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习俗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7:55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1

关键词:春节;习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47-01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生活中最大的喜庆节日,它以家庭团聚为中心,集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尊老爱幼、礼尚往来、休闲娱乐为一体,连绵几千年不间断。

一、关于春节的说法

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之说。在岁尾年初之际人们杀猪宰羊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夏朝建立时,此俗流传下来逐渐形成了春节。《尔雅》一书中说春节:“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先秦时期节日的节期难以固定,汉代是节期的定型期,汉武帝在全国实行夏历,春节则是指立春。至南北朝时,春节指整个春季。到辛亥革命后,全国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活动内容可以说名目繁多、丰富多彩,迎春扫尘,除夕守岁,祭祖敬神,宴饮拜年,走亲访友,娱乐狂欢,各种禁忌等。相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正月十五闹元宵”,春节的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

二、春节习俗

春节这一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节日,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下面介绍一下春节习俗:

1.贴门神、春联。贴门神是我国的一项流传久远的重要春节习俗。“门神”一词始于汉代,据《汉书·广川王传》记载:“其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绔长剑。”门神的种类多为神荼和郁垒。唐代门神的位置则被秦叔宝和尉迟取代。

2.守岁。经过一番忙碌,全家人一起吃完了年夜饭,开始了“围炉而坐,聚桌攀谈”的守岁习俗。除夕守岁,既有对即将过去的旧年留恋,也有对到新年的希望。最早记载守岁风俗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唐代守岁习俗已很盛行,到宋代守岁习俗已遍布城乡。

3.放爆竹。放爆竹庆祝春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爆竹又称“爆仗”,为中国特产。春节燃放爆竹始于汉代。上古先民起初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逐一种被称“山臊”的恶鬼,但如今已没有驱鬼和迷信的色彩了,而成为烘托喜庆氛围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也要燃放爆竹祝贺。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它点缀了节日气氛,有着深层的文化内涵。

三、春节文化习俗的功能与地位

春节民俗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春节把祭招拜祖、风土人情、庆祝活动组合在一起,融入了文化意境、文化象征、文化功能,包含许多历史文化信息和世俗内涵。

数千年来,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认同感之所在。直到现在人们在春节期间仍遵守着一些禁忌,说明春节习俗仍然影响着我们生活方式,在社会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有所淡化。春节文化逐渐被推向娱乐化、平庸化。如今在城市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过年方式,春节活动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引人瞩目的是央视春晚已成为被全社会所接受的能最大程度体现中华文化的除夕大餐。除夕年夜饭在大饭店举行也成为春节餐饮的新形式。另外,人们已不再满足传统的过节方式,如今外出旅游、出境游成为时尚,同样春节购物在大城市也成为亮点。

四、春节民俗现代化的内涵与困境

民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有其现代化的独特内涵。民俗的现代化是随着社会生活环境和民众的社会心里变化,民俗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整合的过程。民俗的现代化应该是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促使新的需要生产的过程。在民俗中,这种需要反映为“民俗资源意识”和“民俗保护意识”的增强。“民俗资源意识”是当代人对传统文化认识与回味的需要和第三产业开发需要的体现;“民俗保护意识”是针对社会变革中一些民俗正因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而迅速走向衰亡的现象而产生的忧患意识,尤其警惕对民俗的认为毁坏,从维护民族与地方文化生态的立场出发,强调对民俗传统的重视与理解。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盛行,传统的春节民俗在与现代化生活方式对接中面临着困境:一是源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带来的困境。春节民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既要保持其原生态的形式与内容,又要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相融合,这种矛盾与冲突势必带来一种两难的选择,是全盘肯定,还是完全抛弃?二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带来的困境。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源于农耕文化的春节民俗能否与成长于商业文化的西方节庆文化相对抗,而保持其民族的特色?

五、春节民俗现代化的意义及对策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它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中祭祀、请神、请祖先等民俗,表现了人们应如何应对自然,以及希望自然创造什么条件,体现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哲学内涵。春节民俗的现代化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种花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动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措施:

(一)正确处理春节民俗在变迁现代化中的复杂关系

有扬有弃,处理春节民俗在变迁现代化中存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冲突、融合。春节留下的珍贵民俗遗产要善待、善加维护和适度弘扬,同时不能以保护传统之名,排斥现代社会生活当中更新的节庆方式。既要很好的保护原生态的春节民俗;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现今的生产生活方式,淘汰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间既有冲突也有交融。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保持春节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要融合西方节庆文化中的游戏部分,对传统民俗进行改造。吸引现代社会更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春节民俗变迁中的现代化。

春节民俗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力。正确处理春节民俗自身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要警惕对春节民俗的破坏,从维护民俗与地方文化生态的立场出发,强调对春节民俗的珍视与理解,重视对春节民俗的研究保护,在应用中可以开办民俗产业,发展经济同时使用民俗文化重现魅力。

(二)发挥社区在春节民俗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社区是指有一定数量居民组成、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从文化功能型社区来划分,社区主要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三个区域担负着协调发展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活动的基本职能。发挥社区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展示春节民俗饮食、服装、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和游戏娱乐功能。全国人民,尽管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族姓,都在这个时段自觉自愿的共同欢度春节。

增强民众对春节民俗的认同。社区牵头,整合政府、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加强春节民俗文化的教育。呼吁政府重视春节民俗的研究和资料的整理,辨证的总结春节民俗文化,编纂书籍。学校开设民俗学的课程,宣传和教育中国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家庭配合学校,在旧常生活中重视对春节民俗内涵和形式的了解。组织社区集体参加春节民俗的活动,展现春节民俗的功能,显示春节民俗的传统文化魅力。

六、结语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新中国成立以后,春节被定为法定节日,为各族人民所认同。2006年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时,春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应注重对春节民俗的保护。保护民俗文化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根。面对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作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让春节民民俗文化这条永不停息的长河,在变化中继承,在传承中发展。我们坚信,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节日,也将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民的节日。

参考文献:

[1]张本瀛.春节的由来和习俗[J].全国新书目.2009(03).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2

内容摘要: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本文以春节和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为例,讨论传统节日习俗的形成以及转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节日习俗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在增强国威,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春节、端午节的习俗的形成

(一)春节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春节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先人们,与他们从事的农业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的大部分民族都过这个节日。“年”是个时间概念,它的生产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从历代过节情况来看,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洁祭祖称”,包括拜天地及祖宗、还有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对乡亲邻里的祝贺,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二是“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岁时风俗。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进竹筒,宋以后普遍改用鞭炮。春联最初是桃符,即把两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画神茶、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但门神并不废。这些习俗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节有那么多的习俗,自然也是人们想营造出过年热闹的气氛来辞旧迎新。俗话说:人多才热闹。春节自古以来也就是一家团圆的节日,回家的节日。然而,在春节来临之际,当前都市里却有大量的“留守族”。他们打电话祝福代替了回家看父母,自然家里过年就热闹不起来。而这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也被人们能省则省,使年味儿淡了许多,人们过年的喜悦心情也淡了许多。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说陌生,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说法不,有的说源于昊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认为五月五日是个“恶日”,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避邪取恶,等等。这几种说法各有道理,很难判断谁是谁非。极有可能就是这众多因素的融合,因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把节日都附会到他的身上。我国民间过端午节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的。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而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他。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吃粽子,小孩佩戴香囊驱邪,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现在赛龙舟在一些地方还在举行,粽子吃得却不那么讲究了,也看不见小孩佩戴香囊,更很少有人去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取而代之是逛街购物,旅游出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转化及其原因

从春节和端午节便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进行着转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已经不再稀罕那些吃的东西,而更注重于追求那些新兴的事物,以获得刺激。这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文化,不注重内涵、本质及历史传承,只顾眼前,现在洋节的流行这种现象正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政府不够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闪烁着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更多强调的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保护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利用政府的力量让人们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从而使很多传统的节日习俗流失了。(二)、物质条件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以前过年过节都是非常热闹的事情,临近节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忙碌着准备过节的物品,尤其是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洗蒸笼、蒸年糕、炸煎堆,大人会专门挑一个日子去集市办年货,小孩子可以跟着去凑热闹顺便央求父母给买几件新衣服。而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穿新衣、吃年糕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们都不再亲自蒸年糕,因为这些繁琐的工作可以交给专门的糕点店去代劳,这说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春节,那样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在整个社会占了上风。(三)、西方文化的冲击。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文化渗透并影响着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在先进与落后的比较中,人们普遍认可西方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采取否定的态度。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节日被淡化了。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的流失影响国家实力。国家的实力即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能力、科技能力、军事能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内外政策等非物质的国际传播来吸引、影响或控制他人行为的软实力。近年来,用本国文化打造软实力,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的今天,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显重要。那么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呢?从我国的实践看,有三个途径:一靠宣传。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人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二靠教育.有人讲,当代学校教育一个很大的缺失就是人文教育的缺失。消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必须从国民观念人手,应该向儿童普及一些传统文化,将一些传统经典纳人学校教育,特别是传统经典中对人的道德修养教育。迅速国际化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凝聚国民思想的教育载体。三靠引导。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认为,人类的问题总结起来只有两个:一个是吃不饱“饿”出来的问题,即生存问题;另外一个“撑”出来的问题,比如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人生价值等等。21世纪,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惑境”当然是主要的。而这种“惑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思考和无知产生的。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就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如何选择,迫切需要引导。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3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一、【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二、【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三、【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四、【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五、【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六、【喝腊八粥】

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过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人们"合五谷枣栗等果品为粥,祭先农,祭先祖"。腊八节源于古老的腊日节,也称腊祭或蜡祭。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七、【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八、【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九、【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十、【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十一、【除夕守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十二、【吃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春节习俗具体内容十三、【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4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2、春节的习俗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5

【关键词】清明节礼俗考述当代意义

清明节礼俗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的有关风俗

清明本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农历三月。所谓“清明”,顾名思义,就是清洁明净的意思。《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气一到,气温缓缓上升,雨水渐渐增多,天空清澈明朗,草木萌动发芽,恰是备耕春种的绝好时机,因而民间至今仍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要说清明是农事节气,那么它又是如何从节气演化为岁时大节的呢?这就和中国古代农历三月上旬的另外两个祭祀性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分不开。

清明节与上巳节。上巳节是中国汉族古老的节日之一,俗称“三月三”。最初定在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普遍固定在每年夏历的三月三日。从先秦到两汉,上巳节的主要礼俗活动有两种:一是在水边举行“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祭祀仪礼。二是到野外踏青嬉戏,娱神娱人。古人认为人类自身的魂魄也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在万木萧瑟的时候会沉寂,就像死去一样。因此冬去春来、大地苏醒的时候,人们就会走向原野,来到水边,用春水洗去身上的污垢,采香草薰除体内的病害和秽气。《周礼・春官・女巫》曰:“女巫岁时祓除衅浴”,说的就是这种招魂解神还愿的仪礼。

在为大地招魂、迎接春天回到人间的同时,古人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但是到魏晋时代,上巳“招魂”“祓除”的祛邪求吉活动中增加了更多的“娱人”成份。人们在上巳节这天来到水边,不只是为了举行肃穆的祓除仪式,特别是王公贵族,似乎更注重交游、宴饮之乐。他们聚集在河边饮酒、赋诗,“曲水流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三月三修禊时留下的千古绝笔。

到了唐朝,传统的三月三仍然是一个举国上下共同欢度的节日。每到三月三,皇要在曲江大摆宴席宴请有功之臣,还要拿出钱物赏赐文武百官。民间的三月三更是多姿多彩。京城长安,一大早,满城男女便争相来到水边,他们手执柳枝,嬉游河曲,清水濯足,无尚欢畅。可见,人们在上巳“娱神”的同时,更多地娱乐了自己。换言之,人们借助上巳节来休息体力,调适精神,宣泄情感,享受劳动成果。

基于传统的上巳节与农事节气清明的时间前后相继,所以上巳节核心的民俗活动,诸如交游踏青等便融合到了清明的习俗里。所以说,清明节春游踏青的活动就是继承了上巳节的传统。

清明节与寒食节。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荆楚岁时记》里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关于寒食节禁火、寒食习俗的形成,民间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把它和忠臣义士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如汉末蔡邕《琴操》就将禁火之俗与介子推被焚之事相关联,东晋陆《邺中记》记载:“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今糗是也。”而《荆楚岁时记》注中也说:“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

梳理史实发现,“火焚绵山”、逼介子推出山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据《左传》、《史记》记载,介子推是春秋晋国人,老家在今山西夏县裴介村。介子推为人耿直,狷介无比,是有名的忠臣孝子。在晋国的公子重耳在外流亡时,介子推忠心耿耿追随重耳十九年①。一次,重耳途经卫国,因饥饿不能继续前行,众臣争采野菜煮食,重耳难以下咽。这时介子推便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让重耳吃,重耳感动不已,称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

但是,当重耳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国内当上晋文公,大加赏赐流亡时跟随他的群臣时,唯独忘掉了介子推。介子推的邻居解张劝他找晋文公说说自己的功劳,介子推坚决不肯,说:“我宁愿终生贫困,也不愿贪天功为己功。”便背上自己的老母,进入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之中,弃官为民,草衣木食,隐居起来。此事不久便被晋文公察觉,立即亲往绵山访求。介子推死活不肯出来相见。晋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子,便采纳了随从的建议决定举火焚林。他认为这样一来,介子推为保全老母性命,一定会背母出山。没想到介子推很有骨气,宁死不肯出山。结果火烈风猛,延烧数里,三日方息。最终介子推和老母相拥,被熊熊大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火焚绵山之日,正值传统的“清明”佳节。后人为怀念敬仰介子推,每逢清明都不忍举火,须冷食一月。从此,禁火、寒食的习俗便代代相沿成习。

据史料记载寒食起源于古人春季禁火习俗,这在周朝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模式。禁火期内,因为不能举火煮食,所以必须事先准备好一些不需加热的冷食,这就是“寒食”。至于周人为何禁火,据社会学家和民俗学家解释,可能源于古人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②。由于寒食禁火,火种熄灭,于是引出了清明节钻榆树、柳树取“新火”、“传新火”以及沿门插柳、戴柳的习俗。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之说。只是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长达一月。魏晋时确定寒食节人们冷食三天。但老弱病残身体难支,曹操就曾下令强制寒食。到了唐朝,寒食禁火减为清明前一天。直到北宋以后寒食习俗才最后消失。

足见,从先秦到隋朝以前,寒食节都是民间一个隆重的节日。唐朝时已开始增加扫墓和郊游的习俗,说明它正在悄然发生着本质性的变化,直到被后来的清明节所取代。我们从现存的历史文献典籍中大略可以看到这种悄然发生的转化过程。如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中记载,唐初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出现且引起了朝廷的关注,为此朝廷还专门了一道诏令:“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不难看出,朝廷难以理解民间这种有悖情理的做法:怎么可能在大悲大痛的扫墓之后又欢快淋漓地郊游呢?这明显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行为,且有伤风化。

但是,民间习俗并不会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到唐朝中叶,寒食墓祭习俗已被全社会接纳,成为人们祭奠祖先,慎终追远的一个重要仪式。甚至考虑到大小官员可能会因为回乡上坟扫墓而耽误职守,朝廷还专门先后颁发了几道政令来解决回乡扫墓官员的假期问题。显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当时一个重要的全国性节日。

综上可见,传统的清明节气演化为岁时大节,是因为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气在时间排序上紧密相连,彼此的习俗便相互渗透、重叠、融合,这种界限早在唐代就已十分模糊,到了宋朝,便自然而然地合而为一了。毋庸置疑,清明节是在中国固有的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长起来的民族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当代意义

融合了上巳节和寒食节礼俗内容的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怀念的节日,同时因为清明节气的原因,清明节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节日。应该说清明节既有祭奠亲人的哀思,又有踏青郊游的欢笑,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节日。

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民族尊亲敬祖、崇宗隆嗣的传统观念,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的忠孝文化。中国的民俗信仰源远流长。人类源于对梦境、生育和死亡等现象的不解,产生了最初的信仰,即“灵魂”。原始初民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人死之后,肉体可以腐烂消失,而灵魂却会永生不朽。并且在人们的意识中,灵魂是有血缘远近亲疏之别的。《左传・僖公十年》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所以,为了得到与自己有血缘亲族关系的祖辈的护佑和荫庇,古人常常以宰杀牲畜作供品的方式来表达对“亡灵”的崇敬之情。后来人们把向“亡灵”行礼的社会礼仪行为称为“祭祀”。祭祀属于“吉礼”,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首。《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只不过在春秋以前祭祖实行庙祭,并无墓祭。墓祭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之际。《孟子・离娄下》讲到齐东郭“间之祭”的故事,说明在当时墓祭确已存在。到了汉代,人们把墓祭已经看得很重。东汉王充《论衡・四讳》说,当时“俗有四大讳”,其中之一就是“被刑为徒不上丘墓”。魏晋南北朝,尽管社会动荡,烽火频仍,人们对扫墓依然重视。《魏书・高阳王传》:“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不过那时扫墓并没有固定的时间,这种情况直到唐代才改变。《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上墓,宜编五礼,永为恒式。”宋代朝廷又规定:“寒食至清明之日,各地均须祭扫陵墓,是日官员士庶,俱出郭省坟,以尽恩时之敬。”

可见,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宗,启发后人的一种美德行为。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孝道观念,成为今人敬孝、感恩、处事的行为准则。这种孝道礼仪,既可以表现为对先祖的感恩之情,也可以表现为对去世故旧、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它既可以为今人搭建与前人之间和谐的代际关系,也可以为人类营造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氛围。今天我们通过祭祖活动,宣扬崇亲敬宗、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正是儒教伦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精神内核的体现。大而言之,中华民族统称为炎黄子孙,本身就是一个血族亲缘集团。每年清明节的陕西黄帝陵祭拜③,正是海内外华人对我们整个民族祖先认同的真实反映。因此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得以传承,与清明时节对祖先的“祭亡以礼”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提倡的孝道是亲人在世时的尊敬、善待和照顾,而不是亲人去世后奢排的葬礼、高大的陵墓和扫墓的铺张。倘如此,就玷污了清明这一“祭祖传国粹,易俗尽孝心”的传统美德。

清明踏青是中华民族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活动,其核心是古人顺应天时、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天道有序,万物有节。清明节气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万木萌发,人们在清明节气踏青游春可谓顺应天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体现,也是热爱生命的真实表现。

上文中提到,清明踏青、郊游源于古代的修禊习俗。由于春天是感冒和瘟疫易发的季节,所以古人上巳日到水边沐浴以祓除疫病,又由于上巳日与清明节很近,因而许多游乐活动便贯穿其间,于是演化出了清明时节众人郊外踏青、郊游的春游热潮。当时的游乐、宴饮活动在清明礼俗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和祭奠仪礼不分伯仲。墓祭之后,人们便在郊外即兴举行聚会、冷餐、踏青、插柳、拔河、踢球、荡秋千、放风筝等游乐活动。据说这是由于清明节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及身体,因此人们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以避免冷食淤积在体内。

前文已经讲到,民间相伴相生的扫墓、踏青活动并不会因朝廷“既玷风猷,并宜禁断”的禁令而终止,相反还渐成气候。明朝的《帝京景物略》就记载了这种墓祭、宴饮并举不逆的状况:“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追溯起源,笔者认为这是古人朴素、旷达生死观的展现,只要亡者是尽寿而终,就不会特别悲伤,因为源于黄土归于黄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清明墓祭仅仅是表达对亲人和祖先的孝敬和思念之情,在完成一个代代相传的虔诚而庄重的仪式。墓祭之后,人们就可以迎合自然的变化规律尽情地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因此说,踏青游春的文化价值彰显的是对生命力量的热爱和认同,折射出的是古人敬畏生命、热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理念。

现在将清明春游作为节日习俗来加以倡导,不但可以密切民众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可以赋予清明以环保的意义。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我们不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因此,在清明佳节组织青少年远足踏青,回归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恩赐,无疑是一种让青少年亲身体会自然之恩、培养环保意识的最佳途径。而且,民谚讲到“清明雨水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植树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已蔚然成风。当然,清明踏青、郊游时也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以及花粉过敏等病症的发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扫墓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留下火灾隐情,同时也要适时调整情绪,以免陷入过度伤感的不良情绪中。

加强清明文化的遗产保护,是发扬光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清明祭祖崇宗是华夏民族延续数千年的传统美德,它涵盖了文化资源、人文情怀和民族心理为一体,是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正能量。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当然要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但首先是要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地位。清明祭奠先祖、传承孝亲的文化因子决定了它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对于这种独特的文化因子,只有提升其地位,升华其内涵,以国家意志来进行更深层次的立法保护才是光大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把“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文化节日进行捆绑申遗,既是民众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吁请,也是维护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具体表现,当然也是建设先进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动力、源泉。

发展清明节旅游文化,是增加内需、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与演艺、旅游、商贸有着天然的嫁接基因,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清明节也不例外。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端午祭”已经成为韩国江陵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圣诞节也为西方各国带来巨大的商机。若能将清明节这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发展当中,“还俗于民”,挖掘其旅游文化价值,把握其旅游文化的传承导向,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开发,同时也是增加内需、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

【作者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莫久愚:《中国通史》(第1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0~251页。

②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6

五年级二班   徐振珍

一、活动的背景: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打扫卫生,准备年货,给小孩添置新衣服。到了腊月三十(也叫除夕),全家老小一起守岁,当新年钟声敲响时,鞭炮齐鸣。以后的几天大家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致以新年的祝福。吃好吃的、收压岁钱、放鞭炮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春节习俗。我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加了解我们的春节呢?我们就决定开展《走进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二、活动目的:

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

2、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认识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3、亲自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还可以上网查询有关资料。

4、通过手抄报、摄影、绘画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

你对这些习俗了解吗?对于春节你最想了解什么?如果我们都拿来研究,那工作量就太大了,不妨选择感兴趣的分组研究,班上交流我们的研究所的,好不好?

(二)分组确定研究话题

表格设计如下:

组别

探究主题

组长

组员

内容

成果和体会

内容选择:

(1)回溯历史渊源——春节的来历

(2)流落民间的饮食文化——包饺子、年夜饭

(3)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办年货、扫尘、贴春联、拜年、放鞭炮、接财神

(4)春节新畅想——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压岁钱怎样花才有意义?

(三)制定活动计划及途径

第一组:春节的来历调查小组。

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第二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可以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其中,关注饺子、汤圆一类的大宗食品,拍摄饺子、汤圆的品种,品尝它们的味道,可以从实物到图片、文字,然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包饺子、撮汤圆,最后编写小报,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春节风俗习惯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可以走街串巷,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春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春节饰品,如中国结、红灯笼、对联、窗花、大红“福”字、鞭炮,然后学剪窗花、制作灯笼,培养动手能力,并且将自己的收获制成小报。

第四组:春节新想法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到社区和街道走访人们对一些春节习俗的新看法,以及旧风俗造成的一些弊端,形成自己的资料。你过年时放鞭炮吗?你放鞭炮时遇到过安全事故吗?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么花的?你如何看待这些风俗?50年后的春节和今天有什么不同?传统文化该不该丢?等问题可以探讨。然后通过表格、小报汇报学习成果。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7

一、中韩春节传统习俗

祭祀与拜年,最能体现中韩两国人的伦理道德、生命意识的部分就是有关礼仪的风俗。礼俗是崇拜尊敬祖先的一种礼节。“人即便死亡其灵魂也是存在的”,认为他们的灵魂可以对人间产生作用。正是这种原始的观点形成了对祖上神灵的崇拜意识。怀着敬畏之心追忆祖先,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荣与亲族之间的和睦来举行祭祀仪式。在中韩两国的传统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更加强调礼仪,礼仪的基本精神是诚、敬、爱,即强调真诚之心、恭敬之心与仁爱之心,祭祀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根本精神。因此,在古代社会中国人和韩国人在过春节时一定会祭祀。祭祀这一风俗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中国历代春节均有祭祖之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中国人更倾向于清明祭祀或者祭日祭祀。中国春节更强调预示春之开始,庆贺结束了严寒的冬日迎来温暖的春日。在韩国,春节是祭拜祖先之日,以对祖上的崇拜与孝思想为基础,是祖上神灵与子孙共度节日的神圣时间。在大家庭中,以高祖父为中心,每代分家之后,其直系后代聚到一处祭拜,他们以血缘为纽带,增强了共同体意识[3]。韩国人在过年时最重视的就是祭祀,这种行为中所体现出的“孝”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佛教与儒教的影响。祭祀的程序也严格按家谱排序,按辈分及年龄的大小依次向祖先敬香、敬酒、鞠躬、扣头,感谢祖先的恩泽,并祈求庇护。从祭祀供品来看,中国一般使用三牲(一块猪肉、一只鸡、一条鱼)、四果(四季应时水果)、清茶、饭菜和酒[4]。韩国一般使用蔬菜、水果、汤、米饭以及油炸的食品,其摆放规则极其严格,有“红东白西”“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生东熟西”“左饭右羹”等讲究。另外,由于韩国“身土不二”的观念,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本国土地上的产品才对身心健康最有利,因此其购置的年货大都是韩国本土所产。中国人与韩国人到春节时都有拜年的习俗,这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两国在拜年的细节上有所不同,首先是拜年的顺序不同。中国人给父母或其他长辈行礼后,对其他人只是鞠躬或是问候“过年好”。对长辈拜年时没有固定的顺序,只要从年龄大的开始即可。拜年这一传统习俗在韩国称之为“岁拜”,祭祀结束后便按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孙媳的顺序来给长辈行大礼,问候新年,岁拜的叩头姿势也非常讲究。未成年人给长辈行礼,长辈并不还礼,而成年人给长辈行礼时,长辈一般会点头还礼。晚辈会向长辈说“过年好”“新年快乐”“恭喜发财”“新年多福”,同时长辈也会说一些吉利话,并以饮食招待,还会给小孩子压岁钱。不同的是,在中国人们认为红色代表喜庆,将压岁钱装入红色的信封,包成“红包”,而在韩国则用各种颜色的信封来装压岁钱,韩国人喜欢白色,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用白色信封。另外,在拜年的时间上也有所不同,在韩国只有除夕和大年初一进行岁拜,而中国的拜年则是从除夕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5]。中国的拜年时间足有半个月之久,这也许是因为中国领土广阔,人们需要给居住在远方的亲人更多的时间吧。在各国衣、食、住都是生存的基本保障,饮食与服饰能够增强民族同质性与归属感,因此是展现民族整体性的最直接手段。中韩两国在春节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很重视团圆,除夕这一天家人们愉快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春节食品种类繁多,其中饺子是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一般在除夕子时吃。“饺子”为“交(饺)子时”之意,蕴含着“吉祥、喜庆、团圆”,另外饺子形似元宝,也有“招财进宝”之寓意。韩国的春节食品称为“岁餐”,韩国春节的重头戏不在除夕而在初一,大年初一不能睡懒觉,要起大早祭祀然后吃“岁餐”,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春节食品是“年糕汤”,这是用圆圆的米糕片做成的汤。韩民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美称,人们喜欢白色,崇拜太阳,认为白色代表纯洁,而太阳则象征着光明。大年初一吃着太阳形状的白色米糕片,意味着纯洁与长寿,预示着又长了一岁,同时也寄予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用白色的饮食开始新的一年,含有象征天地万物的诞生之意。这一天所喝的酒一定是没有温过的,这是为了感受春之到来。祭祀祖先之后分食供品,以此来确认祖上与自己的关系,形成并感受同一祖上后人的共同体意识。再者,祭祀的饮食不只分给参与祭祀的人,没有参与祭祀的亲戚及邻居们都会分到,分享祭祀食品这一行为是联系血缘与团结邻里的媒介。春节时,中国人虽然有传统服饰,但并没有在春节时一定要穿传统服饰的传统,只要穿新衣服或是干净的衣服即可。相反,韩国人则很重视传统服饰,认为一定要穿韩服。在中韩两国,春节期间的风俗活动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贴春联、放鞭炮是春节特有的民俗活动,其中,春联与鞭炮最具代表性。春联来源于驱鬼的桃符,而现代的春联更多地表达了吉祥与祝愿。春联体现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其在唐代产生,在宋代流行,在明代普及,后流传至韩国。韩国至今仍有贴春联的风俗,只不过多数将贴春联的日期选择在立春之日,一些人在家门或店铺门脸上贴春条,上书“立春大吉”,毛笔汉字,白底黑字[6]。对于鞭炮,人们早已将其认定为过年的象征,因为燃放鞭炮能够制造出喜庆欢快的气氛。然而这曾一度被禁止,春节禁止燃放鞭炮,破坏了春节的热闹气氛,让人们感觉春节和平日里没有多大的区别。燃放禁令的解禁说明鞭炮满足了人们的节日心理需求,“开门爆竹”即“开门大吉”之意,人们在这一天通过燃放鞭炮释放自我,除旧迎新。韩国并不燃放鞭炮,没有响彻云天、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这使得韩国春节不如中国热闹,显得很冷清。在韩国,风俗活动有玩尤茨、花图、跳跳板,赶“夜光鬼”,挂福笊篱,看春节特别节目。春节期间,各电视台都会有春节特别节目供人们欣赏。而在中国,人们共同关注的是央视台统一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驱赶“夜光鬼”,传说初一晚上夜光鬼会到各家各户,试穿每个人的鞋,遇到合脚的就带走,如果谁丢了鞋,可就要交霉运了。为防止鞋子被带走,人们大都将鞋放在屋子里,同时放置筛子或篓子。因为夜光鬼有见到东西就数一数的习惯,当其数完筛子或篓子上的网眼时天也就亮了。挂福笊篱,韩国民间在除夕和初一有挂福笊篱的习俗,福笊篱用竹子条编成。这一风俗是源于古人用笊篱盛米,挂福笊篱被认为能够带来福气。

二、中韩春节传统习俗之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之西方洋节日的冲击,给中韩两国春节的传承带来了危机。人们对传统春节的逐渐淡忘使其所倡导的各种价值也跟着淡化。这种传统习俗简化或弱化的现象如不加以及时关注,任其枯萎甚至失传,将会抑制民族精神,影响春节习俗中的民族根基。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首先,祭祖之情渐行渐远,拜年形式多种多样。如今的人们,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的祭祖意义减弱。在现代社会中国人很少在春节祭祀,更多的选在清明或祭日。过去韩国人春节一定要回故乡与家人团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春节假期去国外或是国内旅行,在国内旅行的也有在旅行地摆上各种饮食进行祭祀的。随着韩国基督教徒的增多,不祭祀的情况也很多。随着科技的发展,拜年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登门拜访,人们更多地通过一封电子邮件、一段祝福的短信息、一通电话来拜年。压岁钱也不仅仅是长辈给晚辈的礼物,有收入的晚辈也会给长辈压岁钱以表示孝顺。其次,饮食穿着简单化。由于现代社会的城市化、产业化快速发展,春节传统饮食被批量生产。过去中国人在春节时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回家一起吃饭,而现在的一些中国人在过春节时不在家做团圆饭,而是提前预约饭店,全家在饭店吃团圆饭。少了亲自动手全家参与的互动过程,人们的共同体意识逐渐减弱。在韩国也是如此,对祭祀非常重视的韩国人也追求方便,将各种礼仪传统的准备简单化。事实上,韩国的春节饮食文化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衰退。另外,近来在韩国也像中国一样,在春节不怎么穿韩服,而是穿新衣服或干净的衣服。再次,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日益凸显。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被无限分散,用来亲身感受春节传统的时间逐渐缩短,通过电视媒体来获取春节传统认识的人逐渐增多。电视虽然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等特点,但毕竟媒体是以消费为目的,为吸引观众的眼球,过分夸大娱乐效应,有时不惜颠覆传统,曲解经典,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篡改使人们对春节文化的理解走入误区。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应当肩负起广泛宣传传统风俗知识的重任,将民俗渗透给人们,将人们用共同的传统连接在一起,增强自信和身为其中一员的自豪感。最后,风俗活动减少,春节被赋予新含义。春节的传统习俗可以说是当代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人们生活的变化也会随之带来传统习俗的改变。首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渴望在春节假期中得到彻底的休息和释放,不愿被复杂的过年程序所累。春节在中国和韩国都有3天的法定假日,中国一般通过调休会连休7天,这都是在本国天数最长的假期,因此春节被赋予“长假”的新含义。中国的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等风俗活动在春节期间进行的次数减少,韩国的跳跳板也大多是年长者比新一代的年轻人玩儿的好。人们不再那么热衷于赶“夜光鬼”,甚至昔日的“元日烧发”,即在春节这一天烧头发以求驱鬼辟邪的民俗活动彻底消失匿迹了。人们更多地想获得休闲、娱乐的时间,玩游戏、看电视、出门旅游都很受欢迎。另外,外地经商的人群逐渐增多,他们不会有太多的休息时间,认为春节长假是黄金周的商人会提前回到店铺经营,位于旅游景点周边的商家更是如此。当然,“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而其变异性则是绝对的,随时随地发生的,传统节庆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它同样真切地表现出变化发展的变异性”[7]。春节传统习俗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必然的趋势,这种变化正说明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从过去简单的鞭炮到各种图样的礼花,从门神画像到年画,从桃符到春联,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在这里笔者认为创新一定要保留春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春节将会变成一个空壳,失去了它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再者,春节是活的文化,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很难对其做以十分精确的描述,这有待不断地对其进行阶段性的后续研究。

结语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8

清明节植树的起源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为什么要植树呢?这是因为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植物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俗语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植树的民俗源于丧葬习俗。早在西周时期,封建统治者便开始在坟头栽种树木,不过那时的植树只是统治者显示地位的一种标志。而平民百姓是不准立坟和植树的,因此,坟头植树尚不普及。到了春秋时期,民间才开始仿照统治者的行为在坟头植树,而此时的植树也只是作为祖坟的一种标志而存在的。

据《礼记》中所述,孔夫子就曾在云游之前,为了将来能够确切辨认祖坟,就在其父母的坟头种植了松柏。但这时的植树与清明节尚无关联,而真正将清明与植树两者结合到一起的,则要归功于汉高祖刘邦了。

相传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因多年在外征战,无暇回故乡,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后才回乡祭祖,但却一时找不到父母的坟墓。后在群僚的帮助下才在乱草丛中找到一块破旧的墓碑,于是便命人修坟立碑,并植以松柏以做标志。

恰巧这天正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刘邦便根据儒士的建议,将清明定为祭祖节。此后每逢清明,他都要荣归故里,举行盛大的祭祖、植树活动。后来此习流传民间,人们便将清明祭祖与植树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民俗。

到了唐代,清明踏青与清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所谓插柳,原指人们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种行为,但在田野踏青和坟茔祭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柳枝往坟头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无意中也起到了植树的作用。

清明节的由来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节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9

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兴趣而获得认识”。为此,我校改变了以往的方法,在研究和实践时,突破了以往的把个别节日融入个别学科或根据节日开展活动的做法,不仅仅把传统节日文化贯穿于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而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特征,选择并设置以传统节日为线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以体验为主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实施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从而带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层次化、系列化的“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完全融入到学校的全方位德育中,并初步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挖掘传统节日中德育的元素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几千年来,这些民俗通过口传手教的方式世代传承,成为民俗文化之根。在传统节日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元素,例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所包含的重亲情、重和睦、重和谐、重家庭的美德,端午节所蕴含的重国家、重社会的责任担当,重阳节所提倡的敬长辈的优良传统,清明节所蕴含的缅怀先人、弘扬传统、感恩思源的情怀。尽管我们在研究中不可能把全部的节日纳入其中,但是我校选择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较多元素的节日进行学习和教育。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有高度认同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它们包含着中国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开展以体验为主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为我校逐步探索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提供了充实的内容基础。

二、明确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小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对开展活动的意义能否理解,是整个实践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统计本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并把问卷推广到学生家庭和社区,了解学生家庭对传统节日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过节的方式等,从而掌握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资源。学校收集整理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类传统节日的资料,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从节日由来、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等方面将传统节日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根据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给予其最初步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明确了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和家长有了参与、学习的愿望,也对课题的开展有了正确的认识。

三、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多样化的活动

传统节日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校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学校充分发挥语文、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结合教材中所阐述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互动。例如,语文课教师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结合图画、手抄报,通过欣赏会、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来表现传统节日的人文教育元素。在端午节组织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端午节诗歌欣赏会”,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设计端午节的装束、吟诵端午节的诗歌、用小品表演端午节的由来。音乐课教师让学生欣赏春节的贺年歌曲,特别是有着广东年味的粤语歌曲,把它们渗透到亲子活动中加以诵唱,还鼓励学生把贺年的粤语歌曲应用到春节拜年中,这样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春节体验。美术课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眼中看到的新广州与传统的广州结合起来,融入节日的元素,画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画,再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物品保湿方法对通草画进行保存,还鼓励学生把心目中的传统节日用“广彩”和“通草水彩画”这两种广州的传统工艺表现出来,不仅让学生在浓郁的节庆氛围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使学生在民族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我校还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分层次开展各种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在体验“喜庆春节”活动中,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布置了成果收集的不同方式:一、二年级学生收集喜欢的“利是封”,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照片;三、四年级学生收集关于春节的年俗,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参与年俗的照片(如:包油角、年二十八洗邋遢、逛花街、走亲戚、正月十五赏花灯等);五、六年级学生设计有特色的“利是封”,写春联,写以“开心过大年”为主题的日记(并配上自己画的画或自己拍的照片,图文并茂)。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春节,创设充满童趣、有创意的表达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结合其心理特征,给予不同年级的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式提示,让他们找准体验春节的切入点,把抽象符号引导到具体可行的日常活动中,使他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鲜活的体验和更深刻的感悟。

我校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在活动中加深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了解,不断体会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教育的收效最大化,把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

四、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魅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对洋节日那么热衷,而自己的传统节日却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其实外来的很多节日很注重参与精神,例如:万圣节将基督教用南瓜灯和杰克灯驱逐鬼神的传统延续下来,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圣诞节的圣诞礼物和各种装饰带给孩子们的视觉冲击与遐想,这些不可否认是值得借鉴的。所以我们重在通过体验去开展以“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所获得的经验,每一种体验都会在生活的经历中产生,是对以往的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经验,因此我们的教育主旨是让学生学会体验。比如,在春节的时候主动参与贴春联,走亲戚拜年、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的节日习俗,做“春节小状元”,还让学生抄写春联和拍摄反映春节活动的照片进行分享,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和中国情,体会我国传统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和文化习俗的精粹。元宵节时,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元宵,介绍元宵的来源和品种,拍摄制作元宵过程的电子教程,亲手尝试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并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还有做灯笼、猜灯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熟悉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体会人们对团圆这种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在端午节,让学生通过包粽子、陆上龙舟、端午“变变变”等活动体会独特的民间风俗及历史人文文化。在中秋节,通过让学生做月饼、赏月,使学生不仅仅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更感受古人过中秋的喜悦。重阳节开展的敬老活动,更展现了广中路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丰富的节日民俗体验活动,让学生主动收集节日资料,主动进行学习。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所感悟和认同,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五、校本课程是实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积累,校本教材从最初步的提纲到零散的内容,再到不断修改逐步完善,形成文字的校本课程,这中间积累的是我一点一滴的活动记录。校本课程《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民族文化,又培育了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悠久历史,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树起民俗文化之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民族的优良传统。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篇10

本文描写了一年中我国传统的节日。通过儿歌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我国传统节日不同的习俗活动。儿歌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配有插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    识记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等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知道传统节日不仅带来了快乐,更传递着亲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决方法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难点: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知道传统节日不仅带来了快乐,更传递着亲情。     

2.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课件,音频、生字板贴

1.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图片、视频(教师)

2.多媒体课件:《传统节日》(教师)

3.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搜集传统节日习俗。(学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观看《传统节日歌谣》,学生拍手跟唱。

(二)揭题,板书题目,识记“传统”二字。

(三)课件出示所有二类字,学生自读一遍圈生字。

(四)随文识字。

1.“宵”:宝盖+肖=宵(加一加)——形声字

2.“巷”:港—三点水=巷(减一减)——三坊七巷图片

3.“祭”:甲骨文字形演变——字源识记

4.“舟”:甲骨文字形演变——字源识记

5.“艾”:——艾草图片

6.“赏”、“堂”——下面分别是土和贝——(比一比)

7.“郎”-“朗”(换一换)

8.“饼”:食字旁+并=饼(形声字)

(五)全班齐读二类字及词语。

二、全班齐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同桌合作读,圈出传统节日名称

三、思考: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

根据学生回答:(一)了解春节习俗:贴窗花、放鞭炮、贴对联等。

(二)元宵节习俗:看花灯、吃汤圆、猜灯谜

(三)清明节习俗:扫墓、踏青

(四)端午节习俗:吃粽子、划龙舟、洒雄黄酒、挂艾叶

(五)七夕节习俗:乞巧、吃油饭

(六)中秋节习俗:吃月饼、赏月

(七)重阳节习俗:赏菊、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

(八)除夕:吃团圆饭、守岁

四、传统节日按顺序排列

五、全班结合图片、顺序尝试背诵

六、男女读、同桌合作读、拍手读

七、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作业:(一)背诵课文。

(二)生字书写

(三)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2.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