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3:49

世界经济情况篇1

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

FDi在我国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

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方法——优先附属证券

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特征及相关政策启示

金融衍生工具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状况的成因分析

股票期权激励理论的最新进展及评论

试论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的关系及其启示

论我国面临外资流失型产业空洞化危机的可能性

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投资者情绪指数选择的实证检验

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模式的构建研究

资本弱化的国际借鉴

公司现金流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

理性、有限理性和非理性

《复旦经济科学研究会》团结师生与反动派作斗争

wto框架下农业谈判分歧探因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产业选择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苏联到俄罗斯:养老金制度改革之评述

试论电子政府的有效性

现金流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实证分析

明晰产权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的分析

世界经济情况2005年1-24期总目录

权证交易影响标的股票的一般单期最优决策模型

中国财政紧急扩张的外溢性——有关宏观经济短期动态效应的分析

货币流动性对黄金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货币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基于agarwal模型的实证

汇改后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格关系的比较分析

股权溢价测量研究

股权溢价测量的扩展研究

股市中噪音交易者能长期存在吗?——一个进化博弈论的视角

动态面板数据的估计和检验——中国二十九个省市消费函数的探讨

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中的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

浅析我国前阶段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转变与经济腾飞

世界经济情况篇2

一、美、欧、日的经济实力地位

(一)多极之首的美国经济

10年前的人们对三极实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复兴的欧洲,衰落的美国。然而90年代后的情况表明,美国遏止了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态势,显示了其不仅是世界经济多极之一,更是实力之首的实力。其经济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至2001年3月,已连续增长10年,10年中年增长率达3.5%,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周期的记录。而且不仅仅是经济持续增长,还出现了“一高两低”并存的所谓新经济现象,主要动因在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为期10年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使得美国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

(二)泡沫破裂的日本经济

90年代后的世界经济三极中,日本的经济发展势头、状态与美国产生此消彼长的位置互换。50年代至80年代的每一个10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既快于西欧、更快于美国的,从而使日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1989年末,日本的资产价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4%,而其市场价值是美国的5倍多,仅东京房地产的市价总额就可以购买美国两次。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长期膨胀的。1990年,以当时发生的经济周期性危机为契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两个多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状况中,又遇上了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的发生,这对日本经济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这场金融风波既充分显露了日本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和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反过来又对不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现0.7%的负增长,1998年进一步恶化为2.8%的负增长,1999年勉强出现0.6%的经济微弱正增长,2000年,由于国际经济比上年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也由于日本近年来以国债为支撑扩张的财政政策逐渐显效,日本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也仅仅是1.5%的增长率。用经济合作组织的话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挣扎了几年的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出现适度的复苏。

过去的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受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日本经济目前依然困难重重,但是日本的经济实力犹存。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只是相对于美国而减弱或相对于泡沫经济高涨时而收缩,而并非基础经济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约相当于排在世界第三、四、五位的西欧三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之和。未来10年,日本将以接近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经济仍是多极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三)一体化的欧盟经济

西欧的经济发展态势在美欧日三者中始终处于中间的位置。80年代及其以前,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日本,但快于美国;进入90年代后,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日本,但落后于美国。以一个国家集团的实力计,欧盟的一些主要实力指标不仅大大高于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欧盟占世界的29%,美国占28%,日本占13%。但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欧盟的实力地位世界第一。欧盟是一个国家集团,15个国家的集合,尽管其一体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一个实体与美、日并立,但毕竟不像美、日那样作为单一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之一极。这要求欧盟既要加强经济一体化,又要加快经济发展,即通过“集中”和“积聚”两个方面的努力,以巩固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地位。

如何在较低通胀率和较低失业率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是欧盟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相比于美国近年来已出现“一高两低”的新经济现象,欧洲要逊色一些。

二、美、欧、日经济“软着陆”状况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软着陆”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一高两低”的良好态势,即经济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并存。

(一)经济增长率

1997年以来,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欧盟的经济增长状况是,1997年为2.7%;1998年为2.8%;1999年为2.3%;2000年经济增长率第一次突破3%,达到3.4%,为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仍低于美国;2001年,据经合组织等预计,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3%以上,从而将9年来第一次超过美国。从更长期的发展看,自现在起到2010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已是欧盟确定的发展目标。

(二)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与经济增长率密切相联的。按照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其在2.5%至3%的情况下是合适的,这既会使就业增加,又不会使通货膨胀率过于上扬。欧盟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三个指标上,只有在低通胀率方面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甚至比美国还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盟通胀率1998年为1.4%,1999年为1.3%。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是在经济增长率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欧盟则面临着既要经济增长率突破3%,并把高失业率降下来,同时又不至于使通胀率有大的上扬的艰难任务。事实上,自1999年下半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来,欧盟的通胀率也呈小幅攀升态势。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2000年7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反对经济增长率高于3%,我们所不希望的是通货膨胀达到这一水平”,因此,欧洲央行对影响欧元区物价稳定的因素保持警惕,将继续实行“把通货膨胀压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长期战略。从现在的发展态势看,欧盟2001年、2002年的通胀率将回落到2%和1.8%。

世界经济情况篇3

其实,将足球与经济结合并以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已经是一个惯例性的年度项目。而在世界杯到来的2006年,这种分析无疑将为足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给出一个全景性的展示。荷兰银行的分析师把最大程度地推动世界经济作为出发点,给出了他们的看法,甚至评测出一个经济学层面的世界杯冠军队。这个冠军必须能为拉动国际市场的繁荣做出最可观的贡献。

以往的数据显示,在世界杯年,那些最终在决赛中捧杯的球队所属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远远超过那些决赛中的失败者。赢得世界杯就赢得一切,至少在经济层面上,这种解释一直都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据荷兰银行分析研究所统计,世界杯夺冠会给一个国家的年度经济增长率带来平均0.7%的提高幅度,而决赛失败国当年的年度经济增长率,较前一年相比,则会出现平均0.3%的下降。

自从1970年世界杯至今,只出现过两例违背了“赢得世界杯就赢得一切”的经济定律。1974年和1978年世界杯冠军得主德国和阿根廷,在夺冠后都出现了经济滑坡的现象。与之相比,两届杯赛的亚军得主荷兰队,虽然也出现了经济滑坡的现象,但下滑幅度明显比德国和阿根廷低得多。然而.在1988年,当荷兰成为欧洲冠军时,“赢得胜利就赢得一切”的定律重新得到印证。欧锦赛当年,荷兰的经济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前一年,同时股市也出现繁荣景象。阿姆斯特丹股市的当年年终交易额,比往年提高29%。

统计数据显示,在德国世界杯之前的三届世界杯上,夺冠国家的股市情况明显好于失败国。夺冠国股市会出现平均10个百分点的上扬,而失败国股市则会遭遇平均25%的下跌窘境。

足球场上的胜利给经济带来的正面影响,其实更多地是基于一种乐观心理效应。当然,世界杯年,夺冠国家的酒吧、超市等的销售额会大幅攀升,相关纪念品以及广告拉动的消费总量也会突飞猛进,但在各种原因中,因夺冠而带来的乐观依然会驱使消费者增加消费欲望。

有一组统计数字表明,1988年荷兰夺得欧洲杯之前,荷兰国内市场的上半年消费总量依然处于普遍的悲观低迷状态,而6月份当荷兰国家队捧起欧洲杯后,荷兰消费者下半年的消费总量比上半年提高了至少7个百分点。

商业贸易受足球相关情况的影响也很明显。世界杯夺冠国家的受关注度往往会被大幅度提升,而这些都会大大提高其对外贸易的成交比率。在对外贸易学方面.交流互惠是一个基本原则,而足球,特别是世界杯这样重大赛事,往往会提供给夺冠国家一种对外交流的有利条件,也更利于其在竞争中增强自身的亲和力。

欧洲内部的财富角逐

假使我们抛开足球层面的实力和好恶,单纯将世界杯夺冠对股市及市场的影响作为基本出发点,本着有利世界经济发展的目的设定评价和推测标准,那么哪个国家会成为经济学家期望中的世界杯冠军呢?分析师们最先将范围限定在欧洲。

在过去的数年来,世界经济失衡的境况日趋恶化,最为明显的表现之一便是美国可怕的财政赤字。据统计,目前的美国年度赤字已经相当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7%。

如果美国对经济失衡的修正速度超出正常节奏,本应循序渐进的走势一旦转变成爆发式的突变,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美元大幅贬值、以及美国经济的整体下滑。这对于世界经济无疑将是灾难性的。

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出现,逐步消除赤字的做法是相对合理且切实可行的。那么,一切又将如何实现?荷兰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关键在于欧洲。原因依旧是世界各地经济增长率的失衡。

近年来,当美国、亚洲以及拉美普遍呈现经济高增长态势时,欧洲却明显处于颓势。而缓和这种颓势的方法之一,就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可以吸引世界其他地域增强对欧洲的出口。对于内需几近饱和的美国而言,增加对欧洲的出口量,会使其在不必担负过多经济危机风险的情况下,缩减自身赤字:对于亚洲,欧洲激增的内需可以将亚洲的出口方向从北美吸引到欧洲。而欧洲经济增长的加速也会把原本对准北美的亚洲投资者吸引过来。因此,在“赢得世界杯就赢得一切”的规律基础上,从世界经济平衡的远景规划考虑,经济学家们更希望捧起世界杯的是一支欧洲国家队。

欧洲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如果美国捧起世界杯,对世界经济平衡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亚洲国家捧杯,则会使亚洲原本迅速发展的经济出现过热现象;而拉美国家,虽然他们拥有巴西、阿根廷这样的强队,但其夺冠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不大,自然对发展平衡的促进作用也会很有限。

综上所述,欧洲国家夺冠.从缓和世界经济失衡的角度讲,是最为理想的。现实印证了经济学家的推测,四支欧洲队打入半决赛,世界杯最后演译成了“欧锦赛”随之带来的经济效应无可限量。

为了达到拉动欧洲经济的目的,最终夺冠的国家必须是一个在欧洲市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从这一点看我们可以取消两个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中欧国家捷克和波兰。当然,能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对于这两个中欧国家的经济同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们在德国的早早出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动作用最终落实到国内市场上的实际拉力。

另外,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现实,最后加入欧盟的10个国家,其国民经济总规模仅仅相当于一个荷兰,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黑山、乌克兰等国家,也都不可能在世界杯之后对欧洲经济的发展起到多么显著的作用。虽然,葡萄牙在淘汰英格兰之后打入世界杯四强,但我们也不可能指望这样一个国民经济总量比波兰还小的国家能发挥太大作用。瑞典和瑞士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欧洲位居前列,但由于其国民人口数量实在有限,其实际作用也不会很大。

荷兰在欧洲经济实体中,也是个小角色。这样.在入围世界杯决赛圈的欧洲14个国家中.就只剩下英格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那么,它们中究竟哪个国家会最终在这个世界杯年为欧洲经济贡献最大呢?决定因素在于其对经济推力的渴求度。

近几年来,西班牙经济上升趋势一直很迅猛,但同时它也一直承担着明显高于欧洲平均水平的高通货膨胀率和赤字。经济分析师们认为,即使西班牙在今夏的德国走得再远,其拉动作用也会相当有限,因为这个国家根本不需要额外的经济助推。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英格兰身上。被称为现代足球发源地的英格兰,堪称英国经济实体中的巨狮,但它业已繁荣的市场和良好的经济前景,以及其较少参与欧盟整体经济调配的独立作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平衡方面的贡献。

在剩下的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中,法国的经济现状可以称得上是三者中最为乐观的。在过去的五年中,她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5%,而德国和意大利的增长速度不及它的一半。这三个国家最终进入本届世界杯的四强,其中法国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但即便如此,法国相对乐观的现实也限制了它对欧洲经济的贡献值。

关键先生:德国pK意大利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得出了最终两个角逐“世界杯年欧洲经济最佳贡献奖”的国家一—德国和意大利。从经济层面上讲,德国与意大利入围最终的世界杯决赛是最理想的结果。很可惜,他们在半决赛就已经火拼。

经济上,两国曾面临很多相似的问题:顽固的劳动力市场、较高的失业率、老化而低迷的财政体系,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两国经济增长缓慢。同时,他们都严格将自己的财政赤字控制在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3%,经济结构的改革效果都很有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内需疲软情况也都极其相似。如果这算是两国经济较量的上半场的话,那么水平持平却又“不思进取”的境况倒是真的很像他们在1982年决赛时的上半场比分:0比0。

相对而言,下半场似乎更加令人兴奋。首先,让我们对比一下两国的“产出缺口”。“产出缺口”是宏观经济中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差异。大量的证据表明,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高:而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低。因此,政策制订者常常用产出缺口来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作为世界杯的举办国,大量的投资和商业预期使得德国在世界杯之前一直拥有一个乐观的“产出缺口“。但随着世界杯的举行,反作用也开始侵袭德国经济。场馆建设、旅游业、消费输入情况会随着世界杯的进行和结束出现一个由高到低的明显跌幅,而“产出缺口”也会逐渐压缩,意大利则不会面对这种问题。因此,从这个概念上讲,德国与意大利打成平手,1比1。

第二层对比是制造业。意大利和德国的制造业在欧洲位列前茅,但2001年以来,意大利的制造业产出值进入瓶颈,德国方面则十分乐观,而一旦意大利夺得世界杯,其对制造业带来的刺激和随后带来的拉动效果显然会比德国的更加明显,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意大利似乎占得先机——2比1。

第三层对比则是经济信心。德国权威商业研究机构给出的德国经济景气指数,近年来一直持乐观态势。而意大利市场的乐观度和国民的信心远远低于德国。恰恰基于此,世界杯带给意大利悲观市场的正面影响就会更大。至于德国,它并不会因为世界杯的举办或者最终捧杯而出现更夸张的经济乐观景象。这样,意大利3比1最终胜出。

世界经济情况篇4

2012: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运行的五大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23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7%,增速与1-10月份持平。从环比看,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6%。分产业看,1-11月份,第一产业投资8153亿元,同比增长30.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42963亿元,增长21.1%,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75120亿元,增长20.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逐步回落的局面可以在四季度得到初步扭转。主要原因是,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将继续显现,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小幅回升的可能性大,出口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低速增长后可望有所恢复,加上2011年四季度同比基数低,预期2012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将会超过三季度7.4%的增长速度,但回升的幅度将是有限的。因此,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将在7.6%左右,低于2011年9.3%的增长速度。

2012年,在不断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趋于明朗化,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2013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问题一:潜在增长率降低成为现实。2012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增速回落屡屡超出预期,即便采取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也难以取得明显效果。这固然与世界经济迟迟复苏有关,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降低的现实:一是支撑过去高速增长的因素已经弱化,构成投资的主要方面均增长乏力。二是在投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和外部需求难担支撑增长的重任。三是从生产要素看,过去曾经充裕的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都发生了变化。有鉴于此,必须承认并适应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现实,在未来进行决策时必须确定适当的宏观调控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问题二:需求固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从中长期看,要更重视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从2012年情况看,之所以做了很多努力却依然没有摆脱经济增速的下滑局面,就是因为推动需求增长的难度比以往加大。从下一阶段看,还要重视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体制机制调整,解决消费率偏低、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不协调、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例偏低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通过改善供给促进经济增长上。

问题三:在中国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已经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与世界经济和谐增长。过去30年来,中国创造了年均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一枝独秀,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中率先实现回升向好,表现出中国超然于世界的独特发展优势。但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独特的发展优势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表现在,中国市场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中国经济融于世界的步伐在加快、融入的程度在加深,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广度在拓展、深度在深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趋于全面化,这在2012年的经济运行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首先,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削弱了中国的出口,而且影响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对中国进口连续下降,美国、日本、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进口增速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较大回落,造成中国主要以出口产品为主的行业生产能力闲置、利润下降。特别是,这些主要对外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难以转化为国内需求的,国内相关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其次,对外贸易的萎靡不振对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明显加大。在对外贸易正常发展时,外部需求和国内需求似乎并没有显著关系;但由于中国出口规模已经近20000亿美元,出口品又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加上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当国外需求急剧减弱后,企业就会减产、利润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货币政策宽松,企业也不愿意扩大投资。出口增速回落还直接影响了外贸企业的工资水平,并从更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消费的扩大。再次,世界经济的迟迟难以复苏加大了中国宏观调控的难度。世界主要国家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困难,纷纷出台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特别是美国出台了第四轮量化宽松的经济政策,不仅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还会导致部分资金流到中国资本市场。中国宏观调控当局既要集中精力稳增长,还要防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输入性通胀,更要防范资本流入引起的资本价格上涨,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综合以上情况,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经济已经很难避开世界经济的影响,必须与世界经济共荣共生。

问题四:经济问题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如果经济问题与政治、军事、外交等问题交织在一起,那么,经济问题必然要受到影响。2012年不仅是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增速回落的一年,也是政治、军事、外交等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一年。从2012年情况看,中菲南海争端以及与中日争端都对经济产生了影响。从未来情况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对外影响力的扩大,政治、军事和外交上的问题还会进一步突出,对经济的影响也有可能趋向常态化,需要权衡利弊、趋利避害,确保经济不受大的影响。

问题五:对于宏观调控的作用要有新的认识。2012年以来,面对经济增长的困难局面,世界各国都寄希望于通过加强宏观调控解决问题。但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宏观调控并没有出现让人期待的效果。因此,必须对宏观调控的作用重新认识:一是就中国经济增长而言,宏观调控再也不能象过去一样可以包打天下,宏观调控是有其政策边界的。在2012年表现尤其明显,针对经济增速的回落,二季度以来就出台了一系列的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但经济增速仍在回落,表明了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在新形势下的有限性,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二是就国外而言,西方国家尽管是现代经济学的发祥地,在运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应对经济危机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经济现象不断复杂的今天,他们引以为傲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比如欧洲债务危机。应该说,为应对这场席卷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西方主要国家使尽浑身解数,能用的政策都用了,但仍在衰退的泥潭中挣扎。

2013:左右经济发展走势三因素

影响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在国内需求面临困难和考验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上升。几乎可以肯定,只要世界经济出现明显复苏,中国经济增速就可以超过2012年。但综合各种因素,尽管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可能会比2012年略有改善,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同时面临“财政悬崖”逼近和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有限的考验,欧洲债务问题短期内还有可能突出,日本经济的挣扎局面将会持续,新兴经济体同时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增加世界经济复苏的难度,并限制中国扩大对外贸易的努力。二是国内需求的恢复程度。2012年中国经济之所以持续回落,主要是因为有效需求矛盾不断趋向突出。如果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得不到解决,2013年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大的起色。总的看,2013年,扩大国内需求有一些积极的因素,主要是十召开所带来的政治周期效应,各地的发展热情会带动相应的投资和消费,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显现也会从总体上扩大投资和消费,但国内需求特别是有效需求的扩大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是地方政府扩大投资受制于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和土地财政的萎缩,产能过剩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和企业利润的下降将会影响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的信心,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难以明显缓解也会影响企业和职工的收入并限制相应的消费。总之,国内需求的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三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大小。尽管当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有所减弱,但在经济困难时期,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仍是决定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根据2013年经济的可能走势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除非经济增速有大的下滑,2013年宏观调控不大可能出台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最有可能的是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度加大力度,并把重点放在结构调整和长远发展上,因此,宏观调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世界经济情况篇5

一、美、欧、日的经济实力地位

(一)多极之首的美国经济

10年前的人们对三极实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复兴的欧洲,衰落的美国。然而90年代后的情况表明,美国遏止了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态势,显示了其不仅是世界经济多极之一,更是实力之首的实力。其经济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至2001年3月,已连续增长10年,10年中年增长率达3.5%,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周期的记录。而且不仅仅是经济持续增长,还出现了“一高两低”并存的所谓新经济现象,主要动因在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为期10年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使得美国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

(二)泡沫破裂的日本经济

90年代后的世界经济三极中,日本的经济发展势头、状态与美国产生此消彼长的位置互换。50年代至80年代的每一个10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既快于西欧、更快于美国的,从而使日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1989年末,日本的资产价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4%,而其市场价值是美国的5倍多,仅东京房地产的市价总额就可以购买美国两次。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长期膨胀的。1990年,以当时发生的经济周期性危机为契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两个多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状况中,又遇上了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的发生,这对日本经济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这场金融风波既充分显露了日本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和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反过来又对不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现0.7%的负增长,1998年进一步恶化为2.8%的负增长,1999年勉强出现0.6%的经济微弱正增长,2000年,由于国际经济比上年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也由于日本近年来以国债为支撑扩张的财政政策逐渐显效,日本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也仅仅是1.5%的增长率。用经济合作组织的话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挣扎了几年的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出现适度的复苏。

过去的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受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日本经济目前依然困难重重,但是日本的经济实力犹存。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只是相对于美国而减弱或相对于泡沫经济高涨时而收缩,而并非基础经济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约相当于排在世界第三、四、五位的西欧三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之和。未来10年,日本将以接近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经济仍是多极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三)一体化的欧盟经济

西欧的经济发展态势在美欧日三者中始终处于中间的位置。80年代及其以前,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日本,但快于美国;进入90年代后,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日本,但落后于美国。以一个国家集团的实力计,欧盟的一些主要实力指标不仅大大高于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欧盟占世界的29%,美国占28%,日本占13%。但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欧盟的实力地位世界第一。欧盟是一个国家集团,15个国家的集合,尽管其一体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一个实体与美、日并立,但毕竟不像美、日那样作为单一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之一极。这要求欧盟既要加强经济一体化,又要加快经济发展,即通过“集中”和“积聚”两个方面的努力,以巩固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地位。

如何在较低通胀率和较低失业率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是欧盟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相比于美国近年来已出现“一高两低”的新经济现象,欧洲要逊色一些。

二、美、欧、日经济“软着陆”状况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软着陆”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一高两低”的良好态势,即经济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并存。

(一)经济增长率

1997年以来,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欧盟的经济增长状况是,1997年为2.7%;1998年为2.8%;1999年为2.3%;2000年经济增长率第一次突破3%,达到3.4%,为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仍低于美国;2001年,据经合组织等预计,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3%以上,从而将9年来第一次超过美国。从更长期的发展看,自现在起到2010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已是欧盟确定的发展目标。

(二)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与经济增长率密切相联的。按照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其在2.5%至3%的情况下是合适的,这既会使就业增加,又不会使通货膨胀率过于上扬。欧盟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三个指标上,只有在低通胀率方面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甚至比美国还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盟通胀率1998年为1.4%,1999年为1.3%。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是在经济增长率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欧盟则面临着既要经济增长率突破3%,并把高失业率降下来,同时又不至于使通胀率有大的上扬的艰难任务。事实上,自1999年下半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来,欧盟的通胀率也呈小幅攀升态势。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2000年7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反对经济增长率高于3%,我们所不希望的是通货膨胀达到这一水平”,因此,欧洲央行对影响欧元区物价稳定的因素保持警惕,将继续实行“把通货膨胀压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长期战略。从现在的发展态势看,欧盟2001年、2002年的通胀率将回落到2%和1.8%。

(三)失业率

高失业率一直是多年来困扰欧洲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与美国近年来失业率压低到4%的情况相比,欧盟的失业率高达10%左右。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密切相联的两个指标。一方面,高失业率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压力。据欧洲的统计,欧洲每年用于失业、贫困人口救济和社会福利保障的开支高达1万亿到2万亿欧元,占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到20%。如此巨大的开支拖累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长率是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强,欧盟的失业人数在减少——从1996年及其之前的约2000万人减少到1997年3月的1,800万人、1998年5月的1,700万人、1999年的1,600万人和2000年1月的1,230万人;欧盟的失业率也在降低——从1996年的10.8%降至1997年的10.6%、1998年的10.0%、1999年的9.1%和2000年的8.4%,预计今明两年将继续降至7.8%和7.3%。

此外,汇率情况也能说明问题。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这既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欧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条件,也会在动荡不已、危机迭起的世界经济领域,为欧洲货币地位的提高增加一个新的筹码。作为美国、欧盟、日本三极世界经济格局,随着欧元的问世,从长远态势看必将发生新的变化。欧元比之原本地位最弱的日元,其地位会进一步增强;就是比之世界第一货币美元,从长远看也会构成挑战。但欧元诞生两年多,其表现特别是汇率表现,并不如原来预想的那样好。1999年1月1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为1:1.19,而到2000年10月26日,1欧元只能兑换到0.823美元,欧元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比诞生之初大约贬值了30%。

世界经济情况篇6

一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回升

美国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目前,各方面对美国经济下一步走势普遍较为乐观。这种乐观情绪是有一定根据的。从需求方面看,消费继续充当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个人消费支出今年前两个月继续明显扩张;投资从去年二季度起扭转下降局面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成为经济增长加速的重要因素。从供给方面看,在服务业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工业生产止跌回升,2003年全年增长0.2%,扭转了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下滑的情况,这是经济复苏基础渐趋稳固的标志。从目前情况分析,2004年工业继续表现良好,天然气、电力和矿业生产的继续稳步增长,延续了工业生产的增长势头。美国今年将举行总统选举,布什政府正在不遗余力地维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以为其竞选获取有利的筹码。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没有得到控制,同时,今年前3个月物价水平连续上升,增幅分别为0.5%、0.3%和0.5%,这引发了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

欧洲经济有望好转。从一些主要预期指标的情况看,欧元区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出现回升或好转迹象。反映制造业信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今年初以来均高于50的基点,其中,关于订单和产出的评价均为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服务业采购经理人信心指标的大多数构成指标也分别为2000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微观经济主体对经济运行的信心明显增强。近期,波兰等中东欧10个国家加入欧盟,原成员国将面临一定的资本外流和工资下降压力,整体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但由于新成员国经济增长相对较快,也会给欧盟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俄罗斯经济将继续较快增长。政权比较稳定,经济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原油价格继续处于相对高位,这些都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日本经济进一步复苏。从当前情况看,日本经济回升的动力仍主要来自出口和工业生产。日本出口在今年一季度达到14.5兆日元(约合132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了12%。由于日本企业效益得到改善,企业经营情况出现好转,破产企业连续减少,这对设备投资的增长是有利的。目前,消费尚未摆脱颓势,物价跌幅虽有所回落,但通货紧缩状况仍未完全消除。但总的来看,全年日本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济也将在出口的带动下保持较快的增长。

应该说,目前世界经济的继续回升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等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风险已基本缓和,压抑许久的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信心明显回升,投资和消费活动重新趋于活跃,经济复苏的动力不断增强。其次,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条件大都处于多年来十分宽松的时期,都将继续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支撑。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主要是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过度依赖美国经济增长,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日本和欧元区经济仍面临着许多结构性障碍;主要经济体在连续降息和大幅增加财政支出后,政策调控余地较小;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处于多年来的高位,提高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成本。但总体上看,全年世界经济运行前景是乐观的。根据世界银行最新预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3.7%,明显高于2003年的2.6%,其中,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将分别增长4.6%、1.7%和3.1%。

二、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缓慢恢复

1.世界贸易在曲折中复苏。当前世界贸易总量温和扩张,2003年增长了4.7%。但从结构上看,出现了更趋不均衡的势头,主要表现在美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2003年美国逆差接近5000亿美元,创下新的纪录。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强烈抬头,相继出台了大量针对主要贸易伙伴的限制措施。这在国际贸易领域引发了普遍的不安和对立情绪。最近,欧盟已开始了历史上首次针对美国的贸易制裁,相关惩罚措施主要是对美国商品征收5%的额外关税。如果这种限制措施进一步升级为大范围的贸易战,将对2004年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国际贸易领域另一件重要事件是坎昆会议的不欢而散。在此次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以农产品贸易为核心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对立,导致了旨在推动世贸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磋商破裂,给全球贸易发展蒙上了阴影。不过,从世界经济运行情况看,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对贸易的扩大是有利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加快将带动整个国际市场需求的恢复。据联合国预测,2004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7.5%,高于上年的4.5%的增幅。

2.国际投资情况将逐步好转。2000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慢、股市价格缩水、公司利润下降等,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持续减少,到2002年跌至6510亿美元,比历史最高水平几乎减少了50%。进入2003年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减少的势头有所缓解,虽然全年跨国直接投资水平仍处于低位,但资本流动在亚太等局部地区重新趋于活跃。从200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向看,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美国大幅度增加,流出略有减少,欧元区和日本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流出均大幅减少。由于国际投资流向与经济增长水平相关度较高,估计2004年流入美国的资本仍将增加,日本、欧洲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将有所增强。

3.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1)外汇市场。近两年,外汇市场发生了重大的结构调整。美元强势货币地位大为削弱;欧元稳步升值,受到汇市投资者的普遍关注;日元对美元呈现稳步攀升趋势,在日本央行的再三干预下仍顽强挺升,成为汇市次强货币。这种结构调整过程在2003年发展得如火如茶并延续到2004年初。但从2004年情况分析,美元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经过较长时间的下跌,美元当前汇价已比较充分地释放了下跌的风险。而且,随着美国实体经济复苏的基础不断稳固,美元汇价已初步止跌,下一步回稳的可能性较大;而欧元和日元得益于经济基本面的支持,也不至于出现明显的下跌,国际汇市整体上可能将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2)股票市场。全球股市在2003年完成了由弱到强的转变,全球股市的涨幅是近年来较大的一年。道·琼斯指数上涨约20%,纳斯达克指数上涨约40%,英国《金融时报》指数上涨10%,法兰克福dax指数上涨约30%,日经指数上涨近20%,香港恒生指数上涨约30%。这样大的涨幅同时也意味着,在经济正常增长的情况下,2004年很难再重现相同的涨幅。但从经济的基本面来看,2004年的国际股市还是谨慎乐观的。

三、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多个方面。当前国际经济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1.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需求增长,进出口贸易恢复,有利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香港、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均增长很快,增幅分别达到34.5%、41.7%、23.4%、29%和31.9%。由于强势美元地位改变后,2004年美元可能在一个相对低价区域波动,因此我国的贸易条件仍将相对有利。另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国际贸易的扩大带来较为严重的障碍,我国外贸出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今年一季度,国外对我发起11例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调查,涉案金额3.3亿美元,特别是一些国家在特别保障条例下专门针对我国商品设立了一些非关税壁垒,将增加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的难度,这种趋势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世界经济情况篇7

关键词:发散式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应用

发散式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的个人特点,结合高中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而采用的教学方式[1]。发散式教学法是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2]。历史使人明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而要将历史的明智作用,历史给人以启迪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只依赖于老师的言传和灌输是完全不够的。笔者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对发散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做出相关研究,认为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好发散式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加教师知识储备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是协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指导者,更是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生导师,所以,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运用发散式教学方法教授高中历史的相关课程的过程中,如果老师没有很丰富、很充足的知识储备则是很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和发散式学习的,所以,教师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量,是有效运用发散式教学法的需要。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的教材中,第八单元的内容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的几大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包括美国、俄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等,还介绍了自二战之后的十几年的发展期间内,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状况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进程。在这一课程内容的讲述过程当中,如果老师没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就只能采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经济的形势,即采用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的。但是,如果老师本身就已经具有了很充足的知识量,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发散式教学法运用得游刃有余。如,可以向学生先总的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的经济形势,然后介绍一战以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形势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情况,由这些新的情况入手,让学生自己思考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向学生讲授课程时,分析与这些世界经济变化的新情况相关的因素,引导学生运用发散式思维进行原因探究,学生在对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最好的老师,想象是最好的创造源泉,所以学生在任何课程的学习中,都少不了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合理的想象,即使是历史这样一门严谨的纪实性学科也同样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合理想象。鼓励学生合理想象是运用发散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手段,也是锻炼学生发散式思维的最佳途径,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3]。所以,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发散式教学方法就必须鼓励学生想象。当然,想象的过程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胡乱想象,也不是与历史毫无关联的白日做梦,这个想象是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基本尊重之上的,是基于对历史学科的一定的认识之上的,是科学的、合理的和规范的思考过程,这才是符合现代学生素质发展要求的学习过程。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的课本中,第八单元的内容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冷战”时期的“两极政治”格局,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转变为“一超多强”的格局,世界的政治格局正式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独霸天下的局面,而新兴的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及众多国家都将成为新的政治力量强国。在这一课程的讲述中,老师就可以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思考,运用想象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结语

历史的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过程,历史教学活力不仅来源于学生对学科的创造性思考和提问,同样来源于历史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保证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动德.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2,08(23):190.

世界经济情况篇8

发展资金相对充裕。我国原本是资金紧缺的国家,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政府、社会与个人财富大大增加,筹资融资能力大大增强。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超过36万亿元。企业资金供应相对宽松。资本市场交易活跃,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筹资能力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每年约600亿美元,许多跨国公司看好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充裕的资金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投资品生产能力提高,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这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巨大,建成投产大批项目,生产能力大大增强。钢材产量超过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煤、电产能和运输能力明显增强。现在不少投资品产能过剩,如果经济增长放慢,产能过剩情况将更严重。从再生产角度看,一定时期某些部门和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是变动的,长线部门、长线产品与短线部门、短线产品是相对的、动态的、可变的,不能认为短板永远是短板。事实上,需求的增加、需求超过供给的市场压力,也是短板部门和产品的发展动力。长与短、供给不足与需求不足是相对的。

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出来,带动了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以低档和中档商品为代表的“老三件”和“新三件”,已经被高档商品、高值商品、高价服务所取代。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城镇居民已降至35%左右。新的消费热点包括住房、汽车、信息、通讯、教育、中介、旅游、休闲、医疗、保健等。现在,国内旅游和境外旅游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每年出国(境)旅游达3000万人次以上,购买住房、汽车已成为中等以上收入阶层的新时尚。新的消费热点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新一轮经济增长,而且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位产值能耗的降低都有重要意义。一批城市群蓬勃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多年来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都达到两位数。近年来,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以及正在形成的中原城市群,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发展活力日益显现。城市群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示范功能对周边地区起着有力的带动作用。

国际经济形势平稳,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环境较好。2006年,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情况较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5.1%,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4.9%。相应地,世界贸易也有所增长,预计2007年增长7.5%。当然,这些预测与实际情况会有差异,但总的来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将有所扩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已经5年多,对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已比较熟悉;外汇储备较多,国际收支情况良好;企业素质有所提高,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一些大型企业“走出去”,与国外企业共同开发资源、开发市场。这些情况,有利于我们继续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情况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增长

2009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同时,Cpi和ppi双双呈现负增长。中国2009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对于世界其他各国来说,中国经济的变动不仅实际影响着处于衰退的世界经济整体,更影响着各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信心;对于中国来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作用。

一、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经济预测都不断调低各国经济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总体将下降0.5%到1.5%,其中发达国家将下降3%到3.5%。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将下降1.6%,世界贸易量将下降9%,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被看作是20世纪以来能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相比的大衰退,在许多方面其程度甚至更为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报告曾指出,近代以来一般经济衰退会持续12个月,随之出现的是至少持续5年的强劲反弹,但当前的形势却非常“罕见”,它很可能带来一个特别长和特别深的经济萎缩期,使衰退期持续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发达国家要在2010年才能出现复苏,而且其复苏过程还将是缓慢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有可能最先走出经济困境的国家,中国经济较早回升将影响世界经济较早走出衰退。

中国一季度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5%、5.3%和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7.3%。一季度GDp增长6.1%,比上一季度的6.8%又有所下降。而2008年全年GDp增长为9%。可以明显看出,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多数国家进入衰退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长下降明显。

不过,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6%(3月份增长30.3%),加快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4%,加快11.1个百分点。这表明,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已开始表现出来,投资力度大干上年同期,尤其是在农村方面增长特别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的效应至少在下半年发挥出来,使GDp增长步伐加快。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同比增长24.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2%,汽车类增长11.1%。这表明,中国的社会消费仍然保持着稳定上升的状态。

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6%,ppi同比下降4.6%。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下降19.7%,进口下降30.9%,顺差同比增加209亿美元。可以看出,与世界经济衰退同步,Cpi、ppi双双下降,进出口下降极为明显,中国经济下降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的冲击造成的,这种影响还在持续。

对于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国外媒体多给予了比较积极的评论。国外分析人士认为,消费者能否保持消费,私人部门是否开始投资是经济是否开始获得前进动力的两个关键,中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虽然是10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但从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来看,中国可能已经度过了最糟糕的时刻。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更明显地显示其效果,或许带来至少两个季度的投资增长势头。不过,中国经济复苏是否能持续也受到一些质疑。比如有的分析指出,在近些年中国GDp增长中,外需的贡献占较大比重,甚至超过30%,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状况下,中国的经济复苏具有相当大的困难,从较大程度上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多依靠内需的模式是重要的,但也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中国国内对中国经济状况有许多评估。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并未进入衰退,只是增长速度放缓,下行压力大。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处在上升的大周期,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将帮助中国走上健康之路,人们评估,中国经济现时遇到的问题是,主要来自外部需求急剧收缩的冲击,导致经济减速,企业经营困难,失业增加,从而使经济结构性矛盾凸现。政府推出一揽子的刺激经济计划,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是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力求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中国政府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具有信心的。国务院4月15日常务会议下达了第三批中央投资,认为目前有30%的计划投资进入了经济,其余70%的投入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国内舆论认为,中国有足够的空间和能力推动经济走出低谷。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经济在目前面临的形势与2008年年中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08年7、8月时,国家提出的宏观调控任务是“一保一控”,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首要任务。在中国经济连年以两位数增长的形式下,人们已注意到经济增长有“过热”的倾向。因而国家已连续两年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投资、出口,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接近30%。2007年GDp增长11.7%,2008年上半年已降为10.4%。在2008年上半年,物价上涨曾成为关注的重心,外汇储备迅速增多,许多人热烈议论的是房地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泡沫”。那个时候,许多人还认为粮食价格、石油价格等至少在几年之内都会保持在高位运行。但是,2008年下半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引发,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最初,人们还认为危机会控制在金融领域,可能很快被克服,但危机不断扩展,并使各国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物价形势完全逆转。2009年的形势对中国来说,已不再是放缓经济发展速度的问题,而成为如何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力争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了。这种经济发展的变动表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经济发展从1949年以来,就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变迁来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大体上说,从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中国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时期。在1949年,中国的近代工业仅占全部经济的10%,中国还是一个农业人口占90%的贫穷国家,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强国,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以国有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借助国家的力量,有计划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的积累和支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78年,乡村人口从1949年的90%左右下降为82%。1978年工业产值4,237亿元,其中重工业为2,411亿元,占56.9%,轻工业为1,826亿元,占43.1%。中国不仅有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还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人造卫星。在这个时期,主要由于外国的封锁,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处于“半封闭”状态,对外贸易即使在1978年有所发展之后也仅占同期世界贸易额的0.78%。但是,这个时期建立起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从20世纪B0年代到20世纪末,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传统的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初期,起到了迅速聚集全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在转变生产关系、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提高经济资源效率等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也逐渐暴露出更多的缺陷和不足。中国从80年代开始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在80年代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逐渐形成,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并在90年代期间,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时期,通过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显示出发展的活力,已有的现代工业体系获得不断的发展、提升、扩展,国民经济结构向现代化方向迅速转化。中国在1964年三届人大上提出中国“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任务,当时提出“两步走”: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蓝图在1975年四届人大上重提,计划在1980年以前完成第一步,并在20世纪内完成第二步。实际上,1978年时,第一个目标已基本完成,而第二个目标则成为中国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在1992年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被具体化为实现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00美元。这20年又分为前、后10年,前10年打好基础,后10年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2000年中国GDp达到89,403.6亿元,按不变价格,比得1978年增长近6倍,在世界排名第六,中国人均收入7,078元,居民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巨大的,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28.1%、48.2%和21.4%,1998年分别为18%、49.2%和32.8%,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也分别从70.5%、18.3%和13%转变为49.8%、23.5%和26.7%。中国对外贸易状况反映着中国经济开放的发展。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1990年为1,155亿美元,2000年达到4,743亿美元。2000年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4%,进口额占世界进口额3.9%,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4.6%提高到2000年的23%。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这个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相联系的,在这一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之后,中国经济才有条件,也必然与世界经济发生更密切的关系。

从21世纪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与世界经济发生更为密切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发展及其运行周期是在与世界经济基本隔绝的条件下发生、演变的。即使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运行周期也受世界经济变动影响相对较小。但进入21世纪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种条件开始发生变化了。实际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已在感受外来经济震荡的巨大影响,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已实际造成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这是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与世界国际贸易分工体系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使中国在90年代后期发展为“世界工厂”,与东亚、东盟、欧盟、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各地区、国家结成了程度不同的经济与贸易关系,甚至形成由中美贸易连接的某种经济关系体。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1世纪以来更获飞速发展,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1,548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2.4倍。近几年来,对外贸易以两位数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30%以上。很明显,世界经济的兴衰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经济。正是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变化,在2008年上半年以前,中国政府关注的是抑制经济的“过热”,并采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出口结构的转变。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对外贸易局势剧变,并严重冲击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政府不得不转而采取一系列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干预措施。而这种情况也将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常态”。

三、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期走向

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这样一个基本状况:中国虽然在GDp总量上已占世界第三位,近年之内将会超过日本占世界第二位,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还会超过美国占世界第一位。但即使是这样,中国在21世纪中叶以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人均国民收入还很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40%左右,按每年城镇人口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到2030年,才可能达到60%以上,使城镇人口达70%甚至80%以上,即到21世纪中叶,才能讲中国最终完成了现代化。而且,这个现代化的过程在今后要在世界经济总体的发展演变中进行,在与世界经济总体关系越来越紧密的融合中,世界会越来越多地影响中国,中国也将越来越多地影响世界。这个基本状况决定了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期走向。

不过,中国完成现代化第三步的基础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曾经历这样一种历程:在建立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时,经济发展严重缺乏建设所需资金,建设资金主要靠来自农业的积累以及中国工业自身的初步积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除了靠自身积累以外,开始大量引进外资,借助引进外资,设立特区、经济开发区等,将越来越多的外部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积累资金的来源。也由于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吸收了低廉的劳动力,使中国逐渐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成为国际生产、流通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国民经济结构得以顺利开始新的不断的调整。“中国制造”、或者,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正是这种经济发展的成果。这种格局被从多方面加以描述,比如“美国是主要消费国、中国是工厂、日本是零部件供应商”、“美国消费、中国储蓄”等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更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迅速上升。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1,655.7亿美元,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达2万亿美元以上。1997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万亿元,目前该余额在20万亿以上。中国已不再缺乏经济发展的资金,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处于有利的地位。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是,用已积累的资金用于创造国内需求,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迅速、果断地调整政策,提出4万亿的刺激经济计划,其中1.5万亿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1万亿为汶川地震重点灾区重建;0.4万亿为民生工程;0.37万亿为农村民生工程;0.37万亿用于调整产业结构与技术改造;0.21万亿进行节能、减排、生态建设;0.15万亿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国家还扩大财政9,500亿元,新增贷款5,000亿元,以促进企业投资、拉动居民消费,中央财政投入420亿元用于促进就业,投入1,461亿元用于推动科技创新。中央计划3年投入8,500亿元用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投入2,930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基金,投入7,161亿元用于“三农”建设。中国政府可以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拿出巨额资金刺激国内需求,表明中国有能力在外部需求急剧缩减的情况下,用加快国内建设、创造国内需求的方式抵御外部经济的冲击,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社会稳定。

国内外对中国一季度及中国经济今后走势的评估虽有差别,但总体上是乐观的。认为中国经济主要是受到冲击,发展仍有较大空间、在2009年下半年将率先复苏等观点是大体上符合现实的,或很可能是会得到验证的。在这里,关键是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继续发展的足够的空间。第一,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中西部发展,以及这些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发展构成中国巨大的投资需求。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4.5个百分点,主要是外部需求减少引发的,外部需求的减少在中国可以由内部需求弥补。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中基础设施部分是把原计划将来做的事提前拿到当前来做。这可以保证经济增长保持在一定高的水平上。中国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中有用于关于医保、社保的改革部分,这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改进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而在现仍稳定增长的居民消费上更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已包含了经济发展的许多内容,包括不断的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较大空间。

世界经济情况篇10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都曾经采取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为主的经济政策,都取得过成功也都出现过问题,实践证明单一的任何一种经济政策都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本文回顾了这两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证明了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促进经济发展需要采取的合理经济政策。

自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3月9日完成了他的经济学着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之后,“自由主义经济”就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为经济运行的金科玉律。他们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发地调节供需之间的平衡,市场就是万能的上帝,而政府的角色只应是资本主义的“守夜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经济法则之下,经济迅速发展,物质财富急剧增加。马克思当年曾经这样感叹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之上的,放任自由的经济必然会因其个体生产者的短视而盲目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在资本主义早期经济蓬勃发展之时,放任自由的经济发展自身所具有的缺陷也就不时的暴露出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就是这种缺陷的真实写照。自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危机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困扰着资本主义世界,不仅表现在危机爆发的周期越来越短,而且所产生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大。每当经济危机到来之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停顿,经济滑坡,工人失业,各种矛盾极端尖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处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中,1929~1933年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机。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是之前历次危机所从未有过的,而且,其延续时间也异常持久。以美国为例,由危机时的最低点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需的时间,煤、生铁、钢等都长达四十多个月。因此,1929-1933年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世界经济危机。此外这次危机还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信用,货币制度的崩溃。到1933年,美国银行共倒闭11730家,企业倒闭252000家。这场空前剧烈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主义”的失灵。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理论从此受到了冷落,市场万能论的声音日渐式微。于是,提出通过加强“国家干预”来刺激经济和保持“充分就业”的凯恩斯主义便应运而生。1936年12月凯恩斯了发表他的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本书中他说道,政府不应只是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应该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提出了国家应该积极的干预经济,主张政府应通过调节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供应,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应该说,这种主张基本上是符合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实际情况的,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正是接受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经济生活中加大了国家干预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才逐渐克服了经济危机的消极影响,使生产得以逐渐恢复。战后,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对经济进行了国家干预,还通过建立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缓解了日益紧张的劳资冲突,并且降低了失业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以前困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也没有再次爆发,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以美国为例,战后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与1950年相比,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其增长速度明显地高于美国两次大战之间时期的速度。国民生产总值也从1945的3552亿美元增加到1960年的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达1883美元。60年代美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渡过了“繁荣的十年”,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增长了37.5%,达到了2579美元。

在度过了20年的平稳发展之后,国家干预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了出来。1973年12月至1975年4月,美国再次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8%,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7.8%,全国失业人口达850万。1975年上半年危机渡过高潮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出现了相对停滞的趋势,但同时又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西方经济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滞胀”。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根本原因在于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干预的情况下,不断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大多数国家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另外,国家不断推行反危机的政策和措施,结果使得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过剩的生产力和过时的机器设备不能够被有效淘汰,所以生产的潜力不能被充分释放。另外,国家的干预也使得企业自主性降低,企业的生产动能不足,组织和管理效率低下。而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对当时的“滞涨”是无能无力的,因为根据凯恩斯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是不能并存的,但当时的情况却是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一起发生,凯恩斯主义理论陷入了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又重新抬头,曾经一度被忽视的市场作用又被重新提起。不过西方经济学家也认识到,单纯靠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是绝对不可能处理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必须要将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微观调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长期平稳地运行。因此,一种试图糅合这两种经济思想优点的经济理论——新古典综合经济理论,开始被后来的美国总统所采用,并作为指导国家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政策,逐渐使美国经济从“滞涨”的泥潭中摆脱出来,并在20世纪的90年代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自1991~2001年,创造了经济连续增长10年,年增长率达3.5%的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周期的记录。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可见,市场不是万能的,但缺失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又是不行的。国家干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完全靠国家干预的弊端也是十分严重的。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已经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并不表明有效的国家干预就该在经济领域中完全撤出,必须要将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我们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微观调节作用。并且广泛吸取国外优秀的经济研究理论成果,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国经济产生大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平稳快速运行,创造出惠及全国人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终实现我们目前正致力于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