡导生态文化;引导人们文明消费,消除浪费性和污染性消费;拓展低消耗且对环境友好的精神消费领域等。思维方式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态化与牛活方式生态化彼此关联,构成有机整体。我们需要以思维方式的生态化为先导,以生产方式的生态化为基础,以生活方式的生态化为牵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大众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主体要求

大众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一个主体要求,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生态人。这一要求的意义在于,强调人民大众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只有本土群众内化并外化了生态文明观,形成生态人格,才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民大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诉诸本土群众。这一主体性要求内含两个基本点:一是q三态文明观既要掌握本土群众,也要被本土群众掌握,在满足本土群众需求中获得发展;二是推进本土群众人格的生态化,形成生态人格。前者是基础、是前提,后者是目的、是归宿。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因此,生态文明观只有掌握人民群众并同样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和保持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才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不过,生态文明观对于人民群众而言,是不具先验性的,必须将观念“灌输”给人民群众,使观念归依主体,才能在实践中沿着主体维度不断地从理论走向现实。生态文明观为何能归依人民群众且被践行?不单是因为语言表述从学术化走向生活化,逻辑演绎从理论化走向实践化;更因为它切实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说话”,才能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接受、所践行。因此,大众化的实质是要实现生态文明观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这才是根本。

只有意识到理论观念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这种关系,才会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所有社会成员的事业。当前,我们必须致力于对生态文明观进行持之以恒的宣传,既让人民群众掌握生态文明观,又让生态文明观掌握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活动由自发上升为自觉,从而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投入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生态文明观掌握群众”与“让群众掌握生态文明观”,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态文明观不仅要内化在人的思想观念中,更要外化在人的具体活动中。在这“内化一外化”过程中,推进了人格的生态化,培育了生态化人格,使人成为“生态人”。正如前文所述,“自然中心主义”者把人看作是自在的类,只见“生态”不见“人”;“人类中心主义”者把人看作是自为的类,只见“人”不见“生态”。我们必须突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只有“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看到了“生态人”。

我们强调“无中心”,那是因为“无中心”,表现为人在实现自身中心化的同时要节制自己的中心化程度;我们强调“有中心”,那是因为“有中心”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使物趋近于人而不是相反。这样,促进人形成既享受生态权利又履行环保义务的生态化人格;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善待人类、兼济自然的道德实践。

四、机制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实践支撑

机制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一个实践支撑,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一整套实践机制。这一支撑的意义在于,只有具备本土特色的实践机制,才能解决本土生态困境。

过去,许多研究偏重于解释生态困境,而问题在于解决生态困境。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作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往生态文明建设效度低,问题在于不从实践的立场并以历史性的眼光来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实践机制。

其实,本土化践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实践机制是其内在机制与外在机制的统一,而在这两者中又包含着多种不同的构成要素,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内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综合作用,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过程及其结果。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差异性建构理论和践行模式,正是这个整体系统中各个不同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实践机制就是践行主体、践行客体、践行主客关系的合理处置等各个方面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任一方面的不足,都可能导致具体践行活动的破产。具体包括:主体决策机制、系统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四大类机制。这是问题的一般。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十;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

2012年11月8日,总书记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这一新表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从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任务转变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立足我国国情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发展基础薄弱,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采取了“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模式,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压力、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例如: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全球排放总量的17%,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500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81个,占56.2%。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突破瓶颈制约,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目前中国正处于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理念,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目标,走出一条以“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为主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实现不仅需要自发的生态力量,更需要党和政府从整体的发展战略高度规划、部署。

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这在战略高度上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发展路径。首先,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危机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灾难,人民对政府失去信任,我党的执政地位必将难以巩固。其次,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党的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展现“负责人大国”的形象,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四、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然而当前不断产生的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实现,制约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经常引发各类社会冲突,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近年来,由于生产生活环境的破坏,空气污染加剧,酸雨、烟雾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人的生命健康,引发哮喘、肺癌等疾病,民生问题加剧,违背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根本宗旨。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从整体改变局面,尽快改变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

五、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明建设,而且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就不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也是全民族生态道德观形成的过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质。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交错存在,仅仅构想生态文明建设远远不能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把它列入“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级政府在现实层面上更好的投入和实践推动,宣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11,8.

[2]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汉江论坛,2011(2).

[3]邹安乐.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J].唯实,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