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4:00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括概述;发展前景

前言

所谓继电保护技术就是指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一、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

与当代其他的新兴科学技术相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相当古老了,然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又总是充满青春活力,处于蓬勃发展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科学技术,又与电力系统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以电力系统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泉源,同时又不断地吸取相关的科学技术中出现的新成就作为发展的手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过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论点。

二、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史

随着电力系统的出现,继电保护技术就相伴而生。由于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以数字式计算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的价格昂贵,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因此没有在保护方面取得实际应用,但由此开始了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结构的大量研究,为后来继电保护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从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90年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到了微机保护时代,也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第四代。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1989、1994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从此以后,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在19世纪末已开始利用熔断器防止在发生短路时损坏设备,建立了过电流保护原理,1905-1908年研制出电流差动保护,自1910年起开始采用方向性电流保护,于19世纪20年代初生产出距离保护,在30年__代初已出现了快速动作的高频保护。由此可见,从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上看,到本世纪20年代末普遍应用的继电保护原理基本上都已建立,迄今在保护原理方面没有出现突破性发展。从实现保护装置的硬件看,从1901年出现的感应型继电器至今大体上经历了机电式、整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微型计算机式等发展阶段。纵观继电保护将近100年的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出,虽然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早已提出,但它总是根据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相关的科学技术中取得的最新成果中发展和完善自身。

三、继电保护的发展阶段

总的看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两次飞跃。三个阶段是机电式、半导体式、微机式。第一次飞跃是由机电式到半导体式,主要体现在无触点化、小型化、低功耗。第二次飞跃是由半导体式到微机式,主要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显而易见,第二次飞跃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它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当前正面临第二次飞跃的大好机遇,因此应该立足于充分发挥微机保护的智能作用,根据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利用相关技术的新成就,把继电保护技术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四、结束语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电力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稳定发展。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组成结构,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线路等。其复杂性不仅是指组成,还有其每个元件之间由于电磁等都会发生联系,有些甚至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继电保护技术作为确保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继电保护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大大的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一、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从1949年开始,建国后我国的电力行业备受重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通讯技术不断更新,促使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主要将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1)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阶段。50年代,我国的工程人员主要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为主,主要学习的技术有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凭借对国外技术和经验的学习,我国的工作人员经过逐步的摸索和借鉴,慢慢的建立了一支理论和经验兼备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

(2)晶体管继电保护发展和应用时期。该时期主要是指60年代至80年代,在该阶段我国已经摆脱了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完全靠引进的情况,标志性事件有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共同研究的500kV的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在葛洲坝上的应用。

(3)集成电路保护时代。该时期严格说来从该阶段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工程人员开始对集成电路保护进行研究,到80年代末已经大面积的取代了晶体管继电保护,到90年代初,正式开启了集成电路保护的繁荣时期。

(4)计算机继电保护时代。计算机继电保护最先从20世纪70年开始研究,由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计算机继电保护的开始,90年代末,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日益成熟,不同原理和颇具特色的微机继电保护,丰富了我国的计算机继电保护装置市场,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阻止事故的扩大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继电保护计算及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继电保护配置、设备的技术参数等相关数据的不确定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保护装置的定值,不同型号的保护装置其定值也不同,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新的保护装置还会源源不断地研发出来,而定值又是不可预知的,这就造成了数据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另一个重要原因出于保护装置的定值计算上。继电保护计算的内容之一就是保护装置的定值计算,保护装置的定值计算要充分考虑到相关工作人员的从业经验、保护测量方法、电网构造以及从业人员对相关规定把握尺度等因素,但由于上述因素存在的差异,就造成继电保护定值计算的不确定性。

1、继电保护技术介绍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采用了继电保护技术,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电力元件,主要是当电力系统出现障碍时,或是电力元件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出现故障时,在向工作人员发出安全报警的同时,向其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防止故障蔓延的一种自动保护装置。根据不同的故障情形设定不同的处理程序,常见的有:

(1)出现电力系统元件故障。当出现该类故障,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设定的程序,向控制的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的命令,以便电力系统迅速的脱离故障元件,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对故障元件的损坏,而且避免了由于该元件造成的电力系统大面积通电事故。

(2)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当继电保护装置检查到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时,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主要考虑工作情况以及设备的维修情况,给予不同的预警信号,主要的解决途径有,人工解决、装置自动调整以及对于不能自动调整、而且继续运行会危害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2、电力保护装置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广泛的用于厂企业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等,对其电力系统进行保护,主要包括高压供电系统线路保护、主变保护以及电容器保护三个方面。对于高压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而言需要对不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投入电流速断保护,而在合闸后自动解除。然而对于高负荷的配电所还应该设置过电流保护。对于变压站而言,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主要包括线路保护、母联保护、电容器保护以及主变保护。其中电容器保护,是对电容器进行过流保护、零序电压保护、过压保护及失压保护;而主变保护主要包括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的主保护以及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的后备保护。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1、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数据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逐渐地成为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技术支柱,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而言,现阶段的继电保护装置由于缺乏数据共享以及数据通信手段,功能和作用比较单一,一般只能进行差动保护和纵联保护,所有继电保护装置都只能反应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作用也只是切除故障元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而计算机网络以及数据通信技术的使用,使得继电保护装置还具备系统保护,即处理切除故障元件外,还可以通过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而达到保证全系统安全的目的。该目的的实施需要将整个电力系统的中的各设备和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即实现了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

2、智能化

随着我国的快速进步,各领域对操作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研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例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研究也已经开始。主要表现有,神经网络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该方法是一种非线性映射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难以通过列出方程式或传统算法求解的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在继电保护中,运用神经网络的方法,经过大量的故障样本的训练,充分考虑各种故障问题,即可以轻松的解决输电线两侧系统电势角度摆开情况下发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以及距离保护很难正确作出故障位置的判别,从而造成误动或拒动等问题;遗传算法、进化规划等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能大大的增强工作的效率以及保护操作的准确度。

总而言之,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具有较大的差异,需要我们继续不断的努力,促使继电保护朝着智能化和网络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尹星光,韩荣珍;微机继电保护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J];广东电力;2003年03期.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156

0前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在电力工业方面取得的相关进步,我国的电力生产相关技术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甚至在一些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过,在我国电力技术发展迅速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相关发展,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的责任与压力也在逐年增长。针对这种现状,对我国电力生产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什么是电力继电保护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是一种由各种电力保护、维护技术所构成的一种完整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包含着对电力系统的相关故障分析、继电保护的配置设计等多方面功能。近年来,继电保护技术一直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在最早出现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中,采用的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熔断器,而随着近年来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发展,我国的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电磁式继电保护装置-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集成电路式继电保护装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这四个阶段的发展[1]。

2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继电保护技术的起步,通过与外国相关电力技术人员的学习,开启了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先河。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较为有效的保护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我国当前的继电保护技术使用中,微机继电保护是目前运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继电保护技术。我国自八十年代左右成功研发出微机继电保护技术,随后的三十多年间,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使用。相较于传统的继电保护技术,微机继电保护有着自我测试的功能,而其本身具有的极强的处理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有着明显的优势。此外,微机继电保护因为本身有着微型计算机的支持,这就使得其能够支持我国电力系统保护的自动化,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为人为操作错误产所生的问题,因此微机继电保护拥有更强的安全性。在我国多年间的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发展中,经过相关权威机构调查表明,我国所生产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从技术上已经超越了国外进口的相同装置[2]。

3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也会随之不断进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将由微机继电保护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以及数据通信一体化的方向展开发展。

3.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计算机化

随着我国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继电保护技术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加强我国电力部门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统一管理,原本分散的继电保护装置得到集中,这就大大促进了我国继电保护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发展。总而言之,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化方向的发展,将大大的方便我国继电保护的相关管理[3]。

3.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

随着我国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与网络已经拥有了较为紧密的联系,而继电保护技术也随着网络相关技术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继电保护技术网络化中,相关电力管理部门对于电力系统保护的便利性大大增强,这就大大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一体化进程。总而言之,继电保护技术向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将大大的提高我国继电保护的相关管理水平。

3.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

随着我国计算机与智能手机在各行各业中的普遍应用,我国人们已经日益意识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这种社会大势的驱动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智能化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结合相关智能化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效率,并能够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开拓更远大的发展空间。

3.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

所谓自适应控制技术,指的是根据电力系统中的运行状态以及相关故障,实时改变相关保护性能的一种新型继电保护技术。自适应继电保护控制技术,能够灵活的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对于我国电力系统来说,是一项极具潜力的继电保护相关技术[4]。

3.5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控制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控制中,近年来推出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等技术对于其相关控制有着较为不错的推动作用。这些相关高新技术的推广,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一体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大提升了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展开。

4结论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与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结合使得继电保护的相关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虽然在计算机技术与继电保护技术在我国现阶段的结合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二者的结合正是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而随着二者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相关电力产业也必将迎来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沈旭晓,刘雷,蔡伟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3(24):176-177.

[2]刘言冬,丁宏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02):90-91.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113-02

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供应形式之一,电力能源具有污染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其安全卫士――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我国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其对继电保护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技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现阶段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是微机保护,1984年华北电力大学所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通过了验收,标志着微机保护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大规模应用的开端。不同原理和机型的微机保护各具特色,微机保护在算法、保护软件等方面都具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全面进入微机保护时代。微机保护原理如图1所示。

2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发生的异常或者短路情况时电气量的变化来完成相关装置的动作,并给出报警信号。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是:当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时,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为相关的变电运行值班人员提高可靠的判断依据;当电力系统发生了故障时,自动而迅速地对故障进行切除,确保非故障部分能够有效的继续运行;若电力系统出现了异常运行情况,则其应准确发出报警信号,并及时通知变电运行值班人员作出相关的处理。

3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新技术

3.1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模拟式继电保护正逐步向着数字化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从变电站整体综合自动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在配置过程中具有较为灵活的特性。假设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用传统的模式并有效利用当地的监控系统,相关的保护配置数据能够利用遥信方式实现远方终端至内部的反应,同时这部分保护数据还能够实现串口通信,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从继电保护装置运营模式来说,其具有分散性,即保护单元和相关的控制单元是分散的,通常安装在主设备周边地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独立的测控系统,这就能够保证整套装置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pLC在继电保护技术中的新型应用分析

pLC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工业化计算机装置,其在编程语言配置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控制能够充分适应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从这个方面来说其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多个继电保护装置所建立的可编程控制系统即可实现分立元件设备的连接,即将复杂的继电保护装置逻辑关系进行有效的表达。pLC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如图2所示。

当前技术背景下,通过对pLC器件的有效利用,并配合对软件的有效编程,能够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在分散状态下各个元件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特别要注意的是:通过建立pLC器件可以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在各种辅助电气设备上的利用,这样就能够通过数据定义来对传统的机械式触点继电器设备进行代替,同时还缩小了继电保护装置的体积,实现整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提高。

3.3广域保护技术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通过对广域保护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大范围内的联网趋势,并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相关防线所涉及到的可靠性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可定义广域保护如下:通过广域测量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多个点的信息的有效利用,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下当发生了相关故障时及时进行准确而可靠的计算和处理,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利用。在广域保护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可靠性及稳定性的研究。电网广域保护系统组成图如图3所示。

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对故障的有效切除,增强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从这一角度来说,通过对广域测量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控制装置的功能的有效结合。在整个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实践上来说,通过广域保护系统所实现的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利用广域信息的方式实现电力系统正常状态下的监测及控制功能;二是利用广域保护技术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可靠性应用,完成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整个继电保护装置可靠分析和计算的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并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技术更新提供支持,引起了广大电力工作者的重点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必将更稳定、更高效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贺家李,郭征,杨晓军,等.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与动态性能仿真[J].电网技术,2004,(9).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发展史;基本概念;任务;作用;应用分析;未来前景

1继电保护的发展史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是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短路,则电流增大。为避免发电机被烧坏,最早采用熔断器串联于供电线路中,当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首先熔断器,断开短路的设备,保护发电机。这种保护方式,由于简单,时至今日仍广泛应用于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用电设备的功率、发电机的容量增大,电网的接线日益复杂,熔断器已经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于1890年后出现了直接装于断路器上反应一次电流的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19世纪初,继电器才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保护,被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1901年出现了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1908年提出了比较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1910年方向性电流保护开始应用,并出现了将电流与电压相比较的保护原理,导致了1920年后距离保护装置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随着晶体管的发展,出现了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60年代,有了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想法。90年代后半期,数字式继电保护被大量运用。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内容

2.1基本概念

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虽然无法避免,但是系统发生事故却可以预防。一方面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另一方面在电力系统中每个元件上装设一种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当电气元件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该装置能迅速作用于断路器,切断故障元件的供电,或向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及时进行处理,就可以大大减少发生事故的机率。这就是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2.2任务和作用

1)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子机械系统中快速.自动地切除,使其损坏程度减至最轻,并保证系统其他无端障部分继承运行。

2)反应系统的不正常工作状态,一般通过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值班人员处理。在无人值班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可视设备承受能力作用于减负荷或延时跳闸。

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电力系统其他自动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的时间,尽快恢复供电。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预防事故或者缩小事故范围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3基本要求:

1)可靠性:指保护该动作时动作,不该动作时不动作。确保切除的是故障设备或线路。

2)选择性: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避免大面积停电。

3)灵敏性: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保证有故障就切除。

4)速动性:指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2.4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者设备故障前后的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息量,当突变量达到一定值时,启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3.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功能应用的分析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应用中广泛用到了继电保护装置的电容器保护、主变保护、母联保护以及线路保护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电力系统输变电过程中的设备进行保护从而避免了故障的发生,节省了资金。

3.2网络背景下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分析

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广泛使用了网络、计算机科学以及综合自动化等技术。这些现代化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和运用,使得现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更加智能化和网络化。首先,单片机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运用,使继电保护达到了微机化,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了更为精确和灵活的操作。其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使得继电保护工作更为网络化、信息化。在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的同时有效的达到了远程故障调节在线监控与报警信号等目的。此外,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综合运用。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和中心监控系统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关系,节省了相关工作人员监控调节的步骤,使得工作更加智能化。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1现阶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现阶段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方面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完成中国自主开发的上升阶段,今天的电力企业发展是和电力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的,在电力技术研发机构继电保护方面的研究一直在继续当中,而且已经有很多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在继电保护方面取得成功,比如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智能化继电保护技术和结合网络的继电保护等,有效的保障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电力企业扩大产值最为重要的技术。现阶段最为前沿的技术就是与网络结合的继电保护技术,与网络密不可分的计算机也随之覆盖整个中国,这两种划时代产物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的电力纪元开始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被淘汰,替代它们的就是网络、计算机。但是这两种产物都需要电力系统的支撑才可以完美运行。

2继电保护网络系统分析

继电保护与网络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电力信息和电量数据的共享,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电力企业最为有效的帮助工具,网络的作用被无限的扩大。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在网络与电力系统整合后大量的电气设备得以升级换代,在实际供电网络电气线路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发达地区用电量大的变电站的远程监控系统,对于电力终端的信息数据分析、处理、反馈等。可是电流的电位差不动以及发生的元部件问题网络就无法起到作用,继电保护也只能对电力系统内部的元部件起到作用。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在突然性出现断电的情况下自动运行,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事故性的扩散性问题,但是在计算机技术结合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经突破这一难题,实现全程供电的全面事故性监控、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技术,随时可以把供电网络的任何角落出现的问题提前就起到预警机制,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电力系统有效的结合。是趋于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技术。也是作为未来电力企业继电保护技术发展方向。

3智能化继电保护分析

现阶段还是有很多地区的电力系统还是采取未能更新省级的传统继电保护技术。在现代化生活持续上升的阶段,供电能力决定一个城市的重要发展指标。而未能升级的继电保护技术当电力系统负载量超过承受能力出现故障时候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为此现在现阶段继电保护智能化升级换代已经是大势所趋,通过调查升级换代后的基点保护的电力系统。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有效保护技术,可以不间断性的输送电力。企业的经济产值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经成功在电力系统中安全运行,而且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所以未来电力企业的继电保护技术当以智能化为主。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的保障了电力系统内部的电气元件的正常性能,可以对所有的连接线路的电子元件进行实时的检测,无论是股整体运行数据的分析,乃至电气设备运行期间的保护,都可以依靠智能化的电力技术作为首要的保障性技术。

4未来电力企业开发设想

未来的发展是智能化机器人来操作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只要电力企业的指挥中心下达运行指令,智能化机器人按照预先设计的工作计划就可以完成供电工作,智能化机器人可以处理电力系统内部所有的故障性问题,而且通过逻辑性处理的方式,完全按照人的思想设定来处理故障问题,并且可以按照指挥中心下达的任何指令开始处理问题,而且在一些天气极其恶劣的地区,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虽然只是一个假设性的设想,但是这是未来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保证电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设想。作为电力企业的研发部门应该要有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要以扩大电力企业的发展为开发方向,实现在无人操作的电力系统。开发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技术,要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设计思想。

结语: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快速的前进,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电力产品投入使用,电力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极大地促进了电力企业技术革新,越来越多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被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有效地保障了社会正常用电的需求。继电保护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供电的正常运行的主要安全设备,由于社会日常生活用电量不断的攀升,继电保护技术也随着不断地提高,避免供电线路突然断电的有效手段,保障电力系统内部的电气元件正常性。

参考文献

[1]刘岳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7.

[2]赵永昱;;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J];科学之友;2011.10.

[3]席建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继电保护;现状;前景;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16-0000-01

talkingontheDevelopmentofRelayprotection

ChangDongliang

(ShaanxitongchuanpowerSupplyBureau,tongchuan727031,China)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developmentstatusofrelayinChina,aswellasthefuturedirectionofdevelopmentforsometime,andabriefdescriptionoftherelayinthepowersystemsignificance,andtechnicalmeasurestosummarizethedailymaintenanceofrelaysomeoftherelatedtechnologies.

Keywords:Relayprotection;Status;prospects;technicalmeasures

一、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压升级的不断提高,电网的日趋复杂化对电能的质量及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城市电网配电系统在其覆盖的地域极其辽阔、运行环境复杂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电气故障的发生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一方面,技术的改进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继电保护性能的提高;另一方面,老化的继电保护装置满足不了现代高科技的需要,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影响重大,要切实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就要在保护措施上做好工作,而继电保护是其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在电力系统中的任何一处发生事故,都有可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确保城市电网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装置。因此,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对继电保护有一定的了。文章将对继电保护的现状,发展方向,以及意义进行分析并且以一定的标准进行阐述。

二、继电保护的现状

1984年原东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目前,继电保护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对继电保护提出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开发的新天地。另外,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此时,我国继电保护技术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前景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进步的,电力系统对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也对继电保护技术做出革新提出了要求,以应对电力系统新的要求。未来的继电保护技术将面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趋向发展,发展趋势集中体现在硬件上高度的集成化、标准化、性能上的开放化,软件上的多功能化。现在,比较前沿的是基于ieC61850标准统一了站内通信规约、规范了保护测控装置的模型和通信接口,增强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实现了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在线监视装置的健康状况。同时,用网络代替电缆,可以通过网络报文实现信号传输回路的自检,实现传输回路的状态检修,避免了传统电缆回路接触不可靠时无法自检的缺点,将大大降低变电站的维护工作量和维护成本。继电保护装置的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须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四、继电保护的技术措施

加强保护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才会正确动作。任何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运行工、保护工、管理人员必须抓住细小的事情,分析透彻,综合判断,拿出改造措施,以点带面,搞好设备改造,避免重复事故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针对直流系统中,直流电压脉动系数大等工作不正常现象,可将装置改造成整流输出交流分量小且可靠的集成电路硅整流充电装置。其次,可对二次回路进行核对、整理、改造,使其控制、保护、合闸及热工回路逐步分开;第三在开关室加装熔断器分路开关箱,既便于直流接地的查找与处理,也避免直流接地时引起的保护误动作。(2)针对缺陷多、超期服役且功能不满足电网要求的110kV线路保护逐步由晶体管型、整流型改造更换为CKF、CKJ集成电路及微机线路保护。技术改造中,对保护重新选型、配置时,首先考虑的原则是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及快速性,其次考虑运行维护、调试方便,且便于统一管理,优选有运行经验且可靠的保护。(4)对现场二次回路老化,保护压板、继电器接线标号头、电缆示牌模糊不清及部分信号掉牌无标示现象,重新标示,做到美观、准确、清楚。(5)􀀁将全站所有水银接点瓦斯继电器更换成可靠的干簧接点瓦斯继电器;低电压电磁型继电器更换成集成型静态继电器;对保护装置中不能保证自启动的逆变电源,要进行更换。

对于基于ieC61850标准统一的保护装置故障运行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关闭装置电源、投入检修状态硬压板后,运行人员可以重启一次。如装置恢复正常可以继续运行,但需要及时将现象告诉调度及相关部门;如重启后无法复归,重新关掉装置电源并投入检修状态硬压板,退出本装置GooSe软压板。运行中的智能终端装置故障,关掉装置电源、投入检修状态硬压板后,运行人员可以重启一次,如装置恢复正常可以继续运行。

电力事故是国民经济的一大灾害。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安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高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避免事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瑞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贺家李,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

[3]毛锦庆,王玉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m].中国电力出版社发行,2000,2

[4]王维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这一势态下,电力业也快速地发展起来[1]。基于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合理、科学地应用该项技术,能够使电力系统在运行方面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提升整体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为了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能够更加具有应用价值,本课题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在应用方面的不足及对策进行探究便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1设备选型方面

以电力系统的具体需求为依据进一步完成设备选型,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对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来说,需要将自身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以继电保护装置为基础上,从而实现对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测,进一步使电力系统所存在的潜在故障得到有效排除。现状下,在继电保护中,网络监控系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网络监控系统的应用还能够与继电保护充分融合,进一步使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控与网络化监控[2]。结合前面叙述,遏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过程中,需做好设备选型,并且设备选型需结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及需求,选择合理的型号,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有效展现出来,进一步使电力系统实现既安全又稳定的运行。

1.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功能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具备多方面的功能,比如主变保护功能、电容器保护功能以及线路保护功能等。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上述功能的充分利用,使电力系统输变电当中的变电站设备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进一步使由于变电站故障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得到有效避免。继电保护装置在电流保护方面使用了二段式或者三段式,这样使由于短路而造成设备损坏的状况得到有效避免。与此同时,在母联保护以及主变保护功能的应用下,使得设备损坏等故障的发生大大降低。

1.3继电保护技术融合了多项现代化技术

现状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融入了多项现代化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融入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更加完善,从而使该项技术的网络化特点与智能化特点充分展现出来[3]。比如在单片机技术的融入下,使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对网络通信功能模块加以利用的基础上,使中心监控人员的监控力度得到有效强化,同时还提高了故障信息的收集能力。显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融合提升了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这方面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1相关问题分析

在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过程中,倘若因设备出现故障,那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便能够发挥作用,快速地排除存在故障的元件,从而保证其他元件能够正常工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状态有两种,一种是工作,另一种是闲置。在系统元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系统才会被激动,然后处于工作的状态。倘若没有元件故障发生,那么保护系统便处于闲置的状态。然而,保护系统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从而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如下:(1)由于系统中应用了不合格的元件产品,进一步引发安全隐患。(2)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一些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有害气体以及灰尘的介入,从而加快了设备的老化,进而间接性地导致继电保护设备受到损害[4]。(3)不同型号的系统有不同的保护方法,由于系统保护方法不具规范性与科学性,进一步引发系统故障。

2.2相关解决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的出现,便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具体对策有:(1)做好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要想使电力系统得到有效保障,做好管理方面的强化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需要提高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完善,降低或排除由人为因素而引发的损失等。(2)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通常会导致工作环境较差,从而出现大量的有害气体及灰尘影响系统的运行。针对这些问题,便需要提升工作人员思想认识,通过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及业务培训等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3)使保护设备实现微机化,做好保护技术改革工作,完善相关制定,使继电保护更具标准化、更具专业化。

3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在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下,使得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增强,对系统故障的排除具有时效性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利的环境因素、系统设备故障因素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便需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提升员工综合素质。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需要认清继电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尽快朝向信息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进一步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安全运行奠定良机。

参考文献:

[1]季利明.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现状及前景[J].科技致富向导,2011,05:342-343.

[2]沈旭晓.刘雷.蔡伟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3,24:176-177.

[3]沙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148-150.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背景及意义;继电保护;变压器保护;配置;发展趋势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是自动、迅速地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它部分迅速恢复运行。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电气设备,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网的规模和密集程度越来越大,其负荷也越来越大。电力变压器的故障时有发生,尤其是大型电力变压器,其能否正常巡行将影响整个电网架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基于此对电力变压器的常见故障和不正常状态进行分析,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大小、电压的高低及重要程度,设计合理的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变压器的内部故障一班分为二类,油箱内故障和油箱外故障。不正常状态一般包括过电流、过负荷、过励磁、油面降低或油位升高等。采取的保护配置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主保护包括比率差动、差动速断的差动保护和本体轻重瓦斯、有载重瓦斯、压力释放、冷控失电、油温高、油位高低等的非电量保护,后备保护包括高、中、低后备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有效性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对电力变压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回顾我国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过程,完成了机电式、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继电保护四个历史剪短。60年代是我国机电式继电保护大量使用的年代,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50年代末,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开始研究,60-80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发展和广泛使用的年代。70年代中期,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80年代末产品形成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国内微机保护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末,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可以说90年代开始已进入微机保护时代。目前,在高压线路、低压网络、各种主电气设备如电力变压器都有相应的微机保护装置在系统中巡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等因素,也存在多种保护方式并存的情况。

三、电力变压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自动化水平也正在不断提高,但其仍然有不完善之处。

1、励磁电流及涌流问题

励磁涌流是变压器所特有的,在变压器空载投入电源或外部故障后电压恢复过程中,会出现励磁涌流。合闸时,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急剧增大,使铁芯瞬间饱和,这时出现数值很大的冲击励磁电流,可以达到变压器额定电流的5至10倍。励磁涌流幅值大且衰减,含有非周期分量;中小型变压器励磁涌流大(可达10倍以上),衰减快;大型变压器一般不超过4-5倍,衰减慢。由于内部磁路的关系,变压器励磁电流成了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的一个来源。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励磁电流通常低于额定电流1,所以设定差动保护动作值可准确判断变压器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但是,电力变压器运行条件复杂,当变压器过励磁运行时,励磁电流可达到变压器额定电流的水平,将会引起差动保护的误动作。另外,励磁涌流可与短路电流相比拟,励磁涌流经电源侧,造成变压器二测电流不平衡,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为保证变压器差动保护正常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2、110KV变电站电力变压器零序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有效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对地偏移电压被限制在一定的水平,中性点间隙保护不会产生作用。配置间隙保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非有效接地系统中零序电压升高对变压器绝缘造成的危害。只有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有关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全部跳闸,而带电源的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仍保留在故障电网中时,放电间隙才放电,以降低对地电压,避免对变压器绝缘造成危害。间隙击穿会产生截波,对变压器匝间绝缘不利,因此,在单相接地故障引起零序电压升高时,我们更希望由零序过电压保护完成切除变压器的任务。相反,间隙电流保护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可能因种种原因使间隙电流保护失去作用,从这个意义讲,对于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而言,零序过电压保护比间隙电流保护更重要,零序过电压保护通常和间隙电流保护一起共同构成变压器中性点绝缘保护。所以仅设置间隙电流保护而没有零序过电压保护是不够完善的,特别是当间歇性击穿时,放电电流无法持续,间隙电流保护将不起作用。

3、微机保护设计中主变后背保护的探讨

主变10kV侧仅装10kV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并不能满足速动性要求。在保护整定中,三卷主变10kV侧过流的时间一般整定为2.5s或3.0s,双卷主变10kV不设过流保护,而110kV侧过流时间达2.0s或2.5s。现系统的容量越来越大,10kV侧短路电流也越来越大。随着10kV短线路不断增加,10kV线路离变电所近区故障几率也越来越大,由于开关拒动或保护拒动短路电流较长时间冲击变压器,对变压器构成极大威胁。

四、总结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呈现出微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有一些论点存在局限性,未能从深度和广度来探讨,要做好继电保护,就要对继电保护原理和应用有深刻的了解,及时掌握继电保护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关注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晓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6.8

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继电保护;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25-02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全面进入了微机保护时代,微机保护的大量使用,既改善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外部条件,同时也给保护试验技术带来了新的影响,增加了高校继电保护课程学习的难度。目前,大多高校的继电保护教学仍然是完全按照教材章节的内容和顺序依次讲述各保护设备的保护原理以及实现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一些明显弊端:第一,继电保护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电机学、电路理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教学大纲同时又要求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技能。不少学生对保护基本的理论尚且掌握不了,更谈不上实验技能的培养。第二,随着微机保护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应用,现有教材已经不能很好地体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技术、应用和发展。现有的教学重点难点还存在与工程实际脱节的情况:传统的继电保护教学花大量的篇幅讲授继电器的原理、使用和调试,等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需投入大量时间去熟悉和认识继电保护的新技术。同时,教材讲述的传统保护理论所采用的继保装置原理和结构都比较复杂,老师要讲清楚非常费时和费力,最后从学生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还只能是“没有什么用”。第三,重庆科技学院新建的电气工程专业不归电力系统直接管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生毕业后进入电力系统的机会相当少,大部分学生能够去的单位是诸如冶金、石油或者其它工矿企业。而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起点高,许多毕业生以后并不专门从事继电保护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而言,教学内容又显得索然无味。

以上这些对当前继电保护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应该遵照“背靠行业,以应用为主,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新的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同时,为了积极培养高水平、厚基础、宽口径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促进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建设的需要,它关系到我校本科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应用型本科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理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在相应的课程改革中,为体现应用型本科课程的特色,需要解决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三个基本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用性本科高校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应用为目标,明确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目标、思路等要求,以满足时展的需要。改革思路主要从课程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两个方面来进行。

1.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文主要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方法,此方法起源于高职高专教育,国内外已经做了较多的研究,但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是否应该采用这种方法或者说在一些技能型的专业课上是否能局部采用这种方法,国内外还研究得不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理论上来说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教育、实验教育,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较好地适应这样的要求。项目教学法具体来说又分为情景设置、教师引导、学生实践、项目总结、项目改进五个阶段。原则上说学生实践应该包括实验部分的内容。通过几个完整的项目训练,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明显提高。

2.改革现有的继电保护实验体系。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比较难学的课程。学生想要学好它,除掌握好理论知识外,还应该通过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甚至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保护知识。这门课程学习内容多,实验学时却很少,所以老师讲起来相当费力。比如我们学院安排《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授课学时为40学时,实验学时为8学时,这么少的学时要讲清继电保护的内容确实很困难。而且《微机继电保护》课程没有开设,这些都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带来不利的影响。改革的思路就是精简授课学时,以项目的方式来代替,同时增加项目实验的内容和学时。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最大不同,就是增加了诸如情景设置、学生实践和项目总结这样的教学环节,相应地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我们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教学大纲,从教学内容抽出几个项目,分别是三段式电流保护、方向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纵联差动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微机保护。下面以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例来说明项目的实施过程:

1.情景设置:以DJZ-iii型电气控制及继电保护综合控制实验保护台为依托,分析单侧电源输电线路发生短路区内和区外故障以后,线路保护的动作情况。整定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值、分析保护的灵敏度。

2.教师引导:这部分和传统课堂讲授的区别在于:讲解相应知识点时要以情景设置的项目为背景。比如三段式电流保护包含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三种不同的保护如何共存于一条输电线路上。这就需要分别分析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作用、原理和整定计算原则、再引出具体的保护接线图。

3.学生实践:此项目同时又分解为三个不同的任务,分别为整定计算、接线图设计和灵敏度分析。学生在课堂上根据网络参数计算出三段保护的整定电流值,并设计好保护的接线,再根据实际参数拿到实验课上检验结果。

4.项目总结:教师对完成的本阶段任务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对主要问题进行集中解决。

5.项目改进:思考进一步改进实验接线,采用不同的接线形式,灵敏度计算有何不同;思考如果是双侧电源,如何保证保护的正确动作,由此进入下一个项目方向电流保护。

三、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

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与项目教学法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传统继电保护实验课的缺点是验证性实验过多,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脱节。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改革思路是:

1.增加实验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后,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实践任务和课题,而项目本身又和理论课紧密联系,这样在内容上就增加了实验的项目。

2.改变实验方式:实验除了在内容上与项目教学法互相衔接,在方式上也做了一些改变。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做理论分析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作出项目实验的验证。要求学生依托现有实验设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实验接线图等,还可考察学生动手接线、对错误结果的分析,从而将验证性实验变成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从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继电保护的应用现状与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上提出了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增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积极性,对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申一歌,杨科科,袁铸.项目教学法在《供配电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1,(9).

[2]胡文花,仇新艳.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在“水电站继电保护应用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