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十篇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十篇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4:49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1

关键词:经济周期;中短期投资;低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124.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55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22-03

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的信号频频显现,眼前的复苏到底能持续多久,复苏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问题都摆在投资人面前,这将是影响投资收益的重要方面。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现象十分明显,抓住经济周期的本质才能抓住经济脉搏,降低中短期投资风险。

一、经济周期的内涵及阶段性特征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波动现象。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或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一般为2-10年,因此属于中短期经济的范畴。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周期并不具有钟摆似的精确性,相反可能更像天气那样变化无常。现在通行的四阶段划分法将一个周期分为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

在投资实践中,正确识别衰退阶段最为重要。衰退是指经济负增长或停滞的时期。学界通常将衰退定义为“在一年中,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季度出现下跌”。美国政府认为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即为衰退。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则将经济衰退定义成更为模糊的“大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连续几个月出现下滑”。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笔者认为,凯恩斯关于经济衰退的定义更偏向于经济衰退的结果,因而本文采用美国政府关于经济衰退的定义。

由图1可以看出,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至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一直经历着经济衰退,这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2009年1季度,我国经济处在谷底。图1中的扩张阶段是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接下而来的又是两年的衰退。这一点说明了我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依然在经济谷底徘徊,未来走势有不确定性,同时也佐证了关于经济周期不具有严格规律性的特征。

把握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十分重要。这不仅可以使我们对经济周期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还可以帮助我们研判现在的经济形势,为经济主体的投资决策把握方向。本文所要讨论的关键点即是这一点。

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的客观过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别是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了一系列内外政策的改革。这些措施进一步开放了中国市场,使得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也更易受到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

(一)美国的经济周期性波动

美国的经济一直以来经历着周期性的波动,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自二战后,在工业经济不断繁荣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但限于自然资源以及生产规模的影响,在高速增长30年后,基本面上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供求背离,导致了美国经济开始下行。上世纪90年代科技水平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美国的经济不但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其通货膨胀率也维持低位。这是一段长达十年的黄金时期,知识化的投入有效抵消了自然资源稀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断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段时间美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相对稳定,经济整体也出现稳定上升的态势。随着美国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金融手段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虚拟经济快速实现了繁荣。到2007年快速繁荣的虚拟经济终于导致了美国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海啸般瞬间击垮了美国的经济,引起了美国经济再一次急剧下滑。因此可以看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一共出现了三次中周期的波动。在这三次波动过程中,美国政府分别采取不同的金融手段来应对,从而使美国经济起伏不断。

(二)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美国具有相似性特征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整理。

图2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网站整理得到的我国自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走势图。由图可以直观的看出,自1978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一直在大幅震荡。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在1978-2012年这34年间,大约可分成三次经济周期。其中三次谷底出现在1982年、1992年和2000年,平均时间跨度约十年。这表明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中周期特征,与美国情况相近。

分析我国的周期波动原因,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受美国等国际影响较大。第一次周期约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而导致的美元超发和中东战争爆发导致石油危机使国际经济受到牵连。第二次周期也是由于美国引起的局部战争导致的油价飙升和美国经济的低迷而引起。第三次中周期则是以美国和日本的泡沫经济破裂而导致的经济衰退引起。而现在我们经历的周期则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面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周期不单纯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也不是平稳的,而是同样会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即使在完全计划经济的极端情况下,也会存在过度投资、内需萎靡等情况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因此,在进行研究或者是实际投资时,必须将经济的周期性特征考虑进来,而不能将经济周期看作是毫无规律或者作用的随机波动。

2、经济周期协动性越来越明显。不仅各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性越来越明显,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独立于世界经济周期之外,都会或多或少地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因此,在认识经济周期波动性存在于各国经济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各国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存在。在研究经济周期的定义、特征及地位和作用时就要对相关经济体的周期性做研究,这样,才能全面的把握经济周期的规律性。

三、经济周期的波动性特征使短期投资获利成为可能

(一)经济周期是短期价值投资的基础

投资学中有两种对立的投资派别:一是以格雷厄姆为代表的价值投资派,这一投资方法力图寻找被低估的资产,并长期持有以获取其投资收益。这一投资方法关注资产的长期价格趋势,而忽略其短期波动性。一是以西蒙斯为代表的量化投资派,这一投资方法将数学和信息技术运用到投资中去,他不对投资标的资产做价值分析,也不对其长期持有,而是充分利用资产价格在极短时间内的波动性来赚取差价。这两种投资方法都具有十分强的技术壁垒,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并不现实。

而经济周期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利用经济周期进行投资,并不是长期的资产持有,也不是极短期的投机行为,而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中短期投资行为。同时,利用经济周期进行投资也与价值投资和量化投资具有相似之处:

1、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是进行短期投资的基础。波动性对于经济而言是一个中性词。波动并不等同于损失,相反,利用好波动性可以为自己的投资套利。经济周期具有的波动性,使得投资者可以在经济的谷底买入资产,持有至经济复苏乃至顶峰。这样就可以看作是较长期限的量化投资。

2、经济周期的规律性造就短期投资,而非投机。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入有价证券以实现其资金增值的目的。而投机则是在证券市场短期买进或卖出一种或多种有价证券以赚取差价的行为。对于两者的风险性来说,投机的风险程度远远大于投资。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最大的不同点是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是有规律的波动,通过细致的研究可以把握。

因此可以看出,经济周期有利于投资者进行短期价值投资。短期价值投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投资,它依然着眼于对于资产价值的发现,力图在一个短的经济周期中发现经济的谷底,买进并持有相应资产。

(二)经济周期有利于投资者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投资离不开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而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国家颁布的许多政策都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向性,即尽量熨平经济波动。

以我国2003年开始的这一中周期为例。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快速扩张,再度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此我国的金融政策再度转为适当紧缩,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等措施降低市场的热度。2006年我国经济热度继续升高,为此央行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大规模回收市场的流动性。2007年我国延续2006年的金融政策,持续收紧。通过连续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和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继续回收市场的流动性。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日益增加,为了确保GDp的正常增长速度,政府出台四万亿投资来拉动经济。这一政策举动是放了巨大的流动性,使我国的经济形势不至于下行。

这一系列货币政策的实行,均是用来平滑周期。因此,若能对经济周期认真研究,仔细研判,利用周期规律的波动性即国家颁布的相应政策指导投资,就可以基本消除投资的风险,基本做到无风险投资。

四、结论:利用经济周期指导中短期投资

一般的经济学理论都认为,投资是有风险的,并且风险不能完全消除,收益越大则风险越高。而经济周期理论则给投资者提供了这一种低风险交易机会。这就赋予了经济周期研究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使得经济周期理论脱离了原有的纯形而上学的特性,而具有了更加实际的实用意义。本文认为:作为投资者首先要认识到经济周期实际存在且影响广泛,同时要深刻理解经济周期的地位和意义,努力学习经济周期规律,顺经济周期行事,以降低中短期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曼昆(美).宏观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孙晓娟.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与金融政策的选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4]熊豪、李天德.关于当前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特点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0,(05):60-64.

[5]郭靖、肖文帅.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1,(06):111-115.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2

论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灵活性

经济周期实质上反映的是一国的经济体系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偏离与调整的过程。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方式一直都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在沿着其总体发展趋势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有时发展地很繁荣,有时又会出现低迷现象,经济在其总体发展趋势中,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简要解释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此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注重对经济周期这一问题的研究,他们给经济周期下了此定义:“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扩张。这类周期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从经济学家们的描述中,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经济周期:经济活动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出现并不断重复的现象就是经济周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运行阶段与历次宏观调控措施回顾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存在着争议。一般根据经济增长率的“谷—谷”划分法,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阶段划分为:1978-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9年、2010-至今。

(一)1978-1981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速度猛增、财政赤字较为严重、外贸赤字出现及外汇储备接近于零,此即第一轮经济过热。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调控措施:搞好整体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抽紧银根,大力减少货币投放和各项贷款;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物价上涨。

(二)1982-1986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经过1982-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投资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能源、交通、通信和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出现短缺和价格的快速上涨。因而,1982-1986年宏观调控面对的形势是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针对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政府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措施: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控制银行借贷规模、控制自筹投资、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等;同时,政府还采取了管理和监督检查物价、对信贷进行全面检查等措施。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央行职能。

(三)1987-1990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87年为上个经济周期的恢复期。1988年我国实行的价格改革引起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热潮。伴随抢购风潮的是银行存款挤兑风潮,从1988年9月到1991年年底,我国进行了为时三年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调控主要集中在1988年和1989年,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是:加强调控物价;加强控制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缩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四)1991-199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91年中国经济增长走出低谷后,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启动起来,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现象,金融秩序混乱。

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注意到信贷和投资过快扩张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199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的通知》,提出了有关调控措施。1993年6月,国务院提出了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于1993年5月、7月分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3年12月,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自1994年开始,财政出现赤字后向银行透支不再被允许;1995年1月、7月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5年、1996年继续实行双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这次调控的最大特点是政府综合运用各项调控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充分运用利率政策调控经济取得了很好的调控效果。财政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通过发行国债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这一时期是政府配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阶段。

从1998年开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国内供求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通货紧缩与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对此,宏观调控措施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扩大内需、稳健的货币政策。

(五)2000-200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2001年开始,我国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到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我国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局部过热的迹象和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较快增长,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决策和安排。此次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货币政策特别是公开市场操作在调控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呈现出过快增长的特点,一部分行业出现了投资过剩,经济出现局部过热,通货膨胀日渐加大。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政府于2004年年底将宏观调控措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转变,以此避免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攀升。

2006年,全球各类资产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也随之上涨,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经济的首要问题。此外,旺盛的消费需求也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隐患。另外,由于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和强劲的出口势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2007年和2008年我国经济再次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因此,反通胀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同时,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于次年蔓延至全球范围,形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我国外部需求显著收缩,国内失业比例增加,加上全球通胀压力开始缓解,通缩风险同步增加,我国经济面临着刚刚“降温”又急需“升温”的境况。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可能面临的经济下行趋势与通货紧缩,2008年11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确定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货币政策由“从紧”到“适度宽松”,显示出在多种的调控目标面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变化更具有灵活性。

到2009年,我国各项经济数据全面下降,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一起下降,并且降至了近十年来的一个相对低点。但在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有所起色。而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在其带动下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

三、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分析

“法律必须是稳定的,但不可一成不变。”美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一罗斯科·庞德的这则名言揭示出了这样一个真理:法律应当并且必须具有稳定性,但其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稳定性,而不是绝对的,法律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应该根据社会政治、经济、人们的价值取向等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唯有这样,法律才是有价值的法,才是“活”法,才是“良法”。笔者将此界定为法律的动态性,即法律的灵活性。经济法的灵活性在一国每轮经济周期发生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则更能充分体现经济法的这一灵活性。

(一)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界定

如前所述,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即: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实现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的职能。

(二)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在经济周期中体现的特征

1.变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经济周期阶段发生的背景既有“市场失灵”问题,亦有市场虽处于正常状态,但市场经济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就前一种情况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出现缺陷时,国家当然要伸出“国家之手”,调整相关的宏观调控法规和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和健康状态,此时,宏观调控法便相应地呈现出了变动的特征。

另外,“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国家针对每次经济周期产生的背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这也体现出了宏观调控法的变动性的特征。

此外,即使市场处于正常状态,但这一时期的市场仍然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此时,国家不需也不应时时刻刻对某种具体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应该以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前提,若市场经济形势发生了改变,则国家的宏观调控法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又呈现出变动的特点。

2.扩张性和回复性

一方面,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是国家运用公权对私权的一种干预。政府权力如果不受制约,极易走向专制,从而就成为了破坏市场的“利维坦”。因此,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律,其必然也具有潜在的扩张性的特征,这种扩张性会给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市场出现“失灵”现象,经济出现波动时,需要国家公权的扩张,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形势正常时不应干预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此时宏观调控法律应对经济周期的“扩张”是为弥补市场缺陷而“扩张”,是为了使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和正常化。

对于所述第一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一定要加以控制,使其回复到“原貌”。这时,宏观调控法就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征。而对于上述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限制,也需要对其加强控制,这是因为国家干预也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风险。如果对国家干预不加以控制,任由政府无限制地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就会导致出现新的市场缺陷,使市场再度失灵”。所以,对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也同样需要控制,使其回复到干预前的“原状”,因而从这个层面讲,宏观调控法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点。

3.相对稳定性

虽然每一经济周期运行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和暴露的问题不尽相同,与此相对应的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相同,但并不能就此否定宏观调控法的稳定性。宏观调控法在具有动态性特点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具有动态性,但从细微处具体来看,正是一个个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宏观调控法律才促使宏观调控法持续、稳定地发展。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3

1. 经济周期的概念和趋势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水平从扩张到收缩再到扩张的一种波动,一般呈一种规律性模式,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西方经济学将经济周期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比较典型的有3种:一是长周期或“长波”一般平均50年左右;二是中周期或“中波”,平均8至10年;三是短周期或“短波”长度平均约40个月。但战后经济周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趋势与特点,主要是经济周期的微波化和长波化,经济扩张期拉长,经济收缩期趋缩短,经济周期调整幅度也日益缩小。 

2.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 

关于经济周期的成因有多种解释: 

(1)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萨缪尔逊等人提出的一种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支出的乘数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自我滋生的循环机制,使经济活动出现一种急剧扩张或急剧收缩的周期性变化。 

(2)创新周期论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周期与创新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一个企业的原发性创新往往会引起众多企业的模仿,引发更大的创新浪潮,从而把经济推向增长的高峰;一旦创新被很多企业模仿,创新浪潮便消失,经济开始出现停滞。只有当出现新一轮创新时,经济增长才会迈上一个新的周 期。因此,创新是决定经济从繁荣。衰退、萧条到复苏的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此外,还有存货调整论、消费不足论、货币性投机过度论、心理自生周期论、太阳黑子论、政治因素论等。萨缪尔逊将上述因素概括为“外生论”与“内生论”两大类。现代经济学理论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是由内外部多种因素决定的,政府应通过反周期调节来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 

如何理解新经济展现的一些新的规律与特点 

从过去几年的经济现象看,新经济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点。首先,从新经济的外部性看,由于新经济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较快上升,从而使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宏观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其次,由于知识信息的可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新经济部门 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潜质;再次,新经济增长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如it产业、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都是现超常规的跳跃式增长;第四,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90年代以前美国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3年,现在it产品的生命周期已降到1年左右。根据摩尔定理,计算机芯片的处理速度每18个月提高1倍,而价格却以每年25%的速度下降,而现在计算机芯片的处理速度已降至每12个月提高1倍;第五,新经济日益突破原有的时空限制成为全球化导向的经济,如it和生物医药产业60%以上面向国际市场,因特网更是使世界联为一体;第六,新经济虚拟化达到了空前水平,虚拟资本的膨胀和虚拟经营的发展支撑了新经济的扩张。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4

关键词:电力需求发展关系

一、研究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成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由于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电力做为生产的基本投入品和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电力供应能力建设一定要从长远出发,科学规划、平稳发展。换句话说,以电力为中心来,发展能源规划和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建国以来的电力供应一直在绝对短缺与相对过剩之间徘徊,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电力行业发展政策随之调整,电力需求走出低谷,但是严重缺电的局面出现。尤其当我国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时,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供应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电力的安全供应具有了更为迫切的意义。我国自从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发电项目建设进程加快。但电力建设发展超越国民经济需要,对环境、资源形成多余的压力,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浪费,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步,表明了我国电力与经济发展关系之间的研究不到位。随着市场竞争的引入,电力体制也在不断改革,电力规划面临着缺乏统一的规划、各利益主体利益不一致的一系列问题,从宏观层面上,我们国

家非常有必要科学规划、统一部署,引导电力行业良性发展。对电力需求的正确判断是科学规划的前提,而其科学认识基础是对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内在关系。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电力市场化的逐步深入,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中

国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研究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为电力需求分析提供方法指导,科学合理地进行电力需求分析提供方法指导,能为当前社会生产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二、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的总量相关性

在我国,把宏观调控作为一个标准提法到现在已有很多年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对外开放环境在此期间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我国已经通过有效地推进经济管理体制,适应了新的形势,扩大对外开放,为融入世界经济打下了基

础。面对世界经济新形势,我国能及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减少不利因素,利用国际环境的有利因素,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实现的又好又快。使经济增长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速度,与此同时,扩大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让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

动关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体系。

宏观经济政策为我国经济指引了发展方向,相应的电力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经济发展的波动,导致了电力供需的不平衡。电力供应能力的增加滞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出现严重缺电的局面,而电力需求在经济增长处于低谷时又

会出现电力过剩的局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多家办电、集资办电政策出台后,电力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到1997年,实现了供需平衡后,国家出台了一些鼓励用电政策,刺激了高耗能行业的复兴。电力供需由于经济的波动,

在不平衡中一般都是求得新的平衡,有时求大于供,有时供大于求,电力的短缺与过剩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电量需求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电力建设的滞后性,使电力

建设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节奏。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数量分析的重要学科,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能更好地研究电力与经济的关联。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经济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它更深刻地揭示出经济系统的

数量变化规律,简洁有效地描述出某个真实经济系统的数量特征,是由系统或方程组成,方程由变量和系数组成。计量经济模型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关系。根据研究的目的,需要对研究的经济现象深入

分析。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过程,选择模型中将包含的因素,选择适当的变量来表征各个因素,根据经济行为理论,设定描述变量间的数学表达式: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

三、电力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周期

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现象是经济周期的波动,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本来所固有的,经济周期是指以国民生产总值、工资、物价、货币流通等主要指标衡量的经济活的总体水平波动,可以分为谷底、复苏、繁荣、衰退4个阶段,掌握谷底、

复苏、繁荣、衰退四个时期的变化趋势,对经济形势的走势可以在宏观上进行预测。经济周期源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消除或减缓,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们提供有力的保证。

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动力命脉,我国电力需求的变化将受到经济增长、结构等多因素的影响,对它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寻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科学全面地估计电力需求提供依据。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是研究经济数据波动有效的方法,通过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过程,提取出需要的数据变化规律。随着国民经济的周期波动,电力需求也会呈现出周期波动的特点。电力需求周期是指电力需求在连续过程中重复出现涨

落的情况,电力需求周期不是机械的、完全规则的形态,电力需求周期明显地不具有等间隔的特点,复苏、扩张、衰退、收缩是电力需求周期的规律性。同时,周期的持续时间、过程、波动程度不完全一样,这就是电力需求周期的特殊性。强调再现性、重复性。

电力需求周期的划分:电力需求周期持续时间进行划分,按电力需求收缩的含义划分为古典周期或古典循环、增长周期或增长循环。

电力周期波动的特征参数包括波动高度、波动深度、波动幅度、波动系数、波动的平均位势、波动的扩张长度。总之,我国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分析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必须重视电力负荷需求与经济政策、产业结构、需求管理等多种因素。才能使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的电力需求能够有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5

关键词:经济周期相关性延展性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增长沿着其一定的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整体上呈现出“高位平缓”的特点,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经济增长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千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总结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点、分析引起这些新变化的深层次原因、预测今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以及总结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对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极为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

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和我国学者研究经济周期问题的通行做法,本文选用GDp增长率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指标来分析问题。采用“谷D谷”法(从经济增长率的一个最低点到另一个最低点)可以把我国改革开放后的GDp增长率划分为四个周期:1982-1986年为第一个周期;1987-1989年为第二个周期;1990-2001年为第三个周期;2002年至今为第四个周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

自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时间里,我国经济经历了从大幅波动到高位稳定增长的一个优化过程。在这期间,中国经济同时也经历了与世界经济相磨合的过程,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以及代表世界经济方向的美国欧盟经济的发展的相关性经历了一个从几乎不相关到相关性小,再到相关性大的过程。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予以分析。

相关系数反映出的我国与世界及主要国家地区经济的相关性正好与第一个模型所显示的趋于一致。在上世纪末期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很低,其发展的趋势几乎没有趋同性。而在新千年,即第四个周期开始后的几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达到0.7019的水平,欧盟的相关性也达到了0.5772的高位。之所以与美国的相关性没有显示出来,是因为次贷危机给美国造成了最为直接的经济下滑,这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是个特例。经济周期不能全面的反映两国经济的相关性,但这并不能否认中美两国经济存在高相关性的事实。

在当前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下,这种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与相关度能不能延续下去,能坚持多长时间呢?在我国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要分析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国内外多种因素。

国内因素。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化体制改革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无限的活力,特别是市场化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产品、技术等)。中国内地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内需增长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空间大,这些都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会在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另外,中国的特殊体制,决定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这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是达不到的。所有这些因素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国际因素。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2002年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经济增长屡屡突破历史高位,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美国,通过降低储备率等措施以及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进口的增长已经填补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损失(第三季度GDp增长3.9%)。日本从“失去的十年”中刚走出来,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欧盟一体化进程加速,资源整合效果凸显,经济增长同样强劲,2006年出现3.2%的高速增长,预计2007年不会低于3%。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金砖四国”2006年的增长贡献率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东盟经济发展前景明朗,非洲经济也出现的久违的好转。所以,在未来的几年世界经济只会平缓的波动,预计2007、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5%和4.5%。这给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参考文献:

[1]迈克尔?铂金.宏观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6

关键字:房地产周期;房地产业;趋势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的房地产业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一些房地产企业的亏本和倒闭。但是随着2009年后半年世界经济尤其是我国经济的复苏,一些地区的房地产又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我们将从房地产周期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预测一下未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

一、房地产业周期的概念

林增杰、武永祥和吕萍认为,房地产经济周期是指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运动的过程。谭刚认为,房地产周期是房地产经济水平起伏波动、周期循环的经济现象,表现为房地产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扩张与收缩两大阶段、循环往复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环节

各国的房地产业都有周期性。美国的房地产业周期较长,平均周期为18年左右;日本房地产业周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7-8年为一个周期;香港房地产业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规律,一般最短6-7年,最长9-10年,平均8-9年就会出现一次房地产周期循环波动,并且每个周期循环大致呈现前5-6年上升、后2-3年下降的波动规律(杨奇主编《香港概论》,1990);台湾地区的房地产周期大概为7-8年,从1972年到1993年台湾出现了4次房地产景气循环。

二、我国的房地产周期的特点

(一)我国房地产的周期大概在5年左右

从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期间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我们可以发现,从1993年是我国的“房地产热”年份,周期处于波峰阶段,到1998年迎来第二个波峰,2004年是第三个波峰,2008年是第四个波峰。

可以看出,我国的房地产业大概是5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我国国民经济从1953年到1990年共呈现出8个4~6年的波动周期。这和我国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有关系的。在5年当中,投资量的分布和节奏存在曲线形的变化。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寒暑表,房地产的波动周期必然与之相对应,其波动周期大体上也是4~6年,平均为5年。

(二)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区域不平衡,各地区周期有差异

我国的房地产业是从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开始发展,从而开始带动了东部沿海城市的房地产发展,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大部分在东部。东部地区和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明显快于中部和西部,房价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东部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所以从周期性上看,东部地区到达最高点时,中部地区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而西部地区在初始发展阶段。所以,2009年沿海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开始下跌的时候,中西部地区的房价趋于稳定,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像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一些西部城市的房价反而出现持续上涨的趋势。这就说明了我国房地产周期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时间周期,大概的可以总结为东部-中部-西部的次序。

三、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及预测

(一)我国未来的房地产价格是稳中有升,上升和下降幅度都不会太大

从前面的房地产周期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且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周期时间的差距。以及结合近年来有关的数据特征,我们可以判断,2009年是本次周期的低谷点,2010年宏观经济开始复苏。预计2010年住宅价格有可能稳中有升,但大部分地区将趋于理性,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未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会使大量农村的人员进入城市,促进城市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使得房地产的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

(二)商品房屋空置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2006年和2007年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都保持了将近20%的较大增幅,,2009年商品房屋竣工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由于2008和2009年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决定了2010年商品房屋空置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并购重组将会增加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一些小房地产企业打击较大,企业资金链条日益紧张,部分中小企业将会面临资金困境,未来企业并购重组将会增加。而且一些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地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在激烈的土地竞拍过程中,小企业自然失去了优势和机会,最终会走向优胜劣汰和并购重组的道路。

四、对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房地产开发商信息披露制度

市场只有更多的认知才能更大效用地合作,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应加强了解。建议房地产开发商在季报中加入空置率、建筑面积、销售面积和各项成本等房地产数据。使房地产市场透明化。

(二)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的建设规模和质量

现在的商品房价格过高,城镇的消费水平的上涨还跟不上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大多数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属于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范围,应该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这个方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的建设已经正在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的售租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在前几年一些地区出现一些中低收入者买不到,反而都是一些高收入者凭借关系买到经济适用房。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和不公平现象。

(三)国家对房价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针对开发商不愿降价的情况,地方政府应帮助指导房价。应对低价房减免税费或贴现补偿;对高价房追加税费。同时对一些故意抬高价格进行房价炒作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查处。对一些房价偏离市场价值过大的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降价。中国的房价收入比过高。房价收入比是被世界广泛使用的判断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美国目前的比例是3∶1,日本则是4∶1。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大约是10∶1~15∶1。香港房地产在1997年跌落之前,房价收入比大约是14∶1。我国的房价存在明显的虚高。

参考文献

[1].林增杰,武永祥,吕萍.房地产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7

关键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特点

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一直讳莫如深。直到改革开放后这一课题才得以展开,我国经济周期的讨论才热烈地开展起来。改革开放,尤其是1985年以来,我国学者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兴趣大增,取得了很多成果。

1984年和1985年,我国经济超高速增长之后,开始出现滑坡,乌家培和刘树成等人最早把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有没有周期波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提了出来。刘树成首先论证了中国的经济周期。同时,杜辉也发表了论证前苏联社会经济增长的长波运动和短波运动的论文。宫著铭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方法,为我国建立了一个供给模型,测算了波动指数,较为系统地论证了我国的经济波动。这场始于1985年的理论大突破,为我国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

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研究经济周期,首先要明确我国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几个经济周期。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的划分基本上是相同的。

施发启(2000)用转折点检验和自相关系数检验的方法对经过平滑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得出的结果证明了我国经济增长率确实存在周期性波动,而且周期长度主要为四到五年。根据从波谷到波谷可以将我国GDp增长率划分为九个周期:1953—1957年,1958—1961年,1962—1968年,1969—1972年,1973—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

刘树成(2000)的划分除了最后一个周期是1991—1998年外,其余的与施发启完全相同。

刘恒和陈述云(2003)完全采纳了上述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有一些学者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惠琦娜(1998)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1976—1981年,1981—1986年,1986—1990年,1990—1996年。黄桂田(1999)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4次经济周期: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和1991—1999年。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建国后经济周期的划分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周期长度极不规则,但是有逐渐变长的趋势;周期发生频率高。我国经济周期的长度长短不一,长的达9年(1991—1998年),短的只有4年(1958—1961年,1973—1976年),平均长度5.2年,离差为1.7年。改革开放前,我国1955—1976年按照“谷—谷”法划分的5轮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为4.2年,改革开放后,我国4轮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约为6年。

波动幅度较大,经济周期呈现收敛趋势。振幅最大的达到48.6%,最小的也有6.4%,平均振幅15.0%,离差为13.7%。

刘恒、陈述云(2003)认为,我国1953—1976年的5轮周期波动中,有3轮为古典型周期,即在周期的谷底,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为负增长。从1977年到现在的4轮周期波动中,年度GDp增长率都没有出现绝对下降,而仅仅表现为增长率的下降。这说明,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周期是在相当显著的波动过程中展开的,1978年前的波动标准差达到10.4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开始变得平缓起来,1978年后的波动标准差为3.01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周期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古典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型,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和稀缺资源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进程,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在削弱转轨型波动的同时使成熟的市场经济波动逐步表现出来。

从经济周期波动的波形看,我国经济周期实现了由非对称性周期向对称性周期转变。1996年之前,我国已经实现的经济周期大都是非对称性的,即经济周期中呈现出经济增长率的缓升陡降或者陡升缓降的非对称过程。这些非对称性表明经济增长速度没有接近或者没有稳定在自然增长率水平附近,经济增长率变化的突发性较多,即出现过经济增长的“”和“急刹车”等奇异行为。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在1996年至2002年的经济周期当中,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水平的态势,这意味着经济周期的对称性正在逐步恢复,预示着未来经济周期将以稳定的增长速度进行对称性波动。

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实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日益显现。张兵(2006)以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为标准,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的方法,说明了中美两国1981—1986年、1986—1990年、1990—1995年以及2001—2005年的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同步性。中美经济出现同步性的原因是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两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同步性的基本传导机制。秦宛顺、靳云汇和卜永祥(2002)采用Hp滤波的方法对不变价格水平的美国、日本和我国季度GDp进行处理,计算了中美和中日周期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的结果表明,中美经济周期的联系为弱相关关系,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但是任志祥和宋玉华(2004)认为,由于我国经济的开放度较低、汇率机制实质上是固定汇率、资本帐户实行管制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等因素,中国经济周期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仍然较弱。中美经济并不存在周期性的衰退和复苏的同步性。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一)投资波动

梁军(2000)认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影响。在这三个因素中,投资又是最直接的因素。在我国,投资是国家控制社会的经济资源、指挥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手段。比如,1977年,投资增速开始回升,达到4.65%,1978年达到21.96%,有力地拉动了当年的经济增长,形成了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随后,投资增速下降,1979年和1980年只有4.58%和6.65%,到了1981年跌入谷底,投资出现负增长。198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6.64%,经济增长加快,投资增速其后逐年回落,1983年是12.62%,直到1985年出现投资高峰,经济回升,投资增速高达39.39%。

刘金全(2003)利用我国1992年第一季度到2001年第四季度数据,研究了我国投资波动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得到三个基本结论:在水平值和波动成分上,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之间没有显著的格兰杰影响关系,但是它们的趋势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影响关系,这意味着投资和产出之间仍然存在长期的均衡联系,投资波动是诱导经济周期的重要原因;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差别,存量水平上的投资率增加并未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现阶段实际产出中的投资品成分也未明显膨胀;流量成分的投资需求增加作为GDp的统计成分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投资需求仍然是扩张总需求的主要对象;投资波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率“减损效应”和“溢出效应”,最优投资路径应该具有一定的光滑性。如果频繁地扩张投资或者抑制投资,都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成本。

李延军、金浩、王竞和高素英(2003)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经济波动的成因,认为从总体经济的构成来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波动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导力量,从社会需求来看,最终需求的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因此投资波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二)制度冲击

胡鞍钢(1994)利用二阶自回归动态方程模拟政治动员的冲击影响,其结论认为,党代会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作用,经济的扩张与历次党代会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与人代会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杜婷、庞龙和杨灿(2006)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冲击改变我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和开放度三个制度冲击变量检验了其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其结论证明在我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的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三)总需求冲击

施发启(2000)认为,在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相同。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质产品短缺,我国经济增长波动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因此总需求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的波动。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总需求波动,即总需求扩张导致经济增长加速,但是瓶颈产业和高通货膨胀的约束又使得经济被迫调整,经济增长回落。引起需求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工业化阶段还未完成,并且需求扩张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

(四)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

简泽(2006)考察了1952—1999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统计规律性,概括出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事实:我国经济波动具有持续性,只是到了2—3年后才表现出回归趋势的倾向;所有的变量都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波动,但波动程度存在差异,消费、资本存量、就业和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小于产出波动,而投资、政府收入、政府支出、进口、出口和货币供应量的波动远远高于产出波动;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就业和全要素生产率与产出共变,并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性,资本存量领先于产出的变动,而是工资则滞后于产出的波动;货币供应量和一般价格水平是反周期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与其基本相似,只是我国周期波动的幅度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吕光明和齐鹰飞(2006)采集了23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CF滤波,分解得到他们的周期性成分,得出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资本形成、财政支出、进口、出口、价格水平和m0的波动性大于总产出的波动性;从业人数、全要数生产率、消费、国内贸易、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工资总额等的波动性小于总产出的波动性;劳动生产率的波动性与总产出的波动性大致相同。从业人数、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消费、资本形成、财政支出、进口、出口、国内贸易、名义工资总额、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m1是顺周期的;m0和价格水平是逆周期的。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8

新经济的涵义及新经济周期理论

“新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曼德尔(michaelJ.mandel)于1996年12月30日在《商业周刊》上发表的题为《新经济的胜利: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一文中首先提出,后来又进一步给出定义:“新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构筑的经济。”理论界对于新经济的涵义争论颇多,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理解认为新经济是指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持续经济增长,广义的理解是指兴起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本文将新经济理解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高新技术及现代金融为支撑的新经济范式。新经济之“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创新蜂聚;第二,市场运作层面的空前激烈竞争;第三,资金层面的融资方式创新;第四,政府层面的政策与制度创新;第五,宏观经济层面的经济周期波动微波化。

新经济周期理论。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及其与新型周期之间的关联催生了新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周期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周期消失论”,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恩布什于1998年提出,认为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经济就可以摆脱商业周期。然而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的破灭以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证明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周期并未消失,只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变化本身并没有质的不同。另一种是“周期减幅论”,代表性学者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副教授斯蒂芬・韦伯,他认为经济周期波动将变得轻微,更像是一种“涟漪”。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性特点仍然存在,其标志是经济本身的波动性越来越平缓,周期峰谷之间的距离和落差以及峰谷转换的频率呈现相对温和的形态,即经济周期的波长变大,扩张期延长,收缩期减小,同时衰退幅度变小,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的波动更为平稳,但经济增长率趋缓可能更多地源于经济体的基数作用。

虚拟经济是新经济的重要延伸及核心标志。虚拟经济,是指银行信贷信用、有价证券、产权物权及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基础上,金融结构及金融体系的变革促使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及金融交易技术加速创新。经济的结构化特征越发明显,即产业分类由实体经济占绝对主导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并行转化,进而虚拟经济占比逐步增强。

虚拟经济发展对新经济周期理论悖理的原因

一般意义上,随着新经济过程深入并且进入信息时代,经济波动性应该趋缓,经济周期波幅应该收窄,而以股票市场指数的波动率反映出的经济波动性与新经济的周期特征从存在不一致,到越发表现出回归到“丛林规则”下的高竞争和高波动的状态。那么,什么因素导致经济波动性不降反升而使新经济的含量没有质的提升呢?以下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给出原因分析。

在宏观经济方面,随着虚拟资本持续增长并深化,虚拟经济越发呈现出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的经济形态。尽管虚拟经济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但相比实体经济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即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表现为价值符号的转移,能够扩大经济体系流动性,提高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效率,这就使得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多样性提供了虚拟资本进入新市场的途径和规避风险的方法,从总体上降低了融资成本,也为社会游资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在中观经济方面,金融市场的重心逐步转向衍生品市场,尤其是在杠杆式交易模式的助推下,衍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随着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持续扩大,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市场的衍生化使得衍生工具与原生工具的天然联系被割裂,衍生工具的规模严重偏离原生需求,而衍生工具的波动也放大且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

在微观市场方面,金融衍生工具作为虚拟化具体而微的体现,其虚拟性决定了定价机制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基础产品价格决定过程中理应遵循的价值规律,而是取决于衍生产品持有者和交易者的主观预期、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治等众多非经济因素,并且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对我国的启示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非生产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应该有一个阈限值。因为实体经济是价值创造,而虚拟经济侧重于增值,如果增值性的互动及资源配置脱离了价值的合理要求,则增值活动就会演变成“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使得需求与供给、产出需求与真实需求成为两条平行线,交集少。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9

一、对生物节律理论的认识

世界上主要有两种节律:宇宙节律和生物节律。有节律的活动是最合理、最经济的。海洋中有一种生物叫做脊板珊瑚,它身上佩带着相当可靠的“日钟”和“年钟”。它不仅证明了“生物钟”的存在,同时还说明了地球的自然节律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现今海洋中的脊椎珊瑚年轮间的“日钟”刻记着360余天为一年的史实。可是在泥盆纪的同种脊住珊瑚化石中,年轮间的“日钟”却记载着一年是400多天,泥盆纪距今三亿七千万年。利用原子钟的测量证实,地球在那时(泥盆纪)的转速与今不同,不是大约365.25天,而是400多天。

生物节律理论虽然是1960年冷泉港国际生物节律座谈会以后创立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但这种理论肯定不是新的。《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阳气发泄,自秋至冬阳气收藏。四时脉象则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哲虫将去;冬日在骨,哲虫周密,君子居室”。反映了人体脉象的规律。另载,“夫百病者,多以日慧昼安,夕加夜甚”。反映了病情变化的规律。明代《医宗金鉴》一书记载小儿身体生长发育的情况是:“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变蒸时小儿出现微热,不思饮食等症状,数天后便自然消退。”这些是目前国内生物节律最早的记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学者经过长期研究表明,人体内的各种生物活动都有一定的周期。对人的自我感觉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因素――体力、情绪和智力。认为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时起直到生命的终结,其生命活动都存在有3种可以预告的周期性波动:

1.23天的体力周期波动;

2.28天的情绪周期波动;

3.33天智力周期波动。

将这3种变化谱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可以绘制出一幅3条波浪形的正统曲线图。按照生物节律理论,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不是因人而异的,而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的。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心理学教授赫尔曼・斯瓦波达论文(1900年):“生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理论并非指我们命运的变化或者在生活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即使你是生活在一种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或任何外界影响都不能改变你的精神和体力状态的环境之中,你的生命活动仍然是变化的,绝不可能每天都一个样。无论你有多么健康的身心都不可能避免不时出现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因此,生物节律理论能及时而清楚地揭示了人们注意自己所处的周期变化。尽量不安排在“零日”(危象日)或“临界期”从事危险倾向的工作。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高生活的安全程度。

二、生物节律的实际应用

应该指出的是,生物节律理论是生命活动周期与人类体力、情绪、及智力状态的明显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迄今仍未正式地为科学所证明。虽然尚无充分地科学证明,但许多部门已逐渐从这些生物节律理论得到利益。国内外都有不少单位利用生物节律理论防止工伤事故,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应用生物节奏理论指导安全生产的建议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篇10

20世纪60年代,美国Stephena.phyrr等房地产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西方房地产市场的周期研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采用多模型和多方法,探索房地产周期波动及其机理。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房地产的周期波动规律,即着重于国家、世界或区域范围内的周期研究,如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的房地产需求周期、供给周期、占有周期、长周期和短周期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以全国为对象研究房地产周期[1];以较长的时间序列资料为基础研究房地产周期[2];以宏观经济周期为背景研究房地产周期[3]。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某类物业的周期波动规律,即着重于城市区域、次级市场或物业位置范围内的周期研究,如城市周期、社区周期、所有权生命周期、租金率周期和资本化率周期等。针对项目投资决策的研究也属于微观层面的研究,所涉及的物业包括办公楼、住宅、工业用房和商业用房等,主要分析各类物业在不同市场周期阶段的投资策略。在各类物业周期研究的文献中,较多的是办公物业,如伦敦和悉尼的办公楼市场周期[4][5]。

采用多方法和多模型研究房地产周期。一是采用不同指标描述房地产周期,如空置率[6]、通货膨胀率[7]、房地产价值[8]、价格和租金[9]等;二是利用多模型分析房地产周期,如系统动力学模型[10]、租金增长率和租金分布模型[11];三是考虑风险因素分析房地产周期及其投资策略[12]。

在我国,对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主要在改革开放以后,且大多限于宏观经济层面。其内容主要为国外有关经济周期研究成果的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13]以及利用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Bp)模型预测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14]等。

本文结合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实际,从投资、政策、市场行为心理和城市信息化水平等四个方面论述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成因,探讨对房地产周期波动进行预警和调控的理论依据。

二、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房地产投资

以武汉市为例,选择房地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住宅投资、房屋施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土地开发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居住消费价格指数等9个指标,用其扩散指数来描述房地产周期波动。比较分析扩散指数与房地产投资波动的关系,可知这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房地产投资与周期波动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资源约束型特征。投资作为关键的投入要素,自然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房地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因而过度投资同样是房地产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且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投资饥渴症影响下的投资冲动。首先,投资冲动来自于投资者自我约束弱、责任主体不明确。如在1992—1993年房地产投资过热时,绝大多数投资者为国有企业。由于企业的产权不明晰,职责不明确,对投资者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其次,投资冲动来自于投资者对市场认识的模糊性。计划经济具有资源约束和短缺经济特点,即只要有投入就会有需求,这一特点在经济转轨时期仍然影响很多投资者。再次,银行信用极度扩张。银行对房地产投资资金有着无限供给的倾向,为热情饱满的投资者和善于钻营的投机者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房地产投资冲动。如1992年,我国专业银行净拆出资金增加了593.2亿元,这些拆出的资金1/4被用来炒地皮[15]。再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与该地区长期的房地产过热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地,金融机构放贷给房地产业的款项以不超过总放贷额的10%为宜,而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金融机构投放到房地产的资金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29%和20%[16],随着市场逐渐饱和,房地产日益暴露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

二是房地产投资在时间上的集中性、物业类别及其定位上的同质性。房地产投资集中发生在某个时段,是由于过多地强调房地产投资的计划性而忽视投资者的微观决策机制所致。物业类别的同质不仅表现为房地产使用功能类别相同,而且物业类别的质量和配套环境也在同一水平上,没有考虑多层次的房屋需求,同时对房屋质量和配套设施重视不够。这种“齐步走”的投资行为加大了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幅度。

三是房地产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过度的房地产投资,如果没有形成足够的有效需求,势必使房地产经济由扩张转为收缩。房地产有效需求不足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住房制度改革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提租发补贴,到今天的货币化分房,住房需求者在心理上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其次,房价收入比不合理。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地区的房价与收入比在3-6倍之间时,房屋需求者才能在不降低正常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购买住房[17]。而我国一些城市的房价比高达10-20倍以上,广大居民无能力购买住房。其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城市居民在预期的收入和支出心中无底的前提下,不得不存钱以备后用。因此,银行7次调低利率,但居民的储蓄仍然有增无减。其四,房地产产品结构不合理,住房质量和环境质量有待于提高。

三、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政策

1.政策因素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

经济波动是经济系统对外部冲击的响应曲线。政策周期是从经济活动以外去寻找经济波动的成因。然而,政策因素的变动也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因此,内生因素与外生因素常常交织一起,其界限难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