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6:05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1

关键词:形式与政策;高校;教学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更新快、时效性强,但在在课程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的难点和误区。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好形势与政策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大学生关注度高、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亟待我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本文通过调研课程开设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改革对策、制度保障等方面加强课程实效。

一、当前存在问题

自2005年至今,各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政治理论课列入必修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各高校也陆续在教学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材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滞后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更新频率高的时事政治事件无法衔接成为矛盾关键。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传统板书式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新兴多媒体教学所取代,但传统“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对时事政治敏锐度不高、教学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无法满足解决学生自身实际问题需要。

二、改革对策

(一)明确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当今国内外局势变化多端,时刻都在多渠道、多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一些西方势力瞄准我国大学生群体,不断进行西化和分化。现今的大学生接受新兴事物快、求知欲强、爱国热情高,但在认知过程中缺乏成熟的处事行为、看问题容易偏激、是非观念的理性鉴别能力差,而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的都是重大现实问题,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好“精准”的教学内容,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及要努力奋斗的目标,自觉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此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当作重点课程加以建设,作为高等学校考核评估德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体系。

(二)构建形势与政策教学长效机制,全面加强课程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一是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管理。从制定教学计划、建立教研小组、建立德育档案、定期教学督导等方面,全面加强课程建设。二是要拓展形势与政策考核方式。针对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实行灵活的考核方法,可采用开卷考试、撰写论文、小组比赛等形式。三是要列入学校发展规划。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系部负责,组宣、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效地化解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四是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确保专项经费、专用场所、教学设备落到实处。

(三)创新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教育资源

一是利用新型媒介。积极运用互联网这一媒介,把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等设立学习形势与政策网络学习基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及时宣传报道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新闻事件等,加强正面引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二是开展实践教学。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党中央政策方针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与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时间节点集合起来,开拓教育资源,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通过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进教育效果。三是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对一些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的宣传,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四是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要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要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进修学习,使教师不断开阔眼界,丰富教学素材。

(四)开辟形势与政策教学第二课堂,不断发挥社会载体功能

一是理论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打破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在理论学习后开展专题及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使学生由被动吸收变为主动参与。二是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教育相结合,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对课堂的教学给予强化和补充。三是积极开展大学生政治风采大赛、征文演讲比赛、传统文化学习等活动,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贯穿融合。四是利用学生社团力量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加大对大学生红色理论社团的建设力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理论学习。五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中,以师生共同开展专项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贯通。将课堂当作实践教学的理论舞台,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大舞台,搭建课堂与社会、国家需要与学生发展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曾秀兰,曾学龙,王冬梅.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2).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2

就方法论来讲,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任何方法都只能来自于该学科自身的运动规律。同样地,从宏观层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首先分析其本质特性,再运用方法论从而推断出其研究路径。一般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包括社会性、政治性、科学性、服务性,运用方法论相应推断出其研究路径即社会路径、政治路径、科学路径、伦理路径等,这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应然价值取向。前三种研径路径概念使用经常化,相关理念较为成熟,下文对这三种路径作简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价值…。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属于社会的精神系统,它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系统及其要素起着保障作用。社会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社会路径就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特征从宏观的层面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面向社会,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相联系,传递精神意识,维护社会延续和人的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结果,即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也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和取得社会的认同。社会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因为其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以能够真正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社会,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的部署,不仅体现了社会路径的重要性,也表明了社会路径由最初的简单等同于“社会实践”,走向了制度化、经常化的发展态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以一定的阶级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并总是为着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保证一定的阶级和政党在意识形态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政治路径,就是着眼于加强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弘扬主旋律,具体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坚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强化意识形态的功能,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则通过政治导向实现此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固有的特殊规律。科学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此处的“科学”不是取其广义之意,因为从广义上讲,社会路径、政治路径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历史进步的总趋势,都可称为“科学”的路径,这就造成三种路径概念交叉重叠、边界模糊,亦无辨析之义。此处的“科学”是取其狭义之意,科学路径是指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的自身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学科化的根基。科学路径关注的既包括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又包括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李屏南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最主要的是内容的科学性,体现在理论的彻底性、层次性、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得从实际需要出发,如果目标过高、内容太空,将会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上述三种路径,从不同的视角切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指导其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路径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长足发展的外在动力,科学路径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政治路径指导和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三者同等重要,不能片面强调或是忽视某一路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走向极端。如果重视社会路径而忽视政治路径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泛社会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丧失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如果重视政治路径而轻视社会路径,又会导致泛政治化、夸大阶级性,不仅在理论认识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隔离、分置,在实践中也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力、说服力和实效力。同样地,科学路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巩固其学科地位的基础,但是也不能借口科学路径,而出现中性化、去政治化的倾向。

二、伦理路径存在的必然性分析

社会路径、政治路径、科学路径和伦理路径是同样重要的,之所以要单独讨论伦理路径,是因为前面所提到的“伦理路径”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表现在研究路径的价值取向的一种“应然”,而“实然”状态是,“伦理路径”作为一种概念没有惯常使用,尽管这种研究路径已经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要提出“伦理路径”概念并对其进行学理辨析,还得解决一个逻辑基础问题,那就是伦理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是否有存在的必然性?从研究路径结构的内部原因来看:

第一,不论是政治路径还是科学路径,从其立足点来看,主要是从教育者,归根到底是从统治阶级的视角出发的,在思维方式上是单向的。这种单向的思维模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单向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制定目标一学校安排课程一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结论一通过考试进行评价;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视为教育者对学生的单向行为。

第二,政治路径、社会路径、科学路径共同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因此在研究路径提出前已经预设、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应然状态或者说是理想状态,而这种预设难免有窄化路径范围的嫌疑,看似完整的三种路径内容构成实则尚有空白区域未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其基本制度性教育能够对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制度性需求作出积极的、恰当的回应。这种回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部门职能的政府性解释和回应。但是“制度化”并不意味“不变化”,尽管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在现阶段及今后一定历史时期内对社会主义制度性教育的需求,但是还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高校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已经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如今社会的焦点多集中于经济利益问题上,从而淡化了意识形态,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市场经济社会提供体制性教育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供给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

第三,社会路径和政治路径单纯从政治角度和社会需要论模式进行理论探讨,往往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本质或者说社会物质基础、社会功能和社会普遍价值导向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起源、发展、类型以及社会历史作用,而忽视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深入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利主义倾向,工具理性凸显,而忽略价值理性。无可否认,社会路径、政治路径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化、常态化的研究路径,也是重要的研究路径,但是也得正视这种研究视角的理论曾经表现在功能论、价值论上的功利主义立场,并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而忽视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个性发展、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作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追求短期效应的工具理性和工具论的倾向,而忽视其对人长期性的教育、渗透、塑造的价值理性功效。从外部原因看,伦理路径的提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实践促进了人们新型道德观念、规范、品质的形成,人们的道德和行为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向自主转变,个体的独立、自主化取向凸显。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受教育者的“边缘主体”地位现象则与市场经济内蕴的伦理精神是相抵牾的,“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4,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所以这种独立性相对于原来“人对人的依赖性”,是对人性的极大解放。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标准的选择”,政治不再是社会的唯一标准。随着文化逐渐脱离政治的束缚,教育也摆脱了这一桎梏,于是个性、主体性等压抑了许久的人性在教育中被重视起来,受教育者的权利与尊严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面对工作对象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随之调整其内容和方法。伦理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的存在,是从伦理视角呼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内蕴的诸如主体自由、利义统一、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集体主义等伦理精神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自身结构完整性、科学性的要求,更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三、伦理路径的现实状况及学理特性

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人们也尝试通过伦理视角,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并且已有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突出的贡献。如:王小锡的《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1994),该书中作者尽管没有提出以伦理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但是把两者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其内容不仅有对思想政治伦理学学科性质及其理论源流的探讨,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目标、伦理内容、伦理过程、伦理手段以及道德评估进行了论述,在国内属于一种开创性的研究。之后这方面的相关著述甚为少见,直到2003年,吴潜涛的《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对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进行了研究,作者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伦理学的热点问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工作管理、机制创新等问题,对国外伦理思想重点论述了当代日本伦理思想。

在论文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张坚强,对全球化背景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五大伦理困境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民主、终极等伦理关怀。尽管已有学者们对这方面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但此类有影响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对其它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只是简单地将伦理学原理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就传统伦理思想或是某一应用伦理学领域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抑或是将伦理学的“道德元素”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道德的内容,于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中加入“道德教育”,或是仅仅强调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业道德伦理等。这些研究囿于对某一局部的研究难免存在着伦理学视野定-f~不够开阔,表现出片面性、局限性。这种研究路径在当今多元文化交织、多种思潮并存和各种利益冲突的形势下,日益显现出其理论的苍白和方法的失当等弊端。对伦理路径的概念、特性进行重新思考、辨析尤显必要。究竟何为“伦理路径”?本文认为,伦理路径就是要从伦理视角透过表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否合理的道德追问来揭示其内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关注隐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诸多制度和技术层面背后丰富而又复杂的伦理关系和利益需求,对教育活动给予道德评价,使教育获得理想的发展。这里需要先阐释所涉及的“伦理视角”的意义。本文认为,“伦理视角”的“本体论”意蕴,就是要把道德视为一种“实践精神”,亦即“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一般说来,道德作为规范的“工具性”,陶冶情操的“导向性”,可以说是世人皆知的,这正是道德的价值所在,但这并不能完全、真正地揭示道德的特殊价值,道德与经济、政治、科学、宗教和艺术等意识形态并立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们在作用的领域、方式和程度等诸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从“本体论”或方法论而视之,应该还有一个形而上学的追问。对此,马克思曾经做过精辟论述。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即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道德属社会意识,是一种思想关系,因而它是一种精神,但由于这种精神是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就不同于科学、艺术等其它精神,又具有实践性。所以,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这种实践精神,它是通过价值的方式把握世界,亦即把世界分成两部分——善的和恶的、正当的与不正当的、应该的和不应该的。从一定意义说,伦理学就是一门有关善的价值科学。以此为视野,就要求在关系的调节、行为的约束等方面,对“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价值”的、“哪些是负价值”的做出回答,亦即把“价值分析”作为重要的视角或方法。

所以,所谓“伦理视角”的“本体论”认识,就是视道德为一种实践精神,以“价值分析”(亦即求善)的方式来把握世界,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伦理视角的特殊意蕴。伦理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服务性,而“服务性”是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学界已有争论,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服务性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服务功能,不能作为本质属性,若如此,难免有削弱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嫌疑。有学者则从伦理视角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共管理的一种方式,服务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历史考察得出的结论,这不是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颠覆性变革,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理论的完善和补充,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把服务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并无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的嫌疑。那种担忧服务性消解政治性的观点实质上是担忧服务性弱化了政治性的“阶级性”维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政治,要体现阶级辩护和保障的功能,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而不是体现在服务本阶级以外的层面。这里必须要肯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又被称为阶级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任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揭示,如果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特征,那么这种揭示必然走向误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统治阶级政治统治逐渐稳固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已经不再囿于传统的阶级辩护和保障的功能。对一个已经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来说,它在社会运行和政治发展中需要更大程度地关照到本阶级以外的社会成员,注重公共利益保障以及公共职能服务。因此,把服务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与政治性、阶级性是不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也要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因为只有将本阶级的利益与公共利益保持一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最大程度地获得社会认同。既然服务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成立的,那么伦理路径的提出就不是无本之源了。

再来探讨伦理路径关注的内容。伦理路径主要的是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同利益的参与主体在接触和碰撞中产生的各种各样复杂的伦理关系。伦理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在一定经济关系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形成的,利益是伦理关系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关系也不例外,各个参与者本身就是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伦理关系就是这些不同利益主体形成的可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善恶评价和调节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钱焕琦老师曾依据伦理关系表现形式的复杂性把学校教育中的伦理关系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即:以人际形式出现的伦理关系、以制度形式出现的伦理关系和以精神形态出现的伦理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伦理关系从表现形式上也可以概括为上述三种关系,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这三种伦理关系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又是不尽相同并有所区别的。以人际形式出现的伦理关系为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关系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伦理关系都是关系众多、关系重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又有其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3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并使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推广到其他学习方式中去。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初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1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采取传承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点的教学,学生负担过重,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呼唤着开放性教学的实施。开放性教学“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自主学习为中心",它要求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构建多边、主动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实效。实施开放性教学要求原有的学习方式必须相应地改变,否则无法适应开放性教学的需要,更不可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必将会打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传统模式,促进开放性教学的实施。

1.2学习方式具有探究性。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需要探究的问题,可以教师自己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得出结论。

1.3学习过程强调感悟性。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分析和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内化过程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是长期起作用的,它对学生的一生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2课题研究是实施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最佳途径

2.1确立课题,组建课题小组。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确立课题通常有两种方法: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实际,自己确立课题;②由教师提供若干个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课题。我根据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初二年级中开展了“基本乡情与对策”为课题的研究性活动,初三年级有学生基本上是5~6人一组,自由组合,自愿参加,成立了“家乡环境状况与对策”、“家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农民法律意识与现状”、“新港花园社区建设”等课题小组。

2.2制定研究方案,正式实施研究。课题小组确立后,小组成员首先根据各自特长进行分工,确立了组长、采访员、资料员等。然后根据自己的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步骤和程序,研究的具体方法等内容,以保证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课题研究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活动,学生平时学习任务紧,课余时间有限,我要求学生要有时间保证,利用双休日、利用平时中午、傍晚休息时间实施研究,学生通过到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通过实地考察、通过走访有关主管部门、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获得大量的信息。

3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4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研究

G633.2

1.前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全面塑造个人思想品质的重要阶段,做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关系着学生日后的个人发展。要做好这项教学工作,则必须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因此,教师通过开展情感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起到帮助学生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一方面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给予相关建议,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习或生活上的问题[1],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2.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开展情感教育的目的

情感教育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着重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为前提,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必备的教学手段。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建立学生健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将积极向上的精神导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思想觉悟达到健康的发展,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情感教育的开展是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情感融入课堂,按照初中生的成长模式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初中生此时已具备有一定的个人思想以及个人情感上的认知,通过情感教育课堂的交流,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领域[2]。同时结合新疆多民族特色,让学生们牢固树立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加强团结,知法懂法。

2.1与时俱进,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实行以来,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情感教育教学是以尊重学生情感和思想为前提,思想政治教师利用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纽带进行良好沟通对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不仅能够更好的促进情感的交流,还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感上的信赖感。教师科学地将情感教育与理论相结合,通过正确的情感引导学生完成对自我的认知,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2.2提升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情感教育教学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爱国情感与思想启发是思想政治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情感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还能代替传统教学的纯理论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上,情感教育能够更深入的直达学生情感,起到消除学生抵触心理的作用。思想政治教学结合情感教育的模式,是把充满理论的思想政治与生动的情感教育相联系,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2.3树立正确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观念树立的过程,同时是学生心理情感、转变情感认知的一个过程,对初中生素质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为导入点,深入的感化学生的情感意识,创设出良好的情感体验过程。是培养初中生情感道德上的判断能力和学会自我调节,引导学生积极的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世界观以及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美的全面发展。

3.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情感教育的研究

3.1积极创设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

教师通过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以氛围的渲染、情景的体验进一步陶冶学生情感,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以学生情感、兴趣、爱好等为情感教育的前提,结合思想政治课本教材,构建符合教材内容的情感教学环境。利用微妙的情感感受,包括运用生动的肢体动作和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3],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例如,讲授人教版《发现自己》一课时,课上利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达到客观、全面分析的效果,利用讲授法、讨论法让学生领会内在美与外在美之间的关系,通过情感教育手段让学生对正确认识自己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初中生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将学生的外在行为进行规范调节,转变为符合内在道德的需求,还能够推动着学生内在的道德培养,对塑造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2积极引导,创新教学手段

丰富的教学课堂带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上的吸收,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丰富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本相结合,采取适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例如,人教版《珍视生命》一课,人的生命独特性在于探询与感悟,要使学生体会到这一特征,通过传导文章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自我价值观,教师针对不同的节点明确授课主体,以观察、探究、反思环环相扣的教学手段结合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探询生命独特性的同时激发敬仰的情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情感的感知能力。

4.结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此时的情感感知力最强,同时也是情感的敏感时期,教师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学的情感教育手段,创设有效的情感课堂,是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有效策略。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握情感教学中的重点和创新教学手段,还要与学生进行良性的互动交流,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创建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淑兰.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8):151-153.

[2]王桂香.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1):1-1.

[3]王朝英.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0):32-33.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科体系中开始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基本同步的,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梳理建设历程、分析发展原因和总结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简要历程

1.思想政治教育(1984—1995)

设置本科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奇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指出“: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教育部于1984年连续发出三个文件,布置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本科班、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的工作。1984年正式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全国首批办学点共13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几年本科层次的办学经历、经验积累以及社会需求,党中央、教育部、各高等学校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可以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军事学一级学科中增设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经过严格审批程序,1988年全国10所高等院校获准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学科评议组正式通过相关学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996—2005)

1991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许征帆教授开始领衔挂靠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博士生。这是全国首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专家组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进行调研,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综合评估。准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调研组建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博士点。

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新目录的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代码为030205。

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全国只有三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清华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1997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科层次的政治教育(师范)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师范与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既可授法学学位、也可授教育学学位。从此,形成了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上的不一致。

3.思想政治教育(200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05年12月23日的学位【2005】64号文件指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从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得到统一。2008年4月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共包括6个二级学科。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3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2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6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7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2个,思想政治教育66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二级学科硕士点842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4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00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89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96个,思想政治教育253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点大约300个。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4年间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今后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1.党中央高度重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一,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事特办、重点扶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为总书记党中央,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颁布了中央16号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特事特办原则。从198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8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到2005年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06年批准2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都是中央文件决定的,无一不是特事特办,没有其他如何一个学科享有这样的规格;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其中,在设立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定和要求等,都是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具体举措。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重点扶持得以落实。教育部先后由政教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等一个甚至两个司局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各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也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这一学科和专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幸运之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

2.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一,设置、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事业需要确保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克服和清除各种消极落后现象和不良社会思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与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依托和支撑。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宣传与传播,需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了这一重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果为此提供了理论、原则、思路与方法。3.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家学者是个广义的概念。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等学校的很多相关领导同志,他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有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专家学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辛勤努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仁申请和完成了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出版了众多著作与教材,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包括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奖励;在学科理论创新、完善学科体系、学位点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第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及学术委员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以及沟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团结队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会在、教育部领导下,1984年2月在上海成立。至今已拥有31个省区市、军队院校系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体会员33个。研究会举办学术会议、举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专著与论文的评奖、出版论文集、创办学术性刊物《思想教育研究》、成立学术委员会,加强与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的联系,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2007年春开始,学术委员会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及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两大专题进行研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分别承担两个系列共22项专题研究,预定于2008—2010年分批出成果。

第三,报刊杂志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都定期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版面;《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求是》等都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刊物的办刊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最近,《北京教育》出版了《北京教育(德育)》版。报刊杂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发挥了媒介平台作用,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刊物品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对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生命线”工程提供理论、学理和人才支持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结论提供学科依据。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就引起了争论和讨论。如1980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1982年,、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直存在疑问。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才从学理和学科层面解决了这一问题,结束了一些无谓的论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提供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提法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被党中央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所确认。但从理论与学科、历史与现实等角度科学论证和系统证明生命线结论,使之建立在理论和学科之上,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充分发展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才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创办以来,培养了数十万优秀人才,大量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奋战在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更加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在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得以确立,不再存在其他概念和说法,避免产生歧义和造成混乱。16号文件也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上述6条重要原则的确立,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结晶。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明确和规范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等,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与效果的有效结合。上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取得的共识,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成果,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学科基础。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观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六个二级学科支撑,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四门课程分别具有直接对应关系。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强有力支撑。

3.设置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第一,先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后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1996年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两个大方向中的一个,而且是学科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的学科。在2005年底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独具特色、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也是中国大学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保障。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12个学科门类中,虽然在哲学、经济学等门类中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科,但始终缺少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的设立,填补了从整体上系统研究、把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空白,使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进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83年7月1日)[DB/oL](2007-06-07)[2008-10-26]/xwzx/gnsz/szyw/200706/07/t20070607_11633643.shtml.

[2]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84年9月4日)[DB/oL](2005-06-20)[2008-10-23]/viewtitle.jsp?url=3964412.

[3]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1日)[DB/oL](2008-04-19)[2008-10-29].

[4]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5月29日)[DB/oL](2001-09/06)[2008-10-18]/20010906/3000447.shtml.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46-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指大学生自觉产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欲望和要求及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求知行为。在实践中,正是这种需求推动着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内容进行分析、选择、整合并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全面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实现研究范式从“社会需要论”向“社会与个人需要统一论”的转向,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现实情况来看,理论界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效果的研究并不多,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分析、梳理,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进行模糊检索,自2000年起,至2014年12月止,共检索到文献一千余篇,其中期刊论文九百余篇。以此为依据,对国内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研究进行梳理,主要沿两条路径展开:一是找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理论依据;二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实践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理论依据

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程度和效果如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自我的内在需要。正因如此,近年来从分析人的需要出发,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审视,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很多学者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呈现出系统化、科学化的趋势,产出很多学术成果。

1.关于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有成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需要的理论基础。理论界相对集中于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主)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雷骥(2004)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人的物质需要,理解人的精神需要,尊重人的人格需要。赵婷(2008)提出马斯洛需要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都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第二,关于人的需要的内容和分类。学者们根据不同标准和不同侧重点做了如下划分。林春逸(2005)将现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分为个人生存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各类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需要。文竹(2013)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大学生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侯玉基(2002)将人的需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进行划分,横向包括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纵向包括马斯洛提出的五个需要层次和马克思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人的需要的客观必然性。亓灿新(2010)认为现实中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驱动力,研究现实中人的需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王勤(2003)从人的生存发展角度出发,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激发人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人的需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刘强(2008)提出要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关注大学生的低层次需要,升华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何东海、张新尧(2003)指出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合理需要,科学引导失度需要,努力满足角色需要,积极优化需要环境。李欣欣、阚红波(2008)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具有层次性、发展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满足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发展需要,促进其全面发展。

2.关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学者们在两条不同的研究线路上前进,一条是研究与人的精神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精神动力研究、精神利益研究、当代人精神需求研究,尽管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不同,但一致认为,人的存在发展需要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精神需要激发、引导、提升,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与任务。另一条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和主体性等方面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学者们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培养人的主体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最终使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对接。目前,沿着这两条思路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以下成果。

与人的精神有关问题的研究,主要成果有:第一,对精神动力的研究。骆郁廷(2003)指出人的精神需要,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张力,推动人们的精神活动去满足精神需要。开发精神动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郝登峰、刘梅(2002)认为精神动力系统含有导向力、驱动力、调节力三个子系统,精神动力系统具有导向、推动、整合和凝聚功能。第二,对精神利益的研究。靳国军(2004)认为精神利益对增强人的活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对精神需求的研究。王玉霞(2008)、梁胜初(2003)从现实的变化分析了当代中国人精神需求的变化、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合理引导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和主体性等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成果有: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苗华(2007)指出人的精神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精神生产是人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使精神生产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雷骥(2007)阐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及其与之相对应的需要构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三大人性基础和哲学根基。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吴琼(2007)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向以开放性、主体性、情感性、生活化为特征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刘志英(2002)分析了学生主体需要的不同层次和类型,指出教育教学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互动辩证关系,将两者之间的冲突归为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冲突。褚凤英、孔超(2010)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首先体现为人本价值,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增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实践探索

理论界一直在尝试着从分析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入手,试图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贴近大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把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固化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内容和特点

薛海(2010)认为当代大学生精神需要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求知、交往情感、理想信念、职业规划、消遣娱乐等,主要特点有求知性和发展性、能动性和参与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郁顺华、毕玉芳(2008)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具有以下特点:有理想信念,但也急功近利;求知欲强,但重速成实用;渴望尊重,但缺乏个性差异认同;向往休闲娱乐,但仅追随时尚;有交往需求,但只要快乐享有。金艾裙、李震(2012)指出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呈现四大特点:注重自我的全面发展;目的性强,更兼具功利性倾向;调适情绪的需求日益增强;不同个体与群体需求呈现明显差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的培养

白丹(2005)认为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的思想政治需求是人类特有的非生存性质的需求,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造就。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意识,要抓好“三种教育”,完善“两种机制”,建立“一种体系”。占世豪(2006)认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意识,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和我国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曹俭(1998)强调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几种途径,即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育之以需、约之以规。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构建

李国娟(2005)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致力于在学科的意识形态性和大学生的自身需求之间,在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之间,在完善课程教学与提升学生需求层次之间建立三个平衡点。张斌(2012)认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要重建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厘清大学生需求体系与满足体系及其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构建的价值目标,从而寻求切实可行的策略。周桂英(2011)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内在动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机制,必须夯实需要基础,满足现实需要,促进需要升华,拓宽需要视域。

4.以大学生需求为立足点调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吕云超(2012)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及心理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努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金艾裙、李震(2012)提出应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需求差异,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薛海(2010)提出要构建主体性、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育和谐的理解型师生关系,建设高雅和时尚融合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但却存在着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英美的“公民教育”、德国的“民主教育”、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郑永廷[1]曾引用美国前教育部国际研究学院院长的说法:“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作政治社会化。”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重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主张人性化、实践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反对生硬的思想灌输,多渗透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中。

(一)理论研究方面

国外对需要问题本身进行的研究较多,但真正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不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些学者对需要与人的本性以及需要的异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不可分割,并认为人的真正需要是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弗罗姆认为,人的真实需要是指那些对于实现人的本质来说必不可少的需要,是根植于人的本性的需要。对于需要的异化问题,马尔库塞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是虚假需要。人的需要的异化使人丧失自我,成为单向度的人。弗罗姆认为,马克思既重视物质需要,也重视精神需要。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而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

(二)实践研究方面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渗透教育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人格等诸多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以美国学者杜威、皮亚杰、科尔伯格(L.Kohlberg)为代表的“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时的自主精神和自我教育方式。美国学者拉思斯(L.Raths)、哈明(m.Harmin)和西蒙(S.Simon)提出了价值澄清模式,主张尊重人的需要,鼓励学生在自我意愿的主导下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国外的思想道德教育将教育融入生活,鼓励受教育者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让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教育,减少受教育者的心理逆反与阻抗。1970年由n.V.黑渥勒提出“隐蔽课程”(hidden,curriculum),主张在德育课程之外,渗透公民教育的内容。此外,美国教育学家博耶指出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关注和思考伦理道德问题。英国学者阿什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发挥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因势利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差异性的多层次的德育工作。

国外很注重适合人的心理需求相关方面的教育,美国和日本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其遇到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学习生活困难等问题提供咨询服务,这也为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更易获得学生的信服和认可。国外有些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贴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外所采用的渗透教育、隐蔽课程、以服务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注重满足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问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有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理论研究方面,现有成果低水平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偏少。大多为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阐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实践融合不够紧密。理论的选择与运用较为局限,多为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尤其是精神需要理论的概括梳理,鲜有将哲学中的“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的关系理论、主客体关系理论、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心理学中的接受心理等相关理论应用于该项研究,尚没有在理论上形成多学科综合分析。理论运用的深度与广度都存在一定的欠缺。

二是在实践研究方面,研究方法单一,抽象思辨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调查访谈少,实证研究不足。尤其缺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类型化划分,以及对供求矛盾关系的深入分析。也鲜有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供求关系划分为“有需求有供给”、“有需求无供给”、“无需求有供给”三种类型,并将其中所反映出的供求关系的性质、特点,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显性需求与潜在需求等在其中的不同体现予以客观的评价,找出问题症结,寻求解决策略。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理论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为我们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现状与类型的实证调查,思想政治教育的供求矛盾等问题的探索相对较为薄弱,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专项研究成果较为匮乏,尚无相关专著,这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总之,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应立足于大学生的需求,着力找寻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供求不相适应之处,不断改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以期为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法。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1990(5).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指大学生自觉产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欲望和要求及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求知行为。在实践中,正是这种需求推动着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内容进行分析、选择、整合并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全面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实现研究范式从“社会需要论”向“社会与个人需要统一论”的转向,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现实情况来看,理论界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效果的研究并不多,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分析、梳理,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进行模糊检索,自2000年起,至2014年12月止,共检索到文献一千余篇,其中期刊论文九百余篇。以此为依据,对国内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研究进行梳理,主要沿两条路径展开:一是找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理论依据;二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实践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理论依据

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程度和效果如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自我的内在需要。正因如此,近年来从分析人的需要出发,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审视,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很多学者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呈现出系统化、科学化的趋势,产出很多学术成果。

1.关于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有成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需要的理论基础。理论界相对集中于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主)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雷骥(2004)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人的物质需要,理解人的精神需要,尊重人的人格需要。赵婷(2008)提出马斯洛需要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都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第二,关于人的需要的内容和分类。学者们根据不同标准和不同侧重点做了如下划分。林春逸(2005)将现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分为个人生存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各类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需要。文竹(2013)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大学生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侯玉基(2002)将人的需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进行划分,横向包括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纵向包括马斯洛提出的五个需要层次和马克思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人的需要的客观必然性。亓灿新(2010)认为现实中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驱动力,研究现实中人的需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王勤(2003)从人的生存发展角度出发,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激发人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人的需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刘强(2008)提出要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关注大学生的低层次需要,升华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何东海、张新尧(2003)指出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合理需要,科学引导失度需要,努力满足角色需要,积极优化需要环境。李欣欣、阚红波(2008)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具有层次性、发展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满足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发展需要,促进其全面发展。

2.关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学者们在两条不同的研究线路上前进,一条是研究与人的精神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精神动力研究、精神利益研究、当代人精神需求研究,尽管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不同,但一致认为,人的存在发展需要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精神需要激发、引导、提升,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与任务。另一条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和主体性等方面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学者们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培养人的主体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最终使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对接。目前,沿着这两条思路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以下成果。

与人的精神有关问题的研究,主要成果有:第一,对精神动力的研究。骆郁廷(2003)指出人的精神需要,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张力,推动人们的精神活动去满足精神需要。开发精神动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郝登峰、刘梅(2002)认为精神动力系统含有导向力、驱动力、调节力三个子系统,精神动力系统具有导向、推动、整合和凝聚功能。第二,对精神利益的研究。靳国军(2004)认为精神利益对增强人的活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对精神需求的研究。王玉霞(2008)、梁胜初(2003)从现实的变化分析了当代中国人精神需求的变化、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合理引导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和主体性等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成果有: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苗华(2007)指出人的精神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精神生产是人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使精神生产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雷骥(2007)阐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及其与之相对应的需要构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三大人性基础和哲学根基。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吴琼(2007)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向以开放性、主体性、情感性、生活化为特征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刘志英(2002)分析了学生主体需要的不同层次和类型,指出教育教学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互动辩证关系,将两者之间的冲突归为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冲突。褚凤英、孔超(2010)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首先体现为人本价值,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增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实践探索

理论界一直在尝试着从分析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入手,试图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贴近大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把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固化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内容和特点

薛海(2010)认为当代大学生精神需要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求知、交往情感、理想信念、职业规划、消遣娱乐等,主要特点有求知性和发展性、能动性和参与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郁顺华、毕玉芳(2008)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具有以下特点:有理想信念,但也急功近利;求知欲强,但重速成实用;渴望尊重,但缺乏个性差异认同;向往休闲娱乐,但仅追随时尚;有交往需求,但只要快乐享有。金艾裙、李震(2012)指出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呈现四大特点:注重自我的全面发展;目的性强,更兼具功利性倾向;调适情绪的需求日益增强;不同个体与群体需求呈现明显差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的培养

白丹(2005)认为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的思想政治需求是人类特有的非生存性质的需求,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造就。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意识,要抓好“三种教育”,完善“两种机制”,建立“一种体系”。占世豪(2006)认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意识,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和我国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曹俭(1998)强调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几种途径,即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育之以需、约之以规。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构建

李国娟(2005)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致力于在学科的意识形态性和大学生的自身需求之间,在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之间,在完善课程教学与提升学生需求层次之间建立三个平衡点。张斌(2012)认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要重建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厘清大学生需求体系与满足体系及其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构建的价值目标,从而寻求切实可行的策略。周桂英(2011)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内在动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机制,必须夯实需要基础,满足现实需要,促进需要升华,拓宽需要视域。

4.以大学生需求为立足点调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吕云超(2012)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及心理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努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金艾裙、李震(2012)提出应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需求差异,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薛海(2010)提出要构建主体性、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育和谐的理解型师生关系,建设高雅和时尚融合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但却存在着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英美的“公民教育”、德国的“民主教育”、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郑永廷[1]曾引用美国前教育部国际研究学院院长的说法:“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作政治社会化。”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重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主张人性化、实践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反对生硬的思想灌输,多渗透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中。

(一)理论研究方面

国外对需要问题本身进行的研究较多,但真正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不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些学者对需要与人的本性以及需要的异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不可分割,并认为人的真正需要是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弗罗姆认为,人的真实需要是指那些对于实现人的本质来说必不可少的需要,是根植于人的本性的需要。对于需要的异化问题,马尔库塞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是虚假需要。人的需要的异化使人丧失自我,成为单向度的人。弗罗姆认为,马克思既重视物质需要,也重视精神需要。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而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

(二)实践研究方面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渗透教育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人格等诸多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以美国学者杜威、皮亚杰、科尔伯格(L.Kohlberg)为代表的“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时的自主精神和自我教育方式。美国学者拉思斯(L.Raths)、哈明(m.Harmin)和西蒙(S.Simon)提出了价值澄清模式,主张尊重人的需要,鼓励学生在自我意愿的主导下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国外的思想道德教育将教育融入生活,鼓励受教育者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让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教育,减少受教育者的心理逆反与阻抗。1970年由n.V.黑渥勒提出“隐蔽课程”(hidden,curriculum),主张在德育课程之外,渗透公民教育的内容。此外,美国教育学家博耶指出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关注和思考伦理道德问题。英国学者阿什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发挥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因势利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差异性的多层次的德育工作。

国外很注重适合人的心理需求相关方面的教育,美国和日本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其遇到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学习生活困难等问题提供咨询服务,这也为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更易获得学生的信服和认可。国外有些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贴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外所采用的渗透教育、隐蔽课程、以服务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注重满足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问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有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理论研究方面,现有成果低水平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偏少。大多为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阐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实践融合不够紧密。理论的选择与运用较为局限,多为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尤其是精神需要理论的概括梳理,鲜有将哲学中的“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的关系理论、主客体关系理论、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心理学中的接受心理等相关理论应用于该项研究,尚没有在理论上形成多学科综合分析。理论运用的深度与广度都存在一定的欠缺。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8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政治素质教学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然而在物质财富的背后,也引发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功利主义大行其道、人文精神消沉怠倦、道德缺失,等等。科技的发达使中学生通过各种传媒途径与社会接触,这种趋势日益强化,从而导致中学生自我放任的思潮日益膨胀。中学阶段是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此阶段中所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为重要。中学思想品德、相思政治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

一、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思想品德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途径,起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树立人生准则的作用,此外,两者也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作用。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具有以下几点要求和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想要中学生接受两者,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接受这两门课程。首先,体现以学生发展的中心的理念,在课程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针对学生的特征来进行。其次,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科学习的价值所在,认识到学科所授道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再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内容向现实生活靠拢的同时,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构建民主教学氛围。

2.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教材应针对课程目标和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编写,侧重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巩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尽量安排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情景中弃芜求精挑选主题,统筹安排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对中学生成长中必需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健康心生教育,做好整个中学阶段的统筹设计,此外还要穿插时政要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

3.助推学生体验感情的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的教育课程,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认识过程予以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助推学生心灵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冶情操,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甚至会使学生对课程的反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活动需求。针对中学生的成长特征,课堂内外结合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得到体验,深入领会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道理,并产生认同感,是实现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二、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现代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弱化了对受教者的精神和价值引导,而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品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实现课程价值。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诸多要素彼此关联、渗透和制约,如教学与学生、目标与内容等,这些因素都是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因素。

1.构建专业教师团队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是社会与学生之间在的纽带。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教师有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教学的关键要素,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应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提高专职教师教育素养。首先,要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其次,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多为教师创造和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要素,培养在职教师政治品格,提升专业素养。再次,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以便推动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2.针对中学生特质开展教学

不同的教学对象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中学生的特质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坚持以人主本的教育目标,契合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并在这个目标下将理论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倡同等看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正确引导中学生看待社会价值,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完善与人为本的教育内容,逐步实现广泛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倡导中学生珍爱自然、遵纪守法,探求知识、热爱祖国等等。再次,探索有利内化感情的教育方法,可以对现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综合性进行优化,或者借助“价值澄清理论”来帮助学生正确对自我价值厘清,从而培养学生道德选择能力,道德人格的生成以及探寻知、情、意、行的融合统一。

三、结语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时期,而此阶段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内化的阶段,中学生不同于小学阶段接受“被动性”的灌输式教育,同时在思想上进入了“反叛期”,虽然有了成人的意识,但还需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将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育从“外因诱导”转换为“内因驱动”。

参考文献:

[1]黄勇樽.高师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J].教育评论,2013,(04):102-104.

[2]袁园.中学德育课程实施的问题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37-41.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研究

孙风青 张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北京 100083)

 

 

一.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的基本内涵

 

人们在多种层面上谈论“精致化”这一概念,然而它最初是作为一个管理学的概念被提出的——精致化是指“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两种思想及其模式有机整合,把两者的优势因素融为一体,避免它们各自的片面性”。在具体的层面,“精致化”要求:要兼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即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细节与结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琢。在大陆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精致化的教育理念已然获得众多传播与实践,精致化正逐步成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所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该种教育模式要求精雕细刻与周到细致的教育过程,这便促使人们致力于德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多样化德育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及德育同智育、体育、美育等等注重教育领域的协同合作,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为实现育人目标而努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的重要意义

 

1.首先,提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致化是努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了16号文件,作为新时期中央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6号文件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环境、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支持。在该文件的指导精神下,高校德育工作近5年不断开创着新的局面,在许多领域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例如在明确工作任务、突出重点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改善社会环境等方面。然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面对许多的问题,诸如如何进一步具体落实党中央的要求以提升教育工作的层次这一关键问题。总之,在现阶段宏观架构与指导思想等皆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在微观操作层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要实现何种具体效果等问题已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应对的首要问题。

2.其次,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开展,实现“精致化”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超常规的大发展,在规模上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下一步的任务是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这便以规范性文本的形式确定了“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政略性目标的重要地位。

3.第三,当今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已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致化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前沿,因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正如本文开始提到的,作为一个管理学概念的“精致化”是指“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两种思想及其模式有机整合,把两者的优势因素融为一体,避免它们各自的片面性”,日本曾提出精益生产思想,这一思想是在科学管理思想基础之上提出的,“精细化”思想与精益生产思想有一定的相关性。“精益生产思想”主张“追求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置、追求产品性能价格比最优,并且采用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快速地调整生产,依靠严密细致的管理,力图通过彻底排除浪费,防止过量生产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精致化目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1.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中正、理性的评判。首先我们要批判性的反思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在此基础上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二者有机的统一在一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比较研究当前的教育工作现状与预期目标中的精致化程度,秉持科学性视角与学生视角相统一的立场,找出工作中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为今后工作指明方向。具体而言,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中正、理性的评判就是在坚持教育的基本属性基础之上,以教育的科学化为立足点,评判当前工作是否实现了如下要求:第一,符合德育工作的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第二,与相关学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本投入与产出进行具体、专业分析与研究;第四,有效控制目标设定、措施施行、效果反馈、经验总结、理论提升等诸多环节。

2.科学构建高校德育评估机制。作为德国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德育评估理应发挥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德育工作本身的特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评估的开展并不理想,其发挥的作用也受到限制。评估方面的实质性突破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所谓一般评估,是指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标准,评估、评价事物的特性或工作绩效的研究过程。因此,评估的过程也是检查各项工作效果、标准和规范落实程度的过程。同时,如何开展评估的问题始终是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对大学思想道德教育评估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对深入的研究成果,学者指出在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到评估标准自身所具有的完备性、可接受性、时代性、可操作性和独立性等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多种评估方法,如实地调查评估法、模拟情景评估法、综合积分测评法等。

3.大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质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对德育工作者自身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质量,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目的是通过高质量的培训,提高各级德育工作人员,尤其是院系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等)的工作水平。

4.鼓励创新并加强经验推广。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的目标,在一般化的原则指导下,关键是要通过物质资源和政策制度的支持,以及建立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以达到鼓励任课教师、院系基层和一线工作者大胆创新、勇于针对热点问题进行努力探索的效果,最终实现以创造性的思维、创新性的方法和前沿性的实践来提出工作对策,针对突显出来的问题,通过探寻各种方法加以解决。就目前现状来看,基层德育工作者们已经在实践中累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创新工作方法,问题的关键即在于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经验挖掘和转化推广机制,将基层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成熟的经验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与先进模范,通过加强推广,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逐步形成长期有效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平.台湾教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06,(11).

[2]王铁军.精致化: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3).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12级,孙风青,100083,联系电话:18801445143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篇10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作者简介]杨乃鹏(1972- ),男,江苏宝应人,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常熟2155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42-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及世界的时代环境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以及世界经济的日渐全球化等。这些变化都会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广泛的影响。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即精英人才的竞争。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各种素质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一个人素质水平产生影响。现阶段,为我国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培养所需的各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高等院校。各高校学生是为国家进行各项建设而储备的人才资源。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各高校不仅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出所需各层次人才的责任,还肩负着要使这些人才具备高水平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意识的重大责任。 因此,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国各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加强和改进,对当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研究,以此来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持续发展。在现代错综复杂的国际条件下,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特别的迫切与重要。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原则,探索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持续加强和推进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新途径、新方法。

一、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目前,对我国各高校学生实施马列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及让大学生具备正确“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加强和推进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持续科学发展,必须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引起足够的重视,确实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教学工作。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必须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进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走进课堂。通过这个渠道,最终使这个理论体系真正走进大学生头脑里并生根发芽,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具备无比坚定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各高校必须从三方面做好。

1.教材方面。一本优秀的符合我国当代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抓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作为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本身在哲学或者马列主义研究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一线老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经验的优势,积极主动配合国家组织的有关思想政治理论新课本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让教材不仅能反映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而且也贴近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在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起到基础作用。

2.教师方面。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作为高校的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吸引和引进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优秀者来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工作或理论研究。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大学公共课,要切实提高它在学校的地位。我国各高校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不仅要使这门课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而且担任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中至少要有一名省级以上的研究型教学名师。为加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比如说让他们到省党校、中央党校等进一步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上的关键作用。

3.教学方法方面。好的教学方法在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保障作用。为提高教学效率,需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为此,教师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时,不能采取纯粹说教的方式,应尽可能地结合当今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课堂上,不回避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以主动、平等方式跟学生积极探讨。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可以引起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有价值,从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学好这门课程。

二、建设辅导员队伍制度,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

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骨干作用,而且他们对大学生起着引路和指导的作用。因此,真正加强和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拥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经得起考验的辅导员队伍。为此,我国各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

1.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制度。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制度首先要理顺辅导员队伍管理体制,将辅导员队伍管理归口一个部门,避免多头管理、多头考核,从而使辅导员工作更加顺畅。其次,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如在如何选聘辅导员、如何培养和发展辅导员方面,制定出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可依可循的规章制度。

2.采取竞聘上岗方式招聘辅导员。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高校面向校内外采取竞聘上岗方式来招聘新辅导员。学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用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办法,聘请组织相关专家、学校有关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考核班子,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对辅导员的选聘实行考核、考试,把好入口关。

3.创造条件,加强辅导员业务培训。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辅导员业务培训,提高辅导员素质水平,让他们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规划,通过岗位培训、在职培训、开展社会实践、离职深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鼓励和资助辅导员对学生工作进行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鼓励辅导员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4.尽可能提高辅导员的待遇。根据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强度,除了适当提高他们的工作补贴外,还有尽可能提高他们在学校的地位,比如,明确规定,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干部,享有技术职务的评聘和相应的行政级别待遇,以此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同时,要健全激励机制,要将辅导员考核结果作为评优、 晋升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对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符合条件的也可定为副处级等。还要注意根据辅导员工作现状,对他们职称评定予以适当倾斜。

通过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制度,对辅导员的招聘把好入口关,同时加强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并且尽可能提高辅导员待遇,以此来培养好人才并留住人才,使得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有保障。

三、根据高校学生的成长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了能更好地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开展和组织一些专项活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和调查,在平时课外时间要尽可能跟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以增加对他们的了解,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为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大量的调查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大学生有着他们独特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更强的自我意识、超强的个性张扬和网络依赖性,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缺乏必要的集体观念和意识。根据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来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第二课堂”,使学生从学校走出到社会上去,更多地接触社会、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比如,通过义工、青年志愿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活动之前,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避免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增加活动的吸引力。

2.加强网络教育。本着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两大原则,根据当代大学生网络依赖性特别强的新情况,首先,通过学校的循循善诱、正面引导等方式,让学生重新定位网络的作用,真正做到让网络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其次,学校通过必要的校园网络信息管理,例如“红色信息”大力传播、“黄色信息” 坚决删除等途径,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最后,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尽量避免网络带来的弊端,比如,通过BBS、博客、微博等方式,将积极向上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四、解决高校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如果能急他们所急,尽学校所能,确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不仅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还能更好地提高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根据新时期新情况,我们可从这两方面来帮助当代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首先,对于家庭真正陷于经济困境的学生,能为他们实行全程的关爱和必要的服务,让他们由衷地感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比如,对于经济困难的新生,为他们建立一条绿色通道,保证他们能顺利走进大学;对于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帮助他们筹集资金等,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等等。通过这样帮助他们,不仅可以使他们发奋学习,还可以让他们思想政治觉悟更高。

其次,根据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种新形势,学校尽可能采取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这不仅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报给社会,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工作,让他们产生一颗感恩之心,能发自真心地为我们这个国家作贡献,从而达到了提高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总之,加强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有责任也有义务进行创新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这群年青一代能为我们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介之.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oL]. http:///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6&filename=2006133013.nh, 2006-10-13.

[2]叶文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