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5:40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1

【关键词】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分析

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在现代高新科技的推动下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世界经济已经从以前的单独发展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是指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以世界市场形成为标志,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加快了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而且大大的的优化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然而美联储酝酿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没有消除,日本“安倍经济学”负面效应突出等发达国家的的经济政策风险,给世界经济前景带来诸多潜在的风险。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概况

(一)发达国家及组织的经济特点分析

(1)美国的经济特点分析。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形势,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下面就美国经济的当前形势进行分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第一张,使世界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动荡。由于美国的金融风波在全球迅速发展,使得英国、德国、日本、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组织纷纷向银行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挽救本国的金融银行系统,使其受到的损失尽可能的减到最低。为了减少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正在制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构框架,主要内容有:让金融机构持有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美国国债相关证券自然到期,并脱离其资产负债表;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充分运用其他金融手段,例如允许银行将存款长时间放置美联储;对超额银行准备金支付利息;通过逆回购协议来稳定利率。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个政策可以使经济复苏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大众失业率有所降低,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

(2)欧洲的经济特点分析。世界上可以与美国经济体系抗衡的经济体系并不多,欧盟就是其中一个。在欧洲,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一共有17个,但是这17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太大,这就使得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2009年爆发的欧元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去年,欧元区的低收入国家希腊为了减少和高收入国家的收入差距,不惜向欧盟总部借债,不受约束的大量支出,为本国民众争取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发展机遇。在这期间,虽然希腊民众的工资上涨速度飞快,但是其消费入不敷出,使得国家经济经常处于赤字状态,从而令全国陷入债务危机,由于无法按时还清向欧盟的贷款,希腊也就无法继续借贷,使得国内银行没有资金可供民众消费,国内一度民怨沸腾。欧元区统一货币的本意是使得各个国家平等发展,逐步减小收入差距,但是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不仅没有减小这种差距,反而使得差距进一步扩大。

(3)日本的经济特点分析。当前,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国内经济也随着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有了缓和的迹象。但尽管在短期内,安倍政府的货币宽松政策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作用,但从宏观方向看,经济结构、人口老龄化以及高额的公共债务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绊脚石;从微观方向来看,民众消费税上调、企业间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以及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安倍政府提出的经济学主要是指预先创造通货膨胀现象,当消费者预期察觉日本物价要上涨时,对于一些本来要买的商品,就会尽快的去购买,因而积极的带动消费及投资,进而扭转日本长年消费与投资极度低迷的状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安倍经济学”正在制造更大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消费税上调将使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日元汇率贬值,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而且,“安倍经济学”从实施以来,日本国内的国民储蓄率不断下降,企业固定投资增速出现疲软态势,这些现象都可能导致日本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特点

虽然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但是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呈现负增长的同时,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组织的经济增长势头稳定,实现了稳步发展,这些国家和组织就被称为新兴经济体系。世界主要的新兴经济体系包括中国、印度和东盟等。

(1)中国的经济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渐提升,无论是从经济,人口,还是从科技,军事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国外的经济学家们也肯定了中国经济在全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飞速发展着,从过去的贫穷国家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的经济在全球中有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这几年,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的宏观发展。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长逐渐由中高速增长转变。关于增速放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所以,增速放缓是必然的事;成本要素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而且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大加强,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市场需求不足。国内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现象在某些方面已经凸显出来,消费市场停滞不前,出口需求也有所减少,所以消费市场的萎缩也是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2)印度的经济特点。虽然印度的经济形势目前呈现一种疲软的态势,但是由于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向世界发出维持巩固宏观经济的决心。并且积极的设立内阁投资委员会、对一些拖延已久的项目进行重新协商、通过网上拍卖应收款项为中小企业提供自由资本和低利率的贷款,这些措施会大大提升印度的投资潜力,继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高回报的金融产品有可能阻止印度储蓄水平下滑,从而尽可能降低这一轮经济危机对印度的影响。

二、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提出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贸易

虽然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是美国的强国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中的话语权仍有重要的地位。国际石油、黄金、粮食等交易仍然以美元为单位。这次的金融危机虽然使得美元贬值,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但是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经济对策可以有效的阻止经济增速的负增长。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有能力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到那时候,世界经济就有可能走出低迷的态势。

(二)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交流

当今的世界经济贸易呈现多元一体化的趋势,要想在全球化的经济中稳定发展,就要联合各方力量,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在国际贸易中,除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外,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加强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协定,强化南南合作、南北合作间的交流等,对建立全球的经济一体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加强人民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提出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都极大动摇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而唯一可以与之抗衡的就是欧元,但是欧元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而自顾不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之一,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扩大实行人民币互换的范围,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2

“这四个准确把握的提法是比较新的,在我印象中出现在正式的文件报告中,这是第一次系统全面的提出,表明了中央根据世界经济新变化,提出的应对战略,需要高度重视。”张宇燕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在e11国际新平台中的作用

关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等热点话题,张宇燕提出了新兴经济体11国构成世界治理新平台(下称“e11”:即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的理论,而中国在其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也将至关重要。

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在谈到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时,张宇燕指出,2009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二战”后首次产出负增长后。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期。尽管可能性不大,但在2011年出现另一次衰退的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从中期来看,世界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持续多年的不平衡的低速增长时期。可以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是新兴经济体实力相对上升,发达经济体实力相对下降目前来看,发达经济体复苏较为迟缓。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投资者信心未完全恢复,虽然美联储继续推出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但是有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受欧洲债务危机扩散风险影响,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出现不稳定性;而日本经济仍未从长期的通缩阴影中走出;与发达经济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较为强劲。iFm预测2010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将达到7.1%,2011年将增长6.4%,特别是“金砖四国”增长更为强劲。

二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虽然受到一定影响,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但是全球化进程没有打断,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是多极化趋势明显在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冷战后的世界秩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未来全球将形成多极博弈,即美欧亚三极结构,北美、欧洲、亚洲三种区域一体化路线图呈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四是全球治理的任务越来越迫切例如:气候、全球金融监管等问题。

中国是e11中举足轻重的新兴力量

在回答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时,张宇燕强调,当前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正在进入变革期。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相对快速的复苏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相应提升。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是,由新兴经济体和主要发达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G20)取代了以前的七国集团(G7)或八国集团(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金融危机推动全球治理进入了新阶段,主要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危机凸显了原有治理体制的缺陷,变革呼声随之高涨;二是各国携手克服危机的努力和对危机成因的深刻反思,为构建新的全球治理框架提供了关键契机。

张宇燕表示,G20地位的提升凸显出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其经济实力及地位的相对提高以及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作用的日益增加。在这次危机前,新兴经济体高于发达经济体的速度增长就已经作为一种长期趋势存在,危机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来自imF的数据显示,1991-1998年,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为3.3%;1999-2006年,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为2.7%,新兴经济体为5.2%。可以看出,新兴经济体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追赶发达经济体,而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话语权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变化。

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未来经济增长率仍然强劲;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台了积极的经济政策,率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受到各方好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规模的壮大,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对于全球事务,如经济复苏、气候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期中,应当积极参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个例子是,新兴经济体在imF中的份额与投票权的增加幅度为6%,经过调整,中国在imF的份额由3.72%上升到6.39%,投票权也将从3.65%上升到6.07%,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三投票权拥有国。虽然这一调整并未撼动美国和欧盟在iFm决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然而这种变化为imF未来的改革以及其他全球治理机构决策程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针对记者提出的如何处理G20与e11的关系的问题,张宇燕认为,G20地位的提升符合e11的根本利益,e11应该立足该平台创造积极有利的发展环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是e11在G20框架下处理与发达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当今世界是高度相互依赖,而且依赖程度仍在不断加深的世界。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互动并非零和博弈,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但是,新兴经济体毕竟都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也认识到应该更多承担全球治理的责任,但在责任的分担上理应与发达国家有所差别。

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不仅将长期存在,其重要性还将不断提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还没有另外的机制可以取代。同时,e11在世界经济中具有相当的系统重要性,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广泛代表性。这两点决定了e11内部合作的深化和推广拥有巨大的空间。

鉴于G20将长期扮演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商全球重大事务国际平台这一角色,所以积极推动e11内部的合作明显有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互利共赢。总体上e11的合作宜循序渐进,可以先仿效G7或G8,建立G20峰会前e11部长级会议制度,加强重大问题上相互间立场的协调一致。

建立e11国际新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谈到建立e11国际新平台,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时,张宇燕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第一。全球经济实力对比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尽管e11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并未根本改变,而且仍然在通过G8会议加强内部政策协调,为其在G20峰会上取得更大的收获做好充足准备。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发展;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冷战虽告结束,但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东欧剧变、前苏联政局动荡加剧了世界政治形式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进程。九十年代前半期,受上述因素和经济衰退以及海湾战争等消极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仍然缓慢,1990~1993年每年国际贸易的增长率分别为4.9%、3.7%、4.5%、2.5%。随着世界经济调整的深入和各种矛盾的逐步缓和,世界经济和贸易都出现了加速稳定增长的趋势。

一、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出现的显著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易走过20世纪九十年代前几年的疲软后,1994年开始出现强劲增长。随着世界生产量增长率的提高,世界货物出口量增速也相应提高。1990~2000年世界货物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4%,高于20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的增速。1995年世界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随着全球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世界贸易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4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了9%,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两倍多,货物贸易额增长了21%,达到8.8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增长了16%,达到2.10万亿美元。

2、服务贸易、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其年增长速度一直大大高于国际货物贸易。1996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强。2004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10万亿美元。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推动全球贸易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信息革命使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信息时代”产品(如现代办公及电信设备)的出口增长迅速,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日渐上升。1983~1993年的国际贸易中,办公和电信设备贸易发展速度高达13%,位居同期各行业增速之冠,其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4.2%提高到1993年的10.4%,成为所占比重最大的贸易商品。

20世纪八十年代是世界环保意识崛起的年代,九十年代是环保付诸行动的10年。在世界市场上,环保产品风靡全球,许多发达国家把生态研究与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置于重要地位。

3、跨国公司的作用增强。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数目剧增,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并且开始结成新的“战略联盟”。这对于加剧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国际市场的统一、推动世界市场的竞争、推动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科技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和开放政策盛行,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世界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全球和各国对外贸易系数不断提高,世界性经济传递加速,相互依存加深。但由于各国经济上的差异,经济部门和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再加上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发展,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范围扩大,竞争手段日益多样化、科技化。

5、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转,为今后的全球贸易提供了最基本的规则,并负责实施多边贸易协议,定期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统一处理贸易争端,加强与其他国际机构的合作。它不仅强化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规则,管理协调的范围更加广泛,还建立了透明度更大的贸易争端调解机制,可以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意味着世界贸易新格局的形成、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新时代的开始。

6、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出于相互合作、发展经济、提高谈判和竞争力的需要,八十年代以来,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启动。1994年1月1日,美、加、墨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1994年12月10日,美洲34个国家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美洲首脑会议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原则宣言》。亚洲、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区域合作已被提到议事日程。

二、当代经济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措施

1、建立知识型国际中心城市,带动知识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把一些重点沿海城市发展为国际知识型产业中心城市,并通过知识型产业和信息产业带动和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推动知识型产业对外贸易发展。

2、加快知识产业的培养,加强自主创新的力度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我国通过外贸带动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初具成效,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开始从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数量增长向增加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内涵式、集约型转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并不能真正换来高新技术和知识产业,我国的知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通过产业倾斜,立足自主创新。这就要求在发展和谐社会进程中要进一步体现知识经济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3、重塑比较优势,推动知识贸易发展。按照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我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了我国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在对外贸易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这种比较优势目前我国还应充分利用,因为这种国际分工格局还可以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4、积极探索和利用风险投资,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我国的“科技兴贸战略”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当代的国际竞争,技术创新的作用不仅是给产量提供一个乘数、不仅是为了少投入多产出、不仅是给产品增加一点博得消费者垂青的“美丽羽毛”。所以,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要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和利用风险投资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保证。

5、灵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保护幼稚产业。从发展角度看,当代国际贸易,不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的摧毁,而是在传统贸易之上继续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外贸发展水平,一方面必须继续加强与培养传统支柱产业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产业在当代贸易中的基础地位和对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应该优先发展知识产业,以发达的信息产业和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来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6、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知识经济的出现说明了知识资源的形成和积累的增加,可供人类支配的资源在量上得到有效的补充,在质上得到更大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本投资,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物质资本(特别是战略物资)和人力资本(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培养出既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善于经营管理,又掌握高新技术、能创新的高级人才。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4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1.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时间延迟、力度减缓,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

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实现5.0%增长之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随后爆发的金融欺骗丑闻和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一度几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消失殆尽。世界经济和贸易在经历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同时达到高点之后迅速跌入谷底的首要原因是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和另两大经济体--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同时出现问题。即使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影响也远没有如此严重。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在新近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及其他一些场合中纷纷调低了各自对2002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测。例如,联合国将其对2002年和2003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3个百分点,对世界贸易量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6和0.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02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仍维持了春季2.8%的速度,但对美国和欧元区的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一般预计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明显复苏将会延迟到2003年中左右。因此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放缓,这是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数字的主要原因。

2.世界贸易将随着经济复苏恢复增长,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中国在世界贸易份额中的排名继续上升

2001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从2000年的13%迅速下降为-4%,是多年以来的第一个负增长。从各地区的进出口情况看,除转轨经济国家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度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缓的影响,对外需依赖较强的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进出口下降达13%。

2002年全球贸易呈逐步恢复增长态势。美国第二季度的进口重现增长极大促进了其他国家出口的复苏,最新数字显示美国8月份的同比进口增长速度已经上升为7.3%。另一方面,日本出口的恢复增长也对近来日本经济形势的一些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当中,除新加坡对外贸易仍然比去年下降之外,其他各国进出口均已恢复增长。总体看来,受上半年国际贸易继续下滑的影响,2002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仍将较低。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2003年将可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

自1996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国际市场非能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至2001年底,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超过20%,而初级产品价格更是下降30%以上。国际市场除石油外的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不旺和一些产品,如办公及电子通讯器材生产能力过剩;二是美元持续坚挺;三是全球通胀压力减弱。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下跌并没有给出口国带来更大收益,相反由于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制成品,反而使收益向发达国家转移。

2002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有所上升。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着世界贸易增长的复苏,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将会终止逐年下滑的势头,但是由于供求关系难于迅速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迅速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十分狭小。由于美元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格变化和对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

与2001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衰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进出口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根据wto的统计,200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6大进口和出口国。其中出口超过加拿大,从2000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6位;进口则超过意大利和加拿大上升至第6位,占世界进出口的份额也分别从2000年的3.4%和3.9%上升为3.8%和4.3%。由于2002年中国外贸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将会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5大出口国。

3.经济复苏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经济增长的格局出现一些局部性变化

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风向标。由于美国决策当局,特别是美联储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2002年2季度以来金融市场丑闻的影响,带动世界经济贸易走向复苏。然而欧元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却一直没能达到人们自欧元启动以来的乐观预期。尽管欧元区的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财政状况稳定,通胀也基本保持在控制水平内,但是由于生产停滞不前,信心不强和支出增长乏力,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使欧元区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与之相反,同时作为3大经济体之一的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衰退的边缘苦苦挣扎。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2003年实现正增长的预期仍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世界经济复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的同时,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变化。首先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仍未恢复到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尽管这些经济体的工业化程度较高,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后期,但新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由于这些经济体的规模较小,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依靠大量外资流入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得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东亚发展中国家能否在信息经济时代继续取得新的经济发展奇迹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出了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所导致的经济严重衰退时期,经济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轨经济国家衰退程度逐步减缓。随着私营经济部门的兴旺发展、外资流入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强。1999年转轨经济国家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2000年增长率达到了6.6%。尽管国际经济环境陷入低谷和内部经济问题依然难于克服,2001年转轨国家经济依然实现了5.0%的增长。作为最大的转轨经济国家,2000年和2001年俄罗斯分别实现了9.0%和5.0%的经济增长,尽管存在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债务负担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自普京政府上任之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已经收到成效,俄罗斯经济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伴随着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步伐的明显放缓,转轨经济国家由于有着与欧洲工业化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近等的得天独厚条件,一旦渡过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走上迅速发展的轨道,将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产生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投资复苏仍不确定,私人消费增长难于乐观

2002年以来,全球性投资增长缓慢或收缩的局面仍在持续,消费增长难于乐观。首先,经济增长乏力、收入增长缓慢和就业形势严峻使消费者信心受损;其次,金融市场动荡使投资者的资产缩水并影响消费和投资增长;第三,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不仅使投资者收入预期下降,也使企业的盈利大幅度减少。

投资的迅速增长是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投资出现衰退。因此投资能否实现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投资的复苏依然是不确定性的。2002年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的私人投资仍将为负增长,支持GDp增长的主要因素仍是消费需求增长。但是预计消费需求增长仍将是温和的并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尽管目前一般的预测都认为2003年投资需求将明显加速增长,并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能否实现这一预期仍需进一步观察。

2.全球性金融调整与动荡仍在继续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和新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股市下跌并导致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调整。

股票市场下跌的背后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下降与调整。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字,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大幅下降51%,为735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1240亿美元,也比2000年的3356亿美元大幅减少。同时,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也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国股市的新增投入。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字,2002年1月~7月,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市场公司股票的净值仅为387.31亿美元,为2001年同期水平的44.8%。

国际金融市场的另一个调整是货币汇率的变化。随着美国经济光环的逐渐退色,主要国家货币汇率体系正在发生新的调整。美元兑欧元汇率一度跌至2002年7月19日1欧元兑1.0156美元的低位,欧元正在实现其价值的回归;但是美元兑日元一度升至2002年2月8日的1美元兑134.77日元的高位。近期美元兑日元汇率有所下调,但是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国际货币汇率体系调整的背景是与国际经济发展和股票市场的调整相一致的,也与国际资本的流动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由于欧元区,特别是日本经济目前仍然困难重重,国际资本无法找到另外一个更安全、投资收益更大的成熟市场,因此国际货币汇率体系动荡仍将继续。

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另一风险来自拉美。这一地区一些主要国家对国外资金的依赖和自身金融体系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拉美地区金融危机不断的根源。拉美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外债负担日益沉重。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拉美债务危机爆发时,该地区的外债总额为3800亿美元,然而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拉美地区债务总额已达到7516亿美元之巨。这意味着拉美地区每年用于支付外债的资金接近15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年外贸收入的30%左右。拉美地区的"债务综合症"并不是一朝一夕感染上的,是其多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失误使然,因此也决不可能指望能迅速加以解决。

3.货币政策调整空间有限,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弱化

2001年美联储连续11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至1.75%,达到近40年来的低点。美联储和格林斯潘运用利率政策工具成功保证了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极大声誉。然而利率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其作用能有多大更值得考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物价稳定,从目前情况看执行结果是成功的。但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股市的持续下跌对经济发展的风险不容掉以轻心。以往的利率调整都对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股票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目前资本流入量大幅下降和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会下降。

4.美国"双高"赤字问题: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和高财政赤字

美国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问题由来已久,2001年经常项目赤字达3934亿美元,外贸逆差更是达到4496亿美元。克林顿政府几经努力于1998年成功消灭财政赤字之后,由于布什上台以来推行大规模减税计划和增加军费开支,于9月30日结束的2002财政年度再次出现1590亿美元赤字。

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和重要地位,美国的长期"双高"赤字并未给经济带来太大的麻烦,而且其大规模的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如果长期累积起来的风险在商品、市场和资金的某一链条的断裂上释放出来,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在可预见的时期之内,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尽管一般预计美国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赤字仍将呈扩大之势,但不至于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前提是美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入。然而财政赤字如果持续扩大则会对实体经济的运行和资金流动,从而也会对资本市场带来影响。

5.高失业下的复苏与通货紧缩

近期国际上在对世界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当中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在高失业下的复苏;另一个是认为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通货紧缩时期。

2002年以来,尽管美国经济走出了短暂的衰退,但失业率却仍然居高不下。月度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失业率稳定在5.5%~6%范围内,9月份的数字为5.6%。

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低通胀时期。1994年~2001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年均为2.1%和15.7%,分别比1984年~1993年期间低2.1个和32.8个百分点。从近期看,2002年美国Cpi月同比增长最高仅为1.7%,增速大幅放缓。欧元区通胀率始终稳定在欧洲央行所设定的2%左右的调控目标范围内,其中一些主要国家,如德国、法国等低于整个欧元区的数字。而日本则在近10年的经济不景气中进入通货紧缩。发展中国家通胀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在数年的高通胀之后,也进入了一个物价低增长时期。

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仍然是脆弱的。一般而言,就业增长缓慢是经济增长乏力所决定的。一种对美国高失业的解释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上升了。但是目前美国的GDp增长速度显然低于其潜在增长水平,同时失业率也明显高于GDp迅速增长的1997年~2000年。因此,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就业问题,美国经济实现稳定复苏仍然是困难的。

全球性低通胀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性部份产品,特别是半导体器材、电子通讯产品等生产能力过剩;二是部分发达国家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四是国际市场主要初级产品价格仍然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谷底徘徊。美国的高失业和全球性通胀低位运行都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同时也是经济增长乏力的必然结果。根据imF的预测,2002年~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将继续有所上升,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的通货膨胀仍然将低位运行,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尽管将有所上升,但仍然为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5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 ,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奇迹”中的作用

   我们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走社会主义道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结果,因此,这些成就不仅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支持,并且构成其理论内容的直接来源。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总结和评价改革开放30多年经验过程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做法恰恰是建立在“二个忽视”前提上:第一是不谈社会主义;第二便是否定或故意忽视新中国前30多年的贡献。因此,一些把改革开放成就简单地归结为市场经济的做法自然地把矛盾和问题归结为政府责任,从而进一步鼓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这实际上也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所以,要说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前提之一便是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奇迹”中的作用。我们还是从“二个忽视”开始。在此我们选取一个典型的例子:陈志武。说典型,是因为他集中经济学专业、国外一流大学教育、影响力等流行的权威背景,颇有代表性。陈志武的观点有很多,其中涉及改革开放的核心便是认为:中国近30年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成熟的现代工业技术和自由贸易体系之上的,而这两方面的基础条件在晚清、民国时期都不存在”。“所以,与其说中国经济奇迹是中国人自己的,不如说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或者,换一种说法,“改革开放”的贡献在于让中国加入了起源于中国之外的世界潮流,让中国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车。①

   考虑到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视角的独特性,以及历史研究需要综合考察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陈志武突出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一做法并无大碍,问题出在他进行历史比较的“世界潮流”的基本假设上。从论辩的角度说,如果在逻辑上各个国家都能够搭上全球化的便车,那么也就不再需要今天这些经济学家的工作了,也不需要各国政府殚精竭虑以图发展了。因为,斯密早就在《国富论》中描述了那种财富增长的自然顺序,并预言了世界太平的到来。在今天,斯密的文本仍然激发着各种不同的解读,例如阿锐基便基于对斯密的新解来阐明中国的奇迹②。实际上,放宽视野,尽管关于西方世界兴起以及其后的东方社会再造的“奇迹”说一直十分热闹,但主流经济学视野中从来没有奇迹,例如诺思等人对“西方世界兴起”的解释,世界银行对东亚成功的解释。③不过,正是因为世界从来都不是严格地按照理论运行的,它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从严格的经济学视角来讲,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和不同效率,同一个世界之中各个民族国家状况之间的级差,也迫使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奇迹”说之所以流行,其本身便在于斯密式教条,各种奇迹挑战的正是那个不可证伪的斯密悖论,而对“奇迹”的否认只是以更精致的保护来扞卫了那个教条。对于中国来说,问题不只是一般逻辑上的。因为,真正让世人感到“奇迹”的是:这是一个被自由主义经济学预言没有效率的国家,一个注定会失败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它却在全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创造了资本主义亦无法完成的长期经济增长。这是奇迹的真正含义。这一奇迹当然不会与市场没有关系,在本文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但确定无疑的是,如果存在奇迹,便是社会主义的奇迹。并且,与前苏东的垮台相比,这个奇迹尤为突出。在这一点上,德里克的下述强调是十分重要的:“‘北京共识’或中国发展模式都能够在所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里找到其渊源,即在全球的层面上所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的特点的进行了近30年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主流经济学坚持通过市场和自由贸易来擦除中国发展的奇迹性质,勾消改革开放的前提以及前30年新中国为改革开放腾飞所创造的基础。在解释前提和基础这两个问题时,人们往往会自然地提出这个问题:改革难道不就是否定先前的体制,开放不就是回到世界资本主义的怀抱,并由此自然地把建国后前30年的成果和社会主义一笔勾销?为使问题的讨论更具“专业”的性质,我们还是采纳经济学的语法来提问和分析。一个典型的提法是:为什么在前30年尽管我们的积累率达到40%以上,但其输出效率却不高呢?然而,这个问题并不尽合理,因为“效率”并不具有唯一的合法测量标准,在今天关注的“民富”与昨日关注的“国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虽然二者必须历史地联系起来。这正是经济学所承认的。因此,如果对历史采取严谨的态度,在评判这个问题时,我们就会尊重如下两个基本事实:其一,在“国强”方面,新中国30年不仅有效率,而且非常高,正是这一点为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这个问题今天已经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例如,工业化需要的巨额资金积累,在落后的农业国其主要来源是“农民的贡赋”,这是经济学家们都承认的。就中国的历史经验来说也并不例外。在这个问题上,据周其仁估计,建国30年间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隐蔽的农民总贡赋为6000亿元以上,这是中国农民对国家工业化作出的历史贡献。⑤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前30年的经济结构正是通过控制和压抑市场而保证了现代化起飞所需要的资本积累。其特征并不超出经济学一般所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结构转移和增长模型:即通过把农业剩余转化为用于工业投资的积累,从而扩大现代产业的再生产规模。但是,在今天的经济学计算自己偏爱的市场功劳时却无视这一事实。更有甚者,大量的投资,特别是“三线”投资,其产出实际上并没有转化成生产性资本(这是温铁军所言的10000亿国营工业固定资产),然而后来这些资产的货币化并产生“效率”又成经济学的功劳。不仅如此,经济学家们主张,这些似乎正是构成进一步影响效率的非市场残余,应该予以私有化。在这里,发生的不只是因为对历史的无知而导致的奇谈怪论⑥。早在1979年,邓小平在推动改革开放之际便说过,“三十多年来,不管我们做了多少蠢事,我们毕竟在工农业和科学技术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基础……总之,我们还是建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物质基础。”⑦

   今天,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重温,并且还需要补充更多的东西。上文已经强调,前30年新中国发展的逻辑实际上并不外于经济学理论,进一步来说在政治逻辑上,同样不是不可理解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着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实际上就已对此有所论及,从他的理论来看:后发国家现代化的起飞需要自己的政治动员,中国这样的国家经过百余年历史探索解决了这个问题,其高度集中的体制不是历史专制的结果,而是在西方列强竞争下的必然选择。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充分肯定了苏联和中国。⑧不过所有的理论都没有正视的是,前30年的成就不只是体制的结果,更是全体中国人民自愿奉献和牺牲的结果。在这其中,社会主义带来的政治上的解放以及它激起的未来想象始终清晰可见,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政策和措施也有明显的失误,曾严重地打击了各个阶层的积极性。但无论如何,社会主义不是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异在性因素而始终是其中最显着的力量。第二个方面,涉及更深刻的历史问题。过去30年以及更深入的近160年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认真总结。其中一条必须正视:世界历史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的王朝循环的道路,也造成其现代化起点上的屈辱,社会主义作为中国顺应(当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曾经被不恰当地夸大为“超越”)世界历史发展的选择,它为我们的现代化赢得了新的起点,也确保起飞,未来也只能在其保障下才能继续在世界历史的正道上实现民族的真正繁荣富强。

   二、建设并驾驭市场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7

1.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时间延迟、力度减缓,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

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实现5.0%增长之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随后爆发的金融欺骗丑闻和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一度几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消失殆尽。世界经济和贸易在经历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同时达到高点之后迅速跌入谷底的首要原因是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和另两大经济体——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同时出现问题。即使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影响也远没有如此严重。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在新近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及其他一些场合中纷纷调低了各自对2002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测。例如,联合国将其对2002年和2003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3个百分点,对世界贸易量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6和0.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02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仍维持了春季2.8%的速度,但对美国和欧元区的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一般预计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明显复苏将会延迟到2003年中左右。因此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放缓,这是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数字的主要原因。

2.世界贸易将随着经济复苏恢复增长,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中国在世界贸易份额中的排名继续上升

2001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从2000年的13%迅速下降为-4%,是多年以来的第一个负增长。从各地区的进出口情况看,除转轨经济国家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度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缓的影响,对外需依赖较强的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进出口下降达13%。

2002年全球贸易呈逐步恢复增长态势。美国第二季度的进口重现增长极大促进了其他国家出口的复苏,最新数字显示美国8月份的同比进口增长速度已经上升为7.3%。另一方面,日本出口的恢复增长也对近来日本经济形势的一些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当中,除新加坡对外贸易仍然比去年下降之外,其他各国进出口均已恢复增长。总体看来,受上半年国际贸易继续下滑的影响,2002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仍将较低。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2003年将可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

自1996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国际市场非能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至2001年底,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超过20%,而初级产品价格更是下降30%以上。国际市场除石油外的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不旺和一些产品,如办公及电子通讯器材生产能力过剩;二是美元持续坚挺;三是全球通胀压力减弱。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下跌并没有给出口国带来更大收益,相反由于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制成品,反而使收益向发达国家转移。

2002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有所上升。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着世界贸易增长的复苏,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将会终止逐年下滑的势头,但是由于供求关系难于迅速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迅速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十分狭小。由于美元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格变化和对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

与2001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衰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进出口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根据wto的统计,200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6大进口和出口国。其中出口超过加拿大,从2000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6位;进口则超过意大利和加拿大上升至第6位,占世界进出口的份额也分别从2000年的3.4%和3.9%上升为3.8%和4.3%。由于2002年中国外贸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将会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5大出口国。

3.经济复苏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经济增长的格局出现一些局部性变化

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风向标。由于美国决策当局,特别是美联储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2002年2季度以来金融市场丑闻的影响,带动世界经济贸易走向复苏。然而欧元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却一直没能达到人们自欧元启动以来的乐观预期。尽管欧元区的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财政状况稳定,通胀也基本保持在控制水平内,但是由于生产停滞不前,信心不强和支出增长乏力,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使欧元区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与之相反,同时作为3大经济体之一的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衰退的边缘苦苦挣扎。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2003年实现正增长的预期仍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世界经济复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的同时,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变化。首先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仍未恢复到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尽管这些经济体的工业化程度较高,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后期,但新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由于这些经济体的规模较小,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依靠大量外资流入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得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东亚发展中国家能否在信息经济时代继续取得新的经济发展奇迹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出了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所导致的经济严重衰退时期,经济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轨经济国家衰退程度逐步减缓。随着私营经济部门的兴旺发展、外资流入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强。1999年转轨经济国家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2000年增长率达到了6.6%。尽管国际经济环境陷入低谷和内部经济问题依然难于克服,2001年转轨国家经济依然实现了5.0%的增长。作为最大的转轨经济国家,2000年和2001年俄罗斯分别实现了9.0%和5.0%的经济增长,尽管存在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债务负担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自普京政府上任之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已经收到成效,俄罗斯经济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伴随着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步伐的明显放缓,转轨经济国家由于有着与欧洲工业化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近等的得天独厚条件,一旦渡过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走上迅速发展的轨道,将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产生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投资复苏仍不确定,私人消费增长难于乐观

2002年以来,全球性投资增长缓慢或收缩的局面仍在持续,消费增长难于乐观。首先,经济增长乏力、收入增长缓慢和就业形势严峻使消费者信心受损;其次,金融市场动荡使投资者的资产缩水并影响消费和投资增长;第三,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不仅使投资者收入预期下降,也使企业的盈利大幅度减少。

投资的迅速增长是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投资出现衰退。因此投资能否实现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投资的复苏依然是不确定性的。2002年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的私人投资仍将为负增长,支持GDp增长的主要因素仍是消费需求增长。但是预计消费需求增长仍将是温和的并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尽管目前一般的预测都认为2003年投资需求将明显加速增长,并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能否实现这一预期仍需进一步观察。

2.全球性金融调整与动荡仍在继续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和新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股市下跌并导致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调整。

股票市场下跌的背后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下降与调整。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字,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大幅下降51%,为735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1240亿美元,也比2000年的3356亿美元大幅减少。同时,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也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国股市的新增投入。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字,2002年1月~7月,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市场公司股票的净值仅为387.31亿美元,为2001年同期水平的44.8%。

国际金融市场的另一个调整是货币汇率的变化。随着美国经济光环的逐渐退色,主要国家货币汇率体系正在发生新的调整。美元兑欧元汇率一度跌至2002年7月19日1欧元兑1.0156美元的低位,欧元正在实现其价值的回归;但是美元兑日元一度升至2002年2月8日的1美元兑134.77日元的高位。近期美元兑日元汇率有所下调,但是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国际货币汇率体系调整的背景是与国际经济发展和股票市场的调整相一致的,也与国际资本的流动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由于欧元区,特别是日本经济目前仍然困难重重,国际资本无法找到另外一个更安全、投资收益更大的成熟市场,因此国际货币汇率体系动荡仍将继续。

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另一风险来自拉美。这一地区一些主要国家对国外资金的依赖和自身金融体系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拉美地区金融危机不断的根源。拉美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外债负担日益沉重。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拉美债务危机爆发时,该地区的外债总额为3800亿美元,然而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拉美地区债务总额已达到7516亿美元之巨。这意味着拉美地区每年用于支付外债的资金接近15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年外贸收入的30%左右。拉美地区的“债务综合症”并不是一朝一夕感染上的,是其多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失误使然,因此也决不可能指望能迅速加以解决。

3.货币政策调整空间有限,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弱化

2001年美联储连续11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至1.75%,达到近40年来的低点。美联储和格林斯潘运用利率政策工具成功保证了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极大声誉。然而利率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其作用能有多大更值得考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物价稳定,从目前情况看执行结果是成功的。但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股市的持续下跌对经济发展的风险不容掉以轻心。以往的利率调整都对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股票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目前资本流入量大幅下降和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会下降。

4.美国“双高”赤字问题: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和高财政赤字

美国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问题由来已久,2001年经常项目赤字达3934亿美元,外贸逆差更是达到4496亿美元。克林顿政府几经努力于1998年成功消灭财政赤字之后,由于布什上台以来推行大规模减税计划和增加军费开支,于9月30日结束的2002财政年度再次出现1590亿美元赤字。

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和重要地位,美国的长期“双高”赤字并未给经济带来太大的麻烦,而且其大规模的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如果长期累积起来的风险在商品、市场和资金的某一链条的断裂上释放出来,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在可预见的时期之内,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尽管一般预计美国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赤字仍将呈扩大之势,但不至于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前提是美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入。然而财政赤字如果持续扩大则会对实体经济的运行和资金流动,从而也会对资本市场带来影响。

5.高失业下的复苏与通货紧缩

近期国际上在对世界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当中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在高失业下的复苏;另一个是认为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通货紧缩时期。

2002年以来,尽管美国经济走出了短暂的衰退,但失业率却仍然居高不下。月度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失业率稳定在5.5%~6%范围内,9月份的数字为5.6%。

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低通胀时期。1994年~2001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年均为2.1%和15.7%,分别比1984年~1993年期间低2.1个和32.8个百分点。从近期看,2002年美国Cpi月同比增长最高仅为1.7%,增速大幅放缓。欧元区通胀率始终稳定在欧洲央行所设定的2%左右的调控目标范围内,其中一些主要国家,如德国、法国等低于整个欧元区的数字。而日本则在近10年的经济不景气中进入通货紧缩。发展中国家通胀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在数年的高通胀之后,也进入了一个物价低增长时期。

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仍然是脆弱的。一般而言,就业增长缓慢是经济增长乏力所决定的。一种对美国高失业的解释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上升了。但是目前美国的GDp增长速度显然低于其潜在增长水平,同时失业率也明显高于GDp迅速增长的1997年~2000年。因此,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就业问题,美国经济实现稳定复苏仍然是困难的。

全球性低通胀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性部份产品,特别是半导体器材、电子通讯产品等生产能力过剩;二是部分发达国家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四是国际市场主要初级产品价格仍然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谷底徘徊。美国的高失业和全球性通胀低位运行都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同时也是经济增长乏力的必然结果。根据imF的预测,2002年~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将继续有所上升,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的通货膨胀仍然将低位运行,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尽管将有所上升,但仍然为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8

关键词:高校培养目标"两课"

关于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曾有过明确的论述。但是,如何把他们原则性的论述同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面临着剧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大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人认为应当是创新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素质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工程师、有人认为应当是创业者;有人认为应当是宽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有人认为应当是合格的中国公民;…。上述观点,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不无道理,但是,如果从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角度来看,又都不无偏颇。笔者认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而"两课"内容的改革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

把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确立为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既是形势所迫,又是现实要求,也是国外的经验借鉴,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

1、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经济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力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全球化,不仅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条件下,也是知识流动的全球化,还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全球化。无论是那种资源的流动,起主导作用的,最具活力的、起载体作用的是人的流动。换句话说,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因此说,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但是,这里的人才是有特性的人才,他必须是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人。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特性的人才,才能在全球化运动中适应各种不同文化的挑战和认同,才能在全球文化的交互运动中突显民族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保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会被堙没。因此,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应当把培养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合格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2、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形态。三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已有外商投资企业约16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2%。1996年至2000年,中国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3142万人,下降27.9%,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1517万人,下降了50.3%;同期外资企业等经济单位创造的就业岗位将近400万,私营企业创造就业岗位648万,个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427万,这些新增岗位大部分为新生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所填补。广州市的外资企业共有356家,总人数96044人,外籍人才3800人,仅占总数的2%,本土人才占到98%以上,比5年前提高了近8%。目前三资企业仍是毕业生的首选,63.9%的大学生毕业后想进外企。另外,12.10%和7.92%的毕业生选择留学移民和自立创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的进一步涌入,大学毕业生到三资企业就业的人数还会持续升高。这表明三资企业和出国留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毕业生主要的趋向。而绝大多数三资企业具有国际背景,大学毕业生进军三资企业和出国,实际上是直接参与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的进程。实践表明,具有世界性眼光、民族文化灵性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毕业生,最容易适应三资企业的文化生态,并很快成长起来。相反,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而缺少世界性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者,很快被淘汰。这说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不可回避的时代责任。

3、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19世纪有一位名叫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英国伦理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并不取决于城堡之坚固,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在于人们接受的教育的程度,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德的高下。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认真检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认真审视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举措。1987年10月6日,日本《推进教育改革大纲》正式启动,确立了21世纪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宽广的胸怀,强健的体魄,丰富的想象力,自主自立,富有团结精神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培养国际社会真正信赖的日本人)。强调教育要适应国际化,(1)以国际化的眼光来理解日本文化的个性和其他文化的优越性;(2)不仅作为日本人要爱国,而且要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命运;(3)深刻理解多元化,掌握国际交流的能力。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其会议报告明确指出:"总而言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成为世界高教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为检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推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要求我们必须站在21世纪的高度审视和思考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4、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品格在高等教育领域具体应用的必然结果。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定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是由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状况所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时代特点是不相同的,由此引起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途径、手段、形式、教育机制、体制等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因此,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不断充实、修改、完善原有的目标结构,才能满足学生主体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国家、社会和民族的需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主题和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成才规律的认识,及时地更新教育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早在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就明确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一教育发展战略不仅是指导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策略和方向,而且也是确立我国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对我国教育发展最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纳入《党章》,"三个代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必然得出高校教育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有民族文化修养和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合格公民。因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具有世界眼光,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更好的代表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二、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与"两课"的责任

那么,世界通用中国公民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

所谓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指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中,认知国家和世界赋予的权利,同时自觉承担对国家和世界的责任和义务的中国人。进一步来说,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三个特点。

所谓世界性,就是总体性,全局性和时代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整个世界已经连成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关心的命题,比如人类自身的关怀、环境保护等。他要求新一代大学生要用全球视野去观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对于关系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世界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要有多样性的眼光。经济全球化并不排斥多样性。目前,不仅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就是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应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应当对世界的多元文化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应当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态有更多的了解、尊重和批判。

所谓民族性,是同世界性紧密相连的范畴。俗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首先要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要有尊重和崇敬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心态;要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有全面的了解和理解;要对自己作为国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充分的把握,对行使权利和享受义务具有成熟的心态和合理的期待。

所谓知识性,是指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对社会、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知识的广泛了解与掌握。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有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作为专业人士对本身所从事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发展;二是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国内和国际知识,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形成公民意识,养成世界公民良好行为的基础。

民族性是根,知识性是体,世界性是方向。只有世界性、知识性,而无民族性的人,缺少个性,没有厚重感,很难赢得其他民族的尊敬和认同;只有民族性、知识性,而无世界性的人,容易陷入盲目;只有世界性、民族性,而无知识性的人,缺少质量,容易浮躁。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属性的大学毕业生,才可以称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才能够成为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骄傲的中国人。

2、"两课"的责任与局限。

那么如何来实现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这一目标呢?多年来,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有人主张高校应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为此,许多高校开设了大量的人文选修课程,有的学校高达20多门。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三:一是课时的限制。人文类选修课一般排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分之后;二是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完全是根据个人兴趣来选,确少前后的系统衔接;三是教材缺乏适用性。大多数人文类选修课教材是由专业类教材直接转化过来的,有的甚至就是专业教科书,不适合非专业学生选用。因此,如果继续循着人文教育的思路多开几门选修课,来进行世界通用型中国公民教育显然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以目前中国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来看,"两课"能够很好地担负起这一时代重任,而且,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这是以为:

第一,高校"两课"是必修课,对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教育质量有利;第二,高校"两课"课时有保证,尽管目前课时紧张;第三,目前高校"两课"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求必须对其内容进行改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两课"内容的改革,来实现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教育目标。转贴于

不可否认,高校"两课"在培养"四有"新人和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目前高校"两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据调查,某高校有75%到78%的学生不喜欢"两课"。不少人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两课"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家便千方百计的在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工夫。实践证明,"两课"教学方法的改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如果"两课"内容不进行必要的改革,"两课"的尴尬局势不会得到很大的改观。当代著名思想家约翰·罗尔思(JohnRawls)有点害羞,而且口吃,他为本科生开大课的牌一挂,几百人的梯形大教室,济济一堂。每次都需要提前去"霸位"。哈佛的大学生看重的不是罗尔思的讲课技巧,而是讲授内容。目前高校"两课"内容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两课"教学内容远离社会实际和学生个人实际。《两课改革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着力引导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但是,现行教材存在着严重滞后性,仍然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僵化思维的产物,通篇贯穿着一种高高在上式的说教,如"当代大学生应当怎样做"等,而没有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要这样做",更没有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什么类型应当怎么做。另一方面,教师授课拘泥于书本的纯理论,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深入分析深层次的理论,有相当多同学认为,"两课"教学内容离自己很远,内容空泛,似乎与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

二是"两课"总体教学内容缺乏逻辑性。"两课"大学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使学生感到"两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忽视了"两课"诸课程之间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与"两课"课程体系的逻辑联系和相互衔接问题。同时,在学科体系、教学实践和教学要点中也都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现行"两课"教材越来越倾向于全国统编教材或全省统编教材,相互抄袭严重,全国几十种版本,大同小异,尽管体系越来越严密,但其内在的生命力却在一步步地遭到扼杀。

党的十六大报告反复强调,要与时俱进,搞好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课"内容只有创新,才能使"两课"教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才能担负起培育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重任。

三、为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高校"两课"内容的改革

1、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内容架构思想

"两课"教学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适应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目标的培养,"两课"内容体系的建构应当体现这样的基本思想:应当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两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应当注意在理论素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上的整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分析当代世界实际相统一,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相统一,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信仰、信念、信心问题;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突出主旋律与拓宽新领域相结合的原则,界定教学内容的角度和深度,使同一内容的讲授避免简单重复,并体现各门课的特色;应当体现学科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最新发展动向,保持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及时反映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状况以及党和国家采取的新政策,处理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激发大学生历史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

2、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具体内容架构

根据培养目标和"两课"内容构建原则的需要,笔者认为新的高校"两课"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门课程:

(1)《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实践的成功与教训;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而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动力。

(2)《自然辩证法与思想方法》,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系统介绍人类思维科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中国历史与世界文化》,主要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世界多元文化,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多元世界文化。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政治学理论与实践》,主要介绍世界(包括中国)政治学思想理论和实践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系统介绍民主、自由、平等等政治学范畴的真实含义及其发展规律,展示世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特点及其必然性,帮助学生对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生态、国际政治局势以及中国的政治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和理解。

(5)《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介绍市场经济思想、法律制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历史实践以及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6)《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主要从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向学生系统介绍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依德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伦理道德意识,重视伦理道德实践。

3、适应"两课"内容改革的其他配套措施

要实现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很重要,但是,只有内容的改革而无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的改进,还是难以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根据当前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紧迫问题,提出如下配套改革意见:

(1)要进行"两课"考试制度的改革。开设"两课"的初衷乃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的人。因此,"两课"学习效果的考察应当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试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作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改变现行"两课"考试制度中,只关注理论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道德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9

2013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未来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并存在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2013年已经过去,2014年前路如何?

就世界经济近期特点、各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以及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态势等方面,丁一凡、陈凤英、毕吉耀、吴洪英、梁艳芬等几位所长为我们一一做了解读。

回顾总结

世界经济特点分析

在2013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人们预期不同的转折,例如发达国家的经济逐渐走出衰退,而前一两年被特别看好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的经济从2012年底到目前却经受了很大的挫折。这些转折下的世界经济特点及其背后的结构性因素都十分值得探讨。

陈凤英: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后危机时代,这些看似转折性的现象都是正常的,但是市场竞争将会十分激烈。应该说,各国的竞争现在已进入到“规则之争”的阶段。在经过了200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2013年的世界经济第二次进入了底部震荡徘徊中,而在2014年可能是着底回升、缓慢上涨的趋势。

我们将会经历大危机、大增长、大调整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是可以预估的,比如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量的减缓。但是去年世界经济形势中也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亮点”,比方说日本的安倍经济学看上去效果不错,但是由于日元贬值,按照美元结算制度下的市场汇率来说,日本对世界经济反而是负增长的。欧元区虽然看上去是负增长或零增长,但是欧元因为没有贬值,所以算起来其经济反而是上升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明年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会逐步退出,这个会让世界经济环境非常的复杂。

吴洪英:目前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增长和不断调整中,总体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经济呈现下滑趋势;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动力缺乏;新兴经济体增长呈缓慢趋势,但仍是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呈现震荡下行走势。

现象管窥

GDp与贸易增长之辨

在以往经济高速发展期,世界贸易的增长往往会超过GDp的增长。进入2013年,世界贸易的下滑很快,明显低于了GDp的增长规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世界贸易拖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后腿呢?

毕吉耀:目前的世界经济处在一个深度调整周期,在世界经济中,贸易的增长明显低于经济的总增长。从展望来看,未来世界经济增速将达到3.6%,而贸易的增长将会超过它,但是不会超太多。

在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前的一二十年间,全球贸易的增长几乎是只增不跌。从统计数据看,贸易的波动总会比GDp的波动更大一些。当经济扩张时,贸易增长往往比经济增长更快一些,当经济收缩时,贸易收缩也更快。我们以2009年为例,在2009年时发达国家贸易额大幅度下滑,全球贸易下滑超过了12%。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经济的恢复没有那么强劲,另外一方面则是经济危机后各国市场贸易保护增强,这在某种程度上对贸易增长是很大的阻碍作用。

局势辨析

新一轮经济全球化

在2013年世界贸易增长低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很多事情。例如,多哈回合谈判这个已经被判定死亡的谈判,前段时间突然有了峰回路转的迹象。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还在锲而不舍地推进跟wto没有直接关系的一些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比如日本、韩国都同意要加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美欧主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

丁一凡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些官员曾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即wto发挥作用的近十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在增长,他们掌握了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受益不少,所以发达国家才会积极推动tpp和ttip,目的主要是为了绕过wto另定一套新的贸易规则,来约束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主体。

这对世界贸易形势、对中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当前的阶段非常为人关注。

梁艳芬:我个人认为,多哈谈判最终肯定会达成一个结果,多边体制也不会因为某一个回合的谈判持续时间久而中断其生命力。多边体制仍是一个舞台,160个成员国希望在此共同达成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另外,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日渐活跃,最主要的经济体都热衷区域经济合作,希望以此解决贸易方面的困难。区域经济谈判推动了区域贸易自由化,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而不是取代。我们看到tpp、ttip的谈判内容,超出了贸易的范畴,还掺杂了一些国内体制、行政政策的内容等等,区域经济合作更像是一个试验场,未来可能成为多边体制的一个先导性的东西。

陈风英:无论是美国主导的tpp也好,还是美欧主导的ttip也好,看上去都是“anybodybutChina”。但如果研究tpp的29项条款或是ttip的条款,再对比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内容,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是衔接的,只不过我们的时间目标是2020年。这个谈判势必很难,但却是一个大的国际环境,所以我们不是要去打乱它,而是用它的规则,当机立断,加入进去。新的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应该是建设者、合作者和贡献者,但最终我们肯定是得益者。

毕吉耀: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是上一轮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目前美国等国家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表面上是要维护绝对公平的跨境市场竞争规则,更多强调金融、通信等领域的开放。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制不一样,我们一时还难以适应这样的要求。

随经济发展,我们服务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第三产业会超过第二产业,降低关税壁垒等贸易方面的开放显然是不够的。十以来我们的经济发生了极大变化,到2020年还有7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我们肯定还会有深刻的调整。在进一步开放中,我们还要注意能源资本的安全、农业安全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

丁一凡:tpp和ttip,从某种意义上说,谈判主导方是要把中国排除在外,可是这有多大的可能性呢。曾经率先提出“金砖四国(BRiC)”概念的原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也说,金砖国家可能只剩下一个中国了。在这种形势下,tpp、ttip都绕不过中国的一个因素是,除了贸易领域,在投资领域中国占比也非常大。tpp、ttip都有在跨境投资方面的规定。同时,我们应该十分注意中国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何为收益,何为风险。

货币预期

解析量化宽松

到目前,美联储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而其他诸如日本、英格兰、欧洲银行等也都通过增发大量货币,增加流动性,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市场普遍认为,这对于世界经济造成很大的后果,特别是2013年以来,大量的货币投放与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不稳定间有一定关联。

陈凤英: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持续了很久才复苏,美国的股市直到1954年才回到1929年的估值水平。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创新手段。从2011年开始世界面临大萧条,但经济并未出现大衰退,我认为,在非常态的经济形势下,伯南克领导的量化宽松政策,客观上看还是有很大作用。明年美国会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新兴市场面临的挑战也会非常大。未来五年世界经济都会是调整的状态,而不是震荡危机后的单纯扩张。

丁一凡:美元作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大量发行美元的结果,是造成了许多外溢效应。这个外溢效应在2013年的夏季表现得最明显。2013年5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考虑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三个月后,金融市场产生了一种预期,认为未来美元将来可能会短缺,资本开始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这就造成了美国战争中常用的一个术语叫“附带损害”。美元的大量外流给许多新兴经济体带来了很大伤害,像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这样的国家在2013年8月的时候很难抵御资本大量往外流的压力,汇率一下子贬值了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

退出量宽是个漫长过程,也是危险游戏。不退出,流动性持续增加;一旦退出,一些把外汇储备当防火墙的国家对美元的信任会崩溃,但这将给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机会。

战略探讨

粮食安全问题

在对外投资中包括资源的投资,对粮食的投资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最近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粮食安全对中国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重点提到在境内保障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对于粮食安全的战略讨论中,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毕吉耀:对一个城市来说,没有天然气和没有粮食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视野还是要开阔一点。粮食安全要从全球范围内考量,不论是品种还是结构上都要从全球范围内评估。从全球来看粮食并不紧缺,而我国粮食“十连增”后压力可能越来越大,“主要靠自己”,但也应重视进口。进口廉价农产品也能减少本国农业污染。

吴洪英:“谁来养活中国人”前些年炒得很热,我认为“走出去”战略很好,中国和非洲、拉美合作生产粮食加上农业投资,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个我们应该保持与非洲、拉美人的合作,来保证我们在海外粮食生产的基地,但是要注意合作的方式,我们“土豪式”的购买方式,让很多国家怕了,最近的两年,巴西、阿根廷都开始专门制定法令限制外国人购买土地。第二,在粮食进口方面还是应该有所选择,比如说转基因的问题。

展望2014

世界经济形势预测

展望2014年,在世界经济中有哪些是应当重点关注的领域,各专家为我们进行了解读。

陈凤英:在2014年,全球将寄希望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带来好的机遇,同时中国需要世界有个好的经济环境。明年和未来我们依然会围绕量化宽松政策来看美国利率的升降,坏与好的结果都有可能。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最后很可能失败,如此,将会对我们形成牵制效应。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篇10

 

世界遗产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自《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诞生以来,世界各国积极保护本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使世界遗产保护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遗产保护理论也日臻完善。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践工作,详细论述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有关论述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需要在空间上进行一个圈层结构的划分,一般划分为三个区,即遗产核心区、遗产保护区、遗产缓冲区。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遗产建筑、遗址或地区的环境,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扩展的,也是遗产本身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二是指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用途或活动,以及其他无形的文化遗产形式,它们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下的、动态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经济背景。也有学者将遗产地周边环境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指向,主要是指遗产地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二是内容指向,主要是体现并保持遗产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资源,如土地、水、植被、矿产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等。这两种提法并无本质性区别。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UneSCo相关的建议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早已有共识:周边环境是体现其真实性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来加以保护。2005年10月,iComoS第15次大会发表的《西安宣言》发展了这一认识,从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转向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共同保护,反映出对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重视。它承认周边环境对古迹遗址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贡献,呼吁要理解、记录、展陈不同条件下的周边环境,通过规划手段和实践来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监控和管理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改变,要与当地和国际社会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增强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的意识。

 

二、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中国实践

 

国外关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从18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20世纪实现了制度性的发展。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西方国家也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同等性。英国将文化遗产个体或区域与“周边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更注重外观特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整体一致的基础上,鼓励内部功能的更新与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世界遗产相关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其中涉及本体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处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为了加强西安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的环境整治,国家计委于2002年7月正式批准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2005年陕西省公布了《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明确指出:秦始皇陵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是指对秦始皇陵保护对象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秦始皇陵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秦始皇陵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实现彻底“保护陵区、另辟新区、移民建镇”的整治工程,体现了对保护秦始皇陵整体风貌和历史格局的充分认识。

 

再以丝绸之路申遗为例,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陕西丝绸之路7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有汉长安城未央官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官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其中彬县大佛寺石窟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上,是目前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在丝绸之路申遗中,彬县大佛寺周边环境的整治规划设计秉承“大佛寺环境要好,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要安排好”的理念进行整治规划。城固县张骞博物馆及张骞墓遗址的保护项目不仅使张骞墓园本体得到了有效保护,还使张骞墓园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总体来看,我国对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保护和展现历史遗址和历史文物。第二,在保护好本体的前提之下,让周边的环境体现出与历史文化资源相协调的整体风貌,建立各具特色的街区。第三、在各历史文化资源所在的具体地段内,通过环境整治,形成系统地展示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

 

作为世界遗产大国同时又是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着遗产保护负担巨大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由于世界遗产地周边各种本体资源可以向不同的功能资源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建设性破坏和旅游性破坏的问题与事件。究其原因,还是对世界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外部经济的制约、产权设置重叠、缺乏有效的环境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原因所致。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国家住建部及各遗产所在地政府,借鉴遗产保护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已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在对这类具有特殊价值和作用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时,要充分认识到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世界遗产周边环境是遗产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产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为此,各遗产缔约国在承担起保护、保存、有效展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并将它传给后代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承担起有效保护遗产地周边环境的重任,使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真实完整地传给后代。因此,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遗产地周边环境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展示问题也同样需要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法律依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有明确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非常重要的原则。完整性,意味着未经触动的原始条件,最初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而文化遗产同样也存在“完整性”(地理范围上的完整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问题,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有景观,也是经过很长时期特定文化渲染而形成的综合体。遗产周边的区域文化体现、延续和发展了遗产本身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地周边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资源,都能从一定意义上完整有效地烘托和解读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对于任何一个遗产地的保护,都应当有意识地将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相结合,使遗产不仅要部分真实,而且要全部真实;不仅要总体真实,而且要细节真实;不仅要遗产本身真实,而且要遗产周边环境和氛围真实。

 

(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何为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提出了一个定义:“满足当前人类的需要,又不危害其子孙后代为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进行发展的能力”。在当代,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必须强调“代际均等性”,即后代有权利享受与当代同样的真实完整的遗产。因此,当代就有责任完好的把遗产保存下去。这是“保障民族历史连续性和文化创新、社会进步的前提之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就是其周边环境生存之核心,文化遗产资源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某个环境当中,它必须与其所处的周边环境相关联、互动,才能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才能协调发展。遗产地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到相关利益者的不同利益和诉求。因此,世界遗产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际上就是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过程。对世界遗产不分范围的进行任意的开发和利用,甚至任意的损坏,可能会换得一地、一时的经济利益,但必定会把遗产的生态效益、综合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利益牺牲掉。这种经济利益至上、眼前利益至上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短视行为。只有进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研究,才是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延续下去的必由之路。

 

(三)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吸引力,成为当地优秀旅游资源。自从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问世以来,“遗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新的热点,世界遗产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世界文化遗产因其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内涵,体现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依托它们所呈现出的城市环境,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典型的地方性和传统文化的烙印。

 

以“丝绸之路”为例,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文化融通的道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全长5000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它从西安出发,到中亚的七河地区为止,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22个遗产点,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如新疆段以古城遗韵为宣传重点,甘肃段以石窟画廊为特色定位,青海段突出青海湖畔的草原游牧文化,固原段以边塞重镇为宣传基点。丝绸之路蕴含着享誉世界的资源品位和厚重久远的人文精神,具有承继性的主题积累与线性资源区域分布的特征,完全“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正确认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以旅游开发为手段,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能带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

 

在科学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人类对其价值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续的过程,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经历了由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到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共同保护的认识历程。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不论是对世界文化遗产本身,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规划之初就应在国际视野下对遗产地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把握遗产地的文脉和地脉,重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以期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