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8:29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1

[论文摘要]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一些企业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行业的典范。它们成功的原因何在?本文试图从核心竞争力方面加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这两个典型电子商务企业的成功案例。然后论述了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电子商务企业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亚马逊在线书店(amazon.com)和阿里巴巴(alibaba.com)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以惊人的成长速度,成为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典范。究竟这些网络企业如何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呢?本文试图从核心竞争力方面加以研究,从不同电子商务企业中找到共性,以期对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有所启发。 

 

1 典型电子商务企业:亚马逊和阿里巴巴 

 

作为开创先河的网络企业,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自建立以来就成了众多网站的模仿对象和竞争对手。面对激烈竞争的局面,两家企业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成长,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1995年7月,美国人贝佐斯创办了世界第一个电子商务企业——亚马逊在线书店,直接面向顾客销售图书等商品。经过10余年的发展,亚马逊在线书店已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书店。2007年,亚马逊销售额达14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成为世界电子商务的一面旗帜。 

1999年3月,中国人马云以50万元人民币创办阿里巴巴,为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提供服务。经过飞速发展,2007年阿里巴巴全年总营业收入达到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5%;利润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2%;国内市场份额上升至57.3%。 

亚马逊是b2c(business to consumer)类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即企业和个人间的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是b2b(business to business)类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即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两者尽管类型不同,但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原因何在?两者的成功有深层次的共性吗? 

 

2 电子商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以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们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强大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的能力,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比较这两个企业可以发现,核心竞争力的构成离不开以下要素: 

 

2.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就是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人们依据一定的技术原理和社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应用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技术开发活动。技术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又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 

亚马逊抛开传统的商业模式,将自己的经营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创新。这种技术具备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和利润增长点。在日常运营中,亚马逊也不断创新,比如购物车技术、支付技术、订单查询技术、用户跟踪技术等,在改进顾客购物流程的同时极大方便了客户,吸引了广大客户群。阿里巴巴在技术上也做到了创新,比如交易平台的创新,沟通工具的创新,赢利方式的创新等,这在构成阿里巴巴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阿里巴巴赢得了竞争优势。

2.2成本领先 

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内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利用电子商务降低成本,可以达到规模经济。传统经济中的企业,要想进入一个全新行业,将要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壁垒的制约,如资金壁垒、技术壁垒、信息壁垒、政策壁垒等。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开展网上贸易,轻松进入这个行业,传统意义上的进入壁垒变得不再明显。但是,网络企业想要赢利却要受到规模经济的限制。一般说来,规模经济越显著,行业中原有达到规模经济标准的企业具有的优势越大,新企业就越难赢利。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其成功都离不开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领先优势。2007年12月亚马逊的访问量达到5962.4万人次,2007年全年阿里巴巴的注册用户达到2760万个,如此大的规模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单位成本。 

 

2.3发掘新市场 

传统营销中的“二八定律”认为,企业80%的销售额(或赢利)来自于20%的产品,因此将销售这些热门产品视为企业事半功倍的捷径。这种商业运作模式直到电子商务出现才有不同。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因为拥有庞大的空间,所提供的信息或展示的商品可以比其他传统媒体大许多,消费者也可以借用网络检索技术轻易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或物品。因此许多冷门或需求量很小的商品,或者小企业,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展示。 

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注意到了这种现象,2004年10月提出了足以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长尾(long tail)理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亚马逊销售的大部分图书都不是传统书店认定为热门的图书。据统计,亚马逊在2004年销售的图书中,有57%的品种是传统书店中没有的图书。阿里巴巴的目标客户群体集中在众多的中小企业身上。早期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15%的大企业服务,但马云却放弃了15%的大企业,而将85%的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为它们提供服务。 

2.4业务外包 

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应专注于核心业务,同时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业务以外加工方式外包给专业的、高效的服务提供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电子商务的交易环节中,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活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而最难以实现的环节就是物流。网络企业应专注于发展本企业擅长的网上业务,同时把不擅长的环节,如物流等,将其外包出去,交给第三方企业来完成。 

亚马逊在物流外包问题上做了多方面的尝试,比如采用第三方物流、建立配送中心、库存控制、提高效率等。阿里巴巴也采用诸如和中国邮政建立第三方物流联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措施极大降低了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物流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利润。 

 

2.5营销创新 

网络企业的营销方式就是网络营销。这种市场的全球性带来的是更大范围成交的可能性,更广域的价格和质量的可比性。而越是可比性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电子商务企业应当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一种优势,再争取一批现实客户,再获取一些潜在商机。 

亚马逊充分利用了网络营销的特点,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比如建立网络认知品牌,利用网络广告传达品牌信息,利用网站后台收集客户购物习惯,利用双向沟通做好客户服务等。阿里巴巴和淘宝同样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很多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3 结束语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分析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供求现状概述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在经营过程中运用到电子商务的技术和手段,因此需要大量熟悉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来帮助企业开展和实施电子商务。在未来几年内,随着新的电子商务企业不断涌现,以及由传统企业发展而来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需要,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

据有关数据显示,未来5年,在中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将有半数企业将在经营中尝试或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艾瑞咨询调查显示,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200多万,电子商务人才的普遍匮乏已成为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现状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既可喜,又具有挑战。

(二)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

电子商务企业需要的,其实是将传统的就业岗位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只是一种商务方式,一种理念和模式。以阿里巴巴支付宝公司为例,公司主要员工以技术、财务、销售、客服的居多。在这几个方向中,又以贸易、技术、销售、客服这几个方向人才的需求量最大。

另外,电子商务专业重在培养应用型、实战型的电子商务人才,一样技术或者一些理论如果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那么电子商务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驻足不前,并且在未来阶段将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探究与分析

各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尽管都各有侧重点,但依然可以看出在课程设置上所具有的非常多的共同点。很多学校提出了培养目标都比较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同时企业也需要掌握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那么在如此之多的课程中,学生应该怎么创造和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首先,传统的专业比如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它们从早期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了,而且带有很强的传统气息。而电子商务则完全不同,作为新兴的学科,一方面,它正不断地谋求自身的发展,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另一方面,它又在反向延伸,即实现非传统领域到传统领域的对接,并且带有很强的跨越性,因为时代的进步性和网络的跨越性特点,使得网络这一虚拟世界成为所有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而弄清楚了这点,那么答案呼之欲出,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与传统性较强学科的结合体当中。下图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各学科独有的部分,即蓝色部分;电子商务学科因为涉及面广,因此,与很多学科都有交叉部分,电子商务独有的中心区域,是每一个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核心竞争力按照主体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电子商务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同学相比较而言,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存在于电子商务与其他学科的非交集部分;另一类是同属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存在于电子商务与其它学科的交集部分。

如果说,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强调传统领域的技能,那么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便是强调虚拟网络领域的专业技能。

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对接策略

这些年来,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脱节,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理论整合阶段。当然,要实现两者的融合,学校就必须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培养具有个性化并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1、完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突出核心竞争力建设。

校企合作,双方通过研讨会来探讨和完善现有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突出核心竞争力建设,打破批量生产的限制,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兴趣学科。针对电子商务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可以灵活机动地让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相应课程。比如,爱好技术的学生,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学专业核心课,另外一年的时间前往信息工程学院软件专业去学习技术类课程。

2、根据学生特点,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安排企业培训课程。

学校可邀请企业中一些具有实践经验又对该专业了解的电子商务专家,根据学生所学课程、具备的能力、学生培养的要求和目标共同讨论该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开设的实践环节,培养能够跟社会需求对接的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的专业人才。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就是遵循目前和未来市场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能被市场接纳,投市场所好的人才。

对于面临就业选择的大学生,可以适当地安排他们前往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可以更好地契合企业的需求,有效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学生应认清自我,才能发展自我。

针对大部分学生应给予就业指导,多参加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认知等类似课程和讲座,在课程中了解当下就业形势,认清自我发展的瓶颈和特长。在宽泛的学习中,结合自身优势与兴趣,完善自我,突出自我,精通某样技能,即与企业契合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语

电子商务就业市场尽管存在结构性矛盾,但潜力巨大。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突出对学生个性化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避免批量、盲目生产,并能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学校和企业应该共同致力于电子商务学科的建设,学生也应该看清就业形势,认清自我,发展自我,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樊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探析[J].企业管理.2008

[2]李淑君.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探讨[m].经济师.2007(9)

[3]田苗.从就业现状谈电子商务教学应注意的问题[m].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李健.张修志.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m].电子商务.2005(11)

[5]刘红军.我国电子上午人才培养问题研究[m].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成长性竞争环境

一、电子商务的全球环境

1.电子商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冲击着全球每个角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电子商务经济模式的现状和未来,认识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消费观念,用科学的眼光和发展、务实的态度研究这一新兴的、必然的经济现象。电子商务较传统商务复杂,涉及信息产业、金融业、法律法规、交通运输、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企业机制等因素,形成、发展于行业交叉与渗透过程,决策过程严格、标准、量化。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有统一的政策框架和完整的体系结构,满足跨地区、跨行业的社会需求。只有按照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系统有序地进行协调和组织,从战略高度进行推动和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并为产业服务。

2.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相关的革命性活动

电子商务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电子商务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传统商业贸易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必然对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生革命性的变革。18世纪,机械化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抓住这个机遇,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19世纪,电气化带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抓住这个机遇、取代英国地位,转而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新的中心;20世纪,半导体引起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机遇造就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批国家产业转型,进入经济强国行列;今天,面对数字化网络技术引起的信息革命,又是一次机遇,谁抓住它,谁就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二、电子商务竞争环境、竞争模式和竞争特点的改变

电子商务时代对企业意味着竞争的全球化和高速化,新的商业理念产生适者生存、快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电子商务的根本目的是,增加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电子商务使全球性市场、交易关系和交易模式产生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化过程就是关系的整合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企业模式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数字经济的到来,使电子商务背后的社会变革也已经开始。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品牌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传统经济中,机器、资金、人力是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则不同,知识和技术是生产的第一要素,蒙特卡夫定律指出网络上的收益与节点数平方成正比。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未来的经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新的世纪,电子商务将继续获得超速的发展,并将全面进入传统商务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要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认真研究电子商务战略。

电子商务是机遇,更是挑战。网上利润难,是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满足内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传统经济方式相似,企业的电子商务经济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根本目的。企业是开展商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技术支持主体。企业经营在线商务,将定单管理与营销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结合,从网上自动获取定单并将其转换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建立在商务关系基础之上的企业,运用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新商务模式,改变生产活动的实现方式。

1.竞争与创新策略

依附行业垄断优势,可以掠夺整个行业的多数利润;相反,竞争将引起利润平均化,并使平均利润率下降,边际收益减少。在信息技术行业,产品的边际收益愈来愈少。软件产品的无限复制性,流水线自动生产的高效性,使it行业制造技术不断单一化,而核心技术的生产与经营高度集中化、垄断化。microsoft公司对windows和office的垄断性生产,intel公司对CpU的垄断性制造,都形成了特殊的竞争市场体系。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特点和活力所在。microsoft公司核心定位是市场潜力大的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intel公司则专注CpU的研究、制造。竞争使企业不断创新。通过创新,使企业维持特有的核心地位,强化竞争优势,拖垮竞争对手。

2.电子商务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

随着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竞争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竞争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变化。回顾过去,上世纪70年代成本竞争,80年代质量竞争,90年代服务竞争。近年来,网上市场的抢滩,强烈冲击传统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网上市场的逐步成熟,更廉价的商品、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先进的销售理念,网上经营成为一些企业竞争的焦点。在市场竞争中,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是引导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海尔集团仍能保持出口的大幅增长,靠的是核心技术、管理技能、营销体系。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模式、营销体系、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具有特长。

3.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的零售环境值得分析。根据mickael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体现于同行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政策调控。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塑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专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的能力,并能使自己长期保持特定市场上竞争优势的内在资源,也是自己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2002年11月初,深圳百佳超市与万佳超市的价格大战,在当天的竞争中,两家超市的鸡蛋售价均由开始的每500克1.8元降到了最后的0.1元,甚至买东西赠送鸡蛋。这种竞争有损于双方利益,是恶性竞争。在零售业中,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种关键能力,能即时掌握并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能增强其在行业内竞争地位,经过长期培育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差别化优势。电子商务是一场创新性革命,代表未来生产与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能力较量的重要领域,也使竞争更加激烈。变革传统方式、与时代同步发展,在未来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企业形成有特色的竞争战略模式,研究企业的竞争、成长战略模式。

4.标准战略

采用企业自己的技术标准是决定该企业在行业中领导地位的主要标志。行业标准形成之前,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其影响,不断推行自己的标准,从而,确定其行业领导地位。由于树立行业新标准难度不断加大,所以,一般产品与主导产品的兼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这种兼容既包括不同产品之间的兼容,也包括同一产品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这样,产生越来越多的以主导企业为中心、以产品兼容和服务兼容为纽带的战略联盟。以标准和产品兼容性为基础,产生以市场份额为基础的行业巨头。

5.电子商务联盟策略

互联网的基础构架与开放性,为搭建电子商务的联盟关系提供了契机。电子商务联盟有效组合企业的组织、核心业务流程、辅助决策手段与经营策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从网络采购、合作研究到协同生产、共同服务等更广阔的空间,构建这种联盟目的是以双赢的方式综合企业的能力、识别企业发展所需的流程和能力,在联盟企业间平衡、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作为参与者,企业将关注开发自己的核心能力、核心流程、核心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联盟促成基于产品和服务链的全球性网络,汇聚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有限的战略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拓展新市场、新业务。电子商务联盟将信息变成产品创新和改善服务的动力。

三、电子商务展望

虽然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障碍很小,但获得电子商务成功的障碍却很大。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信息产业推动的。很多的认识偏差都集中在技术层面,而不是在商务层面。其实,电子商务不仅涉及技术硬环境,更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管理等软环境。电子商务重点是商务,重要的是新的工作模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非常有限。主要的认识上误区在于,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建网站、网上信息、宣传企业形象、网上产品介绍、网上买卖。从电子商务的要求看,有关网络的网管问题、技术标准、资费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等都存在较大差距。

1.技术安全

解决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主要依靠安全技术、制订的标准。但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研究存在滞后问题。病毒感染、黑客入侵,容易使用户对计算机安全性、电子商务安全性产生怀疑。所以,预见性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留痕技术等,有很大研究价值,而且,这些技术手段本身在不断更新。为保证交易的安全,在电子商务中,必须采用出入口监控、电子交易证书授权、密钥管理、安全产品评测认证、病毒检测和防治、系统攻击与反攻击等技术。减少交易中直接的票据传递和确认过程,采用电子签名、电子识别等手段、并通过设定标准固定下来。这样,大大降低了不安全因素。

2.持续影响传统经济

目前,电子商务在产业经济领域规模还不大。据iCnniC统计,2006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12,300万,总数量增加较快,但占总人口的比例仍不足20%。网上购物者比例更少,几乎都是年轻人。电子商务经济模式,过去从来没有过,只有在实践中摸索。电子商务有着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与模式,不能照搬传统经济下的模式。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经济,电子商务在资源组合模式、市场运行模式与消费寻求模式与传统工业经济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商务中,商品的交换过程是通过谋面的柜台形式完成的。

3.信息技术驱动力进一步加大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核心竞争力;对策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

自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其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

基于这些特点,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是可持续的。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持和使用也是具有相对的成本和价值的。对于企业的近期目标而言,企业利用这种竞争力的成本可以看作是交易成本。这种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真实价值。“它可以看作是阻止企业实现其全部能力带来价值的一种摩擦力”。

二、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一)改变企业组织的结构

在以往的企业组织结构中,上情下达、下情上呈由中层管理者起作用,而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由网络承担,这就为企业组织结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贸易服务方式,它以数字化网络和设备替代了传统纸介质,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企业中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运作方式。

(三)改变企业的营销管理

以往的批零方式将被网络代替,人们直接从网络上采购,传统的人员推销失去大部分市场,广告宣传也为适应新的传播媒体而改变。管理界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定位,将更加依赖于上网者的资料以及对网络的充分利用。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组合和分销等一系列营销管理活动将会因电子商务而发生改变。

(四)影响企业的结算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系统实现电子付款,进行资金结算、转账、信贷等活动。目前主要的信用传输安全保障和认证问题还未得到全面解决,但是纸货币流被无纸电子流所代管而引发的结算革命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企业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做好改变传统结算方式的准备。

(五)改变企业竞争方式

电子商务改变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成本结构,使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改变供销合同的机会成本提高,从而进一步密切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电子商务不仅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销售市场的机会,而且也提供了更加密切的信息交流场所,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新型服务的能力,使企业可以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习惯,同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从而促进了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开发活动。

三、e时代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式的变化

(一)战略竞争力

企业识别新的市场趋向的能力和企业充分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开发新的商机的能力。

(二)财务竞争力

企业要成功,必须保证有财力投资任何一项新的营销战略。在电子商务中足够的财务能力,是企业击败对手的主要保证。网站需要吸引访问者,进行网上销售,则要非常大的投资,这些投资用于建立一个硬件和软件系统,雇佣专业人员,对网页每天更换内容,从而确保公司内部信息系统的完整性。

(三)创新力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对手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很快地深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产品。因此,企业从自身出发就需要不断地致力于寻找新的方法,改进电子商务的产品,提高技术水平,防止对手模仿、反击与防御。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创新。

(四)劳动力优势

在大多数电子商务市场中,公司为了了解顾客的需求,内部运作都运用了相似的计算机技术,用于提高服务的速度和精确度,保证所有网上系统技术可靠性。这些需要靠员工的技术水平来实现,对企业的运行至关重要。所以,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保留力和提高开发运作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人员的现有技术,是电子商务企业要获得的一大优势。

(五)质量

电子商务被看作一种服务性商务,顾客的忠诚度主要取决于企业为了完全满足客户需求而采取的措施。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向顾客提供各种便利,是企业提高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企业会通过各种方法建立与顾客对话,而且企业采用何种方式对顾客做出最为迅速反映,对顾客做出最为及时和准确的帮助,企业在这方面就最具有竞争优势。

(六)效率

电子商务中效率体现在顾客界面效率和物流效率。所谓顾客界面效率,是指企业通过投资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确保顾客各个方面的需求,从产品质量到定购产品都能最大化通过网络实现,没有任何人员的干预。物流效率是指企业定单的生产流程和物流配送。企业在这两方面的高效率,能给企业带来超强的竞争力。

(七)信息系统

企业要通过因特网吸引新顾客,保留现有忠诚顾客,靠简单拼凑信息系统是无法完成的,企业要将所有的信息流进行整合,并要比竞争者效率高,同时不断对公司的信息升级和强化。这种完备的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正是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e时代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首先要确立信息化、知识化管理的观念,加大信息化设备投资,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分配。其次要确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充分理解知识是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接受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增模型,即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高回报又可以对知识积累产生正反馈放大效应。再次要确立经营管理的人性化观念,随着大规模生产逐渐被灵活的网络所代替,这种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结构体系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加强调团队文化和文化人的参与,人性化观念不可缺少。最后要改变传统资产的狭隘观念,确认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其在高新科技企业的资产主体地位。可以说,电子商务首先带来的应是企业观念的创新和转变。

(二)更新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

企业应实现硬、软管理结合,并逐步过渡到软管理。硬管理指机构、组织、计划、控制等技术性、经济性管理;软管理指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以达到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而在激励机制上,应弱化对过程的控制,将绩效评估作为对员工考核的重要手段,同时给员工以更大的时间弹性和空间自由,强化个性化管理,放松经济性强制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内部应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市场营销系统,拓展电子商务业务领域,同时要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规定。在观念、组织、资金和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小规模的率先在标准化程度高、交易量大、批发次数多、顾客流量大的商品或服务领域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以此为突破口带动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四)实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电子商务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在企业内部,使各职能部门有机地联合起来;而在企业外部,通过电子化的贸易手段把贸易各方连接到一起,各成员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客户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另外,网络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命线,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实现了高度统一。

(五)分阶段、分步骤、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推出电子商务的实施

由浅入深实施电子商务对大企业来说,通过网站来树立企业形象、开展网络营销只是浅层次的电子商务应用,本质上的应用应该是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对我国企业而言,在实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既要克服“等”、“看”的思想,同时又要避免不切企业实际的盲目投资,追求“一步到位”的做法,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客户的需求、市场分布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企业人、财、物、技术等各项资源的情况。

(六)重视人才培养

企业应该从资本决定论向人才决定论转变,把企业的竞争定位为人才的竞争,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人才对企业资源的合理运用,并明确这种合理的重要性。电子商务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要保证系统软硬件安全、可靠的运行,没有一批高技术人才是办不到的。电子商务的开展过程是商务管理、商务活动、商务理论与现代电子工具的有机结合,故无论是从事电子商务管理,还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者都必须是商务理论与实践和电子工具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培养电子商务行业既懂商务又懂技术的复合人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黄敏学.电子商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曾凡涛.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4(5).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5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由多重因素组成,它依靠每个国民、每个企业的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咨询副主任陆刃波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候说道:“中国品牌的生产成本低、人力成本低等优势已经被打破。外资已经全面享受到这些优惠,本土企业过去在市场的比较优势,现已不复存在。”

传统的点对点的市场竞争已经转化成为链对链的系统竞争,中国企业不仅需要优势的人力成本、强大的品牌支持,更需要掌握整条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链的完整塑造。

这种产业现状使中国彩电在平板时代丧失了成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中外彩电业由CRt电视时代“以链对链”的对称竞争变成了平板电视时代“以点对链”的不对称竞争,核心显示屏技术的缺位已经成为中国彩电产业竞争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中国企业必须要和外资品牌一样,掌握了完整的产业链的生产才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由世纪双虹、四川长虹、美国mp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虹欧pDp项目的正式开工兴建,是中国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预计着我国在平板家电行业已经正在形成了与外资品牌链对链的竞争态势。

虹欧pDp项目是在为打造国家竞争力的具有民族意义的战略项目,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

长虹pDp一箭三雕

全球彩电产业高清化、数字化、平板化趋势下,产业技术升级刻不容缓,中国企业如果无法掌握上游屏资源,中国电视整机企业就会逐步沦落为没有话语权的廉价的组装车间,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中低附加值底端的位置。

中国长虹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的正式开工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实现了国家战略、产业战略和企业战略的有机统一,可谓一箭三雕。

一、pDp生产线的国家战略意义

虹欧pDp项目标志着中国彩电业在平板电视机时代将形成与日韩彩电业一样从零部件、显示屏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从而打造中国彩电行业的世界级竞争力。

它将打破日本、韩国企业通过垄断屏幕资源把自有品牌的整机价格降低到与中资品牌的整机价格一致,阻断中国彩电的利润来源与发展的局面。

它将打破日韩企业侵蚀中资家电企业的利润基础的CRt电视的企图,同时也打破了日本与韩国想将中国整个彩电行业推向商化与边缘化,将中资彩电企业变成日本与韩国平板显示屏幕的零售商的战略意图。

二、pDp生产线的产业战略意义

中国家电业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长虹的虹欧pDp项目是一个战略抉择,此举将加速中国家电企业摆脱低水平竞争的局面。

长虹的虹欧pDp项目是中国彩电产业自从形成CRt显示器产业竞争力,有一次具备家电的产业竞争力,是中国家电产业的“二次腾飞”的标志。

抵制外资品牌开始在中国启用“中国式价格战”玩法,致使中国彩电品牌集体处于下风的趋势。

改变了美国对中国输美电视收取专利费,中国彩电企业因专利授权,每年将不得不支出大约10亿美元的费用的被动局势。

打破外资近期再次爆出“中国彩电崩盘”,让中国彩电行业陷入危机的言论。

虹欧pDp项目将形成立足于在国内建立起包含基础技术研究和技术升级的科研平台,立足于在国内建立起全面的包含材料、设备、器件的产业配套平台,立足于在国内建立完整的平板整机发展的产业链,彻底解决平板时代中国产业链缺失的战略问题。

三、pDp生产线的企业战略意义

这不仅意味着长虹在电视关键部品领域实现了实质性跨越,pDp项目是长虹沿着产业价值链方向战略延伸的结果,也是长虹为应对“高科技行业与低附加值”的挑战迈出的实质性步伐。

有效打破了外资企业的技术垄断,让长虹掌握pDp的核心生成技术,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长虹在国际市场具备系统竞争力。

通过核心技术的掌握,长虹成为暨松下、三星、LG、日立第五个掌握pDp屏的核心生产技术,让长虹跻身为平板家电行业的领导品牌。

长虹虹欧pDp项目的战略投资,无疑是一次企业战略与产业战略、国家战略的有效统一,成功打破外资企业在平板电视的核心屏技术的垄断,结束了中国家电企业在新的平板电视竞争格局中弱势竞争地位,有效提高了整个国家在家电行业的竞争力。

长虹的这次战略投资必然会受到国人的尊重,作为中国人,我在这里想对你说:长虹,中国人为你喝彩。

长虹pDp是中国新家电振兴的希望

一、平板电视市场格局中外品牌竞争

整体来看,现阶段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竞争基本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中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占整体销量的60.2%;其次是日本品牌,再次是韩国品牌,最后是欧美及其他品牌。从平板电视销售额角度看,中国品牌占48%,日本品牌占29%,韩国品牌占16%,欧美及其他品牌占7%。中国品牌虽然占据本土市场主体份额但是存在两大核心问题:

第一:中国企业没有掌握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从全国市场来看,中国品牌仍然保持了60%的销量份额。屏幕的成本要占到整个平面电视机的60-80%,中国的平板电视机厂商在集体为外资的屏幕供应商打工。

第二: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竞争品牌最多,但市场份额相对分散,海信、创维、长虹、tCL、厦华、康佳六大中国品牌只占整体市场的50%。

二、中国pDp进行家电产业链整合的机会

pDp广阔的市场将有力推动长虹及中国彩电业实现跨越性发展。根据显示器市场调查公司平板电视市场急剧增长,pDp在大屏幕电视市场中属于主要的显示器件,从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将达38%。同时,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全球pDp电视的需求量将达到3000万台以上。pDp显示产品有大屏幕和全数字化驱动两个明显优势,是大屏幕彩电和高清晰彩电最具竞争力的新型显示器件。

等离子市场逐渐成熟,42英寸和50英寸等离子电视面板价格下降趋势明显,为等离子电视整机价格降低提供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等离子电视市场的增长。

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参与竞争品牌已十分明晰,竞争阻力相对弱小,以日韩品牌为主,松下、日立、三星、LG占据77.6%的销量份额和81.7%的销售额份额,中国品牌仅长虹、海信、厦华仍在坚持,其它均已全面转向液晶电视。

相比液晶面板,中国掌握pDp面板技术的进入途径更为简易与清晰。

三、中国彩电产业布局产业链上游

长虹pDp项目将充分整合国内外资源,突破pDp屏制造的各种瓶颈,形成具备中国本土优势的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化机制。此举无疑将对全球彩电业掀起巨大的结构性冲击,将深刻改变全球平板电视的价格、渠道以及品牌格局。

一是通过“垂直一体化”模式,既生产屏又生产整机,避免中国彩电企业高价从国外企业购屏,又被市场逼成低价销售平板电视的艰难局面。

二是解决了中国平板电视发展的“产业链的缺失”战略问题,即通过向上游进行战略性转移,掌握关键器件的核心技术,可借此拥有与外资品牌相同的平板关键器件竞争资源,从而掌握平板电视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借鉴CRt的发展经验,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本土量产化的同时,以pDp模组为产业的龙头基础产品,在中国建立和带动包含一大批上游化工、电子浆料材料、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精度制造设备、平板显示用玻璃等的全新的光电产业链,并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中国pDp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新型显示器件的可持续性的产业平台。

四、重塑中国彩电产业优势

中国融入全球,企业融入全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发展应当紧扣国家战略,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等,这些都在长虹pDp项目中得到深刻实践。

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专家认为,“长虹pDp项目挺立的是民族工业的脊梁,中国家电战略转型的步伐又迈出了一大步。”

长虹pDp项目一期建设预计2008年实现量产,这将是中国国内第一条pDp屏多面取生产线,主要生产42英寸、50英寸及更大的pDp屏。随着中国第一条pDp屏生产线建成,中国彩电业将扭转技术专利和标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长虹的核心竞争力=pDp+新的商业模式

长虹将是未来以供应链为纽带的产业资源的整合者,将是家电新的商业模式的创造者。长虹可以沿着打造垂直与横向整合一体化体系的产业链竞争优势的方向发展,将对中国未来家电产业的商业模式探索与重组有着重要的开拓性意义。

一、三星的垂直整合体系的借鉴意义

三星的垂直一体化,三星什么都做,从半导体开始做垂直整合,从半导体做到液晶显示器、手机、数位电视,是一个垂直整合的系统工程。而索尼没有半导体,诺基亚只做手提电话,其他什么都没有。诺基亚和索尼的DRam都是向三星买的,也就是说,他们向三星买动态内存,三星的利润就是他们的成本,所以他们一定比三星贵。

从三星与其他电子企业竞争者相比较,三星的销售成本明显最低,这就是三星内部市场垂直生产体系的成果,这是其他同业所不具备的。

三星是个庞大的体系,有很高的内部需求,所以它的半导体很多都是自己买、自己用,达到了50%,而且是逐年上升。这个好处有很多,最大的好处是,内部市场加外部销售,搞了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必须得大规模生产,这样它就比任何竞争对手都更具备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成本大幅度下降。

二、长虹垂直整合布局pDp的设想

回顾CRt电视时代,中国彩电业凭借价格优势、渠道优势和产业的规模优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彻底改变了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从本质上讲,如果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彩电产业,会发现中国CRt电视时代胜利的关键原因是因为具备了完整的本土的产业链(建立起了包括显像管、玻壳、偏转线圈、网板、电子枪零部件等与CRt相关的国内生产加工企业),才使得中国彩电企业拥有了与外资品牌竞争的资源,这就是CRt彩电时代中国彩电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因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造就了以长虹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家电企业的崛起,造就了中国成为全球彩电大国的事实。

但是到了平板电视时代,全球彩电业的竞争格局被完全打破,彩电的关键部件pDp、LCD显示屏基本上都被外资控制,而屏模组却占据了平板电视成本的60%-70%,甚至高达80%,所以从制造环节来讲,销售平板电视机就是销售屏。就pDp电视而言,能够生产pDp屏的国外企业(松下、三星、LG、日立)都同时生产自己的品牌整机,而国产品牌的整机生产企业却要从竞争对手中采购显示屏,使得在同一市场不具有同等的竞争资源。

外资品牌“垂直整合”的竞争模式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日韩等外资品牌控制核心面板,用面板控制中国彩电整机;另一方面,外资品牌又用价格战以整机挤压中国彩电整机,中国彩电业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这是目前中国电视业在同一大背景下面临的困境,其实质就是国内平板“产业链的缺失”。长虹投资pDp生产线通过在平板电视产业链上垂直一体化的布局,加强国际竞争能力,这是中国家电行业全新的竞争商业模式。

三、长虹可以进行家电行业纵横整合商业模式的尝试

我国很多企业都会往往采取“垂直与横向一体化”的商业模式,这与人们常常说的多角化经营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笔者绝对没有提倡多元化的意思。此商业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方式进行扩张,建立起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一种所有权关系。从而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控制,使企业能在整个产业链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以此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

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的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的“垂直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应用都是有效的,而长虹的产业链布局的“垂直与横向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将是各企业学习的典范。

长虹可以凭pDp项目打造一个家电、电脑等消费电子和工业大屏幕背投等产业链,这条消费电子与工业大屏幕背投的产业链的打造主要靠优秀商业模式的来完成其使命,此商业模式将资本和渠道这二个决定中国消费电子和工业大屏幕背投的关键性要素进行巧妙的成功地嫁接与融合在一起,将形成长虹的核心竞争力。

长虹可以以pDp的价值链为核心进行上下延伸和横向延伸进行商业模式的重构。长虹以价值链为核心进行商业模式的整合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一是以pDp为核心,进行横向相关价值产品的扩张。以pDp为核心价值进行平板电视机的产品、品牌、渠道、终端、人才等价值链的组合与整合,做大做强平板电视机这一个细分的行业。

二是以pDp为核心,向上下游进行纵向相关价值产品的扩张。从卖pDp到卖电脑、卖家电,再到整合家电、电脑等一系列产品的价值链的延伸。

三是以pDp为核心,向横向相关价值产品和上下游纵向价值链同时扩张。沿着pDp和平板电视机、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的上下游延伸的同时,又横向通过品牌、渠道、资本等扩张进入家电生产商、服务商、家电渠道运营商以金融服务商的综合产业资源的整合者。

长虹在通过pDp完成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塑造,成为中国企业对局外资企业的重要力量,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道路中担当重要的角色,他的成功也代表中国家电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已经做好应对外资家电品牌的入侵之势。

而长虹从布局CRt市场,到投产pDp生产线,可以说,他的“垂直与横向一体化”的整合应用一定是成功的,他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具备以下五个原则:

第一:对于多变的市场需要,企业组织敏捷响应能力;

第二:集中资源形成突出的核心优势,掌握产业链的核心技术;

第三:将企业成本转化成销售利润;

第四:企业有资金优势及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的能力;

第五:行业发展状况良好,中国家电市场的高峰期来临,有个好的市场环境。

长虹如果能够抓住pDp建设的机会,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的垂直与横向整合的商业模式,以pDp核心技术为基础,进行产业资源的重组,挑起行业的洗牌,创立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将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建立起来了企业的壁垒,其它企业无法超越与模仿。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6

摘要:苏宁电器作为我国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它的发展经验值得各个家电连锁企业学习和借鉴。本文以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其内外环境和竞争战略,并针对其竞争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战略。

关键词:苏宁电器;内外环境;竞争战略

一、公司简介

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电器)是中国3C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

截至目前,苏宁电器拥有1000多家连锁店、8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3000家售后网点,是中国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名列中国上规模民企前三,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①

二、环境分析

(一)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peSt)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国家商务部出台《供应商和零售商交易管理办法》,《反垄断法》立法工作即将结束。

(2)经济环境: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为苏宁电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技术环境: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4)社会文化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变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5)自然环境:近几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而我国的各种能源、资源丰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行业环境分析

(1)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目前国内经营家电的企业有10万多家,竞争主要在价格、服务和规模等方面开展。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我国家电行业的企业众多,进入行业的要求较高,因此潜在进入者对于家电行业,对于苏宁电器的威胁不是很大。

(3)替代品生产商的竞争威胁:对家电产品,其替代品所产生的威胁较小,因为替代品的产生主要是受科技影响。

(4)主要供应商:当前,从我国实际情况来说,供应商的谈判权力和优势比较少,因为我国家电销售主要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5)购买者可能:我国的购买者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对价格较为敏感。家电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购买者拥有的谈判权力和优势较大。

(二)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1、人力资源分析

人力资源是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苏宁电器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资本,建立了系统化的招聘选拔、培训培养、考核激励与发展规划体系。

2、企业文化分析

企业文化是苏宁电器管理和发展的灵魂。20年来,苏宁电器在企业内部塑造了执著拼搏、踏实严谨的工作氛围,不断加强员工思想教育,立志打造百年品牌。

3、核心竞争力分析

(1)服务是苏宁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苏宁电器立志服务品牌定位,连锁店、物流、售后、客服四大终端为顾客提供涵盖售前、售中、售后一体化的阳光服务。

(2)物流是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苏宁电器建立了区域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转配点三级物流网络,依托wmS、tmS等先进信息系统,实现了长途配送、短途调拨与零售配送到户一体化运作。

(3)信息化是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宁电器视信息化为企业神经系统,建立了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有效支撑了店面、物流、售后、客服终端运作和十多万人的一体化管理。

(4)人力资源也是苏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三、竞争战略

1、多元化战略

(1)集团在实施多元化过程中选择有潜力和成长性的、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各产业之间有关联性,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体现出苏宁各个产业之间互补的增值效应。.(2)以苏宁电器连锁股份公司为核心,吸引行业内战略投资参股,同时参与家电领域的制造、经销商的股权投资。

2、一体化战略(纵向一体化)

(1)后向整合:苏宁电器与其他电子企业如熊猫电子集团公司、飞鸽国际等联合出资组建新的实业公司或专业生产产品。(2)前向整合:苏宁电器与电器生产厂家整合,建立良好的供应链,共享物流和周转平台。

3、问题

(1)低价格使得整个产业链的盈利能力下降;

(2)规模扩大造成一定的管理问题,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企业发展缓慢,尽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率缓慢下降。

四、新竞争战略

苏宁Swot分析:

苏宁新的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优化价值链,通过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缩减开支达到成本最小化的结果,从而在实行低价格的过程中提高本企业的利润。

2、水平一体化战略

利用本企业的内部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兼并其他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增强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五、结语

苏宁近年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苏宁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服务、物流、信息化、人力资源等,提升品牌效益;另一方面,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实施新的竞争战略。只有坚持巩固核心能力,不断完善经营管理,适时调整竞争战略,苏宁电器才能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向艺等.企业战略管理[m].山东: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李晓蕾.以速度取胜[J].互联网周刊,2005(1).

[3]杨波.苏宁电器——高成长中的家电业连锁集团[J].

[4]蔡建梅.模式宣言——国际零售业十大实力品牌发展战略[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5]方龙胜,庞亚辉.给家电连锁把把脉[J].连锁与特许,2005(5).

[6]尚雪峰.苏宁it走过11年[J].信息系统工程,2005(3).

[7]周建明.wto与我国零售业发展战略[J].科学管理研究,2004(8).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7

[关键词]诚信稀缺资源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种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地发展。

然而,我国电子商务的竞争同样十分激烈,每年有近10%电子商务企业倒闭或者被重组,要抓住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契机并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树立品牌形象是电子商务企业的必由之路。品牌也就是产品的“口碑”,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凭着诚实守信,真抓实干做出来的。因此,企业要想树立自己的品牌,首先就是要搞好诚信建设。

一、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诚信状况不容乐观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十三次、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两者的用户比例分别占总用户数的42・1%和43・8%;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的2003年全国投诉情况也显示,消费者对于互联网服务的投诉增幅异常惊人,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117・5%。由此可见,诚信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的经营模式不同,消费者与商家不能面对面,只能在虚拟的网络上交流信息,这就加剧了商务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交易双方由于网络的限制,往往仅能知道对方极为有限的信息。主要的表现为:卖家只知道买家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却不知道买家的实际购买能力;而买家只知道卖家在卖什么,不知道实际上卖家手上究竟有什么货物,是否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和完善的销售渠道。甚至有些时候这些有限的基本信息也是不可信的。于是出于安全目的的考虑,交易双方都试图去收集对方的信息,以便分析对方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而现阶段的电子商务环境尚不能满足这一市场需求。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覆盖面较窄。主要是国内的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率先建设了第三方担保、评级制度,加入了网络诚信联盟,但依然还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尚未进入。而美国的信用评级则覆盖了所有的企业。从个人消费者来看,电子商务企业的评级制度只是针对在其自身的网站上参与交易的顾客,基本上是各自为营,因此缺乏普遍的约束力。而美国的个人信用评级和信用卡则是针对所有个人,适用于任何网站的。其次,第三方机构缺乏权威性。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第三方机构主要是由网站本身和一些银行、企业构成或者干脆由第三方企业充当。比如淘宝网的支付宝平台虽然拥有很高的信誉度,但究其实质仍然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公司,从理论上讲诚信风险依然是存在的。在第三方担保制度里,充当第三方机构的必须是由有着绝对权威的银行或政府部门组成,而有着利益关系的企业自身应该退出。

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的诚信状况尚不容乐观。

二、诚信是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的稀缺资源

“物以稀为贵”是古人对供求关系的朴素认识。现代经济学则告诉我们,什么商品最稀缺,什么商品的价值就最大。不论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是一个企业,谁拥有稀缺资源,谁就能获取高额利润,就拥有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在优胜劣汰、你死我活的商战中,寻求、拥有稀缺资源,就被视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而在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最稀缺的资源就其实就是诚信。我国的商业环境本来就缺少诚信,诸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盛行、合同履约率低、三角债、银行呆坏账、信用卡诈骗、偷税漏税、会计做假账等问题不一而足。据工商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为40亿份,但平均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另据有关部门对我国283家名优商品生产企业的调查,其中16类650种商品几乎全部被假冒。这种现象在电子商务的新环境下就更容易被放大,因为它的约束机制更加不健全。这一点在上一节的中已经做了充分的论述,兹不赘述。诚信既是最稀缺的资源,必定拥有者寡;反过来讲,因其最为稀缺,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最大的优势,就拥有战胜一切对手,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一个电子商务企业要想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首先就必须以诚信为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售后服务,以建立品牌的美誉度。

三、诚信是电子商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8

[关键词]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政策

[

从产业政策的角度来看,在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过程中,为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效率和保证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完善:一是政府通过制定电信产业政策,创造稳定的、良好的企业竞争环境;二是企业适应政府制定的政策并加以消化,将其合理地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使产业政策转化为电信企业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一、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以创造良好竞争环境

(一)创造电信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1.实行政企分开。我国的电信管理今后应尽量减少和尽快取消由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各类方案的做法,改由申报、听证、审批制取而代之。政府只是制定总的发展规划、总的国家发展战略,协调各个企业的关系、矛盾;实现主要由企业自行确定自己的发展方针、资费策略、业务开放种类、年度发展计划、技术演进方向、资费调整方案等;政府管制部门在加强宏观调控管理的同时,放宽对业务提供者经营范围的限制,使一种业务提供者提供多种(增值)业务有一定的可能性。

2.积极组织协调国内各企业,加快他们进入全球性竞争的步伐,从管理上完善这些企业,使他们能够符合竞争的要求:切实做到电信业开放市场与政府调控并举,尽快制定和完成电信市场开放的管理法规,以此指导电信企业有的放矢地建立自身的行为规范;建立一整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竞争规则,使国内电信市场逐步开放形成公平的竞争关系。

3.对国内电信企业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中国加入了wto,但进入wto并不意味着国际竞争马上就会在中国通信市场发生,它将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从国家安全和利益出发,国家要给予国有企业较大的政策支持,使之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促进国内外投资,拓宽产业投融资渠道。开放债券、股票、短期资金市场,允许外商兼并国内电信企业,简化审批程序、完善服务体系等,吸引外资进入同时,也应给予国内民间资本国民待遇。

5.进一步优化电信业投资结构。对电信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优先投资。对企业在基本基础设施(例如网络扩容)和技术基础设施(例如提升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开发电信应用与技术创新)的投资给予政策性优惠,鼓励电信企业扩大投资力度。

(二)鼓励企业业务创新

1.制订鼓励创新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业务创新,为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网上试验时间的安排、设备入网许可证的发放等方面大力提供优先的扶持。为规范对新型电信业务的管理,明确新业务在电信市场中的定位及发展政策,保证电信新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电信管理局将结合《电信条例》,积极完善电信新业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制订并出台《新型电信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新业务市场定位、发展时机、产业发展和竞争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2.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技术和新业务试验。在已完成前期跟踪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3G技术试验、宽带用户驻地网试点工作、LmDS的商用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一定范围的数字集群业务商用试验、电话号码——域名对应(enUm)技术的应用试验等。下一步,电信管理局要密切跟踪电信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对电信技术、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中已经和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如ipv6、软交换技术等在我国引入和发展的时机、策略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利于在电信业务发展和市场管理上取得主动。

3.加强设备进网认证管理,确保网络互联互通和网络安全。新业务要通过设备来使用,易用性、统一性是设备普及推广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电信设备市场开放较早,在标准制订上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种类繁多的电信设备,从局用设备到终端设备大量涌入我国电信市场。技术标准之间的差异、接口技术的非通用性,往往造成不同设备之间不能互联互通,同一个网络上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也不能互通。另外,用户需求的日益个性化,也对终端设备提出了丰富多彩的要求。而终端标准的不统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新业务的推广造成障碍,影响用户对新业务的认知度。为此,电信管理局要做好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工作,保证在多厂商、多运营商环境下实行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标准的统一,把影响互联互通和网络安全的设备排除在网络之外,切实维护网络安全,保障消费者利益。

4.密切跟踪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进一步加快有关标准和规范制订。电信业全程全网的特点决定了其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是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兼容。统一完整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是保证通信网的先进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及满足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业务的互操作的前提。当前新技术、新业务发展很快,但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比较严重,电信管理局要与部内其他司局一道,根据市场的需要,加快标准制订的进程。

(三)取消不对称管制

在市场开放的初期,采取非对称管制的方法,可防止市场上原有的垄断企业滥用其优势地位,排挤和压制新的竞争者,促使有效竞争局面形成。我国在电信市场开放初期也采取了不对称管制的政策。但是,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电信企业间实力的逐步均衡,不对称管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继续采取不对称管制的模式,就会出现严重的弊端:一是不对称的资费管制会造成价格扭曲、市场扭曲,使被管制的运营商由于在资费上的被动,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二是不对称管制会使现有的固话运营商背上沉重的包袱,影响其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甚至可能固化为未来改革的阻力。

因此,在市场形势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尤其是我国已经加入wto的形势下,通信管理部门应尽早解除不对称管制,并逐步转变电信行业的管制政策,将管制目标从简单的破除垄断转为维护电信市场的公平竞争;将管制重点从严格控制市场准入转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将管制中行政干预逐步让位于市场调控。

(四)排除政策障碍以加快行业融合

目前,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技术来看,“三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十五”计划发展纲要中也对此有明确的要求。但是,目前政策上的羁绊挡住了三网的融合之路。“三网融合”的僵局,不仅对广电发展不利,更为严重的是阻碍了宽带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电信业整体发展进程。

我国宽带产业至今迟迟发展得不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内容十分贫乏。从目前情况看,在各地开通的宽带网中,除了互联网接入、VoD视频点播、远程教育、智能社区服务等,其他增值服务少得可怜。网络基础设施再好,没有人使用或使用者的数量不足,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不是宽带运营商使用何种接入技术,而是他们所付出的费用能否得到满意的服务。

内容和服务的贫乏制约了宽带接入率的上升,而用户发展速度慢又影响了宽带行业的整体建设进程。在国内,目前在宽带应用内容供应上,广电最有发言权。全国有线网未来网络服务内容将包括:视频业务、数据业务和专业频道;基本频道大约传送20套左右节目;专业频道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传送上百套节目及VoD和aoD点播服务。可见,“三网融合”实现之日也是宽带繁荣之时。因此,为了广电、电信的发展,电信市场重组后,有关部门应摒弃部门间的利益争夺,消除政策障碍,加快“三网融合”进程。转贴于

(五)完善行业监管体制

1.应按照wto规则体系设计监管模式,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深化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组织机构改革,划清各项业务进行分开会计核算,避免主导运营商的内部交叉补贴等不规范竞争行为。应加强对主导运营商的信息披露管制,保证公共传输网的开放使用。在互通互联方面,应制订完善的规则体系,在互通互联的管理、资费标准、技术规范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搭建公平有效、合作性的竞争平台,以此确保电信业这个特殊行业实现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保证互通互联的高效率实现。

2.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对不同业务领域采取不同的管制手段,限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建立公平透明的互连互通规则,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保证平等接入,保证信息流通的畅通安全;要加强国家通信资源管理,实行资源的集中统一配置和监管使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费调整机制,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强化对网间互联互通的行政干预,保证各企业对网络资源的平等利用,推动企业之间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通过频率、卫星轨道、号码和ip地址等通信资源的分配,对市场主体和格局进行调整。分阶段引入有偿分配通信资源的规则,促进数量有限的通信资源能得到合理利用。加强资源管理的信息库及管理监测系统的建设。

3.完善法律环境。当前,通信法制建设要围绕贯彻《电信条例》,抓好现有部门规章的贯彻落实,加强配套规章和制度的建设,在全国形成统一、完善的法律环境;中国已加入wto,形势要求中国必须尽快出台符合中国国情的《电信法》,提升通信主管部门的权威性,将电信监管提高到国家法律的水准上,“违法者,以法制之”,按照加入wto的要求,全面清理现行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增强法律法规的公开性、透明性。

二、企业合理利用产业政策

1.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内在基础,竞争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外化表现。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竞争优势是培育核心竞争力、防范核心竞争力流失的重要思想方法。真正的竞争优势是以“内生性”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和依托的,外在因素可能造成短时期的表面优势,但不能形成本质的优势。比如,企业靠政府减免税收和财政补贴产生的利润并不反映企业具有运行中的成本节约特性和组织上的效率特性。而电信企业的高利润率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用户的高增长以及国家的政策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改善运作、改革或优化体制与组织以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永久性的过程。

2.正确发挥企业高层的领导作用。竞争能力在客观上的演变过程是必然的。面对这种客观上不可逆转的过程,企业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地位而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从主观上努力。而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意识是主观努力的重要方面。

在电信企业这样一个行政色彩很浓的企业里,企业的决策者往往受到政府部门的牵制,这就需要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好好把握时机与度。这要求企业的领导者要具有极高的管理能力与协调能力。一个企业家的行为不仅能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能推动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等。企业家个人的才能、魄力和远见卓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微软公司的软件技术及其开发能力和辉煌业绩令世人侧目,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总裁比尔·盖茨卓越的组织领导。因此,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在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逐步建立动态竞争条件下的柔性组织。由于部门间的沟通不畅,也会导致核心竞争力的丧失。而中国电信企业的组织结构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相对组织层级多、结构僵化、沟通困难而趋向于刚性化。因此,中国电信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企业体制改革,转变观念,尽快建立起组织结构高效、产业布局合理、管理制度科学、市场运作规范、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集约化新型管理与运营模式。

在组织结构上,中国电信企业应建立扁平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的新型组织架构,改变各省级公司权力过大、各自为政的局面,使集团公司拥有更大的权限;坚持人员“负增长”,优化人员结构,在企业组织结构重组过程中要坚决删除不需要的岗位,以有效的岗位、薪酬制度改革留住人才;建立动态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鼓励员工轮岗,打破部门门户之见;通过企业间的动态联盟方式形成虚拟组织(即保留企业经营、维护、财务、人力管理等核心功能,将其他功能通过外购、外包的方式虚拟化)、虚拟小组(为某项短期和具体问题而设计临时团队)、外包经营(企业非核心的业务经营、维护等,交给外面的公司,本企业只保留有限的员工主要用于管理和协调)等,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以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造和发展奠定基础。

4.积极推进知识型人才开发与管理。知识型人才是知识经济中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携带者。开发和管理好知识型员工是防止核心竞争力流失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企业对知识型人员的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第一,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主动创新,自主完成任务。第二,实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知识型员工更多的从事思维性工作,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其无太大的意义。组织中的工作设计应体现员工的个人意愿和特性,采取可伸缩的工作时间和灵活多变的工作地点。第三,强调以人为本的自我管理。适当分权,给知识型员工一个创新的空间,可通过信息分享,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等方式使他们参与决策,让员工感到在企业中的自我价值。第四,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人才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提高他们自身的提升机会,培养他们的终身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andG.Hamel(1990),thecorecompe-tenceofcorpor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Vol.68(3),pp.79-91.

[2]C.m.Fiol(1991),managingcultureasacompetitiveresource:anidentity-basedviewof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Journalofmanagement,Vol.17(1),pp.192.

[3]DorothyLeonard-Barton(1992),Corecapabilitiesandcorerigidities:aparadoxinmanagingnewproductdevelopment,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13.pp.111-125.

[4]杨浩.西方企业核心专长理论及应用[J].世界经济研究,2000,(3).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9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度影响,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信息由封闭、不对称转向全面开放,任何企业、任何个人都不再能独占机遇和优势;当绝大多数的产品由短缺转向开放,全面竞争的势头就不可逆转;当欧美经济陷入低迷、我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减弱,传统型加工贸易产业的辉煌就一去不复返;当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广大的中小企业出路在哪里?答案就是朝着培育和放大核心竞争力的方向转型升级。

一个企业,即使没有资金、没有土地、没有厂房、没有设备,甚至没有产品,但只要有核心竞争力,总有可以东山再起的一天;而一个企业虽然产销两旺,但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别人生产什么他也生产什么,别人销到哪里他也销到哪里,别人定什么价格他也定什么价格,其结果必然是难以应对市场的波动和激烈的竞争。新飞电器作为一家全国电冰箱行业赫赫有名的大型企业,在曾经辉煌的时候没有重视核心竞争力培育,在家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众多家电厂商以不断降价招徕顾客而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冰箱制造业成本不断攀高,没有选择向一二线城市提供更为高端的家电产品,而是停留在三四线城市保持中低端产品,企业经营陷入困局。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高不可攀的。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思路、决策、技术、组织、员工、流程、文化、品牌、渠道、价格、管理、营销、区位、基础设施等要素中个别或部分的组合,并不完全由规模、实力所决定。大企业、实力强的企业可能占有一些方面的优势,但是绝难以穷尽所有的优势。相反,中小企业由于经营灵活,船小好调头,往往能“一招鲜、吃遍天”。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人文环境和较好的发展基础,许多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有全国羽绒服行业排名前列的雅鹿集团;有从做拖鞋起家却将生物医药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的香塘集团;有来自德国、在行业中颇具盛名的舍弗勒、克恩・里伯斯、通快等企业,而在高铁、潜艇、航天、核电等尖端领域,也活跃着太仓中小企业的身影。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如北京大学光华商学院张维迎教授认为:比尔・盖茨就是微软的核心竞争力,柳传志就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是通过发展逐步积累的,如奔驰公司关于汽车制造的理念、严谨求精的态度乃至品牌等核心竞争力是在公司创立之时就已经拥有并不断强化的,而奔驰现有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则都是后来积累的。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是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之一――日本,曾经的家电行业几大巨头――松下、东芝、日立、夏普,应该说都是曾有过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今都已辉煌不再。而在中国,曾因独创VCD视频制式而辉煌一时的万燕、万利达、金正、爱多,如今又该到何处觅得芳踪?是时代淘汰了技术、技术淘汰了企业还是企业忽视核心竞争力建设而自己淘汰了自己?答案不言自明。

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在哪里?笔者认为,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技术优势。这是最直观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研究发明、外观设计、功能组合、加工制造、设备工艺、安装售后等方面。技术方面的优势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引进的,或者是引进后再创新的,但关键要让其成为自己的、别人难以模仿甚至超越的,同时是领先行业发展潮流的,并固化为企业的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企业的发展最根本要靠人,而激励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靠管理、靠制度。要以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为前提,以关爱职工为根本,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企业文化发展相配套。要大胆采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响应――决策――执行的快速反应机制。

三是选择盈利模式。盈利模式也有创新和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地方。如苹果的应用软件商店可以为企业创造二次利润,如电子商务领域的阿里巴巴平台盈利模式,又如团购网站的薄利多销和销售返点模式。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而言,将企业的原材料、辅料、能源、运输、人工、房租、折旧、管理、营销等成本加上必要的税金和税后利润之后,销售出去,这是最基本的盈利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经营、知识产权、服务增值、电子商务、独创设计、期货经营等新的盈利模式日益为制造企业所选择,作为转型升级的方向。

四是建立人才团队。一个企业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吸纳各类人才,建立包括技术、管理、营销、财务等人才的团队。要创造各类人才发挥才能的平台,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加强人才的培训提升,在保证核心人才稳定的基础上提倡竞争和流动,保持人才队伍的活力。

五是拓宽融资渠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只有资金有保证,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强。但筹资的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自己积累一点、亲朋好友借一点、银行贷一点的模式不仅速度慢,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要拓宽思路,积极发展上市融资、增资扩股、风险投资、私募基金、企业债券、融资租赁、合股合作、典当抵押等多种融资模式,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篇10

关键词:重组 电信企业 管理

       0引言

       我国电信企业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公司化动作,当前,从全国范围看,各大电信运营商正在通过内部改革,调整经营策略,实施差异化竞争,不断巩固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企业的认识和市场行为的理解,讨论我国电信企业在管理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电信营销

       我国电信企业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公司化运作,面对竞争的国内外的市场环境,以有形产品为基础创立的4p营销经典模型已经显得过于单保

       经典4p是指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4p模型认为营销活动中包括合适的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活动结成的一系列的策略,通过营销组合以达到营销目标。

       就目前而言,电信企业4p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方面,所有电信企业都认识到电信产品的无形性,建立了维护和保障通信畅通的运行机制。但传统观念中,电信企业将服务独立于产品之外,这使电信业务的核心产品与附加服务出现人为的分离,从而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定价方面,电信企业缺乏对必要成本的分析和核算,寄希望于以价格战的形式以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造成“囚徒困境”。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没有针对不同的消费目标群实行不同的交费策略,营销活动的针对性和目标性不强。

       渠道方面,电信企业的营销渠道以自办营业厅为主,为辅的营销渠道,模式单一,且营业费用过高,不能适应市场规模、细分市场及动态竞争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信企业的经营效益,是电信企业由规模经济性向效益经济性转变的一道瓶颈。

       促销方面,一些促销活动没有以科学的经营方式作引导,合理计算成本,层次化和多元化没有充分体现出现。

       2危机管理

       所谓企业危机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危机,而就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处理和企业形象恢复管理等行为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电信企业在参与竞争的同时要对企业自身的潜在的危机进行分析,作好企业危机预防(事前管理)包括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危机管理技能的培训;企业危机处理(事中管理)危机信息的获取传递、危机处理机构的建立、危机事态的初步控制、危机事件的全面评估、危机处理计划的制订、危机处理计划的实施;危机恢复管理(事后管理)、危机处理结果的评估、恢复管理计划的制订、恢复管理计划的实施。

       从目前电信企业经营情况来看,中国电信业存在在着三个方面的潜在危机。①资源危机,由于我国电信市场特殊的情况,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互联互通造成的通信事故时有发生。部份运营商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企业的传输网、通信网,造成重复性建设。②诉讼危机,随着电信市场全面竞争的开始,消费者对电信服务的要求也提高,传统的电信服务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当电信用户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电信运营商随时面临着被法律起诉的危机,这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非常危险的。③人才危机,由于我国电信企业在员工的培训、激励、薪酬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人才变动将受到挑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具体落实在“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四个核心层面上,并以文化建设、动态管理机制和it建设作为支撑系统。

    3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落后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提高竞争力,作为电信企业而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以塑造品牌为导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技术、营销创新为手段,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动力,以企业文化为支撑,全面的打造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塑造品牌为导向:一个成功的品牌,就像企业在市场竖起的一面旗帜,能将众多的客户吸引到旗下,形成一个庞大的、忠诚的客户队伍。品牌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塑造品牌,一是,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做好恰当的品牌定位。三是保证质量,第四,品牌宣传必不可少,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现代市场竞争进入了以客户服务制胜的年代,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就是要具有客户至上、令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令人满意、高质量、有特色的服务,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新客户。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动力: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一体化管理。那么企业怎样实现信息化呢?最主要和最关键的两项: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的信息化,二是人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要通过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而言,电信企业要抓住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特征和表现形式的方法,从而从企业内部视角出发分析和辨识核心竞争力。

       4企业文化

       中国电信企业在面对国内外竞争市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不断解放思想、转变经营观念、破除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旧观念、探索适合企业自己发展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使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一系列的活动。

       电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企业使命和愿景,电信企业的使命是企业存在的意义,是电信企业要考虑的重点;企业愿景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②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的标志。③企业及企业家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共同的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的追求,电信企业不可没有企业家精神。④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

       因此,电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电信企业只有形成自身独特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电信市场竞争中立于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奎因.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m].北京摘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