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0:22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1

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同时评价患者住院方面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疗效标准[5]:①治愈:患者梗阻症状均已解除。同时体检及腹部平片均正常。②有效:患者梗阻症状部分解除。同时体检及腹部平片均正常。③中转手术:患者梗阻症状进行性加重,需手术。治疗满意度采用本科室自编的治疗满意度调查表。治疗总评分为100分。特别满意为90~100分。满意为70~89分。不满意为70分以下。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观察项数据,选择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试验组临床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住院方面试验组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治疗满意度试验组治疗满意率933%,高于对照组700%,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及多发外科急腹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等[6-7]。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引起绞窄性肠梗阻而加重病情。患者常常需要紧急进行手术治疗。临床上应把握好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当患者并发腹膜炎、进行性腹痛及休克时,则应紧急手术治疗[8-9]。病情稳定者则应选择进行保守内科治疗。临床常采取禁食、胃肠减压及抑制胃酸胰液分泌等治疗[10-11]。临床虽可控制患者梗阻症状,但效果常不理想。而传统中医在治疗急性肠梗阻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是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剂[12]。方中大黄、芒硝具有散结通下的作用。枳实、厚朴可行气导滞,可助大黄攻下通便。炒莱菔子具有消食降气的作用。桃仁具有活血、化瘀及散结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13],该方可增强肠壁平滑肌收缩。同时其还可促进胃肠激素分泌而促进肠蠕动。从而加强肠腔内积气及积物的排除。同时也可进行中草药局部保留灌肠治疗。其能够有效清除肠腔内的积物。也可对足三里、内关及天枢等穴位进行针灸和推拿。但中药治疗急性肠梗阻起效稍慢。单纯的西药或中药治疗疗效均有限。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可取长补短、协调作用。本文来自于《辽宁中医》杂志。辽宁中医杂志简介详见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2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升阳益胃法;加减升阳益胃汤

金元时期易水学派、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东垣)为调理脾胃的代表,升阳益胃法是东垣调理脾胃的重要治法。笔者用此法联合甲氨蝶呤及尼美舒利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能够减轻治疗过程中消化系统的副作用,增强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ra活动期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8例,男20例,女38例;年龄18~65岁,平均(35.74±5.6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中位数4.63年。治疗组54例,男19例,女35例;年龄17~67岁,平均(36.23±6.0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中位数5.0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acr/eular2009年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及评分系统,患者评分≥6分,即可确诊为ra。①受累关节:1个中到大的关节(0分);2~10个中到大的关节(1分);1~3个小关节(2分);超过3个且不少于10个小关节(3分);超过10个小关节(5分)。②血清学: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均为阴性(0分);上述2项中至少有1项为低滴度阳性。低滴度定义为超过正常上限,但不高于3倍正常上限(2分);上述2项中至少有1项为高滴度阳性,即超过3倍正常上限(3分)。③滑膜炎持续时间:<6周(0分),≥6周(1分)。④急性期反应物: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正常(0分),crp或esr异常(1分)。(每项评估中,取患者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受累关节”评分为3分)。

1.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风、湿、寒、热痹,痰瘀痹阻、肝肾两虚。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标准;②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的各种疾病(如合并各种严重的慢性病)者;③合并有心血管系统、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有消化道疾病及肝功能异常者;⑤首次就诊有胃肠道疾病和肝肾功能异常者。

1.5剔除标准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突发其他严重疾病或意外,不宜继续本研究方案者;②受试者依从性差,不能保证本研究方案完成者;③对治疗方案中相关药物过敏等不适合接受本治疗方案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7.5mg,

每周1次,口服;同时给予尼美舒利每次0.1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减升阳益胃汤,药用黄芪20g、党参12g、柴胡10g、茯苓12g、白术10g、砂仁10g、羌活10g、

独活10g、细辛3g、防风10g、炒麦芽15g、生甘草10g。随证加减:兼热象者,加生石膏、黄芩;兼血瘀者,加鸡血藤、土鳖虫;兼痰阻者,加天南星、僵蚕;兼阴虚者,加知母、生地黄;兼阳虚者,加制附片、桂枝。所选中药饮片购于北京普生霖药业有限公司,水煎至200ml,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加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

每次40mg,

每日2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每隔1个月回访1次,连续回访3次。

2.2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对有消化道症状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同时对治疗中每天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肝功能、crp、esr进行比较。

消化道症状:主要包括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嗳气、泛酸、消化不良等。同时出现上述2个症状者,只计其中较为明显者。

胃黏膜损伤诊断标准:根据胃黏膜损伤轻重程度依次分为充血、糜烂、溃疡(包括穿孔),如有合并症者计重不计轻,如胃黏膜同时有充血、糜烂,即计为糜烂。

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未遵从本方案服药而被剔除,共109例完成治疗观察。

3.1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治疗90d后,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加减升阳益胃汤对因药物引起的消化道症状有预防及治疗作用,见表1。3.2两组患者胃黏膜损伤情况比较治疗90d后,两组患者胃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减升阳益胃汤对因服用抗风湿的药物而造成的胃黏膜损害有一定的预防和减轻作用,见表2。

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治疗后,两组alt值均升高,治疗30d,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d,治疗组升高程度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4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比较疗程中,平均每天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治疗组为(17.21±3.15)h,

对照组为(8.21±7.3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及cr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4讨论

ra是一种主要以周身多关节对称性肿痛,尤以四肢小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ra的不同症状特点,历代医学家赋予其不同的病名,如“痹”“历节风”“白虎历节”“痛风”“鹤膝风”和“鼓槌风”等。因其病因并不十分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主要是减轻症状、缓解病情进展。西药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为主,有时加用糖皮质激素,这些西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尤其消化系统副作用,还可出现叠加效应,常因此而影响甚至终止治疗。据统计,全球大约有1.5亿人需要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以治疗或者缓解病情[1],这类人群中约15%~25%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66.7%会有胃黏膜的损害,10%~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2]。

中医药治疗存在质量标准难控制、法律保护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而限制其对ra治疗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理想的选择,但也(下转第32页)

(上接第15页)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寻找增效减毒的有效方法,是我们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东垣在脾胃病方面的建树一直被后人所崇仰。笔者学习东垣所著《脾胃论》[3],对ra的发病、临床症状和消化系统副作用的防治有了进一步思考。东垣“脾胃论”思想,从脾胃论治,调理脾胃,是发挥ra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的良好渠道。原因一,东垣认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属于饮食失节,可引起呕恶、腹胀、上腹痛、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必须调理脾胃。原因二,东垣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赋,则四脏及经络皆病”“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病,体重节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皆说明因脾胃在痹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脾胃病是导致和促进ra的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畸形等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治痹必须调理脾胃。升阳益胃法是东垣调理脾胃的重要法则,以升阳益胃汤为代表方,原方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陈

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等药物组成。我们取其法旨,加减其药,化裁为加减升阳益胃汤,方中重用黄芪,补肺脾之气,升阳固表;党参补气生血、养胃益津;柴胡疏肝理气、升举阳气,三者共奏补气升阳之效,为君;茯苓、白术、砂仁运脾化湿,以增强其补气升阳之功,为臣;独活、防风、羌活、细辛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为佐;生麦芽消食健胃,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联合西药治疗ra,不仅能减轻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消化系统副作用,而且能增强单纯西药治疗ra的疗效,起到了“减毒增效”的作用。希望不单为ra,也为其他有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条思路。

5参考文献

[1]silversteinfe,grahamdy,seniorjr,eta1.misoprostol

reducesseriousgastrointestinalcomplicationsinpatientswitllrheumatoidarthritisreceiving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j].annintemmed,1995,123(4):241-249.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3

【关键词】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管理;特色医疗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89-02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对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以下称“创建”)有几点思考。

1管理是基础――建立和完善中西医结合管理组织网络体系

目前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基本上是由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改型或两者合并而来,医院管理大多沿袭了原来的模式与理念,影响了中西医结合医院特色建设和优势发挥。从我们的实践看,医院必须建立以院领导为首的“创建工作小组”,负责全院“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挥,下设专门的“创建工作办公室”,负责规划制订、计划实施、工作协调、考核督查。可按照工作内容设立相应的工作组:如医院管理工作组、医疗工作组、科教工作组、医院文化工作组、后勤工作组等,各工作组由分管院领导领衔,作出具体部署组织实施。全面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医院管理,担当起中西医结合建设示范带动作用的历史责任。

2特色是核心――实施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特色医疗管理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疾病,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色,而只有形成优势的特色,才是真正的特色。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主要按诊断、治疗、疗效、药物、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控制,能反映出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优势的客观指标,集中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也是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它将为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有机结合提供可靠的临床基础,因此,中西医结合单病种是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特色医疗的核心所在。实施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管理,一是要有健全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单元(科室),有热心于中西医结合实践的学科带头人及临床医师;二是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方案;三是加强责任制管理。根据专科实际,确定专科单病种,明确责任人,完善质量考评体系及制度,创造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优势品牌。

3机制是动力――实施创建目标项目化管理的工作机制

要改革医院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和机制。有效激励员工的中西医结合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充分发挥医院、科室、个人的工作潜力,整体推进医院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扎实开展。将重大工作整合进行项目化管理。项目主要有重点专科建设、单病种工作、科研课题等。中西医结合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实践性较强的工作,科室及员工的业务工作量会有所增加,对医院建设的贡献也会更大。医院在效绩分配、人员编制、职称聘任、奖励评优、课题立项、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进行严格的考核督查,动态管理,确保系统工程目标的顺利完成。

4人才是保证――打造中西医结合专家队伍

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重点医院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了人才,就有了思路;有了人才,就有了工作;有了人才,就有了优势。

一是突出重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在科主任、中高级人员及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学历背景人员中选拔确定中西医结合技术骨干,作为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中坚力量进行重点培养、重点使用和重点管理。

二是重视全员素质培养。以学分制继续教育为基础,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中西医结合“三基”培训,提升全体员工的中西医结合基础水平。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4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探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如何办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发挥中医护理优势,走出中西医结合护理之路,培养顺应时展需求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为此,我们启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模块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以期明确中西医结合的高等护理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一、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①分析了45所高等医药院校四年制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其中10所为高等中医护理教育。它们在课程设置上未能摆脱中医学教育模式,仍沿袭生物医学模式下医疗加护理的模式,而且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中西医未能系统有效的结合,普遍存在着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课程设置是中医学教育模式的翻版,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在35所高等护理教育院校中,20所开设了1~2门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学时27~144不等,平均为48学时;课程名称不一,有中医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学概论和针灸学;16所为专业必修课,2所为专业任选课,2所为专业基础课。可见,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迟缓,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医护理学”课程门数单一,学时少,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有效地掌握中医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这与社会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

2.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未得到充分重视,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学历层次较低,本科学历以下的教师占大多数。加之我国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年限较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②;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大多数来源于临床,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但学历层次低,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一部分师资来源于高等医学院校医疗专业毕业生或由医生改行担任护理教师,他们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对护理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和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医疗专业的压缩或翻版,教学内容不佳③。总之,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总体水平与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尚有一定距离。

3.教学手段、方法。目前,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手段、方法滞后,基本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较少采用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手段,缺乏学生主动参与。

4.实践教学。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实训学时严重不足,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落后,实训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队伍不稳定。这与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目标相悖。

5.教材建设。尚未有一套完整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教材。中西医结合护理是近20年来逐步建立与形成的,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中西医护理课程教材的编写基本沿袭医疗+护理的模式,医疗内容偏多而中医护理内容零散、重复,缺乏实用性,未充分体现中医护理特色,无法满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的需要。

二、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

1.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现状。目前在各类医院中医病房中的护士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据2003年一项中医护理人力调查显示,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人力情况基本相似,学历层次低④。由于护理人员编制不合理;护理工作价值不能有效体现,护理费低廉;护士外流现象严重;护理学术带头人稀少等方面的原因,加速了护理人力的紧缺。加之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滞后,中医护理教育重西医轻中医,中西医护理未能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力严重缺乏。

2.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首先,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决定了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众多社区人群迫切需要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住院病人和社区居民希望了解中医护理技术,愿意接受中医护理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⑤。市场需求就是人才需求,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的需求决定了社会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次,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预示着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提出,随着我国护理事业迅猛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领域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应坚持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事业发展道路。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护理理念,重视养生保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廉、验”更适合于社区,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优质的卫生服务。因此,随着我国集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区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三,加快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趋势决定了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2003年11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揭示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原理,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著、设备配套、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基地,完善中西医结合技术标准规范,整体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以期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势在必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四,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培养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种的变迁,以及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医护理优秀的整体护理观、辨证护理观和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日趋凸显出来,引起了国际护理界的高度重视。因此,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不仅要重视跨文化知识和结构,而且要开创中医西医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国际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加快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三、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我国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到2006年为止,高等中医护理教育院校不足20所,加之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与国内外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探讨如何依托发展较为成熟的现代高等护理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1.明确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应使学生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重新认识人、健康、环境和护理等四个护理主理念,在熟练掌握现代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下,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护理理论,掌握辩证施护方法,熟练操作“简、便、廉、验”的实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临床和社区护理质量。

2.建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我校发展较为完善的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统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

3.构建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护理学专业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课程同步并进、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1)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护理相关理论,掌握辩证施护方法,熟练操作“简、便、廉、验”的实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2)课程模块。摆脱医学教育模式的束缚,顺应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需求,进行课程重组,避免重复,减少医学内容,突出中医护理特点,挖掘和提炼社区实用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将课程模块设立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思路与方法、社区实用中医护理技术、健康人群的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等五大模块。(3)课程设置。在不冲击西医护理教育正常进程的前提下,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导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思路与方法、中医预测学、社区实用中医护理技术、中药与食疗学、中医养生学、中医临床护理学等七门课程。并且加强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依托学校护理实训基地,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理论与实训并重的中医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和技能。(4)教学运行方式。保证中医、西医护理课程同步,使学生早期接触中医护理,树立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为此,我校从第2学期开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课,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由于目前我校还无法实现专业方向的彻底分流,以及未引入导师制,因此,尚存在学生盲目选课和课程内容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护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在中西医结合护理途径和结合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运行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629-673.

②沈勤,孙秋华,李玲.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教育,2005,24(4):71-72.

③王士才.护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30-132.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教学误区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90-02

中医历史悠久,讲究望闻问切。它以研究人体易产生疾病的病理,并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主。19世纪开始,西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给中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医与西医的结合课程成为教学重点。中医伤害小,西医见效快等特点也使其结合成为必然。但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以及一些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医学课程教学上,对中西医治疗效果认识不清的问题。过分强调中医或过分强调西医的作用,这使得医疗机构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存在误区。因此,对于现代医学教学来说,明确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合理的结合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文章对面现代中西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中西医结合中的误区

1.1主从之争严重

医学教学在确定医学起源上,过分强调主从问题。一些人认为中医发展时间较长,因此西医应作为其从属部分。而一些人则认为西医在治疗时效及发达程度上均高于中医,因此中医应从属于西医。这样忽视了中西医本身的特点和疗效。实际上,中西医属于不同的发展体系,其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具备从属关系,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也应正确选用和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首先,中医强调宏观调养,而西医强调微观治疗;中医强调辩证,西医则强调辨病;因此,我们在进行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中西医看作同等地位的两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中医与西医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医学教学的效果,从而在临床上合理运用中西医治疗,提高医疗效果。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并不是讨论谁是主流的问题,中西医有各自的优势,医护人员在进行结合时应以对病患的治疗效果为主。

1.2理论知识混淆

中医是与西医分别强调不同的理论体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医讲究五行、阴阳,强调精、气、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论。通过观察人体的精、气、血判断病理,主张由表及里。一些学生甚至教师本身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看作是唯心的、不科学甚至是玄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套用西医标准理论来解释中西思想。实际上,中医与西医不同,如中西的五脏观察强调人的气色、饮食调理等方面。而西医则以解剖实验为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中西医理论混淆,使中西医的特点均无法表现出来,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正确选择中西医手段。中医与西医知识混淆还体现在医学研究上,对于一些医学研究者来说,在进行某项医学科研时,往往将中医思想和西医思想强加进去,或者将两种理论牵强的结合在一起,导致医学研究成果不具有实际意义。

1.3理论与实践不符

在现代中医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理论教授的实践远远超过实践的时间,并且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医学实践基地不发达或设备较少,缺乏实践准备和实践经验。这是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差距,一些中医教学者为了提高中医教学实践水平,将中医教学理论与西医实践生搬硬套,不但没有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反而是中医理论更加晦涩难懂,实践也无法验证中医理论。在教材方面,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只停留在表面上,高校在教学时也往往是中西医教学分开,不能时学生同时感受中西医的差距和差别。而在课时安排上,为了追求西医的专业性和先进性,西医课程的安排明显过多。总之,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西医并没有真正实现结合,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更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1.4盲目进行结合

中医与西医从属于不同的体系,因此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通之处但又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现代医学教学时不能盲目的将二者进行结合,而是应该尊重其个性和特色,使其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这也正是现代医学教学存在的最大矛盾和误区。将中西医理论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理论和思想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中西医之间的差异要求医生在不同疾病面前要区别对待,而不是将某一种理论强加给另一种。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中医理论都能找到相应的西医实践,我们将中西医相结合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临床治疗,而不是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望闻问切是中医独有的特点,不能盲目的与西医的听诊等混淆。现代医学教学习惯性的将中西医之间进行一一对应,这使得医学教学的实际作用大大降低。如何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中西医教学的结合发挥实际作用,就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首先,医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应平衡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平等对待两者,善于发现中医与西医之间不同的优势,这样才能为其正确的结合提供前提;其次,从教材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中医理论与西医实践的真正结合,提高现代医学教学效率。

2如何解决中西医结合中存在的误区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在二者结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西医结合只是从表面上得到重视,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中西医之间的结合更加密切,提高现代医学的治疗效率。其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2.1适当提高西医的主动权

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中医思想的影响,西医往往作为跟从,即使是在某种疾病治疗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仅仅被作为辅助手段。结合面不够广,结合存在漏洞。因此应改善这一点,加大对西医的正确宣传,控制传统医学对西医的排挤,通过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和接受西医中的先进思想和治疗手段。在医学科研上,应将西医和中医区别对待,而不是一味的将中医理论强加给西医,中西医之间的结合并不是理论上的一对一,也不是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以提高医学治疗效率为前提,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中西医结合。

2.2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提倡,一些医院引进了西医技术。在技术方面实现了结合,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教育往往将中西医分开,导致能够具有中西医两个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偏少。实际上,医学人才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二者结合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应结合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在高校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增加中西医结合的内容,并在临床实践上提倡两者之间互相交换实习场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2.3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

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医院和医学工作者的认可,目前,很多医学已经实现了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具体病症治疗上,选择西医还是中医问题上,往往并没有根据病情。而是根据医生个人的思想。这样不但没有将中西医完美结合,还使得医院的办院宗旨不明确,缺乏特色。因此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上,还应充分考虑各个疾病的病理,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正确理解中西和西医的治疗手段以及结合要点。

2.4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目前,中西医的结合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导致在临床治疗上效率低下。要实现中西医的真正结合,首先应加大培训力度,要求医生掌握中医治疗技巧和西医治疗手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医学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实践的结合毫无意义。医院应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基地,逐步缩小中西医之间的差距,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5加大政策干预能力

虽然中西医结合属于医学层面,与政治无关。但实际上,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就是由于政策不明确和干预能力不强导致相关人员对中西医结合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刻。因此应加大相关管理部门的干预力度,要求卫生管理部门将中西医的结合看成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中西医的结合,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医疗事故的惩治措施,并建立合理的医护人员考核制度,要求其严格执行,这样有助于医护人员提升自身意识,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3结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达,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结合就成为必然。中医属于中国传统医学,其在预防某些疾病方面存在着优势,并且能够降低对患者的伤害,从根本上清除疾病。而西医的出现则提高了医学技术和治疗水平,是进步的体现。因此我们在坚持中医理论的同时,必须将其与西医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当然中西医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学科特色;结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96-01

医学应当是无国界的,在当今世界更应当注重医学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更好的造福全人类,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中西医结合学科主要就是以增强治疗效果为出发点,以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相关医学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重点关注中西医之间内在联系,建立一种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手段,并在世界范围内重塑对中医的认识。我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设,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将中西医结合设置为医学类的一级科目,并且不断完善中西医学科的理论体系,众多医学人才也将中西医结合看作是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纷纷投入到中西医研究项目中来,可以说,中西医结合学科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对中西医学科内容的完善,不断探索创新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实效性。

1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特色

1.1治疗方法的有机统一

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一大特色就是实现了中医学与西医学治疗方法的有机统一。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治疗方法讲求辨证,对患者采取望闻问切等治疗手段对疾病进行整体把握,重在疾病的外在表现与身体内部之间的关联。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讲求实验,即通过对患者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发病原因,重在对疾病的微观分析。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点,而经过中西医结合学科的融合,能够将这两种方法合二为一,汲取各自的长处使之完整的用于疾病的治疗,通过这种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1.2治疗理念的和而不同

中医学和西医学体系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渊源,在这两种学科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医学治疗理念存在本质的区别,中医学理念的精神内核是以人为本,西医学理念的发展基础来源于近代科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目标不是要将这两种理念进行融合,也不是單纯的寻找两种理念中的共同点,而是要发现中医学与西医学之间的不同,寻找两种理念存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西医结合学科不是对中医和西医的简单总结,而是要通过对矛盾的转化形成中西医理论基础上的新的理论认知,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疾病,拓宽疾病的治疗空间。

1.3治疗手段的推陈出新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对一些重大疾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想取得突破,就不可能只考虑一种治疗方向,而是要转变治疗思路,实现治疗手段的推陈出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为探索多种治疗手段提供了可能,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很多国外的医学专家通过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发现了很多可借鉴之处,这在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治疗手段的创新,还为世界医学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2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途径探讨

2.1疾病诊断的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科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重视对发展途径的研究,只有找准了研究方向,才能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在诊断阶段,首先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病人进行科学的病例分析,获得更为直观的诊断依据,再通过一定得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整体的把握,分析患病症状与病人内在身体状况之间的联系,在获得较为完整的认知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疗,最终能够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2.2临床实验的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科要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就要重视相应的临床实验,在组织临床试验的过程中验证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的临床试验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验目的合理的设置实验过程,将中医理论知识与西方医学解剖方法结合起来,在中医的用药指导下,观察实验动物的治疗效果,或者结合西医治疗理念,创新中医的用药方法,最终达到辨证诊治和综合治疗的统一。

2.3治疗手段的中西医结合

治疗手段的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一大创新。传统的中医学对人体的经脉有着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所独创的针灸疗法具备重要的医学价值,西方医学则通过解剖学和病理学对人体的微观组织有着科学认知,将其与中医针灸疗法进行结合是治疗手段的一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已经产生了较为完善的针灸麻醉等的治疗方法。

2.4人才培养的中西医结合

要想实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长远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培养专业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人才。中西医结合专业需要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综合的运用治疗方法,即能够实现同一个医生既能采用中医的方法也能采用西医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能够使中西医结合工作获得新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现状学科发展

1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历程

1.1萌芽起步阶段

从《黄帝内经》、《脾胃论》至明清,历代著名医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清末至民国时期,福建省名中医力钧和吴瑞甫都曾主张中西医取长补短,兼求并进,这是我省最初出现的中西医结合思想。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已有半个多世纪,我省中西医结合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一些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开始用简单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中西药并用、西医检查方法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等,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初步形式,1958年,福安专区医院老中医许少与西医殷慕道合作研究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满意疗效,并获卫生部颁发的银质奖章。

1.2创业发展阶段

从1958年起,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福建省对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由简单的临床总结、经验积累,逐步发展到科学分析、系统研究和重点深入的新阶段。1963年,省卫生厅召开首届西学中班人员座谈会,陈绍宗运用行气荡积治法治疗手术后粘连性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较好。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1964年起对恶性肿瘤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运用“理胃化结汤”结合手术与化疗治疗胃癌比同期国内外报导的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提高。70年代起在综合医院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971年,省人民医院住院部建立中西医结合病区,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出血疗效显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2年起莆田县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疗效突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疡、急性胰腺炎、慢性胃炎等,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3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为主收治溃疡病出血505例,全部痊愈出院。该院赵竟成等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结石,以大柴胡汤加减为主治疗胆石症,排石疗效较好。泉州市人民医院应用赛霉胺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达94%。省立医院于1973年至1980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62例,结果痊愈61例。1974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以清胰汤为主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利胆安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取得较好疗效。70年代,厦门市中医院康良石以中药与民间青草药组成“乙型肝炎合剂”系列制剂,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良好疗效。漳州市医院于1975年~1987年,应用泻下祛瘀法与调和气血法为主,中西医结治疗肝性血卟啉病35例,疗效较好。

1978年以后,我省医学科研机构以中医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为指导,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科学性强、方法严密的临床观察实践和基础理论探索,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1978年~1984年,福州肝癌协作组把美洲大蠊与澳洲大蠊的成虫提取物用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大多数病人肝区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食欲增加,治后生存期延长。此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应用止泻冲剂治疗急性胃肠炎312例,用大通筋注射液治疗腹痛100例,有效率较高。80年代初,福建省中医研究所杨春波等进行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研究,在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采用胃镜、胃液分析、植物神经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慢性胃炎的中医“证”的现代病理基础,表明中医的“证”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组织学基础。1980年起,省立医院等单位研究发现肝瘿线可作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客观体征之一。福州市医科所等单位研制应用消益肝片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1982年,中国中西医结

*第一执笔人: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合研究会福建分会成立。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所,1983年~1987年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的研究,存活率从原来的20%~40%提高到59%,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福建是胃癌高发区。1985年,福州红十字医院肿瘤科潘明继等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治疗。1987年,省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肝病学组在福州成立,并举行学术交流会,交流对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病毒性肝炎活血化瘀法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研究的经验。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事业的发展。

2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参与,从多方面、不同层次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理论研究进展

2.1.1证的研究进展

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而脾本质的研究为近3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内脾本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脾虚证。1992年起,杨春波、柯晓等率先在国内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现代科学研究,弥补了对脾胃实证研究的不足,该研究获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了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症候学调查和辨证标准的现代研究。经临床调查,400例脾胃湿热证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脘闷胀(91.8%)、食欲不振(91.0%)、小便异常(78.8%)、大便异常(71.8%)、口苦粘(65.5%)等,舌质多淡红、舌形多正常、苔全黄腻,脉象以滑、弦为主。涉及中医7个系统43种疾病,分属西医的消化、呼吸、泌尿等11个系统72种急慢性疾病,提示与炎症性疾病关系最密切。

(2)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以揭示其现代病理学内涵。初步发现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湿热证呈胃肠粘膜炎症活动性的多,且程度较重。胃粘膜防御能力降低:胃窦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和三叶因子表达阳性率显低;炎变的胃粘膜细胞增殖明显、生长因子(tGF-α)表达显高,结肠粘膜抑制因子(p16)表达低;胃炎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膜能量(na+,K+-atpase活性)代谢代偿性亢进;胃酸分泌功能增强;胃Hp感染率高,产毒菌占优势;菌群失调:需氧的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肠杆菌比例均增高,厌氧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低;黄腻苔菌群密度、菌群多样性高,细菌比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升高,革兰氏阳性杆菌及球菌下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为主;免疫功能紊乱:胃粘膜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的igG、iga、igm和树突状细胞均增强;外周血体液免疫的igG及补体C3、C4及B因子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胃炎血液流变学呈粘、稠、凝状态;缩血管物质(et-血浆内皮素)显高,扩血管物质(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显低。

(3)对“脾胃湿热”证黄腻苔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泄泻的黄腻苔的脱落细胞,发现其S期细胞高,相关因子CDK4、CDK6阳性细胞显高,细胞内微核细胞、p53反应强度和出现频率亦高。认为S期细胞高及其相关因子反应增强,可促使细胞周期从G1期提早进入S期、抑制细胞从S期进入G2期和m期。表明黄腻苔的形成与其脱落的细胞周期异常有关。

(4)清化饮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显著,退苔效果好。

(5)谢振家等采用“复合因子+Hp”基本成功复制了大鼠脾胃湿热证的动物模型。经用临床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清化饮水剂作防治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抗Hp感染和减轻胃粘膜炎变的防治作用。

(6)共发表学术论文14篇,交流8次。中文文献有14篇被他人引用128次。

2.1.2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在胃病发病率居第一位,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后者可出现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具有一定癌变倾向。现代医学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非常困难。我会杨春波等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①清热解毒、活血凉血药抑制Hp、促进胃粘膜急性炎症消退或恢复;②健脾益气、理气化瘀解毒促使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③健脾益气、酸甘化阴或甘寒养阴促进胃酸分泌和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针对CaG气虚湿热和阴虚燥热两个主要证型,分别用自创的健脾益肾、行气活血、祛湿清热的胃炎1号和养胃滋肾、舒气活血、清热育阴的胃炎2号治疗93例,总有效率69.2%,病理有效率73.1%。随访1~4年,远期有效率63.2%。还作了胃炎1号、2号合剂的药效和毒理实验,证实了其疗效和作用,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清化饮”对慢性胃炎之脾胃湿热证进行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厦门市中医院涂福音、吴耀南等用“胃圣”袋泡剂治疗CG78例(CSG46例,CaG32例),总有效率96.12%,其中以“虚实挟杂证”疗效最好。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吴和木用“除萎平异颗粒”治疗CaG344例,总有效率80.48%。

2.1.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研究进展

目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存在着愈合质量不高、远期疗效不理想等问题。柯晓等对闽中、闽南地区3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证的调查,显示:热证(湿热46.84%,郁热11.36%)最多,其次虚寒证(21.52%)、气滞证(13.92%),无阴虚证;Hp阳性患者中:呈湿热证>虚寒证>气滞证>郁热证>瘀血证比率。我会消化专业工作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行之有效的方案:①川连、丹参、乌梅等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对Hp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②发现部分中药有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等药理作用;③活血化瘀的中药能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④健脾益气的中药有保护胃粘膜的功能。柯晓等用胃舒康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愈合率64.2%。林禾禧主任研制的“健胃愈疡颗粒”具有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明显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我省研制的“荆花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寒热错杂证358例,愈合率81.8%,优于雷尼替丁组。

2.1.4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①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它可以引起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②Hp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Hp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治疗措施;③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有一定关系。④Hp也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癌因子;⑤Hp与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感染患者初起时热证多于寒证,实证多于虚证,证型演变规律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热肝郁脾虚脾胃虚寒。我会杨春波、柯晓、唐福康主任医师研制的“清化灭幽”胶囊治疗Hp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除率约30%,较西药不良反应轻微。今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2.1.5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一组有消化道系统症状,而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等检查并未发现有器质性变化的疾病。这类疾病常有动力和感觉异常,其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常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食管反流病(GeRD)、肠易激综合征(iBS)等。目前这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尚无诊断的生物学标准,治疗也是经验性或对症治疗。近年来,我会学者对此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GeRD西医治疗主要是抑酸,促动力抗反流和保护食道、胃粘膜。中医辨证包括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痰气交阻等,我会柯晓等临床运用加味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温胆汤等,与促动力药或抑酸剂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FD的主要证型有气滞型、虚寒型、热郁型、阴虚型、瘀血型。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型、胃运动障碍型、吞气症型均以中医气滞型多见,而溃疡型和特发型以中医虚寒型多见。我会林振文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FD的疗效优于单用柴胡疏肝散及法莫替丁、多潘立酮组。张闽光等将FD分为中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寒热错杂4型,随机分为2组,采用柴枳香砂六君散为主治疗,与西药对照,观察68例,结果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2.1%,西药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伊春锦将l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用香乌消痞汤合西利治疗,与单用西利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郭森仁用中药“理气化瘀法”组方的“胃动饮”治疗FD疗效确切、安全。陈寿菲等分气滞型、虚寒型、阴虚型、热郁型、瘀血型论治,分别用四逆散、六君子汤、金铃子散合沙参麦门冬汤、养胃汤、左归饮等加减,临床疗效达94.08%。此外,陈朝元等用复方陈香胃片、刘文奇等以加味半夏泻心汤、黄恒青等以四磨汤、陈亚平等用小柴胡汤加减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iBS西医治疗主要为解痉、止泻、通便、促动力等,还有多种内脏止痛剂可选用,但价格昂贵,疗效欠理想。本病主要病机为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职。中药治疗腹痛以气滞为重者多用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芍药甘草汤加减,便秘常用麻子仁丸,六磨汤加减。我会的郑立升和陈朝元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学进行了初步探讨;黄可成、陈寿菲采用疏肝健脾的方法治疗iBS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泉州市一医院郑柏菁认为脾虚湿胜是腹泻型iBS发病主要因素,用七味白术散加减以健脾化湿,总有效率达91.9%。

2.1.6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研究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是UC。UC是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反应导致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产生造成结肠粘膜损伤。西药治疗首选氨基水杨酸,重症用皮质激素或配合免疫抑制剂,但临床治疗复发率甚高。我会杨春波、柯晓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系湿热蕴结肠腑,日久损伤肠络,治疗以清化湿热为主,观察63例患者,治疗组予清化肠饮口服同时予灌肠一号方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巴柳氮口服+灌肠,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33.33%,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完全缓解率:20%,总有效率为83.33%。陈云斌自拟健脾清肠饮联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对照组单用西药,3个月后评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有效率为91.7%,无显著差异;观察6个月后定为远期疗效,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7.8%,2组差异显著。此外,唐江山以健脾调和汤健脾益气、调和肠胃;洪伟华以健脾疏肝清肠汤健脾理气、疏肝清肠;姚自力以肠风合剂温中涩肠、清热燥湿等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在90.0%~96.05%之间。武一曼教授等正在进行UC大肠湿热证动物造模的研究。吴耀南等研制的肠露灌肠剂(补骨脂、黄芪、丹参、鬼针草等)经动物实验,对小鼠UC有明显疗效。

2.1.7脂肪肝研究进展

脂肪肝多由于饮食不当,过量饮酒,或肥胖症、糖尿病等所致。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久之有发展为肝硬化之虞。中医认为脂肪肝相当于“肥气”、“痞满”、“胁痛”、“痰癖”等范畴。大多因肝脾失调、气血失畅、痰湿交结、痰阻血络,或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或长期嗜酒,酿生痰湿、肝郁血瘀为患。治疗以化湿清热,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补肾益精等为主。邵武中医院姜国峰等以消脂益肝茶配合复方丹参片,疏肝健脾、理气化瘀;省第二人民医院吴宽裕以平肝脂汤(柴胡、半夏、郁金、泽泻、丹参、香附、决明子、黄精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降酶祛脂;惠安县医院潘志坚等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临床治愈32例,显例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6.7%;平潭中医院杨际芳等认为脂肪肝以肝肾虚为本、痰湿为标,用肾气丸化裁治疗62例,总有效率为85.5%。南平第一医院邱磷安等以清肝散活血止血、清泄湿热、消肿止痛;厦门第一医院赖畅钦自拟化痰祛瘀方疏肝理气祛瘀、健脾祛湿化痰;福州中医院林振文等自拟消脂益肝汤清热利湿、柔肝活血;省立医院陆霞等以活血化瘀基本方活血化瘀、祛痰化浊;厦门市中医院蔡虹用清热利湿、健脾化痰方等治疗脂肪肝,均取得较好效果。

2.2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目前已获全国、省科技奖计5项。分别是:

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三等奖(2006):《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⑵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200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治疗消化性溃疡新药――荆花胃康的研究》,张勇川、苏少宁、林炳辉等。

⑶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探讨》(1987),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2007),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2.3消化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我省开发的消化新药有荆花胃康、肠得安胶囊等。另外许多有效的复方还被制成了院内制剂,如清化饮、胃圣袋茶、除萎平异颗粒、藿砂合剂等在临床广泛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995年,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成立,这是我省开展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消化科技人才的场所。分会成立的宗旨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分会以中西医结合人员为主体,同时欢迎中医药、西医药及其他学科人员参加。分会委员至今已换三届,现有委员47人,其中含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6人,常务委员18人。其中60%以上为高级职称。他们是我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科的骨干力量,其中1人被选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对象之一,3人先后被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2人为常委)。其中脾胃学组为组长单位,举办了5期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进展学习班,260人次参加;有621人次参加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活动,形成了一支较完整的科技队伍。

2.5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先后召开了8次学术交流会(每2年1次),分别对“脾胃理论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脾胃湿热”、“脾为生痰之源”、“脾主生肌”、“脾为生化之源”、“脾为气血之乡”、“脾主运化”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行探讨、交流,计596篇论文,621人次出席。并成功承办过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和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每年均组织我会专家投稿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已13次(每年1次)。在福建电视台、教育台、泉州电视台和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老年报、福建卫生报等作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科普宣传100多次。

3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趋势和挑战、机遇

3.1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作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族中一个重要学科,其学科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研究任务。中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互有短长,互补性很强。如果取长有术,补短有方,就会促进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共同提高。总体来说,中西医在手段与药物上的兼容比较容易,兼容的难点在于理论与思维方法。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是结合并创新,但创新需要一个探索及积累过程,不可能一旦结合立即创新。在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面,我会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如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缓解某些病因不明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为一些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中西医结合在防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一定优势,运用得当可取得良好疗效,也有利于促进中西互补或结合创新。中医脾胃理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有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加以应用与研究、完善及发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疗实践相结合,都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脾胃理论的探索与论证,以促进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证、四诊与治则、经络、针灸等都是传统医学中的独特理论或诊治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诊治疾病,研究其产生或作用机制,无疑将有利于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脾胃理论与学说,也有助于形成新的诊治方法。在中药与方剂的研究中,我会消化学科亦将着力于新型中药方剂或复方制剂的研制,以期在药理及治疗上有更多的突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多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科学体系。

3.2面临的挑战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的研究,追求的是在结合中创新和超越单独的中西医,绝不是重复中西医或中、西医知识的简单“拼盘”。而如何不断在结合中创新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必须具有把中医脾胃理论知识及脾胃病防治知识,与现代医学消化学科理论知识和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知识,互相联系地综合运用于临床,其形成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方法,要勇于接受临床实践的挑战和检验,不断地通过临床实践肯定正确的、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否定和错误的、无效的理论和方法,补充新的理论认识和科学技术方法。要能依据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研究实践和经验,不断提出中西医结合研究新问题,特别是有关学术、理论重大问题及临床关键技术和方法等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化,不能只是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

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患者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同时我们必须弄清楚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各自的优势病种是哪些;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中西医治疗各有哪些特色;在疾病的同一阶段,中西医对不同的病理环节分别有哪些作用;中西药物同时应用相互之间有没有影响等。通过对重大问题或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解决,面对学科未来发展的挑战。

3.3重大机遇

中医是我国科技领域中走在国际领先地位的少数领域之一,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领域之一,是中华民族能够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域之一。因而我国对中西医结合发挥原始创新寄予厚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也是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龄化社会逐步到来,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模式转化;新的医学模式改变了对疾病、健康、医学任务的认识,医生的职责将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其重点会转为预防疾病,开展保健服务,增进健康,从以救治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从技术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从医疗服务转变为预防保健服务。从而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中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征,重视天人相应,强调内因,通过用药调整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由机体自行抗击疾病。中医是辨证论治的,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既可治疗,又可预防,更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中医学从综合角度考察疾病,重视人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认识和治疗疾病全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把人的疾病置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维结构中考察。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当今世界,回归自然、重视植物药和自然疗法已成为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现代科学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先进的科研手段。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同时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的核心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医疗保健观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保健和治疗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应充分发挥中医脾胃理论在疾病的预防、康复、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中西医结合会显示出巨大的产业前景。

4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的战略应对

4.1创新理论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既要综合研究中、西医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又要综合运用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于临床实践或实验研究中,不断深化与创新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要对中医学有关“脾胃”及其传统概念、理论、范畴等进行全面系统整理。通过中西医比较研究,科学、系统地比较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以及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防治方法等异同,掌握其内在联系,探索其中西医结合之规律,互补结合或综合创新,把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相同或不同的科学认识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中西医结合系统知识和科学认识。在寻求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中西医结合规律中,通过对中西医科学认识的互相结合统一,形成相应的观念、概念、理论知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观,以及具体的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的结合研究,形成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构建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4.2突出研究重点

4.2.1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通过近50年的研究,我省在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脂肪肝、慢性肝炎等疾病预防和治疗上发挥了中西医结合优势,建议今后更进一步加强上述疾病的研究,并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目前研究重点是加强对胃肠道的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研究。虽然目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扩大验证,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病的近期愈合率较高,但溃疡愈合质量欠佳,远期复发率仍很高,因此如何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溃疡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研究方向。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应提高中药或中西医结合对Hp的根除率,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4.2.2加强对胃肠动力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

功能性胃肠病具有消化系统症状,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未发现胃肠有器质性病变或结果难以解释其临床症状;而胃肠动力疾病具有明确的形态学或病理学证据,如神经、平滑肌的变性及退化等,其病因有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或消化道以外的疾病累及消化系统所致。以上两大类疾病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尤其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不仅发病率很高,症状繁多反复迁延,而且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通过发挥辨证论治的长处,也就是结合患者的社会、心理、体质、生物和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个体化和整体性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这正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并争取在提高临床疗效和理论创新上都有所突破。

4.3重视人才培养

学科的发展,人才起着决定作用。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培养具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综合能力强、身心健康,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人才。二是学科团队的建设。鉴于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卫生厅选拔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或西医院优秀的低年资临床医生学习中医,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接班人;建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增加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的投入。并建议人事主管部门和科研主管部门加快人事体制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4积极开展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多学科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强调生物学杂交的优势,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广泛的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4.5加强科普知识宣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从过去注重有病治病的观念逐渐转向了无病防病的共识和基本生活方式,体会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学战略正在深入发展,因此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是“治未病”理论参与疾病防控的重要发展思路。

课题组成员:

1、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脾胃学组组长。

2、吴和木,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福州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3、王大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顾问,第三届福建省脾胃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学院教授。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8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汲取中医护理、西医护理、新兴边缘学科的护理之长,运用知识,结合中医基本与,实施保持和增进人类健康的护理过程。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我国护理的方向,是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飞速发展的需要,其发展的可行性及策略,主要从以下几面进行探讨。

1中、西医护的特点

1.1西医护理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三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护理操作技术更为科学、规范、实用,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和科学知识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科学。系统化整体护理成为现代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把服务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去考虑人类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并通过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直接服务于整体的人。但西医护理,大多采用对症护理,即见效快,疗程短,但难免有副作用或不可避免的损伤;西医护理在康复、强身、健体等方面也应充实和发展。

1.2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理论和方法。

1.2.1中医护理的原则(1)扶正邪:护理的目标是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去除致病因素。(2)标本缓急:急则护标,缓则护本。(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视临症表现施护症候相同,护理方法一样,症候不同,护理方法不同。(4)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防为主,强调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这些理论与方法正是整体护理要纳入的重要。

1.2.2中医护理的特点(1)整体观:中医理论以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对待人体和疾病。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经络将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体现脏腑之间,脏腑与各组织之间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反应。尤其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论,表明人与所处的外部环境,又是一个整体。外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人体生理与病理反应。因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情绪变化都与健康有关。所以,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2)辨证施护:根据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的理论与方法,确定实施护理原则与方法。总之,中医护理在饮食、运动、睡眠、心理护理等健康养生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长期以来,大量的中医护理经验和方法,一直散在于各种中医古籍之中,虽然也出版了许多中医护理书籍,但是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影响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如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进一步规范化,在继承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吸收现代护理操作中先进的、科学的、实用的内容来充实自身,不断完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1.3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护理学,其特点是:它从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观、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医学模式相结合,开展以人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1];在护理理论上,中西医汇通,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护理理论,丰富护理学的内涵;在护理实践上,西医的先进护理技术与中医的辨证施护相结合,实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服务对象解决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的实际需要。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两者的不同点,进而相互,吸取两者之长,确定两者结合点,从而融会贯通,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它不同于中医护理现代化,更不同于传统中医护理。它是医学新理论的真正结合,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

2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的可行性

2.1中医护理观符合现代护理模式,奠定了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结合的基础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生理-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护理观念,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相吻合[2]。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是将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进行辨证施护及护理效果评价。

2.2疾病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提高,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在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疾病谱也相应地改变,癌症、艾滋病以及免疫遗传和代谢疾病,尽管西医诊断明确但防治无力,另一面由于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而带来的现代医学灾难等因素,使得人们对中医、中药、气功、针灸等中医养生学更为关注,对人的起居、饮食、服药、精神活动、康复锻炼等诸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如饮食调护。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无论在理论和技术手段上尽管都有其优势,但护理对象是人,单纯中医护理和单纯西医护理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将中医护理的内涵和西医护理的理念、方法相融会贯通,以助于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

2.3培养新型、实用型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是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发展的动力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更为广泛,而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尤为重要。中西结合护理教育以研究中西结合点为主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以培养出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型护理人才为重点,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不断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3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策略

3.1提高认识,充分重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摆脱旧护理模式及思维、发展护的必然趋势,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世界上唯我国有两种护理体系。我国有悠久的传统医学―中医学、中医护理学,又有比较发达的医学―西医学、西医护理学。尤其是新的护理医学模式为古老的中医学又一次新发展带来机遇。所以在挖掘、整理、发扬中医护理资源优势的同时,汲取现代护理医学的先进理念与技术,采两家之长,结合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整体护理新,而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则是最佳途径。

3.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中西医复合型护理人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什么样护理人才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者,首先应该转变和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观念,这是搞好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充分认识和肯定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性、先进性、实用性,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运用于临床的方法和重要意义作为教学重点讲解,给学员树立起牢固观念,为进一步学好本项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护理人才的不同位需求,拓展服务空间,增加知识点。

3.3编写中西医结合护理教材,形成新的护理理论将中医护理理论、技术建立在现代科学,现代的认识基础上,使中西医护理理论融会贯通。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材,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在校学生及在职护理人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提高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员的素质。

3.4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中医护理理论、技术与现代护理相结合,做到“去粗取精,去异求同,循序渐进”。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同西医观察病情的方法对比学习,吸取其共同之处,很容易记忆。

3.5结合临床护理,加速中西结合护理教育发展

3.5.1基本技术的中西医护理结合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不断吸收西医护理的长处,并加以不断改进,相互融会。如:无菌技术方面,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增多,中医科50%以上的患者需静脉给药,及其他各种换药或灌注均需严格执行无菌持技术操作原则,从而弥补了中医方面较简单的消毒方法,有效地防止了感染、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确保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3.5.2基本护理的中西护理结合应用世人历来认为凡病“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是调理、侍疾、护理。在中医古籍中载有饮食、起居、情志、劳逸、夜寐、药物等方面的调护理论与方法,例如:在饮食调护中有“食药同源”、“四气五味”等重要学说;讲明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而且能调治疾病。弥补了西医饮食护理方面的不足之处。

3.6护理是推动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的动力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相应的科学研究,也应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护理人员应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管理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手段逐步完善自身的科研体系,推动中西医结合护理向纵深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交汇程度的加深,两种护理的“神似”将会更清晰,将为护理事业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9

中国医学,或日医疗事业的发展方向是: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思想,始于16世纪明末清初“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到张锡纯所著的《医学哀中参西录》一书问世。在1913年做的《讲堂录》笔记中留下至理名言:“医道中西,各有所长”,“又各有所偏”。

李鼎铭在延安用中药给治愈了风湿性关节炎、胃病以后,征求李鼎铭对中西医的看法。李鼎铭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医有中医的长处,短处;西医有西医的长处,短处。只有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听后,十分赞同李鼎铭的意见,高兴地说:“你这个想法太好了,今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不久,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医研究会和中西医协会等等,为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确立作了可贵与有益的探索。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中医事业,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1950年11月2日,在为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中号召:“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从而正式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在中西医并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待,今后应该如何发展?又于1953年明确指出了发展方向,就是走中西医结合、创立我国新医学的道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在中国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成立了一批中医学院、大学、科研机构,设立中医医院,在西医医院中设中医科,中药店到处可见等。

然而,“中西医结合”由方针政策到医学科学概念的过渡,是一个极为复杂、严肃的医学科学问题。中西医并重、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并存和共同繁荣是“中西医结合”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走过相当长的创造衍变之路。这是政府和医学界所应考虑、解决的问题。

作为平头百姓,作为病家,所面临的“中西医结合”,是狭义的,是生了病,要用中医,还是西医,还是中西结合的新医来治疗的问题。

我生活在上海已半个世纪,我偏向于有病先找中医。我考虑,中医是祖宗传下来的治病经验;它是针对人体整体素质情况来治病的,不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中药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小。我听过北京301医院一位著名专家的报告,他说时下药源性疾病很普遍、很严重,如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

中西医结合的作用篇10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考

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笔者将目前中西医结合面临的问题浅述如下。

1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不能相互阐述或表达

20世纪50年代,同志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观点,并要求医务工作者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提出这个观点,是从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角度出发的。那么,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呢?中西医结合可否理解为用中医理论阐述西医或者用西医理论阐述中医?如果这样理解会走向极端的,也是不科学的。如细胞属于哪脏哪腑哪经哪脉?中医学的经络为什么用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都“看”不到呢?有些人提出谁能找到经络可获诺贝尔医学奖。这和那些否定中医的观点一样,都是没有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误解了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以藏象和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用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点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中医学理论阐述人体的“功能”。中医藏象学说表达的是人体某一组器官或一系列器官的功能。如中医学概念的“肾”,其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1]。其内涵不仅仅是西医学上的肾脏,还包括生殖系统,同时还包括人体生长与发育。中医学概念的“脾”,与西医学概念的脾脏,意义完全不一样。气血津液学说中的“气”,其组成,中医学认为有先天之“精气”,食入之“谷气”和自然界中的“清气”。“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而西医学不知“气”为何物。“血”和“津液”也不同于西医所说的血液和体液,如中医学所说的“气血虚”所致月经量少或闭经等,通过西医学的化验检查不一定是贫血。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换句话说就是把各种功能联系起来的通道,即功能通道。因此西医学对“经络”是无法理解、无法想象、无法找到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死亡是“阴阳离绝”,死人没有阴气也没有阳气。无阴气无阳气,不是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因此中医学研究的人体是“活”人。

西医学,即现代医学是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它体现了现代科学的特点。

西医学研究的是“分子”、“细胞”,是“看”得见的物质,而不是功能。西医学认为,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由许多分子组成细胞。由许多形成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按一定方式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叫器官。若干器官联合在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的生理功能构成系统。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无论细胞、组织、器官还是系统都是由“看”得见的物质——分子构成的。现代医学研究人体已进入分子水平,是从分子的角度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从分子的角度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西医学研究人体是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人体死亡是呼吸心跳停止、生命活动消失或者脑细胞功能活动消失。当人体死亡、生命活动消失时,分子还存在,细胞还存在,仍可作为研究对象。西医学研究人体好似把人体当作机器一样来研究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医学研究的是“死”人。

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比较,中医理论讲述“功能”,而西医理论讲述“分子”或“物质”。在一定意义上,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关系,像唯物辩证法中“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因此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是不能混淆的,也是不能相互阐述和表达的,用西医理论研究中医不是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药物的研究

2.1中医和西医研究药物的角度不同中医治疗疾病应用中药,是从药物的功效着手的。所谓功效,也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功能变化,实际上讲的是药物的“功能”,比如砒霜,其功效是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又如青蒿,其功效是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等[2]。西医治疗疾病应用西药,讲的是药物分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即药物分子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内某种分子、细胞、组织或系统的影响过程;或者某种抗生素分子在体内对微生物分子的作用过程,实际上讲的“分子”或“物质”,比如多酶片、氢化可的松;又如磺胺类抗生素等都是讲的药物分子。可见,中医和西医在治病时,研究药物角度是不相同的。

2.2中药的西药化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有学者认为同一患者一张处方中药,一张处方西药,这样是中西医结合。这种方法一方面浪费金钱增加患者负担,另一方面浪费宝贵的药物,而且易出现意想不到的不良作用,因为每味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并非单一,可能和西药有效成分重复或拮抗。这不是中西医结合。

中药治疗疾病有五千多年历史,中药确有疗效。中药学博大精深,单《本草纲目》就收集了一万多种中药,每一味中药都有各自不同的功效,甚至同一味中药,药用部分不同,功效也不一样,比如柴胡。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柴胡根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甾醇、多糖、黄酮、挥发油等;而茎叶主要含挥发油和芦丁等,不含皂苷;其挥发油主要在茎叶中,根含量甚微[3]。从柴胡可以看出,有些药物,其药用部分不同,所含有效成分不一样,功效也不相同。

中医中药要发展要推广,必须证明中药有疗效;中医中药为什么有效或者说中医中药有效的依据是什么,因此,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就很有必要。要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就必须结合现代科技,也就是应用西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中药,称为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西医学应用现代科技从砒霜中提取三氧化二砷治疗粒细胞性白血病,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难治性疟疾等;常用药物黄连素就是从中药黄连、黄柏等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为小檗碱[4]。这是中药的西药化研究的最好例证。

另一方面,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G或氧氟沙星,假如用中医方法研究,其功效是什么,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也无法理解。因此不能做西药的中药化研究。

为什么不能用中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西药,而可以用西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中药呢?或者说,为什么不能作西药的中药化研究,而可以作中药的西药化研究呢?首先,它们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都是治病救人的药物,是“看”得见的物质;其次,每味中药功效的概括,是经过长期实践后归纳总结而来,要经过相当长时期,而应用现代科技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是用时短而且方便有效的。因此,可以进行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3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的结,是结而非集,集是聚和总合的意思,结是联合和发生关系的意思[5]。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4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4.1疾病预防现代医学即西医已认识到,许多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精神因素导致消化性溃疡[6]。这类疾病怎样预防呢?西医学在这方面无具体的论述,而中医学却有详细、确切、系统的阐述。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较高。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介入疗法开展较多,而球囊扩张和安装支架非常普及,但是,在6个月或1年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冠脉再狭窄。要预防再狭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取得了理想疗效[7]。

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4.2疾病诊断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对健康要求比较高,许多疾病,患者要求给了明确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4.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如心脏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是最好的抢救方法,如果采用针灸或灌服中药的方法,而放弃心肺复苏,是不恰当的。又如发生在夏天,以发热、全身酸痛为主证,又无“上感”症状的患者,经西医手段检查后,考虑为病毒性感染。这类患者,中医诊断为“暑湿”感冒,应用中药治疗疗效高,不良反应少,而西医对病毒性感染治疗无特效,因此,该类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就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4.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脑出血停止、颅内高压消失之后;以及各种术后恢复期患者,西医怎么办呢,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总之,中西医结合应正确理解,恰当运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9.

2雷载权.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4-338.

3肖培根.新编中药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85-787.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3-21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0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