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的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9:51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数理经济学;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F091.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01

数理经济学流行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为经济学的研究和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环境,数理经济学分析更是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工具。它较为直观的反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等规律,促进了人们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掌控能力。数学在现代市场经济研究应用中的绝对优势,决定了数理经济学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用的重要地位。

一、数理经济学的应用和发展

1838年,法国人库尔诺发表的《财富理论数学原理的研究》标志着数理经济学的诞生。而在此前意大利人切瓦已将数学应用到经济领域问题的分析当中。此时,数理经济学还不能得到经济学研究者的重视。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数理经济才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瓦尔拉斯发表的《纯粹政治经济学刚要》通过假设完全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将价格与商品通过数学理论模型紧密的联系起来。他认为在完全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下,价格的存在与商品的数量及自然属性有关,商品的交换可产生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可以通过数量来计量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数学的研究领用更为广泛,微积分、线性模型等理论在市场经济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为数理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数学理论遍布了经济学的每一个领域,成为市场经济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

二、市场经济环境数理经济学的应用

1.市场经济环境数理经济学应用的一致性。数学能进入经济学研究领域,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其中存在很多的一致性,特别是核心理论、思想、应用方向的一致性,才确保了将研究的理论模型应用到实践的经济问题的解决上。首先,两者之间的逻辑存在着一致性,数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在深层次上的范围和方向是一致的。数理的严密性、可靠性使经济学假设的范围更科学、更可靠。确保了假设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理论推导的一致性,提高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环境的掌控能力。其次,在理论研究上,一个数理研究方向可预测和解决这一方向的市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而要把握整个市场经济环境有规律、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从几个方向研究经济问题,需要通过不同的数学理论来研究、实践。在若干个数理模型的相互参与下,才能获得最佳的市场经济问题的解决方向。再次,在市场经济环境数理学应用方面,需要注重数理模型的选择和匹配。研究过程中的假设条件一定要在数理设定的最低要求之内,以确保数理模型的最优程度。使共同的假设和假设逻辑保持一致,确保多方面的假设定值不会在模型集合中发生排斥。

2.市场经济环境数理经济学应用的适应性。数理经济环境数理经济学应用的关键是数理本身与市场经济环境的适应性。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的是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性与数理分析工具应用的适应性。如:将微积分、线性代数应用到商品和价格空间的分析上。首先,商品的有限性和自然属性决定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商品的流通是商品具有了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又可以通过数理的计量进行数理模型分析。同样,也可以将消费者行为、既定价格、收入约束条件等纳入数理研究范畴,通过数理综合模型进行市场经济环境方面的研究,以寻求市场经济的优化发展。其次,在市场经济模型下,可将某一经济事物看成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均衡的一种状态,通过这种状态维持过程中各个因素的“量”的变化,形成一种客观的、直观的经济市场模型。通过各个因素量的带入,寻求市场经济环境发展中各影响因素最佳的结合点。

3.市场经济环境数理经济学应用的优越性。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理论及逻辑学,而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与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是一致的。在数学公式及图表、曲线的表达下,市场经济环境更直观的展现在研究者的眼前,提高了市场经济研究的效率。如:应用数理经济学分析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需求情况。首先,应用数理理论表达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水平的联系。其次,结合数理经济学分析得出需求表、需求曲线等,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嗜好等经济因素与环境因素可以形成一个方向的数理模型。多个数理模型的结合分析,可有效的控制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减少商品的生产风险,为市场经济赢得更好的发展。总之,数理经济学将市场经济中看似无规可循的变量,在假设的条件下转换为与数理分析一致的模型,通过对数理模型的分析、研究,人们可以更直观、更清晰的看清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预测其发展。有效的控制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增长和稳定、持久发展。因此,数理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数理经济学研究、发展和应用是市场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三、结语

数理经济学理论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与这些国家有较大差异。在市场经济环境数理经济学应用过程中,照搬和效仿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一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将数学理论更好的应用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提高我们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掌控能力,降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风险,为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罗转香,张文红.数理方法对经济学框架的分析——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模型为例[J].经济视角(中),2011(10):121-122.

[2]周高宾.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框架——以市场模型为例[J].襄樊学院学报,2010(11):13-16.

[3]陈艳,许永洪.自然环境和经济增长的数理经济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3):32-34.

作者简介:唐俊波(1982-),男,汉族,云南大理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硕士,讲师,从事经济数学、金融统计等问题研究。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2

【关键词】自然环境;经济增长模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分析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无不与周围环境时刻发生着联系。一方面,人类一直谋求经济增长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时刻离不开周围环境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另一方面,人类的经济活动会干扰和影响周围环境,尤其是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能力大大提高,经济得到了增长,然而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而自然环境条件的恶化又会反过来制约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增长。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出发,阐述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因素和经济增长模型

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称为环境要素,广义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制度环境因素。前者以土地、矿产资源、水、气候等为基本物质因素,他们相互影响、制约共同构成生态环境体系。自然环境为一切有生命的物质存在提供生存条件,也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社会环境因素包括观念、制度、文化、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二者都对经济增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论述中,总是把自然环境因素作为外生的、可以无限供给的、不存在稀缺性的资源,不将其纳入经济系统分析过程。事实上,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一方面固然可以使人类更加轻易的从自然环境中取得经济增长所需的大量原材料和能源,另一方面向自然环境索取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向自然环境排放的污染废弃物却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可再生和自净能力。

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极限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如果现在的人口、工业化、环境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耗竭的发展趋势不变,世界将在未来100年内的某个时间达到增长极限,其结果很可能是人口和工业能力不可控制的突然下降,整个经济停止增长。该理论重点强调若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后患将是无穷的。

很明显,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从受人造资本限制的时代到受自然环境限制的时代,就好似鱼类和渔船之间的关系。在以前的时代,海里的鱼是无穷的,缺少的是渔船;而在当下,渔船已经不再缺少,稀缺的是海里的鱼类。这就是不同时代生产要素稀缺的鲜明对照。正如原油的生产已经不主要受采油能力的限制,而是主要受石油储量的限制;木材生产已经不受技术的限制,而受剩余森林面积的限制;农产品的生产已经不再受拖拉机和劳动力的限制,而是受供水量和土地面积的限制。

在工业化蓬勃发展的时代,自然环境因素日益明显稀缺,自然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经济增长中的瓶颈,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彻底解释经济增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将在马克思经济经济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下,说明主要自然环境因素——土地、矿产资源、水和气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持续增长,即经济产出量的持续增长。

马克思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有很多,如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的方式等等。本文主要通过引入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时揭示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概括出来的经济增长基本模型,分析构成自然环境的几个主要因素——土地、矿产、水和气候等如何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模型的变量,从不同的方向影响经济增长。

从实物形式考察,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两个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从价值形式考察,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前者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第一个基本前提,即实物构成原理;后者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第二个基本前提,即价值构成原理。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追加的不变资本C和追加的可变资本V投入生产。用(x>1)表示剩余价值中由资本所有者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用(m-)代表用于积累的部分,可得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之一:∫(v+v+)=∫∫(c+c)。在此前提下,第一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和增加的消费基金之和,恰好与第二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是相等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两大部类合并起来考察总产值增长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设增长率为g,资本的有机构成为j,社会剩余价值率为m′,剩余价值积累率为Sm。则有

J=,Sm=

如果第一年的价值为:

c+v+m=w

那么第二年的价值就是:

c2+v2+m2=w2=(c+c)+(v+v)+m2

因为g=,m′=m/v,整理可得:

g=-1=Smm′/J+1

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的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积累率。其中,资本的有机构成与经济增长率是反方向变动的,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积累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同方向变动的。

二、主要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从g=Smm′/J+1的经济增长模型看,资本的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积累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那么,凡是能够影响三大因素的,都能影响经济的增长。自然环境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经济活动需要不断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本文主要分析土地、矿产资源、水及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几个主要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土地优劣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影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土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原材料以及农业的发展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剩余劳动力。

土地条件好,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提高能够降低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工人工资。粮食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有利于降低以粮食或以农作物为原料的企业生产成本,在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增加企业剩余价值,进而提高剩余价值率。粮食产量供过于求也有利于降低工人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从而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工人工资,这样同等的工资就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增加剩余价值量,进而提高剩余价值率,促进经济的增长。

土地条件差,则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产量的降低将提高企业的原料成本和工人工资。但粮食的供给小于需求时,以粮食或以农作物为原料的企业成本将提高,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将降低企业剩余价值,进而降低剩余价值率。当粮食的供给小于需求时,工人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就会提高,导致劳动力价值和工资的提高,这样企业以同等的工资总量雇佣的工人就会减少,剩余价值量会降低,进而剩余价值率也降低。

总之,土地的优劣直接影响粮食产量,进而影响企业成本,最终影响企业剩余价值和经济增长。优等地能够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不仅有利于提高m′,而且还能够增大资本积累的规模,从而使Sm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劣等地则相反,劣等地越多,越不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2、矿产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也就是说离不开对矿产资源的消耗,矿产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影响。

一国经济活动的开展,若是开发利用本国相对丰富的资源,不仅开发成本比较低,而且利用本国相对丰富的资源生产的产品价格比较低,可以通过出口本国相对丰富的资源和以此为原料的产品,进口本国相对短缺的资源和以此为原料的产品,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本国企业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此外对本国资源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出口附加值高的产品有利于增加本国的外汇收入,为本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反之,如果本国在资源方面不存在优势,而且资金方面也缺乏,那么本国企业要发展不得不进口原料,这样既不利于形成产品优势,而且还会增加外汇负担,企业成本的提高,会降低企业的剩余价值,进而降低剩余价值率。总之,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越丰富,越有利于降低本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收入和盈利,这既能提高个别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也能增加全社会剩余价值量m,提高社会的剩余价值率m′,从而提高社会积累率Sm;而社会资本积累规模增大的直接结果是社会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这些因素的变动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3、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水资源是构成环境因素的重要因素。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不仅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药品等行业,在工矿企业生产的一系列重要环节,如制造、加工、冷却、净化、空调、洗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同时水也是影响商品质量、影响劳动者健康的直接因素。

水资源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不可或缺的因素,水质量的优劣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水的质量好,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企业的环境,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有利于增加剩余价值量,提高剩余价值率。反之亦然。

4、气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物质生产方面看,气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一方面是指正常条件下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另一方面则是指极端气候条件,如旱涝、台风、雾霾及全球变暖或变冷等的发生,对农业及工业产生突发性的影响,这两方面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气候条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降水和光照条件,进而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和增长,这方面的影响与上文中分析土地的影响一致,故此处不再赘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如旱涝、台风等,则会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得粮食产量骤然下降,甚至是颗粒无收。

气候对交通运输和工业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工业生产的方面来看,极端气候条件的出现,如2013年上半年中国多地遭遇的雾霾天气,持续多天的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对交通运输业,物流行业以及旅游业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环境。有利的气候条件可以节约企业的运行成本,而在越来越恶化的气候环境下,企业为保持原有的生产状况就会增加改善生产环境的支出,成本的增大,等于减少企业的利润,不利于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甚至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空气污染和极端气候条件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劳动者无法正常的从事生产活动,企业的生产效率会降价,最终有害于企业的发展。

从经济增长的模型中,环境质量的影响是无法直接体现出来的,但是环境质量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产量,影响企业的运行成本,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身体状况,而这些因素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环境的恶化,将会直接增大企业和社会治理环境的成本,减少生产性投资,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

5、环境因素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在经济增长模型g=Smm′/J+1中,J=C/V,J与g是反方向变动的,当Sm和m′一定时,J的提高会降低经济增长率,而J的降低则会提高经济增长率。环境因素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生作用:

一是水和空气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健康,要维持劳动者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就得增加可变资本V的支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这部分支出只能从剩余价值中补偿,这样剩余价值率m′就会降低,进而Sm也会降低,经济增长率g也会降低。

二是在资本总量一定时,如果空气、水、草地、森林等被破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要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就得增加改善环境方面的支出,这样用于改进技术的投入(通常包含在c中)的支出就会减少,从而使得资本有机构成J提高的速度放缓。从公式看,J降低也有利于g的量提高。但这种提高是以牺牲环境和劳动者健康为代价的,是低质量或者无质量的。或者说只是表现在短期的数量增长上,从长期看可能是负增长。因为先污染后治理,等于对社会总产值的扣除,而且治理环境支出的费用往往会更大。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技术的进步,有悖于增进大众福祉的发展目的,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不能通过这种办法提高经济增长率。要追求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在确保生态安全、保障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追求适度的经济增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相关课题的研究表明,我国冬季大量燃煤供暖使得北方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比相邻的南方跳跃性地高出200微克/立方米,严重的空气污染带来了巨大的健康成本。预计整个社会每年至少要拿出占GDp2%的支出,使得空气颗粒悬浮物的浓度降低100微克/立方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环境因素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是内生因素。在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虽然没有直接量化环境因素,但已经内涵在其中了,提高环境质量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制定和实施力度更大的环境治理政策,减少环境污染对民众健康的损害,即使从成本收益方面看也是值得的。

三、提升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导致效率不高、效益相对低下和自然环境压力明显加大,以及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性。显而易见,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避免的要被摒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是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

1、依靠技术创新,走集约化道路

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增长、提高自然环境要素的使用效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节能减排,我们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进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尤其是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加快消化和吸收,促进和提高现有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要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的研究,引导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进一步降低能耗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科技进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相关行业的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特别是集中优势力量,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方面,争取实现重大突破。

2、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的行业大都属于能源密集型的行业,使得资源和环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此,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双赢的局面,应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减少重工业的投资,增加轻工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业的投资,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双赢。

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循环经济、高技术发展的有效模式,同时实施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价格和相关税收政策,以促进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推进结构调整、促进消费、增加投资,出口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甚至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政党的执政理念。中国节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环保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服务和产品营销服务尚未形成体系。我们必须努力培养环保市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4、完善政策法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形成,对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力度更大的环境治理政策,消除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尽快尝试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是要健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民众健康补偿机制。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以确保真实数据。同时,逐步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环境法律制度的建立,绿色信贷,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三是要进一步明确环境政策支持的重点,在保护水源、草原、森林、土地、空气、矿产资源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加大技术创新项目补贴力度。四是完善环境保护部门的内部管理体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完善评价机制。五是要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提高执法水平,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注释】

[1]梁嘉琳,钟源.研究表明:空气污染致中国劳动力市场损失100万亿.经济参考报,2013.7.10.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可持续经济文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杨志,张欣潮,贾利军等.生态资本与低碳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沈满洪.生态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王文.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J].内蒙古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2012年研讨会论文集.2012.

[5]王惠,马振民,杨宝山等.资源与环境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6]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J].中国工业经济,2006.5.

[7]张卫东,汪海.我国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2.

[8]马中.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2.

[10]于峰,齐建国,田晓林.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11]简新华,向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与优越性[J].管理世界,2003.7.

[12][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5.

[1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4][美]e·多马.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5][美]R·索洛.经济增长论文集[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3

关键词:peSt农村旅游经济宏观环境

引言

农村旅游经济过往研究分析的角度较为细致,缺乏对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宏观分析。本文基于过去学者的研究基础,运用peSt模型,从政治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文化环境S以及技术环境t出发,系统深入分析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从而提出相关对策。

基于peSt模型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以及政府的管制、产业及投资政策,政府补贴以及地区关系。在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政府对旅游经济的产业及投资政策,特别是农村旅游经济的产业及投资政策。

我国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发展旅游经济的保障,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的政治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旅游的发展。由于我国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力较强,因此在产业及投资政策上政府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我国政府对旅游经济的重视程度看,首先是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实现了村村通水通电、水泥马路到家、电信服务到户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改善,成为农村旅游开发有力的基础实施保障。自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促进农村旅游又快又好发展开始,我国政府将农村旅游经济视为发展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如,2006年,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五年发展目标。2007年国家旅游局、农业局联合《关于大力推荐全国乡村旅游的通知》(旅发(2007)14号文件)。2008年邵琪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优化农村旅游项目。2009国家旅游局举行了《全国发展乡村旅游工作会议》。2010年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

从政府对农村旅游的关注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相关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协调各部门加大旅游部门一线服务力度,提供专业规划和项目开发指导,帮助农村在保护旅游资源的条件下适度开发,加强对农村旅游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第二,加大对农村旅游开发的扶持力度,积极利用规划、环保、培训、基建等各种专项支持政策,并集中招商农村旅游项目,引导大型企业参与开发经营,推动多渠道资金用于农村旅游。第三,政府帮助设计旅游产品,做好市场开拓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对农村旅游发展的各项研究。第四,加强农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农业、劳动、民政等部门共同推进,依托现有培训中心分级分类开展培训。第五,以点带面,扶持发展,培育经典。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旅游开发扶持,并首先培育示范县示范点。

政府对农村旅游开发的重视存在以下缺陷。第一,补助力度不够,资金有限,农村旅游开发资金缺口大,多渠道筹集资金瓶颈太多没有取得实效。第二,虽然示范县示范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以点带面没有落实,农村旅游开发局限于极少数示范区。第三,政府政策落实难,各种扶助政策不到位,对农村旅游监督管理依然不佳,管理问题频出。第四,农村旅游人才缺乏,当地农民经营管理知识缺乏,经营能力有限,各种服务依然落后。第五,农村基础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依然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第六,政府扶持不持续,2005到2009年政府关注与扶持明显,但是2010年之后政府对农村旅游开发重视度又在降低。

(二)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整体的经济情况,涉及区域的经济稳定情况,行业面对的人们的收入水平以及人们对该行业的消费情况。

我国农村旅游经济面对的首先是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这由我国的人均GDp可以体现。图1显示,1998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状态,但是在2008年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的放缓势必会影响人们收入的增速,影响旅游经济的增速。这对于各行业来说都是不利的因素,但是不是绝对的。

农村旅游经济虽然是城乡共同参与,但是主要消费群体依然是城镇人口,此外农村旅游以探亲访友为主,专门旅游特别是往农村旅游的较少。因此,城镇居民收入状况对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影响较大,甚至可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1998-2007年城镇人均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而在2008年之后增速明显放缓,2012年增速直接降低至1%以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农村旅游经济的开发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农村人均收入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即使在2008年之后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率,这主要和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扶持有关。

整体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由于经济形势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人们收入的不稳定,而收入的不稳定直接影响着城镇居民对旅游的消费。从图4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不稳定,增速波动比较大。国内旅游消费增长率和城镇旅游消费趋势相似,增速不稳定(见图5)。所以,旅游消费对收入的弹性比较大。因此,经济的稳定性和具体形式直接影响了旅游发展。但是从图6可以看出,农村旅游收入从2006年开始一直呈高速增长状态,这说明我国旅游市场偏向于农村旅游,收入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城镇旅游的增速放缓,但对农村旅游经济的增长影响不大。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是指一个区域的居民教育程度、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口结构等。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

第一,随着城镇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人们教育水平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生活环境的恶化与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形成矛盾。这种矛盾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农村是山多水多环境优美的地方,许多城镇居民希望通过旅游享受新鲜的空气和美好的环境。这种消费偏向对发展农村旅游是有利的。第二,农村各种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和稀有性。城镇文化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工业不断发展,传统风俗逐渐会被同化,缺乏特殊性和稀有性。相对城镇,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人文风俗依然保持很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这种地域性的稀有性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开发点,农村特殊的风俗民情能吸引那些对稀有事物好奇而向往以及希望通过旅游开阔眼界的旅游者。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学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观念发生变化,许多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阔眼界,提升自我修养及学识。第四,农村居民旅游经营户整体水平有限,管理水平有限,其对服务的概念理解较低,农村各种恶习依然大量存在,这些直接影响当地旅游的形象,直接影响当地旅游的发展,而农村综合的旅游情况直接影响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是指与行业相关的技术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对行业创新的支持度,该行业企业的创新度,以及区域对专业技术专利的保护情况,政府及企业对技术商品化的速度等等。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技术环境整体表现不好。首先,我国农村旅游目前缺乏创新性,不仅各个农村区域存在模仿,农村同城镇之间的旅游产品也存在模仿。第二,国家对农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支持度不够。虽然少数地区建立了专项资金补助农村旅游开发,但是对农村旅游产品的创新还未建立补偿体系,而农村旅游开发的时间相对比城镇更长,资金回收率更慢,支持度不够直接影响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第三,农村旅游产品的商品化速度低,这与我国农村生产水平以及市场化能力有关。我国农村普遍落后,农村居民的经营能力有限,无法支撑产品的快速市场化,这直接影响新产品的销售情况,甚至影响整个旅游区的市场推广。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发现:政治环境上,我国政府对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但是存在不连续性,这些影响农村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环境上,收入水平虽然随着经济环境不断波动,但由于人们对农村旅游消费的偏好使得当前经济对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影响较低;社会环境上,城镇生活环境的恶化与居民对美好环境的渴求之间的矛盾、农村特殊稀有的人文环境等促进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村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农村各种恶习阻碍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技术环境上,由于我国对专利的保护力度不够、新产品的商品化速度低以及国家对农村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技术环境整体不好。

结合peSt模型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政府对农村旅游经济扶持的持续性,落实以点带面,完善资金渠道,加强对农村旅游区的监督管理,严惩各种欺诈行为;第二,建立针对农村旅游经营户的培训体系,提高其对旅游管理与服务的意识,同时建立定期的人才输送机制,不断优化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第三,坚持创新,保持农村特色,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扶助企业即旅游经营户对新产品以及旅游区的市场开拓;第四,加强对旅游创新产品的专利保护。

参考文献:

1.姚君泽.要重视发展农村旅游经济[J].农业经济问题,1991(3)

2.白惠芳,李朝阳,路艳杰.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3)

3.赵建佳.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若干思考[J].对外经贸,2013(5)

4.陈如霞.乡村旅游与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4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经济增长环境污染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分配公平程度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关系的一种用型如“倒U”的曲线描绘的理论学说。而在Grossman于1991年将该曲线理论应用于解释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开始阶段要依赖环境的代价提升收入水平,但随着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高度集中的社会资本又可以是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的金钥匙,这一过程正好可以用“倒U型”来表示。本文将eKC曲线应用于探索河北省的经济与环境相互直接的发展关系,因变量选取河北省1990年以来的20年间的人均工业三废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自变量选取人均GDp代表收入水平的波动。

本文将在拟合过程中不断分析曲线的转折与趋势,进而得出河北省环境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演化的实际过程。

二、河北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拟合分析,

河北省经济发展指标选用人均GDp来衡量;环境指标选用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L/人)、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m3/人)和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kg/人)来分别表征。数据主要来源于1991年至2010年的河北省经济年鉴。从整理的基础数据来看,20年间河北省人均废水排放量增加了10%;2010年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是1991年水平的近9倍;且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也飙升至原来的5倍之多。可见河北省环境污染与承载力水平都在接受严峻的考验。

总结国内外已有的eKC研究成果,结合分析的可行性与便利性,通过二次模型与三次模型的拟合比较之后,本文决定采用eKC的二次模型:y=β0+β1x+β2x2+ξ(其中,y是不同工业污染物的人均排放量,x是人均GDp,β0、β1和β2分别是模型参数,ξ是随机误差项)。经过拟合得出下表1:

河北省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Y1)与人均GDp(X)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y1=11531.82+0.632x-0.00001658x2;相关数据点分布在一条倒U型曲线两侧,长期来看河北关于人均废水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处于倒U形,且现在已经在下降趋势一侧,第一个转折点约在人均GDp为20000元左右出现,与此相对应的时间为2007年,从此以后人均废水排放量开始持续走低。

河北省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Y2)与人均GDp(X)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y2=300.06+2.428x+0.000016x2;从短期来看散点分布类型一次曲线的特征,且拟合度较好,但长期来看,此阶段应该是倒U形曲线的初始上升阶段,且呈现出明显加快的趋势;曲线前半阶段散点较为集中且斜率较低,表现出河北省在2003年之前的这一污染指标的恶化受限于该地区水泥、石油化工等项目尚未产生规模效应。而曲线后半段体现出人均废气排放量在2003年到2010年间随着经济发展高速增长。

河北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Y3)与人均GDp(X)之间的关系如下式:y3=702.29+0.054x+(2.32e-06)x2;目前的数据分析很难预期其拐点位置,曲线表现与工业废弃物相似的快速上升阶段,未来转折点还不可预期。截止2010年河北省人均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已经达到了4吨以上,说明河北省未来几年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形势将十分严峻。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河北省人均三废与人均GDp所呈现的三种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可以看出:拟合度较好的人均工业废水已渡过转折点,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转折点位于2007年;而人均废气排放量和人均固体废物还处在明显的上升阶段,尤其人均废气正处高速增长的区间内,现实情况也表现在近年来我省雾霾灾害的频发。未来拐点何时出现还很难预测。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环境政策有的放矢,当前应利用财政手段与社会金融资本着力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工业生产水平与调整产业结构,促使该曲线的拐点提早到来。

参考文献

[1]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05).

[2]吴开亚,陈晓剑.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06):10.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5

关键词:库兹涅茨曲线;人均GDp;工业三废

1.引言

近20年来,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环境质量的变化,那么是否也存在适用于河北省的eKC呢?经济增长是否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恶化?

2.实证分析

2.1数据样本来源和曲线拟合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为右纵轴,分别以工业废水排放量(tw)、工业废气排放量(tg)、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tp)为左纵轴做出折线图(图1)。从图1可以看到,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河北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总体呈曲线上升趋势,但是近年来有递减的迹象,库兹涅茨曲线存在着一个拐点,考虑到河北省没有到达后工业化时代,我们推测拟合的曲线可能是倒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水平由低到高的部分。

图1河北省1995-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

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量折线图

2.2eKC曲线模型

为反映环境曲线的变化形态,我们建立下面的二阶非线性对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lneit=bi0+bi1lnYt+bi2(lnYt)2+μit

此模型中,环境污染水平由eit表示,e1t代表工业废水排放量,e2t代表工业废气排放量,e3t代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Yt表示t年度的人均GDp,μit表示随机扰动项,bi0为常数项,bi1bi2分别是各解释变量的系数,用eviews作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一

表一河北省1995~2012年环境经济计量模型(eKC)估计结果

污染物解释变量估计系数R2F值

Ln(工业废水排放量)

b10-7902605

(-1583755)

lnYt3938669(3728782)

(lnYt)2-0197652(-3549798)

07784782635663

Ln(工业废水排放量)

b20-1086592(-0125153)

lnYt1117373(0607955)

(lnYt)20005674(0058563)

09733272736848

Ln(工业固废产生量)

b302288160(2810478)

lnYt-3828086(-2221137)

(lnYt)20254033(2796198)

09650102068494

从回归结果来看,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回归关系中,R2=0.778478,比较好的拟合了数据,回归关系显著,t检验和F值都能通过,说明能够反映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阶系数为负,曲线形状是倒U型,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回归关系不显著,常数项与一阶变量、二阶变量都未能通过t检验。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回归模型中,R2=0.965010,很好的拟合了数据,回归关系显著,t检验和F值都能通过,能够反映废物产生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lnYt)2系数来判断,曲线形状是正U形。

为进一步验证前面趋势图所反映的人均GDp变化与废气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仍沿用前面表述形式,通过模拟测算,得出回归结果,见(1)、(2)、(3)式。

(1)Lntw=-7.902605+3.938669*LnpGDp-0.197652*LnpGDp2

(2)LntG=342.864957-108.487284*LnpGDp+11.616833*LnpGDp^2-0.408915*LnpGDp3

(3.286605)(-3.267217)(3.304775)(-3.303917)

R2=0.985013F=306.7095

(3)Lntp=22.88160-3.828086*LnpGDp+0.254033*LnpGDp2(3)

由(1)式二次项系数为负可知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关系,由(2)式一次项系数、二次项系数、三次项系数正负交替可知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拟合曲线为n型,n型是一种表示螺旋升降的反复趋势。由(3)式二次项系数为正说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正U关系,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由此判断,河北省主要环境指标随经济增长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将逐年减少,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长。

3.政策建议

3.1健全环境经济立法

河北省各级政府应该结合河北省各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现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环境经济规范,更好地指导本地区的资源能源利用和开发,做好生态环境指导和保护工作。同时对企业应加强监管,行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应制定明确的规范,积极引导各参与主体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公众也可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对政府及企业主体进行监督,从而促进各产业产值增加和环境经济的共同发展。

3.2加大环保投入

河北省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组织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加强工业烟气、粉尘排放治理,加快钢铁、石化、水泥等行业基本完成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进河北省大气质量持续改善,江河湖泊水质不断好转。

3.3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钢铁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集聚性发展,做强产业集群,壮大工业园区。推动绿色循环发展,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引导工业向环境友好型发展,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6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经济制度安排;农业绿色补贴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4―0069―05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时期,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丰富,但另一方面,农药、化肥、地膜等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以及某些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因此,针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的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学解释

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论,即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现分别运用这三种理论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业环境问题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是,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先出现逐步恶化的特征,然后再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具体来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工业生产规模较小,环境污染问题较轻。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投资和消费基金的增加抑制了环境治理,环境迅速恶化期。当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时,环境退化的势头得到遏制,并开始逐步好转。见图1:

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定表现为从互竞互斥到互补互适。从图l可以看出,环境恶化被控制在环境不可逆阀值内,如图中的曲线c,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之间才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若环境恶化超越环境不可逆阀值,如图中的曲线C',这种“倒U”型曲线就不存在了。虽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个假定,是对某些国家环境变化的反映和描述,但它已被一些国家的经验统计数据证实。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农业发展中。和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也经历三个阶段,依次经过传统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生产阶段。在农业发展的初期,由于农业生产采用原始的耕作方法,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低投入、低产出,施用化肥、农药等较少,畜牧业排放的废弃物较少,因而环境退化较为缓慢。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用品的大量生产,促使农业生产者为追求农产品产量滥用化肥、农药、地膜等破坏农业环境的非理性的行为加剧。同时由于经济的技术水平较低,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产的产污系数较高,投资和消费基金的增加抑制了环境治理,这一时期是农业环境迅速恶化期。当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时,公众的物质生活质量已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有了较大要求,对农产品的消费己由数量的满足转向质量的提高阶段。农业的清洁生产对污染及其控制方而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政府通过发展蓄积起来的经济实力开始转向环境整治和国土整治,使农业环境退化的势头得到遏制,并开始逐步好转。当然,环境污染问题应被控制在环境不可逆阀值内。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环境污染已经趋于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污染仍在上升,与六七十年代相比,环境质量趋于恶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正处于转折阶段。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时期,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二)农业环境产权失灵

用产权方式解决环境问题最早是由科斯(Coase,1960)提出的。科斯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明确,则无论最初产权是如何分配的,通过交易总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外部性也就可以消除。根据这个定理,现实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大多不是市场缺陷造成的,而是产权界定不清的结果。由于缺乏排他性的产权安排,所有相关的人都有监督的责任,但监督的成本往往独自承担,监督的效果却由大家共享,导致“搭便车”行为。实践证明,产权界定清晰,环境利用与保护也就越好。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产权失灵十分普遍,这是因为:(1)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环境的范围不易确定,其产权边界也难以确定或确定成本较高。(2)目前农业环境产权还没有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独立出来,仍然依附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因此造成农业环境产权的所有者过多而难以确定单个农业生产者的权利。(3)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农业环境污染者和受损者资本和技术上的差异甚至行政力量的倾斜,使农业环境污染者和受损者所采取的战略是非对称的。(4)产权的明确性和排他性要求对侵权行为能够进行惩罚和赔偿,然而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与赔偿往往是非等价的。(5)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应该随客观条件(人们的偏好、技术条件、相对价格等)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具有完全信息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制度变化,这会使原本有效的产权安排缺乏效率。(6)有限的认识能力及对农业环境产权预期的不确定性也会使人们出现非理。

(三)农业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外部性概念是由马歇尔于191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对任何稀缺资源的消耗都取决于供给关系的对比,而环境问题正是这种正常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失调现象,由此提出了“外部不经济性”这一重要概念。马歇尔的学生,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发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构成了外部性。所谓“外部”是相对于市场体系而言的,是指在价格体系中未得到体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这些副产品或副作用可能是有益的,成为正外部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外部性是有害的,成为负外部性。

农业环境问题中的外部性表现在:一方面农业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农业环境保护却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由于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农业生产经营者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私人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确定的产量与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确定的产量严重偏离。这种偏离导致了农业环境过度利用,农业污染过度产生,有污染的低质量的农产品过度生产;另一方面,农业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或劳务,这种物品或劳务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因此,它是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纯粹的个人主义机制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会主动

为它付费,造成了农业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

外部性与产权有一定联系,产权界定有助于某些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但有些外部性又决非产权界定就能奏效。将外部性问题寓于内部性问题中,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能够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比较理想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把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制度安排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单靠市场机制,因为市场机制的本质是经济行为主体受利益驱动而实现的调节,它是以承认各经济行为主体的局部利益为出发点,很难统观全局,自动地反映社会需求的长期变动趋势,不能使经济行为主体主动地根据环境和社会效益来安排自己的活动。所以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政府实施必要的干预。

(一)排污收费

“排污收费”是按“污染者付费”原则,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排污者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资源的一项经济制度安排。理论上,每一污染物的边际损害费用等于边际治理费用所对应的收费标准为最优收费标准,是实现全部社会费用(污染损害费用与治理污染费用)最小化的收费标准。按照最优收费标准征收的费用总额可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污染物造成的污染损害补偿费,另一部分是环境资源的使用费,因此,可以定量体现“污染者付费”和“环境资源有价”的原则。但由于很难将污染造成的损害精确计量和货币化,所以很难确定最优收费标准。

(二)开征环境税

环境税是国家为了环境与资源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种税。环境税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们开发、利用、破坏或污染环境资源的程度。如对污染性产品征税,可以将污染性产品的外部社会成本“内部化”,利用价格机制,淘汰污染性产品,推广使用无污染性的绿色产品。环境税的经济特征是,只要商品有一定的需求价格弹性,税收的价格效应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都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征税使污染性产品价格升高后,一方面可让消费者承担其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外部性;另一方面,价格升高,需求越少,生产者收益下降,通过需求变动,让生产者对其产品在消费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连带经济责任,利用利益动力机制有效地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污染行为。

(三)污染削减补贴

污染削减补贴的原理和环境税一样,既然生产者不愿从事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因是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那么借助于补贴手段,对参与环境保护的生产者给予适当的补贴,使它们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一致,可以把社会所需而市场机制又无能为力的,环境保护活动诱发出来。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具有正外部效应的行为,但也包括一些旨在消除或减少负外部性的活动。补贴形式主要有赠款、软贷款、价格(或实物)补贴、税收减免四种形式。

(四)排污权交易

戴尔斯(Dales)在其1968年出版的《污染、财富和价格》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污染权的概念,他认为可以像股票一样,将污染权出售给出价最高者,出售的主体是作为全社会和环境所有者代表的国家,污染权也可以在拥有污染权的生产者间彼此交换。排污权交易是将环境资源视为商品,运用市场机制对污染物进行控制的一种选择方法。排污权交易的运作首先要由政府管理部门以环境质量目标为基本依据,确定某一区域内各种污染物的允许排污负荷总量,进行初始分配,即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然后允许排放量在各污染者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易。由此可见,排污权交易是在某个特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总量控制下,按照区域内实际技术经济条件,运用市场机制控制区域内各个污染源的排放水平和削减水平。这种经济手段具有克服法规标准局限性的巨大潜力,其核心就是刺激排污者在其自身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目标间进行权衡。

三、农业环境治理中农业绿色补贴手段的效应分析

(一)农业绿色补贴是我国现阶段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理性选择

理论上讲,农业环境污染当然可以采取征税(或征排污费)、排污权交易等方式解决,但是农业环境污染有其特点:一是污染隐蔽性强。隐性污染源大大超过显性污染源。二是技术操作困难。政府难以制订一套以技术检验为基础的条例用于指导带普遍性的农业环保实践。由于从事农业的地区,其气候、土壤、水文、地形以及地貌等存在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必然使各种农业活动产生很大的差异,这种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给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均带来了无法操作的困难。三是我国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农业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普遍存在,农民收入较低,农民承担污染税或排污费的能力较弱。农业污染的这些特点不太适合采用通常的治理污染方式,而更加适合采用农业绿色补贴的方式进行。

农业绿色补贴是指国家按照环保标准来核定补贴数额的农业补贴。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实行多种补贴,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补贴大多没有和环境保护挂钩,有的甚至起反作用。如对特定化肥农药的补贴有助于鼓励农民选择高产作物品种,却对土壤和水资源有长期不良影响。因此,转变农业补贴的补贴方式,实行“农业绿色补贴”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理性选择。

(二)农业绿色补贴的实施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对一些农作物实行农药、化肥限额使用政策,政府在“绿箱政策”范围内给予生产者适当的经济补偿对因限额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业产出减少。将农业的支持与环境保护进行捆绑,逐步将农业补贴转化为农业污染补贴。首先,对实行农业绿色补贴进行评估。在实行绿色补贴政策之前,财政部联合农业部要对绿色补贴代替以前的农业补贴作有关方面的评估,如对补贴流向、补贴收入风险、财政补贴数量、对农民环保行动的影响、污染情况、纳税人负担情况进行系统地评估。其次,设置一些强制性条件,要求受补贴农民必需自觉地检查他们的环保行为,定期对自己的农场所属区域的野生资源、森林、植被进行情况调查。同时还要对土壤、水质、空气进行检验和测试,限期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政府再根据农民的环境保护实际核查情况,以此来决定对农民是否给与补贴、以及补贴的多少。再次,对表现出色的农户,除提供“绿色补贴”外,还可暂时性减免农业的有关税费,以资鼓励。

(三)农业绿色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1.农业绿色补贴的实施效应

和传统农业补贴相比,绿色农业补贴可以调节农业生产的外部效应,使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这一外部负效应得以内在化,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生产的成本与收益能接近相应的社会成本与收益,有效地解决以往大量存在的农田结合部的土地污染问

题。同时,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克服单纯以条例对农业进行环保管理的缺陷,使农民能在市场的作用力下自发保护耕地,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见表1。

2.农业绿色补贴的模型分析

本文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农业绿色补贴手段,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建立起不同的补贴模型,并进行具体的效应分析。

(1)补贴模型(Ⅰ)――对农业生产产生正外部性者给予补贴 农业绿色补贴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者采取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如农业生产者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退耕还林、还草等行为。见图2。

图2中p表示市场价格,Q表示行业的产量,q表示个体农业生产者的产量,mR、mC分别表示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pmR、SmR、pmC、SmC分别表示私人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XR表示外部收益。

在图2(b)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生产者会把产量定在q0处(按pmR=pmC的原则),而社会最优的产量应在q1处(SmR=SmC的原则)。如果不采取补贴手段,这个农业生产者就没有动力把产量扩大到q1。现假定政府向个体农业生产者支付XR数量的补贴,生产者就会将产量由q0扩大到q1。产量的扩大使整个行业的供给增加,图2(a)中的供给曲线由原来的S0移向S1,均衡价格由p0下降为p1均衡数量由

这就是说,政府提供补贴后,刺激个体农业生产者扩大产量,让更多的资源从其它用途中转移过来,用来增加这种产品的生产。

(2)补贴模型(Ⅱ)――对负外部性减少者给予补贴

补贴模型(Ⅱ)是指通过补贴手段刺激农业生产者减少具有负外部性产品的产出。有人把这种采取一定措施去降低未来的污染补贴称之为政府向污染者“行贿”。它是政府为了促使生产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补贴的形式补助农业生产者。如对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的农业生产者给予补贴。见图3。

图中的符号说明与图2一样,mDC表示边际损害成本。在未补贴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者会按pmC=pmR的原则确定其私人最优产量(q0),而按社会最优应为q1,(q0-q1,)就是由于边际损害成本mDC的存在而导致的有污染的产品的过度产出。如果采用补贴手段,政府给个体农业生产者的补贴额也就是单位产品的(q0-q1)部分。由于补贴的存在,使有污染的农业生产者在产出为q1时的利润与在没有补贴时产出为q0时的利润一样,因此,补贴手段能激励有污染的产出的减少。

(四)建立农业绿色补贴体系,全方位治理农业污染

1.完善环境立法。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控制有机肥、化肥和农药面源污染的法规,由国务院制订法规。同时,建立国家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拟定新的化肥和农药管理法律法规,鼓励能够减少面源污染的化肥和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建立我国有机废弃物排放的法规,有效控制城镇的污水排放和规模化养殖场牲畜粪尿的排放。

2.在实施农业绿色补贴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环境保护教育,以逐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形成相应的行为规范。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环境意识。通过科普和大众媒体,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对农业立体污染的认识和自觉参与防治污染的意识,鼓励企业和农民采取环境友好技术,在适当的时候制定相应的法规,以实现减少立体污染和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7

关键词:环境收入 环境成本 环境业绩 深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收入与成本的概念及类别

(一)环境收入概念与类别 环境收入是指企业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产生的,能够增加所有者权益且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流入。环境收入包括业务收入和不能计人业务收入而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间接收入。一般讲,环保企业(即专业环保企业)主要以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环保设备的生产及环保咨询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一般企业(非专业环保企业)与环保有关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利用“三废”加工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提供环保劳务取得的收入;开展环保活动提高了企业形象而增加销量的收入;由于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品的青睐使支付意愿增加所取得的收入;排污权转让收入;废弃物处理收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节约材料和能源而降低成本的收入;开展环保活动取得的财政补贴收益;减免税收益;低息及无息贷款收益等。为了更好地对环境收入进行核算和管理,需要对环境收入进行分类。环境收入可以按企业一般收入的划分标准进行,如按收入的性质或收入的主次划分。同时,也可以按环境收入与企业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作用的不同,划分为直接环境收入和间接环境收入。直接环境收入是指企业开展环保业务而取得的收入,是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等积极的环保措施而开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取得的收入,不是简单的环境污染治理与防范。这是从本质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深绿色经济,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有重要意义;间接环境收入指与企业的环境活动有关但非直接的环保业务收入,称为环境收益,如企业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预防工作而取得的低息及无息贷款收益。间接环境收入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二)环境成本概念与类别 因环境保护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环境经济学、管理学等大多称为环境成本。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成本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对环境成本定义为: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发生的耗费。该定义将环境成本同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企业环境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企业深层次地进行环境管理有促进作用。不同企业涉及的环境成本的具体形态不同,主要有环境管理费用,环境监测支出,排污收费,罚款与赔付,污染清理,恢复支出,停工损失,无污染替代增支,现有资产减值的损失,政府对使用可能造成污染的商品或包装物收取的押金,降低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研究与开发的费用,为减少粉尘、噪音等对现有机器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造的支出,购置污染治理设备,政府和民间集中治理污染而建造污染物处理设施和机构的支出以及其他的各种支出。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管理,也需要对其合理分类。企业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有着的不同的成本分类,按环境成本的经济属性分为环境成本和环境期间费用。环境成本是对象化的环境费用,可以将环境成本追溯或分配到某一类或几类产品成本。环境成本与生产的产品类别有关,但与生产期间无关,将资本化的环境成本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其使用的过程中逐渐计提摊入成本或费用中。环境期间费用是不能归属到某产品或环节的支出,把其计入当期损益。该分类方法能将环境成本与产品类别和期间费用联系起来,便于核算各类产品的成本和各期的环境期间费用;按环境成本是否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相关分为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作为生产费用的环境成本是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相联系的耗费,如企业车间领用的环保材料等支出,生产性费用的环境成本与生产期间相关,但与产品类别无关。非生产性费用是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费用;按环境经济学对环境成本的划分标准,可将环境成本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环境经济学与环境会计学紧密联系,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对环境会计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环节都会产生影响。环境经济学强调对稀缺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外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内部化并使社会总成本最低,这对企业环境成本的数量与种类及整个企业管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按环境经济学将企业环境成本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两类,有助于深入研究企业活动导致的外部不经济性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分析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问题;按环境成本对提高环境质量的不同功能,将环境成本分为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的支出,维护环境现状的支出和预防将来出现不良环境后果的支出。该划分标准的分类结果可以将环境成本与环境质量紧密地联系起来,能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经济业绩和环境业绩之间的关系。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方法很多,应根据经营特点和环境管理战略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环境收入与成本的确认

(一)环境收入的确认 环境收入的确认和企业其他收入一样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能够以货币计量且其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与企业其他收入的确认不同的是,环境收入必须与企业实施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所取得的经济利益有关;环境收入不仅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而且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数额降低或负债增加数额的减少,如因企业采用环保技术而减少耗用的能源和材料,因开展环保活动而取得的减免税等。

(二)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确认的理论标准与企业一般成本相同,包括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与一般成本确认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环境成本的确认应与降低环境负荷有关。企业环境成本确认的实践中,首先,要不断涉及环境问题所引起费用发生的业务和事项,其与环境负荷的降低是否有关。这种确认一般有法规确认和自主确认两种基本类型:法规确认是企业依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环境有关的成本的确认。如企业支付的因未达到国家排污标准而支付的排污费即属此类;自主确认是指企业根据自行确定的环境目标,管理自身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达到环境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确认。如企业对职工进行环保教育而发生的费用等。当然,企业环境成本的法规确认和自主确认是相互影响的。二是环境成本的确认受企业环境管理战略的约束。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是确认环境成本(尤其是自主确认)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通常分为符合性战略、竞争优势性战略和可持续性战略。符合性战略注重改变企业内部的经营行为,使其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并尽可能同时使成本最小;实施竞争性战略的企业在产品或流程的设计中开始考虑环境影响因素,以期通过领先于环境法律的要求,有效地利用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战略下,组织将环境因素融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环境问题不论大小都

成为企业决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竞争战略下,企业的环境管理的决策不同,对环保的投入也不同,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管理战略制定环境成本管理的范围。

三、环境收入与成本的计量

(一)环境收入的计量 已确认的环境收入的计量方法因收入的种类不同而各异。对于直接环境收入计量比较简单,采用直接计量法,如以销售绿色产品和提供环保有关的已实现的业务收入计量即可。对于间接的环境收入,需要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计量,如差额法和估算法。差额法就是将实行了清洁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收入与未实行清洁生产的同类产品和服务的收益的差额作为环境收入的金额。如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支付意愿的提高可增加收入,可以设绿色产品的支付意愿价为p1,非绿色同类产品的支付价格为p0,销量都为q,则绿色产品与非绿色产品的销售收入差额Y=(p1-p0)×q,把Y记作该绿色产品的环境收入。有些环境收入的业务及收入量很小,不能用直接计量法,用差额法的信息成本又太高时,可考虑用估算法,对其收人大致估计入账。

(二)环境成本的计量 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合理确认后,需结合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方法对其合理计量,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和计量对象是环境成本的要素。环境成本中成本计量的过程主要包括成本归集和成本分配,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根据企业环境管理战略和经营特点决定,不同的计量方法计算出的环境成本结果可能不同。

常用的环境成本计量方法有:一是作业成本计算法。在传统的会计领域里,直接环境成本可直接归人成本对象中;对间接环境成本通常是归人制造费用,并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如直接人工、机器工时等将其分配进不同的产品或过程的成本中。由于成本的发生与分配标准之间缺乏直接的因果关系,结果往往导致成本信息的扭曲,并导致企业采取错误的决策,加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此,应鼓励采用反映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因果关系的作业成本计算法进行成本分配。该成本计算方法遵循“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原则,能够按产生环境成本的动因将其归属到产生这些支出的产品或车间、部门甚至生产经营的某个环节,提供更准确的产品、车间、部门或某个环节的成本信息。企业的管理者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数据进行作业管理,有助于辨别环境管理的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二是完全成本计算法。环境经济学将环境成本分为企业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随着社会公众等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降低社会总成本势在必行。根据我国“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企业将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将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因此,企业除了管理内部的环境成本外,还要管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问题。用完全成本计算法能更好地核算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对企业承担外部不经济性进行计量,以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提升环境形象。三是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法。该方法是对有环境影响的产品(过程或作业)整个寿命周期里的所有环境成本进行计量的方法。如对产品的环境成本从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处理等活动链上,每个环节发生的环境成本都进行计量和反映。该方法可以只集中企业内部支出,也可将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结合考虑。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一种适合的环境成本计量方法,也可几种方法综合使用。

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计量是环境会计计量的难点,对自然资源耗减及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计量,除了运用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外,也可借助环境经济学、数学甚至统计学的计量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补充计量。对于企业某项经营活动或某项环保措施产生的具体成本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计算:一是直接计量法。指不必对与被计量的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进行计量,而直接得到被计量的值的方法。如企业购置的生产污染治理的终端设备可直接全额列入环保资产中,而不需要通过其他间接的量反映。二是间接计量法。指通过对被计量的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的计量,以得到被计量的值的方法。如企业对周围空气、土壤等造成的污染难以直接计量,可采用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损害来估算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疾病、医疗费用的增加、过早死亡及其他精神或心理上的损失即为计量企业环境成本的间接的量。三是替代法。该方法指将选定且已知其值的同一种量替代被计量的量。如企业对河流造成污染,可以用人工制造一条同样的未受污染的河流的费用作为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的量。对于不可再生和非补偿性自然资源的价格,可以根据替代资源或劳务的价格来衡量。四是强制认定法。该方法是根据政府及环保部门的规定确定企业环境成本,通常有超标罚款、排污费等。五是按比例分配计量。该方法指由几种产品或几个部门承担的环境成本,按一定的比例分配计入承担该类支出的产品或部门,作为成本或费用反映。六是恢复法。该法是用补偿或更新被破坏的资源所需要的费用来衡量自然资源损失,目的是将自然资源破坏的实物型影响予以货币化。如企业将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堆放于地面,长期存放会对该片土地产生明显的污染和危害,对于这种损失可以用企业恢复或更新方面的支出来予以估计。七是差额法。该方法指在进行环境投资时,根据考虑环保功能的投资总金额减去没有环保功能的投资支出的差额计入企业的环境成本。

四、环境收入与成本的信息披露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8

关键词:环境污染;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2-0113-06

经济增长往往和环境污染联系在一起,但为什么同样的增长,在某些区域污染比较轻,而在某些区域污染就比较重呢?这可能要从增长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入手。王永钦等把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的社会存在一个分割的结构,而其别重要的就是城乡间的分割,这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对于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有利于城市的资本积累;第二,中国是一个实行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国家,经济的分权(特别是财政的分权)给微观行为主体(特别是地方政府)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而政治的集权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经济分权相伴随的负面影响;第三,在政治集权和等级制的社会结构中,中国在传统社会下形成的关系型社会结构得以延续。本文以此框架为基础,从政治和经济社会角度分析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与环境污染

林毅夫等人认为中国城乡分割的根源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策略。对工农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并压低工业部门的工资可以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由于重工业大多为污染密集型行业,因此重工业优先发展是以消耗更多的资源和容忍更多的环境负效应为代价的。

在城乡分割下,城乡居民在政治谈判地位和政策影响力上存在严重的不对等,从而导致了有利于城市居民而不利于农村居民的环境政策。目前,城市环境质量越来越好,这里边有节能减排的功劳,但也不能否认,某些污染企业并没有减排多少,它们只不过是从城市搬迁到了城郊结合带或者农村。因污染导致许多地方不得不整体搬迁的新闻早已不鲜见,如陕西凤翔县长青镇重金属污染造成了企业周边至少1公里内居民须整体搬迁。与之类似,有湖南浏阳镉污染、山东临沂砷污染、湖南武冈铅污染……,长此以往,还有几处可供搬迁?

城乡分割也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关研究表明中国收入差距绝大部分可由城乡收入差距来解释。而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会产生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目前还没得到一致结论。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环境质量提高。Scruggs(1998)认为收入不平等会通过个人对环境质量的偏好增加环境保护。在给定的平均收入水平下,大的不平等意味着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假定对环境质量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从穷人手中拿走一个单位给富人,会增加富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但同时也降低了穷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环境质量的净效应取决于需求收入关系是线性的、凹的还是凸的,如果需求收入关系是线性的,财富的转移不会影响环境质量;如果环境需求与收入之间是凸(凹)关系,财富转移会增加(减少)环境需求。一般认为富人比穷人更偏好于环境(如环境是高档品、富人更注重生活质量等),因此收入不平等对环境质量提高是有好处的。Ravallion等(2000)认为每个人对碳排放都有一个隐性的需求函数,他们把隐性需求函数对收入的导数定义为边际排放倾向,如果穷人比富人有较高(低)的边际排放倾向,减少不平等的重新分配政策会增加(减少)碳排放。因为低排放的商品需要较高的技术且价格较贵,最穷的人可能支付不起,因此可以假定穷人比富人有更高的边际排放倾向。

另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差距扩大会加剧环境恶化。Boyce(1994)认为收入不平等从两个方面影响环境恶化:一是收入不平等增加时,穷人易于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以及破坏环境,而富人不一定增加投资改善环境,而是转移财产到环境风险低的国家。二是不平等会造成环境政策的偏离。富人具有较大的政治影响力,对政策制定只会考虑经济上的成本和收益,而环境成本则由占人口多数的穷人来负担,这样的政策无疑会造成环境质量恶化。Borghesi(2000)认为与公平社会相比,不公平社会更难达成环境问题的合作协议,因为政治人在很多社会问题上有更多的冲突。在这个意义上,更大的不平等会增加环境恶化。marsiliani&Restroom(2000)认为收入不平等会影响环境保护的政治决策,通过一个世代交叠模型,他们发现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污染税越低。李海鹏、雷鸣、杨树旺等的研究均发现中国的收入分配对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就中国而言,农村居民在工作稳定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一方面造成他们的储蓄倾向较高,以应付养老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在年轻时挣够足够积蓄,他们往往不顾恶劣的工作环境(可能是被动的,也可能是主动的),总体来说,农村居民的工作(除务农外)环境要劣于城市居民的工作环境。中国农村居民对城市生活有一种天生的向往,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这种向往越强烈,对恶化的环境质量承受力越强。这种追赶效应将导致环境质量恶化。而对于富裕群体而言,由于各地出于吸引投资、加速城市化等目的,对人口迁移、人户政策越来越宽松,只要购买符合指定面积的住房即可解决户口问题,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这不仅是一种投资,更使富裕阶层丧失改善环境的动力,而改“用脚投票”,当国内没有适合居住点时,移居国外可能成为他们新的选择。

此外,收入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与“权力嵌入”有关,在不健全的法制及“熟人社会”下,“权力嵌入”下的高收入阶层更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使环境规制力度与效应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表1列出了1991~2009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数据。由表1中数据可知,城乡收入比从1991年的2.40增长到2009年的3.3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991年的1165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865.9万吨,虽然两个变量在增长中有所波动,但总体上来看,二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因此,就所选择的环境指标而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当发展权和环境权产生冲突时,几乎所有政府都要优先选择发展。

二、经济分权、政治集权与环境污染

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构成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全部激励,而这一激励最重要的影响渠道是政府之间的锦标赛竞争。在锦标赛竞争激励下,GDp及其增长率就成为众所周知的竞赛指标。因此地方政府的目标与社会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相对来说地方政府的目标更短期化,更注重能够很快在经济增长上获得效果的工作,而对其他长期目标则相对忽视。这种激励模式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在锦标赛模式下,地方政府主要的工作就是招商引资。在某些地方,招商引资成为一项政治任务,甚至成为下级官员考核的指挥棒。在这根指挥棒下,环保评审未批先行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去搞所有手续,政府说可以动了,项目就开工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环保总局既不能直接叫停项目,罚款也不能超过20万元,不能撤官员的职,连自己的地方部门也管不了,怕它什么?就让它在媒体上喊两声吧,反正喊也是白喊,我们该干嘛还是干嘛。这就是现实。3年来,每当我看见违规的项目在补办手续后,用各种方法拖延兑现环保承诺;看见新的污染项目违法开工后,又打着‘不能让国家受损失’的名义补办手续,心里十分沉重。”在引进外资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专题政策研究课题组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1995年投资资源消耗型、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外商占外资企业数的30%左右,而到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84.19%。与此相比,环保产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不到0.2%。众多研究认为,宽松的环境管制是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一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特征。

在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地区间雷同的“小而全”产业结构在锦标赛竞争下得到强化,不仅造成地区间市场分割,还加剧了总量投资过剩和产能过剩。这一点直接体现在各地区轻重工业失调,2008年全国重工业比重为71.33%,但重工业比重在70%以下的省区市仅包括浙江、福建、山东、广东、重庆、四川、,绝大部分省区市重工业比重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而重工业中占绝大比重的又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因此很多人把节能减排的源头归为结构节能、结构减排。

另外,在企业与居民环境权益关系中,由于与企业相比,居民在创造GDp方面处于绝对劣势,地方政府偏向企业。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或政绩目标而默许企业的污染行为,甚至干扰居民的维权。

与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的目标更是多任务的,除了关注经济增长外,中央政府还要关注收入分配、环境污染、社会保障等等。在环境污染问题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是一种合约关系,该合约的履行情况取决于二者的谈判能力。当中央政府更关注经济增长时,地方政府的谈判能力更强;当中央政府更关注其他目标时,地方政府的谈判能力就弱。因此二者的谈判能力随中央政府目标着重点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环境污染也较重或较轻。比如,在2008年迎接奥运会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较典型的有《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区域限批等。区域限批可能是最严厉的环境规制措施,所谓“区域限批”,是指如果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出现严重环保违规的事件,环保部门有权暂停这一企业或这一地区所有新建项目的审批,直至该企业或该地区完成整改。这是环保部门成立近30年来首次采用这一行政惩罚手段,反映了中央政府强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中央政府在环境污染博弈中的强势地位。地方政府为了避免“区域限批”,也对下级政府或企业实行“区域限批”,以保护本地发展的整体利益。在下达减排指标或设置污染税标准时,各地标准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博弈结果,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的标准较高,经济落后地区的标准较低。如Dean等(2009)研究表明:北京、天津、广东、江苏、辽宁、上海、浙江、山东、新疆的水污染税在13元/吨以上,福建、河北、黑龙江、湖北、吉林、陕西、安徽、河南、云南的水污染税在8~13元/吨,甘肃、广西、贵州、江西、四川、湖南、内蒙古、宁夏、青海的水污染税在8元/吨以下_1引。图1显示了2009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由图1可知三种污染物波动情况基本一致,经济发达地区排放量较低,而经济落后地区排放量较高。

因此,经济分权、政治集权的政治结构很可能造成“一放就乱,一紧就好”的环境质量周期波动,尽管每次周期波动的触发机制可能有所不同,但肯定是来源于中央政府。

三、关系型治理结构与环境污染

中国的治理结构本质上仍是关系型治理。Li(2003)区分了基于关系的治理和基于规则的治理两种合约实施方式:前者是通过固定主体之间的长期博弈来自我实施的,后者则是通过第三方(如法庭)来实施的。关系型合约是一种隐性合约,这种合约的维持仅要求双方知道合约变量的局部信息并且对结果有着共同的预期。中国长期是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社会,人们长期世世代代居住在某个固定的地方进行长期博弈,另外中国的户籍制度降低了社会的流动性,使得长期博弈成为可能。

在环境污染的治理上,关系型治理也从各个渠道产生作用。从执法角度来看,当产生某种纠纷时,大部分中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诉讼,而是问“有没有人”,这种情况为执法人员创租和抽租提供了条件。创租就是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办法来增加企业的利润,人为地创租,诱使企业向他们“进贡”,以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抽租则是政府官员故意提出某项会使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为威胁,迫使企业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与政府官员分享。这种创租和抽租实际上是政府官员主动设租以寻求参与既得利益分配的腐败行为。这种政治寻租行为的扩散,会严重扭曲决策层的真实意图,造成环境的恶化。

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上,关系型治理更多体现为相互扯皮,而不是相互配合。如法律法规授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部门有环保、公安、交通、建设、林业、农业、海洋、渔政等部门,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由于“统管”与“分管”职权不明,管理体制不顺,结果是有的方面几个部门同时在管,争权夺利,互相扯皮;有的方面无人负责,互相推诿,造成漏洞。

从公众参与的角度来看,关系型治理下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不高。根据《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7》,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低,环保参与度也不高,环保满意度令人担忧。这和国人的处世观有很大关系,由于居民流动性较小,居民之间以及居民和企业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博弈关系,遇到污染事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都在社会上混,谁不求谁啊”,甚至遇到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污染情况时,很多人的选择或者是“忍”,或者是“逃”,要么不开窗户,要么干脆把房子卖了换个地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曾经一度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来允许有限制地燃放,这本身就是关系型社会在起作用。

表2列出了1995-2006年污染问题情况,由表2中数据可知,来信数、来访人数、来访批次、各级人大政协环保方案提案数逐年增加,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关系型治理的缺陷。

四、提高环境质量的对策

根据上文的分析,提高环境质量可从城乡收入差距、政治体制、关系型治理三个层面展开。

1.从城乡收入差距层面

在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一要增加农村的教育投资,提高农业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劳动力主要承担的是低技能的工作,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加速其从非技术劳动力向技术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转变,提高工资收入。二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技术工人一方面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另一方面享受到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非技术工人尤其是农民一方面获得平均收入水平以下的收入,另一方面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以外。在制度设计上应倾向于非技术工人,使他们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并尽可能享有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三要增加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农村居民收入以劳动报酬为主,改革分配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从政治体制层面

在政治体制方面,在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中国要作的调整只是在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框架下引入更多更有效的政治竞争和权力制衡。一是改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将环境、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列入考核指标。二是改变地方政府官员任命办法,采用上级任命和基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西方政治民主模式中,地方政府官员的权力主要来自本辖区的选民,而非中央政府。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是由上级任命的,由此产生了“向上负责”而不是“向下负责”的政治激励与治理模式。在上级任命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政府评价和民众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民众评价不合格的,一律不得晋升,也不能异地为官。我们既然能有效地选举人大代表,也就能有效地评价地方官员。三是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提高民众“退出”能力。四是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政策决策过程,削弱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能力。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9

一、知识经济概述及特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就特点而言,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知识及智力,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相比,智力和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说明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及智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人力资源的发展中,人才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下,经济的增长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某种意义上,劳动型的密集产业被知识经济型的产业所代替。知识经济中,信息化和网络化是发展的助力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输变得更加容易,而且经济活动变得日渐全球化。此外,知识经济还体现出无形化与虚拟化的特点,一定的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网络化的发展使得经济活动变得更加虚拟化,并且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及数字化,便于人们相互沟通,使得经济活动更加全球化。全球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知识经济还表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的兴起和新能源的使用不断地让人们的智力、知识,得到开发和积累。智力和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最重要生产要素,在今后的发展中起到增值作用。

二、知识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一)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会计工作中基本的前提条件是会计的基本假设,是现存的环境所赋予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影响会计基本假设的原因是新问题的出现。首先,知识经济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的基本假设。另外,知识经济下,全球化经济发展成为现实,并且促使网络化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新场所。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虚拟企业成为一种网络临时性的结盟组织,它与传统意义的组织不同,主要借助计算机网络,将市场、目的进行重组。对于会计主体而言,它们在不断地整合中发生变化,呈现出多方位、多层次的特征,并在知识经济下对会计信息系统空间的界定上,将“虚拟企业”及集体涵盖在内,有必要反映价值运动。

(二)对持续经营假设造成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在正常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既定的发展目标持续进行,并做出预见。会计系统中持续经营假设具有一定的时间范围,而且该情况下,通常采用的是保持一致的会计方法,是成本及权责发生的基础。知识经济时代下,竞争日渐激烈,商品、设备更新换代较快,企业市场份额的占有在短时间内被抢走。另外,相应的产品周期大大缩短,极大程度上造成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导致企业解体风险增加。

(三)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事实上,会计领域内分期假设是对经营假设的补充,由于持续经营将会计的主体看做长期经营单位,但是对信息的使用者而言,它通常因关注一个短期的决策,而需要对经营成果信息进行掌握。这就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再作出决策。在具体的会计分期假设中,受到手工会计模式的影响,系统信息的加工中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及物力,将企业的持续经营划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又相互衔接,进而实现持续性及规律性。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因网络化、技术化的不断应用,使得人们对会计分期的必要性及划分方法。另外,在知识经济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信息成为应用的关键,而且对前瞻性的信息呼声高涨。当今,会计信息假设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随机利用会计信息及时性决策的需要,信息的使用者需要在网络上获取联机实时报告。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下,会计信息快速更新的特点,为实时报告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三、知识经济下,会计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的发展下,对于实体企业的发展而言,主要是通过资本运营进行销售,进而获得利润。但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有型的资产不再是独有的,企业能否良好发展还需要具有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相应的无形资产。而且,现如今的企业中,企业总资产的组成部分中金融衍生资产和无形资产成为最重要的资产内容之一,而且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增强宏观会计的主体假设

在知识经济下,互联网经济日渐发展,企业想要获得大发展,就必须借助互联网寻找发展机会。尤其对集团跨国公司而言,包括母公司和各个子公司在内,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交流及合作必须借助网络技术传递信息。另外,会计信息作为“利益相关联合体”,对其会计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产生极强的影响。我们应该正本清源,增强宏观会计的主体假设,将相应的会计系统限定在一个经营良好或经济相对稳定、独立的单位,并从理论上将会计系统限定在特殊的空间范围内。目的在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利益相关联合体”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三)提高对人力资源的重视

具体来说,知识经济下,应加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会计系统的发展中。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指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人力素质成为企业生产及发展的内在表现部分,成为生产力及内在动力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知识经济环境的发展而言,对资产的概念进行评价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对人力资源的应用评价需求显得相当迫切。

经济环境的分析篇10

关键词: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tL75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

环境与经济是一个系统的两个因素,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后,面是协调发展,互为促进。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指标间也互相联系,并存在一定客观规律。经济形势很大程度上自接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环保工作也只有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才能体现环保参与宏观决策、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就揭示了环境质量与收入间的倒U字型关系,说明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科学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随着环保部门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综合管理职能日益凸显,参与政府宏观决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是在一定时期和区域范围内,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结合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势,以规划目标、统计数据和监测数据为依据,运用统计调查、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发展趋势预测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

开展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对环保部门及时把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形势,适应政府宏观调控新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现阶段做好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已成为环保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的客观需要。

图1

二、基本思路

1、总体框架

形势分析应结合环境与经济两个方面,按照“透过经济看环保,透过环保看经济”的要求,全面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数据和环境保护基本情况,客观研究经济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准确把握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总体框架见图1。

2、重点分析的几个问题

1)注重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环保工作的影响。

主要是分析体现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绩效的关键指标,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进行趋势预测,就经济形势对环保工作的影响加以分析。主要分析内容见表1

表1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环境保护服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处理好服务与监管的关系,切实发挥环境保护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2)重点关注污染减排进展情况。

污染减排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环保焦点。准确把握污染减排形势,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形势分析要在分析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进度基础上,深入剖析原因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对减排进度滞后地区实施预警机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

从经济发展全局判断污染减排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进展、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等方面;

重点减排工程落实情况,重点梳理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火电企业脱硫脱硝、重污染行业整治等工作,按照年度减排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工程完成情况和减排效益进行分析,对没有按进度完成的工程和地区,可建议行督办、通报和约谈;

环保监管情况,包括减排核查和各类环保专项行动情况、管理减排各项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等。

3)客观判断引起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环境质量是检验环保工作的最终标准。形势分析应对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进行判断。重点关注地表水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城市空气质量、县级以上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m2.5以及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主要指标等,可按十年或五年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客观判断本地区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对部分恶化趋势较为明显的指标,要从减排进展、环保工作力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气候因素、主要污染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方案。对改善较为明显的指标,也可从上述几方面阐述是属于阶段性改善还是趋势性改善。同时加强对重点流域和重要湖泊的水环境质量分析,主要从总体水质、满足功能要求断面比例变化情况、水质下降断面分布主要区域、主要变差指标等方面查找原因。

4)着力体现阶段性环保工作重点领域。

环境保护阶段性重点领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面有所变化。从宏观层面,环境保护已逐步进入环保优化发展的新阶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境保护要作为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环保工作本身,环境保护已经从重点开展单领域的污染防治到全面防治污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阶段,新的污染防治重点领域不断出现,由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阶段性环保专项重点工作日益增加。形势分析应准确把握客观形势和宏观政策要求,科学把握工作节奏,理清轻重缓急,切实体现阶段性工作重点,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

5)及时呼应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新诉求。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网络资讯、微博等信息快速传播手段的普及,环保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及新闻媒体频繁聚集的焦点。从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核辐射影响,到pm2.5的问题,都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们迅速关注的热点,如果不能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就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形势分析要紧紧抓住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新诉求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注重分析环境投诉举报和形势,广泛收集舆情,对群众关注较多的污染企业和污染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处理意见。

3、主要分析方法

1)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

综合分析是建立在专题分析基础上的,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重点流域等环境质量指标和GDp、工业投资、用电量等经济指标的专题分析。对某些变化较大的指标和敏感性指标,如减排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集成,并与目标进行比较,对数值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与经济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总体形势判断和预测,提出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对重点行业、企业和区域的专题研究是提高形势分析深度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事物的性质和和发展趋势。定量分析是一种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表征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其实质是专家经验、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探索复杂性系统问题的途径。简单的说,“保持稳定、趋势向好”就是定性,结合环境统计、监测等数据信息实现目标内容的可视化就是定量分析。

3)定期分析与远期分析相结合

定期对环境与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如季度分析),可准确把握一定时期内重大宏观政策(包括环境和经济领域)的走向与调整,迅速做出分析与研判,提出针对性的方案,增强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时效性。远期分析可根据多年环境与经济数据的比对,探索两者之间的规律,有利于统筹谋划本地区环保工作的节奏和重点。

4)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

纵向分析是对各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或者环境基本情况各指标进行研究,获取其数据变化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研判发展趋势提供支撑。横向分析是借鉴相似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或者借鉴现有环境经济分析模型,预判本地区环境指标走势。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的有机结合,可以正视差距,正确把握阶段性特征,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结束语:

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但总体面言,该项工作尚未全面铺开,各地形势分析的深度也不尽相同。同时形势分析工作也由于缺少技术方法的有效支撑,容易使分析成果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要进一步做好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必须在全面掌握环境及经济形势数据的基础上,摸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更

多地运用科学工具实现定量预测与定性研判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