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7:2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1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2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科学发展;实践路径;基本策略

一、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现状

应用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身和发展自身并对这种知识加以应用的一门重要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心理学列为21世界重点发展的一门学科,理由是因为心理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同时也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社会效应。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人类心理现象的特征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必然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应用心理学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而且它的发展的趋势也日益迅猛。应用心理学是21世界下心理学发展的重点领域,虽然它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由于应用心理学广泛作用于社会生活,不仅关系到心理学的健康与发展,也影响到心理学的科学地位,所以,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路径与时间策略问题一直备受心理学界的关注。

二、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

心理学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那个生活中,它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的质量,由于心理学的广泛应用,整个社会对其关注度也非常高.现阶段我国的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还有很大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问题,真正地让应用心理学走向社会,更好地帮助人们,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应该更加科学地结合社会现实,来寻求更加能适应我国发展需求的新型的应用心理学发展道路,要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应用心理学对社会和谐、社会进步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应用心理学真正应用到社会服务当中,并且能够积极健康的快速发展。

(一)走向社会服务。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它主要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标,也是一门服务社会的学科。与基础心理学相比,应用心理学更多的是在人们工作与生活中体现出来,在众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应用心理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也比其他方面的心理学更加受到大众的青睐。同时,作为世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学科,应用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把心理学的只是运用到实际应用当中,比如教育,工农业,商业,军事等不同的领域。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开始有应用心理学这一学科,并且在校内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一些比较有经验的心理老师,通过开展一些基础的应用心理学课程,让广大的师生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并在对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奉献的同时进行心理学知识传播,默默地加深应用心理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仰等领域的影响。笔者认为我国的应用心理学还没有真正的适应我们这个社会,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并未被这个社会完全的理解,所以,应用心理学界不应当为个别的杰出的研究成果得到推广而感到心满意足,我们要立足当下,但是却要眼光高远,看到我国应用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努力突破,需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道。但是,我们知道开拓创新总是不那么简单的,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富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心理学发展之路我们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科学应对,特别是要合理的处理应用心理学全球化与中国化的问题。所以,在把心理学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创新,不能直接照搬他国的研究成果,而要结合实际走本土化的道路,只有这样应用心理学才能够自主的发展,中国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体系才能够成功的建立,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促进社会心理和谐。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迅猛发展,我国政府也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学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多次强调了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认可了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必要性,于是鼓励政府的施政和舆论的引导的重要作用已将成为心理学迅猛发展的目的之一。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达到社会人民的心理和谐,所以,对心理和谐的重视,也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产生良好的影响:在社会之上,人与自然、人与人等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只有合理妥善的应用心理学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与心理纠葛,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和谐发展,都要求我们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并且积极引导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才能更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各个行业的行为与发展,达到个人和社会之间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事业化的大融合。纵观心理学发展的最初和漫长的过去,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发展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坎坷。心理学最初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些排斥,这些都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和对应用心理学所具有的科学性还认识得不够深刻,把握不到位,以及社会对心理学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造成了心理学发展的困境。因此,应用心理学未来发展中,应加大心理学理论应用重要性的宣传,并注重人文关怀、人性提升、个性发展和人格现代化,坚持人文性和科学性,并在发展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将应用心理学从科学核心出发,在探索中发展,在前进中走向生活本位,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道路,为政府的施政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有效推进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逐步推动社会和商业健康发展,促进更加积极的社会人文环境的形成。

(二)职业化制度的健全。心理学的职业化是心理学广泛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是应用心理学推广和普及的关键,这已经被世界心理学的发展进程所证实。大量研究成果显示应用心理学将是心理学发展的一大重要推动力,要推进中国心理学的职业化的大力发展,需要解决两个方面问题:其一就是要明确职业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家的定义,取得社会对心理学这一职业的认同。其二就是要建立职业心理学的资格证制度和许可证制度,要明确的界定心理学的职业范围、责任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标准,从而提高从业者服务质量,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市场化的高效运作。近年来。我国心理学产业化发展已经有所进步。单就一些简单的职业来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测试等,这些都已经逐步市场化,而不再是义务性的社会奉献,同时大量的与想理学相关的书籍,影视,教育物资等也都有了一定的市场,另外一些心理服务中介机构、心理服务热线和心理专业网站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被社会公众接受,并进入到商业化运作模式当中,开始市场化经营。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更应强调服务质量、特色,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能够使心理服务市场空间更加有活力,也能够更加旺盛激发市场发展潜能实现市场化运作的规范化。

(四)产业化拓展的实现。从国际层面上来看,我国作为第四产业的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稍显滞后,还未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国外的心理学产业却发展势头迅猛,并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在人才测评和心理咨询方面。所以,我国的应用心理学应积极采取新兴产业化发展形式,逐渐形成新的产业化结构,拓展自身发展产业领域,并从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五)行业化服务的规范。当下社会中,心理学咨询应用机构普遍设立,这些机构集心理学应用、研究、应用开发,应用实践于一体,逐渐形成一种面向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综合性心理学应用实体,并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同时应用心理学的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强化自身能力,提升自身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突显出应用心理学实践性及服务性的显著特点,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认识心理学理论,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使心理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磊.浅析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基本策略[J].科技展,2015(32)

[2]王东方.关于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基本策略探析[J].才智,2015(15)

[3]崔景贵.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基本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3

频频出现的大学生投毒案、大学生自杀或他杀案让人对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感到无比担忧。要减少和消除这类案件,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如今,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渗透作用日益增强,对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单凭传统家长式、说教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力,已经很难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社会工作就是联合家庭、社区的力量,充分整合家庭、社区、学校教育资源,促进三者之间协作互动,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共同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心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和导行。

(二)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协助学校改善校园环境,对于处于不利地位学生的背景作深入而客观地了解,给予适当的接纳、支持与鼓励,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使学生获得适当的心智与行为发展,克服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形成“家庭一学校一社区”三者的良好协调关系,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得到更好发展的一种专业服务项目。

二、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及现状

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通过社工的介入,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而在内地,20世纪20年代初社会工作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一些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的相关专业,但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团体,与实际生活结合不多,始终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专门化的社会事业。

2002年,上海浦东新区在社会发展局教育处的推动下,在38所学校开始试行学校社会工作。试点推行“一校一社工”的制度,但学校社会工作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有益补充”而添入现有的学校体系中的。浦东38所学校开展的学校社会工作的试点工作,掀开了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新的一页。但和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的学校社会工作相比,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推行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是一种从上而下的推行过程。这就使得学校社会工作的出现一开始就被界定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定位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并且,在其介入心育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如社工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必要的培训、交流,与其它相关教师之间权责不明确,缺乏民间团体支持等等,致使其实施几年以来,并没有对现行的学校教育体制从根本上产生真正的影响。在有的高校则是将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虽然发展起来还存在很多困难,步履维艰,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们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使人们再一次重新认识并重视学校社会工作。2006年7月20日,国家人事部和民政部颁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这是我国第一次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定的文件,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工作将逐步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如今,学校社会工作为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也必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以实践性研究为主,注重为学校社会工作者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直接指导,其研究主要有以下取向。

(一)以增权的形式提高个体自助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一项共同目标就是帮助人们提高自己应对和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增权就是达成该目标的一个重要方式。所谓增权就是社会工作者伴同支持无力响应环境挑战的服务使用者,学习、练习动员自己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消极摆脱无能为力,积极控制有效资源,取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增权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心育来说有较大作用的有两种方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干预模式和弹性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干预强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假定学生及其家庭已经具备解决问题的相应资源,而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资源、技能和意志力。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减轻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压力,因为学生和家庭也要担负起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责任。弹性模式则强调培养大学生在高危环境中生活却健康成长的特质,比如有些儿童学生曾生活在贫穷、艰难的环境中,却没有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学生都具备一些共有的特质。该模式认为那些健康成长的大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素质,如认知能力方面就涉及到思维的抽象性、反向性和灵活性,社会能力方面涉及的特质有懂得变通、移情、幽默、有同情心、独立、努力控制环境等。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和发展这样的素质。

(二)倡导与主动来访大学生的沟通与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帮助的相对较少。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应对自身心理问题时的主动性,由“劝导教育”转变为“沟通合作”,使其通过自身努力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大学生在咨询过程中的转变受四种因素的影响:第一种因素来自他们自己带人治疗的力量、天分、技能、资源和社会支持;第二种因素是来访者对治疗关系中的移情、热情、关心、真诚和接受的理解;第三种来自于对治疗结果导致转变的可能性的积极期待,最后一种则是使用正确的技术和模式来帮助其解决问题的结果。因此,要想获得干预的成功,调动来访大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将个案学校社会工作与个案心理辅导相结合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在治疗学生心理问题、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在校学生提供无偿心理咨询与辅导。但心理咨询与辅导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较为注重个人心理层面的疏导和治疗,而忽视了大学生案主社会资源的运用和成长环境的改善。

个案学校社会工作,是指以单个大学生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即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方法,协调可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面对面的一对一的服务,目的在于协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自我,增强其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与社会和环境的良好适应。综合个案心理辅导与个案社会工作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潜能,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从而自己解决其心理问题,恢复身心健康。

(二)小组学校社会工作与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他认为,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满足,他就会产生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希望自己能被团体所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欧美国家,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得到大力提倡。有关专家认为,团体辅导比传统的个体辅导更有成效。目前,随着发展性辅导的提出与认可,使得团体辅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小组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团体的经验和在团体中形成的动力,协助参与团体的大学生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达成团体的目标,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成长。

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小组社会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任务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社交小组、教育小组、兴趣小组、社会化小组、意识提升小组、服务或志愿者小组、自主和互助小组、社会行动小组等,社会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的目标建立与之相应的小组。在小组工作中引入团体咨询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小组成员在彼此互动中通过小组动力达到改变的目的,其改变的结果是持久而有效的。如北京大学曾开展的“大学体验成长小组”,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开展的“欢乐同心圆”、“朋辈辅导”、“大学生成长小组”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展示了小组学校社会工作的魅力和成效。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4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健康;高职学生

大学阶段是青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都对处于这一时期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决定作用。社会支持也是一种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支持是指以个体为核心,由个体和他人(支持者)通过支持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1]。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增进和维护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来自学业、人际关系、情感、经济上的压力时常困扰着大学生,其社会支持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水平[2]。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合适和必要的支持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上海高职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调查问卷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个专业的1125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125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00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4%。这其中,有男生288人,女生716人;一年级356人,二年级422人,三年级228;独生子女742人,非独生子女244人;学生干部120,非学生干部886。

(二)研究方法/工具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由湖南医科大学肖水源编制,共有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客观支持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主观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是个体对自己社会支持状况的主观体验,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支持利用度指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3]。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了修订,第4项的“同事”改为“同学”,第5项删去了“夫妻(恋人)”,第6项和第7项中的“配偶”改为“父母”,“同事”改为“同学”。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德诺提斯(Derogatis,L.R,1975年)编制,吴文源引进修订,共9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包括90个项目。按症状严重程度采用0―4级记分。

3.研究者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政治面貌、户籍性质、家庭经济状况;在校获得的学校帮助;学校心理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心理帮助机制的存在情况,本人对这些服务途径的利用情况;物质和心理方面的需要,需要的内容及帮助的方式等项目。

(三)施测程序

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各班的辅导员老师担任主试。对收回的问卷,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在心理健康得分上的年级差异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统计结果表明(见表1),在人际关系方面存现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存在极其高度显著差异,即大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三学生。

(二)不同性别在心理健康得分上的差异

利用独立双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明(见表1),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即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精神病性因子上存在高度显著差异,即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心理健康的其他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得分上的差异

本研究以是否享受国家助学金为依据,将学生分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通过独立双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3),高职学生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的得分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人际关系因子上,贫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在焦虑、敌对因子上存在高度显著差异,即贫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在心理健康其他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所示)

(四)社会支持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社会支持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法(Spearman)分析得出,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总体及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情形见表4所示:

三、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发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大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三学生。一方面,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大二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一年,评奖评优,入党、考证,其中很多方面涉及到个人利益,当同学之间利益发生冲突时,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紧张敏感。另一方面,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同学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大一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同学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多。

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男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以往研究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高职学校的男生社会压力更大,社会上赋予男生的责任远远大于女生,而高职女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要远远低于本科学生,所以高职学校的男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不容乐观。

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也发现,贫困生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即贫困生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大学生远离家乡,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看重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愉快的学习、生活、工作。但是大量研究表明,贫困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贫困大学生一方面渴望交往,另一方面又由于贫困的处境,使他们在交往中更敏感,自我接纳程度较低,其自卑与自尊像双胞胎一样交替在一起发挥作用,而且常常以强烈的自尊表现出来。这种心态往往会给贫困生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大困难[4]。由于家境贫困,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没有稳定的保证。长期生活在贫困的家庭中,使部分贫困生产生一种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很多贫困学生要为自己的学费发愁,为生活费担忧,他们往往有一种愧疚心理,因为自己的学业导致家庭更加贫困,更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命运,但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的情况下,贫困生往往会产生无助、敌对心理,不能正视现实困难,不为自己找出路,总是为了自己的困难而苦恼甚至发展到怨恨他人、怨恨社会。

本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影响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大学生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显著高于来自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的大学生,而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则没有差异。原因可能是,与城市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的家庭生活压力较大,疲于应对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从父母、亲朋那里得到的客观支持(实际的、可见的支持)相对较多。而且来自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他们具有优越感,主观支持方面优于贫困学生。

本研究以斯皮尔曼相关法(Spearman)分析了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情形,研究发现,客观支持与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及SCL-90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SCL-90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及SCL-90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SSRS总分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建构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网络是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外部援助的重要方面。

鉴于本研究的结论,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提供给大学生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应积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能力,遇到烦恼和困难时要主动地向他人倾诉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03):29-30.

[2]姚琼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研究――以黄石理工学院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1.

[3]汪向东,汪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增订版),1999(12).

[4]陈云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5

关键词:社会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于社会支持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1],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对这两类支持的重要性,一般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2]人的应对方式和精神症状之间存在选择性相关,总体评价是寻求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其主要压力源排在首位的是就业压力。而就业对于当前处于人生转折期的大学生来说,是关系到其前途与命运的重大事件,造成其心理波动十分显著,很容易导致各种不良的应激反应,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形成有不良影响。本文就社会支持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这对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选取某高校9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团体测试,由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主试,量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在对全部问卷质量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68份,收回有效问卷900份,有效调查率是92.98%。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按生源分高职艺术生270人,高职文科生170人,高职理科生230人,高职职高生230人。其中男生456人,占50.67%;女生444人,占49.33%;城市287人,占31.89%,农村613人,占68.11%。

2.方法

(1)依据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结合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支持的情况,编订了社会支持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主观支持主要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的被支持、被理解、受尊重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包括9项(Cronbachα=0.876)。客观支持是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包括9项(Cronbachα=0.867)。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指大学生对社会资源的主动寻求与利用,包括9项(Cronbachα=0.856)。社会支持问卷27个项目,全部采用5级评分“非常不符合”为1分,“非常符合”为5分,内部一致性度Cronbachα=0.886。(2)采用汪向东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该量表共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偏重、5分=严重,以≥2分为阳性,≥3分为中度以上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3)采用陈仲庚等翻译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5C)[5]。该问卷包括4个分量表,e量表测量内外向维度;n量表测量神经质维度,也称情绪性;p量表测量精神质维度;L量表主要测量被试的掩饰性。

3.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

1.大学生社会支持程度的比较

分析显示,男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明显低于女生,p

表1不同专业学生在社会支持评分(-x±s)

2.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SCL-90相关系数均为负值。除利用度与敌对和恐怖两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外,社会支持的各维度与SCL-的其他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表2)。

表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n=900)

3.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epQ人格维度中,除L维度(掩饰性)外,p维度(精神质)、e维度(内外向)和n维度(情绪情)与社会支持4项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e维度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而p和n维度与社会支持各项指标则呈显著负相关(表3)。

表3社会支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n=900)

三、讨论

自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全国高校招生数从扩招前1998年的108万人,一路飙升到2008年的600万。经过10年扩招,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扩招前的8%迅速达到23%,扩招累计招生约为4010万,占改革开放30年以来招生总数的75%,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跨越。目前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实现了高等教育总规模位列世界第一的业绩。然而尽管我们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远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伴随扩招而来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付出高昂学费获得大学毕业生身份之后,找不到理想工作,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对自己读大学是否值得产生了怀疑。同样的问题也上移至硕士生和博士生。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长期累积的困难和问题,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地方和高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限制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体制还没有完全破除,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本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会遇到种种不公与就业歧视,而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处境。加之部分大学生本身在身心素质上的脆弱性,使得他们适应社会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造成了部分人在心理上的高敏感性,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他们有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和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缺乏社会支持感,而“具有较低社会支持感的人对他人的评估比较消极;对自己本身,则产生人际交往无能、焦虑及社会排拒感”[6],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在心理上具有高度敏感性。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水平上的差异,可能是专业特色的反映。在性别方面,女生表现出在支持利用度上的优势,可能与性别角色、传统观念和社会期望有关。在研究中发现,在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对社会支持的寻求显著高于男生,遇到就业压力时的应对方式也不同。男生越来越集中注意力或变得孤立、沉默,对提升感觉的需求与女生不同,男生借助解决问题来让自己感到减轻就业压力;而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主动寻求和利用各种途径的支持,并借助谈论来使自己感到减轻就业压力,多喜欢向自己亲密或信任的人倾诉,寻求情感支持,需要理解和关爱,也许对方不能解决她的压力,但只要能够用心去听,她们就会产生满足感。而且她们在谈论压力时往往谈论就业的详细经过,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记起并愿意说出来,这样她们会感到自身的压力得到极大地舒解,而往往这时,男生就会觉得不耐烦,就会急于出主意想办法,女生当然也需要解决问题,但谈论就业压力的过程会让她们感到心情变好。因此,在提供社会支持时,要注意针对男女生的不同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高年级学生的社会交往更为广泛,这使得他们从社会关系网中获得的客观支持更多。但由于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的逐渐增强,他们往往更愿意依靠自己,而容易拒绝他人提供的帮助,这可能是造成他们高客观支持度和低利用度的原因。农村学生的高主观支持得分,表明他们对获得的社会支持有着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更高的满意度。研究证明,学生获得支持越少,其心理健康问题越多,反之则相反。社会支持一方面为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支持的这种心理保健功能已得到公认。个性外向的学生较易获得社会支持,并且对支持有良好的情感体验,能获得较好的满意度和利用度;而具有精神质和情绪不稳定倾向的学生则社会支持不良。

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和我国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大学生就业难累积的问题日益凸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冲击,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并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能否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问题,不仅关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长期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只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才能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KesslerRC.theeffectsofStressfulLifeeventsonDepression.annualReviewofpsychology.1997:48:191-211.

[2]LazarusRS.Frompsychologicaltotheemotions:aHistoryofChangingoutlooks.annualReviewofpsychology.1993,44:2-19.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4.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2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6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社会学,从其诞生之时起,其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与根本使命就体现为以“现代社会”为范本进行“现代性方案”的建设和“现代化实践”的推进。然而,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社会转型,并由此深刻地影响到了一贯以反映社会现实变化为特征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传统上。社会学要理解全球化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并对新的社会转型做出理论上的说明,就必须重新反思传统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在整合已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传统的重建与创新。

关键词:现代性全球化研究范式社会学理论

一、现代性: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及其危机

笔者曾在《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现代性议题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现代性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社会学理论演进历史的系统梳理与考察,论证了作为现代性产物之一的社会学,其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现代性。不仅如此,从其诞生之时起,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命运就与现代性紧紧拴在一起了。无论是古典社会学阶段,还是现代社会学或当代社会学研究阶段,其理论建设和目标取向的主旨都是围绕着现代性而展开的,其核心主题与根本使命实际上都体现在建设现代性和推进现代化这一大的主题范围内。[i]

因此,围绕着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这一核心主题,从社会学诞生之时起,古典社会学理论中便产生了一连串的对现代性内涵不大一致的定义,最典型的如有马克思(K.marx)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定义、涂尔干(e.Durkheim)通过有机团结的定义、韦伯(m.weber)通过对合理化的定义来理解现代性的主要内涵,[ii]而且每一个定义又都是与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联系在一起的,如生产方式(马克思)、劳动分工(涂尔干)、理性化的多样性(韦伯),同时还包含了一系列方法论类型与分析方法:社会关系(马克思)、社会事实(涂尔干)、社会行动(韦伯)[iii]。上述三种对现代性富有代表性的不同界定中,恰恰代表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三大传统,即批判主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理论传统。而且,从社会学理论自身的历史发展来看,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实际上一直是处于批判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三种不同传统的张力之中。[iv]一方面,它注重对研究现象作实证的、经验主义的考察与分析,强调的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的传统,注重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它又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理解(interpretiveunderstanding)”,强调的是人文主义、阐释主义的传统,关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和视域融合(fusionofhorizons)。[v]而与此同时,它又意识到了任何研究都要受到一定政治、文化、性别和社会阶层的影响,注意研究中的权力关系以及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因此,它同时又具有一种后现代式的社会批判意识,强调一种强烈的价值介入。[vi]毫无疑问,社会学理论研究取向上的这一长期存在的分裂与对立的紧张局面业已造成了社会学领域内在“实质性”理论建构、具体的研究程序乃至学术共同体从业人员中潜在的或明显的分裂。尤其在当代,这一局面又与社会学知识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论题纠缠在一起,形成了更为错综复杂的情势。[vii]

但是,回归到整个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种不同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尽管在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在最为本质的价值取向上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以现代性的内涵为坐标,以现代化的实践为尺度,整个社会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古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还是当代社会学)在理论建构与目标取向上始终没有摆脱过建设“现代性”与推进“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其所遵循的实际上都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基础之上的一种以西方中心论、民族国家中心论和人类主体中心论为主要学术特征的“现代化研究范式”。而且,这种研究范式的核心内容与方法在社会学理论的古典时期就已经基本上得以确立了。比如,从古典社会学开始,社会学就已基本确立了“秩序”、“进步”和“理性”这一现代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主题,总是想为现代化实践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并从社会之外对现代社会与现代性的各种制度、关系进行描绘、解释和说明(这一研究取向和传统可以说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的这种对现代性的论述以及基本理论的建构,虽然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与现代性的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中已趋完善,但它至少确立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并为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

尽管人类对自身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及其后果的思考,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系统考察和论述的却是启蒙运动以后的事。社会自人类有群居生活起即已存在,社会思想也随此而产生,但社会学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研究现代社会的知识系统则到19世纪后才得以产生的。[viii]古典社会学体系中研究领域的形成、研究主题的选择以及适用方法论的发展都是以分析现代社会现象并赋予社会秩序,提供管理生活与理性控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技术为其目标取向的。古典社会学理论正是靠这些广泛的概念和预设,而在“现代性建设”和“现代化实践”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拥有“合法性”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典社会学理论所开创的理论传统虽然在形式上曾被不同时期的社会学家吸收、借用或更新,但在本质上并没有根本性的超越与创新。

现代性与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结合所产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现代化研究范式”,不仅意味着现代性与现代化将成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主题,而且也从总体上规范了社会学理论研究所要运用的理论、方法以及价值取向。大凡现代性与现代化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如民族国家中心论、西方中心论、人类主体中心论以及形形色色的二元对立等)也多半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品质和特色,同样现代性自身所具有的潜在危机也演变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潜在危机。[ix]尤其在新的社会转型之下,伴随着现代性与现代化危机的日益显露和严重化,社会学理论研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也越来越大。正如现代性的危机只能用超越现代性的方式来解决一样,滞留于现代化研究范式之上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也只能用超越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方式来予以解决。

二、全球化:新的社会转型及其对现代性的超越

在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变化莫过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社会转型(笔者称之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三次社会转型[x])。这次新的社会转型与现代性之间具有天然的紧密关系。正如吉登斯(a.Giddens)所指出的,现代性正在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这在现代制度的大多数基本特性方面,特别是在这些制度的脱域与反思方面表现的犹为明显[xi]。从大约17世纪起,欧洲开始在思想意识、军事力量、航海技术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欧洲社会的这种惊人转型促使它把新的制度传播到全球各地,并且引发了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一种新现象,这正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逻辑起点[xii]。现代性的这种全球化趋势,本身就在其动力机制之中,时空的重组、抽离化机制和现代性的反思性都内在地具有扩张的趋势。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时空的延伸和地方性环境,以及地方性活动的漫长变迁之间的发展关系,来把握现代性的全球化蔓延。[xiii]

毫无疑问,现代性的全球化过程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并让我们看到一个越来越有“共性”的现代性的涌现,即西方现代性或启蒙方案已在全世界许多地方获得体现。但是,现代性从其全球化的倾向来看,并不是一种特别的西化之物,因为无论是现代性的激进化还是社会生活的全球化都决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当然,如果把“现代性”仅仅看作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状态,那么“全球化”则更像一种“理想类型”的概念,它不是指一种人类社会的终极状态,而是指一种不断变化的整体化趋势。在民族国家阶段,“现代性”与广义的“全球化”具有某种重合之处,即“现代性”的扩张过程实际上就是全球的现代化过程。但是,当“现代性”在某些国家得以成熟并获得充分体现之后,也就是在某些民族国家完成现代化以后,其所面对的可能主要不再是一个“现代性”与“现代化”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已经被加深化了的现代性的“全球化”问题[xiv]。犹如现代性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社会现实一样,全球化也正在改变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时至今日,现代性的近期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的整体化方面,而且解构了秩序、进步、理性这些启蒙时代形成的经典信条,代之以机会、风险和更多的偶然性。因此,更准确地说,全球化进程现在并没有扩大现代性,而是成了其转变的加速器。而全球化本身“在许多方面不仅是新的,而且是革命性的”,它将“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xv]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现代性”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或“全球化”是“现代性”的一部分。况且,“现代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整体,那么对现代性制度做出多种反应就是可能的。事实也是如此,各种“超越”现代性的运动已经在全球体系中出现了。同时,现代性的全球化后果也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影响之上,而且也体现在知识的反思性上,这种反思性对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新的社会转型也在不断加速,其中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人类社会的结构正在变得日益跨国化和全球化,这使得一贯以宏观研究而称著的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正如费舍斯通(m.Featherstone)所指出的,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古典社会学理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无力解释新现象、新问题。古典社会学传统由于把社会等同于有边界的民族国家而无法全面理解全球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则由于长期使文化依附于结构性发展,并搁置了文化与能动者(agency)之间的关系也无法对全球化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xvi]。那些以民族国家为中心而形成的社会学(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中的一系列概念体系、理论观点再也难以解释新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全球性现象了。社会学理论缺乏探讨跨国实践(transnationalpractices)和全球现实的语汇,人们继续依赖与民族国家相应的传统社会学术语、概念和经验数据,使社会学理论在全球化研究范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因此,要理解全球化对现代性的超越及其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就必须对新的全球化时代和新的社会转型做出理论上的说明,并通过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来把握新时代的本质。[xvii]因为理论作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性、推论性建构,它应该具有在指出过去的潜势并设想可供选择的未来的基础上,解读社会现实的特性。其实,一种社会学理论能否提供引导去进行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不全然在于此理论能否提供一个程序和规则,使之符合实证主义的“可重复性”与“可验证性”等原则,而也应该取决于此理论能否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较为具体的架构,给研究者提供指引,把他要研究的对象概念化。主流社会学理论(即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失误就在于它从不同的理论基准出发去批评非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的有效性,因而忽视了深层理解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xviii]

其实,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社会转型展开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也并不是要试图在当今庞大的全球化研究领域中创造出一种更宏观的社会学理论,并建立起所谓的全球化社会学(sociologyofglobalization)体系,而主要是从反思传统社会学理论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出发,面对全球化所改变的社会学理论赖以立足的现实基础,探讨社会学理论该如何在理论和方法上应对这种变化,以建立起一种能够足够适应新的社会转型需要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社会学理论层面上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当前发生在社会世界中的社会转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转型在促使社会学反思的同时,也提出了社会学重新定位的要求。如果说过去几年来社会学知识的衰退是不够确切的,那么,为了应对社会世界的这种变化,社会学家当然要建构出新的概念框架和分析模型来说明这一切。[xix]

三、全球化研究范式:社会学理论传统的重构与创新

当代全球化趋势的研究表明,我们应更加以积极的方式来检讨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工具及环境,以充分回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不仅迫使现代人去反思其生活形式的转变,而且也同样促使学者去斟酌其研究范式的转变,两者都面临同等的焦虑与压力。其实,完整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本身就应该包括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等不同层次,不应像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那样只注重前面几个层次而忽略了全球层次的研究。今天,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与其它学科一样,社会学理论需要迅速地扩展它的地理和智识(intellectual)边界,即承认地方社区和民族社会的本质属性正面临着全球范围内深刻变迁的巨大挑战,而对这种挑战直接反映的结果就是要在重建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以适应新的社会转型的需要。

那么,如何实现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创新呢?近20年来,各种对既存社会学理论传统进行多元综合的做法越来越多,其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大致包括以下四种。一是重建。即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吸取其他理论的益处,重新构建原来的理论,使之更加完善。如亚历山大(J.alexander)的新功能主义和多向度社会学(multidimensionalsociology)、费恩(C.Fine)的新符号互动论、库克(S.Cook)的新交换理论等等。二是扩展。即扩展原有理论的传统界限,向新的领域发展。如文化社会学出现了从阐释学解释向社会学调查转变的动向,常人方法学也突破了仅仅分析日常生活的对话和互动的局限,将其领域扩大到分析社会制度、结构与个人的关系等主流社会学理论所关心的问题上。三是联结。即寻求某种途径将微观与宏观、主观与客观、结构与行动等不同层次、领域的现象联结起来。如科尔曼(J.Coleman)的理性选择理论就提出了以微观层次为基础建立起微观与宏观、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理论途径,而亚历山大则主张以宏观层次为出发点来寻求微观与宏观的联结。埃利亚斯(n.elias)的“构型社会学”或“过程社会学”也是将微观层次的个人行为与宏观层次的国家联结起来进行分析的典范。四是整合。即试图以超越“重建”、“扩展”、“联结”的辩证综合方式,来创立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语言,以整合了的理论来认识或重新解释曾被忽略、歪曲了的多维而完整的社会现实[xx]。如瑞泽尔(G.Ritzer)提出的社会学元理论化(sociologicalmetatheorizing)就是对社会学多重范式的整合,[xxi]还有诸如女性主义社会学、后现代社会学等各种批判的社会理论(criticalsocialtheory)的兴起,其不仅整合了传统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种思潮,而且还充分吸取了政治学、人类学、历史研究、法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从而在整体上促使了批判理论从社会学理论视野转向了社会理论领域。[xxii]

通过对社会学理论发展史的系统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发展趋向总体说来是其研究范式的变迁,或者说是其方法论体系的变迁,而这种变迁的动力则来自其研究范式的分化与整合。社会学作为一门对社会实践和现实的结构关系与运行状态的理性反思的科学,理所当然地是随着社会现实的转型而不断变化的。由此,社会学研究者的理论视野、研究范式等等都应当随之而不断发展和调整,只有这样,社会学才能体现出其本身的学术活力及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在21世纪的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笔者认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就是,以全球化研究范式为特征的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将逐步得到确立。这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是社会学理论多重范式整合的结果,它表明了社会学理论正处于一个解构已有的研究范式、重构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文化和知识境况中。正如当今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一样,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也正处于其历史发展的转型期中。在这个转型期中,社会学理论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境况。社会学是否有更辉煌前景,社会学理论是否比以往更有效力,就看我们是否能够不仅在理论视野上,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不仅在战略眼光上,而且在实际运作中能够适应社会学本身的发展逻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这种适应全球化趋势和新的社会转型需要的“全球化研究范式”将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一是“全球化研究范式”首先意味着对传统的“现代化研究范式”的超越与扬弃。以民族国家中心论、西方中心论和人类主体中心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研究范式,不仅在理论上造成了各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与冲突,使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局限在一个个有限的民族国家之中,无法阐释和说明在全球层次上出现的大量跨国事实,而且在实践上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及人类内部的冲突、斗争、彼此消解的紧张状态,使不同主体处于严重的对立之中,从而给社会学理论研究带来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危机。而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将超越现代化研究范式的危机,突破现代化发展内涵的“单一性”和指导思想的“非人化”所导致的“发展悲剧”,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观,为社会学适应新的社会现实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

二是“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所体现的是社会学理论多重范式的整合,其视野是一种多学科渗透和融合的学术视野。全球化时代的知识特征就是知识交叉、信息爆炸、传播迅速,并构成了一个在学科上融合渗透、在时空上交叉蔓延的立体化、全球化知识语境,这就要求社会学理论研究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调整自己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展自己的思想深度。随着全球性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大力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和人类对自我生存意识的深化,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视界日益走向融合,更多的社会科学家开始认同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性,社会学家也逐渐放弃对绝对理念的追寻,日益表现出对其它知识的尊重。“全球化研究范式”特征显示出一个融合各种学科优势的知识时代即将出现。因此,社会学理论研究者就不能固步自封,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应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拓深自己的思想维度,多一分知识的维度和多一点思想的深度更有利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有利于社会学理论整体性思维方式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形成与确立。

三是“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表明了以往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些传统的研究对象和命题日益走向式微,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学理论的研究需要进行时代性的转型和变革。在过去,社会学理论所关注的是一些普遍主义的东西,企图以绝对、普遍的宏大理论框架来指导自己的经验研究。实际上,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普遍主义的真理性和有效性都是极为有限的。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显示,社会学理论应该从普遍主义的理念转向人所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现实和个体化的人类存在,应该将宏观架构与微观事件、客观环境与主观行动结合起来,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所以,社会学理论研究在当今的发展更向具体实在的社会现实开放,实践性的社会现实始终是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点,多一点现实的关注,多一点实践的眼光更能使社会学理论充满发展的活力。

四是“全球化研究范式”更加重视本土化社会现实的研究。“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给社会学理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学理论中具有权威性的许多经典命题不再是经典命题,那种囊括宇宙、贯通历史、解释一切也决定一切的真理意识不再成为社会学理论的主要目标。社会学理论一方面应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的思想眼光和知识视界,另一方面也应当立足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研究策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口号,这正体现了社会学理论研究视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识的转变。“重视理论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策略也正在我们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兴起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给我们提供宽广深厚的学术视野,而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则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强烈的现实色彩,同时也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更具有实践的操作性、理论的开放性和学科的建设性。

五是“全球化研究范式”中各种“后学”(如后工业、后现代、后殖民、后马克思主义、后资本主义等)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社会学理论研究范式的不足,也从一个方面大大丰富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内涵。全球化中各种“后学”词语的大量涌现已经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学理论是一种终结,而更多的是一种开放性的重构,一种解构中的重构。当代社会学理论多元发展的事实预示着,社会学理论的地位不是越来越失去它的地位和作用,恰恰相反,它的地位和价值将日益显著,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把社会学理论看作是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事业,社会学理论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把社会学看作是一种发展性和开放性的事业,多一点发展和开放的眼光是极为必要的。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事实出发,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动态而多维的社会现实,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构“全球化研究范式”。这其中包含了微观与宏观、主观与客观、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而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古典社会学理论家马克思所一再强调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个人与社会才得到体现,个人特征与社会特征才得到反映,也正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介,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才得以联结起来,双方的互动才成为可能,才在社会活动系统的整体中统一起来。如果我们把“宏观社会-微观个体”、“客观环境-主观认知”作为两对具有连续统(continuum)特征的坐标两极的理想类型,并以瑞泽尔已划分的三种社会学范式(即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作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那么,我们可以发现,“全球化研究范式”不仅将具有整合这三种基本社会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点,而且,还能够较好地概括和包容“社会批判范式”的内容,因为不同研究范式实际上只是社会现实完整结构中的不同侧面而已。[xxiii]

总之,作为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社会行为范式和社会批判范式的多元整合,“全球化研究范式”实际上能够在纵向上整合从微观个体到最宏观的全球社会的所有层次的研究对象,在横向上整合从主观心理到客观环境的所有领域的研究。而“微观—宏观”、“主观—客观”又是两个不同维度上的动态连续体,它们能从纵横两个坐标维度囊括人类社会所有方面的所有行为,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在具体的社会学理论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同时去理解社会与个体,使微观与宏观研究互补、主观与客观解释相互验证,从而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范式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解释力。无论社会学理论家是否愿意,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学理论的传统研究对象和能够运用的研究范式都将在“纵”、“横”两个方面得以深化和拓展。[xxiv]全球化及其所带来新的社会转型并不是让社会学理论走上终结的道路,而是给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前景,社会学理论的古典传统也将在整合以往研究范式和吸收新的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迈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的新时代。

注释:

[i]文军:《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现代性议题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ii]例如,马克思试图把现代性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他意识到社会的进步得益于早期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型。然而,在他的著作中却又极力批判经济制度及其各种畸形现象(如异化、剥削等)。涂尔干则企图把现代性归结为工业化,把现代性解释为一种有机团结的强化和集体良知(thecollectiveconscience)的弱化。而韦伯则把现代化归结合理化、理性化的过程,把现代世界大多解释为以其它类型的理性为代价的形式合理性(formalrationality)的扩张,以及理性铁笼(theironcageofrationality)出现的结果。

[iii]owen,D.(1997)Sociologyafterpostmodernism,London:Sage,p.12.

[iv]文军:《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三大传统及其张力》,《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v]Giddens,a.(1993)newRulesofSociologicalmethod:apositiveCritiqueofinterpretativeSociologies,Cambridge:politypress.

[vi]emmerij,L.(1997)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totheXXiCentury,inter-americanDevelopmentBank.pp1-2.

[vii]谭明方:《社会学方法论新探》,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viii]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瑞泽尔(G.Ritzer)曾把社会学出现的社会力量归结为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主义的兴起、城市化、宗教革命以及科学的成长六个方面。其实,这也只是现代性滋生的另一个说法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启蒙运动的产物。

[ix]有关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的危机分析,国内外学者都有大量的论述。比如,美国学者艾恺指出,现代性的最大困境在于现代社会组织的“理性化”最终导致了人类生活的非理性化,现代人类追求个人自由的终极状态却是非个人性,这种现代性的困境深植于人性的内在冲突中(参见:[美]艾恺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笔者也认为,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分裂矛盾的社会世界,它表现为现代性内部的分裂以及现代化与现代性之间的深刻断裂和紧张,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性结构的内在冲突。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不再对有关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的危机一一进行论述。

[x]有关这次社会转型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详细论述,请参阅:文军、童星:《论三次社会转型与人类社会发展》,《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xi]皮斯特(Jan-nederveenpieterse)认为,把全球化看作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这样一种全球化观念掩盖了支配这一历史过程的权力关系,即全球化/现代化的论述局限在西方的历史当中,从而忽视了非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参见:pieterse,Jan-nederveen(1995)‘GlobalizationasHybridization’,Globalmodernities,eds.bym.Featherstoneetal.,London:Sage.

[xii]Cohen,R.andKennedy,p.(2000)GlobalSociology,Basingstoke:macmillan,p.42.

[xiii]必须指出的是,在有关全球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论述上,不同学者之间也有相当不同的看法。比如,吉登斯把全球化就看作是西方现代性扩展的结果,认为全球化纯粹是现代性的放大化;罗伯森(R.Robertson)则认为全球化是现代化的条件、更是不同路向的现代化的条件。而且,这两种看法在经验世界都可以得到部分的支持。

[xiv]正如罗伯森和莱彻纳(F.Lechner)所说:“现代性的许多主题——生活世界的分裂、结构的分异、认知和道德上的相对性、体验范围的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已被加深。”参见:Robertson,R.andLechner,F.(1985)‘modernization,GlobalizationandtheproblemofCultureinworld-systemtheory’,intheory,CultureandSociety,Vol.2,p.108。

[xv]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xvi]Featherstone,m.(1990)‘Globalculture:anintroduction’,inFeatherstone,m.(ed.)GlobalCulture:nationalism,Globalizationandmodernity,London:Sage.

[xvii]吉登斯(a.Giddens)、贝克(U.Beck)、鲍曼(Z.Bauman)等当代社会学家认为,这是当代社会学理论不可或缺的突出特征。因为从根本上讲,社会学是一门暂时性的、反思性的学科,它必须不断与社会现实保持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

[xviii]其实,社会学理论,尤其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本身就是现代性与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它从来就不具有将自身从文化中孤立出来而跃居其它社会学理论研究取向之上的特权。

[xix]Giddens,a.(1987)SocialtheoryandmodernSociology,Cambridge:politypress,preface.

[xx]盛少波:《社会学统一理论的整体性分析方法》,《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1期。

[xxi]Ritzer,G.(1996)Sociologicaltheory,newYork:mcGraw-Hill,pp.621-650.

[xxii]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学理论向跨学科的社会理论的扩展,不仅意味着调用社会学以外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同时也包含放弃作为主流社会学理论核心的实证主义的知识观。因此,从社会学理论到社会理论的转变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成分,而且也有政治的成分。对于批判的社会理论来说,“批判”意味着这样的观念:知识存在于历史中,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改变历史进程,因此,它致力于对社会作总体性的、结构性的理解。参见:agger,B(1998)Criticalsocialtheory,anintroduction,westviewpress.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7

>>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学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下岗工人的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军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社区老年人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安阳市小学教师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城市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农村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医学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医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实证研究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进展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小学教师社会支持和自尊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小学教师社会支持和自尊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幸福感加以研究,分析各自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得出结论为小学教师在社会支持上有性别和城乡的差别,自尊和心理幸福感只有性别上的差异,而社会支持和自尊与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键词:小学教师社会支持自尊心理幸福感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教师承担着对于人一生启蒙的重要任务,因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教师自我的发展,对于小学生也有着重大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心理幸福感是其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1]。因此,关注小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及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意义[2]。

关于幸福感有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本文讨论心理幸福感,是在实现论的哲学基础上发展的,认为幸福感不是单纯的主观上的快乐,而是在于人生价值和自我的实现,是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解释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指标涉及六大类:自主性、个人成长、环境控制、积极关系、生活目标和自我接受[2]。

而在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和自尊是重要的因素。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一个人得到社会支持越多,越能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对于社会的适应,也越能提高心理幸福感。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于社会上的成员,包括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和组织对于个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心理学认为自尊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对自身价值的认同。通常自尊感比较强的人心理相对比较健康。

二、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对象来自东莞的城乡小学教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3间城市小学,5间农村小学。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1份,其中女教师206人,男教师75人;城市教师160人,农村教师121人。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使用的问卷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城区(n=160)

乡村(n=121)

z

男(n=75)

女(n=206)

z

r

社会支持

44.71±5.89

51.02±7.52

2.014

*

42.61±5.52

49.18±6.11

2.631*

*

0.158*

*

心理幸福感

287.34±33.29

293.22±31.98

1.832

271.05±33.07

296.73±30.26

2.3*

自尊

27.90±4.37

29.27±4.15

1.679

22.16±4.22

30.80±4.57

2.826*

*

0.277*

**

表小学教师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幸福感的平均数差异检验及相关系数检验

注:~p<0.05~~p<0.01~~~p<0.001

1.从表中可以看出城区和乡村除了在社会支持上有差别外,在自尊和心理幸福感上都没有差别。因为乡村毕竟比城市还是有更多的人际互动,邻里乡亲的常有往来,朴实的乡村人也较为尊重老师,愿意帮助和支持老师。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无论乡村的还是城里的小学老师相对来说都属于工作较繁琐收入较低的阶层,特别是在东莞这一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小学教师不容易从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较大的满足,因此自尊感和幸福感城乡没有本质差别,都偏低。这与唐志强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3],主要可能是所处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程度不同。

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小学女教师在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幸福感上都比男教师的高,原因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女性更可以向他人寻求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利用自己的丈夫和父母等的支持更理所当然,女性担任小学教师也更为世俗所认可,女教师天性更加喜欢小孩子,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在表达上更加细腻和耐心,她们从工作中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因此有较高的自尊和幸福感。而小学男教师容易因为收入较低、整天和孩子打交道,被世人认为不够有男子气概、成就不高、社会地位较低,因而自尊感较低,又由于男性常有事自己担当、有泪不轻而不乐于去利用各种社会支持,在社会支持评定中得分也较低,导致相应的心理幸福感也较低。

2.表中显示了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自尊与心理幸福感的积差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是分别都有着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小学教师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自我的自尊感越高,心里幸福感就越强。这确实证实了社会支持和自尊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呈显著正相关。

四、建议

1.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

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琐细耗时,时有不良情绪发生,学校领导应民主管理学校,营造和谐的干群和同事关系,成为教师的朋友和坚强后盾;小学教师的交际圈子较小,工会等应积极地开展活动创设条件,鼓励教师特别是男教师与他人交往,保持良好的关系,感受他人的善意和支持。有些活动应邀请家属参加,让教师家属更多地了解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并且通过心理老师的培训辅导,让教师们学会如何悦纳自己、共情他人,学会在困难烦恼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资源……,使教师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提升心理幸福感。

2.切实帮助教师提高自尊

要提高教师的自尊,校领导和家长要理解、信任、尊重教师;领导还要帮助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为教师搭建学习充电、合作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4],让他们特别是男教师从工作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职业观念教育,提升教师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认识、找准定位,提高自尊感从而提升心理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2):81

[2]李颖.小学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8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分析;大学生

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许多身体疾病和心理障碍有关,缺少社会支持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易于导致不良行为发生。新建本科院校偏离中心城市,其学生是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着手.探讨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商洛学院、安康学院、榆林学院3所新建院校二年级本科大学生540名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40份.收回有效问卷504份,有效率93.33%,其中男生194名、女生310名,城镇178名、农村326名,文科306名、理科198名,平均年龄为19.2±1.36岁。

1.2 方法

1.2.1测试工具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经湖南师大肖水源等修订和应用表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1~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该量表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评定结果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 施测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境,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问卷填写采用无记名方式,但在问卷前设置了诸如性别、年龄,班级、城乡、文理科等被试信息,要求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影响的自我评定。

1.2.3 统计分析 将所有数据人工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0.0版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进行数据的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2结果

2.1 不同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与其他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上评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1),见表1。

2.2 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 男、女大学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文科与理科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 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相关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SCL-90大部分因子分与社会支持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

2.6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以SCL-90均分为因变量,以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为自变量,确定显著性水平为α=0.05,对全体被试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3个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F=14.08,p=0.000),回归方程为y=2.23+0.01897×1―0.0148×2-0.05288×3,见表6。

3 讨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9

[关键词]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人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因素。心理教育是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防治教育。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当今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道德水准,而且还要求具有与时展相一致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据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90”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尤其是抗压能力,明显不足。如何改变“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使其早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满足“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向往,在大学生就读期间合理的安排他们进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减少因自身理想与具体现实的差距导致的心理落差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方法之一。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困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个体情绪障碍

大学生常见的个体情绪障碍主要有焦虑、抑郁、虚荣嫉妒。“90后”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使得东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交汇碰撞,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社会转型期。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相互竞争的激烈,信息量的膨胀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没有正确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一系列现象,他们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让他们在巨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下产生了困惑、迷惘、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和争强好胜&过分注重荣誉、名望和赞美或者心胸狭隘、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不良个性,而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则导致虚荣和嫉妒心理。以上这些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在人格发展方面出现缺陷常见的有自卑、拖拉、鲁莽、孤僻、抑郁、狭隘、冷漠、虚荣、焦虑、自我中心、冲动和脆弱等。

(二)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关系可能是“90”后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他们在迫切希望交往得到友谊的同时,对于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却一无所知。由于“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们普遍的沟通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直接接触和磨合经历。但他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时不免产生一些列的摩擦。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我们发现一些“90后”大学生踏着钟声进出课堂回到宿舍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诉衷肠,这些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如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等。

(三)心理承受脆弱,存在就业焦虑孤独感和自卑感

人们认为“90”后似乎没有什么责任感,实际上他们的责任观念还是比较强的,他们半数以上、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而他们入学之际正逢大学扩招一代毕业及金融危机,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率下滑,加之新生处于角色转变过程中,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地方,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产生的孤独感及不明确个人目标,让他们感到非常失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承受力下降,并不乐观的就业率也无形中增加了“90后”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感。

二、社会实践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实效性

把社会实践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90后”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取得以下几方面的实效:

(一)社会实践有助于“90后”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公正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的前提条件。自我评价的核心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评价的主体必须完整而准确的了解个人与社会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初步理论判断,并对这个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判断。而大学生检验的唯一途径就是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检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假设的正确与否,在不断的实践,修正理论假设,再实践、再修正。理论假设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才会是公正客观的,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就会提高。

(二)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之一。而校园环境的独特性,使得部分“90后”大学生追求的是个性的张扬,对人际交往观念的淡薄,但社会生活却是建立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的,人际交往能力匮乏的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后必然将无法适应社会,陷入心理困境。校内、班级内、寝室内与同学的不断接触和学习是提高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与多个年龄阶段、多个社会群体的相互交流,积累人际知识,丰富交往经验,掌握沟通技能,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

(三)社会实践有助于“90后”大学生对自信心的培养

“90后”进入大学后,自信心不足的现象相当普遍,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许多高校采用了心理疗法,但经过分析学生自信心不足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清楚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自己的努力方向。没有目标,便产生了不自信。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自信心培养中有非常好的实际作用,组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有利于克服学生对社会的恐惧心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到这个社会的需要,从而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针对性的准备。二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成就感。社会实践的收获对学生来说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会让大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三是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如果社会实践的组织者能成功的帮助学生克服实践遇到难题,战胜困难,这将极有利于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恢复和增强自信心。

(四)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来培养和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学生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化,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现实性非常强的目标。目标的具体化,达到目标的行为方式的具体化,实现社会责任感的行为方式也具体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建立在完全现实的基础之上。

三、发挥社会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实效性的途径

社会实践是“9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一)确保“三个到位”,完善支撑体系

首先,思想认识到位。各高校应全面分析和把握“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组织领导到位。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二级学院、系部心理辅导员,各班级心理委员,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把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安排实践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后,资金投入到位。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提供专项的经费和物质保障,为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物质基础。

(二)建立“三项制度”,健全工作体制

高校应建立起由寝室、班级、学院、学校组成的四级网络心理危机发现、监控及干预制度,建立信息交流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健全工作体制的同时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设立不同的心理健康兴趣小组,在前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找到社会实践结合点,给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需找答案的机会,让他们重建信心,解决心理问题。

(三)培养“三支队伍”,推进队伍建设

重点建设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学生工作干部心理辅导员队伍、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力求建成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思维的工作队伍,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及户外团体活动,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四)突出“三个结合”,拓展实施途径

社会实践结合心理教育工作要围绕“情、理、行”开展,而且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结合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加强积极的情感因素非常重要。其实,“情、理、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各有其作用,三者不可偏废:通情才能达理,明理才能促行,导行才能深化;只有情、理、行相结合的整体威力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总之,社会实践结合心理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调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中。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社会实践成果切实提升实践育人功效,必须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整合和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一整套实用、有效的结合机制,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拓宽社会实践的活动渠道,吸引“90后”学生参与其中,实现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恒亮.宋华明.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及其发挥[J].现代教育论丛,2008,(5).

[2]许林敏,王梦倩,胡海山.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8).

[3]王恒亮.宋华明.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及其发挥[J].现代教育论丛,2008,(5).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篇10

关键词:实践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50-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进一步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渠道。实践性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关键性路径。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专家、学者,特别是战斗在第一线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是关键性路径。

一、实践性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论借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题是理想信念教育,主线是时代精神教育,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因此,我们要对意识形态问题、理想信念问题、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问题、荣辱观问题进行理论研究,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教学,何以可能?这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加以回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体性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等,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为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效路径。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践性教学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的价值目标。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而“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反映人的能动性特点和人的发展要求。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的过程中,就是实行实践性教学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实践性教学的基础理论。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性教育的直接理论来源。“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实践是理论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理论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动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实践性教育的直接理论来源。

3.主体性教育理念:实践性教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总之,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从课堂理论学习走入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体验中,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视野和知识。主体性教育理念是实践性教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

4.建构主义学习观:实践性教学的必然要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受教育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受教育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建构,是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在对知识的探索、学习和建构中,实践环节必不可少。它要求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施教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不同学习任务、营造不同的学习环境,以实践教学方式为主,引导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实践性教学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全会《决定》强调了四个方面,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体现在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共同理想教育、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荣辱观教育这几个方面。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别在四门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把意识形态教育、共同理想教育、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开设“马克思主义论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马克思主义论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论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等专题,使当代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然的选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设了“中国革命难题的破解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确立”、“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多党政治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选择”等专题,让当代大学生明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改概论》开设“时代课题的回答与重大理论的产生”(包括“革命难题的破解与思想”、“改革开放难题的破解与邓小平理论”、“发展难题的破解与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我们要树立什么样的改革开放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共同富裕何以可能、如何可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制度:人民当家作主何以可能,如何可能?”、“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主心骨”等专题,让当代学生牢牢树立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的观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设“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包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专题,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上的课程安排,让大学生达成以下共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立于科学,源于历史,基于实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可以结合当今的国内形势,对大学生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国近现代化史纲要》可以围绕时代精神,如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开设专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围绕雷锋精神、创业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开设相应专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把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专题、荣辱观教育贯穿于本课程所有专题的始终。这些做法,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质中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价值追求。

三、以实践性教学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实践性教学既要解决“实践体验”、“实践检验”问题,更要解决“融入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的融入才是真正的融入”的问题。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性教学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一种让学生接触社会、运用理论、锻炼能力、坚定信念、提高素质的教育活动。我们认为,要真正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真正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亲和力、凝聚力、规范力,在大学生中形成统一认识、共同信念、强大精神力量,最终需要实践来完成。换言之,融入的实质是价值认同与行为认同的统一,真正的融入是价值实践的融入。实践性教学方式,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行动中。

第一,根据不同的课程,设计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活动设计的形式有:①开展人物专访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拟定访谈专题,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专访,如著名企业家、文化名流、政府要员、劳动模范、英雄人物、部队军人、平凡百姓、下岗工人、学校博士群、校长、书记、教师、优秀毕业生研究生、法官、检察官等。②组织参加社区道德建设的公益活动,如访问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并为他们做一些具体的实事,参加扶贫帮困“手拉手”、“一助一”活动,参加环保植树绿化环境或维持社会公共交通秩序或修善社区公共设施等活动并做好记录。③法庭观摩活动,如参观庭审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师则组织学生参观桂林塔山英雄部队、红军突破湘江战役纪念碑、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李宗仁陈列馆等地方。

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实践活动成果形式多样,有调研报告、访谈专集、绘画作品、研究论文、精美课件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身边感受美德,在生活中陶冶情操,在实践中培养品质,从参与中了解社会,在服务中完善人格,在磨炼中提升能力。大学生是这样评价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陶冶了情操”、“加强了环保意识”、“唤起爱国意识”、“提高了洞察问题的能力”、“提升了组织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收获知识,锻炼能力,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第二,针对专业设置,联系专业特点,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进行“保护漓江,建设绿色家园”相关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进社区”等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等实践调研活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消费观。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关爱空巢老人”、“走进聋哑学校”、“便民利民,传递爱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撰写关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调研论文。教师们紧跟时代,围绕身边的重大事情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实践活动,如写出《地震远去,我们的爱心何去何从》、《文明奥运我先行》以及《由奶粉事件引发的道德问题》等调研论文。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身边感受美德,在生活中陶冶情操,在实践中培养品质,从参与中了解社会,在服务中完善人格,在磨炼中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88.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60:1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集)[m].人民出版社,1963:3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53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

[7]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