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十篇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十篇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5:46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显著特点,是冷战之后冷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演变,以及最终形成的背景首先考虑的因素。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格局的多家花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本质上是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有多样化,又有单一化;既是分散化,又是集中化;既是本土化,又是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悖论,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不仅不会阻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而且变成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生活向国际化、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现代意义上应该是发端与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基本完成了向全球扩张的过程。在这一历史推进过程中,欧洲是世界的中心,欧洲列强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宰者、推动者,以及世界政治的“主人”。不过,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并不意味着单一的全球性欧洲帝国的形成。

二战以后,美国走上了世界舞台。美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世界的一半,凭借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美国对世界经济施加影响,从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美国霸权。二战以后,在美国的主导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再次启动,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主要战略力量受到南北方力量、东西方力量失衡的影响,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减弱的情况下,出现了内部分化,有一些国家投入了资本主义经济阵营;国家在巨变之后实行资本主义模式的市场经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很多国家逐一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些使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内容、范围、规模,还有经济生活国际化、社会化的水平方面,都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仍然是新一轮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主导。签署了作为超级大国的解体,是在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出现的,这样就更加助长了西方国家借经济全球化,推行全球统一化的企图。然而,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维护自己的政治霸权、经济霸权,其企图的单极世界格局也未能如愿以偿。两极格局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而就是由于这一规律的持续作用,使得产生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加速发展,促使冷战之后的世界力量进入“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新阶段。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历史上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迁,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仍然对世界格局的演进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焕发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使大国实力发生“序列易位”的幅度和可能性都比以前增大。信息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大国之间的竞争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进行,而是参与综合国力的战略竞赛。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各国的多元化正式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基础。

其次,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适用范围。由于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全球化作为一种市场力量,将所有国际政治经济都纳入统一的发展进程,使得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迥异的国家在统一起跑线上竞争,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配置、资源配置,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使世界经济从以少数欧美国家为中心,演变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多元化,为后来居上的国家创造了空间,从而产生不平衡规律的全球化。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民族国家仍然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最基本单元,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世界构造的最基本元素。

首先,世界经济全球化从政治领域来看,是一种制度安排。全球化不能超越人们的观念独立发展,尤其是在文化意识和政治制度方面,它是在现有的基本格局和国际秩序下发展的,只能与现有制度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新机制。

其次,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国家的保护。国家从一开始就是,而且至今为止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进程,为国家提供了展示力量、展示活动的舞台。

再次,经济全球化不会造成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各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价值的普世化,但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民族特性和民族传统表现出强烈的对抗心态。全球化趋势不仅不会影响到文化的民族性,反而会使文化上的民族性差异比以往更加突出和明显。经济全球化确实会对国家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作为构成世界主体的国家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猛,但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体仍然是具有不同利益的国家,他们构成了世界整体,是经济多元化的基本元素。目前,世界上形成和出现的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都不会取代利益多元化,充其量会变成对利益多元化的某种协调。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建立由他们为首的“单极”世界格局,将“单一”价值观构筑成世界新秩序,不可避免的与国际政治多元化产生严重的冲突和对立。

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主张建立多极化经济格局,反对任何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国。与此同时,各大国都纷纷公开表态,表达建立多极化世界格局的主张。1997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公开发表声明,认为不断发展的欧洲各国和中国要在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格局中发挥作用。1998年,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公开表示,由一个国家独霸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多极化发展是最民主、最明智的国际社会体制。1999年7月,叙利亚总统公开表示,应该创建一个多极化世界,不容许任何一个国家影响这一趋势的发展。由此可见,美国企图建立的“单极”世界格局收到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这一切表明,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诉求的正确反映。面对这一态势,美国人也承认,世界霸权收到内外许多条件的限制,“其深度有限”。总之,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不论霸权主义多么不可一世,都不可能阻止这一趋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2

美国之所以在世界经济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遥遥领先的GDp总量,第二是无可替代的美元国际地位,第三是美国在国际性经济组织中的绝对主导权。因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一极地位优势在短时间内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撼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危机中保持稳定增长并迅速崛起,欧盟和日本虽然经济实力式微但总体力量强大,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三个主要优势也面临挑战。正如已故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所认为的,未来世界政治将是一个多极和多文明的世界,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冲突,世界经济多极化也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一极优势地位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多极化趋势、储备货币的多元化趋势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三个方面:

(一)增长多极化趋势

以1764年瓦特改进工业蒸汽机为标志,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率先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发展以及对北美殖民地区的带动促使欧美少数几个工业化国家一直主导着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式的文明一直引领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方向,持续至今。2000年以前,G7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0%以上,世界的经济增长贡献也主要来源于这些国家,发达国家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二战后,随着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许多获得独立的国家纷纷集中力量发展本国经济,制定和实施各种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先后出现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的经济腾飞以及拉美国家经济自由化改革成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增长奇迹等等。进入21世纪,以新钻十一国(e11)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头十年里已经超过了oeCD老工业化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1世纪将是一个增长多极化的世纪,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会继续保持高于发达国家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二)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国际经济贸易中所使用的国际性货币主要是英镑、法郎和马克。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的二十年时间,美元和英镑成为主要的国际性货币。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其建立之初就存在着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即“特里芬难题”。美元作为一国的货币而充当世界货币,必须要能保证其币值的稳定。这一方面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保证兑换的可实现性;另一方面要求其国际收支保持平衡,换句话说美元在国内和国外都不能贬值或剧烈波动。但是,随着各国间贸易往来的不断扩大和对国际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多,使得以上两个方面对美元的要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建立起来的是沿用至今的“牙买加体系”,它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多元浮动的国际货币和汇率制度。由于美国的特殊地位使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保持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相对地位有所下降,英镑、马克和日元充当了与美元相抗衡的角色。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的国际储备除了美元、英镑、马克、日元外,还有法国法郎、瑞士法郎、荷兰盾等,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格局。随着欧盟的正式成立以及随后欧元的正式发行,一度形成了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多种国际货币同时使用的局面。另外,黄金、特别提款权(SDR)、石油等储备资源也占国际储备的一定份额。金融危机之后,美元地位更受到质疑,各国纷纷呼吁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2009年,占全球经济份额15%的“金砖四国”首脑峰会首次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议议题之一便是对储备货币多元化的讨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积极倡导储备货币多元化发展,打破美元在世界金融系统的统治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一度高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署名文章,呼吁创造一种超的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多元化将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趋势。

(三)区域性经济组织蓬勃发展

由于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各国纷纷组建和加入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使得区域性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一般来说,区域性贸易安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协定比wto框架下的协议更优惠,与wto现存制度也不存在冲突,因此对成员国来说更具有吸引力。据wto统计,区域性贸易协定(RtaS)在20世纪50年代只有3个,在60年代有19个,在70年代为39个,虽然在80年代下降到14个,但是在90年代又迅猛增加到82个。进入新世纪,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据统计,2002年,已向wto报告的区域性贸易协议达到250个;2007年,在wto登记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为380个;2010年底,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达到400个;2011年,向wto报告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的区域性贸易安排为505个。在所有这些区域性贸易协定当中,自由贸易区协定是最主要的类型,占总贸易协定的90%以上。目前全球2/3左右的贸易是发生在这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内部的,大国之间的竞争正在让位于区域性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主要有:欧盟(eU,1993)、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199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2010)、安第斯国家共同体(Can,1969)、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1991)等;其他非正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6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1989)、上海合作组织(SCo,2001)、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1981)等。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一贯倡导的是不结盟,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不得不改变一贯的政策,积极加入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政治、军事组织。目前,中国已经与东盟(2010)、智利(2009)、巴基斯坦(2009)、新西兰(2008)、新加坡(2009)、秘鲁(2009)等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成立自贸区,与澳大利亚、海合会、冰岛、挪威、哥斯达黎加、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国家和经济组织的自贸区协定处于谈判阶段,另外与印度和韩国的贸易优惠安排正在研究之中。

二、国际经济治理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

国际经济治理指的是,为了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平衡发展和共同繁荣,防止和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剧烈波动,世界各国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国际性经济组织、领导人会议等)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相应的对策措施以调节世界经济的市场秩序和国际收支平衡。金融危机以前,国际经济治理框架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主导,以imF、wB和wto为载体,以G8为协调平台。过去,国际经济的治理主要由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说了算,他们制定的规则和政策措施体现的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原因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占世界经济的绝对比重,所以他们在国际经济治理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最近二十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不断壮大,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使得全球经济治理如果缺少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就不能说是真正的全球经济治理。当前,面对世界经济放缓和由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各国意识到全球治理必须打破以往由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治理的局面。因此,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与发达国家共同治理全球经济的态势正在形成。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反映出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国际经济治理格局的缺陷。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催生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也产生了影响。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国际经济治理格局正悄悄的发生革命。2010年,世界银行的投票权改革将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投票权份额提高到了47%,中国的投票权份额几乎翻了一番,成为世界第三大股东国,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其他新兴经济体如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国家的投票权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经济大国,特别是北欧的发达小国的投票权份额则有所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改革方案,中国的投票权份额也从3.72%上升到了6.394%,跃居世界第三位,也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但是imF的重大决策都必须要有85%的通过率,美国的投票权份额为16.83%,因此美国还是享有实际的决策权。尽管如此,世界经济治理格局也正在发生悄悄的革命。虽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性经济组织中的份额不足以左右规则和政策的制定,但是这种投票权份额的上升对正在崛起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改变,是实至名归的举措,是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体现。

许多学者认为,真正的国际经济治理是从二十国集团(G20)的部长会议和峰会机制化以后才形成的。2008年11月,金融危机的蔓延震惊世界,为了避免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G20国家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一次峰会。随后,俄罗斯提议从2009年开始G20峰会实行机制化。在短短4年时间里,G20已经举行了七届峰会。G20机制化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国际合作的必然结果,它从1999年9月成立到2009年机制化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两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由于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不断上升,G20已经不同于以往的G8或G7,因为G20中的11个成员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不能缺少新兴经济体的参与,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兴经济体是国际经济治理格局调整的根本动力。有人怀疑G20的有效性,认为在危机中发达国家急于拉上新兴经济体国家共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而成立的G20,只是为了增强全球经济的信心使世界经济早日摆脱困境罢了,一旦全球经济转好,G20就不能在经济领域更广泛的发挥协调国际经济治理的作用。但是,发展中国家毕竟通过G20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得到了重视,呼声诉求得到了一定的实现,至于危机过后是否仍旧能保持影响力,要看今后的经济发展状况。2009年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崛起的一年,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包括国际金融的协调管理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其治理就无法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南北经济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将是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趋势。

(一)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

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的巨大后发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人口结构较合理、劳动力供给充足、资本积累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国内需求和消费能力潜力巨大以及技术的后发优势与创新能力等等。这些是新兴经济体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根据oeCD的预测,2006—2008年“金砖四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009年在世界平均增长率为-1.1%的情况下,亚洲地区新兴国家(中、印、印尼、马来、泰、菲、越)的增长率仍达到6.2%,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5.1%,oeCD国家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只有2.8%,而亚洲地区国家的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7.3%,是oeCD国家的3倍。2011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为4%,发达经济体低于2%,而新兴经济体达到6%以上。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二)从全球GDp的比重来看,新兴经济体在全球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2007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GDp占世界GDp的43.7%,这一数字于2009年上升为46.2%。根据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的预测,2025年新兴经济体(e11)的GDp占全球GDp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1%上升到20%,205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全球GDp总量的份额将各占50%。“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的1/3,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根据imF在2010年公布12月的数据,“金砖五国”占全球GDp的18%,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5%,是新兴经济体的中坚力量。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的重心已经逐渐向亚洲转移,中国、东盟、印度的崛起,加上经济总量在世界排第三的日本,亚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能够与美国、欧盟相抗衡的一极,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亚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国外学者预计,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2012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33%,整个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75%。基于这样的增长速度和GDp比重的不断上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将会缩小,南北差距进而缩小。

(三)从经济结构和生活水平来看,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结构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3

关键词:全球化;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38-02

一、全球化含义新解

1.国外学者对全球化概念的定义。目前,国外学者基本上是从全球化在各领域各层面所表现出的全球性特征来进行概念界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经济的角度对全球化做了如下概括:“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1]45。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传播探索》一书中运用“全球村”(globalvillage)一词来形容人类可以克服自然因素的障碍,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和联系,这是从信息通信的角度来描述全球化的。埃利亚斯、罗伯逊等人则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把全球化视为人类各种文化、文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未来的文明、文化在内容、形式越加一致性的发展趋势。费舍斯通认为全球文化相互联系状态的扩展也是全球化进程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可以被理解为导致全球共同体即“文化持续互动和交流的地区”的出现[2]108。著名的罗马俱乐部从危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问题角度,认为全球化是人类在环境恶化、核威胁等共同问题下达成的共识。沃勒斯坦认为不平等交换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的世界体系[3]460-465,这是从体制角度解析全球化概念最具代表性的论述。安东尼·吉登斯将全球化的过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在协调的同时发生碎化的不平衡发展过程,是一种偶然的辩证过程,一种矛盾的过程,“因为它不是把一系列变化总括起来按照一个统一的方向来行动,而是由相互对立的趋势构成”[4]60。可见,国外学者对全球化概念的界定涉及了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实际上国内学者对全球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2.国内学者对全球化概念的定义。李慎之可谓是国内最早关注和研究全球化的人物,他认为真正的全球化应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全球化。周敏凯认为,全球化是各国打破国与国之间的制度差异、地理障碍、文化隔阂、民族矛盾等束缚,达成一个国际社会都认可的、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规则,在这种规则发挥效果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全球性效应。纪玉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认为资本主义文明搭乘了经济全球化这趟顺风车,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全球性特征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成果表现出来的,同时资本主义的矛盾也随之扩展到全球,使得全球化成为一个矛盾体,甚至认为全球化是流行于世界的疟疾。还有的学者则简单笼统地把全球化定义为资本主义化,即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或者说是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化的过程或西化的过程。

综合国外和国内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全球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全球性问题等全方位、多领域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流。同时它是一个整合和分散两种不同状态同时存在的矛盾集合体,它既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化或西化的过程,也不是把全球各种事物简单叠加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产生冲突、在冲突中磨合,在多元差异中通过动态的发展寻求共存与一致的世界性的发展过程。

二、全球化的时代特征

全球化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却概念模糊的时尚名词,它也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复杂多变的过程,其发展进程呈现出进步与落后、文明与暴力、共性与个性并存的特征。这种全球性特征的出现是长期量变所造成的阶段性质变的结果。本文主要从新时期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全球化的运动属性、全球化涉及的领域、全球化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四个方面来分析全球化的时代特征。

1.全球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可以共存共生。从根本上来说,全球化是经济的全球化,它是各国的经济突破一国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和相互依赖的过程。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在全球性的市场中相互碰撞、相互借鉴。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一些有益经验进行了学习、吸收、利用,根据本国国情加以改造,以此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已然成为一个可以实时联系、方便沟通的“地球村”,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进一步交流、交融、交锋,在相互借鉴中一些生活方式(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信用卡的普及、提前消费的观念、闲暇娱乐的方式等等)、价值取向已经表现出全球性特征,并呈现出日益加强的趋势。许多国家在吸收、借鉴他国经验并为之所用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共性和同一性的一面,然而在这个全球化的趋同过程中,他们也保留了本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理念,表现出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另外,经济的肆意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温室效应最为突出)、国与国之间军事竞争所埋下的核武器的威胁、世界性的疾病等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呈现出同一性的特征。

2.全球化发展的动态性更为突出。全球化不等于全球性。全球性是指一种静止的状态,而全球化则主要是指一个逐步走向全球性的过程,是一个时间和空间多维互动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全球化体现的是一个动态过程。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促使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资本主义从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并且这种趋势还将延续下去;从空间上来看,全球化的动态特征体现在全球化的发展在地理位置上的推移。全球化的发展是先从欧洲、美洲再发展到整个世界的,因此它不是一下子就使世界呈现全球性的现象,而是一个从个别国家或地区走向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动态发展过程;从其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来看,全球化的动态过程体现在它推动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多领域的大发展、大繁荣。欧洲航海者的“地理大发现”促使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些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5]254。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确立,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组织模式、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逐步蔓延至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其他国家竞相学习、模仿的对象。以互联网为主要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目前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阻隔,促使经济、政治、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空前发展,并且这种趋势还将不断渗透和深化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和领域。

3.全球化突破经济领域日益呈现出多维度、多领域的状态。全球化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障碍,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已经不是原来单一的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而是一个朝着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多维度、多领域方向发展的综合体。在经济上,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资料、资本、服务、技术、产品在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这种活动方式促使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化组合,使得世界各国彼此依赖、互相依存,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促进和推动了国家间其他领域的交流和发展,为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加深国家间的合作往来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跨国公司就是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政治上,全球化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扩张,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的协商和妥协、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力量并存、核武器的威胁、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等政治问题、政治现象、政治冲突和矛盾在全球范围的呈现;在文化上,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等方面的互相交融和整合,呈现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特征,但也存在着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冲突和对抗,同时也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普世价值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可口可乐化、麦当劳化;在社会层面,全球化表现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各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利益与共的现实性问题。

4.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全球化既有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加深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往、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理解、缓解具有全球性社会问题的冲突和矛盾以及人类利益与共的现实性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消极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国际金融组织制度、规则的制定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表现出对发达国家利益的倾向性;对于发展中国家,则制定了更为严格、苛刻的条约,这种天生的不公正、不公平导致了发达国家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相当大的优势。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人均GDp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展至2000年的60多倍。可见,经济全球化并不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利益均沾,发达国家始终站在经济获益圈的中心位置,而发展中国家则处在半边缘或边缘地带。至于风险,则必须共同承担。发达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了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危机面前,他们不仅要同等、公平地分担风险,还要努力为出现危机的发达国家疗伤。

其次,政治全球化最大的负面效应表现为民族国家的被侵蚀和被削弱。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打着“人道主义”和“普世价值”的旗号,声称人权高于,用武力干涉他国内政,这种“新干涉主义”的实质其实就是殖民主义的别称和幌子。

再次,全球化在文化层面表现为它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使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理念、消费习惯等相互交流、交融的速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一些文化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其中不乏有一些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腐朽的思想文化,它们通过带有价值倾向性和引导性的大众传媒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多元文化偷换概念,试图淡化意识形态,在文化多元化的幌子下大力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甚至面临沉寂的危险。另外,全球化的发展还会加剧生态环境、传播性疾病、气候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和谐世界的构建以及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m.费舍斯通(Featherston).GlobalCulture:anintroduction[J].theory,CultureandSociety1990,(7).

[3]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4

  一、剪不断、理还乱,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分析

我们如果把世界经济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便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复杂多变,并且变化极不均匀,普遍存在着混沌运动。混沌的长期行为不可预测,只要系统处于混沌区,我们就无法对它的长期行为做出预测。①现实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复杂化,许多国家的经济工作者都有同感,即科技愈发展,经济愈发达,经济活动愈难以操作,人们认识事物和控制的能力似乎越来越有限。索罗斯最终把他的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是受到量子物理学中“测不准原理”的启示,他深感金融业“毫无量性可言”。美国桑塔非研究所在复杂系统研究方面具有领先地位,这一自称诞生于秩序和混沌边缘的学科认为,必须改变自牛顿以来主导科学进程的直线与简单化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进化的复杂系统,现有科学尚无法解释和驾驭,而复杂系统具有将秩序和混沌趋于平衡的能力。②在世界经济这样的非线性系统中,系统内部的元素——众多主权国家、经济集团之间的分化组合、政治经济的相互渗透,使世界经济形势经常漂浮不定、动荡不安。尽管可以通过系统各元素或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使系统暂时稳定下来,而更多的时候则由于系统各元素或子系统间的竞争引致系统的波动,一旦条件成熟,这种波动在关联作用下就会形成巨波,一旦波动得以放大,就会引致系统离开原来相对稳定状态,诱发很多冲突,产生很多矛盾。

首先是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大都选择市场经济,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功能,但也会出现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市场失灵现象,迫切需要一个“世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纠正市场失灵。现有的三大世界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都难以承担世界政府角色,造成宏观调控的缺位。于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演绎成一系列具体的矛盾,如各国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和可调节与全球经济的无计划和少调节之间的矛盾、跨国公司的严密组织和科学管理与世界市场的盲目扩张和混乱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各跨国垄断集团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世界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并导致世界经济的起伏不定、动荡和危机。

其次,民族性与全球性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将变得更复杂,并发展成一个悖论。这个悖论表现在:在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世界性逐渐融合、消融了民族性。高科技手段、市场经济和资本的顽强扩张力超越了国家的疆界、个性、差异,增强了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同时各个民族和国家间的联系不断加深和扩展,跨国活动和跨国主体的急剧增加,超越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主权和边界,民族国家原有的稳固地位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世界性强化了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性。有趣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化态势愈益明朗的情况下,民族主义却表现得异常活跃起来。不少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出现了民族独立或正在争取独立的现象,甚至出现了由于民族冲突加剧引发的战争,如原苏联的部分地区,原南斯拉夫、中部非洲以及部分西方国家的种族冲突等。民族间的互动、民族意识的消长、民族主义凸现与困顿,也许正是经济全球化浪潮赖以表现的基本事实。第三,经济全球化与两极分化的矛盾。二战以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生产水平、经济实力在总体上不仅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了,而且差距极为悬殊。1950年第三世界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64美元,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为3840美元,相差23倍;1980年低收入国家的人均总产值为245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达9684美元,差距扩大到39倍;1994年低收入国家人均为2520美元,而西方发达国家则高达23420美元,西方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差距扩大到94倍。全世界最富有的三个亿万富翁的财产,加起来已经超过最不发达国家中六亿多人口所拥有的财产。全世界20%的富有者消费着66%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而20%最贫困人口只消费世界财富的1.3%。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内部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第四,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危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愈来愈明显地显露出来,空气、水的污染,森林、植被大规模破坏,土壤沙漠化严重,化学废物遍地都是。科学技术一方面创造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辉煌,另一方面很多技术以疯狂的形式掠夺自然,地球正在失衡,很多动植物正在人类的虎视之下走向毁灭、灭绝。此外,经济全球化还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失业与难民、爱滋病与毒品、债务与粮食危机、跨国犯罪与全球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系统内部元素运动的无序性,相互竞争的复杂性导之系统内部矛盾的多样性。总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矛盾复杂多样,层出不穷,真有点剪不断、理还乱。

  二、推波助澜、指数式放大,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危机效应

一个可能发生振动行为的系统,如果其振动频率与环境中某个振动系统的频率一致或接近,系统就会发生共振。由于外部系统的节奏同系统的运动节奏一致,将以最高效率向系统输入能量,若系统阻力很小,就会使其振幅不断放大,俗话所谓推波助澜,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就系统内部看,某个局部的振荡往往会引起其他局部的振荡,因而不同局部被整合为一个系统后,很容易出现共振,发生非线性指数放大的现象,所谓病来如山倒,也是这种情形。

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人为的疆界与藩篱逐渐消失,人类的经济生活逐渐形成一个全球紧密相联与相依的整体,经济活动不再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而是具有十足的跨国性。经济全球化的吸纳与穿透力,将所有可以创造价值的人才、资金、商品与信息整合为无障碍、无疆界与无时差的单一经济体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系统,各国经济可看作全球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全世界所有国家、地区与群体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均深受这个全球经济体系的扩张、收缩与震荡的影响,无法抗拒,无由遁逃。在世界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国家经济子系统的开放性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迫切需要从系统外获取能量,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国际分工的加剧又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子系统对其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从而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从系统外获取更多的能量。同时,国家经济子系统为了取得内部的有序,也必须把系统产生的熵排放到外部经济环境之中,以降低自身的熵,这又使国家加快同外部环境在物质和能量上的交换。从外部表现上看,国家经济子系统同外部经济环境相互作用就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贸易合作、跨国投资等。在世界经济这个复杂系统中,有很多元素处于无序状态,比如国际金融,大约有超过100万亿美元的衍生金融品在寻找机会盈利,进行股票交易的投机商们借助高科技,利用许多政府高度依赖外国资本的心态,大肆进行金融炒作,兴风作浪。④而一旦得手,便迅速蔓延,殃及世界,发生“蝴蝶效应”。1960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文兹发现了著名的“蝴蝶效应”,他指出,在一个混浊一体的气象世界里,当各种客观条件具备时,一只小小的蝴蝶在最佳时间和最佳地点煽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掀起世界另一端的台风或龙卷风。世界经济系统的波动是系统发展或有序化的诱因。系统的波动就是对系统稳定(相对稳定)状态的偏离,这种波动之所以会导致系统的改进是由于世界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毫无疑问,经济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系统的整体效应不能由系统的部分和求得。在这样的非线性系统中,系统内部元素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具有了整体性行为,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微小的波动所形成局部的关联得以放大,形成整个系统的波动。1997年夏在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周围的地区,对亚洲经济造成程度不小的冲击,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场危机很快冲出亚洲,向世界扩散,先是俄罗斯经济形势的急剧动荡,后有巴西的金融危机,还有很多西方国家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冲击。由于没有完全开放,中国经济系统作为世界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其振动频率与其他系统不完全相同,这是中国避免发生金融共振的重要原因。中国在这次危机中顾全大局,保持人民币不贬值,为遭受危机打击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无私帮助,但自身也不可避免地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在外贸和国际投资方面也受到了十分明显的冲击。经过多方努力,系统的波动才慢慢平息下来,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

  三、仗势欺人、恃强凌弱,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对称现象

系统都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每个要素由于在系统中的位置、地位不同,在系统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贝塔朗非认为,一般系统常有中心部分或主导因素,它们在整个系统中起闸柄的作用,决定着其他部分和整个系统的行为。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提出支配原理,断言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一个或几个序参量支配所有子系统的演化行为。⑤在世界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元素,每个国家的经济系统是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同,相互关系排列组合不同,所以在世界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充满了不平衡、不平等。事实上,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权利的优劣序列,甚至这种序列特征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突出——即排序靠前的发达国家以其在资源配置和游戏规则制定方面的优势来推行,并使其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具有先发优势,这种优势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除了体现在物质力量上,更体现在对正在形成的全球规则的主导作用上。现有的主要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基本上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形成的,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信息歧视,没有供发展中国家发表观点的有组织的论坛,更没有让发展中国家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制定出来的规则缺乏透明度,在内容和动作上暗含着对西方国家的倾斜。现在这些规则正在向全球规则转化。仔细分析一下目前对世界影响较大的重要国际组织,可以发现,凡涉及到关键的经济决策和重大利害关系的问题,其决定权完全在大国特别是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谁出了钱,谁就有权决定游戏的规则”。例如,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所提供的资金占18%。因此,它就拥有五分之一的否决权,而在该组织采取每一个重要措施时,美国还拥有几乎完全的否决权。在世界银行中,迄今为止,行长全是由美国人担任,按规定,一切重大问题应由成员国投票决定,股份越多,表决权越大,美国拥有的表决权超过数十个发展中国家拥有的表决权。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重大决策必须首先征得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四国的同意。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抱怨说,世界性的经济组织只是发达国家的御用工具,是他们推行其价值观念、经济模式乃至政治模式的“代言人”,他们只考虑其自身的利益与需要,很少考虑不发达国家的利益与要求,毫无公平可言。例如,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应该向发达国家流动,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但国际规则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他们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退一步讲,即使是经济全球化的规则是由那些规则制定者按照世界各国的情况平均加权后制定出来的,也同样存在着形式上的平等而实际上的不平等。这是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种貌似平等的全球化规则面前,竞争的起点不同,结果不言自明。如果以拳击比赛作比喻:一边是超重量级,一边是最轻量级,它们之间的胜负,不战自定,更不用说规则有利于前者了。有人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好比是一辆在高速公路奔驰的豪华轿车与一辆在泥泞小道行使的马车进行比赛,这是很有道理的。

在世界经济这个系统中,联结各个子系统的纽带是市场经济。由于缺乏有效的全球宏观调控,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犹如霍布斯哲学中的丛林主义,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规则,社会达尔文主义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实践,“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即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由于经济全球化规则的扶强抑弱,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可能公正、平等地往来,发达国家更多的时候是仗势欺人、恃强凌弱。这种不平等、不公正主要表现在资金流向、贸易更多地向发达国家倾斜,以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时,既得利益不公正,也不公平。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的那样:世界上不存在对任何人都有益的事物,经济全球化并不能均衡地同时对每个人给予某种回报。

收稿日期:2002-06-06

【参考文献】

①②⑤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5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竞合格局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有利环境

人们在探讨2003~2006年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时,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综合起来,大家都同意的看法是:一是美国经济增长平稳,二是欧元区、日本经济增长趋势良好,三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同时,有利的世界经济环境也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条件。

1、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与金砖四国

世界经济三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一半以上,体量极大。他们的经济增长块,则世界经济增速快,他们的经济平稳,则世界经济平稳,如果他们的经济下滑,世界经济则必然滑落。

笔者认为,美国经济总体仍处于健康状况,制造业生产仍保持适度增长,就业增加,企业赢利状况基本良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仍有空间,目前并未出现衰退的迹象。美国近年进行的高科技研究以及生产方式转换,如将服务业,尤其是it外包,形成新的全球配置,正逐渐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可能会在传统产业面临竞争滑落时,推进美国经济的继续增长。

另外,2003~2006年欧元区、日本经济表现基本良好,欧元区经济在欧元走高、油价高企、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面前,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能力,日本经济则走出了谷底,利率走高,呈现较好增长势头,将有助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和保持利润增长。三大国的经济维持平稳增长势头,有助于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2003~2006年新兴市场经济体受益于全球经济,“金砖四国”,尤其是中国、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表现出色,保持了旺盛的经济增长势头,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角色愈来愈重要,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认为,尽管世界经济各种潜在风险向新兴市场经济体提出了新挑战,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具有脆弱的一面,但从总体看“金砖四国”占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比重较大,只要他们的经济趋势向好,则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总体的经济状况就会很好。

国际社会普通看好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印度是世界石油和某些原料的进口大国,如果国际油价能够回落,国际原材料价格增速趋缓,将有利于印度减少贸易逆差,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另外,印度已有的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会发生根本逆转,这对于印度吸引外资具有推进作用,2007年上半年的国际资本在印度投资的增长,表明了外资流入印度的速度正在加快。

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2001至2003年,巴西经济陷入停滞,2004年后经济逐步开始恢复。今天,在生产乙醇汽油、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方面,巴西位于世界前列,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和农业资源。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近年来年巴西进一步推进改革,降低利率、加快投资、减少公共开支、降低公共债务、优化出口结构,使得人们对于巴西经济发展的前景看法比较乐观。

21世纪头5年,国际油价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俄经济欣欣向荣,有人甚至认为2006年的俄罗斯经济已经恢复到了前苏联的水平。尽管人们批评俄罗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石油出口,导致工业竞争能力不强,同时,俄卢布升值、物价增长速度加快、失业率也较高,经济增长有潜在经济风险。但如果近期世界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出现大幅下降,俄国内消费需求继续旺盛、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则经济增长前景良好,笔者认为俄罗斯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在7%左右甚至更高。

2、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经济的助推

今天,各国约35%的国内生产总值直接参与了世界经济各个层面的交流,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广泛流动,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实现着优化配置,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笔者认为这一进程可以从两个层面对21世纪头10年中期以来的世界经济增长给予解释:第一个层面是“统一市场”在全球的逐步形成,即世界范围内各个经济体的经济活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第二个层面是“市场游戏规则”在全球的逐渐形成,即世界范围内规范经济行为的一般规则以及规范经济活动普遍机制的建立。世界经济进入,21世纪头10年中期后,正是在这样两个有利条件下,才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世界经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显现出严重失衡,人们概括为,美国过度消费与中国的过度生产,美国的零储蓄率与中国的超高储蓄、投资并存(2006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为负1%,低于2005年的负0.4%,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以来的最低储蓄水平)。这种世界经济失衡,在中国或美国,都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困惑。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二者的生产与消费的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正负为零”的全新格局,成为推进世界经济的两大引。美国的消费使之成为世界商品的最终实现者,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之一,作用日益明显。美国消费者和中国生产者对全球高达36万亿美元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起了推动作用。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中两国对2001~2006年间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度达43%,明显高于两国在全球GDp总额中35%的份额。没有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全球竞合格局的新变化

21世纪头10年中期之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市场体系下竞合活动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并体现出了一些重要的新特点:

1、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转移改变了全球生产格局

21世纪头10年中期之后,全球产业的调整,不仅是某些传统产业的转移,更多的是新兴产业的转移;不仅是产业结构的国内调整,而且是产业结构的全球调整。这次调整中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转移,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转移。这意味着高新技术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涉及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跨国转移,更为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的跨国转移,输出方在经营中侧重于关键技术,掌握核心业务,而将其他环节,哪怕具有科技含量和较高附加价值的生产和服务环节,以委托加工等方式转移出去,产生新类型的外包

加工贸易,这种通过经济全球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大量的产业内贸易活动,形成新的世界生产体系。

2、世界经济核心竞争力呈现多元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同经济体参与世界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大多以高科技的产业优势为核心竞争力,如利用国家信息化,即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21世纪的头10年中,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现象产生了:有些国家的高新技术水平并不居世界前列,但能够形成很好的后发优势,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对于生产流程和工艺标准化的产品实行大规模生产,取得成本优势,如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it工业,或以低成本,或以遍及天下的营销网络为核心竞争力,将其它国家的产品行销天下。它们甚至在世界产业分工链中,抓住几个环节,形成专业化规模生产,也能够呈现出很强的经济增长势头。总之,结合本国资源约束条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便能够形成本地区具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3、全球化条件下经济体的强大体现为控制力

21世纪头10年,全球经济中强国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控制力。全球化中谁能够真正地控制住全球资源的流向(如重要的石油资源的流向,决定未来生产力发展趋势的高智力人才和资金的流向),以及控制住全球经济产出的流向(如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品,对未来有重要主导作用的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流向),并能够以产品标准和全新的商业游戏规则为核心,控制、整合全球的资源为自己所用,才是真正的强大。21世纪头10年,谁能够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控制世界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的流向为手段,以游戏规则的制定保证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根本利益,才是全球化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近年来,各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对于控制力的培养与追求,成了大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战略选择,某些经济体实行所谓“单边主义”的基础就在于具备了相应的控制力。

4、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21世纪头10年中,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产业与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利益分配的矛盾性以及经贸问题政治化等,造成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今天国际经贸的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在公正贸易的旗号下,贸易摩擦增多、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实施特殊保障措施被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壁垒如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性能标准和卫生检验与动植物检验标准等,正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也在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方面。另外,贸易摩擦日益波及更多经济与社会领域,环境保护标准、社会保障、汇率制度等已开始成为摩擦的起因,而围绕资源的贸易矛盾正在逐渐显现。从地域结构上看,贸易摩擦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之间,也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内部相互之间。这反映了国际经济利益矛盾的错综复杂性,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表现。

5、区域合作兴起,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自启动以来进展缓慢,2003年坎昆会议失败后,曾一度陷入停顿状态。2004年8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框架协议,但内容不仅原则笼统,各成员在农业、非农市场准入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在2006年又暂时中断了多哈回合的谈判。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以区域贸易安排(R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贸合作得到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截至2005年1月,签署的类似安排有300多个,实际有效的区域贸易安排达到了162个,其中80%是近10年内建立的,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矛盾正在逐渐转化为区域集团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发展中的大国形成的,以南南合作为基础的贸易谈判集体(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影响正在逐渐加大。以上做法正在成为各国争取市场、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战略安排,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

6、发展中世界正在逐渐形成二元结构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6

其实,早在去年11月imF宣布人民币将被纳入SDR货币篮子之后,就有美国媒体直言,美国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它已不再像最初成为世界霸主时那样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在2008年那场从华尔街掀起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要求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呼声从未停止。如今,“一美独大”的国际金融体系正在逐渐失去拥趸,加快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国际金融秩序合理化,成为世界共同的期待。

危机之后,美国的自救行动更让其他经济体看清这种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潜在的巨大风险。从2008年11月至2012年9月的近4年间,美联储先后宣布3轮量宽政策,借助大规模的非常规宽松货币刺激措施,压低基准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这实际是通过印钞,使美元汇率不断下跌,由此把危机转嫁给世界其他经济体,让别人为它的债务埋单。

而受这种负面溢出效应影响最深的,就是金融体系相对脆弱、对美元过度依赖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几轮量宽导致资金在国际市场大进大出,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而新兴经济体的市场动荡尤为明显。如今,美国经济已经展露复苏气象,美联储也宣布退出量宽,而新兴经济体却因以逐利为目的的热钱的大量撤离以及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深陷经济低迷。这也让它们意识到,改变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刻不容缓。

另一个同样迫切的现实是,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已经不能反映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国,对于世界经济新增量的拉动作用突出。然而与此相应的是,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权很小,它们的主张和要求得不到很好的表达和接受。

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遗产的imF,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成员国份额一直被批评为无法代表新兴经济体崛起的现实,SDR货币篮子的代表性也因种类和份额的僵化日益下降。这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均衡、公平的发展。向多元化发展的世界经济需要多元化的货币与之匹配,也需要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2014年7月,金砖国家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简化相互结算和贷款业务,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2016年1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重点支持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新成立的国际金融机构,为全球的发展和稳定进行融资,提供金融安全,正是现在世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新国际金融机构的出现,成为近年来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明显变化。

随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投行这两个“不听命于国会山的新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种种迹象表明,英美主导国际金融体系的时代就要终结了。

而如今,人民币作为新兴经济体货币首次入篮,并且权重超过英镑和日元,占据第三的位置,更被视作世界经济的全球治理吹入的一股新风,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有益补充。

过去过分依赖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逐渐向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方向发展。

彭博社认为,随着人民币朝着与美元和欧元一样成为顶级世界储备货币迈出最大一步,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个更加稳定的时代。

未来,发展中国家的权重继续提高,国际金融体系向多元化、多极化方向发展,是公认的必然趋势。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7

“这四个准确把握的提法是比较新的,在我印象中出现在正式的文件报告中,这是第一次系统全面的提出,表明了中央根据世界经济新变化,提出的应对战略,需要高度重视。”张宇燕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在e11国际新平台中的作用

关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等热点话题,张宇燕提出了新兴经济体11国构成世界治理新平台(下称“e11”:即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的理论,而中国在其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也将至关重要。

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在谈到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时,张宇燕指出,2009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二战”后首次产出负增长后。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期。尽管可能性不大,但在2011年出现另一次衰退的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从中期来看,世界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持续多年的不平衡的低速增长时期。可以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是新兴经济体实力相对上升,发达经济体实力相对下降目前来看,发达经济体复苏较为迟缓。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投资者信心未完全恢复,虽然美联储继续推出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但是有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受欧洲债务危机扩散风险影响,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出现不稳定性;而日本经济仍未从长期的通缩阴影中走出;与发达经济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较为强劲。iFm预测2010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将达到7.1%,2011年将增长6.4%,特别是“金砖四国”增长更为强劲。

二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虽然受到一定影响,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但是全球化进程没有打断,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是多极化趋势明显在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冷战后的世界秩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未来全球将形成多极博弈,即美欧亚三极结构,北美、欧洲、亚洲三种区域一体化路线图呈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四是全球治理的任务越来越迫切例如:气候、全球金融监管等问题。

中国是e11中举足轻重的新兴力量

在回答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时,张宇燕强调,当前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正在进入变革期。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相对快速的复苏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相应提升。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是,由新兴经济体和主要发达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G20)取代了以前的七国集团(G7)或八国集团(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金融危机推动全球治理进入了新阶段,主要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危机凸显了原有治理体制的缺陷,变革呼声随之高涨;二是各国携手克服危机的努力和对危机成因的深刻反思,为构建新的全球治理框架提供了关键契机。

张宇燕表示,G20地位的提升凸显出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其经济实力及地位的相对提高以及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作用的日益增加。在这次危机前,新兴经济体高于发达经济体的速度增长就已经作为一种长期趋势存在,危机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来自imF的数据显示,1991-1998年,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为3.3%;1999-2006年,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为2.7%,新兴经济体为5.2%。可以看出,新兴经济体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追赶发达经济体,而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话语权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变化。

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未来经济增长率仍然强劲;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台了积极的经济政策,率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受到各方好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规模的壮大,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对于全球事务,如经济复苏、气候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期中,应当积极参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个例子是,新兴经济体在imF中的份额与投票权的增加幅度为6%,经过调整,中国在imF的份额由3.72%上升到6.39%,投票权也将从3.65%上升到6.07%,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三投票权拥有国。虽然这一调整并未撼动美国和欧盟在iFm决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然而这种变化为imF未来的改革以及其他全球治理机构决策程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针对记者提出的如何处理G20与e11的关系的问题,张宇燕认为,G20地位的提升符合e11的根本利益,e11应该立足该平台创造积极有利的发展环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是e11在G20框架下处理与发达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当今世界是高度相互依赖,而且依赖程度仍在不断加深的世界。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互动并非零和博弈,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但是,新兴经济体毕竟都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也认识到应该更多承担全球治理的责任,但在责任的分担上理应与发达国家有所差别。

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不仅将长期存在,其重要性还将不断提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还没有另外的机制可以取代。同时,e11在世界经济中具有相当的系统重要性,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广泛代表性。这两点决定了e11内部合作的深化和推广拥有巨大的空间。

鉴于G20将长期扮演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商全球重大事务国际平台这一角色,所以积极推动e11内部的合作明显有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互利共赢。总体上e11的合作宜循序渐进,可以先仿效G7或G8,建立G20峰会前e11部长级会议制度,加强重大问题上相互间立场的协调一致。

建立e11国际新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谈到建立e11国际新平台,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时,张宇燕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第一。全球经济实力对比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尽管e11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并未根本改变,而且仍然在通过G8会议加强内部政策协调,为其在G20峰会上取得更大的收获做好充足准备。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8

尊敬的各位嘉宾和媒体朋友们: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将共同见证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中美俄三国评级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一个新型国际评级组织“世界信用评级集团”,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信用评级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世界信用评级集团是人类进入信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六十年来,在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经历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信用革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信用经济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1)信用社会化使信用关系成为社会成员间的基本经济关系,信用关系作为资本的组合形态融入并主导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2)社会化的信用关系是以评级为媒介建立起来的,评级的公正性决定着信用关系的质量,从而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的可持续性,信用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及其与评级的高度依存关系赋予了评级对经济的主宰地位;(3)构建起了生产与信用、信用与评级两对基本矛盾,生产扩张的无限性要求信用(消费)规模增长满足其需要,生产与信用是信用经济顺周期的力量;作为信用一方主体的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是有限的,债权人要求评级客观描述出债务人的最大负债规模,信用与评级就成为信用经济逆周期的力量;信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奠定了评级的历史地位,评级承担着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责任。现代世界经济是建立在由一个个信用关系链接起来的国际信用体系基础之上的信用经济,评级是否公正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前途。

全球信用危机正是现存国际评级体系背离信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向世界持续提供错误评级信息导致国际信用体系破坏的结果。现存国际评级体系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1、维护最大债务国利益的鲜明评级立场使这个体系失去独立性;2、用严重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评级标准衡量全球经济体的信用风险,向世界提供了扭曲的评级信息;3、国际社会对一个承担世界信用体系安全责任并由一个国家评级机构主导的国际评级体系没有任何监管与约束,而所在国政府也未履行管理责任,监管缺失使这个体系拥有超级权力,不断由世界承担其道德和标准错误导致的后果;4、竞争体制机制激励这个体系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把信用级别作为商品交易,使其完全不能承担起世界公共责任;5、世界最大债务国利用国际评级话语权,高估国际债务体系国家信用,低估国际债权体系国家信用,把债权国利益输送给债务国,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类不可能通过改造现存国际评级体系使其承担起世界评级责任,主要理由是:1、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是所属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构成,其兴衰攸关国家核心利益,国际社会无法触动一个体制;2、所属国政府绝无可能主动改革现存评级体系;3、现存国际评级体系的主体缺乏对信用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缺乏改革的动力和正确方向。

人类社会用承担错误评级导致的信用危机后果并付出巨大社会代价的方式得到了这样的共识:唯有构建一个体现信用经济和评级发展规律,代表人类社会共同利益,能够承担起世界评级责任的新型国际评级体系,人类社会安全发展才有保障。这就是历史的召唤。国际社会对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途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

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1、体现独立性的非国家性、非政治性、非利益冲突性、非竞争性和公正性,是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承担世界评级责任的首要前提;2、信用关系国际化形成了以债权债务组合的资本形态在全球的流动体系,需要用一致的评级标准科学揭示世界每一组信用关系的风险,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投资风险比较,指引资本在全球的有效流动;3、信用关系国际化构建起了全球信用风险传导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评级错误导致的信用风险极有可能酿成全局性危机;它需要通过双评级体制进行评级风险制衡;4、新型国际评级体系应该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评级机构、评级标准、评级监管。

实践成果表现为三种实现途径的选择:1、推动各国评级结果互认;2、建立区域性评级组织;3、构建一个全球评级机构。

显然,前两种设想不能成为代表整个人类社会利益的载体,不能满足资本在全球流动对评级信息一致性的需要,不能防止评级风险的传播,因而难以担当世界评级责任。于是,构建一个全球信用评级机构就成为历史的选择。

为了历史的召唤,大公作为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的首倡者与推动者,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与三十多个国家的政要、评级机构和相关组织进行反复磋商,所有参与者都赞成加快改革国际评级体系,高度认可并愿意积极参与组建一个非性质的国际评级机构,使其成为代表人类社会共同利益和新型国际评级体系的载体。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美国伊根-琼斯评级公司、俄罗斯信用评级公司决定共同发起成立“世界信用评级集团”。

世界信用评级集团的性质是:不代表任何国家和集团政治经济利益的非国际评级机构,它将由每个国家与评级无利益冲突的私人机构共同出资组建。

世界信用评级集团的使命是:推动国际评级体系改革,构建一个能承担世界评级责任,保障人类社会安全发展的新型国际评级体系;建立统一的国际评级标准;推动建设一个独立的国际评级监管体系;向世界提供公正的评级信息。

世界信用评级集团是一个公司制的经营实体,它将按照信用经济和评级发展规律要求,通过推动国际评级制度变革确定其市场地位和盈利模式。为履行世界评级责任建立全球双评级体制机制,参与国际所有评级事务是这个机构发展的基点。

世界信用评级集团总部设在中国香港,计划用六个月时间完成组建,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四大发展目标:1、建立统一的国际评级标准;2、构建国际评级监管体系;3、建成全球市场服务体系;4、形成参与全球评级的能力。

中美俄三国评级机构作为新型世界评级组织的首发起人,只是在尽一个评级专业机构和世界公民的责任,改革国际评级体系,构建一个保障人类社会安全发展的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成功。我们衷心期待一切有识之士携起手来共同完成这一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伟大事业。

世界信用评级集团作为登上国际舞台的新兴评级力量必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作为人类发展信用经济付出沉重代价的认识和实践成果,作为惠及全人类的新生事物,必将在时代大潮的簇拥下,以波澜壮阔之势荡涤历史的尘埃,以得道多助之势成为历史召唤的担当者。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9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世界经济共同周期下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研究,通过选取1978-2008年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及7个样本国的经济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相关分析法、图表比较法对中国经济在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协同性、差异性特征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两个特征的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以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文章认为:第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周期高度同步且协同性在增强,与发达国家周期协同性在减弱。第二,中国经济周期逐渐从过去的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周期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从高位型向中位型转变。第三,为了避免经济波动大起大落,政府的宏观调控仍会以微调为主,调控手段将多样化,调控重点逐渐从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转变。以期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宏观调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共同周期经济相关分析法协同性差异性

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共同周期是一种经济波动现象,是将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个具有理性的个体而组成的整体,具有阶段性特征及协同性特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之间存在经济周期的共振现象,也存在经济波动的传播行为。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度的逐步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为此有必要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以及不同代表国经济间的波动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基于此,本文通过多个国家和较长时间跨度的分析证实了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发现了经济发展趋势的协同性和隐藏于国家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为准确地把握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规律性和特征性,为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共同周期下的特征,本文中中国经济增长率所采用的数据以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为起点,截至2008年,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世界经济增长率数据来源于历年《国际统计年鉴》;样本国选择不同发展阶层、不同地区的国家,本文主要选择美国、日本、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巴西和南非作为样本国,样本国家数据除美国外全部来自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时间跨度从1978到2008年,都以2000年不变美元计算,美国的数据来自Bureauofeconomicanalysis网站。

(二)方法定义

针对中国经济在世界共同周期下的不同发展特征,本文利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计算、比较与分析。

方法一:滚动相关系数法。该方法是基于固定样本长度的滚动相关系数法来使用分析,本文主要使用该方法计算出滚动相关系数,进而分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相关性。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假设i国的经济共同周期的指标序列是{sik},j国的经济共同周期的指标序列是{sjk},在样本范围内的滚动相关系数定义如公式1所示:

(1)

其中,Cov表示方差,var表示变量。

方法二:交叉相关分析法。该方法是基于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本文主要使用该方法计算中国与另一样本国间的经济发展相关系数,分别计算多个不同的样本国数据,根据交叉相关系数大小进行排序比较进而分析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相关度高、中、低的国家类型(规定交叉相关系数大于0.7的为高相关度国家,交叉相关系数在0.4至0.7之间的为中相关度国家,交叉相关系数在0.4以下的为低相关度国家)。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假设中国经济变量组为U,样本国经济变量组为V,利用数学方法分别对这两组变量进行线性组合,把这两组变量化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令x=(U1,U2,...,Um),y=(V1,V2,...Vn),计算x和y之间的交叉相关系数r,则标准化U和V的相关系数定义如公式2所示:

(2)

其中Cov表示方差,var表示变量,R为变量间转化的常数。

研究分析

(一)协同性

在世界经济共同周期中,中国的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协同性。所谓协同性,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由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出现的经济行为的同步性,表现为一个国家与该整体经济活动所呈现出来的经济波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周期的共振现象,还存在经济波动的传播行为。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本文从定量的角度,运用中国与世界经济相关系数分析,采用滚动相关数法,考察二者间的相关性。

首先,针对特定的数据来源,绘制从1978-2008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经济增长率曲线图,如图1所示。

通过图1中的波动振幅变化规律可知:从宏观上看,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位势比中国的稳定,这是因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更高的提升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从微观上看,中国的波动变化规律是先动荡后稳定,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在探索经济发展之路,故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具有动荡性。但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逐渐强大并形成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故具备稳定的经济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在1994-1998年出现大的波动是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衰退。

其次,利用方法一的滚动相关数法,计算出中国与世界经济相关系数值,绘制成表格与图形如表1和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滚动相关系数一直在0.5左右波动。在1997-2001年期间相关系数是负值,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当时正是体制转轨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最艰巨的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诸多国家的经济动荡,使得这段时期两者之间的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是负值。进入21世纪之后,两者的滚动相关系数又突然升高了。因此,总的来看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从研究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经历了由强到弱,再逐步转强的过程,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世界经济稍强,但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大且滞后于世界经济波动,对世界经济存在较强的依赖性。

(二)差异性

在世界经济共同周期中,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差异性。所谓差异性是指国家之间经济波动的非同步性,可以用不同国家的发展经历的跌宕起伏来理解。通过对差异性的研究可以进行类别的归类,同时为把握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提供依据。

本文选取的样本国有针对性的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和非亚洲国家两大类,分别考察这些国家在我国改革开放推进阶段(1978-1992)、改革开方深化阶段(1993-2008)的同步相关性。根据特定的数据源,利用文本方法二交叉相关分析法公式依次计算中国与各个样本国之间的相关系数,具体的数据见表2与图3。

通过对图3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与发达国家(美、英、日)、发展中国家(马、新、巴、南)周期的同步相关性呈现不同的类型,在1998年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周期的相关性高于与发展中国家的周期相关性,总体而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期的同步性高于与发达国家周期的同步相关性,并且在2000年以后差异性更加明显。

中国与亚洲国家(日、马、新)经济周期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而与亚洲以外国家(美、英、巴、南)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下降。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政治上重视亚洲国家、经济上地区一体化程度提高的事实。中国的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向具有很大的区域性特点,中国与亚洲地区经济周期协同性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

结论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经济数据,重点研究分析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共同周期下的协同性和差异性两种特征,并对出现该特征的原因做相关分析,同时也为中国经济所处于的位置及发展趋势做好相关依据。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周期高度同步且协同性在增强,与发达国家周期协同性在减弱。第二,中国经济周期逐渐从过去的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周期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从高位型向中位型转变。第三,为了避免经济波动大起大落,政府的宏观调控仍会以微调为主,调控手段将多样化,调控重点逐渐从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转变。

参考文献:

1.薛敬孝,张兵.论东亚地区经济周期的同期性与非同期性[J].南开经济研究,2001(4)

2.王海红.基于共同周期的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特征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2(11)

3.宋玉华,周阳敏.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与非协同性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12)

4.刘金全.投资波动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4)

5.蔡莉萍.我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科学决策,2005(11)

6.刘恒,陈述云.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J].管理世界,2003(3)

7.方明.中国经济周期的独特性[J].宏观经济,2008(10)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府职能;中国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早在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预见性地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的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a.麦格鲁对全球化的特征做了这样的描述:全球化是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的复杂多样的相互联系和结合。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经济全球化的简单定义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空间超越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全方位的沟通、互动和合作,并日益加强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今天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是指二战以后全球的由物资、劳务、资本和技术构成的国际市场的融合。

随着以信息革命为特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经济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气魄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品质,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延伸;对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目前,在180多个主权国家中,绝大多数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市场化。因此全球化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2)国际经济活动活跃。目前的国际经济活动实质上是资本、技术、通讯、管理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劳动力之间的自由结合,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上各国、各社会之间多方位互相联系而形成了现代世界系统。首先,国际资本市场有了空前的发展,在金融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贸易领域,人们预测,到2005年,世界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将占世界生产的28%.此外,国际经济活动不仅在数量上不断扩展,而且在质量上也在日益提升。

(3)国际经济组织作用显著。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是通过实施组织管理和制定规章制度作用于经济全球化活动。1995年wto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等构成的全球经济的宏观制度和调控体系已经基本构筑完成。同时,世界经济规则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世界市场的运行秩序。

(4)国际信息网络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规模空前的资金流动成为可能,使经济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使资源和财富的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促使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5)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领导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集中体现形式,它直接组织公司内部的全球生产配置和贸易交换。跨国公司本身也在迅速地全球化,即它们在海外的利益正在超过其母国的利益,甚至将其重心和总部移到母国以外的地区。

经济全球化整合了世界的资源和财富,实现了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由于世界市场的高度关联性而引发的全球性危机的危险也越来越大。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至今影响尤存,“9.11”事件的冲击遍布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但是,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已经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因此,任何一个不想被世界抛弃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使本国的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勇敢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最终达到壮大自己的目的。

二、政府职能概述

正如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说的那样:“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是政府职能的问题;政府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问题。政府职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政府管理方式主要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管理方式政府职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它主要强调市场优先,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不足。如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政府应该有七项基本职能: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竞争;保护自然资源;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保持经济稳定。萨缪尔森指出:在一个现代的混合经济中,政府执行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种:确立法律体制、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影响分配收入的方案。

凯恩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后深刻反思了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得出了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的著名论断,即:当经济面临某种外部冲击时,市场力量并不足以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经济将面临一个痛苦而缓慢的调整过程,主张通过政府干预防止国家经济的崩溃。但针对经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看法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管理的全球化和主导政治与社会管理的民族国家之间将发生分裂,其代价是削弱民族国家的功能,导致民族国家逐渐失去权力。他们认为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终导致国家政府管理的弱化,以至终结。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抛弃。

[nextpage]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日益增强、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市场全球化、地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加强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并未真正损害政府的权力,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并未减少,这些因素反过来强化了政府管理,促进了政府作用加强。实践证明,经济与社会生活越复杂,越需要加大政府的调节力度。

三、我国政府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要求确立政府职能市场化的地位。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效地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代替市场。”根据wto的要求,对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是“放松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