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7:17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1

关键词:化学教育低碳生活中学师生调查与分析绿色化学

低碳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家于新春在2009年底提出的教育新理念,主要是将“低碳生活”的内容和“低耗、高效、优质”的低碳理念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作为与环境最为相关的化学学科,中学化学教育还承担着加强环保教育的责任,让学生从接触化学开始就形成低碳与环保的意识。目前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将“低碳理念”真正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中学生学习化学后低碳意识是否增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通过化学学科教育对中学师生低碳生活影响的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给中学化学教师和学生带来帮助,也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化学新教材的改编和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与形式

本次调查以粤北地区8所城乡中学九年级、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有2所省、市重点中学,2所区重点中学和4所普通乡镇中学,调查对象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主要以现场问卷和网络问卷为主,个别交谈采访为辅。现场调查向中学领导和教师发放问卷41份,全部回收;向九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9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向高一、高二的学生发放问卷198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网络调查回收中学领导和教师问卷64份,学生问卷121份。此调查在不记名的方式下由师生独立完成,不对调查对象作任何提示,只要求他们实事求是回答,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调查内容与结果

调查内容与结果见表1、表2。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中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高达93.9%的学生表示对“低碳生活”这一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说明低碳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只有23.0%的初中学生是通过化学课堂了解低碳生活,而高中学生只占11.9%,说明化学课堂上的低碳生活教育还相当缺乏。仅有66.4%的中学生对提倡“低碳生活”的做法表示会积极响应,随大流和与我无关态度的学生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学生认为考试更重要的观念有关。91.5%的学生表示学习化学对低碳生活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有关“碳足迹”、“碳汇”等具体的低碳知识却不了解。只有9.2%的学生表示不会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低碳问题,觉得学不学习化学,对践行低碳生活没有影响。有12.9%的高中生表示化学知识对解决家庭低碳生活没有帮助,而初中生只占4.3%,66.9%的学生表示,只有当试卷上出现了有关“低碳生活”的试题时,老师才会对“低碳”知识进行讲解,这种现象在高中更为明显。84.1%的学生表示化学教学中一般不会主动讨论低碳,只有谈及环境保护时老师才会讨论,还有16.2%的学生认为从没有讨论,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对低碳生活的讨论次数越来越少。当问及“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辩论赛”等对低碳生活的影响时,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践行低碳生活。91.6%的学生表示对有关低碳生活的新闻越来越关心,说明低碳环保教育成效初步显现。

从表2可知,购买衣服时首选化纤的只有10.7%,说明如今的中学生大都比较享受生活。选购食品和用品包装时首选简易包装的只占22.1%,说明大多数学生比较注重外表,具体到自己践行低碳生活时缺乏行动。还有13.8%的学生从没使用过淘米水等近天然清洁剂;主动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的也只占50.9%;从不使用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的只占14.6%;循环利用处理派发传单的只占37.7%;每次都能随手关灯、电脑、水龙头等的只占46.4%;经常对用过的水进行二次利用的只占53.4%;在生活中重复使用塑料袋等再生资源的也只占59.3%,所有这些都说明当今的中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具体践行还远远不够,在化学教学中增加低碳环保生活知识,特别是具体落实到如何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的教育还任重道远。

3.2中学化学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3可知,所有的化学教师都对低碳生活等环保政策表示赞同,同时认为化学教学与践行低碳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掌握化学知识对实际践行低碳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这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65.4%的教师认为低碳生活对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上,这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只有6.6%的教师表示没有好好把握有关环保活动进行低碳教育。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都会结合如节能降耗、微型实验、循环利用等进行低碳教育。在开展低碳教育活动的形式方面,高中教师多采取辩论赛、模拟实验、课外参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而初中教师选择模拟实验的高达75.0%。有33.3%的高中教师认为有关“低碳生活”试题与教材的知识匹配不合理,说明有关低碳生活的试题与教材的结合还有差距。只有44.9%的教师认为化学教材中关于低碳生活的内容适合,而71.4%的高中教师认为化学教材中关于低碳生活的内容太少,这为教育部门改编新教材提供了参考。还有不少老教师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平时极少对学生进行低碳教育,学生很难真正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4.几点建议

4.1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建议

当今中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让低碳环保教育形同虚设。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将低碳教育纳入国家和地方教育体系中,在高考和中考等重要考试中适当增加有关低碳生活的试题,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更加重视低碳环保教育。建议解决目前低碳教育责任不够明确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低碳教育内容,不断完善低碳教材体系,使低碳教育内容更明确和系统化,开发出更多更好有低碳特色的化学教材。建议建立新的低碳教育考核评比制度和激励监督机制,同时加强教师低碳环保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自身具有科学的低碳生活理念。加强低碳教育先进教师的培养,推广低碳教育先进典范的经验和做法,使低碳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得到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必须营造浓厚的校园低碳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进行低碳教育活动,开展如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等节约资源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节能低碳环保意识;组织学生举行低碳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进行低碳宣传教育活动。

4.2对中学化学教师的建议

化学教师要将低碳理念放在首位,备课时努力获取并理解与低碳有关的知识,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把低碳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对低碳生活进行深层次思考,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重新改造利用。如用泡沫和吸管制作有机物结构模型;用矿泉水瓶作为钠与水的反应容器;一次性输液器可以做导气管,大针管做反应器,药片包装盒代替点滴板等。化学实验过程中,结合废弃药品的回收利用方法,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并设计有效的实验方案。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药品回收,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过程来回收利用二氧化锰。教师要立足教材,领会新课标精神,根据教学实际安排好“低碳教育”的结合点,如教材中的“探究蜡烛的燃烧”、“奇妙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治理大气污染”等的教学内容都与“低碳”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中通过辩论赛等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意识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适当增加低碳生活方面的实验探究设计,帮助学生从低碳角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选取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材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低碳生活的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启发学生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教师要制定更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不断反思,将低碳理念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在化学教学中贯穿低碳教育的新方法。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2

关键词:低碳教育;低碳生活态度;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66-02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理应是践行低碳理念、传播低碳文化的生力军。但目前大学生低碳生活的现状不容乐观,孙震的研究显示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呈现“知易行难”;宋兴怡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相关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且总体偏低、低碳生活态度积极与对当前生活环境评价程度较低并存、低碳生活参与行动力严重不足等;吴志鹏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低碳概念准确认知度不高、低碳生活实践度不高。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实践与低碳教育深入密不可分。麻东峰认为高校必然成为低碳教育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应在课程设置、学生生活实践及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贯彻低碳教育理念。这些研究都集中在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播低碳生活理念,并且多为定性研究。然而对于大学生的低碳教育还可以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来进行,本研究即选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主要教育路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提取主因子,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的形成。

一、研究概况

1.问卷设计。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第二部分为低碳生活态度测度,通过6个李克特五级量表问题进行测度,每个问题设计了“非常同意”“同意”“一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个选项,分别对应“5分”“4分”“3分”“2分”“1分”五个评分等级;第三部分为多维教育路径对低碳生活态度形成影响测度。综合已有研究本文将多维教育路径概括为三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设计了20个李克特五级量表问题进行测度。

2.数据搜集。本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5所高校(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支持低碳生活的本科学生作为研究总体,在每所高校发放100份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500份,问卷回收率100%。数据录入SpSS软件后,整理发现低碳生活态度测度均值≤3分的有38份,这些被调查者不属于研究对象被剔除,最终有效样本数据462份,有效问卷率92.4%。

3.量表信度分析。信度是指测量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只根据一次的测验结果来估计信度的方法最常用的是Cronbachalpha系数,该系数越大(α≥0.7),该测量的信度就越高。通过SpSS软件计算第二部分低碳生活态度测量量表的信度系数Cronbachalpha=0.751,第三部分影响因素测量量表总信度值Cronbachalpha=0.886,信度水平达到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公认的量表可以接受的程度。

二、低碳生活态度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1.数据主成分分析可行性检验。Kmo(Kaiser-meyer-olkin)值和Bartleet球体检验可以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一般认为Kmo值应不小于0.6,Bartleet球体检验统计量数值大,相应概率小则可以拒绝无效假设,从而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Spss软件输出结果为Kmo值=0.798>0.6,Bartleet球体检验统计量=1369.329,且概率=0,可见本问卷所搜集的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2.主成分提取。利用SpSS软件做主成分提取,结果显示:保留主成分为2个,且第一个主成分能解释57.147%的方差,第二个主成分能解释29.029%的方差,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86.176%,该累计贡献率大于85%。一般认为,负载大于0.6属于高负载,而小于0.4则是低负载。利用SpSS软件做主成分矩阵分析,输出的主成分负载显示:第一主成分与低碳生活氛围塑造(0.754)、课堂教育(0.712)、校内媒介宣传教育(0.780)、低碳活动教育(0.720)呈显出较强的正相关,这几个变量则综合反映学校教育情况,第二主成分与父母的教育(0.605)和父母的榜样作用(0.697)呈显出较强的正相关,这几个变量则综合反映家庭教育情况。即第一主成分为学校教育,第二主成分为家庭教育。

三、结论建议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低碳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形成首要的路径,这也是对已有研究的肯定。具体来分析四个方面的学校教育负载值,校内媒介宣传教育(负载值=0.780)的影响最大,校内媒介包括宣传栏、学校网站等,而课堂教育(负载值=0.712)的影响最小,课堂教育包括专业课程、专题讲座等。这说明大学生喜欢主动获取低碳信息,而不愿被动强制灌输低碳信息,这与当代大学生独立、有个性、不愿死读书、不愿被强制的特点是相符的。因此学校低碳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然而然融入学生的生活理念中。家庭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大学生大多已离开父母的怀抱在外求学,但父母的榜样作用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教育也会因假期的相聚或在校期间的电话交流得以持续。这也给青少年及更年轻一代低碳生活态度形成以启示,作为父母如果有低碳生活的习惯是能影响到后代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如果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对他们后代的低碳生活方式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以校园作为主要社会环境,受制于客观条件,而使得本研究中社会教育并没有成为影响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社会教育的作用,相反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公共媒介和发挥环保机构的作用深入大学校园,使社会教育的影响力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晨.低碳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访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J].世界环境,2008,(2):1-2.

[2]孙震,吴晓兵,等.大学生低碳生活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2,(17):125-126.

[3]宋兴怡,等,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认知、态度与行为调查研究――以太原市四所高校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8-120.

[4]吴志鹏,徐新宿,等.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与策略调研[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81-83.

[5]麻东峰.关于高等学校引入低碳教育的思考[J].北方环境,2010,(4):5-8.

[6]何月珠,大学生“低碳生活”理念教育的路径探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06-108.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3

关键词:全球性;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影响

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引发了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温室效应逐渐发展成为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为了应对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逐渐出现,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国际贸易经济活动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针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就要把握全球性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形成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全新认识,从而结合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影响制定合理化的国际贸易策略,力求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

一、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对生物能源、太阳能源、风力能源、核电能源等进行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现代工业形态的社会发展格局,极大改善了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但是在逐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严峻的生态破坏问题,对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它能将绿色经济、环保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融入发展体系中,重点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的构建,降低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环境问题的不良影响。近几年,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从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逐渐深入的情况下,低碳经济逐渐融入各国,引发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并且世界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和尝试,低碳经济成为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人们希望能探寻更加高效、更加节约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国际社会引发更加广泛的关注,成为世界性的经济活动。并且低碳经济开始融入国际贸易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全球性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全球性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在研究中要结合不同的影响方向进行细化分析。1.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现阶段在全球性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已经全面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并且受到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低碳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各国在经济建设活动中高度重视低碳经济,重点针对低碳经济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在低碳经济产业建设方面也做了一定的探索,促使国际贸易活动中低碳经济技术不断被不同的国家引进和应用,低碳经济表现出全球性的发展态势。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对环境改善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还能促进各国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国家经济体系的合理化调控,提高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与此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仍然保持加工贸易主导的方式,不仅会引发资源浪费的问题,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为了适应低碳经济全球化发展转变需求,开始针对贸易结构进行创新和转型,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也加强对低碳经济的重视,表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2.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低碳经济对于国际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低碳经济对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在全球性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作用下,石油类型的不可再生能源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新型能源材料所占比重提升,并且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低碳类型商品开始取代会产生高消耗和高污染的商品,对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二,低碳经济对地区贸易格局的影响。在全球性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上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已经在低碳经济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低碳经济基本模型形成,使他们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巨大的竞争优势,这就给尚未完成低碳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国际贸易压力,致使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活动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升级,国际贸易方面高碳产品极易受到极大的限制,会降低国际贸易效果,甚至会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会引发国际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国际贸易格局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促使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对低碳经济技术的探索,更好地融入国际贸易体系中。3.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规则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并且重点从两个层面得到体现:其一,低碳经济影响wto的多边经济发展状态。从国际贸易组织高度重视贸易的气候变化影响后,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对国际贸易的运行模式产生影响,也会对国际贸易框架造成巨大的冲击。而国际贸易组织在多边层面制定的贸易规则不仅仅能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规范,还会适应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当增加关于低碳经济相关产品关税方面的问题,引入碳边境配额限制方面的规则,并提出低碳环保产品补贴规定等,在促进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发展情况。其二,从民间机构层面角度进行分析,在发展全球性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无法依靠自身力量真正地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特别是在多边体系和区域贸易协定组织等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情况下。因此为了响应全球性低碳经济发展的号召,民间机构会尝试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贸易规则,引导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相关贸易协会参与到低碳经济国际贸易活动中,提高国际贸易的生命活力,助力国际贸易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全面发展目标。

三、全球性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

全球性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国际贸易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国际贸易要想突出发展稳定性,在发展过程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从多角度针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行分析,使其能与全球性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相适应,带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下面就对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进行系统研究。1.制定合理的低碳经济标准。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寻求合理的国际贸易发展策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现阶段,为了能适应全球性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全面解析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低碳经济的统一化标准,并使其以国际性政策文件的方式出现,再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引导,确保低碳经济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得到稳定有序的开展。与此同时,应该客观分析低碳经济作为新兴经济模式的特殊性,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也要积极促进低碳经济标准的制定,避免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在统一标准的作用下,各国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能促进低碳经济的有效转型,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在国际合作中不断创新,获得良好的国际贸易发展前景。2.积极推广低碳经济技术的应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应该将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核心,只有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低碳经济才能形成发展规模,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带动整合国际贸易发展,促进国际贸易活动中取得显著的成果。现阶段低碳经济中国际贸易已经成为重点话题,各国也应该针对低碳经济技术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在技术共享、资源共用的情况下,实现世界各国之间的团结互助,保障低碳经济发展能展现出国际化的发展态势,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效。唯有如此,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才能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发展实践中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3.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周边邻国友好合作的支持,只有能与周边邻国构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共同体,形成国际贸易大国,才能在应对全球性低碳经济冲击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提升国际贸易层面的话语权,从而在当前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增强国际贸易发展稳定性,使国际贸易发展实践中能展现出巨大的竞争优势。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4

关键词:首都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低碳产品

一、引言

低碳消费活方式是一种以“低碳”为导向,消费结构低碳化、环境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它是指消费者经过理性的选择,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问题,它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生态化的消费方式。

2009年11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另外在“2011年全市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的召开对于我市深入推进节能减碳工作,以降耗促发展,确保实现国家下达给我市“十二五”能耗强度下降17%、碳排放强度下降18%的约束性目标要求。

二、文献综述

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全球广泛关注。2007年,美国出台《低碳经济法案》,表明未来低碳经济将成为其重要的战略选择。在低碳经济下,低碳消费也应运而生。

2005年,韩艳宾等人在《我国绿色消费现状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对武汉地区消费者绿色消费现状实证研究的结果。结果是绿色消费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较以往有所加深,但还不够全面;绿色消费群体比较局限,绿色消费模式还未成熟;消费者使用绿色产品的满意度有所上升;消费者对绿色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中等偏高。

2009年,钱明慧等人对北京地区绿色消费现状的调查结果是,消费者对绿色商品的认识不够,消费者对绿色商品满意度偏低,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三、提出问题与研究思路

本文针对购买力更强,对新鲜事物更易接受的首都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先对首都大学生的低碳消费现状做了预调查以及相关二手资料的搜集,对首都大学生的低碳消费现状有了初步了解,低碳消费行为分为勤俭节约,避免浪费的消费行为,以及购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低碳产品两类。发现了首都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低碳消费意识,但低碳消费行为并不频繁,对低碳产品的购买欲望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同时在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首都大学生对于目前我国低碳产品的购买欲并不强,其中产品价格水平、品质质量、造型设计,流行程度等方面可能造成了影响。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又进一步的做了调查,通过随机发放150份调查问卷,并有效回收107份,以及

用SpSS数据分析处理,对以上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并建立了先关数学模型。

四、对首都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

1.低碳消费观念已基本确立。通过有效回收的107份调查问卷,以及随机采访首都在校大学生,对首都大学生低碳消费的观念现状有了初步了解。由图1所示,我们了解到对“低碳消费”基本不了解的仅为5.3%,但非常了解的只有不到0.9%,了解一点和了解大概的占据了93.8%,由此可以看出,经过长时间的宣传教育,首都大学生的低碳消费意识和观念已经基本确立。

2.低碳消费宣传主要依靠新兴媒介。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如图2所示,首都大学生通过电视、报纸、实体广告等传统媒介了解到低碳消费信息人数为20.2%,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介了解到低碳消费信息的占据62.4%。因此对于低碳信息的了解学生们主要通过新兴媒介,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

然而通过学校宣传教育了解低碳消费知识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6.3%,通过社团和同学间介绍得知的为7.9%,其余3.2%的学生为不关注。由此看来学校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可以通过在校园橱窗展示、学校论坛等进行宣传介绍,并鼓励促进学校成立低碳环保的社团,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3.低碳消费行为现状有待提高。低碳消费模式是提倡当代大学生在生活消费中以基本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为前提,以兼顾低碳消费为原则,以摒弃过度消费为目标。树立大学生低碳消费意识就是大学生在消费生活中,倡导低碳环保、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

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如图3所示首都在校大学生有86.4%的学生出现过因为面子和攀比,导致消费的情况,其中经常出现该情况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2.8%,因此虽然首都大学生已经树立了低碳消费观,但实际行动尚未同步,低碳消费行为现状有待提高。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只有27.3%的大学生在购买产品时,特意挑选绿色环保的低碳产品,对于我国低碳产品的现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

五、影响首都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原因分析

低碳消费行为分为勤俭节约,避免浪费的消费行为,以及购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低碳产品两类。本文对影响首都大学生以上两种低碳消费行为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身边朋友的消费行为对首都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有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于pearson相关系数为0.763,介于0.5到0.8之间,因此身边朋友的消费行为与首都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呈中度相关,即身边朋友经常进行低碳消费会对首都大学生是否进行低碳消费产生中度影响。

由于大学生生活主要是集体生活,与同学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较长,久而久之,所在群体的消费行为会对大学生自身的低碳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消费习惯也趋于相同。因此如果身边的人都比较注意低碳消费,勤俭节约,避免浪费,自己也会受到较大影响,从而采取低碳消费行为。

六、影响首都大学生购买低碳产品意愿的因素研究

在预调查和二手数据的搜集中,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欲受到产品价格水平、造型设计、品质质量、流行程度的影响。设计调查问卷搜集一手数据,并运用SpSS工具,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1.低碳产品的价格水平对首都大学生低碳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有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于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1,介于0.5到0.8之间,因此低碳产品的价格水平与首都大学生对低碳产品的购买欲呈中度相关,即低碳产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对首都大学生购买低碳产品的欲望的大小存在着中度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生活费有限,且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基本依靠父母供给,因此属于对价格十分敏感的群体。而目前我国的低碳产品,相比于传统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很多大学生虽然有意识去购买,但对于高价格只能“望而却步”。

2.低碳产品的造型设计对首都大学生低碳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有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于pearson相关系数为0.279,小于0.3,因此低碳产品的造型设计与首都大学生对低碳产品的购买欲不相关,即低碳产品造型设计的好坏不影响首都大学生购买低碳产品的欲望的大小。

由于大学生目前接触广泛低碳产品为有机饭盒、有机塑料袋,节能灯、再生纸、循环笔等物品,因此对造型设计并不重视。如果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和普及,例如低碳服装、书包等低碳环保产品的大量生产,大学生会对造型设计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

3.低碳产品的品质质量对首都大学生低碳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有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于pearson相关系数为0.379,介于0.3到0.5之间,因此低碳产品的品质质量与首都大学生对低碳产品的购买欲呈微弱相关,即低碳产品价格品质质量的高低对首都大学生购买低碳产品的欲望的大小仅有微弱影响。

由于目前国内的低碳产品设计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低碳产品的种类较少,多为一些对质量需求并不高的产品,而且目前我国的低碳产品在生产工艺上也多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工艺,本身质量较好,所以品质质量并没有对学生的购买欲望产生显著影响。

4.低碳产品的流行程度对首都大学生低碳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有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于pearson相关系数为0.688,介于0.5到0.8之间,因此低碳产品的流行程度与首都大学生对低碳产品的购买欲呈中度相关,即低碳产品是否符合理性趋势对首都大学生购买低碳产品的欲望的大小存在中度的影响。

在《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提到,经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着追求时尚前沿的特性,且好胜心理强,比较好面子,因此不愿意自己落后于潮流。因此当低碳产品的流行程度很高时,大学生便对其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此时低碳产品不再是被当作低碳环保的产品被消费,而是作为时髦产品被学生购买。因此可以针对学生这一消费偏好,将低碳产品打造成为流行时尚产品,从而吸引大学生进行消费。

5.建立首都大学生对低碳产品的购买欲望数学模型。本研究采取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最终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变量为低碳产品价格水平、造型设计、品质质量和流行程度这四个因素,首都大学生对低碳产品的购买欲望作为因变量,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由表7数据显示,sig.(价格水平)=0.003

首都大学生对低碳产品的购买欲望=0.333×价格水平+0.420×流行程度

七、结论与机理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发现,首都大学生虽然有较强的低碳消费意识,但由于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生活水平等因素,造成了首都大学生存在自我享受动机,社会交往动机,面子动机,彰显个性动机等进行炫耀性消费,使得低碳消费行为落后于意识。

同时根据数据分析发现,低碳产品的价格水平,流行程度与首都大学生对低碳产品购买欲望存在中度相关,由于目前我国的低碳产品普遍存在着概念好于品质,性价比较低的现象,这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生不愿意购买节能减排的环保产品。

另外,国家虽然大力号召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但由于并未出善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激励体制的缺失,造成了目前企业生产低碳产品没有统一标准,低碳产品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

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机理分析图

八、政策建议

1.对于“行为滞后于意识”——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滞后问题,学校应加强教育,积极鼓励,扩大宣传。

由调研结果我们可知,学校对于低碳消费的宣传力度并不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不到14.2%的学生是通过学校宣传和社团介绍了解到低碳消费等知识。因此学校应加强宣传,可以从多渠道来普及低碳及低碳消费的知识。高校根据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价值观的新情况、新特点,将低碳消费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和育人体系,或者开设低碳消费教育的选修课,如《低碳消费营销学》、《低碳消费经济学》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讲座增进同学们对低碳知识及低碳消费的了解,组织开展节约能源教育活动。

2.对于“产品滞后理念”——我国低碳产品品质落后问题,企业应与时俱进,学习效仿,战略转型。

企业应该看到低碳环保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时俱进,低碳消费正在逐步成为当下流行的消费形式。大学生具有趋同性、追逐时尚和受群体影响比较强等特点,同时首都大学生对流行时尚的敏感度更高。企业可以提出低碳环保的时尚概念,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进行低碳消费,为环境保护出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现在大学生必然会成为以后社会消费的主流,是重要的生力军,因此企业可以尽早把握商机,提早抢占市场。

3.对于“政策滞后于倡导”——我国的低碳消费政策制度不完善,国家应完善法律,制定方针,政策鼓励。

(1)发展低碳经济,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关键。早在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我国的低碳相关法案仍未出台,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设定评定标准,对于很多企业打着“低碳环保”的旗号,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或者过度包装浪费,偷排废水废料等问题要给予严厉制裁。

(2)鼓励生产制造业企业进行“低碳生产、绿色生产”,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同时尽快建立健全的低碳产品质量标准及评估体系,节能生产的管理监督办法等,从而继续落实和加强淘汰落后产能、高污染产品的力度,让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非低碳产品逐步在市场上消失。

(3)针对低碳产品目前成本较高,市场较小等特点,国家和政府应该在宏观层面上加大对低碳产品生产厂家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的力度,保证低碳产品的生产厂家可以较快的吸引消费者,打开市场。同时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创新工艺等,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祖峰,樊清华,高洁.90后大学生低碳意识调查与思考[J].调查与研究,2012.255

[2]胡玉东,瞿丹丹.大学生低碳消费方式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J].学生管理工作,2010.6

[3]庞晶,李文东.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产品需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

[4]袁丽峰.中国9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2011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5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生活;低碳行为;低碳意识;校园低碳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211

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新时期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是否具备环保意识并且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则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究涉及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小和山高教园区、下沙高教园区和浙大紫荆港校区。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覆盖三个高教园区和一所高校,共计发放问卷950份,其中有效问卷912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6%。

问卷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基本信息问题、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对低碳态度的探究、对低碳外部条件的探究。在利用传统的SpSS、excel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同时使用euiews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使之更具说服力。

根据因子分析,归纳提取出环境因子,包括政府引导、低碳教育、低碳技术、媒体宣传、榜样效应、环保组织和自身条件因子,包括责任感、传统习惯、利益冲突、低碳知识度。下面为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

21杭州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

“低碳”概念认知分析部分包括调查学生对于世界低碳环保组织或事件的认知程度。从结果来看,目前大学生对于国际新闻关注度较高,而对于大学生本身的低碳组织关注度较低。即大学生对于低碳相关组织还了解不足,受影响不深。今后,要加快建立大学生组织,低碳生活从大学生自身做起。

在针对不愿意参与低碳生活大学生的原因探究分析中发现,在杭大学生不愿参与校园低碳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低碳责任意识不;另外是低碳执行比较麻烦和缺乏校园组织和设施的引领,针对前三大症状对症下药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低碳参与度。

校园低碳现状满意度分析的结果显示,SpSS相关性分析得出大学生对5分制低碳生活满意度平均打分(mean)为297,处于中等偏下位置,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在杭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当前低碳生活践行度未能达到满意程度,有近两成学生对大学生低碳现状表示堪忧,身边的低碳行为方式有待提高。由此可见,提出有效方案让大学生知晓低碳、提高自身低碳践行能力、引导社会对低碳价值的正确认识迫在眉睫。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对环保意识的认知感和传承。

根据对低碳生活方式传播途径效果的分析可知:互联网在日常传播中效果明显且容易受到大众接受,另外影视也是传播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新媒体在低碳生活方式传播中具有主导作用。人们普遍认为图书和报纸杂志的传播效果普通,专家咨询和广播对低碳生活的传播效果中等偏上,而且教学培训和知识竞赛在特定人群中也起到显著作用。因此,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应该秉承多点开花,广覆盖、突重点的方式,让人们对低碳生活方式有更多的获知途径,有利于实现全民低碳,共创环保社会的大目标。不仅如此,我国各大媒体与社会对低碳的宣传依然不够,大学生对低碳的认知仍不足,加强对低碳的宣传迫在眉睫。

从遵循校园低碳条件的分析来看,校园推出低碳新规的强制性和学生参与程度成正比关系,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推动一部分人的行动力需要辅助规章制度牵引着。另外还有少数同学表示跟随大众,可见没有主见的更依赖于榜样的作用,跟随大众行动力,从众比例也占一部分,可以发挥榜样的力量。

校园低碳参与度分析结果显示,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课的方式最受欢迎,另外为节约用水用电,而参与校园低碳活动和垃圾分类得分则较低,由此可见,在垃圾分类宣传和地毯活动参与度方面今后都需要加强。

22杭州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交叉性分析

221大学生低碳参与度分析

从性别和参与意愿交叉分析来看,愿意参与低碳生活中男性的倾向度更高,而在一般不排斥低碳生活上女性比例稍多于男性。表明愿意参与低碳生活的男性的主动性稍高于女性,这改变了我们对“女性更愿意参与到低碳活动中”这一传统认知。

从学历分析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大学生多数人认为低碳与日常生活非常紧密,而在认为低碳生活与其无关的选项中,专科学历人群所占比重最大。总体来说,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对低碳认知的层次性也体现了教育程度对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正向影响,高校的教育及大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低碳生活的普及。

经管文史专业、理工专业、艺术专业和其他专业类型更愿意去关注低碳生活,其次是理工科专业,紧接着是艺术专业。理工科专业学生在校园低碳参与意愿上比经管文史科高。总体表现理工科人的倾向度更高,对于校园低碳生活更愿意参与。

以月生活费为对比因素来说,月生活费较高的同学对于校园低碳参与意愿更高,参与积极性更高,而对于月生活费较低的同学对于校园低碳的参与意愿显示较低。

222校园低碳生活与大学生的联系程度分析

男性、女性在对于大学生与低碳生活联系程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认为低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数据表示男性对于低碳的关注度更高于女性。

以户籍为对比因素来看,城镇户口的学生认为在低碳生活与大学生联系程度上有较高的认知水平,认为两者联系很紧密。

223大学生对校园低碳生活满意度分析

总体上看,大学生普遍对当前校园低碳生活满意度打分分值在3分左右,处于中间的位置,可见,在杭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身边的低碳行为方式有待提高。学历高者对当前校园低碳的满意度打分均值偏低,其次是本科学历、专科和其他。学历高者对当前的满意度偏低,认为当前的校园现状需要改变,校园低碳还存在很多不足,由此可见,对于校园低碳的建设也显示出更强烈的、迫切的改变想法。

学校有系统化低碳管理和学校没有系统化低碳管理的对比下,数据显示受访者普遍在系统管理下满意度更高,可见校园美化建设的系统化对低碳管理,可以提高同学们对校园低碳的满意度。校园低碳设施的建设提升大学生们的满意度,从而让大学生在低碳氛围中熏陶,强化低碳意识观,提升校园低碳行动力度。

23回归分析

本文分析包含第一个公共因子F1主要解释的是x1(政府引导)、x2(低碳教育)、x3(低碳技术)、x4(媒体宣传)、x5(榜样效应)、x6(环保组织),可以命名为环境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F2主要解释的是x7(个人责任感)、x8(传统习惯)、x9(利益冲突)、x10(低碳知识度),可以命名为自身条件因子。

由下表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解释了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64158%的原因。其中,F1解释了50515%的原因,表明政府引导、低碳教育。低碳技术、媒体宣传、榜样效应、环保组织这六个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低碳实施度的重要因素;F2解释了13643%的原因,表明大学生个人责任感、传统习惯、个人利益冲突、低碳知识不足是四个较为主要的因素。

在经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第一个公因子可归入模型中,且对影响因素t检验结果表明其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分析意义。根据回归分析结果的数学意义,可以得到影响因素对实际行为测度的影响关系模型可以如下表达:Y=1455+0544F1。分析回归系数,发现环境因子回归系数较大,可以看出它对大学生校园低碳实际行为测度及参与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由此可见,为了推广校园低碳,满足大学生的外在需求尤为重要,如政府引导、低碳教育等。

3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低碳观念的普及在大学生人群中得到一些成效,大部分大学生对低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有小部分大学生能在生活中贯彻低碳行为。但是总的来说,目前大学生的低碳现状仍不可观,大学生低碳生活的普及仍值得继续研究。只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参与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现阶段问题,才能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促进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发展。

31大学生校园低碳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参与低碳校园中意识和行动力度不匹配,没有很强的低碳意识,行动力度缺乏,主观能动性不高,经探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1大学生个人问题

一是低碳生活参与度低,责任感不强。大学生对校园中的环保组织、活动的关注度较低;大学生主动向他们身边同学、家人及朋友宣传环保知识,进行低碳传播的较少,大学生自身责任感也有待提高。二是缺乏低碳知识。现在大学生对低碳生活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不能满足当前广大青年学生对低碳生活深层次理解,多数学生表示对低碳专业知识的需求迫切。

312高校管理问题

一是在低碳宣传上,学校做得不够深入和全面;二是低碳配套设施差,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应有的低碳意识与校园内低碳生活必备的生活设施不同步,造成实施难。校园内很多低碳生活设施不够完善,这是导致不能低碳的直接原因;三是高校缺乏制度和机制建设。由于没有建立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因而难以明确减排目标、策略以及实施体系,学生很难在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上有所作为,使得建设低碳型校园往往成为口号和流于形式。

32关于大学生校园低碳的建议

321对于大学生

行为引导。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体验对比等形式,大学生对照低碳生活方式,找出自身与其不相一致的行为习惯,并加以改进,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低碳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322对于高校

第一,文化带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低碳行为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使他们的低碳行为和习惯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加强低碳教育,开展低碳课程,普及低碳知识,把大学生低碳生活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培养平台,充分发挥环保社团辐射带动作用,把绿色学习、低碳生活变成每一名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携手营造“爱护环境,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第二,改善设施。学校应增加对低碳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利用率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校内的基础设施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打造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低碳环保校园与运营模式,如学校水处理与循环系统改造等。通过这些设施的改造直接让师生体验低碳生活,从而自觉接受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形成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323对于政府

第一,提高技术。提高科学技术,加大对环保研究的投入,降低低碳产品的价格从而减少大学生低碳生活的经济成本,使低碳生活更亲民易现,直接推动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参与度。

第二,完善法律法规。目前关于低碳环保方面法律仍有欠缺。立法等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加快确立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环境污染的行为要提出明确的处罚,起到警示作用,将行为规范转变为社会压力,推动大学生乃至社会全体主动践行低碳生活。

324对于媒体

当前社会正处于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生活文化需求,对于低碳观念的宣传更应采取多种形式、多样化渠道的方式,创新媒体宣传模式,使低碳环保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彭淼,史云峰,董园低碳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9):23-24

[2]袁楠,毕润成低碳时代下的低碳校园建设:概念、特征与对策[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2):43-46

[3]敖四江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4]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

[5]郜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3

[6]卜玉辉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的培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7]狄洋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6

关键词:大学生;食品消费行为;节能低碳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147-02

1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1]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人群,不仅是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更肩负着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和践行任务。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低碳消费行为引导、杜绝奢侈浪费对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南京高校大学生的食品低碳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进行食品低碳实践,规范其食品低碳消费方式,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建设工作,同时为其他地区培养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方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2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包括985、211、一般大学等各学校类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年级学生。调查过程采用随机抽样形式进行抽样调查。结合多次与各社会群体的访谈,收集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

2.2调查方法

(1)文献资料法。课题小组通过内部查找和网上检索等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大学生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的相关资料,加深对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认知,为开展本次调研奠定文献基础[2]。

(2)问卷调查法。本次调研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50份,有效回收率为93.75%。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大学生践行食品低碳消费的意愿情况、大学生个人食品低碳消费行为现状、大学生关注及参与食品低碳消费活动现状、朋辈群体食品低碳消费行为现状、家庭食品低碳消费行为现状等方面内容。

(3)数理统计法。课题小组运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3]。

3数据分析

3.1践行食品低碳消费的意愿

调查显示,大学生践行食品低碳消费意愿较低、积极性不高。如表1所示,在问到“您是否会亲身践行食品低碳消费”时,选择“肯定会”的人数占比仅为27.6%,比例未达50%,调查效果并不理想。尽管践行食品低碳消费受学历、学校氛围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从调查结果来看,其实践的频率仍然偏小,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当然,从好的方面来看,促进高校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仍存在较大潜力[4]。

3.2朋辈对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的影响

朋辈群体与大学生个体年龄相近,认知水平相同,故对大学生个体的行为方式影响深远。此外,同辈群体强大的文化氛围也在潜移默化中极大地塑造着个体的行为方式。从表2可以看出,在朋辈群体吃油炸食品方面,个人与朋辈群体的变化趋势相同。朋辈群体经常吃油炸食品,个人也会经常吃。这表明个人与朋辈群体的食品低碳消费行为密切相关,个人的食品低碳消费行为受朋辈群体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学校和政府而言,建立一种良好的食品低碳消费氛围尤为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不断规范市场,从而建立一种有利于引导低碳消费的良性市场。高校也应积极开展相关课程及活动,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低碳消费意识和低碳消费践行力[5]。

3.3家庭对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也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对个人行为、认知的影响力厚重而又深远。当然,也体现在了家庭的食品消费习惯对个人的影响上。如图1所示,在喝饮料、吃肉食、吃油炸食品方面个人与家庭的变化趋势相同,在经常喝饮料的家庭中,个人也经常喝饮料。同时,通过对喝汽水、吃肉食、吃油炸食品的显著性分析,可以发现家庭和朋辈群体对个人食品消费有较大影响。因此,大学生应同家人一起努力培养起低碳消费的优良习惯,从自身做起,从小家做起,形成一股优良而又持久的社会氛围[6]。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4.1.1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潜力较大

虽然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愿意践行食品消费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占比较低,但仍有超过50%的受调查者表示可能会践行,这说明,高校大学生践行食品低碳消费的潜力依然较大。只要对大学生实施相应的引导措施,大学生群体必将成为节能减排的潜在生力军[7~9]。

4.1.2家庭朋辈对大学生个体的食品低碳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在喝饮料、吃肉食、吃油炸食品等日常食品消费过程中,个人与朋辈群体、家庭的食品消费低碳行为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朋辈群体或者家人经常出现食品消费高碳行为时,大学生个体也会出现类似的行为趋势。这表明,大学生个体与朋辈群体和家庭的食品低碳消费行为密切相关,个人的食品低碳消费行为受朋辈群体和家庭的影响较大。

4.2对策分析

4.2.1正确引导,政府义不容辞

释放高校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的潜力,首先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作为国家的执掌者有权力也有义务,切实推进我国低碳环保事业的发展[10]。

消费环境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消费市场有利于引导消费走向,促进低碳消费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是完善食品低碳认证的标志体系,规范食品低碳市场,加强对食品低碳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低碳市场法制有序。二是国家要建立、健全低碳产品信息公布制度,迅速及时的向高校大学生提供准确的食品低碳信息,使大学生消费者及时把握低碳食品的生产动态。三是国家应该建立低碳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低碳食品的检验,确保低碳食品的品质,对发生的低碳食品安全事件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环境健康有序的发展。

此外,政府应借助广大nGo组织的力量,不断鼓励公益组织的发展,发挥其特有的活动执行力和感染力。环保公益中不乏有专业人士,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推进高校大学生对食品低碳消费的认识,同时,其开展的相关活动,也有利于渲染一种食品低碳消费氛围,从而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的食品低碳消费行为。

4.2.2潜移默化,高校是重要培体

研究结论显示,高校大学生的食品低碳消费行为受家庭和同辈群体影响深刻。因此,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大学生群体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感染和熏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治理学校周边的食品消费环境。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学校可根据国家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环保行为守则》、《低碳、绿色消费倡议书》等,加强监督,并建立食品低碳消费考核体系。再次,学校应定期组织讲座,创建低碳校园文化。学校应定期聘请相关环保专家、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企业定期到学校对师生开展相关知识讲座,拓宽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相关知识面,满足大学生食品低碳消费认知需求。此外,要创新食品消费低碳教育形式,提高宣传教育效果。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在广泛交流中深化食品低碳消费行为的引导,利用校园网、广播、报刊等大众媒体让广大师生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意识到自身在环保中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最后,要发挥社团的重要作用,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动态,是高校食品低碳教育中无可忽视的一股重要的民间力量[11]。

4.2.3持久影响,家庭是重要起点

家庭是社的细胞,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由于家庭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的独特地位,其对人的塑造作用十分巨大。家庭食品消费应坚持低碳化。家庭的饮食习惯、消费习惯必然会在点点滴滴中对大学生产生深远悠久的影响,要培养大学生低碳消费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必然需要家人的共同努力。家庭营造的低碳的消费氛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大学生的食品消费行为[12]。

5结语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需求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成效。探讨大学生食品消费低碳行为及其问题,不仅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引导其践行低碳生活,为大学生的低碳、环保、健康、绿色的食品消费行为提供指导,促使大学生养成食品低碳消费习惯,自觉带头实施低碳行动,还能发挥“蝴蝶效应”,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起到辐射作用,以大学生群体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低碳节能氛围,为建设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2]朱钊.大学生低碳消费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1(26).

[3]张海涛.高校大学生低碳消费意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4]陈俊娟.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价值工程,2011(31).

[5]陶杰.低碳概念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J].广角,2015(18).

[6]刘宇航.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结构方程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7]张丽研.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经营,2014(7).

[8]叶胜然.首都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J].智库商业研究,2013(14).

[9]郜莹.大学生低碳行为方式引导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3.

[10]SanginKang,Jin-gyuohandHongseok.working,Korea'sLow-CarbonGreenGrowthStrategy[J].Kimpaper,2012(3).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贸易;影响

如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很多时候需要依靠消耗各类能源,不免给环境带来各种污染,尤其是化学能源的使用加重了环境污染。所以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加重,必须发展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开发新能源等手段,减少使用化学燃料,从而降低污染环境的气体的排放,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当然,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所以低碳经济受到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但是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对本国的经济状况以及贸易的发展方向认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一、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寻找新能源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降低污染环境的气体的排放,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时取得好的成果。简而言之,低碳经济就是以低的污染气体的排放来促进高速经济发展的方式。伴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全球化,已经对世界的经济政治等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低碳经济也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对于低碳经济并没有确定的定义,从短期来看,其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延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从长期来看,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与传统经济有所不同,首先是它需要全球人民的共同努力,有全球性,不是单一的某个国家制定的发展方式,其次是低碳经济致力于经济、环境和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低碳经济致力于降级污染、降低能耗、增加效益,它的这些特点自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国际经济贸易势必寻求低碳发展,相应的贸易格局也会发生变化。

(一)贸易结构的改变

低碳经济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贸易结构的改变:第一是改变了商品的贸易结构。众所周知,低碳能源致力于使用清洁的新能源,因此商品贸易过程中化石能源的比重会逐渐降低,相应的低碳商品所占比重会增加。其次是对各个国家的贸易结构产生影响,目前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究低碳经济领域,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所以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就有优势;那些低碳经济技术不成熟的国家,依然依靠消耗高碳能源来维持经济发展,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就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项挑战。

(二)催生新一轮技术革命

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全球化,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开发新技术的必要性,既是为了应对全球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是为了能够在全球贸易取得有利位置。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早就投入大量资本开启对低碳技术的研究。我国对该领域也高度重视,正逐步加大对该项研究的投入。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也让各国间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加强。

(三)促进碳金融的创新

所谓碳金融活动,就是和碳排放相关的一些衍生物的交易活动,以及对低碳项目的投资的金融活动。碳金融活动不但可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使减排成本降低。创新碳金融,使国际贸易的内容得以丰富,所以不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对碳金融活动高度重视。

(四)产生新的贸易堡垒

各国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自然会制定各种相关的政策和举措。但是这些相关的政策通常是由发达国家提出制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利。比如说英国率先提出的“碳标签”举措,就是在产品由制造到废弃的整个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指标明确标示,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碳信息。现在,这个措施已经在欧洲等国家得到普遍应用,未来标注碳信息将会是越来越多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要求。

三、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一)降低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长久以来我国都是以商品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商品出口方面占领有利地位,但是现在注重发展低碳经济,那么诸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针对那些不实行低碳减排的国家开始征收产品关税,自从这个措施实施以来很多国家也都纷纷效仿。这种模式虽然较有成效,但是低碳减排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那么高成本的投入自然会导致我们竞争优势的降低。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产品进行严格限定,这就迫使我们国内很多企业投资引进低碳技术,这样一来成本提高,利润减少,相应的竞争力也有所降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国家在对外贸易当中以高碳产品的出口为主,那么实行低碳经济自然会削弱我们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从而对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二)调整能源结构难度较大

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是能源消耗比较大,其中能源结构当中百分之八十都是煤的消耗,其次是风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占据百分之二十,其余的是火力发电。针对我们国内的这种现状,若要做出调整是比较困难的。除此以外,我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绿色贸易堡垒以及碳关税

现如今征收碳关税会对我国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绿色贸易堡垒也对我国的商品出口产生威胁。什么是碳关税?就是有些发达国家对有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进行额外关税的征收,自从实行该政策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产品在出口贸易方面都受到影响,降低了我国产品的低成本优势,除外,绿色贸易堡垒也是我们国家对外贸易的一大威胁。所谓的绿色贸易目的是保护本国贸易或者进口对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有利的产品,对国外进口的产品以一些绿色技术的标准或者手段等对其进行限制。对于我国来说,我们的出口产品主要是一些纺织品或是机电产品,其中技术含量普遍较低,自然很难符合一些进口国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我们的产品更是无法达到他们国家的绿色标准。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实施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在对外贸易的浪潮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实现我们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四、我国的应对策略

(一)对出口产业结构做出调整

众所周知,虽然我国是对外出口的大国,但是我们出口的产品普遍都技术含量低、碳排放量比较大,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种类比较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我们国家若要发展低碳经济,最终从贸易大国转变为国际上的贸易强国,我们需要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发展低碳产业。比如,我们国家应该加大力度研发低碳技术,支持低碳企业的发展,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要对其加以控制。通过类似这些方式,我们国家低碳产业的比重会有所增加,从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二)加大投入研发低碳技术

我们国家应该对研发低碳技术的企业、创新低碳技术的企业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鼓励。我们国家的低碳产业领域起步比较晚,难免低碳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落后,所以我们国家要加大投入研发和创新低碳技术。除此以外可以增加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比较发达的低碳技术。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加快我们国家低碳技术的发展,进而提高科技水平。

(三)争取在国际谈判中取得有利政策

在低碳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国家也要积极参加国际谈判。现如今,有些发达国家为了降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保护自己国家的贸易经济,提出了征收“碳关税”。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国家需要积极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各项合作,以此来争取日后在低碳经济政策制定后占取有利的地位,还可以降低我国的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面临的压力。

五、结语

现如今低碳经济已经对全世界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长久以来我国都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大国,所以无论是考虑我国内部形式,还是考虑国际形势,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来说势在必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既对控制全球变暖趋势起到积极作用,也会对全球经济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我们国家要重视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争取在国际贸易领域占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贺建军.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5).

[2]孙克晨.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对措施[J].中国外资,2012(10).

[3]孙敬水,李志坚,陈稚蕊.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2).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8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碳关税经济法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逐年突出,气候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碳关税政策的出台将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碳关税带来的全新挑战和贸易生存压力,怎样把握环境保护背景下的贸易活动转型契机,值得人们深思。

碳关税及其贸易保护主义实质

“碳关税”是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单方面发起提出的一种海关关税,主要针对其进口商品中的一些高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的产品进行征收。碳关税的提出与气候问题密切相关。当下,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可能由此招致的恶果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知。减轻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负担,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在未来经济发展问题上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开始受到重视,贸易活动中的生态成本及潜在环境危害逐步被深入解析。许多应对贸易活动所带来的气候恶化问题特别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的政策措施应运而生,碳关税便是其中之一。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碳关税”的提出可以说是顺势而为,因为:第一,在气候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全世界对于必须在经济活动中兼顾环境保护这一问题上已达成共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第二,西方国家对于经济环境问题的关注时间较长,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更为强烈,低碳产品与低碳经济在这些国家更受青睐与拥戴,发展低碳经济、减少贸易活动的碳产出和碳排放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民意的尊重。第三,从美欧等国当下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大大挫伤了欧美经济的发展势头,采取行动加强贸易保护显然更有利于它们早日摆脱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故而利用其技术优势发展低碳产业,再结合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压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无疑更有利于欧美经济的早日复苏。

但是,不论西方发达国家怎样强调碳关税的设立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上的积极作用,碳关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工具的实质都不会改变。碳关税存在的根本目的依然是遏制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产品竞争中的优势,加快欧美各国本土的经济复苏进程。过去的一个世纪是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期间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曾大力发展轻重工业,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并且由于当时法律条文上的空白而没有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或承担起相应的环境污染责任,故而现在对正处于不发达状态的各发展中国家提出碳关税等环境保护政策限制其发展显然不公平。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碳关税的征收标准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低碳技术水平差异巨大,用同种标准来规范这两类国家在贸易活动中的商品碳排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发展中国家权利的剥夺。

碳关税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积极影响。首先,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上来说,推动低碳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结构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贸易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深刻、密切的影响。碳关税政策的提出无疑会对我国短期内的对外贸易事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的角度分析,碳关税的存在必然会刺激我国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故而某种意义上说,碳关税的出现是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契机。以清洁能源为例,从我国清洁能源当下的研发势头来看,在发达国家碳关税等一系列绿色贸易保护措施的刺激下,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及低碳产品的出口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存在广阔空间。

其次,从现实国情与实际内需上来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所面临的人均资源紧张、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的程度较西方各国更甚,现行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得到转变。碳关税的出现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的税收压力,但也将强化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促进我国尽早放弃以高能耗和高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形式,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消极影响。首先,影响我国在全球范围的大国形象。随着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这也就意味着碳关税政策背景下我国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和影响,且境地两难。如果对碳关税采取妥协态度,那么我国将在未来非常长的时期内蒙受巨大的外贸经济损失;而如果不配合碳关税的征收,又会受到各国的控诉与指责,背负失职于世界环境保护的骂名,大国形象受到损害同样也会极大地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其次,严重冲击我国的高能耗产业。尽管我国有心发展低碳经济,但低碳经济的发展无法完成于朝夕之间,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时间过程。当下,高能耗产业在我国仍扮演着重要的经济支撑与推动作用,不但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更影响到数量巨大的人口就业问题。相对于我国实现当前经济发展形式向低碳经济发展形式转变所需要的时间,碳关税政策的出台非常突然,我们难以及时妥善应对。

我国在碳关税问题应对上的主要难点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9

关键词:低碳环保;环境监测;有效监督

引言:

要想实现低碳环保生活,就需要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损耗,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监测对低碳环保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人们要想快速实现低碳环保生活,就应该提升对环境监测的认知,明确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

1环境监测的职能及意义

1.1环境监测的职能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监测样品进行综合性分析,探索环境变化情况,它的职能特征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第一,它的基础虽然是统计学,但是也融合了社会科学以及自然中一些精华成分。第二,它的职能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在环境监测完成之后,对产生的有关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了解水资源、大气、噪音等相关环境因素的具体情况,在了解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对其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环境治理及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低碳环保生活的规划提供科学性参考依据。

1.2环境监测的意义

低碳生活的目的就是让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好,人类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影响低碳生活环境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汽车尾气、硫化物等,对环境实施监测不仅能够让人类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进行督促,进而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让人类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生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环境监测也可以认为是对人类行为进行提醒及监测的一个过程[1]。

2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之间的关系

低碳环保生活要求人类在生产及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养成低能耗及低能量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基于当前环境情况,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到低碳环保工作当中,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和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尽自己最大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遵守相关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2.1环境监测为低碳环保生活的实现提供可能

从环境监测的职能及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是对社会进行服务,防止环境污染,而对于低碳環保生活而言,它是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环境监测为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提供了可能。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的生存环境,根据低碳环保生活中的有关规定,利用收集到的样品,对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例如水资源、大气、土壤、噪音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判断其是否符合低碳环保生活的有关标准。另外在进行环境监测评价之后,也要制定相关策略,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有效控制,提升环境质量,为低碳环保生活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2.2环境监测可以对低碳环保进行有效监督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影响低碳环保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基于这种形势,也产生了一些环境体系评价方法,比如环境监测就是一种典型、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对低碳环保生活进行有效监督。具体而言,某地区一旦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环境监测部门就必须马上到达污染现场,在了解污染情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效评估,并进行应急监测工作,对污染物的性质、影响程度、所属类型、散播速度等进行充分了解,之后与环保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措施,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影响人们的生活。另外,监测人员在对污染物样品进行分析后,要合理提出治理建议,为环保措施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在必要时,环境监测部门也可以对社会大众公布监测结果,让人们了解环境污染的起因、影响、治理措施等,使他们能够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程度,便于对他们以后的生活行为进行约束,进而让社会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和谐。比如,在一些大城市中,由于存在很多工厂及车辆,产生了严重的雾霾现象,利用环境监测,可以了解大气中pm2.5、Co2、So2等污染物的浓度,对空气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并将分析结果传达给环保部门,让其采取相关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全面治理和防范,提升空气质量,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2.3环境监测始终存在于低碳环保生活中

比如在生活当中想要建设一个工程项目,那么该工程项目在经过立项、分析、规划、设计等一系列过程后,在开展施工活动前,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对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实行有效分析和监测,防止其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以符合低碳环保生活的相关标准。在进行施工活动时,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将监测结果和施工之前实行对比,了解项目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程度。另外,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环境监测人员依然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工作,对项目可行性再一次进行全面分析,比如对其污染物排放实行有效评估等,进而决定该项目是否可以继续运行。由此看来,对于低碳环保生活而言,环境监测是始终存在的,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目的,而环境监测又是实现低碳环保生活的有效手段[2]。

结论:

综上所述,低碳环保生活得到了多数人的青睐,而环境监测可以为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提供可能,并始终存在于低碳环保生活当中,具有极强的监督职能,让人们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进而约束他们的生产及生活行为,对环境进行保护。另外对于一些相关部门来说,也要在了解低碳环保生活和环境监测关系的基础上,对监测技术进行不断研究及创新,确保监测水平,为低碳生活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魏林龙,谷惠玲.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0:124. 

低碳生活的影响篇10

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ipCC明确指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引发的温室效应造成的。长期以来,碳排放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商业部门、交通部门等,这种“部门”的碳排放研究忽视了个人消费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忽视了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生产活动终端需求的家庭的生活消费。目前,从研究成果来看,家庭的碳排放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如比娜(Bina)等运用CLa模型对美国居民消费行为和环境影响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超过80%的能源使用和Co2排放是由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满足其需求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根据社会学基本理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居民消费多以家庭消费方式展开。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997年家庭消费行为占全美能源消耗的28%,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美排放量的41%;王彦等研究中国家庭碳排放,结果表明,家庭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由1995的19%上升到2004年的30%。由此可见,家庭碳排放对全社会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与此同时,“部门”碳排放研究不能解释家庭活动的碳排放结构特征、影响因素,也无法解释同一个城市或社区家庭特征(包括家庭人口数、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等)差异而产生的碳排放的差异。因此,基于家庭消费视角的碳排放研究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基本特征和家庭能源消费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国外学者帕乔里(pachauri)借助家庭微观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是家庭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杰克逊(Jackson)的研究表明,家庭规模、住房面积、成员结构、消费水平等家庭特征是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弗林格尔(Vringer)等发现,户主年龄在40-50岁的高收入群体,其家庭能源消耗最大。杨选梅等以南京为例认为常住人口、交通出行、住宅面积是影响家庭碳排放的显著因子。杨瑞华等对全国不同地域9个城市的家庭碳排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城市家庭碳排放特点和不同地域城市碳排放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碳排放量与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和家庭常住人口数呈正相关,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家庭的碳排放量高于内陆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城市。威尔森(wilson)等研究了家庭成员的环境认知、能源消费行为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二是家庭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阿尔蒙德(almond)等研究发现,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由于需要家庭集中供暖,其碳排放量特别高。卡恩(Kahn)通过使用1993年美国居住能源消费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居住郊区化对能源消费的显著影响以及其环境后果。黄茹等通过广州市3个不同区位类型社区家庭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郊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最高,市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居中,城乡结合部家庭碳排放最低。张馨等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碳排放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碳排放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碳排放有所下降。三是从时间序列分析家庭规模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蒋耒文等认为,相对于个人而言,家庭是消费的主要单位,在人口总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家庭规模变化导致的家庭户总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碳排放产生明显的影响。陈佳瑛等就中国1978-2007年家庭模式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家庭规模与总户数对于碳排放具有较大影响力,家庭户单位体现出对人均单位未能包括的家庭消费行为模式的包容,因而可能成为更合适的居民能源消费产生碳排放的分析单位。王钦池认为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应该存在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家庭规模,称之为最优家庭规模。当家庭规模大于或者小于最优规模时,都会导致能源利用效率的降低和碳排放量的增加。总体说来,家庭碳排放的研究视角从开始较多地集中在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家庭微观层面。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人们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能耗消费量将不断增长,导致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对某一区域或省域的家庭碳排放特点及变化特征做详细调查研究,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区域的家庭特征、低碳消费行为分别研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社区及微观家庭成员的减排政策。本文将以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江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性,并分别对调查城市家庭的基本特征、家庭成员低碳消费行为与家庭碳排放的相关性作回归分析,最后得出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调查”研究小组对江苏省城市家庭活动的调查数据。该调查按照江苏南北区域经济发达与不发达等特点选取了苏南的南京市、苏中的南通市以及苏北的连云港市,由于三个城市2012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与所在区域的平均水平最接近,且南京市是江苏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南通市是苏中地区三个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连云港市2012年人均GDp排在江苏13个地级市的倒数第二位,因此,选取这三个城市体现了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典型代表性,可以代表不同区域的城市家庭碳排放基本情况。研究在每个城市选择三个社区(市区社区),为了使数据收集更具广泛性和灵活性,并且提高问卷收集速度,在每个社区选择150户家庭采用入户随机发放和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家庭18周岁以上成员填写调查问卷。研究共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88份,问卷有效率为95.4%。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家庭基本特征、家庭低碳消费行为和家庭碳排放结构。家庭基本特征包括家庭的人口统计特征、消费特征(居住面积)、出行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家庭收入)五个方面,其中人口统计特征包括:家庭常住人口数、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家庭低碳消费行为包括家庭成员的每周购物频率、在外就餐频率、垃圾分类情况、空调温度调控、自备购物袋以及“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六项内容。家庭碳排放结构包括家庭能耗(家庭用电、水、天然气或罐装液化气)、交通出行(飞机、火车(动车)、长途汽车、地铁、公交车、小汽车、电动车)、家庭生活垃圾三个方面。

2.研究方法

比娜等提出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onsumerLifestyleapproach,CLa),该方法是从家庭外部环境、个人决策因素、家庭基本特征、消费者行为以及消费行为产生的后果五个方面研究家庭碳排放。该模型首先被用于美国家庭碳排放研究中,随后该模型被众多学者引用。此模型中消费者是指为满足其生活需要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的实体;生活方式影响并决定了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该模型的目的是通过理解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以便制定出更好的公共政策。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交织,并且其中一些因素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了解“消费者”变得很复杂。本文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绘制了基于家庭消费行为特征的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技术路线图。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