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5:41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1

关键词:校园暴力问题;法律规范;分析

近年来,校园暴力案件时有发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校园已经不再是学习的净土,频发的校园暴力案件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对于学生的成长也非常不利,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其中法律监管的缺失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及影响

(1)校园暴力的定义

校园暴力是一种由老师、学生或者校外人员以滥用网络、躯体力量、言语等形式进行的侵害行为,它的的发生地点十分广泛,它可以是学生的上下学途中,也可以是学校校园中,还可以是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中,这种侵害行为的对象也十分广泛,它可以是师生的心理和生理,也可以是师生的名誉以及财产,还可以是师生的合法权利。

(2)校园暴力的影响

在世界各国,几乎每天都有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我们可以从新闻上看到许多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其中,有一些校园暴力时间的情节以及性质十分恶劣,令人震惊。日本这个国家的校园暴力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日本学生因为校园暴力问题而产生了厌学心理,校园暴力甚至还导致了“不登校”现象的出现。国内的校园暴力行为也因为监管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变得愈演愈烈。

二、如何加强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规范

(1)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要加强有关校园暴力的法律规范,首先要做到的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因此,我国应加快出台有关校园暴力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此外,有关校园暴力法律法规的体系不能一成不变,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以及调整。

(2)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其次,要促进有关校园暴力法律规范的实施,就要积极创建法治社会,向社会公众普及法律知识。学校应该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着一些独特之处,男生和女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也是不同的,有关人员在编写法律教科书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同时,法律教科书的形式不能过于复杂,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法律教科书的形式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接受。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创新法律教育的形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少管所进行参观,也可以在校内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法庭,这些形式均有助于学生法律观念的增强。除了学校外,家长也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家长也应加强自己的法律观念,主动带领自己的孩子学习法律知识,帮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正确方式,使他们能够避免校园暴力问题的伤害。此外,青少年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3)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

再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校园周边的治安,并且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校园环境。对于校园周边的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政府有关部门应进行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检查,对于那些违反规章制度的娱乐场所,有关部门必须严惩不贷。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对暴力、色情文化产品的查处力度,避免这些文化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安保体系的建设,增强校园安保力量,避免和减少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此外,对于校园暴力案件,司法机关在处理的时候,要加大惩罚力度,只有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才能够产生应有的震慑作用,对于那些初次参与校园暴力案件中的青少年,司法机关应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而对于那些惯犯,司法机关则要进行严惩。

三、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变革使得校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不再是净土,校园暴力案件时有发生,我们可以从新闻媒体上看到许多有关校园暴力案件的报道。目前,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加强有关校园暴力的法律规范迫在眉睫。加强有关校园暴力的法律规范不仅需要学校、政府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努力,目前,我国在一方面还存在的许多不足,应该积极进行探索与研究,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婧.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2

关键词技师院校校园暴力有效方案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1当今校园暴力现状

2013至2015年,青岛法院审理涉校园暴力刑事案件31件、民事案件13件。31件刑事案件中涉及被告人56人,未成年被害人35人。其中2013年7件,2014年8件,2015年16件。13件民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被告18人,未成年原告13人。其中2013年2件、2014年6件,2015年5件。伴随当前校园暴力的递增趋势,总理2016年6月份批示要求坚决遏制校园暴力,11月又在第六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

2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特点分析

因技师类院校无论是生源、授课方式、家长素质、校园管理方面都与初高中有所区别,所以发生校园暴力时也便有其独特的特点。

从施暴者层面来看,技师院校的施暴学生有如下共同特征。(1)过去有不良行为史;(2)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3)长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4)有的曾经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从受害者层面来看,技师院校的校园暴力受害者也存在一定规律可循。(1)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2)喜欢炫耀的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3)性格胆小内向的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从家长层面来看,技师院校大部分家长具有一些共同之处。一方面,技师类院校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技师类院校部分家长管理孩子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要么极为严厉,要么极为溺爱。

从教师层面来看,技师类院校的班主任大多数工作繁忙、身兼数职,很难保证每一位班主任老师能够妥当正确地防治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数班主任无法预防校园暴力,只能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处理。

3技师院校防治校园暴力的方案探索

对待校园暴力事件,技师类院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探索有效路径,并将预防和治理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1组建安全协作团队

3.1.1安全协作团队人员组成

以往,学校在应对校园暴力事件时,完全采用班主任负责机制,由班主任调查事件始末并上报学生处。完全依靠一个人进行校园暴力防治,收效大打折扣。所以,在学校设立安全协作团队势在必行。安全协作团队成员由学生、学生家长代表、各班班主任、心理教师、律师(或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学生处负责人、学校所在辖区警员共同组成。

3.1.2提供24小时匿名网络友好报告机制

我们可以在校园借助网络手段设置24小时匿名网络友好报告机制,比如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上多做个表单会话框架,一份设置为《校园暴力事前预警友好报告机制》、一份设置为《校园暴力事后友好报告机制》,只需学生填写时间、地点、事件、专业等事项,并不要求学生填写姓名,而提交后的信息只有安全协作团队的管理人员和当天值班老师可以看到。当安全协作团队的信息管理人员收到同学反馈的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辨别真伪,并着手调查解决。

3.1.3撰写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

目前大部分的校园《学生手册》仍沿用初高中中学强调惩处的思路,对于即时类院校的校园暴力防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团队成员共同商议制定浅显易懂的校园暴力应对手册,分别撰写《学生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教师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家长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重点放在如何预防校园暴力行为、一旦发生校园暴力行为如何解决,同时将学校的几个偏僻角落拍照附上,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技师类院校校园暴力的防治工作。

3.2成立家长委员会

技师类院校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可以依班级、专业、学院的不同分类邀请能够熟练掌握聊天工具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且自愿成为家长委员会干事的人选组成家长委员会,使每位干事可以代领五名家长组建家长群。经常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并将情况反映给家长委员会负责人,继而告知技师院校安全协作团队。

3.3采用多n形式开展反校园暴力课堂活动

3.3.1让学生参与设置校园规则和责任并提报学校审批

让学生自己参与设置校园规则和责任,并使学生能够理解自由是在不侵犯社会和其他人的前提下的权利,让学生们从思想上分辨出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什么样的行为是可取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会伤害到其他人甚至集体利益,为技师类院校的学生营造平和的环境。最后提报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修改审批。

3.3.2新生第一学期设置《校园和谐生活》课程

通过设置《校园和谐生活》课程,让学生们一对一地讨论,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会遭受暴力的情境,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防治校园暴力行为。鼓励他们用正确地方式反对校园暴力行为,保护学生免受重复伤害。

4结语

对技师院校防治校园暴力有效路径的探索,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技师院校学生生存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的应对良策。希望可以通过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坚持标本兼治、常态长效,净化社会环境,最终完善技师类院校防治校园暴力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3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一】

一、校园暴力的几种表现

(一)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大同学,自以为有力气,就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来殴打校内外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这伙中学生与另一伙中学生相互殴斗的现象,也称为学生打群架。中学生打架斗殴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难发现,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

(1)放学时。中午或傍晚放学,特别是周末中午,一些与校内学生有联系的校外少年,还有被学校开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门口寻找机会打架。同时,大批学生出校时易因发生碰撞而引发打架。

(2)考试结束时。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老师忙于批改试卷,学生普遍松口气,一些不良学生就惹是生非,易发生打架斗殴。

(3)秋季开学时。新生刚入学,学校老同学串联的,其中有因过去的仇恨而算账的,往往采用暴力攻击的手段来解决。

(4)课外游乐活动时间。不少学生喜欢到校外去打桌球、玩电子游戏和相聚郊游等。由于社会活动场所管理不严,人员复杂,学生之间常因争输赢、争地盘而发生冲突,导致打架斗殴。

(5)节假日。由于休息时间,有的学生家长又不在家中,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跑到外面去,易发生打架,甚至相约互斗。

(二)强索钱财。

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比较普遍且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往往发生在中小学校门口或附近地区,大年龄的中学生向低幼学生强索钱财,以暴力相威胁,逼迫低年龄学生交出零用钱或学习用品等,并不准他们告诉学校和家长。此类事件不仅摧残了被袭击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造成许多家长人心惶惶,对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担惊受怕。

(三)毁坏物品。

有的中学生由于心中的不满、怨恨等情绪作用,通过毁坏物品来表现和发泄。在一些中学生里可以看到被学生破坏的课桌椅、墙壁、门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学生发泄情绪实施攻击的结果。这类攻击行为的目标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四)争风吃醋。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而早恋给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往往会因为女生而产生嫉妒、排挤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为缺乏沟通和引导而酿成打架甚至凶杀等暴力事件。

(五)心理障碍。

青少年攻击行为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就是由于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所引起的攻击。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具有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在于他们的意识障碍、幻觉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碍、情绪情感激烈等。在这种异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引起攻击,给他人造成轻重不等的伤害,极端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比如常见的少年多动综合症,表现为多动、多话、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并会干扰社会秩序。有多动综合症的少年行为,常有攻击性,一次性精神症状有突然发怒、行为冲动的表现,二次性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暴力攻击行为,在生活中显得喜与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障碍,造成行为混乱,在兴奋之下会伤人或物。再如,少年躁狂症者有的经常惹是生非,发生打闹等冲动行为,造成对他人的攻击。鉴于这些攻击行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碍,而是在精神障碍的情形下发生的,所以应提醒人们给予特殊的注意。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暴力病态在向校园延伸的结果。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给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隐患。这种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造成的校园恶瘤,如果不在校园内得到应有的遏制,那么以后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一)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们大多受到极度贫困、父母离异甚至家庭暴力等负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可见,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老师对学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

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老师施暴在前,学生想要对抗在后,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吧!

现在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件,虽还是时有发生,但已大大减少,这正是教师观念进步的体现。而校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略。校园冷暴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不理睬、疏远、隔离及在语言上进行讽刺等行为。这些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动,但其杀伤力更大。老师如果对向个性较强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话,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的后果,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暴力事件: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暴力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行总结。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暴力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活动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归纳有关校园暴力常见的情形,然后,让学生讨论后为事件里的主人翁出主意,教主人公几招预防暴力的办法。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4

一、学校教育要全面均衡,主力预防校园暴力

1.营造“书香校园”,减少和消除暴力文化影响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消除校园暴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学校要善于打造自己的书香特色,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来引导全体学生,使他们借助优秀作品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在读书中既养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又生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经典,隔绝不良书刊、游戏等对学生的精神毒害,把注意力锁定在优秀作品中,一方面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没时间和精力惹是生非。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消除学生的暴力倾向

虽然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安排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消除一些消极思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抗挫折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从而预防与避免学生暴力现象的出现。全体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发暴力事件的苗头,并对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暴力事件能够被及时消灭在萌芽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3.强化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校园暴力行为愈演愈烈,且行为手段日益残忍,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不懂得用法律去约束自己,加强法制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首先,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青少年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编写完整而系统的有关预防校园暴力及校园犯罪等方面的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其次,学校应增开法制课,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以具体的校园暴力案件说法、释法,教育、告诫、指导与约束学生,减少与避免暴力事件。再次,要将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法制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去。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让他们不仅用头脑记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利用法律解决矛盾冲突的道理,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更好地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4.健全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监督、管理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学校的大多数暴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防、监督和责任机制。学校应要求全体教师充分认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要性,把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一刻也不能放松。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注意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于发现和化解有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矛盾和问题。一旦发现学生有打架斗殴的苗头或暴力倾向,除了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外,还要用法律、纪律、规章等去约束学生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的激化或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要实行“一岗双责”,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做到群防群治,及时有效处理各类事件,把预防校园暴力事件作为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5.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

对他人的残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集体关爱。集体是个人消解矛盾的最好容器,在集体活动中,通过同学间的友爱互助,可以把很多小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参加集体活动多的孩子,能够养成一种关注他人的良好品行,能够学会包容,忍受委屈,增强抗挫折能力。学校、班级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他人的关爱,从而养成谦恭有礼、关爱他人、敬重生命的品质。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学校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了解青少年身心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例如针对“青少年上网无节制”导致的逃课、骗钱、偷窃等现象,特别是寄宿学校出现的夜间爬墙外出上网、在外拉帮结派进行偷窃、诈取钱财等现象,如果学校能提早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与家长沟通,采用有效手段加以预防,相信会避免许多暴力现象。

二、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校园暴力

社会是大家庭、大学校,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如果不好的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再好也难以有好的教育效果。学校五天的教育,周末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就将它抵消。预防校园暴力的工作是一项重要、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家庭、学校、教师是其中重要的角色,社区、各职能部门、司法机关也应承担起重任,给校园营造一个祥和、安全、文明的外部环境,防范暴力事件的发生。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中小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暴力事件)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完善校园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机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驾护航。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5

【关键词】初中校园暴力;原因;对策

1校园暴力的概述

1.1校园暴力的含义: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1]专家认为,校园暴力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广义上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由同学或者校外人员等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程度的侵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由同学或者校外人员对学生身体和精神,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本文所指的中学校园暴力,即狭义的中学校园暴力。如初中学生中,一些学生信奉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压小、以强凌弱。[2]

1.2初中校园暴力的表现:初中生校园暴力主要表现在: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收取“保护费”;嘲讽、欺负他人,在网上扬言要收拾某人……有些孩子被大孩子施暴后,变本加厉地从比自己更小的孩子身上“找回来”,学校里一些孩子受了欺负,不再向老师、家长寻求解决办法,以为找几个“哥们儿”就可以解决问题,打击报复,以暴制暴。[3]

1.3校园暴力的危害: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更严重的是危害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有的学生被侵害后,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不敢去上学,害怕去上学,甚至想退学。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造成极大的伤害,对施暴者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这些孩子一旦接受了暴力崇拜的“黑道原则”,将来走入社会后便很难遵纪守法,最终可能会与社会对抗,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暴力还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无法正常开展教学工作,同时频发的校园暴力还直接导致社会秩序不安定。

2校园暴力形成的原因

归结起来主要有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

2.1个人原因:首先,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加之面临考试、升学等诸多人生选择的压力,遇事往往不冷静、易冲动、敢冒险,处理问题也常常不计后果。一旦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就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其次,从个别的人格特质看,一部分中小学生的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对别人的施暴行为一味地容忍、迁就,忍气吞声,便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甚至会使暴力行为升级。还有一部分学生性格暴戾、偏执、过激,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同学间矛盾或语言摩擦,也会使其难以承受或丧失控制力,就会演化成极端的暴力倾向,催生出一起起校园暴力事件。再次,法制观念淡薄,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学习,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其它知识的汲取,尤其是法律知识。不知道哪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的哪些权利受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也不知道怎样依法维权,要么忍气吞声,任其侵犯,要么打击报复,以暴制暴。

2.2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摇篮。只有健康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一颗健康成长的心灵会在家庭环境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健康都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很多问题可以从父母、家庭里找到原因。

第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宽严失度,两种极端。一方面是父母对子女无原则的溺爱。不少家庭因孩子是独生子女就对其溺爱、娇惯,要求不严,一味顺从。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较严重的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发泄自身的愤怒。另一方面,有的家长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动不动就斥责、打骂;这种野蛮粗暴的教育方式,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受到这种逆反心理的影响,他们多半是破罐子破摔,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习惯于用暴力解决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冲突。

第二,家庭结构的缺陷。

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忽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有的家长自身就行为不端,采取错误的教育方式。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偏执不和谐,让孩子满脑子闪现的都是打架斗殴、强者为王的画面,一旦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便会发泄出来,打架斗殴也就在所难免了。许多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或因夫妻双方工作忙,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子女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甜蜜,这部分学生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有的家长则不注重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与方法,与孩子缺少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内心变化知之甚少。

2.3学校原因

第一,学校教育不到位。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法制教育不到位。在升学率和就业率指挥棒的引导下,学校片面地只重视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学生的德育,专业知识课开得多,文化课也不少,至于学生的德育课,则被看成是“轻点”和可上可不上的课,或者即使开设了德育课,也只是流于形式,让学生们自习或讨论,这样加强的则是学生的应试教育,而思想品德、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都被忽视了,结果是只要学生成绩好,便一俊遮百丑了,就什么都好;同时,法制教育的滞后,使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不懂法,不守法,法律维权更是奢谈了。

第二,学校管理不严。

从中学校园暴力的形成来看,在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漏洞。校园治安管理主要依靠校园内的治安保卫部门进行,而学校治安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不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加之本身法制观念不强,导致在处理校园内治安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不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治安管理的松懈也导致校园治安违纪事件多发。

第三,学校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教育惩责手段。一方面现代教育思想提倡以人为本,对学生只强调教育,不能惩罚。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教育行为要求极为苛刻。稍有不慎,家长来学校里闹,社会的指责,舆论的谴责,让学校、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如履薄冰,缺乏有效的手段。高中尚有一把开除学籍的“尚方宝剑”,初中连开出的权力都没有,甚至有的学生自己无心学习,老师劝说还中途辍学的,学校、老师还要去家里做工作把他们“请”回来。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屡教不改,为所欲为,即使处分通报满身,也毫不畏惧。教师教育无效,辅导效果极差成为教育领域一大难题。在教育手段的无能与教育者的尴尬中,少数学生会更加肆无忌惮,这也是初中校园暴力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2.4社会原因

第一、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坑蒙拐骗、、贪污受贿等腐化现象、不良风气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致使青少年盲目模仿和崇拜。特别是一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械斗、色情,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得青少年经不起诱惑,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致使校园暴力频频上演。

第二、社会、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过分渲染,对学校责任的过分苛求,助长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第三、我国法制不够健全,对未成年人只强调保护,不注重惩罚,对一般违法的未成年人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导致一些青少年为所欲为。

3校园暴力的解决对策

第一、青少年学生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遇到暴力侵害要冷静对待,不能以暴制暴,也不能忍气吞声,要学会保护自己。要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第二、家庭中父母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向善向上的道德情操,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以互敬互爱的形象,为孩子成长提供舒心的家庭环境。杜绝家庭暴力,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引导教育子女,为人处世,为子女示好范引好路,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关心爱护子女,多和子女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第三、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要努力营造“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培养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容忍与大度。容忍与大度是一种美德,是交际中所必不可少的。教师与家长应注重此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怀着一颗宽阔的胸襟与人相处,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开设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心理咨询。教师走进学生的心里,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学生的暴力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维护校园秩序的自觉性。学校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及时制止,有效化解,合理处理。

第四、社会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文化市场净化各种传媒,减少污染源。加大对网吧的治理整段力度,依法取缔黑网吧,依法查禁色情、暴力网站,净化网络环境。加大对学校师生侵害的案件的处理力度,严惩扰乱教学秩序,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环境。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中小学校安全事故(特别的暴力事件)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完善校园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机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驾护航。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为惩罚有一般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学生提供法律依据,以约束他们的行为。

总之,发生在我国中学校园的暴力伤害事件,如不及时加以教育挽救,将对社会构成极大的威胁。我们只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与努力,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预防,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共同为广大中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安宁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6

关键词:校园暴力;校园安全;校园警务

校园警务是指以警察为主导的公权力机关,通过与校方有效沟通,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拟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增强在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形成一种防控可能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违法犯罪的警务模式。校园警务模式,作为新兴的社区警务的一种,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警务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抵御校园暴力,预防犯罪和预防被害并举,维护校园环境的和谐安宁。

一、当前校园警务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警务执法依据不足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存有关于任何校园安全问题的专门立法,校园警务也正处于试行探索阶段,地方政府、公安部门、学校仅仅凭借公安部的“八条措施”和教育部的“六条措施”设置校园警务或者校园警务室。诚然,公安部和教育部出台的措施的确赋予校园警务设置的政策性依据,然而这些原则性的政策由于缺乏细化规定也为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惑。首先,校园警务人员对何种程度的校园暴力行为享有处罚权,享有何种处罚权?这样的处罚权应归结于行政处罚权还是刑事处罚权,法律尚未明确。其次,校园警务执行人员中何类执行人员享有处罚权?毋庸置疑,由派出所特派刑事侦查的校警,因为其法定身份,国家赋予的职权,肯定其具有相应法律处理权,那么这个权限范围如何界定?而且在紧急情况下,教职工组成的治安联防队、学生组建的治安服务队、学校聘请的社会保安人员是否有权紧急处理校园恶性暴力事故,其权限大小又如何界定,均存疑惑。最后,与校方共管的警务人员以何种形式来肩负校园安全护卫职责?以本职工作为主,兼顾校园安全,还是赋予专职警务工作,直接以校园及其周边环境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商榷和探讨。由此可见,为了惩治校园暴力,维护校园安全,《校园安全法》的制定迫在眉睫。只有通过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警务人员相应的执法权,固定其基本工作职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保证校园师生的安全,使校内治安工作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同时也可改变当前学校保卫部门既无行政职务,也无处罚权力的尴尬处境。

(二)师生对校园警务认识偏颇

不少学校误以为校园警务就简单理解为将警察权的触角蔓延至校园,机械地让警察入驻校园保卫处,对于校园的安保环境完全依靠警察、公安的力量予以保障,认为只要有警务介入校园潜在暴力威胁就可迎刃而解。然而校园警务并不等于校园派出所。实际上,校园警务除了要求通过警务力量联合学校安保外,还要求学校通过自身最大的努力来保护校园良好的治安环境,避免校园恶意暴力犯罪所酿成的悲剧。校园警务与其认为是警力扩张还不如认为是警务工作社会化。师生对校园警务的错误理解,将防控校园暴力责任完全转嫁于校警身上,这无疑过度加重校警负担,破坏了整个校园暴力防控体系的完整形成。此外,由于在校学生和警务人员沟通不良,“警务人员的角色会被青少年误解为一种权威对弱者的压制,而青少年的角色也被警务人员视之为麻烦的制造者。”①警务人员与在校学生彼此之间的角色冲突便出现了,造成双方的敌对关系。同时不少校园警务工作的开展只是走过场,挂块牌子而已,而实际民警甚少在校园警务室工作,往往依靠教职员工或者学生志愿者来为学校服务。

二、校园警务的建构

1.制定《校园安全法》。校园安全社会关系具有复合性,它不仅包括具有纵向隶属性特征的教育行政关系,还包括具有横向平等性特征的教育民事关系,甚至还包括具有惩治性特征的教育刑事关系,这表明校园安全关系具有行政法、民法和刑法所不能单独制约的独特性。在我国,尽管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当中都有保护在校学生人身安全的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是目前有很多校园安全问题是上述法律不能解决的,还存在立法空白。②所以笔者建议在《校园安全法》的立法过程中,对校园警务这一维护校园安全的新兴警务工作模式予以定名,用正式法律文件将其固定下来,促使校园警务工作有序展开,警校和谐构建有法可依。

2.区别开展校园警务。校园警务工作,应该有计划、有原则、有区别的开展。中小学校和高校在开展校园警务抵御校园暴力侧重应该有所差别。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基本都是未成年人,应侧重于法制宣传,安全知识普及以及加强校园周边安全保障等方面。高校则不然,高校在校学生正处于少年与成年之间,心智和心态尚未完全达到成人的标准,即便生理上已完全具备成人的条件,仍不应当简单粗暴地将其作为成人看待。对待这样青年人组成的校园环境,校园警务应侧重于校园安全治理,利用高科技的治安防控手段来监控和防治校园暴力。不仅如此,针对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也应有所区别。就一般小学学校而言,应以启蒙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低年级中学如初中,则重点学习与日常行为有关的重要法律法规,培养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而高年级中学如高中,则增加一般基本法律知识和权利义务教育。区分对待只是原则性的建议。毕竟每个学校招收学生类型,学校周边环境,学校安全设施等方面都各有不同。校园警务工作的开展,应当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沟通协调,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拟定学校专属的校园警务工作细则。只有将警务工作做细做好,提出针对性安保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其应有的效果。

3.加强普法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校园警务工作着眼点不应局限于暴力犯罪事后如何采取措施减少损失,而应将更多的力气投入到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及减少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潜在威胁。就现有校园警务制度运作实践来看,存在不少弊端,其中一项就是普法教育和安全宣传流于形式。校园警务工作对校园暴力防控的重点环节在于教育。普法宣传和安全知识的传播主要从校园暴力犯罪的主体方面来控制校园暴力。

注解:

①陈欣欣:《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现代警务工作实践:澳门飞鹰计划》,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7

【关键词】教师校园“冷暴力”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93-02

一我国中小学校园“冷暴力”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1.我国中小学校园“冷暴力”的涵义

校园“冷暴力”是指教师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对学生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学生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其实质是精神暴力。具体来说,它是指教育者以人际环境为手段,多用言语上的羞辱、谩骂、歧视、高度排斥等手段,通过增加学生个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距离,给学生造成一个充满巨大压力的人际氛围,使学生处于一种孤立和冷漠的状态,从而达到惩罚学生的目的。

2.我国中小学校园“冷暴力”的表现形式

第一,冷漠型。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有些则经常在班级内调皮捣蛋,还有些故意和老师作对,老师可能在进行了一番努力后发现成效不大,于是慢慢地无视这些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漠不关心,表情麻木,放任自流,不予以最基本的关心和帮助。

第二,教训型。有些老师脾气暴躁,一遇到学生做了一些不符合规范或是违背其意志的事情,往往先进行一通教训,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令学生感到一无是处,甚至是惶恐不安。

第三,威胁型。有些老师动不动就威胁一些成绩不好或是调皮的学生,如领回去见家长、带去见教务主任等;考不好就别来上学了等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威胁。

第四,嘲讽型。对成绩不好的、经常违纪的、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的、对班级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违背老师意志的学生进行冷嘲热讽。

第五,孤立型。通常指老师对一些看不惯的学生进行某些不公正的孤立,如不让参加一些活动、不让社团接纳他们、不允许其他同学与其玩耍、让他们独自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或角落等偏僻的座位上等。

第六,控制型。有些老师控制欲强烈,需要学生百分百听从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严密监视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异常则表现得异常火爆。

二我国中小学校园“冷暴力”产生的原因

1.教师自我效能感降低导致校园“冷暴力”的产生

自我效能感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任务或某类任务的主观判断。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对学生的期望很高,对自身的能力也很有信心,等其真正进入教师这个行业,才发现以前的一些想法是如此的天真和幼稚,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仍然对一些学生不起任何作用。逐年下来,教师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因此教学积极性大打折扣,耐心和热情也逐渐消磨殆尽,于是不自觉地便用校园“冷暴力”来对待学生。

2.教育模式单一导致校园“冷暴力”的产生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小学教学仍然是一切围绕着高考在转。无论学生在其他方面是如何优秀,但在学校中,分数代表一切。于是,教师们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成绩,同时也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在耐心和热情逐渐被冰冷的现实所消解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将天平偏向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那些成绩较差者和违纪的“差生”则不自觉地运用“冷暴力”进行打击。

3.师生间的沟通障碍导致校园“冷暴力”的产生

有些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本身不注意教育方式,并且对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没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为讽刺挖苦学生,打击一下会使他们感到羞愧,从而振作起来奋发图强。然而,无数鲜活的事例说明,现在青少年学生的抗压能力普遍较差,因为老师一句偏激的话或一个蔑视的眼神,从而做出极端行为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在批评学生抗压能力脆弱的同时也应反思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就有权利侮辱或是歧视学生吗?有些老师一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所以也就没有流畅的师生沟通渠道,导致了这些教师将校园“冷暴力”运用得炉火纯青。

三我国中小学校园“冷暴力”产生的危害

1.校园“冷暴力”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某些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叛逆心态,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令老师感到头疼的事情。如故意违纪、早恋以及有意识地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这些既可能是学生的个性使然,又有可能是出于特定的春春叛逆期,故意和老师作对等。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老师便一棒子将这些学生打倒,认为他们是“问题学生”、“不良少年”而加以粗暴对待。或对他们冷嘲热讽,或对他们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抑或对他们进行威胁打击等,致使那些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更加讨厌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所剩无几。

2.校园“冷暴力”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有些学生学习天赋本来就不是很高,但他们也曾努力,可是却一直收效不大,成绩总是在班级的后面徘徊。于是,有些老师便不问青红皂白,一味的“唯成绩论”,把学习不好的学生安排到班级的小角落里,根本不顾及他们的感受或是对他们进行言语侮辱。

3.校园“冷暴力”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疾病,形成不良人格

对学生实施的“冷暴力”完全是一种非理智的精神上的惩罚,不仅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毁了学生的信心,还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造成了他们的自闭心理。学校“冷暴力”对学生性格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退缩性人格”,孩子在高压下往往选择回避问题,不敢与他人交流;另外一种是“爆发性人格”,性格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威胁。

4.校园“冷暴力”可能会导致学生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长期在校园“冷暴力”的影响下,心灵慢慢变得麻木,在学校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就会通过逃学或辍学的方式接触社会。然而他们毕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丰富,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所引诱,从而进入那些不良的团体中,在不良分子的怂恿下进行偷盗、抢劫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这样不仅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危害,而且也害了自己,花季的年龄很可能因此而在铁窗中度过,一生可能就此完全断送掉。

四避免我国中小学校园“冷暴力”的对策

1.教师要用全身心的爱去感化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你在处理儿童思想上、感情上、认识上的差错时,一刻也不能忘记每个孩子都有善良的去向和良好的愿望。任何呵斥,任何威胁,任何想损伤儿童心灵的意图都是不容许的。”每个教师应该用博大的胸怀、深沉的爱去容纳学生成长中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成长需要激励,发展需要。教育的原动力是爱,爱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

2.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拥有健康心理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帮助学生建设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学会坚强。教师应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例如,学习上的差生表面上不热爱学习,也讨厌教师和学校,教师对他们的漠视更会强化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自己的态度,耐心地找他们谈谈话,看看他们有哪些困难,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身的闪光点。

3.国家应加强对校园“冷暴力”的约束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文件。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违法行为,但由于教师在实施校园“冷暴力”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而校园“冷暴力”还没有纳入法律约束的范围。为减少或消除校园中的各类“冷暴力”,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对有关校园“冷暴力”行为的监管,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约束、制裁校园“冷暴力”的行为。

4.社会应加强舆论宣传力度,监督并及时披露校园“冷暴力”现象

媒体和社会的力量应对抑制校园“冷暴力”的产生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让大家都看到校园“冷暴力”的危害。使大家从心理上真正地了解校园“冷暴力”,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反对校园“冷暴力”的氛围,为学生稚嫩的心灵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长庚、白素英.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2]石猛、王树青.关注学校冷暴力――从一个退学女生说起[J].中小学管理,2007(05)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8

解读“校园霸王”现象

文中的陈望,显而易见属于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读者朋友中如果有在校学生,遇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知道它的危害,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校园暴力行为,是青少年中强者对弱者施加的一系列侮辱与压迫的行为。比如给受害者取侮辱性的绰号;对受害者施加人身或言语攻击;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不想做的事;传播关于受害者的谣言或污蔑性文字;在网上散发具有人身攻击的言论及视频等。这些校园暴力的行为都是在受害者不能保护自己,不敢反抗和告发的情况下发生的。

在这些校园暴力事件中,除了施暴者和被施暴者,还有旁观者。有的旁观者看见校霸的伤害行为得逞,担心自己的安危,于是协助校霸再次欺负受害者,以此来保护自己不被校霸欺负。有的同学看见校霸们欺负其他同学后,不仅无动于衷,更有甚者还嘲笑受害者无用。

通常情况下,校霸们并不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反而是受害者的默默忍受,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校霸欺凌事件”的产生原因

校园霸王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直接危害了受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施暴者和受害者心灵的扭曲。那么,校园霸王欺负学生的类似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呢?

这主要是由于校园霸王自身的个性缺陷导致,他们往往霸道而冲动,倾向于使用暴力欺压他人,用拳头凸显自我价值。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对弱势群体缺少同情心。同时,他们还用武力得到了部分同龄人的认同与支持,在校园中组成欺负同学的“小团伙”。

大多数校园霸王的学习成绩都不太理想,他们在学业上没有成就感,只能通过暴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他们通过欺负、伤害弱小的同学,使受害者感到痛苦、恐惧,给受害者造成心理阴影,以此来获得满足感。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校霸事件,其实这些施暴者常常也是受害者。他们可能小时候频繁地遭受到父母的家庭暴力,甚至自己便是校园暴力中的弱者。有的校园霸王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被长辈们宠坏了,在学校一旦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拿暴力来解决问题。只要一次成功,如果被欺负者不反抗,这些施暴者就很容易形成“拳头说话管用”的印象,渐渐地,施暴者对“暴力行为”越来越上瘾,养成欺负弱势同学的行为习惯。

如何规避校霸现象的产生?

校霸问题不仅给学校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且容易给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造成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那么,如何规避校霸现象的产生呢?

1.家庭和学校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避免校园暴力的产生。家长、老师应该警惕孩子们的厌学情绪,这种情绪也有可能是校霸事件产生的先兆。老师和家长也应该对这些校园霸王们进行劝导,打开他们的心结,帮助他们走上正途。因此,只有充分沟通,才能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2.学校和家长应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冲突及挫折的能力,让他们知道对别人施加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伤害。同学之间应该多一些包容与理解。

3.学校和社会应该增强学生的普法教育,增强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

受到伤害的同学,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曾经受到校霸的伤害,或者你正在面对校霸的威胁,请你不要怕,勇敢正视这一问题。

?积极和老师、家长进行交流,努力走出这次事件的阴影。若是自己不能处理好,应该及时请求老师或同学帮忙。

?正视校园暴力,不要再有畏惧心理。我们都知道,事出必有因,自己必须在事后进行反思与自我总结,不断突破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自信。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单独一个人外出,尽量结伴同行。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9

一、校园暴力事件的涵义及案例

1、校园暴力事件

暴力指的是用非法的手段,恶意侵犯他人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极端行为,它具有违背人性、侵犯基本人权、违背社会法制、违背基本伦理等特点,是极具社会危害的伤风败俗行为。而校园暴力,作为暴力事件的外延,它主要发生在各大中小学校校园以及学校周围,以故意杀人和伤害他人、抢劫强奸等暴力行为,侵害在校学生和教师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校园暴力指的是由教师、同学或者校外人员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而狭义的校园暴力则是专指,那些发生在校园以及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

2、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特点

暴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酝酿,通过回顾和分析这些暴力事件始末,我们可以归纳出暴力事件是有相当显著特点的。从山西附小的小学生暴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暴力事件的主体是不分年龄段的。同时,超过一半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角,都处于阶段学习的中期,很少有新生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角。在进行暴力事件的研究和分析时,要特别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此外校园暴力事件产生,大都是学校没有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而是过分看重成绩。在小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及家长只会一再责备,没能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山西附小的勒索事件,还是呼伦贝尔市回族小学校园致死案件,我们研究德育的人都应该从小学生暴力事件中,归纳出德育的有效方法,维护小学校园安全,从根本上改变小学生的错误人生观,从幼年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预防犯罪的发生。

3、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突出案例

发生在山西鸡山小学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上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向校园里的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零花钱,甚至还拿烟头在同学们的手腕上烫疤痕。他不仅抽烟、喝酒、去网吧,还毫无同情心的伤害自己身边的同学。这一件件不规范的行为,使社会上的大众表示震惊,人们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小学生做的恶劣事件。

无独有偶,2013年6月,呼伦贝尔市的一所回族小学发生了校园致死事件。学校视频显示,六年三班的某位学生,毫无征兆的朝身后的同学进行暴力攻击,将其按倒之后疯狂的拳脚相加,在同学的阻拦下,这位同学还两次挣脱用脚攻击倒在地下的同学,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老师在场。事后老师到达现场也没能对同学进行任何救助行为,导致同学的死亡。

在如今的社会里,小学生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而这些校园暴力的主角完全不懂真情二字,他们任意践踏他人,如果任其发展,将来也必定危害社会。为此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二、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分析

1、学生个人因素

校园暴力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年龄与校园暴力的类型也有关系。经过普遍观察,大多数校园暴力的主角在自身人格方面都多多少少有些缺陷。大部分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学习成绩都较差,控制力较弱。并且他们的猎奇心理极强,容易对烟酒、毒品等产生浓厚兴趣,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学生自身缺乏自信也是导致学生使用暴力的主导因素之一。学生为了在校园里有存在感,但是在运动、成绩等方面又比较欠缺,这样会导致他们用极端的方式表现自己。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自身拥有了错误的价值观,但他们自身却没有发现自己的三观错误,而是一味地认为这是所谓“酷”。再加上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有些发育较早的同学易产生早恋心理,从而导致同学之间争风吃醋,使恋爱成为校园暴力的导火索。

有些小学生具有狭隘心理,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心理健康问题。狭隘的人无法完整地看待人和事物,这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厌恶的情绪,这对于自身和他人都是极为不利的。[1]这样的学生往往非常的自私自利,心胸狭隘,这种心理使得他们很容易将别人不经意的举动牢记在心,这也为他们今后做出意想不到的行为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可以说狭隘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2、家庭的影响

首先,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贫困山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大批的贫困生群体。这些贫困生群体受环境及家庭的影响,容易产生自闭心理。而在城市里,家庭的贫富差距更会激化学生错误心理的产生。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往往盛气凌人,学习生活中处处排挤家庭拮据的孩子,这会使家庭拮据的孩子在童年就产生心理阴影,再加之少言寡语,容易形成错误的世界观。据北京的一所高校的统计数据显示,有将近六成的贫困学生会因为家境贫寒而自卑、而羞愧难当。可以说家庭背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除了自卑之外,还会让贫困生具有脆弱而敏感的自尊心。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中更加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为了不被他人看不起他们比一般人更加努力的拼搏。当然也有小部分的人选择掩饰自己贫困的背景,通过“打肿脸充胖子”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因为这样至少不会被人看不起。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校的“贫困绿色通道”很少有人会去使用的尴尬现象。他们用自己极强的自尊掩盖起了自己脆弱的内心,他们看似坚不可摧,其实他们的堡垒就像是一张“纸老虎”,任何一点小小的闲言碎语都会让他们难堪,让他们暴跳如雷。

其次,家长的疏于管理,会使小学生放任自流,导致恶习难以改掉。甚至有些家长面对孩子不理想的成绩,给予的都是责骂和处罚,没能给孩子需要的关怀,这样会使小学生心理严重受挫,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最后导致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最后,有的家庭没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例如有些家长全然不顾小学生的心理及生活,每天沉浸于享乐,给小学生树立了坏的榜样。年纪越小的学生往往模仿力很强,对于家长的日常行为,小学生很容易被其熏染,从而导致人格的缺失。

3、学校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学校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不小的差距。过度重视学生的智育竞赛,德育工作表面化、大搞形式主义化,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制以及价值观念教育等问题仍然存在。

学校是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的管理和对学校暴力事件的重视程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暴力事件的发生几率。如果学校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那么就会使学校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吸引力,进而致使某些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形成强烈的挫折感,这样就使得学生很容易将内心不满情绪宣泄在他人身上,往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一系列惨案。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小学生普遍具有盲目攀比的消费观,加上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的不够重视,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抵制不了一些不良诱惑,导致学生因为满足内心的贪欲而引发了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最后,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样就容易使教师以及家长忽视学生的成长,无法有效疏导其产生的暴力倾向,最终导致对暴力事件的解决和预防缺少必要的关注和长效机制的现象。

三、暴力事件对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启示

1、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校园生活是孩子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和谐校园的建设首先离不开提高学生本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那些小学生校园暴力事件中,很多被害者都存在歧视甚至戏弄犯罪嫌疑人的低素质行为,可以说他们本身素质的不高是酿成惨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本身的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而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是最主要的。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多组织一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的活动,也可以组织一些讨论活动,讨论的内容和话题集中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加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要开设心理治疗室,给那些心理出现困惑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而对于那些性格外向,但有点狭隘的学生则要注重培养与学生合作共享的精神,多让他们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如拔河、足球赛等,在活动中,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合作分享的重要性。而对于那些因贫困而自卑的学生,我们不反对给他们提供资助,但是学校更加应该采取理性的资助手段。在进行爱心活动时要切身考虑他们的真实感受。这不仅不利于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还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而对于那些存在极强的自尊心的学生,要加强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

2、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当今学校大都注重成绩,几乎没有教育学生如何与他人沟通。因此,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要多安排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课程或实践活动。通过课堂的学习使他们掌握一些与他人沟通、处理交往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良好沟通能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措施,也是维护小学校园安全的基本措施。

3、教师应灵活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

当同学之间的矛盾要激化的时候,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及时干预制止。首先,老师要及时解决细小矛盾,不要让矛盾堆积、激化。老师在了解了孩子间的小矛盾时,及时做做两孩子的思想工作,引导合理解决同学间的小摩擦,事情就不至于朝坏的方向发展。

其次,老师解决问题要公正。小孩间闹矛盾这是家常便饭,老给老师告状,也会给老师带来很多麻烦,老师可以教给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矛盾的方法,告诉他们自己处理。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孩子们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时老师还是要秉公处理,尤其是发生在“好学生”和调皮学生之间时,老师应该对事不对人,公正处理,这样才能服众。因为学生心里本来就敏感,如果老师处理不妥,就会激化学生间的不满情绪,甚至会使同学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第三,切忌“和稀泥”。有时候老师谁也不想批评,充当和事佬,在理不在理各打五十大板,会使得孩子的价值观混乱,这种做法也是不妥当的。基本的是非曲直,老师有义务应到引导孩子去认识,尤其是小学生,所以处理矛盾时,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建议改正的方法,褒贬适当,这样就能减少一些矛盾的发生。

第四,要做好善后工作。老师处理矛盾时,势必会批评到某些同学,有的同学的某些做法或许会在班上形成较长时间的影响,这时,老师一方面要安抚做错事的同学,让他没有顾虑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要教育班上孩子不要去取笑刺激他,应该以宽容友好的态度对待同学。对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的孩子,要积极给与肯定。不要让孩子一朝做错事,永远被人笑话,从而使孩子留下阴影。这样会使孩子做了错事隐瞒或为自己开脱,不敢承认错误。

第五,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不能事事以自我出发去处理。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中宝,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唯我独尊。所以,在集体生活中,因为这类原因闹矛盾的也挺多。老师对孩子进行换位思考教育,凡事多站在别人的位置想想,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心胸开阔,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从而减少摩擦的发生。

第六,孩子间发生矛盾时老师应积极处理,尽量避免把皮球踢给家长。家长必须一起面对时,老师应该协调解决,不能让家长剑拔弩张。现在的家长都很心痛自己的孩子,家长的偏听容易促使事情处理的复杂化。所以学生间有矛盾时,老师处理相对会更能兼听,老师也应积极处理,而不是用把双方家长叫来以推卸自己的责任。有时不得不请双方家长时,老师言语要委婉,并且要让双方家长都以爱孩子为出发点,就事论事,引导家长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对孩子则尽量少指责,虽然这件事做错了,但其他方面的优点要不吝夸奖,对孩子充满爱意,这样就更能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从而使家长间相互谅解,获得教育孩子的共识。

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篇10

关键词:大学;校园暴力;防控。

近几年高校校园内各类暴力事件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交技能等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校园暴力概述。

(一)大学校园暴力现状。

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15%有各种心理疾患,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94%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1]北京市有关部门最近对1万余名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有40%的学生在校内外遭遇过同学和社会青年索要钱物”。[2]

为了进一步清除高校不稳定因素,建设和谐、温馨的大学校园,我们对G市高校200名学生就校园暴力的现状、形式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做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4%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普遍存在,49%的学生认为存在少数校园暴力,只有16%的学生认为不存在校园暴力。29%的学生承认自己或朋友曾遭受校园暴力侵害,男生占62.06%。在校园里频繁出现的暴力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普遍关注。

(二)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及类型划分。

暴力泛指凶恶、残酷,即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行为。其中校园暴力是暴力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行为人(包括在校学生、老师及校外人员)在学校管辖范围内,对在校学生或老师的心理、身体及财产等实施迫害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受害人深受身心伤害的暴力行为。

根据暴力对象不同,可将校园暴力划分为四类:校外人员与在校学生或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根据暴力采用的方式不同,可将校园暴力分为语言攻击(即使用嘲笑、蔑视、谩骂、诋毁等歧视、侮辱性的语言,致使他人在心理及精神上受到侵犯和损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和行为攻击(即使用打架斗殴、勒索财务、谋杀等凶恶、暴力性的行为,致使他人在身体及财务上遭到伤害和损失,属于身体伤害的范畴)两种类型。

二、引发大学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

当前在校大学生一般为18-25岁,正处于青年中期,其个性特征基本形成,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但其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品质并非几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能矫正,其根本原因在入学前就已潜伏。

(一)个体因素。

1.人格发展不健全。一般来说,个体的性格特征在暴力攻击的启动阶段发挥不可忽视的催化剂作用。具有暴力或攻击倾向的个体一般属于以下性格类型:第一种指说话和行动节奏快,性子急,缺乏泰然自若的态度,争强好胜,容易发火,常常充满失落感和懊恼情绪,总是迫使自己处于紧张的状态。[3]517第二种指性格内向孤僻,平时少言寡语,不善与人交流,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研究表明,属于第一种类型的个体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在愤怒或受到挑衅时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暴力,目的是让对方受到身体或心理的伤痛而一泄心中不快。第二种类型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把平时所有的怨恨和愤怒都积压在内心深处,等到内心不堪重负、怨恨四溢时,个体将通过一个极端暴力的途径来发泄内心的积怨,因此此类个体在报复时更具有危害性。

2.自我认知不和谐。认知不和谐(又叫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4]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在受到朋友侮辱时会了解缘由后原谅好友,但14.5%的学生会采取与朋友绝交,6.5%的学生则会持“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的态度。以马加爵事件为例,因打牌事件使马加爵对好友和“敌人”产生认知偏差,他试图想通过某种方式改变这种状况,但现实无法满足他这种心理需求,因此心理不和谐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心理压力也愈来愈大,最终导致人格失常和离轨行为。

3.对挫折的耐受力差。挫折是指个体在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或者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时,因其目标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剧烈的挫折可能激发个体直接的、指向挫折来源的攻击行为;而较弱的、来源不明的挫折只引起间接性的、替代性的攻击行为。[3]509据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会乐观面对,26.5%的学生会主动寻求帮助,5.5%的学生会选择逃避,2.5%的学生则会悲观失望。研究表明,如果大学生个体受挫折后,不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泄内心的不满,那么内心将保留遗留的挫折,并时刻有一种准备发泄或攻击的状态;此后,随着挫折的不断积累,达到某一饱和点后,会激发更剧烈的反应。

4.对挑衅缺乏理智。挑衅是“用言语或行动引起冲突、纠纷或某种情绪”。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在遇到挑衅时会克制怒气,以后找机会再向对方说清楚,但是10.5%学生则表示会当场以牙还牙,5.5%的学生持“好汉不吃眼前亏,以后再伺机报复”的观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给我一拳,我必定还你一脚,再捎带给你一个大耳光,让你长长记性。”一些行为偏激的个体往往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当其受到直接的挑衅或被激怒时,往往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初生牛犊不畏虎是他们此阶段的真实写照,他们可以为朋友义愤填膺、两肋插刀,而对于挑衅者则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二)家庭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及人格特征等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内化的方式成为儿童及其成年后的思维定势。调查结果显示,65%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为民主型,13%为专制型,5%为溺爱型,17%为放任型。因此,如果家庭对儿童过分溺爱,对其行为放任不管,则致使儿童道德观念薄弱,法制意识欠缺,是非不分,没有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事一意孤行,为所欲为,社会适应困难,在此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个体往往和同学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常常导致学习不良现象的发生。

2.家庭冲突和暴力。如果个体从小生长在充满暴力攻击和冲突的家庭中,通过观察父母的暴力行为及后果而潜移默化为自己遇挫后的首选策略,致使儿童获得有关人际交往的错误认知和不恰当的攻击性冲突解决策略,因此家庭冲突和暴力是儿童接触暴力的第一课堂,并时刻影响其日后的人际交往模式。

(三)社会因素。

1.个体成长及同伴环境。若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处的街道、社区的居民粗暴、野蛮、横行霸道、打斗成风,那么个体生长在此环境必定受其影响,遇挫后的习惯性解决策略极有可能选择暴力性攻击方式;除此之外,个体还可以从喜好惹事生非、无所事事、打架斗殴的同伴那里学会暴力性攻击行为。

2.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网络游戏。研究表明,经常观看暴力性影视节目极有可能改变个体的人格结构和日常交往方式。当暴力影视节目中的场景在现实中再现,个体就会无意识的沉醉于剧情中并模仿剧中人物,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增加或发生。此外,暴力电子游戏为个体提供了学习攻击行为的机会和练习攻击方案的场所。对于长期沉溺于网络暴力电子游戏的大学生个体,通过反复练习新的脚本而掌握了各种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知识结构,在现实与游戏相冲突的情境下,其暴力性攻击行为有可能被唤起和使用,从而增加暴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社会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生源的扩招,国家各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每年有大批的莘莘学子常常为谋求一份高薪工作而忙的焦头烂额,毕业前的雄心壮志被残酷的现实所摧残,以至于形成意志消沉、心情浮躁等不良心理问题,严重者可能为发泄心中不满而寻找发泄对象,以致于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

(四)学校因素。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剧增,而相应配套的软、硬件设备没有及时跟上,致使高校在对学生监督管理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具体表现为:对学生平时发生的人际矛盾和心理摩擦不能及时发现或进行疏导化解;对具有暴力倾向、惹事生非、打斗成风等特性的“问题学生”不能及时排查或开展心理教育;对校园周边环境不能及时进行规制和管理等方面,除此之外,高校重学生就业率、轻学生素质,重共性发展、轻个性培养等观念仍大有市场,把教育降格到人类只是掌握知识的工具,忽视大学生社交技能、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三、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防控。

(一)就大学生个体而言。

1.提升个体认知水平。认知一般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以及对交往本身的认知三个方面。如果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总是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就会导致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相反就会卑躬屈膝、畏畏缩缩、自愧不如。[5]267因此具有暴力倾向或攻击行为的大学生个体,应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至专业学习、业余爱好、理想事业等方面,并不断深刻剖析自我,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实际行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来满足自尊。

2.加强个体社交技能。在校大学生发生暴力事件或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良好的社交技能有助于他们免遭对抗性事件、暴力事件和攻击行为的伤害。因此,那些社会交往技能欠缺,且具有高攻击倾向的大学生个体应有意识进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掌握社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必将减少暴力事件或攻击行为的发生。

3.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大学生个体受挫时可主动找朋友、亲人、老师等倾诉内心积怨,从那里得到理解和支持,从而平衡内心的怨恨与不满,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此外,个体也可通过合理的方式发泄内心愤怒,例如:参加大量消耗体能的对抗性运动(指拳击、摔跤、柔道、跆拳道、击剑等运动项目),参加激烈性的体育运动(指跑步、爬山、棒球、足球、篮球、网球等运动项目),向无生命的替代品进行攻击等,将有助于减少个体可能的暴力或攻击行为。

(二)就高校而言。

1.丰富法制教育课堂内容,强化大学生法制意识。如果高校仅仅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来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可以说是事倍功半,对于“问题学生”更是杯水车薪。因此高校应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法制讲座、法院庭审、集体观看法制影视资料和进行劳教观摩等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更加深刻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结构,明确其威严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生活中能够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矫正其错误言行,从而不断提升个人法律意识。

2.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青春激扬、魅力四射、激流勇进、勇于拼搏等是他们此阶段的特点,他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一代,当理想与现实交叉闪光时,无疑会激发他们的斗志,从而为实现理想人生而奋斗。因此高校应定期开展“立足专业、全面发展”、“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为主题的讲座来激励大学生;开展“路在脚下”为主题的才艺表演、专业作品设计大赛把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有效应用心理疏导方法,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疏导是通过环境、说服、解释、启发、教育等手段,减轻或消除学生的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一种心理引导方法。[6]各班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内部,把握学生心理动向,对具有暴力倾向、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排查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使其学会鲁莽行事之前先设想后果,从而促使自己内心醒悟,自觉消解怨恨,恰当的处理同学间矛盾,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4.及时、适度惩罚校园暴力事件的肇事者。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精力旺盛而易于意气用事,大学生群体中易出现帮派之争、打群架等现象。因此高校对于做出暴力或攻击行为的大学生个体或群体应分别给予及时、适度的惩罚,以此警告其它预谋实施暴力事件的大学生个体要悬崖勒马,以此为戒,从而起到惩前毖后,杀一儆百的作用,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就家庭及社会而言。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及时关注子女心理变化,并做好沟通与疏导工作,使其正视困难、摆正心态和纠正心理偏差,从而避免暴力事件或攻击行为的发生;在社会方面应注重发挥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新闻特报、电视广告、网络游戏、网络博客等宣传社会公德和人间正义,使大学生在视线范围内所看到和听到的都是人间美德,从而净化心灵,从思想上驱除暴力、攻击等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人格品质。

总之,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需要高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各方面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只有各环节齐心协力、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校园暴力的发生,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