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线上教学经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6:46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1

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能促成一个人完美人格的形成。幼儿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其目的一方面是为培养未来的专业艺术家进行启蒙,但更重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能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为生活带来美的未来的生活艺术家。我们认为挖掘审美对象的真与善的内涵,重视审美教育自身的独特价值,重视幼儿与艺术文本所进行的平等的心灵对话,幼儿才能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产生审美愉悦,才能提高审美能力,才能主动建构。因此,我们决定以“美术活动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为课题,以小班美术活动《小美美的新发型》为例开展课例研究,我们都认为:

《小美美的新发型》此活动具有典型性,小班幼儿机能不够成熟,小肌肉发展较慢,手眼协调性不好,手的控制能力不好。在日常剪纸活动中,幼儿开始不知道剪刀的用途,看到剪刀拿起来就玩。逐渐地在成人指导下,会用手拿剪刀,但不能正确使用,纸和剪刀不能配合,纸张常常被铰在剪刀里或从剪刀里滑出。慢慢地开始会剪出一些奇形怪状的纸片,而不是规范的形状。幼儿还没有明确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自主活动的,体验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性。因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此课例来尝试美术活动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执教教师介绍了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发展水平,并阐述了《小美美的新发型》的教学流程,流程分为以下三步骤:

1、显示小美美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小美美请求小朋友帮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想学习的愿望。

2、复习使用剪刀的方法,在掌握使用剪刀的基础上,学习剪螺旋线的方法。

3、幼儿正与材料的互动中练习剪螺旋线,及欣赏同伴作品、一起讲评作品。

此次课例研究,有5位老师负责进行课堂观察,重点观察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影响。

这一课例的教学共进行了两轮,每轮完成后进行研讨,并对教案作出了适当修改和调整:

经过第一轮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第一环节出现的小美美形象是图片,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不够生动形象,幼儿的起始兴趣明显逐渐暗淡下来,又直接提出要求要做章鱼阿姨那样的头发,使幼儿没有对螺旋线有一丰富、直观的感性认知,也导致第二环节学习、探索螺旋线的困难,也就会出现第三环节中,幼儿与材料活动中,尽管执教老师反复提示幼儿要沿着线剪、慢点剪,线要细一点,但孩子们剪出的螺旋线还是有的一段、一段的,有的小三角的,有的齿轮的……凸凹、粗糙。所以,我们发现部分环节的教学还需要作有效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第一环节中,利用ppt显示小美美的形象,并把ppt和音乐有机结合,让幼儿欣赏章鱼、猛犸、绵羊、狮子、狮子狗,利用视听效果,充分展现螺旋线的美,使幼儿充分感受螺旋线流畅、光滑的美感。

2、第二环节幼儿学习剪螺旋线时,教师让幼儿充分探索剪螺旋线的方法,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师幼共同梳理出剪螺旋线的方法:嘴巴咬住螺旋线,剪刀慢慢追,小手慢慢跑,头发卷卷很流畅。并让一幼儿来示范,改变了前一次有老师示范的方式,幼儿示范前,教师用儿歌的方法提醒孩子用剪刀的方法,幼儿示范时,师幼一起用刚梳理剪螺旋线的儿歌提示示范的幼儿,使示范的幼儿更专注、观看的幼儿更关注。

3、第三环节,为幼儿提供了投放粗细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教师建议能力弱的幼儿选择粗线条的材料,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有细线条的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及愉悦之情。确实,小美美的头发有的大大的螺旋线散散的卷发、有的细细的螺旋线密密的卷发……极富童趣、创意盎然。幼儿不仅感受到学会剪螺旋线为小美美做出了新发型的快乐,同时音乐、展示空间的创设也感受到了艺术的美。

执教老师和我们一起集体研讨与自我反思,总结出如下收获:

1、适宜情景的创设。教师创设生动的、幼儿喜欢的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喜欢看动画片,对动画片中的形象尤其喜欢。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以“为小美美做演出的发型”为内容引导幼儿参与活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厚、精神专注。我们要善于利用幼儿熟悉的动画片、适合的、生动的情景创设,使得幼儿乐于、积极参与活动。

2、欣赏材料的选择。美术欣赏是一种幼儿获取丰富审美经验的很好方式。那么欣赏材料的优劣,对艺术教学环境的创设和幼儿审美经验的获得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此课例两轮的对比,我们认为在欣赏材料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才能充分发挥欣赏材料的价值,真正使幼儿感受美、获取审美经验。

欣赏材料“内容”的丰富性。

欣赏材料(外显)“形式”的艺术性。

欣赏材料(内在)“情感”的多样性。

欣赏材料(同种)“风格”的统一性。

欣赏材料“内涵”的可接受性。

3、操作材料的提供。幼儿的审美创造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厚

积薄发,因此,我们既要细致分析内容所包含的丰富的审美教育价值,又要深入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审美需要。只有价值和需要相吻合,内容的选择才是合理而有效的。故而内容的构建、实施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审美认知经验,同时要思考幼儿的操作材料――笔、用色、纸、剪刀等等技能层次线索,尽可能做到以审美认知(包括感受)经验为显性线索,审美表达(包括操作材料)能力为隐性线索的内容构建思路,很好地实现了审美认知、感受和表达的完美统一。

4、欣赏图片的呈现方式。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欣赏+创作”,我们在课例实践研究中发现图片的呈现与教学的效果是密切相关的。课例第二轮中图片呈现的方式是多幅汇聚体现造型,先大图逐幅播放再汇聚(用于突出作品细节)。使幼儿充分感受

螺旋线的形状及线条的流畅、光滑性,显现了很好的效果。适宜而有层次的欣赏有效促进了幼儿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图片呈现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教学中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图片呈现方式,通过课例不断地深入研究,我们将一般情况下问题的解决与图片的有效呈

现方式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单幅呈现――呈现的是一种气势或一种意境。

双幅呈现――直观比较、加深感受。

多幅汇聚――体现造型和色彩的丰富。

多幅汇聚又分为两种:先大图逐幅播放再汇聚(用于突出作品细节)。

先汇聚再链接大图(用于突出一种气氛)。

按序排列――经验整理、隐含创作思路的提示。

动画演示――了解物体的主要结构。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2

关键词:课程;线描画教学;线描与色彩结合;探索

越来越多的小学都非常重视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开展以艺术课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与实验。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积极探索美术学科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策略。经过实践研究,对一年级段开展过线描教学课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儿童线描画虽然在工具上简单让学生容易接受,但又因工具单一而易枯燥乏味,学生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再由于年龄的原因,线描只能停留在几种简单的点、线、面组合装饰上,难以深入。了解到学生对色彩的渴望。由此,我们选择了线描与色彩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化研究,下面就如何创建课程和深化课程的一些做法作初步的探索。

一、联系教学实际,创建特色

线条虽然是造型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调查表明儿童喜欢色彩远远高于线描,这种对色彩的偏爱也反映了儿童的天性。线条与色彩Y合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天性,在训练造型的同时对线条、色彩、空间也都有了感性认识,通过对不同物体的塑造和装饰,也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儿童线描画因其工具简单,易于入门,而且易出效果,只要掌握简单的点、线、面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装饰画面。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只要一支勾线笔、一张纸就可以让学生“放飞心灵,展现个性”,有利于满足学生随时作画的欲望,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喜欢,但也因长期运用单一方法而失去兴趣。

为了加强技能训练,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午间管理时间进行一些绘本的单色临摹。在临摹中,学生要将色块的地方,改用点、线、面来装饰,这种有趣的学习线描画的方式,学生兴趣极高,每一幅作品“既体现出学生对线描画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检验了学生作品是否艺术地再现”。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反思与总结,积累了许多儿童线描画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之余,我们会收集一些不同表现形式的优秀线描画作品和点、线、面元素成功运用到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艺术素养、创作思路。

二、开放艺术理念,丰富表现形式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时刻刻留意身边的事物,以积累大量的素材。在表现方式是我们也不在仅仅拘限于纸上作画,而是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艺术实践活动”,将点、线、面元素融入到生活中并结合色彩,建构出既有线描画的语言形式,又表现出多元与开放的现代审美品质。就此,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新的探索:

1.开放艺术理念,即以多元的艺术理念来指导学生的美育活动,而不是以单一的绘画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如四季色彩板块中的春如线单元,围绕着“春”的主题开展活动。以《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为例,我们让学生们用线条在不规则的纸飞机上定好位置,通过对点、线、面的不同组合,借形想象、装饰美化等多种艺术手段装扮纸飞机,并将画好的纸飞机装扮校园。由学生提议摆放位置、如何布局、现场指挥。通过纸飞机这根线让学生参与到如何用自己创作的作品,装扮我们的校园,帮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空间概念、整体布局意识和合作意识。

2.丰富表现形式,采取更加自由多样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1)线条与色彩巧妙结合,如我让学生创作《画汽车》的主题,就鼓励学生运用线描和水彩笔在铅画纸上进行大胆结合,根据汽车的色彩特点,学生选择在车身用点线面装饰,轮胎则用水彩笔画,最后的作品,车身中点线面组合丰富,整体色彩和谐,一疏一密,具有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还有我们利用线描作为背景装饰画面的作品,根据画面内容,用粗细、疏密、长短等不同的线条装饰背景。如《漂亮的建筑》一课,我们可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背景,而屋顶的部分,则是用丰富的色彩去表现,画面中单色与多色的结合,更加突出了主体物。

(2)牵着生活中的线,借助物体用不同材料的线条进行装饰生活、美化校园。如《卡通明星总动员》一课,让学生自由选者材料装扮卡通明星,有的学生选者了不同颜色的卡纸裁成各种线条去装饰,有的则选者了麻绳进行缠绕,还有的直接用彩泥进行装饰……孩子们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寻找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实践证明,经过新的教学探索,开放艺术理念和丰富表现形式,不仅创造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并获取了审美感知,明白自己创造的作品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再次激发他们的兴趣之门又树立了自信。

三、开设网络平台,展示教学成果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云盘、微信、QQ空间等相继孕育而生,成为师生、家长间交流、学习、分享资源的重要平台。为了结合美术课程开发研究,可以由专人负责整理电子档案,并上传到云盘,让大家共享。在云盘中不断汇聚线描画教学的一些优秀课例、教学反思、研讨记录、学生优秀作品等,在群QQ的空间里,收集了许多关于线描画知识、优秀作品分享、名家介绍、相关比赛等资源。实践证明,以网络作为载体,学生对线描画学习显得十分热情。这种教学与网络的结合,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利用网络资源与周围的群体分享交流,还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理论水平、专业素质、研究意识、反思意识的提高。

开发符合实际可行的课程是我们的目标。艺术特色作为素质教育的典型,领导也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每年可以举办艺术节和书画展,能够成为我们开展美术特色教学的有力条件和良好的展示平台。通过儿童线描画的学习,学生的造型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均有普遍地提高。“魅力源于个性,特色引发活力。”今后,继续对特色美术课程开发进行深化研究,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积累丰富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在课程开发的路上,我们将继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为艺术特色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3

关键词 美术鉴赏 对话 体验

美术鉴赏教育是将受教育者带入绘画这一特殊视觉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受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训练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进而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马蒂斯说:就艺术家而言,创造始于观看,而看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看的行为先于语言,我们总是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

画家完成了美术作品,但这不是这美术作品的终结,读者才是决定作品命运的决定因素。没有读者的参与,任何艺术品都是没有意义的。在高中的美术鉴赏课上,有效的提问对话、画面阐释、美术体验是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常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审美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的关键。鉴赏过程中,学生有质量的言语阐述与美术评论,对一件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意义与价值上的探讨,对提高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渗透着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因此,是极其重要的,都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言语阐释与美术评论加以表述。

笔者有感于常规的课堂灌输所带来的遗憾和缺陷,在美术课堂的实践探索中,尝试直接与美术作品进行对话,有意识的加强了描述能力、言语交流与阐释、美术评论短文写作的训练,实现教师、学生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交流。在对话过程中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由于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其学习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训练,形成了一种较有效的课堂循环,并取得显著的审美的鉴赏教学效果。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给美术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是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现象的一种反叛,对改变传统独白式美术鉴赏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一、平等对话:创设鉴赏环境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美术鉴赏教学对话既有教学对话的普遍性特征,又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一方面是鉴赏者与艺术作品的主体间双向互动过程,另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关系,包括:1.美术作品通过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传达给鉴赏者;而鉴赏者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甚至以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去丰富、补充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内涵。2.它是一种以民主、平等、包容、坦诚为原则,以主动介入、积极参与策略,通过敞开、接纳、回应、碰撞、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等,达成视界融合。

对话系两人或更多人的谈话,具有以下共性:首先,对话展开的前提是对话各方不能完全对立,有共通性。二是对话展开的条件是各方能互补、互促,对话各方具有平等性。三是对话的结果具有创新性。通过开放的对话,“重新建构、生成意义”,打破“二元对抗”的封闭状态。因此,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艺术品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整体美术素养为本体,以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提高全面美术素养的动态过程。

在美术鉴赏课中,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老师与学生在有目的的交谈、询问、争论、答辩、讨论、采访中感受精神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通过对话,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两种视界的融合。学生在美术鉴赏中常常会感受到一些教师没有感受到的东西,并说出意想不到的新东西。

如:在鉴赏美术作品飞天时谈到:“好像来到了辉煌灿烂的星空中,神州的飞行”“又如嫦娥最美丽的舞蹈……”

二、全面阐释:养成问题意识

“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式和确定。”“问题”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殿堂的钥匙。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带着问题学习才能勤于思考,乐于思考,才会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因此,教师必须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当欣赏者面对艺术作品时,他首先就会提出一个问题,“该美术作品究竟要告诉我什么?”但是,学生由于其心理发展、生活经验、艺术经验等等都决定了他们的视界不可能迅速、有效地与作为文本的美术作品的历史视界融合。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美术鉴赏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关键。这可分为两阶段:

(一)看书

阅读能力对于学生学习鉴赏知识,提高审美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鉴赏知识、作品的艺术风格等,只靠教师讲解是无法使学生深刻理解的,还应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去感悟。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想读书,会读书。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在这里,教师应把握两点:一是注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地泛泛而读。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程的导入方式,要善于设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二)讲见解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各种见解。学生可根据作品的文字介绍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把书中尚未涉及到的关于作品内涵的理解表达出来。

1.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怕说错,要让学生敢于质疑美术评论家和教师的观点,以形成自己的主见。

2.让学生提出存疑难问题,合作学习方式。如果学生经过讨论、回答仍有疑问,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讲评,重点作品还要结合作者的创作成因进一步阐述。这一阶段更要调控对话各抒己见,逐步排除疑难。

3.充分比较:比较艺术品的点、线、面、色彩、肌理、构成等,比较作者与作品的形成等。同时总结规律性的内容。

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合作学习可开启学生的新思路,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维果茨基在《艺术心理学》中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欣赏对话:“读者从两个方面观察悲剧:一方面,他通过哈姆雷特的眼睛查看一切;另一方面,他又用自己的眼睛查看哈姆雷特,所以,每个观众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观察者。”正是这一过程的巨大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给艺术鉴赏者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和丰富深刻的审美愉悦,使艺术鉴赏中的对话有实现的可能。对话中,主体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无意识等多种心理因素在相互的渗透、补充、综合、交叉的整体中起着复合作用。

如《大碗岛的星期天》的讨论:画中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吗?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的什么时间吗?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就作品的形式分析上,对《大碗岛的星期天》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请看一看,画面上有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感觉怎么样?画面上有些什么人物?他们在干什么?你能不能表演一下?画家画这幅画时用了哪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么安排的?人物身上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合在一起,看上去怎么样?画面上的黄颜色使人感觉怎么样?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他们看上去是一样大小吗?画面前面的人物和画面后面的人物看上去哪个更清楚?为什么?最后看完整幅画,你感觉怎么样?

三、精心设计:注重课堂提问

教师一定要找准教材的重难点,再精心设计出问题,且层次分明,使学生回答后对作品要表达的内容豁然开朗。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要目标明确,言简意赅,有针对性。并且提问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何把握住这个“度”呢?

(一)问题设计的互动性

要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巧妙利用教材,有意识地设计出有互动意义、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密切的问题,并且答案也要具备开放性。有延展性、有深度的问题才是有效地提问设计,在课堂上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的问题都是无效的提问,达不到有效提问的效果。

(二)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根据美术教学内容、学生当前的学业水平精心设计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披情入境,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独立思考、获取知识。教师要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关键提出有关问题。

(三)问题设计要明确灵活形式多样

设计的问题要具体、明确、简洁;要讲究坡度和梯度;要根据具体目的和具体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教师的课堂提问,还要注意适时调整提问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知识。

(四)注意留白鼓励思考

提问中是否留出适宜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是影响学生回答问题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证明,当教师的适当等待学生回答的内容明显增多,创造思维的成分也相应增加。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独思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环视全体学生,用目光激励学生,而不应频频重述和追问,干扰学生的思维。

如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中,教师可以这样问:自画像一类的作品中,你读出了什么东西?请举例说明。在《作为绘画之喻的自画像》中,绘画之喻指出了画家怎样的身份?自画像中的正面和侧面角度的不同反映了作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同学们经过模拟尝试后,讨论分析,再总结发言。这样就比较轻松的达到了理解作品的目的。

四、共同体验:提高鉴赏“视界”

体验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人或物或事情进行了解,感受。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一)加强艺术家的名言的记忆和理解

在课前和课后准备一些资料,常常抄写,并要求每个学生记录在美术作业本里,养成写感言的习惯。也为课堂的发言交流作好准备,理解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可能的象征意义,理解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先理解美术作品各部分的意义,再根据各部分进行整体意义的解释,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合理的解释。这种对整体的理解又反过来加强学生对作品各个部分的理解。

(二)尊重鉴赏者的特殊视界

任何人都是以一定的生存方式处于历史之中。这就决定了人的偏见和成见的合理性,并且这种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基础和前提,这是鉴赏者的特殊视界。教师提供鉴赏的机会,扩大他们的视界。除了美术作品的鉴赏,也可以是其他艺术门类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的鉴赏。教给学生一定的美术鉴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使他们在美术鉴赏中首先能理解作者的历史视界,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应选择相应的美术鉴赏的材料,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多次地进行感知、体验,同时,简明的描述,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些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视觉形式语言在美术中具有独特的意义,从传统的具象写实艺术到纯粹的抽象艺术,无论其外观形式有多大区别,它们所使用的却无一例外是上述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的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心理力”式,唤起人们内心千差万别的情绪和感受要尽可能让他们用自己的以视觉器官为主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可以反复的进行“观看——交流——对话——实践”流程的循环;笔者在欣赏课单元结束是基本会有绘画练习的训练,如《审美变化中的自我》后加入了自画像的练习,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形式分析是加深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并最终提高鉴赏能力的必经之路。对形式鉴赏本身的兴趣也应该是学生美术鉴赏的目标之一。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还可以经由美术创作来获得。例如:学习线条的变化,试验不同动态的线条(直线、曲线、螺旋线、断续线、连续线、重叠线),再让他们欣赏凡高的作品《星夜》中所用的线条是怎样运动的。再如:学习几何形状的安排,彩色纸剪贴出各种几何形状,再让他们欣赏抽象派大师蒙德里安的后期作品。这种由实践操作而获得的鉴赏经验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理解。

总之,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如语言的、表情的、身体动作的、书法的、绘画的等等。最终能够使学生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而达到美术鉴赏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大根著.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尹少淳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高楠著.艺术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4

【关键词】审美兴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

【abstract】artlesson'sindependence'sbasicprincipleofthestudyis:adopttotakestudentastheteachingmodeofcorpus,therespectstudent'sindependence,satisfyastudentatstudycontents,studyform,time,locationupoffromchoice.passoneselfoflearningprocess,backlogcreationsexperience,thedevelopmentappreciatebeautyinterest,growthappreciatebeautyability,promoteestheticsense.

【Keywords】appreciatebeautyinterest;appreciatebeautyability;estheticsense

美术课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时间、地点上的自选择。通过自己的学习过程,积累创作经验,培养审美兴趣,增长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观念。

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有许多优势:一是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在这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更多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这种体验和感悟必然比之于知识对其自身发展更重要,更有意义;被动学习则是知识的传授是由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嚼过的馍”,自然没有口味的过程,也就没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二是自主学习使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和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其特长,培养其兴趣,形成其习惯;被动学习常常使学生做他们所不愿做或不感兴趣的事,压抑了学习情绪,效果往往不佳。三是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自主评价能力,使其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独创性;被动学习,学生只能唯师是从,思维必然受到局限,人云亦云,少有独创性。总之,美术课采取自主学习方式是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有途径之一。

当然,美术课是自主学习不是不要老师指导,恰好相反,没有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没有学生高效的自主学习。老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与动机,形成强大的内驱力。

二、根据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指导学生具体设计,规划学习的步骤与方法。

四、帮助学生开拓课程资源,提示他们自学有关信息。

五、指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自我完善。

美术课自主学习,主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教材,从教材中悟出所要掌握的知识,并引发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比如,小学六年级美术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学生可通过对教材中作品的分析,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记录功能、说明功能、描述功能,以及抒情功能等等。而且通过自己对教材的阅读,掌握如何运用线条图像描述、记录、说明某一事物(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交流彼此的思想认识。例如,以线条图像说明蝴蝶的生命过程、玉米大豆生长过程,运用线条图像说明生物实物圈,用图像记录自己的生活习惯,抒发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喜怒哀乐情感等。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完全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并富有创意地完成学习任务。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5

一、基于“儿童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园本内容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必须回归经验。幼儿园课程强调经验,意味着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意味着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作用,意味着强调活动过程。经验是最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的,也是最适合幼儿需要的。因此,幼儿审美经验的建构必须通过自己的直接参与,亲身体验来获得。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都是一个审美经验建构的过程。因此,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解都必须在付诸于行动中获取。这是儿童审美经验建构与成人的重要区别。目前,我园尝试以“双线索”的方式对主题中的美术活动加以整理和完善,即以主题内容为明线,以幼儿美术能力发展要求为暗线。这样,使美术活动不仅符合主题学习的需要,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美术能力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同时,幼儿的美术经验与主题学习中其它领域的经验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从而获得更加完整的审美经验过程。

二、基于“儿童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实施途径

以儿童审美经验建构为核心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除了在内容上强调美术领域内容之间以及美术与其它领域之间的经验整合外,也强调在过程中融通不同的美术教学形式,以活动的方式实现彼此间的渗透、互补和共生,使美术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幼儿的审美经验建构更加丰满。下面以大班主题“绿野仙踪”中的美术活动“花”为例,介绍四维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背景描述:春天是生命勃发的季节。在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花朵在春光里悄然绽放,每种花都带给我们以生命的气息,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孩子们每天游走在幼儿园的春天里,感受着花朵每天的变化,体验着生命的丰富和美丽。因此,我们以大班主题“绿野仙踪”中的美术教学活动“花”为教学主题,让幼儿通过对不同花朵的外型、色彩以及花蕊、花瓣姿态等细节的观察,感受花朵的独特性以及由此所展现出的生命力。本教学话题由五个活动完成:活动一:观赏(亲子)活动——百花齐放:通过亲子摄影活动,收集不同花朵的图片,体验花朵的丰富和美丽。我们以小组或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幼儿用数码相机进行花朵的拍摄,通过镜头的聚焦,让幼儿能近距离地观察花朵的不同外形特征。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活动积累素材。活动中,幼儿自由结伴,用数码相机记录下自己的发现。从早春的梅花、迎春花,到陆续盛开的樱花、桃花、金银花、垂丝海棠、茶花、三叶草花……整个记录过程历时近一个多月。在观赏和拍摄的过程中,幼儿不仅了解到春天盛开的花的种类,而且更加细致的观察到花朵在颜色、造型、花瓣形状和数量、花蕊等都是不一样的,亲眼见证了花朵从初露花苞到盛开和衰败的过程。正是这样的一个长时间与花朵的亲近,让幼儿对花有了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每一朵花都是有“个性”和“生命”的。活动二:学习活动——千姿百态1:欣赏大师作品,尝试以圆形满构图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花朵。在幼儿对花朵有了一定的审美感知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美国现代艺术家弗基斯的作品,让幼儿通过艺术作品感受到花朵的千姿百态,并学习用满构图的方式进行创作。在教学中,教师出示了幼儿和老师们拍摄的花朵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幼儿所了解和熟悉的,大家在自然的交流中回顾对花朵的认识,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随后,教师通过课件将一张花朵的照片以花芯为中心不断聚焦和放大,让幼儿感受到构图变化后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接下来,出示弗基斯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表现的花朵,在华彩艳、丽而夸张的表现形式下,所张扬出的生命力。于是,幼儿带着这样的感受进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活动三:学习活动——千姿百态2:运用线描的方式表现花朵的细节,感受花朵的独特之美。这个活动在习得满构图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用线描的方式进一步描画花朵的细节,如花蕊、花瓣等,表现出每朵花的独特和个性。活动延续上一个活动的经验,在幼儿运用满构图的基础上以线描的方式来进一步表现花朵细节,花瓣、花蕊、花朵之间的排列、叶脉的分布……在活动中,我们将幼儿之前拍摄的照片打印成小图片,提供给有需要的幼儿,支持他们的个体表现。活动四:拓展活动——争奇斗艳: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组合造型表现花朵的形态。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废旧物、自然物等,让幼儿通过对不同材料的选择和组合来表现自己的对花朵的感知和体验。在拓展活动中,更强调幼儿个性化的表现与表达。所提供的材料都是幼儿平时和老师、父母一起收集的,有自然物、生活废旧物、玩具等等。在拼摆的过程中,幼儿一边操作一边探索,用什么来做花瓣,什么做花蕊,什么做花茎和叶子……然后不断调整、更换、叠加,直到他们自己感到满意,并用数码相机记录下自己的作品。活动五:探索活动——姹紫嫣红:初步尝试在胶片纸上运用水粉合印的方法表现花朵丰富的色彩变化,体验在胶片纸上创作的乐趣。在胶片纸上绘画是一次新的创作尝试,胶片的透明性及合印的效果使作品具有不可预知的变化。当教师出示事先制作好的作品时,幼儿都表现的很兴奋,纷纷猜测可能的创作方法。接下来,老师介绍了相关的操作材料,并提醒幼儿胶片纸和普通纸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勇敢的试一试。虽然,合印画是幼儿曾经学习过的方法,可是这次的探索活动对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勾线、涂色、合印,经过自己的探索与操作,幼儿最终完成了各自的作品,新的创作表现形式和创作经验分享,让他们真切的体验到艺术创作也是一种探险,需要自己的耐心和努力。

三、基于“儿童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反思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6

【关键词】准教师;一线教师;音乐教学实践

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正处在一个不断完善探究的阶段。这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音乐教师的素养,使之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各大师范类院校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在注重培养音乐教师综合素养的同时,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在校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学生积极的参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本文通过对部分学生在中小学的实习过程进行观察,总结“准教师”和“一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互补实践,来说明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搭建起校内外教师沟通的桥梁,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一、“准教师”与“一线教师”的概念和特点

1.“准教师”的概念和特点

“准教师”是师范类院校尚未毕业的学生到中小学校实习时的身份称谓。首先,“准教师”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所谓理论,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者认知,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它的突出特点就是知识性和合理性。所以理论对音乐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它从两个方面对在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准教师”进行了指导。从师范类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开展的不同课程来看,包括最为基本的教育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中外音乐教育法等。学生通过对教育学理论的涉猎,对教育的基本理念、概念、方式、方法,从理论整体和框架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另一方面,“准教师”接受了系统的音乐理论教育,如乐理、中外音乐史、音乐赏析等。以音乐出发,扩充音乐的理性认识,它完全符合本学科的专业特点。这些音乐理论是发展良好音乐技能的基础,它能提高“准教师”的音乐审美、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

其次,“准教师”在教育技能上有所匮乏。在音乐师范教育中普遍采取的是“一对一”个别小课。这是针对不同在校学生的专业特点而特别开设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技术能力、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等不同方面进行教授。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经过这种针对性的教育,“准教师”在学生阶段结束时,会更加的专业化和个性化。但是,学生在进入实习,成为“准教师”时,却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

总之,对于在校的“准教师”而言,无论是理论还是将来自己教学时需要用到的教学技能知识,都是从师范学院的教师或者其他教学资源处获得的间接体验,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到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实践。所以,“准教师”自身的智识水平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由表及里。当然,由于教育方式上多是采取单独授课的形式,“准教师”毕业时在自己的音乐技能上已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有个别优秀的学生,已有能力开办属于自己的音乐会。客观而言,“准教师”可以说是理论和技能的综合体,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经验上的缺乏,理论知识并没有完全的转化成为能力。

2.“一线教师”的概念和特点

“一线教师”则是指已经在教学岗位上任职,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水平的学校的正式认可教师。首先,“一线教师”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学能力。著名的美学家洪毅然先生曾对音乐教育的教师做过划分,他认为:“一流的教师演唱演奏好,教学也好;二流的教师教学好但演唱演奏一般;三流的教师演唱演奏都不好。”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教学能力比专业表演能力更为重要。“一线教师”是在社会各个院校的在职多年教师。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方法。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能力。音乐教育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以把抽象的音乐理想具体化为易懂的语言符号。由于多年授课、备课的积累,他们能够运用浅显易懂并生动的语言让音乐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第二,组织能力。一堂完整的音乐课,需要把握课堂整体的秩序和节奏,避免单调和枯燥的音符破坏音乐的美好观想。如何把握课堂整体的效果,就需要教师有效的组织能力。“一线教师”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和学生进行沟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第三,教材解析能力。教材是教师授课的基本和知识来源。好的音乐教师要能深刻的把握教材所要传达的教育理念和艺术审美。“一线教师”在备课与授课中,通过反复讲解和与学生的教学相长,对教材的熟悉和认识程度较高,完全可以从教材的不同角度把握对音乐的艺术性、审美性、思想性。

其次,“一线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教学实践可以分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就是课堂上的授课经验,校外实践就是“一线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就强调“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美育。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一精神,中小学频繁开展文化活动,比如学校组织的社团、兴趣小组、每年举办的艺术节等。在这些活动中,“一线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担任指导工作,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教育素质,锻炼了教育实践技能,还提高了组织与沟通能力。

从上述对“准教师”和“一线教师”的特点分析来看,“准教师”欠缺“一线教师”所具有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当然“一线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比如知识储备陈旧、教育中缺乏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等。从二者的基本特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准教师”和“一线教师”可以在两个方面实现互补,一是“准教师”的理论优势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优势的结合互补,二是“准教师”自身专业技能与“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结合互补。

二、教学中“准教师”与“一线教师”的能力互补及其实例

1.“准教师”理论与“一线教师”实践的能力互补

综上,“准教师”的优势在于: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信息量;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比较快,头脑清晰灵活;对理论方面的认识带有整体性和结构性,敢于创新。劣势在于:缺乏实践操作和运用的能力;可以发现问题,但是解决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不够。“一线教师”的优势在于:实践能力强,都是从师范高校走出来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在自己的岗位中已历经多年的磨练;有利的教学环境,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丰富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究和体验过程;无论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技能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实践让“一线教师”的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劣势在于: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会缺乏时间和精力关注知识的最新发展,忽视了知识储备的更新;经验虽然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可以操纵自如,但是音乐教育实践需要发展与创新。他们往往常年习惯于一种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因此,通过互补,“准教师”和“一线教师”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高。

实例1: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08级“准教师”在北京苹果园中学实习实例为例。实习教学课题是《钢琴欣赏・肖邦》,曲目为《英雄波兰舞曲》。“准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肖邦的音乐特点,课前亲自展现了她本身钢琴专业的优势,现场弹奏曲目。让在场学生叹为观止,并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在聆听音乐后,她在教学上大胆的创新,把橘子运用到课堂当中。利用橘子在钢琴键上滑动简单的旋律,试着让学生上来模仿演奏。师生间不仅达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而且整个课堂气氛随之带动了起来,教学本身就要寓教于乐。但是,整堂课每个步骤衔接的不是很好,学生太过积极,使得“准教师”不能驾驭现场的情况,反映出“准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能力的不足。在“一线教师”马小萍的指导下,重新整理修改,再次授课时,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准教师”自身专业技能与“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结合互补

当代“准教师”的专业技能非常突出,他们在获取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所长,如钢琴、声乐、二胡、古筝等。在校期间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专业方向,并配有专业的老师来一一指导,从而实现了专业技能突飞猛进的提高。相比之下,一线的教师通过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总结了长年的教学经验,能够在教学上对“准教师”进行指导。在音乐教学上,“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一线教师”的经验指导得以良好的结合互补。

实例2:还是以首都师范大学08级音乐教育专业“准教师”在北京苹果园中学实习的课案为例。08级刘艺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是在苹果园“一线教师”马小萍的指导下进行。课题是《非洲音乐》。在整个的教学当中,他运用了很多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感受、聆听、体检、创造等。这些都让学生融入并了解到非洲音乐的美妙。他巧妙的运用了自己的专业特长:手风琴,配上音乐旋律让学生进入音乐当中打节拍,并回顾课堂上所学的节奏型。刘艺老师运用自己的专业,在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指导下,实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让学生能够聆听音乐的美。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7

本课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游戏、感受和尝试,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中国画的运笔用墨,发现墨色有干、湿、浓、淡等多种变化,用笔的轻重、快慢、方向又会产生不同效果,从中掌握简单的中国画笔墨技巧。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意象之美很难用语言表达,借助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精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画的魅力。在美术作品欣赏时,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和线,然后展示艺术家吴冠中的作品,让学生去感受来自生活的精彩之作。从变化的点到舞动的线,最后组成抽象的画面,学生们沉浸在点线面的构成游戏之中,惊喜于自己的种种发现。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常识及艺术要素,运用点、线、面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体味中国画的笔墨乐趣。

2.增强学生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和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3.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在生宣纸上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

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点、线、面构成探索。

【课前准备】

教学场地的布置:桌子拼成两大组、铺上毡毯、放好水桶、墨汁、颜料、准备宣纸、毛笔。

教师:扩音器、画架两个、作画工具一套、印章、印泥、课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课前谈话直奔主题

师:看看桌上的这些材料,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你猜今天我们的美术活动会和什么有关?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影片,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教师总结:咦,他们在干什么呢?早在多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造纸术,他们正在制作绘画的宣纸呢,原来薄薄的宣纸是这样做出来的!他们还用动物的毛和富有灵气的竹子创造出神奇的毛笔,发现墨水的浓淡变化是无比神奇,画家正在用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有轻有重地进行创作。

师:这又是在做什么呢?原来这是在装裱作品,也是中国画展示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你看,一幅山水画卷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师:这是什么呀?放大点看看,你觉得像什么?原来是宣纸上的一个墨点,墨色有浓有淡,也是个生命体哦!这些小点怎么会是五颜六色的呢?(我们也可以用颜料来表现彩点。)

师:这些点还会跳舞呢,你看,舞姿还挺优美的!你也想来跳一跳吗?请到讲台上来,老师给你提供了材料,在这张纸上跳一跳。

教师师范:先蘸点墨,让我小心地踮着脚尖轻轻地来跳一跳,看,这是小圆点。换个方向来试试,这样可以点出尖头点,你能画出不同的点吗?上来试一试。甩一甩长长的袖子,唔!太干了,喝点水吧!看,有什么不一样?变淡了,再蘸一蘸。这下要用力的蹬一蹬,会是什么样呢?快快跳一跳,放慢走一走,倒着跳一跳,真好玩。

师:这些跳舞的点和线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跳舞的点和线真有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介绍中国画的精彩视频欣赏,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文房四宝的制作过程,中国山水画的魅力。教师的示范过程轻松和快乐,在跳一跳、点一点中向学生传达了几种不同的用笔、用墨、浓淡、干湿变化。】

二、初次尝试感受艺术

师:还有一些人大胆地在2008年奥运开幕式上跳起了舞,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深厚的中国文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那精彩的瞬间。

教师总结: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艺术历史源远流长。随着这个巨幅画卷徐徐打开,我们看到了墨迹漫卷、流淌变换,充满着中国古典艺术的淡雅神韵。谁会在这儿画画呢?你看,小墨点出现了,原来这是一些舞蹈演员用身体做墨迹,表现中国画的洒脱写意,他们在洁白的画纸上跳出了回旋起伏的墨色线条,有时急,有时缓,有时轻,有时重。中国水墨画讲究以形写神,不拘泥于形似,而更讲究神韵。这些舞动的点和线仿佛让我们看到起伏的山峦,浩瀚的大海,太神奇了!

师:你也想来跳一跳吗?

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我们跳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舞姿来吧!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的作品高高举起来,oK!我想挑选跳得更有个性的作品,它们在哪里?一边休息,一边来欣赏!(选取其中几张张贴黑板上)

【设计意图:欣赏舞蹈艺术家用身体在巨幅画卷上创作的水墨画,不正是“跳舞的点和线”吗?让学生在游戏中尝试体验,发现墨色有干、湿、浓、淡等多种变化,用笔的轻重、快慢又会产生不同效果,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从中掌握简单的中国画笔墨技巧。】

三、交流经验深入指导

师:哟,他们跳得美不美?跳得多有节奏感:

有轻有重――这个地方是轻轻用力的小点,而这个地方是很重画出来得。原来有轻有重才有节奏呢!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有浓有淡――有道理!你们看,这里的点浓淡不一样,画面中的层次感就更丰富了!有时候用浓墨画完的毛笔直接蘸些清水来画一画,也会很有趣。

有干有湿――这个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干的地方)变化多丰富呀!

有疏有密――在许多画家的作品中,点和线有的地方被画得密密的,但在某一处还是会有空起来的,给人呼吸的空间。也有的却寥寥几笔,但却给我们完整的感觉。

色彩协调――哦,有些小点是用色彩画出来的,红、黄、绿……颜色多,画面就更加活泼了!

师:像这个地方水分过多,我们可以增加一些较实的墨色!虚中有实的活泼线条给人动感美,有的线条排列整齐给人有秩序感!想不到吧,用笔墨在纸上跳舞还能有这么多精彩的变化。简直可以和画家相媲美!在学生的作品上适当修改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点评中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美的真谛,感受不同的线条、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色彩运用在画面中所产生的不一样美感。对学生的初步尝试给予肯定的评价,在作业失败处适当修改。】

四、作品欣赏再次创作

师:画家们用魔力的画笔在纸上尽情地跳舞,一起来欣赏。(吴冠中作品)

师:这些点和线让你想到了什么?开始作画的时候可能是无意识地,没有想好的,但随着画面慢慢地深入就要精心安排,细心收拾。看上去密密麻麻的画面,当整幅画面快完成时,画家安排了这几处地方空起来,给人呼吸的空间。画家为什么能画得如此精彩呢?原来他们经常走进生活,向大自然学习!

师:让我们也一起走进大自然里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吧。

师:大自然中的点和线也是丰富多彩的,一年四季中,都有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这是画家用点和线表现春天的气息。这幅作品题目叫《春如线》。你想用点线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和内容呢?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简单交流一下。

师:想的不错,不如我们就来表现冬之歌吧,我想请每个组集体创作在长卷上。让我们把美好的大自然通过画笔表现出来,整理一下桌上的美术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深入思考、修改和相互合作。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再次鼓励学生在长卷上进行合作创造,让孩子们的美术创作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沌走向清晰,从无意识玩,玩到有意识创作,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五、展示交流欣赏评价

师:请大家选一组自己的作品展示,发现里面的精彩之处在哪儿?

师:老师也认为你们这个地方浓淡处理很好,奖励!(教师在作品优秀处印上闲章一枚)用线大胆、洒脱的也有奖,还能找出长卷中有疏有密,错落有致的地方吗?……

师:有许多听课的老师是专家,请他们来点评一下,大家想邀请谁呢?

【设计意图:红红的印章奖励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在画中不断地发现着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围绕这节课的要点来展开评价。】

六、教师总结

同学的作品是如此精彩,中国画的艺术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学问,下次在我们的美术课上还将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水墨画熊猫等,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结束了,整理自己的工具。

【设计意图: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们对神奇的中国画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中国画的探索欲望也更为强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基础。】

(上虞市实验小学 浙江上虞)

刘均波点评:

虽然我的经验早已告诉我,会出奇迹,正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早已预设的那样。但当孩子们的“随兴创作”进入我的镜头时,我不禁诧异,竟会如此之灿烂?

孩子,这是你们梦想的颜色吗?好丰富。这是你们智慧之月吗?好大胆。这里多姿的点与灵动的线,是你的童年记忆汇流成河?好生动。

然而我却真切地看到了后面那澄明的天空,这是老师为你擦亮的。

我想起了一句诗:千江有水千江月。现在看来,竟好像是一句教育名言。

千江是学生;水是江的生命;月是天心,是智慧。老师呢?为什么无形?因为你是风。课堂给我们老师的使命是拨开乌云,擦亮智慧之月。

所以下句诗:万里无云万里天。

我们的课堂有多宽,孩子的天就有多宽。《跳动的点和线》让我们看到了诸多的教学智慧,如何地擦亮孩子的心灵。

那是风的智慧!那是水的智慧!

风的智慧一:放大童心,遵循规律

艺术是人性的,所有离开人的“艺术”就什么也不是,一堂美术课要充分关注学生,关注生命的发展,这也是美术课的“终极目标”。俞老师的智慧是放大童心。用儿童的语言与儿童交流。你听,“这些点还会跳舞呢,你看,舞姿还挺优美的!你也想来跳一跳吗?”。在孩子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点是,笔也是,“太干了,喝点水吧……”。孩子与老师的距离在这儿消失了,一个个生命被激活了。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美术。游戏性的观察,让孩子们获得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美术,她让孩子们“放大点看看”墨点,让孩子们“跳得多有节奏”来感受轻重、浓淡、干湿……。用儿童喜欢的活动来体验美术。整堂课她都没有让孩子们“画”,而是在“玩”,但正是这“玩”,才使艺术有了生命。

风的智慧二:把握尺度,深入浅出

“烹制”一堂好课,需要掌握“火候”。特别是美术语言,需要深入浅出,方可绽放异彩。此课例中,老师的智慧在于通过复杂的简化、简单的细化,实现了美术语言的深入浅出。自然、生活与画家,与画家的画之间的联系,有人把它讲概念化了,缺乏体验;有人把它讲细了,越讲越糊涂,俞亚萍老师却通过一系列图片与作品交替欣赏,(ppt图片及文字,可见其妙处。)妙在偶尔轻轻一点的文字,让学生体验到了那妙不可言的关系。这轻轻一点就是尺度。然后,她在处理另一个关于用墨、用色、构图教学时,则反之而行。以大量的实践与观察体验个中妙处,全方位、多感官“重笔描绘”,准确透彻,可谓深入浅出。

水的智慧一:时时体验,生命发展

学生生命的发展才是课堂智慧的结晶。然后,生命的发展,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体验。是这堂课的亮点之一。她让学生从感官达内心,自实践到思维地去体验,无论是中国画的点与线的感知,还是美术基本技法的学习;无论是自然与大师作品,还是合作创造,都无不体现了尝试、感受、交流、实践的理念。每每鼓励学生用心去体验,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孩子真正不断进步的轨迹。

水的智慧二:处处探索,教法无形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8

1情景美术活动的作用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研究,我发现情景美术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情景美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许多情景素材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在活动前期和活动的延伸部分需要幼儿去探索、去发现,这有助于幼儿积累相关的经验,拓展想象空间。其次,情景美术活动强调通过情景驱动,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幼儿知情意行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第三,情景美术活动的价值不在于单纯审美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载体,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获得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及对人和自然积极的生活态度。

2情景美术活动的几种样式

情景美术活动的样式有很多,目前幼儿园教师运用较多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以故事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故事情景的线索大多来自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如国内外优秀的绘本、经典诗歌等。我按艺术的表现特点与幼儿的需求对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加工再设计,将美术表现与故事情景融为一体。设计故事情景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1.1截取故事中的某个片段。美术活动“雪人朋友”的故事情景来源于故事《雪孩子》。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一个雪人的友谊,雪人为了朋友甘愿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故事中的语言和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美术表现的已有水平,我把活动“雪人朋友”的美术表现目标锁定为:幼儿尝试运用剪贴画的方式进行作画,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添画。

我引导幼儿回顾故事中小兔跟雪人的友谊:他们一起跳舞——游戏——雪人看到好朋友处于危险的心情——失去雪人后小兔的心情。在表现方法上,我改变以往用白色图画纸让幼儿涂画的做法,提供了蓝色背景纸。带着帮助小兔子找回雪人朋友的愿望小朋友们一起动手操作,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助人为乐的愉悦,仿佛他们也是故事中的人物了。

2.1.2创编故事情境,在故事情境中完成绘画。美术活动“老玉米”我创编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在山脚下住着一位老爷爷,有一天他捡到一粒种子,这是一个什么种子呢,老爷爷不知道,于是就种在了山脚下,春天来了,种子发芽了,长出了两片小叶子,小芽芽越长越高,长过了山顶,又结出了一个个的小果子。”故事的每一句画都是绘画的一个步骤,当故事讲完的时候老玉米也画出来了,孩子们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思路紧跟老师的故事情节,因为他们都很想知道老爷爷到底会种出什么样的果实。这种讲故事绘画的方式适合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因为他们绘画技能还比较弱,而且绘画的思路不是很清晰,有了这样一个入情入境的故事作为引领,孩子很容易的就记住了复杂的绘画步骤,完成了本节课的绘画任务。

2.2以生活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以生活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是指教师选取幼儿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加工为特定的情景,使情景内容更加生活化和形象化。如活动“秋天的毛毛虫”是让幼儿学习看图示制作秋天的毛毛虫,这一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线索贯穿于美术活动的始终。教师将毛毛虫的制作过程用步骤图的方式呈现,引发幼儿自主学习,步骤图全部采用符合幼儿感知特点的真实照片,直观、形象、简明,让幼儿明确做什么、怎么做。

作为一个美术活动,“毛毛虫”既让幼儿获得按图示制作带来的成功体验,同时还能让幼儿在对图示的观察与讨论中发现图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

2.3以游戏情景为线索的美术活动。这里指的游戏情景,即将情景设计成一个游戏,把绘画过程与游戏情景融为一体。如中班美术活动“撕贴画——秋天的大树”,我将其设计成一个以魔术情景线索的美术活动,活动展现了一个魔术师魔术表演的过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魔术表演。让幼儿在欣赏魔术表演,学习魔术表演的过程中学会本节活动撕圆的技能。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9

通感是与人的感官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在人的生理体验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怎样由学生的内在体验出发,进而推动儿童个性化的外在表达,这也是小学美术课构建的出发点之一。通感,就其本质而言,更像是架在人类本能与审美艺术之间的一座天然的桥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通感”,就有机会将教育的“艺术性”发挥和体现出来。以学生的生理体验为基础,尝试“使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来促进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乃至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即“通感”学习方式。

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将小学美术课堂运用“通感”学习方式的一些具体做法择要摘录如下:

案例一:听觉与视觉的通感

【教学设计】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3册第15课《会变的线条》为例。

教师播放节奏有显著快慢区别的音乐。

师: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了一种声音,你听到了吗?

小精灵听到这声音,就开始跳舞了―

它的脚印留在雪地上,就变成了―线条!

教师边讲边进行绘画演示,用线条的疏密快慢体现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啊?想不想配合音乐自己动手画一画?请注意听音乐,把你想象中的“精灵之舞”画在纸上。

本课共设计了3次练习,每次都引导孩子从听音乐(声音)的感悟“通”到画出可见的线条。3次练习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先是慢的节奏,后是快的节奏,最后呈现的是快慢结合的节奏。第3次练习使用的是截取的音乐片段,明确的节奏感是其表现的重点,音乐的内容较为丰富,时间也最长,这样较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思考】

音乐(声音)是听觉的,线条是视觉的。听觉与视觉的通感,其实是语文、科学等学科常用的教学手法之一,简单且效果良好,可以说屡试不爽。在这个案例中,随着给予的音乐(声音)渐趋复杂和旋律化,二年级小学生的线条表现也几乎同步地逐渐丰富起来。8岁的葛庆旭和王子轩在课堂上的作业(图1、图2),第1、2次练习随音乐画出的简单的线条律动保留在画面上,第3次练习画的线条是“衔接”之前画的线条添加上去的,颇有“随性生发”的意味。实际上,在第3次练习时,伴随由听觉到视觉的通感,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情感和自己想象的故事性情节带入了画面。

案例二:触觉与视觉的通感

【教学设计】以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第7册第5课《自行车局部写生》为例。

师:经过第一次对自行车局部的写生,同学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我怎么就画不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真的很难,我们暂且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先来欣赏一个节目表演―“盲人摸车”!

教师戴上眼罩,用手仔细地摸自行车某个部位,学生都好奇地看着老师。

接下来,教师摘下眼罩,现场示范结合“摸”的触觉感受对自行车局部进行写生。学生认真观察着。

师:现在请大家也来试一试“盲人摸车”吧!

【思考】

怎样将儿童的观察引向深入,这是小学美术课堂绕不开的一个课题,对此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基础,但仍容易浮于表面,注意不到细节,观察不够深入。从图3王碧云同学的第一张写生作业中可以看出,她的观察方法是“印象式的”、粗放的。如:自行车辐条向中心的一个“点”集中,每一根辐条都与对面的辐条呈现对穿状的直线……在课上,王碧云同学亲身体验了“盲人摸车”的历程。她在课后写作的《自行车局部写生的感受》一文中写道:“当我无意中摸到车轮的中心时,我发现那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比圆(餐)盘还要小、还要精致的一个圆盘……我竟然把一个圆盘画成了一个点……我继续摸了摸,摸到了车轮上的车带上面还有许许多多坑坑洼洼的皱纹……我还摸,我又摸到了车(轮)中心的线不仅仅是在一个方向发展的,它是有两面的,而且还是交叉发展的,我还摸,我又摸到了车(轮)中心还连着几条较宽的铁丝(辐条),我才画了一个宽铁丝,我还摸到……”也许作为成人的我们,看着10岁女孩稚嫩的写作语言会不禁莞尔。但在图4所示的王碧云的第二张写生作业中,我们却不难看出,她的观察已经具体到了一定的细节:辐条千奇百怪的朝向、飞轮的结构、挡泥板与车轮的连接……甚至车圈与辐条之间的连接铜帽都在一定程度上观察到了并表现了出来。

在王碧云同学的第一张作业和第二张作业之间,教师并没有再引入什么高深的技法,而只是引导学生运用“通感”学习方式―将本属于视觉领域的“看”(观察)与本属于触觉领域的“摸”打通。就当堂的两张作业呈现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获得了飞跃式的提高,学生在此中获得的内在体验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只能根据他们的外在表现来猜测。学生们在经过这样的“通感”学习体验之后,普遍能安静而专注地投入到作品的完成过程中去。专注力是小学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如果小学生能在美术课堂上呈现出高度的专注,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案例三:视觉与触觉的通感

【课堂现象】以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第8册第1课《植物写生》为例。

付自明同学是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子,平时好动调皮,之前的美术课上也没有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和特别的兴趣。在《植物写生》课上,他很快画出了第一张作业(图5)。这张画真实反映了他平常习惯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对叶子的表现有明显的概念化倾向,每一片叶子的模样基本差不多,都圆头圆脑的,与真实的写生对象相比,距离较大。

教师发现他的情况后,尝试引导他将观察引向深入:“眼睛也可以做到像用手去摸那样的去看,随看随画,注意力多放在真实的物象上;你可以试着发挥想象力,将想象中的‘摸到’它的感觉,通过画笔转移到画纸上去。可以少注意或不注意自己的画。”付自明似乎有所领悟,他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当堂完成了第二张习作(图6)。两张作业相比较,第二张已有了巨大改观,写生对象的特征较为鲜明地呈现出来,外观上也更接近真实的物体。[3]

【思考】

这个案例也是“通感”学习方式的运用―从视觉到触觉的通感―将本属于触觉领域的“摸”打通到了本属于视觉领域的“看”(观察)。对同一学生在同一节课描绘同一对象的两张作业的纵向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小学生已然从粗略地观察转向较为细致地观察,完成的画面看起来也生动多了。

在实际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先“摸”后画的方法(如案例二)并非适合所有的绘画对象,如植物的花朵、细枝嫩叶以及人物模特等就不适合真的动手“摸”。学生获得了“摸”的触觉到视觉的初步通感经验之后,在更多的时候,教师还需引导学生以“触摸式”的“看”代替真实的摸,也就是推动学生实现由视觉到触觉的通感。这其中还涉及调动以往感官经验的因素和发挥想象力的因素,但在总体上仍属于“通感”学习方式的类型之一。“触摸式”的“看”实质上又涉及美术课的本质问题之一―观察方式的培养和转变。

人类认识世界、获取外部信息靠的最多的感官是眼睛,也就是说,视觉途径是获取认知的主要途径。美术是视觉化的造型艺术,视觉化是美术课最显著的学科特点,视觉手段是其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而透过视觉手段培养审美素质是小学美术课的落脚点。但如果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单纯强调视觉因素,手段单一化的结果是容易引起儿童的感官疲劳。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特别注意手段和形式的多

样化。

结合个人的艺术体验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感”是一种美好的生命体验,而且源自人的本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也正因如此,它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是易于为小学生接受的带入、引导的形式。善加利用“通感”,把它引入课堂,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成为一种“学习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技巧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正如《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所指出的那样,美术课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的积极性―视、听、触觉等多种感觉有组织地协同运用,就可以带领学生投入感觉互通的奇妙体验之中,给学生创造更全面的审美空间和切身体验美的机会。善用“通感”学习方式,利用“通感”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就能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美和深刻的感官体验带进课堂学习中,促进实现体验性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钱钟书.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美术线上教学经验篇10

关键词:纤维艺术审美

纤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的纤维艺术,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它是将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材料,用栽、扎、梳、补、粘、缠、编、织、缝、缀等工艺手法进行艺术创作呈现出的艺术形式。

纤维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说:“现代纤维艺术效果用笔和纸是难以描绘的。”现代纤维艺术的设计制作,常运用不同的材料技法,在形式上运用点、线的排列组合,在画面上运用色彩的协调对比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不但使作品形成了视觉上的张力和吸引力,而且可以自如、灵动地表达创作者内心深处或粗犷或宁静或奔放的感受和生活情趣。在充满世俗喧嚣的现代,大众向往和需要这样本真而质朴的表达形式。这使得纤维艺术在现代艺术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人们喜爱。

德国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

中提出了美育的综合作用,他认为美是真与善的桥梁。纤维艺术的学习不但能使学生领悟到美的真谛、美的魅力,更是学生求真、立善、创美的过程。学会欣赏美、鉴别美,是学生真、善、美的内在统一的要求,也全面提高了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在纤维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知美、鉴赏美

引领学生欣赏一幅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就是在享受一场视觉、艺术、文化和精神的盛宴。在这场盛宴中,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是鉴赏中重要的审美元素。审美感知力是鉴赏的起点,因为,只有通过审美感知,把握艺术品的外部形式与形象,才能顺利地进入深层次的审美。审美想象力是鉴赏活动中积极的、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审美心理活动。在我国古代美学中,常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等来揭示审美想象的特征。审美理解力是指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精神世界、情感表达。事实上,具有不同的知识积累、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经验的学生,理解能力也不同。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的成分,这些成分造成了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了评价不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要以推测性语言引导学生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肯定性表述,这便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终极的,促使学生逐渐学会自我分析与赏鉴。

(一)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与技法表达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可见的是塑料、水泥、钢筋等硬性制品,这些材料往往使我们感受到冰冷、隔阂和距离感。而现代纤维艺术材料温暖的质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具有人情味、亲和力和回归自然感。因此,在欣赏一个又一个妙趣横生的纤维艺术作品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材料品质、充分发挥纤维素材的自然特质,如丝绸的光亮、羊毛的柔软、棕麻的粗犷、金属的冰冷等。

在纤维艺术的创作中,点、线、面是基本的造型要素。在设计中巧妙地运用点、线、面的排列组合,运用缠绕、盘结、切割、堆砌、拼贴等手段,能变化出很多不同的视觉效果。点与线的平面组合,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点与线的立体组合,则给人一种流动、奔放、不安的心理感受。

学生汤雅茜创作的作品《雪的记忆》,选用了普通的透明鱼线和白色带丝绒的特种线。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在局部留出经线,使画面整体松紧有致、井然有序,呈现出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视觉效果。画面采用上紧下松的布局形式,让面与线之间互相对比、相互衬托,使作品更具节奏感,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透明的鱼线似有似无,就像是晶莹剔透的冰凌,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绒厚的雪感和纤细的冰凌产生了质感的对比,流线的造型使人们充满无尽的遐想。

(二)现代纤维艺术的色彩表达

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色彩来传递和表达的,人类的感知和能动性赋予了色彩以丰富的感情和特性,每一种颜色在纤维艺术家笔下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寓意。色彩在视觉上只是跳跃的色块,但对人类的思维活动来说却是充满着奇妙的音符。

纤维艺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和主题表达,进行或协调或夸张的色彩处理,时而粗犷浑厚、时而细腻逼真、时而飘逸朦胧,使创造出来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色彩效果。

作品《豚》,意在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用蓝色代表浩瀚大海,用绿色、黄色等构成大自然和谐的意境,展现出“海中精灵”――海豚优美的舞蹈。

二、在纤维艺术作品的手工实践中体验美升华美

纤维艺术创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学生需要经过反复体味、实践,才能真正走进艺术的境界,提高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主题实践活动以其生动活泼、丰富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成为加强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高教学审美性的不可替代的平台。给学生营造出自我体悟的空间,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体会到情与美、真与善的审美境界,而且使学生在鉴赏、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出学习动机和积极的情感,各方面的素质和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实践表明,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但会将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带入到鉴赏与创作过程之中,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且在与同学交流共享中,会用历史的、文化的和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主题实践活动作品《生命》,意在表达勇者积极向上的精神。画面运用红、白、蓝、紫等颜色,以蓝色为背景,中间两条宽大的、相互缠绕的曲线倾斜上升,上方蓝白两色相互穿插,直插天际,体现出奋进昂扬的生命状态。

主题实践活动作品《怒放》,窗台上的盆景桀骜不驯的精神是学生创作的灵感源泉,作品意在体现恶劣的环境中生命的自强不息,不管何时何境都勇敢地怒放。画面以方形饰花,以“S”形饰瓶,颜色亮丽,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充满活力,凸显生命之绚丽多彩,表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对成长的渴望。

总之,教师应立足于纤维艺术作品自身的审美特性,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作品的情感美、意境美,使学生的感官和心灵都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思想、陶冶心灵,提升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