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5:30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1

〔关键词〕校园暴力;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17-03

一、中学校园暴力事件概述

1.校园暴力的相关定义。校园暴力几乎在各个国家的学校都有发生。由于研究者的角度和侧重点不用,暴力的定义各有不一,其中关于暴力的定义得到较多认可的有两种。第一种是(olweus,1999)“暴力是动作发出者的攻击。即他是用自己的身体或别的物体(包括武器)去伤害(通常很严重)另一个个体的攻击。”第二种定义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对自己、他人、群体等广泛地使用体力或其他能量来恐吓,其结果导致了或最大可能导致了受伤、死亡、心理伤害、发展不良或剥夺的行为”。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近期有研究者将校园暴力概括为:“一般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综合有关暴力和校园暴力的定义,笔者认为中学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学校园或校园周边地区的,由学生、教师或校外人员以口头、物体或身体任何部位而发出的,对师生身体、精神、财产等权利造成某种伤害的攻击。

2.目前国内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现状。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变化,体能、力量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在经历第二次断乳期,反权威、寻求独立、情绪不稳定等因素使青少年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实施者,同时也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因而,可以说青少年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而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构成了青少年的主体,因而关注中学校园暴力事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与全球校园暴力的严重化(如枪击等)趋势相比,我国的校园暴力程度要轻,但是危害之大还是值得高度重视。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躯体暴力的年受害率波动约在35%,与世界水平比起来,处于中等。15~24岁犯罪占全国犯罪总数的55%,死于躯体暴力的青少年比例逐步上升,而且,施暴者的年龄呈现低龄化,暴力手段的复杂性和预谋性越来越强。

3.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以后,除了会给暴力事件的双方程度不一的身体上的伤害以外,最值得关注的是,暴力事件给暴力双方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发展障碍等,有的还间接导致当事人以后在家庭生活中的暴力倾向;对于和学校教师有关的暴力事件,可能造成教师的身体受伤害、教学士气受到打击、名誉受损、精神上的打击等;而校园暴力事件对学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和谐稳定状态,使学校师生人心惶惶,并可能使学校面临各方面的社会压力。

做好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在国外以及台湾地区早已得到高度重视,并发展出各种干预方法。但是就目前国内中学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干预情况来说,大多数的学校习惯于通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批评处分来解决校园暴力,或者流于程序上的处置和干预,着重预防。但是当校园暴力发生以后,留给暴力双方和与之相关人员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的是暴力事件给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因此,做好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件值得高度重视的事情,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而且也有利于促进中学校园的和谐和安宁。

二、中学校园暴力事件预警系统的构建

1.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关注暴力预报因子。校园暴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预防和预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危险行为与曾经有过的暴力事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比如说成绩差、人际关系恶劣、自尊低、酗酒、逃学、打架、携带武器等都可能与校园暴力存在着高相关。因而,考虑将一些中学生的危险行为作为中学校园暴力的早期预报因子,及时发现高危者,监控其暴力倾向并及时作出适当的干预,有利于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预警和预防。

2.学校―家庭―社会联合预防。“社会生态学理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校园暴力的预防理论模式,由wHo专家提出和倡导。其中除了对青少年个体的健康危险行为的了解外,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联屏障的预防和干预系统。因此,在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发展,鼓励开展健康的课余活动;家庭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温馨和民主的家庭环境;社会各方面加强对酒精、暴力工具的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抵制易给中学生身心带来不良影响的影视作品、不良网络等。

3.开展有关校园暴力的教育。开展有关校园暴力的教育,让中学生树立有关法律意识,学会怎样抵抗暴力,提高人际交流的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进行生活技能教育。例如,美国针对暴力事件发生率较高的学校开展“18课时预防校园暴力生活技能”课程,介绍青少年暴力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环境因素,另外还有愤怒控制、矛盾的非暴力解决方式等。

三、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应急处置

1.接案。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以后,得到学生的报案后,校园危机干预小组(预先成立的)应高度重视,若是正在发生的事件,应立即通知学校的保安处,并立即派专人到事发现场制止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并通知暴力事件当事人的家长或家属。若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接案人员一定要做到耐心倾听报案者的陈述,并表示关怀和重视,对报案者所提供的资料和报案者的姓名等情况要做到绝对保密,并对报案者提供的事件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报案者的表现和陈述内容,大概判断事件的严重性,并向报案者提供心理关怀和保密承诺。

2.制定干预方案。校园危机干预小组在接到报案以后,应在学校保安部门的配合下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在立即中止暴力事件的情况下,了解事件的情况,如遇到程度比较严重、现场对某些有关人士容易造成刺激的事件,应运用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方法对在场的有关人士进行现场危机干预。这就需要危机干预小组在没有事件发生的情况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做出现成的、可行的危机干预预案,并学会现场干预的有关技术,在暴力事件突如其来的时候及时运用。在暴力事件发生以后,或者是事发后才接到报案的,可以采用迂回方式进行调查,深入、切实了解案情,并根据具体的案情来设计事件发生后针对有关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方案。

3.对外

(1)委托发言人。校长可选一位经验丰富、作风沉稳的发言人(如曾担任过人大代表的教师),答复所有媒体的询问。这个发言人要能及时汇总医疗救护联络员、安全保卫联络员、家庭社区联络员等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及时与危机实际处理协调员核实各种信息,及时向学校危机事件处理协调员(或者校长)汇报各种媒体到达情况以及他们的要求,在学校危机事件处理协调员(或者校长)的批准下,代表学校向媒体提供口头或书面的信息报告。

所有有关该次学校暴力事件的信息必须得到最高程度的核实,学校教职员工中的任何人都不应该把个人对某一情况的想法对外公开陈述,除非由危机干预小组的领导人证实同意。

(2)与当事人家庭、社会沟通,争取支持。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后,要立即和当事双方的家属取得联系,慰问在暴力事件中受伤或者死亡方的家属,对于主要滋事者一方,应要求其家长履行监护人责任,若滋事方是成年人,则要求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责任。

同时,要通知学校其他与事件无关学生的家长,以平息焦虑和谣言,对于情绪特别受困扰的学生,校方可以直接联络他们的家长,请他们留意子女的情况,有需要时应请家长到校商讨协助子女的方法。在通知家长的时候做到只报告事实,避免臆测或假设,并说明校方已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危机及保障学生及教职员的安全,强调情况已受到控制。家长在接到通告后,会致电或前往学校查询情况,校方需安排教师负责解答家长的查询。

四、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及时心理危机干预

1.在危机处理筹备工作完成后,尽快通知全校所有学生学校发生此次暴力事件的事实。校长最好采用全校集会的方式宣布消息,宣布的内容应简单直接,避免师生的无端猜测和恐慌。宣布暴力事件发生的事实的时候不涉及事件发生的具体方式,特别要避免对实施细节的描述,以避免其他学生的模仿。宣布的时候,对在暴力事件中受伤的学生表示出关心,如果有致死的学生,要向该学生表示简短的哀悼。最重要的是要向学生表示学校一定公平妥善处理该事件,给所有的学生和家长一个合理的交代。

需要注意的是,校园危机事件干预小组管理人员应以一种平静、简洁、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所发生的事情。避免教诲式的语言。要开放地、如实地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要增加不必要的细节。信息时,措辞上的选择和语音语调的调整都很重要。谨慎地选择所使用的语言,事先把要说的话写出来,然后一句句读出来是作现场报告最好的选择。

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信息,我们都必须先写出一张危机事件的报告单,其中包括所有要交流的信息,同时我们要确保危机事件报告单里面包含以下信息:所有已经知道的事实;受害者和危机事件制造者的现状;学校是否会保持正常上课状态;家长是否应该把孩子们留在学校;可以提供给学生的服务。

2.专门针对该次校园暴力事件在事发班级开展专题班会

(1)班主任向学生简单交代班上发生的此次校园暴力事件。班主任根据学校和保卫处(或者公安部门)已经确实掌握的事实向学生交代,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发生的遗憾和痛心,向全班学生检讨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疏忽。

(2)了解班上学生对次此暴力事件的感想。如果学生难以用语言表达,可以请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在纸上。要接受(忌否定)所有学生表达出的情绪,对学生表达出来的情绪不作任何评判。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但是要用合理的、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万万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也不能用侮辱同学名誉、伤害同学心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要记住“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教训。

3.引导班上其他学生对当事学生做点事情。比如,让班上的学生为在暴力事件中受伤的学生做卡片,写上祝福的话语,表示同学们的关心,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期待他快点儿好起来走进教室。这些信件和卡片均由教师代为转交。

在这个阶段,我们最好不要触及受害学生在这次暴力事件中的责任、错误等。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更快地走出悲伤,甩掉害怕的阴影(症状严重者可运用冥想和放松的方式进行脱敏治疗),随时感觉到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和同学的温暖,战胜恐惧,重新回到学习和生活当中。

如果有已受伤致死的学生,可组织班上学生在教室举行一个小型的送别会,制作小白花,在卡片上写出自己对致死同学的心里话,希望同学安息。

同时,对暴力事件中主要滋事的一方,也鼓励班级其他学生给予这些学生心理上的援助,比如以卡片或信件的方式,写出对这些同学的期望和祝福,希望这件事情早日查清楚,不管这件事情处理结果如何,都希望这些同学能够通过这次事件,重新站起来。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给他们希望和力量。

五、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事后心理危机干预

1.强调学校的心理辅导机构及其详细地点、联系方式。向学生强调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地址、电话,以及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联系方式,鼓励学生利用心理辅导的方式解决此次事件给自己带来的恐惧和害怕,以及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

2.留心有异常情绪反映的学生,及时对他们进行单独的心理援助和辅导。因为暴力事件的发生,班上可能会有一些和当事学生关系密切或者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班主任要特别留心(也可通过班干部的观察以及其他学生的汇报)这些学生,及时开导,或者送心理咨询老师处进行及时的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让其尽快走出悲伤,走出恐慌。

3.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当事人的心理辅导。对受害者进行长期的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件发生以后,暴力事件的当事人可能更多地会后悔,觉得对不起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时候,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情绪发泄的方式,给他们以心灵的温暖,不要让他们感到被遗弃被孤立。当他们重返教室以后,可以通过专门的团体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野餐等),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们感觉到被接纳和团体的温暖,这样有利于彻底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本文为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交流文章,摘要收录至《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参考文献:

[1]陈雨亭.浅谈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J].大众科技.2006(3):148~149.

[2]尹逊强.校园暴力的现状及预防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1063~1066.

[3]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3,28(3):193~196.

[4]许龙君.校园安全及危机处理[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4初版二刷.

[5]周红五.心理援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2

【关键词】国内;校园暴力研究;最新进展;问题思考

近年来,屡见媒体报道我国因校园暴力而产生的学生跳楼、卧轨、服毒等恶性事件,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谐、校园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的事实表明,屡教不改、肆无忌惮、不计后果的青少年引发的性质恶劣校园暴力,不仅对当事人造成了身心伤害,而且对同龄伙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消极影响,也给相关家庭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等方面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各国校园暴力发生率日益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各国政府、教育机构、专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在校园暴力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新进展。为此,笔者在广泛地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在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干预策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研究和有效预防校园暴力有所裨益。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

校园暴力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外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但什么是校园暴力?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概念。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1996)首次将暴力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定义为:“暴力是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一类行为。”[1]我国学者张旺认为“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既包括老师又包括学生)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2]杨宏飞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小学师生普遍认可比较严重的身体攻击和性骚扰为校园暴力,不太认可言语攻击为校园暴力。教师比学生更认可身体攻击为校园暴力,而学生比教师更认可言语攻击、财产破坏和一般性的体罚为校园暴力。”[3]说明教师和学生对校园暴力概念的认识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姚建龙认为,“目前对校园暴力界定的各种观点,大体可分为以‘校园’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和以‘师生’为中心的界定模式两种。校园暴力宜界定为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侵害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4]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可以界定为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大中专院校等)内外的,导致师生身体和心理伤害、造成师生财产和名誉受损、破坏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言语和行为。

二、校园暴力的研究对象

近年来,我国学者、专家对校园暴力的研究视角从关注国外研究,逐步发展到更多地关注国内特殊群体的具体行动研究,特别是关注中学、中专、中职、大专院校等的青少年群体。

1.关注中小学生。荆春霞等[5]对广州市某中学1890名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的研究;刘霞等[6]对某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抽取875名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陈海珍等[7]对广州市1064名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的研究;薛玲等[8]对唐山市中小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特别关注发生在中小学的校园暴力。

2.关注中专(中职)生和大学生。孙静等[9]护理女生校园暴力情况调查和干预效果评价的研究;陈大光等[10]中专女生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及其与心理问题的关联研究;庞淑兰等[11]唐山市某职业高中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的研究;王畅等[12]人对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的研究,特别关注中专、中职、高校的校园暴力。

三、校园暴力的研究内容

1.校园暴力的现状研究。刘霞等对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研究发现,精神暴力的检出率为59.0%,躯体暴力的检出率为35.7%。[6]薛玲等在对河北省唐山市中小学校园暴力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校园暴力发生率为53.0%,其中躯体暴力发生率为36.3%,心理暴力发生率为31.5%,性暴力发生率为5.5%;50.8%的学生曾遭受过暴力,16.7%的学生有过施暴行为;男女生施暴行为分别为21.7%和11.8%。[8]庞淑兰等对唐山市某职业学校的研究发现,校园暴力发生率为59.0%,其中男生为75.9%,女生为50.5%,暴力形式以心理暴力发生率最高,为50.7%,其次是躯体暴力,为34.8%,性暴力发生率最低,为7.2%。[11]陈海珍等对广州市中学生在近1年里校园暴力的研究发现,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为40.7%,其中遭受暴力和施暴他人发生率分别为33.5%、18.6%;在受暴类型中,心理暴力发生率最高(18.2%),其次是被人故意破坏物品(14.8%),身体暴力(13.7%)和性暴力(4.7%);在施暴类型中,身体暴力发生率最高(11.9%),其次是心理暴力(9.4%),故意破坏他人物品(4.1%)和性暴力(2.7%)。[7]王畅等人对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为69.9%,男、女生校园暴力发生率分别为75.6%、63.8%。校园暴力施暴和受暴发生率分别为63.6%、55.3%,男生施暴和受暴发生率分别为70.9%、60.0%,女生施暴和受暴发生率分别为55.7%、50.1%。精神暴力发生率最高为68.0%,其次为性暴力为34.2%,躯体暴力最低为16.5%。[12]

四所学校校园暴力发生率对比表

如上表所示,同样是中学,校园暴力的总体发生率在不同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同一地区,如唐山市普通高中心理暴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职中,躯体暴力的发生率却略高于职中。广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学生,性暴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学生。由此可见,校园暴力的类型在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存在差异,中学阶段的心理(精神)暴力要得到学者和校方的关注,大学阶段的心理(精神)暴力和性暴力要得到学者和校方的足够重视。

2.校园暴力的成因研究。石艳等人在分析“第二反抗期”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矛盾和迷茫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指出“第二反抗期”青少年的校园暴力呈现暴力方式多样化、转移责任、实施过程中有“从众”现象等特征。他们认为“‘第二反抗期’内的‘攻击性倾向’、心理支撑系统缺乏、来自媒体的“暴力”模仿以及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等”[13]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罗建河等人针对女生校园暴力频发的新表象,研究指出女生校园暴力行为有着一些独特的表现,如群体性、戏谑性、常常包含着性或者犯的成分等,认为“暴力文化的不良影响、性别教育的缺失、个体心理的失调以及社会家庭关爱的缺乏”[14]是导致女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傅涛从校园暴力的社会心理背景的视角出发,认为校园暴力是“家庭结构或功能不健全、学校管理理念落后、教师管教失当、接受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结交不良同伴等相互作用的混合产物。”[15]由此可见,校园暴力产生的有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失调、心理支撑系统缺失等个体方面的内因原因,也有暴力文化影响、媒体宣传过度、学校管教适当、管理理念落后、家庭结构不健全、结交不良同伴等方面的外在原因。

3.校园暴力的危险因素研究。刘霞等人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各种可能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男性、独生子女、父母关系不好、父亲饮酒等是校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6]

陈海珍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现:吸烟、游荡、流涟娱乐场所、零用钱少和曾受家庭暴力均是遭受暴力和施暴他人的危险因素,此外,认为欺凌行为属正常行为也是施暴他人的危险因素。[7]

薛玲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小学生施暴行为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分析发现:有过暴力经历、目睹过暴力事件、支持暴力观点、有不良行为、家庭高收入的学生及男生对他人施暴的危险性更大。[8]

庞淑兰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现:性别、年级、户口、逃学、看暴力电影、父母经常打骂、玩暴力游戏均是发生校园暴力的可能影响因素。[11]

王畅等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校园暴力的性别、年级、专业分布情况。对可能影响大学校园暴力中施暴和受暴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生、文科专业、非独生子女、生活费不足、玩电脑游戏、玩滑板等特技、喜欢暴力节目、母亲有行为、父亲放纵型教养方式、高中之前有时遭他人欺负、对学校现行环境和制度不满、小学老师对自己有不良行为是校园暴力施暴的危险因素。男生、少数民族、非独生子女、自身有不良行为习惯、家庭经济困难、母亲有行为、父亲放纵型教养方式、偶尔被母亲体罚、高中之前曾遭他人欺负、上学期间压力大、对学校现行环境和制度不满、小学老师对自己有不良行为是校园暴力受暴的危险因素。[12]

4.校园暴力的干预策略研究。石艳等[13]提出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的预防和干预系统;罗建河等[14]提出女生校园暴力的防治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通力合作,从宏观层面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干预策略;陈大光等[10]提出要在学校开展预防暴力规划,为受害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张福[16]提出通过开设选修课、系列讲座等加强对优秀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学习、吸收和实践,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增强学生抵御校园暴力的免疫力,从课程层面强调学校预防校园暴力的干预策略;李婧[17]提出应加强防治校园暴力的专项立法,健全教育法律法规的人格权保护制度,完善校园暴力的行政法律救济途径,强调立法层面预防校园暴力的干预策略。董新良等[18]指出政府应确立“校园暴力危机意识”,将校园暴力危机防控纳入其公共危机管理的范围,学校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做好校园暴力危机防控工作,强调从政府层面构建校园暴力危机的防控策略。

四、校园暴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1.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研究内容不够系统是指对校园暴力的内容认识不够系统,或者说仍然存在分歧。较全面的校园暴力研究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1)沉默性暴力。也可以理解为“冷战”式暴力,如小群体的成员团结起来突然孤立某人、长时间不与某人说话交流,使其内心失去群体内的归属感,体验孤独感,造成心理的郁闷烦躁。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中低年级。

(2)语言性暴力。群体内成员因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互之间谩骂、诋毁、诅咒等,有些甚至通过传纸条、手机短信、QQ留言等方式进行语言攻击,影响他人的声誉。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生群体之间。

(3)肢体性暴力。一般在语言冲突中,当一方情绪激怒后,往往上升到相互(一般是当事双方两人之间)当场撕头发、扇耳光、脚踢拳打,造成躯体伤害。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小学高年级、中学和大学低年级的学生群体之间,往往导致一些治安案件的发生。

(4)器械性暴力。在冲突发生后,如果相互不服气,勾结社会闲散人员或者其他曾经的同学,通过以强欺弱、以多欺少、以大欺小等手段,有预谋、有准备地使用器械(如管制铁棒、双节棍、钢管、刀具等钝器)群斗群殴;也可能在盘问过程中用烟头烫伤对方,迫使某人喝脏水,实施报复,造成人身伤害。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中学和大学低年级的学生群体、社会闲散人员之间,往往造成刑事犯罪。

(5)强迫性暴力。这种暴力往往是在双方当事人有一方不愿意的情况下,另一方强迫某人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比如,强迫他人经常性为自己写作业、跑腿买东西和望风,强迫他人经常性为小团体过集体生日、赠送礼物(类似于“强捐”、“强卖”)、请客吃饭、唱歌跳舞、上缴安全保护费等,最严重者引诱强迫他人参加、或者是易。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中学(中职)和高校(高职)的学生群体、社会闲散人员之间,往往造成刑事犯罪。

2.研究方法不够合理。研究的方法不够合理是指绝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采取单一的问卷调查法。这种方法本身的缺陷是被调查者可能采取对敏感问题回避的、或者是折中的回答方式。如前表所示,在比较两所高中学校的“施暴发生率”和“受暴发生率”时发现,“受暴发生率”明显高于“施暴发生率”,其实,大多数有“施暴”经历的被调查者不一定如实回答问卷中的选项。假如能对被调查者对应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进行深入地访谈或调查,也许会得到不尽相同的结果。同时,在对干预机制构建方面,大多数研究是从理论层面的思辨性研究,而从实践中得到验证、操作性较强的干预策略仍然不足。今后应该加强行动研究,特别是用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干预策略(如团体心理辅导策略、人际关系改善策略)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应该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校园暴力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中,要通过心理咨询辅导的专业人员,运用自信心训练、渐进式内观等专业心理辅导方法,干预暴力倾向鲜明的学生群体,从而完善其人格结构。

3.研究成果不能推广。经过综述性研究发现,国内对校园暴力的发生现状、产生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机制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是日益上升的校园暴力事件并没有为此而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可能是有关校园暴力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推广应用。有些防御机制浅尝辄止,并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例如,“自福建“南平血案”之后,紧接着在合浦、雷州、泰兴、潍坊等地36天发生5起校园血案,情节恶劣、伤亡惨重,威胁社会安全”。[19]此后一个时期,很多校园内外有民警、交警,甚至武警值勤,保证校园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似乎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安保体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好的局面渐渐消失了。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

[2]张旺.美国校园暴力:现状、成因及对策[J].青年研究,2002,(11).

[3]杨宏飞,叶映华.中小学师生的校园暴力内隐观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11(3).

[4]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4).

[5]荆春霞,王声湧等.广州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

[6]刘霞等.某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

[7]陈海珍等.广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

[8]薛玲等.唐山市中小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

[9]孙静等.护理女生校园暴力情况调查和干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

[10]陈大光,陈晶琦.中专女生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及其与心理问题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

[11]庞淑兰等.唐山市某职业高中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0).

[12]]王畅等.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45(9).

[13]石艳,王嘉欣.“第二反抗期”与校园暴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0,(8).

[14]罗建河,徐锋.谈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J].教育探索,2011,(1).

[15]傅涛.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

[16]张福.“优秀传统道德缺素症”——高职高专校园暴力“病因”的诊断与治疗[J].成人教育,2009,29(6).

[17]李婧.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3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校园暴力防控

一、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及其后果

校园暴力(SchoolViolence,简称SV)是指在校园及其周边所发生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校外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都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仅1999年就有4998名15~24岁的青少年被谋杀,平均每天14人,他杀已经成为该年龄段的第二位死因。在我国,即使是在中小学,近年也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校园暴力事件,特别是校外人员施暴校园事件。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针对全国10省市的校园安全调查结果显示,校外人员、社会人士对学校师生的伤害在抬头。云南省西畴县一个代号为“跨世纪集团”的黑社会组织,经常闯进校园寻衅滋事,向学生强行索要“保护费”,还殴打学生和学校保卫人员,甚至挟持女生在校外;河南省犯罪嫌疑人黄勇,采取诱骗中小学生到其家中的手法,先后杀死17人,并将尸体掩埋室内和院内;河南省汝州市一犯罪嫌疑人窜入第二高中男生公寓,疯狂杀戮沉睡的学生,致使9人死亡、3人受伤;湖北省大冶市多名歹徒冲进罗家桥中学的学生宿舍抢劫,并砍伤15名学生;山东省莒县犯罪嫌疑人持菜刀闯入第一实验小学,砍伤小学生25名。仅2004年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就破获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团伙1358个,查破刑事、治安案件1843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669名。2005年4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后小河小学二年级学生小磊在校门外一家美容院前等候接送车时,被一名男青年持刀割脖而死;9月20日晚,25岁的王锐翻墙进入云南省宣威市第四小学内的教师宿舍楼下,将自制的遥控爆炸装置挂在一辆丰田花冠轿车底部,导致车主浦某在启动轿车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2010年3月23日,被辞退的社区医生郑民生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2010年4月12日,40岁左右的精神病患者杨家钦在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追砍路人,造成一名8岁小学生和一名老年妇女死亡,两名小学生、一名未入学小孩和一对中年夫妇受伤。2010年4月28日,广东省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教师陈康炳携带长约40厘米的钢刀进入雷城第一小学砍杀师生,致重伤2人、轻伤8人、轻微伤7人。2010年4月30日,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并点燃汽油自焚身亡。

据调查,我国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威胁,94%的学生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75.12%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已成为暴力发生的高危环境;6.13%的学生认为,教师也会遭遇校园暴力事件。

一起起校园暴力事件特别是校外人员施暴师生事件的发生,不仅造成一些师生的生命丧失和严重的身体伤害,也给众多师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一些曾在放学路上遭到暴力袭击的同学说,“现在,我一走到那个地方,心情就紧张,害怕再受骚扰,心有余悸。”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但它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创伤,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的暗示,这是相当危险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指出,“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显示校园安全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校外人员频频施暴中小学校园的原因

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很多,除了报复、成帮结伙之外,50.11%的中学生认为,是学生有意模仿电影和电视情节,47.15%的中学生认为,是家庭因素的影响,37.18%的认为,是外来人员惹事,22.18%的认为,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当,19.16%的认为,是校园周边环境差。美国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曾指出,化解校园暴力最有力的因素,不是更严厉的枪支管理法而是新闻娱乐业,许多娱乐节目充斥枪杀、校园暴力内容,导致一些青少年模仿,所以加强枪支管理并不能有效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一些美国民众也认为,电视是校园暴力的始作俑者,一些向青少年传递校园暴力文化的娱乐节目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教育者”。在我国,大量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也充斥暴力血腥场面,对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形成极大的杀伤力,让他们不崇拜惩恶扬善、具有民族感和正义感的英雄,反而对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黑社会老大佩服得五体投地。网络也成为校园暴力的助推器,网络上处处充斥、色情、暴力等内容,网络本身形成的虚拟空间无拘无束、无法无天,令许多青少年心向神往,网络游戏的格斗、拼杀更令中小学生流连忘返、沉迷其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形成攻击性极强的性格。

然而,面对复杂的校内外环境和不断恶化的校园暴力趋势,有关方面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响应。

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虽然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但所有有关校园安全的法规和政策文件都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暴力治理,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2006年7月17日提请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第22条第一款曾经有“学校应当建立校园安全制度,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的表述,但正式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删除了“校园暴力”的表述。

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和广大师生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缺乏,预防措施不能落实,即使发生暴力事件,也很少主动到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而是千方百计掩盖、息事宁人。一项调查发现,目睹暴力事件发生时,15.13%的学生会选择默默走开,10%的学生会袖手旁观,13.19%的学生会帮助受害人求救,3.15%的学生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高达55.16%的学生会视暴力发生时的情况而定。这无疑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纵容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家庭和教养上的缺陷和失控,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一些家长忙于应付工作、生活,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及时发现、教育和纠正子女的各种错误;有些家长过分娇惯和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唯我独尊、目空一切,遇事只考虑自己,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自己的利益;有些家长处理人际关系方法简单粗暴,让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不信任身边朋友和同学,也不善于沟通;有些家庭本身就充满了暴力,“拳头可以解决一切”,让孩子潜移默化形成了暴力倾向。香港大学对325名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尤其是父亲苛刻严厉的教育方式对男孩的攻击行为影响很大。另一项调查表明,近50%的学生认为,学习差和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父母离异及父母不全或正在服刑的中学生因为缺少母爱和父爱,常常会有行为、情绪、社会与健康问题,部分学生生活消极、性格孤僻,容易结交不良朋友。调查发现,校外人员施暴学校往往与学生、教师是有一定关联的,部分事件还是由在校学生纠集校外不良少年施暴。在浙江永嘉破获的一个案件,就是由在校学生与校外一个由青少年组成的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的矛盾引起的。某中学一学生因与校外一个由青少年组成的团伙有纠葛,就在校内组织了一个由在校学生组成的团伙,并购置了枪弹,准备与社会上的团伙对抗,幸好被及时破获,避免酿成惨祸。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已要求各政府部门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但落实不够。学校面临的政治、治安形势和多发的治安案件要求社区警务走进校园,尽早介入、及时破案,但现实中的校园治安主要还是依靠学校内部。公安机关因为警力、经费、时间等因素限制,经常无暇顾及校内发生的案件,只是在校园内部发生案件或接到通知才匆匆赶到。校园治安工作松懈、边缘化,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多发。

中小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和分辨能力差,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要求设置保安加强保护,多次发生的校外人员闯入校园行凶事件已说明保安的重要,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并没有设置保安。校门是防止师生受到校外人员伤害的第一道防线,但许多学校也只安排一些大爷看门,他们保护师生安全的能力和自身心理健康无人关注,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绝大多数连门卫也没有,校外人员可以随意进出。

三、防控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的措施

防范校外人员施暴校园,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友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教育、文化、新闻媒体、卫生等部门,必须站在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充分认识校外人员施暴校园对师生生命安全、对国家和个人财产、对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危害,进一步突出重点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决按照“三铁”(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的标准)要求,切实履行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狠抓校园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各类防范措施的落实,杜绝校外人员施暴事件再度发生,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1.公安机关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强力打击犯罪,全面排除隐患

防范和打击校外人员施暴校园需要公安部门的力量,校园治安不应排斥警察,中小学校更需要警察。公安部门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部门开展工作,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八条措施”,切实做好“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向学校派驻保安员”等工作,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治安秩序,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要依法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艾滋病患者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员的治安管理,要在集中排查的基础上,建立分类治疗和管控机制;要坚持严防严打,防得犯罪分子不能对师生下手,打得犯罪分子不敢对师生下手,对于暴力劫持、持械行凶、严重危及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现场处置的民警和武警可以依法果断击毙,对我行我素、屡教不改者,也要给以重罚。

文化、工商、公安、交通、卫生、质检等部门,要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清理整顿和取缔非法经营的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和各类流动摊点。按照要求对洗浴场所、网吧等经营单位,限其远离学校,搬迁学校周边人员杂乱的集贸市场等经营场所,禁止游商小贩在学校附近出售物品,等等。公安、文化、出版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对影视、报刊的管理,坚决取缔非法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刊物,查处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游戏软件产品,引导媒体正确传递伤害和暴力的信息,严控影视和书刊中对暴力的描述和渲染;要加强化学物品(农药、毒鼠药等)、药品和枪械的管理。

总之,要尽快由公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构建以校园社区警务为平台、校园犯罪打击为关键的校园暴力管理格局,建设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2.学校自身尽快落实防控措施,准确理解、科学应对施暴事件

防控校外人员施暴校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各类中小学必须高度关注学校师生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各类中小学校都要构建校园安全责任制,明确校长是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法律顾问或法制副校长、外聘的专家、邻校代表、派出所民警和社区代表等组成的校园暴力管理小组,研判周边治安信息、特殊人员信息和外来流动人员信息,预测可能引起校园暴力事件的诱因,并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的领导和指导下,迅速、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和力量,提早发现、阻止、处置校园暴力事件。

各类中小学要进一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每所学校都有专职保安力量、防护器材和报警设备,实行专业化的安全管理。驻校保安员、学校保安要严密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学校要实行24小时巡查制度,专职保安要加强校园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效处置校园暴力。在一些重要场所要安装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等技术防范设施,确保一有警情发生公安机关能够快速反应。

要加强值班门卫的配备,落实外来人员及车辆出入登记制度,加强学校出入人员的登记管理,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减少外来人员对校园的骚扰,防止外来人员闯入校园制造事端。要加强门卫制度建设,改变一些学校由老弱病残来担任学校门卫的不正常现象。

中小学校必须能够冷静、理智、迅速处置校外人员施暴校园等暴力事件,能防止事态继续蔓延,控制损害扩大。为此,学校应指定一位发言人,由其成为所有正确信息的唯一来源,负责对社会和媒体信息,不要多方面对外非正式的声明或表态;不要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保持沉默,或回避问题;要以妥善解决事件为主要目标,不要做无谓的争论,推卸责任;要善于把握各类人员的心理,合理调控全体师生的情绪;要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一些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但政府尚未意识的危机事件,力争做出书面分析和汇报。

3.学校自身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法制教育,保障师生心理健康

中小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基本教育范畴,由专业人员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安全教育教材和实践、实验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自防、自卫和自救的意识和能力。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要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学会发生冲突后如何控制自己;要告诫学生自觉抵制暴力色情荧屏对自己的毒害,不到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害的场所去,不要接触不良的电视和录像。各类中小学还要定期对师生员工进行包括危机案例教育、危机意识教育、危机预控知识教育等在内的校园暴力危机教育,必要时还应针对一些经常发生的暴力事件开展模拟演练应对,让师生懂得应付各种灾祸的常识和方法,掌握避免伤害、躲避危险和自我防护的基本技能,学会自救、互救和逃生的本领,做到发生突发暴力事件时能处险不乱,将伤亡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加强师生法制教育,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师生应加强《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自觉抵制和防范校园暴力。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特点,以案说法,以例释法,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团课、少先队活动等途径,通过播放录像、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读书竞赛、歌咏比赛、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以及旁听审判、到监狱劳教所听违法犯罪人员现身说法等,开展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应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官、警察、心理专家等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做守法公民。

中小学校还必须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要克服一切困难,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合格的心理医生或者设立心理辅导教师,主动、及时发现、矫治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利用教育和信息宣传的优势,通过张贴栏、电视、广播、学生会、志愿者协会及其他手段和途径,实施宣传攻势;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教育学生如何利用投诉信、匿名电话等举报方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远离那些流落街头、肇事校园的青少年,远离校园暴力。发生暴力事件后,还应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受暴学生或暴力事件亲历者开展心理诊疗,通过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和诊疗工作,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重要,没有身心健康的老师,实现校园安全也是空话。

4.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民众疾苦、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社会善待特殊人群

人们在痛斥凶徒施暴校园、残杀无辜师生的同时,也有不少声音呼吁,关注校园凶案的深层次原因。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凶杀案中的郑民生,原本是一个“与人为善、尊老爱幼、稍显内向的男人”,但就是他,一夜之间成为十恶不赦的恶魔,所有人都“想不到杀人狂魔会是他”。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的救人“天使”蜕变为杀人“狂魔”?原来,他遭到了一系列的不幸:一是饱受“嫌贫爱富”风气困扰。医生本是一个很有“钱”途、容易发财致富的行业,也许是脑袋少根弦或不太会处人际关系,作为主刀外科医生的他显得相当另类,不仅没有发财,反而与同事尤其是院长关系不睦而不得不辞职,谈了多个女朋友都因贫穷而告吹,甚至一些同事也嫌他穷,看不起他,一些邻居和身边人员还常闲言刺激或作弄他。二是饱受房子之苦,42岁还是单身的郑民生和三哥一家三口以及70岁的母亲住在一套两居室,冬睡客厅、夏睡阳台,想靠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买套老房子,不吃不喝也得十年。三是遭遇就业困难,2009年6月辞职后多次谋工均告失败。一系列遭遇让他越来越心灰意冷,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继而报复社会,以至于在他行凶被按倒制服时,嘴里还在念叨“我对社会不满”。

广西合浦的行凶男子杨家钦在2005年即被家人发现患有精神病,当年及2008年两次被送到合浦县专科医院检查治疗,被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他平时不常出门,有点怕生人。2010年4月9日晚9时30分,其父与同村伍姓老人发生摩擦后,他便拿着刀跑到伍家,打破伍的头,打坏伍家的门。10日上午,辖区西场边防派出所民警受理此案来调查时,其妻称丈夫有精神问题,希望民警不要刺激,并联系好医院打算13日送去治疗,没想到惨案在12日下午就发生了。

广东雷州市凶杀案中的陈康炳本是一名教师,33岁时被查出乙肝,病休在家,同事因怕乙肝不愿与他一起吃饭或说话,女友也与他不欢而散。极度失意的他在南湖广场闲逛时,因怀疑身穿雷城第一小学校服的几名小学生对其指手画脚、说其坏话,遂产生报复雷城第一小学学生的念头,并砍伤师生17名。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4

一、校园暴力及其危害

1.校园暴力的内涵

校园暴力是近年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从广义上来说,校园暴力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因此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的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

2.校园暴力的危害

近几年的很多媒体已经披露了我国数起由于同学的长期勒索、敲诈、抢劫、欺侮而发生的学生出走乃至于自杀的恶性事件,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教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而学校的处理率较低,受害学生也就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后,学校、家长才会得知,才会进行处理。那么在学生受害期间,受害学生必然在学习、生活和其他各方面都受到影响。简而言之,校园暴力的危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经常受到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整日生活在暴力的阴影当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下降严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被迫中断。而对于教师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一般都会导致受到伤害的学生畏惧学校,不愿意再去上学。

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施暴者的身心同样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对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其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逃避人群,孤僻,偏激。对施暴者,有可能导致其形成人格,走上犯罪道路。

破坏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从小知法、守法,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如果这种校园暴力的状态得不到有效改善,学生受到严重侵害而感受不到法律的作用,那么不但受害者本人会对法律失去信心,就连他们的家人、同学等也会对法律失去信心。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1.学生方面

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法律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究其原因,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生面临的学习、升学、就业等多重压力,教师对学生的暴行,学校对校园暴力事件处理、简单粗暴等,都是造成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根源。

在竞争激烈、信息庞杂、消费多元、家庭结构失调的现实生活中,社会对校园的影响日益加剧,不可避免地使之在一定程度上烙上了成人社会的某些阴影,学生纯洁的心灵留下一些灰色的空间。某些家长“有钱便是娘”“有权决定一切”的言传身教,“惯子如杀子”的溺爱,单亲家庭薄弱的管教和心理疏导;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社会小青年的滋扰,学校监管不力等,都是造成校园风气不正的原因。轻者如作业、班干部贿选、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重者则发展成拉帮结派,崇尚校园暴力,甚至酿成悲剧。

中小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习、升学、未来就业、经济比照、人格贬低、被孤立、被强体力者欺负、校园内帮派势力、家庭及社会暴力等多重压力,而他们本身又具有好奇、敏感、心理褊狭、好占上风、爱模仿的性格特点。当受到班级小霸王、“少年黑社会”的欺诈、“剪径”后,不少孩子稚嫩的心灵不足以辨别事件的性质,不足以承受思想的重创。一方面自尊、自卑交织,不敢说与家长、教师;另一方面默默地将屈辱、“愤恨”发酵,将自身遭遇与影视情节相对照以寻找出路。当再次面对“”时,有的继续选择做“沉默的羔羊”,有的头脑一热,不惜“以暴抗暴”……当孩子们发现“暴力决定一切”的“黑道原则”可以解决矛盾和冲突后,哥儿们义气、“拜把子”,便顺势滋生,原来的“弱势人群”很容易地变成了“高危人群”。

2.教师方面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可忽视。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重要,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的进步。教师对学生的暴行不容忽视:最近发生的12岁小学生考试漏做题,教师指使同学殴打致残;上课说话令女老师生气,全班被喝令互相打耳光等,这一切,无疑使学生受到了身心伤害。校园暴力事件偶然发生,学校重视不够,处理软弱,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身心健康。面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的校长重智轻德、息事宁人,教师睁眼闭眼,轻描淡写,不仅使教育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及形象严重受损,而且也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阴影。

三、校园暴力防治的具体措施

1.家庭

家庭功能的健全发挥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未成年人树立良好人格,顺利完成社化过程的先导。校园暴力的家庭预防应做好以下工作:(1)父母应言传身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做孩子的表率,以免对子女产生消极影响。(2)父母应以科学、文明的教育方式教育塑造子女,既不能一味迁就、过分溺爱,也不能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更不能打骂相加,实施家庭暴力。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培养其健康的心性。(3)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使其有一个民主、健康、安全、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4)父母要规范子女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会正确地观察、对待社会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力。一旦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遏制其继续发展。(5)父母还应该培养子女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使子女培养起高尚的情操,精力得到合理的释放。这些积极的爱好能强化子女的成就感和自尊心,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从而消除暴力隐患。(6)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提高家长家教水平,引导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长。

2.学校

学校作为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阵地,自然是预防犯罪的重要防线。为了把校园暴力犯罪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做好以下工作:

学校必须转变智育为上的传统教育观念,应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的德育机制和标准化德育评价体系,真正将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以生命价值、女生生理心理和防范暴力教育为重点,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卫能力。还应充分依靠当地党政和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健全法制副校长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让学生自觉远离暴力。

关注教师心理,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要合理,消除教师的心理失衡感,并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打造一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安排心理辅导教师,成立心理咨询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加强学校管理,抓好校园安全稳定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建立检讨奖惩制度;关注学生交友情况,开展帮教活动,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健全校园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学校保卫组织,主动保持与警方的联系。

学校要通过家长定期联系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加强与社区、与工青妇等组织的联系,建成以学校为主导、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育人网络。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致力于培养高尚的校园精神和良好的校风,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即使少数行为不端正的学生,也会自惭形秽。

通过灵活多样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分散学生注意力,规范学生行为,宣泄学生压力,疏导学生精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提高思想水平,净化灵魂,规范自己的言行。

3.社会

社会因素是校园暴力发生的直接外因,社会对校园暴力的防治应担起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和执行力度,同公安部门全面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切实解决青少年帮派问题,建立防治校园暴力的专门机构,负责领导和协调校园暴力专项整治工作,使政府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功能互补,形成防治校园暴力的合力。

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快预防青少年犯罪长效机制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地方党政领导进一步的关心重视,提高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水平。

教育体制的改革要加速进行。应重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对教学设备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促进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力求不同素质学生的合理分配,尽量减少因学校设施、教师水平、学生素质较差的“第三世界”学校的数量,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特别是重视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学生的社会保障,从源头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坚决贯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局面,净化社会环境,整顿文化娱乐场所,抑制暴力文化传播,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增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多建一些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使其有释放充沛能量的地方,减少青少年进入一些不宜进入的场所的可能性。

社会公益团体如妇联共青团或其他社区团体应帮助破碎家庭孩子,帮助问题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矫正其不良行为,端正其不良心理等。

社会还应加强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以便为政府决策和家庭与学校教育提供指导以及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建立因校园暴力而受损害的家庭的法律救济。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级教育防范网络。面对在校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的严峻事实,防范校园暴力,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级教育防范网络,是防范校园暴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常规管理,用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气氛、舆论导向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各职能部门应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要做到三者联动,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强有力的社会、学校、家庭三级教育防范网络,才能更好地防范校园暴力的发生。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5

【关键词】暴力;对比研究;学生;精神卫生

【中图分类号】R395.6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78-03

暴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15~44岁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校园暴力作为暴力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学生和教师)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青少年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伴随青春期发育、体能增强,行为能力提高,但情绪不稳定,易受益惑,加之同伴影响力增加,反权威、寻求独立等特征,青少年最易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同时往往也是暴力的始作俑者。据wH0对48个国家资料的统计,各种形式校园暴力的年发生率高达60%。为了解柳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9年3-4月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柳州市区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柳州市全日制中学15所(普通高中3所,重点高中3所,职业高中3所,普通初中4所,重点初中2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4个班,共调查学生3285名,收回有效问卷3173份,有效应答率为96.59%。年龄12~22岁,平均(15.18±1.82)岁。汉族学生1664名,壮族学生1277名,其他民族学生232名;男生1339名,女生1834名;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重点初中、普通初中人数分别为597,699,577,471和829名。

1.2方法使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易导致伤害的行为、不健康、网络成瘾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缺乏运动锻炼行为以及不良饮食行为共6个方面。本文只对暴力及校园暴力行为倾向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暴力及校园暴力行为倾向由9项指标组成,分别从躯体暴力、言语暴力、性暴力、情感忽视、不安全感等不同侧面来反映。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校医和班主任的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统一发放问卷,限时统一回收,学生独立完成。

1.3暴力定义采用wHo关于暴力的定义: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者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剥夺的行为。校园暴力倾向包括发生在校内、上下学途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倾向行为。本研究将“凡遭遇过1次或1次以上暴力事件者”定义为1例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1.4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判定标准

由以往12个月中发生的不良心理一情绪问题组成:“孤独感”、“学习压力”(因学习负担或成绩而心情郁闷)、“失眠”(担心某事)、“伤心绝望”(持续2周以上且停止日常活动)、产生自杀意念5项指标中“经常”或“总是”答案的为阳性,同时有2项以上指标为阳性的为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

1.5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计算各项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的频数和百分率,百分率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不同性别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流行现状被调查的3173名学生在过去1a中有2020人在校园或往返学校的路途中遭遇暴力,发生率为63.66%,其中男生为71.40%(956/1339),女生为58.02%(1064/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3,p

2.2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流行现状被调查的3173名学生中,初中生、高中生、职业高中学生暴力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9.31%(901/1300),55.63%(721/1296),68.98%(39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8,p

2.3不同类型家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流行现状根据长期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组成情况,将学生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与隔代家庭(长期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没有父母亲)5种类型。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是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人群,不同类型家庭学生暴力行为的报告率见表2。

2.4有暴力行为学生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情况有打架(躯体暴力)的学生同时伴有2种以上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的占31.12%,无打架行为的为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7,p

2种以上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的占54.40%,无被恶意取笑行为的为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99,p

3 讨论

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有文献报道,在我国中学校园内,以斗殴打架、勒索财物等为典型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有蔓延发展的趋势;另外,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

调查显示,柳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为63.66%,其中言语暴力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6.52%;躯体暴力、犯和抢掠占了43.59%。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暴力,都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以及心理造成实际或者潜在的伤害。

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暴力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均是男生高于女生,可能与男生的生理特点有关。一方面由于男女生暴力的表现形式不同,面对冲突时男性倾向于采用武力解决,而女性倾向于采用间接的语言形式解决,比如疏远、排斥、诽谤等;另一方面男性的社会角色鼓励其采取武力攻击。可见男生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也是重点预防的对象。

破碎家庭的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单亲或重组家庭的孩子遭受暴力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家庭,可能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缺乏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成为弱势人群,从而导致暴力概率增加。

暴力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可能一方面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被施暴的同学逐渐摆脱了身体上的弱势,从而减少了暴力行为发生的概率,提示应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6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预防校园欺凌及暴力事件能力,杜绝校园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我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校园欺凌事件加以防范,加大校园及周边区域欺凌事件的防范力度,多措并举保师生安全。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防范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导精神。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落实,使每一个教师、同学在脑子中都紧绷安全意识这根弦。我校高度重视,将安全防范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议程。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强调了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和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禁止外来人员入校等制度。通过会议的传达,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事件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会后要求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教育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应对欺凌事件的能力。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防“校园欺凌”及暴力的知识讲座,效果显著。

二、健全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

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建立健全了校园安全防范制度,建立学校校园安全责任分解方案,建立学校“校园欺凌”及暴力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严格按照方案预案进行工作,确保防范工作开展得顺利有序。

三、加强安全保卫

学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充实校园安全保卫力量。对外来人员进出校园实行严格登记制度;上课期间,学校大门一律落锁,学生如有特殊情况需外出必须出具班主任的出门条;有家长来校找学生,一律登记并检查他在没有携带暴力器具及危险品体温正常的情况下,方可进入校园;精神病患者、社会闲杂人员一律不许进入校园;任何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校园。发生有人强行进入的情况,校门值班人员要及时制止并报告学校领导。严禁学生将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带入校园。

四、加强教育,强化学生自护意识。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7

【关键词】暴力;问卷调查;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R395.6B848.4B845.6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72-03

校园暴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暴力在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上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比一般的社会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状态。随着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增强,大学生校园暴力作为不可回避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本研究旨在了解和探讨唐山市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4-5月,整群抽取唐山市4所高校一~五年级大学生,并对其进行调查。在3所非医学院校分别选择文理主干专业各一个,每个专业每个年级各抽取2~3个班级;医学院校以临床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调查4~6个班级,对所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7份,有效回收率为90.2%。年龄为17~29岁,平均(21.4+1.5)岁;其中男生1233名,占41.7%;女生1724名,占58.3%。大一学生782名,占26.4%;大二717名,占24.3%;大三922名,占31.2%(包括医学院校大三、大四学生);大四536名,占18.1%(包括医学院校大五学生)。1.2方法和内容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向学生详细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及保密方式,集中以自填式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近1a内暴力发生情况:施暴情况、受暴情况、暴力发生的时间地点、暴力的应对方式,以及学生期望的暴力干预措施等。

1.3相关定义(1)校园暴力。根据wHo对暴力的分类方法,校园暴力是指以校园为背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既包括学生又包括老师)的导致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暴力包括①身体暴力:拳、打、脚、踢等可导致疼痛、伤害或损伤的暴力行为;②心理暴力:恐吓、恶意中伤或诽谤、威胁、歧视、索取金钱或物品;③性暴力:性骚扰、犯、待、被迫观看等。本调查将“凡对他人施加过1次或1次以上暴力事件者”定义为1例暴力事件的施加者。(2)不良行为。吸烟、酗酒、看武打电影或玩网络暴力游戏。(3)暴力经历。包括家庭暴力经历或校园暴力经历,遭受过父母的打骂或遭受过校园暴力等。(4)暴力环境。生活或学习环境中存在暴力行为,目睹父母间经常吵架、推搡或撕扯衣服、进行强烈的躯体攻击或者目睹过校园暴力行为。(5)暴力观点。支持暴力行为的态度或观点,即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拳头比语言管用、武力是力量的象征、反对“无论什么理由,使用暴力都是不对”等观点。

1.4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X2检验描述暴力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e回归模型对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近1a内,有575名学生报告曾遭受或对他人施加过暴力,校园暴力发生率为19.4%,其中躯体暴力146例,发生率为4.9%;心理暴力547例,发生率为18.5%;性暴力73例,发生率为2.5%。施加校园暴力者193人,发生率为6.5%;遭受暴力者499人,发生率为16.9%。暴力发生的类型中以心理暴力最多,遭受暴力发生率高于施加暴力发生率。

2.2学生施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2.1个人因素对施暴行为的影响不同学校的施暴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26,p=0.008)。男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为9.9%,高于女生的4.1%(X2=39.314,p

2.2.2家庭因素对施暴行为的影响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不同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3倾向因素对学生施暴行为的影响有不良行为、有暴力经历、持有暴力观点、暴露于暴力环境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均高于无不良行为、无暴力经历、无暴力观点、未暴露于暴力环境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4施暴行为的多元Logistie回归分析将施暴行为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对学生施暴行为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学校(1=医学类,2=理工类,3=师范类,4=综合类),性别(1=男,2=女),父、母亲职业(1=知识分子,2=工人农民)。父、母亲文化程度(1=本科及以上,2=专科,3=高中及以下)。家庭结构(1=双亲,2=单亲及其他),家庭收入(1=15000元/月),家庭关系(1=和睦、2=不和睦),不良行为(1=有,0=无),暴力环境(1=有,0=无),暴力经历(1=有,0=无),暴力观点(1=有,0=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e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高家庭收入、家庭结构不完整、有暴力观点、暴露于暴力环境、有暴力经历学生施加校园暴力的危险性高,见表3。

2.3施暴对象及原因

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为6.5%,施暴对象主要是本校学生,占33.7%;此外为校外青年(11.4%)和校外学生(7.3%)。主要施暴原因前几位为语言摩擦(23.9%)、

为了朋友(11.4%)、饮酒(11.4%)、恋爱(7.7%)。

3 讨论

从暴力发生的类型来看,不同类型的校园暴力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青少年中分布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唐山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为19.4%,以心理暴力发生率(18.5%)最高,其次为躯体暴力(4.9%),性暴力(2.5%)最低。与荆春霞等…报道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大学生施暴发生率有性别差异,女性暴力的发生率低于男性,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与女生相比,男生天性活跃好动,易冲动,做事往往不计后果,男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于女生,且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彼此之间的包容和谦让较差,易引发语言摩擦,甚至出现大打出手等事件有关。可见,校园暴力重点预防对象应为男生。

家庭因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本研究显示,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施暴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国外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容易发生校园暴力,可能与东西方文化环境及教养方式差异有关。所以对学生要加强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在生活中不攀比,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家庭结构与子女校园暴力行为也有一定关系。随着单亲家庭及不稳定家庭的增多,父母长期争吵或离异,使孩子承受着心灵创伤,易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叛逆心理;此外,不和谐家庭的父母往往无法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任自流,父母支持的不足又增加孩子学业下降、行为不端和缺少自尊的概率,这些均是可能引发许多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原因。由此导致单亲家庭的学生施暴率高于双亲家庭的学生,与徐树勋的研究结果一致。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8

关键词:校园;心理危机;常见类型;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一、校园心理危机及产生原因

(一)心理危机的界定

正常情况下,个体和环境总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中,当个体面临沉重打击或突如其来的变故,却又无法逃避,也无法应用个人的心理资源和以往的应对策略进行调节时,个体就会陷入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甚至不能自控的心理失衡状态。如果这种失衡状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就会出现功能性失调,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时就会产生心理危机,即出现自我失控、精神失常、行为错乱,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产生危难的心理状态。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他们的身体发育进入一生中发展最快的阶段,伴随生理的急剧变化心理方面也发生着显著的改变。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不断打破自身的心理平衡,并寻找新的行为标准以满足自己真正成为成人的需要。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让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从而导致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功能严重失调,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更为甚者会出现自杀、他杀以及侵害他人的暴力行为,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自杀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5位致死原因,同时是15-34岁人口的第一死亡原因,其比例为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统计资料显示自杀行为日趋低龄化[1]。自杀是心理危机的极端结局形式。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校园自杀、他杀行为以及侵害他人的暴力行为日渐增多,已成为影响校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心理危机的日益增多和普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严重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对校园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已成为当今各级各类学校突显重要的工作。

(二)校园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

具有心理危机倾向或处在心理危机中的青少年学生,一般表现为情绪剧烈波动,躯体、认知和行为等方面出现较大的不适应,一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正常的生活模式。具体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很难集中注意力思考、推理和判断问题,否认出现各种分离感觉,身心疾病反应强烈,高度敏感,退缩,非意愿、无法控制的回想,情绪疲劳或身心疲劳,情绪依赖,感到自责和羞耻,饮食困难,消化不良,耐挫能力降低,睡眠困难,学习工作生活能力降低,逃避现实,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对自己常喜欢活动的兴趣大减等等。男性青少年学生甚至容易一反常态,变得孤僻古怪、不合群、脾气暴躁或出现暴力行为、常常顶撞老师和父母、甚至逃学拒读,离家、离校出走。女性青少年则大多会出现食欲不振、抑郁焦虑、头晕头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悲观、厌世和自杀意念等。除了这些生理方面的应激反应障碍外,还会出现一些冲突性、偏激,如轻生自杀、暴力攻击或杀人、肢体自残、离家出走、以及酗酒、吸毒、性意识及错乱等。

(三)校园心理危机的特点

校园中的主要人群是青少年,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危机也表现出独特性,具体特点表现如下:

1.危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危机的普遍性是指每一青少年都有可能遭遇到心理危机,绝对幸免心理危机的人是极少的。危机的特殊性是指面对同样的情境,有些人能够自我战胜危机,而另有一些人则不能自我战胜,需要通过他人的救助或干预方能战胜危机。

2.危机的累加性。很多时候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不是突然就出现的,都不是“一朝突变”的结果,而是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在“渐进”的基础上有层次地逐步劣变的,都有一个由“简单”起因经“频繁”而累积,由不断量变而引致质变的“趋进”过程。

3.危机的复杂性。青少年的心理危机是复杂的心态表现,它就像一张网,往往是个体微观生活小环境与社会生活大环境相互交错的产物。青少年极容易形成困扰性或逆反性心理冲突,一旦受到外来不良刺激的重创,埋藏在他们灵魂深处的迷惘、误解、困惑等就会突显出来,演化成为危机。一旦危机出现,对于心智还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又会滋生出更多相关复杂的心理问题。

4.危机解决的困难性。当青少年处于危机状态时,其可供利用的心理能量和社会资源会降到最低点,有些深陷危机的青少年往往会拒绝帮助,甚至拒绝生存与成长。危机干预者要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迅速建立起新的平衡,恢复常态而免于精神崩溃、行为失常,难度很大。尽管可用的心理学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难在短期内产生显效。

5.危机与转机的并存性。危机可能导致青少年严重的病态或过激行为;同时危机中又潜伏着一个人发展的机会。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心理危机带来的痛苦和焦虑,如妙于开窍,引导得法往往能迫使青少年积极寻求帮助、努力应对并战胜危机,这个过程就增强了他们应对危机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从而危机就转化成为了个体成长的契机。

(四)校园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校园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遗传和先天因素的影响,也有家庭、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等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校园心理危机可能是由突发事件引起,也可能是由一系列事件的日积月累所造成。其中引起校园心理危机的主要事件或直接原因有: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与朋友关系破裂;恋爱关系破裂或者求爱遭拒;失去爱物;重要考试失败;成绩、奖励等重要需要的疏远、丧失;家庭经济条件差造成的较大心理压力;不能及时疏泄心理压力而造成的极度惶恐与压抑;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产生的巨大落差;对教学、管理的极度不满;急性伤残或严重疾病;升学受阻或进重点班不成,或遭遇其他失败;严重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等等。

二、校园心理危机的常见类型

(一)重要考试失利的心理危机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初、高中学习阶段,他们面临着各种大小不一的考试,一旦这些考试失利就可能引起痛苦的情绪体验,通常表现为愤懑、退缩、自卑、愧疚、不愿与人接触,自怨自艾、抑郁或出现自杀行为。据报道,每年的中、高考成绩刚出来后的几天,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现象显增的一个多发时期。

(二)人际问题导致的心理危机

青少年时期正是发展交往、友谊等人际关系的重要时期,但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就难免导致一些人际隔阂或冲突。比如遭人误会、好友反目,遭同学欺辱等,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逃避、焦虑、对人不信任、悲愤等不良情绪,调整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如攻击、自杀等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青少年性成熟的提前,青少年恋爱的行为已是司空见惯。但由于他们心智尚未成熟,难免出现很多麻烦和问题,如求爱遭拒或失恋会使他们感到自卑、消沉、愤懑、不思进取、甚至因爱而恨出现攻击,如攻击爱恋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甚至是攻击自己即自杀或自残。湖北某高中就曾经发生过一起男生因为不满女友与其分手而杀害其女友的恶性事件。

(三)校园暴力引起的心理危机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道德伦理、法律意识、自控力等等各方面还不完善的“犯罪行为高峰期”。他们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叛逆,导致许多校园里充斥着一定的威胁和暴力。一方面,那些受到威胁的学生充满不安全感、焦虑、羞愤、厌学等情绪,容易引发自杀或报复行为;另一方面那些行为不良的青少年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如担心被父母老师责罚,担心遭受报复等,也很容易出现过激反应,2006年12月,湖北天门市一位名叫徐超的高三学生,因怀疑班主任说了他的坏话,竟然挥刀将班主任刺死。学校老师的粗暴教育也是青少年形成危机的重要原因,2003年重庆出现的的“师德官司”就是因为学生不堪老师的体罚与责骂,后跳楼自杀而引起的。

(四)家庭问题以及自身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危机

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对待子女不公正、管理专制、疏于对孩子的心理支持、家庭暴力等,都会使原本应该是温暖港湾的家变成了孩子噩梦的魔窟,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危机。其中以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伤害最大。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无论家庭暴力的对象是否是孩子,都会给孩子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这些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自卑、恐惧、抑郁、焦虑、仇恨,情绪不稳定、情感淡漠等情绪问题;行为退缩、流浪、吸毒、酗酒等行为问题;严重的导致或诱发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等;他们可能因为不能忍受而自杀或杀人。我国就曾经发生过一起青少年因不堪忍受其父对其母施暴而将其父砍死的过激性危机。

亲人病亡等重大家庭变故也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危机。当病亡者与青少年关系越密切,它所带来的悲伤反应就越严重。如果亲人是意外身亡,如交通事故,引起的悲伤反应将更大。这种反应表现为:在听到噩耗后会感到极度痛苦,严重者会出现情感麻木或昏厥;在居丧期出现抑郁、焦虑、罪恶或自责、妄想、惊恐、冷漠、脑子里常出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不能坚持日常活动和学习,常伴有疲乏、食欲减退、惊颤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

躯体疾病也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危机,往往表现为:高度焦虑、极度紧张、眩晕、心悸、惊颤、恶心;病人对自身的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惶恐不安,抑郁、情绪低落、悲观绝望,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想法或行为。

三、校园心理危机的应对措施

(一)确立危机干预意识

当个体深陷危机时,仿佛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潭,其可以利用的自身心理能量难以满足他们应对危机的需要,这个时候就需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介入以帮助其重建新的平衡。校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地方,心理危机无处不在,校园危机干预工作者以及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警钟长鸣,时刻确立起明确的危机干预意识。

所谓危机干预就是时刻为处于困境、遭遇挫折而自身又无力解决,或者已出现过激行为的个体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他们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阿德勒瑞等人认为危机干预的最低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当事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当事人的心理平衡水平,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水平[2]。

心理危机的成功解决有三个重要的意义:1)个体可以得到对现状的自控和理智把握;2)对经历的危机能进行重新的认识;3)学到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有更好的应对策略和手段[3]。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又有所不同,心理咨询的重点在于人格的重塑,而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使人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

(二)建立危机预案干预系统

只有比较完备的预案干预系统,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才能有条不紊的处理危机[4]。一个完整的预案干预系统,不仅包括危机的一般预案,而且还应当有危机的预防教育。通过学校的的培训和普及可以使老师、学生,甚至家长深化对心理危机的认识;树立危机干预的意识;增强危机干预的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技巧、危机耐受力和危机免疫力等,这对于避免危机的发生作用重大。

建立心理危机预案干预系统,需要预先关注的人群主要有: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长期患有严重生理或者心理疾病的学生;家族中有自杀史或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经常出现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长期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很多的学生;失恋后长期不能摆脱失落情绪的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学生等,并注意在平时多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必要的物质性帮助。

(三)构建危机干预实施体系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讲座,团体辅导活动和图文宣传等来帮助老师、家长和学生,增强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识,提高他们的危机意识和甄别危机以及处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在无助时能及时想到向心理老师师求助,以及增加他们对那些易感个体的保护意识;同时学校要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要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并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那些高危个体予以特别重视,并适时给予调节和辅导;要甄选和培训相关老师和学生(心理卫生员),让他们成为心理危机预警和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因为他们能最先发现学生心理危机的苗头并提供最初的帮助,见图1。

图1:校园心理危机预防、预警与干预系统

在具体的干预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如下要求:1)首先要注重取得心理危机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2)提供宣泄机会,鼓励他们把内在的情绪表达出来;3)对访谈者要提供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告知心理危机的演变及后果,使他们理解目前的处境,缓释内在的情绪,建立起自信与自强理念,提高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对能力;4)根据不同个体对事件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疏导性心理辅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等,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必要时还可适当应用镇静药物;5)除常规应用以上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外,还可采用一些规范的程式化心理干预方法,如眼动脱敏信息再加工技术等;6)引入和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学校、社区等的作用,鼓励心理危机者多与家人、亲友、同学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自我封闭,以缓释内在的自我紧张与焦虑。

(四)建立危机干预效果评估系统

干预效果的事后评估,是指在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短期危机干预完成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监护和追踪观察,确保心理危机当事人能够完全地走出困境,重新获得面对现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危机处理后要有适当的抚慰和成长教育,使青少年能化危机为转机,化转机为成长的契机,并使他们从危机中学到有效的自我调节和心理保健方法。

总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运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支持系统的共同努力。学校是心理危机干预最直接和最关键的支持系统,但家庭和社会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要使得青少年真正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必须依靠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支持系统的“共生效应”。

参考文献:

[1]屈坚定等.中国青少年自杀意念[J].青年研究,2002(6).

[2]aguileraD,messickJ.Crissintervention:theoryandmethodology[m].st.Louis:mosby,1978.

[3]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9

【关键词】校园暴力;中学生;危险因素;措施

一、国内校园暴力的现状

在我国,从1996年、1997年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调查发现,80%以上的城市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2001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对一万名学生进行的调查中,高于40%的学生在校内外遭遇到同学或社会青年索要财物,2003年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的社会心理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49%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同学承认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关于校园暴力现象研究的起源,在我国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徐久生为代表的“美国起源说”。孙凌寒、朱静于《校园暴力与学校社会工作》一文中指出“校园暴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另一种观点是为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挪威起源说”。如万华在《师生权益保护热点问题的法律透视》一书中指出“对学校里的起伏问题最早的探讨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的瑞典”。美国学者以严重暴力事件为研究对象,将破坏学校财产,侵害师生生命健康权利的犯罪行为归纳为“校园暴力行为”,挪威瑞典学者更重视“校园欺侮行为”的研究。21世纪,校园暴力研究趋于国际化。

二、案例分析校园暴力带来的影响

暴力行为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校园暴力可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校园暴力不仅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还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学生由此产生恐惧心理,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

2.校园暴力可使家长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由于担心校园暴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许多家长亲自接着孩子上下学,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家长不得不求助于相关法制机构。

3.校园暴力可使校园正常秩序受到破坏。校园暴力的存在和发生,使学生不得不挤出时间和精力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4.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

5.今日的这些问题学生,很有可能就是今后的犯罪分子,后果相当危险。法林顿发现,在12-14岁被老师评为攻击性严重的学生中,22.4%的人随后因暴力行为被定罪;被老师评为攻击性较弱的学生,只有7.2%的人犯罪。

三、导致校园暴力发生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中学生没有正确的判别能力,冲着所谓的“哥们”义气而常从旁观者演变为肇事者,卷入暴力事件中。同学交往中发生小的纠纷后,没有及时化解矛盾,事态进一步扩大而导致的暴力行为。此外,因受挫情绪不稳定,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在暴力中寻求发泄。由于受到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印象而产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亦是重要原因。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的普及,不少学生受到网络的冲击,被影视、网络上的一些不良的文化洗脑。

(二)校园生活

研究发现,当学校对暴力学生施以粗暴的训练方式或是体罚,不但无法抑制学生重演同样的暴力行为,还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疏离感;“老师的负向评价与行为”、“老师的关心”、“老师的惩罚”与学生的暴力行为有显著相关。学业成绩越好的学生,偏差行为越不容易发生。

(三)交友与休闲

暴力性少年犯罪人自我报告的暴力行为与家庭中的犯罪和暴力行为有一定关系,但暴力行为与少年犯罪人的同伴友谊相关更显著。青少年同伴关系越差,越容易发生偏差行为;有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其同伴关系比无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差。

(四)家庭互动

父母管教态度不一、使用打的方式、对孩子缺乏约束、或与孩子互动时采用强制的方式,均有助长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管教方式亦与子女暴力行为相关。父母经常争吵、母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异常行为有关。

四、校园暴力的解决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行为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因此,校园暴行的预防策略应将教师的行为也列入首要考虑条件。为了帮助教师学习增进师生关系的技巧,学校除了能主动提供训练计划之外,更要在校园里建立咨询网络,以便随时为教师提供协助。而教师能以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学习适当的行为,避免使用其他不良方式去处理个人困扰。

2.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人际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现象,学生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与他人发生纷争的情形。首先,要敏感地觉察周围环境是否将对他造成不利的后果;其次,能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化解纠纷,尤其重要的是要避免无意间挑起他人愤怒的情绪等等。同时为了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还要让学生知道在何处可以找到受援的个人或单位。

3.改善校园活动空间: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空间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性。例如长期置身于吵杂场所的个人,容易用高分贝的音量与人说话,自然容易将双方的情绪挑高;而长期身处绿山旷野中的人,自然是心旷神怡不易动怒。在校园里,制造视觉上、心理上愉悦的感受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事物的忍受程度,从而降低暴行的发生。

五、结语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篇10

《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案中,国家教育目标第7项就是“安全的学校”,禁止在学校范围内出现以及未经授权的枪支和酒精。基于这一战略目标,联邦对学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每一学区都能依据学生数目获得相应资源分配,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培训、购买学校安全设备等。

2、注重运用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

《克莱里法案》确立了信息公开这一美国高校防范校园暴力的重要制度。该法以1986年在宿舍被杀的学生珍妮·克莱里命名,前身是作为1965年高等教育法修正内容的1990年《犯罪意识和校园安全法》,历经包括2008年高等教育机会法在内的多次修正。该法肯定学生和公众对学校安全的知情权,明确学校安全报告制度和犯罪统计报告制度,规定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公开与校园安全有关的政策和程序,提供与刑事犯罪行为有关的数据,包括公立、私立大学及其国外分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确立了与安全安保相关的要求。为保证大学社区易于获得犯登记信息《,校园性犯罪防治法》要求大学为大学社区提供清晰的指引,社区能自何处获得信息,澄清调整教育记录隐私的联邦法律并不禁止大学安保机构公开犯信息。教育部据此修改了《教育家庭权利和隐私法》中有关禁止公开的规定,允许教育机构公开自州犯登记处和社区通知项目得知的与犯有关的信息。

3、赋予学生转学权利。

基于对学生安全的重视,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制定了“不安全的学校转学选择”规则,规定任何就读于公立小学或中学的学生,若在学校内或学校范围内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有权在当地教育机关的范围之内转学到安全的公立小学或中学,包括公立的特许学校;每个州必须对“长期处于危险境地的学校”作出认定与说明,以保障学生的信息知情权;学区须详细统计校园暴力等学校安全事件,并将结果告之于众。此外该法还明确规定政府拨款资金不得用于基础建设,治疗受害学生以外的医疗服务、治疗或复原等。

4、注重反暴力学校安全制度。

《反暴力学校安全法》以支持防止校园及其周边暴力、酒精、烟草和的非法使用的系列项目为目的,同家长、社区和联邦、州、学校和社区的相关机构一道为学生创建安全无的学习环境,规定了一系列安全考虑因素,诸如安全计划、行为规则、教师指纹和举报人保护;同时要求开发统一的暴力破坏事故报告系统和统一信息管理制度,强调州教育行政机关需要开发一套系统来识别那些一贯处于危险中的学校。

5、学校警察制度。

美国学校安全的特色之一就是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常发生的大学学生运动的校园警察制度,但该制度并非联邦立法统一规定。目前大学有校园警察制度,中小学有的实行校警制度,有的实行保安制度。但随着校园枪击案的增多,美国正在研究加强学校保安系统的武器配备。在美国学校保安制度也很有特色,甚至可以与警察序列互通。

6、学校保险制度。

美国保险体系整体上比较发达,涉及到学校学生的保险种类丰富,投保范围广,覆盖面广,保险制度较为完善。有关学校学生安全方面的保险主要指学生意外伤害险和学校责任保险。学校责任保险一般是指由学校向保险公司投保的一种商业保险,用于理赔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学习活动中,由于校方及教职工的过失,使学生遭遇人身伤害,学校依法应承担对学生全部或一部分的经济损失赔偿。而学生意外保险则主要用于赔偿学校民事侵权责任之外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其理赔程序简单,无需考虑责任认定,多由学校建议或要求学生家长进行投保。学校责任保险针对学校的民事侵权责任,而学生意外保险则更多地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所发生的意外事故。学校责任保险和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二者共同构成了学校学生安全的风险防范体系。

7、注意开展安全教育和执法合作。

美国非常注重对学校安全的教育工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教师进行早期预警和干预技术培训,对学生在暴力危机时候的应付手段进行培训。美国学校安全管理的风险意识也在增加,主张修正学校应急预案,尽可能将包括自然灾害、恐怖主义袭击、校园暴力事件、公共健康紧急状况以及流感等诸多威胁都涵盖在内;强调学校同执法机关、社区和专业人士的合作,包括执法官员、消防、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应急管理领域在内的社区合作者共同应对学校安全事务,制定危机预案,采取措施提升应对所有潜在危险的水平,即应急管理方案应该有处理所有危险的方法。此外,联邦还有一些相关的最新立法动态。针对日益增多的仇恨犯罪,2009年至2010年国会拟制定《安全学校促进法》,目的在于保证所有学校和学区实施全面有效的反欺凌和反骚扰政策,尤其是有关性别身份和性取向的政策。目前经过国会两读程序已经提交健康、教育、劳动和薪金委员会。2012年,美国还拟制定《心理健康第一援助高等教育法》。该法案关注心理健康,拟授权健康和人力服务部长与教育部长合作实施一个5年期的项目,资助10个高等教育机构的心理健康第一资助培训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最终未获通过。总结基于宪法有关联邦和州权的划分,联邦往往通过拨款方式控制州立法权。《学校禁枪法案》规定对携带枪支上学的学生给予停学一年的处分,还制定对武器的“零忍受”政策。为保证相关规定落实,法案要求所有接受联邦教育基金的州要制定《改善校园环境法》,否则将失去领取联邦教育基金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