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0:46

儿科学的概念篇1

   幼儿掌握科学概念的特点

   学前儿童所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概念,而不是科学概念,日常概念可以不经过专门教学而在日常和别人交往中或个人积累经验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则要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学前儿童主要依靠亲身经历来领会概念的内涵,他们通过和成人或其他儿童交往,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就掌握了有关的概念。例如,方富熹的实验研究(1985)表明,3—5岁幼儿并不是象皮亚杰所说的那样,对任何非生物都作“泛灵论”的理解,3岁儿童在生活中已经把人和石头区别开来,也能把人和玩具娃娃区别开来。他们开始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儿童对人,玩具娃娃,石头等是熟悉的,在日常生活中天天有所接触。而皮亚杰的实验,向儿童询问的是太阳,月亮,风等,儿童缺乏有关的知识,就把某些有关动物的特征套用在这些物体上面。

   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丰富日常概念可以为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幼儿可以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但是不必要求幼儿掌握严格的科学概念。有许多科学概念不是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所能够掌握的。比如,6岁幼儿能够学会“空气流动就是风”这句话,但是不能真正懂得凤的实质。经过老师的教学,他们还是只能形成朦胧的概念,认为“风是天上下来的”,“天上有个洞,风是从洞里吹下来的。”在学习“地球”的概念之后,幼儿知道,“人住在地球上,”但是他们要问:“地球在咱们脚底下什么地方?”地球埋得深不深?”等等。另外,有些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并不相符,例如,菊花不是一朵花,是由许多花组成的,蜻蜓的两只大眼睛是复眼。在选择幼儿教材时应该注意回避幼儿不能理解的科学概念,而不要教给幼儿错误的概念。

儿科学的概念篇2

【关键词】幼儿;沉浮;概念转变;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41-06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进入课堂前就已在日常生活及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了大量的经验。〔1,2〕这些经验中有些与科学的解释基本一致,有些与科学的解释相违背,我们把这些违背科学解释的概念称为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3〕大量研究表明,迷思概念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年龄、性别、能力的儿童中普遍存在,且根植于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之中,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因此不易改变,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儿童的科学学习产生影响。〔4,5〕

本研究关注的是儿童有关沉浮现象的迷思概念。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物体沉浮状态的判断大多呈现出这样一种过程:从不能前后一致地按任何因素判断,到能以一种特征判断,再到能将多种特征重叠起来判断,最后能用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来判断。这一发展过程在同一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的儿童中同时存在或部分存在,但具体到哪一年龄段对应哪一种判断水平,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6-10〕

科学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教学转变儿童的迷思概念。1982年,posner等四名康乃尔大学的学者提出了概念转变的模型(ConceptualChangemodel,CCm),并在1992年对其进行了修正。〔11,12〕所谓概念转变,指的是儿童对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的迷思概念进行修正和改变的过程。概念转变理论对科学教育的突出贡献在于它提醒教师关注儿童概念转变的过程,并将自己的教学置于儿童概念转变的框架之中。

目前,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生活和学科两大取向共存。〔13〕这是因为生活和学科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两大来源,都蕴含着科学教育的内核,即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通过科学的方法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科学方法的习得以及科学知识的建构。但在实践中,生活取向的科学教育在体现科学的学科性及促使幼儿对自身科学经验进行反思、提升和总结的方面有所欠缺,而学科取向的科学教育则缺乏与幼儿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因此,本研究试图探寻一种既能保持科学的学科性,又能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科学教育形式,以促进幼儿沉浮概念的转变。本文将这种教学称为“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将与其相对的教学称为“教导式教学”。

“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有如下特征:(1)教学以幼儿为中心,而非以教师或内容为中心。(2)教师的教学更多地考虑幼儿概念转变的实际过程,而不是预定的目标。(3)教师将来自幼儿生活的问题、困惑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相结合,针对幼儿的迷思概念设计教学活动。(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幼儿并给予幼儿充分展现其迷思概念的机会,既重视幼儿与物的互动,也重视人际的互动,使幼儿通过与同伴和教师的交流,协调自己的已有信念和观察到的多方面的事实证据。但是,教师并不直接将问题的答案教给幼儿,而是希望他们自己建构经验。

“教导式教学”有如下特征:(1)教学以教师或内容为中心,而非以幼儿为中心。(2)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科学概念的获得,而不是其过程。(3)教师虽然也注意到需将来自幼儿生活中的问题、困惑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相结合,但这种结合多是表面上的拼接。(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对幼儿的迷思概念给予足够关注,幼儿的探究多在教师设定的框架内进行,教师往往直接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知识告诉幼儿。

曾有大量研究证实教学在促进幼儿沉浮概念转变中的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即使经过教学幼儿也无法正确理解沉浮概念,即从物体与液体密度之间关系的角度预测、解释物体的沉浮状态。因而,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学能否促进幼儿沉浮概念的转变,“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是否比“教导式教学”更利于幼儿沉浮概念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对“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作一些总结。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南京市某幼儿园大班幼儿77名,平均月龄为74.53,标准差为3.88。

(二)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自变量是“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和“教导式教学”(分别进行五次教学,五次教学活动顺序及目标见表1),因变量是幼儿的沉浮概念水平。将全体幼儿平均分到a、B、C三组:a组幼儿进行“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B组幼儿进行“教导式教学”,C组为对照组,不进行教学。

研究者通过半结构化情境访谈,用相同的测查材料、程序,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全体幼儿进行测试,并依据沉浮概念发展水平划分标准(见表2)评定每个幼儿在前测、后测时的沉浮概念水平。

教学共有五次,历时一个月,每5~6天进行一次,每次为30~35分钟,用摄像跟踪整个教学过程。a组执教教师为研究者本人,无实际教学经验;B组执教教师为该园教师,已有5年教龄。

根据前测、后测中幼儿沉浮概念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种教学的效果,并用质的研究方法分析两种教学的流程,总结出“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三、研究结果

(一)各组前测、后测结果差异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a、B两组幼儿前测、后测中的沉浮概念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C组幼儿前测、后测中沉浮概念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教学能够促进幼儿沉浮概念的转变。

(二)组间差异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4)表明,前测、后测中,各组幼儿之间沉浮概念水平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也就是说,没有足够证据表明,“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比“教导式教学”更利于幼儿沉浮概念的转变。

但是,a、B两组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水平是否就说明两种教学的效果没有差别呢?研究者试图从沉浮概念水平发生变化与未发生变化的幼儿对物体沉浮原因的解释入手作进一步分析。

(三)各组幼儿沉浮概念水平变化的情况分析

1.从变化人数来看,a组幼儿沉浮概念水平上升的有13人,占50.0%,B组幼儿沉浮概念水平上升的有8人,占30.8%,C组幼儿沉浮概念水平上升的只有2人,占8.0%。可见,相比于“教导式教学”,“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使更多幼儿的沉浮概念水平得到提升。

2.从变化方式来看,a组幼儿沉浮概念水平的提升共有6种方式,从水平3到水平6都有幼儿发生概念水平的提升,且有幼儿达到了最高水平,即水平8,高于B、C两组。可见,相比于“教导式教学”,“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为幼儿沉浮概念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3.从变化幅度来看,虽然a、B两组幼儿沉浮概念水平提升的最大幅度都是提升3个水平,且人数均为2人,但在a组幼儿中还有4人的沉浮概念水平提升了2个水平,而B组没有。可见,相比于“教导式教学”,“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更利于幼儿沉浮概念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四)沉浮概念水平未发生变化的幼儿对物体沉浮原因的解释

将幼儿前测、后测中对物体沉浮原因的解释进行比较,研究者将其变化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不变”“丰富”“矛盾”和“一致”。a组幼儿前测与后测中对沉浮原因的解释每一种变化类型都有。其中“不变”的幼儿人数,a组有8人,B组有12人,C组有19人。可见,即使幼儿的沉浮概念水平并未提升,“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仍然比“教导式教学”更有利于幼儿沉浮概念的变化。

四、分析与讨论

(一)影响教学效果的可能因素

从两种教学的特点来看,显然“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要比“教导式教学”更符合幼儿科学概念转变的规律,但为什么两种教学效果的差异并不显著呢?下面,研究者列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

1.幼儿科学学习的习惯

研究者在正式教学前通过两个月的参与性非正式观察,发现该幼儿园大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大多采用“教导式教学”方法,这与研究者设计的“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更加开放,更需要幼儿勇于面对认知冲突和矛盾事件,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同伴间的交流解决这种冲突和矛盾。由于幼儿长期受“教导式教学”的影响,多数幼儿在面对研究者深层次的追问时不知该如何思考、如何运用已有知识解决认知冲突和矛盾,因此也无法对沉浮现象作出更高水平的解释。可见,幼儿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理性怀疑的精神、动手意识、操作能力、思考主动性、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的效果。

2.两组教师的实际施教情况

虽然a、B两组的教案是研究者根据两种教学的定义而设计的,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两位教师实际的施教情况却不在同一层次上,这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a组教师,即研究者,作为新手教师无论在教学经验上,还是与幼儿的熟悉程度上都不如B组具有五年教龄的该园教师。研究者虽然在每次教学活动前都进行试教,并提前两个月开始熟悉幼儿,但与B组教师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虽然研究者多次向B组教师强调,请她按教案以平时上课的状态施教,但观察发现,由于准备较为充分,该教师的教学明显比平时更加开放,更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导式教学”的效果。

3.“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为幼儿将来的概念转变提供了可能

幼儿概念转变的长期性、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性以及科学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决定了幼儿概念转变过程的复杂性。虽然两种教学的效果没有在统计学上体现出显著差异,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在“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中,更多幼儿的沉浮概念水平得到更多样化、更高程度的提升,幼儿对物体沉浮原因的解释也更加丰富,并趋于合理。也就是说,“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为幼儿将来的概念转变提供了可能。

(二)“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1.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概念的原有水平

这里的“原有水平”既指实施教学前幼儿的概念水平,也指每次教学初始阶段以及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概念水平。在“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中,教师对幼儿沉浮概念水平的了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这里的“充分”体现了教师追问的深度和广度。例如,教师追问:“你选的是什么材料”“它能让瓶子浮起来吗,为什么”“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刚刚你装第29粒的时候瓶子是浮的,装了第30粒之后瓶子就沉下去了呢”“在装了第22粒以后为什么又加了那么多瓶子都还不沉下去呢”“29粒比22粒重很多啊,瓶子为什么还是浮的呢”等等,以深入了解幼儿的沉浮概念发展水平。这一系列问题在逻辑上前后相关,从现象描述到原因解释,再到对自己操作的描述,既帮助幼儿反思整个实验过程,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思考过程,并判断幼儿当前的沉浮概念发展水平。在“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中,教师注重面向全体幼儿提问,虽然不可能请所有幼儿回答每个问题,但教师会根据幼儿的概念发展水平、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提问目的选择幼儿作答。

2.教师应在幼儿原有概念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前后相关的系列活动以及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幼儿在与材料和他人(教师、同伴)的互动中发现活动中蕴含的反例和矛盾事件,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由于概念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教学活动就实现,因此教师需要围绕总目标设计前后相关的系列活动。这里的“前后相关”并不是简单地指活动顺序上的安排,而是强调前后活动的逻辑相关。这种逻辑基于两点,一是沉浮概念本身的逻辑关系,二是幼儿沉浮概念发展的顺序。

只有当幼儿真正投入地去解决问题时,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概念转变才有可能发生。但是由于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发现操作材料之中蕴含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因此需要教师用问题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但这种揭示不是简单提问,而是根据活动的核心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例如,第二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幼儿认识“重的东西会沉下去,轻的东西会浮上来”,因此,教师首先让幼儿自由操作三个小方块,猜测“它们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并给出自己的理由,然后以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并思考原因。而在“教导式教学”中,教师则是先让幼儿掂量手中的方块哪个轻、哪个重,再猜测一下方块放到水里之后哪个沉、哪个浮。从表面上看,“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只是颠倒了“教导式教学”中教师的提问顺序,但正是这一颠倒将蕴含沉浮概念的问题交到了幼儿的手中,给予他们更多思考“为什么这个沉下去,那个浮起来”的机会。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思考每次活动的核心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幼儿有能力探索、值得探索的问题,在活动的初始阶段就将该问题抛给幼儿,让问题引领幼儿的探索和操作。

问题情境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网络。在活动初始阶段提出的问题是活动的核心问题,教师需要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到深的问题,从而将幼儿的思考引向深入,使概念转变成为可能。例如,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围绕“什么样的东西会沉下去,什么样的东西会浮起来”这一核心问题,拓展出一系列问题:“这三个一样大的小方块放到水里会怎么样”“为什么你认为这个方块会沉下去,那个会浮起来”“实验结果和你猜的一样吗”“为什么这个是沉下去的,那个是浮起来的”“沉下去的一样吗,浮起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等等,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不同的沉浮现象,并反思其背后的原因。对“为什么两个方块下沉速度不同”的反思为后续活动中幼儿感受轻重的相对性作了铺垫。

幼儿只有与材料充分互动才能体会材料中蕴含的沉浮概念及其原理,这是幼儿建构和转变自己的沉浮概念的基础。而与教师及同伴的互动则促进了幼儿概念的建构与转变,并为其指明了方向。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集体活动中,也体现在幼儿与教师、同伴的个别交流中。在五次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个别操作、交流、讨论的机会,围绕活动的核心问题与拓展问题追问每个幼儿,使每个幼儿都有操作、思考、表达的机会,并把来自幼儿个别操作的典型问题、经验让其他幼儿分享,实现了个别与集体的互动。

反例和矛盾事件是引发幼儿概念转变的关键,因此在五次教学活动的先后安排上和每次活动中都体现着这一思想。例如在第二次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为三个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方块,其中一个较轻的方块会浮,两个较重的方块会沉。与最重的方块相比,次重的方块也是轻的,却会沉下去,这就产生了一个冲突。这为后续活动中幼儿理解轻重的相对性作了铺垫,但当时教师并未挑明,而是让幼儿比较两个方块的下沉速度,从而反思物体质量对沉浮的影响。

3.教师应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对概念的原有理解与反例、矛盾事件之间的冲突,并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争论,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找能更加合理、有效地解释反例和矛盾事件的方法

幼儿反思的对象是他们对沉浮概念的原有理解与反例、矛盾事件之间的冲突,否则反例和矛盾事件就无法进入幼儿的视域,也就谈不上引发幼儿的概念转变了。在“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前后相关的一系列追问引发幼儿的反思,引导幼儿与同伴、教师交流、争论,促使幼儿概念转变的发生。

这里的“更加合理、有效”是指帮助幼儿从不同维度思考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早已隐含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幼儿已在本次或前次活动中积累了相关经验。例如,第一次活动隐含了“不同类型”的物体,第二次活动隐含了物体“体积相同”,第三次活动隐含了物体“体积增大”,第四次活动隐含了物体“体积不变”,第五次活动隐含了物体“体积、质量同时增大,但体积增大更多”,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幼儿将体积和质量结合起来判断物体的沉浮状态。

参考文献:

〔1〕CaReY.Scienceeducationasconceptualchange〔J〕.Journalofapplied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0,21(1):13-19.

〔2〕〔10〕SUatUnaL,BaYRamCoStU.problematicissueforstudents:Doesitsinkorfloat〔J〕.asia-pacificForumonScienceLearningandteaching,2005,(6).

〔3〕刘俊庚.迷思概念与概念转变教学策略之文献分析:以概念图和后设分析模式探讨其意涵与影响〔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2:19-29.

〔4〕谢立伦.探讨日常用语对科学名词的运用之干扰现象:以国中生的理化学习为例〔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5:21-25.

〔5〕吴昆勇.阿基米得原理与引导式发现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浮力概念的影响〔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2006:7-11.

〔6〕piaGetJ.thechild’sconceptionofphysicalcausality〔m〕.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30:10-40.

〔7〕inHeLDeRB,piaGetJ.thegrowthoflogicalthinkingfromchildhoodtoadolescence〔m〕.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58:20-100.

〔8〕amYSKoHn.preschoolers’reasoningaboutdensity:willitfloat〔J〕.ChildDevelopment,1993,64:1637-1640.

〔9〕HaVU-nUUtinenS.examiningyoungchildren’sconceptualchangeprocessinfloatingandsinkingfromasocialconstructivist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2005,27(3):259-279.

〔11〕poSneRGJ,StRiKeKa,HewSonpw,etal.accommodatonofascientificconception:towardatheoryofconceptualchange〔J〕.Scienceeducation,1982,66:211-227.

〔12〕StRiKeK,poSneRG.arevisionistofconceptualchange〔m〕//RDUSCHL,RHamiLtoR.(eds.)philosophyofscience,cognitivepsychology,andeducationaltheoryofpracticealbany.nY:SUnY,1992:10-20.

〔13〕张俊.对当前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改革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6,332(6):11.

onteachingChildrenoftopClassinKindergartenConceptualChangeofSinkingandFloating

XuJie

(educationalSciencepublishingHouse,Beijing,100101)

ZhangJun

(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nanjingnormalUniversity,210097)

LiQing

(XuanwumenKindergarten,nanjing,210018)

maLiuxin

(teachers’trainingSchool,XuanwuDistrictofnanjing,nanjing,210018)

儿科学的概念篇3

[关键词]儿童的科学科学前概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06-085

自第三届教科版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暨研讨会后,《科学课》杂志上刮起一阵探究“儿童的科学”之风。一年来,我先后学习了16位科学教师对“儿童的科学”的研究成果。此外,我还翻阅了《科学究竟是什么》《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建构儿童的科学:探究过程导向的科学教育》《儿童的科学前概念》四本书。理论对接现实,我整理了大半年来自己对“儿童的科学”的粗浅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科学究竟是什么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一个人们争论已久的问题,其中主要观点有两大类:一是科学知识或理论不是绝对真理,而是相对真理,是随着人的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改变的,但是绝大部分知识具有持久性,即确定性;二是观察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因而科学理论不是客观的,而是科学家头脑中自己构造的个人图景,即所谓的建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科学观。

二、“儿童的科学”也是科学

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儿童的科学”是不科学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对现象的解释也常常是主观的、歪曲的。这是因为儿童相信眼见为实,看问题又不够全面,还容易不自觉地从一个意思滑到另一个意思,也就是儿童容易被科学前概念所干扰。

放下成年人对儿童的偏见,客观地看待儿童“不科学”的表现,这不正是人类科学发展史的缩影吗?科学家因好奇、困惑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克服主观性、趋向客观认识。难怪很多人都说:“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

三、“儿童的科学”的科学教育研究

1.关注儿童的科学前概念

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的科学前概念很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科学学习。《儿童的科学前概念》一书中提到:“眼见为实是很多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特点,每一个儿童又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他看到的现象的。”既然儿童的头脑不是空的容器,那么,课前做好儿童原有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减少教师的误判就成为“儿童的科学”教学要务之一。

在“昼夜交替现象”的课前研讨中,有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应该知道昼夜交替源于地球自转,所以这堂课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童海云老师的《不要轻率地判断学生的原有认知》一文中,关于昼夜交替的原有认知调查让我们大吃一惊,真正了解昼夜交替原因的学生比例很低,有的学生虽然知道这个科学知识,但也很难真正解释清楚原因。此外,我们对本校五年级的学生也做了同样的调查,结果惊人地相似。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儿童的科学前概念。

2.转变儿童的科学前概念

儿童的科学学习、科学探究过程,其实就是科学前概念慢慢发生转变的过程。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真实呈现科学前概念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依据,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把想法记录在笔记本上,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前后的对比,慢慢转变科学前概念。比如,在“昼夜交替现象“一课的教学中,听课的教师都感觉到学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认知结果,却很难表达清楚推理过程,这反映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不强、认知与表达的协调能力较弱。而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又恰恰是让学生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推理和表达。于是,我让学生从呈现科学前概念开始,记录每一次模拟实验的现象和自己的认识。在连续的现象和认识的协调发展中,学生慢慢转变了对地球运动的科学前概念。

3.重视儿童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协同发展

儿童的科学概念不是儿童原有经验的全部。儿童的经验系统还包括探究能力、操作技能等。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在探究中发展儿童的认知,然后又反过来促进儿童探究能力的提升,是科学教育的精髓之处。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创设以儿童为中心的探究活动,促进儿童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协同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证探究的时间。教师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做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都是把实验作为整堂课的重点,却忽略了儿童实验前的猜测和实验后的交流总结,导致儿童的探究能力得不到发展。

(2)保留探究的记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我做过,却变得更加迷茫”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忘了为什么而探究。于是,我让学生记录自己的预测及理由以备用;记录实验的数据并作分析;记录交流的不同观点以相互借鉴。我还强调大单元记录,以备后续探究所需,从而促进儿童科学概念的发展。

(3)保持探究的延续。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记录的前后联系保证单元探究的延续。教材中有一部分中、长期的实验,可以通过校本课程延续学生的科学探究。

儿科学的概念篇4

关键词: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学科学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各个国家设计了多种教学模式。简言之,教学模式是指有组织的教学方法,包括阶段、步骤、行动或决定点的一些安排。目前常见的教学模式有:指导发现教学模式、学习环教学模式、概念改变教学模式等等。

一、指导-发现教学模式(GuidedDiscovery)

   指导-发现教学模式是指儿童从有趣的和具体的物质开始学习,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探索物质,观察、发现他们对自然界的问题。教师主要任务是:提出介探究性问题以引发探索;提供发现材料;当学生探索时进行倾听;帮助学生记下要发现的问题;偶尔关注或重新引导儿童发现活动;给学生经过选择的信息。

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发现过程,不要为儿童提供过多的信息,不要直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尽量用“你认为怎么样?”、“你的想法是什么?”或“你能试一下并发现些什么吗?”等回答学生的问题。

指导-发现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对大部分儿童而言,指导发现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探索和发现未知都是一件令人感兴趣的事情。当进行探究时,学生好象突然意识到自然界与他们有着令人激动、不可思议的关系,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知结构重新建构意义。著名心理学家威金斯和麦克泰(wiggins&mctighe)指出,在发现学习中,儿童的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期。

如果发现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儿童在“科学迷宫”中发现乐趣的话,那么另外两个目标就是让他们探索和解释他们周围是事物。指导-发现教学模式给儿童提供了机会和时间去观察、理解和鉴赏世界的规律和多样性。

学生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会思考各种可能性,提出假设和预测,并检测自己的想法。教师在使用这一教学模式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当学生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不断的在各小组间进行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个体或小组给予必要帮助,使他们不必过度焦虑,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轻言放弃。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帮助不仅仅是告诉他们答案或下一步怎么做,更应该给学生提供进一步探索的信息。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告诉学生想让他们学习些什么或他们应该记住些什么,而是让他们亲自去调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出一些有指导性的问题,例如,在“电池和灯泡”一课中,如果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以问“你做了些什么使灯泡亮起来的?”、“试试看,灯泡这样会亮吗?”等问题,这样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指导-发现教学模式确实能给学生很大的探究自由,学生充分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查研究,自己得出结论。但这一教学模式常常忽视对准确的科学知识的关注、缺乏对学生带到课堂中的一些错误理解或天真的理论(即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的正确引导及帮助儿童合理构建理解指导。

二、学习环教学模式

学习环是美国加州大学科学课程改进计划(ScienceCurriculumimprovementStudy,简称SCiS课程)的主持人科普勒斯(R.Karplus)于1970年提出来的。

学习环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学习环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探(exploration)阶段、概念介绍(Conceptintroduction)阶段;概念运用(Conceptapplication)阶段。

开普勒斯SCiS学习环

初探阶段:指探究、动手做,并发现儿童在学习科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这个阶段以学生的自由探究为主,教师允许学生自由探索所提供的材料,从而获得直接经验。例如儿童通过探索能用一种方法把电池、灯泡和电线连接起来使灯泡亮起来。

在初探阶段,学生凭借对现象的观察或实验,运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对探索现象进行解释或预测。教师一方面作为倾听者、观察者、问题提出者为儿童的探究提供指导,一方面设法让学生使用与探究问题有关的材料、记录的数据、图表等方式与同学或教师分享自己的观点,激起学生的疑惑,让学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

概念介绍阶段:指教师帮助儿童获得概念性知识并了解其重要性,即他们需要用这些概念解释其观察现象及结果。这个阶段以教师为主,教师结合学生的探索,向学生适时向学生介绍所要学习的科学术语、概念、模型等,学生运用这些概念、术语、模型等以更合理的观点解释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先前初探过程中的经验中得到深层次意义;

在这个阶段,教师不要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获得的知识,而是想办法帮助儿童把新获得的知识与他们的新发现联系起来,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发现的知识和传递的知识更有意义。如在“电池和灯泡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完整电路”这个概念,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材料并向学生说明:如果把电线或电池连接在它的顶部和一侧,把电线或电池连接在它的两端,那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这时灯泡就可能会亮起来。

换句话,如果让电灯亮,灯泡、电线和电池必须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刚开始时,学生只是简单的模仿教师的言行,当独立地进行实验时,学生就会开始构建有意义的知识,将教师介绍的观点转化为自己的观点。

概念运用阶段:指教师引导学生将获得的新概念应用于新情境,解答相关问题。儿童解决新问题的情况下运用教师介绍的概念,儿童将新学习的观点运用到新的情况中验证它们,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概念运用可以使儿童在他们探索和发明的概念中构建更有意义的知识。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在儿童之间进行穿梭,放下教师的架子,真正倾听儿童们的讨论,接受由儿童做出的各种不同的反应。

三、概念转变教学模式

 概念转变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先有的素朴观念或天真理论向科学观念的转变过程。概念转变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当学生碰到新旧概念不一致的情况时,就会产生一种认知冲突感。这需要学生对两者进行分析和判断,思考各自的合理性、正确性,并最终对新旧概念做出权衡和调整,从而产生新的概念。

概念转变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了解学生已有概念。

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新概念的建构,只能以既存的概念(即前概念)为基础”。因此,概念转变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主题或现象的前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如与学生交谈、让学生画图、概念图等。

学生的前概念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前概念与所学科学概念基本一致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科学概念,并能很快接纳。科学概念补充学生原有概念(即前概念),使原有概念变得更加完善。一是学生前概念与所学科学概念不一致时,学生需要对原有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权衡,从而建立科学改变。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转变学生这些不一致的前概念上,要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对原有前概念进行调整和改造。

2、创设情境,引发必要的认知冲突。

前概念具有自发性、隐蔽性和顽固性的特点,一经形成,很难改变。因此,面对在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前概念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答案,是很难起到很好效果的。波斯纳也指出,对前概念的不满意是促使学生概念转变的关键因素,因此利用引发认知冲突的方法来促进概念转变,对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时教师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寻求不同的经验来设计问题、实验以及示范以求学生重新思考他们的想法。

在这一阶段,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与学生现有观点相冲突的差异性事件,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他原来的观念不足以解释面对的现实或事件,从而使学生对原有的前概念产生不满,并对建立科学概念产生期待。如在学习沉与浮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学生探究。通过把材料放入水中学生得出“重的东西沉,轻的东西浮”的结论。可见,这个结论是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得出来的。这时教师应制造差异性事件,如让学生探究把同样重的铁块和木块放在,结果铁块下沉,木块浮在水面上。学生探究的结果与他们的前概念发生了冲突,从而有效的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个差异性事件,学生内心充满了疑惑,对自己原有的概念产生了否定的态度,但同时又无法寻找到合适的答案,探究欲望强烈。

3、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行矫正。

在科学课堂上,帮助学生实现认知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就要帮助学生架起原有认知与现在认知之间的桥梁。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的任务是为学生准备可供自主探究的观察、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与实现的猜想、假设加以比较,发现矛盾之处,从而去积极建立新的科学概念。如冰块放在毛衣里会怎么样?大多数学生会认为冰块会融化,问其为什么会融化时大多数学生认为包上毛衣后温度升高,所以冰块会融化。学生的这个经验是在生活的具体情境重建立起来的(穿上毛衣就不冷了),科学教学如果能够重视学生获得前概念的类似情境,通过情景的审视和分析,则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能够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用什么方法证明包上毛衣后温度会上升呢?这时的他们非常渴望能通过实验能验证什么,这时教师就顺藤摸瓜,给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毛衣、温度计。在学生获得真实的、直观的体验后,他们会自然而然的修正原先片面的前概念,初步建构起科学概念。

儿科学的概念篇5

【关键词】儿童;沉浮概念;认知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43-03

一、问题提出

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儿童掌握概念逐渐接近科学水平。沉浮概念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尤其是判断与推理能力的发展。儿童判断和解释物体沉浮时,从联系物体的个别特征发展到联系多方面特征,进而依据比较本质的特征揭示物体特征与沉浮的规律性联系,沉浮概念的发展反映出儿童判断与推理能力的发展。

国外关于沉浮概念的研究较多。Kohn(1993)[1]研究表明,4~5岁儿童能从物体的密度、重量和体积预测沉浮,且正确率高。黄尹真(2004)[2]研究发现,4~6岁儿童判断沉浮时易受物体大小、重量等的影响。Havu-nuutinen(2005)[3]发现,6岁儿童能用物体的一种或几种不同特征,如质量、体积或将二者结合解释沉浮。综合现有研究,人们主要关注儿童对沉浮概念成因的认识,而对沉浮概念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年龄跨度较小,对各个水平的划分有一些重叠。基于此,本研究以3~7岁儿童为对象,探讨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特点,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重庆市的两所幼儿园和小学随机抽取儿童132人,涉及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其中3岁组17人,4岁组44人,5岁组36人,6岁组16人,7岁组19人。3岁组指已满3岁不足4岁的儿童,其他年龄组的界定相同。

(二)研究工具

采用测试法。测试材料共6组物体,玻璃弹珠、硬币、苹果、重木块、香蕉和回形针各一个。每组测试题由预测题和验证题组成,分别都有两个问题(以硬币为例):“硬币在水中沉下去还是浮起来?”“为什么?”主试先请儿童预测硬币的沉浮并解释原因,操作验证后,判断硬币的沉浮并再次解释原因。

(三)测试过程

主试由经过培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组成。由访谈者、笔录者和录像者共3人组成一个小组,一次测试一名儿童并逐字记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四)编码标准

儿童对沉浮的预测判断部分按三级标准计分,如预测硬币的沉浮时,回答“沉下去”记为正确;回答“浮起来”记为错误;回答“不知道”或无反应,记为不知道。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轻重和大小共同决定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又是影响沉浮的本质因素,因此轻重、大小是影响沉浮的最本质因素。另外,材质也影响沉浮。结合相关研究,根据儿童对物体沉浮的解释,围绕“不知道——非本质相关——单一本质——复合本质”这样的编码线索,将儿童的沉浮概念发展划分为4个水平,具体见表1。

表1儿童沉浮概念发展水平与编码标准

三、研究结果

由于儿童要对六个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和解释,每个物体沉浮概念发展水平的划分标准又是一致的,因此将六组物体的测试结果加总后统计分析。

(一)儿童预测沉浮的发展状况

图1显示,各年龄组均有50%以上的儿童正确预测沉浮。随着年龄增长,正确预测沉浮的比例逐渐上升。另外,6岁组正确预测的比例最高,显著高于5岁组,而到7岁组渐趋于停滞,说明6岁是儿童预测沉浮的重要时期。

(二)3~7岁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特点

图2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沉浮概念从较低水平迈向较高水平,水平1和2的比例逐年下降,水平3和4逐年上升。其中,水平3上升最明显,水平4发展缓慢。另外,6岁组达到水平3的比例最高,显著高于5岁组,而7岁组有所下降。因此,6岁是儿童沉浮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操作前后儿童沉浮概念发展水平的差异

儿童对六组物体进行实际操作后,其沉浮概念发展水平均高于操作前的认识,但只在4、5、7岁组上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是0.000、0.036、0.027。

四、分析与讨论

(一)儿童沉浮概念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

研究表明,儿童正确预测沉浮以及沉浮概念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且年龄差异显著。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相应的认知结构。2~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由象征思维向半逻辑思维过渡。[4]儿童的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相应地沉浮概念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这与袁美英(2008)[5]和Havu-nuutinen(2005)[6]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物体沉浮的判断呈现出这样一种过程:从不能前后一致地按任何因素判断,到能以一种特征判断,再到能将多种特征重叠起来判断。[7]

(二)单一本质因素是儿童判断物体沉浮的主要依据

研究显示,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向水平3发展,开始用单一本质因素判断沉浮;除3岁组外,使用单一本质因素判断的比例最高。这也得到了Denticini.(1984)[8]、陈玉真(2004)[9]等研究结果的支持。儿童通过积累经验,获得对沉浮概念的前科学认知。基于非本质相关因素的比例逐渐下降,但还难以真正形成对沉浮本质的认识,只能片面抓住影响沉浮的某一种本质因素,建立较为片面的沉浮概念。2~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开始放弃“前概念”,追求客观认识,考虑事物的两个维度,追究因果关系。[10]因此,儿童能以物体的单一本质因素作为判断沉浮的主要依据。

(三)6岁是儿童沉浮概念发展的关键期

研究表明,6岁是儿童正确预测沉浮及沉浮概念发展的关键期。6岁儿童处于直觉思维阶段,真正的概念逐渐代替象征性的前概念,逐渐觉察事物内部的相对性关系。5岁后,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等方面,其判断从反映物体的个别联系逐渐向反映物体多方面的特征发展。[11]因此,6岁儿童能逐渐理解沉浮的本质原因,沉浮概念的发展出现飞跃。另外,袁美英(2008)[12]的研究也认为,中班到大班是儿童沉浮概念发展的质的飞跃期,以轻重判断物体的沉浮开始成为主导特征。

(四)实际操作有助于儿童沉浮概念的掌握

儿童实际操作物体后的沉浮概念水平高于操作前的认识,这表明操作在儿童掌握科学概念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儿童在相互作用中建构其认知结构,通过操作材料,与材料相互作用,获得与材料相关的科学概念,操作是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另外,由于3岁儿童处于象征思维阶段,有泛灵论倾向,不能形成成人意义上的概念,不能用概念反映事物间的联系或代替一类事物。[13]因此,3岁儿童对物体的沉浮毫无概念,操作与否影响不大;6岁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发展,能初步认识物体沉浮的本质原因,因此操作与否影响较小。

五、结论与建议

基于儿童沉浮概念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以有效促进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

(一)参照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由于儿童的沉浮概念发展水平存在年龄差异,教师应设计难易不同的教学活动。小班时,让儿童观察物体的沉浮,使其认识到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有的物体会沉到水中,帮助其获得物体沉浮的经验,并用“浮起来”、“沉下去”等语言强化对沉浮的认知;中班时,可以分批投放不同材质的物体,并用“”、“”或“√”、“×”等方式记录沉浮,根据沉浮标记将物体分类;大班时,调动儿童的先前经验,探究沉浮的原因,并利用儿童的探索动力,帮助其尝试使材料现象发生变化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

(二)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儿童探究

教师应抓住6岁(即大班)这一关键期,在大班开展“沉浮”主题活动。活动前,帮助儿童明确沉浮的判断标准: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落到水底并接触容器底部则为沉,不接触容器底部则为浮。[14]活动中,以“猜测—操作—验证”为线索,首先引导儿童猜测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将猜测结果用“”、“”记录下来并说明理由;其次,通过操作验证猜测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异同,思考原因;最后,通过对比操作排除颜色、形状、材质等无关因素,将相关因素锁定在重量、体积上。活动结束后,在科学活动区投放探索材料,做出表格供儿童记录。

(三)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帮带式分组

由于儿童思维水平的制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易发现材料中的沉浮原理。因此,教师应根据活动的核心目标创设多层次、多维度的问题情境。首先,设置核心目标,使其转化为儿童有能力探索的问题;其次,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在活动开始时抛给儿童,引导其在操作中深入思考。如在提供相同大小的铁球和木球后,可以拓展出一系列问题,如“这两个一样大小的球放到水里会怎样?”“为什么这个球沉下去,那个球浮起来?”“实验结果和你猜想的一样吗?”最后,将儿童进行帮带式分组,将年长、年幼儿童分在一组,合作观察,带着问题进一步探索物体沉浮与重量、体积的关系。

注释:

[1]Kohn,amyS.preschoolers''ReasoningaboutDensity:willitFloat?[J].ChildDevelopment,1993,64(6):1637-1650.

[2]黄尹真.幼儿浮力概念发展之研究[D].台湾屏东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4.

[3][6]Havu-nuutinen,S.examiningyoungchildren''sco-

nceptualchangeprocessinfloatingandsinkingfromasocialconstructivist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2005,27(3):259-279.

[4][13]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9,86.

[5][12]袁美英.5-7岁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14]徐杰,张俊等.大班幼儿沉浮概念转变的教学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429-430(1-2):41-46.

[8]Denticini.&Grossi,m.G.Understandingfloating:astudyofchildrenagedbetweensixandeightyears[J].europe-

an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1984,6(3),235-243.

儿科学的概念篇6

护理的工作对象是人,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态度,从而影响病人的情况。有研究表明f}}l,儿科护士的应激问题多,心理状态较差,工作压力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对整体工作处于不满意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许多学者侧重于认为护理工作本身的因素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但对于工作满意与否不仅与工作本身有关,同时也取决于个体对工作的期望值。因此,个人态度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方向。自我概念是个体把自己当成客体所做出的知觉,是人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形象的看法和评价,专业自我概念则是反映个体对其自身的专业认识、自尊情感和专业行为取向,无论是自我概念,还是专业自我概念,都更侧重于个体对自我的感知}s}。护理人员对自我的看法,不仅影响行为,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及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明确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便于护理者及者进行干预和,稳定儿科护理人员队伍。

1,调查对象

2方法

2.2调查工具

[1]

2.2.4量表的信度mSQ,tSCS及pSCni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a系数分别为0.92,0.88,0.86,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3结果

[2]

从表1可见:不同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具有学意义。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高的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高。说明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3.2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见表2

从表2可见:除自我批评与自我认同外,自我概念的其他因子均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成正相关。

3.3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见表3

从表3可见:除能力和专业技能2个因子外,专业自我概念其余因子与工作满意度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

3.4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分别以儿科护士的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为应变量,以自我概念各维度及专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采用stepwise法,在a=0.05的水平上筛选有意义的自变量。结果见表40

[3]

从表4可见:自我及工作灵活性这2个变量被筛选并引进了儿科护士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从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心理自我对内在满意度贡献最大,其次是灵活性。而心理自我、沟通交流能力、自我认同及生理自我4个变量则被筛选引进了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的回归方程。其中,心理自我对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贡献最大,而工作灵活性则只被引进了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

4讨论

生理自我与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呈正相关。因为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工作琐碎而繁重,人员的相对不足,护理设备投人过少,使护理人员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同时透支。生理自我较高的护士,能够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压力,更有利于正面职业心态的培养,所以工作满意度也较高。

4.2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3)显示,灵活性和沟通交流能力影响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灵活性包括思维及工作2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指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灵活地寻找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而工作灵活性,是指一个人对工作中变化程度的适应性能力。护理工作不是地执行医嘱,而是要有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是建立在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上,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思维灵活性高的护士善于思考、综合、分析、整理,把繁杂的工作排列有序,井井有条;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从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而工作灵活性高的护士,容易适应工作中的变化,工作效率高,护理质量好。21世纪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护理人才,而要创新首先应具有开创性意识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在我国,长期应试形成的以识记为主的学习习惯以及传统中专护理教学注重规范化护理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护士思维的灵活性。

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沟通交流维度反映的是护士对于自己与病人、其他医护人员之间人际交流的自我认知评价。研究结果(表4)显示,儿科护士沟通交流能力与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5,0.359,与国内相关研究m结果相符。人际交往是护士活动和职业活动的基本形式,而人际沟通则是护士工作目标的桥梁。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增进护患关系,而且可提高护士对环境的适应性,与医生、同事、领导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如果护士之间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那么良好的工作氛围会令护士感到更加愉快,也会使工作效率提高。而且有着良好交流技巧的护士能够更好地与病人进行交流,使患者对其更加满意,自己也更有成就感。因此有着较好交流技巧的护士更满意他们的工作,而缺乏有效的交流会导致护士对工作不满意。Boyle等yak也发现,交流、自主性以及群体的合作性可以降低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使护士更愿意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吴秋香对130名临床护士结果显示,90%以上的护士认为沟通能够促进协作、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精神轻松、工作愉快四。所以,交流在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示提高护士对自己专业相关的沟通交流表现的认知评价,有利于提高自我概念水平,促进心身健康。

4.3本研究结果对护理者及教育者的启示综上所述,儿科护士的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可影响护理的质量,也与护理人员的流失、护士的短缺、病人的满意度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有关。因此,护理管理者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如鼓励评判性思维方式及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等,从增加灵活性和沟通能力下手,提高儿科护士的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此外,今后应加强基础科学和护理管理方面的研究,明确自我概念与行为方式的关系,对进人临床前的护生提供前瞻性的教育,以帮助护生发展自我概念和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儿科学的概念篇7

[关键词]语言转译;自发概念;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0-0029-03

每个儿童在首次接触一个新知时,都会有自己的数学认识,会从整体上对思维对象进行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假设、猜想或判断,虽然采取了“跳跃式”的思维形式,却常能触及事物的本质,这种认识可称为“自发概念”。儿童会运用自身的语言或者不规范、不完整的数学语言阐述和表达自己的“自发概念”,在此基础上,受变化着的外部条件和内部认知的影响,一些“自发概念”会成功转型为科学概念。作为教师,教学时应顺应儿童的思维特点,从语言的转译入手,让儿童在语言的转译过程中逐步能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及所思,从而催生他们的“自发概念”,为儿童“自发概念”的科学化而助力。

一、儿童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转译”:“自发概念”被激发,生成系统化概念

“自发概念”的形成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灵感和顿悟,更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能触及知识的本质。在儿童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转译”中,教师可把儿童“自发概念”中的“火花”放大,并引导他们将其运用于认识新事物,通过将知识系统化,生成科学概念。维科斯基说过:“系统化的萌芽首先是通过儿童与科学概念的接触而进入他的心灵的,然后再被转移到日常概念,从而完全改变了他们的心理结构。”只有当概念成为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时,它才能隶属于意识并被有意地控制。概念是否具有系统性,是“自发概念”成功过渡成科学概念的标志。

1.认知积累:语言系统化

2.经验唤醒:比对系统化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练习中的“巧算法”:在计算一个数与15相乘时,有一种简便的算法――“加半添0”法,如计算24×15,先用24的一半(即12)与24相加,得36;再在36的末尾添0,得360,这个得数即是24×15的积。

学生对于这一简便算法很感兴趣,他们尝试用“加半添0”法计算了26×15、32×15、48×15……发现计算非常简便,随即提出问题: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是否跟15这个数有关系?至此,学生已经产生了猜想的“火花”,教师随即放大这一“火花”,并唤醒学生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

师:计算到这里你能发现什么?

……

(让学生笔算26×15、32×15、48×15,并与“加半添0”法进行比对。)

师:现在你会解释一个数与15相乘时为什么可以用“加半添0”法计算了吗?

……

经验唤醒和适当比对,使儿童的“自我概念”被激发:“添0”就是乘10,再“加半”就是加上5个这样的数,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先“加半”再“添0”。当学生学会自我表述这一方法时,“加半添0”的概念才能被他们所接受,进而系统化。

二、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转译”:“自发概念”被唤醒,进入抽象化理解

符号语言有其独有的精确、简约、深刻的特性,便于学生进行推理、运算和归纳,对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符号语言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自由”创造,当学生达到一定程度的认知时,就会自发地给思维对象以恰当的符号,亦可自由地对“思维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物”进行研究,并用文字语言来进行解释。可以说,给儿童“自发概念”觉醒的一个空间,他会还你一个抽象化的数学世界。

1.顺应思维:唤醒符号表象

例如,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时,学生都会根据等式的特征自主仿写等式,但总结规律时,却表达不清,即使教师出示乘法分配律的文字内容让学生照本宣科,学生也深感困难。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既然这么难说,不如我们用字母符号来表示。”大部分学生都能用字母符号来表示,如“ab+ac=a(b+c)”,有些学生会用图形来表示。教师追问:“你们怎么想到这样表示呢?”学生:“因为在学习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用字母表示很简单。”学生的回答说明了符号化的思想已经在学生的数学世界中“萌芽”了,教师只需唤醒学生记忆中的符号表象,让学生自主进入抽象化的数学世界,再请学生用语言叙述,有据可依,轻而易举就实现了符号语言向文字语言的转译。

2.自主归纳:逐层抽象化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通过参加多样化的活动会生成“自发概念”,并且自然而然地想到用符号语言来归纳这一发现,沟通与长方体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对此,教师可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逐层抽象归纳,形成知识的双向建构。具体如下:

(1)分别探究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3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并填表。

(2)重点观察并思考: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在什么位置?每种小正方体各有几个?

(3)探究每条棱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并填表。

(4)猜想每条棱平均分成5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并验证猜想。

(5)结合已学的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你想怎样表示你的发现?

学生通过自主归纳,得出了如表1所示的结论。

三、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译”:“自发概念”被进化,开启可视化模式

科学概念的形成乃是教学与发展的问题,儿童与成人间独特的合作正是科学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数学学习中,“第三次弹起”“便宜”“提高”等数学语言往往会造成儿童阅读的障碍,一些公式的拓展应用也会形成儿童理解的盲区。对此,不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转译这些词语,从而理解公式的由来,用灵动的数学眼光抓住问题的本质,自由地表达“自发概念”,形成动态化思维,从而催生科学概念的生长。

1.厘清脉络:认知直观化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练习:球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下落高度的一半,球从24米高度落下,第三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

学生大多得出了“6米”这一答案,他们认为只需列式24÷2÷2就可求解,因为从什么高度弹起就从什么高度落下,如第三次弹起和第三次落下的高度是一样的。殊不知,第三次弹起的高度其实是第四次落下的高度。这时教师可鼓励有不一样想法的学生进行汇报,有的学生会用手势表示每次弹起高度是前一次的一半;有的学生则会画图来表示弹起高度是前一次的一半(如图1)。当学生能够逐步把文字语言转译成图形语言,也就说明他们已经厘清了弹起和落下间次数不同的问题。图形语言与其他两种语言相比,更加直观和形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全局意识,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自发概念”逐步科学化。

2.激发图感:推理动态化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练习:铅笔架里有10层铅笔,最上层15支,最下层6支,每相邻的两层都相差1支,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铅笔架如图2所示)

学生看到梯形图后很容易就想到可以用(15+6)×10÷2来计算铅笔的总支数,但当教师问“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时却说不清楚,只是直觉告诉他们可以像计算梯形面积S=(a+b)×h÷2那蛹扑恪U馐保教师可适当提醒:“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进而和学生一起回忆公式推导过程,并结合本题进行动态展示(如图3)。

学生进一步归纳:借助图形,我们发现可以把“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转化为“(首项+尾项)×项数÷2”来计算。教师促发学生将“自发概念”产生的符号语言转译成图形语言,又把图形语言转译成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进而实现对公式的描述与解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三种语言的综合应用,缺一不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意思是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要让学生合乎自身规律地自然成长。要让儿童的“自发概念”上升为确切的数学概念,促进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生本课堂为终极目标,以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相融合为本质,以语言的转译为手段,助力儿童的“自发概念”科学化,从而实现师生思维碰撞、智慧交锋与价值共享。

[1]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儿科学的概念篇8

建构主义学生错误概念成因转化策略建构主义者提出,学习是学生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与环境中的新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能动过程[1]。源于日常生活经验或父母的早期教育,儿童在接受正式的教育前,已经获得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初步理解,其中有些与科学概念相冲突,影响儿童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即“错误概念”(misconception)。

一、错误概念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错误概念的形成受学生、教师、学习内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对新刺激、新内容进行新的意义建构,这是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最重要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日常概念的干扰、知识的负迁移、心像系统的替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等,对学生错误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1.日常概念的干扰

日常概念(dailyconception)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形成的概念。它一般在专门的教学之前获得。随着儿童交往、提问的逐渐扩大,日常概念形成了儿童对于世界的观念建构和再建构。如,刚出生的儿童会认为所有事物都有生命。随着经验的积累,这一观念再次建构为:只有移动的物体才有生命。因为汽车是移动的,所以有生命,而小草是不动的,所以没有生命。由于日常概念往往没有触及对事物的本质理解,因而具有宽泛性、多义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对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往往造成干扰。例如,学生在学习几何中的“垂直”概念时,根据日常观察和狭义的理解,总是认为,一条直线水平、另一条直线与之相交成90°所形成的图形才叫垂直。又如,生物课上,学生往往认为果实都是可以吃的,鸟类就是会飞的动物等等,不一而足,从而导致错误概念的产生。

2.知识的负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情境对另一种学习情境的影响。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迁移。从两种学习情境相互影响的效果方面看,迁移分为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学习互相促进,形成正迁移;两种学习互相干扰或冲突,则形成负迁移。知识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在内容、过程、环境、条件等方面的相似性。当学生用先前经验和心向去建构内容、环境、条件等已发生变化的新任务时,就会造成对新任务的干扰,影响当前任务的学习。如,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语法规则上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如果根据先前的语法学习经验来建构另一种语言情境中的语法知识,往往会造成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又如,同一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当条件发生变化后,先前化学反应过程和结果的习得性知识极易形成学生的某种心理定势,对当前的认知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错误概念的发生。

3.心像系统的替代

1986年,加拿大心理学家paivio及其团队提出了人脑认知系统的“双重编码”理论[2]。该理论认为,言语系统和心像系统,作为人的大脑认知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分别对不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等处理。前者主要处理言语类信息,后者主要处理声音、图像等非言语类信息。两个系统既独立又联系,既分工又合作。同时运作,可以降低学习负荷,增强理解、记忆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左右脑”全脑学习。但是,这两个系统在执行任务时并不是平均运作。多数情况下,某个系统比较强大时,另一个系统就会变得弱小。在早期概念教学中,这种不均衡被教师放大了。幼儿和小学教师在教授具体事物的概念时,一般直接用概念例子进行实物直观或模型直观,启动了儿童的心像系统,却疏忽了对儿童关于概念本质特征的言语信息输入。比如,花朵、交通工具,昆虫等概念。图像等非言语类信息的过多输入使得儿童的心像系统替代了言语系统本应发挥的作用。虽然,心像系统在理解和记忆概念时,有其自身的优点,如丰富性、深刻性、形象性、整体性等,但是它并不能取代概念定义的明确性、不变性和抽象性。最主要的是,它缺少概念定义的排他性。当然,把抽象的定义硬塞给低龄儿童确实不妥,但教师不可不作为,可将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抽象语言(即概念定义)进行具体、形象地言语转化后,配合直观教学,以灵活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对概念定义的不作为,导致学生仅仅建立了概念的整体心理映像,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模糊、易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错误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4.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20世纪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Jeanpiaget将学生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3]。这就是著名的piaget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以及在同一阶段内发展所具有的共性。知识的教学受到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无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即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随意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而应与之保持同步。如果教学内容与方法低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就会形成无效的教学,学生将得不到发展;超出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就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的错误理解,甚至无法理解。例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如果数学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对学生传授方程、函数等形式运算的内容,将会导致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误解甚至不解。

错误概念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不仅是儿童,即使是在大学生和成人中也屡见不鲜,并深藏于人的观念之中。由于错误概念通常能“解释”一些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符合直观观察,表现出“合理的”一面,因此还具有顽固性。原有的错误概念可以引发新的错误概念,形成知识学习的恶性循环,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二、概念转化的条件

posner等人在认知建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概念转化(conceptualchange)的条件理论[4]。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原有观念要发生转化,应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对原有概念的不满,即它已经无法解释当前发生的学习情境,因而使学习者感到失望。二是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能够理解新概念及其组织方式,这是学习者建立新的科学概念的前提条件。三是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与个体的其他知识经验、信念等保持一致,能够实现有效整合,而不是相互发生冲突。四是新概念的有效性。新概念能够提供对当前学习情境更好的解决方案,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和潜力。学生认识到新概念优于原有概念,是实现概念转变的现实动力。

个体的经验背景也是影响概念转化的重要因素。posner等人称之为“概念生态”(conceptualecology)[4]。它包含以下几个组成因子:一是认识信念;二是原有概念;三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四是解释知识的方式;五是问题解决策略;六是情绪情感;七是对科学本质的看法。概念生态构成的要素,例如问题解决的策略、情绪情感等,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也都可能对不同的学习者的概念转化产生影响。1992年,针对该理论由于未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所引起的质疑,posner对此理论作了一些修改,把学习的动机因素也纳入概念生态中,进一步完善了概念转化的条件理论[5]。

三、促进错误概念转化的教学策略

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学生错误概念转化的根本途径。在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知识建构的过程和规律,尝试“探测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运用科学概念元认知监控(反思)”的五步转化法,是促使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最终转化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一切优化的教学都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阶段特征。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多数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理解和运用概念时,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综合使用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言语直观,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深入观察和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性概括,形成感性认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性概括,从而获得正确的概念。

1.探测学生的错误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探测学生的错误概念。这是实现错误概念转化的前提。在揭示新概念之前,教师应首先尽力去了解学生对当前情境或任务的想法,采用具有揭示力的探测性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推测可能的结果。教师先提供一种开放的问题情境,采用“如果……将会如何”的形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充分发表意见,由自选代表进行综合后发言,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是实现错误概念转化的重要环节。怎样制造认知冲突呢?较可行的思路是: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概念或想法,创设情境使其与科学概念发生强烈冲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原有概念与科学概念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让学生产生“震撼”,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而不得不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他曾深信不疑的东西,才有可能发现其原有概念的局限性和错误之处,才能彻底地抛弃它们。

3.建构科学概念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不是最终目的。当认知冲突的情境发生后,教师应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现象背后说明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造成冲突和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讨论中,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表意见,自然地进行感性概括。学生通过交流一一呈现对冲突情境的理解,并去粗取精,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时,科学概念的重建就开始了。教师的任务是:其一,呈现科学概念的定义,深刻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是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界定,是此概念区别于彼概念的标志,也是解答认知冲突情境的钥匙。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定义的教学是学习科学概念的关键环节;其二,综合呈现与概念本质特征相关的言语信息和图形图像信息,同时启动学生的“双重编码”系统,培养学生的全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其三,呈现足够的概念正例和适当的反例,促使学生对概念理解的精确化。呈现正例,把符合概念本质特征的对象变化范围尽可能包括进来,可以防止“概括不足”;然后呈现适当表面相似的概念反例,可以防止“过度概括”,把不符合概念本质特征的成员排除出去。前者提供对概念的证明,后者提供对概念的辨别。二者的综合使用,则会迅速促使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精确理解;其四,解释科学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如上所述,新概念要被学生接受是有条件的。教师应该通过科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科学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科学概念的运用等方面的具体解释和直观呈现,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它的种种“优点”,从而在心理上真正接纳它,实现科学概念的重建。

4.运用科学概念

熟练地运用科学概念是检验概念掌握程度的标准,也是概念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错误概念的彻底转化和科学概念的真正建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必须经过反复地运用和练习才可以实现。在概念的运用阶段,教师应考虑到概念对象各种可能的变化类型(变式),通过训练学生对概念对象各种变式的理解与运用,触类旁通,才能促使学生错误概念的最终转化和科学概念的真正建构。

5.元认知监控(反思)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指认知主体对自身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调控等。元认知对学习状态的改变具有监控、评价、管理等重要功能。在错误概念转化的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的参与可以使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注意力、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等,使学习过程从死板低效变为富有生机和高效。在学习之后,通过反思概念转化的过程及评价学习过程的得失,使概念学习得到升华,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学习策略得到提高。

――――――――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Clark,J.m.,paivio,a.Dualcodingtheoryandeducation.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1991(Vol3).

[3]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儿科学的概念篇9

关键词: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数学概念;学习兴趣

建构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引导儿童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1用现实生活构建学前儿童数学概念

1.现实生活为儿童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和数学有关。例如,两个儿童在分食品时,他们会自觉地考虑如何平分。这是幼儿就会自发的进行多少比较。再如,儿童都想玩拼图玩具,他们在选择玩具时就会考虑,一共有几个拼图玩具,有多少小朋友想玩,是玩具比人多,还是人比玩具多,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以偿。这些实际上正是一种隐含的数学学习活动。类似的事情,在儿童的生活中会经常发生。儿童常常在不自觉之中,就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2.借助现实生活帮助儿童理解数学概念

(1)数学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儿童就很难理解。

现实生活为儿童提供了通向抽象概念的桥梁。举例来说,有些儿童不能理解加减运算的抽象意义,而实际上他们可能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只不过没有把这种“生活中的数学”和“课堂里的数学”联系起来。如果教师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地教育儿童,而是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借助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完全能够使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如上楼梯时和孩子一起数楼梯的阶数;吃水果时一起数“一共5个苹果,小明一个,当当一个,你一个,还剩几个”等。让儿童在游戏角中做商店买卖的游戏,甚至请家长带儿童到商店去购物,给儿童自己计算钱物的机会,可以使儿童认识到抽象的加减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帮助儿童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2)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知识。这种知识不是通过简单的“教”传递给儿童的,而是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起来的。儿童头脑中的数概念既不是来自书本,也不是来自教师的解释,而是来自儿童对其生活的现实进行逻辑数理化。儿童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儿童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儿童在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的同时,也锻炼了抽象的能力。如果教师过于注重让儿童获得某种结果,而“教”给儿童很多知识,或者希望儿童能“记住”什么数学知识,实际上就剥夺了他们自己主动获得发展的机会。事实上,无论是数学知识,还是思维能力,都不可能通过单方面的“教”得到发展,而必须依赖儿童自己的活动,老师只要提供丰富的环境和必要的指导。也就是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获得。

2培养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1.要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

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对所学科目喜欢,从而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如:学前班的小朋友刚刚接触简单的图形,我就要求小朋友们自己回家用纸折或者是画出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并用这些图形拼成一些有趣的图片,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也做的非常好,我及时地对小朋友的操作过程及结果做出了评价,趁机对他们进行鼓励,他们对学习数学也就比较感兴趣了。由此可以看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永久性兴趣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有些知识不能直接理解,因而显得单调、枯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许会产生一时之兴,但不会长久。比如:教孩子动手数数,从1数到10。谁知这样的举措他们非常感兴趣,很快就学会了数数。先是1数到10,过一段时间,1到100已经数得很熟练了。而且是一边说一边用手笔划着数。看到他们对数字那么感兴趣,于是我制作关于数字的小动画片,给他们从头到尾放了一遍,他们高兴的欣喜若狂。发现他们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发现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总是主动的去学习。主动要求学习新的内容。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引导他们发现、仔细观察生活中一切和数字有关的东西,让他们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对学数学的目的,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认识,让他们从心底真正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这样,他们的兴趣会变得稳定而持久。

3.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都很熟悉,当他们看到、听到这些熟悉的东西也成为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就会倍感亲切,非常兴奋,也容易接受。如,老师可引导儿童比较树的粗细、楼房的高矮、距离的远近;在花坛里,可引导儿童观察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感受蝴蝶花纹的对称,并提出问题:“盛开的花有几朵?花骨朵有几朵?”让儿童学习自编应用题;秋天,还可以带领儿童拾落叶,引导儿童按大小、形状、特征不同进行分类计数等等。上下滑梯时,既可以引导儿童计数滑梯的级数,还可以让他们练习顺数或倒数……这些活动,既能使儿童轻松、自然地获得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又能让儿童随时随地感受生活中数学的有趣和用途。

4.教师对学生应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从教学的这个角度来讲,教师要对数学的认识要高,要对数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努力加强数学修养,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同时要具备广博的数学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虽然学前数学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多也不深,但教师要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储备,这样给学生讲课时思路清晰,方法灵活,能化难为易,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学习数学时从中得到乐趣,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3结束语

不管是渗透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概念教育,还是专门的数学活动,需要我们把握各种契机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心动,继而行动。让幼儿学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儿科学的概念篇10

所谓模式,是指在物理、数学等现象中可被发现的所有具有预见性的序列,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本质的、稳定的、反复出现的关系。模式认知则是对事物或对象的具有隐蔽性、抽象性的规律特征的认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各种模式,包括图案、动作、声音或事件等,例如,视觉上的“红一黄一蓝,红一黄一蓝……”,听觉上的“掌声一鼓声一哨声,掌声一鼓声一哨声……”,身体动作上的“拍手一跺脚,拍手一跺脚……”,自然现象中的“上午一下午一晚上,上午一下午一晚上……”,等等。模式认知能力是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儿童发现、理解数学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数学中数、几何、测量等各大主题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儿童获得有效的数学图式,而且能为其以后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函数、代数等)奠定基础,促进儿童对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理解和掌握。

一、儿童早期模式认知发展特点

幼儿能够自发地在环境里发现各种模式,譬如,他们喜欢学唱歌词重复的歌曲、热衷于重复性的游戏动作、习惯于每天在洗澡和阅读后就睡觉的作息时间安排、喜欢听情节中蕴含着重复性或发展性模式规律的童话故事等。皮亚杰认为,人生来就能感知模式,发现看似无关信息之间的相似之处,并把它们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确,儿童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感知模式。最初感知的是空间上的模式,如房间里有规律摆放的家具、摇篮上方有规律悬挂的铃铛等,也可以感知一些习惯性的动作,如“推开门一妈妈走进来一喂宝宝”等。虽然儿童早期就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模式产生粗浅认知,但这还远不是对模式概念的清晰而稳定的认知。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模式认知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模式认知能力。4岁以后随着数认知能力以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儿童的模式认知能力有了更明显、更快速的发展,其发展规律通常表现为:模式的识别(辨别出模式单元由哪些元素组成,各模式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一模式的复制(复制出与原有模式结构相同的模式)一模式的扩展与填充(建立在模式识别基础之上的对模式发展或变化的预测)一模式的创造(通过对新的模式结构的学习,自主创造出一种模式结构)一模式的比较与转换(能够在分析模式结构异同的基础上,把握住决定模式结构的本质要素,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征同一模式)一模式的描述与交流(使用标准的符号、图形等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表征模式,对模式结构进行更确切的概括和更高程度的抽象性表达)。

此外。儿童在早期模式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模式规律的认知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儿童往往更容易认知重复性模式(由重复的单元构成的模式),对于发展性模式(按照某一规律发展变化的模式)的认知有一定的困难,这和儿童在早期生活中较多接触的是具有重复性特征规律的模式有关,加之对于发展性模式的学习要涉及分类、推理、概括及辨识数量递增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儿童受早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还难以从本质上把握一组事物的规律性特征并进行进一步的预测和推断。同样,早期儿童对于以实物为凭借的模式和以符号为凭借的模式的认知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儿童对模式的识别和推断易受凭借的影响,他们对于以具体的以实物或动作、声音为凭借的模式往往容易认知,而对于以抽象的符号或数字、字母等为凭借的模式的认知则比较困难。

二、根据儿童早期模式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设计和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

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发展,因此清楚地认识儿童早期模式认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能够为幼儿园相关教育活动的有效设计与组织提供依据。然而,如果教师对模式概念内涵、模式认知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以及儿童模式认知发展规律和儿童年龄特点、个体差异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偏差,那么,在设计和组织与模式认知相关的教育活动时就会出现一些异化现象,例如,可能会将模式认知活动等同于排序操作活动,以能否用材料操作反映不同模式规律作为判定幼儿模式认知水平的唯一依据;视模式认知活动为单纯的数学活动,单纯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教幼儿学习模式概念等。凡此种种,都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为了使与儿童模式认知相关的活动设计更有效,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把握模式认知的关键概念,根据儿童发展特点设计教育活动

模式概念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性内容,其中包含模式的结构特征、主要类型、模式识别所需的能力等基本概念,教师首先应当厘清以下有关模式的三个关键概念(所谓关键概念是指反映学科或领域要素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也称关键经验):一是“模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的序列,它们既存在于数学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二是“识别出模式有助于我们进行预测和归纳,并扩展思维、推广运用”;三是“模式具有多样性,同一模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在不同的形式中也可以发现相同的模式”。这三个关键概念虽然不是知识性的概念定义,但是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它反映的是教师对概念性知识、儿童发展与教育目标三者关系的整体理解,提炼出的是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当明确的领域(学科)知识,而且这样的提炼是确保教师有效设计与组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有了对这三个关键概念的正确认识,教师就能明确儿童模式认知活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将模式认知活动与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际运用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避免产生纯粹或盲目的“为模式而教学”的活动设计;同样,深入分析这三个关键概念,有助于教师把握儿童模式认知的发展规律,即“模式的发现与认识一模式的扩展与推断+模式的转换与迁移”,它既是儿童模式认知能力发展的线索,也是模式认知活动对儿童思维发展产生的提升作用。有了这些最基本的认识,教师对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才能更有效,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