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7:50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1

关键词:胃肠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1-0031-05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器官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尤其是胃肠病,临床十分常见,患病人数众多,且病程较长,治疗困难,病情反复,甚至还会发生癌变,单纯依靠西医或传统医学往往不能达到满意效果。因此,胃肠病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领域的中西医结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的发展可以融合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长处,促进消化病学的发展,造福于人类。

1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发展的现状

1.1常见胃肠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的建立[1]

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立部级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或诊疗方案越显重要。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经过5年的努力相继建立了溃疡病、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的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这些标准的建立,对“九五”和“十五”期间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较大的指导作用。十多年来,许多专家对上述标准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使其进一步完善。尤其是2001年贵阳会议,由危北海等教授牵头,对其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修改,增加了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两个疾病的诊治方案和胃肠疾病中医证侯评分表。这些诊治方案与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草案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标准更加科学严谨,必将对今后中西医结合消化领域学术研究起到更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2常见胃肠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1.2.1慢性胃炎的研究

慢性胃炎居胃病发病率的首位,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后者可出现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im)或异型增生(Dys),具有一定癌变倾向,所以国内外对此病都很重视,而腺体萎缩、im和Dys的逆转则成为医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现代医学对胃酸分泌的调节、胆汁反流的控制、胃蛋白酶抑制、幽门螺杆菌(Hp)的清除和炎细胞浸润的减轻都有较好治疗方法,对腺体萎缩、im和Dys的逆转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在临床诊疗中,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施治,口服中药3个疗程后,33%的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得到逆转[2]。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探索,将治疗方法总结为:①清热解毒、活血凉血药物抑制Hp、促进胃黏膜急性炎症消退或恢复;②健脾益气、理气化瘀解毒法促使黏膜萎缩、im和Dys的逆转;③采用健脾益气、酸甘化阴或甘寒养阴法促进胃酸分泌和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

1.2.2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20世纪70年代H�2受体拮抗剂的问世,80年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使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3年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开辟了pU治疗的新方法,使理论认识和临床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近年来,广大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工作者已总结出了一套治疗pU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①抑制胃酸、胃蛋白酶、促胃液素,现已发现部分中药有上述药理作用;②控制Hp感染,目前有标准三联或四联方法,丹参、川连、乌梅等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对Hp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③活血化瘀、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④保护胃黏膜功能。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危北海、姚希贤、李家邦等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研制的四黄调胃汤、健胃愈疡颗粒等在临床上均取得满意疗效[3-4]。目前pU的近期治愈率可达90%左右,近期复发率降至5%以下。

1.2.3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一组具有消化道系统症状,而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等检查并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因的疾病,囊括常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食管反流病(GeRD)、肠易激综合征(iBS)等20多种疾病。其研究涉及到胃肠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行为医学、心理医学和社会医学等多种学科,但其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尚无生物学诊断标准,临床治疗也只是经验性或对症治疗。近年来,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此类疾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根据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将中药分为3类:促进胃肠运动中药、抑制胃肠运动和双向调节胃肠运动中药。通过在体、离体及在体结合离体实验研究显示,活血理气中药多具有促胃动力作用[5],润肠通便和消食导滞中药有促进肠道运动作用,通腑攻下药物有增强胃肠道收缩和蠕动的功能,理气行滞药可降低消化道平滑肌的紧缩性并能解痉止痛,健脾益气药对胃肠平滑肌活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还有研究表明[6-8],中药对胃肠运动的作用机制包括胃肠神经调节和脑肠肽调节,神经调节包括兴奋胆碱能受体和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脑肠肽调节包括对胃动素、血管活性肽、p物质、生长抑素及前列腺素的作用。目前,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藿香正气散等著名古方的胃肠动力机制研究均进入到分子免疫、胃肠激素和神经网络调节水平。魏睦新运用疏肝理脾法,以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症,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治愈率[9]。

1.2.4炎症性肠病的研究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是UC。该病是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反应所致,最终导致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及炎性递质产生造成结肠黏膜损伤。西医药治疗首选氨基水杨酸药,其次是皮质激素或配合免疫抑制剂,但其复发率甚高。近年来,中西医结合专家对该病治疗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陈治水[10]等提出“脾胃虚弱、免疫功能失调”是UC主要发病机制的观点,在治疗上提出了“健脾益气”治本,“涩肠止泻、缓急止痛、清肠解毒”治标,标本兼治的法则,临床采用口服与保留灌肠相结合的方案,经临床多中心、大样本、平行对照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愈率比单纯西药组高30%以上,复发率降低40%以上,并从分子免疫、分子药理水平和病理组织微观变化等方面阐明了中医药治疗UC的部分机制。王新月[11]教授等观察了溃结饮对UC模型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发现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中药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也能降低结肠黏膜中tnF-α表达阳性颗粒的密度,进一步从分子免疫水平探讨了中药治疗UC的作用原理。

1.2.5消化道肿瘤的研究

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很多肿瘤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放、化疗过程中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性仍是世界性的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在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加抗肿瘤药物的抗癌效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江苏省中医院沈洪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运用中药黄芪莪术防治胃癌,从基因调控和诱导细胞凋亡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很大进展[12]。周阿高[13]探讨了应用扶正祛邪法解决胃癌患者胃动力低下的的中医中药对策。吴孟超院士认为:中医药可以参与肝癌防治的全过程,中医药的积极参与是提高肝癌综合疗效的主要途径。王冠庭[14]教授应用扶正抗癌冲剂与化疗方案结合治疗249例Ⅲ~Ⅳ期胃癌,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53.3%及23.3%,中位生存期延长13.44个月;而单纯化疗组1、2、3年生存率仅为40.6%、23.3%、3.3%,中位生存期为6.12个月,中西医结合组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延长了生存期。魏品康[15]教授用金龙蛇口服液合华蟾素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治疗Ⅳ期胃癌30例,结果患者生存质量及nK细胞活性升高,CD�3、CD�4亦升高,CD�8下降,且治疗前后白细胞无明显下降。

1.3消化病常用中药的研究

1.3.1胃肠动力中药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医辨证多属“痞证”的范畴,病位在脾胃,多由脾胃升降失常,气郁壅塞,胃气上逆所致,故理气法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16]。近年来,促胃肠动力中药已受到重视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成分中药的研究较少,未筛选分离出有确切促胃肠运动的中药成分,而从中药探寻并开发促胃肠动力药物是当前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西医药中的胃肠动力药种类多样,按其作用机制有多巴胺受体阻断剂、5-Ht�4受体激动剂、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生长抑素及类似物、GaBa-b受体激动剂、CCK受体阻断剂、阿片肽κ受体阻断剂、no活酶抑制剂等,但多年的临床应用表明,这些药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副反应,目前尚缺乏能全面调节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的动力药。本课题组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17-19]:槟榔可通过促进胃平滑肌收缩幅度而增强胃运动,加快运动频率,是一种较强的胃肠动力中药,可用于FD及其他胃肠动力障碍性病证的治疗。祛风药防风也具有类似作用。同时,笔者对脑肠肽的消化运动调节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具有胃肠动力活性的中药进行了筛选,对槟榔、莪术、白芍等胃肠动力中药及其相关成分白芍总苷、槟榔碱的胃肠动力作用进行了药理研究。首先在器官水平筛选中药,选择相关中药及其成分,进一步对在体胃运动、胃电活动、离体胃肠平滑肌条进行了效应观察。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探讨了槟榔碱对结肠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通道的调节效应,并应用免疫组化、神经及离子通道阻断剂的手段进行了部分机制的探讨[20]。首次建立起胃肠平滑肌活性中药的筛选研究实验体系,为筛选中药的活性成分建立了多层面的高效、科学、可靠的实验方法。同时,研究发现包括理气、破气、消导和清热在内的多种中药都能够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其中槟榔的活性最强,具有促进平滑肌收缩与激活细胞内钙释放和胞外钙内流。但是进一步的调节机制研究尚缺乏。研究还发现,促进胃肠动力中药不仅对胃肠动力障碍疾病本身,而且对于急性胰腺炎等消化道重症也有重要意义[21]。

1.3.2抗肿瘤中药

目前,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放化疗为主,副作用大,毒性高。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寻找毒副作用小,疗效独特的防癌抗癌药物成为当今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天花粉中提取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天花粉蛋白(eFG),主要作用于细胞G期,具有抑制胃癌细胞mKn-45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以指导对胃癌的治疗。黄芪、莪术等益气活血中药对cox-2及其上下游基因有明显调控作用,并通过基因间的信号通路扩大其作用。白首乌总苷对人大肠癌细胞(Hce-8693)、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肺癌细胞(paa)4种实体瘤细胞均有较强的体外细胞毒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人参总皂苷能够使肝癌细株Hep-G2细胞的胞浆中某些表型逆转,向正常细胞的方向诱导分化。川芎嗪对人胃癌低分化腺癌(mKn-45)有直接杀伤作用,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明显增效作用。另外,还有许多抗癌中草药已被提纯并在临床广泛应用,如从紫杉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长春花中提出了长春新碱,薏苡仁中提取的薏苡仁油,斑蝥中提取的斑蝥素,蟾酥中提取的华蟾素等。中药复方犀黄丸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血清浓度与抑制率呈直线相关。还有研究表明,健脾理气中药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H22肝癌荷瘤小鼠在服用健脾理气中药后,肿瘤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益气活血清热方可以通过调节胃癌细胞株p53、VeGF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减少肿瘤的增殖和转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清热消积方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的抑制率分别为7.4%、8.6%和16.3%,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且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递增[22]。

1.4胃肠病中医证候基础的研究

中医临床治疗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首先要从证的研究着手,证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医迈向现代化的起点或切入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大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肾虚证、脾虚证、血瘀证以及阴虚和阳虚证的研究,应用现代科学的各种技术方法,从多学科、多途径和多层次着手,已在整体水平、器官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初步复制了模拟中医证型的多种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了各种反映机体内在变化的微观的实验指标,验证了一系列证效结合的方药疗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教授领导的团队,在肝病病理模型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创造性的运用了“中西医病-证(方)-效结合的研究模式,部分解决了长期以来动物模型难于判断中医证型的问题,对其他病证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也有启迪作用[23]。在中医症候客观病理改变方面[24-26],魏睦新等对脾阴虚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发现脾阴虚证患者存在消化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异常和细胞内第二信使环核苷酸异常等一些列病理改变。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还探索了大鼠脾阴虚证病理模型的建立。汤一新等对脾阴虚证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一系列临床成果,并且出版专著。现在,很多教科书开始把脾阴虚证纳入脾虚章节,这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脏腑理论,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的展望

创新是学术发展的灵魂。科学的发展,归根结底有赖于创新能力和思维观念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开放性、多态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在时代的延续与变迁中,不断进行学术体系重构、蜕变和新生,才能具有充沛的生命力。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特别重视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2.1以难治性消化系疾病为切入点进行临床治疗领域的中西医结合

疗效是生命,疗效是基础。中医如果失去疗效,所有的研究都将失去光辉。尤其是西医难治性疾病,如果中医能够一一攻克,将有力地证实中医的价值。对于CaG的治疗,虽然目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扩大验证,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防治上。对于pU的临床诊疗,西医的各种抗酸、解痉、抑菌药物与H�2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大致相似,但复发率很高。因此,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pU的发展方向。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应提高中药或中西药结合对Hp的根除率,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如能总结出一套简便、高效的措施,则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胃肠动力疾病(DGim)和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尤其是FGiDs,不仅临床发病率很高,症状繁多,反复迁延,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通过发挥辨证论治的长处,也就是结合患者的社会心理、体质、生物和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每每取得突出效果,这正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色,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也较容易收到明显的效果。加强对消化系统癌症,尤其是胃肠道的癌前病变、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以及伪膜性肠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研究,亦应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临床疗效,并争取在理论创新上有所突破。

2.2生命科学的高新技术的导入

当代生命科学的高新技术,是以信息系统和分子生物学为代表方向,而两者又是紧密结合和相互联系的。中医药学侧重于从整体宏观上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疾病状态,主张提高和调整人体的自控和潜在的能力,从而维护健康水平和修复疾病状态。现代医学则侧重于从微观上揭示生命的真谛,尤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X射线衍射蛋白空间结构的测定,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全面地改变了生物学,包括现代医学的面貌,并涉及生命和疾病的最本质的内涵。要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就要把中医药学和生命科学中最先进和现代化的分子生物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系统理论来探讨消化病证候的发病机制,这才是最捷径和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途径和思维方法。

2.3创造中西医结合新消化病学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传统医学也不能例外,只有顺应这一发展方向,才能激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中西医结合医学既蕴含和保存着自远古至近代的传统医学的精华,又融汇了现代科学的内涵,根据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两者必然会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在临床诊治实践和学术领域里达到融会贯通,这是大势所趋。在世界医学之林中,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代表中华民族医学独创的优势和特色,正在不断产生和形成新的多元动态的医学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它,更重要的是去发扬和创新它,使之随着时代的潮流走向新的里程,这就是中两医结合的目标和历史任务。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胃肠内窥镜检查的广泛应用,胃肠道免疫学、胃肠道动力学、胃肠道激素、胃肠道屏障以及胃肠道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等理论研究日益深入,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祖国医药方面,从《内经》至明清,历代著名医家对胃肠疾病多有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和极其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完整的理论学说―脾胃学说。因此,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现阶段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研究防治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应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把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的理论知识和诊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融会贯通,逐步发展成为中西医结合新消化病学。

2.4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2

中风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是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其病理生理是多因素、多层次、多靶点的复杂过程。近年研究的新理论认为脑梗死急性期病理生理机制与损伤级联反应有关,主要包括兴奋性毒性、周围除极、炎症、程序性细胞死亡等4种机制。这4种机制往往是相互因果、相互影响、相互重叠和相互联系。与经典认识(血供中断-无底物-无能量-细胞死亡)不同。脑出血急性期,除血肿形成、脑容积增大直接造成颅内压增高外,血肿周围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其病理生理机制也与损伤级联反应有关。因此,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应该是全方位的治疗,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对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中风病的病理生理研究又为中西医结合全方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笔者结合临床体会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方法做一阐述,供同道参考。

1中风病急性期的病理生理机制

1.1中风病急性期的中医病理生理机制中医认为,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产生风、火、痰、瘀,风阳痰火与气血阻于脑窍,横窜经络,而致昏仆、失语、(口呙)僻不遂。肝肾阴虚,阳亢化火生风,或五志化火动风;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火热炼液为痰;暴怒血菀于上,或气虚无力推动,而致瘀血停滞。四者之间可相互影响或兼见同病。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肌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失语、口舌歪斜;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攻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失语、口舌歪斜。发病之初,邪气鸱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而以标实为主。

1.2中风病急性期的西医病理生理脑梗死后其有关区域的脑组织发生严重缺血,中心缺血区脑组织完全缺血缺氧,很快发生软化坏死,神经元功能丧失呈不可逆变化。坏死灶中心和正常脑组织间的移行区即半暗带区,细胞结构存在,组织功能受损,随时间和治疗其大小发生变化。半暗带区是损伤级联反应发生的地方,也是治疗的主要着眼点。损伤级联反应认为,脑缺血后引起能量缺乏,兴奋性氨基酸从细胞内释放,使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浓度很快增加,导致突触后的谷氨酸过度激活受体,使Ca2+内流或从细胞内的钙库释放,激活大量的酶引发信号级联反应,某些酶导致氧自由基产生,它本身也作为第二信使,损害细胞蛋白质、糖、脂肪酸等。细胞进一步队除释放K+,细胞外K+引起除扩散即梗死周围除。氧自由基和其他信使激活炎症细胞因子和酶,导致小胶质细胞激活,产生炎症反应。炎症本身产生自由基,导致恶性循环。氧自由基损伤Dna,进而和其他机制一起导致细胞凋亡。级联反应在缺血的数秒内即发生,可持续数周。

脑出血临床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慢性血压升高导致动脉壁透明样变性,管壁坚韧性破坏,血压突然骤升使血管壁或已形成的小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破裂后血液外流形成血肿,血肿的占位效应和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是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血肿周围组织缺血低灌注符合缺血半暗带区的几乎所有特征,并且此区组织水肿及神经元损害与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极为相似,是致残的主要原因。病人行为学改变的恢复,有些甚至基本痊愈的事实提示,除部分为不可逆损害之外,血肿周围神经元及其他脑组织的损害常为可逆性。这种可逆性损害的存在是临床有效治疗的前提之一。

2 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治疗方法

2.1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中风病急性期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脑水肿颅压增高是的主要原因。脑出血血肿占位效应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是颅内压增高致死的主要原因;脑梗死是因脑缺血缺氧而致脑水肿,而较大颅内动脉闭塞和大面积脑梗死或小脑梗死可致广泛而严重的脑水肿,如不及时处理可并发脑疝死亡。因此有效脱水降颅压,降低过高的血压,以制止脑出血和预防再出血和脑疝形成是治疗脑出血挽救病人免于死亡并改善功能预后的必要手段。有效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也是治疗严重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或小脑梗死,防止梗死后出血和脑疝形成,挽救生命并改善功能预后的必要手段。可以说脱水降颅压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方法。常用有效脱水药物:20%甘露醇、呋塞米(速尿)、甘油果糖、白蛋白等。通常选用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快速输注,(1/6~12)h,直至脑水肿减轻。甘露醇静脉输注后10mm起效,2h~3h降颅压作用达高峰,可维持4h~6h。主要副反应有加重循环负担而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剂量过大,应用时间长可出现肾脏损害。为减轻上述副反应可配合速尿使用,常用剂量每次(40~60)mL,静脉输注甘露醇前静脉推注,每日(2~4)次。甘油果糖具有良好的降颅压作用,常用量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或2次。白蛋白具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作用,与甘露醇合用,可明显提高脱水效果。用法(5~10)g静脉输注,连用(7~10)d。5%葡萄糖可能加重脑水肿,故应慎用。可能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如缺氧、高二氧化碳血症、高热等应予纠正。

高血压是中风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中风急性期多数病人出现血压增高,血压增高对病人病情转归、预后和病死率影响目前尚有争论。笔者认为中风急性期高血压可能导致不良后果,高血压在脑梗死和脑出血急性期与死亡及恶化有关,适当降压可改善预后。血压升高和血压波动幅度太大是脑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脑出血急性期一般血压升高的程度比脑梗死重,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时为了保证脑组织供血的代偿反应,当颅内压下降时血压亦随之下降。但如果血压过高超过200mmHg(1mmHg=0.133kpa),应适当降压并保证血压的稳定,这对维护脑循环和制止脑出血、预防再出血都十分重要。在脱水的基础上选用降压药,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40~150)/(80~90)mmHg为宜,但60岁以上者或平时一直在较高水平者则可适当提高(10~20)mmHg,不可将血压降至正常及正常以下,总体上对血压的控制要较脑梗死病人更积极。临床首选Ca2+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不宜采用扩血管降压药,因为脑出血急性期脑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病灶周围过度灌注充血,并且扩血管有可能加重出血。脑梗死急性期,由于应激、膀胱胀满、头痛、原有高血压脑缺氧生理性反应或颅压增高,常有血压暂时性升高,此时血压升高有利于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加之急性中风发生时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脑血流很大程度取决于动脉压,明显降低血压可能对缺血脑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慎用降压药。只有

在血压超过(160~170)/(90~100)mmHg或收缩压超过(180~200)mmHg时才需降压,降压幅度一般降至比中风前稍高水平。如出现梗死出血性转化、心肌梗死、高血压性肾衰竭或主动脉夹层应积极降压治疗。常用降压药同脑出血。

2.2醒脑开窍,控制损伤级联反应中风病急性期多以风、火、痰、瘀等实证表现为主,因而治疗当以醒脑开窍、熄风化痰、清热祛瘀为主,与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机吻合。现代研究认为,醒脑静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表面,抑制Ca2+内流,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轻或避免缺血半暗带不可逆损伤。清除自由基,调节细胞因子表达,减轻炎症损伤,抑制梗死周围除极,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全面控制损伤级联反应,阻断中风病急性期的病理过程。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促进血肿的吸收,还有促醒、退热、止痉的作用,是中风病急性期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均适用。常用方法:醒脑静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

2.3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脑梗死后在脑局部缺血区因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减退或丧失,梗死区内血流量下降,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黏度增高,并有脑的无复流现象产生。因此,积极尽早活血化瘀,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阻断脑梗死的病理过程是脑梗死急性期的重要治法之一,常用中成药灯盏花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对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良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为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促进纤溶活性,抑制Ca2+超载,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提高动脉壁前列环素的含量,降低血栓素a2的含量,清除自由基,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或使刚形成的小血栓得以溶解。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侧支循环。增强缺血局部的组织代谢,增加神经细胞的耐缺氧能力,减少缺血损伤的面积。脑出血急性期忌用,严重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必须在脱水降颅压,血压在安全范围的基础上应用。

2.4积极治疗并发症中风病急性期常见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脑心综合征、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消化道出血是中风病急性期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急性中风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多在中风发病1周内,尤以48h内发生为多,中风病病情越重,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越高。治疗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颅内疾病好转,上消化道出血可减轻或痊愈,反之亦然。两者呈正相关。同时制酸、止血。急性肺水肿是急性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90%。治疗应迅速降颅压,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250mL,静脉输注速尿(40~80)mg,并定时重复给药;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大量激素静脉输注,加速脑水肿、肺水肿的消退;扩血管、强心调整循环状态,并积极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是急性中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有并发肺水肿大量分泌物淤积,痰液及口腔分泌物、食物误吸及营养差抵抗力低下等。治疗应加强护理及时排痰,应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积极抗感染,加强营养。脑心综合征是急性中风最常见的并发症,治疗对急性中风病人应常规心电图、心肌酶谱查测查,积极治疗原发病,随着颅压的降低、脑水肿的消退,心脏的改变可逐渐恢复正常。注意保护心脏功能,避免加重心脏负担,急性心肌梗死时应扩冠、抗凝,但不可与原发病的治疗冲突。急性肾功能不全是急性中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加重病情,甚至直接促使病人死亡。治疗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充足的供氧,严格限制液体入量,静脉输注速尿(40~100)mg,每日(2~4)次,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同时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控制高血压,预防感染和心力衰竭。急性中风时常易并发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这将进一步加重中风病所致的脑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低钠、低钾,轻中度低钠只需补充生理盐水即可,血钠过低,可给予高渗盐水,常用3%~5%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低钾可给予氯化钾口服,每日(6~8)g/d,分3次服用,或用10%氯化钾加生理盐水静脉输注。酸碱平衡紊乱以代谢性酸中毒为常见,可予5%碳酸氢钠静脉输注,据血气分析调整用量。

2.5中风病急性期辨证施治

2.5.1中经络①风痰入络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舌暗淡、苔薄白、脉滑数。治以祛风化痰通络之真方白丸子加减,半夏、胆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莶草养血祛风。语言不清者,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者,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②风阳上扰证:肝阳上亢,阳亢化风,挟痰横窜经络。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之天麻钩藤饮加减。有痰浊者加胆南星、郁金;头疼较重,加羚角、夏枯草以平肝熄风。③阴虚风动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平素头晕耳呜,腰酸,突然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手指润动,舌暗淡,苔腻,脉弦细数。治以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之镇肝熄风汤加减。痰热较重,加胆星、竹沥、川贝母清热化痰;阴虚阳亢,肝火偏旺,心中烦热,加栀子、黄芩清热除烦。④痰热腑实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素有头疼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治以通腑泄热、祛瘀化痰之桃仁承气汤加减: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通腑泄热、活血化瘀;陈胆星、黄芩、全瓜蒌清热化痰;桃仁、赤芍、丹皮凉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头疼、眩晕严重者加钩藤、、珍珠母平肝降逆;烦躁不安,彻夜不眠,口干、舌红,加生地、丹参、夜交藤养阴安神。

2.5.2中脏腑

2.5.2.1闭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①痰火瘀闭证: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除闭证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疗以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之羚角钩藤汤加减,可另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若痰热阻于气道,可服用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数有力哲加山栀、复枯草、代赭石、磁石等清肝震慑之品;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加大黄、芒硝、枳实;痰热伤津,舌质干红,苔黄燥者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②痰浊瘀闭症:痰浊壅盛,上壅清窍,蒙蔽神机。除闭症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叫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缓滑。治以化痰熄风、宣郁开窍之涤痰汤加减,可加用苏合香凡宣郁开窍。见戴阳症者,属病情恶化,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救治。

2.5.2.2脱证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予撒肢冷,汗出,人小便失禁,肢体软瘫,舌痿,脉细或脉微欲绝,治以回阳救阴,益气固脱之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参附汤补气回阳.生脉散益气养阴,两方同用益气同阳、救逆固脱。亦可用参麦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静滴。汗出过多者加用龙骨、牡蛎敛汗回阳;耗伤,舌干脉微者加玉竹、黄精救阴护津。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3

关键词:慢性腹泻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95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33-02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因治疗不及时而导致。慢性腹泻是一种功能性腹泻,是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其包括消化不良、结肠过敏等引起的腹泻。慢性腹泻具体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高于平时的排便次数,且粪质状态不好,常表现为粪质稀薄或者有脓血、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等。导致慢性腹泻的病因有很多,很多人会认为是肠道疾病所致,但事实上致使慢性腹泻的病因有很多,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就有可能是诱发慢性腹泻的源头。而且慢性腹泻这种疾病危害很大,是肝癌、尿毒症、肝硬化等疾病的预警。本文将从我院于2008年8月-2013年8月间接收的180例慢性腹泻患者治疗的对比试验来分析治疗慢性腹泻的最佳方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抽取我院于2008年8月-2013年8月间的慢性腹泻患者180例,其中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8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为(46±2)岁,西医治疗组患者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1.2试验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1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使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记录。

1.2.1西医治疗法。对于西医治疗组就给予西医治疗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医护人员对其使用止泻剂等西药进行治疗。

1.2.2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脾、温肾等中医治疗方式。

1.3效果评定标准。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分为以下3种:有效、显效、无效[1]。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消失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临床表现症状仍然存在。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没有变化,症状没有缓解。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p

2结果

经过15天的临床治疗,患者的恢复情况如下表:

表1患者临床疗效

从表1中我们可以得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痊愈患者68例,好转患者18例,治疗无效的患者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体显效率为95.56%。而西医治疗组痊愈患者23例,情况好转患者35例,无效患者32例,西医治疗组总体显效率为64.44%。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体显效率严重高于西医治疗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腹泻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一般表现为粪质稀薄、粪便中伴有脓血等症状。慢性腹泻在发病过程中表现腹部隐隐作痛。其病因有很多种,不仅仅是肠道中的炎症引起的,可能是胃、脾等出现问题导致,也很可能是由于食物的不洁等引起的,很有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导致。慢性腹泻在患病期间常常会引起食欲布阵、乏力等症状。,慢性腹泻患者由于营养不良等原因会导致体内营养不均衡,无法维持人体自身水平衡,因此粪质稀薄。

3.1中医上观点。中医中认为慢性腹泻是由于脾虚、湿重等引起的,因此中医上的治疗主要是健脾、去湿、养胃。因此,中医上的治疗就是从以上三方面来进行的。中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人体自身营养进行补充,为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可以修复损伤的肠道。但是众所周知,中医虽然疗效好,但是显效慢,中医是从人身体的根本上进行调理,难以迅速使慢性腹泻的症状消失[3]。

3.2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症状的迅速减缓,用了西药过后,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减缓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因。可以说西药是治标不治本,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患者减轻痛苦,但是不能根本解决患者的病症。但是西医治疗法简单、方便,不论是对患者还是医护人员来说,西医治疗相对中医治疗来说,效果更加明显。

3.3中西医结合治疗。因为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正好可以互补,因此我们可以有效利用二者的优势,对慢性腹泻进行治疗,如此便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腹泻的显效率。既可以迅速减缓患者的痛苦,又可以从肯本上避免慢性腹泻复发的可能性。

3.4慢性腹泻的相关病因。饮食过于寒冷、服食生冷瓜果、吃了不洁净的食物、饮食过于油腻、营养不良等。

3.5有可能诱发的疾病。尿毒症、肝癌、肝硬化等。

从上述分析讨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慢性腹泻这种病情的严重性,这种病很容易诱发其他病症,如尿毒症等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细心观察我们自身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慢性腹泻的症状出现时,及时到医院就医,以防治疗不及时诱发其他病症。生活中的饮食很有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禁吃太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及寒冷的食物。除了上述所说之外,医护人员当接收到慢性腹泻的患者时尽量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医治,这样可以为更好的成功的治愈患者加快时间和效率。而且在治疗中,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为患者养好了身体,对患者的脾、胃等都进行了保养,减少了慢性腹泻复发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沈耀东.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J].中国中医药,2012,10(9):42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4

一、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历史的简单回顾,足以发人深思

自1840年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西方的医药学专入中国后我国才有中医药学和西医药之称谓。其在防治疾病中,很快显示了优势作用方面,尤其弥补了中医药学的一些不足之处。故很快传播开来,并成为中国的一种重要的医药学理论体系。面对此况,中国的中医药学工作者,陆续对西药学进行研究,力求吸收之,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逐渐形成和出现清朝末年年和民国初年的中西汇通派医药学,此即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开始,并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人物。此段时间,有一批中西汇通类医药学著作问世:张锡纯的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尤涉及药物学内容较多,至今被人们瞩目。此阶段吸收西医药的研究工作特点为中医药学工作者的自主行动。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突出特点为政府大力提倡,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这样,就使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工作,由中医药学工作者的自主行动,进而成为有组织的联合行动。如此优越的环境和形式,对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是极为有利的。然而进展如何呢?“中西医结合”的明确提出,若从1958年算起,至今已四十年,尽管中西医结合早已被视作中国卫生界三支力量之一,但从学术角度讲,中西医结合后的医学,其学科范畴和内函,却尚处争议中。科学史表明,一门学科的形成或建立,需如此长时者,实属少见。此况,内中必有原因,发人深思。

二、中西医学结合研究与中西药学结合研究应相辅相成,终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作为一个11医药学理论体系,由其医学与药学两大部分组成。二者关系,即有区别,又有关联。区别在于各有侧重,关联在于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决不足彼此能够包含或替代的关系。同时,医学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药学以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中西医药学结合,其中西医学结合和中西药学结合的关系,亦然。多年来,仅提中西医学结合,并着力从事研究;不提中西药学结合,漠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似乎中西医学结合研究就包含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如此,则从认识上和行动中,呈现着根本性的大偏差,故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难于有较快和较大的进展。

再从中西医学本身来看,结合后的医学,为达防治疾病的目的,将使用何样的药物呢?使用现有状况的中药或西药,恐怕均难适用,只能使用中西药学结合的药物。鉴于以往漠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自然难有相应药物可供选用。无可供选用药物的中西医学结合后的医学,难于谈到其真正的存在或称达到。可见,若仅有中西医学结合,而无中西药学结合,客观讲,中西医学结合的研究工作,难于深入和真正结合。只有视中西医学结合与中西药学结合为相辅相成关系,并作大体同步化的研究,在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实现过程,才能体现和达到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实现过程,才能体现和达到中西医学结合。

三、中西医药学结合及其研究工作,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中西医药学结合的目的,就实质讲,乃为使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二者的优势得以保留和结合,劣势得以消除或避免,进而形成新型的医药学。客观现状是:中西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宏观。认识论表明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宏观包括微观并统帅微观,以此认识客观事物,呈现整体的准确性和局部的不精确性;微观用来阐述宏观,决不能完全包括宏观,更不能统帅宏观,以此认识客观事物,呈现局部的精确性和易致整体的不准准确性。现状的中西医学的实践,正是如此。就药物使用来看,中西药准确性强--安全有效而不伤或少伤机体,但精确性差--质量控制不严和对局部病性针对性差;西药精确性强--质量控制严格和对局部病灶针对性强,但准确性差--有时易致不良反应而伤害机体,此为其弊端。正是中医药学的客观优势而能容纳西医药学内容,中西医药学结合,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纵观以往的中西医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不仅如前述仅强调中西医学结合并付诸研究而漠视中西药学结合,更在结合研究工作中,亦是以西医药学理论为基础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西医药学概念的疾病:作中医药学的证型分类研究,如高血压病,可有阴虚阳亢型、痰浊内阻型等;(2)中医药学的某类药物,可用来治疗西医药学的何种疾病,如活血化瘀作用中药,可用来治疗肿瘤、微循环障碍等;(3)中药使用的目的,多在于如可增强四药作用或减弱西药的不良反应;(4)研究中药的目的,在于吸收中药为西药或称由中药获得新西药。如上可概括为一句话:如何让中医药学内容为西医药学服务,或称如何将中医药,学纳入西医药学。正是这种理论基础方面的大偏差,中西医药学结合是难于取得较大进展,亦是难于实现的。

中西医药学结合,如何才能体现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呢?为此,突出应作如下几方而研究:(1)中医药学概念的疾病,到底包括西医药学概念的哪些疾病;(2)西医药学的某类药物,可用来治疗中医药学的何种疾病,例如抑菌消炎药,可用来治疗实热证还是虚寒证等;(3)如何用西药增强中药的作用或减弱中药的毒性;(4)研究西药,将其吸收为中药等。如上亦可概括为一句话:如何让西医药学内容为中医药学服务,或称如何将西医药学纳人中医药学。如此才能使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终将实现中西医药学的结合。尽管如上研究工作尚少,但理论上思考,确应如此;同时,亦有部分实践表明,确能如此。仅以将西药吸收为中药而言,将西药研究成中药后,不仅仍保留其微观优势。又能获中医药学的宏观优势。从而达到宏观与微观的辨证结合地使用,即准确而精确地使用,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四、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是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前提

中医药学理论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基础,但处于微现劣势的现状,尚不能与微观优势的西医药学相结合。只有获得微观表述之后,才能与西医药学具有共同的内容表述,实现结合。而微观表述,实质即为其现代科学表述,故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乃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前提。换言之,中医药学的现代和科学化,则意味着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到来。

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中药学和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化。那么,二者谁先实现现代科学化更方便呢?这要从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首先,医学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药学以药物为主要对象,而人体组成及功能状况,诚比药物的组成和功能状况复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中西药学结合更容易。再从人体和药物的现代科学化程度来看,仅就药物的组成而言,现已达现代科学的分子乃至量子水平,而人体组成的了解,却远远没有达到如此程度,起码从程度上即普遍性方面讲,确实如此。最后,从研究方法看,药物为物,其现代科学化的研究方法,由人选择的随意性大,即可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如物质基础的研究,可进行提取、分离的处理,甚至可烧成灰进行研究;生物活性的研究,在很多情况下,可由动物实验来进行,而动物实验,则可对动物进行解剖乃至处死的处理。然而,对人体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达到现代科学的微观阐述,在很多情况下,却不如对药物研究方便。总之,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较中医学现代科学化,易于达到。故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研究先行,带动和促进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化,以达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中心内容是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就需要先明确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笔者认为,现代科学化中药应具备两大方面内容:(1)宏观内容,即仍具中药基本内容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微观内容,即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表述,包括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方面。一种药物,具备如上两大方面内容,则可视为现代科学化中药。以上两大方面,缺一不可,如缺宏观内容,则不为中药了,难称现代科学化中药;如缺微观内容,则仍为现有中药而非现代科学化中药。

五、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西药中药化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5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中西医结合;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78-02

新生儿黄疸是指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中的胆红素水平的升高,而出现的皮肤、黏膜等部位的黄疸的疾病[1]。临床中常采用传统的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但是效果不佳[2]。多位学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制剂对患儿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3]。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与西医在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诊的7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西医组39例患儿,其中男25例,女14例,孕周为37~42周,平均为39.0±1.4周。患儿出生体重为2.4~5.0kg,平均体重为3.6±0.7kg。中西医结合组39例患儿,其中男23例,女16例,孕周为38~41周,平均为38.7±1.3周。患儿出生体重为2.3~3.9kg,平均体重为3.4±0.6kg。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孕周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西医组患儿采用常规的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即5~8mg苯巴比妥,分为3次进行口服。中西医结合组的患儿在西医组用药的基础上,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口服,10-mL/次,每日3次。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不停止母乳喂养,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疗效评价标准为:①显效表示患儿经治疗后,黄疸出现明显消退,精神状况良好。胆红素值低于119.7μmol/L;②有效表示患儿治疗后,皮肤黄染出现大部分位置的消退,患儿精神状况出现好转,胆红素值在119.7~171.0μmol/L;③无效表示患儿治疗后,黄疸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患儿胆红素消退情况的记录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前胆红素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多于西医组(p

2.2两组患儿疗效的记录分析:治疗后,发现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西医组(82.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7484,p=0.0208)。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是由于红细胞的破坏和患儿肠肝循环的增加,使得患儿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4]。患儿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的广泛黄疸。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临床中常采用传统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但是临床效果不佳。随着中医在临床儿科治疗中的应用,多位学者发现采用中医治疗手段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效果良好[5]。多项临床研究也显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对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儿血中的胆红素值,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西药治疗手段[6~7]。本研究中,我院选择接诊的7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分别采用西药对症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段对患儿进行治疗。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值,治疗后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黄疸消退时间。并分析比较治疗的疗效。最终得出了与多项临床研究相似的结果。

本研究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增加患儿血中胆红素值,加快黄疸消退的时间,从而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西药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娟,甘玉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77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31.

[2]贾会芹.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12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9):131-132.

[3]吴肖妮,费健丽,陈祺雅等.中西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3,9(3):52-55.

[4]陈余粮,张艳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24):25,27.

[5]李风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5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8):663.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带状疱疹;临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49-02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HZ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主要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中医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1]。从西医角度,主要采用抗病毒、止痛等,并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适当给予抗感染、激素抗炎等治疗;从中医学角度,带状疱疹因湿热内蕴、肝火妄动导致,通常给予疏肝清热、除湿健脾等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较为普遍,且效果令人满意。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1中西药合用

蒲威典[2]采用内服中药,肌注干扰素,局部涂敷阿昔洛韦软膏。中药疗法为柴胡梢、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梢、龙胆草、大黄[后下]、黄苓、板蓝根、元胡、生地、白芷。西药疗法为干扰素100个单位肌注。维B12100μg肌注。总有效率为96.6%。李冬梅[3]对临床44例带状疱疹病人进行治疗。中药方剂:龙胆草、连翘、生地、泽泻、车前子(包)、黄芩、栀子、丹皮、木通、生甘草。西医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外用阿昔洛韦药膏;同时服用VitB1片、VitB12片。张俊辉[4]采用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无环鸟苷口服,;VitB1、VitB12、聚肌胞肌注;止痛药物戴芬(双氯芬酸钠)口服;皮疹流水用2%龙胆紫溶液外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辨证施治分别予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养阴清热法治疗。总有效率94.4%。李朝辉[5]观察了12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中药用龙胆草,黄芩,赤芍,茜草,川楝子,柴胡,当归,木通,车前子,大黄,延胡索,乳香,没药,大青叶,板蓝根,紫草,蝉蜕,甘草,全蝎(研末冲服),蜈蚣。西药口服万乃洛韦或阿昔洛韦静脉注射;口服维生素C、B1、B12,强的松。另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抹患处。总有效率96.06%。刘元生[6]对临床45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泻肝利湿汤(龙胆草,黄芩,连翘,金银花,泽泻,延胡索,车前子,生甘草,生地黄,大青叶,木通)口服,同时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注射,聚肌胞肌肉注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李武军[7]等采用口服中药(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炒牛蒡子,炒栀子,地肤子,牡丹皮,茵陈,生甘草),联合皮内注射维生素B1-B12针,并配合口服阿昔洛韦片。皮内注射维生素B1、B12等量混合液,口服阿昔洛韦片。结果14例全部治愈。刘庆友[8]等观察口服自拟活血解毒方配合六神丸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解毒活血方口服:当归,赤芍,生地黄,金银花,连翘,虎杖,苦参,蝉蜕。外敷方为六神丸,活血解毒方配六神丸外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傅国华[9]对临床15例带状疱疹病例进行治疗,治疗组口服阿昔洛韦片、呋喃硫胺;自制疱疹散混匀外用,每日早中晚3次,直至疱疹结痂为止。阿昔洛韦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呋喃硫胺营养神经,毛竹粪缸结的圈子掺有腐烂的粪便,经雨打日晒产生一种酶,经锻炭后具有燥湿祛风、杀虫解毒之功效;调麻油便利外用。此法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经济实惠,解决神经样疼痛之后遗症,值得临床探讨应用。刘祖荣[10]等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生地,沙参,当归,枸杞,麦冬,炒川楝子,八角枫,白菊,生甘草,蜈蚣)和云南白药加六神丸适量外敷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内服药物联合外治

曹峰昊[11]应用内服和灯火灸法治疗,内服用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加减;西药用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H2受体拮抗剂等,结合灯火灸法治疗后,患者疼痛逐渐减轻至消失,疱疹逐渐干瘪至结痂、脱落,未再出现新疱疹。裴贤淑[12]等对临床38例带状疱疹病人进行治疗,在抗病毒、止痛的基础上结合拔火罐等。抗病毒治疗应用阿昔洛韦,病程早期、疱疹刚发未出现破溃糜烂的患者,可局部给予拔火罐治疗,促进疱疹萎缩结痂。同时给予干扰素或维生素B1或B12注射。任秋荣[13]对临床76例带状疱疹病例进行观察,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连续治疗。根据病情给予龙胆泻肝丸。脾经湿热型,予人参健脾丸;湿毒清胶囊。三棱针点刺疱疹周围,加拔罐放血。治疗后,外敷牛黄解毒丸用马齿苋汁或绿豆芽汁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林仁杰[14]采用中药、拔火罐、穴位注射及西药抗病毒、镇痛、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药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黄芩,山栀子,生地,板蓝根,大青叶,紫草,,甘草。总有效率为98.25%。有效缩短HZ病程,减轻后遗神经痛。崔存柱[15]等对62例带状疱疹进行治疗。用三棱针在疱疹处点刺放血,选用火罐在点刺处拔罐。同时口服阿昔洛韦片,外用阿昔洛韦软膏。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能迅速起到清热排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万静[16]等采用加味龙胆泻肝汤口服(龙胆草,黄芩,黄柏,柴胡,苍术,厚朴,黄芪,丹皮,紫草,板兰根,生地,当归,甘草,石菖蒲,玄胡,全蝎,蜈蚣,血竭,地龙),同时配合电脑微波多功能治疗仪,总有效率97.77%。临床观察患者具有消肿止痛快,疱疹吸入明显作用。

3外部治疗

刘军[17]采用观察He-ne激光、中药湿敷配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抗炎、抗病毒、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湿敷、He-ne激光配合治疗带状疱疹。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7%。此法具有减轻病变局部炎症、肿胀、促进水疱吸收,减少疼痛,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张照亭[18]采用空针挑刺tDp(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2例。用空针针头,在疱疹出现部位,挑刺疱疹,使疱疹内溶物流出。挑刺结束后,无疱疹处涂阿昔洛韦软膏,用tDp照射,结痂后,用拔罐加速修复,总有效率100%。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在临床中方法较多,且治愈率比其它方法疗效显著。能缩短疾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后遗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8-139

[2]蒲威典.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J].医学信息,2011,2:756

[3]李冬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4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53-1154

[4]张俊辉,匡先琼.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观察与护理[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6):62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7

【关键词】椎管狭窄症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non-surgicaltreatmentofsenilepeoplewithdegenerativelumbarspinalcanalstenosis.[method]totally176casesofdegenerativelumbarspinalcanalstenosisfromnovember2000tooctober2005wererandomlypidedinto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roup(53cases),westernmedicinegroup(57case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sternmedicinegroup(66cases).andthetreatingeffectswereevaluatdbyusingJoa29gradingsystern,andimprovingratewasanalysedstatistically.[Result]totally157casesacquiredafollow-upof2~7years.theJoascoreofcasesinthreegroupshadnoobviousdifferencebeforetreatment(p>0.05),thesymptomsandactivitiesofdailylivingwereimprovedsignificantlyinthreegroupsaftertreatment(p<0.05),therewasnoobviousdifferencebetwee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group(p>0.05),buttheclinicaleffecthadobviousdifferencebetwee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roupa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sternmedicinegrouporwesternmedicinegroupa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sternmedicinegroup(p<0.05).[Conclusion]inconditionofcontrollingconcomitantinternaldisease,degenerativelumbarcanalstenosiscasesweresatisfiedwithnonoperationoutcomes,comparingwithothertwogroups,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sternmedicinegroupguarrenteedbettertherapeuticeffect.

Keywords:lumbarvertebrae;spinalcanalstenosis;degenerative;senilepeople;non-surgical/conservation/Chinese-westerncombination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lumbarspinalstenosis,DLSS)是老年人下腰痛和腿痛最常见的原因。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DLSS发病率不断升高,其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而老年患者常伴内科疾患,对手术耐受性较差,加上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而惧怕手术,故选择非手术治疗者居多。笔者2000年11月~2005年10月收治60岁以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分别采用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方法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中医组53例,男23例,女30例,年龄60~80岁,平均72.1±3.0岁,病史2~8年,平均5.8±1.0年,合并1种内科疾病23例、2种或以上的内科疾病18例;西医组57例,男25例,女32例;年龄61~78岁,平均71.9±2.8岁,病史1~9年,平均5.9±0.6年,合并1种内科疾病19例、2种或以上的内科疾病25例;中西医结合组66例,男27例,女39例,年龄60~83岁,平均72.6±2.0岁,病史3~10年,平均6.0±0.4年,合并1种内科疾病25例,2种或以上的内科疾病28例。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站立位不适、下肢疼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下肢皮肤感觉异常、腰部活动受限、下肢肌力减弱、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分组检查结果见表1。表1176例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表现比较项目中医组

1.3影像学检查[1]176例均拍摄X线腰椎前后位、侧位、过伸过屈侧位片以评价腰椎的整体序列、骨质疏松、侧凸或后凸畸形、失稳等,并行Ct检查了解骨性狭窄程度;176例行腰椎mRi扫描观测椎管狭窄的节段、程度及椎间盘退变等情况;61例进行了mRi椎管水成像(磁共振脊髓造影,mRmyelography,mRm)检查,结果见表2。表2176例患者影像学表现项目中医组

1.4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4.1病例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年龄≥60岁;(3)能连续步行距离≥150m或虽连续步行距离<150m但拒绝接受手术治疗者;(4)自愿接受治疗方案;(5)无马尾神经源性大小便功能障碍;(6)影像检查无严重节段失稳、滑脱及明显神经根骨性卡压。

1.4.2病例排除标准(1)年龄<60岁;(2)进行性根性损害表现;(3)拒绝接受既定治疗方案;(4)马尾神经损伤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5)影像检查示腰椎椎弓根狭部裂及明确的神经根骨性卡压;(6)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糖尿病或精神病患者;(7)合并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8)过敏体质或对中药过敏者。

1.4.3病例剔出标准(1)治疗过程出现明显药物反应影响疗效评定;(2)既定疗程未满但因伴发疾病转他科治疗者;(3)相关临床资料不完整。

2治疗方法[2]

2.1中医组治疗方案

(1)推拿手法,1日1次;(2)中药痛区烫疗,1日2次;(3)辩证中药内服,1日1付,早晚分2次口服;(4)静脉注射活血化瘀通络中药针剂。

2.2西医组治疗方案(1)西药针剂静脉注射缓慢脱水、改善微循环;(2)使用神经营养药;(3)对症口服消炎止痛药,必要时短程运用适量激素;(4)经骶管或腰椎管硬膜外封闭2~3次,每次间隔7~10d。

2.3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方案(1)中药痛区烫疗,1日2次;(2)辩证中药内服,1日1付,早晚分2次口服;(3)中药加西药针剂静脉注射活血化瘀通络及缓慢脱水、改善微循环;(4)使用神经营养药;(5)必要时对症口服消炎止痛药或短程运用适量激素;(6)经骶管或腰椎管硬膜外封闭2~3次,每次间隔7~10d。

三组疗程均为1个月,住院期间适当卧床休息,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配合热疗及电刺激等治疗,对症处理并发症,并予健康教育指导,必要时予心理疏导。出院后按健康教育指导方案继续进行适当功能锻炼、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

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构成比较用x2检验,疗效比较用秩和检验。

4疗效评定及结果

4.1疗效评定标准[3、4]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疗效,包括自觉症状9分,临床检查6分,日常生活动作14分,同时计算功能改善率(recoverrate,RR),RR=(治疗后Joa评分-治疗前Joa评分)/(29-治疗前Joa评分)×100%,显效:RR>60%;有效:RR25%~60%;无效:RR<25%。

4.2治疗结果治疗期间9例患者被剔出,其中2例(中医组及中西医组各1例)出现明显药物过敏反应,3例(中医组、西医组及中西医组各1例)转内科治疗,4例临床相关资料不完整(中医组及中西医组各1例、西医组2例)。另失访10例,包括中医组3例、西医组3例及中西医组4例。157例获2~7年随访,平均随访3.5年。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Joa分值比较结果见表3,最后随访时Joa分值比较结果见表4,出院及最后随访时总疗效比较结果见表5。表3157例患者治疗前后Joa分值比较(x-±SD)组别治疗前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治疗后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1)中医组(n=47)3.19±0.213.01±1.016.99±1.025.61±0.733.65±0.719.62±0.73(2)西医组(n=51)3.03±0.893.22±0.727.01±0.895.88±0.953.77±0.839.71±0.68(3)中西医组(n=59)3.15±0.993.41±0.816.92±0.677.95±0.823.98±0.9713.21±0.59

注:治疗前,三组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p均>0.05;治疗后,自觉症状:(1)与(2)比较,p>0.05,(1)与(3)比较,p<0.05,(2)与(3)比较,p<0.05;临床检查:p均>0.05;日常生活动作:(1)与(2)比较,p>0.05,(1)与(3)比较,p<0.05,(2)与(3)比较,p<0.05。

表4157例患者随访时Joa分值比较(x-±SD)组别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1)中医组(n=47)5.11±0.613.25±0.528.19±0.62(2)西医组(n=51)4.85±0.863.11±1.027.98±0.95(3)中西医组(n=59)6.87±0.723.32±0.5112.23±0.66

注:自觉症状:(1)与(2)比较,p>0.05,(1)与(3)比较,p<0.05,(2)与(3)比较,p<0.05;临床检查p均>0.05;日常生活动作:(1)与(2)比较,p>0.05,(1)与(3)比较,p<0.05,(2)与(3)比较,p<0.05。

表5157例患者出院及最后随访时疗效比较组别出院时RR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最后随访时RR例数(%)显效有效无效(1)中医组(n=47)17(36.2)24(51.0)6(12.8)15(31.9)20(42.6)12(25.5)(2)西医组(n=51)19(37.3)26(50.9)6(11.8)13(25.5)23(45.1)15(29.4)(3)中西医组(n=59)33(55.9)25(42.4)1(1.7)30(50.8)21(35.6)8(13.6)

注:出院时:(1)与(2)比较,p>0.05,(1)与(3)比较,p<0.05,(2)与(3)比较,p<0.05;最后随访时:(1)与(2)比较,p>0.05,(1)与(3)比较,p<0.05,(2)与(3)比较,p<0.05。

4.3典型病例

患者,女,65岁,因腰腿痛反复发作3.6年,加重并间歇性跛行1年入院。查体示L3、4及L4、5椎旁压痛,无明显放射痛,双小腿肌萎缩并外侧皮肤感觉迟钝,腰后伸受限,母背伸肌力及腱反射减弱,Ct及mRi扫描示L3、4、L4、5节段狭窄,mRm示L3、4、L4、5及L5S1节段呈缩窄样改变(见图1、3、5),Joa评分13分。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出院时Joa评分27分,随访5年症状无反复,最后随访时腰腿部轻微不适但对生活无影响。复查Ct及mRi示L3、4、L4、5及L5S1节段狭窄程度较入院时明显但椎管容积尚可,mRm示L2、3、L3、4、L4、5及L5S1节段呈串珠样改变(见图2、4、6),Joa评分25分。

5讨论

5.1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腰椎管退变性狭窄的病因主要是黄韧带肥厚、椎间盘膨出、小关节增生所致。60岁以上的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发病多呈隐匿性及渐进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5]。患者慢性腰腿痛病期较长,多伴退变性腰椎侧凸、后凸或失稳等[6、7]。不少患者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糖尿病以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本文176例临床表现为腰背痛占73.9%(130/176),下肢放射痛占26.1%(46/176),间歇性跛行占87.5%(154/176);影像检查显示64例患者(占36.4%)腰椎呈侧凸畸形,退变性腰椎失稳39例(占22.2%)、骨质疏松105例(占59.7%)、多节段狭窄占65.3%(115/176);有40.3%(71/176)的患者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内科疾病。

5.2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国内外有关本病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方法疗效报道相差较大。有学者[8]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状演变的规律将其分为长期稳定型、症状反复型、症状进行性加重型及合并马尾综合征等4型,其中马尾综合征患者需尽快手术减压以降低致残率及改善二便情况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长期稳定型患者神经根损伤程度较轻,可长期随访。国外研究显示非手术治疗可使15%~43%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获得长期稳定效果[9、10]。对于症状反复型及进行性加重型患者的疗法选择及疗效结果,文献报道不一。有学者认为进行性加重型患者腰腿痛症状进行性加重,或伴退变性脊柱滑脱和侧凸的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时间延长症状加重可能性较大,保守治疗效果差,常需早期手术减压,但手术治疗也经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术后约10%~15%的患者症状甚至继续恶化。国外学者报道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症状的快速恶化并不常见,大多数患者都表现为临床症状的逐渐缓解或自限,部分患者病情可长期稳定而不需手术干预,且适当延迟手术时间并不影响手术疗效,故临床症状轻者可先行保守治疗,症状较重但无急诊手术指征者在考虑手术干预之前应该进行一段时间的系统保守治疗[11、12]。在176例患者中,有156例(占88.6%)入院时主动选择非手术治疗,因内科疾病不接受麻醉方案或因经济等原因拒绝手术者20例,均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图1L4、5节段狭窄图2L4、5黄韧带肥厚、节段狭窄、明显骨退变图3L3、4、L4、5节段狭窄图4L3、4~L5S1节段狭窄图5L3、4~L5S1呈缩窄改变图6L2、3~L5S1节段呈串珠样改变5.3不同非手术疗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消炎镇痛、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以及中药、针灸、手法等中医药疗法。本研究显示,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腰痛、下肢痛和(或)麻木及步行能力等自觉症状分值,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及随访时西医治疗组与中医治疗组间自觉症状Joa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医组或中医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推拿手法配合中药辩证施治对减轻患者腰腿痛及改善步行能力方面接近西医消炎镇痛、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疗法的效果,但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的效果均不如中西医结合疗法。三组患者出院及随访时包括直腿抬高试验、感觉及肌力等在内的临床检查Joa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日常生活动作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与非手术治疗病例纳入标准中已经排除以根性损害表现为主患者以及在此前提下直腿抬高试验已经不是敏感的评价指标有关,也说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主要不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某个临床指标来体现,而主要表现在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方面。患者出院及随访时西医治疗组与中医治疗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医组或中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较持久及稳定。本研究还提示,运用GeSigna1.5t超导型mR机进行mRm检查能清楚显示脊髓圆锥、马尾、终丝、神经根及神经根鞘等椎管内组织,且不需注射造影剂,属于无创检查,尤其适合惧怕通过腰穿造影、思想顾虑较多的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对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建文,钟远鸣.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诊治与影像学检查相关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48-51.

[2]许建文,钟远鸣,黄有荣,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135-1137.

[3]YoneK,Sakout,KawauchiY,etal.indicationoffusionforlumbarspinalstenosisinelderlypatientsanditssignificance[J].Spine,1996,21:242-248.

[4]并上骏一.腰痛疾患治疗成绩制定基准[J].日整会志,1994,58:925.

[5]隋清汉,张树检.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生理学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59-60.

[6]SimmonseD.Surgicalmanagementofcomplicatedspinalstenosis[J].opertechorthop,1997,7:48-59.

[7]张庆明,沈惠良,吕原.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415-1416.

[8]刘伟,贾连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预后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03-206.

[9]BotwinKp,GouberRD,BouchlasCG,etal.Fluroscopicallyguidedlumbartransforaminalepiduralsteroidinjectionsindegenerativelumbarstenosis:anoutcomestudy[J].amJphysmedRehabil,2002,81:898-905.

[10]SimotasaC.nonoperativetreatmentforlumbarspinalstenosis[J].Clinorthop,2001,384:153-161.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8

【关键词】婴幼儿喘息型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21

婴幼儿喘息型肺炎属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之一,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多见于1~3岁婴幼儿,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早期预后好,但有部分患儿发展为哮喘。其病因尚不明确,但常与病毒感染、过敏体质等有关,且这类患儿对激素、支气管解痉剂吸入疗效不明显。哮喘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预防喘息型肺炎反复发作至关重要。近年来,笔者所在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息型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12月,笔者所在科收治喘息型肺炎72例,均符合《褚福堂实用儿科学》喘息型肺炎的诊断标准[1]。7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和西医治疗组36例,年龄3个月~3岁。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个月~2岁22例,2~3岁14例,伴发热18例,占50%,血常规白细胞升高20例,占55.56%。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个月~2岁19例,2~3岁17例,伴发热19例,占52.78%,血常规白细胞升高21例,占58.33%。两组患儿入院时患病天数均为1~3d。两组性别、年龄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西医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泵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小儿五炙汤(笔者所在医院协定方)治疗。方剂组成:炙麻黄2g,炙紫菀6g,炙桑白皮6g,炙款冬花6g,炙甘草3g。加减:腹泻者加藿香、煨葛根;痰多者加冬瓜仁,菜菔子;烦躁者加五味子。上药先浸泡25min,水煎30min,分煎2次,混匀,取汁50ml左右,分2次喂服。1剂/d,1周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用药1周内,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肺部喘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有效:用药1周后,喘憋明显减轻,肺部喘鸣音减少;无效:用药1周后,上述症状改善或无效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后喘憋缓解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组别症状缓解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中西医结合组(n=36)4.21±0.964.82±1.127.24±1.21

西医对照组(n=36)6.82±1.266.82±1.628.56±2.56

2.2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4.4%,西医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中西医结合组(n=36)12(33.3)22(61.6)2(5.6)34(94.4)

西医对照组(n=36)6(16.7)18(50.0)12(33.3)24(66.7)

3讨论

喘息型肺炎是一组以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出现喘憋,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引起喘息型肺炎,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较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可通过许多机制介导哮鸣音的发生,导致患儿反复发生喘息,反复发作3次以上,肺部闻及喘鸣音,即可诊断为婴幼儿哮喘[2-3]。喘息型肺炎,属中医“咳嗽”“喘症”的范畴。因婴幼儿脏腑娇嫩,肺脾常不足,且小儿冷暖不知自调,常意为风寒或风热所侵。外邪由表入里,阻遏肺气,肺失清肃,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交阻,气道不利,上逆则为喘咳。此症发作时以邪实为主要特点,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疗重在降气平喘,止咳化痰。五炙汤以麻黄平喘止咳为君;紫菀、款冬花、桑白皮清泻肺热为臣;甘草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止咳平喘化痰之功。现代药理研究麻黄、细辛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黏膜肿胀,解热、抗过敏;麻黄、菜菔子同时有抗呼吸道病毒的作用[4-5]。

本组临床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褚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2.

[2]沈华浩,徐峰.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4,3(2):144-146.

[3]庞学智,张金泉,郑红霞.“止喘合剂”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型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9):121,147.

[4]刘华华,甘彬彬,张雪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8):19-20.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维持在高于正常水平的心血管疾病,常有心脑等靶器官的损伤和糖脂代谢紊乱等并发症[1],它的进程缓慢,病程较长,而且早期的症状不明显而容易忽略,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现在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西药治疗,虽然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但是毒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急需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具有毒副作用小,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的优势。现在我院探索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做了记录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9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临床资料见表1。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疾病的分期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对症服用常规西药,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药的治疗。中医药治疗:采用中医辩证疗法。①肝阳上亢型:通过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来治疗。②阴虚阳亢型:通过滋养肝肾来治疗。③阴阳两虚型:采用滋阴温肾的方法治疗。④痰湿壅盛:治疗方法为化痰降浊。其中肝阳上亢常用处方[2]为钩藤30g,山栀10g,天麻15g,决明30g,白芍10g,杜仲25g,夜交藤30g,但是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并发症进行药物的加减治疗。中药服用1个月,1剂/d,分2次水煎服。

1.3观察标准关于血压[3]:显效:舒张压下降值超过10mmHg并且恢复正常,或者下降20mmHg但没有恢复正常;有效:舒张压下降值低于10mmHg并且恢复正常,或者下降10~19mmHg但没有恢复正常;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治疗水平。

关于临床症状:采用积分的评定方法[4-5]。显效:症状积分减少量大于70%。有效:症状积分减少量在30%~70%。无效:症状积分减少量低于30%。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两组的数据结果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和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而且就血压而言,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

3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发病较慢,病程较长的心血管疾病。其实该病最可怕的是由其引起的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一系列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死亡。西医治疗的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而传统中药在治疗该病方面虽然起效慢但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在我院探索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期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现代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多直接服用西药,西药治疗机制明确起效快,目前常用的西药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等。但是随着西药的使用量的增加也增强了机体的耐药性,许多降压药物的作用减弱;而且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会导致肝肾等脏器功能受损。中医药治疗将就辨证治疗,根据发病原因将其分为四类,即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处方。中药的作用机制较复杂,但旨在使节机体从不平衡调为平衡,对身体的毒副作用小。所以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中药的作用靶点较多,从多方面去发挥作用,要比单一的作用于某个靶点效果要好很多;再者中药的多靶点治疗方法也使得机体耐药性不易形成,从而也增强了西药的治疗效果,综合两个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常规西医治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能够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小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3(10):1507-1508.

[2]姚丽娜.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896-897.

[3]胡庆,黄群.上颌窦提升术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及长期疗效评估[J].广东牙病防治,2010,18(10):510-513.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篇10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新思考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淅的认识,没有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究其原因,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在科研上完全机械地借用西医科研方法而忽略中医自身的特点有关。本文通过对现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关于科研常见模式与误区、中西医结合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索解决中西医结合学科科研方法误区的思路和方向。

一、现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关于科研常见的模式及误区

1.1单味药或药物提取物的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是现今借鉴西医研究方法较为完善的一种中医药现代科研方法,这也是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植物药现代提取工艺研究、中药或提取物在机体内产生作用的生理生化研究、单味药或药物提取物临床疗效实验研究。这种模式将中药完全按照西药开发过程进行研究,最有名的当属青蒿素的研究,其他还有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有益气、活血、生津等功效的药物有效成分提取物研究,某味中草药抗病毒、抗肿瘤有效成分研究等。虽然较多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也明显存在“舍帅保车”的误区,丢弃中医整体观,不以中医系统理论指导中药使用,致使药效发挥受到限制,药物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突出,特别是在西医院应用时,中药制剂的不正确使用所致不良事件屡见不鲜。

1.2meta分析与文献综述

这是一种很好的临床经验积累学习的方法。meta分析作为科研与临床的良好纽带,在西医基础研究-临床成果转化-联系指导临床医生的过程中被应用得淋漓尽致,以致发展为一个专门学科――循证医学。在国内,由于缺乏如国外科研严格谨慎的态度,很多研究结果存在偏差,借鉴现象较为严重,科研创新较少,对于meta分析、文献综述的真实性、前沿性有一定影响。

1.3中西医结合疗效与西医疗效的对比分析

查阅文献可以发现有不少此类研究,很多疾病都有两种治疗方法的相关疗效对比研究,其最后结论常常是中西医结合的疗效更好,值得推广。这类研究多以西医为主,中医仅为辅或从属性作用,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推广有着积极作用,但其对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少有实质性作用。

1.4某一治法对某证、某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这是传统中医临床研究的延续,借助统计学、流行病、传染病等方法结合相关电脑软件等现代工具使得中医研究更加高效、深入。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很好的中医学习方式,但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却不免让研究者力不从心。因为法同治不同,方亦不一定相同,按严谨、周密、精确的西方医学研究方法,这种模式在技术方法设计上难度较大,很难达到统一标准,在推理环节更是难以按数理等还原论逻辑让人达到信服。方药、针灸取穴组合灵活、变化多样,所以在中医的学习中对规律方法的总结很重要;此外,治法之下的灵活运用需要临床积累,万变不离其“宗”,医“宗”需要在临床中长年摸索,慢慢领会感悟。

二、中西医结合建设的现状

在现阶段中西医结合建设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如急腹症、骨折、针刺麻醉及针刺镇痛原理,多脏器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制,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等研究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医院建设及临床发展方面,截至2012年,我国已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256家,拥有中西医结合医院执业医师13568名,中西医结合医院诊疗人次为27025861人次,门急诊人次为26336118人次。通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国际学术交流,及中医药西医科研数据支持,使中医药在更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医学界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传播。当然,中西医结合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误区,已在前文提及,不再赘述,这些问题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以糖尿病这一类慢性病为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突出的优势,如今关于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已经由传统胰岛素注射扩展到中医汤药、针灸以及太极拳、五禽戏、推拿、气功等养生锻炼。除血糖控制外,中西医结合在疾病症状缓解、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有着突出的疗效,这也是现今医学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三、中西医结合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慢性非传染病的比例大为提高,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单纯采用中医或西医都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中西医结合能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这种改变无疑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大环境。特别是目前我国在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大量的全科医生,而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很缓慢,目前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全科医生只有通过转岗培训,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生无疑是转岗培训的首选对象,中西医结合转型的全科医生将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力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的特点,既要“中医西化”又要“西医中化”,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比如在药物运用上不能以中药代替中医,诊治上要正确处理“四诊”与西医检查的关系,疗效上不能拘泥于用西医衡量中医疗效,也不可以仅在实验室验证中医。本文非对现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方法全盘否定,而是将查阅文献、参与科研和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常见误区罗列出来,供初涉医学的新人吸取前人发展中医道路上的探索经验。做到正确学习、运用和研究这两门医学,既要认真学习西医,特别是西医分子生物学、生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又要回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从传统中医角度感悟中医,认真思考,准确把握研究的切入点。加强中医基础研究,从根本上吸收中医精华,并以基础研究发展带动临床发展,而非表面形式化功夫、生搬硬套。新事物产生之初必定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知道问题所在,不断改善,随着认识的深入、理论的完善、经验的积累,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中西医结合学科会有一个美好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邓崇平.中西医结合现状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27(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